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溶剂提取林可霉素的工艺特点

几种溶剂提取林可霉素的工艺特点

一、几种溶媒对林可霉素的萃取工艺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宇[1](2021)在《根结线虫生防菌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的筛选及杀线虫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根结线虫病是由根结线虫引起的严重危害植物根系的土传病害,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对作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结线虫的防治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高毒化学杀线剂给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一些环境友好型的替代手段如生物防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根结线虫的生防因子中,根际细菌由于其功能明确,产业化前景好已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南方根结线虫为靶标,开展了山东省蔬菜主产区抑病性土壤样品中可培养杀线虫细菌的分离筛选并对获得的高效杀虫菌种进行系统的分类鉴定;同时对菌株的杀线虫活性物质进行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形态学及转录组学等方法研究了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通过构建菌株的real time-PCR定量体系检测菌种的定殖能力并通过大田实验评价了菌剂的应用潜力及生态安全性,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抑病性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分离及多样性分析。通过可培养的方法,根据菌落形态区分,从山东省蔬菜主产区13份抑病性土壤样品中共分离获得110株细菌。16S r RN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10株细菌属于4个门,分别为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以及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其中Firmicutes数量最多。在属水平上,110株可培养细菌分类于16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占到总数的77.27%。(2)高效杀线虫菌种的筛选、鉴定。以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为靶标,评价了110株细菌发酵上清液的杀线虫活性。结果表明,41.44%的可培养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致死效果达到50%以上,其中23株细菌的杀线虫率可达75%以上。一株芽孢杆菌AMCC1040对线虫的致死率可达100%,在盆栽实验中,该菌不仅能够降低土壤中的虫口密度及番茄病情指数,同时降低了卵囊形成数量,显着抑制了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发展。根据Biolog生理生化实验、菌体形态特征及16S r RNA序列分析,Bacillus sp.AMCC1040经鉴定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3)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田间防治效果评价。以大姜根结线虫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菌剂全周期的大田防治实验。结果表明,菌剂能够显着降低土壤中的虫口密度,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收获期虫口密度下降了84.48%;同时该菌能够有效减少侵入大姜根系的线虫数,与空白及噻唑膦阳性对照相比,菌剂处理线虫侵染数分别降低了93.68%、58.59%;与空白对照相比,菌剂处理的雌虫数降低了82.91%,有效降低了再繁殖数;收获期菌剂处理的大姜根结线虫病病情指数与空白对照相比降低了57.14%。通过real time PCR检测,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能够在大姜根际有效定殖,其定殖量为5.08~5.49 Log10CFU g-1土。在大姜收获期对各处理大姜根际微生态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菌剂的生态安全性。PCo A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着差异;Alpha-diversity分析结果表明,阳性对照处理显着降低了大姜根际微生态群落的丰度及多样性,而菌剂处理与阳性对照相比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Lef Se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中细菌结构组成差异显着,在菌剂处理中富集的三个门分别是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Gemmatimonadetes(芽单胞菌门)及Firmicutes(厚壁菌门)。(4)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杀线虫活性物质的分析。活性物质基本性质研究结果表明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产生的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遗传稳定性,同时耐受酸性环境,对碱处理敏感。冷冻干燥实验结果表明,经冷冻干燥后的残留固形物用蒸馏水复溶后无杀虫活性;旋蒸实验结果表明,旋蒸瓶内的残余黄色胶状物质无杀虫活性,冷凝瓶中的冷凝液体对J2s的致死效果可达100%。综合上述结果本研究发现由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产生的杀线虫活性成分为挥发性物质。通过HS-SPME-GC/MS分析,在Bacillus altitudinis AMCC1040发酵上清液中共检测出8种特征性挥发性成分,其中6种具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分别为2,3-butanedione(2,3-丁二酮),acetic acid(乙酸),2-isopropoxy ethylamine(2-氨乙基异丙醚),3-methyl-butanoic acid(3-甲基丁酸),2-methyl-butanoic acid(2-甲基丁酸)及octanoic acid(正辛酸),其中正辛酸杀线虫活性最强,其LC100/12h为0.03μL/m L。(5)正辛酸杀线虫作用机理。结合转录组法、生理生化测定及形态学观察分析了正辛酸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正辛酸杀虫具有明显的浓度-时间特征,0.03μL/m L为低杀线虫浓度,此浓度下完全致死线虫需要12h;而在0.08μL/m L浓度下,正辛酸表现出极强杀线虫活性,处理15min后即能达到100%杀虫率。正辛酸能够显着破坏线虫的虫体结构,造成内含物流失,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高浓度辛酸处理的虫体体壁变得不完整,肠、咽等结构被完全破坏并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同时线虫的糖类和蛋白质等结构成分含量也显着降低。通过对上述两种浓度处理下线虫差异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及RT-PCR验证试验证明了正辛酸能够干扰线虫能量代谢及信号传输,破坏线虫的角质层等体壁结构,同时还能抑制线虫的神经及运动系统最终导致线虫的麻痹死亡。此外,线虫在应对低浓度正辛酸的侵害时会启动自身的防御系统,通过上调防御酶体系及异源代谢途径抵抗辛酸的危害。

任省涛[2](2020)在《好氧堆肥法无害化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菌渣是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其高含量的抗生素残留而被列为危险固体废弃物。好氧堆肥法是处理抗生素菌渣实现无害化较为经济可行的方法之一。本文以林可霉素菌渣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堆肥过程中理化参数、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抗性基因等变化,深入分析了堆肥过程中林可霉素降解产物以及降解机制,最后对堆肥腐熟后的林可霉素菌渣堆肥进行大田试验,考察了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对大田作物品质、土壤酶活、土壤微生物和土壤中抗性基因的影响,以对堆肥法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的环境生态风险作了全面评价。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林可霉素菌渣与猪粪混合堆肥,探讨了堆肥法无害化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可以与污泥堆肥一样正常升温,并且堆肥处理后林可霉素残留大幅降解,降解率高达70%。微生物分析表明堆肥初期由于林可霉素残留的抑制作用,林可霉素菌渣堆肥与正常污泥堆肥微生物群落间差异较大,但随着堆肥过程进入腐熟期,林可霉素大幅降解,两种堆肥中微生物群落逐渐趋同。(2)为了提高残留林可霉素的降解率,将堆肥辅料更换为糠醛渣并保持堆肥过程中水分始终为55%~60%。研究结果表明,林可霉素菌渣+糠醛渣堆肥高温时间长,50℃以上高温期达50天以上。经过66天的堆肥处理林可霉素残留的降解率高达99%。对林可霉素降解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质谱分析表明,林可霉素降解途径主要是羟基化、磷酸化和去甲基化。(3)林可霉素菌渣-糠醛渣堆肥微生物多样性测定结果表明,林可霉素菌渣堆肥过程中细菌多样性显着增加,但是真菌多样性由于堆肥高温影响则随着堆肥进程而急剧降低。堆肥过程中细菌主要由Firmicutes和Actinobacteria两大门类组成,真菌主要由Ascomycota门组成。堆肥过程中降解林可霉素的主要细菌菌属为球菌和芽孢杆菌类。(4)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堆肥过程中林可霉素抗性基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nu A基因参与了林可霉素降解,同时erm A、erm B、erm C、sul1和int I1基因均随堆肥细菌数量增加而增加。(5)通过对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ARGs、int I1和林可霉素残留浓度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orynebacterium_1、Anaerococcus、norank_0_TSCOR001-H18、unclassified_f_Enterococcaceae、Peptostreptococcus、Gallicola、Lactobacillus、Peptoniphilus、Paenibacillus、sporosarcina和Cerasibacillus等菌属为林可霉素降解菌属,同时这些菌属为erm A、erm B、erm C和lnu A的潜在宿主。Int I1基因与Saccharomonospora、Truepera、Oceanobacillus和Pusillimonas存在正相关,表明这些细菌属是int I1的潜在宿主。(6)林可霉素菌渣堆肥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林可霉素菌渣堆肥能明显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土壤酶活性及其土壤微生物数量出现短暂增加。但随着堆肥中营养物质逐渐消耗殆尽,各种酶类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又逐渐恢复到正常原土壤状态水平。基于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林可霉素菌渣堆肥施入土壤后,与正常不施肥土壤相比,施用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没有发生显着变化,林可霉素菌渣堆肥的施入不会改变土壤固有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抗性基因测定,结果表明林可霉素菌渣堆肥施入大田后,随着施入时间,林可霉素抗性基因相对丰度也越来越低并最终与正常大田土壤无显着差异,林可霉素菌渣堆肥的施入不会造成大田土壤抗性基因的传播,因此,堆肥化方式处理林可霉素菌渣可以实现其无害化和资源化。

