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的生存危机

现代艺术的生存危机

一、现代艺术的生存危机(论文文献综述)

高原[1](2021)在《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是一位曾被长期忽略和低估的瑞士现代主义作家。在瓦尔泽的作家生涯中,尤其是在伯尔尼时期(1921-1933),他遭遇了出版危机、生存危机、言说/叙述危机和手写危机等一系列的危机。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题材、语言风格、叙述方式、手写习惯等较此前均有明显转变。在他留存的“密码卷帙”中,他的文学书写越来越指向自我,文本中的主人公常常以失败作家的形象出现,试图以隐晦的自我辩解重构作家身份。诸如此类的应对策略和他迂回的叙述方式均与以掩饰为主要特征的“羞”的诗学手段相关。本研究从“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出发阐释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书写方式,并选取《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瓦尔泽文学书写中的“羞”及作品主人公遮掩“羞”的诗学策略问题,讨论瓦尔泽如何以“羞”的叙述方式作为化解叙述困境的诗学手段,以及瓦尔泽为何采用“密码卷帙”这种以隐匿文字符号为目的的手写形式。本研究第一章介绍了论题缘起、瓦尔泽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羞”这一概念做出差异性理论梳理,分析“羞”在不同语境下生成的前提、诱因、反应机制和典型的处理方式。第三章讨论文化人类学及社会伦理语境下“羞”的作用机制,重点剖析了《强盗》小说主人公面对各种危机和羞辱时通过藏匿自我身份以消解“羞”的策略。此外,由失败作家而引发的“羞”还体现在“强盗”与叙述主体之间疏离/紧密的共生关系上。第四章诠释了掩饰“羞”的情感面具和诗学面具。《强盗》主人公通过夸张的情感和行为方式来转移“羞”,以故作顺从对权力关系进行颠覆和反讽,还以故作无耻的态度忽略并否认“羞”的在场。瓦尔泽用自己的一幅肖像画编织“强盗”的外形着装,将本人掩盖在这个失败作家的形象之中。而瓦尔泽的手稿本身也是一种遮掩,本研究结合瓦尔泽的书信和文本解读了“密码卷帙”的独特手写形式,这种掩饰性极强的手写方式也是瓦尔泽化解手写危机的诗学策略。第五章从《〈日记〉逸稿》出发阐明了小说中叙述主体“我”通过日记体文学书写,对既定的文学规约表示反讽和质疑的意图,小说呈现的元叙述、自我反思、悖论对话性等特征均为掩饰叙述危机的文学手段,而小说中主题的偏离与推延、意义的消解以及内容指涉义的变换也都是瓦尔泽用来掩饰并克服言说失败的诗学手段。第六章对掩饰“羞”的诗学策略和瓦尔泽的“羞感”诗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总而言之,瓦尔泽的“密码卷帙”从文本层面展示了“羞”的情感诱发机制和文学个体对“羞”的处理方式。瓦尔泽用独特的叙述方式建构文本是为了掩饰作为失败作家的“羞”,他的微型铅笔手稿可以被视为一种对抗手写危机的文化技术,也是一种遮掩和消解“羞”的诗学策略。从文本层面的回避到叙事层面的遮掩、再到书写行为中的隐藏,瓦尔泽在内容、叙述和语言符号的三重掩饰中,将“羞”作为一种创作理念融入他的文学书写。本研究发现,瓦尔泽作品中“羞”的美学价值就蕴含在掩饰性的本质之中,他对“羞”的表现和处理方式可以视为一种掩饰性的诗学手法。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是从“羞”现象出发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两部小说及其文学叙述和文学书写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发现瓦尔泽无论在叙述层面上的遮掩,还是独特的手写形态,其中所藏匿的都是“羞”的应对策略以及“羞感”诗学实践。对“羞”的文学应对策略既是瓦尔泽对作家身份认同的核心,也是他书写方式的诗学本质。本研究将“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拓展为瓦尔泽的特殊诗学手段,他的这种极具掩饰倾向、又在掩饰中展露深层意图的独特书写可以被视为是一次对“羞感”诗学的书写实践。

谢小平[2](2021)在《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研究》文中指出“乡绅”在现代文学是一种多元而复杂的存在。作为“历史的中间物”,乡绅形象因时空的区隔和作家独特的创作理念,而呈复杂样态。本文以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文本细读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着力探析乡绅在现代文学里的复杂样态是如何建构与流变的。在此基础上,由形象建构、话语模式推及叙事伦理。由前所述,本文认为,乡绅书写以多元而复杂的风貌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创作实践。而就其文学史的意义而言,既在于它对“人”与人性内在的深度探寻,还在于它独特的美学品格给今日文学创作和研究以丰厚滋养。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论文主体五章以及结论。绪论部分首先陈述了选题来由及意义。其次,是对乡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概述。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概念界定。论文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立足于文本细读,从“关系”着手,分别从家庭、族群以及城乡三个维度出发,重点挖掘乡绅的多元面相及其身份复杂性。第二章重点从社会学与文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视野出发,着重探查乡绅与乡村秩序在政治、文化以及经济三个维度上的互动。较之于前两章的动态考察特征,第三章和第四章则试图沉静下来,从静态角度切入。通过不同创作视角的切近,探察乡绅的主体性身份与其背后精神空间、物质空间的关联;探察不同作家对乡土社会的整体感知,及其在乡绅形象差异化建构背后的个性化创作追求。在互文性参照中,探析现代乡绅形象书写的不同特征。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重在探析作家在文本创作里所持之叙事伦理。最后,我们结合前四章的研究内容,对现代文学的乡绅形象,及乡绅形象书写的社会意义,文学审美价值得失,作整体把握。为扩充研究的纵深视野,本文从文学史的纵向视野出发,爬梳文学发展脉络,进一步探讨了乡绅形象在当代文学中的变体——新乡贤。结语部分,本文从文学史的视野出发,就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的艺术特性和价值意义等作了一定的归纳总结。

