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指导中学生作文

浅谈指导中学生作文

一、浅议指导中学生材料作文(论文文献综述)

袁虹杰[1](2020)在《基于作业视角下的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研究》文中认为一直以来,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许多学生升入初中后在语文学习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学生无法顺利、平稳地渡过小升初语文学习衔接这一现状较为突出。此外,由于教育硬软件条件的差异,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都无法与城市地区相比较,加之农村小学教师对教学衔接意识的缺乏,加深了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在农村地区的矛盾。因此,围绕农村地区的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工作,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尤为必要。本研究以昭通市鲁甸县L中学的初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进行研究。通过对学生语文作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衔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障碍,通过进一步地分析,指出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五大问题:1.教师衔接意识问题;2.语文基本能力衔接问题;3.语文学习习惯衔接问题;4.语文学习方法衔接问题;5.语文教学内容衔接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且具备可行性的解决策略:1.在提升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意识的同时,要依据学段之间的联系进行语文教学衔接,并预防学生在衔接过程中的心理问题;2.落实完成课标中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要求,转变培养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侧重点;3.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4.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主动理解型的语文学习方法;5.适当调整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内容难度,并对语文教学内容查缺补漏。本论文基于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所提供的一系列解决策略能帮助农村小学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衔接工作,改善学生语文学习过渡的现状,并且为广大教师提供一种研究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的新视角。

张玉娇[2](2020)在《基于王国维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在功利性及应试性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如学科专业技能、掌握知识的能力及学业考试成绩,因而就忽视了对人生境界教育的关注。人生境界教育是要在语文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引导,要将人生境界教育的最终目的贯穿于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中,现阶段研究发现,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将人生境界教育渗透语文教育中。所以,语文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人文性和它的特殊性,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贯穿人生境界教育,从本质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学生才能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感受人生真谛。目前中学语文受升学制度、考试压力的影响,师生很难去关注到人生境界教育这一部分。所以师生对人生境界教育的理解意识浅薄,没有形成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有可能在无意识中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与人生境界有关的内容,但都不会充分地将人生境界教育落实到语文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在教学目标方面缺乏对学生理想的确立、理想的追求、理想的达成这些方面的设计,主要还是围绕教参和知识点制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占主导地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对学生确立理想、追求理想、达成理想的引导和训练;在教学评价中,主要还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缺乏以理想的确立、理想的追求、理想的达成为目标的评价元素,忽视了对人生境界教育评价元素的关注。基于以上问题,依据王国维境界说理论,并且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第一,在教学目标方面,渗透王国维境界说理论,立足学生理想的确立、注重学生理想的追求、提升学生理想的达成的教学设计;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人生境界教育的内容,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课外活动方面实施融入人生境界教育内容;第三,在教学评价中制定人生境界教育元素,把理想的确立、理想的追求、理想的达成作为评价元素,尝试纳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希望通过基于王国维境界说理论,对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语文策略,以此对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起到有效性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文璐[3](2020)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微型化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写作教育发展历程中,人类对写作教育的改革和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写作不仅是继承传统文化、丰盈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更是提升高中生审美意识和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针对写作也提出过相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所以,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发现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依旧使用的是传统体系化写作教学模式,而这样的体系化知识已违背了学生写作学习规律,严重影响了现阶段写作教学的发展。为了解决高中写作教学体系化的问题。2013年邓彤博士正式提出了“微型化”写作教学理念,鉴于此,本论文尝试借鉴“微型化”写作教学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将微型化写作教学理论引入了高中写作教学,结合天水市某高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梳理整合了高中写作教学问题,并分析探究了形成此问题现状的原因,同时立足于学生写作学情的具体分析,为当前微型化写作教学理论应用于高中写作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创设微型化写作群落,优化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微型化写作训练,加强学情分析强度;优化写作评改方式,加强师生间的联系;设置微型化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基于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巧用“支架”,进行过程针对性指导。