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海底“黑烟囱”的发现

古代海底“黑烟囱”的发现

一、发现远古海底“黑烟囱”(论文文献综述)

崔维成,徐蓓[1](2021)在《人类是如何挑战深海极限的》文中认为不久前,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体与集成项目负责人、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为大家讲述了人类挑战深海极限以及中国走进深海的历程。2020年12月10日,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

谢宁[2](2021)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你是什么?》(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功能对等理论强调意义对等,以及读者反应,即读者所得到的信息应与原读者所获得的信息基本相同。本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其翻译材料节选自《你是什么?》一书,探讨了翻译过程中所应用的具体翻译技巧。该书语言地道,流畅自然,风趣幽默,介绍了与人类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对人体组成、生命起源和生命意义进行了解释说明。本书旨在引领读者深刻认识人类与这一物种所具有的生物学和社会意义。本报告基于对源文本的文本类型分析,分别从词、句、篇章和风格四个角度着手,总结了英汉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并结合翻译案例对使用的翻译技巧进行了分析探讨。在词汇层面,笔者主要讨论了词义选择、词性转换和增词法;在句法层面,为解决语态、否定句以及长句处理等问题,采用的翻译方法有被动转主动、否定转肯定、拆分法、逆序法及切分法;在篇章层面,笔者探讨了语篇衔接与语义连贯,以保证译文条理清晰,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在风格层面,探讨了在翻译带有修辞手段的文本时所运用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功能对等。本报告阐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对相关翻译技巧在信息型文本翻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在本报告中,着眼于文本的文体价值,创造性地讨论了信息型文本中带有文学元素的文本翻译。

杨阳[3](2019)在《生物质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生物质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文中研究说明CO2过度排放所引发的温室效应及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耗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CO2本身是一种丰富、廉价、清洁的碳资源,如果可以绿色、快速、高效地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燃料,将是从根本上解决CO2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缓解能源危机的可行方法。CO2转化为化学品,外加能源或氢源不可或缺。虽然光/电能驱动的CO2还原解决了能量输入问题,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存在效率低、电极材料制备复杂、且难以工业化等局限;而催化氢化工艺虽然有望实现工业化,但是氢气的生产、运输及存储过程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无法避免,因此如何实现低能耗、高效率地还原CO2仍是一个难题。已有研究表明,水热条件下原位生成的氢对于还原CO2具有很高的效率,同时生物质在水热条件下可通过分解水或自身裂解的方式产氢,且生物质可同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这意味着利用生物质水热产原位氢有可能实现CO2的高效快速转化。基于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在水热环境中,试图利用生物质作为廉价的氢源输入直接原位还原CO2,一方面利用生物质或水中所富含的氢实现CO2原位高效还原,另一方面促使生物质原位同步向高附加值化学品的转化,从而实现生物质及CO2的协同资源化。研究主要从碳水化合物及含氮生物质这两大主流生物质水热还原CO2展开,考虑到在CO2捕集过程中,CO2通常以HCO3-或CO32-的形式保存下来,因此研究主体采用NaHCO3作为CO2源,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首先(第二章),研究了碳水化合物的模型化合物甲醇水热还原NaHCO3。通过改变甲醇及NaHCO3的量,成功实现甲醇高选择性还原NaHCO3产甲酸,同时甲醇被氧化为甲醛及甲酸。为了区分NaHCO3源及甲醇源甲酸,建立13C-NMR定性/定量测定甲酸的方法。其次,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时间及水填充率等条件,提高甲醇还原NaHCO3效率至42.3%。通过时间梯度实验,确定了甲醇依次被氧化为甲醛及甲酸进而还原NaHCO3的反应路径。同时,课题组自行搭建首台原位高温高压红外系统对反应过程进行追踪,并配合利用H/2H-NMR及DFT计算等手段,结果表明,甲醇水热还原NaHCO3的还原机理包含两种途径:分别为水催化甲醇产氢及甲醇直接氢转移还原NaHCO3。其次(第三章),研究了碳水化合物代表葡萄糖水热还原NaHCO3。通过对葡萄糖及NaHCO3添加量的调控,成功实现葡萄糖还原NaHCO3产甲酸。并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温度及水填充率,优化甲酸产率至33.6%。通过对葡萄糖与NaHCO3反应后产物分布的研究,发现葡萄糖在还原NaHCO3的同时,被转化为甲酸、乙酸、乳酸等产物。同时直接采用CO2与葡萄糖进行反应,在碱液中静置后,成功实现葡萄糖还原CO2产甲酸,并发现纤维素也可水热还原NaHCO3产甲酸。进一步通过反应历程研究,确认了葡萄糖还原NaHCO3反应机制,主要通过链端醛基进行,主要路径为葡萄糖断键生成甘油醛及乙醇醛等小分子糖,其后小分子糖完成NaHCO3还原。但由于甘油醛双羟基相邻的特殊结构,导致其脱水反应无法避免,造成NaHCO3还原效率下降,因此设计了两步法以促进葡萄糖还原NaHCO3效率,优化后可得到55%甲酸产率,最后同样通过两步法,将纤维素还原NaHCO3效率提升至76.2%。再次(第四章),研究了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NaHCO3。由于含氮生物质中,微藻具有分布广泛、廉价易得等优点,因此实验选用微藻作为代表研究其水热还原NaHCO3的可行性及反应机制。通过实验条件优化,发现微藻与NaHCO3在300 oC反应2 h时,NaHCO3可被还原为甲酸,产率为15.6%,而在还原NaHCO3的同时,微藻被转化为有机酸及N-取代内酰胺等高附加值化学品。通过蛋白质、糖、脂肪等微藻组分分别与NaHCO3反应的对比,确认微藻主要通过其蛋白质组分还原NaHCO3,而糖、脂肪对该过程几乎无影响。通过时间梯度实验捕捉中间产物,发现微藻内蛋白质通过转化为内酰胺实现NaHCO3的还原。最后,直接采用CO2进行反应,在碱液中静置后,成功实现微藻还原CO2产甲酸,并发现小球藻及小球藻藻渣也可水热还原NaHCO3产甲酸,即该反应对所有含氮生物质具有普适性。最后(第五章),为了探讨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NaHCO3的反应机理,对内酰胺水热还原NaHCO3反应特性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照实验及反应历程研究,发现内酰胺通过水解形成氨基,并被依次氧化为羟胺、肟、亚硝基完成NaHCO3的还原,其后,亚硝基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氮气,而铵根离子来自于内酰胺生成γ丁内酯的过程。反应中生成的γ丁内酯,可进一步水解脱羧形成醇类,随后被氧化为酸,或与未参与反应的内酰胺加成形成N-取代内酰胺。最后,为了提高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NaHCO3的反应效率,以内酰胺为还原剂,进行了NaHCO3还原的催化剂探索。发现Pd/C对该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可提高NaHCO3还原产甲酸产率至30%。同时,Pd/C在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未发现溶出或形貌破坏等现象。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确认了碳水化合物及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CO2的可行性,同步实现了生物质向有机酸及含氮化合物等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原位转化,并分别确认了二者分子内富含的羟/醛基及氨基水热还原CO2的反应路径及机理,为生物质还原CO2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孙美静[4](2019)在《深海秘境——奇特的海底黑烟囱》文中指出初识"黑烟囱"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2017年3月,《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称:至少在37.7亿年前,远古时代的深海热液喷口及其周围存在微生物活动的证据,极有可能代表着地球上最早期的生命形式。这一发现为生命的"高温起源说"增加了新的证据。这项研究中提到的深海热液喷口是什么?其实可以和陆地的天然温泉类比,只不过它是位于海底的热泉。其形成过程可以这样理解:海水沿海底裂隙向下渗流,受岩浆热源加热,再集中向上涌动并喷发,

