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杆菌絮凝剂的发酵条件及絮凝效果

短杆菌絮凝剂的发酵条件及絮凝效果

一、短芽孢杆菌属絮凝剂发酵条件及絮凝效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刁欢[1](2018)在《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文中提出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ants,MBF)是微生物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生长代谢至一定阶段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物质,具有高效、安全、无残留的优点。作为水处理剂,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生活、印染、乳品等多种污水处理的研究与生产应用中,但对于高酸度、高浓度、高粘度、高温度的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剂处理还未见报道。目前此类废水多采用化学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处理,虽然处理成本不高,处理效果较好,但容易出现丙烯酰胺单体的残留,其为人体的神经毒剂,可引起神经毒性和癌症的效应,中毒后表现出肌体无力,运动失调等症状。因此,开发出适合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絮凝剂至关重要,可有效减少絮凝剂的二次污染。本文从筛选高效絮凝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悬浮物的絮凝剂着手,经初筛、复筛、鉴定,系统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发酵特性、絮凝条件、提取条件,以及絮凝剂的结构特征与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效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中悬浮物中絮凝菌的筛选与鉴定。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的小麦淀粉制酒精污水沉淀池污泥中,共分离出来22株菌,并根据初筛和复筛结果,确定菌株M1对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的悬浮物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初始絮凝活性为72.09%。此菌株对营养要求不高,菌落为透明、粘稠、菌苔状。根据菌株M1形态学、生理生化、16Sr DNA分子特性等鉴定,鉴定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命名为M1。该菌株现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存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18098,并在GenBank进行了注册,其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MG987011。(2)絮凝剂产生菌株M1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分别对菌株M1的培养条件和最佳培养基组成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培养基经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正交优化后,选择菌株M1的较为经济高效的培养基组成为:以葡萄糖为碳源(15 g/L),蛋白胨为唯一氮源(2 g/L),磷酸盐投加量为KH2PO4 1 g/L,K2HPO4 2.5 g/L;根据单因素试验确定较适絮凝条件为:静置时间30 min,培养液添加量8%、助凝剂CaCl2添加量3%;菌株M1培养条件经正交优化后,获得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时间48 h,培养温度30℃、发酵pH为4.5,转速150 r/min,优化后絮凝率最高达82.03%。因此,菌株M1可作为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微生物絮凝的优选菌种。(3)菌株M1所产絮凝剂的条件及其提取工艺优化。研究Klebsiella pneumoniae.M1所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和提取工艺,可为微生物絮凝剂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絮凝剂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后絮凝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选择无水乙醇,提取剂与提取液之比为1.54:1,提取pH 9.06,提取时间12 h,此时提取物得率可达3.914 g/L。在该条件下进行絮凝剂提取验证试验,重复3次,絮凝剂平均得率为3.998 g/L,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约为2.1%,说明构建的模型可以很好预测絮凝剂的响应面值。(4)菌株M1产絮凝剂的理化性质研究、纯化和结构解析。分别采用苯酚一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清除自由基等方法测多糖、蛋白质含量等,以及抗氧化性研究。采用Sevag去蛋白和凝胶色谱法进行纯化,再采用用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气相色谱、凝胶色谱、核磁共振波谱和扫描电镜对纯化的絮凝剂分子结构进行解析。该絮凝剂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含量分别为65.9%和19.74%。抗氧化性试验研究表明,此类微生物絮凝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尤其具有较强的超氧阴离子去除率,以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经Sevag和葡萄糖凝胶Sephadex G-200层析柱纯化后,得到单一纯化组分,再根据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联合测得结果其分子量为4.784×106D,且主要由L-鼠李糖、L-阿拉伯糖、L-岩藻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等单糖组成,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为0.290:0.360:1:0.314:0.466:0.566:1.01;多糖中除含有羟基、碳氧键、饱和碳氢键等特征基团外,还有含氧基团(核磁共振波谱位置3.5~4.5 ppm)和芳香基团(核磁共振波谱位置7.0ppm)。(5)部分絮凝机理研究。分别采用强极性和非极性物质检验絮凝剂与溶液中颗粒之间的结合键、絮凝剂的成膜特性试验、以及利用先进的二代(Illumina)与三代(PacBio)测序技术相结合,测定筛选菌株M1的全基因组序列,并结合上一章中絮凝剂的结构特征分析,解析菌株M1所产絮凝剂絮凝时可能的絮凝机理。结合键检测结果表明,EDTA和HCl使絮体较为迅速的解絮,说明菌株M1所产絮凝剂与废水中悬浮物结合主要通过离子键的结合,可能为离子键形成的“吸附架桥”作用;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菌株M1基因组全长5,511,794 bp,GC含量58.39%,含量分布正常,呈现出近似于泊松分布的形状;基因组约包含基因总数5383个。通过功能基因数据库碳水化合物酶相关的专业数据库比对,发现基因组中具备了 5类碳水化合物相关的酶系的编码基因,说明菌株M1基因组中有与多糖产生息息相关的相关的功能基因。