这些建议的设定将微型化写作教学理论与高中写作教学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教师分析学生的写作样本,更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写作学情,并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写作学习提供必要的教学支援,切实解决高中生的写作困难。通过实际教学案例证明,“微型化”写作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写作学习的问题,攻克写作障碍,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高耗低效”的现状,为高中写作教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解菲[4](2020)在《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书写教育不只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然而当笔者走进高中语文课堂后发现,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不容乐观,而且高中语文教学基本不涉及汉字书写内容,这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作文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书写能力训练的主张。本文所言的书写是指对学生进行汉字书写教育,并通过书写训练提高学生书写能力。论文围绕这一主张,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第一个层面,力图从理论上廓清和论题相关领域的问题。首先,围绕“书写教育的呈现”问题,明确了书写教育在语文课程中不仅呈现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教学中,还包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其次,围绕“高中作文教学的课程要求”问题,廓清了高中作文教学不仅强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还强调高中阶段要继续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接下来,围绕“书写能力”这一核心词语展开研究,明确了书写能力指的是语文课程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廓清了书写能力训练的基本标准是:书写时应该遵循汉字结构规律、遵守笔顺规则、掌握正确书写姿势以及端正书写态度。最后,笔者通过对高中作文书写的研究综述发现,当前没有研究者对作文书写做整体单独的研究。因此,本论题研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个层面,为了更好地实施高中作文书写训练,笔者对高中生真实的作文书写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从调查问卷、观察学生书写情况以及对教师进行访谈三个维度展开。笔者对反馈回来的信息做了数据统计,获得以下信息:学生日常书写状态、学生作文书写情况、学生对书写知识掌握情况及教师对学生作文书写指导情况。并根据书写能力训练的基本标准对高中生的作文书写能力作出基本评价: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欠缺。究其原因是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书写处于放任态度;教师自身书写能力欠缺,不敢对学生进行指导;高中生语文综合素质差;课业负担繁重;网络时代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但笔者认为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高中语文教师对书写教育认识有偏颇。最后,笔者根据调查中出现的作文书写问题,并结合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性地提出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作文书写能力训练的策略。一是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专业素养。具体是教师要建构对汉字书写教育的课程认识并积极参加书写活动。二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具体是在作文指导环节教师用“下水文”引领书写;在作文批改环节关注学生作文书写情况;在作文讲评环节渗透书写指导。三是建构高中作文教学“N+1”课堂,重点突破书写问题。四是借助网络写作环境,引发学生对书写的兴趣。具体是鼓励学生建构版面意识;定期举行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整体书写训练。最后是针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分层训练。具体是及时对高中生作文书写作诊断性评价,找出差异;实施分层训练。

杨晓琦[5](2020)在《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虽然“语感教学”在语文教育界不算是个新话题,但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忽视语感教学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尽管许多一线教师及科研人员对语感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已达成共识,但语感教学的方法却处在探索阶段,还没有总结出一套标准,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小学中高段是进行语感教学的最佳时期,注重这个阶段的语感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当下,语文核心素养理念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语感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前人的研究中,很少有将语感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联系起来的,所以本文拟在语文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感教学之间找到契合点,寻到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在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可行之处与内容纬度,这两者的有效整合,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使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除去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基本情况的概述章,主要对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进行理论阐释,包括语文核心素养、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语感教学特点、语言学习理论及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感教学的现实要求等;第二章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的现状调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当前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的策略,供一线教师参考;第四章对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进行案例分析,提出语感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师应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指导学生应用语感进行语言建构和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张慧宁[6](2019)在《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研究》文中提出写作素材是写作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果缺乏写作素材,学生的作文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写出新颖深刻的作文,就必须占据大量的写作素材。