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率评价

承德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率评价

一、承德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向泽林,何奔,沈国初,杜哲群,许荣全[1](2018)在《2017年嘉兴市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嘉兴市辖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做好维持无脊灰和防范脊灰野病毒输入提供依据。方法:从人群免疫情况、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脊灰野病毒输入风险对辖区分别评分,根据综合评分结果进行风险评估。结果:(1)综合评分结果:以县(区、市)为单位,脊灰输入风险综合评估得分介于4.511.5分之间,由高到低依次为海宁市(11.5分)、海盐县和桐乡市(各7.5分)、嘉善县(6.5分)、秀洲区和平湖市(各5.5分)、南湖区(4.5分)。对各县(区、市)综合评分进行四分位数统计:P25=5.5,P50=6.5,P75=7.5,判定海宁市相对风险高,海盐县、桐乡市和嘉善县相对风险中等,秀洲区、平湖市和南湖区相对风险低。(2)单项评分结果:以县(区、市)为单位,人群脊灰疫苗基础免疫水平风险评估得分介于0.54.5分之间,由高到低依次为秀洲区(4.5分)、嘉善县和桐乡市(3.5分)、海盐县和平湖市(2.5分)、南湖区(1.5分)、海宁市(0.5分);AFP病例监测情况评分介于08分之间,由高到低依次为海宁市(8分)、秀洲区、海盐县和桐乡市(各1分)、南湖区、嘉善县和平湖市(各0分);脊灰野病毒输入风险评估得分介于03之间,除秀洲区0分外,南湖区、嘉善县、海盐县、海宁市、平湖市和桐乡市均3分。结论:嘉兴市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接种屏障稳固,监测系统运转均良好,监测系统灵敏性、完整性均较高、输入风险相对较低,具有及时识别和发现脊髓灰质炎病例的能力,但个别地区仍存在薄弱环节,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相对偏高,应采取措施及时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加强疫情监测,科学有效地防控脊髓灰质炎疫情输入和传播。

李春华,鲍承贤[2](2016)在《2009-2013年承德市双桥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承德市双桥区2009-2013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评估该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3年报告中异常反应个案,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AEFI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异常反应个案7例,报告发生率为0.98/10万,严重异常反应4例,报告发生率为:0.56/10万,发生异常反应的疫苗主要有5种,异常反应临床表现症状是过敏性反应、无菌性脓肿和VAPP后遗症。结论双桥区AEFI监测系统灵敏,异常反应监测尚待加强。需进一步规范接种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接种前告知和接种后留观等制度。

刘凡,钱邦军[3](2015)在《襄阳市2014/2015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我市2014/2015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现场调查结合各级统计上报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数据以及接种率快速评估数据,按照相关方案认真执行。结果:襄阳市2014/2015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和快速评估接种率均在95%以上,达到了本次强化免疫活动的目标要求。但接种率快速评估的结果显示流动儿童接种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零剂次免疫儿童"以0岁组为主,占零剂次免疫儿童数的94.8%。结论:提高流动儿童和0岁组仍是我市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重点。

王丽娜,张富斌,张振国,丛艳丽,郝玲,李静,孙丽[4](2015)在《2012年河北省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2012年河北省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情况,为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估算接种率、差值(D)和比值(R)法,对河北省2012年常规免疫接种率进行评价。结果河北省2012年常规免疫报告乙肝疫苗(Hep B3)、卡介苗(BCG)、脊灰疫苗(PV3)、百白破疫苗(DPT3)、A群流脑疫苗(Men A2)、乙脑疫苗(JE)、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常规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在97%以上,用年报和年鉴2种资料的出生人口数据得出的估算接种率都较高,均达到96%以上;用年报计算出的D值评价显示各苗总体评价为可信;R值评价显示各种疫苗应种人数基本符合逻辑。结论 2012年河北省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数据报告质量较高,全省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用免疫规划年报表的出生人口数对接种率进行估算更符合实际。

