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爪螨种群生长和生长的比较及生态因素的影响

竹爪螨种群生长和生长的比较及生态因素的影响

一、竹小爪螨种群消长及生态因子的影响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忺[1](2020)在《我国主要冬麦区麦蜘蛛遗传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在人口和粮食刚性需求增加、作物产量升缓慢甚至每年自然灾害不断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升粮食产量,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国家重大需求,也是科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小麦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麦蜘蛛作为一种世界性害螨,分布范围广,寄主植物多,其是我国冬小麦上的主要害螨,严重影响了我国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明确我国冬麦区麦蜘蛛的分布范围及优势种群,解析我国麦蜘蛛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研究麦蜘蛛不同物种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对小麦产量的升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我国3个主要冬麦区麦蜘蛛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和核糖体ITS1基因研究我国3个冬麦区麦蜘蛛具体物种的分布及各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情况,利用气象数据解析我国四川三台地区麦蜘蛛的发生规律,通过建立麦圆叶爪螨室内种群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从而解析我国麦蜘蛛种群适应、扩张和灾变的生态学过程及分子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和核糖体ITS1基因的序列比对及种群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3个地理种群577个麦蜘蛛样品的线粒体COI片段长度为657~658bp;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揭示,23个地理种群麦蜘蛛种类主要有麦圆叶爪螨Penthaleus major(Dugés)和我国尚未报道的Penthaleus tectus(Halliday)2种。麦圆叶爪螨中国冬麦区的优势种群,在西南冬麦区(SW)、长江中下游冬麦区(YV)和黄淮海冬麦区(YH)的21个地理种群均有分布,占样品总数的75.91%;P.tectus在3个冬麦区的11个地理种群有所分布,但其主要分布在西南冬麦区的荣县(RX-SC)和南充(NC-SC)、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当阳(DY-HB)以及黄淮海冬麦区的亳州(BZ-AH)和长丰(CF-AH),在5个地理种群135个样品中的占比达80.74%。此外,不同地理种群样品中存在单一物种种群和复合物种种群,麦圆叶爪螨单一物种出现在12个地理种群,占样品总数的57.45%,P.tectus的单一样品仅出现在荣县(RX-SC)和芮城(RC-SX)两个地理种群,占样品总数的5.55%。在复合物种种群中,麦圆叶爪螨占样品总数的52.44%,P.tectus占样品总数的47.56%。通过核糖体ITS1基因序列研究发现,19个地理种群382个麦蜘蛛样品的ITS1片段长度为791~954bp,系统发育树分析与COI基因一致,皆揭示我国麦蜘蛛主要有2种。基于ITS1基因序列具体分析表明,麦圆叶爪螨在17地理种群均有分布,占样品总数的85.60%。P.tectus分布在7个地理种群中,占样品总数的14.40%。总而言之,通过研究采自11个省(直辖市)23个地理种群的麦蜘蛛样品,表明我国3个冬麦区的麦圆叶爪螨是优势种群,在我国西南冬麦区、黄淮海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都有广泛分布,而我国尚未报道的叶爪螨属害螨P.tectus在多达11个地理种群有所分布,但其主要分布在荣县(RX-SC)、南充(NC-SC)、当阳(DY-HB)、亳州(BZ-AH)和长丰(CF-AH)。2、为揭示麦蜘蛛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以及遗传结构,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和核糖体ITS1基因序列对麦圆叶爪螨和P.tectus各地理种群的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1)基于COI基因序列,共测序获得438头麦圆叶爪螨和139头P.tectus的COI基因片段,分别获得9个和5个单倍型。多层次的分子变异(AMOVA)分析表明,麦圆叶爪螨和P.tectus在3个地理群体间不存在显着的遗传结构,麦圆叶爪螨在地理种群之间(群体内种群间55.74%)和种群内部(种群内42.20%)有显着的遗传变异,P.tectus的种内变异为88.43%,但其遗传变异不显着。中性检验和错配曲线分析表明,麦蜘蛛在近期未经历种群扩张事件。麦圆叶爪螨和P.tectus成对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不同,麦圆叶爪螨成对种群间固定指数FST值多数大于0.25,部分FST值为1,说明其遗传分化程度很高;P.tectus成对种群间固定指数FST值多数小于0.1,且成对种群间的基因流多数大于4,说明其种群间交流充分。这可能与P.tectus种群较少且样品数量低有关。(2)基于ITS1基因序列,共测序获得了327头麦圆叶爪螨和55头P.tectus的ITS1序列,分别检测到12个和7个单倍型。AMOVA分析表明,两种麦蜘蛛地理群体间的不存在显着的遗传结构,麦圆叶爪螨在群体内种群间存在显着的遗传结构,变异率为73.67%,P.tectus群体间的变异率高达92.13,但其遗传变异并不显着,其可能是由取样分布和样品数量大小不一所造成的。中性检验和错配曲线分析结果与COI基因序列一致,两种麦蜘蛛在近期未经历种群扩张事件。麦圆叶爪螨和P.tectus成对种群间的固定指数FST值仅有少数大于0.25,多数种群间的基因流Nm大于4,说明成对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且交流充分。基于两种分子手段,麦圆叶爪螨成对种群间固定指数FST值有所不同,其差异可能与基因进化速率以及样品数量大小有关。(3)综合COI和ITS1两种序列片段分析表明,两种孤雌单性生殖的麦蜘蛛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我国各麦区的优势种群麦圆叶爪螨遗传多样性高于尚未在我国报道的同属害螨P.tectus,这一研究结果为揭示麦圆叶爪螨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环境适应能力强供了遗传信息上的证据。两种麦蜘蛛部分种群间具有显着的遗传分化,部分种群间的基因流相对较高,基于两种分子手段分析表明,麦圆叶爪螨成对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均高于P.tectus,暗示针对两种麦蜘蛛的防治措施可能有所不同。各地理群体间的均不存在显着遗传结构,即地理距离并不是造成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因而,麦蜘蛛种群的遗传分化可能与生态位的可变性及大小有关,即越在物种分布的中心位置遗传多样性越高。3、通过田间定点系统调查,以三台地区3块样地为代表对该地区2019-2020年麦蜘蛛种群动态进行系统调查。基于气象数据对2019-2020年三台地区麦蜘蛛发生时期、高峰期和衰退期进行了分析,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对三台地区麦蜘蛛优势种群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四川三台地区麦蜘蛛2019-2020年发生4代,第一代发生在10月末,小麦播种越夏卵开始孵化,11月初小麦长至1-2叶期,麦蜘蛛开始为害幼苗;第二代高峰期在来年1月初,3块样地平均百株小麦总螨量约为239头;第三代高峰期在1月末;第4代高峰期在3月初,3块样地平均百株小麦总螨量约为712头,其中样地3的百株小麦总螨量高达1286头。3月10日到4月10日,有15天最高温度高于20℃,4月5日-4月8日连续4天温度高于25℃,分别高达27℃、29℃、30℃和30℃,随后调查发现,高温事件后田间麦蜘蛛急剧下降,因此推测持续高温胁迫是田间麦蜘蛛种群下降的关键因素。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研究表明,三台地区麦田麦蜘蛛的优势种群为麦圆叶爪螨,在所检测的69个样品中,麦圆叶爪螨占比高达98.55%,在68个麦圆叶爪螨的样品中单倍型数量高达5个,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麦圆叶爪螨在三台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抗胁迫能力。4、通过建立麦圆叶爪螨室内种群,基于5个不同温度梯度研究发现,在12℃、15℃、18℃和21℃下麦圆叶爪螨能正常发育繁殖,但在24℃下卵不能孵化。12℃下发育历期最长,生殖力最强,平均总产卵量为44.82粒;12℃下卵的孵化率为93.40%,发育至成螨的存活率为23.90%;21℃下卵的孵化率为77.73%,发育至成螨的存活率为11.63%。麦圆叶爪螨有一个明显的蜕皮前静止期,12℃下幼螨蜕皮前静止期长达3.57天。麦圆叶爪螨在15℃下的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大,12℃下净生殖率最高。

