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效益补偿构想

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效益补偿构想

一、对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效益补偿的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袁牧野[1](2020)在《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国有林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供生态公共产品的主要力量。但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的体制使国有林场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忽略了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受制于特殊的行政体制,国有林场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企业发展活力。在森林资源禁伐和限伐的新背景下,国有林场的生产经营范围受限,众多林场陷入了资源枯竭、生存窘迫的困境。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就是要解决国有林场生态责任与保护方式、行政体制、职工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性问题,目前,全国4855个国有林场已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并通过国家林业局阶段性验收。而江苏省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已于2016年2月全面启动,到目前为止,全省76个国有林场已初步实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理顺、机构编制核定、森林资源管理、政策资金支持五个到位,改革成效显着。本文以淮安市洪泽国有林场为例,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全面阐述洪泽林场事业化改革的进展情况,发现尽管进行了事业化改革,洪泽林场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基础设施短期内仍然薄弱;森林生态功能短期内难以显着提升;人员整体素质低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资金仍然缺乏,筹措困难;特别是在事业单位体制下,国有林场可能陷于效率低下的陷阱等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了加大投入,构建支持国有林场发展的长效政策体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增强“造血”功能;完善人才选拔制度,提高人员专业素质技能;优化森林经营方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发展自营经济,维护国有林场持续发展活力等对策建议。

孟庆凯[2](2020)在《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复合型的环境问题集中出现,不仅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十二五”期间,伊春市被纳入黑龙江省首批生态市建设试点单位,“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多次强调伊春国有林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将伊春国有林区打造成生态区与经济区有机结合、均衡发展的国家级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出系统部署,提升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已成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有林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对于本地区绿色产业的发展、人文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都具有重大意义。伊春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现行生态治理体系的功能性,但距离建设生态现代化新伊春,打造国际生态闻名城市,其生态治理理念还相对薄弱,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治理体系的运行也存在较大的发展和改善空间。文章通过对伊春国有林区下辖的林业局、相关林业部门、林区家庭进行走访和座谈的形式来进行深度调查和收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问题并分析原因。文章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国有林区政府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研究的状况,阐明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等,对后续研究内容的开展起到了引导作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分析了林区政府生态治理的基础概念和相关理论。第三部分通过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变化情况反映出该地区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林区政府治理能力的现状。评价了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的生态治理能力并分析了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相对薄弱的表现以及形成原因。第四部分通过介绍国内外典型城市生态治理模式,例如大连市、加拿大温哥华、美国波特兰、日本的千叶新城等城市的生态治理典范,从中吸取了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经验。文章最后一部分内容从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生态治理能力的提升目标、原则,提出了诸多提升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可行性对策。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林区政府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不断的进行林区生态治理实践探索,不断弥补存在的治理漏洞,才能使治理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从而在生态领域奠定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伊春的基础。

温薇[3](2019)在《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补偿作为调整生态环境与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政策体制,是协调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已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更加凸显出举足轻重的位置,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地区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从原来的政策推动到现在法律规制的转变,倡导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关系,除实践较多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外,跨地域、跨功能区等方式的生态补偿实践却寥寥无几,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凤毛麟角,我国有效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未形成。黑龙江省作为林业生态大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由于省内区域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主体功能区间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的不均衡。因此,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优势,建立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已然势在必行。本文以黑龙江省为样本调研区域,在已有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即跨越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空间范围,通过科学调控、协调互补等手段,以政府、公众、企业为补偿主体,主体功能区为补偿客体,市场为导向,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企业参与机制、政府协商机制、跨区域管理优先级机制、生态合作和生态交易等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均衡配置,促进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和整理,归纳评述了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在博弈理论、协同理论和区域协调理论等全新理论指导下,系统的采用ArcGIS空间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问卷调查等统计分析方法,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和生态建设协调为切入点,重点从公众和社会视角开展研究,确定不同利益主体协同演进为趋向的作用机理。从博弈视角出发,侧重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利益关系,逻辑关系,社会、公众的支付意愿、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方案、政策执行、协调机制构建与运行等内容中寻找协调路径。同时,基于调研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牡丹江、双鸭山、绥化等8个不同地区进行了差异化分析,运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CVM调查法、探索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全面计量了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度和支付意愿值,从公众角度测算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标准;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与大小兴安岭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分析,梳理省域范围下不同区域之间补偿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倡企业在发展受限时可以通过为生态服务付费,买卖碳排放权等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破解企业发展受限难题;最终针对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持续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等构成的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体系。本文旨在突破区域限制,拓宽生态补偿协调渠道,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的协调机制和保障体系,促使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得到推广使用,为黑龙江省的生态补偿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完善我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毕可冰[4](2019)在《我国国有林权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Forest resources have high ecological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 and belong to scarce resourc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facing our country.We should not only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but also provide assistance from the legal level.It is imperative to reform the legal system of state-owned forest rights in China.This paper studies the leg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tate-owned forest right system in China,aiming at establishing a legal system of state-owned forest right 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forest ecological resources,ensuring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and forming a supporting legal system.Firstl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atus,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and research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Secondly,the concepts of forest right and state-owned forest right involved in this paper are elaborated.Forest right is a set of rights composed of multiple rights and functions.State-owned forest right mainly refers to the collection of rights owned by the obligee on the state-owned forest land,including forest,tree and forest land.Thirdly,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state-owned forest rights system in some foreign countrie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form of the legal system of state-owned forest rights in China should not only be carried out at the level of legal optimization,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and facilities,but also form advanced legislative ideas to formulate laws,not only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forest operation,but also to strengthen the main body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the public.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urrent forest right system in China,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state-owned forest right system,such as imperfect legal system,unclear subject of forest right transfer,non-standard means of transfer,complex procedures for issuing forest right certificates,unclear management authority of contractors,and the vacancy of forest insurance system.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law-maker and the actual operator,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improve the relevant legal provisions,strengthen the legislation of forest ecological protection,establish forest biolog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establish fores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ystem,increase compensation for public welfare forests,make rational use of the issuance procedure of forest rights certificates,lower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uthority,simplify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innovate the forest rights circulation system,and make management possible.In order to benefit the reform of the state-owned forest rights legal system in our country,a series of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such as diversification of modes,diversification of management subjects,upgrading of forest insurance system,perfection of forest insurance legislation,combining compulsory insurance with voluntary insurance,promotion of forest insurance busines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enthusiasm of forest farmers in insurance.

