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报刊文体词汇的特点及翻译

英文报刊文体词汇的特点及翻译

一、英文报刊文体词汇的特点与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刘晗[1](2021)在《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天文一学自古有之。它源于哲学,应用算数,杂糅政治,融入社会,在实学导向下,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探求天意、编写历法的工具。西方天文科学自明末入华以来,与中国本土天文思想发生激烈碰撞。经过两个半世纪的博弈,直至晚清,二者在以《谈天》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天文学着作的翻译中达成会通,成为中国近代天文学的萌芽。本研究在翻译文化史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的观点,构建翻译摄动论。作者以《谈天》1859和1874版译本,及其1851和1869版底本Outlines of Astronomy(直译为《天文学纲要》)为一手资料,通过文本细读、比对,从译法选择、概念理解和译名废立,研究西方天文学概念的引入和科学思想的容受,分析西方天文学的翻译如何使中国古代天文思想偏离其原有轨道,进入近代天文学新轨道,并探讨其中的翻译摄动作用。研究发现,中西天文思想的博弈经历了激烈对垒、反复较量、吸收融会三个阶段。阻碍其翻译和传播的原因,有学科差异产生的天文知识的断层、西方科学理念与中国天人关系的矛盾、西学中源和夷夏之辨等主流社会思潮的抵制。即使在18世纪译有《崇祯历书》等着作,天文仍仅作修改历法之用,无法摆脱皇权的辖制。直至晚清,敏感于新学的士大夫与崇尚科学的新教传教士延续并发展了自明末以来的“西译中述”翻译模式,以李善兰为代表的秉笔华士调节儒学价值观与西方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删述的方式,提纲挈领地将西方近代天文学集大成之作Outlines of Astronomy译成适于国人了解新天文学前沿的《谈天》。在新概念的翻译上,译者沿袭旧词或创立新词,在天算、天官、天文、天学等与astronomy的意义有所交叉的词语中选择“天文”为译名,以除旧立新;又新译nebulae为“星林”、gravitation为“摄力”,引入恒星天文学和天体力学两门新学问。本文认为,以《谈天》为中心的近代天文学译作体现了晚清学者在中西天文博弈和中国新旧天文思想承接上审慎的批判和选择。译者以翻译为媒介,引入新的研究范式,细化学科分类,在理论上满足重建天文学科的必要条件;在关键译名的确立上,以客观实体的“天”取代天人映射的研究主题,一方面解构实学,改变天文的学科性质,另一方面动摇天道观的哲学传统,在思想上为学科建设奠定基础。此后,官民合力兴建学堂普及天文教育,在物质上符合现代教育体制下对于开设新学科的要求。晚清译介西方近代天文学,借它山之石,使中国天文学思想发生了近代转向。

沈思芹[2](2020)在《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文中指出《尚书》是最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其所构建的民族话语和价值体系涵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景,成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丰富而深邃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益于当今国人,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注重西方《尚书》英译的思想路径与汉学思潮的演变,因而参照有关研究,将西方汉学大致划分为:17-18世纪的汉学孕育形成时期、19世纪的西方汉学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汉学现代化时期以及其后汉学的现当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以此为《尚书》英译研究的历史语境。主要依据吉迪恩·图里等(Gideon Toury,1995;Tymoczko,1999)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采用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理论,并结合译者行为理论等现代翻译理论,对西方的《尚书》英译进行考察与分析。综合运用了汉学、翻译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1736与1738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西方汉学早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17-18世纪,随着西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欧洲学界出现“中国热”。早期《尚书》英译显示出归化的诠释路径,体现了西方学习、借鉴东方文化的诉求与热忱。译文的三个诠释层次具有以下特点:在语言层次,译文与汉语原文语义存在较大差异,但流畅自然;在理论层次,译者主要预设了基督教神学的观念。由于传教所需,译者在原文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加之语言层次诠释部分失真,最终导致本体真理层次的诠释不足。西方的社会变革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语境,译者的宗教思想,汉学早期对汉语言文化研究不足等都对这一时期翻译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章还对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早期《尚书》英译等典籍翻译为其后汉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翻译经验和资料,促进了西方汉学学科的建立。第二章,对西方汉学创建时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分别研究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理雅各的《尚书》英译。分析了二者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19世纪西方进行海外殖民扩张,随着欧洲“中国热”的消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盛行;一些西方国家建立汉学学科,英国汉学逐渐专业化。麦都思的主要翻译目的即为西人提供传教等在华活动所需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麦氏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尚书》置于历史学的框架之中进行研究与翻译;理氏英译主要为了消解《尚书》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以消除东西方历史纪年的矛盾对基督教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西方提供获取中国知识的工具。为此,理氏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将《尚书》的英译纳入西方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研究,其翻译方法具有儒家诠释学、英国经验主义与早期实证主义等特点。