白映禄[2](2019)在《基于形态与分子证据的甘肃省叶螨属主要种类鉴定及系统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叶螨属(Tetranychus)隶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真螨目(Acariformes),叶螨科(Tetranychidae),是世界性的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观赏性植物、林木等均有严重为害的重要农业害虫。叶螨虫体微小,种类繁多,且有些种间形态特征差异小,造成快速准确鉴定相对较困难。通常情况下,叶螨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与端锤的形状是鉴定叶螨最有效的特征,但往往雄成螨数量少或不易采到。为了解决形态鉴定的困难,分子生物学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物种鉴定。本文运用传统的形态学特征对采自甘肃省不同地区的叶螨进行形态鉴定,然后对其ITS1和COI序列进行测序和分析,旨在探索结合形态学和分子证据的叶螨种类鉴定方法,同时明确ITS1和COI是否是能够进行叶螨系统发生研究的有效分子标记。主要结果如下:1.甘肃省叶螨形态鉴定通过形态学方法对所采集的甘肃省不同地区的27个叶螨种群进行鉴定,共获得5种,即: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神泽氏叶螨Tetranychus kanzawai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2.甘肃省叶螨种群核糖体ITS1核苷酸序列差异分析从甘肃叶螨种群中获得了27条长度为596-688bp不等的核苷酸序列,对序列碱基组成进行分析,碱基A、T、C、G平均含量为32.5%、31.0%、18.6%、17.9%。A+T含量(63.5%)明显高于C+G含量(36.5%),有明显的A/T偏倚性。核苷酸多样性为0.128。共检测出9个单倍型,单倍型指数为0.775。通过计算遗传距离,属间核苷酸差异大于种间,种间差异大于种内,叶螨属内遗传距离为0.000至0.384不等,种内遗传距离平均在0.002之内,符合种内核苷酸差异小于2%的标准。3.甘肃省叶螨种群线粒体COI核苷酸序列差异分析从甘肃叶螨种群中获得了27条长度为422447bp不等的核苷酸序列,对序列碱基组成进行分析,碱基A、T、C、G平均含量为31.6%、43.9%、10.5%、14.0%。A+T含量(75.5%)明显高于C+G含量(24.5%),AT含量具有明显的偏倚性。核苷酸多样性为0.071。共检测出10个单倍型,单倍型指数为0.889。五个二斑叶螨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9。朱砂叶螨与二斑叶螨遗传距离最小,仅为0.005。柑橘全爪螨与截形叶螨遗传距离最大,为0.131。由此可见COI的核苷酸差异小于ITS1。4.基于ITS1和COI分子标记的甘肃省叶螨种群的鉴定及系统关系序列测序结果经由NCBI站点Blast比对后,证实了形态学鉴定出的五种叶螨。以ITS1和COI为分子标记对叶螨进行系统发生分析,明确了形态学鉴定的四个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神泽氏叶螨与二斑叶螨亲缘关系较近,山楂叶螨与其他叶螨属内种群亲缘关系较远。通过分析倾向于支持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为同种不同色型的观点,但神泽氏叶螨的发生地位没有很好的确立。5.基于联合序列的甘肃省叶螨属的系统关系对甘肃叶螨种群的ITS1和COI联合序列碱基组成进行分析,碱基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32.1%,36.5%、15.2%和16.2%,A+T含量(68.6%)明显高于C+G含量,表现出AT偏倚性。各碱基在编码氨基酸密码子中位置差异较大,其中,在密码子第三位点A+T含量最高,为76.1%。27个叶螨种群间遗传距离为0.0000.356不等。平均遗传距离为0.132。种间核苷酸差异最大的是兰州柑橘全爪螨种群和定西截形叶螨种群,为0.356,种间核苷酸差异最小的是兰州神泽氏叶螨种群和兰州二斑叶螨种群,为0.006。综上所述,ITS1和COI可以作为研究叶螨种类鉴定或系统关系的有效分子标记。结合形态学和分子证据的叶螨种类鉴定及系统关系,为叶螨的种类鉴定和系统关系研究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参考。

