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2和TIMP-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MP-2和TIMP-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MMP-2和TI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同[1](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邹亮[2](2021)在《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脑动脉瘤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脑动脉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目的:通过人群研究分析MMP-2、MMP-9和TIMP-2在动脉瘤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并在动物实验中分析MMPs在动脉瘤形成中的意义。方法:1.人群实验: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动脉瘤患者156例为病例组。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收集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入组后采集静脉血5ml于抗凝管中,1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收集对照组每位研究对象初诊或体检时的静脉血5ml于抗凝管中,采用同样的方法,1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中的MMP-2、MMP-9和TIMP-2表达水平。2.家兔实验:成年新西兰兔32只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分为4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1周组、2周组和3周组,每组8只。弹性蛋白酶诱导家兔形成颈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周组、2周组和3周组分别诱导1周、2周和3周。干预结束后,给予兔全身麻醉,沿颈部切口暴露右侧颈总动脉,用游标卡尺测量颈动脉瘤的大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动脉瘤组织中MMP-2、MMP-9和TIMP-2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方法检测动脉瘤组织中MMP-2、MMP-9和TIMP-2 m RNA的表达水平。HE染色做病理切片。3.大鼠实验: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和TIMP-2缺陷Wistar大鼠10只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强力霉素组,TIMP-2缺陷Wistar大鼠为TIMP-2缺陷组。在模型组、强力霉素组和TIMP-2缺陷组中,肾动脉高压法诱导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对照。手术后,强力霉素组大鼠皮下注射浓度为25mg/ml的强力霉素0.5ml,每天2次。其余三组注射生理盐水对照,连续干预1周。诱导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开颅取脑,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颅内动脉瘤,并测量其动脉瘤大小。取出动脉瘤组织,HE染色做病理切片。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MMP-2、MMP-9、TIMP-2表达水平。结果:1.人群实验:(1)动脉瘤患者血清MMP-2、MMP-9和TIMP-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动脉瘤患者血清中MMP-2/TIMP-2和MMP-9/TIMP-2比值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2)血清MMP-2蛋白在Hunt-Hess分级Ⅳ-Ⅴ、动脉瘤直径>2.5cm的患者中表达水平显着增加;血清TIMP-2蛋白在Hunt-Hess分级Ⅳ-Ⅴ的患者中表达水平显着增加;MMP-9蛋白水平、MMP-2/TIMP-2和MMP-9/TIMP-2比值在Hunt-Hess分级Ⅳ-Ⅴ、动脉瘤多发、动脉瘤直径1.2-2.5cm和>2.5cm的患者中显着升高。(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水平的MMP-2、MMP-9、MMP-2/TIMP-2和MMP-9/TIMP-2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2.家兔实验:(1)MMP-2、MMP-9和TIMP-2 m RNA在各组动脉瘤组织中相对表达顺序是6周组>3周组>1周组>对照组;MMP-2和MMP-9在对照组、1周组、3周组和6周组的两两比较中均存在显着性差异;TIMP-2在3周组和6周组间无显着差异,其余组别见均存在显着差异。(2)1周组、3周组和6周组的MMP-2、MMP-9、TIMP-2蛋白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在1周组、3周组和6周组中逐渐增加。(3)1周组、3周组和6周组动脉瘤宽度(mm,均值)分别是2.31、4.37和5.46,三组宽度均存在显着性差异;1周组、3周组和6周组动脉瘤高度(mm,均值)分别是3.15、6.08和6.98,三组高度存在显着性差异(F=7.54,P=0.010),但是3周组和6周组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周组、3周组和6周组均有动脉瘤壁弹性纤维断裂,平滑肌细胞数量减少和内皮细胞受损的病理表现,6周组受损最严重。3.大鼠实验:(1)各组大鼠血清的MMP-2、MMP-9、TIMP-2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强力霉素组和TIMP-2缺陷组的MMP-2和MMP-9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强力霉素组的MMP-2和MMP-9蛋白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TIMP-2缺陷组的MMP-2和MMP-9蛋白水平显着高于模型组。模型组的TIMP-2蛋白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强力霉素组的血清TIMP-2蛋白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TIMP-2缺陷组的血清TIMP-2蛋白水平显着低于其余三组。(2)模型组、强力霉素组和TIMP-2缺陷组的成瘤率分别为90%、60%和100%,强力霉素组的成瘤率显着低于模型组和TIMP-2缺陷组。强力霉素组动脉瘤的宽度和高度显着低于模型组,TIMP-2缺陷组动脉瘤的宽度和高度显着高于模型组。(3)正常对照组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结构完整,无异常细胞浸润。模型组和强力霉素组内膜变薄,弹性纤维断裂,结构紊乱,但是强力霉素组的动脉内膜较模型组厚。TIMP-2缺陷组内膜结构破坏或消失,结构紊乱,纤维断裂。结论:MMP-2、MMP-9和TIMP-2在动脉瘤的形成、进展和患者预后方面均具相关第二部分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对MMPs、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和Caspase3的影响目的: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对MMP-2、MMP-9、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探究其治疗效果的机制。方法:1.人群研究:研究对象纳入和手术方式同第一部分,手术后1d、3d、5d和7d取患者静脉血5ml于抗凝管中,1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MMP-2和MMP-9表达水平。2.