王梦梦[3](2019)在《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效能与土壤施用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抗生素菌渣是发酵类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半固体废弃物,其含水率为60~90%,且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基于此特点,未经处理的抗生素菌渣极易进行二次发酵,产生臭味,对大气、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其中所残留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进入环境会加剧细菌的耐药性,危害人体健康;此外,菌渣中含有的重金属对环境健康也带来一定风险。自2008年抗生素菌渣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来,菌渣的无害化处理是抗生素制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林可霉素菌渣有机质含量丰富、林可霉素结构稳定不易降解等特点,利用水热法处理林可霉素菌渣,旨在实现残留林可霉素的去除,抗性基因的破坏和重金属的稳定化,并将处理后的菌渣施用于林地或草地土壤中增加其肥力。在为林可霉素菌渣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方向的同时探索其进一步资源化的方式,为抗生素菌渣处理与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热技术对林可霉素菌渣进行处理,考察此过程中有机质的释放规律;同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林可霉素去除的水热条件,并且深入研究林可霉素水热处理过程中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溶解性有机物(多糖和蛋白质)、氮、磷营养元素含量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显着增加;水热处理时间延长至180min时,随着美拉德反应的加剧降低了溶解性有机物和氮的含量。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良好,可有效预测林可霉素的去除效果;建立了林可霉素水热降解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描述林可霉素水热去除规律。结合模型分析可知,水热反应温度的提高、酸浓度的增大会增大林可霉素降解速率常数,缩短停滞时间;一定范围内(小于300 mg/L)增大林可霉素初始浓度也会促进林可霉素的降解。考察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过程中特征污染物-抗性基因、可移动遗传因子和重金属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热处理后菌渣中抗性基因、可移动遗传因子的去除率大于99%;目标基因在水热处理过程中的去除可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处理第一阶段(处理前30 min)中目标基因去除速率较第二阶段(处理30 min后)高两个数量级。林可霉素抗性基因的绝对丰度和可移动遗传元件int I1、Tn916/1545的绝对丰度有显着相关性。水热处理后菌渣中稳定态重金属(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比例增加,基于风险编码评价法可知处理后菌渣中重金属环境风险至少降低了一个级别。此外,水热处理后的林可霉素对金黄葡萄球菌和Microcystis微藻细胞均没有抑制作用。林可霉素在水热处理过程中通过水解、连续羟基化反应和脱巯基3种路径生成的相应降解产物活性中心均被破坏,失去了生物毒性。研究处理后菌渣施入以及林可霉素剂量对土壤中林可霉素抗性基因丰度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菌渣没有诱发产生新的耐药基因,而且对土壤中林可霉素耐药基因丰度及基因水平转移的风险没有显着影响。含有不同林可霉素浓度的菌渣施入土壤8 d后,林可霉素抗性基因(除基因lnu A)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绝对丰度显着增高,且基因lmr A和lnu B的丰度与土壤中林可霉素浓度有显着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至50天林可霉素抗性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绝对丰度均减少至对照组水平。施用菌渣的土壤培养8 d后,细菌α多样性指数远远低于对照组,而且土壤中林可霉素浓度和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呈显着的负相关(p<0.01),细菌的丰富度随着林可霉素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此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显着改变,林可霉素浓度为10 mg/kg的土壤细菌与浓度为50 mg/kg和100 mg/kg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显着。然而,当培养时间延长至50 d后,添加菌渣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α多样性指数没有显着差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恢复初始水平的趋势。

杨勇[4](2019)在《黄麻链霉菌AUH-1的分离筛选及其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土壤微生物资源是土壤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资源,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放线菌属是土壤微生物重要类群之一,因其能产生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着的代谢产物,成为宝贵的生物防治资源。本文从江西、福建、河北等地采集的26份土样中,分离到一株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AUH-1。在对其进行菌种鉴定,抗菌活性测定的基础上,重点对发酵培养基的优化、代谢调控分析、抗菌活性评价、抑菌机理及活性产物初步分离鉴定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其生防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直接依据。1.从采集的26份土样中,以西瓜枯萎病菌为供试菌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初筛得到15株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菌株。将15株放线菌进行发酵,其发酵液采用管碟法对细菌、真菌、植物病原菌等指示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进一步复筛得到一株对水稻纹枯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具有最佳抑制效果的拮抗放线菌AUH-1。利用多相分类鉴定的方法综合确定了该菌分类地位,属黄麻链霉菌(Streptomyces corchorusii),并命名为黄麻链霉菌AUH-1。2.对黄麻链霉菌AUH-1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其所产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确定了黄麻链霉菌优化培养基成分的质量浓度为蔗糖3.1%、玉米淀粉0.25%、玉米浆4.5%、硫酸铵0.375%;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黄麻链霉菌AUH-1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黄麻链霉菌AUH-1对供试8种植物病原真菌(西瓜枯萎病菌、烟草黑胫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辣椒疫病菌、葡萄座腔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棉花黄萎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率分别达到81.81%、78.99%、68.25%、67.23%、29.66%、28.25%、24.67%和37.05%,说明该菌具有广谱的植物病原真菌拮抗特性;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其所产抗真菌活性物质对酸碱敏感,但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紫外稳定性,具备开发生物农药的良好应用前景。3.黄麻链霉菌AUH-1各发酵代谢特征曲线表明,其所产抗菌活性物质在菌浓达到一定阶段时才开始大量合成。进一步通过发酵动力学模型拟合研究,得到了有关菌体生长、产物形成和基质消耗等模型和参数,各模型拟合度R2分别达到96.329%、95.954%和96.227%,相对误差均(27)5%,拟合效果较好,为该菌发酵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动力学理论参考。4.以水稻纹枯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为靶菌初步探究了黄麻链霉菌AUH-1的抑菌作用机理,结果发现:黄麻链霉菌AUH-1能够抑制病原菌菌核及孢子萌发,抑制菌丝生长,增大细胞膜通透性,加速菌丝内的原生质、K+、Na+外渗,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受到显着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破坏菌丝蛋白质的合成代谢系统,从而最终影响菌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抑菌作用效果。由此可见,黄麻链霉菌AUH-1所产活性物质主要通过作用于植物病原真菌细胞膜,干扰/破坏膜结构与功能达到抑菌效果。5.发酵上清液和菌体胞内活性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黄麻链霉菌AUH-1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胞内;溶媒萃取结果显示正丁醇的萃取效果最好,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初步确定其属于中等极性物质;捷克八溶剂层析结果表明AUH-1的层析谱型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接近,但主要的抗菌活性组分是否具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特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薄层色谱结果发现:5个组分在层析板上得到分离,其中组分5具有最高的抑菌活性,组分1和组分3也存在抑菌活性,其余组分都没有抑菌活性;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其存在三个最大吸收峰,分别为197 nm、202 nm和256 nm;液相色谱分析探得当甲醇浓度为60%等度洗脱时,样品活性物质成分最多为17种,最大出峰时间为10.798 min;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其中存在O-H、-CH2、C=O、C=C、C-N、C-H和C-O等;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表面光滑,局部存在褶皱和突起,具有粘弹性和吸附性;液质联用分析结果推测其分子量大致为301和318,结合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结果,黄麻链霉菌AUH-1抗菌活性物质可能为环状多羟基羧酸类化合物,但其具体结构仍需做进一步的鉴定。