靳鹏宇[3](2019)在《我国重要叶螨的系统发育与种群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了解害虫的发生规律和发生原因是建立害虫综合防控体系的基础。叶螨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螨,该类群中约100多种在世界各地为害严重。由于全球变化、抗药性以及种植制度等问题,叶螨的危害日趋严重。由于其个体微小,难以鉴定,叶螨在我国的发生格局以及造成当前发生格局的原因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通过长期的野外调查(2013-2017),并结合实验室2008-2012的调查结果,基本明确了我国叶螨的发生格局;通过线粒体和核基因DNA序列重建了叶螨系统发育关系,利用系统发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害螨发生与其进化历史之间的关系;并基于线粒体标记和微:卫星标记,通过种群遗传学的方法分析了三种主要害螨(截形叶螨、红叶螨和二斑叶螨红色型)的遗传分化和种群历史。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经过2008-2017的长期野外调查,我们发现叶螨属害螨发生最为严重,其中最常见的为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48.5%),其次是红叶螨T.pueraricola(21.2%)、神泽氏叶螨T.kanzawai(12.5%)、二斑叶螨红色型 T.urticae(red)(5.7%)和二斑叶螨绿色型T.urticae(green)(4.5%)。截型叶螨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螨类害虫,神泽氏叶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优势种,而红叶螨是西南地区的重要种。其他发生较为严重的害螨包括山楂叶螨Amphitetranychus viennensis(6.8%)和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3.8%)。这一发生格局与之前报道的发生情况有明显不同。二斑叶螨(绿色和红色)一直被认为是最严重的螨类害虫。我们推测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害螨优势种由其它螨类演替为截型叶螨的原因之一。进一步研究优势物种变化的机制将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害螨防治策略。2)系统发育信号(phylogenetic signal)常用来检测物种性状与其进化历史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本研究中,我们把系统发育信号作为害虫发生的一个预测因子。在大量的样本采集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通过重建叶螨在不同尺度上的系统发育树,我们检测了叶螨发生量是否存在显着的系统发育信号。结果显示,在区域(中国)和全球尺度上,害螨的发生量都有显着的系统发育信号。害螨的发生在系统发育树上并不随机分布,发生量较大的物种多集中在特定支系上。此外,我们发现害螨的发生量与其生态位宽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运用系统发育独立比较的方法去除系统发育信号的影响后,这种相关关系显着减弱。这些结果表明,害螨的发生量与系统发育关系有显着的相关关系,系统发育信号能够作为预测因子预评估害螨的暴发风险。我们建议在其他生物学信息缺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把系统发育信号纳入害虫风险评估体系中。3)截形叶螨是我国发生最为严重的叶螨,然而不同地区截形叶螨出现的比例并不相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清楚。中心-边缘假说(CPH)是生物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假设,它认为种群遗传多样性,基因流和种群丰度(或出现频率)在物种的分布中心最高,而在地理分布的边缘附近减少。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当前气候数据(生态因素)、末次盛冰期的历史气候数据(历史因素)和距离分布中心的地理距离(地理因素)来定义物种的中心-边缘。我们利用种群遗传数据和相对发生量对三种CPH假说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三种假设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害螨的发生和种群遗传结构相关。种群的相对发生量、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从地理中心到分布边缘逐渐减少,种群遗传分化逐渐增加。此外,高的遗传多样性、害螨发生量和较高的基因流通常发生在当前或者历史上气候适宜的区域。然而,单个CPH的定义都不能很好地解释种群遗传和发生格局。种群的相对发生量和生态因子相关性更高,和地理和历史因素关系较弱。生态因素和地理因素能够较好的解释微卫星的遗传多样性,而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只与历史因素有显着的相关性。总体而言,本研究发现截形叶螨的发生量和种群遗传结构不仅与地理因素相关,更重要的是,生态因素和历史动态对害螨的分布、发生和种群遗传结构有重要的影响。4)近年来红色型二斑叶螨(也叫朱砂叶螨)的发生频率很低。该螨是否经历了快速的种群衰退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16个微卫星位点和线粒体COI标记研究了该螨五个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检测了其所有种群的瓶颈效应。我们发现五个地理种群有且只有一个单倍型,并且所有种群的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均较低(有效等位基因Ne=1.443±0.055;期望杂合度He=0.234±0.025)。该螨的遗传多样性甚至低于入侵性的绿色型二斑叶螨种群。我们也没有在红色型二斑叶螨种群中检测到显着的瓶颈效应。综合这些结果,我们怀疑红色型二斑叶螨可能并不是我国的本地叶螨,该螨的发生量可能一直不高,并没有经历迅速衰退的过程。至于一直被认为是优势种的“朱砂叶螨”可能只是体色为红色叶螨的统称,真正优势的叶螨可能是其他体色也为红色的叶螨,例如神泽氏叶螨、截形叶螨和红叶螨等。5)红叶螨Tetranychus pueraricola是近年来在我国新报道的一种重要害螨。该螨在我国分布广泛,发生率很高。该物种有可能是近期入侵的物种。然而,体色为红色的叶螨常常容易混淆。中国的红叶螨种群也有可能长期被鉴定为其近似种二斑叶螨。本研究通过15个微卫星位点和一个线粒体COI标记,对来自红叶螨的14个地理种群进行种群遗传分析。我们发现红叶螨的遗传多样性非常高,具有较高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16个单倍型)、有效等位基因数(Ne=2.038±0.081)和期望杂合度(He=0.395±0.016)。绝大多数种群也没有检测到显着的瓶颈效应。这些结果表明红叶螨不太可能是近期的入侵性害虫,而是一种长期存在于中国的害螨。该物种可能长期被鉴定为红色型二斑叶螨。