覃敏杰[2](2018)在《铅锌-Chryseobacterium sp.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良好絮凝活性的高分子物质。因其特定的结构和组成,使其具有安全、无毒、可生物降解和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并广泛应用于供水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各类工业废水处理。本研究从受铅锌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对铅锌有高效絮凝能力的菌株,优化产絮菌发酵培养基的营养条件和发酵工艺条件;并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构和絮凝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受铅锌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的菌株ZW5,其对高岭土的絮凝率为80.05%,经过16SrDNA同源相似性比对,鉴定其为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 sp.),命名为Chryseobacterium sp.ZW5。(2)对影响Chryseobacterium sp.ZW5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牛肉膏、始pH值为7、接种量3%、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0h,在此条件下絮凝率可达87.00%。并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初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条件进行优化采用BBD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三个因素的影响程度顺序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pH。根据建立的模型可以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培养时间为32.54h,pH=7.51,培养温度为28.80℃,预测对高岭土的絮凝率为86.84%,实际测得絮凝率86.81%。(3)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微生物絮凝剂ZW5对于铅锌矿模拟废水最佳搅拌条件为V快=200r·min-1,t快=45s,V慢=40r·min-1,t慢=6min。并与常用的PAC絮凝剂处理铅锌矿模拟废水,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hryseobacterium sp.ZW5处理效果优于PAC。(4)Chryseobacterium sp.ZW5微生物絮凝剂通过多糖和蛋白质的测定发现多糖含量为61.23%,蛋白质的含量为28.24%;通过红外光谱图分析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含有大量羟基、羧基、胺基等官能团;在XRD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为晶体而且是有机质,确定该絮凝剂为胞外多糖类微生物絮凝剂。(5)通过对Chryseobacterium sp.ZW5微生物絮凝剂絮凝过程中结合键检查、Zeta电位的测定和扫描电镜对比,确定絮凝机理主要为吸附架桥作用、电荷中和作用。

张小倩[3](2017)在《抑藻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和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严重,有害藻类水华频繁爆发,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污染水环境。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是形成水华的主要藻类之一,产生藻毒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探索有效的控藻途径已经极为迫切。微生物控藻是一个高效、经济的控藻途径,已经成为目前生物控藻的研究热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芽孢杆菌分布广泛,能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并且大多无毒,是一种理想的控藻菌属。根据文献报道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从已有的多株芽孢杆菌和水华水样中筛选具有高效抑藻作用的菌株,分离其主要抑藻活性物质,并对其抑藻效应和机理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高效抑藻茅孢杆菌的筛选。从实验室保存的茅孢杆菌和水样中定向筛选分别得到两株抑藻活性较强的菌株B15和9-13,分别为Brevibacillus brevis和Bacillus aerophilus。2%浓度的发酵滤液对于起始浓度为106/mL的M aeruginosa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B15处理10天内藻细胞浓度一直低于初始浓度,抑藻率达90%以上;9-13处理的前6天藻浓度低于初始浓度水平,之后逐渐升高,10天后高于初始浓度。B15通过分泌活性物质进行抑藻,9-13的抑藻方式尚不能确定。2.B15无菌滤液的抑藻特性及抑藻效应研究。用0.3%、0.7%、1%和2%添加量的无菌滤液处理6 d后抑藻率分别为51.89%、79.89%、89.47%和86.94%。发酵48 h与发酵72 h的B15无菌滤液抑藻活性无明显差异,但略优于发酵24h。2%的无菌滤液对1.0~20 X 1 06/mL的M aeruginosa均有良好的抑藻作用,处理6天后抑藻率均达75%以上;1%的无菌滤液对1.0~10X 106/mL的M aeruginosa有抑藻作用,处理6天后抑藻率达70%以上,但对20X 106/mL的M aeruginosa抑藻作用不佳,处理6天后抑藻率仅48%。B15无菌滤液处理过程中藻细胞数目不断下降,1%添加量处理10天后抑藻率接近100%,24天后活细胞数仍在减少,抑藻效果稳定而持久。此外B15无菌滤液对多种蓝藻(如微囊藻和鱼腥藻)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绿藻(如斜生栅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低于蓝藻。无菌滤液处理6 d后,藻细胞最大量子产量(Fv/Fm)、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均显着下降,表明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许多细胞停留在分裂末期,呈2细胞或4细胞状态。1%无菌滤液处理6d后藻液中2细胞和4细胞所占比例高达62.23%和14.95%,表明藻细胞分裂严重受阻。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一致,多数细胞呈2细胞状态,停滞在分裂末期。另外,经处理后出现质壁分离、光合片层结构及细胞膜断裂现象的藻细胞数目显着高于未处理细胞。流式细胞仪结合PI、FDA和DCFH-DA三种特异荧光和叶绿素a自发荧光探讨对M.aeruginosa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PI染色1%、2%处理组中正常藻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8.1%和22.4%,表明处理后藻细胞大量死亡且藻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随无菌滤液添加量的增加强FDA荧光细胞所占比例不断降低,活性氧损伤细胞所占比例不断升高,2%处理组中分别占总细胞数的20.7%和35.9%,表明处理后M.aeruginosa代谢活性下降,活性氧水平升高。3.抑藻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对无菌滤液超滤显示抑藻活性物质分子量小于3 kDa。将抑藻物质在4、25和37℃处理6h和24h后,抑藻活性和未处理组相比无显着差异,但50和70℃处理6h和24h后,抑藻活性和对照相比均显着下降。另外,在pH 2~12的范围内,抑藻物质都保持很好的活性。抑藻物质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均不敏感,且不能够在酸性条件下沉淀,能通过阳离子交换层析得到分离,但不能与反相C18柱结合。说明活性物质是一种非蛋白类、碱性的、亲水性小分子物质。4.藻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分析。通过 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技术和LC-MS分析处理前后藻细胞蛋白表达量的差异。用初步纯化的抑藻活性物质处理6天后,提取藻细胞总蛋白,与对照进行定量比较。通过质谱检测,总共得到1459种蛋白。69个蛋白表达量差异大于1.5倍,其中23个上调,46个下调。其中与光合作用、碳氮同化相关的蛋白表达受到显着抑制,是细胞生长繁殖受到抑制的一个主要原因。