但是仅仅占据写作素材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选取写作素材。然而目前的初中生的写作情况并不乐观,学生的作文空泛单一,写作素材千人一面,如出一辙,缺乏写作素材且不会运用写作素材。究其原因是学生不会观察且阅读量少,写作素材获取途径不丰富且缺少教师的专项指导。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参照当前教育研究者对写作素材的研究发现,他们对写作素材的重要性和积累的方式方法方面的研究更多,但都是一些经验之谈,缺乏系统性,针对写作素材运用的研究也比较笼统。基于初中生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研究不足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初中生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这一课题。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语料分析法,调查问卷分四个维度进行设计,分别是初中生对写作素材的认识;初中生写作素材的获取途径;写作素材积累的方式方法;写作素材运用的情况。语料分析也分四个维度进行,一是写作素材与立意是否相符;写作素材是否新颖;写作素材是否丰富;学生是否具有观察技巧。调查研究所选择的学校是J市S中学,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与此同时,笔者采用了语料分析法,即通过参照笔者拟定好的问题,回收学生日常练习的作文和月考作文,以及对部分作文的写作素材进行具体统计,发现学生写作素材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和语料分析发现,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方面存在这些问题:学生对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缺乏观察的技巧;积累的写作素材存在局限性;写作素材的记录方式过于机械。初中生在写作素材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运用写作素材不够灵活;学生选用的写作素材缺乏个性化;学生不会提取运用积累的写作素材。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从写作素材积累和写作素材运用两方面提出指导方法,分别是学生应从生活中、从阅读中、从活动中、从大自然中、从语文教材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运用写作素材上,笔者提出学生应该自主建立写作素材库并对素材进行专题归类整理;提出写作素材选取要恰当,要紧扣文章中心,要有充足的代表性;提出要拓展延伸写作素材,摆脱俗套,切换角度运用写作素材。本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希望提出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的方法,切实、有效地运用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从而有效改善初中生的写作现状。

许静歌[7](2019)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以读促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时代,写作不仅仅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还是立足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记叙文作为一种基础性、实用性的写作文体,自然占据作文教学的首要、核心地位。初中时期作为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学段,正是提升完善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记叙文写作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但是实际的记叙文写作教学还远远达不到课标要求的质量,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首先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开封市某中学40名教师和220名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然后从调查结果深入分析当前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教师方面,主要有忽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阅读教学与记叙文写作教学严重脱节和记叙文写作教学缺乏过程指导等问题;学生方面,存在缺乏文体意识、运用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不强和阅读肤浅,缺乏独立思考等问题;教材方面,存在语文教材记叙文写作部分指导性不强、写作教学没有形成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写作教学缺乏序列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读写结合理论为突破口,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学习迁移理论和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为理论基础,根据记叙文的文体特征确立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目标。通过梳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发现教材阅读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记叙文写作资源。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文章立意、结构、题材、写作手法和语言等方面不同的特色,进行记叙文写作资源的整合,实现从阅读向记叙文写作的迁移,从而完成了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以读促写的可行性分析。在以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以读促写的一系列具体策略。在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资源,先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反题意写作、续写补写故事、扩写缩写文本来拓展学生记叙文写作的思维。学生的写作欲望被调动起来后,教师再以文本为依托讲解文体,教授学生有关记叙文写作的拟题、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最后,依托阅读拓宽记叙文写作训练的途径。课前预习,训练学生口头作文;课堂预设,从不同特色的文章中整合记叙文写作资源,学习立意、模仿结构、沿用题材、仿效手法、积累语言,进行记叙文写作知识技法迁移;课下拓展,一方面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来积累写作素材,一方面采用“课文辐射”的方法指导学生延伸阅读,通过写书评、读后感,对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进行升格训练。

王田园[8](2019)在《初中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听说读写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写”的主要形式——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然而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众多一线教师也在长期探索高效、实用的写作教学途径。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读写结合”的形式日益受到关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各自为营,写作教学以单元写作为主,忽视了阅读教学中写作资源的开发,导致写作教学落入了“闭门觅句”再简单批改的低效循环。随文练笔以读写结合理论为基础,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挖掘、利用阅读文本进行小篇幅的练笔训练。学生在充分理解阅读文本的前提下,将自己的所学所得向写作中迁移,或借鉴其写作方法进行模仿式练笔;或在阅读文本的空白处进行想象式练笔等,这些途径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论文以初中随文练笔为研究对象。