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劲十足,曲径通幽——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

块劲十足,曲径通幽——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

一、分块搞活 曲径通幽——供销社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军[1](2022)在《中国农民城》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9月,浙江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朱晓军将目光聚焦于这座奇迹之城,历时两年,对龙港"造城者"群体进行了深入采访与书写。从一路带领龙港发展的陈定模、李其铁,到进城创业一心创造财富的陈智慧、杨恩柱……《中国农民城》用一个个人物揭开龙港成长之谜,在呈现个体命运的同时,尽显龙港在历史发展中的风起云涌。朱晓军用朴素的创作风格和真诚的叙事力量谱写了龙港传奇,细致而宏观,轻盈而厚重,龙港这座城在他笔下发出了别样光芒。

党雨田[2](2019)在《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财政资金的巨大投入和一系列乡村建设政策计划的相继出台,每年有超过十亿平的新增建筑面积在乡村地区建设完成。以此为背景,越来越多来自城市的职业建筑师进入乡村开展建筑设计实践,改变了乡村传统渐进式的建设发展模式,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些外来的建筑师缺乏对乡村建设环境和社会特征机制的有效认知和实践经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差异,照搬沿用了城市中的建筑设计方法,或将乡村作为个人创作喜好的试验场,产生了大批难以使用、形式不当、成本昂贵的建筑,造成了对乡村空间环境秩序的破坏和巨大的资源浪费。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乡村环境设计条件的分析,缺乏设计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本研究认为,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为上述问题的应对提供了思路。国内的建筑策划研究最早从国外引入,是为了应对大规模快速城市建设中的目标界定和设计依据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引入到乡村建设中,针对我国当前乡村环境和建设项目的特征,架构起适用于我国当代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为建筑师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乡村建筑策划与设计实践方法指南。本研究首先对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进行了界定,将其归纳为建设的项目类型、功能和空间特征、项目的参与者、决策和建造的组织特征、项目的外部环境特征等五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分析、借鉴和调整,提出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和操作流程,包括上位条件和内外部信息的获取、信息处理、策划构想、评估反馈等环节。乡村建设中的策划信息包括规划和立项的上位信息、与场地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信息、与建筑使用和运营者相关的内部信息;提出了适用于乡村的策划调研方法和新的策划分析技术工具;从建筑的产业目标、空间、形体和建构方式、运营和实施保障等角度,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策划构想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以四个不同类型的策划设计和评价案例,对本研究提出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实践说明和应用验证。本研究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从城市扩展到乡村,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和方法工具。在此方法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未来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新的方法工具、技术手段和实践案例将进一步完善,为乡村建设中的建筑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

李庆锋[3](2016)在《琴弦上的歌》文中提出第一部一位大学教授,一位古汉语学者,无意中翻开了鄌郚乐器的第一页……一20世纪1969年的秋天,萧风瑟瑟,旷野凄凄,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正席卷着中国的大地。胶济铁路,像一条颤颤蠕动的长蛇,匍匐在齐鲁大地上,通向苍茫的远方。阴历的九月二十九日早晨,一辆列车在青岛火车站发出了一声长嘶,顶着滚滚黑烟,缓缓驶出青岛。青岛,这个饱经沧桑的海滨城市,此时以一种刚毅的面容,目送着又一次分离的

梁修群[4](2010)在《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地处祖国腹地,历有中原、中州之别称。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自有宋以来,由于战争不断,加之自然灾害频仍,这个曾长期是中华古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大地渐渐变成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凋敝,民生多艰的状况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根本性的改变,“河南”二字也曾一度成为贫穷、落后、愚昧之代名词。改革开放后,饱受艰辛的近亿中原儿女,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也和全国人民一样,焕发出空前的活力,掀起了一场改天换地、再造中原辉煌的伟大实践。在“中部崛起”被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之时,河南迅速推出了“中原崛起”这一发展战略,以此为纲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人心,共图发展。在实施“中原崛起”的发展战略中,河南人民清醒的认识到,河南的发展必须立足河南实际,找优势、查差距,看不足,切不可再犯“左”的错误,刮浮风,搞冒进,贻害百姓,贻误发展之良机。在编制“中原崛起”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几乎都无异议地认为,作为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化解“三农”矛盾应该是“中原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化解“三农”矛盾的总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在推进“中原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他不仅涵盖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一经济问题,更包括广大农村的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等方面。由于工作关系,笔者近年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作实践和思考探索,本文中所讨论的这六个方面的问题就是这些年不断实践和思考的积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这个系统工程中,经济问题首当其冲,没有经济问题的解决,就无从谈起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等。而走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经营的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其弊端就在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一家一户的的农业经营很难抵御现代市场经济的风险。在不改变我国现行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框架下,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就是一个极佳选择。通过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培育,就能有效地把广大农民经由经济纽带组织起来,这是我国新型的农业合作化。它不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通过行政手段推动的,暴风骤雨式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但是,它完全具备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特征,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合作经济的新形式。土地流转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也是在不改变现行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农业集约经营、规范经营的有效探索。土地流转已在党的文件中被予以肯定,但现在仍缺少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法律支持。我们对河南各地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成效和问题已基本明朗,提出的一些建议以期有助于有关方面进一步研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战略,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从农村走向城镇的农民工,是中国农民的先进代表,一方面,他们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又在工业文明、现代城市文明的洗礼中,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己,有了新的思维方式,学习了技能,许多人还有了创业的资本积累。他们返乡创业的成功率极高,往往具有示范性和带动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河南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河南农村问题,离不开对粮食问题的研究。但在目前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又能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是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粮食问题是中国农业的首要问题,河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必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从国家政策层面上,也应该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种粮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这一问题对河南来说具有典型意义。在河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新农村建设主体缺失问题——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我们发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势不可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子弟,绝大多数会选择在城市就业和生活;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力也会选择到城市打工,而相当一部分在城市有生活保障的打工者会选择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留在农村的基本上是妇女、老人和儿童;近年来,举家迁入城市生活的农民也呈上升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主体缺失问题,这也是我近年来极其关注的问题。河南人口众多,平原、丘陵、山地各种地理资源均有分布,受历史因素和资源环境影响,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各地选择经济发展的路径也不尽相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疏理归纳出若干种建设模式,尽管尚未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我还是将其附录本文中,以期对指导同类型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参考意义。