谢雅文[3](2021)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下汤亭亭小说的生存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着名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关注美国华裔群体的生存境况,再现这一人群的生存危机。这一主题尤其显着地体现在《女勇士》、《中国佬》与《孙行者》三本小说之中。《女勇士》与《中国佬》互为姊妹篇,描绘了华裔在美国社会生存的种种图景,呈现出个人与社会的激烈冲突。小说《孙行者》展现出个体以回归群体的方式应对冲突、实现理想的过程。在这三部小说中,美国华裔在压迫中艰难生存,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尤其激烈,这一冲突又因种族、文化差异、性别歧视的缘故而愈加复杂。本论文重点关注这三部作品中华裔群体的生存境况,聚焦于作品中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聚焦华裔个体应对这一冲突的解决方式。目前学界多从种族、文化、性别三个方面阐释生存危机产生的原因,但从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管理者之间的斗争的角度切入,论述生存危机的产生缘由的研究较少。大部分学者强调沉默与危机之间的因果联系,却忽略了沉默是应对危机的方式,忽略了沉默与言说相结合产生的重要作用。另外,针对文化冲突,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作者应对中美文化的态度,即批判中国文化,认同美国文化,但深入文化内部,可以发现她对部分中美文化持批判态度,对部分中美文化持认可态度。本文从小说中华人的生存危机、人物应对冲突的解决策略、生存归宿三个层面来研究上述问题。作品中人物的生存危机源自个人与社会的激烈冲突,而他们通过沉默与言说交织的方式对抗种族冲突与家庭矛盾,以耕耘解思乡之愁,以整体思维消解文化冲突,在回归家庭与社群中实现与冲突的和解。本文试图证明汤亭亭作品中人物的生存危机源自个人与社会的激烈冲突,而解决冲突的办法在于回归家庭和社群。本文希望通过作品中华裔群体的艰难生存经历介绍人物应对冲突的策略,剖析作者传达出来的应对冲突的思想与方法,即鼓励人们在回归家庭与社群之中重获信心,找到生存的真谛。

梁庭瑞[4](2021)在《秩序与超现实:荒诞剧情下的双重组织 ——兼论微电影《村播》创作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从荒诞审美的视角,结合影片《村播》的艺术创作与拍摄实践,试图重点阐述与详细分析有关荒诞剧情下的秩序构建、荒诞剧情下的超现实风格,从而阐明荒诞审美对电影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一般来说,荒诞电影的创作大多与秩序和超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在许多体现某种荒诞风格的电影创作理论与拍摄实践中,对于社会空间理论进行隐喻化处理,都是比较常见的秩序构建形态。这种创作方式通常表现为创造一个架空的社会空间,并在这个空间中着力完成对社会秩序的构建,聚焦与突出其中主体的精神或生存危机,以及置身现代性语境中秩序的矛盾焦虑。与此同时,在这样的空间结构里,作品通常也呈现出较强的超现实风格,彰显了颠覆传统的创作理念,从而,通过超现实与现实的交融给予观者进一步的思考。实际上,在从创作者到接受者的审视与转换过程中,对于荒诞风格电影的审美则触及了电影中人物层面、主题层面以及叙事层面,从而促使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关照方式,给予受众对自我认知的加深。本毕业作品《村播》的电影创作就是围绕着“荒诞”视域或审美维度展开,通过对作品中荒诞形象的设置从个体的层面进行一种特定秩序的建构。从总体上说,作品中小村庄秩序感的建立更是全面奠立在一个相对的社会空间中,而超现实风格的影像表达力求服务于电影的荒诞,从理论照应现实与理论指导现实的关系角度,力求增强和突显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审美性。

付玉琪[5](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王丹婷[6](2020)在《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病导致了生态危机,进而又引发了人的存在危机。马尔库塞生活的时代,是西方社会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从多元视角和层面入手,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性道德发生了物化,技术发生了工具化,导致自然发生异化,继而引发了人的异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马尔库塞基于人类的整体发展和整体利益考虑,提出人应该对传统人类中心论的道德视域进行扩展,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在人与自然关系之间创建一种和谐的伦理关系。纯粹功利主义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政治结构中占主导,自然主体道德则遭到了忽视,自然界合理性依据的技术理性也遭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攻击,马尔库塞对此进行了批判,提出应该尊重人的内在自然价值与外部自然价值,继而实现双重解放。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模式下,面对生态危机应该如何解决,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性的参考,也为我们找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时代中,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路径,不仅以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阔的理论视域,阐述了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在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还具有十分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特征。尽管马尔库赛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存在乌托邦的幻想,但是他从现实层面出发探索了人类生存状态,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本质,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于历史资料,在马尔库塞的诸多文本中,归纳和总结了他所提出的生态学观点,力求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力图通过对下面几个问题的研究,来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第一个问题是本文的基础性问题,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缘何而来的问题。