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九部委局联合开展全国建材市场专项整治

国家九部委局联合开展全国建材市场专项整治

一、国家九部委局联合开展全国建材市场专项整治(论文文献综述)

张盛[1](2021)在《鹿城区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监管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卫[2](2019)在《跟随时间的脚步 回望2019年食品行业点滴变化(上篇)》文中研究说明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不经意间,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令不少人都开始感叹"时间都去哪了?"但无论时间过得有多快,它依然记录下了国家以及我们自己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变化。在2019年,我国食品行业的哪些新变化被时间记录下来了?下面让我们分上下两期,分别从政策法规篇、地方新闻篇、行业动态篇、食安事件篇四个篇章,来回顾一下2019年的中国变化。

冯贵霞[3](2016)在《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逻辑 ——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大范围持续的重度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正常秩序,危及公众健康安全,国内外反应强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加强环保工作,出台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并取得一定效果,防治政策经历各种改革、调整与完善。虽然空气质量总体上有所改善,污染形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从总体来看,空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日益明显,空气质量与公众期盼有较大差距,仍未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困境,治理成效并不显着。当前情况不禁让人反思: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自1973年正式启动至今,己积累了四十多年的防治经验,同时,随着大气污染形势的加剧,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强化推进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什么治理效果却差强人意?这是否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当前中国的污染防治政策难以满足大气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那么,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更好地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因此,总结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经验,寻找影响政策变迁的关键因素,探索污染防治政策运行的规律就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为辨识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而探寻政策变迁背后的过程逻辑,本研究基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结合政策网络理论分析框架,剖析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过程。本研究首先立足于政策发展的历史事实,在界定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内涵、明确政策变迁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建国以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演进历程,总结政策变化所呈现的表面特征,发现:经历了以工业点源污染为主的行政控制(1956-1978年)、开启法制途径下的管控(1979-1991年)、引入市场机制的管控(1992-2002年)、尝试突破属地模式的综合治理(2003-2010年)、走向法治化的合作治理(2010年至今)等五个阶段,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在整体上呈现“阶梯式渐进”的轨迹,具体表现为,政策主体多元化、政策工具规范化、社会行动网络化等特征,为下一步寻找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提供历史线索和现实基础。仅靠历史沿革的分析无法得出政策变迁的规律,因此需要找到适于解释政策变迁过程的理论视角。从已有研究看,政策变迁的研究无疑是多视角、多途径的。然而,在当代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各种复杂的跨部门的公共政策议程大量涌现,政策过程中组织与参与者数目增多、行动主体多元化,政策部门间的相似性减少,利益团体和政策执行机构间的长期联系逐渐演化为多元组织之间更为复杂的网络关系,公共问题变得更加难以处理。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也使政策过程参与者增多,中国的政策过程同样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趋势。传统的政策阶段论及其单一的线性模型越来越无法清晰完整地描述和解释复杂多变的政策过程。已有研究表明,政策网络理论以行动者关系与结构为切入点去审视和诠释政策过程,尝试突破政策阶段论的范式,对多元主体参与政策过程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描述功能和独特的理论分析优势。政策网络目前已成为政治学和政策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分析路径,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所运用。此外,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过程既充满了跨部门跨区域的决策事件,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多元利益主体。