郭楠[5](2010)在《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云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这是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度工作报告中关于对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阐述。“城市”和“农村”这两个同空间存在却又截然不同的聚落类型,同时在政府文献中再次出现并被人们关注。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从地理学上来说,这意味着在我国土地上将有同等比重的城市景观和农村地貌,也就是说将有更多的农村用地和农业人口发生转化。如果说“城市”和“农村”分别代表“现代”和“传统”的话,那么,作为现代化重要标志的城镇化,又对现有乡村聚落中静态且显性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空间形态发展有何意义,这便是本论文研究和探讨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所在。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加之求学期间耳熏目染云南地区众多乡土聚落多样并存的客观事实,论文首先从人类聚落的起源和空间构成方面做了简要回顾和归纳,先按纵向时间顺序分析了聚落发展所受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力,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出聚落的传统评价体系,以此来论证横向空间中当代聚落的传统存在成分。而这些物质遗产的保留和传承则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一对既有递进顺序,又可同时存在的经济过程密不可分。再次回归历史,研究传统聚落在其作用下的演化类型和趋势,目的是为了指导当代聚落的营造实践。本文的创新点也在于用这种反复论证的研究方法,用历史研究来指导传统聚落的现状分类之后,再回归近代历史探求这种现状的成因。按照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时序,分析传统聚落数量从少到多再递减的兴衰历程。论文以云南省内丰富的聚落形态演变个体情况为佐证,在最后对新时期的聚落营造借鉴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以期使传统文化的聚落空间艺术表现形式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全文的研究分析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经济水平快速且可持续发展背景的分析,提出了将“传统、聚落、空间”三要素叠合的对象作为论文研究的重点。2、对所选对象的历史形态分析和阶段影响因素的分类,提出传统部分的评价体系并对应分析当代聚落形态中传统部分类型分类。3、抽取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演变动因的聚落类别,以我国近代工业萌芽到时下为时间跨度,分析其演化的速度和聚落在城乡分化、乡镇分化中的传统形态的演变。4、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在讨论传统聚落与当代乡土聚落关系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当代乡土聚落空间营造中的传统手法借鉴和传统精神延续的建议。

初梅[6](2007)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 ——以沈大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越来越成为广大工程设计人员所面临的新的设计课题。本文在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大量的调研(主要集中于沈大高速公路新改建的五个服务区)和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界定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其所产生的时代背景,阐述了进行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的意义,并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内部的各组成部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以保证其理论分析的准确度。文中举出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个案,加以分析。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进行探讨和研究。在本文中,首先对服务区这一新兴设计项目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从服务区的历史到目前面临的变革做了一个概述。接着对服务区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进行了分析和调查,针对不同功能的使用空间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指导,尤其对服务区车辆和旅客两方面分别对应的使用空间,各自不同的使用对象,分别有不同的侧重点。在车辆服务这一方面,主要是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整合方法;在本文论述中,重点对于服务区交往空间进行分析,由服务区交往空间模式的相关的环境与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展开,从设计理论上来指导服务区交往空间各类节点设计。在外部交往空间中,着重分析了此类空间的特征,并查阅相关资料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对于内部交往空间则在空间节点方面予以强调,从细部入手,达到为人员增加交往服务,满足广大旅客旅途中的要求。全文分为五章,分别按照高速公路服务区整体规划设计、主要单体建筑设计研究的顺序进行论述。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部分对研究的缘起、背景、意义、内容、方法作了简要介绍,主要提出面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的数量大量增加,服务区规划变革所引起的发人深思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二章通过对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给服务区带来的变化,提出其服务区规划设计与整个高速公路规划设计的关系。提出高速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模等级分类。第三章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变化,提出其规划设计中两个主要方面——室外空间环境和车辆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要点。第四章主要研究服务区服务建筑的建设问题,对新的问题和现象总结分析,提出新时期服务区服务建筑设计的要点以及值得关注的问题。最后,通过文章的综合分析,提出服务区今后的发展构想:创建绿色的,以人为本,有文化内涵,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服务区。最后为全文的结论部分。对前文提出的观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今后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李昕[7](2006)在《转型期江南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研究》文中认为转型期中国古镇保护制度变迁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种特殊制度变迁,是转型期条件下古镇保护主体(各利益相关者)与客体(古镇区)之间的复杂互动过程,相关利益格局与利益关系的变化调整是这一过程的关键与核心,其制度变迁过程的特殊性根源于古镇区特殊的产权属性和转型期特定的历史背景。 研究中将古镇区视为一种具有复合属性的特殊资源,从古镇区特殊的产权属性入手,将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置于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经济分析与政治分析相统一的动态考察,深入探讨各社会群体在转型期特定博弈格局下的博弈行为与古镇保护制度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笔者以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理,将古镇保护制度变迁过程看作是有关古镇保护特定制度安排与权利界定的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的过程,运用彻底的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法和规范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发生机制、动力机制、运作逻辑、路径特点等在内的转型期中国古镇保护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从历史文化价值的角度看,古镇区在经济学意义上属于一种“社区公共产权”,其基本特点是:“对外排他,对内不排他”。在以产权分析为基础的相关利益格局分析中,笔者指出在转型期条件下,乡镇政府是与古镇保护最为激励相容的潜在保护主体,但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制度环境条件下,乡镇政府又缺少必要的手段去有效提供和整合保护所需的各种资源,因此,在古镇保护领域中存在严重的制度不均衡。 随着转型期整体制度环境的变迁,我国的历史文化消费市场得以形成并迅速发展,从而催生了以古镇保护为主要形式的各种历史文化生产与供给活动。当乡镇政府认为古镇保护活动的潜在收益(率)大于其它可能的投资活动时,为了获取古镇区的各种潜在收益,自身利益驱动下的乡镇政府就会随着外部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各种古镇保护制度创新活动,藉以有效获取和整合古镇保护所需的各类资源。这一有关古镇保护的各种资源不断整合、各种制度安排不断建立的历史过程即是古镇保护制度变迁过程,而乡镇政府则是最主要的制度变迁主体。就本质而言,这一制度变迁过程是各相关利益主体在古镇保护方面的各种责权利关系不断调整并逐步得到清晰界定的历史过程。 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探究导致转型期中国古镇保护多样化制度变迁路径的主导因素和变量,笔者以历史实证的案例研究方法,对“江南六镇”20多年来的古镇保护制度变迁历程进行了历史解析,在运用博弈论对各方博弈关系与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六镇对比的比较制度分析方法,深入探究乡镇政府如何在与各方的博弈中获取保护所需的各种政治、经济、知识及社会资源等,并对乡镇政府的各种制度创新手法与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和对比分析,从而在中观和微观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了原有理论框架。 转型期中国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参与,但这一政府主导过程却存在着双重的政府悖论,第一重悖论来自于转型期特定的历史背景,第二重悖论来自于古镇区特殊的产权性质,这种双重政府悖论的复合存在使转型期中国古镇保护制度变迁面临着特殊的复杂局面。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一方面地方政府为谋求自身利益的制度创新活动推动了制度变迁的发展,但在另一方面,转型期政府自身的种种局限性又可能使这种制度创新与社会实际需要不相一致。未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分政府主导中的理性和不理性成分,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扬长避短,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和谐统一的古镇保护新秩序,以政治民主和经济自由共同保证古镇保护中各种资源和各方责权利关系的最佳配置。