本章还考察、分析了麦都思、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尚书》翻译的影响等。麦氏、理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均比早期英译更为贴近原文,皆带有注释,理氏注释尤为丰富厚重,而麦氏注释较之理氏更为客观。译本均显示出基督教神学色彩,而理氏英译更为鲜明;在理论层次,麦氏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肯定了原文的历史真实性;而理氏则主要预设了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概念。两译本皆表现出对原文的经典价值的消解,理氏甚至对原文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因此二者皆存在对原文本体真理诠释的较大不足。本章还分析了译者的务实行为、学术思潮等对英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有关典籍英译对英国汉学的真正确立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第三章,以英国的欧德、瑞典的高本汉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首先考察了二者英译的历史语境: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依然盛行,科学实证主义兴起,西方汉学走向现代化,中国传统经学消解,东方文化衰落。其次考察了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观和翻译经验等,研究了欧德英译的历史学思想方法、高本汉英译的比较语言学与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分析了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等。欧德和高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欧德的英译较为主观化,译文与原文语义差异较大,但流畅易读。高氏译文具有客观科学性,较其他译文有诸多更为准确之处,但在诠释中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略也导致了某些误读;在理论层次,欧德英译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而高氏则主要预设了语言学理论;在本体真理层次,二者均表现出由于忽视原文的思想文化价值而造成本体论层次的诠释缺陷。本章还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方汉学的影响、译者行为特点等。第四章,以彭马田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研究与描写了当代的西方《尚书》英译。首先分析了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西方对东方文化价值回归的期待,当代汉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彭氏翻译显示了西方文学化的思想路径,意在抛开之前厚重的儒学诠释,将原文由一部政史经典打造为一本富于生活气息的古代故事集。彭氏译文的诠释特点主要为:语言层次主要采用了诗歌化的西方文学形式,生动、通俗、流畅,但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理论层次主要预设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否定了之前译者的基督教神学观念的预设,而代之以中国道德哲学等思想观念。译文注重当代社会和读者需求,但语义求真不足,对原文本体真理的诠释存在较大缺陷。彭氏英译形态表现出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译者务实行为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彭氏文化背景、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第五章,基于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对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西方《尚书》英译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采用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新视角;首次对《尚书》英译的历史作系统性的描写与研究;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了新文献,提出了新观点。如在《尚书》学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资料,并使用了 19世纪的英文报刊与英文译者传记等新文献,提出了诸如早期《尚书》英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思想文化的仰慕与借鉴,理雅各的英译对《尚书》的上古历史真实性进行了消解,将翻译纳入比较宗教学研究等新观点。并给出了经典的翻译应该注重以对其本体真理进行真实、完整的诠释为目标,并结合现实之需,寻求翻译的最佳方法与合理路径等建议。

李梦玲[3](2020)在《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岭南报刊小说中有着一定数量的翻译小说,与近代其他地区的报刊翻译小说一样,这些刊于岭南报刊的翻译小说同样是近代翻译小说大潮中的一抹别样的浪花。据统计,近代岭南地区刊载翻译小说的报刊多达34种,共刊有101篇翻译小说,1部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中译本,82则),翻译小说单行本也有至少40种。可见,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除去绪论和余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其兴起背景进行探究,涉及小说界革命、岭南地域文化、译者来源以及读者与市场这四个因素。并梳理其发展脉络,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落期这四个阶段。第二章对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进行挖掘,既有与近代报刊翻译小说相似的一般特征,即在呈现传统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的同时,也蕴含着西方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又彰显了岭南地域文化色彩,如粤方言、岭南风物与民情、岭南画派以及岭南革命风潮等特色。第三章对突出刊物与名篇译作进行个案研究,不同报刊有着不同的办刊理念和编辑队伍,这对所刊翻译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关注世界名着在近代岭南报刊的译介情况,着重考察译作与原着之间的关系,探析译介手法。第四章考察其对自着小说产生的影响,如观念的革新、题材的拓宽以及小说叙事手法的突破等。最后对其成就与缺陷进行总结,并评价其在岭南小说史和翻译小说史上的地位。