湛孝东[4](2019)在《腐食酪螨种群遗传分化的时空格局》文中研究指明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 Schrank,1781)是一种常见的储藏物害螨,常孳生在储藏粮食、食品、饲料和中药材等物品的仓库中,以储藏粮食、面粉和饲料等为食物,从而导致储藏物品质的严重下降。人们在食用这些被腐食酪螨污染的食品后,或长期接触腐食酪螨后可导致螨性皮炎和人体内螨病。此外,腐食酪螨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死亡螨体与粉尘螨和屋尘螨存在共同抗原,后者目前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过敏原,可引起螨性变态反应性疾病。鉴于腐食酪螨在粮食储藏和医学上的重要性,对其研究工作开展较早,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腐食酪螨的形态学、生物学、实验种群生态学及腐食酪螨的防制方面,而关于腐食酪螨自然种群遗传结构的时空动态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芜湖市区仓储环境中腐食酪螨的自然种群动态,及腐食酪螨不同地理和季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其目的在于为腐食酪螨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如下方面。1、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每月定点采样,调查芜湖市5个地点的面粉厂或面条加工厂储藏面粉中腐食酪螨的季节消长。采用扩散指标、Taylor的lgS2–lgx线性回归方程及Iwao的m*/-?x线性回归方程,研究腐食酪螨种群在仓储面粉中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季节变化,芜湖市储藏面粉中的腐食酪螨自然种群密度变化呈双峰型,7月和9月为种群密度高峰期;(2)在仓储面粉中,腐食酪螨自然种群呈聚集分布。因此,可在储藏物中的腐食酪螨种群密度达到高峰期前采取合适的防控策略从而提高防制效果。2、采用线粒体COI基因和核糖体rDNA ITS序列(包括18S和28S部分序列、ITS1、5.8S和ITS2全序列)作为分子标记,系统分析了采自我国4个动物地理区系9个地理种群的腐食酪螨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1)从127个腐食酪螨个体中获得了127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共定义了88个单倍型;从211个腐食酪螨个体中获得的211条核糖体rDNA ITS序列,共定义了204个单倍型;(2)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法、邻接法重建系统发生树,所得系统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即来自同一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均未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在整个树中。单倍型网状进化图显示,所有单倍型均无明显的特异性分布格局,即来自相同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并未在网状进化图中趋于聚集性分布,而是所有单倍型总体上呈星状分布,无明显的地理种群分化。(3)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AMOVA分析显示,大部分地理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P<0.05),但种群内部变异占总变异的63.85%。而基于核糖体rDNA ITS序列的AMOVA分析则显示,大部分地理种群之间没有显着的遗传分化(P>0.05),种群内部变异占总变异的99.62%。(4)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Mantel检验结果显示,9个腐食酪螨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与地理距离无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r=0.555,P=0.067),同样,基于核糖体rDNA ITS序列的AMOVA分析也发现两者间没有显着相关性(r=-0.157,P=0.790),表明地理隔离不是腐食酪螨种群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5)基于线粒体COI序列分析显示9个地理种群在进化上偏离中性进化,存在选择作用;而Tajima’s D检验表明腐食酪螨种群在进化上负向选择,且遵循中性模型。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错配分析表明腐食酪螨9个地理种群符合种群稳定增长模型;而基于ITS序列的错配分析表明种群出现过快速扩张。3、对芜湖地区春季、夏季和秋季3个季节腐食酪螨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和核糖体rDNA ITS序列的不同季节腐食酪螨种群间的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由两种分子标记有着不同的进化速率或模式所致;(2)采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法、邻接法重建的系统发生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即来自同一季节种群的单倍型均未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在整个树中。(3)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AMOVA分析显示,不同季节种群间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P<0.01),而基于核糖体rDNA ITS序列AMOVA分析则表明腐食酪螨3个季节种群间不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P>0.05)。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对芜湖地区腐食酪螨种群的防控可采用统一的防制策略。