综合以上考虑,本研究认为,政策网络是研究政策变迁过程的最佳的理论视角。本研究结合中国情境,对缘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网络理论要素进行了适度改造,将政策网络的结构观和行为观相结合,在新制度主义理论和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指导下,得出政策变迁的“结构—行为”观,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建构了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解释框架,用以分析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内行动者的互动关系。借鉴政策网络分析框架发现,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与政策网络结构、网络主体行为的变化相关,其中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涉及网络权力结构、政企策略行为、以公众参与网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社会资本。这些因素的变化引起了政策网络结构的变化和网络主体间不同程度的互动,从而影响着政策运行的轨迹。从政策网络权力结构看,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始终存在政策网络权力中心,并在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中居于主导地位。纵横交错的政府行政关系形成了矩阵式权力网络结构,环保行政职权面临“碎片化”的问题。国家环保部的决策地位及其话语权的权威性增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权力分配格局,促使政策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及行为方式发生转变,从而推动政策变迁的过程。从政企策略行为看,地方政府与企业是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执行的责任主体,其政策响应行为直接关系污染防治的政策效果,其互动关系的变化是影响政策过程运行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与企业都会从所处的环境出发选择最适合自身的策略行为。利益需要产生行为偏差,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及其实施工具也因此不断的调整和改变。环境规制的转型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从社会资本因素看,作为政策网络的资源集合体,社会资本是公共政策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政策网络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互动行为的变化使社会资本存量发生改变,社会资源在政策网络内的重新分配改变了政策网络的结构。在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中,专家、媒体、公众因对社会资本的运用而改变了自身在政策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具体体现为他们在环保维权行动中的角色转型。专家、媒体、公众之间的互动以及政府的回应表明,网络行动主体以建构社会资本从而塑造公共议题为主要方式推进政策变迁。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实际上是政策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结构不平衡所引发。本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演进历程实际上是中国环境治理结构转型的过程,同时也是政策网络因素作用于政策过程的体现。第二,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主要存在三重逻辑趋向。从“政府-市场”到合作治理的演变过程,是政策网络主体多元化的体现;从行政控制、“法制”到“法治”的演变过程,不仅是政策工具规范化的体现,而且是政策网络制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从“权威-服从/对抗”走向共同监管的演变过程,是社会行动主体之间互动方式转型的表现,社会行动的网络化改变了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运行的社会环境。第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政策网络有助于制定更好的环保政策。政策网络权力结构的变化促进政策变迁,政策变迁是权力结构间断均衡的反映;政策变迁是政策网络行动者互动行为规则的调整;社会资本存量影响政策变迁的价值取向。此外,在政策变迁的研究中,政策网络理论最大的优点在于,能更好地描述和解释多元行动者参与的复杂的政策变迁过程,追踪政策变迁的根源性影响因素。它的局限性是,在实际分析中无法完全脱离政策过程阶段论的束缚;在政策变迁纵向层面的问题研究中,政策网络理论的解释力不足,很难对政策行动者进行历史追踪式的对比分析。大气污染防治亟需加强顶层制度设计,而政策设计是进行制度设计的重要路径。因此,通过辨识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寻找这一政策变迁背后的过程逻辑,就成为下一步有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基于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演进的历史事实,总结其阶段性特征,通过借鉴政策网络的理论内涵、研究途径及方法,分析影响政策变迁的关键因素,进而尝试得出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发展趋向,以期为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和治理模式的研究提供基础的理论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反思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定,而且有助于总结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经验教训和积累中国政策变迁的理论知识,推进政策变迁理论研究的本土化过程。