魏宇[5](2019)在《盐酸林可霉素多晶型与结晶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酸林可霉素为林可酰胺类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败血症、呼吸道感染、骨关节感染等,因其见效快,副作用少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盐酸林可霉素生产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但是其对结晶过程缺乏系统研究并且最终的结晶产品始终存在粒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盐酸林可霉素的结晶过程进行研究,以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首先采用动态法测定了盐酸林可霉素晶型Ⅱ在纯溶剂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N,N-二甲基乙酰胺以及混合溶剂水-正丁醇,水-丙酮中的溶解度,和盐酸林可霉素晶型Ⅰ在混合溶剂水-正丁醇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其溶解度随温度和溶剂中水含量的升高而变大,并且将其溶解度数据用van’t Hoff方程,Apelblat方程,(CNIBS)/Redlich-Kister方程和Jouyban-Acree方程进行关联拟合,拟合结果良好;然后测算了其溶解焓,溶解熵,溶解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数据,结果表明盐酸林可霉素两种晶型的溶解过程均为吸热过程并且为熵驱动。采用激光法测定了盐酸林可霉素在反应结晶过程中介稳区宽度随加酸速率,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介稳区宽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加酸速率的提高和初始浓度的变大而变宽,并且在温度较低(≤333.15K时)和低初始浓度下(≤0.2234g/m L)会析出晶型Ⅰ。通过在线拉曼光谱仪监测了盐酸林可霉素的转晶过程,结合转晶过程浓度在转晶诱导期内逐渐升高达到稳定在稳定晶型成核后开始下降到转晶结束降至稳定晶型溶解度确定了盐酸林可霉素溶液介导转晶的速率控制步骤为成核-溶解控制。考察了溶剂比例,固相负载量,温度和搅拌速率对盐酸林可霉素转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量和温度对转晶的影响最大,其转晶速率随着溶剂中水含量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明显提高。针对工厂生产的盐酸林可霉素存在粒度不均一难控制的问题,考察了工艺参数对产品粒度的影响。对于共沸结晶来说,蒸发速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一定范围内蒸发速率越快产品粒度分布越集中,但过快会导致粒度偏小;对于反应结晶来说,通过添加晶种可以得到粒度均匀的产品,并考察了晶种加入时机,晶种添加量,晶种粒度,养晶时间,加酸速率对产品粒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牛梦旗[6](2017)在《可利霉素的二次溶媒提取及发酵液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可利霉素是由酰化螺旋霉素所组成的大环内酯抗生素,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性质相近的组分,且合格品规格对组分含量有严格的要求,其下游分离纯化工艺是影响可利霉素产品质量的关键。工业提纯可利霉素的方法为溶媒萃取法,主要步骤包括洗涤、反萃和结晶,该工艺路线较为成熟,但对有效组分和杂质的选择特异性小,可利霉素产品的合格率较低。为了更为有效的分离杂质,提高可利霉素生产的合格率,本文对溶媒萃取法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二次溶媒萃取新型工艺,即在原工艺的一次溶媒萃取基础上增加萃取和反萃两步,并对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同时,基于杂质组分分布在有效组分之间,本研究按照极性将杂质分为强极性、组分间和弱极性杂质,以便于采用相应的手段分离不同极性的杂质。本研究亦总结了发酵放罐液组分的含量分布与纯化所得产品的组分分布关系,提出了发酵液组分控制方法,为提高生产的合格率提供物质基础。研究表明:(1)在溶媒萃取反萃步骤中,0.7%NaH2PO4为最适反萃磷酸盐浓度;与草酸相比,磷酸更适宜作为反萃的酸度调节剂;可利霉素在反萃液中稳定性较佳的pH值范围为4.0-6.0。(2)在溶媒萃取结晶步骤中,以组分分布尤其是杂质含量作为优化结晶工艺的重点,确定最优结晶终点pH为7.5-8.0,结晶温度为25-35℃。(3)二次溶媒萃取工艺中的第二次萃取水酯相比为5:1,反萃酯水相比为1:6时,有利于优化产品组分分布。(4)当组分间杂质含量大于3%时,对不合格品的再纯化不能提高成品的合格率。(5)发酵液的质量对可利霉素产品的组分分布有很大影响,以组分含量作为终止发酵的控制指标为:异戊酰螺旋霉素Ⅲ≥10%,异戊酰螺旋霉素Ⅰ+Ⅱ+Ⅲ≥17%,总酰化螺旋霉素≥40%,乙酰螺旋霉素Ⅱ与乙酰螺旋霉素ⅢI之间杂质≤3.7%,丙酰螺旋霉素Ⅱ与丙酰螺旋霉素Ⅲ之间杂质≤3.0%。本研究开发的二次溶媒提取新工艺,可明显提高可利霉素产品的合格率。所提出的以组分分布作为不合格产品的再纯化与发酵的控制依据,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增辉[7](2017)在《螺旋霉素组分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螺旋霉素(Spiramycin)是由螺旋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生物合成的一种16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药典和实际生产需要,要求螺旋霉素组分Ⅰ≤12%且总组分(螺旋霉素组分Ⅰ、II、III之和)≥80%。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螺旋霉素组分的研究报道较少。为解决螺旋霉素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组分不合格问题,从不同菌种保藏形式对螺旋霉素发酵组分的影响、发酵工艺优化、提取过程等方面进行研究。所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研究不同菌种保藏形式及不同批次种子合成螺旋霉素各组分及发酵效价的差异,发现来自于斜面培养的菌种发酵液在组分SPMⅠ、SPMⅢ上明显高于来自于冷冻管的菌种发酵液。通过15L发酵罐实验发现,在补料等外部工艺条件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螺旋霉素链霉菌对发酵组分Ⅰ及总组分有重要影响。2、研究发酵生产过程中不同发酵周期组分的变化情况,发现发酵液中螺旋霉素的总组分在发酵61h时达到最高值,随着发酵的进行总组分不断下降,但效价则随发酵进行而升高;在发酵培养基消后总糖浓度为6.6-7.2g/100mL时,螺旋霉素生产发酵液中总组分能完全满足生产中对组分的要求;当使用0.25%的棉籽蛋白替换豆粉时,除可满足总组分符合生产要求,同时可使发酵成本降低2.84%,发酵效价由3428u/mL上升到3614u/mL,生产效益提高8.51%;而在发酵周期为35h时开始补入料液,此时发酵效价达到3981u/mL,发酵液总组分为81.686%,组分Ⅰ10.523%符合发酵生产对组分、质量的要求。在研究发酵生产过程中搅拌对发酵生产影响的实验中,发现在发酵的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搅拌转速有利于发酵效价的增长,也有利于发酵液组分符合生产的要求。3、对比新溶媒、洗后再生溶媒、新溶媒套用后溶媒、生产旧溶媒及反萃取pH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实验样品的总组分在同一溶媒条件下随反萃取pH的降低而降低,在相同反萃取pH条件下,总组分从高至低依次为:新溶媒、洗后回生溶媒、新溶媒套用、生产旧溶媒;对于发酵染菌罐,提高过滤温度至50℃,有利于除去发酵液中杂质,提高收率和产品中总组分含量,但对于组分Ⅰ无明显影响。

李芷琪,毛龙飞,吕和平,叶蕊芳[8](2017)在《涡轮萃取塔在林可霉素萃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林可霉素是一种高效广谱抗生素,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大多采用多级混合澄清槽从发酵液中萃取林可霉素,但混合澄清槽存在占地面积大、溶剂储存量大、操作费用高,操作环境差等问题。涡轮萃取塔是一种高效的萃取塔,有着占地面积小、溶剂储存量低、萃取效率高等优点。在直径50 mm小型涡轮萃取塔中对林可霉素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相比、不同转数条件下,研究了林可霉素的传质情况及液滴直径大小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量的情况下,随着转速增高,分散相滞留率随之增高,林可霉素的萃取效果越好。在相同转速、轻相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重相流量越低,林可霉素的萃取效果越好。研究结果表明:涡轮萃取塔用于林可霉素的萃取是可行的。

王立业[9](2016)在《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处置与残留消除研究》文中提出艾地普林为新型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类抗菌药,药效学与甲氧苄啶(TMP)相似,但在多种动物的药动学性质显着优于TMP,预示着该药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和处置不仅关系到药理活性或毒性的变化,同时也影响其残留部位与消除速率。为了全面揭示艾地普林在多种动物体内的变化过程与规律,科学评价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本研究首先合成了氚标记艾地普林,采用放射性示踪与LC-v.ARC/MS-IT-TOF联用对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代谢、排泄、分布和消除进行研究;制备艾地普林及主要代谢物的标准物质;研制艾地普林注射剂并对其在猪体内的排泄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鸡和鱼主要组织中的多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体内的残留消除进行研究,进一步确定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最后按照JFFCA等国际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性评估的指导原则,艾地普林开展食品安全性评价。本研究为艾地普林的临床使用和残留监控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1氚标记艾地普林的合成及其质量标准研究以3,5-二甲氧基-4-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经醛基还原、溴取代、斯文氧化、Knoevenagel反应及成环反应合成2-溴-艾地普林。2-溴-艾地普林在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和DMF的混合溶液中与250mmHg氚气在60℃下被10%Pd/C催化发生T-Br交换生成粗产物2-氚-艾地普林。对粗产物进行制备液相分离纯化得到2-氚-艾地普林。对2-氚-艾地普林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化学纯度≥99%,放化纯度≥99.2%,比活度为17.2Ci/g,-20℃存储6个月其化学纯度和放化纯度均保持在98%以上,稳定性良好。2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与代谢研究猪4头和鸡、鱼、大鼠各6只/尾按5mg/kg BW单次灌胃3H-ADP后不同时间点收集排泄物。样品一部分经消化后LSC测定总放射性,分析艾地普林在动物体内的排泄规律;另取一部分样品经提取净化后LC-v.ARC/MS-IT-TOF对放射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艾地普林在四个物种中排泄集于0-1d,之后缓慢排泄。停药后0-1d,猪、鱼和大鼠的累积排泄回收率达到72%以上,鸡的达到85%以上;停药后0-7d,四种动物的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在14d的回收期内,猪、鸡、鱼和大鼠的累积排泄回收率分别为95.6±1.2%、94.2±3.1%、94.2±2.7%和94.8±7.9%。在猪和大鼠,约78%剂量通过尿液排泄,剩余通过粪便排泄。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分别发现包括原型在内的12、11、3和6种放射性化合物,代途径包括N-脱甲基化、甲氧基脱甲基化、α-羟基化、N-氧化和NH2-葡萄糖醛酸结合。N-脱甲基化是主要的代谢方式,形成两个主要代谢物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和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艾地普林是所有样品中最主要的成分能被检测到最后时间点,其它代谢物消除较快。停药后6h,艾地普林、N-脱一甲基-ADP和N-脱二甲基-ADP在猪尿液和粪便中分别占样品放射性的42.3、11.4、11.8%和89.1、9.7、1.1%,在鸡排泄物占样品放射性的63.2、12.8、6.5%,在鱼排泄物占样品放射性的87.5、9.9、2.5%,在大鼠粪便和尿液中占样品放射性的71.2、14.7、2.6%和79.6、20.5、0.0%。3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分布与消除研究猪24头、鸡36只、鱼42尾和大鼠36只分别随机分为6组(鱼7组)按5mg/kg BW连续7天灌胃3H-ADP,末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宰杀一组动物并收集所有组织。样品一部消化后LSC测定其总放射性,得到组织中总残留量的分布特征;另取一部分主要组织样品经提取净化后HPLC-v.ARC/MS-IT-TOF对药物及其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四个物种中分布广泛,停药后6h,浓度最高的组织为胆汁,其次是肾脏、肝脏、脾脏、肺、肾上腺以及免疫和消化系统,在心脏、肌肉、脂肪、血液、鱼鳔、皮肤和被毛中的浓度相对较低。