郑大睿[5](2011)在《等钳蠊螨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等钳蠊螨Blattisocius dentriticus (Berlese),蛛形纲、蜱螨亚纲、囊螨科,是储藏物害螨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 (Schrank)的重要天敌,在柑橘树,茶树上也偶有发现,属于常见的捕食螨种类。本文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花粉大规模饲养以及对害螨的控制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等钳蠊螨的生物学特性等钳蠊螨在广州地区室内常温下年发生40代,6月~9月份完成一个世代仅需6d~9d;1月~3月份完成一个世代最长需14d。在广东没有越冬和越夏现象。等钳蠊螨仅营两性生殖,29℃温度下其后代雌雄性比为13:7。繁殖能力很强,产卵量最多可达70粒/雌,日产卵最多时为4粒,内禀增长率(rm)为0.22,种群数量增长一倍所需的时间(t)为3.15d。等钳蠊螨的捕食行为主要包括搜寻、捕捉、吸食、清洁、静息等5个部分。当食物不足时,该螨有相互残杀的现象;成螨和第二若螨都具有较强的耐饥能力,在有水的情况下,成螨耐饥平均7.17d,最长12d。2等钳蠊螨的生态学特性在20℃~29℃范围内,以腐食酪螨为饲料时,等钳蠊螨各螨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超过29℃时发育历期有所延长,发育速率有所减缓。产卵前期在29℃下最短,为1.57d,在35℃时最长,为5.17d。用直接最优法求得的等钳蠊螨的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87℃和147.19日度。在23℃~32℃范围内,等钳蠊螨世代存活率均为100%,在20℃、35℃时分别为90%、85%。明确了其发育最适温度为23℃~32℃。3.等钳蠊螨扩散能力通过释放——回收技术首次对等钳蠊螨扩散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等钳蠊螨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一小时在不同植株间的平均扩散距离为28.67cm。等钳蠊螨的密度随扩散距离的增加而下降,与距离的倒数呈线性关系。4.等钳蠊螨的植物花粉大规模饲养研究用12种植物花粉饲养等钳蠊螨,结果显示用柑桔、洋紫荆、朱顶兰、红花羊蹄甲、烟草等5种花粉饲养的等钳蠊螨不能完成发育,用玉米、五爪金龙、蓖麻、丝瓜、扶桑、香蕉和美人蕉等7种花粉饲养的等钳蠊螨能较好地发育和繁殖。等钳蠊螨取食丝瓜、美人蕉花粉具有世代历期短、存活率高、成螨寿命长、繁殖能力强等优点,丝瓜和美人蕉花粉可作为室内饲养的良好食料。5.等钳蠊螨对腐食酪螨的控制作用等钳蠊螨一生可平均捕食754.40粒卵,最多可达1098粒卵。等钳蠊螨对腐食酪螨各螨态的喜好程度顺序为:幼螨>卵>若螨>成螨。等钳蠊螨雌成螨对腐食酪螨卵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拟合方程为Na= (1.0186×Nt)/(1+1.0186×0.0102×Nt)(R2=0.9989),最大日捕食量为97.94粒。寻找效应是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饥饿时间在24h~48h可使等钳蠊螨雌成螨对腐食酪螨卵的瞬间攻击效率增加,但超过这个时间范围瞬间攻击效率反而下降。生境单位变大,等钳蠊螨雌成螨的瞬时攻击率和处置时间相应减少。在17℃~29℃范围内,等钳蠊螨雌成螨对腐食酪螨卵的瞬间攻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处理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但超过29℃,瞬间攻击率有所下降,处理时间相应延长。按不同益害比释放等钳蠊螨与腐食酪螨成螨,等钳蠊螨对腐食酪螨种群的控制率呈现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益害比为1:4、1:8和1:12释放时,第49h控制率分别为96%、90%和84%。在对腐食酪螨种群进行防治的21h后,按益害比为1:4释放的控制率已达到83.22%,使害螨较早得到控制,在三个释放比例中以1:4的比例最佳。由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得到,在实际生防工作中以益害比为1:10左右进行释放可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6.等钳蠊螨对茶短须螨的控制作用等钳蠊螨对茶短须螨各螨态的喜好程度顺序为:卵>若螨>成螨>幼螨。等钳蠊螨对茶短须螨卵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拟合方程为Na= (0.7461×Nt)/(1+0.7462×0.0126×Nt),最大捕食量为79.30粒。寻找效应是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饥饿时间在24h~48h可使等钳蠊螨对茶短须螨卵的瞬间攻击效率增加,但超过这个时间范围瞬间攻击效率反而下降。生境单位变大,等钳蠊螨的瞬时攻击率和处置时间也有减少。随着天敌密度和猎物密度的增加,相互干扰使等钳蠊螨的捕食作用率下降。等钳蠊螨种群数量的增加,种内竞争强度增大。7.等钳蠊螨对柑桔全爪螨的控制作用对等钳蠊螨进行田间农业害螨的防治试验的结果显示。按益害比1:3、1:5和1:8释放,72h后柑桔全爪螨的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在48.89%以上;168h后柑桔全爪螨的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且各益害比72h后控制效果无显着差异。从捕食螨的成本方面考虑,1:8为最佳益害比。

邢秀霞[6](2010)在《针叶小爪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天敌的饲养》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了解针叶小爪螨的生物学特性和空间分布型,得出以下结论:在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30%~50%、光照时间L:D=16:8的条件下,针叶小爪螨完成一个世代需19~21 d,卵期4~6 d,幼螨期2~4 d,若螨期6~9 d,成螨期3~6 d。应用几种聚集度指标法以及Taylor的幂法则与Iwao的M*—X直线回归方程测定和分析了针叶小爪螨在油松上的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针叶小爪螨卵呈聚集分布,三足螨呈聚集分布或均匀分布,四足螨呈聚集分布,并利用种群聚集均数(λ)分析了其聚集原因。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与最佳序贯抽样模型。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 (Poppius)是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 Jacobi的重要天敌。为更好利用其防治针叶小爪螨,我们研究了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证明在25±1℃下,完成一个世代需20~33 d,其中卵期为1~3 d,1龄若虫期2~4 d,2龄若虫期2~4 d,3龄若虫期2~3 d,4龄若虫期2~3 d,5龄若虫期3~4 d,成虫期6~19 d。东亚小花蝽成虫羽化时间多集中在6:0010:00 am,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产卵开始于交尾后的第6 d,产卵高峰期在交尾后的第8 d,一生可产卵42粒/♀。

陶莉,李朝品[7](2007)在《腐食酪螨种群消长与生态因子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仓储害螨优势种腐食酪螨种群消长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方法在安徽淮南地区粮仓,自2005年3~11月每月5、15、25日定点采集样本,测定并记录仓温及相对湿度,鉴定腐食酪螨及其天敌并计数。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腐食酪螨种群数量高峰期在6月下旬和9月中旬,捕食螨对该螨有较为明显的跟随效应。3种生态因子与腐食酪螨幼螨量消长的关联度依次为仓温>天敌数量>相对湿度;与若成螨量消长的关联度依次为相对湿度>天敌数量>仓温;与整个种群数量关联度依次为相对湿度>仓温>天敌数量。结论相对湿度、仓温、天敌数量为影响腐食酪螨种群消长的重要生态因子。

陶莉[8](2007)在《粉螨生态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不同生境中粉螨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相似性,并调查仓储害螨优势种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的种群数量消长情况及在仓储小麦中的空间分布型,探讨其种群消长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方法在仓储、人居、工作、野外四类生境中采集粉螨样本,采用直接镜检法和电热集螨法进行粉螨的分离、鉴定及计数,并通过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及Jaccard指数计算其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及群落相似性。自2005年3月至11月每月5、15、25日于淮南三和粮站定点采集样本,测定并记录仓温及相对湿度,进行腐食酪螨及天敌的鉴定及计数。采用扩散指标、Taylor幂法则及1wao m*(?)回归分析法研究腐食酪螨在仓储小麦中的空间分布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其种群消长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从4类生境的100个采样点中共检获粉螨3650只,隶属于7科20属,共32种。4类生境的粉螨物种数S在10~26之间,丰富度指数R在1.466~3.313之间,多样性指数H′在1.905~2.773之间,均匀度指数J′在0.828~0.864之间,优势度指数D在0.080~0.184之间,其中仓储环境的物种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最高,野外环境的均匀度指数最高,工作环境的优势度指数最高。工作和野外环境的群落相似性指数最低,达到极度不相似水平。腐食酪螨种群数量高峰期出现在6月下旬和9月中旬,各扩散型指标值为I>0,CA>0,m*/(?)>1;Taylor幂法则回归方程为:lg S2=0.1245+1.4220 lg(?)Iwao m*—(?)的回归式为:m*=3.5036+1.0478(?)。3种生态因子与腐食酪螨幼螨量消长的关联序为仓温>天敌数量>相对湿度;与若成螨量消长的关联序为相对湿度>天敌数量>仓温;与整个种群数量消长的关联序为相对湿度>仓温>天敌数量。结论粉螨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与其生境条件直接相关,而人类活动也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腐食酪螨在仓储小麦中空间格局是以个体群为基本成份呈聚集分布,且密度越高,聚集度越大。相对湿度、仓温、天敌数量为影响腐食酪螨种群消长的重要生态因子,该螨种群消长曲线呈双峰型,可于6月至9月发生高峰期对其进行集中防治。