韩宴秀[4](2014)在《一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传统的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得到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筛选出优势菌株是成功的第一步。对其培养条件及絮凝性能进行研究,有利于在其工业化的应用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实验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方法,从木薯淀粉黄浆废水中筛选得到33株纯种菌株,通过初筛得到5种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复筛得到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编号为M2,经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试验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克雷伯氏杆菌,命名为Klebsiella sp.M2。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M2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及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培养基种类、培养基初始pH值范围及摇床转速分别为查氏培养基、4-7及140r/min。菌株M2的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KNO3。菌株M2酸碱适应力较强,30℃有利于其菌体产生絮凝剂,25℃有利于其菌体细胞繁殖。菌株M2的絮凝活性分布为菌体本身,具有易于储存、运输及使用等优点。其在优化条件下絮凝处理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最佳可达到93.20%。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M2絮凝剂絮凝性能进行研究。在对200mL高岭土悬浮液进行絮凝处理时,得到的实验结果为:最佳微生物絮凝剂样品投加量为2mL;助凝剂CaCl2溶液的最佳投加量为4mL;宜选用Ca2十作为最佳金属离子助凝;菌株M2絮凝剂的热稳定性不好,絮凝剂的主要成分可能为蛋白质。对菌株M2絮凝剂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得到其能快速絮凝土壤悬浮液,絮凝颗粒大且紧实,絮凝率可达到96%;菌株M2絮凝剂同样能有效絮凝木薯淀粉废水,絮凝率为63%,COD去除率为66%。菌株M2能有效使用木薯淀粉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