李洛阳[5](2019)在《华北寒武纪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壳壁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前寒武/寒武纪转折时期(551–518Ma)后生动物矿化骨骼的起源无疑是地球生命演化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后生动物非矿化祖先类型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可能受原始海洋化学环境的诱导逐渐具备生物矿化能力,开始分泌多种生物矿物形成原始矿化骨骼,并在寒武纪辐射性演化的“军备竞赛”中逐渐演化成具多层次复杂微细结构的骨骼形式。寒武纪早期磷酸盐化“小壳化石”(Small Shelly Fossils)包含有多门类后生动物的矿化骨骼。而具矿化外骨骼的冠轮动物,包括软体动物、腕足动物以及已灭绝化石门类,如托莫特壳、哈氏壳、马哈螺、软舌螺等,则是寒武纪小壳化石最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研究华北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磷酸盐化小壳化石中精美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化石,一方面明确华北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化石组合面貌,另一方面通过对其骨骼微细结构和原始矿物成分分析,探讨寒武纪早期软体动物与软舌螺生物矿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并深刻挖掘冠轮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的门类起源以及软舌螺类在冠轮动物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磷酸盐化作用可以精细保存骨骼的形态特征及壳壁原生结构信息。本文系统研究超过5000枚软体动物标本和1500枚软舌螺标本。软体动物门包含20种,其中双壳类1种,腹足动物干群3种,而其余16种归入太阳女神螺类。软舌螺纲共计9属12种及1未定种,其中,4属5种归入直管螺目,3属5种1未定种归入软舌螺目,其余2属4种锥壳与直管螺类相似,但口盖与软舌螺类一致,不具附肢,暂不能归入现有分类方案中。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化石组合与寒武纪冈瓦纳古大陆东部地区,尤其是澳大利亚和南极同时期的化石组合高度相似。生物群的相似性不仅证实华北辛集组相当于国际寒武系第二统第3-4阶地层,而且也进一步支持华北陆块在寒武纪早期与澳大利亚古地理位置最为相近的观点。辛集组软体动物Pelagiella madianensis,Ananbarella australis,Pojetaia runnegari壳壁结构包括由文石矿物形成的水平交错纤状、纤维板片、文石板片、交错板片以及多边形结构。软舌螺锥壳和口盖微细结构包括:沟孔结构、水平交错纤状、同向文石板片、对向文石板片、交错板片、锥壳隔板、方解石板片结构等。这些骨骼原生显微结构的发现说明寒武纪早期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可通过外套膜分泌形成多种具多层次的复杂壳壁微细结构类型,从而直观地反映出该类动物在寒武纪早期对生物矿化作用控制程度很高,并且骨骼微细结构演化非常迅速。此外,研究显示寒武纪软舌螺锥壳-口盖微细结构特征与寒武纪软体动物壳壁结构非常相似,而与触手冠动物(腕足动物、托莫特壳和竹节石)骨骼结构相似度很低。从生物矿化角度出发,软舌螺与软体动物深部同源的矿化特征证实它们亲缘关系更为密切,而与腕足动物及其它冠轮动物门类亲缘关系并不相近。