秦会艳[5](2019)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森林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退化,据估计全球20%的森林资源已经退化。由于很多地区的居民和企业都是长期依赖森林资源或以森林资源为生产基础,因此,不断退化的森林不仅是个生态环境问题,其本质上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贫困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者提出要想解决生态问题首先应解决贫困问题。世界粮农组织指出贫困将不断并继续面临新的挑战:不断增加的环境威胁、退化的自然资源甚至气候变化。学者们普遍认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倾向于构成复杂的联系,但全面探讨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系却鲜有报道,那么森林生态与贫困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关乎我国东北部生态安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动态演化受哪些因素驱动?当森林生态与贫困存在冲突时,如何协调两者的冲突以实现双方的共赢?这些都是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结果”出发,运用生物共生理论将森林生态与贫困视为一个系统中不同但相关的“有机体”,根据其相互作用结果,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划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寄生和竞争关系,并结合案例分析不同共生类型的特点,为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提供一个框架;其次,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历史发展阶段,剖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一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化的过程及国有林区的空间扰沌,针对重组更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不确定性,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反映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各林业局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共生度模型判别现阶段各林业局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再次,分别从恢复力和利益主体行为选择两方面探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影响因素,恢复力作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关键属性,主要选取制度、灾害和气候变化三个影响因素分析其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变的扰动路径,并着重分析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此外,试图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代理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并探讨不同利益主体在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中的行为选择机理;最后,针对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大部分情况下都处于不协调的实际问题,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动态演化的外部扰动、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机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动机分析,从恢复力和利益协调视角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学共生理论可以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潜在的可能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与该区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相关,重构更新阶段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多样化,互利共生、寄生和竞争都有经历,但非互利共生发展模式为主导(占95%),且各林管局辖区内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差异较大;制度、气候及火灾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扰动路径不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不断提高,系统总恢复力指数由0.23上升至0.73,影响因子对恢复力的影响以非线性影响为主;协调森林生态与贫困冲突的本质是调节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平衡。

廖冰[6](2018)在《中国生态文明“阶段—水平”二步测度的实证研究—兼论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文中认为中国已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已成为新时代的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与此同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林业前所未有的光辉使命,林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主体地位作用,林业必须肩负起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职责,进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而生态文明测度评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环节,因此,在当前中国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对生态文明测度评价以及深入研究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科学价值、应用前景和政策内涵。已有研究未能考虑生态文明和非生态文明的本质差异,无法确定“生态文明阶段”的准入门槛,也就无法判定区域是处于生态文明还是非生态文明阶段,从而默认所有区域均已“入门”,于是就用“生态文明标准”对所有区域(包括生态文明和非生态文明区域)进行生态文明“一步式”测度评价,再根据测度评价结果进行排名,有些未“入门”区域,如北京、上海等,也参与了生态文明排名且排名靠前而云南、海南等排名靠后,这既与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情况不相吻合,又不利于管理者掌握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格局演化规律,还极易产生一些误导;已有研究就林业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定性研究,但仅掌握定性关系难以满足管理者制定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定量化措施的决策客观需求,还更应辨识林业对生态文明的作用程度、贡献率等,才能全面知悉林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为此,在构建生态文明“阶段-水平”二步测度方法体系后,从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视角,首先,通过PSIR系统结构模型选取了生态文明初始指标;其次,构建结构化、定量化SEM对初始指标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并得到了最终指标及其权重;第三,基于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的“指标-指数”耦合法通过指标及其权重依次测度了生态文明基本指数、特征指数、共生度指数、阈值指数,并根据阈值指数判定了全国、省域、林区是否跨进了“生态文明阶段”这个门槛;第四,通过测度绿值指数判定了已“入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第五,根据二步测度判定结果揭示了全国、省域、林区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与建设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化规律;第六,根据二步测度判定结果,构建回归模型估计了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影响系数,再通过“归一化”方法测算了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率,并将林业与农业、畜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运输业、科技业、生态环保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差异进行比较;最后,基于“指数-指标”解耦法回溯了具体指标,分析了全国、省域、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存问题及其根源,由此提出了促进全国、省域、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纵观全文的研究,可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人类生态文明响应是生态文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建设生态文明要兼顾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共生,而不能偏废其一。这既有利于管理者准确掌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因素,从而加以强化来建设生态文明,又有利于管理者有效理解产业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共生机制,从而制定措施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中国已完全脱离原始文明阶段,但尚未完全进入生态文明阶段,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迈进的过渡转化期,要实现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与整体水平的飞跃仍然任重道远。这不仅有利于管理者宏观把握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空间格局演化规律,还有利于管理者掌握省域所处的文明阶段类型和空间格局演化规律,进而制定差异化措施来推进省域生态文明建设。(3)东北、西部、中部和东部生态文明建设存在渐进过程。这有利于管理者识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格局演化规律。(4)东北-内蒙古林区、西南林区尚未“入门”而南方集体林区虽已“入门”,但“入门”后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初级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前景和发展潜力却较大。这有利于管理者识别各林区所处的文明阶段类型,也有利于管理者掌握各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演化规律,进而制定差异化措施来推进林区生态文明建设。(5)四川、贵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匹黑马”,这有利于管理者掌握四川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并对其加以重视。(6)林业在所有产业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率正向最大而工业负向最大。这既有利于管理者辨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又有利于管理者明确森林资源禀赋在林业贡献率中的重要作用,还有利于管理者识别并优化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利和不利产业。(7)林业三次产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率呈“微笑曲线”状。这有利于管理者精准识别林业第一产业、林业第三产业对生态文明的促进作用和林业第二产业对生态文明的破坏作用,进而制定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林业的对策措施。(8)全国、省域、林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根源分别在于生态建设响应不足、产业与生态的多元作用类型、资源优势未有效转化为经济和生态优势。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要强化生态建设响应;针对产业经济发达而生态建设薄弱的省域,应该加强生态建设响应程度,针对产业经济欠发达而生态建设较好的省域,应该保证生态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发展绿色产业经济,对于产业经济与生态建设“双劣”的省域,应该两手抓两手硬,对于产业经济与生态建设“双优”的省域,应该使得经济和生态由“量变”促进“质变”,使产业与生态共生水平再上“一台阶”,促进生态文明跃升到更高水平;林区要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最后,总结了全文创新点并提出了未来展望。创新点主要有:(1)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全景视域”,事先辨识了生态文明与非生态文明的本质差异,根据阈值指数判定了哪些区域已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哪些区域仍处于非生态文明阶段,对于未“入门”的区域不再进行水平判定,而对于已“入门”的区域,则根据绿值指数来判定生态文明水平,从而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区分不同文明阶段类型且默认所有区域均已“入门”且用生态文明标准来衡量非生态文明区域的不合理做法;(2)不仅测算了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还测算了除林业外的其他产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从而解决了已有研究未能将林业对生态文明贡献程度量化的难题;(3)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指标-指数”耦合与“指数-指标”解耦法对生态文明“阶段-水平”进行二步测度,实现了指标法与指数法的优势互补;(4)通过PSIR与SEM相结合方法对生态文明指标定量检验、优化并确定其权重,解决了使用传统方法确定的指标及其权重主观性问题。针对研究不足,未来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1)对城市、县域、乡村、社区生态文明进行测度评价并比较其与省域生态文明测度评价结果的差异,以发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演化规律;(2)找寻比PSIR-SEM更科学的方法来优化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并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3)密切关注新兴产业类型及其发展动态,并将其纳入模型来测算其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亦可进一步测算大农业中林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