首先,明确了随文练笔的概念和理论基础,梳理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并分析了随文练笔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从实践角度出发,深入初中进行实地调查、课堂观察,总结出当前随文练笔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随文练笔教学缺乏系统性、阅读与练笔割裂、学生练笔素材匮乏等。最后,基于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实施策略。即,从课标解读、加强指导、多元评改等方面建立科学的随文练笔体系;教师合理高效使用教材,组合教材,巧设练笔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练笔习惯,立足生活,激发其练笔兴趣,贯通读写,拓展学生阅读的宽度、挖掘阅读深度,积累丰富的练笔素材,从而让学生乐写会写,增强练笔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袁超[9](2019)在《李镇西与黄厚江中学作文教学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作文教学一直是广大语文老师关心的领域,也是一个困惑了很多一线教师的问题。全国优秀教师李镇西与黄厚江老师,都是当今语文教育名师,两人在作文教学中都提出了不同的理念和思路。李镇西老师在教学探索中追求的境界是爱与民主,并提出关于写作教学的观点是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成为写作的主人,在作文中感悟人生,感受生活。黄厚江老师系统地提出了“本色语文”的教育主张,在“本色语文”教学理念引领下,黄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本色作文教学”。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单个语文教育名师研究的多,而对不同的语文教育名师进行比较研究的相对较少。本文借鉴、参考了李镇西、黄厚江的论着和有关专家学者理论成果,试图从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角度把李镇西与黄厚江的语文作文教学观系统的比较、学习和研究,探讨他们的作文教学方法,梳理、归纳、总结他们的共性因素和闪光点,以期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李镇西及黄厚江老师语文作文教学的相关理念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是对李镇西、黄厚江两位老师的作文教学主要观点进行了比较,从中找出他们作文教学观主要观点的共同之处与差异;第三部分是对他们作文教学实践展开对比,主要从作文指导实践和作文讲评实践进行分析比较;第四部分主要从两位老师作文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比较;第五部分是两位老师的作文教学给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的建议。本文通过对二位名师的作文教学观及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可以丰富作文教学的相关理论,又可以为一线作文教学提供思考的空间,从而有效提高语文作文教学。

汪妍泽[10](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认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二、浅议指导中学生材料作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指导中学生材料作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作业视角下的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文献收集的途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作业
        二、小升初
        三、语文教学衔接
第二章 农村小学和初中语文之间的差异
    第一节 学生心理和思维的变化
        一、心理方面的变化
        二、思维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教材内容之间的差异
        一、教材内容广度的差异
        二、教材内容难度、深度的差异
    第三节 教学的差异
        一、教法的差异
        二、学法的差异
        三、评价标准的差异
第三章 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的主要理论依据
    第一节 语文课程标准
    第二节 教育学依据
        一、泰勒的课程组织原则
        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第三节 心理学依据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
    第四节 作业视角的科学性
        一、巩固与延伸功能
        二、培养与发展功能
        三、反馈与交流功能
第四章 农村小升初语文作业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访谈过程
        一、调查访谈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背景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访谈过程
    第二节 访谈、调查统计分析
        一、初一学生的语文作业情况统计
        二、初一学生语文作业情况学生访谈
        三、初一学生语文作业情况教师访谈
        四、初一学生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作业视角下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 小学教师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意识问题及成因
        一、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意识薄弱
        二、忽视了学段之间必要的联系和沟通
        三、未重视学生在衔接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第二节 语文基本能力衔接问题及成因
        一、学生语文基本能力未满足开始初中学习的需求
        二、教师未转变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侧重点
    第三节 语文学习习惯衔接问题及成因
        一、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自主性不强
    第四节 语文学习方法衔接问题及成因
        一、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教授重视程度不够
        二、学生停留在被动记忆型的语文学习方法上
    第五节 语文教学内容衔接问题及成因
        一、小学高学段与初一语文教学内容脱节
        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存在缺失问题
第六章 作业视角下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解决策略
    第一节 小学教师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意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升小学教师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的意识
        二、依据学段之间的联系进行语文教学衔接
        三、预防学生在衔接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第二节 语文基本能力衔接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落实完成课标中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转变培养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侧重点
    第三节 语文学习习惯衔接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引导学生提升语文学习习惯自主性
    第四节 语文学习方法衔接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主动理解型的语文学习方法
    第五节 语文教学内容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适当调整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内容难度