照春[8](2003)在《扶贫军团 一份来自老区的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大红枣儿甜又香, 送给咱亲人尝一尝, 一个枣儿一颗心。哎嗨哟嗬, 心心向着共产党。啊……一个枣儿一颗心。心心向着共产党。军民团结一条心, 打败敌人保家乡, 革命意志坚如钢, 哎嗨哟嗬, 永远跟着共产党。啊……革命意志坚如钢, 永远跟着共产党。

李德文,卢朝明[9](2001)在《分块搞活 曲径通幽——供销社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思考》文中提出 笔者认为: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应分为两块,一是针对现有所属企业,把它们视同一般市场主体,还企业以本来面目,明确其经营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二是利用供销社现存优势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站,重新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最终达到现有企业与合作组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文仅就供销社现有企业改革谈一孔之见。供交流商榷。

杨文学,刘金保[10](1996)在《羵羊之春》文中研究说明 序市场经济一经时空的培育,便陡长了它破竹的霸气,形成了它汪洋的大势。在它的恣意澎湃中,国门、疆界一荡即开,凌峰、巨壑荡然无存。硕大无朋的地球,在它的纵横捭阖中缩为村落。玄奥莫测的市场经济,转眼之瞬就把欧洲的马克兑成亚洲的日元。美洲的轿车在澳洲的草原犁一条簇新的辙痕,中国的土特产瞬间就化为伦敦居民的美餐……一切都在市场的魔方中变得新奇,中国的老百姓用罐头换回苏联的飞机……一切都很有序:期货、口岸、外资、股市……这场愈演愈烈的经济

二、分块搞活 曲径通幽——供销社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块搞活 曲径通幽——供销社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民城(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苍凉方岩下
    1
    2
    3
    4
第二章江南垟的“猴子”
    1
    2
    3
    4
    5
第三章九人班底
    1
    2
    3
    4
    5
第四章对岸是天堂
    1
    2
    3
    4
第五章让百姓都知道
    1
    2
    3
    4
第六章穷而强悍的陈家堡
    1
    2
    3
    4
    5
第七章挑战的最终是自己
    1
    2
    3
第八章屋顶的钟楼
    1
    2
    3
第九章先干起来再说
    1
    2
第十章退地风波
    1
    2
    3
第十一章由波谷到波峰
    1
    2
    3
    4
第十二章十万引擎推动下
    1
    2
    3
第十三章落地就要生根
    1
    2
    3
第十四章飞起来的翘头鸟
    1
    2
    3
第十五章连出两张错牌
    1
    2
    3
    4
第十六章龙港是艘船
    1
    2
    3
尾声