吴联钻[6](2018)在《来自深海热液口脂水解酶的克隆表达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海热液区具有独特的高温生境,蕴藏着丰富的极端特性的微生物以及酶资源。因而,深海热液口逐渐成为酶资源开发的新热点。本研究以东太平洋海隆地区深海热液口沉积物样品的宏基因组数据作为基础,利用蛋白相邻类聚簇的COG编码(COG2267)为切入点,以活性中心保守区域GXSXG和氧洞保守区域HGX作为突破口,选取了 8个疑似脂水解酶基因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现代酶基因挖掘技术对脂水解酶est-OK系列基因进行克隆、表达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首先,利用序列驱动的方法在东太平洋海隆深海热液口挖掘了八个潜在新型脂水解酶基因est-OK系列,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脂水解酶基因est-OK系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st-OKH、est-OKJ、est-OKK、est-OKN和est-OKO为脂水解酶家族Ⅴ的蛋白;est-OKM为脂水解酶家族Ⅷ的蛋白;est-OKL为脂水解酶家族Ⅱ的蛋白;est-OKI为脂水解酶家族Ⅲ的蛋白。跨膜区预测结果表明est-OKJ、est-OKM和est-OKN脂水解酶为跨膜蛋白。氨基酸二级序列预测表明脂水解酶est-OK系列与热稳定性较好的脂水解酶PLP和FCLip1均具有较高的α-螺旋占比。接着,八个潜在新型脂水解酶基因est-OK系列均成功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进行了重组表达。其中est-OKM和est-OKK能够获得可溶性表达,其中est-OKM未检测到粗酶酶活。对检测到粗酶酶活的est-OKK进行镍柱亲和纯化,结果显示带有组氨酸标签的est-OKK得到有效纯化。est-OKK酶动力学研究表明,脂水解酶est-OKK为酯酶,最适底物为对硝基苯丁酸酯,酶动力学参数Vmax和Km值分别为161.3 U/mg和483μM。随后,对脂水解酶家族V的酯酶est-OKK进行酶学性质的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反应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9.0;est-OKK在55℃下的半衰期大于30 min,提示其具有一定的温度稳定性;est-OKK能够在pH 10.0的缓冲液处理4 h后仍然保持较高活性,表明其具有极强的碱稳定性;同时,est-OKK能够被较低的盐离子浓度所激活,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盐耐受性。最后,根据酯酶est-OKK的家族内聚类分析以及同源性较高蛋白之间的聚类分析,再通过三维结构的同源建模,我们发现酯酶est-OKK可能存在催化四分体作为其活性中心。定点突变分子改造实验证明,氨基酸残基85S、109D、214S和242H的确为酯酶est-OKK的关键活性中心位点,形成催化四分体结构。进一步的金属离子抑制动力学实验表明,Fe3+和Mg2+对酯酶est-OKK的IC50分别为0.72 mM和3.09 mM,Fe3+和Mg2+对酯酶est-OKK的抑制机制均为可逆型抑制,其抑制类型分别为混合型抑制和非竞争型抑制。

向兴[7](2019)在《大九湖泥炭古菌的环境基因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泥炭是植物残体完全或部分矿化形成的沼泽地产物,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泥炭地仅占全球土壤面积的3%,但经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从而存储30%的全球土壤碳汇,是地球上最有效的自然碳汇。泥炭地也会通过缓慢的有机质降解向大气释放CO2和甲烷,其作为甲烷源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泥炭地中的产甲烷菌主要是隶属于广古菌门的甲烷微菌目和甲烷八叠球菌目,此外还包括奇古菌门,泉古菌门和深古菌门。目前这些古菌类群的纯/富集培养物和基因组数量有限,特别是丰度较高的深古菌门,其代谢途径和生态功能鲜有报道,严重制约了人们对古菌参与泥炭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本研究以数据库中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来源的古菌核苷酸序列为切入点,通过物种注释和全球其他泥炭地的群落对比,结合高通量测序发现并验证其群落组成特征;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分箱技术在群落水平探讨泥炭地古菌生态功能及生态适应机制,在个体层面上挖掘了古菌代谢途径及进化特征,为泥炭地古菌介导地球元素循环的认识开拓了新的视野。本论文得到的主要进展如下:1)大九湖泥炭沉积物中的古菌类群以深古菌门为主,产甲烷功能的古菌类群丰度极低,有机质含量、TOC、pH及含水率对古菌的分布具有显着影响克隆序列的重新注释表明大九湖泥炭沉积物中古菌具有深古菌门丰度高、无产甲烷菌的特征,显着区别于全球其他泥炭地的古菌群落组成。而高通量测序证实了这样的结论,发现大九湖泥炭深古菌门丰度高达92.1%,产甲烷菌丰度不足0.2%。深古菌门又可划分为13个亚类群,亚类群MCG5b以38.5%的丰度远远高于MCG20(23.9%)和MCG6(11.4%)。大九湖泥炭中古菌数量在105-107拷贝数/克沉积物,而钻孔中部的基因拷贝数最高,底部最低。高通量测序数据多样性分析发现泥炭中古菌多样性较低,并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而减少。OTU水平的多元方差分析和分类学水平的冗余分析均表明有机质含量、TOC、pH及含水率对钻孔中古菌群落的分布具有显着影响。2)大九湖泥炭地中的古菌参与植物多聚物降解并产生CO2和CH4的完整过程,并对泥炭环境具有多种抗逆机制,而深古菌具有固氮、水解多糖的功能宏基因组测序表明钻孔中古菌的基因占总基因的9.70%,在单个样品中的丰度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古菌基因主要隶属于广古菌门,深古菌门占2.9%,而16S rRNA基因中深古菌门丰度高于广古菌门和奇古菌门。功能分析发现古菌基因包含15种固碳,6种固氮和6种磷酸盐同化基因,同时也包含了植物多聚物降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酶以及小分子有机物的厌氧和发酵途径的多种基因,表明古菌参与了植物残体的整个降解过程。古菌具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抗氧化基因、分子伴侣、高亲和力的钾离子转运通道蛋白、缓冲分子代谢基因、重金属转运蛋白和氧化还原酶类,体现了古菌对泥炭环境具有多种适应性。而深古菌具有nifU基因、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E1和CBM44,说明深古菌参与泥炭环境的固氮和纤维素的降解过程。3)大九湖泥炭地中的深古菌包含固碳、丙酸降解、亚硝酸盐还原等功能,并包含真核生物的进化特征大九湖泥炭样品中获得5个高质量的深古菌门基因组上隶属于5个亚类群:MCG5b、MCG6、MCG2、MCG10和MCG13,与其他深古菌门基因组的平均核苷酸相似性介于58.83%-72.02%。这些基因组大小介于1.22 M-3.08 M之间,编码基因数量为1296-3218个。功能注释表明这些深古菌利用Wood-Ljungdahl途径固定CO2。细胞膜上的多肽、氨基酸和多糖转运系统与胞内的蛋白水解酶和多糖水解酶表明深古菌参与泥炭地有机质的降解,完整的丙酸降解途径表明深古菌与产酸菌可能存在互营养共生,亚硝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的发现暗示深古菌可以利用亚硝酸盐还原进行厌氧呼吸。此外,深古菌门基因组中包含如DNA聚合酶、GTP结合蛋白、内体转运复合体、泛素修饰系统和寡糖转运酶复合物等真核生物特征蛋白,为真核起源于古菌的假说提供了支持。以上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了大九湖泥炭地的古菌群落组成、生态功能、生境适应性及进化特征,发现深古菌门是大九湖泥炭沉积物的主要类群;泥炭中古菌不仅能降解植物残体、厌氧和发酵代谢有机小分子,也能同化碳、氮和磷增加泥炭生物量;深古菌具有胞外蛋白和多糖水解能力,此外还具有降解丙酸和还原亚硝酸盐的功能,并具有真核生物生物的进化特征。以上的研究为推进泥炭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开拓了新的视角。

