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寻呼区域分析的小灵通网络优化方法

基于寻呼区域分析的小灵通网络优化方法

一、以寻呼区分析为基础的PHS网络优化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曹莲[1](2020)在《蜂窝物联网无线资源控制优化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蜂窝物联网(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CIoT)作为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演进方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协议负责连接控制、承载建立等核心功能,是CIoT空口协议的关键部分。随着各种物联网场景的不断涌现,传输业务的多样化对无线资源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RRC切片化和智能化将是满足多样化业务需求的有效方案。本文基于当前的蜂窝物联网中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标准设计并实现具备RRC切片功能的RRC协议,实现连接控制等主要功能。RRC协议的设计基于主要功能进行模块划分,软件代码基于Open Air Interface(OAI)平台实现并进行功能验证和测试。通过切片化的设计使RRC子层具备切片建立、修改和删除的功能,满足了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切片独立运行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满足不同终端的业务特征和变化的需求,通过调整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参数配置来优化物联网终端的功耗,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动态参数优化机制。首先,通过研究物联网DRX模式的工作原理,本文定义一种衡量物联网能效和下行传输时延的准则,以其为优化目标,选用Q-learning算法适配后在RRC子层的协同管理模块内实现,使其具备实时分析蜂窝物联网终端的业务特征并动态配置DRX参数的能力。最后,协议模拟运行的结果表明,该方案相比于传统DRX的实现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具备多样性和多变性的蜂窝物联网终端的功耗和时延。

罗海军[2](2017)在《基于位置更新信令数据的伪基站侦测研究》文中认为伪基站的泛滥对网络安全构成严重挑战,因此整治伪基站也是国家整治网络安全的重点之一。伪基站通过冒充运营商的基站,诱使用户接入,从而窃取用户信息,发送垃圾短信甚至诈骗短信,不但对用户的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造成影响,而且由于移动用户接入伪基站后,位置更新频繁,通信信令增加,容易导致运营商网络出现拥塞。伪基站本身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无线通信系统,无需与现网相联,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因此如何侦测并定位伪基站是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根据伪基站的主要特征,研究这些特征与伪基站的相关性,通过数学的定量分析,找出其中最显着相关的特征,为研究伪基站的侦测算法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计算,发现“位置更新偏移次数”是与伪基站显着相关的特征,以此为基础,本文由简到繁研究了三种伪基站侦测算法。第一种侦测算法是基于固定的位置区编码LAC(Location Area Code)的伪基站侦测算法,主要针对早期网络的位置区编码LAC固定的伪基站的侦测。由于算法基于当前的用户信令数据流,无需与历史信息进行比对,因此非常高效,能快速的甄别出伪基站。但对于位置区LAC可以变化的伪基站,第一种方法完全失效,因此出现了第二种方法:排除正常位置更新的伪基站侦测算法。为解决算法中用到LAC的邻区关系表手工维护耗时耗力且容易出错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邻区关系表的自学习算法,使系统能自动识别和更新LAC的邻区关系信息。针对最新的“智能”型伪基站,本文提出了第三种伪基站侦测算法:位置更新记录法。该种伪基站能侦测并冒用邻区的位置区LAC号码的情况,能躲避前两种算法的侦测。本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保存位置更新的历史信息,结合历史数据分析出异常的位置更新,从而侦测出网络中存在的伪基站和其所在的小区。这是本文的主要贡献。论文最后对侦测算法进行实地验证和测试分析,采用数学方法对判定为伪基站的小区进行可信度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锁定伪基站存在区域,提高了伪基站的检测率。

李燕春[3](2014)在《CDMA20001X网络基于客户感知度的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自九十年代初,我国引入GSM(2G)移动通信网络以来,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截止2013年全国移动用户数量达到11.6亿。2014年工信部正式批复建设TD-LTE(4G)网络后,国内三大运营商已从单纯的语音通信服务发展到语音业务、在线业务、及时通讯(立即动静、视频和共享)和准即时通讯(电子邮件、语音邮件和短动静业务)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商。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给运营商的维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将客户感知度融入网络优化过程之中将是本文重点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发现传统各个本地网优化过程中对客户感知度优化理解程度差异性很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客户感知度鉴定标准、量化方法和实施准则,制定一套适用于国内各个本地网的评估方法和优化原则,逐步实现从传统KPI指标优化向客户感知度优化的转变。通过客户感知度的优化研究,使数据业务优化与语音业务的优化工作条理清晰,网络优化工作更加符合客户真实感受。论文首先对中国电信运营商CDMA和EV-DO网络的技术特点进行描述,由各自的技术特点确定它们网络评估与优化的侧重点,提出语音业务客户感知度优化的基本内容,即多载波组网策略;位置区、登记区、寻呼区的规划、资源负荷评估、PN规划等方法提升用户的接续性与保持性,并通过DT/CQT测试进行现场验证。