张壮[7](2018)在《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报告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完成国家统一性整合。深化国有林区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有林区改革的实质是国有林权契约的重新设计与实施,决定着谁拥有,谁受益,谁管理等各种产权权能的归属问题。历史上,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虽然历经多次变迁,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变迁的成果难以巩固,始终受到初始制度惯性和原有治理体制条条框框的影响,仍然没有完全走出旧体制的影子和羁绊。在一些重要领域只能进行有限的边际改革,无法实现全面重构,难以达到改革预期效果,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整个国有林区仍然被锁定在低效的状态中难以自拔,甚至出现自我利益强化和逆向改革的非绩优路径依赖倾向。众所周知,我国国有林区蕴藏的巨大自然资源是国家和人民一笔宝贵的巨额财富,但在现行治理体制下,林地资源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林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林区人民处于普遍贫困状态,未能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线性共生关系,远未达到国有林区自然资源资产利用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如何顺应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和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已成为我国国有林区治理的重大挑战。由此可见,创新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走出路径依赖羁绊,实现国有林区治理范式转换,对国家生态建设和林区人民民生改善极为重要。所以,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制度变迁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为基础理论,以建国以来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历次变迁为着眼点,对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状况进行深入考察,对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力图找出国有林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般性规律,解释现行国有林区治理体制下出现的低效运转、资源闲置、权利冲突等问题,为引导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方向和破解路径依赖桎梏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分为8章对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首先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文章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路径依赖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回顾梳理了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路径依赖问题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并详细探讨了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本文后续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为研究国有林区治理体制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第3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政策演变、特征事实与非均衡性。本章主要是为后面章节的分析提供历史与现实分析基础,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过程,政企合一的第一阶段,向市场经济迈进的第二阶段,治理体制多元化发展的第三阶段。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家林业政策演变,介绍了国家林业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三部分探讨了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特征事实与非均衡性。第4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体现及成因分析。本章主要探讨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路径依赖的形成过程,论述路径依赖的表现,并分析路径依赖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制度方面的原因。第5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改革的案例研究。本章对国内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对伊春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吉林森工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体制改革情况的深刻剖析,对治理体制改革实践进行总结介绍。第6章,国外国有林治理体制借鉴与启示。本章主要介绍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德国具有代表性的国有林治理体制,并对其治理体制进行述评,然后,提出对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借鉴和启示。第7章,破解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政策建议。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结合当前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破解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政策建议,其中,市场化改革、消解沉淀成本和加强顶层设计最为关键。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主要是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对进一步研究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做进一步研究展望。

董玮[8](2017)在《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森林的生物机能为核心的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越来越表现出基础性、主体性和先导性。由于林业的基础是森林,其公益性、产业性和弱质性密不可分,经营、管理和外部性都伴随着较高的综合风险,尤其需要公共政策的协同发力和持续保障。当前,在“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新战略,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同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实施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发展以林业为支撑的林业生态经济正在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推进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面。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完善林业公共政策体系日益上升为国家战略,日渐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讨论的热点。在促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林业公共政策,通过政策的实行完成对相关群体利益的调节,利用利益激励机制实现对森林生态建设的推动和林业经济增长的促进,进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林业公共政策作为经济激励方式,在体现生态保护经济性的同时又兼顾了经济发展的生态性,其实行有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本文以公共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为分析基础,从林业的两大特殊属性——公共品与外部性出发,从理论上阐释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并从实践上进行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与公共政策的效应测度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网站资料以及实际调研,本文对省级和农户层面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以及公共政策实施与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评价并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对林业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林业财政政策、林业产权政策和林业管制政策三大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3-2013年涵盖9个省份1497个样本农户的跟踪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我国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并测算了各政策的贡献度。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双重分析结果提出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的优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视经济系统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思想,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释义模型,认为经济的扩大化再生产不是无限的,必须受到能量传递不可逆转条件的制约。林业经济增长也并非无限,而必须有适度的规模,适度规模的约束条件即林业生态的承载力。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在一定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发展林业经济,达到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以及废弃物的吸收平衡,即达到稳态均衡。(2)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及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研究。通过宏观统计数据,认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总体状况以及区域生态发展差异状况,明确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描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较大,森林生态功能较弱。基于公共品与外部性理论,指出了林业公共政策施行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通过对我国林业公共政策的演进以及当前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梳理,结合对政策执行及需求等现实情况的调研,反映了林业公共政策的总体情况,并指出存在财政支出结构刚性、产权改革目标偏离、管制寻租及委托代理风险等问题。(3)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利用历年森林资源普查数据、林业发展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从宏观、微观两方面以及规模、结构、分配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对我国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进行了测算。整体来看,南方林区及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好,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的均值分别为1.899和1.821,南方林区对区域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更高,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更多依赖对林业资源消耗。而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差,其指数分别为0.908和0.871,尽管东北林区及西南林区林业资源丰富,但是对林业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存在效率损失。(4)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区段和类型划分。按照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大小,将我国不同区域林区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优质区、良好区、成长区和落后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优质区主要包括贵州、广东等5个省份,均分布在南方林区,单位林业生态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倍以上,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林业生态良好区主要包括江西、辽宁等9个省份,单位林业生态所生产的经济效益处于1和2之间,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好。成长区包括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基本分布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尽管这两大国有林区林业资源特别丰富,但是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并未发挥森林资源的比较优势。林业生态经济落后区包括山东、江苏和甘肃3个省份,该区域省份在考察期间生态水平均呈现了下降趋势,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严重损害了林业生态资源和环境。(5)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与差异分析。根据对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结果,分析案例省份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并继而比较省份之间政策因素的差异,识别出重点政策因素,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不同地区间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政治基础的差异,其公共政策的实施与执行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财政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公共管护支出、林区补偿标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方面;产权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林权证的规范化管理、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保险以及林权纠纷调处问题等方面;相较于林业财政政策和产权政策,各省份间的管制政策差异性较小,只是对于不同林区伐后森林郁闭度、林分蓄积量、采伐强度等的数值规定略有不同。(6)林业公共政策的生态经济效应测度。在定性分析找出政策因素的基础上,做更深一步的公共政策效应及贡献度定量分析,以遴选出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有突出作用的政策类别,为政策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效应。其中,对林业生态经济效应影响系数最高的三项分别是:产权政策中的林地流转政策、管制政策中的林木采伐指标是否易获得以及财政政策中的造林补贴政策。造林补贴主要针对生态林有较为显着的效果;而对于商品林,抚育补贴、集体林权改革、林木资源管制政策效果较为明显。(7)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析。对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林业生态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35.53%,管制政策8.63%,财政政策8.21%。对于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5.14%,财政政策0.83%,管制政策0.16%。不同省区由于所处区位、资源、环境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各项林业公共政策在各地区的贡献度表现不同。综合来看,产权政策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管制政策在湖南、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财政政策在湖南、辽宁、福建三省贡献度较高。(8)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是当地资源、经济、社会、体制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不同的发展模式与政策搭配存在效力的差异。从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要素利用角度,提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提高林地产出率、森林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林业资本产出率、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制度效率等。结合对生态经济和公共经济学理论的演绎推理,明确公共政策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进而针对不同林区所处的不同区位、不同权属、不同林种等特征,设计差别化的林业公共政策组合方案,并辅以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多层次公共政策组合体系。

