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文商煤田岩浆岩特征及其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宁阳文商煤田岩浆岩特征及其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一、宁阳汶上煤田岩浆岩特征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慧明,王玉新[1](2017)在《沿空留巷综采面过火成岩条带回采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针对车集煤矿2709工作面整个回采周期受一条宽约10 m的火成岩条带影响,且工作面不规则布置特点,现有采煤方法存在回采工序复杂、松动爆破破岩量大、安全系数低等问题,不利于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结合矿井实际生产情况,研究了2709工作面过火成岩条带回采方案和机尾支架对接技术,确定2709工作面火成岩条带段采取调整回采层位、挑顶开采技术,工作面对接支架频次为12.2m/台。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周期缩短20%,破硬岩量减少80%90%,大幅降低人工打眼爆破工作量,提高了安全系数,降低了回采成本,工作面各工序衔接有序,技术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赵元强[2](2017)在《黄河北煤田岩浆岩侵入区内矿井地温分布规律研究——以潘店井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通常情况下,地温会随深度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地温影响着井下采掘工作面的环境温度。随着矿井深度的变化,空气所受到的压力状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当风流沿井巷向下流动时,空气的压力值增大。空气的压缩会出现放热(或吸热),从而使矿井温度升高。随着矿井向深部开采,井下作业环境条件恶化,岩层温度将达到摄氏几十度的高温。新汶孙村煤矿-800 m水平部分工作面温度高达3033℃,巨野矿区龙固矿井-850 m水平所有工作面温度高达3436℃,已严重影响了工人劳动效率。黄河北煤田潘店井田东部有燕山期岩浆岩活动,含煤地层的上中下部均有岩浆岩侵入,针对岩浆岩侵蚀地区采用钻孔简易测温和近似稳态测温等手段,详细查明地温分布规律,通过区内地温资料对比发现,该区有岩浆岩侵蚀影响的地段比没有岩浆岩侵蚀的地段地温高2.67.2℃。

胡伟[3](2016)在《鲁西地区航磁特征及其反映的地质意义》文中提出以鲁西航磁资料为基础,结合以往地质、地震勘探等资料,对研究区引起磁异常的成因、断裂构造发育情况、岩浆岩的分布规律以及对煤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磁异常大都由隆起的高磁性基底以及岩浆岩、铁矿所引起,异常形态特征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其既控制了研究区内岩浆岩的分布,同时也控制了煤的赋存范围;岩浆岩对煤质影响极大。依据鲁西航磁异常推断深大断裂11条,圈定岩浆岩带12处,并推测高磁性的基底隆起有利于铁矿发育,凹陷区内有利于煤的形成。

许文强,马小雷[4](2016)在《利用航磁异常圈定鲁西南地区岩浆岩》文中研究说明基于鲁西南地区航磁资料,分析了磁异常的成因,圈定了岩浆岩,并探讨了其分布规律及对该区煤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磁异常发育,断裂控制了岩浆岩的分布规律,岩浆使煤层的结构等更加复杂,对煤层煤质影响极大.研究结果对煤田的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浩[5](2016)在《袁店二井煤矿岩浆侵入特征及其对煤层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袁店二井煤矿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了袁店二井煤矿在生产和建设时期的地质资料,在研究岩浆岩和煤层物质组成的基础上,结合井田的地质勘探成果与井下生产实际,对井田内岩浆岩的发育特征及其对煤层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北东向断裂和南北向断裂的构造复合控制了研究区内岩浆岩的分布,且井田中部的高长营子断层、东部的袁店断层和西部的F14、F12断层是煤层遭受岩浆侵入的主要运移通道。火侵区内岩浆岩主要侵入体为辉绿岩,岩体基本以岩墙、岩床和岩脉的形式侵入煤层中部或者煤层顶、底板。研究区主要有3个主采煤层,10煤层由于煤层顶板砂岩分布面积大,且煤层形成后还受到分流河道的冲刷导致煤层灰分增高,强度高于其他煤层。因而,钻孔揭露10煤受侵入点比较少。3煤的成煤厚度比较薄,因此没有发现岩浆侵入点。煤层相对较厚的72煤受到岩浆侵入影响较严重,约五分之一的原生煤层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为天然焦或被岩浆岩所侵蚀,天然焦厚度分布与残留煤厚度分布之间具有互为消长关系,根据天然焦的厚度可为火侵区找煤以及巷道掘进提供科学依据。