其次从量化客户感知度与提升客户感知这二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话务量与语音质量的关联性、位置登记区规划与优化、PN规划及资源系统负荷分析等与客户感密切相关的优化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网络性能指标与客户感知度的关系,并辅以实例进行佐证。另外一方面通过3G下切2G占比、客户感知度与KPI指标的关联性和用户行为分析等建立一套适用数据业务的客户感知度评价体系,拓展网络评估优化的内涵。在论述中辅以工程案例作为论据,以期确立面向网络KPI指标优化和客户感知度相融合的优化体系。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对网络优化的未来进一步发展方向和优化重点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转型方向。

陈枫元[4](2014)在《基于载波池技术的GSM网络室内分布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化城市住宅和办公布局的分离和延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规律化和移动化正逐步形成固定模式。而现代人的电话通信方式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面临着手机无法正常通话、遇忙掉话、通话质量差等诸多问题,尤其在大型写字楼、商场内部以及高话务量的校园楼宇中出现。而究其问题本身,是由于运营商电话通信业务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突发性增长和话务量骤然增加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考虑通过载波池技术在GSM室内分布建设中的应用,从而达到解决校园话务拥塞的目的。论文首先从GSM系统的发展、构成以及原理等方面讲起,着重于GSM系统是通过L1、L2、L3协议和Sm、Um、A接口进行作业;其次,讲述了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构成,详细阐述6种无线网络优化的抗话务冲击实施方案(半速率,载波调整,小区合并, 小区分裂, 小区负荷分担, 载波池)以及测试工具和方法(DT测试和CQT测试);第三,深入讨论在移动无线领域所应用的载波池技术,指出载波池是基于光纤直放站技术的产生,包括硬件(远端和近端)和软件(监控和切换)两个系统。以及应用范围(周期性话务量高及突发性话务量高的区域)和设计方法,包含依据、标准和思路;第四,引入室内分布系统作为载波池技术运用的平台,介绍信号分布方式:无源天馈分布、有源分布、光纤分布和泄漏电缆分布方式,室内分布系统技术(室内电磁传播模型、室内分布系统的噪声分析、室内分布系统的上下行平衡)以及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的设计与测试方法;最后,在我的设计论文中,通过对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信号场强、话务量测试情况的介绍和分析,设计了关于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采用载波池室内分布技术解决话务拥塞的方案,实施并且开通测试,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证明了载波池系统在GSM室内分布网络优化中的成功应用。通过本文的讨论,载波池技术在室分领域得到了充足发展,起到解决周期性话务量高及突发性话务量高的目的,最终为运营商资源有效利用和网络覆盖优化发挥了重要价值。

姚瑜敏[5](2011)在《网络质量优化的信令分析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信令监测系统是保障移动通信网络高质量运行,快速响应用户投诉,提升用户感知重要技术手段。信令监测系统以不影响网络运行的高阻跨接、端口镜像、TAP分路、分光器分光等方式采集各类信令和协议数据,进行信令和协议的消息解码、CDR/TDR合成,再现业务接续全过程,进行网络和业务各类指标统计。现有信令监测系统存在架构封闭、接口不开放等问题,不符合运营支撑系统集中化、综合化、平台化的总体发展趋势。信令监测系统新型架构,向着整合统一的方向发展,信令分析向着海量数据处理的方向发展,同时实现多系统、多厂家之间资源的重新整合。规范后的信令监测系统通过信令共享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和多种原始信令数据,进行更精确的信令数据挖掘,进一步改进网络维护水平,优化网络性能,提升网络质量。随着网络业务和用户的不断发展,网络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网管KPI指标已越来越难反映终端客户的业务感知,网络中经常出现网络指标良好,但用户主观感知差等问题。基于信令系统的无线网络质量分析系统充分利用信令监测系统强大的用户级监测能力,实现了对用户感知指标的评估,并创新性地将此分析方法应用到无线网络质量分析中去。本文对基于信令的无线网络质量分析算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寻呼黑洞、乒乓切换、单通串话三个专题的深入分析,为网络优化人员优化无线网络质量提供了有效手段。

郭喆[6](2011)在《基于用户行为的无线通信网络综合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移动通信网络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其网络技术日趋成熟——目前3G网络已经成功商用,正在向LTE、4G网络演进。现在的移动通信网络具有多种网络异构并存,网络服务亟待创新,网络数据多元化等特点和要求。为了构建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网络,必须以现有商用网络为基础,业务融合为目标,构建为用户行为服务的移动通信网络。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群特性的动态凝聚层移动网络模型研究”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宽带移动业务关键技术开放式研究”,针对目前移动通信网络中考虑用户行为的网络优化工作和更进一步实施LTE、4G网络的构建工作,通过对移动用户的通信行为分析,对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网络综合优化进行探讨,从而推动移动通信网络研究的发展。和传统意义上的网络优化工作不同,网络综合优化不但考虑了改善网络服务质量,更注重增加网络给用户带来的使用感受增益,即在满足用户基本通信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创新的服务,而这些工作都需要考虑用户行为的影响因素。