李京华[9](2016)在《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林区是我国木材生产储备和生态建设重要战略基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国有林区建设停滞不前,职工生活困难。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和国有林区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由于历史积弊已久,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农村地区,国家扶贫政策在也主要在农村地区实施,尚未完全覆盖至国有林区这一“不城不乡,非工非农”的特殊区域。基于上述背景,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贫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怎么发生的?在哪个阶段出现?具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的机制是什么?二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如何?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特殊区域的贫困问题?根据福利经济学理论,贫困会影响整体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以此为主线,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从森林资源利用和变化的角度,梳理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探究贫困发生的阶段及特点。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减少出现的,贫困状况表现在林业产值水平及增长速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岗职工工资水平较低、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方面,贫困具有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个人生产资料稀缺、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多、人力资本水平低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贫困发生机制。宏观方面,可采森林资源量减少引起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经济危机,产权制度安排造成国有林区企业社会负担沉重、企业生产效率较低、个人生产资料稀缺,自然区位劣势导致的接续产业发展不足、林地生产力低,国家投入和支持不足等是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微观方面,个人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弱势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的发生。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表现在区域整体贫困落后和微观个体贫困两个方面,利用贫困测度理论和方法从区域贫困和人口贫困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建立了包含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共22个指标的综合贫困指标体系,选取27个林业局2004年—2014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方法进行贫困综合评价,提取出产业结构与资源量、森林资源潜力、就业与发展等8个公因子。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和资源量因子、森林资源生态潜力因子是综合贫困的两个最重要公因子,贡献率达到40%。(2)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五岔沟贫困度最高,为0.784,红花尔基贫困度最低,为-0.527。对各地区综合贫困度进行聚类分析,五岔沟、白狼、免渡河为重度贫困地区,南木、乌奴耳为中度贫困地区,甘河、巴林等5个地区为轻度贫困地区,毕拉河、满归等15个地区为脱贫地区,红花尔基、莫尔道嘎为较富裕地区。(3)各区域每个公因子的得分不同。在2004—2009年、2010年—2014年两个阶段内,贫困度及相对排名位置也有所变化。微观个体的贫困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贫困更表现在教育、健康、生活等多个方面。利用内蒙古国有林区607户有效家庭调研样本数据,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角度对人口贫困进行实证分析。(1)国有林区人口属于城镇人口,以年人均收入7644元为相对贫困线,利用FGT指数测算贫困发生的广度和程度。结果表明,内蒙古国有林区收入贫困发生率为8.07%,贫困缺口率为19.63%,平方贫困距指数为0.64%,综合贫困指数为0.79%。(2)建立包含教育、健康、生活水平三个维度共8指标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有3个及3个以上指标贫困的家庭为多维贫困户。从单维贫困来看,卫生贫困发生率最高,为50.9%,其次为饮用水46.13%、燃料43.49%、住房33.11%。多维贫困发生率为43.16%,平均被剥夺指数为30.17%。(3)以是否贫困为因变量,选取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在社区等家庭特征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对贫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是否有领导干部、是否兼业、户主年龄都对家庭收入有显着影响,但仅在岗职工人数一项对收入贫困有显着影响,家庭中每增加1名在岗职工,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降低1.8989。家庭中是否有领导干部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最大,若有领导干部,则家庭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降低1.4160,其次所在社区、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也对家庭多维贫困有显着影响。政府、国有林区、个人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反贫困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各层级目标不同,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等问题。在气候变化、经济新常态等背景下,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还面临着资金困难和就业压力的挑战,应将国有林区反贫困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从以救济性政策为主向以救济政策为基础、开发政策为主转变,从收入贫困救助转向多方位救助。因反贫困具有的巨大外部性、市场的逐利性和国有林区自身发展的弱质性,单独依靠某一方都不能实现全面反贫困和可持续发展。在继续以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主要任务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政府—市场双导向、国有林区参与的反贫困机制。政府主要在公共服务产品提供机制的完善与改革,反贫困制度与政策法规的制定,贫困标准的认定、测度与反贫困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职能。市场在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增长极、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经济成分和主体多元化。国有林区通过为反贫困提供具体信息,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借助产业的布局调整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提高自主脱贫的能力,积极参与反贫困。并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国有林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政策建议。

陈凯星[10](2015)在《城市居民对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对保障我国乃至东北亚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多年过度开发,其生态服务功能受到极大削弱。为了尽快恢复该地区生态服务功能,就需要对该地区进行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的途径包括政府补偿、市场化补偿和自愿补偿。由于森林生态服务属于公共服务范畴,目前主要以政府补偿为主,市场化补偿和自愿补偿为辅。而森林生态补偿计价办法要逐步由成本补偿过渡到价值补偿,就需要对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在生态学视域下评估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是巨大的,但是其价值却难以实现。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生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在政府补偿资金不足和市场化补偿难以开展的情况下,使城市居民的自愿补偿成为可能。城市居民自愿补偿能力与居民支付意愿密切相关,而居民支付意愿又受到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影响。因此,更全面地开展居民支付意愿分析和支付能力评估工作,将有利于政府部门制订符合居民意愿的政策。同时,城市居民自愿补偿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服务也是对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实现途径的补充与完善。在界定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森林生态区位理论、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和森林生态服务理论,并阐述了这些理论在本文中的作用。通过分析东北重点国有林区现状林地面积、林龄结构、树种结构、森林生态等级情况发现,吉林森工林区中幼林蓄积量占总蓄积量的比例不足1/3,森林质量明显好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并发现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质量明显下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资源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在区域、林龄两个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从生态学视域、生态区位比较视域、生态区位重要性测度视域和自愿补偿视域等四个视域阐述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过程,其中自愿补偿视域是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由于森林生态服务自愿补偿程度受到森林所在区域城市居民支付意愿的影响,因此需要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一个自愿补偿政策下的国有林区经营者和受益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博弈分析表明:林区生态环境越好,森林生态服务受益者越具有较高的支付意愿。所以,应用条件价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简称CVM)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黑河市等)、吉林省(吉林市、集安市等)、辽宁省(沈阳市)共计8个城市开展城市居民对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简称WTP)问卷调查。由于沈阳作为东北国有林区间接受益地区,与直接受益地区的支付意愿是有所差别的,所以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偏好分析采用在沈阳市的调查数据,其问卷设计与直接受益地区也有所区别。利用SPSS21.0对沈阳居民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SAS9.0统计分析软件开展支付偏好的影响因素筛选,并对这些影响因素与支付偏好进行关联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获得关注度、重视度、满意度等3个维度(潜变量),相关统计学指标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区分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8个城市居民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二阶验证性因素,可以更深入地明确影响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的各项潜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于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不仅受到个人层面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其所在社会环境以及当地的经济水平的影响,因此采用HLM多层线性模型来评估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的支付能力。在构建HLM多层线性模型过程中,将居民个体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和支付意愿潜变量作为水平1变量(个体变量),将城市的社会经济类指标作为水平2变量(宏观变量)。同时将宏观变量按照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3种类型和个体变量平均值代入多层线性模型方程式,分别得到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居民支付能力的多层统计模型。由于森林生态服务经营和管理有其独特性,因此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并未形成。为了更好地发挥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就必须调动城市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相应制度安排和开发信息平台来提升城市居民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服务的支付水平。本文仅是在东北城市开展居民支付意愿研究,存在一定的区域性,有待进一步在更多城市地区开展相关研究。

二、对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效益补偿的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效益补偿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存在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有林场
        2.1.2 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洪泽国有林场概况及事业化改革的做法和成效
    3.1 淮安市洪泽国有林场的基本概况
        3.1.1 林场管理体制概况
        3.1.2 森林资源现状
        3.1.3 人员现状
        3.1.4 财务现状
    3.2 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的做法
        3.2.1 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3.2.2 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的完成情况
    3.3 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的成效
        3.3.1 完成定编定岗,明确公益属性
        3.3.2 妥善安置富余职工,解决历史包袱
        3.3.3 财政投入加大,健全社会保障
        3.3.4 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3.3.5 森林资源的数量有一定的增加
4 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事业化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1.1 基础设施短期内仍然薄弱
        4.1.2 森林生态功能短期内难以显着提升
        4.1.3 人员整体素质低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
        4.1.4 资金仍然缺乏,筹资困难
        4.1.5 事业单位体制下,国有林场可能陷于效率低下的陷阱
    4.2 事业化后发展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洪泽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
        4.2.2 管理缺位,营林培育中追求数量,忽略质量
        4.2.3 事业单位人才招聘制度与林场实际需求不符
        4.2.4 事业化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
        4.2.5 事业化体制下,国有林场缺乏长期发展的动力机制
5 完善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投入,构建支持国有林场发展的长效政策体制
    5.2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增强“造血”功能
    5.3 完善人才选拔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
    5.4 优化森林经营方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5.5 发展自营经济,维护国有林场持续发展活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2.1.2 治理的概念
        2.1.3 国有林区政府的内涵
        2.1.4 生态治理能力的内涵
    2.2 相关理论的分析
        2.2.1 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治理理论
        2.2.4 政府治理理论
        2.2.5 协同治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状
        3.1.1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建设现状及变化分析
        3.1.2 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相关政策
        3.1.3 对林区内各类污染的防治现状
    3.2 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3.2.1 林区政府与民众缺乏对生态理念的认识
        3.2.2 生态治理资金来源单一