张代波[6](2015)在《丁集矿煤质变化特征》文中指出由于安徽省淮南市丁集煤矿煤质情况较为复杂,本文以丁集煤矿主采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宏观、微观煤岩分析、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线性回归法,Matlab软件及Surfer软件模拟,主要分析研究了丁集煤矿主要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变化规律,探讨了煤变质作用的类型。1、主采煤层煤质变化特征:本矿区煤类以气煤和1/3焦煤为主,与整个淮南煤田的主要煤类一致。各煤层均属中灰分煤,各煤层为特低~低硫、特低~低磷、中~中高热值,高熔~难熔灰分,结渣、结污指数低,富油煤。各煤层属中高~高挥发分,中等偏强粘结性,具良好的结焦性能。2、主采煤层煤质变化规律:灰分分布规律,在横向上看,主采煤层由复向斜的边缘向核部呈现递减的趋势,纵向上,随着煤层深度的增加,其灰分进一步降低,煤质增高;挥发分分布规律,从垂向上来看,挥发分随着深度增加,其进一步降低,并在岩浆岩侵入地区,挥发分发生急剧性的变化,煤质变高或成天然焦;粘结性分布规律:粘结性总体分布规律不甚明显,趋于比较稳定的态势,但其可作为判定其他煤质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3、主采煤层煤变质作用类型:丁集煤矿主要由于深成变质作用,在中生代岩浆侵入的局部地段又发生接触变质作用,在矿区的东翼附近由于岩浆岩侵入致使煤层变质程度较高,主要是由于在原深成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叠加了浅成岩浆热变质作用。综合分析,丁集矿区主采煤层浅部主要以QM为主,深层主要以1/3JM为主,煤质整体上较稳定,煤质优良,具有良好的经济开发意义。

赵限维,高登辉,胡安顺[7](2014)在《地震勘探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德日存呼都格矿区的应用》文中认为地震勘探技术以其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在煤田勘探中被广泛的应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德日存呼都格矿区采用地震勘探技术,在解释煤层、构造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煤矿的开采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为煤炭勘查做出了重要贡献。

荣晓伟[8](2013)在《滕县煤田七五井田岩浆岩分布特征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七五井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地质构造展布特征、岩浆岩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得出七五井田岩浆侵入规律,进一步弄清了岩浆侵入对煤层的破坏程度,并对岩浆岩对煤层煤质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评价,为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开拓布置工作提供了依据。

刘军,李娜,刘松良,王红梅,王斌[9](2012)在《宁阳—汶上煤田鲁西井田岩浆岩特征及其对煤层煤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宁阳—汶上煤田鲁西井田内的岩浆顺煤层或煤层顶底板侵入,对煤层和煤质都有严重影响。该文分折研究了岩浆岩的侵入层位、层数、厚度、岩性及其矿物成分,初步探讨了岩浆岩的来源、地质时代及其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王猛[10](2012)在《河北省煤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文中提出论文以“河北省煤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板块构造、构造地质学、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瓦斯(煤层气)地质等理论与方法,以构造演化为主线,解析动力学背景和区域岩浆活动,探讨河北省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以及对煤层瓦斯的生、储、盖的影响;针对河北省煤矿区主要受控于太行山断裂带和燕山断褶带两大构造带,论文重点解剖研究了该两大构造带的区域的构造样式与构造演化历程,详细研究了区域构造控制下各煤矿区矿井瓦斯赋存及运移规律,并揭示了不同尺度构造对煤矿区瓦斯赋存的逐级控制作用。基于河北省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的深入研究,揭示自石炭二叠系煤层形成以来,研究区至少经历了海西-印支期、燕山早-中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拉雅晚期-现今等四期构造应力场的更替,形成了复杂的褶皱、断裂及岩浆岩侵入等地质构造格局。研究表明,自石炭-二叠纪煤系形成以来,研究区受到多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其中对河北省各矿区构造具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是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受构造控制,河北省不同矿区的煤层经历了不同的埋藏历程,结合其瓦斯生成、赋存与逸散过程研究,发现其煤层瓦斯埋藏-逸散类型大致分为两种类型:W型和V型,不同类型其瓦斯赋存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太行山断裂带构造背景及其演化特征解剖,结合区内主要煤矿区(邯郸矿区、邢台矿区、峰峰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研究,揭示了太行山构造带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特征。研究表明:在太行山断裂东南翼,大中型断裂的发育控制着瓦斯的分布特征,以鼓山-紫山背斜为界,在西翼大中型断裂较为发育,将井田切割成地堑、地垒和阶梯状断块,且部分通达上覆基岩不整合面,有利于瓦斯的释放,造成断层附近,特别是大断层附近,煤层瓦斯含量普遍降低,在NNE向大型断层附近形成一定范围的瓦斯排放带;在东侧发育总体走向NNE的单斜构造,有利于瓦斯的富集,因此在太行山东侧形成NNE向条带状高瓦斯带。对燕山断褶带构造背景及其演化特征解剖,结合区内主要煤矿区(张家口矿区、兴隆矿区、开滦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研究,揭示了燕山断褶带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特征,尤其是逆冲推覆构造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中新生代的构造运动是燕山断褶带主要的造山作用期,瓦斯的分布主要受到褶皱和断层的共同控制,构造上以挤压、褶皱、逆冲推覆为主,在逆冲推覆构造形成及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叠瓦式构造,煤层埋深相应增大,含煤密度变大,挤压作用使含煤地层的封闭性增强,加之区域性的岩浆作用使煤变质程度增大,瓦斯生成量大,导致推覆构造发育区瓦斯普遍较高,形成沿燕山断褶带的高瓦斯走廊,分布了一系列的高-突瓦斯矿井。运用板块构造理论,研究构造对河北省煤矿区瓦斯赋存的逐级控制,认为华北板块构造控制河北省区域构造、煤层赋存及后期改造作用,区域构造控制各个煤田构造及煤层瓦斯赋存状况,矿区构造控制井田瓦斯地质规律,井田内断层及褶皱构造亦存在瓦斯赋存的分异性,对于单个矿井而言,各煤层瓦斯赋存存在着明显差异性,主要受断裂构造、水文条件、岩浆岩分布的控制。该论文有图77幅,表8个,参考文献242篇。