这是本文得以立论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正确理解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起点。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包含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理论背景。因此,本文从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开始,从马尔库塞对马克思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来展开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并从不同的维度来展现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第二个问题是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的揭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深入分析马尔库塞的生态批判思想,从而揭示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和独特性。在反思中建构,在建构中批判。从中既可以窥见马尔库塞破解造成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也可以领略其思想的总体性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的批判。而隐含在这些批判背后的则是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关注、对人类未来的关注这些更为关键性的问题。因为能够发现危机,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解决危机,解决危机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够揭示出造成危机的原因。马尔库塞通过对发达工业社会总体异化的反思中揭示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原因所在,在于人过于强化自为原则在制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呈现。生态问题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问题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呈现。生态批判构成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动力。第三个问题是本文对生态危机解决路径及双重解放的揭示。这是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对于生态危机拯救路径的探索和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前景的展望,是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的关键所在。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全面控制的背景下,马尔库塞努力的寻求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道路,他把生态伦理向度的解放理论不仅引入激进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科技变革,并且将解放理论引入人的心理的爱欲解放和审美解放,并且更在新的意义上来寻找新的革命主体,在总体性的意义上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解,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人不但实现了自在与自为的同一,并且个体机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人类全面的发展获得了自由的空间,这不仅符合了马尔库塞一直所倡导的个体满足的快乐原则,而且也体现了马尔库塞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人类幸福的终极理念;不仅可以达到消除发达工业社会对人与自然造成的压抑,而且也可以恢复人类在批判的同时又超越的双面维度,在诗意栖居中实现人类的全面解放。

马柳婷[7](2020)在《新媒体艺术真实问题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形态和媒介环境日新月异,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推动了新媒体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新媒体艺术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最新成果,以新的表现形态、互动方式和感官经验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尤其是它所构建的“虚拟现实”世界,彻底突破了传统艺术真实观中虚拟与写实的矛盾分野,使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传统艺术真实观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几乎处于失语的边缘,新媒体艺术真实理论体系亟待构建。本文以新媒体艺术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在科技主导下推动传统艺术真实发生转变的关键要素,探究新媒体艺术真实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特点,最后回归到科技与艺术关系这一根本主题,对新媒体艺术真实问题做出批判性反思。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自诞生之日起,学术界对其概念范围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因此本文第一章首先对“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和特征做一个全面明了的梳理和总结,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划定研究范围。