        3.2.3 生态治理主体单一
        3.2.4 政府生态治理法治干预程度低
        3.2.5 政府官员生态治理责任意识差
    3.3 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政府生态教育经费与宣传资金投入较低
        3.3.2 林区政府未建立资金筹措长效机制
        3.3.3 林区政府与公共部门的生态协同治理能力较弱
        3.3.4 林区政府生态立法存在缺陷
        3.3.5 林区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缺陷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典型城市提升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4.1 大连市提升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经验借鉴
        4.1.1 通过建章立制来确保生态治理成效
        4.1.2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4.1.3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
        4.1.4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
    4.2 加拿大温哥华提升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经验借鉴
        4.2.1 完善对政府官员的生态问责制
        4.2.2 加强生态领域的合作治理
        4.2.3 推动生态产业园的建设
        4.2.4 鼓励公民广泛参与生态保护
    4.3 美国波特兰提升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经验借鉴
        4.3.1 完善生态立法
        4.3.2 加强州政府间的跨区域治理
        4.3.3 优化环境补偿机制
        4.3.4 转变政府治理模式
    4.4 日本千叶新城提升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经验借鉴
        4.4.1 建立有效的生态治理责任追究制度
        4.4.2 引导本地企业积极参与生态治理
        4.4.3 强化公民的环保教育与生态意识
        4.4.4 增加生态治理工作中的节能科技投资
    4.5 发达国家生态治理典范对伊春林区政府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启示
        4.5.1 完善政府生态立法
        4.5.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5.3 强化对生态治理的政策鼓励
        4.5.4 培养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意识
        4.5.5 建立完善的政府管理体制
    4.6 本章小结
5 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建设策略
    5.1 生态治理能力的建设目标
        5.1.1 实现生态平衡与发展
        5.1.2 建立良性治理机制
        5.1.3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
    5.2 生态治理能力的建设原则
        5.2.1 生态治理能力法治化
        5.2.2 生态治理公开化
        5.2.3 生态治理集约性
    5.3 建设生态治理能力的具体措施
        5.3.1 加强生态教育宣传与生态治理意识的培养
        5.3.2 拓宽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融资渠道
        5.3.3 构建多元化的生态协同治理体系
        5.3.4 完善林区的生态立法和司法裁决
        5.3.5 强化林区政府生态治理监督问责机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跨区域
        2.1.2 跨区域生态补偿
        2.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
        2.1.4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博弈理论
        2.2.4 协同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生态补偿制度背景分析
        3.1.1 生态补偿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3.1.2 生态补偿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3.2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区划情况
        3.2.1 宏观方面
        3.2.2 微观方面
    3.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分析
        3.3.1 生态补偿整体概况
        3.3.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状况
        3.3.3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3.4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
        3.4.1 缺失市域范围下跨区(县)域补偿协调机制
        3.4.2 缺乏省域范围下跨市域生态补偿横向协调机制
        3.4.3 缺少省域范围内的跨区协作监管机构
        3.4.4 区域间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错综复杂
        3.4.5 跨区域生态补偿法律约束缺失
        3.4.6 跨区域生态补偿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经济博弈分析
    4.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范畴
        4.1.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内涵
        4.1.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维度
        4.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目标与内容
        4.1.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度
    4.2 生态功能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4.2.1 生态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之间的博弈
        4.2.2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4.2.3 生态功能区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4.2.4 生态功能区与企业的博弈
        4.2.5 生态功能区与社会公众的博弈
        4.2.6 生态功能区、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多方博弈
    4.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假设
    4.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一般均衡分析
    4.5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博弈模型
        4.5.1 利益共享博弈模型
        4.5.2 智猪博弈模型
        4.5.3 跨区域静态博弈模型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
    5.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原则
        5.1.1 公平与效率原则
        5.1.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5.1.3 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原则
    5.2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机理分析
        5.2.1 政府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2 生态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
        5.2.3 公众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4 企业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5 生态功能区与政府、公众、企业等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机理
    5.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设计
        5.3.1 公众参与机制
        5.3.2 企业参与机制
        5.3.3 政府协商机制
        5.3.4 政府与功能区之间的跨区管理优先级机制
        5.3.5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生态合作机制
        5.3.6 多利益主体的生态交易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公众意愿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6.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6.2 公众参与的协调构成
    6.3 公众补偿的协调运行
    6.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公众补偿额度测算
        6.4.1 公众补偿支付额度测算的流程框架
        6.4.2 基于CVM调查法的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现状分析
        6.4.3 公众补偿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6.4.4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额度测算
        6.4.5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社会视角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7.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7.2 社会视角的协调构成
    7.3 社会视角的补偿协调运行
    7.4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实例
        7.4.1 社会视角下跨区域生态补偿实例利益主体选择
        7.4.2 政府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7.4.3 企业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7.4.4 “哈大齐—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措施
    8.1 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8.1.1 搭建跨区域利益共享平台
        8.1.2 搭建政府主导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对话平台
        8.1.3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基金监管平台
    8.2 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
        8.2.1 国家财政投资
        8.2.2 企业投资
        8.2.3 社会公众投资
    8.3 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政策体系
        8.3.1 制定跨区域生态补偿产业政策
        8.3.2 深化林权改革
        8.3.3 创新产业格局
    8.4 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
        8.4.1 搭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商合作
        8.4.2 实现生态功能区间的跨区协作
        8.4.3 建立生态功能区间的利益协调
    8.5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
        8.5.1 静态评价
        8.5.2 动态评价
        8.5.3 反馈系统
    8.6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保障体系
        8.6.1 法律保障
        8.6.2 社会保障
        8.6.3 制度保障
    8.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4)我国国有林权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
第2章 我国国有林权制度概况
    2.1 我国国有林资源现状
        2.1.1 国有林资源现状
        2.1.2 国有林区现状
    2.2 我国国有林权制度概况
        2.2.1 林权及国有林权概念
        2.2.2 国有林权理论
    2.3 我国国有林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2.3.1 民国时期
        2.3.2 建国初期
        2.3.3 改革开放时期
        2.3.4 深化改革时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外国国有林权制度的比较研究
    3.1 美国国有林权制度的借鉴
        3.1.1 美国国有林权制度发展历程
        3.1.2 美国国有林权制度的内容
        3.1.3 美国国有林权制度的借鉴意义
    3.2 加拿大国有林权制度的借鉴
        3.2.1 加拿大国有林权制度发展历程
        3.2.2 加拿大国有林权制度的内容
        3.2.3 加拿大国有林权制度的借鉴意义
    3.3 德国国有林权制度的借鉴
        3.3.1 德国国有林权制度发展历程
        3.3.2 德国国有林权制度的内容
        3.3.3 德国国有林权制度的借鉴意义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国有林权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4.1 我国国有林权制度法律问题的实证研究
        4.1.1 研究方法
        4.1.2 伊春林区国有林权制度概况
        4.1.3 清河林业局国有林权制度概况
        4.1.4 研究结果
    4.2 我国国有林权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4.2.1 法律支持不足
        4.2.2 林权证的发放存在障碍
        4.2.3 林权流转制度不完善
        4.2.4 森林保险法不健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国有林权制度的法律完善
    5.1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5.1.1 完善《森林法》
        5.1.2 完善林业物权制度
    5.2 完善林权证的发放程序
        5.2.1 下放审批权限
        5.2.2 简化审批程序
    5.3 创新林权流转制度
        5.3.1 经营方式多样化
        5.3.2 经营主体多元化
    5.4 完善森林保险制度
        5.4.1 完善立法健全机制
        5.4.2 推广森林保险业务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有林区
        2.1.2 森林生态
        2.1.3 林区贫困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共生理论
        2.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相互关系类型
    3.1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联分析
        3.1.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哲学思考
        3.1.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内涵
        3.1.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特征
    3.2 生物共生理论应用于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适用性研究
        3.2.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契合性
        3.2.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必要性
        3.2.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充分性
    3.3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概念性共生模式及分析
        3.3.1 互利共生模式分析
        3.3.2 寄生共生模式分析
        3.3.3 竞争共生模式分析
    3.4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种间竞争的Lotka-Volterra模型与发展模式