冯婧[5](2014)在《微生物絮凝剂MBFGA1处理含铅废水的吸附行为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这些重金属如Cr(VI)、Cu(II)、Pb(II)、Zn(II)、Cd(II)等在自然界中无法降解而在食物链中富集,最终对人体造成伤害。Pb(II)作为毒性最大的重金属之一,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中,其化合物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甚至皮肤进入人体内,并在人体内蓄积,对人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肾脏及心血管等造成伤害。本文利用课题组从岳麓山的土壤中获得的絮凝菌株——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 GAl)制成的絮凝剂处理含铅废水,考察了影响该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絮凝过程中的吸附行为和除铅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前期实验过程中发现,仅用一次投加,MBFGA1对Pb(II)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实验发现,若采用分段投加法,可以大大其高其去除率,一次投加在快速搅拌前,二次投加在慢速搅拌2min后,投加量为210-3%+410-3%(w/w) MBFGA1。CaCl2投加量、Pb(II)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温度及搅拌时间皆对MBFGA1处理含铅废水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在CaCl2投加量为410-3%(w/w),pH为8时,搅拌组合方式为:快速搅拌1min,搅拌速度为150rpm;慢速搅拌30分钟,搅拌速度为40rpm时,去除率可达99.85%。通过对MBFGA1处理含铅废水过程中吸附行为的研究发现,吸附主要发生在慢速搅拌阶段,Langmuir吸附等温式能够较好的对其过程进行拟合,判断微生物絮凝剂MBFGA1对Pb(II)的吸附行为呈单层吸附特点,且升高温度有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的表述MBFGA1对Pb(II)的吸附过程,表明了MBFGA1对Pb(II)的吸附主要是以化学吸附为主,或者是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离子交换。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环境扫描电镜(ESEM)及能谱(EDS)分析、Zeta电位分析、离子键分析等多种手段对MBFGA1处理含铅废水过程中机理的进行研究,在第一阶段中,主要是快速絮凝,电中和起主导作用。MBFGA1分子捕获溶液中的OH-离子后,由成团的分子链舒展成线型,使更多的活性位点暴露。pH的升高,使溶液中的OH-离子含量增多,MBFGA1对Pb(II)去除容量增大。Ca2+降低了临近胶体间的双电层厚度,从而减少了粒子间的距离,使MBFGA1分子能够吸引更多的Pb(II)离子到它的表面上。第二阶段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吸附作用。溶液中的Pb(II)离子与MBFGA1分子链上的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团等发生离子交换,从而吸附到其表面,而多缔合羟基之间形成的氢键,使絮凝剂溶解度增大,分子链充分伸展,便于架桥形成,使小絮体颗粒相互联结形成大的矾花。总之,MBFGA1是一种高效安全、易降解、无二次污染的微生物絮凝剂,在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上有着深远的前景。

赵洁,苏君梅[6](2013)在《微生物絮凝剂生产条件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以淀粉废水为碳源培养高产絮凝剂的菌株NII4,研究培养菌投加量、温度、通气量、氮源和氮投加量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是:菌悬液投加量为3 mL、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60 r/min,淀粉发酵培养基中有机氮源脲与无机氮源硫酸铵复合使用最佳比的情况是:当总氮的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脲与硫酸铵的质量比为3∶2,此时絮凝率最高达91.58%;当总氮的质量浓度为200mg/L时,脲与硫酸铵的质量比为3∶1,此时絮凝率最高达90.88%。

曹芳,余秀梅,郭娟利,何敏,潘康成[7](2011)在《高絮凝活性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采用平板分离法从土壤中分离芽孢杆菌,以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液絮凝效果为指标筛选高絮凝活性菌株,并通过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同时考察发酵液加入量、Ca2+浓度和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在发酵液中的分布.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高效絮凝活性的芽孢杆菌MBFF6,其絮凝率可达95.7%;根据细菌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其最佳絮凝条件为加入的菌液体积分数2%,Ca2+浓度4.5 mmol·L-1,pH 7.0;该微生物絮凝剂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胞外代谢产物,存在于发酵液中.

杨玉楠,任娜,叶帆[8](2011)在《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Bacillus sp.Y17的絮凝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采用常规的分离、纯化方法筛选出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经对其进行16S r RNA种属鉴定为Bacillus sp.Y17,对该菌株的絮凝活性与生长特性的相关性及其所产生絮凝剂的絮凝活性分布、絮凝特性、最佳絮凝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絮凝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除菌细胞的上清液中;以Fe3+作为助凝剂絮凝效果最好,Ca2+次之;该微生物絮凝剂适用的絮凝反应体系范围广泛,pH值为410均可获得较好的絮凝效果,当pH值为4时,絮凝率可达97.4%;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10mL/L,该值优于文献报道值;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该菌的絮凝条件为培养时间68小时、絮凝反应体系pH=4、絮凝剂投加量为10m L/L。

潘素娟,王长青,雷新有,汪之波[9](2011)在《高活性絮凝剂产生菌芽孢杆菌TS-1培养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絮凝活性絮凝剂产生菌TS-1,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通过六因素五水平正交设计实验,探讨了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优条件。在最优条件为乳糖2%、蛋白胨1%、KH2PO40.2%、K2HPO40.2%、NaCl0.05%、(NH4)2SO40.05%、MgSO4.7H2O 0.05%p、H 6.0、34℃、180r/min、摇床培养40h下,所产絮凝剂对4‰的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率为91.3%。