查艳红[4](2020)在《《小孩月报》的文体探索与晚清书面语变革(1875—1881)》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着力从传教士相关文献的角度来探讨近现代语言文字与文学中的异域资源。这些研究更有利于厘清白话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也有利于加深当前对现代白话文复杂形成过程的认识。传教士报刊文体也成为研究晚清书面语变革的重要对象,综合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多数研究多集中于概览和梳理,对于个案的研究尚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笔者发现《小孩月报》这份创办于19世纪70年代的儿童期刊在晚清中文报刊中率先开启了运用官话作为报刊主要文体的尝试,因此,本论文以《小孩月报》这份杂志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刊物的文体探索以及在晚清以降的书面语变革中所处的位置和意义。论文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使用的“文体”的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对《小孩月报》在晚清传教士中文报刊文体变革的背景中进行具体定位。第二章分析《小孩月报》的通俗性需求,探讨传教士将书面语贴近通行口语即官话的尝试,呈现该杂志对于官话的运用情况与其文体的过渡特征。首先展现19世纪中后期传教士对官话的讨论和学习的脉络,呈现报刊文体新变的背景;其次,将这份杂志的前两期《小孩月报志异》与第三期作对比,考察官话行文的缘起和初期的面貌。接着考察该杂志刊载的《天路历程摘要》如何对1865年宾为霖官话译本小说《天路历程》进行改写,体现此阶段官话书面语形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最后,分析官话行文的困境与文体杂糅特征的关联。第三章考察传教士“言文一致”的追求如何推动官话的书写向更加书面化的方向推进。首先分析报刊文体中的欧化特征如何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扩大了汉语的表现力。其次,这种欧化特征表现在报刊中的诗歌、寓言等文学作品当中,使得其中的文体呈现出一种迥异于古白话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报刊作品中官话的书面语形态向更加严密、丰富和雅驯的方向发展。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研究内容,并试图在19世纪传教士语言文字事工的背景中讨论这一刊物的影响。一方面,它提供的经验不但在此后的文字事工中为其他传教士所借鉴,而且还为中国近代民族白话报刊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这份刊物对于报刊文体的探索也参与并促进了晚清书面语变革的进程,为现代白话文的塑形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参照。

李伟权[5](2020)在《新闻评论翻译实践报告 ——以《芝加哥论坛报》论坛之声专栏汉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报刊新闻评论不仅是全球读者了解各地事件发展的重要渠道,评论员深刻独到的见解也给读者提供了新的思考。读者对于新闻信息的掌握已经不局限于国内,国家之间语言与文化上的差异也给新闻评论翻译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本报告通过对《芝加哥论坛报》中六篇有关芝加哥新市长劳丽·莱特福特(Lori Lightfoot)的新闻评论进行汉译,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探究英文新闻评论的汉译方法和策略。笔者根据英文新闻评论的特点,从词汇、句子、篇章、修辞和标题方面进行详细的实例汉译分析:词汇层面涉及新闻文本常出现的“小词”、固定词语和文化背景词的翻译,翻译方法主要包括寻找“等值对应词汇”和意译的方法;句子层面主要探讨长句中的语序调整,定语从句和直接引语的翻译,翻译方法包括调整成分顺序和直译;篇章层面涉及词汇衔接要紧密结合上下文而正确理解词汇的含义,结构衔接上过渡词的功能判断以及语篇连贯的逻辑增词,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法和意译法;修辞层面则主要从拟人、双关和比喻等修辞方法展开分析,探讨用何种译法能在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保留修辞的意味。本报告旨在通过具体特定的汉译实例,在翻译方法的判断与选择上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对新闻评论翻译的实践提供参考,使该领域的译文质量得到提高。

高逸清[6](2020)在《《媒介地理学》第十一章汉译英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实践报告以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和杨丽萍博士的着作《媒介地理学》第十一章为翻译材料,对汉语隐性逻辑做了一系列显性处理,通过增词、减词、区别主从、逻辑重组等技巧对学术文本的翻译策略及方法进行探讨,主要目的是把国内学界对媒介地理学的学术思想传达给英语国家的学者。本翻译实践报告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法,对原文、译文初译稿和译文定稿进行分析,笔者发现:首先,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文本,如有不理解之处需及时与该领域专业人士进行沟通,从而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其次,学术文本是当代学者学术观点的重要体现,所以译文需尽量传达出原作的思想;再者,中外学术思想不尽相同,所以笔者在翻译时需善加利用脚注、备注,从而正确传达原作的学术思维;最后,本书的主要目的语读者是英语国家学者以及对该专业领域有兴趣的英语国家研究者,专业术语的翻译必须与国外既成文本相照应。

魏午林[7](2020)在《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纵向时间轴为顺序,以明清以来我国境内出版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论文除绪论外,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出发,对阅读教材的定位、编写原则及形式和内容进行探析,进一步说明阅读教学与阅读教材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依据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发展规律与实际情况,将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发展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繁荣期三个时期,利用纵向分析法和横向比较法,结合不同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对汉语阅读教材进行梳理,并总结出阅读教材在不同阶段呈现的特点。萌芽时期,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推进口语和书面语趋向一致,使汉语阅读教材的呈现从文言向白话过渡。但这一时期外汉语阅读教材的编写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数量和种类上极其有限。