(2)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基础
    1.1 缘起:中国当代乡村建设背景下建筑师的困境与责任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当下乡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1.2.2 乡村建设中的多元主体参与
        1.2.3 乡村建设中建筑师工作内容的延伸
        1.2.4 在乡村建设中架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必要性
    1.3 建筑策划研究动态
        1.3.1 本研究在所属研究领域中的位置
        1.3.2 国外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1.3.3 国内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1.4 乡村建设研究动态
        1.4.1 社会学者的乡村建设研究概述
        1.4.2 建筑学视角下国外的乡村建设
        1.4.3 国内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1.4.4 建筑学视角下国内的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
        1.4.5 研究综述小结
    1.5 研究内容、科学问题和技术路线
        1.5.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2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1.5.3 技术路线
    1.6 选题的创新点
        1.6.1 扩展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
        1.6.2 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
        1.6.3 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与新工具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究方法
        1.7.2 分析综合方法
        1.7.3 系统科学方法
        1.7.4 社会学研究方法
        1.7.5 数据科学方法
第2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研究
    2.1 乡村建设的几种建筑项目类型
        2.1.1 拆迁整治类项目
        2.1.2 公共服务建筑
        2.1.3 村民住宅和新农村建设
        2.1.4 个体商业项目
        2.1.5 商业开发项目
        2.1.6 文物保护和利用
    2.2 建筑的功能空间特征
        2.2.1 功能本身的差异
        2.2.2 空间功能的多义性特征
        2.2.3 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相结合的功能特征
        2.2.4 空间的模糊特征
        2.2.5 功能空间的规模特征
    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参与者
        2.3.1 地方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2.3.2 建筑师和规划师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2.3.3 开发商和企业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2.3.4 社会学者和科研机构的乡村建设实验
        2.3.5 艺术家的乡村实践
        2.3.6 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开展的乡村工作
        2.3.7 乡村内生力量主导的乡村建设
    2.4 建筑项目的组织参与特征
        2.4.1 主要参与者或决策者的诉求特征
        2.4.2 建筑项目决策的几个原则维度
        2.4.3 建造过程的组织方式特征
    2.5 乡村建设的外部环境特征
        2.5.1 土地
        2.5.2 基础设施条件
        2.5.3 自然环境特征
        2.5.4 社会环境特征
    2.6 本章小结:区别于城市建设的乡村建设特征机制
第3章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的方法体系架构
    3.1 既有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衔接
        3.1.1 建筑策划的核心理念
        3.1.2 建筑策划核心理念对乡村建设项目的启示
        3.1.3 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比较和与乡村建设的衔接
        3.1.4 建筑策划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3.2 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建筑策划架构
        3.2.1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与城市中的差异
        3.2.2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与乡村规划的关系
        3.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包括的内容
        3.2.4 乡村建设项目中策划的操作流程
        3.2.5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团队和其他参与者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索引
    4.1 乡村建设中策划信息的系统架构
        4.1.1 建筑策划中的“信息”概述
        4.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特征
        4.1.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的内容
    4.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上位信息清单
        4.2.1 建筑策划上位信息概述
        4.2.2 来自上位规划中的信息
        4.2.3 项目本身的立项定位信息
        4.2.4 相关的上位政策
    4.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外部信息清单
        4.3.1 建筑策划外部信息概述
        4.3.2 场地的客观物理信息
        4.3.3 场地的意义与场所精神
        4.3.4 地域文化信息
        4.3.5 场地上人的行为活动
        4.3.6 产业条件
    4.4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内部信息清单
        4.4.1 建筑策划内部信息概述
        4.4.2 使用者信息
        4.4.3 功能需求信息
        4.4.4 运营信息
第5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
    5.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调研方法
        5.1.1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调研方法概述
        5.1.2 预调研和准备工作
        5.1.3 家庭和个人信息调查
        5.1.4 乡村公共信息调查
    5.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5.2.1 经典的策划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5.2.2 建筑策划中的无人机航拍和真三维模型技术
        5.2.3 基于图像色彩分析技术的建筑策划方法
        5.2.4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数据库
        5.2.5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信息模型架构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构想
    6.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界定
        6.1.1 建筑策划构想概述
        6.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内容与特征
    6.2 乡村建设的建筑产业职能构想
        6.2.1 产业构想的内容
        6.2.2 产业构想的方法与策略
        6.2.3 产业构想视角下的乡村类型
        6.2.4 其他目标构想与目标管理
    6.3 乡村建设的建筑空间构想
        6.3.1 建筑空间构想的内容
        6.3.2 原型:空间形态构想
        6.3.3 行为:空间功能构想
        6.3.4 容量:空间规模构想
        6.3.5 感知:空间环境心理特征构想
    6.4 乡村建设的建筑实体构想
        6.4.1 建筑形体的构想
        6.4.2 建构方式的构想
    6.5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实施保障构想
        6.5.1 政府对策划实施的推动
        6.5.2 村民公众参与和策划科普引导
        6.5.3 制定建筑的运营方案
第7章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应用与评价反馈
    7.1 应用与反馈: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综述
    7.2 实践案例一:牛庄村窑洞改造项目
        7.2.1 项目背景
        7.2.2 功能定位与问题探查
        7.2.3 信息获取与策划构想
        7.2.4 评价反馈
    7.3 实践案例二:西张耿村农民夜校和民宿设计改造项目
        7.3.1 项目背景与前期调研判断
        7.3.2 策划构想
        7.3.3 评价反馈
    7.4 实践案例三:裴柏村乡村综合体项目
        7.4.1 项目概况
        7.4.2 策划过程
        7.4.3 策划评价与设计过程
    7.5 实践案例四:王马村地址灾害移民新村建设项目
        7.5.1 项目背景
        7.5.2 条件调查与主要问题的界定
        7.5.3 策划构想与设计策略
        7.5.4 评价反馈
第8章 结语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展望:建筑策划视角下的乡村建设方法应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地方政府官员的乡村建设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附录 B 建筑师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附录 C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调研信息清单
附录 D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家庭硬信息调研操作流程
附录 E 西张耿村民住宅自改自建手册(图集)
附录 F 本研究中的图表来源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引言
    一、河南省情
    二、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四、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概述
    二、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分析
    四、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实证分析
    五、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对策思路
第二章 河南省土地经营流转方式探索
    一、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内涵、特点及意义
    二、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模式
    三、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河南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四、河南省土地流转的基本经验
    五、制约土地流转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六、促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三章 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探索
    一、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二、确保粮食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增长的建议
第四章 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
    一、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遇和意义
    三、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问题研究
    一、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二、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原因分析
    三、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应遵循的原则
    五、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的思考与建议
第六章 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及方法
    二、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启示
    三、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模式
    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模式的建议
结论与讨论
    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二、以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加快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保险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共担机制
    四、关于粮食问题的再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5)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云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聚落的传统营造和空间构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聚落的形成
        2.2.1 乡村
        2.2.2 城镇聚落
    2.3 云南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概括
        2.3.1 自然环境概况
        2.3.2 各民族人口构成
        2.3.3 人文背景概况
    2.4 各种因素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5 传统聚落的空间构成特点
        2.5.1 传统聚落的选址布局
        2.5.2 传统聚落中的形态空间构成
        2.5.3 传统聚落中的街巷与水系
        2.5.4 传统聚落中的中心与边界
        2.5.5 传统聚落中的规模与容量
    2.6 小结
第三章 聚落的演化分类和评价体系
    3.1 新时代要求与评价体系
        3.1.1 农耕文化和农业现代化
        3.1.2 传统聚落的价值评判体系
    3.2 聚落现状的横向空间分类
    3.3 传统聚落演化的纵向时间分类
        3.3.1 聚落的社会因素分类
        3.3.2 聚落的经济因素分类
    3.4 小结
第四章 工业化选择下的传统聚落嬗变
    4.1 工业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4.1.1 工业化与城市
        4.1.2 工业化与传统聚落分化
    4.2 传统聚落形态更迭中的主导因素
        4.2.1 近代工业渗透与列强利益角逐
        4.2.2 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主权国家意志
    4.3 传统聚落形态更迭中的非主导因素
        4.3.1 社会因素
        4.3.2 科技因素
    4.4 小结
第五章 城镇进程与传统聚落没落
    5.1 制度与聚落
        5.1.1 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
        5.1.2 传统聚落中的物质生活
        5.1.3 传统聚落中的精神生活
    5.2 城镇化与城乡关系
        5.2.1 城乡关系的变化
        5.2.2 传统乡村聚落的再次分化
    5.3 地方城镇化进程中的聚落空间
        5.3.1 城镇化具有地方特点
        5.3.2 云南城镇化现状分析
        5.3.3 传统聚落空间的功能性调整
    5.4 小结
第六章 当代聚落的空间环境营造
    6.1 新时代下聚落的发展要求与桎梏
        6.1.1 聚落自身的发展需求
        6.1.2 现有社会矛盾与冲击
    6.2 新旧聚落的空间关系
    6.3 当代聚落的环境营造
        6.3.1 传统场所精神重构
        6.3.2 传统营造理念传承
        6.3.3 传统营造手法借鉴
    6.4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研涉及聚落列表
附录B 南诏时期至今云南地区主要城镇行政级别变化对应表
附录C 云南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与旅游小镇对应表图表来源
附录D 图表来源
附录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参与