隗银萍[10](2011)在《产絮凝剂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复合菌群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絮凝是废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技术,由于传统化学絮凝剂往往存在二次污染,导致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等问题,因而寻求一种绿色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成为絮凝剂研发的重要方向。现阶段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大多数来源于土壤、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等陆生环境,其活性高低以及对海洋水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寻找具有广泛应用范围,特别是针对性应用于海水污染治理的高活性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在此基础上研制新型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从中国海域采集到的花蛤,学名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其表面和吐出的粘附污泥显示了极佳的絮凝和脱色活性,研究表明该活性与其所含的产絮凝剂活性的微生物有关。本研究通过样品采集,菌种分离纯化和活性筛选,分离得到了11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进一步优选出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ZHT3-9菌株。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研究、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Blast同源性比对,鉴定该菌株属于节杆菌属的一个种(Arthrobacter sp.)。研究了菌株ZHT3-9培养条件对絮凝剂产生及絮凝效果的影响。菌株ZHT3-9在以淀粉作为碳源、以尿素+硫酸铵作为氮源、碳氮比为30:1、接种量为1.5mL并且初始pH在6.0、培养4d时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最高。制备获得絮凝剂粗品MBF3-9。通过多糖和蛋白质显色反应以及紫外扫描,确定MBF3-9主要为多糖类,可能含有少量的蛋白质,不含核酸类物质。以菌株ZHT3-9为核心,选择4株絮凝剂产生菌进行复合培养,优选出一组高效复合菌组合,测得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高达90.2%。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得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多糖含量为58.1%,对市政污水COD去除率为71.2%。

二、短芽孢杆菌属絮凝剂发酵条件及絮凝效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短芽孢杆菌属絮凝剂发酵条件及絮凝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酒精废水污染处理现状
    2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
        2.1 微生物絮凝剂来源
        2.2 微生物絮凝剂特性
        2.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影响因素
        2.4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纯化、鉴定
        2.5 微生物絮凝剂的理化性质
    3 絮凝机理
        3.1 吸附架桥
        3.2 电性中和作用
        3.3 化学反应
        3.4 卷扫(网捕)作用
    4 微生物絮凝剂在净化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中应用
        4.1 啤酒废水中的应用
        4.2 白酒废水中的应用
        4.3 絮凝淀粉制酒精废水的微生物种类
    5 絮凝菌全基因组学研究
    6 研究意义和内容
        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6.2 研究内容
        6.3 学术思路
第二章 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高效絮凝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试验试剂
        1.3 样品采集
        1.4 培养基
        1.5 絮凝菌筛选
        1.6 絮凝菌鉴定
        1.7 菌种保藏
        1.8 菌株生长曲线
        1.9 絮凝率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菌株筛选
        2.2 菌种鉴定
        2.3 菌株生长曲线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絮凝菌培养条件优化及絮凝活性物质分布测定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试验材料
        1.3 絮凝条件单因素试验
        1.4 菌株絮凝活性物质分布
        1.5 絮凝菌培养条件优化
        1.6 发酵培养基优化
        1.7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絮凝条件单因素试验
        2.2 絮凝活性成分的分布
        2.3 培养条件优化
        2.4 培养基优化
        2.5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试验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絮凝剂提取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提取液制备与絮凝剂粗提
        1.3 絮凝剂提取工艺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优化
        2.2 响应面优化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絮凝剂理化性质、提纯及组分结构分析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菌株M1发酵液制备与絮凝剂粗提
        1.3 絮凝剂理化性质鉴定
        1.4 絮凝剂的纯化
        1.5 絮凝剂多糖组分的结构解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絮凝剂理化性质鉴定
        2.2 微生物絮凝剂的纯化
        2.3 絮凝剂结构解析
    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絮凝机理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絮凝剂与颗粒物结合机理
        2.2 絮凝剂多糖链型检测
        2.3 絮凝剂构型测定
        2.4 菌株M1全基因组测序
    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论文的总结和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序列在NCBI上BLAST比对结果
附录B 分子量测定结果分析报告
作者简介