        3.4.1 互利共生发展模式
        3.4.2 冲突有限发展模式
        3.4.3 螺旋恶性竞争发展模式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现状与问题
    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区位概览
    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状况
        4.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总量状况
        4.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结构状况
        4.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功能状况
    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贫困状况
        4.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工资状况
        4.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发展状况
        4.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相关配套水平状况
    4.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存在的的问题
        4.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森林资源
        4.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管理战略(制度)影响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4.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利益主体的行为映射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4.5 本章小节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动态演化
    5.1 森林生态与贫困适应性循环的属性分析
        5.1.1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潜力
        5.1.2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连通度
        5.1.3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恢复力
    5.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演化过程
        5.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5.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5.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空间多尺度的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扰沌
    5.3 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的判别
        5.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
        5.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综合指数测度
        5.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的判别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外部扰动及恢复力
    6.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扰动因素
        6.1.1 制度扰动—演化的主要因素
        6.1.2 灾害扰动—演化的关键因素
        6.1.3 气候变化扰动—演化的潜在因素
    6.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测度
        6.2.1 恢复力测度方法选取
        6.2.2 构建评价共生系统恢复力的指标体系
        6.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的恢复力测度结果
    6.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影响机理分析
        6.3.1 贫困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6.3.2 森林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6.3.3 各子系统应对能力影响因子对系统总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
    7.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及诉求
        7.1.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识别
        7.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7.1.3 主要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过程及行为结果
    7.2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7.2.1 森工企业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缓解贫困)多任务分析
        7.2.2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间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7.2.3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的行为选择利益分析
    7.3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7.3.1 林业职工缓解贫困行为发生道德风险的表现方式
        7.3.2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的逻辑起点
        7.3.3 林业职工不同行为选择的驱动因素
    7.4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实现互利共生的对策
    8.1 从恢复力视角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8.1.1 转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管理理念
        8.1.2 积极开展外部干扰的适应性管理策略
        8.1.3 提高行为主体应对能力的自我管理策略
    8.2 从利益协调视角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8.2.1 纠正森工企业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错位
        8.2.2 协调林业职工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
        8.2.3 深化森林生态提供者与使用者间的利益转移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中国生态文明“阶段—水平”二步测度的实证研究—兼论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与现状
        1.1.2 中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历程与现状
        1.1.3 问题的提出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生态文明评价范围的文献梳理
        1.2.2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文献梳理
        1.2.3 生态文明评价方法的文献梳理
        1.2.4 生态文明评价标准的文献梳理
        1.2.5 生态文明评价结果的文献梳理
        1.2.6 林业与生态文明相互关系的文献梳理
        1.2.7 已有文献总结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理论依据
        1.4.1 共生理论
        1.4.2 共生空间的人类文明演化理论
        1.4.3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技术路线
2 生态文明“阶段-水平”二步测度方法筛选与整体方法体系构建
    2.1 生态文明指标选取及其权重确定的方法筛选
        2.1.1 生态文明指标选取及其权重确定的已有方法比较
        2.1.2 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确定的方法选择:PSIR与SEM相结合
    2.2 生态文明评价方法的筛选
        2.2.1 生态文明评价的已有方法比较
        2.2.2 生态文明评价方法的选择:基于L-V共生模型的“指标-指数”耦合法
    2.3 生态文明测度判定标准的筛选
        2.3.1 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的已有标准比较
        2.3.2 生态文明测度判定标准的选择:“阶段-水平”二步测度
    2.4 生态文明“阶段-水平”二步测度整体方法体系构建
        2.4.1 整体方法体系的构建
        2.4.2 整体方法体系的原理与优势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确定的实证研究——基于PSIR与SEM相结合的方法
    3.1 生态文明内涵界定及其特性分析
        3.1.1 已有生态文明内涵分类汇总
        3.1.2 产业与生态的共生模式
        3.1.3 从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来界定生态文明内涵
        3.1.4 生态文明与非生态文明特性比较
    3.2 生态文明初始指标选取
        3.2.1 纳入资源环境和人类生态文明响应的产业与生态共生关系分析
        3.2.2 生态文明PSIR系统结构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3.2.3 指标选取的原则
        3.2.4 基于PSIR系统结构模型选取的初始指标
    3.3 样本说明、数据处理与信效度检验
        3.3.1 样本及数据来源
        3.3.2 数据缺失值及无量纲标准化处理
        3.3.3 数据信度检验
        3.3.4 数据效度检验
    3.4 生态文明最终指标确定及其权重计量
        3.4.1 SEM构建及其适用性分析
        3.4.2 基于SEM方法优化的生态文明最终指标
        3.4.3 生态文明指标权重计量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生态文明阈值与绿值指数测度的实证研究——基于“指标-指数”耦合法
    4.1 生态文明基本指数测度
        4.1.1 足迹家族法及其改进
        4.1.2 生态文明基本指数测度结果
    4.2 生态文明特征指数和共生度指数测度
        4.2.1 L-V共生模型构建
        4.2.2 竞争系数测度结果
        4.2.3 生态文明特征指数测度结果
        4.2.4 生态文明共生度指数测度结果
    4.3 生态文明阈值指数与绿值指数测度与“阶段-水平”二步判定
        4.3.1 生态文明阈值指数测度及阶段判定结果
        4.3.2 生态文明绿值指数测度及水平判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与建设水平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演化规律分析
    5.1 全国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与建设水平的演化规律分析
        5.1.1 全国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演化规律分析
        5.1.2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演化规律分析
    5.2 省域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与建设水平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演化规律分析
        5.2.1 省域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演化规律分析
        5.2.2 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演化规律分析
    5.3 林区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与建设水平的演化规律分析
        5.3.1 林区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演化规律分析
        5.3.2 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演化规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水平的贡献率测算研究
    6.1 理论假设、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6.1.1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6.1.2 变量选取及释义
        6.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6.2 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水平贡献率的算法设计
        6.2.1 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作用影响实证建模
        6.2.2 林业贡献率算法设计
        6.2.3 林业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水平的作用影响实证建模
        6.2.4 林业三次产业贡献率算法设计
    6.3 林业对生态文明水平的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6.3.1 省域的林业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6.3.2 林区的林业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6.4 林业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其“微笑曲线”分析
        6.4.1 省域的林业三次产业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其“微笑曲线”分析
        6.4.2 林区的林业三次产业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其“微笑曲线”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根源回溯与对策研究——基于“指数-指标”解耦法
    7.1 全国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结果的“指数-指标”回溯与对策建议
        7.1.1 全国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结果的“指数-指标”回溯及原因分析
        7.1.2 促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7.2 省域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结果的“指数-指标”回溯与对策建议
        7.2.1 省域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结果的“指数-指标”回溯及原因分析
        7.2.2 促进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7.3 林区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结果的“指数-指标”回溯与对策建议
        7.3.1 林区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结果的“指数-指标”回溯及原因分析
        7.3.2 促进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不足及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及其省域出台的“生态文明政策文件”汇总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文献评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路径依赖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制度变迁理论
        2.1.1 制度变迁的涵义
        2.1.2 制度变迁旳分类
        2.1.3 制度变迁的原因
        2.1.4 制度变迁的主体
        2.1.5 制度变迁的路径
        2.1.6 制度变迁的方式
    2.2 路径依赖理论
        2.2.1 路径依赖的提出
        2.2.2 路径依赖的形成
        2.2.3 路径依赖的形式
    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2.3.1 不完全契约的产生原因
        2.3.2 不完全契约的两个分支
    2.4 委托—代理理论
    2.5 生态经济理论
        2.5.1 生态经济学的形成
        2.5.2 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2.5.3 生态经济学的内容
