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丁兆忠教授的采访

我对丁兆忠教授的采访

一、我与丁肇中教授的采访情缘(论文文献综述)

邵学义[1](2020)在《北京市中学生研学旅行现状及需求调查研究 ——以中关村中学为例》文中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孔子曾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眼界。李白通过游览大好河山,写下来很多不朽的诗篇。西方国家圣经中记载着“东方五学士,祝贺耶稣基督诞生”的故事和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历,都透露出古代东西方游学交流中所蕴涵的丰富信息。2012年,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借鉴日本“修学旅行”,倡导在国内进行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将安徽,江苏,重庆等地作为研学旅行的试点基地。2016年4月,刘延东副总理指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是方向”,有利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标志着研学旅行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2018年3月,《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是一种新兴教育方式,介于游和学之间,通过该活动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磨练意志,道德养成,家国情怀,国际理解等等,通过动手动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近几年来,北京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积极探索创新游学之路,利用寒暑假,依托中科院相关野外科学研究台站,开发形成了系列科学考察课程和指导手册,学校定期发布课程信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取得显着成效。目前,学校已依托中科院开发北京门头沟小龙门森林站、西双版纳植物园、东北兴凯湖湿地科考站、广东深圳大亚湾海洋,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西安秦岭大熊猫基地,青海湖研学基地,内蒙古额尔古纳大草原中科院科研院所等科考基地为学生开展微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所。目前研学旅行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研学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提升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产品路线单调、传统、主题单一,可供选择的路线较少;安排不合理,研学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多以参观为主,体验活动较少;研学旅行产品缺乏特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等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我国研学旅行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学旅行研究现状的梳理,以及对研学旅行、研学旅行产品、旅游需求相关概念的界定,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论等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在前人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北京中关村中学为例,采用文献收集法、调查问卷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该校中学生的研学旅行现状及其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对中关村中学的学生、家长和老师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和家长对研学旅行的态度及研学旅行产品的需求等,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该校目前研学旅行产中品开发存在的问题,例如研学旅行路线较为传统,主题和形式较单一;部分研学旅行产品的研学内容缺乏深度;研学旅行产品缺乏特色,不能满足中学生的需求;部分研学旅行产品互动体验少,趣味性不够;研学旅游行程安排不够合理等。针对中关村中学研学旅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立足国内研学旅行相关理论,分别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以及相关企业层面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及建议。首先,从政府层面提出了尽快完善研学旅行相关政策制度,加强监管;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安全保障机制的措施。其次,学校层面主要分别从研学旅行产品设计、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校企合作、教师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比如应进一步优化和丰富研学旅行产品类型,增加研学旅行产品内容深度,注重研学旅行产品特色,满足中学生的需求,增加研学旅行产品的体验性和趣味性,合理安排研学旅游行程等。最后从旅行社与研学机构层面,提出了要设计合理和多样化的研学旅行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提高研学基地导师的素质,做好安全后勤等保障工作等相关策略,为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落地适应性,为促进北京市中学生及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更好的发展,提供实施和可供借鉴的依据。

陈坤明[2](2006)在《丁肇中的科学实验思想探析》文中提出丁肇中的科学实验思想包括:科学实验主体的个性品质论、科学实验方法论和科学实验的运作管理三部分。全面、系统归纳总结丁肇中的科学实验思想能够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活动(特别是科学实验)及其管理、科技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在社会、个体(主要是认知)维度来探讨丁肇中的科学实验思想的形成,我们会发现:丁肇中的科学实验思想既是“大科学”时代科学时代精神的反映,同时又是丁肇中本人在科研社会交往和科研实践基础上的“个性”选择的结果。其实,思想的这一形成过程是一个思想的建构过程,就是主体、思想对象和社会文化情景三者互动、选择的过程。思想就是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东西。社会文化、主体个性特质也因此融进了思想,成为思想的合理内核——赋予思想以主体性和社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建构结果(思想)就是任意的产物而缺乏客观性,相反,它从来都是客观的。