许俊杰[9](2006)在《泰山侧柏林柏小爪螨及其天敌生态位研究》文中提出在对侧柏林柏小爪螨及其捕食性天敌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柏小爪螨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柏小爪螨的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0.6298),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0.4182),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更小(0.2634)。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中小花蝽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0.8172),圆果大赤螨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0.7115),龟纹瓢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最大(0.6906),深点食螨瓢虫与柏小爪螨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0.8729),其次为苏氏盲走螨(0.7596),说明这两种天敌对柏小爪螨的跟随作用较强。

陈清林[10](2006)在《毛竹叶化学成分对叶部主要害虫影响的通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对竹叶可溶性糖、蛋白质、单宁和类黄酮含量的测定和毛竹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系统调查等资料,采用通径分析研究了竹叶4类化学成分对竹刺瘿螨、南京裂爪螨、竹缺爪螨、竹小爪螨、蠕须盾蚧和刚竹毒蛾等害虫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竹刺瘿螨和南京裂爪螨外,竹叶化学成分对其余4种叶部害虫有着显着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各害虫种群的抑制作用;对于竹缺爪螨,直接作用以可溶性糖的影响最大,间接作用以类黄酮通过可溶性糖的影响较大;对于竹小爪螨,直接作用以单宁的影响最大,间接作用中则以类黄酮通过单宁的影响最大;对于蠕须盾蚧,直接作用以类黄酮的影响最大,间接作用以单宁通过类黄酮的影响最大;对于刚竹毒蛾,直接作用以蛋白质的影响最大,间接作用以类黄酮通过蛋白质的影响最大。