本论文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三大部分,一是通过采集和分析移动网络中具有用户行为特征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映射到用户的通信行为对网络的影响,研究网络中存在用户行为特征,二是在对用户行为特征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形成对用户行为的统计特性、对传统的网络优化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提出包括改善误码率,提高切换成功率和缩短同步建立时间等一些新的网络优化方法和模型,三是讨论移动通信网络中用户移动性、消费模式、交往模式等用户行为,研究用户行为的潜在规律,考虑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移动用户,实现网络服务上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行为研究方法,是由复杂用户行为的数据采集、感知、分析,形成用户行为分析的目标和方向,将网络关键性能指标(KPI)与用户行为进行映射,从而对传统移动网络优化工作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启发的过程。构建移动通信网络用户行为分析体系,使移动网络成为服务于用户行为,又由用户的行为形成统计数据,反馈于网络以提高KPI。(2)对反映用户行为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提出切实可行的用户行为数据采集方案,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和时间的定位和关联,得到用户行为中所形成的统计参数,从而对网络各项性能指标进行针对性分析,分析用户感受的特征数据,给出改进和优化网络的新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网络用户行为提供模型基础。(3)对由用户行为影响的同构/异构网络切换,网络同步建立,系统误码率等传统网络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未来网络发展趋势提出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网络优化的新方法,建立基于用户行为的网络优化框架,将用户及用户行为作为研究网络的核心和目标。(4)通过基站话务量的分布情况研究用户移动行为,特别是对用户群体移动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用户位置预测算法,该方法能对提供基于位置的网络服务以新的思路,增加用户网络体验好感度。(5)通过用户通话行为和消费特征,分析用户消费习惯,对用户通话行为进行建模,结合数据挖掘方法,给出用户通信行为的特征,对网络资源分配,用户细分等应用提供数据支持。(6)通过用户相互联系构建通信社会网络,对由用户和联系人构成的链接进行建模与分析,提出链接稳定性预测问题并给出预测方法,我们已经身处于一个资讯发达的社会,移动网络无疑是最为方便和广泛的载体,移动网络开始呈现泛在的趋势。将用户行为作为网络优化的基础无疑是体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核心,用户行为将成为移动网络的研究热点。考虑移动用户在网络中的行为与相互关系,这样建模和优化网络能够使网络服务适应于用户的业务需求,并激发网络应用新的灵感。本文围绕以上六个问题展开,通过数据映射、数据获取、网络行为建模、综合优化方法几个方面的研究,详述了网络用户行为与网络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融合、数学建模、算法改进、仿真比较,以及在此思路下的案例分析,得到了在当前网络条件下基于用户行为的分析结论。本研究系移动通信网络学科所亟待解决的移动网络优化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所激发的探索类课题,论文的研究工作有助于未来移动通信网技术的发展,突破制约移动通信系统建设的“瓶颈”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前瞻性和实际应用意义。

徐京晶[7](2011)在《无线市话网络的优化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无线网络优化是对投入运行的小灵通无线网络进行参数采集和数据分析,从中找出影响无线网络质量的因素,通过技术手段或参数调整使得无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无线网络优化在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了解网络的增长趋势,为系统扩容提供依据。无线网络规划是无线网络优化的前导阶段,良好的无线网络规划可以大大降低网络优化的工作量。但是,无线网络规划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考虑不到的一些问题,如无线电波传播的不确定性(如障碍物的阻碍等)、基础设施(新商业区、街道和城区的重新布局)的变化、话务负荷的变化、话务要求和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的变化等因素,都需要依靠网络优化来解决。另一方面,当网络运营商发现网络中存在诸如覆盖不好、话音质量差、掉话、网络拥塞、切换成功率低或未开通某些新功能等问题时,也需要对无线网络进行优化。通过不断的网络优化工作,可以缩短呼叫建立时问、提高通话语音质量、使得网络拥有较高可用性及可靠性、改善覆盖率、降低掉话率及拥塞率、提高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和减少用户投拆,最终使小灵通系统成为运营商和客户满意的系统。在对网络所进行的五年多的维护和优化改造过程中,本文根据网络优化改造的原则、目的和特点,采取了一定的步骤和措施。

陈鑫伟[8](2009)在《四川电信攀枝花小灵通网络优化应用》文中研究指明PHS无线市话属于一种微蜂窝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基站的覆盖面积、话务量设计、基站的运营状态以及用户的分布等都会对整个网络的运营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小灵通网络优化是PHS系统运营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小灵通系统的基本原理、网络优化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描述和探讨,内容包括:覆盖、容量、切换、同步、寻呼区设置、干扰、同步、设备检查等。本文前半部分分别从网络优化的概念、网络优化的基础理论、PHS系统的基本协议、各种无线参数、覆盖优化等方面进行纯理论讲解和阐述。后半部分从工作实际经验出发,通过攀枝花PHS网络优化实际项目,把PHS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按流程环节分成几个方面介绍给大家,整个无线网络优化按流程分网络性能统计、网络分析、制订优化方案、工程实施和测试总结五个主要环节。在后面的论文中结合攀枝花PHS网络优化的网优工程实例进行了阐述分析。最后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网络优化方法和网络优化流程。通过本次攀枝花网络优化,解决了攀枝花电信长期以来维护效率低的问题,利用现有资源调整大大节约了网络投资,在有限的资源下,提升整个网络质量。