(6)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 ——以沈大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处于重大变革中的高速公路服务区
    1.3 研究概念的界定
        1.3.1 高速公路
        1.3.2 高速公路服务区
        1.3.3 交往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动向
        1.4.1 国内外关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研究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状况
        1.4.2 与研究论题相关的边缘学科
    1.5 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基本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总体规划与变革
    2.1 高速公路服务区与高速公路的关系
        2.1.1 服务区满足安全的需要
        2.1.2 环境保护的需要
        2.1.3 交通领域发展的需求
    2.2 服务区与高速公路布局的关系
        2.2.1 服务区规划设置间距
        2.2.2 服务区、停车区的规模
        2.2.3 服务区的选址
    2.3 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发展概况
        2.3.1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缘起
        2.3.2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情况
第三章 服务区规划设计研究
    3.1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模与规划
        3.1.1 关于“功能分区”
        3.1.2 服务区基本形式及设施的布置原则
    3.2 服务区车辆服务设施的规划、整合设计
        3.2.1 车辆服务设施使用评析(以沈大高速服务区调查为例)
        3.2.2 车辆服务设施的规划与整合设计
    3.3 今昔服务区空间规模变化
        3.3.1 规模、建设标准
        3.3.2 功能角色
        3.3.3 规划管理,空间环境
        3.3.4 目前室外空间环境状况分析
        3.3.5 室外空间环境与活动
    3.4 服务区交往空间的宏观组织
        3.4.1 服务区交往空间的特征属性
        3.4.2 公共场所中的个人行为和心理
        3.4.3 小群行为特点
        3.4.4 服务区交往空间的层次研究
    3.5 室外空间环境的要素与定位
        3.5.1 公共开敞空间
        3.5.2 从属于特定建筑的外部交往空间
        3.5.3 外部交通性质的步行交往空间
    3.6 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6.1 交往空间的多重属性
        3.6.2 重视人体尺度感和领域归属感
        3.6.3 重视儿童游戏空间设计
第四章 服务区服务建筑设计研究
    4.1 服务区服务建筑概述
        4.1.1 服务区服务建筑分类
        4.1.2 服务区服务建筑发展回顾
    4.2 服务区内部功能设计研究
        4.2.1 餐饮部分
        4.2.2 超市部分
        4.2.3 公共厕所
        4.2.4 旅馆休息区
        4.2.5 医疗服务部分
    4.3 建筑内部提供交往便捷的空间要素
        4.3.1 厅庭空间
        4.3.2 “通道”空间
        4.3.3 空间“节点”
    4.4 服务设施的综合设计
        4.4.1 概述
        4.4.2 工程实例
第五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的构想
    5.1 创建绿色服务区
    5.2 以人为本原则
    5.3 整体性原则
    5.4 文化行为内涵
        5.4.1 创造具有“物境”的空间模式
        5.4.2 创造具有“情境”的空间模式
        5.4.3 创造具有“意境”的空间模式
    5.5 可持续发展原则
    5.6 信息化时代展望——物流港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或附表清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A 沈大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详细调查表