张显龙[8](2016)在《生命起源前有机小分子的水热进化》文中指出生命起源一直以来都是最具挑战也是最引人注目的科学难题之一。生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几十亿年前,我们并没有办法直接观察生命起源的过程,甚至连生命起源的环境都不能完全确定,只能通过地质研究和实验模拟等方法,推测早期地球环境以及生物分子的进化过程。生命起源又是一个高度跨学科的研究课题,想要解决生命起源的问题不仅需要化学,也需要生物、物理、天文、地球和行星科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合作。尽管生命起源的问题难以解决,但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生命起源的探索。研究生命起源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史前环境以及生命起源的好奇,更能够认识和阐明生命的本质,掌握生命的发展规律。对生命的深刻认知也会促进人类科技的进步,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规划人类的未来。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有很多种,但生命是从无机小分子逐渐进化而来的观点已经得到共识。在化学进化理论中,海底热泉环境被认为是生命起源的理想场所,海底热液喷口与原始地球形成初期的地质形貌极其相似,而且海底热泉温度梯度及p H范围变化较广,同时满足生物进化过程中物质以及能量的需求。因此,科学家们通过模拟海底热泉环境对化学进化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通过模拟海底水热环境中有机小分子的反应来了解生命起源前生物小分子的进化过程。我们研究了碱性水热条件下乙醇在金属单质催化下的化学反应,实现了生命起源前长链醇的非生物合成,证明了水热环境中乙醇进化为长链醇的可行性;我们还研究了不同水热环境中甘氨酸以及N-乙酰丙氨酸和丙氨酸的合成,为生命起源前海底热泉中氨基酸的合成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实验证据。1、通过模拟碱性热泉环境实现了乙醇到长链醇的进化,长链醇可能是长链酸以及磷脂类物质的前驱物,是原始细胞膜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我们首次将格尔伯特反应引入到水热生命起源研究中,在碱性水热条件下利用乙醇为原料,在过度金属粉末的催化下合成了正丁醇、2-乙基丁醇、正己醇、2-乙基己醇和正辛醇等长链醇。我们发现金属钴粉对反应的催化效果最好,并且金属钴粉可以在该反应条件下保持稳定。同时我们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碱性水热环境中乙醇到长链醇的进化主要经历醇脱氢、羟醛缩合以及加氢反应三个步骤,在反应前后没有氢损失,反应后的产物均为饱和醇,可以进一步发生格尔伯特反应再次实现碳链的增长。通过研究其他反应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发现,在碱性水热环境中乙醇到长链醇的进化很容易实现,为生命起源前碱性热泉中长链醇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反应路线,并且该反应比较简单,相比于液相费托合成长链醇的方法更加容易实现。因此,该反应可能是碱性水热环境中合成长链醇的重要反应。2、在碱性水热条件下利用乙醇胺为反应原料合成了甘氨酸。我们使用可充气反应釜,排除了氧气氧化乙醇胺的可能性,同时对不同种类催化剂的研究发现,金属单质在乙醇胺转化为甘氨酸的过程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甘氨酸的产率最高可达7.9%,部分金属氧化物同样可以催化该反应的进行,这大大增加了乙醇胺转化为甘氨酸的可能性。我们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乙醇胺转化为甘氨酸主要经历两个步骤,首先乙醇胺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氢生成乙醛胺,然后在碱性环境中乙醛胺发生坎尼扎罗反应生成甘氨酸和乙醇胺。我们发现高温高压的水热环境有利于乙醇胺进化为甘氨酸,当反应温度在80-160oC以及反应压力在0.1-8MPa区域内,随着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增加,甘氨酸的产率也随之增加。在碱性水热条件下利用乙醇胺为反应原料合成甘氨酸,为生命起源前水热环境中甘氨酸的合成提供了另一种可能。3、我们研究了不同的水热条件下丙酮酸进化为丙氨酸前驱体N-乙酰丙氨酸和丙氨酸的反应。强酸性水热条件下丙酮酸可以和多种氮源反应生成N-乙酰丙氨酸且产率较高,p H大于3时则比较困难。通过对反应温度的研究发现,在强酸性水热环境中30oC时该反应就可以发生,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为70oC。最后我们对N-乙酰丙氨酸的水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反应产物中检测到的丙氨酸,可能是N-乙酰丙氨酸水解的产物。该实验丰富了生命起源前水热环境中丙酮酸到生物分子进化的途径,为丙氨酸以及N-乙酰丙氨酸的合成开辟了新的反应条件。生命起源是一个世界性的科研难题,通过无数科学家数十年的共同努力,我们对生命起源的过程已经取得了可观的进展,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开生命起源的谜团,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依然会持续下去。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生命起源前有机小分子的水热进化过程,为生命起源过程中长链醇和氨基酸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想法,加强了水热生命起源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解决生命起源的难题贡献了一份力量。