姜超重[9](2008)在《吉林市小灵通无线网络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从简要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小灵通在中国的应用出发,对PHS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描述。再根据小灵通的技术特点和网络优化实践,对PHS的网络优化思路及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目的是解决无线网络运营中存在的覆盖问题,提高通信质量。在网络优化章节中重点讲述了无线网络中各种问题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对PHS网络中高话务区出现话务饱和、干扰严重等现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PHS网络覆盖、容量和干扰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结合吉林市的工作实际,把理论分析应用到实际的网络中去,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网络质量性能指标有了明显提高,用户满意度大大提升。最后还针对3G业务的出现对PH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生存前景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刘颖[10](2008)在《基于PHS的网络优化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移动通信关系到我们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随着其重要性的增加对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网络质量优化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各个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关注的课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通信的需求也急剧增长,但由于原城市规划的滞后,使得通信建设的管道铺设难度加大,光纤、电缆布放等成本增加。与此同时,通信用户的密度在逐渐加大,对通信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各阶层对通信的个性化需求也日趋旺盛,但是在部分地区由于地形条件和聚居地的限制,有线接入难以进入或接入成本过高。为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PHS系统应运而生,近年来PHS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表明,PHS系统已成为低成本满足移动通信需求的重要手段。本文对PHS技术进行了概述,从PHS的含义和发展背景入手,对PHS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网络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PHS原理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PHS网络优化中室内、室外覆盖优化的主要方法及其解决方案;基于给出的优化方案,本文结合实例案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最后,给出了工程常用的PHS网络优化一般步骤和PHS无线网络优化方法。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来看,本课题的研究会对我国发展PHS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以寻呼区分析为基础的PHS网络优化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寻呼区分析为基础的PHS网络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蜂窝物联网无线资源控制优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蜂窝物联网标准的发展
        1.1.2 蜂窝物联网主要技术特征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蜂窝物联网研究方向
        1.2.2 无线资源控制研究现状
        1.2.3 RAN切片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贡献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NB-IoT无线资源控制协议概述
    2.1 NB-IoT系统概述
        2.1.1 NB-IoT总体架构
        2.1.2 CIoT EPS优化方案
        2.1.3 NB-IoT空口协议栈
    2.2 RRC层概述
        2.2.1 RRC状态机
        2.2.2 RRC层消息
        2.2.3 ASN.1表示与编码
        2.2.4 RRC层协议流程
    2.3 RRC协议中的无线资源控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RRC层协议设计方案
    3.1 RRC层功能需求分析
    3.2 总体架构
    3.3 功能模块设计
        3.3.1 流程控制模块
        3.3.2 消息处理模块
        3.3.3 层间通信模块
        3.3.4 数据存储模块
        3.3.5 协同管理模块
        3.3.6 RRC切片控制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RRC协议实现与验证测试
    4.1 RRC协议实现
        4.1.1 实现平台
        4.1.2 主要数据结构实体