二、宁阳汶上煤田岩浆岩特征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阳汶上煤田岩浆岩特征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沿空留巷综采面过火成岩条带回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地质条件
    1.2 生产技术条件
2 工作面回采制约因素
3 过火成岩条带回采方案制定
4 回采保障技术体系
    4.1 火成岩条带段挑顶开采
    4.2 工作面对接支架
    4.3 爆破段设备防护
5 结论

(2)黄河北煤田岩浆岩侵入区内矿井地温分布规律研究——以潘店井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区内岩浆岩侵蚀情况
3 地温分布规律研究
    3.1 垂向变化
    3.2 水平变化规律
4 结论

(3)鲁西地区航磁特征及其反映的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地球物理背景
    1.1 地质特征
    1.2 物性特征
2 航磁异常特征
3 地质解译
    3.1 断裂特征
        3.1.1 聊考断裂带
        3.1.2 曹县断裂带
        3.1.3 巨野断裂带
        3.1.4 嘉祥断裂带
    3.2 岩浆岩分布及对煤层影响
        3.2.1 技术方法
        3.2.2 岩浆岩分布
    3.3 岩浆岩对煤层的影响
4 结论

(4)利用航磁异常圈定鲁西南地区岩浆岩(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地球物理背景
    1.1 地质特征
    1.2 磁性特征
2 航磁异常成因
3 岩浆岩分布及对煤层影响
    3.1 岩浆岩分布
    3.2 岩浆岩对煤层的影响
4 结论

(5)袁店二井煤矿岩浆侵入特征及其对煤层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
    2.1 井田地理位置概况及矿井介绍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构造特征
    2.4 煤层与煤质
        2.4.1 煤层
        2.4.2 煤质
3 岩浆岩分布特征
    3.1 概述
    3.2 岩浆岩的层数分布
    3.3 岩浆岩的厚度分布
4 岩浆活动对主采煤层的影响
    4.1 岩浆侵入层位及形态对煤层的影响
    4.2 岩浆活动对煤变质的影响
    4.3 煤层赋存及厚度分析
    4.4 岩浆活动对煤层厚度变化的影响
    4.5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丁集矿煤质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丁集矿地质概况
    2.1 矿区地理位置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气象及地震
    2.2 矿区地质特征
        2.2.1 地层
        2.2.2 煤层
        2.2.3 构造
        2.2.4 岩浆活动
    2.3 本章小结
3 丁集矿主采煤层煤质特征及变化规律
    3.1 煤的物理性质
    3.2 煤岩特征
        3.2.1 宏观煤岩特征
        3.2.2 显微煤岩特征
    3.3 煤的化学性质
        3.3.1 原煤工业分析
        3.3.2 煤的元素组成
        3.3.3 煤中有害元素
    3.4 煤的工艺性质
        3.4.1 煤的发热量
        3.4.2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3.4.3 煤灰成分及煤灰熔融性
        3.4.4 煤的低温干馏实验
    3.5 主采煤层灰分分布规律
        3.5.1 13-1煤层灰分分布规律
        3.5.2 11-2煤层灰分分布规律
        3.5.3 8煤层灰分分布规律
    3.6 主采煤层挥发分分布规律
        3.6.1 13-1煤层挥发分分布规律
        3.6.2 11-2煤层挥发分分布规律
        3.6.3 8煤层挥发分分布规律
    3.7 主采煤层粘结性分布规律
    3.8 主采煤层煤质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3.8.1 13-1煤层煤类分布
        3.8.2 11-2煤层煤类分布
        3.8.3 8煤层煤类分布
    3.9 本章小结
4 丁集矿主采煤层煤质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4.1 煤的挥发分产率与氢含最的关系
        4.1.1 13-1煤层挥发分产率与氢含量的关系
        4.1.2 11-2煤层挥发分产率与氢含量的关系
        4.1.3 8煤层挥发分产率与氢含量的关系
    4.2 煤的发热量与工业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
        4.2.1 煤的发热量与水分、挥发分产率之间的关系
        4.2.2 煤的发热最与灰分产率之间的关系
    4.3 煤的发热最与元素组成之间的关系
        4.3.1 13-1煤层发热量与C、H、O的关系
        4.3.2 11-2煤层发热量与C、H、O的关系
        4.3.3 8煤层发热量与C、H、O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5 丁集矿煤变质作用探讨及深部煤质预测
    5.1 影响煤质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
    5.2 岩浆热变质作用的煤变质特征
    5.3 研究区接触变质作用分析
    5.4 研究区深成变质作用分析
    5.5 主采煤层变质因素分析
    5.6 主采煤层煤质变化的预测
        5.6.1 13-1煤层煤质变化趋势
        5.6.2 11-2煤层煤质变化趋势
        5.6.3 8煤层煤质变化趋势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筒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地震勘探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德日存呼都格矿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1.1 地层
    1.2 成煤条件分析
    1.3 岩浆岩
2 地震地质条件
    2.1 浅层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2.2 中层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3 试验工作
    3.1 井深试验
    3.2 药量试验
    3.3 试验结论
4 储量估算
5 结论