(7)转型期江南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遗产保护与社会博弈
        1.1.2 历史遗产保护研究的特点
        1.1.3 转型期中国历史遗产保护研究
        1.1.4 转型期中国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论文结构与安排
        1.2.4 主要研究方法
        1.2.5 研究过程
        1.2.6 研究创新点
        1.2.7 研究局限性
        1.3 案例选取与写作方法
        1.3.1 选取江南六镇作为研究案例的原因
        1.3.2 案例研究的特殊写法
        1.3.3 江南六镇概述
        1.3.3.1 江南六镇保护概述
        1.3.3.2 江南六镇管理层级
    2 制度、制度变迁与转型期
        2.1 制度与制度变迁
        2.1.1 制度
        2.1.1.1 制度的定义与功能
        2.1.1.2 制度的构成
        2.1.1.3 制度的层次
        2.1.2 制度变迁
        2.1.2.1 制度变迁模型
        2.1.2.2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2.1.2.3 影响制度供给的因素
        2.2 转型期与中国制度变迁
        2.2.1 中国转型期及其特点
        2.2.1.1 转型期
        2.2.1.2 转型期的特点
        2.2.2 转型期中国制度变迁
        2.2.2.1 制度变迁与资源解放运动
        2.2.2.2 政府的绝对主导地位
        2.2.2.3 转型视角下的地方政府
        2.2.2.4 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2.3 转型期中的乡镇政府
        2.2.3.1 乡镇政府的历史演变
        2.2.3.2 乡镇政府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2.2.3.3 乡镇政府的结构与功能
        2.2.3.4 乡镇财政
        2.2.3.5 作为独立利益主体的乡镇政府
        2.2.3.6 乡镇政府的上下级关系
    3 转型期中国古镇保护的制度分析
        3.1 古镇区资源的特点
        3.1.1 古镇区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
        3.1.2 古镇区的特殊资源属性
        3.1.2.1 古镇区作为历史街区资源的一般特点
        3.1.2.2 我国古镇区资源的特殊性
        3.1.2.3 古镇区资源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和过程
        3.2 古镇保护的产权经济学分析
        3.2.1 产权经济学基本原理
        3.2.1.1 产权的定义与功能
        3.2.1.2 产权不清与外部性
        3.2.1.3 产权不清的经济与政治原因
        3.2.2 法定房屋产权与古镇区产权
        3.2.3 古镇区的社区公共产权性质
        3.2.3.1 古镇区内部:产权模糊
        3.2.3.2 古镇区对外:产权清晰
        3.2.4 古镇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3.2.4.1 对外:独家垄断的必要性及其缺陷
        3.2.4.2 对内:最佳产权模糊度的缺失
        3.2.5 古镇保护中的产权相互性问题
        3.2.5.1 产权相互性问题
        3.2.5.2 古镇保护中的产权相互性问题
        3.2.5.3 产权相互性问题在制度变迁中的意义
        3.3 古镇保护的经济分析模型
        3.3.1 古镇保护是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一种选择
        3.3.2 古镇保护的净收益比较模型
        3.3.2.1 古镇保护净收益比较模型的判定
        3.3.2.2 净收益比较模型对古镇保护历史发展的应用分析
        3.3.2.3 净收益比较模型的现实修正
        3.4 古镇保护所需资源的配置
        3.4.1 古镇保护所需的四种资源
        3.4.2 保护资源配置的历史逻辑
        3.4.3 保护资源配置中的制度不均衡与制度变迁
        3.5 古镇保护的利益格局分析
        3.5.1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3.5.2 乡镇政府成为最佳的潜在保护主体
        3.5.2.1 乡镇政府与古镇保护最为激励相容
        3.5.2.2 乡镇政府有谋求地方发展的动力
        3.5.2.3 乡镇政府有能力进行古镇保护
        3.5.3 乡镇政府强势介入的利与弊
        3.5.3.1 辩证地看待政府推动
        3.5.3.2 乡镇政府强势介入之利
        3.5.3.3 乡镇政府强势介入的之弊
        3.5.3.4 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3.6 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的发生机制
        3.6.1 古镇保护的供需逻辑
        3.6.1.1 历史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6.1.2 历史文化消费需求催生古镇保护供给
        3.6.2 地方乡镇政府成为古镇保护的"第一行为集团"
        3.6.2.1 乡镇政府投资古镇保护的必要条件
        3.6.2.2 乡镇政府的古镇保护收益与成本分析
        3.7 乡镇政府主导下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的逻辑
        3.7.1 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3.7.1.1 乡镇政府与占镇保护制度变迁
        3.7.1.2 地方政府间竞争是保护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
        3.7.2 古镇保护制度变迁中的博弈
        3.7.2.1 有限不确定条件下的动态博弈
        3.7.2.2 规则模糊的复杂博弈机制
        3.7.3 古镇保护中乡镇政府的博弈关系
        3.7.3.1 乡镇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
        3.7.3.2 乡镇政府之间
        3.7.3.3 地方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
        3.8 乡镇政府主导下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的特点
        3.8.1 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的特点
        3.8.1.1 诱致性制度变迁
        3.8.1.2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
        3.8.1.3 帕累托改进型制度变迁
        3.8.1.4 不断试错的渐进制度变迁
第二部分:案例研究
    4 乌镇古镇保护的制度变迁
        4.1 1990年代桐乡重拾保护的历史背景
        4.1.1 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1.2 桐乡市的新举措
        4.1.2.1 乡企改制
        4.1.2.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1.2.3 调整城乡结构
        4.1.3 1990年代的乌镇
        4.1.3.1 镇区建设与变迁
        4.1.3.2 地方工业的起落
        4.1.3.3 1985年乌镇总体规划的实效
        4.1.3.4 古镇区保护状况堪忧
        4.1.3.5 也曾进行过古镇保护
        4.2 桐乡市级保护管理体制的建立
        4.2.1 选择保护乌镇是冒险决策
        4.2.1.1 当时争论很大
        4.2.1.2 市委主要领导一锤定音
        4.2.2 规划先行
        4.2.3 市级管理体制的建立
        4.2.3.1 提供优惠政策
        4.2.3.2 市级保护机构的成立:管委会和旅游公司(1999年)
        4.3 创新性集中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4.3.1 乌镇管理体制的特点
        4.3.2 体制形成过程
        4.3.2.1 1999年:市长助理、管委会主任、公司董事长
        4.3.2.2 2000年:乌镇党委书记、市旅游局局长
        4.3.2.3 2002年:桐乡市政协副主席
        4.3.2.4 未来:政企分开
        4.3.2.5 改制的可能形式