停药后1d药物浓度下降较快,约为6h浓度的1/2。停药后第7d(鱼第14d)所有组织均能检测到放射性。停药后第14d(鱼21d),肝脏中的药物浓度最高,在猪、鸡、鱼和大鼠中分别达到372±25、160±23、103±21和185±25μg/kg,其次为肾脏;其他组织只能检测到少量放射性。总残留在肝脏的消除半衰期最长,分别达到4.38、3.40、6.63和4.17d,肝脏被推荐作为艾地普林残留监控的靶组织。在猪、鸡、鱼和大鼠的主要组织中,12(A0-A11)、8(A0、A1、A2、A3、A9、A10、A11、A12)、3(A0、A1、A2)和6(A0、A1、A2、A6、A9、A10)放射性化合物被检测到,大部分的放射性化合物在肝脏和肾脏中被发现,肌肉和脂肪中只检测到A0、A1和A2。A0、A1和A2作为主要的组分能被检测到停药后第3d,其他次要代谢物仅能被检测到6h或1d。停药后7d或14d,只能检测到少量A0。在所有四个物种主要组织中,A0的含量最高,占样品放射性的比例均大于42%。A1作为主要代谢物,分别在猪、鸡、鱼和大鼠样品中占样品放射性的18.2~34.1%、21.3~26.8%、12.4~16.8%、19.2~38.5%和 4.0~14.1%、1.6~7.9%、1.6~2.9%、3.1~5.3%。在肝脏中,A0的消除半衰期最长且其消除趋势与总残留趋于一致,建议作为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体内的残留标示物。4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标准物质的制备及质量研究通过优化的艾地普林合成路线合成艾地普林。以3,5-二甲氧基-4-甲氨基苯腈为原料,经过腈基还原、Knoevenagel反应和环合反应合成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以对氨基苯腈为起始原料,经过苯环溴取代、甲氧基化、腈基还原、Knoevenagel反应及环合反应合成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以艾地普林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铝为脱甲基试剂,对艾地普林脱甲基反应得到3-羟基艾地普林。将合成的各化合物经分离纯化、干燥后得标准品候选物。对标准品候选物的结构进行紫外、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的确证并通过对其质量标准研究,得出艾地普林、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3-羟基-艾地普林的含量定值分别为98.76%、98.48%、98.41%和98.32%,相关质量标准符合含量测定标准物质的要求。5艾地普林注射制剂的研制及其在猪体内的排泄研究以ADP为原料药,注射用水为溶媒,乳酸作为助溶剂筛选得到最佳处方组成为:200mg艾地普林加入20.0μL乳酸助溶后定容至2mL注射用水中,溶液经过过滤、封装、灭菌得到艾地普林注射剂。对研制注射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版)注射制剂质量标准要求进行质量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ADP注射液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其在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12个月的长期试验研究中,含量下降均<5%,外观色泽等指标无明显变化,艾地普林注射剂的稳定性良好。建立了艾地普林(AO)、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A1)、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A2)和3-羟基艾地普林(A3)在猪粪便和尿液中的多残留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猪4头按5 mg/kg BW单次肌注艾地普林注射剂,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收集粪便和尿液,样品经提取净化后分别HPLC-UV和LC/MS-IT-TOF测定。结果表明,排泄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0-6h和6h-1d,分别占给药量的25.5±2.9%和26.4±4.7%,之后只有很少的药物被回收。14d内累积回收到66.7士3.5%的给药剂量,其余给药剂量可能为随尿液排泄的未被定量的次要代谢物。尿液中药物的回收量显着大于粪便,分别占给药量的61.4±4.7%和5.3±1.7%。质谱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的化合物种类与放射性研究中口服给药的基本的一致,并未有新的化合物被发现。6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体内的残留消除研究建立了 A0、A1、A2和A3在猪和鸡的肝脏、肾脏、肌肉、脂肪、心、肺、胃、大肠和小肠9种组织和鲤鱼的肝脏、肾脏、肌肉、皮肤、胃肠和鳔6种组织中的多残留检测方法。猪30头、鸡36只和鲤鱼60尾分别平均随机分成6组,猪按5mg/kg BW连续7d肌肉注射、鸡和鲤鱼分别5mg/kg b.w连续7d灌胃艾地普林后不同时间点宰杀一组动物,收集组织。按建立的方法对样品处理并测定。结果表明,肝脏、肾脏和肺脏中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最高,A0是三个物种中不同时间点各组织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其次是A1,A2的含量最低,未检测出A3。在猪、鸡和鱼体内,肝脏是药物滞留时间最长的组织,其中艾地普林原型在肝脏中的半衰期最长,分别为3.04、2.54和4.53d,推荐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鲤鱼体内的残留靶器官为肝脏,残留标示物为艾地普林原型。7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可食组织中休药期和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按照JECFA等国际组织推荐的兽药残留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对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鲤鱼可食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制定艾地普林的最高残留限量(MRLs)和休药期(WDT)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建议采用相对保守的EMEA评价程序所制定的休药期和残留限量标准:艾地普林在猪和鸡肝、肾、肌肉和脂肪及鱼的肌肉中的MRLs为50μg/kg;在猪、鸡和鲤鱼的WDT分别为20d、17d和12d。本研究改进了艾地普林的合成路线并合成得到质量合格的氚标记艾地普林,科学阐释了其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代谢和处置特点,制备得到艾地普林及主要代谢物的标准物质,成功研制艾地普林单方注射制剂并揭示了其在猪体内的排泄规律,确定了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鲤鱼体内的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结合毒理学数据最终制定了艾地普林三种动物体内最大残留限量和休药期等食品安全性标准。这些成果进一步完善了艾地普林安全性评估的内容,为艾地普林的科学合理使用和成功上市提供了必要科学依据。

牛金刚[10](2016)在《吉他霉素生产中萃余相回收再利用的研究》文中指出吉他霉素(Leucomycin,LM),又称柱晶白霉素(Kitasamycin),属于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其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淋病、胆囊炎及败血症等。目前,吉他霉素以发酵法生产,提取多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工艺,使用的萃取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75%含量的辛醇为主的复合溶媒,另一种为醋酸丁酯。目前的生产工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萃取产生的萃余相COD值高(12000mg/L);二是排至净化水站的萃余相量大(生产1吨吉他霉素产生500吨萃余相);三是萃取收率低(75%)。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本文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萃余相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萃余相中含有吉他霉素有效成份,明确了萃余相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了污水处理对废水进行絮凝的方法,开发出一种对吉他霉素萃取时产生的萃余相及萃取相洗涤水的回收利用方法。同时,萃余相及萃取相洗涤水的回收再利用至预处理的工艺调整也是对现有吉他霉素生产工艺的一种改进。优化的工艺步骤为:回收吉他霉素萃余相、萃取相盐析下相及结晶滤液,用草酸、硫酸锌、黄血盐、聚丙烯酰胺对回收水进行处理,使其滤速提高到与清水滤速接近,将处理后的回收水用作发酵液稀释水和板框预处理菌渣的洗涤水。同时,本文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优化了萃余相、萃取相洗涤水混凝处理的最佳方法:回收水加入100PPM硫酸锌、黄血盐、2PPM聚丙烯酰胺,用草酸调p H至3.5,搅拌均匀后静置2h即可利用。这种以吉他霉素为例对萃取法生产抗生素所产生的以萃余相回收为主的废水浅处理再利用的方法在抗生素废水处理上是一种大胆的创新。结果表明:回收的吉他霉素萃余相,经过酸化混凝处理再用作吉他霉素提取预处理的菌渣洗涤水,经小试及生产验证发现该研究是可行的。天方药业某车间一月份放大生产试验,经检测产品质量合格后,投入生产应用,根据当月生产数据总结,共减少排放萃余相2116m3,减少排放COD约50%,当月节约废水处理费用94225元,收率提高5%,增加产量800Kg,增加效益21.6万元,将萃余相处理到可利用条件的费用约为1.2万元。因此,月总效益约29.8万元,年总效益约为357万元。

二、几种溶媒对林可霉素的萃取工艺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溶媒对林可霉素的萃取工艺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根结线虫生防菌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的筛选及杀线虫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根结线虫研究进展
        1.1.1 根结线虫分类地位
        1.1.2 根结线虫生活史
        1.1.3 根结线虫危害
    1.2 根结线虫的防治
        1.2.1 化学防治
        1.2.2 物理方法
        1.2.2.1 土壤曝晒
        1.2.2.2 热蒸汽
        1.2.2.3 淹水
        1.2.3 农业措施
        1.2.3.1 植物残渣清理
        1.2.3.2 轮作
        1.2.3.3 种植抗性品种
        1.2.3.4 土壤改良
        1.2.4 生物防治
        1.2.4.1 植物源杀虫化合物
        1.2.4.2 食线虫真菌
        1.2.4.3 放线菌
        1.2.4.4 细菌
    1.3 生防制剂的开发及应用
        1.3.1 生防制剂开发现状
        1.3.2 生防制剂在开发及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1.3.2.1 菌种资源的进一步发掘
        1.3.2.2 菌种安全性评价
        1.3.2.3 生防制剂生产工艺及剂型研究
        1.3.2.4 菌剂的应用技术研究
    1.4 微生物源杀线虫化合物的发掘
        1.4.1 天然产物的分析技术
        1.4.1.1 萃取法
        1.4.1.2 膜分离法
        1.4.1.3 色谱法
        1.4.2 微生物源杀线虫化合物
    1.5 杀线虫化合物作用机制研究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及目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线虫材料
        2.1.2 植物材料
        2.1.3 培养基及常用储备液
        2.1.4 主要试剂
        2.1.5 色谱柱及填料
        2.1.6 主要仪器
        2.1.7 生化及基因提取试剂盒
    2.2 实验方法
        2.2.1 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大量获得
        2.2.2 抑病性土壤样品的采集