张荣[4](2014)在《对建材产品的质量监管应按照职责分工进行》文中认为建材产品与民生关系密切,其产品质量的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近年来,全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从新闻媒体到普通群众都非常关心、关注建材产品的质量安全,国务院先后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水泥、人造板等产品列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录管理,也对溶剂型木器涂料、磁砖等产品未经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不得擅自出厂、销售作出了禁止性规定。特别是2010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环保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

赵强社[5](2012)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虽然明显提高,但却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区域、群体和个人间的结构失衡严重,尤其是城乡差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期重要的发展命题。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形成惠及全民、权利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制度视角入手,分析、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具体来说:(1)从哲学、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寻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能的实现机制和路径。围绕“为什么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由谁提供”(供给主体)、“怎样提供”(供给路径),给出本文的分析框架——“三化驱动、五位一体、七环联动”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体系和“一基本、三配套”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2)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历史根源和制度根源,并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度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卫生医疗制度、公共文化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与就业制度、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城乡差距逐一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制度的缺陷和制度改革的方向,奠定了制度创新的基础;(3)根据陕西彬县的“三化”发展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与分析,采用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90年到2011年该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三化同步”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的指导原则;(4)阐述了公共财政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定位,认为公共财政制度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并在详细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原因和科学估算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负担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制度的改革措施;接着,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现行政府管理制度的弊端和缺陷,提出要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一元化户籍制度,保障起点公平;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农民财产权利,保障权利公平;建立服务型政府制度,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保障服务公平。通过“三配套”制度,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目标。最后,本文采用德尔菲法,依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获得性的原则,结合研究目的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征询专家的意见,构建了一个三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从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养老保险服务、住房服务和就业服务7个方面评价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并以陕西彬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方案。

强月新,熊燃[6](2011)在《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国内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传媒业发展稳中有进。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传媒业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开始全面回暖,稳重有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媒体发展日益迅猛,传统媒体急须谋求一条变通之路,而新媒体在技术的日趋成熟下,盈利模式日渐明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信息产业发展以及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仍是媒介规制的主题。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突发事件,传统媒体应对更加从容、自信,而网络媒体的参与也越发积极。

孙晓飞[7](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型产业,是维护经济运行与社会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公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整个交通运输产业的效率,并影响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管道五大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充分发挥了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提高人民群众出行质量、改善生活面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反过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对公路运输供给能力及服务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路运输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协调参与公路运输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为指导、规范公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证。因此深化对公路运输产业政策的研究,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更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历程置入中国公路运输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全文包括绪论、第一、二、三、四、五章以及结束语,共七部分。绪论首先对公路运输、道路运输、道路运政管理、公路运输管理、运输政策等概念定义及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从历史角度研究公路运输政策的意义,详述了当前理论界在公路运输政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研究不足,进而提出研究思路,并说明了本书创新之处,同时也分析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第一章分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两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进行回顾,探讨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得失。第二章介绍了初步市场化进程阶段(1979-1991)公路运输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从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运输企业的全而改革、积极推进市场培育、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情况及对道路运输业和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政策的成效及不足。第三章介绍了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2)的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市场准入的从严、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全方位的市场监管等方面阐释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措施,分析了上述政策对道路运输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简要评价了该阶段政策成效。第四章交代了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003-)公路运输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然后从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运输结构的全方位和深层次调整、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等方面论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举措,分析了政策的实施对道路运输行业和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该阶段政策实施成效做了简短归纳。第五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总结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行业发展实践提出了对今后10-20年公路运输政策应采取走向的一系列建议。结束语部分在全面分析政策演变特点及实施得失的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结论:今后10-20年既是我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的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法制建设必须重视完整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在完善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公路运输政策应当更加注重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道路运输管理中,行政、经济、法律三种手段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应当把如何实现运输结构的科学调整作为今后政策完善的核心内容之一;解决现有公路运输政策的不足,不仅需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转变理念,更需要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转变理念,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输发展,科学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指导道路运输行业走科学发展之路。

本刊编辑部[8](2011)在《谁来为“清新居室”买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材产业发展迅速。装饰材料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但一些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也对居室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危害了百姓健康。谁该为我们的"清新居室"买单呢?清新居室行动是针对百姓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

罗江陵,苟铭,贾治斌[9](2009)在《长治:勇于探索》文中认为截止目前,长治市质监系统"质量和安全年"活动高潮迭起,一批由他们探索建立的模式逐步得到应用。10月11日,在长治市城区一中初一班级的10个教室里,鸦雀无声,还不时的传来阵阵掌声。是什么让学生们听得如此津津有味?原来是来自市、区质监部门的专