二、竹小爪螨种群消长及生态因子的影响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竹小爪螨种群消长及生态因子的影响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主要冬麦区麦蜘蛛遗传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麦蜘蛛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麦蜘蛛概述
    3 种群遗传学研究概述
        3.1 分子系统学简介
        3.2 种群遗传学概述
        3.3 核糖体ITS序列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3.4 线粒体COI基因在种群遗传学中的应用
        3.5 麦蜘蛛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
    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4.1 研究目标
        4.2 研究内容
        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冬小麦麦蜘蛛种类的分子鉴定及地理分布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麦蜘蛛样品采集和DNA取
        1.3 麦蜘蛛r DNA ITS1 基因和mt DNA COI基因的扩增和测序
        1.4 麦蜘蛛玻片的制作、形态鉴定与描述
        1.5 小麦麦蜘蛛系统发育树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麦蜘蛛种类的形态鉴定结果
        2.2 麦蜘蛛mt DNA COI和 ITS1 基因片段扩增结果
        2.3 麦蜘蛛种群的mt DNA COI和 ITS1 序列分析
        2.4 基于COI和 ITS1 基因序列麦蜘蛛物种鉴定及数量
        2.5 基于COI基因序列麦蜘蛛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
        2.6 基于ITS1基因序列麦蜘蛛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
        2.7 基于COI和 ITS1 基因序列麦蜘蛛主要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分析
        2.8 中国小麦麦蜘蛛的种类发生和地理分布
    3 讨论
第三章 P.major和 P.tectus的种群遗传结构比较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样品采集和DNA提取
        1.3 麦蜘蛛COI基因和ITS1 基因的扩增和测序
        1.4 种群遗传学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分析结果
        2.2 基于核糖体ITS1基因的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P.major和 P.tectus种群遗传结构与分化
        3.2 P.major和 P.tectus的遗传多样性
        3.3 P.major和 P.tectus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3.4 P.major和 P.tectus种群遗传学研究意义
第四章 四川三台麦蜘蛛年度发生规律及优势种群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田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麦蜘蛛种群年度消长规律
        2.2 麦蜘蛛种群性质分析
        2.3 温度与麦蜘蛛种群消长动态的相关性分析
        2.4 麦蜘蛛优势种群研究
    3 讨论
第五章 麦圆叶爪螨室内种群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饲养设备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对麦圆叶爪螨发育历期的影响
        2.2 不同温度对麦圆叶爪螨各发育阶段蜕皮前静止期的影响
        2.3 不同温度对麦圆叶爪螨存活率的影响
        2.4 不同温度下麦圆叶爪螨的适合度参数和种群增长参数的比较
        2.5 不同温度下麦圆叶爪螨种群存活率及繁殖力曲线
        2.6 麦圆叶爪螨不同螨态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3 讨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 主要结论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基于形态与分子证据的甘肃省叶螨属主要种类鉴定及系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叶螨的生物学特征
        1.1.1 叶螨个体发育
        1.1.2 叶螨的生活史
        1.1.3 叶螨的食性
    1.2 叶螨发生现状
    1.3 叶螨属的鉴定及分类概述
    1.4 分子生物学在叶螨研究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叶螨的形态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叶螨玻片标本制作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核糖体ITS1序列的甘肃省叶螨属种群的系统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供试药剂
        3.1.3 单头叶螨总DNA提取
        3.1.4 叶螨ITS1序列的PCR扩增和测序
        3.1.5 数据比对及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序列核苷酸差异及饱和度分析
        3.2.2 基于ITS1构建系统发育树
    3.3 讨论
第四章 基于线粒体COI序列的甘肃省叶螨属种群的系统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供试试剂
        4.1.3 单头叶螨总DNA的提取
        4.1.4 叶螨COI基因PCR的扩增和测序
        4.1.5 数据比对及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于COI的序列差异及饱和度分析
        4.2.2 基于mtDNA COI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4.3 讨论
第五章 基于联合序列的甘肃省叶螨属的系统关系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序列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序列碱基组成
        5.2.2 碱基的替换与遗传距离分析
        5.2.3 基于联合序列构建叶螨系统发育树
    5.3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3)我国重要叶螨的系统发育与种群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叶螨对农作物的危害
        1.1 害螨发生特点
        1.2 我国害螨发生特点
    2 系统发育比较分析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2.1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 性状进化模式与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
        2.3 系统发育信号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3 种群遗传学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3.1 种群遗传学基本概念
        3.2 种群遗传学常用分子标记
        3.3 通过种群遗传学分析种群历史
        3.4 种群遗传学研究与害虫风险评估
    4 叶螨系统发育和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
        4.1 叶螨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
        4.2 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4.3 入侵害螨的系统发育和种群遗传学
        4.4 叶螨寄主适应的进化与种群遗传研究
    5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目的
第二章 我国重要叶螨发生规律(2008-2017)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8-2017年叶螨发生情况
        2.2 主要农作物害螨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叶螨发生的系统发育信号
    1 材料与方法
        1.1 叶螨样本采集(中国)与发生量统计
        1.2 叶螨生态位:寄主范围与生境宽度
        1.3 系统发育树重建与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1.4 物种发生量与生态位之间的关系
        1.5 世界范围内叶螨发生、系统发育信号以及生态位与发生量之间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螨发生量的系统发育信号
        2.2 叶螨食性和分布的系统发育信号
        2.3 生态位-发生量关系
        2.4 全球尺度的害螨发生和系统发育之间的关系
        2.5 叶螨生态位的祖征重建
    3 讨论
第四章 截形叶螨发生和遗传结构的中心-边缘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1.1 截形叶螨的相对发生量统计
        1.2 确定物种分布范围内的中心-边缘
        1.3 害螨发生的中心-边缘分布检验
        1.4 种群遗传特征的中心-边缘分布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截形叶螨发生频率与CPH之间的关系
        2.2 中心-边缘模型检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2.3 遗传结构和基因流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红色型二斑叶螨的种群遗传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DNA提取和线粒体DNA分析
        1.2 微卫星分型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1.3 基因流分析
        1.4 瓶颈效应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遗传多样性
        2.2 遗传分化
        2.3 瓶颈效应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红叶螨的种群遗传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红叶螨的采集、DNA提取与线粒体DNA分析
        1.2 红叶螨微卫星分型与种群遗传分析
        1.3 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分析
        1.4 种群瓶颈效应
    2 结果与分析
        2.1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2.2 遗传结构与基因流
        2.3 瓶颈效应分析
    3 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讨论与展望
    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腐食酪螨种群遗传分化的时空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螨类的主要特征
        1.1.1 螨类的起源
        1.1.2 螨类的形态特征
        1.1.3 螨类的生态分布
        1.1.4 螨类的危害
        1.1.5 螨类的防制
    1.2 系统地理学概述
        1.2.1 系统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1.2.2 系统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2.3 系统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1.3 生态学常用方法在螨类研究上的应用
        1.3.1 种群生态学的常用调查方法
        1.3.2 分子标记在螨类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立项依据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腐食酪螨自然种群密度的时空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本采集
        2.1.2 腐食酪螨的分离和种的鉴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芜湖地区仓储面粉中腐食酪螨种群的季节消长
        2.2.2 芜湖市区储藏面粉中腐食酪螨自然种群的空间分布
    2.3 讨论
第三章 腐食酪螨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的空间格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腐食酪螨样本的采集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1.3 单个腐食酪螨基因组DNA的提取
        3.1.4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3.1.5 克隆和测序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于COI基因的腐食酪螨地理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3.2.2 基于核糖体rDNA ITS序列的腐食酪螨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
    3.3 讨论
第四章 腐食酪螨种群遗传分化的时间格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本采集和分离
        4.1.2 腐食酪螨DNA提取、PCR扩增和克隆及测序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于COI基因分析腐食酪螨不同季节种群的遗传结构
        4.2.2 基于核糖体rDNA ITS序列分析腐食酪螨不同季节种群的遗传结构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目录