        2.2.3 根际细菌的分离、保藏
        2.2.4 菌株杀线虫功能评价
        2.2.4.1 菌株发酵上清液制备
        2.2.4.2 杀虫试验
        2.2.5 菌种鉴定
        2.2.5.1 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征
        2.2.5.2 分子生物学鉴定
        2.2.6 盆栽试验
        2.2.7 大田试验
        2.2.7.1 试验地基本信息
        2.2.7.2 试验设计
        2.2.8 线虫相关指标测定方法
        2.2.8.1 虫口密度测定方法
        2.2.8.2 根系内线虫染色方法
        2.2.9 高地芽孢杆菌real time-PCR定量检测体系
        2.2.9.1 特异性引物设计
        2.2.9.2 Real time-PCR扩增体系
        2.2.9.3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制备及标准曲线构建
        2.2.10 根际微生态分析
        2.2.11 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 活性物质分析
        2.2.11.1 活性物质基本性质
        2.2.11.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挥发性成分
        2.2.12 正辛酸杀线虫作用机理
        2.2.12.1 二龄幼虫的富集
        2.2.12.2 正辛酸母液配置
        2.2.12.3 正辛酸杀线虫特性
        2.2.12.4 正辛酸对线虫虫体结构的影响
        2.2.12.5 正辛酸对线虫酶活影响
        2.2.12.6 转录组测序
        2.2.12.7 RT-PCR检测靶基因转录水平变化
        2.2.1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抑病性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
        3.1.1 可培养细菌分离及鉴定
        3.1.2 杀线虫菌种的筛选
        3.1.3 盆栽试验
        3.1.4 Bacillus sp.AMCC1040 的系统鉴定
    3.2 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 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3.2.1 Real time-PCR定量检测体系
        3.2.2 大田试验
        3.2.2.1 菌剂定殖能力及对虫口密度的影响
        3.2.2.2 菌剂对根内线虫发育的影响
        3.2.2.3 菌剂防治效果评价
        3.2.2.4 大姜根结线虫病发病规律
        3.2.2.5 菌剂对根际微生态影响
    3.3 高地芽孢杆菌杀线虫活性成分分析
        3.3.1 活性物质基本性质
        3.3.1.1 杀线虫动力学性质
        3.3.1.2 活性物质稳定性
        3.3.1.3 活性物质吸附性
        3.3.1.4 活性物质挥发性
        3.3.2 挥发性杀线虫成分分析
    3.4 正辛酸杀线虫作用机理
        3.4.1 正辛酸杀线虫特性
        3.4.2 正辛酸对线虫虫体结构的影响
        3.4.2.1 对线虫虫体形态的影响
        3.4.2.2 对线虫结构成分的影响
        3.4.3 转录组分析
        3.4.3.1 转录组质量分析
        3.4.3.2 差异基因筛选
        3.4.3.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3.4.3.4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3.4.3.5 正辛酸杀线虫作用机理模型
        3.4.3.6 模型验证
4 讨论
    4.1 抑病性土壤中杀线虫细菌分析
    4.2 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 生防潜力
    4.3 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 杀线虫挥发性物质
    4.4 正辛酸作用机理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2)好氧堆肥法无害化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业名词及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抗生素菌渣来源及特点
    1.3 抗生素菌渣处理现状
        1.3.1 饲料化
        1.3.2 焚烧技术
        1.3.3 填埋技术
        1.3.4 能源化技术
        1.3.5 制备活性炭吸附剂
        1.3.6 好氧堆肥技术
        1.3.7 其他技术
    1.4 好氧堆肥法处理抗生素菌渣存在的问题
        1.4.1 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
        1.4.2 抗生素降解产物及其降解机制研究
        1.4.3 微生物研究方法
        1.4.4 微生物抗性的研究方法
    1.5 抗生素菌渣肥对土壤及其作物的影响
        1.5.1 抗生素菌渣肥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1.5.2 抗生素菌渣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5.3 抗生素菌渣肥对土壤抗性基因的影响
        1.5.4 抗生素菌渣堆肥对土壤作物的影响
    1.6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2 试验器材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器材
        2.1.2 试验药品
    2.2 试验方法
        2.2.1 堆肥理化参数的测定
        2.2.2 堆肥生物学参数测定
        2.2.3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
        2.2.4 土壤生物学和酶指标测定
3 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处理效果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处理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抗生素残留量的变化
        3.2.2 堆肥过程中堆肥参数变化
        3.2.3 堆肥过程中细菌和真菌丰度及多样性的变化
        3.2.4 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3.2.5 堆肥过程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变化
    3.3 结论
4 林可霉素菌渣混合糠醛渣堆肥效果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堆肥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堆肥过程中林可霉素残留的降解
        4.2.2 堆肥过程中理化参数的变化
    4.3 结论
5 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微生物群落变化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林可霉素菌渣-糠醛渣堆肥中林可霉素的降解
        5.2.2 林可霉素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变化
        5.2.3 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5.2.4 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组成分析
        5.2.5 堆肥过程中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关系分析
    5.3 结论
6 林可霉素菌渣堆肥过程中抗性基因的变化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分析
        6.2.1 林可霉素降解产物分析
        6.2.2 堆肥过程中抗性基因分析
        6.2.3 ARGs绝对和相对总量变化趋势
        6.2.4 微生物群落分析
        6.2.5 主要细菌属、ARGs、int I1 和抗生素残留皮尔逊热谱图分析
        6.2.6 环境因子、抗性基因和微生物群落关系分析
    6.3 结论
7 林可霉素菌渣堆肥的大田应用试验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地区概况及肥力理化性质
        7.1.2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白菜鲜重及其品质的影响
        7.2.2 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对土壤养分及盐度的影响
        7.2.3 土壤酶的变化
        7.2.4 土壤和作物(小白菜)中林可霉素残留变化情况
        7.2.5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7.2.6 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
        7.2.7 土壤中抗性基因变化
    7.3 结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发明专利
    在学期间获得奖励
    在学期间主持或参与课题
    在学期间参加会议
附录A:林可霉素菌渣理化性质表
附录B:培养基配方(g/L)
    细菌培养基
    放线菌培养基
    真菌培养基
附录C:目的基因引物序列,PCR退火温度及序列长度
附录D:堆肥中16S rRNA基因及抗生素耐药基因的qPCR标准曲线
附录E:PCR引物
致谢

(3)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效能与土壤施用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林可霉素及林可霉素菌渣
        1.2.1 林可霉素性质
        1.2.2 林可霉素菌渣特点及其特征污染物
        1.2.3 林可霉素菌渣的危害
    1.3 抗生素菌渣处理与利用现状研究
        1.3.1 厌氧消化
        1.3.2 好氧堆肥
        1.3.3 热解技术
        1.3.4 提取有用成分和制备可再利用材料
    1.4 目前抗生素菌渣处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1.5 水热技术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1.5.1 水热处理技术基本原理
        1.5.2 影响水热处理的因素
        1.5.3 水热处理目标物去除动力学及生物毒性研究
        1.5.4 水热处理后病原菌与抗性基因的变化
        1.5.5 水热处理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1.6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利用研究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1.7.1 课题来源
        1.7.2 研究内容
        1.7.3 本课题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用林可霉素菌渣
        2.1.2 实验用土壤
    2.2 实验仪器与药品
    2.3 实验装置与实验设计
        2.3.1 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实验
        2.3.2 林可霉素水热降解规律实验
        2.3.3 菌渣土壤施用及剂量效应实验
    2.4 检测方法
        2.4.1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2.4.2 菌渣和土壤中林可霉素的检测
        2.4.3 林可霉素降解产物鉴定及生物毒性测试
        2.4.4 重金属形态分析
        2.4.5 定量PCR分析和高通量测序
    2.5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效能研究
    3.1 引言