陈健[10](2009)在《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更加突出。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累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这种急功近利的生产方式完全是现代产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它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单方面索取和掠夺上,因而生产越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严重。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和应用,使这种破坏变本加厉。发展绿色产业就是对人类自身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产生的严重后果的深刻反思结果。我国绿色产业不仅肩负着确保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等经济重任,更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非经济重任。自然资源禀赋及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绿色产业发展的道路。绿色产业的提出是为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自然资源短缺、产业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是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其目标体现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是时代的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本文阐述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导论和第七章结论之外,第二、三、四章着重理论研究,第五、六章着重现实分析。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在疏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绿色产业的内涵,为论文进一步实证及提出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角度;第二章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双刃剑”为切入点,分析绿色壁垒产生的背景原因,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得出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壁垒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的出路的结论;第三章系统阐述了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产业代谢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和物质循环理论;第四章立足于绿色产业的划分,阐述绿色产业链的内涵、耦合关系、运行机制和监控体系建设;第五章阐述我国绿色产业,包括绿色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评价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第六章以珠三角地区为实例,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具体分析,并运用MATLAB程序计算珠三角地区2001年-2005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得出珠三角在五年间生态赤字稍有好转,并有良性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仍处于“低承载、低足迹、高赤字”的不可持续状态。提出建议如下:(1)继续控制人口的增长;(2)减少经济开发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3)采用生物高新技术,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4)继续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5)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的建议: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是:1、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总体描述绿色产业链运作机理的基础上,分别从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研究了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构想,从而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2、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的个案资料为例,运用生态足迹等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3、注重应用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从总体上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试图提升本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二、国家九部委局联合开展全国建材市场专项整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九部委局联合开展全国建材市场专项整治(论文提纲范文)

(2)跟随时间的脚步 回望2019年食品行业点滴变化(上篇)(论文提纲范文)