(5)等钳蠊螨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等钳蠊螨的研究概况
    1.2 生物防治的运用和发展趋势
    1.3 捕食螨在生物防治中的运用
    1.4 腐食酪螨的研究概况
    1.5 茶短须螨的研究现状
    1.6 柑桔全爪螨的研究进展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等钳蠊螨生物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生活习性
        2.3.2 交配行为
        2.3.3 捕食行为
        2.3.4 食性观察
        2.3.5 等钳蠊螨雌成螨捕食腐食酪螨的时间分配
        2.3.6 耐饥能力
        2.3.7 年发生世代
        2.3.8 种群生殖力参数
    2.4 讨论
第三章 等钳蠊螨生态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温度对等钳蠊螨发育历期的影响
        3.3.2 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3.3.3 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
        3.3.4 温度对存活率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等钳蠊螨扩散能力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等钳蠊螨的扩散能力
        4.3.2 害螨数量对扩散距离的影响
        4.3.3 扩散密度与距离的相关模型
    4.4 讨论
第五章 等钳蠊螨植物花粉饲养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花粉食料的初步筛选
        5.3.2 不同花粉对等钳蠊螨发育历期的影响
        5.3.3 不同花粉对等钳蠊螨存活率的影响
         5.3.4 花粉食料对产卵前期、产卵期和产卵量的影响
        5.3.5 不同花粉对等钳蠊螨种群生殖力参数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等钳蠊螨对腐食酪螨的控制作用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等钳蠊螨各螨态对腐食酪螨卵的捕食量
        6.3.2 等钳蠊螨对腐食酪螨各螨态的选择效应
        6.3.3 等钳蠊螨对腐食酪螨卵的功能反应
        6.3.4 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的关系
        6.3.5 不同饥饿程度对等钳蠊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6.3.6 生境单位大小对等钳蠊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6.3.7 温度对功能反应的影响
        6.3.8 等钳蠊螨对腐食酪螨种群的控制作用
    6.4 讨论
第七章 等钳蠊螨对茶短须螨的捕食作用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等钳蠊螨对茶短须螨各螨态的选择效应
        7.3.2 等钳蠊螨对茶短须螨卵的功能反应
        7.3.3 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的关系
        7.3.4 不同饥饿程度对等钳蠊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7.3.5 生境单位大小对等钳蠊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7.3.6 等钳蠊螨自身密度对茶短须螨捕食作用率的影响
        7.3.7 相互干扰对等钳蠊螨捕食茶短须螨的影响
        7.3.8 等钳蠊螨种内竞争强度
    7.4 讨论
第八章 等钳蠊螨对柑桔全爪螨的控制作用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4 讨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针叶小爪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天敌的饲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油松和针叶小爪螨的危害
    1.2 东亚小花蝽分类地位及分布
    1.3 小花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小花蝽大量繁殖技术的研究
        1.4.1 小花蝽动物类饲料的研究
        1.4.2 小花蝽植物类饲料的研究
        1.4.3 小花蝽人工饲料的研究
    1.5 捕食行为
        1.5.1 小花蝽的捕食行为受温度的影响
        1.5.2 捕食行为受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1.5.3 捕食行为受寄主植物的影响
        1.5.4 捕食量与产卵量的关系
    1.6 生物防治
        1.6.1 生物防治的概述
        1.6.2 生物防治在农业可持续中的发展
        1.6.3 天敌昆虫商品化的前景
    1.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针叶小爪螨的生物学特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仪器设备
        2.1.3 野外观测法
        2.1.4 室内饲养法
        2.1.5 空间分布型测定
        2.1.6 抽样技术研究
    2.2 天敌的种类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针叶小爪螨各虫期的形态特征
        2.3.2 针叶小爪螨的发育历期
        2.3.3 产卵习性
        2.3.4 生殖方式
        2.3.5 交尾习性
        2.3.6 喜光性
        2.3.7 针叶小爪螨实验种群生命表
        2.3.8 针叶小爪螨种群空间分布型
        2.3.9 抽样技术研究
        2.3.10 针叶小爪螨种群及其天敌消长规律
3 天敌种类的调查
    3.1 东亚小花蝽的饲养
        3.1.1 供试虫源
        3.1.2 仪器设备
        3.1.3 东亚小花蝽形态特征的观察
        3.1.4 东亚小花蝽发育历期的观测
        3.1.5 成虫羽化习性的观测
        3.1.6 东亚小花蝽成虫对桃蚜的功能反应
        3.1.7 捕食者个体间的干扰反应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东亚小花蝽的习性
        3.2.2 东亚小花蝽的发育历期及捕食量
        3.2.3 成虫羽化习性的观察
        3.2.4 东亚小花蝽的产卵量
        3.2.5 雌虫的交尾和产卵行为
        3.2.6 东亚小花蝽成虫对桃蚜的功能反应
        3.2.7 捕食者个体间的干扰反应测定
4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腐食酪螨种群消长与生态因子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 调查点和采样
    2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9-11]
        2.1 确定参考序列
        2.2 无量纲化
        2.3 求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结果
    1 腐食酪螨种群数量消长
    2 生态因子对腐食酪螨种群消长的影响比较
讨论

(8)粉螨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
引言
第一章 我国螨类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1.螨类个体生态学
    2.螨类种群生态学
    3.螨类群落生态学
    4.展望
第二章 粉螨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仓储优势螨种腐食酪螨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实验一 腐食酪螨种群消长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实验二 腐食酪螨种群消长与生态因子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英(拉丁)文缩略词表
后记或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件

(9)泰山侧柏林柏小爪螨及其天敌生态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田概况和抽样方法
        2.1.1 试验田概况
        2.1.2 抽样方法
    2.2 数据分析方法
        2.2.1 生态位宽度
        2.2.2 生态位重叠
        2.2.3 时-空二维生态位
3 结果与分析
    3.1 3-11月份柏小爪螨及其天敌的总体空间生态位分析
    3.2 3-11月份柏小爪螨及其天敌的总体时间生态位分析
    3.3 柏小爪螨及其天敌的时-空二维生态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10)毛竹叶化学成分对叶部主要害虫影响的通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标准地概况
    1.2 毛竹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调查
    1.3 竹叶化学成分测定
    1.4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毛竹叶化学成分与叶部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相关性
    2.2 毛竹叶化学成分影响叶部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通径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四、竹小爪螨种群消长及生态因子的影响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主要冬麦区麦蜘蛛遗传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性研究[D]. 王忺. 西南大学, 2020
  • [2]基于形态与分子证据的甘肃省叶螨属主要种类鉴定及系统关系研究[D]. 白映禄.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3]我国重要叶螨的系统发育与种群遗传学研究[D]. 靳鹏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腐食酪螨种群遗传分化的时空格局[D]. 湛孝东.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5]等钳蠊螨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应用研究[D]. 郑大睿. 中山大学, 2011(06)
  • [6]针叶小爪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天敌的饲养[D]. 邢秀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1)
  • [7]腐食酪螨种群消长与生态因子关联分析[J]. 陶莉,李朝品.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7(05)
  • [8]粉螨生态学研究[D]. 陶莉. 安徽理工大学, 2007(07)
  • [9]泰山侧柏林柏小爪螨及其天敌生态位研究[J]. 许俊杰. 科技导报, 2006(10)
  • [10]毛竹叶化学成分对叶部主要害虫影响的通径分析[J]. 陈清林. 世界竹藤通讯, 2006(03)

标签:;  ;  ;  ;  ;  

竹爪螨种群生长和生长的比较及生态因素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