        二、对语文教学内容查缺补漏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一、农村小学教师应当切实承担起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的责任
        二、可以通过作业视角来进行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工作
        三、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情况不理想
        四、针对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第二节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初一学生语文作业现状的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B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致谢

(2)基于王国维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选题的目的
    1.3 选题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行性分析
2.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理论基础与分析
    3.1 关于人生境界教育的概念界定
    3.2 王国维境界说理论概述
        3.2.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3.2.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2.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3 中学语文教育对人生境界教育的要求
        3.3.1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人生境界教育的要求
        3.3.2 语文核心素养对人生境界教育的要求
        3.3.3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对人生境界教育的要求
    3.4 人生境界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
        3.4.1 王国维人生境界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3.4.2 王国维人生境界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3.4.2.1 关于人生境界教育文章在语文教材中的分布
        3.4.2.2 关于人生境界教育课文的文学体裁分布
4.基于王国维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4.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4.1.2 问卷编制的确立
    4.2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4.2.1 学生问卷分析
        4.2.2 教师访谈分析
    4.3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3.1 教学目标设计略显模式化
        4.3.2 教学内容实施略为刻板化
        4.3.3 教学评价标准略有结果化
5.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5.1 设计教学对人生境界教育关注不够
        5.1.1 强调知识能力,忽视了理想的确立
        5.1.2 重视过程方法,冲淡了理想的追求
        5.1.3 注重情感态度,轻视了理想的达成
    5.2 组织教学对人生境界教育落实不够
        5.2.1 阅读教学忽视人生境界教育
        5.2.2 作文教学缺少人生境界教育
        5.2.3 课外活动忽略人生境界教育
    5.3 评价教学对人生境界教育强调不够
        5.3.1 对理想的确立教学评价关注不够
        5.3.2 对理想的追求教学评价重视不够
        5.3.3 对理想的达成教学评价突出不够
6.基于王国维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的策略
    6.1 设计教学目标涉及人生境界教育理念
        6.1.1 明确将理想的确立作为目标之一
        6.1.2 突显将理想的追求作为目标之一
        6.1.3 切实将理想的达成作为目标之一
    6.2 组织教学过程融入人生境界教育内容
        6.2.1 围绕阅读教学进行人生境界教育
        6.2.2 围绕作文教学进行人生境界教育
        6.2.3 围绕课外活动进行人生境界教育
    6.3 评价教学效果注意人生境界教育元素
        6.3.1 尝试渗透确立理想元素的效果评价
        6.3.2 尝试渗透追求理想元素的效果评价
        6.3.3 尝试渗透达成理想元素的效果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部编版高中语文微型化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际应用价值
    1.3 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4.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4.2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5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访谈法
        1.5.3 课例分析法
        1.5.4 问卷调查法
        1.5.5 实验研究法
2.核心概念的介绍
    2.1 “微型化写作”教学
        2.1.1 概念界定
        2.1.2 教学特点
    2.2 部编本
        2.2.1 核心概念的介绍
        2.2.2 主要内容
        2.2.3 “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对写作教学的要求
    2.3 “微型化”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微型学习理论
        2.3.3 认知负荷理论
3.将“微型化写作教学”应用于部编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3.1 微型化写作教学理论应用于部编本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价值
        3.1.1 落实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
        3.1.2 与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写作内容编写意图的契合
        3.1.3 与部编本语文教材关于写作教学要求之间的吻合
        3.1.4 微型化写作教学为高中写作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3.1.5 微型化写作教学为高中写作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3.2 微型化写作教学应用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实意义
        3.2.1 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3.2.2 有利于适应学生阶段性的发展
        3.2.3 有利于改善学生大而空的写作内容
        3.2.4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4.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4.1.2 调查问卷的确立
    4.2 高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4.2.1 教师问卷分析
        4.2.2 学生问卷分析
    4.3 高中写作教学现状反映出来的问题
        4.3.1 教师层面
        4.3.2 学生层面
    4.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教师层面
        4.4.2 学生层面
5.对高中微型化写作教学实施的建议