其次,艺术真实始终是文艺理论研究中一个复杂而艰深的问题,其在不同时代、不同的话语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内涵,因此本文在第一章第二节用立体思维分别对中西方传统艺术真实做出梳理并进行对比,为下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受科技这一根本性因素的影响,新媒体艺术在创作工具、表现形式、传播媒介与接受方式等各方面都与传统艺术有着极大的不同,而这些都是推动传统艺术真实在新媒体语境下发生转变并走向重构的关键要素。考虑到创作者、艺术作品和接受者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第二章主要探讨在新媒体语境中,审美观念的转型、艺术符号性的凸显和交互机制的改变对艺术真实产生的影响。在多重要素的影响下,新媒体艺术真实与传统艺术真实之间必然有着本质的不同,本文第三章以新媒体艺术作品为例,具体分析新媒体艺术真实所呈现出的新含义和新特点,以及它与传统艺术真实之间所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期对新媒体艺术真实的丰富内涵和主要特点作全方位的深入挖掘。基于前三章的论述与分析,我们已对新媒体艺术真实有了较为全面清晰的认识,新媒体艺术真实背后所体现的并非仅是文艺理论体系的变化与重构,还有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共生与背离,因此本文第四章对新媒体艺术真实做出批判性反思,探究在科技理性和数字化生存危机的压制和冲击中,新媒体艺术如何通过重构艺术真实彰显艺术感性和高扬人文精神。

胡超[8](2020)在《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新加坡从殖民地独立建国之后,博物馆体系从规划、建设到展览等各个层面,如何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新加坡对国民身份的表述。新加坡博物馆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兴建的新博物馆都反映出当时对国民身份的侧重点。第一个阶段是从1965年到1993年,源自于殖民地官办莱佛士博物馆的国家博物馆,不断探索如何成为真正的“国家”博物馆,并以1985年国家博物馆“新加坡历史”展览为标志,参与建构“新加坡人身份”;第二个阶段是从1993年到2015年,这期间亚洲文明博物馆建成开幕,体现了“亚洲价值观”主导下的文化政策,反映出新加坡的“亚洲身份”;第三个阶段从2015年国家美术馆落成至今,作为建设“世界都市”的文化机构,国家美术馆反映了新加坡的“世界身份”。本文由此提出,新加坡这些身份的“想象”,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殖民历史相关。在这种框架下,虽然有“新加坡人”身份、“亚洲身份”、“世界身份”这三种不同身份,但它们互相关联,本质上都反映着殖民帝国体系发展而来、并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体系。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通常聚焦在单个博物馆或收藏。本文则首次将一个国家跨越50年的博物馆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梳理出不同阶段的博物馆建设,对应着不同时代建构国民身份的侧重。另外,目前对亚洲价值观和世界都市等新加坡国策的讨论,往往强调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原因,本文通过对国民身份在博物馆里的体现,首次论述这些国家政策的提出,也是新加坡国民身份建设的需要,反映着国民身份认同建设对国家政策的驱动。本文这两个创新点,以及整体上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建设关系的讨论,或许可以丰富博物馆学的研究。在全球化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对如何发挥博物馆(美术馆)的作用,促使人们理解不同的身份,增进文化互信,也可能具有现实意义。

姜欣言[9](2020)在《日本战后派作家安部公房个体本位倾向研究 ——论《砂女》对存在主义的诠释》文中认为安部公房(1924-1993),是日本当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现代派作家,是第二代战后派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他对战后日本文学总体成就的贡献是卓着的,对自上古以来一千多年日本文学史发展、演变与创新力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安部公房在他的青年时期,接受了西方现代哲学思想和文学理论,因此他选择以怪诞、超现实的前卫手法进行文学创作,他将观察生活的目光和文学创作主题投向了现代城市社会,聚焦于现代城市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生存处境、心理问题与精神困惑,主导了日本文学向内转的趋势和潮流。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先锋、前卫、具有挑战性的思想内容,确立了具有安部公房个人特征的写作风格,由此打破了日本从江户时期以来的细腻婉转地记录生活的文学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末贯穿至90年代,时代背景上,从战后日本社会的混乱,经济腾飞,稳步增长,一直持续至80、90年代的停滞期,深刻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们所普遍面临的孤独、空虚、脆弱、自我认识危机等现代性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深刻而独特。50年代的《赤茧》《墙壁》,60年代的“失踪三部曲”,70年代的《箱男》《密会》,80年代的《方舟樱花号》,都深刻地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等现代社会具有普遍性的哲学以及人文社会命题,深刻地表现了们生存外部现实的恶劣与残酷,人们内在精神现实的饥饿感、疲惫感、绝望感;徒劳感、监禁感、自我意识的危机;孤独、彷徨、而又无力抗争等,体现了安部对“边缘他者”、“自我意识”以及“心灵创伤”等生存本位性问题的关注。《砂女》是一部充分体现安部公房文学风格及文学成就的代表作。以其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主题意蕴的鲜明、独特而深刻的表现赢得了世界范围内大批读者的喜爱和赞誉。由于安部的文学作品在我国译介的时间较晚,所以相比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等日本作家,安部文学在我国的研究也并没有得到全面展开,因此研究安部公房的经典代表作品和他的存在主义文学观都具有积极意义。