发展期以汉语阅读课开始有独立地位为起点,又细分出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这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汉语阅读教材主要以北京语言大学编写的汉语简易读物为主,后一阶段汉语阅读教材受文化为纲的教材编写理念影响,出现多种文化类阅读教材。同时依据汉语水平等级的划分相应出现了初级、中级、高级阅读教材。从内容的角度看,通用型阅读教材和专门用途的阅读教材并行发展。繁荣期在孔子学院的推动及世界汉语大会召开的背景下,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呈现新的特点。从教学对象的年龄划分上看,除适用于成人的阅读教材外,这一时期出现众多针对儿童的阅读教材。从内容角度上看,通用型阅读教材虽然仍是主流,然而专门用途的阅读教材种类、数量明显增多。此外,汉语分级系列读物是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发展的新亮点。第三部分,即结语部分,结合三个时期的教材发展情况,提出深挖古典读本阅读价值、运用兼顾理论协调安排课文、生词和练习等的分布,以及利用网络资源和新媒体编写出多种介质结合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等可行性建议。总之,通过上述分析研究,笔者希望为完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编写体系和后续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研究提供借鉴。

杨安文[8](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稂建中[9](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认为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孔庆荣[10](2019)在《“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初,随着小说文学地位的提升,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转型,这一变化的成因、动力、特点及影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叙述者”这一功能性人物作为研究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在“叙事干预”视角下研究叙述者主体性在文本中的作用,进而描述文本内部的运行机制。叙述者对文本的操纵被称为“叙事干预”,是叙述主体对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实施的影响,是小说主题建构、文本意义生成以及修辞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叙述者既是叙述的主体,也是“叙事干预”的主体,是开展小说叙事模式研究的重点,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和外延,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复杂的文本世界研究小说的形式特征和叙述者主体性的呈现方式,对于小说的组织结构、运行规律和形式美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宏观而言,整个文本都是叙述者实施干预后的结果;微观来说,叙述者对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程式化特征以及评论性话语等都可以实施操控。叙事文本是叙述者对故事素材实施操控后的一种呈现方式,蕴含着叙述者的叙事动机、修辞意图和伦理立场。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叙述者的干预行为为研究重点,聚焦小说的形式特征及变化规律,将小说叙事模式的变化与社会历史语境相勾连,综合考虑小说界革命、出版业发展以及小说翻译活动的影响,避免文本的阐释陷入机械教条的符号分析中。同时,基于“叙事干预”的宏观分析模型和微观分析模型,研究“叙事干预”的对象、干预方式和干预意图特点,具体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叙述者评论以及译者干预等方面的特点,分析这一特殊时期小说文本复杂的形式特征。本文主体结构分为第1章、第2-6章、第7章三个单元,分别完成了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背景和转型研究现状的概述、以“叙事干预”透析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的五个向度、借助典例进行主题示范和合理性加强这三项任务,研究发现最终指向“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和“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两个方面的文本特征。研究认为,这两个文本特征既相互对立又有机统一,体现了叙述者主体性的复杂变化以及小说文本在变与不变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反映了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期状态。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分析小说的形式特点,已经触及小说内部的运行机制和自足性特点,有助于更好的分析小说文本的结构特征。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叙述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视角变换意识,通过全知视角向限制视角的转变,叙述者从无所不知变为有所不知,突出了人物在文本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二是改变叙事交流模式,逐步淡化叙述者的说书人痕迹,叙述者和受叙者的程式化交流模式出现了变化,另外丰富了人物话语交流模式,大量使用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无引导性对话等话语模式,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语义密度和情感传递效果,有助于突出人物在场感、弱化叙述者声音、制造语境压力,较好地实现了叙述者个人身份的隐藏以及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叙述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改变叙事结构,叙述者将“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结合,突出叙事结构的时空特点;通过预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改变时间结构的因果关系和顺序关系,通过构建人物线和主题线来创设叙事空间;通过缀段式结构和分层叙述实现叙述进程的纵向发展,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建构了典型的叙事结构。