    3.2 水热处理对菌丝体细胞的破坏
        3.2.1 菌渣水热处理过程中有机物释放
        3.2.2 菌渣水热处理过程中营养元素释放
        3.2.3 菌渣水热处理过程中释放物质相关性分析
    3.3 林可霉素去除工艺优化
        3.3.1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和统计学分析
        3.3.2 响应变量对菌渣中林可霉素去除的影响
        3.3.3 林可霉素去除最优条件确立
    3.4 林可霉素水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3.4.1 林可霉素水热降解特性分析
        3.4.2 林可霉素降解模型建立
        3.4.3 影响动力学参数因素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热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特征污染物变化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水热处理过程中抗性基因的变化
        4.2.1 水热处理过程中16SrDNA的去除
        4.2.2 水热处理过程中抗性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归趋分析
        4.2.3 可移动遗传元件与林可霉素抗性基因相关性分析
    4.3 水热处理过程中菌渣重金属变化
        4.3.1 重金属在固相和液相中的分配
        4.3.2 菌渣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4.4 菌渣中重金属环境风险分析
    4.5 水热处理前后林可霉素生物毒性比较分析
        4.5.1 金黄葡萄球菌敏感性测试
        4.5.2 微藻敏感性测试
    4.6 林可霉素降解产物及路径研究
        4.6.1 降解产物鉴定
        4.6.2 林可霉素降解路径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林可霉素菌渣土壤施用安全性研究
    5.1 引言
    5.2 林可霉素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研究
    5.3 菌渣施入对土壤中耐药基因及微生物影响
        5.3.1 林可霉素抗性基因丰度变化
        5.3.2 可移动遗传元件丰度变化
        5.3.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5.3.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5.4 林可霉素剂量对土壤耐药基因及微生物影响
        5.4.1 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丰度变化
        5.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5.4.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5.5 林可霉素抗性基因与土壤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黄麻链霉菌AUH-1的分离筛选及其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0 引言
    1 植物病害生防微生物制剂种类及应用
        1.1 细菌制剂
        1.2 真菌制剂
        1.3 放线菌剂
        1.4 复合菌剂
    2 放线菌拮抗植物病原菌作用机理
        2.1 竞争作用
        2.2 产抗生素
        2.3 重寄生和溶菌作用
        2.4 诱导抗性作用
    3 放线菌在生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3.1 放线菌新资源的开发
        3.2 放线菌现有资源的改造
    4 论文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4.1 立题背景
        4.2 课题选题来源及依据
        4.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4.3.1 研究内容
        4.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拮抗植物病原菌Streptomyces corchorusii AUH-1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培养基
        1.2.1 高氏一号培养基
        1.2.2 分离、纯化培养基
        1.2.3 初筛培养基
        1.2.4 复筛培养基
        1.2.5 发酵培养基
        1.2.6 形态学鉴定培养基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1.4 实验方法
        1.4.1 拮抗放线菌菌株的分离筛选
        1.4.2 拮抗菌株的鉴定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样的微生物种群分布情况
        2.2 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
        2.2.1 拮抗放线菌的初筛
        2.2.2 拮抗放线菌的复筛
        2.3 菌株AUH-1的鉴定
        2.3.1 菌株AUH-1的菌落特征
        2.3.2 菌株AUH-1的菌丝形态特征
        2.3.3 菌株AUH-1培养特征
        2.3.4 菌株AUH-1生理生化特征
        2.3.5 菌株AUH-1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黄麻链霉菌AUH-1发酵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
        1.3.1 菌株培养
        1.3.2 抗真菌活性物质的生物测定
        1.3.3 菌体生长量的测定
        1.3.4 发酵培养基优化
        1.3.5 发酵粗提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测定
        1.4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麻链霉菌AUH-1培养条件的确定
        2.1.1 培养基最适碳、氮源的确定
        2.1.2 培养基最适碳、氮源浓度的确定
        2.2 响应面优化培养基的组成
        2.2.1 试验设计与结果
        2.2.2 响应面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2.2.3 黄麻链霉菌AUH-1产抗菌活性物质的培养基最适组合
        2.3 发酵粗提液抗真菌活性研究
        2.3.1 黄麻链霉菌AUH-1发酵粗提液抗植物病原真菌离体生测
        2.3.2 发酵粗提液中抑菌物质的稳定性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黄麻链霉菌AUH-1发酵调控及其动力学拟合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培养基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1.4 摇瓶方法
        1.5 发酵过程各参数测定方法
        1.5.1 发酵液中菌浓的测定
        1.5.2 发酵液pH值测定
        1.5.3 发酵液总糖含量测定
        1.5.4 发酵液还原糖含量测定
        1.5.5 发酵液氨基氮含量测定
        1.5.6 发酵液可溶性磷含量测定
        1.5.7 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麻链霉菌AUH-1发酵过程代谢特征
        2.1.1 菌浓、pH和抑制率变化趋势
        2.1.2 发酵过程中总糖和还原糖变化趋势
        2.1.3 发酵过程中氨基氮和可溶性磷变化趋势
        2.2 动力学模型建立
        2.2.1 细胞生长动力学模型
        2.2.2 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
        2.2.3 基质消耗动力学模型
        2.3 动力学模型拟合求解与检验
        2.4 模型拟合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黄麻链霉菌AUH-1拮抗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机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1.4 实验方法
        1.4.1 AUH-1菌株发酵液的制备
        1.4.2 AUH-1菌株对病原菌菌落及形态学的影响
        1.4.3 AUH-1发酵滤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1.4.4 AUH-1对病原菌菌核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1.4.5 AUH-1发酵滤液对病原菌细胞膜离子渗漏的影响
        1.4.6 AUH-1发酵滤液对病原菌菌丝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
        1.4.7 AUH-1发酵滤液对病原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1.4.8 AUH-1发酵滤液对病原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麻链霉菌AUH-1对病原菌菌落及形态学的影响
        2.2 黄麻链霉菌AUH-1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2.3 黄麻链霉菌AUH-1对菌核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2.4 黄麻链霉菌AUH-1对细胞膜离子渗漏的影响
        2.5 黄麻链霉菌AUH-1对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
        2.6 黄麻链霉菌AUH-1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2.7 黄麻链霉菌AUH-1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黄麻链霉菌AUH-1抑菌物质初步分离及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1.4 实验方法
        1.4.1 AUH-1菌株发酵液的制备
        1.4.2 AUH-1菌株发酵液的上清液粗提物及菌体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试验
        1.4.3 活性产物溶媒萃取剂的选择
        1.4.4 捷克八溶剂系统层析测定
        1.4.5 抑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薄层层析检测
        1.4.6 特征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1.4.7 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
        1.4.8 抗真菌活性物质结构的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麻链霉菌AUH-1上清液和菌体粗提物的抑菌效果
        2.2 不同萃取剂的萃取效果
        2.3 抗真菌活性产物类别鉴定
        2.4 薄层色谱实验结果
        2.5 紫外光谱吸收测定结果
        2.6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
        2.7 抗真菌活性物质鉴定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1.1 拮抗植物病原菌Streptomyces corchorusii AUH-1分离鉴定
        1.2 黄麻链霉菌AUH-1抗菌活性物质发酵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1.3 黄麻链霉菌AUH-1发酵代谢调控及其动力学拟合分析
        1.4 黄麻链霉菌AUH-1的抑菌机理研究
        1.5 黄麻链霉菌AUH-1抑菌物质初步分离及鉴定
    2 论文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5)盐酸林可霉素多晶型与结晶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盐酸林可霉素简介