顾迈男[3](2003)在《我与丁肇中教授的采访情缘》文中研究说明

顾迈南[4](2001)在《丁肇中教授与记者的采访情缘》文中提出

二、我与丁肇中教授的采访情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与丁肇中教授的采访情缘(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中学生研学旅行现状及需求调查研究 ——以中关村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学旅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学旅行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学旅行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研学旅行
        (二)研学旅行产品
        (三)旅游需求
    二、研学旅行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一)研学旅行的文化背景
        (二)研学旅行的文化特点
    三、理论基础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
        (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论
第3章 北京市中学生研学旅行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
    一、北京市中学生研学旅行市场现状
    二、北京市中学生研学旅行市场发展前景
        (一)研学旅行消费需求后劲可期
        (二)研学旅行渗透度快速提高
    三、北京市中学学生研学旅行产品现状
第4章 中关村中学研学旅行发展现状
    一、中关村中学概况
    二、中关村中学研学旅行实施现状
        (一)实施分层培养,构建“金字塔”型科学教育体系
        (二)多元保障,为学校科学教育保驾护航
    三、中关村中学研学旅行产品现状
        (一)科学类研学旅行产品
        (二)红色研学旅行产品
第5章 中关村中学研学旅行需求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中关村中学研学旅行的需求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三、学校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研学旅行路线较为传统,主题和形式较单一
        (二)部分研学旅行产品的研学内容缺乏深度
        (三)研学旅行产品缺乏特色,不能满足中学生的需求
        (四)部分研学旅行产品互动体验少,趣味性不够
        (五)研学旅游行程安排不够合理
第6章 中关村中学研学旅行发展对策
    一、政府层面
        (一)尽快完善研学旅行相关政策制度,加强政府监管
        (二)加快研学旅行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加强安全保障机制
    二、学校层面
        (一)研学旅行产品设计方面
        (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面
        (三)校企合作方面
        (四)教师方面
    三、旅行社与研学机构层面
        (一)设计合理和多样化的研学旅行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二)提高研学基地导师的素质
        (三)做好安全后勤等保障工作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本文的创新点
    三、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北京中关村中学研学旅行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北京中关村中学研学旅行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家长版)
附录三 :关于“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学生研学旅行现状及需求调查研究”的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 :研学旅行服务标准
致谢

(2)丁肇中的科学实验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丁肇中其人其事
    1.1 丁肇中简介
        1.1.1 丁肇中其人
        1.1.2 丁肇中的科研成就
    1.2 丁肇中的成长历程和背景
        1.2.1 成长历程
        1.2.2 成长的时代背景分析
第二章 科学实验主体的个性品质论
    2.1 科学实验主体的兴趣
        2.1.1 科研成功的关键主要在兴趣
        2.1.2 科研兴趣根源于人的好奇心
    2.2 科学实验主体的信心
        2.2.1 丁肇中话语中的信心
        2.2.2 信心思想的来源
    2.3 科学实验主体的奉献精神
        2.3.1 奉献应有刻苦精神
        2.3.2 奉献应有牺牲精神
第三章 科学实验方法论
    3.1 方法的思想基础
        3.1.1 科学实验具有永恒价值
        3.1.2 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基础
        3.1.3 实验可以推翻理论,理论决不能推翻实验
        3.1.4 实验物理学家一定要懂得理论
    3.2 科学实验的方法
        3.2.1 科学实验的仪器
        3.2.2 科学实验的选题
        3.2.3 科学实验的机遇
        3.2.4 科学实验的结论
    3.3 方法论的深层问题
        3.3.1 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3.3.2 科学认识是自然图景的客观反映
第四章 科学实验的运作管理
    4.1 实验课题的确定
    4.2 实验队伍的组建
        4.2.1 领导者:内行领导事半功倍
        4.2.2 研究人员:以科研为准高标准选人
    4.3 实验队伍的管理
        4.3.1 知人善用充分发掘研究人员的才智
        4.3.2 严格而科学的组织规范确保高效率
        4.3.3 队伍团结产生高效率
    4.4 实验运作的激励
        4.4.1 对外:贡献大的优先认可
        4.4.2 对内:不断更新研究人员/严格的纪律
第五章 丁肇中思想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5.1 建构论的历史沿革
    5.2 思想的建构机制
        5.2.1 丁肇中思想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5.2.2 思想的建构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我与丁肇中教授的采访情缘(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中学生研学旅行现状及需求调查研究 ——以中关村中学为例[D]. 邵学义.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2]丁肇中的科学实验思想探析[D]. 陈坤明. 广西大学, 2006(01)
  • [3]我与丁肇中教授的采访情缘[J]. 顾迈男. 国际人才交流, 2003(01)
  • [4]丁肇中教授与记者的采访情缘[J]. 顾迈南. 新闻爱好者, 2001(11)

标签:;  ;  ;  ;  ;  

我对丁兆忠教授的采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