二是突出了对“故事”和“话语”的评论,叙述者以评论作为重要的干预手段,对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主题以及叙事本身进行评论性干预,凸显了叙述者的价值观倾向、伦理意图和元叙述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三是凸显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小说翻译过程中再叙事的执行者,译者通过对叙事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语言的“干预”,使翻译小说的叙事模式更加符合译入语文化规范、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形成了这一时期翻译小说特殊的文本特征,对创作小说的叙事模式带来了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对叙述权力既有自我限制,也有自我张扬。整体而言,叙述者的主体意识是比较突出的,反映了传统小说在这一特殊时期复杂的文本特征。清末民初的小说处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中间地带,期间既有叙事传统逝去的尾声,又融入了现代小说的质素;既有对传统叙事模式的传承、激活、创新,又有对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学习、借鉴、应用。可以这样说,清末民初是中国小说叙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下,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逐渐式微;翻译小说的叙事技巧激发了中国小说叙事传统中被时间遮蔽的部分,限制叙事、心理叙事、倒叙叙事、自由直接引语等传统小说中非主流的叙事技巧在这一时期被激活,使用频率日趋增高,赋予了传统小说新的生命力;现代思想、法理精神、民主意识等叙事主题逐渐成为这一时期小说主题关注的重点。研究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表现、成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丰富中国小说的“叙事诗学”,进一步指导小说的创作实践,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影响了小说转型的路径、方式和趋势,与中国小说自身传统共同推动了小说叙事模式的发展、变化乃至转型。西方叙事实践让中国叙事诗学的建构和发展有了参照和对比的范式。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轫阶段,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小说的创作实践都呈现出传承与创新共存的过渡期特征,传统小说在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的现代化特征逐步凸显,中国小说叙事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自此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二、英文报刊文体词汇的特点与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文报刊文体词汇的特点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本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译史研究:文史学的贡献
        2.1.1 专着类
        2.1.2 期刊类
    2.2 译者研究:宗教学的贡献
    2.3 译文研究:天文学的贡献
    2.4 问题和缺憾
第3章 理论框架
    3.1 基础:翻译文化史观
    3.2 新解: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
    3.3 建构:翻译摄动论
第4章 中西天文博弈历程
    4.1 钩沉:域外天文入华
        4.1.1 印阿天文中译
        4.1.2 西方天文中译
    4.2 冲突:天文传统对垒
        4.2.1 中国天文
        4.2.2 西方天文
    4.3 较量:明末接受与拒斥
        4.3.1 概述
        4.3.2 《崇祯历书》
        4.3.3 拒斥之因
    4.4 会通:晚清翻译终成
        4.4.1 概述
        4.4.2 《西国天学源流》
        4.4.3 《谈天》
        4.4.4 其他译作
    4.5 小结
第5章 《谈天》翻译研究
    5.1 译者剖析
        5.1.1 新教传教士译者
        5.1.2 秉笔华士
        5.1.3 翻译模式
    5.2 译介动机
        5.2.1 最初原因:“道”“器”之辩
        5.2.2 最终原因:时代因素
        5.2.3 形式原因与效率原因:译者的使命
    5.3 译法探究
        5.3.1 预翻译
        5.3.2 七条基本规则
        5.3.3 删述
    5.4 小结
第6章 核心译名与概念建构
    6.1 译名的沿用与创立
        6.1.1 沿用旧词
        6.1.2 创译新词
    6.2 学科名称翻译:定义中国近代天文
        6.2.1 术语的历史考察
        6.2.2 “天学”与“天文”
        6.2.3 “天文”的学科意义
    6.3 学科名词翻译:搭建天文话语空间
        6.3.1 星林词群:恒星天文学诞生
        6.3.2 摄力词群:天体力学的萌芽
    6.4 小结
第7章 天文学译介的影响
    7.1 学界接受考察
    7.2 知识体系:学科重心转移
    7.3 治学理念:实学传统解构
    7.4 哲学基础:天道观念嬗变
    7.5 物质资源:台站仪器投建
    7.6 教育准备:教材科普编译
    7.7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贡献
        8.1.1 译史梳理
        8.1.2 史料发现
        8.1.3 译本分析
        8.1.4 译名挖掘
    8.2 研究创新
        8.2.1 扩展翻译史研究范畴
        8.2.2 提出翻译摄动论假说
        8.2.3 增添学科史研究视角
    8.3 后续研究
附录1.《谈天》沿用的中国古代汉语词
附录2.《谈天》借用古汉语词形构建的新词
附录3.《谈天》创建的新词
    附录3.1 《谈天》新创译名中发生更改的部分
    附录3.2 《谈天》新创译名中延续使用的部分
参考文献

(2)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第一节 文化接触、文化概念的趋同性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一、17-18世纪东西方的文化接触
        二、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
        三、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媒介
    第二节 东西方互相认识和探索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与西方的《圣经》
        一、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西方的《圣经》
        二、中学西传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
    第三节 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一、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二、三种法文译本