(2)铅锌-Chryseobacterium sp.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铅锌废水概述
    1.2 微生物絮凝剂概述
        1.2.1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
        1.2.2 微生物絮凝剂菌种资源及特性
        1.2.3 对微生物絮凝剂机理及研究方法
        1.2.4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1.2.5 影响产絮菌产生絮凝剂的因素
        1.2.6 絮凝效果影响因素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第2章 产絮菌的筛选及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1.3 主要实验仪器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分离与提纯
        2.2.2 产絮凝剂细菌的筛选
        2.2.3 菌株的形态鉴定
        2.2.4 菌株鉴定
        2.2.5 生长曲线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菌种的分离及纯化
        2.3.2 菌种的初筛及复筛
        2.3.3 细菌菌落观察
        2.3.4 细菌鉴定结果
        2.3.5 生长曲线测试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絮凝剂培养条件的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主要试剂
        3.1.2 实验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不同外加碳源
        3.2.2 不同外加氮源
        3.2.3 初始pH的选择
        3.2.4 接种量的选择
        3.2.5 培养时间的选择
        3.2.6 培养发酵温度选择
    3.3 利用响应曲面对培养条件的优化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最佳碳源的确定
        3.4.2 最佳氮源的确定
        3.4.3 最佳接种量的确定
        3.4.4 最佳初始pH值的确定
        3.4.5 最佳培养时间的确定
        3.4.6 最佳培养温度的确定
    3.5 响应面法优化培养条件实验
        3.5.1 实验设计
        3.5.2 Box-Behnken优化试验设计与结果
        3.5.3 方差分析
        3.5.4 交互效应和响应面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铅锌矿废水的重金属处理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1.1 实验主要试剂
        4.1.2 主要实验仪器
    4.2 模拟废水的制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助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2 发酵液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3 快速搅拌速率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4 慢速搅拌速率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5 快速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6 慢速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7 絮凝剂ZW5与PAC对废水絮凝效果对比
    4.4 结果讨论
        4.4.1 钙离子的投加量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
        4.4.2 发酵液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3 快速搅拌速率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4.4 慢速搅拌速率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4.5 快速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6 慢速搅拌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4.4.7 两种絮凝剂不同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8 两种絮凝剂不同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表征及机理初探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主要试剂
        5.1.2 主要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絮凝剂的初提取
        5.2.2 絮凝剂的成分分析
        5.2.3 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分析
        5.2.4 微生物絮凝剂的毒性试验
        5.2.5 微生物絮凝剂与高岭土悬液颗粒结合键的检查
        5.2.6 絮凝过程Zeta(ξ)电位的测定
        5.2.7 絮凝颗粒形态变化的扫描电镜分析
    5.3 结果讨论
        5.3.1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
        5.3.2 絮凝剂的成分分析
        5.3.3 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分析
        5.3.4 微生物絮凝剂的毒性试验结果
        5.3.5 结合键的检查
        5.3.6 絮凝过程Zeta(ξ)电位的测定结果
        5.3.7 絮凝颗粒形态变化的扫描电镜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抑藻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体富营养化以及蓝藻水华
    1.2 蓝藻水华的危害
        1.2.1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平衡
        1.2.2 影响水质,增加供水成本
        1.2.3 危害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健康
        1.2.4 破坏水域生态景观
    1.3 蓝藻水华治理方法
        1.3.1 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
        1.3.2 物理控藻
        1.3.3 化学控藻
        1.3.4 生物控藻
    1.4 细菌控藻的研究现状
        1.4.1 抑藻细菌的分离
        1.4.2 抑藻细菌的种类及其作用方式
    1.5 芽孢杆菌水华防控的研究概况
        1.5.1 芽孢杆菌的抑藻作用
        1.5.2 芽孢杆菌用于控藻的优势
    1.6 抑藻细菌胞外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1.6.1 抑藻活性物质的种类
        1.6.2 抑藻活性物质的分离
第二章 抑藻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仪器
        2.1.2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
        2.2.2 抑藻芽孢杆菌的筛选
        2.2.3 抑藻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生物量的影响
        2.2.4 细菌生长曲线
        2.2.5 抑藻芽孢杆菌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6 细菌抑藻作用方式
    2.3 讨论
        2.3.1 抑藻芽孢杆菌的筛选
        2.3.2 抑藻芽孢杆菌的作用方式
    2.4 小结
第三章 短短芽孢杆菌无菌滤液抑藻特性及抑藻效应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材料及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无菌滤液浓度对抑藻活性的影响
        3.2.2 不同发酵时间无菌滤液对抑藻活性的影响
        3.2.3 不同藻液起始浓度对抑藻效果的影响
        3.2.4 无菌滤液抑藻特异性
        3.2.5 无菌滤液长时抑藻活性
        3.2.6 无菌滤液对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3.2.7 无菌滤液对藻细胞结构的影响
        3.2.8 无菌滤液对藻细胞生理生化活性的影响
    3.3 讨论
        3.3.1 短短芽孢杆菌无菌滤液抑藻特性的研究
        3.3.2 短短芽孢杆菌无菌滤液抑藻效应的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短短芽孢杆菌抑藻活性物质分离纯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仪器
        4.1.2 主要材料及试剂
        4.1.3 实验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抑藻活性物质对温度、pH和蛋白酶的稳定性
        4.2.2 无菌滤液中抑藻活性物质分子量范围的测定
        4.2.3 酸沉淀对抑藻活性的影响
        4.2.4 离子交换层析
        4.2.5 HPLC分离纯化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抑藻活性物质胁迫下铜绿微囊藻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仪器
        5.1.2 供试藻种与培养基
        5.1.3 实验方法
        5.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定量蛋白质组分析概述
        5.2.2 M. aeruginosa蛋白质组对抑藻活性物质胁迫的响应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一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背景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种类