    1.2 盐酸林可霉素研究与生产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第2章 盐酸林可霉素结晶热力学
    2.1 引言
    2.2 文献综述
        2.2.1 溶解度及其测定方法
        2.2.2 溶解度的关联模型
        2.2.3 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质计算
        2.2.4 介稳区及其测定方法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2.3.2 溶解度测定的实验步骤
        2.3.3 介稳区测量的实验步骤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盐酸林可霉素的表征与分析
        2.4.2 盐酸林可霉素的溶解度
        2.4.3 盐酸林可霉素反应结晶的介稳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盐酸林可霉素溶液介导转晶研究
    3.1 引言
    3.2 文献综述
        3.2.1 多晶型的稳定性
        3.2.2 多晶型的转晶方式
        3.2.3 溶液介导转晶过程中的速率控制步骤
        3.2.4 影响溶液介导转晶的因素
        3.2.5 溶液介导转晶的监测技术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3.2 实验步骤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盐酸林可霉素溶液介导转晶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
        3.4.2 溶剂组成对盐酸林可霉素溶液介导转晶的影响
        3.4.3 固相负载量对盐酸林可霉素溶液介导转晶的影响
        3.4.4 温度对盐酸林可霉素溶液介导转晶的影响
        3.4.5 搅拌速率对盐酸林可霉素溶液介导转晶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盐酸林可霉素结晶工艺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文献综述
        4.2.1 盐酸林可霉素生产现状
        4.2.2 结晶方法和操作参数简要介绍
    4.3 盐酸林可霉素共沸结晶工艺优化
        4.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3.2 实验步骤
        4.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盐酸林可霉素反应结晶工艺优化
        4.4.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4.2 实验步骤
        4.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可利霉素的二次溶媒提取及发酵液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2 可利霉素概述
        1.2.1 结构组成
        1.2.2 理化性质
    1.3 可利霉素的生物合成
        1.3.1 发酵
        1.3.2 提取
        1.3.3 可利霉素的提取工艺
        1.3.3.1 大孔树脂吸附工艺
        1.3.3.2 溶媒萃取工艺
    1.4 可利霉素的组分分离及鉴别
        1.4.1 可利霉素的组分分离
        1.4.2 可利霉素的组分鉴别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1 课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2章 可利霉素的分析检测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分析方法
        2.2.1 分光光度法测定可利霉素的浓度
        2.2.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利霉素组分含量
    2.3 可利霉素HPLC图谱识别、杂质分类及收率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利霉素的溶媒提取工艺优化
    3.1 实验原理
        3.1.1 可利霉素的纯化
        3.1.2 组分的选择性计算
    3.2 实验装置图
    3.3 反萃条件优化
        3.3.1 反萃取剂NaH2PO4溶液的浓度
        3.3.2 酸性调节剂的选择
        3.3.3 反萃相比
        3.3.4 可利霉素的酸稳定性
    3.4 结晶条件优化
        3.4.1 结晶pH值
        3.4.2 结晶温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利霉素二次溶媒萃取工艺的开发
    4.1 理论分析
    4.2 二次溶媒萃取工艺的提出
    4.3 二次溶媒萃取相比
        4.3.1 不同相比下各组分的选择性系数
        4.3.2 二次溶媒萃取与一次溶媒萃取成品的对比
    4.4 二次溶媒反萃相比
        4.4.1 组分收率与相比的关系
        4.4.2 组分含量与相比的关系
    4.5 二次溶媒萃取工艺的技术可行性论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利霉素的再纯化和发酵液质量控制指标
    5.1 可利霉素的再纯化
        5.1.1 可利霉素再纯化案例
        5.1.2 可利霉素再纯化后的杂质分布特点
    5.2 可利霉素提取除杂机理
    5.3 可利霉素发酵放罐液的组分控制
        5.3.1 发酵过程的效价和组分变化
        5.3.2 有效组分的控制指标
        5.3.3 未知杂质的控制指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螺旋霉素组分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螺旋霉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1.1.1 螺旋霉素的抗菌作用
        1.1.2 螺旋霉素的临床应用
    1.2 螺旋霉素的研究进展
        1.2.1 简介
        1.2.2 结构特性
        1.2.3 理化性质
        1.2.4 生物合成过程
        1.2.5 菌种选育的进展
    1.3 螺旋霉素发酵工艺控制研究进展
        1.3.1 碳源
        1.3.2 氮源
        1.3.3 磷酸盐
        1.3.4 前体
        1.3.5 金属离子
        1.3.6 氨基酸和维生素
        1.3.7 补料工艺的控制
    1.4 螺旋霉素的提取研究现状
    1.5 色谱法检测分析
    1.6 研究意义、目的
    1.7 研究内容
        1.7.1 不同批次菌种对发酵液组分的影响
        1.7.2 通过发酵工艺优化提高螺旋霉素发酵液组分
        1.7.3 通过提取工艺优化提高螺旋霉素组分
第二章 不同批次菌种对螺旋霉素发酵组分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菌种
        2.1.2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设备
        2.1.3 培养基组成
        2.1.4 培养方法
        2.1.5 螺旋霉素效价及组分的测定
        2.1.6 不同菌种保藏形式对组分的影响
        2.1.7 不同批次菌种对组分的影响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菌种保藏形式对组分的影响结果
        2.2.2 不同批次菌种对组分的影响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发酵工艺对螺旋霉素组分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菌种
        3.1.2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3.1.3 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方法
        3.1.4 螺旋霉素效价及组分的测定
        3.1.5 发酵过程参数测定
        3.1.6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螺旋霉素发酵过程中各组分随发酵周期的变化情况
        3.2.2 培养基初始总糖浓度对螺旋霉素发酵组分的影响
        3.2.3 氮源替代对发酵组分的影响
        3.2.4 搅拌转速形式对发酵组分的影响
        3.2.5 补料起始时间对发酵组分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提取工艺对螺旋霉素组分的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用发酵液
        4.1.2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设备
        4.1.3 螺旋霉素的提取操作
        4.1.4 套用溶媒的清理
    4.2 试验方法
        4.2.1 提取过程中组分变化
        4.2.2 溶媒及反萃取pH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4.2.3 过滤温度对染菌罐提取的影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提取过程中组分变化
        4.3.2 溶媒及反萃取pH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4.3.3 过滤温度对染菌罐提取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8)涡轮萃取塔在林可霉素萃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萃取装置-小试涡轮萃取塔
    1.3 实验方法
        1.3.1 林可霉素检测方法
        1.3.2 林可霉素萃取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通量的萃取效果
    2.2 不同转速的萃取效果
    2.3 分散相滞留率与萃取效果的关系
3 结论

(9)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处置与残留消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药效学研究
        1.2.2 毒理学研究
        1.2.3 代谢研究
        1.2.4 药动学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2 氚标记艾地普林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药物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3 氚标记艾地普林的合成工艺
        2.1.4 氚标记艾地普林的质量标准研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氚标记艾地普林及其中间产物结构鉴定
        2.2.2 氚标记艾地普林的质量标准
    2.3 讨论
3 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物料平衡与代谢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药物与试剂
        3.1.2 溶液的配制
        3.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4 实验动物
        3.1.5 给药与采样
        3.1.6 样品处理
        3.1.7 样品的测定
        3.1.8 方法学考核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方法学考核
        3.2.2 样品提取方法的确定
        3.2.3 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
        3.2.4 艾地普林代谢物的鉴定
        3.2.5 艾地普林在四种动物体内代谢谱和代谢路径
    3.3 讨论
        3.3.1 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3.2 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规律
        3.3.3 艾地普林在各个动物体内代谢特点