    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7 小结
第3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特征事实与非均衡性
    3.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
        3.1.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初始界定(1949-1978)
        3.1.2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启动(1978-1990)
        3.1.3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渐进(1990-2000)
        3.1.4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深入(2000至今)
    3.2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
        3.2.1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的第一阶段(1949-1976)
        3.2.2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的第二阶段(1977-1997)
        3.2.3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的第三阶段(1998至今)
    3.3 国有林区的特征事实
        3.3.1 公共性
        3.3.2 外部性
        3.3.3 契约性
        3.3.4 代际分配性
        3.3.5 市场不完善
    3.4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非均衡性
        3.4.1 公共地悲剧问题显着
        3.4.2 体制机制问题突出
        3.4.3 资源诅咒问题普遍
    3.5 小结
第4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体现及成因分析
    4.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
        4.1.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建立的初始成本效应
        4.1.2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学习效应
        4.1.3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协调效应
        4.1.4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适应性预期效应
    4.2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体现
        4.2.1 对国有林权制度的依赖
        4.2.2 对传统认知模式的依赖
        4.2.3 对现存制度环境的依赖
    4.3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成因分析
        4.3.1 初始条件设定
        4.3.2 体制锁定约束
        4.3.3 利益集团博弈
        4.3.4 沉淀成本滞后
        4.3.5 无效市场限制
    4.4 小结
第5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改革路径依赖的案例研究
    5.1 伊春国家重点国有林区综合改革情况
        5.1.1 基本情况
        5.1.2 治理体制变迁过程
        5.1.3 治理体制的路径依赖
        5.1.4 治理体制的路径依赖成因分析
        5.1.5 治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5.2 吉林森工改革发展情况
        5.2.1 基本概况
        5.2.2 改革总体思路
        5.2.3 改革的主要措施
        5.2.4 主要成效
        5.2.5 发展构想
    5.3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体制改革情况
        5.3.1 改革背景
        5.3.2 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5.3.3 改革的主要措施
        5.3.4 改革的主要成效
    5.4 小结
第6章 国外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超越路径依赖的启示
    6.1 国外主要国家国有林区的治理体制
        6.1.1 美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6.1.2 俄罗斯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6.1.3 日本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6.1.4 德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6.2 国外主要国家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比较评述
        6.2.1 清晰的产权界定是前提基础
        6.2.2 完善法律与制度是根本保障
        6.2.3 稳定的治理体制是重要保证
    6.3 国外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超越路径依赖的启示
        6.3.1 进一步理顺国有林区体制机制
        6.3.2 真正分离国有林区管理经营权
        6.3.3 稳定完善国有林区的治理体制
        6.3.4 切实提高国有林区人员的素质
    6.4 小结
第7章 破解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政策建议
    7.1 强化市场在国有林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7.1.1 明晰各种产权关系
        7.1.2 打破僵化意识禁锢
        7.1.3 放弃种种偏袒保护
        7.1.4 全面引入竞争机制
        7.1.5 实行对外开放战略
    7.2 消解国有林区沉淀成本存量
        7.2.1 完善国有林区治理结构
        7.2.2 切断利益关联传递渠道
        7.2.3 发挥政府主导推动作用
    7.3 依靠顶层设计强力推动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现代化
        7.3.1 加大扶持政策新供给
        7.3.2 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
        7.3.3 构建经营管理新体制
        7.3.4 分类设计林权新契约
        7.3.5 构建委托代理新制度
        7.3.6 加强监管制度新设计
    7.4 推进国有林区混合所有制改革
        7.4.1 加强科学规划
        7.4.2 破除市场壁垒
        7.4.3 分类分层推进
        7.4.4 推进多元投资
        7.4.5 鼓励职工持股
    7.5 引入强大外力推动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演进
        7.5.1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7.5.2 吸收社会各界意见
        7.5.3 充分贯彻民主精神
    7.6 实现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
        7.6.1 提升林业科技含量
        7.6.2 建立林业保障体系
        7.6.3 加快林业体制改革
        7.6.4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7.6.5 完善林业法律机制
    7.7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林业生态经济
        二、林业公共政策
        三、政策贡献度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林业属性特征与政府干预
        一、林业的公共品特性
        二、林业外部性的相关研究
        三、政府干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林业生态经济与公共政策相关研究
        一、林业生态经济演进、内涵和模式
        二、林业财政政策相关研究
        三、林业产权政策相关研究
        四、林业管制政策相关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第三章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与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第一节 中国林业发展总体状况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描述
        一、林地资源数量变动及趋势
        二、林地资源质量变化
        三、林木资源变动及趋势
        四、林木资源质量变化
    第三节 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及演进
        一、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二、中国林业公共政策演进及存在的问题
        三、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国际视角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
    第一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林业生态经济规模情况
        二、林业生态经济结构情况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微观农户的考察
        四、基于林业经济分配情况进一步考察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测度:改进熵值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
        二、评价方法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指标评价结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效应
    第一节 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与区域差异
        一、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
        二、林业公共政策区域差异
    第二节 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
        一、基本研究框架构建
        二、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三、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基于公共政策贡献度的进一步分析
        一、贡献度理论模型构建
        二、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测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建议
    第一节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二、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二节 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一、林业公共政策的优化目标
        二、促进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局限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典型案例调研情况
    调研情况一:林业生态经济
    调研情况二:政策需求情况
附录 B:部分国际林业公共政策列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后记

(9)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范围与目标
        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福利经济学
        2.1.2 发展经济学
        2.1.3 新制度经济学
        2.1.4 区域经济学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国有林区
        2.2.2 国有林区的贫困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贫困的内涵
        2.3.2 贫困的成因理论
        2.3.3 贫困的测量
        2.3.4 国有林区贫困
        2.3.5 文献综述评析
    2.4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与贫困现状
    3.1 内蒙古国有林区概况
    3.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
        3.2.1 森林资源未开发阶段(1898年以前)
        3.2.2 森林资源疯狂掠夺阶段(1898年—1945年)
        3.2.3 森林资源计划开发利用阶段(1946年—1978年)
        3.2.4 森林资源危机阶段(1979年—1997年)
        3.2.5 森林资源恢复与保护阶段(1998年—)
    3.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现状与特点
        3.3.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现状
        3.3.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特点
    3.4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机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机制
        4.1.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的宏观原因分析
        4.1.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的微观因素分析
    4.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2.1 贫困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发展
        4.2.2 贫困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4.2.3 贫困影响森林资源的保护效果
    4.3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
    5.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框架
        5.1.3 指标的筛选与表达
    5.2 贫困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5.2.1 因子分析及基本思想
        5.2.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5.2.3 因子分析步骤
        5.2.4 因子分析模型中各变量的统计意义
    5.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5.3.2 面板数据贫困综合评价
    5.4 贫困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4.1 综合贫困度分析
        5.4.2 各公因子分析
        5.4.3 分析结果讨论与启示
    5.5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家庭视角
    6.1 调研地选择
    6.2 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分布
    6.3 内蒙古国有林区家庭贫困特征
        6.3.1 人均收入低
        6.3.2 生活居住条件差
        6.3.3 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现象普遍
    6.4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测量
        6.4.1 收入贫困测量
        6.4.2 多维贫困测量
        6.4.3 多维贫困与收入贫困测度结果对比分析
    6.5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6.5.1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收入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6.5.2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多维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6.5.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政策措施及运作机理
    7.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政策措施
        7.1.1 中央及地方政府帮扶政策
        7.1.2 企业自身探索
        7.1.3 林区职工自身的发展与探索
    7.2 反贫困政策措施成效与运作机理
        7.2.1 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