    1.4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及结构特性
    1.5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1.6 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条件
        1.6.1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因素研究
        1.6.2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能力的因素研究
    1.7 微生物絮凝剂在实际中的应用
    1.8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8.1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1 菌种来源
    2.2 实验方法
        2.2.1 采样及预处理
        2.2.2 富集培养
        2.2.3 纯种单菌落的筛选
        2.2.4 絮凝率的测定
        2.2.5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初筛
        2.2.6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复筛
        2.2.7 目的菌株的鉴定
    2.3 实验材料
        2.3.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2 实验药品
        2.3.3 培养基的配方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纯种单菌落的筛选结果
        2.4.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初筛结果
        2.4.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复筛结果
        2.4.4 目的菌株的鉴定结果
    2.5 小结
第三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优化
    3.1 实验方法
        3.1.1 种子培养液的制备
        3.1.2 培养基种类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3 碳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4 氮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5 培养基初始pH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6 摇床转速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7 水浴温度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2 实验药品
        3.2.3 培养基的配方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培养基种类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2 碳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3 氮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4 培养基初始pH值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5 摇床转速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3.6 水浴温度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对高岭土悬浮液絮凝性能及应用研究
    4.1 实验方法
        4.1.1 絮凝活性分布的测定方法
        4.1.2 微生物絮凝剂样品的制备
        4.1.3 絮凝剂投加量范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4 CaCl_2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5 高岭土悬浮液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6 金属离子种类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7 微生物絮凝剂热稳定性的研究
        4.1.8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2 实验药品
        4.2.3 培养基的配方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絮凝活性的分布结果
        4.3.2 微生物絮凝剂样品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3 CaCl_2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4 高岭土悬浮液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5 不同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6 微生物絮凝剂热稳定性的研究结果
        4.3.7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研究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微生物絮凝剂MBFGA1处理含铅废水的吸附行为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属铅的性质及应用现状
    1.3 含铅废水的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1.4 含铅废水的处理方法
        1.4.1 化学沉淀法
        1.4.2 电化学法
        1.4.3 离子交换法
        1.4.4 膜分离法
        1.4.5 吸附法
        1.4.6 其他方法
    1.5 絮凝剂
        1.5.1 絮凝剂的定义与分类
        1.5.2 微生物絮凝剂
        1.5.3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5.4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
        1.5.5 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
        1.5.6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1.5.7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1.6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1.6.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6.2 课题研究内容
        1.6.3 课题创新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试剂及菌种
        2.1.1 仪器
        2.1.2 试剂
        2.1.3 实验菌种
    2.2 实验方法
        2.2.1 GA1 菌种的储存与恢复
        2.2.2 菌种复活
        2.2.3 发酵培养
        2.2.4 MBFGA1 的提取
        2.2.5 水样及试剂配制
        2.2.6 絮凝实验
        2.2.7 测量方法
        2.2.8 Pb(II)标准曲线的测定
第3章 MBFGA1 对含 Pb(II)废水的处理
    3.1 实验方法
    3.2 MBFGA1 对含 Pb(II)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
        3.2.1 MBFGA1 二次投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2 MBFGA1 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3 CaCl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4 Pb(II)溶液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5 pH 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6 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7 搅拌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MBFGA1 对 Pb(II)的吸附行为的研究
    4.1 吸附平衡实验
    4.2 等温吸附模型拟合
        4.2.1 Langmuir 等温模型
        4.2.2 Freundlich 等温模型
    4.3 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
        4.3.1 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4.3.2 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4.4 热力学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MBFGA1 对 Pb(II)的絮凝机理研究
    5.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5.2 环境扫描电镜(ESEM)及能谱(EDS)分析
    5.3 Zeta 电位测定
    5.4 离子键分析
    5.5 机理分析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微生物絮凝剂生产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来源
    1.2 试验所用培养基和淀粉废水
    1.3 试验方法
    1.4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菌悬液投加量对微生物絮凝剂生产的影响
    2.2 培养温度对微生物絮凝剂生产的影响
    2.3 通气量对微生物絮凝剂生产的影响
    2.4 不同氮源对微生物絮凝剂生产的影响
3 结论