杨盖军[9](2016)在《基于LabVIEW的热液冷泉水下声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海洋科学的研究热点为热液冷泉探测分析,其探测原理多种多样,由于热液喷口会造成附近海域参数变化,包括温度,盐度等,因此极大部分探测方式是集中于接触式探测,通过设备检测到有数据异常区域后再通过ROV等设备去定位“黑烟囱”,此种探测方式犹如大海捞针。本课题研究目标便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热液冷泉定位方式,通过对热液冷泉喷口的气泡群声学特性的研究,设计热液冷泉水下声学采集系统。本文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一种水下声学数据采集系统,针对课题内容设计了数据采集,存储,显示等模块,通过对硬件控制的程序编写,实现了水下声学数据采集。本文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论述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深海热液冷泉探测技术及国内外热液探测技术现状及研究;全世界范围已探测热液分布;热液构造;水声探测及气泡声学成像原理;简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热液冷泉水下定位、探测关键技术研究。第二章,水声原理声波特性理论介绍;热液形成物理化学特性;声学环境分析,气泡群尺寸分布估计;水下声学检测噪声构成分析。第三章,设计完成水下声信号数据硬件采集平台,包括水下声学数据采集平台的结构设计,数据采集所需的硬件模块定制设计,水箱等采集环境,声学信号发生接收模块设计;实验平台的搭建;硬件放大模块,滤波模块等。第四章,设计基于LabVIEW的水下声学数据软件平台,包括虚拟仪器驱动模块匹配设计,虚拟仪器调用设置;G语言编程介绍及特点;数据采集程序编写,包括兼容性检查,数据记录存储模块等。第五章,换能器水听器校准实验;对声学数据采集平台采集测试,采集部分实验数据校验平台的稳定性。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后续实验提出展望。

李三忠,许立青,张臻,孙文军,戴黎明,郭玲莉,曹花花,张国伟[10](2015)在《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Ⅱ):早期地球》文中提出早期地球(early Earth)是指冥古宙(或称dark ages,黑暗时代)的地球,也称为"Hadean Earth",即是45.6亿年至40亿年的地球。早期地球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是诸多地质、地球化学理论或模型必须面对的基本科学问题。本文系统综合了与早期地球相关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近10年来的进展,以建立地质理论的各种大地质现象起源为主线,包括原始地核、原始地壳、地幔对流、岩石圈、地幔不均一性、陆壳和洋壳、水及大气圈和海洋、板块构造、早期生命等起源问题。这些都是地球科学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也与地球物质起源相关的宇宙起源、元素起源密切相关。原始地核出现最早,在原始地球形成之初的几个百万年内就形成了,4 450 Ma地球发生了最后一次全球整体的大规模熔融事件,地球的原始地幔和原始地核再次均一化,原始地核可能消失;4 450 Ma之后的地核大小与现今的地核大小基本一致,只是液态外核在不断冷却缩小,而固态内核在不断增大;从锆石年龄得出最早地壳大于4 408Ma,而从Sm-Nd体系获得的最早地壳年龄为4 470 Ma,比后期地核形成要早。总之,原始地壳从原始地幔中分离出来的时间大体为44.5亿年。一些最老的锆石中Nd、Hf的地球化学特征也证明原始地幔分异发生在43亿年前。岩浆抽吸后的原始地幔上部经冷却,原则上可能构成原始地壳下部的原始岩石圈地幔,从而开始出现上地幔和下地幔的分异演化。但是,地球40亿年前的原始岩石圈没有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之分。对地幔对流循环起源有3种认识,最可能产生于44.5亿年前的偶然撞击事件。地幔不均一性起源可能与地幔对流循环有关,可用地幔柱理论或地幔翻转过程给予解释,且早于板块构造体制起源,板块构造增强了其不均一性。水、大气圈和海洋的起源早于陆壳和洋壳的分异。最早的水最可靠的直接证据来自发现的最老锆石的氧同位素,表明水在40亿年前就在原始地球表面稳定存在。但是,地球最早的矿物记录残存在西澳伊尔岗克拉通中(Mt.Narryer和Jack Hills地区),为一颗44亿年的锆石。这颗最早的锆石也意味着最早的硅铝壳(陆壳)应当在44亿年前就出现了。陆壳记录远远早于板块构造在地球上运行的可靠记录,因而早期陆壳起源机制很可能是独立于板块构造体制之外的前板块构造体制制约,触发式拆沉驱动的构造-岩浆过程和3个世代的岩浆分异过程最终导致大规模TTG(陆壳)爆发式形成。水是生命起源的必备条件,因此地球生命起源时间晚于4.0Ga,化石确证生命至少起源于3.7Ga前,且生命最可能出现在海洋中的热液喷口。总之,本文概要介绍了诸多地球科学成就的菁华和前沿,也有助于全面认识与早期地球组成、结构、演化及动力学过程相关的不同学科前沿的最新重大成就。

二、发现远古海底“黑烟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现远古海底“黑烟囱”(论文提纲范文)

(1)人类是如何挑战深海极限的(论文提纲范文)