    5.1 创设微型化写作群落,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5.1.1 形成微小的教学课型,完善教学组织模式
        5.1.2 构成写作“课族”,建构单元间的联系
    5.2 进行微型化写作训练,加强学情分析强度
        5.2.1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强化写作目标的建立
        5.2.2 注重学生写作需求,落实写作内容的训练
    5.3 优化写作评改方式,加强师生间的联系
        5.3.1 实行学生自评方式,显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5.3.2 实行师生互评方式,改善教学评价模式
    5.4 设置微型化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5.4.1 结合教学内容,融人时代元素
        5.4.2 设计活动情境,营造写作氛围
    5.5 基于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5.5.1 树立正确价值观,改变学生错误理念
        5.5.2 开展综合性学习,扩大学生语文视野
    5.6 巧用“支架”,进行过程针对性指导
        5.6.1 巧置“建议支架”,诱发学生思考
        5.6.2 巧设“任务支架”,分解复杂内容
6.“微型化”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6.1 写作学情的微型化
        6.1.1 基于写作样本分析写作学情
        6.1.2 教学尝试
    6.2 写作教学目标的微型化
        6.2.1 基于写作问题确定微型化写作教学目标
        6.2.2 教学尝试
    6.3 写作教学内容的微型化
        6.3.1 基于写作学情与目标开发微型化写作教学内容
        6.3.2 教学尝试
    6.4 写作教学情境的微型化
        6.4.1 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情设置写作情境
        6.4.2 教学尝试
    6.5 写作教学支架的微型化
        6.5.1 基于写作教学内容设置微型化写作教学支架
        6.5.2 教学尝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部分)
    附录2: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部分)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高中生作文中的汉字书写不容乐观
        (二)高中语文教学基本不涉及汉字书写内容
    二、选题意义
        (一)纠正高中语文教师对汉字书写教育的偏见
        (二)有利于提升高中生作文综合能力
    三、作文教学与书写界定
        (一)作文教学
        (二)书写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法
        (三)观察法
第一章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与书写研究概述
    一、书写教育内容在语文课程中的呈现与分析
        (一)集中呈现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教学中
        (二)包含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中
    二、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课程要求的解读
        (一)强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
        (二)在语言应用中继续打造书写能力
    三、书写能力基本阐释
        (一)书写能力的界定
        (二)书写能力训练的基本标准
    四、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学生的书写训练课实施研究
        (二)关于考场作文中的书写研究
        (三)对高中作文教学问题反思研究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情况简介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对象
    二、调查情况统计与分析
        (一)高中生问卷调查情况统计与分析
        (二)《关于高中生汉字书写规范性测试》情况统计与分析
        (三)观察高中生书写情况统计与分析
        (四)高中语文教师访谈具体内容
    三、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的基本评价
        (一)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欠缺
        (二)作文书写能力欠缺产生的影响
    四、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欠缺原因分析
        (一)高中语文教师对书写教育的认识有偏颇
        (二)高中生语文综合能力欠缺的影响
        (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归因分析
    五、调查结论
第三章 加强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训练的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专业素养
        (一)建构对汉字书写教育的课程认识
        (二)积极参加书写活动,提升自身书写能力
    二、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书写的指导
        (一)在作文指导环节,教师用“下水文”引领书写
        (二)在作文批改环节,关注学生作文书写情况
        (三)在作文讲评环节,渗透作文书写指导
    三、建构高中作文教学“N+1”课堂,重点突破书写问题
        (一)高中作文教学“N+1”课堂实践简介
        (二)针对作文书写问题的“N+1”课堂设计案例及分析
    四、借助网络写作环境,引发学生对书写的兴趣
        (一)鼓励学生建构版面意识
        (二)开展“书写版面设计”大赛
        (三)对学生进行整体书写训练
    五、针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分层训练
        (一)对学生作文书写作诊断性评价,找出差异
        (二)尊重差异,分层训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语文核心素养
        二、小学中高段
        三、语感教学
    第二节 语感教学特点
        一、综合性
        二、实践性
        三、主体性
        四、长期性
    第三节 基本理论支撑
        一、语用学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第四节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感教学的现实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
        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现实要求
        三、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的现实要求
第二章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现状
    第一节 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总体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现状与原因
        一、教师方面的分析
        二、学生方面的分析
第三章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策略
    第一节 语文教师在语感教学中的意识策略
        一、思想上重视语感教学
        二、明确语感教学的目标
        三、探寻语感教学的方法
    第二节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进行语感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在识字教学中激活语感
        二、在写字训练中触碰语感
    第三节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在倾听想象中触发语感
        二、在朗读默读中增强语感