        三、德文、俄文及英文译本
    第四节 17-18世纪的西方《尚书》英译
        一、《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四、《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7-18世纪的《尚书》翻译与西方汉学的孕育
        一、加深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二、奠定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基础
        三、促进了西方汉学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西方汉学的建立:新教传教士的《尚书》英译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认识价值实践
        一、西方汉学的建立
        二、英国汉学的专业化
    第二节 麦都思的《尚书》英译
        一、麦都思《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麦都思《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麦都思《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理雅各的《尚书》英译
        一、理雅各《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理雅各《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理雅各《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
        三、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9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建立
        一、麦都思首开《尚书》英文全译之先河
        二、理雅各《尚书》等英译为英国汉学奠定了基础
    小结
第三章 汉学的现代化:西方《尚书》译解体系的解析和建构
    第一节 东方文化衰落的诸多因素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中心主义与日本脱亚入欧
        二、中国国内传统经学研究式微
    第二节 欧德的《尚书》英译
        一、欧德《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欧德《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欧德《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高本汉的《尚书》英译
        一、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高本汉《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高本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20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一、参与促进了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二、为汉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小结
第四章 当代汉学的复兴:《尚书》英译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第一节 西方呼唤东方文化价值的回归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早期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借鉴
        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彭马田的《尚书》英译
        一、彭马田的文化背景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彭马田《尚书》英译的方法与策略
        四、彭马田《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三节 当代西方《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汉学研究的大趋势
        一、当代汉学研究及其发展大趋势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汉学的发展
    小结
第五章 西方《尚书》英译研究的思考: 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学术研究的学理逻辑
        一、西方社会发展之需与《尚书》英译
        二、社会学术思潮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
        一、17-18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二、19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三、20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四、当代《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文献综述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学术价值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兴起与背景
        一、“小说界革命”对“新小说”的提倡
        二、岭南地域文化的开放性
        三、译者来源
        四、翻译小说的读者与市场
    第二节 发展脉络
    小结
第二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特色
    第一节 呈现传统小说特点及文化观念
        一、传统章回小说的体制特征
        二、传统意象、典故与程式
        三、传统伦理道德秩序
        四、传统文化的印记
    第二节 彰显岭南地域文化
        一、采用粤方言翻译小说
        二、岭南风物与民情
        三、翻译小说插图
        四、革命精神的体现
    第三节 蕴含西方小说因素及文化观念
        一、题材内容的更新
        二、西方小说叙事方法的呈现
        三、西方文化的传输
        四、西书标点符号的尝试
    小结
第三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重要个案分析
    第一节 突出刊物
        一、《香港华字日报》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二、《中外小说林》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三、《新小说丛》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第二节 名篇译作
        一、《天方夜谭》的两个早期中文译本——《千一夜夫妻》与《一夜夫妻》