政策法规篇
    国务院
    农业农村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财政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社部
    交通运输部
    教育部
    生态环境部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地方新闻篇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3)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逻辑 ——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相关研究
        (二) 政策变迁的研究途径
        (三) 政策网络理论研究现状
        (四)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论文结构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轨迹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内涵、特征与本质
        一、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内涵的界定
        二、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体系的网状结构
        三、本质:政府主导的规制型环境公共政策
    第二节 建国以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演进
        一、工业点源污染的行政控制(1956-1978年)
        二、开启法制途径下的管控(1979-1991年)
        三、引入市场机制的管控(1992-2002年)
        四、尝试突破属地模式的综合治理(2003-2010年)
        五、走向法治化的合作治理(2010年至今)
    第三节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特征:阶梯式渐进
        一、政策主体多元化
        二、政策工具规范化
        三、社会行动网络化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网络分析路径
    第一节 政策网络界定及其理论内核
        一、政策网络概念界定
        二、政策网络理论的核心要素
        三、政策网络理论的中国适用性考量
    第二节 政策网络变化引发政策变迁的机理
        一、政策网络与政策结果的关系:结构观与行为观
        二、基于中国政策现实的改造:政策变迁的“结构—行为”观
        (一) 结构与行为的互动关系
        (二) 政策变迁的“结构—行为”观
    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解释框架
        一、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中的政策网络
        (一)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的构成
        (二)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主体及其互动
        (三) 政策网络内的核心关系与政策变迁
        二、网络视角下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 权力结构因素
        (二) 策略行为因素
        (三) 社会资本因素
第三章 政策变迁的权力因素:政策网络权力结构的变化
    第一节 政策网络对政策变迁的影响:权力结构分析
        一、政策变迁中的权力结构
        二、政策网络权力结构变化与政策变迁
        三、政策主体权力关系与政策网络制度环境
    第二节 政策网络权力中心:矩阵式的政府间权力关系
        一、横向结构:党、立法、行政部门的权力关系
        二、纵向结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关系
    第三节 环保升级与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
        一、环保行政机构改革与职权变化
        二、环保升级与政策实践
        (一)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中的权力整合
        (二) 机动车燃油与排放标准政策演进中的权力博弈
        (三) 环保约谈制引发新型权力关系
第四章 政策变迁的策略行为因素:政企互动关系的变化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企业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角色
        一、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环保角色
        (一) 社会分工与职责法定
        (二) 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博弈主体
        二、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政策网络角色
        (一) 政策网络类型的变化与行动者角色的转换
        (二) 府际网络关系中的地方政府角色
        (三) 生产者网络关系中的企业角色
    第二节 环境规制转型中的地方政府与企业行为
        一、环保考核的制度转型与地方政府行为
        二、污染规制的转型与企业行为
    第三节 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策略互动: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与演变
        一、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零和、共谋与合作
        (二) 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共谋关系
        (三) 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二、地方政府与企业互动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三、互动规则的变更:从“利益共同体”到“责任共同体”
第五章 政策变迁的社会资本因素:专家、媒体与公众的角色转型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中的社会资本
        一、政策网络与社会资本
        (一) 社会资本:公共政策运行的基础
        (二) 政策网络中社会资本的建构
        二、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的社会资本及其结构特征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中专家、媒体与公众的角色转型
        一、专家:从决策咨询到社会动员
        二、媒体:从信息传播到协商平台
        三、公众:从环境关心到环境维权
        四、专家、媒体与公众的三方互动及政府回应
        五、塑造公共议题与建构社会资本:专家、媒体与公众影响政策变迁的方式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变化与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
        一、社会资本的内在增进:专家、媒体与公众的角色转型
        二、社会资本的外在提高:决策网络的开放与议题网络的生成
        三、社会资本:政策变迁的结构性因素
第六章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三重逻辑
        一、从“政府-市场”走向合作治理
        二、从行政、“法制”走向“法治”
        三、从“权威-服从/对抗”走向共同监管
    第二节 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的互动机制
        一、政策网络对政策变迁的作用机制
        二、政策变迁对政策网络的作用机制
        三、政策工具: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互动的中介
    第三节 “共识互动型”的政策变迁路径
        一、责任共识:定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均衡点
        二、合作行政:克服环保职权碎片化
        三、法治规范:建立政企互动良性关系
        四、共同监督:社会行动化解政策僵局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与学术贡献
        (一) 研究结论
        (二) 学术贡献
    二、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一) 研究不足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萌芽
        1.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研究综述
        1.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研究综述
        1.3.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政策综述
        1.3.5 当前研究的不足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公共服务
        1.4.2 基本公共服务
        1.4.3 均等化
        1.4.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4.5 制度与制度创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综合比较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文献研究法
    1.6 技术路线图
    1.7 论文的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
    2.1 为什么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
        2.1.1 公共服务基本属性
        2.1.2 公平增进社会福利的补偿原则
        2.1.3 个人能力平等理论
        2.1.4 公平正义理论
        2.1.5 基本需求理论
    2.2 由谁提供?—供给主体
        2.2.1 政府单一供给主体理论
        2.2.2 政府-市场供给主体理论
        2.2.3 政府-市场-自愿供给主体理论
        2.2.4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的标准
    2.3 如何提供?—供给路径
        2.3.1 政府供给分析
        2.3.2 帕累托最优