张玫,朱琳,杨月,贾秀岩,朱穗[5](2014)在《大连市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大连市通过加强脊髓灰质炎疫苗常规免疫和开展补充免疫活动,以及加强急性迟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连续2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状态。但现阶段大连市维持无脊灰仍面临着挑战:随时存在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输入风险,有机会发生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为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直至全球消灭脊灰,大连市要继续按照国家要求,加强常规免疫,保持高水平AFP病例监测质量以及随时做好WPV输入的应急准备。

张玫,杨月,朱穗[6](2013)在《大连市2012年度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2012年大连市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辽宁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11/2012年度辽宁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于2012年1~3月,在大连市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两轮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强化免疫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并采用随机原则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全市摸底登记应接种儿童数为465628人,实种儿童数为457350,接种率为98.22%。现场快速评估,共调查1261名目标儿童,第一轮实种儿童数为1255,调查接种率为99.52%,第二轮实种儿童数为1251,调查接种率为99.21%。结论两轮强化免疫活动脊灰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的目标,为我市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流动儿童的强化免疫前免疫空白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常住儿童,两轮强化免疫接种率又明显低于常住儿童,因此继续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徐虹,高晓丽,孔晓红,孙东旭[7](2013)在《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疫情输入与传播的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和传播的风险进行评估,针对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收集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人群免疫状况、人群脊灰抗体水平、应急及快速反应能力、影响我市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因素等情况,评估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疫情输入与传播的风险。结果哈尔滨市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国家标准;脊灰疫苗(OPV)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均大于98%以上;5岁以下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大于98%,抗体滴度在较高水平;我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健全,具备处理脊灰病毒输入、防范脊灰疫情传播的能力。但是,以乡为单位,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个别地区未达95%以上,个别地区脊灰疫苗估算接种率较低;个别县近三年无AFP病例报告;我市人口流动性大,国际国内交通便利,毗邻俄罗斯等近期有脊灰流行的国家。结论我市发生本地脊灰病毒传播流行的可能性较小,不排除有脊灰病毒输入的可能性。

卢健,张传俊,王哲[8](2012)在《2012年新疆库尔勒市第四轮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总结新疆库尔勒市组织实施第四轮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的经验,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及自治区下发的"新疆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现场督导综合评价表"及"新疆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组织实施情况督导评价表"对强化免疫的全过程进行督导和综合评价。结果 2012年库尔勒市接种0~14岁人群122 812人,接种率98.4%,接种15~39岁人群368 101人,接种率97.2%,有效地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结论本次强化免疫工作的政府组织领导、经费落实、社会动员、人员培训,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实施,有效地减少了易感人群的累积,明显提高了人群OPV的覆盖率,阻断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

宋晓哲[9](2012)在《2006—2009年徐州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实施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徐州市2006—2009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实施情况。方法收集2006—2009年报告的129例AFP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和随访表,采集病例粪便标本、初免接种对象免前和免后血清标本和0岁、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分别进行病毒分离和抗体滴度检测。结果 129例AFP病例发病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83 d,男性71例,女性58例,分布于11个县(区),免疫次数≥4次的占77.5%。2006—20009年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为2.33/10万、2.27/10万、1.92/10万和1.67/10万。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免疫成功率分别为95.5%、94.0%、95.5%,Ⅰ、Ⅱ、Ⅲ型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7%、98.3%、98.6%。结论徐州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实施效果良好。

贾海梅,张宏,王镜泉[10](2009)在《2007—2008年福州市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2007—2008年福州市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于2007年12月5—6日和2008年1月5—6日在福州市全市范围内对所有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0月4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开展两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强化免疫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并采用随机原则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第1轮全市目标儿童应种数为261728名,实种240216人,接种率为91.8%。其中常住儿童197057人,接种率93.7%;流动儿童64671人,接种率85.9%。第2轮全市目标儿童应种数为279921人,实种256872人,接种率为91.8%;其中常住儿童为206172人,接种率93.3%;流动儿童为73749人,接种率87.4%。该工作结束后,省、市、区分别进行了快速评估,第1轮共调查目标儿童1081人,接种率93.4%;第2轮共调查目标儿童1471人,接种率91.0%。结论2轮强化免疫活动脊灰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0.0%以上强化免疫的目标,但流动儿童接种率偏低。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特别是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