受萨特、海德格尔等西方存在主义学者的影响,安部的文学具有浓厚的存在主义色彩。《砂女》作为安部文学转折期和成熟期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他对高度发展的都市社会中个体生存的关心,通过刻画主人公生存处境来揭示社会的荒诞性,从而进一步的思考如何在社会中存在和如何寻找自我意识等问题。本文是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在绪论中,首先,介绍了安部公房以及他的代表作品;其次,收集并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安部公房的研究综述;最后,结合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由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从安部公房的生平事迹入手,将他的曲折漂泊的人生经历结合日本战后社会背景和文坛状况以及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在日本的传播,从安部公房自身出发结合客观现实分析安部公房对存在主义的接受情况。第二章重点探究代表作品《砂女》中安部公房的从个体本位出发的存在主义,接受了西方存在主义的安部并没有完全的利用存在主义理论去支撑他的文学创作,再结合日本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安部通过自己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形成了他东方视域的存在观。在《砂女》中安部试图通过主人公心理变化和行为的改变等一系列变化轨迹,来阐释现代社会中蕴含的生存危机、自我认同危机以及对自由的剥夺,以此来呼唤人们的自我意识并且进行自由的选择。第三章对比日本私小说的文学传统分析安部公房对萨特文学理论中“介入文学”和“境遇剧”理论的接受。突破日本文学传统中的私生活表象化特点、超现实主义的变形手法的创作手法,也构成了他个人化的文体风格。这样的艺术创造形式,使得安部突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第四章从安部文学的时代共鸣和存在主义的现代性影射,进一步论述安部对日本文学以及日本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肯定安部公房的世界性写作特色和在日本文学发展上做出的承上启下的贡献。

罗爽[10](2020)在《雅斯贝尔斯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视野出发,对雅斯贝尔斯文化哲学思想的缘起和基本内容进行了系统挖掘、梳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雅斯贝尔斯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分析、阐释和彰显。本文认为,雅斯贝尔斯的文化哲学思想源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和一些哲学前辈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让雅斯贝尔斯重新审视理性文化,更加注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反思与批判,为后续的技术理性批判埋下伏笔。战后的文化“重建”使雅斯贝尔斯开始思考人类生存的问题,并把人类生存的问题放在他哲学研究的首要位置,进而揭开虚无主义的面纱。康德、尼采和克尔凯郭尔的思想对雅斯贝尔斯的影响意义深远;其中,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尼采的文化批判理论影响了雅斯贝尔斯对文化的批判,克尔凯郭尔的生存论思想影响了雅斯贝尔斯对人类生存概念的把握。雅斯贝尔斯对文化的基本理解在于对轴心时代共时性的文化和历时性的文化的相应阐述;通过对文化与人、哲学与科学的界限以及哲学与宗教的对立关系概括分析出文化的起源与形态。雅斯贝尔斯对现代社会人的文化境遇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西方社会之所以有现在的境遇是因为现代西方人忽视了对精神的追求、技术世界对人的打击和人们在对大众化的追求之中忘却了自我,最后导致了生存危机的爆发。他认为要解决生存危机只能依靠生存哲学,唯有通过重建价值主体、追寻超越并让人们坚持哲学信仰,才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雅斯贝尔斯文化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其影响在于弗洛姆的精神分析思想、萨特的自由理论和阿伦特的批判理论。其意义在于开创了哲学与文化密切结合的研究范式、为中国确立了文化自信提供理论参照以及对解决当代文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此同时,雅斯贝尔斯的文化哲学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所在。其一,忽略外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雅斯贝尔斯过渡注重“人的存在”,忽视了外在环境因素对人的塑造作用;其二,对人类的生存境遇过于悲观。雅斯贝尔斯过于看重人类生存中的消极因素,从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愿景,这种悲观亦是新的灾难的开始。

二、现代艺术的生存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艺术的生存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1)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论题缘起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2 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羞”的探究
    2.1 羞的前提:自我意识
    2.2 羞的诱因:他者目光
    2.3 羞的反应机制:隐藏回避
    2.4 羞的处理方式:面具
    2.5 小结
3 “羞”与身份的遮掩——《强盗》小说中的生存危机
    3.1 “强盗”的身份藏匿
        3.1.1 作家?强盗?——社会身份与美学身份的反叛
        3.1.2 孤立与孤例——社会隔离与主体救赎
        3.1.3 无名与命名——隐而不表的模糊化身份
    3.2 “强盗”的身份伪装
        3.2.1 教化与规训——对规约的应对
        3.2.2 性别演绎——女性化倾向的掩饰与文学
        3.2.3 孩童的天性和任性——身份逃避与文学活力
    3.3 “我”和“强盗”——理想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分裂与弥合
    3.4 小结
4 “羞”的隐匿面具——“强盗”的藏与“密码卷帙”的隐