        4.1.3 函数原语
        4.1.4 主要流程和功能实现
    4.2 协议测试
        4.2.1 测试环境
        4.2.2 测试用例
    4.3 RRC切片效果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强化学习的DRX参数控制优化机制
    5.1 问题描述和模型介绍
        5.1.1 场景需求
        5.1.2 问题描述
        5.1.3 框架设计
        5.1.4 数学模型
    5.2 算法描述
        5.2.1 无线资源控制优化的MDP模型
        5.2.2 Q-learning算法
        5.2.3 基于Q-learning实现的DRX参数动态控制方案设计
    5.3 实验验证与性能评价
        5.3.1 实验环境
        5.3.2 模拟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2)基于位置更新信令数据的伪基站侦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防范性反伪基站研究
        1.2.2 事后处理的反伪基站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1.4 本文的组织安排
第2章 伪基站相关基础
    2.1 GSM网络概述
        2.1.1 GSM发展历史
        2.1.2 GSM网络构架
        2.1.3 GSM区域与编码
    2.2 时分多址和蜂窝技术
    2.3 位置管理和过区切换
        2.3.1 位置管理
        2.3.2 过区切换
    2.4 鉴权与漏洞分析
        2.4.1 概述
        2.4.2 鉴权流程
        2.4.3 漏洞分析
    2.5 伪基站概述
        2.5.1 伪基站系统图
        2.5.2 伪基站工作原理
        2.5.3 伪基站的影响
    2.6 小结
第3章 伪基站侦测系统研究
    3.1 伪基站特征分析
        3.1.1 伪基站的网络特征分析
        3.1.2 伪基站位置更新流程分析
    3.2 基于位置更新的伪基站侦测研究
        3.2.1 基于位置区编码更新的伪基站侦测方法
        3.2.2 伪基站短信系统的侦测方法
    3.3 小结
第4章 实例分析与验证
    4.1 试验背景
    4.2 现网异常位置区分析
    4.3 现网异常小区分析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CDMA20001X网络基于客户感知度的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数据与语音服务质量的差异性
第2章 基于语音感知度的优化方法研究
    2.1 话务负荷与语音质量均衡策略
        2.1.1 多载波组网策略
        2.1.2 空闲态驻留策略
        2.1.3 接入负荷分担策略
        2.1.4 业务态硬切换指配策略
        2.1.5 多载波组网案例分析
    2.2 位置登记区的规划与优化策略
        2.2.1 LAC区域规划原则
        2.2.2 LAC区内寻呼负荷策略
    2.3 PN编码规划与优化策略
        2.3.1 PILOT_INC设置原则
        2.3.2 PN复用距离合理性分析
        2.3.3 PN规划案例
    2.4 系统资源负荷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2.5 基于DT/CQT测试的语音质量评价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数据业务感知度的优化方法研究
    3.1 用户感知与性能指标关联性分析
        3.1.1 用户感知度界定标准
        3.1.2 用户感知差原因分析
        3.1.3 问题区域解决方案
    3.2 3G下切2G占比评估优化策略
        3.2.1 3G下切2G基本原理
        3.2.2 互切特征分析
        3.2.3 3G下切2G优化案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用户行为分析研究
    4.1 用户移动性评估
    4.2 用户流量分布评估
    4.3 智能手机用户业务分布
    4.4 智能手机TOP业务分析
    4.5 高危投诉用户保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4)基于载波池技术的GSM网络室内分布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GSM网络拥塞简介
        1.1.1 GSM网络拥塞的构成
        1.1.2 GSM网络话务拥塞的原因
        1.1.3 网络拥塞的常规解决办法
        1.1.4 GSM网络话务拥塞的传统解决方案
        1.1.5 我国校园区域GSM无线网络的发展现况
        1.1.6 解决校园区域话务拥塞的新思路
    1.2 网络优化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3 项目来源、背景及意义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论文组织
2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2.1 GSM系统简介
    2.2 GSM系统的发展概述
    2.3 GSM的系统
        2.3.1 GSM系统原理
        2.3.2 GSM系统的构架
        2.3.3 GSM系统的协议和接口
        2.3.4 GSM系统无线传输标准概述
    2.4 GSM系统主要特点和相应的业务功能
        2.4.1 GSM系统的基础特征
        2.4.2 GSM系统业务功能
    2.5 GSM科技的进步和革新
3 无线网络优化技术
    3.1 网络优化的界定
    3.2 无线网络优化的价值
    3.3 无线网络优化的构成
        3.3.1 网络优化的内涵
        3.3.2 网络优化条件
        3.3.3 网络优化分类
    3.4 无线网络优化的流程
        3.4.1 原始信息的采集
        3.4.2 初始数据的解析
        3.4.3 改善计划的制定
        3.4.4 方案运行和验证
    3.5 无线网络改善设备
4 载波池技术
    4.1 载波池系统简介
    4.2 载波池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4.3 载波池系统构成分析
        4.3.1 光纤直放站系统