(7)高絮凝活性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来源
    1.2 培养基
    1.3 菌种的分离与纯化
        1.3.1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1.3.2 菌种的分离与纯化
    1.4 菌种的筛选
        1.4.1 初筛
        1.4.2 复筛
    1.5 絮凝活性的测定
    1.6 菌株的初步鉴定
    1.7 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
    1.8 絮凝剂在发酵液中的分布
    1.9 影响细菌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因素
2 结 果
    2.1 高效絮凝活性芽孢杆菌的筛选
    2.2 菌株MBFF6的初步鉴定
    2.3 16S rDNA测序分析
    2.4 絮凝剂在发酵液中的分布
    2.5 影响细菌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因素
        2.5.1 菌株MBFF6发酵液加入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5.2 Ca2+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5.3 高岭土悬液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 讨 论
    3.1 高效絮凝活性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3.2 絮凝剂活性的分布
    3.3 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4 结 论

(8)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Bacillus sp.Y17的絮凝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菌种来源
    2.2 培养基
    2.3 培养条件
    2.4 絮凝率的测定
    2.5 生长特性的测定与絮凝活性分布的测定
    2.6 絮凝特性研究
    2.7 正交实验
3.结果与讨论
    3.1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筛选和鉴定结果
    3.2 Bacillus sp. Y17的絮凝活性与生长特性相关性研究结果
    3.3 絮凝活性分布测定结果
    3.4 絮凝特性研究结果
        3.4.1 金属离子对絮凝率的影响
        3.4.2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率的影响结果
        3.4.3 絮凝反应体系p 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3.5 正交实验优化结果
4 结论

(10)产絮凝剂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复合菌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废水处理常用方法
        1.1.2 絮凝剂的分类
    1.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2.1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
        1.2.2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1.2.3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方法
        1.2.4 近几年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热点
    1.3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菌株的分离及活性菌株的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3 培养基
    2.3 实验方法
        2.3.1 菌株纯化
        2.3.2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保藏
    2.4 实验结果
        2.4.1 纯菌株的获得
        2.4.2 产絮凝剂菌株的获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絮凝剂菌株ZHT3-9的系统分类学鉴定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培养基及缓冲液
    3.3 实验方法
        3.3.1 菌株ZHT3-9形态学观察
        3.3.2 菌株ZHT3-9的生理生化反应
        3.3.3 16S rRNA测序
        3.3.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4 实验结果
        3.4.1 产絮凝剂菌株ZHT3-9形态学特征
        3.4.2 产絮凝剂菌株ZHT3-9生理生化特征
        3.4.3 产絮凝剂菌株ZHT3-9 16S rRNA测序结果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出的因素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设备及试剂
        4.2.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絮凝剂产生菌的生长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2 培养基的组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3 接种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4 初始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 实验结果
        4.4.1 絮凝剂产生菌的生长与絮凝效果的关系
        4.4.2 培养基的组成与絮凝率的关系
        4.4.3 接种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4 初始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的制备及化学成分初步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设备及试剂
        5.2.2 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3.1 微生物絮凝剂活性位点及热敏性测试
        5.3.2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的制备
        5.3.3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的化学成分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微生物絮凝剂MBF3-9活性位点及热敏性的确定
        5.4.2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粗制品制备结果
        5.4.3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糖鉴定试验
        5.4.4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的蛋白质/氨基酸鉴定实验
        5.4.5 微生物絮凝剂MBF3-9的紫外扫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6.3 实验方法
        6.3.1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6.3.2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活性位点测试及热敏性试验
        6.3.3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
        6.3.4 苯酚硫酸法测定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多糖含量
        6.3.5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去除污水中COD
    6.4 实验结果
        6.4.1 高效复合絮凝剂菌株的筛选
        6.4.2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活性位点及热敏性测试结果
        6.4.3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
        6.4.4 苯酚硫酸法测定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的多糖含量
        6.4.5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污水COD的去除率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短芽孢杆菌属絮凝剂发酵条件及絮凝效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D]. 刁欢.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4)
  • [2]铅锌-Chryseobacterium sp.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 覃敏杰.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3]抑藻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和机理研究[D]. 张小倩.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4]一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D]. 韩宴秀. 广西大学, 2014(02)
  • [5]微生物絮凝剂MBFGA1处理含铅废水的吸附行为及机制研究[D]. 冯婧. 湖南大学, 2014(05)
  • [6]微生物絮凝剂生产条件的优化[J]. 赵洁,苏君梅.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3(03)
  • [7]高絮凝活性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研究[J]. 曹芳,余秀梅,郭娟利,何敏,潘康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06)
  • [8]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Bacillus sp.Y17的絮凝特性研究[A]. 杨玉楠,任娜,叶帆. 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ine and Engineering (ISBE 2011 V1), 2011
  • [9]高活性絮凝剂产生菌芽孢杆菌TS-1培养条件研究[J]. 潘素娟,王长青,雷新有,汪之波.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06)
  • [10]产絮凝剂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复合菌群的研究[D]. 隗银萍. 大连交通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短杆菌絮凝剂的发酵条件及絮凝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