    4.1 以情感掩饰“羞”感
        4.1.1 目光的审视——闪躲或对峙
        4.1.2 伪装的顺从——权力关系的颠覆
        4.1.3 对嘲讽者的嘲讽——对“羞”的忽略与否认
    4.2 文学形态面具
        4.2.1 衣饰与掩饰——现实与虚构身份的文学编织
        4.2.2 在手稿中逃遁——“密码卷帙”中的手写危机
    4.3 小结
5 “羞”与叙述的掩饰——《1926 年〈日记〉逸稿》中的言说危机
    5.1 叙述主体的自我审视
        5.1.1 日记的写作练习——对“展示的危机”的展示
        5.1.2 元叙述与自白——对书写过程的观照和自省
        5.1.3 想象的对话者——面对审视和评判的自辩
    5.2 叙述内容的消解
        5.2.1 主题的推延——欲盖弥彰的遮掩
        5.2.2 “谈”情“说”爱——语义的偏移
    5.3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第一章 “关系”场域下的乡绅
    第一节 家庭“关系”中的乡绅
    第二节 族群“关系”里的乡绅
    第三节 城乡“关系”间的乡绅
第二章 乡绅书写与乡村秩序变迁
    第一节 乡绅身份递变与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动
    第二节 乡绅文化嬗变与乡村文化秩序的变迁
    第三节 乡绅功能转型与乡村秩序的变动
第三章 多重乡绅形象的建构与乡村图景
    第一节 文化权威生活其间的凋敝乡土
    第二节 “自在”个体栖居的诗性家园
    第三节 土豪劣绅逼迫下的动荡乡村
第四章 乡绅书写的多维话语模式与叙事伦理
    第一节 启蒙话语背负着的家国伦理
    第二节 民间话语言说中的民间伦理
    第三节 阶级视域下的革命伦理
第五章 乡绅书写的价值与美学反思
    第一节 乡绅书写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 乡绅书写的文学史价值
    第三节 乡绅书写的美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个人与社会关系下汤亭亭小说的生存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汤亭亭及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经历
    第二节 汤亭亭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特色
第一章 汤亭亭小说中人物的生存危机
    第一节 自然的隐喻:沉默者的生存危机
    第二节 痛苦的根源:个人与社会的斗争
        一 绝望个体与群体力量的对抗
        二 个体与管理者的对抗
第二章 汤亭亭小说中人物应对冲突的策略
    第一节 沉默与言说交织的策略
        一 以沉默与言说对抗种族冲突
        二 以沉默与言说应对家庭矛盾
    第二节 土地耕耘与文化融合
        一 以耕耘解异乡之愁
        二 以整体思维消解文化冲突
第三章 汤亭亭小说中人物的生存归宿
    第一节 个人与家庭、社会的统一
        一 对“家”的认同
        二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二节 立足统一的书写
        一 回归社群的口头叙事
        二 追求和平的创作立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秩序与超现实:荒诞剧情下的双重组织 ——兼论微电影《村播》创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荒诞剧情下的秩序的构建
    第一节 社会秩序空间隐喻化
    第二节 主体的精神或生存危机
    第三节 现代性语境中秩序的矛盾与焦虑
第二章 荒诞剧情下的超现实风格
    第一节 超现实风格空间的呈现
    第二节 超现实风格意境的表达
    第三节 超现实与现实的交融
第三章 电影中的荒诞审美
    第一节 电影中人物层面的荒诞审美
        一、人物的徒劳与无力感
        二、荒诞电影中的丑角塑造
    第二节 电影中主题层面的荒诞审美
        一、荒诞剧情下的人物的悲剧命运
        二、荒诞境遇中的人生选择
    第三节 电影中叙事层面的荒诞审美
        一、非线性叙事营造的“梦幻”
        二、巧合元素带来的戏剧冲突
第四章 荒诞悲喜剧《村播》的创作
    第一节 《村播》创作中的荒诞的现实化
        一、架空的时空环境
        二、现实化的故事叙事与演绎逻辑
        三、人物发展曲线和积极主题
    第二节 《村播》中荒诞形象的设置
        一、边缘群体的荒诞群像
        二、荒诞个体的夸张呈现
        三、底层书写与悲剧底色
    第三节 《村播》中荒诞语境下的秩序感
        一、内容上的秩序
        二、形式上的秩序
    第四节 《村播》中超现实风格对荒诞形式感的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
    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
        2.1.2 弗洛伊德的文明压抑理论
        2.1.3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思想
    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2.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2.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2.2.3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生活背景
第3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生态危机思想与生态批判思想
    3.1 生态危机思想
        3.1.1 生态危机的总体根源
        3.1.2 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
        3.1.3 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
    3.2 生态批判思想
        3.2.1 生产批判
        3.2.2 意识形态批判
        3.2.3 文化批判
        3.2.4 技术理性批判
第4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自然解放思想与人性解放思想
    4.1 自然解放思想
        4.1.1 自然解放的维度
        4.1.2 自然解放的意蕴
        4.1.3 自然解放的路径