        4.3.2 软件系统
    4.4 载波池技术应用范畴及其特点
        4.4.1 载波池技术应用范围
        4.4.2 载波池技术系统特点
    4.5 载波池系统的规划设计
        4.5.1 载波池规划内容
        4.5.2 载波池技术设计
    4.6 载波池系统测试
5 室内覆盖系统
    5.1 户内覆盖体系综述
    5.2 户内分布体系的结构
        5.2.1 室内分布系统的信源
        5.2.2 户内覆盖信号布局
    5.3 室内分布系统的操作流程
    5.4 室内分布系统应用模型
    5.5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的设计
        5.5.1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原则
        5.5.2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标准
        5.5.3 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思路
        5.5.4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内容
6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载波池网络优化方案设计与测试
    6.1 项目情况
        6.1.1 项目介绍
        6.1.2 信号统计情况
    6.2 跟踪分析
    6.3 工程设计
    6.4 实施效果测试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网络质量优化的信令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七号信令监测系统的发展
        1.2.1 七号信令监测系统的产生
        1.2.2 七号信令监测系统在国外的应用
        1.2.3 七号信令监测系统在国内的应用
    1.3 信令监测系统架构演进
        1.3.1 原有信令监测系统架构
        1.3.2 原有信令监测系统架构存在问题
        1.3.3 规范后的信令监测系统架构
    1.4 信令监测系统应用场景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新型架构下的信令监测系统
    2.1 引言
    2.2 系统架构
    2.3 网元功能描述
    2.4 接口功能定义
    2.5 接口通信协议
    2.6 运用关键技术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信令的无线网络质量算法研究
    3.1 寻呼过程分析和寻呼策略
        3.1.1 常规寻呼过程
        3.1.2 寻呼策略
    3.2 影响无线网络质量的原因分析
        3.2.1 信令流程异常
        3.2.2 无线资源原因
        3.2.3 网络覆盖质量原因
    3.3 无线网络质量的常规优化方法
        3.3.1 话务统计分析法
        3.3.2 DT/CQT测试
        3.3.3 信令分析法
        3.3.4 其他辅助手段
    3.4 无线网络质量分析的关键技术实现
        3.4.1 信令数据采集
        3.4.2 用户标识的关联算法
        3.4.3 用户位置持续跟踪
        3.4.4 小区粒度指标的统计方法
    3.5 基于信令的无线网络质量分析方案
        3.5.1 基于信令的无线网络质量算法概述
        3.5.2 基于信令的无线网络质量分析实现过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线网络质量分析平台的应用实现
    4.1 硬件平台架构
    4.2 与信令监测系统基础应用的关系
    4.3 影响无线网络质量原因
        4.3.1 单通串话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4.3.2 乒乓切换及影响因素分析
        4.3.3 寻呼黑洞原因分析
    4.4 疑似单通串话分析
        4.4.1 中继单通分析
        4.4.2 小区单通分析
        4.4.3 用户行为单通分析
    4.5 小区乒乓切换分析
        4.5.1 乒乓切换判别机制
        4.5.2 乒乓切换分析过程
    4.6 寻呼黑洞分析
        4.6.1 寻呼黑洞检测原理
        4.6.2 寻呼黑洞检测过程
    4.7 系统应用接口
        4.7.1 与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接口
        4.7.2 与EOMS系统的互联接口
        4.7.3 与网管报表系统的接口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推广应用
    5.1 研究目标
    5.2 研究成果
    5.3 总结
    5.4 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6)基于用户行为的无线通信网络综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行为研究
    1.3 当前移动网络中的用户行为分析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论文组织
2 基于用户行为的网络综合优化体系框架
    2.1 引言
    2.2 移动用户行为分析框架
    2.3 移动用户行为数据获取
    2.4 移动用户行为建模
    2.5 本章小结
3 多层次移动网络用户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
    3.1 引言
    3.2 用户行为信息量分析
    3.3 用户行为数据获取
    3.4 基于网络侧数据用户位置估计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用户行为的网络优化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用户行为的网络切换方法
    4.3 基于用户行为的网络同步建立方法
    4.4 基于用户行为的隐性故障诊断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用户行为的网络功能扩展研究
    5.1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用户通信行为研究
    5.2 移动网络链接稳定性模型研究
    5.3 基于群特性的移动用户位置预测方法研究