        4.3.3 桐乡市领导与陈向宏之间的正向互动
        4.3.3.1 临危受命下的特殊工作氛围
        4.3.3.2 桐乡市领导与陈向宏之间的正向互动
        4.3.4 浙江省的"省管县"体制与"强县扩权"政策
        4.3.4.1 浙江省的"省管县"体制与"强县扩权"政策
        4.3.4.2 桐乡市的扩权改革
        4.4 乌镇旅游公司
        4.4.1 公司集中管理体制的利与弊
        4.4.1.1 一个优秀国企的悖论
        4.4.1.2 国企集中管理体制的合理性
        4.4.1.3 一元化垂直领导的弊端
        4.4.1.4 人才流失问题
        4.4.2 对公司集权体制的制度分析
        4.4.2.1 特殊的不完全委托代理关系
        4.4.2.2 行政任命权之下的代理人风险
        4.4.2.3 代理人对风险的抵御
        4.4.2.4 特殊的国有企业文化
    5 西塘古镇保护制度变迁
        5.1 第一阶段:西塘镇政府主导阶段(1986-2000)
        5.1.1 从朦胧到迈出第一步(1996-1999)
        5.1.1.1 朦胧的保护意识
        5.1.1.2 尝试性的起步
        5.1.1.3 发展初期面临的难题
        5.1.2 嘉善县的支持与帮助
        5.1.2.1 政策与协调
        5.1.2.2 古镇旅游节(1998至今)
        5.1.3 "旅游兴镇"工作思路的完善
        5.1.3.1 新的经济增长点
        5.1.3.2 旅游兴镇、旅游立镇
        5.1.4 艰难的自我滚动发展
        5.1.4.1 全方位的保护理念与现实的冲突
        5.1.4.2 古镇区城建管理难题
        5.1.4.3 认识分歧与利益难题
        5.1.5 镇政府的行政执法困境
        5.1.5.1 镇级政府管理的局限
        5.1.5.2 镇政府的行政执法权困境
        5.2 第二阶段:嘉善县、西塘镇共管新阶段(2001-2003)
        5.2.1 西塘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5.2.1.1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0)
        5.2.1.2 三镇合并(1999)
        5.2.1.3 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0)
        5.2.1.4 主要存在问题
        5.2.2 西塘镇与嘉善县的进一步合作
        5.2.2.1 西塘镇的新诉求
        5.2.2.2 嘉善县的回应
        5.2.3 县镇共管模式的利与弊
        5.2.3.1 县镇共管模式产生的背景
        5.2.3.2 有利于集中协调管理
        5.2.3.3 不利的一面
        5.3 第三阶段:西塘镇政府再次主管(2004至今)
        5.3.1 新形势催生新思路
        5.3.1.1 新的发展形势
        5.3.1.2 新的发展思路
        5.3.1.3 古镇区管理难题
        5.3.2 镇政府再次主导的利与弊
        5.3.2.1 嘉兴市出面调整(2004)
        5.3.2.2 有利的一面
        5.3.2.3 不利的一面
        5.3.3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契机
        5.3.3.1 国务院的通知
        5.3.3.2 浙江省的部署安排
        5.3.3.3 嘉善县的计划
        5.3.3.4 西塘镇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效
        5.3.4 嘉善县与西塘镇签订行政处罚委托协议(2005)
        5.3.4.1 首次签订行政处罚委托书
        5.3.4.2 再次签订行政处罚委托书
        5.3.4.3 如何用好执法权?
        5.4 西塘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的其它方面
        5.4.1 "长期的公私合作"模式
        5.4.1.1 多方合作成为古镇保护的现实需要
        5.4.1.2 西塘镇的"长期的公私合作"模式
        5.4.1.3 西塘镇旅游业协会的产生与发展
        5.4.1.4 开浙江先河的西塘议政会
        5.4.2 古镇保护的管理构架
        5.4.2.1 西塘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
        5.4.2.2 西塘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5.4.2.3 城镇建设规划局
        5.4.2.4 西塘镇房管所
        5.4.2.5 居委会
        5.4.3 西塘规划史研究
        5.4.3.1 三个发展阶段
    6 同里古镇保护制度变迁
        6.1 第一阶段:吴江县建委主导下的同里景区(1998之前)
        6.1.1 太湖风景区建设办公室领导下的同里景区管理模式
        6.1.2 修复退思园(1981-1989)
        6.1.3 乡镇工业未获发展在客观上保护了古镇
        6.1.4 同里镇成立自己的旅游公司(1993)
        6.1.5 同里旅游发展总公司"开始动了"(1996)
        6.2 第二阶段:镇政府主导后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1998-2005)
        6.2.1 退思园等景点管理权的下放(1998)
        6.2.2 严品华出任同里镇党委书记
        6.2.3 成立全新的旅游发展总公司(1998)
        6.2.4 体制效应:
        6.3 同里镇探索市场化保护的历程与经验
        6.3.1 景点合作模式
        6.3.1.1 景点的建设和开发
        6.3.1.2 珍珠塔景点旅游有限公司(2001)
        6.3.1.3 两个旅游公司"在实践中老打架"
        6.3.1.4 珍珠塔公司交由旅游总公司托管(2005)
        6.3.1.5 新的探索:慧思园
        6.3.2 成立中国首家古镇"保护公司"(2003)
        6.3.2.1 同里古镇保护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05)
        6.3.2.2 保护公司的结构与功能
        6.3.2.3 目的各异的三家股东
        6.3.2.4 在困难中发展前进
        6.3.3 同里旅游有限责任公司(2003)
        6.3.4 同里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承包模式(2005)
        6.3.4.1 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子
        6.3.4.2 设想:八大公司"承包"同里
        6.3.4.3 八大公司的前景
        6.4 第三阶段:吴江市"区镇合一"管理新体制(2005至今)
        6.4.1 吴江市"十一五"发展新背景:
        6.4.1.1 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
        6.4.2 同里管理体制变革的原因
        6.4.2.1 专家们指出的方向:"大同里旅游"
        6.4.2.2 市委书记古镇同里调研
        6.4.2.3 同里与吴江开发区连成一片的趋势
        6.4.2.4 同里现有管理体制的弊端
        6.4.3 吴江经济开发区与同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
        6.4.3.1 "区镇合一"管理新体制
        6.4.3.2 人事安排与调整
        6.4.3.3 古镇保护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发
        6.4.4 香港世贸集团控股同里景区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7 "江南六镇"保护制度变迁的比较制度分析
        7.1 区域社会经济变迁与古镇保护
        7.1.1 区域社会经济变迁中的江南古镇
        7.1.1.1 传统江南水乡时代(1949之前):
        7.1.1.2 计划经济时代(1949-1978):
        7.1.1.3 发展乡镇工业时代(1979-1997):
        7.1.1.4 上海加速发展时期(1990至今):
        7.1.1.5 区域经济变迁的逻辑
        7.1.2 江南古镇保护发展的历史阶段
        7.1.2.1 自发保护阶段(1986-1995)
        7.1.2.2 古镇保护与观光旅游互动阶段(1996-2003)
        7.1.2.3 古镇保护与城镇综合发展互动阶段(2004年至今)
        7.1.2.4 江南古镇保护的成就
        7.1.3 保护管理实践中的存在问题
        7.1.3.1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