    4.2 人性解放思想
        4.2.1 人性解放的维度
        4.2.2 人性解放的意蕴
        4.2.3 人性解放的路径
第5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与理论评析
    5.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5.1.1 前瞻性——“弱人类中心主义”的希望
        5.1.2 批判性——“单向度”中判断力的消失
    5.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评析
        5.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成就
        5.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局限
第6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6.1 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置于社会建设的框架中
        6.1.1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
        6.1.2 在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6.2 促进相关生态观念的转变
        6.2.1 有益于资本观的转变
        6.2.2 有益于生产观的转变
        6.2.3 有益于消费观的转变
        6.2.4 有益于科技观的转变
        6.2.5 有益于文明观的转变
    6.3 优化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6.3.1 制度:完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6.3.2 技术:正确认识使用科学技术
        6.3.3 价值观:树立合理的消费价值观
        6.3.4 教育:强化全民生态教育
        6.3.5 行动体系: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7)新媒体艺术真实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科技对艺术的双重影响
        二、艺术观念的自我变革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新媒体艺术整体性研究
        二、新媒体艺术审美特征研究
        三、新媒体艺术真实问题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理论价值与意义
        二、现实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新媒体艺术与艺术真实概述
    第一节 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及其特点
        一、新媒体的含义
        二、新媒体艺术的界定
        三、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艺术真实概念的演变
        一、西方美学中的艺术真实
        二、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艺术真实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艺术真实的重构要素
    第一节 审美观念的转型
        一、大众文化作用下审美距离的消失
        二、消费主义视域下艺术灵韵的消解
    第二节 艺术符号性的凸显
        一、艺术符号的激增
        二、表征危机的出现
    第三节 交互机制的改变
        一、接受者“介入”艺术创作
        二、艺术作品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
第三章 新媒体艺术真实的特点
    第一节 “数字帝国”的虚拟真实
        一、表现形式的数字化
        二、艺术形象的逼真性
        三、精神世界的直观呈现
    第二节 感官真实的综合体验
        一、多感官真实体验
        二、心理距离与审美错觉
    第三节 情感真实的表达
        一、情感的形式化
        二、情感的交互体验
第四章 对新媒体艺术真实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 多重真实中的怡情悦志
        一、感官真实的植入与膨胀
        二、对怡情悦志的深度追求
    第二节 重塑艺术之境
        一、科技冲击下的审美与情感困境
        二、科技语境中对灵韵的重塑
    第三节 人文精神的终极呼唤
        一、数字化生存危机的出现
        二、人文精神的呼唤与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内容和意义
    1.2. 现有研究梳理
    1.3. 研究方法、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第二章 新加坡博物馆的“前史”:1887-1965
    2.1. 国家博物馆前身-–莱佛士博物馆(1887-1965)
    2.2. 莱佛士博物馆的身份信息:“殖民地臣民(colonial subject)”
    2.3. 殖民地身份的影响和讨论
第三章“新加坡人”身份:1965-1993
    3.1. 建国初期国家博物馆的定位探索
    3.2. “新加坡历史”展览:新身份的视觉呈现
    3.3. 开幕系列展中的“新加坡人”身份
    3.4. “海峡华人”展厅:新加坡人身份vs.华人身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亚洲身份(1993–2015)
    4.1. “亚洲价值观”背后的“亚洲身份”
    4.2. 博物馆体系的开创与亚洲身份
    4.3. 亚洲文明博物馆:相隔15年的两个开幕展
    4.4. 土生文化馆馆址的符号意义:道南学校
    4.5. 土生文化馆的身份象征:种族和文化的“混杂”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界都市(Global City)”身份(2015--)
    5.1. “世界都市(Global City)”叙事和身份建构
        5.1.1. “世界都市”的国家定位和文化政策
        5.1.2. “世界都市”的身份意识
    5.2. 国家美术馆的外在身份:建筑、历史和规划
    5.3. 国家美术馆开幕系列大展:三重身份的世界属性
        5.3.1. 本土身份:新加坡艺术史展“你叫什么名字?”