人类为什么要探索深海
走进深海要克服三个障碍
潜水器的发展简史
实现了走向深海的梦想

(2)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你是什么?》(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Project Description
    Purposes of Choosing the Source Text
    Structure of This Report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1.1 Translation Process
        1.1.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1.1.2 While-translation Work
        1.1.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1.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An Overview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2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nto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3.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3.1.1 Diction
        3.1.2 Conversion
        3.1.3 Amplification
    3.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3.2.1 Converting Passive Voice into Active Voice
        3.2.2 Converting Negative Expression into Affirmative Expression
        3.2.3 Splitting
        3.2.4 Transposition
        3.2.5 Dividing
    3.3 Translation at Textual Level
        3.3.1 Cohesion
        3.3.2 Coherence
    3.4 Translation at Stylistic Level
        3.4.1 Literal Translation
        3.4.2 Translating Texts with Rhetoric into Texts with out Rhetoric
        3.4.3 Translating Texts with out Rhetoric into Texts with Rhetoric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Major Findings
    4.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3)生物质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生物质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二氧化碳过度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
        1.1.2 化石能源危机
        1.1.3 失衡的地球碳循环
    1.2 二氧化碳研究现状
        1.2.1 二氧化碳常规处理
        1.2.2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转化
    1.3 生物质研究现状
        1.3.1 生物质组成概述
        1.3.2 生物质能源
        1.3.3 生物质制备化学品
    1.4 水热反应及其应用
        1.4.1 水热反应特性
        1.4.2 水热反应应用
        1.4.3 水热反应与深海热液理论
        1.4.4 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研究进展
        1.4.5 水热生物质产氢研究进展
    1.5 论文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选题思路
        1.5.2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5.3 论文研究内容
        1.5.4 论文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甲醇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装置
        2.2.3 实验步骤
        2.2.4 产物分析方法
        2.2.5 甲醇还原NaHCO_3 产率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热条件下甲醇还原NaHCO_3 可行性
        2.3.2 甲醇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2.3.3 甲醇还原NaHCO_3 反应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葡萄糖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装置
        3.2.3 实验步骤
        3.2.4 产物分析方法
        3.2.5 NaHCO_3 还原产率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热条件下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可行性
        3.3.2 葡萄糖还原NaHCO_3 产物确认及定量
        3.3.3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3.3.4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碳源及还原剂拓展
        3.3.5 NaHCO_3 与葡萄糖协同转化分析
    3.4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机制
        3.4.1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路径
        3.4.2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强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藻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装置
        4.2.3 实验步骤
        4.2.4 产物分析方法
        4.2.5 微藻还原NaHCO_3 产率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热条件下螺旋藻还原NaHCO_3 可行性
        4.3.2 螺旋藻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4.3.3 NaHCO_3 对螺旋藻转化作用分析
        4.3.4 螺旋藻还原NaHCO_3 反应路径及机理
        4.3.5 螺旋藻还原NaHCO_3 反应碳源及还原剂拓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吡咯烷酮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装置
        5.2.3 实验步骤
        5.2.4 产物分析方法
        5.2.5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产率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热条件下微藻产2-吡咯烷酮动力学
        5.3.2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5.3.3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反应机理
        5.3.4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催化剂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4)深海秘境——奇特的海底黑烟囱(论文提纲范文)