4 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分布和消除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药物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3 实验动物
        4.1.4 动物给药与采样
        4.1.5 样品处理
        4.1.6 样品测定
        4.1.7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提取方法的确定
        4.2.2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分布
        4.2.3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鸡、鱼和大鼠组织中的消除
    4.3 讨论
        4.3.1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特征
        4.3.2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规律
5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标准品的制备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仪器和设备
        5.1.2 原料和试剂
        5.1.3 艾地普林的合成与纯化
        5.1.4 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的合成与纯化
        5.1.5 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的合成与纯化
        5.1.6 3-羟基艾地普林的合成与纯化
        5.1.7 质量标准研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结构表征
        5.2.2 纯度测定
        5.2.3 理化性质及一般杂质检查
        5.2.4 含量定值
        5.2.5 均匀性检验
        5.2.6 稳定性检验
    5.3 讨论
6 艾地普林注射制剂的研制
    6.1 药品与试剂
    6.2 仪器与设备
    6.3 处方研究
        6.3.1 辅料的选择
        6.3.2 处方筛选
        6.3.3 制备工艺
        6.3.4 工艺流程
    6.4 质量标准研究
        6.4.1 外观性状
        6.4.2 鉴别
        6.4.3 检查
        6.4.4 稳定性研究
    6.5 结果与分析
        6.5.1 处方筛选
        6.5.2 质量标准
    6.6 讨论
7 艾地普林注射制剂在猪体内的排泄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药物与试剂
        7.1.2 溶液的配制
        7.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7.1.4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尿液和粪便中多残留检测方法
        7.1.5 动物给药、样品的收集与测定
        7.1.6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在猪尿液和粪便中的定量方法学
        7.2.2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尿液和粪便中的排泄规律
    7.3 讨论
        7.3.1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在粪便和尿液中的定量方法学
        7.3.2 艾地普林在粪便和尿液中的排泄规律
8 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可食性组织中的残留消除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药物与试剂
        8.1.2 溶液的配制
        8.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8.1.4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多残留检测方法
        8.1.5 动物给药、样品的收集与测定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定量方法学
        8.2.2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
    8.3 讨论
        8.3.1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的定量方法学
        8.3.2 艾地普林在三种食品动物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9 艾地普林在食品动物的安全性评价
    9.1 JECFA
        9.1.1 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9.1.2 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
        9.1.3 推荐最高残留限量(MRL)
        9.1.4 休药期
        9.1.5 膳食暴露评估
    9.2 FDA
        9.2.1 日许量(ADI)
        9.2.2 安全浓度(Safety Concentration,SC)
        9.2.3 残留靶组织与残留标示物
        9.2.4 最高残留限量(MRLs)
        9.2.5 休药期
    9.3 EMEA
        9.3.1 日许量
        9.3.2 安全浓度
        9.3.3 残留靶组织与残留标示物
        9.3.4 最高残留限量(MRLs)
        9.3.5 计算TMDI
        9.3.6 休药期
    9.4 推荐我国的残留限量标准草案
10 全文创新性总结
11 文献综述:抗菌增效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作用机制
    11.2 构效关系
    11.3 耐药机制
    11.4 应用于临床的抗菌增效剂
        11.4.1 甲氧苄啶
        11.4.2 巴喹普林
        11.4.3 奥美普林
        11.4.4 溴莫普林
    11.5 新型抗菌增效剂的研发
        11.5.1 依匹普林
        11.5.2 克拉普林
        11.5.3 AR-709
        11.5.4 RAB1
        11.5.5 K-130
    11.6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Ⅰ—作者简介
    附录Ⅱ—氚标记艾地普林制备的标准操作规程
    附录Ⅲ—动物可食性组织中艾地普林及主要代谢物定量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
    附录Ⅳ—答辩主要问题的回答与论文修改

(10)吉他霉素生产中萃余相回收再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背景
    1.1 吉他霉素概述
        1.1.1 吉他霉素的理化性质
        1.1.2 吉他霉素的结构
        1.1.3 吉他霉素的质量标准
        1.1.4 吉他霉素的生物合成及组份转换
        1.1.5 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吉他霉素萃取工艺的生产现状及研究进展
        1.4.1 预处理及固液分离技术
        1.4.2 沉淀
        1.4.3 萃取
    1.5 抗生素的污水处理方法
        1.5.1 抗生素废水处理的物理方法
        1.5.2 抗生素废水处理化学方法
        1.5.3 抗生素废水生物处理方法
    1.6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2 方法
        2.2.1 效价测定
        2.2.2 COD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法
        2.2.3 萃余相洗水与清水洗水的小试实验方法
    2.3 放大实验与生产运行实验方法
        2.3.1 放大生产过程工艺流程
        2.3.2 预处理操作方法
        2.3.3 萃取及反萃取操作方法
        2.3.4 收率计算方法
第三章 小试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1 75%辛醇为主要成分复合溶媒作萃取剂萃余相的工艺研究
        3.1.1 萃余相组份分析
        3.1.2 酸化处理后的萃取废水的上清液和清水分别加入发酵液再酸化处理后的滤速对比
        3.1.3 用草酸调萃余相pH,加 100PPM硫酸锌和黄血盐、2PPM聚丙酰胺絮凝,不同pH条件下的滤速实验
        3.1.4 吉他霉素滤液不同萃取pH下的萃余相效价实验
        3.1.5 生产上萃余相酸化前后的效价对比实验
        3.1.6 硫酸锌黄血盐用量的滤速实验
        3.1.7 萃余相调pH 3.5 加 100PPM硫酸锌黄血盐聚丙烯酰胺加量及静止时间的滤速实验
        3.1.8 萃余相洗水与清水洗水收率的对比实验
        3.1.9 产品液相组份分析
        3.1.10 主要A5组份及总组份对比分析
        3.1.11 排放废水COD对比试验
    3.2 选用醋酸丁酯作为萃取剂萃余相的研究
        3.2.1 醋酸丁酯萃余相加 50PPM硫酸锌和黄血盐及 1PPM聚丙酰胺絮凝草酸调不同PH滤速实验
        3.2.2 醋酸丁酯萃余相硫酸锌黄血盐用量滤速实验
        3.2.3 醋酸丁酯萃余相调pH3.5 加 50PPM硫酸锌黄血盐聚丙烯酰胺加量及静止时间的滤速实验
    3.3 小试小结
    3.4 小试讨论
第四章 放大实验及生产运行
    4.1 放大实验实验结果
        4.1.1 滤渣洗涤水效价情况
        4.1.2 原工艺生产污水与试验生产污水COD对比
        4.1.3 放大实验收率结果
        4.1.4 生产放大实验与原工艺产品质量对比
        4.1.5 原工艺生产批次 22/23/24 与实验批次 25/26/27 的产品液相图谱对比
    4.2 生产运行经济分析
        4.2.1 生产运行萃余相回收数量及处理费用表
        4.2.2 生产运行效益分析
    4.3 放大实验及生产运行小结
    4.4 放大实验及生产运行讨论
第五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几种溶媒对林可霉素的萃取工艺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根结线虫生防菌高地芽孢杆菌AMCC1040的筛选及杀线虫作用机理研究[D]. 王建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好氧堆肥法无害化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研究[D]. 任省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3]林可霉素菌渣水热处理效能与土壤施用安全性研究[D]. 王梦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4]黄麻链霉菌AUH-1的分离筛选及其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D]. 杨勇.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5]盐酸林可霉素多晶型与结晶过程研究[D]. 魏宇. 天津大学, 2019(06)
  • [6]可利霉素的二次溶媒提取及发酵液质量控制[D]. 牛梦旗.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8)
  • [7]螺旋霉素组分优化的研究[D]. 张增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8]涡轮萃取塔在林可霉素萃取中的应用研究[J]. 李芷琪,毛龙飞,吕和平,叶蕊芳. 当代化工, 2017(03)
  • [9]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处置与残留消除研究[D]. 王立业.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5)
  • [10]吉他霉素生产中萃余相回收再利用的研究[D]. 牛金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标签:;  ;  ;  ;  ;  

几种溶剂提取林可霉素的工艺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