二、承德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承德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2017年嘉兴市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风险评估指标
    1.4 风险评估方法
2 结果
    2.1 人群免疫水平评分
    2.2 AFP病例监测评分
    2.3 输入风险评分
    2.4 综合评分
3 讨论

(2)2009-2013年承德市双桥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评价指标定义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异常反应特征分析
        2.2.1 人群分布
        2.2.2 时间分布
        2.2.3 异常反应发生与接种时间间隔分布
        2.2.4 异常反应疫苗分布
        2.2.5异常反应临床诊断或症状分布
        2.2.6 临床转归
    2.3 严重异常反应分析
3 讨论

(3)襄阳市2014/2015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报告接种率[2]
    2.2“零剂次免疫儿童”
    2.3 接种率快速评估
3 讨论

(4)2012年河北省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5)大连市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连市消灭脊灰历史回顾
    1.1 预防控制脊灰
    1.2 维持无脊灰状态
2 大连市维持无脊灰现状评价
    2.1 大连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评估
    2.2 大连市AFP监测系统运行情况
    2.3 大连市人群血清学抗体监测情况
3 大连市维持无脊灰面临的挑战
    3.1 大连市存在输入风险
    3.2 随时可能发生脊炎疫苗相关病例 (VAPP)
4 大连市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采取的对策
    4.1 继续加强常规免疫, 适当开展补充免疫
    4.2 继续保持AFP监测系统的高度敏感性
    4.3 紧跟国家步伐, 及时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
    4.4 定期开展血清学监测
    4.5 建立WPV防范应急机制
    4.6 加强技术培训、督导检查以及健康教育工作

(6)大连市2012年度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施方法
    1.2 资料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应种儿童摸底情况
    2.2 报告接种率全市各区市县实种儿童数为
    2.3 现场快速评估结果
3 讨论

(7)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疫情输入与传播的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AFP病例监测情况
    2.2 人群免疫情况
        2.2.1 OPV3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估算接种率及差值评价
        2.2.2 DPT3 (百白破疫苗3) /OPV3 (R) 比值
        2.2.3 OPV脱漏率 (1-OPV3/OPV1)
        2.2.4 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
    2.3 人群脊灰抗体水平
    2.4 应急机制、快速反应能力等情况
    2.5 影响我市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因素
    2.6 风险评估结果
3 讨论

(8)2012年新疆库尔勒市第四轮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强化免疫的实施对象
    1.2 方法
        1.2.1 成立领导小组
        1.2.2 召开动员大会、明确部门职责
        1.2.3 广泛宣传
        1.2.4 督导
        1.2.5 人员培训
        1.2.6 目标人群的摸底登记
        1.2.7 实施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
2 结果
3 讨论

(10)2007—2008年福州市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
    1.1强化免疫时间和范围
    1.2免疫对象
2方法
    2.2实施方法
3结果
    3.1接种情况
    3.2现场快速评价结果
4讨论

四、承德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2017年嘉兴市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评估[J]. 向泽林,何奔,沈国初,杜哲群,许荣全.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8(06)
  • [2]2009-2013年承德市双桥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 李春华,鲍承贤.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6(04)
  • [3]襄阳市2014/2015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评价[J]. 刘凡,钱邦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73)
  • [4]2012年河北省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分析[J]. 王丽娜,张富斌,张振国,丛艳丽,郝玲,李静,孙丽. 职业与健康, 2015(06)
  • [5]大连市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张玫,朱琳,杨月,贾秀岩,朱穗. 中国校医, 2014(11)
  • [6]大连市2012年度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评价[J]. 张玫,杨月,朱穗.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3(03)
  • [7]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疫情输入与传播的风险评估[J]. 徐虹,高晓丽,孔晓红,孙东旭.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2)
  • [8]2012年新疆库尔勒市第四轮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效果评价[J]. 卢健,张传俊,王哲.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2(06)
  • [9]2006—2009年徐州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实施效果评价[J]. 宋晓哲. 中国校医, 2012(02)
  • [10]2007—2008年福州市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评价[J]. 贾海梅,张宏,王镜泉. 职业与健康, 2009(05)

标签:;  ;  ;  

承德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率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