初识“黑烟囱”
海底的“开心农场”——黑矿养殖
黑烟囱写真神器——深潜器
黑烟囱的科研价值

(5)华北寒武纪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壳壁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后生动物骨骼起源
        1.1.1 埃迪卡拉纪最早骨骼化石
        1.1.2 寒武纪后生动物普遍骨骼化—小壳化石
        1.1.3 寒武纪后生动物骨骼起源与海洋化学环境的协同演化
        1.1.4 寒武纪冠轮动物门类起源与生物矿化作用
    1.2 研究材料、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材料
        1.2.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3 论文特色及科学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岩石薄片
        1.3.2 冰醋酸酸蚀
        1.3.3 扫描电镜成像与能谱分析
    1.4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工作剖面
    2.1 地质背景
    2.2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小壳化石
    2.3 华北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时代
    2.4 华北寒武纪古地理位置
    2.5 研究区剖面
第三章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体动物
    3.1 软体动物概述
    3.2 软体动物生物矿化基本特征
    3.3 寒武纪软体动物系统分类
        3.3.1 太阳女神螺类与有壳亚门起源
        3.3.2 疑难化石Halkieria-Wiwaxia-Orthrozanclus与双神经亚门起源
    3.4 化石材料识别生物矿化信息
第四章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体动物化石
    4.1 辛集组软体动物组合特征–以陕西陇县柴家洼剖面为例
    4.2 辛集组软体动物组合区域对比
    4.3 辛集组软体动物壳体微细结构与矿物组成
        4.3.1 Pelagiella壳体微细结构类型与矿物组成
        4.3.2 Anabarella壳体微细结构类型与矿物组成
        4.3.3 Pojetaia壳体微细结构类型与矿物组成
第五章 寒武纪软体动物生物矿化作用
    5.1 寒武纪软体动物无壳–有壳演化
    5.2 软体动物内核表面多边形结构的不同来源
    5.3 纤维状结构与原始矿物组成
    5.4 文石板片结构与珍珠层结构起源
    5.5 复杂结构类型–交错板片结构与交错结构类型
    5.6 苗岭世普遍的方解石质微细结构
第六章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舌螺动物
    6.1 软舌螺动物概述
    6.2 软舌螺动物系统分类
    6.3 软舌螺动物壳体微细结构
第七章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舌螺动物
    7.1 辛集组软舌螺动物组合特征及区域对比
    7.2 辛集组软舌螺动物壳体微细结构与矿物组成
        7.2.1 Conotheca锥壳微细结构
        7.2.2 Tegminites锥壳微细结构
        7.2.3 Cupitheca锥壳微细结构
        7.2.4 Protomicrocornus锥壳微细结构
        7.2.5 Parakorilithes锥壳微细结构
        7.2.6 Microcornus锥壳微细结构
        7.2.7 软舌螺口盖微细结构类型与矿物组成
    7.3 寒武纪软舌螺生物矿化作用
        7.3.1 软舌螺动物外套膜矿化模式
        7.3.2 软舌螺矿化锥壳融合假说
        7.3.3 软舌螺壳壁纤维状结构讨论
        7.3.4 软舌螺口盖方解石板片结构
        7.3.5 软舌螺生物矿化研究面临的问题
    7.4 软舌螺动物在冠轮动物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
        7.4.1 生物矿化作用在系统学和分类学中的应用
        7.4.2 生物矿化作用的深部同源性、平行演化与趋同演化
        7.4.3 软舌螺与软体动物生物矿化作用的深部同源与平行演化
        7.4.4 寒武纪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矿化骨骼比较
        7.4.5 生物矿化VS似触手冠营养结构
第八章 软体动物与软舌螺系统学描述
    8.1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体动物系统学描述
    8.2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舌螺动物系统学描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来自深海热液口脂水解酶的克隆表达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1 海洋微生物资源
        1.1 海洋微生物研究的进展
        1.2 深海热液口
    2 脂水解酶
        2.1 脂水解酶的分类
        2.2 脂水解酶的催化机理
        2.3 脂水解酶的应用
        2.4 脂水解酶基因的挖掘方式
    3 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一章 脂水酶基因est-OK系列克隆以及生物信息学的研究与分析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脂水解酶基因est-OK系列PCR的扩增
        2.2 脂水解酶est-OK系列理化性质的分析
        2.3 脂水解酶est-OK系列跨膜区的分析
        2.4 脂水解酶est-OK系列二级结构的预测
        2.5 脂水解酶est-OK系列的氨基酸聚类分析
        2.6 脂水解酶est-OK系列家族内同源性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脂水解酶est-OK系列的表达纯化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组脂水解酶基因est-OK系列表达载体的构建
        2.2 重组脂水解酶est-OK系列的诱导表达
        2.3 重组脂水解酶est-OKK的纯化
        2.4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测定
        2.5 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的测定
        2.6 酯酶est-OKK底物选择性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酯酶est-OKK酶学性质的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酯酶est-OKK酶促动力学分析
        2.2 温度对酯酶est-OKK活力的影响
        2.3 pH对酯酶est-OKK活力的影响
        2.4 盐离子对酯酶est-OKK活力的影响
        2.5 酯酶est-OKK表面电势分析
        2.6 金属离子对酯酶est-OKK活力的影响
        2.7 还原剂以及去污剂对酯酶est-OKK活力的影响
        2.8 有机溶剂对酯酶est-OKK活力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酯酶est-OKK酶学性质的进一步探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酯酶基因est-OKK的同源序性分析
        2.2 酯酶基因est-OKK的同源建模分析
        2.3 酯酶est-OKK突变体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2.4 突变体的酯酶的活性
        2.5 金属离子对酯酶est-OKK抑制作用
        2.6 金属离子对酯酶est-OKK的抑制机理
        2.7 金属离子对酯酶est-OKK的抑制类型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大九湖泥炭古菌的环境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泥炭地的分类及分布
        1.1.1 泥炭地的形成及分类
        1.1.2 泥炭地分布及有机碳储量
        1.1.3 泥炭地碳循环
        1.1.4 泥炭地氮循环
    1.2 古菌介导泥炭地元素循环的认识
        1.2.1 古菌的研究历史及分类
        1.2.2 古菌的分子生态学方法
        1.2.3 古菌介导泥炭地元素循环的认识
    1.3 大九湖泥炭地的研究进展
        1.3.1 古气候方面的进展
        1.3.2 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进展
    1.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科学问题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大九湖泥炭地古菌群落组成
    2.1 实验方法
        2.1.1 全球泥炭地古菌群落及环境参数的获取
        2.1.2 泥炭样品的采集
        2.1.3 理化参数测定
        2.1.4 DNA提取及测序
        2.1.5 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1.6 统计分析
        2.1.7 古菌生态功能预测
    2.2 实验结果
        2.2.1 基于克隆序列的古菌群落重分析
        2.2.2 泥炭样品的理化性质
        2.2.3 古菌16S rRNA基因定量
        2.2.4 古菌群落的多样性
        2.2.5 古菌群落分析
        2.2.6 古菌功能分析
        2.2.8 古菌之间的互作关系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宏基因组的泥炭地古菌的功能
    3.1 实验方法
        3.1.1 沉积物样品的宏基因组测序
        3.1.2 数据质控、序列拼接、基因预测及基因集构建
        3.1.3 群落组成分析
        3.1.4 功能分析
        3.1.5 古菌适应性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宏基因组数据的基本特征
        3.2.2 不同样品中基因和古菌基因之间的关系
        3.2.3 古菌基因、物种组成
        3.2.4 古菌的代谢潜能和功能活性
        3.2.5 古菌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3.2.6 古菌对环境的适应
    3.3 讨论
        3.3.1 泥炭钻孔中古菌基因与物种的群落组成
        3.3.2 古菌的功能及参与的地球化学过程
        3.3.3 古菌对环境的适应
    3.4 小结
第四章 泥炭地深古菌基因组的功能与进化
    4.1 实验方法
        4.1.1 泥炭沉积物样品宏基因组深度测序
        4.1.2 数据质控、组装、分箱
        4.1.3 基因组挑选
        4.1.4 基因组功能及进化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深古菌的基因组特征
        4.2.2 深古菌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
        4.2.3 深古菌基因组的功能
        4.2.4 深古菌中真核生物特征蛋白
        4.2.5 深古菌的基因家族及进化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生命起源前有机小分子的水热进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命起源概述
        1.1.1 生命起源假说
        1.1.2 宇生论
        1.1.3 化学进化论
    1.2 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论
        1.2.1 原始地球与生命起源的时间
        1.2.2 原始大气
        1.2.3 化学进化的基本过程
        1.2.4 化学进化的三种理论
    1.3 水热生命起源理论
        1.3.1 海底热液喷口
        1.3.2 水热生命起源的证据
        1.3.3 水热生命起源理论的提出
    1.4 水热生命起源的研究进展
        1.4.1 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1.4.2 蛋白质的合成
        1.4.3 核苷酸的合成
        1.4.4 细胞膜前驱体的合成
        1.4.5 小结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碱性水热环境中乙醇到长链醇的进化
    2.1 引言
    2.2 实验过程
        2.2.1 药品试剂
        2.2.2 仪器设备及技术指标
        2.2.3 实验过程
    2.3 产物分析
        2.3.1 检测条件
        2.3.2 产物鉴定
        2.3.3 产率及选择性的计算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2.4.2 反应机理的探讨
        2.4.3 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
        2.4.4 反应温度的影响
        2.4.5 反应时间的影响
        2.4.6 其他因素的影响
        2.4.7 该反应的特点和意义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碱性水热环境中乙醇胺到甘氨酸的进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过程
        3.2.2 气相色谱检测分析方法
        3.2.3 产物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3.3.2 反应机理的研究
        3.3.3 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3.3.4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3.3.5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3.6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酸性水热环境中丙酮酸到N-乙酰丙氨酸和丙氨酸的进化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2.1 药品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2.3 实验过程
    4.3 产物分析
        4.3.1 仪器的参数设置
        4.3.2 产物检测及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4.4.2 不同氮源对反应的影响
        4.4.3 pH对反应的影响
        4.4.4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4.4.5 N-乙酰丙酸的水热稳定性
        4.4.6 反应机理
        4.4.7 该反应的意义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发表文章情况
专利
致谢