        2.3.3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2.3.4 公共财政理论
        2.3.5 基于转移支付和政府偏好的公共支出选择模型
        2.3.6 基于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均等化供给路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制度因素分析
    3.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
        3.1.1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3.1.2 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
        3.1.3 公共卫生的城乡差距
        3.1.4 养老保险的城乡差距
        3.1.5 消费支出的城乡差距
    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历史根源
        3.2.1 基于城市偏向的工业化战略
        3.2.2 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外供给
        3.2.3 城乡二元不对等的户籍管理
        3.2.4 选举权利不对等的民主政治安排
    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制度的现实因素
        3.3.1 城乡有别的公共财政模式
        3.3.2 基层政府财权事权的失衡
        3.3.3 民主缺失的基层决策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4.1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4.1.1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
        4.1.2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变迁的评析
    4.2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4.2.1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
        4.2.2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变迁的评析
    4.3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3.1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
        4.3.2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变迁的评析
    4.4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4.1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
        4.4.2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评析
    4.5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5.1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
        4.5.2 城乡住房制度的评析
    4.6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6.1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
        4.6.2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评析
    4.7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7.1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
        4.7.2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评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1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1.1 国外基础教育均等化制度
        5.1.2 国内城乡教育均等化探索
        5.1.3 国内外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5.2 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2.1 国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
        5.2.2 国内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
        5.2.3 国内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5.3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3.1 国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
        5.3.2 国内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探索
        5.3.3 国内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5.4 城乡养老保险、住房、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4.1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的国内外制度借鉴
        5.4.2 城乡住房服务均等化制度借鉴—山东莱芜市的探索
        5.4.3 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5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5.1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制度
        5.5.2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度路径依赖—“三化”同步战略
    6.1 “三化”同步的内在机制和辩证关系
        6.1.1 “三化”关系研究的文献梳理与理论依据
        6.1.2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与互动机制
    6.2 “三化”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彬县为例
        6.2.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其统计性描述
        6.2.2 实证分析
        6.2.3 结论
    6.3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与路径选择
        6.3.1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
        6.3.2 “三化”同步推进路径选择
    6.4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本制度安排:创新公共财政制度
    7.1 公共财政制度的相关理论
        7.1.1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7.1.2 公共财政制度的构成要素
        7.1.3 公共财政制度框架与制度内容
        7.1.4 财政制度创新
    7.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作用
        7.2.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
        7.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定位
    7.3 基于财政视角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分析
        7.3.1 事权与财力配置不对称
        7.3.2 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7.3.3 基层财政自给能力不足
        7.3.4 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7.4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7.4.1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7.4.2 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7.4.3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7.5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改革
        7.5.1 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
        7.5.2 健全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7.5.3 调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7.5.4 完善地方财政制度
        7.5.5 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配套制度的改革与设计
    8.1 起点公平: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8.1.1 现行户籍制度的演进、特点和困境
        8.1.2 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构建
        8.1.3 成都市的居民“自由迁徙”政策
    8.2 权利公平: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8.2.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其保障功能的演进:历史的视角
        8.2.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法理的视角
        8.2.3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反思:社会保障的视角
        8.2.4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8.2.5 模式借鉴:陕西省高陵县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