(8)滕县煤田七五井田岩浆岩分布特征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岩浆侵入特征
    2.1 岩浆岩的种类
    2.2 岩浆侵入时代
    2.3 岩浆活动通道
3 岩浆岩对煤层的影响
    3.1 实际揭露岩浆岩情况
        3.1.1 钻孔揭露岩浆岩
        3.1.2 井巷揭露岩浆岩
    3.2 岩浆岩在煤层中分布特征
        3.2.1 石盒子群柴煤
        3.2.2 山西组3上、3下煤层
        3.2.3 太原组12下、16煤层
    3.3 岩浆岩对煤层影响程度的评价
4 岩浆侵入对煤质影响
    4.1 煤质特征
    4.2 天然焦特征
5 结语

(9)宁阳—汶上煤田鲁西井田岩浆岩特征及其对煤层煤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岩浆岩基本特征
    1.1 岩浆岩分布规律及侵入层位
    1.2 岩浆的侵入时代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1.3 岩浆岩矿物成分及岩石类别
2 岩浆侵入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2.1 对煤层的影响
    2.2 对煤质的影响
3 结语

(10)河北省煤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1 研究基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现存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主要工作量与创新点
2 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及主要含煤地层
    2.2 地质构造
    2.3 岩浆活动
    2.4 水文地质
    2.5 小结
3 区域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3.1 区域构造特征
    3.2 区域构造演化
    3.3 河北省地质构造演化
    3.4 小结
4 太行山断裂带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
    4.1 区域构造演化及其控制特征
    4.2 峰峰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
    4.3 邯郸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
    4.4 邢台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
    4.5 小结
5 燕山断褶带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
    5.1 区域构造演化及其控制特征
    5.2 张家口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
    5.3 兴隆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
    5.4 开滦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控制
    5.5 小结
6 河北省煤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
    6.1 构造逐级控制的理论基础-板块构造学
    6.2 河北省瓦斯地质规律
    6.3 构造对煤矿区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宁阳汶上煤田岩浆岩特征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沿空留巷综采面过火成岩条带回采技术研究[J]. 陈慧明,王玉新. 能源与环保, 2017(09)
  • [2]黄河北煤田岩浆岩侵入区内矿井地温分布规律研究——以潘店井田为例[J]. 赵元强. 山东国土资源, 2017(07)
  • [3]鲁西地区航磁特征及其反映的地质意义[J]. 胡伟. 中国煤炭地质, 2016(07)
  • [4]利用航磁异常圈定鲁西南地区岩浆岩[J]. 许文强,马小雷.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5]袁店二井煤矿岩浆侵入特征及其对煤层特性的影响研究[D]. 刘浩. 安徽理工大学, 2016(08)
  • [6]丁集矿煤质变化特征[D]. 张代波.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7)
  • [7]地震勘探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德日存呼都格矿区的应用[J]. 赵限维,高登辉,胡安顺. 山东国土资源, 2014(10)
  • [8]滕县煤田七五井田岩浆岩分布特征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J]. 荣晓伟. 山东国土资源, 2013(Z1)
  • [9]宁阳—汶上煤田鲁西井田岩浆岩特征及其对煤层煤质的影响[J]. 刘军,李娜,刘松良,王红梅,王斌. 山东国土资源, 2012(08)
  • [10]河北省煤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D]. 王猛. 中国矿业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宁阳文商煤田岩浆岩特征及其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