    5.4 基于移动用户行为的道路拥塞检测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7)无线市话网络的优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无线市话系统概述
    1.1 无线市话系统的组网技术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
        1.1.1. 无线市话系统的组网技术
        1.1.2. 无线市话系统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1.2 无线市话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1.3 无线市话网络优化的必要性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网络现状及优化简介
    2.1 X区局无线市话网络现状
        2.1.1 网络建设及优化情况
        2.1.2 网络覆盖情况
    2.2 网络优化简介
        2.2.1 网络优化的定义
        2.2.2 网络优化具体步骤
第三章 网络优化的基本办法
    3.1 网络优化的基本工作流程
    3.2 网络优化方向
    3.3 网络性能分析
        3.3.1 性能指标
        3.3.2 性能数据提取
        1. 网络运行情况分析原则
        2. 全网性能指标分析
        3. 优化思路和方法
        4. 优化的实施
        5. 优化后的评估和对比
    3.4 网络侧网络优化
    3.5 运行支持系统的日常检查与性能调整
第四章 基站维护优化实际案例分析
    4.1 LCH建链再请求率高基站
        4.1.1 LCH建链再请求率分析
        4.1.2 LCH建链再请求率偏高基站优化案例
    4.2 信道阻塞率高基站
        4.2.1 信道阻塞率分析
        4.2.2 信道阻塞率偏高基站优化案例
    4.3 频率阻塞率高的基站
        4.3.1 频率阻塞率分析
        4.3.2 频率阻塞率高基站优化案例
    4.4 TCH接入成功率低的基站
        4.4.1 TCH接入成功率分析
        4.4.2 TCH接入成功率低基站优化案例
    4.5 掉话率高的基站
        4.5.1 掉话率分析
        4.5.2 掉话率高的基站优化案例
    4.6 网络维护优化建议
        4.6.1 针对无线市话网络的特点提出技术上的优化建议
        4.6.2 针对无线市话网络维护特点提出维护优化方面的建议
第五章 结束语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一:无线侧性能数据提取方法(以提取CS数据为例)
附二:网络侧性能数据提取方法(以电路群呼入话务统计为例)

(8)四川电信攀枝花小灵通网络优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网络优化基础理论
    2.1 网络优化的定义
    2.2 网络优化具体步骤
    2.3 网络优化方向
    2.4 基站原理
    2.5 技术特点
    2.6 接口标准
    2.7 帧同步
        2.7.1 帧同步等级
        2.7.2 修正时钟异常
    2.8 智能天线
    2.9 信号传播
        2.9.1 多径传播
        2.9.2 绕射
        2.9.3 分集接收
        2.9.4 传输损耗
    2.10 射频标准
    2.11 空中协议
        2.11.1 协议说明
        2.11.2 分层模型
        2.11.3 帧结构
        2.11.4 信道
        2.11.5 信道编码
        2.11.6 信令流程
    2.12 主要参数汇总
    2.13 区域参数
        2.13.1 PS 侧区域参数
        2.13.2 CS 侧区域参数
第三章 性能统计数据项
    3.1 性能统计数据项目
    3.2 性能数据分析
        3.2.1 资源占用分析
        3.2.2 资源短缺分析
        3.2.3 TCH 建立前的干扰
        3.2.4 TCH 建立后的干扰
        3.2.5 无线渗透率分析
        3.2.6 寻呼拥塞分析
    3.3 性能评估
        3.3.1 同步评估
        3.3.2 寻呼区评估
        3.3.3 覆盖评估
        3.3.4 信道评估
        3.3.5 话务评估
        3.3.6 切换评估
        3.3.7 问题基站评估
第四章 覆盖优化
    4.1 繁华街道
        4.1.1 分层覆盖
        4.1.2 减少覆盖面积
    4.2 密集住宅区
    4.3 电梯间
    4.4 高层楼宇
    4.5 大型市场
第五章 呼叫区优化
    5.1 寻呼方式
    5.2 优化原则
        5.2.1 寻呼门限
        5.2.2 信道配置
        5.2.3 区域面积
        5.2.4 跨区切换
        5.2.5 边界划分
    5.3 呼叫区划分
        5.3.1 数据准备
        5.3.2 操作步骤
第六章 攀枝花PHS 网络优化
    6.1 攀枝花PHS 网络基本情况
    6.2 网络历史数据分析
        6.2.1 主要运行指标
        6.2.2 话务量
        6.2.3 无线资源利用率
        6.2.4 有效用户走势
    6.3 网络运行数据分析
        6.3.1 基站和信道可用率分析
        6.3.2 话务量分析
        6.3.3 掉话率分析
        6.3.4 渗透率分析
        6.3.5 干扰规避率分析
        6.3.6 LCH 再请求率分析
        6.3.7 指标汇总分析
    6.4 基站分析
        6.4.1 高话务量高拒绝的基站统计
        6.4.2 高话务量高掉话率的基站统计
        6.4.3 高拒绝高掉话率的基站统计
        6.4.4 超闲基站统计
        6.4.5 基站调整方案
    6.5 基站的天线检查
    6.6 基站参数版本检查
        6.6.1 版本低的基站
        6.6.2 未上报版本号的基站
    6.7 CSC 侧检查内容及结果
        6.7.1 时钟源设置
        6.7.2 CSC IP 地址设置
        6.7.3 单板运行的CSC
        6.7.4 版本偏低的板卡
        6.7.5 有滑码/告警的E1 链路
        6.7.6 告警处理
    6.8 GPS 优化