(9)基于LabVIEW的热液冷泉水下声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热液冷泉分布
        1.1.2 热液冷泉构造环境
        1.1.3 冷泉背景资料
    1.2 热液冷泉探测现状
        1.2.1 国内外热液探测
        1.2.2 热液冷泉探测设备
    1.3 本实验平台设计意义及目的
        1.3.1 水下声学探测
        1.3.2 水下气泡声学成像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下声学探测理论研究
    2.1 水下声学探测
        2.1.1 声波三要素
        2.1.2 声波特性
        2.1.3 声波衰减
    2.2 气泡相关理论
        2.2.0 气泡的散射特性分析
        2.2.1 气泡群尺寸计算作用
        2.2.2 气泡群尺寸计算原理
    2.3 噪声分析
        2.3.1 气泡噪声分析
        2.3.2 外部噪声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下声学数据采集硬件系统设计
    3.1 实验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3.2 水下声波信号发生模块设计
        3.2.1 信号发生器选型
        3.2.2 声波信号功率放大器
        3.2.3 超声波换能器的设计
    3.3 水下声波信号接收模块设计
        3.3.1 声波信号水听器
        3.3.2 前置放大器设计
        3.3.3 低通滤波器设计
    3.4 虚拟仪器硬件
        3.4.1 虚拟仪器平台
        3.4.2 虚拟仪器实时操作系统
        3.4.3 虚拟仪器数据采集硬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下声学数据采集软件系统设计
    4.1 虚拟仪器技术
        4.1.1 虚拟仪器G语言
        4.1.2 虚拟仪器编程环境
        4.1.3 Lab VIEW的特点
    4.2 Lab VIEW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2.1 采集程序整体架构
        4.2.2 数据采集软件界面
        4.2.3 数据采集程序功能模块
    4.3 辅助模块程序设计
        4.3.1 错误处理模块
        4.3.2 特殊标识符检查
        4.3.3 空白字符删除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下声学数据采集平台实验测试及结果
    5.1 换能器校准实验及声场分析
        5.1.1 换能器校准实验
        5.1.2 声学水听器校准及结果分析
    5.2 Lab VIEW声学数据采集实验
        5.2.1 正弦脉冲信号的特点
        5.2.2 正弦脉冲信号采集参数选择
        5.2.3 水下声学信号数据采集实验及结果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Ⅱ):早期地球(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原始地壳和原始地核起源
2岩石圈起源
3地幔对流起源
4地幔端员与不均一性起源
5水、大气圈和海洋的起源
6陆壳与洋壳起源
7早期生命起源
8展望

四、发现远古海底“黑烟囱”(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类是如何挑战深海极限的[N]. 崔维成,徐蓓. 解放日报, 2021
  • [2]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你是什么?》(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谢宁. 兰州大学, 2021
  • [3]生物质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生物质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D]. 杨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深海秘境——奇特的海底黑烟囱[J]. 孙美静.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9(03)
  • [5]华北寒武纪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壳壁结构研究[D]. 李洛阳. 西北大学, 2019(01)
  • [6]来自深海热液口脂水解酶的克隆表达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D]. 吴联钻.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大九湖泥炭古菌的环境基因组学研究[D]. 向兴.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8]生命起源前有机小分子的水热进化[D]. 张显龙. 吉林大学, 2016(03)
  • [9]基于LabVIEW的热液冷泉水下声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 杨盖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04)
  • [10]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Ⅱ):早期地球[J]. 李三忠,许立青,张臻,孙文军,戴黎明,郭玲莉,曹花花,张国伟. 地学前缘, 2015(06)

标签:;  ;  ;  ;  ;  

古代海底“黑烟囱”的发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