        7.1.3.2 古镇之间的竞争与联合
        7.1.3.3 保护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理顺
        7.1.3.4 影响古镇保护的因素
        7.2 江南六镇地方政府选择古镇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7.2.1 古镇保护是地方政府谋求发展的一种手段
        7.2.2 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因素
        7.2.3 古镇保护中的"一把手效应"
        7.2.4 地方乡镇政府在古镇保护中的制度创新
        7.3 乡镇政府获取政治资源的制度创新
        7.3.1 政治资源的来源与获取方式
        7.3.1.1 各种形式的上级政府支持
        7.3.1.2 乡镇政府内部
        7.3.1.3 基层变通机制
        7.3.1.4 个人特殊权威
        7.3.2 县(市)、乡镇政府关系与古镇保护
        7.3.2.1 县、镇之间的博弈关系
        7.3.2.2 县政府支持古镇保护的政治经济分析
        7.3.2.3 古镇之间的制度竞争是县(市)政府间的竞争
        7.3.3 县镇之间的条块关系与古镇保护
        7.3.3.1 条块关系对古镇保护的影响
        7.3.3.2 各条块部门与古镇保护的关系
        7.3.4 县级以上政府与古镇保护的关系
        7.3.4.1 地级市层面
        7.3.4.2 省级政府层面
        7.3.4.3 国家部委层面
        7.4 乡镇政府获取经济资源的制度创新
        7.4.1 乡镇政府获取经济资源的逻辑
        7.4.1.1 政策环境与乡镇政府互动
        7.4.1.2 制度创新的重点:土地运作和旅游公司体制
        7.4.2 来源于政府
        7.4.2.1 乡镇政府可用资金分析
        7.4.2.2 来源于乡镇企业利润
        7.4.2.3 来源于上级政府与部门
        7.4.3 以地生财之道
        7.4.3.1 上下级政府间以地生财的交换逻辑
        7.4.3.2 以地生财的方法
        7.4.3.3 江南六镇以土地支持古镇保护的制度创新
        7.4.3.4 古镇保护开发权转移的制度创新
        7.4.4 来源于市场
        7.4.4.1 以古镇保护与开发作为融资平台吸引市场资金
        7.4.4.2 抵押银行贷款
        7.4.4.3 投资者直接参与古镇保护与开发
        7.4.4.4 其它来源
        7.4.5 保护公司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
        7.4.5.1 保护公司管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
        7.4.5.2 保护公司管理体制变迁的一般轨迹
        7.4.5.3 江南六镇保护公司管理体制模式的分类
        7.4.5.4 江南六镇保护公司管理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
        7.5 乡镇政府获取知识资源的制度创新
        7.5.1 专家学者与实施者的交流互动
        7.5.1.1 专家与保护理论知识
        7.5.1.2 地方人才与保护实践知识
        7.5.2 专家发挥作用的方式
        7.5.2.1 保护规划整合各方观点之前
        7.5.2.2 保护规划整合各方观点之后
        7.5.3 规划者发挥作用的方式
        7.5.3.1 保护规划者的博弈地位与多重角色
        7.5.3.2 古镇保护的规划服务者和建议者
        7.5.3.3 规划政治场域的动员者与抗争者
        7.5.3.4 规划者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
        7.5.3.5 地方发展的推动者与建设者
        7.6 乡镇政府如何获取社会资源
        7.6.1 社会各界
        7.6.1.1 社会公众
        7.6.1.2 媒体
        7.6.2 利益分配问题是居民是否支持保护的关键因素
        7.6.2.1 居民受损益情况的复杂性
        7.6.2.2 居民支持古镇保护的条件
        7.6.2.3 利益分配博弈的复杂性
        7.6.3 政府与居民合作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7.6.3.1 企业产权结构形成的特殊性
        7.6.3.2 企业发展中各方历史贡献的差异性
        7.6.3.3 公平合理补偿之不可能性
        7.6.4 古镇区居民与地方政府间的博弈
        7.6.4.1 有限不确定条件下的动态反复博弈
        7.6.4.2 规则缺失引发的机会主义行为
        7.6.4.3 过程视角下的政府与居民博弈
第四部分:结论
    8 结论
        8.1 转型期中国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8.2 产权、转型期与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的特殊性
        8.3 转型期中国古镇保护制度变迁中的双重政府悖论
结语:我们仍然在仰望星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江南六镇访谈对象一览表
    附录二:江南六镇保护的管理机构与管理层次
    附录三:1998-2000年江南六镇保护资金来源
    附录四:江南六镇保护相关的已批准的规划(2001年之前)
    附录五:《加快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桐政[1999]50号
    附录六:《乌镇古镇保护和开发管理办法(暂行)》桐政办 (2000)07号
    附录七:《关于进一步理顺西塘古镇保护及旅游开发管理体制问题的报告》
    附录八:嘉善县专题研究西塘旅游开发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问题
    附录九:西墉镇《要求协调解决西塘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有关问题》
    附录十:西墉镇《西坡古镇区民居客栈专项整治方案》
    附录十一:西塘镇旅游业协会《西塘旅馆行业的现状与担忧》
    附录十二:西塘旅游业协会会长《在西塘旅游业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附录十三:《旅游业协会要成为西塘三产发展的领头羊》
    附录十四:《2004年度西塘旅游协会工作总结 》
    附录十五:《嘉善西墉议政会、开浙江先河》(2006年)
    附录十六:《苏州市新沧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建华:专业决定成败》
    附录十七:桐乡市乡镇财政体制
    附录十八:同里房管所的历史变迁
    附录十九:《西塘、乌镇》粮管所的历史变迁
后记

四、分块搞活 曲径通幽——供销社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民城[J]. 朱晓军. 江南, 2022(01)
  • [2]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D]. 党雨田. 清华大学, 2019
  • [3]琴弦上的歌[J]. 李庆锋. 时代文学, 2016(10)
  • [4]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 梁修群.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1)
  • [5]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云南地区为例[D]. 郭楠.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 [6]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 ——以沈大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例[D]. 初梅.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1)
  • [7]转型期江南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研究[D]. 李昕. 同济大学, 2006(02)
  • [8]扶贫军团 一份来自老区的报告[J]. 照春. 黄河, 2003(06)
  • [9]分块搞活 曲径通幽——供销社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思考[J]. 李德文,卢朝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1(01)
  • [10]羵羊之春[J]. 杨文学,刘金保. 时代文学, 1996(02)

标签:;  ;  ;  ;  ;  

块劲十足,曲径通幽——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