        6.8.1 全网GPS 配置和分布
        6.8.2 全网基站的同步等级及分布图
        6.8.3 全网基站同步级别分布图
        6.8.4 GPS 优化方案
    6.9 现场优化方案及建议
        6.9.1 网络优化方案汇总
        6.9.2 网络方案汇总图示
    6.10 优化后指标改变情况
        6.10.1 接通率变化情况
        6.10.2 掉话率变化情况
        6.10.3 无线资源利用率变化情况
        6.10.4 其他指标变化情况
        6.10.5 优化经验汇总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9)吉林市小灵通无线网络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
    1.2 课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 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2.1 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2.2 无线网络优化的定义
    2.3 无线网络优化的分类
    2.4 无线网络评估的指标
    2.5 无线网络优化的方法
    2.6 无线网络优化的总体思路
    2.7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2.8 无线网络优化的新技术
第三章 无线网络优化基础
    3.1 影响网络运营质量的因素
        3.1.1 基站侧布局因素
        3.1.2 呼叫区划分的因素
        3.1.3 话务量因素
        3.1.4 频率资源因素
        3.1.5 设备工作稳定性因素
    3.2 无线网络优化的阶段
        3.2.1 系统开通初期
        3.2.2 系统运营前期
        3.2.3 系统运营后期
    3.3 现场测试
        3.3.1 准备
        3.3.2 覆盖测试
        3.3.3 空中同步测试
        3.3.4 拨打测试
    3.4 无线侧网管终端统计
        3.4.1 基站话务数据的上报和存储
        3.4.2 在SQLSERVER 数据库直接查询
        3.4.3 系统TMM 分析
        3.4.4 基站运营状况统计
    3.5 ZXPCS 系统网络运营质量检验标准
第四章 吉林市无线网络优化实例
    4.1 概述
    4.2 基站普查范围
    4.3 网络覆盖测试
    4.4 呼叫跟踪测试
    4.5 同步测试
    4.6 区域优化方案
        4.6.1 基站位置改动
        4.6.2 基站拆除
        4.6.3 新增基站
        4.6.4 对于天线倾角过小基站的调整
    4.7 总结
第五章 3G 时代的 PHS 发展策略
    5.1 PHS 与3G 标准的比较
    5.2 PHS 的未来发展之路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10)基于PHS的网络优化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PHS网络优化的重要意义
        1.1.2 PHS网络优化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 本文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PHS网络原理与优化
    2.1 PHS发展概述
        2.1.1 PHS技术
        2.1.2 我国PHS网络的发展
    2.2 P14S业务发展
    2.3 网络优化的概念
        2.3.1 网络优化的概念及作用
        2.3.2 网络优化的内容及方法
        2.3.3 网络优化中的主要问题
    2.4 PHS网络的特点
    2.5 PHS网络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2.6 PHS网络优化
    2.7 PHS网络优化中的覆盖优化及特点
        2.7.1 室内覆盖系统优化的主要方法及手段
        2.7.2 室外覆盖优化的解决方案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优化实际案例研究分析
    3.1 室外大网覆盖优化案例
    3.2 室内覆盖优化案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优化方法总结
    4.1 工程常用的PHS网络优化一般步骤及方法
    4.2 PHS无线网络优化方法
        4.2.1 网络覆盖
        4.2.2 寻呼区的设置原则
        4.2.3 同频干扰的解决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以寻呼区分析为基础的PHS网络优化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蜂窝物联网无线资源控制优化设计与实现[D]. 曹莲. 浙江大学, 2020(02)
  • [2]基于位置更新信令数据的伪基站侦测研究[D]. 罗海军. 湖南大学, 2017(07)
  • [3]CDMA20001X网络基于客户感知度的优化方法研究[D]. 李燕春.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 [4]基于载波池技术的GSM网络室内分布优化[D]. 陈枫元.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1)
  • [5]网络质量优化的信令分析及应用[D]. 姚瑜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6]基于用户行为的无线通信网络综合优化研究[D]. 郭喆.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0)
  • [7]无线市话网络的优化设计与实现[D]. 徐京晶.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8]四川电信攀枝花小灵通网络优化应用[D]. 陈鑫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9]吉林市小灵通无线网络优化[D]. 姜超重. 吉林大学, 2008(07)
  • [10]基于PHS的网络优化与应用研究[D]. 刘颖. 复旦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基于寻呼区域分析的小灵通网络优化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