    8.3 服务公平:创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制度
        8.3.1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渊源
        8.3.2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阐释:文献研究综述
        8.3.3 我国服务型政府制度构建的现状及问题
        8.3.4 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路径:基于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视角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陕西彬县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9.1 彬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总体情况
        9.1.1 基本县情
        9.1.2 统筹城乡工作特点
    9.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9.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9.2.2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
        9.2.3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评价结果
    9.3 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方案
        9.3.1 创新的有利条件
        9.3.2 基本思路
        9.3.3 制度创新内容
        9.3.4 保障措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说明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公路运输历史沿革概况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回顾(1978年以前)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公路运输政策(1912-1949)
        一、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公路运输政策的构成
        (一) 由宽趋严的市场准入
        (二) 以兴办公路联运为特点的运输组织政策
        (三) 市场监管政策由缺失到初步规范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78)
        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65)
        (一) 影响政策的政治经济因素
        (二) 建国初期运力的恢复及企业管理的加强
        (三) 运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及调整
        (四) 逐步封闭的市场准入
        (五) 运输结构的重新构建
        (六) 市场监管的推陈出新
        二、计划经济体制趋于僵化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66-1978年)
        (一) 特殊社会因素对政策的不利影响
        (二) 运力结构的顾此失彼
        (三) 市场监管机制由破坏到有限恢复
第二章 初步市场化进程中的公路运输政策(1979-1991)
    第一节 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
        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二、国家对发展交通的高度重视
        三、管理体制由政企合一到逐步分离的适时转变
    第二节 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
        一、客货运市场对各种经济成分全面放开
        二、相关业务市场实行开放
    第三节 运输企业的全面改革
        一、实行放权减税让利
        二、积极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三、开展企业内部配套改革
        四、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
        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第四节 积极推进市场培育
        一、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二、运力结构的优化
        三、运输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四、运输组织的合理化
        五、站场加大建设力度及向社会全面开放
    第五节 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
        一、适应供求关系变化的运价管理
        二、面向全行业的车辆技术管理
        三、由多头管理到分工管理的安全监管
        四、维护市场秩序的治理整顿
        五、以管理和技术性节能为主,结构性节能为辅
    小结
第三章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92-2002)
    第一节 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
        一、市场经济战略目标的确定
        二、公路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
        三、行业管理理念及方式的根本转变
    第二节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
        一、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扩大经营权
        二、推行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第三节 市场准入的从严
        一、客运市场的严格准入及退出机制的探索
        二、加强规范的货运市场准入
        三、引进外资由侧重立项审批到规范外资经营的转变
    第四节 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
        一、推进运输主体的规模化
        二、引导运力结构调整
        三、促进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四、推动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五、重视站场投资、布局及经营结构调整
    第五节 全方位的市场监管
        一、积极适应市场规律的运价管理
        二、加强车辆技术管理
        三、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的体制机制
        四、开始建立从业资格制度
        五、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整顿治理
        六、侧重节能法规标准建设及产品监测认证推广
    小结
第四章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2003-)
    第一节 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
        一、发展观念的转变
        二、法制建设的深入
        三、交通体制的重大改革
    第二节 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
        一、加快线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严格设定准入条件及经营期限
        三、规范外资引进
        四、积极推行质量信誉考核,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第三节 运输结构的全方位、深层次调整
        一、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二、实行多样化的运力结构调整
        三、进一步细化经营方式的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四、重视合理化的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五、加大站场投资力度,重视布局规划
    第四节 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
        一、市场整顿长效机制的建立
        二、紧密联系成品油价的运价管理
        三、以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为重点的技术管理
        四、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的强化
        五、逐步建立治理超限超载工作长效机制
        六、加快构建职业资格体系
        七、结构、技术、管理并重,节能与减排结合
    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经验教训及建议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教训
        一、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
        二、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
        三、公路运输政策教训及不足分析
    第二节 公路运输主要政策走向建议
        一、加快结构调整升级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三、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
        四、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价格形成体系
        五、推进安全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六、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七、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1949-2008年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统计数据表
附录2: 文中表格索引
附录3: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大事记要(2003.1-2009.7)
后记