        二、《基督山伯爵》的首个中译全本——《几道山恩仇记》(上编)
        三、《科里奥兰纳斯》的首个中文译本——《钢矛记》
    小结
第四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影响与总体评价
    第一节 对自着小说的影响
        一、“开道之骅骝”:敢于打破陈规
        二、摹仿翻译小说的叙事手法
        三、积极开拓新题材
    第二节 总体评价
        一、成就与缺陷
        二、在岭南小说中的地位
        三、在翻译小说史上的评价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一览表
附录二 近代岭南翻译小说单行本一览表
附录三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内容提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4)《小孩月报》的文体探索与晚清书面语变革(1875—188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第一章 晚清传教士中文报刊文体变革中的《小孩月报》
    第一节 19世纪传教士的中文报刊实践概述
    第二节 《小孩月报》的编辑理念与“文字传教”的策略性转向
    第三节 “杂志”定位与文学专栏的设置
第二章 报刊文体的通俗性需求:以“官语”“浅文”行文
    第一节 19世纪中后期传教士的“官话”讨论与报刊文体新变
    第二节 《小孩月报志异》与官话行文的初貌
    第三节 《天路历程摘要》连载:对宾为霖官话译本的改写
    第四节 杂糅文体与官话行文的困境
第三章 “言文一致”的追求:官话书面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欧化特征:新词与新语法结构的创造
    第二节 赞美诗译本:汉语诗歌的新形式
    第三节 寓言故事栏目:增强官话书面语的表现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小孩月报》目录
后记

(5)新闻评论翻译实践报告 ——以《芝加哥论坛报》论坛之声专栏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项目描述
    2.1 项目简介
    2.2 翻译过程描述
        2.2.1 译前准备
        2.2.2 译中处理
        2.2.3 译后校对
第3章 项目原文本特点分析
    3.1 《芝加哥论坛报》简介
    3.2 原文本语言特点
    3.3 英文新闻评论的基本特点
        3.3.1 观点明确
        3.3.2 夹叙夹议
        3.3.3 背景结合
        3.3.4 可读性强
第4章 项目案例分析
    4.1 词汇的翻译
        4.1.1 小词的翻译
        4.1.2 固定词语的翻译
        4.1.3 文化背景词的翻译
    4.2 句子的翻译
        4.2.1 语序的调整
        4.2.2 定语从句的翻译
        4.2.3 直接引语的翻译
    4.3 语篇的翻译
        4.3.1 词汇衔接的翻译
        4.3.2 篇章衔接中过渡词的翻译
        4.3.3 语篇连贯中的逻辑增词
    4.4 修辞格的翻译
    4.5 新闻标题的翻译
第5章 总结
    5.1 收获
    5.2 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媒介地理学》第十一章汉译英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项目来源
    1.2 研究现状
    1.3 项目意义
    1.4 翻译实践报告结构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文本特征分析
        2.1.2 术语表建立
    2.2 译中重难点
        2.2.1 报刊名称的英译
        2.2.2 汉语隐性逻辑的显性处理
    2.3 译后审校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词汇层面
        3.1.1 专有名词
        3.1.2 用词具象化
    3.2 句子层面
        3.2.1 直译短句
        3.2.2 意译长句
        3.2.3 增加注解
        3.2.4 删减赘余
    3.3 语篇层面
        3.3.1 句子之间的衔接
        3.3.2 段落之间的衔接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译文对照
附录 Ⅱ 图表汇总
附录 Ⅲ 术语表
致谢

(7)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提出
    0.2 研究现状综述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与汉语阅读教材
    1.1 阅读教学的目的
    1.2 阅读教材的定位
    1.3 阅读教材的编写原则
    1.4 阅读教材的形式和内容
第二章 萌芽期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
    2.1 明清时期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
    2.2 民国时期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
    2.4 萌芽期对外汉语阅读教材演变及成因
第三章 发展期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
    3.1 20世纪80年代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
    3.2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
    3.3 发展期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具体分析
    3.4 发展期对外汉语阅读教材演变及成因
第四章 繁荣期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
    4.1 孔子学院推动下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
    4.2 繁荣期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类型
    4.3 繁荣期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新趋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8)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话语理论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二、中世纪英语
        三、现代英语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10)“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小说叙事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转型
        一、小说叙事转型的内涵
        二、小说叙事转型的背景