        5.3.2. 独立的本地华人身份:蔡逸溪vs.吴冠中
        5.3.3. 东南亚身份:“东南亚艺术”展的寓意与困境
        5.3.4. “世界都市”的艺术中心:“艺术家与帝国”展览
    5.4. 美术馆的“世界都市”身份:寓意与融合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9)日本战后派作家安部公房个体本位倾向研究 ——论《砂女》对存在主义的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安部公房个体本位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个人经历背景
        一、远离故乡的童年
        二、青年时期的哲学启蒙
        三、身份模糊的“异乡人”
    第二节 战后日本的社会背景
        一、战后日本的社会状况
        二、战后日本文学的重振
        三、战后日本的异质思想
    第三节 对存在主义思想的内化
        一、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思想内涵
        二、安部公房对存在主义内化的表现
第二章 《砂女》中的个体本位主题
    第一节 《砂女》中揭示的生存危机
        一、都市社会中的生存危机
        二、沙丘村庄中的生存危机
        三、“存在先于本质”与生存危机的解救
    第二节 《砂女》中解剖的自我意识危机
        一、边缘化的身份
        二、无意义的工作
    第三节 《砂女》中指出的反抗与自由之路
        一、《砂女》中张扬的自由选择意志
        二、《砂女》中肯定的反抗精神
第三章 基于日本文学传统之上的手法创新
    第一节 日本文学传统的西式改写
        一、与“去政治化”相对的介入文学
        二、境遇剧式的视角转向
    第二节 对日本传统意象定式的打破
        一、沙漠意象的创造
        二、沙漠意象的成因
    第三节 突破传统“自我”藩篱的大胆异化
        一、日本文学传统的自我之思
        二、突破自我观照的异化手法
第四章 安部公房对日本文学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安部公房对日本存在主义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安部公房对日本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雅斯贝尔斯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基本视角和基本内容
第一章 雅斯贝尔斯文化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来源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
        二、战后的“文化重建”
    第二节 理论来源
        一、康德的批判哲学传统
        二、尼采的文化批判理论
        三、克尔凯郭尔的生存论
第二章 雅斯贝尔斯的基本文化观
    第一节 文化的创造与文化符号的界限
        一、文化与人的创造
        二、哲学与科学的界限
        三、哲学与宗教的“对立”
    第二节 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形态
        一、“轴心时代”的产生与特征
        二、共时性的文化
        三、历时性的文化
第三章 雅斯贝尔斯的现代文化批判理论
    第一节 现代人的生存危机
        一、“精神”家园的丧失
        二、文化的异化
        三、技术对现时代人的捆绑
    第二节 生存危机的解决
        一、人的本体价值还原
        二、追寻超越与密码
        三、恪守哲学信仰
第四章 雅斯贝尔斯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意义和限度
    第一节 雅斯贝尔斯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
        一、对弗洛姆精神分析思想的影响
        二、对萨特的自由理论的影响
        三、对汉娜·阿伦特批判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 雅斯贝尔斯文化哲学思想的意义
        一、开创了哲学与文化密切结合的哲学研究范式
        二、对解决当代文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为中国确立文化自信提供理论参照
    第三节 雅斯贝尔斯文化哲学思想的限度
        一、忽略外在环境对人类的的影响
        二、对人类的生存境遇过于悲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现代艺术的生存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 [1]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D]. 高原. 浙江大学, 2021(08)
  • [2]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研究[D]. 谢小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个人与社会关系下汤亭亭小说的生存书写[D]. 谢雅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秩序与超现实:荒诞剧情下的双重组织 ——兼论微电影《村播》创作实践[D]. 梁庭瑞.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6]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王丹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7]新媒体艺术真实问题探究[D]. 马柳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D]. 胡超.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7)
  • [9]日本战后派作家安部公房个体本位倾向研究 ——论《砂女》对存在主义的诠释[D]. 姜欣言.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10]雅斯贝尔斯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 罗爽. 黑龙江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现代艺术的生存危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