(10)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
        (二) 对新时期我国发展模式的思考
        (三)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
        (四) “绿色奥运”带来了绿色契机
        (五) “毒奶粉事件”导致的信任危机
    二、绿色产业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一) 绿色产业概述
        (二)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研究述评
        (三) 绿色经济的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
        (一) 研究的基本框架
        (二) 研究重点与难点
        (三)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绿色产业: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一、绿色壁垒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二) 绿色壁垒的国际发展趋势
    二、绿色壁垒是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双刃剑”
        (一)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二)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三、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 绿色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产业代谢理论
        (一) 代谢理论的来源
        (二) 物质代谢理论
        (三) 产业代谢理论
    二、物质平衡理论
        (一) 总量平衡与分量平衡
        (二) 克尼斯等环境经济学家的物质平衡理论
        (三) 质量平衡方法
        (四)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五) 对环境恶化与资源过量使用关系的分析
    三、物质循环理论
        (一) 物质循环概念分析
        (二) 生物系统中的碳循环
        (三) 循环经济理念
        (四) 循环经济的概念
        (五) 循环经济的基本实施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第四章 绿色产业链的构建
    一、绿色产业的分类
        (一) 产业分类
        (二) 绿色产业分类
        (三) 绿色产业的划分
    二、绿色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一) 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二) 绿色产业链的概念及简化模型
    三、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原理
        (一) 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二) 因地制宜
        (三) 系统集成
    四、绿色产业链构建的诊断
        (一)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 诊断指标体系
        (三) 诊断指标
    五、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方法
        (一) 主导产业链优选
        (二) 引入补链企业
        (三) 横向共生、纵向耦合
        (四) 绿色产业链构建层次
        (五) 绿色产业链支撑系统设计
        (六) 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操作步骤
    六、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技术
    七、绿色产业链的效益
        (一) 绿色产业链环境效益
        (二) 绿色产业链经济效益
    八、绿色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一) 企业与绿色产业链
        (二) 政府与绿色产业链
        (三) 社会与绿色产业链
    九、绿色产业链在各产业中的构建方向
        (一) 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
        (二) 绿色工业产业链的构建
        (三) 绿色服务业产业链的构建
第五章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
    一、我国绿色工业的发展
        (一) 绿色工业对传统环保理念的冲击和突破
        (二) 工业绿色化与绿色工业节能
        (三) “清洁生产”:绿色工业的本质
        (四)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五) 我国绿色工业发展评价
    二、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一) 从“有机农业”到“绿色农业”
        (二)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三) 绿色农业的组织实施
        (四)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评价
    三、我国绿色服务业的发展
        (一) 绿色消费与绿色服务
        (二) 绿色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及其基本要求
        (三) 绿色流通的组织实施
        (四) 绿色营销的组织实施
        (五) 我国绿色服务业发展评价
第六章 绿色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一、珠三角现代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一) 珠三角的概况
        (二)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三)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
        (四) 珠三角现代产业面临的转型
    二、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一) 珠三角绿色工业发展现状
        (二) 珠三角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三) 珠三角绿色服务业发展现状
    三、对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评价—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
        (一)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二)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假定
        (三)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四)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珠三角的应用分析
        (五)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局限性
    四、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前瞻
        (一) 改变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 控制人口数量
        (三) 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倡绿色生活消费
        (四) 提高生物生产用地的面积和质量
        (五) 加快一体化整合,明确发展潜力所在
第七章 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
    一、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壁垒建设体系
        (一)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监测、调查制度
        (二) 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管理服务的前置化
        (三) 实施质量安全战略,构建和完善出口产品标准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
        (四)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五) 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
        (六) 完善外贸体制,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强大合力
        (七) 实行环境外交
    二、调整产业结构
        (一) 发展绿色科技,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进程
        (二) 发展绿色生产力,提高资源生产力
        (三) 调整产业结构,从企业做起
    三、加大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一) 构建我国绿色产业的投资机制
        (二) 强化绿色立法、执法,严禁国外污染源进入
        (三) 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
        (四) 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新时尚
        (五) 依据国际标准,培植绿色企业
    四、加强对绿色产业的宏观管理
        (一) 加强国家绿色企业认证的标准化工作
        (二) 建立绿色产业的信息服务机构与分类、统计及审计系统
        (三) 充分发挥政策与市场的作用
        (四) 制定适合各地特色的绿色发展战略
        (五)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六) 加强统一领导,完善绿色产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七) 打破产业分割,地域分割,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
        (八) 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大力发展绿色第三产业
        (九) 尽快统一绿色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附件: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MATLAB计算程序
致谢

四、国家九部委局联合开展全国建材市场专项整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鹿城区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监管对策研究[D]. 张盛.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2]跟随时间的脚步 回望2019年食品行业点滴变化(上篇)[J]. 张卫. 中国食品, 2019(24)
  • [3]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逻辑 ——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D]. 冯贵霞. 山东大学, 2016(09)
  • [4]对建材产品的质量监管应按照职责分工进行[J]. 张荣.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4(07)
  • [5]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D]. 赵强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5)
  • [6]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J]. 强月新,熊燃.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1(00)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D]. 孙晓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8]谁来为“清新居室”买单?[J]. 本刊编辑部. 21世纪建筑材料居业, 2011(10)
  • [9]长治:勇于探索[J]. 罗江陵,苟铭,贾治斌.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09(11)
  • [10]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D]. 陈健.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国家九部委局联合开展全国建材市场专项整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