        小结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下一步研究重点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小结
    第三节 叙事干预:研究视角的建构
        一、叙事干预:诸要素
        二、“叙事干预”的分析模型
        小结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型
    第一节 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
        一、叙事视角概念内涵
        二、叙事视角的分类:全知型与限制型
        三、传统视角意识萌芽与叙事实践
        小结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视角
        一、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
        二、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讲述自我经历
        三、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通过日记、书信和梦叙事
        四、限制叙事发展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小结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交流模式的转型
    第一节 章回体小说程式化特征的式微
        一、叙事交流格局的程式化
        二、叙事交流格局程式化的式微
        小结
    第二节 人物话语交流模式的转型
        一、传统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二、清末民初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小结
第四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型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时间性
        一、小说叙事的时间顺序
        二、小说时间顺序的多样化趋势
        小结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空间性
        一、清末民初小说的空间特点
        二、小说空间结构的横向缀段式特点
        三、小说空间结构的纵向层次性特点
        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评论与叙事干预
    第一节 叙述者评论:对故事的干预
        一、关于叙述者的评论与干预
        二、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人物的评论
        三、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主题的评论
        四、叙述者干预:对社会风俗的评论
        五、叙述者的故事干预发生的变化
        小结
    第二节 叙述者评论:对话语的干预
        一、元叙述:自我暴露
        二、程式化语言:意在言外
        三、不完全叙述:意犹未尽
        四、叙述者身份特征的流变
        五、叙述者的话语干预发生的变化
        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转型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
        一、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概况
        二、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特点
        三、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使命
        四、译者行为与翻译叙事
        小结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干预”
        一、译者干预与译本主题
        二、译者干预与译本人物
        三、译者干预与译本情节
        四、译者干预与译本结构
        五、译者干预与叙事语言
        六、译者评论与译者干预
        小结
第七章 个案分析:“叙事干预”视角下的小说文本特征
    第一节 创作小说:以《劫余灰》为例
        一、关于《劫余灰》
        二、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
        三、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
        小结
    第二节 翻译小说:以《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为例
        一、关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
        二、译者干预对叙事模式的影响
        三、《欧美名家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小结
结语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发现
    三、研究结论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英文报刊文体词汇的特点与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D]. 刘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D]. 沈思芹. 扬州大学, 2020(01)
  • [3]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D]. 李梦玲. 暨南大学, 2020(04)
  • [4]《小孩月报》的文体探索与晚清书面语变革(1875—1881)[D]. 查艳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新闻评论翻译实践报告 ——以《芝加哥论坛报》论坛之声专栏汉译为例[D]. 李伟权.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媒介地理学》第十一章汉译英实践报告[D]. 高逸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发展历程研究[D]. 魏午林. 兰州大学, 2020(12)
  • [8]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9]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10]“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D]. 孔庆荣.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英文报刊文体词汇的特点及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