        三、在字词推敲中领悟语感
    第四节 在写作教学中进行语感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在以读促写中激发语感
        二、在以说促写中运用语感
        三、在以练促写中丰富语感
    第五节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进行语感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在情境创设中引发语感
        二、在随文学习中促发语感
        三、在双向互动中渗透语感
第四章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分析
        一、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二、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三、语法知识案例分析
    第二节 注意的问题
        一、听说读写四者并重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二、结合生活感悟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三、必要的语文知识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初中语文写作现状不容乐观
        1.1.2 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对作文的重要价值
        1.1.3 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语料分析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写作素材的重要性的研究
        1.4.2 关于写作素材积累途径的研究
        1.4.3 关于写作素材运用方法的研究
2 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概述
    2.1 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
        2.1.1 写作素材的内涵
        2.1.2 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的意义
        2.1.3 写作素材积累的基本要求
        2.1.4 写作素材运用的原则
    2.2 理论基础
        2.2.1 写作系统论
        2.2.2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理论
3 初中生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的现状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对象
        3.1.3 研究工具
        3.1.4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3.2.2 语料分析结果
    3.3 初中生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存在的问题
        3.3.1 学生对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视程度不足
        3.3.2 学生缺乏观察生活的习惯和技巧
        3.3.3 写作素材的积累方式过于机械
        3.3.4 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不丰富
        3.3.5 学生运用写作素材不够灵活
        3.3.6 学生选用的写作素材与立意不符合
        3.3.7 学生不会提取运用积累的写作素材
    3.4 初中生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问题形成的原因
        3.4.1 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的意识,投入时间少
        3.4.2 学生的观察机会少
        3.4.3 阅读量少,知识储备不足
        3.4.4 学生缺乏深刻的生活体验
        3.4.5 教师对学生写作素材运用的指导不足
4 初中生积累与运用写作素材的方法指导
    4.1 初中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指导
        4.1.1 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4.1.2 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4.1.3 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
        4.1.4 利用好语文教科书,从课文中获得写作素材
    4.2 初中生运用写作素材的方法指导
        4.2.1 对写作素材进行专题整理
        4.2.2 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方法
        4.2.3 拓展延伸写作素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7)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以读促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记叙文教学中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阅读教学与记叙文写作教学严重脱节
        三、记叙文写作教学缺乏过程指导
    第二节 记叙文教学中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文体意识
        二、运用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不强
        三、阅读肤浅,缺乏独立思考
    第三节 记叙文教学中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材中记叙文写作方面指导性不强
        二、记叙文写作教学没有形成独立的知识体系
        三、记叙文写作教学缺乏序列
第二章 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以读促写的可行性
    第一节 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的有益尝试
        一、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
        二、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第二节 初中记叙文以读促写的理论依据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记叙文以读促写的理论支持
        二、学习迁移理论是记叙文以读促写的理论基础
        三、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为记叙文以读促写提供了理论条件
    第三节 阅读文本中可进行记叙文写作资源的整合
        一、根据记叙文文体特点,确立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目标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阅读与写作资源分析
        三、阅读内容中提供记叙文写作资源的借鉴与整合
第三章 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以读促写的策略
    第一节 激发兴趣,拓展记叙文写作思维
        一、反题意写作,培养逆向思维
        二、续写、补写故事,培养想象思维
        三、扩写、缩写文本,培养敛散思维
    第二节 讲解文体,提供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
        一、传授拟题技巧
        二、教授构思之法
        三、详讲表达方式
        四、精讲表现手法
        五、细讲修辞方法
    第三节 依托阅读,拓宽记叙文写作训练途径
        一、课前预习,训练口头作文
        二、课堂预设,知识技法迁移
        三、课下拓展,写日记读后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査问卷》(教师卷)
    附录 B《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査问卷》(学生卷)
致谢