        7.2.2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7.2.3 完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7.2.4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7.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7.3.1 政策涵盖范围窄
        7.3.2 各层级目标不统一
        7.3.3 仍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
    7.4 本章小结
8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机制构建
    8.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背景分析
        8.1.1 气候变化
        8.1.2 经济新常态
        8.1.3 生态功能区划定与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8.1.4 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8.1.5 国有林区改革
    8.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
        8.2.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
        8.2.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的路径选择
    8.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机制构建
        8.3.1 政府导向机制
        8.3.2 市场导向机制
        8.3.3 国有林区参与机制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
        9.1.1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匮乏产生的
        9.1.2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宏观环境与微观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9.1.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程度较高
        9.1.4 非林产业发展、森林资源量对内蒙古国有林区区域贫困影响最大
        9.1.5 就业是内蒙古国有林区人口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
        9.1.6 反贫困需要政府、市场、国有林区的共同努力
    9.2 政策建议
        9.2.1 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是反贫困工作的重要基石
        9.2.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国有反贫困注入新的活力
        9.2.3 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是国有林区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
        9.2.4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反贫困同时有效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
    9.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城市居民对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区域的界定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居民的界定
        2.1.2 森林生态服务的界定
        2.1.3 支付意愿的界定
    2.2 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构成
    2.3 生态区位理论
        2.3.1 区位和生态区位概念的界定
        2.3.2 生态区位相关计量方法
    2.4 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
        2.4.1 公共物品理论
        2.4.2 市场化理论
        2.4.3 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在本文中的作用
    2.5 行为经济学理论
        2.5.1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
        2.5.2 行为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2.5.3 行为经济学理论在本文中的作用
    2.6 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2.6.1 生态补偿理论的主要观点
        2.6.2 生态补偿理论在本文中的作用
    2.7 本章小结
3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3.1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概况
        3.1.1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行政区划
        3.1.2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自然特征概述
        3.1.3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状况
    3.2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林地面积现状
    3.3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林龄结构现状
        3.3.1 吉林森工林区林龄结构现状
        3.3.2 龙江森工林区林龄结构现状
        3.3.3 大兴安岭林区林龄结构现状
    3.4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树种结构现状
        3.4.1 吉林森工林区树种结构现状
        3.4.2 龙江森工林区树种结构现状
        3.4.3 大兴安岭林区树种结构现状
    3.5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等级现状
        3.5.1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依据
        3.5.2 吉林森工林区森林等级现状
        3.5.3 龙江森工林区森林等级现状
        3.5.4 大兴安岭林区的森林等级现状
    3.6 森林资源结构评价模型及方法
        3.6.1 森林资源结构的理想模型——法正林模型
        3.6.2 森林资源结构的评价方法及依据
        3.6.3 数据来源
    3.7 本章小结
4 森林生态服务相关研究的视域比较分析
    4.1 生态学视域下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4.1.1 光合固碳和涵养水源的价值
        4.1.2 土壤保持和净化环境的价值
        4.1.3 光合释氧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1.4 养分循环
    4.2 生态区位评分视域下的森林生态服务重要性评估
        4.2.1 森林生态区位评分指标体系结构
        4.2.2 森林生态区位评分指标权重估计
        4.2.3 森林资源生态区位评分结果与分析——以龙江森工林区为例
    4.3 生态区位测度视域下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4.3.1 不同等级森林生态区位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4.3.2 不同等级森林生态区位测度指标权重的计量
        4.3.3 基于生态区位测度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以吉林森工为例
        4.3.4 基于生态区位测度的吉林森工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计量
    4.4 自愿补偿视域下的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理论分析
        4.4.1 国有林区经营者和受益者的博弈分析
        4.4.2 自愿补偿视域下的居民支付能力评估框架
    4.5 森林生态服务相关研究中的视域比较分析
        4.5.1 生态学及生态区位视域下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问题分析
        4.5.2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自愿补偿视域的优势及劣势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城市居民支付意愿问卷设计及支付偏好分析
    5.1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的问卷编制
        5.1.1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的问卷编制依据
        5.1.2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的问卷题目的编写
        5.1.3 调查过程
    5.2 支付偏好分析方法
    5.3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偏好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偏好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5.5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偏好的影响因素筛选及分析结论
        5.5.1 基于关联性分析的受访者基本情况指标筛选
        5.5.2 基于关联性分析的受访者居住环境及旅游情况指标筛选
        5.5.3 受访者参与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指标的筛选
        5.5.4 受访者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偏好方面的关联性分析
        5.5.5 筛选后的指标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偏好的影响分析
        5.5.6 通过指标筛选得出的结论
        5.5.7 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
    5.6 间接受益地区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偏好的选择模型构建
        5.6.1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5.6.2 间接受益地区居民支付偏好的logistic选择模型
    5.7 本章小结
6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概述
    6.2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3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的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6.3.1 信度检验
        6.3.2 结构效度检验
    6.4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6.5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6.5.1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的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6.5.2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的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能力的多层统计模型构建
    7.1 多层线性模型概述
    7.2 变量的选取及理论模型假设
        7.2.1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处理
        7.2.2 理论模型假设
    7.3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能力的多层统计分析模型构建
        7.3.1 零模型数学表达式
        7.3.2 随机效应模型数学表达式
        7.3.3 全模型数学表达式
    7.4 多层统计模型结果分析
        7.4.1 零模型结果分析
        7.4.2 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7.4.3 修正后的全模型回归方程分析结果
        7.4.4 城市居民支付能力的多层线性模型方程
    7.5 东北地区城市居民对所在区域森林生态服务支付能力计算
        7.5.1 大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能力的计算
        7.5.2 中等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能力的计算
        7.5.3 小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能力的计算
    7.6 本章小结
8 提升城市居民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水平的对策
    8.1 提升城市居民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水平的依据
        8.1.1 居民环保意识的主要构成因素
        8.1.2 城市居民支付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8.2 提升城市居民对林区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水平的制度探索
        8.2.1 提升居民环保意识的制度探索
        8.2.2 制定和完善城市居民参与生态建设激励政策
        8.2.3 尝试生态服务资本化市场化运营
        8.2.4 开发城市居民参与林区建设的互联网服务平台
    8.3 提升城市居民支付意愿水平的信息平台分析与设计
        8.3.1 开发城市居民参与林区建设信息平台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3.2 城市居民参与林区建设信息平台系统的需求分析
        8.3.3 城市居民参与林区建设信息平台系统设计
        8.3.4 有关开发城市居民参与林区生态建设信息平台系统的建议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森林生态服务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附录2 吉林森工林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明细表
附录3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调查(直接受益地区)
附录4 城市居民对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调查(间接受益地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参与情况
致谢
附件

四、对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效益补偿的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发展研究[D]. 袁牧野. 扬州大学, 2020(05)
  • [2]伊春国有林区政府生态治理能力建设研究[D]. 孟庆凯.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3]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D]. 温薇.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4]我国国有林权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 毕可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5]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D]. 秦会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6]中国生态文明“阶段—水平”二步测度的实证研究—兼论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D]. 廖冰.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7]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D]. 张壮. 吉林大学, 2018(12)
  • [8]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D]. 董玮. 安徽大学, 2017(12)
  • [9]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D]. 李京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1)
  • [10]城市居民对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研究[D]. 陈凯星.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效益补偿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