(8)初中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语文随文练笔教学概述
    第一节 随文练笔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随文练笔的概念
        二、随文练笔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初中语文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
        一、模仿式练笔
        二、改写式练笔
        三、想象式练笔
        四、探究式练笔
    第三节 随文练笔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随文练笔教学的必要性
        二、随文练笔教学的可行性
第二章 初中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现状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编制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
    第二节 初中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
        一、教师随文练笔教学的现状
        二、学生随文练笔训练的现状
    第三节 初中语文随文练笔现状调查的问题与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章 初中语文随文练笔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随文练笔教学体系的确立
        一、解读课标,制定练笔目标
        二、根据学情,加强练笔指导
        三、多元评改,优化练笔评价
    第二节 随文练笔与教材的结合
        一、依托文本,实用教材练笔
        二、组合教材,巧设练笔内容
    第三节 随文练笔习惯的养成
        一、立足生活,提高练笔兴趣
        二、贯通读写,丰富练笔素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初中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版)
    附录B 初中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现状调查(学生版)
致谢

(9)李镇西与黄厚江中学作文教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中学作文教学现状
        二、中学作文教学缺乏理论指导
        三、李镇西老师与黄厚江老师的作文教学观具有研究价值
        四、李镇西与黄厚江名师作文教学比较颇具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目的、目标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对李镇西老师作文教学的理论研究
        二、对黄厚江老师作文教学的理论研究
        三、对李镇西老师作文教学实践的研究
        四、对黄厚江老师作文教学实践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教学观概述
    第一节 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下的作文教学观
        一、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下的作文教学观概述
    第二节 黄厚江本色语文教育下的作文教学观
        一、黄厚江本色语文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二、黄厚江本色语文教育下的作文教学观概述
第二章 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教学观比较
    第一节 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教学观相同之处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重视写作积累
    第二节 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教学观不同之处
        一、作文教学的目标
        二、写作练习侧重点的不同
第三章 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教学实践比较
    第一节 作文教学方法比较
        一、李镇西老师重视作文写作的方法训练
        二、黄厚江老师重视思考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节 作文指导策略比较
        一、李镇西与黄厚江写作指导中的相同之处
        二、李镇西与黄厚江写作指导中的不同之处
    第三节 作文评讲比较
        一、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讲评的相同之处
        二、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讲评中不同之处
第四章 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教学的评价
    第一节 李镇西作文教学的评价
        一、教学语言:点拨中不失风趣
        二、教学方式:民主中注重启发
        三、课堂氛围:对话中实现共享
        四、教学内容:构建语文生活化
        五、教学评价:奖惩中尊重人格
    第二节 黄厚江作文教学的评价
        一、教学方式:尊重写作规律
        二、教学思维:重视辩证思维
        三、教学形式:以学生为本
        四、教学激励:迸发写作激情
        五、教学观点:务实的课堂教学
        六、教学内容:从无序到有序
第五章 作文教学带给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建议
    第一节 作文教学中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
        一、现身说法,与学生交流感受和体会
        二、典型展示,让学生形成对写作过程的正确认识
        三、细节放大,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领悟规律
        四、现场提升,让学生获得过程性的体验
        五、一题多写,使学生改善写作状况并优化学习资源
    第二节 写作指导需要贯穿作文教学全程
        一、作文写作前的启发引导
        二、作文讲评中启发引导
        三、教师试笔的启发引导
    第三节 作文教学的反思与评价
        一、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目标
        二、创造环境培养学生写作素养
        三、恰当评价帮助学生自我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四、浅议指导中学生材料作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作业视角下的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研究[D]. 袁虹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基于王国维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D]. 张玉娇.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3]部编版高中语文微型化写作教学研究[D]. 文璐.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4]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研究[D]. 解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研究[D]. 杨晓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研究[D]. 张慧宁.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以读促写的研究[D]. 许静歌. 河南大学, 2019(01)
  • [8]初中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研究[D]. 王田园. 河南大学, 2019(01)
  • [9]李镇西与黄厚江中学作文教学比较研究[D]. 袁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浅谈指导中学生作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