家兔实验:新西兰兔32只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分为4组,分别是对照组、模型组、血管介入组和开颅夹闭组,每组8只。对模型组、血管介入组和开颅夹闭组诱导模型,诱导方法同第二部分。对血管介入组和开颅夹闭组分别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家兔,手术方式同第一部分,血管介入栓塞术只采用单弹簧圈治疗。术后7天,沿颈部切口给予兔全身麻醉,暴露右侧颈总动脉,取动脉瘤组织或周围动脉血管壁组织,做相应处理检测组织中各指标水平。RT-PCR检测组织中MMP-2、MMP-9、IL-6和TNF-αm 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羟胺法检测组织中的SOD活力。采用比色法检测组织中总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分光光度法检测组织中Caspase-3活性。结果:1.人群结果:(1)介入组和夹闭组血清中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在手术后逐渐下降。在手术后5天和7天,夹闭组患者血清中MMP-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介入组。在手术后3天、5天和7天,夹闭组患者血清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介入组。(2)手术时间越长,术中出血量越多,手术后患者血清中MMP-2和MMP-9表达水平越高。(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管介入栓塞术是术后低水平MMP-2和MMP-9的独立影响因素。(4)单纯弹簧圈组、支架辅助组和球囊辅助组的血清MMP-2和MMP-9表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家兔实验:(1)模型组、介入组和夹闭组的MMP-2和MMP-9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介入组和夹闭组显着低于模型组,介入组显着低于夹闭组。(2)模型组、介入组和夹闭组的IL-6和TNF-α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介入组和模型组显着低于夹闭组,介入组和模型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3)模型组、介入组和夹闭组的SOD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介入组显着高于夹闭组和模型组,夹闭组和模型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模型组、介入组和夹闭组的i NOS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介入组和夹闭组显着低于模型组,介入组显着低于夹闭组。(4)模型组、介入组和夹闭组的Caspase-3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介入组显着低于夹闭组和模型组,夹闭组和模型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结论:相对于开颅夹闭术,血管介入栓塞术能显着降低患者血清中的MMP-2和MMP-9,降低促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和促凋亡因子水平

吴劲松[3](2020)在《Lumican对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及意义人类近视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机制非常复杂。一般认为,巩膜是近视形成主要的靶组织。巩膜细胞主要由巩膜成纤维细胞(scleral fibroblast,SF)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构成。SF分泌产生巩膜胶原纤维,构成巩膜致密结缔组织的主体。近视发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巩膜细胞外基质尤其是胶原纤维明显的形态改变,引起巩膜重塑(scleral remodelling,SR),造成巩膜生物力学性质的改变,使得巩膜抗压能力下降,变得更容易扩张。目前对巩膜重塑发生的原因及具体机制已经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但收获还很有限。由于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家族(tissu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s,TIMPs)在ECM降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关研究也对引起MMPs及TIMPs分泌失衡的上游细胞通路有所涉及,但具体机制尚不明了。Lumican(光蛋白聚糖)属于小分子富含亮氨酸蛋白多糖家族(small leucine-rich proteoglycan,SLRPs)的一种,由Lumican基因(LUM)编码。Lumican蛋白是人眼巩膜ECM的组成部分,对巩膜ECM尤其是胶原蛋白的合成与降解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由于Lumican与MMPs及TIMPs均参与到了近视巩膜ECM重塑过程,所以探究它们在实验性近视眼巩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它们在SF生长中所起的作用,对了解和阐明近视ECM降解乃至巩膜重塑的机制来说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目前这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比较少。研究据此设计了两部分实验。实验一为构建体内实验性近视模型,检测实验性近视大鼠巩膜组织中Lumican、MMP-2、MMP-14和TIMP-2的表达变化,实验二则通过体外培养大鼠巩膜SF,构建Lumican过表达与Lumican干扰载体,进一步转染原代分离好的SF;验证转染成功后,检测不同Lumican表达方式对SF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检测各组Lumican、MMP-2、MMP-14和TIMP-2的表达差异,探讨Lumican影响SF生长的可能作用机制。第一部分Lumican、MMP-2、MMP-14和TIMP-2在形觉剥夺性大鼠近视眼巩膜中的表达目的:通过缝合眼睑的方法进行形觉剥夺,建立大鼠实验性近视动物模型。观察大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与正常对照眼巩膜组织Lumican、MMP-2、MMP-14和TIMP-2表达的差异性。方法:选用21日龄SD雄性大鼠20只。选取右眼为实验眼:缝合眼睑进行形觉剥夺,时间为8周。左眼为正常对照眼。形觉剥夺8周后,对符合要求的16只模型眼及对照眼分别散瞳,使用带状光检影镜进行屈光度检测。处死大鼠,摘除眼球后立即使用游标卡尺进行眼轴测量。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模型眼及对照眼的巩膜组织形态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巩膜胶原原纤维的超微结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Lumican、MMP-2、MMP-14和TIMP-2相对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Lumican、MMP-2、MMP-14和TIMP-2的m 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单独检测Lumican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1.与对照眼组相比,实验眼组形成了明显的高度近视,甚至超高度近视,负屈光度明显增加(P<0.01),眼轴明显增长(P<0.05)。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眼巩膜结构清晰,层次清楚。模型眼巩膜明显变薄,胶原纤维变细,间隙变大,有纤维断裂现象。与对照眼相比,电子显微镜下,模型眼可见巩膜胶原原纤维排列疏松,可见畸大畸小的原纤维,纤维间隙明显变大。纤维板层结构破坏,交织状态紊乱,纤维走行不规则,并可发现部分胶原原纤维断面呈空泡样。3.与对照眼组相比,模型眼组巩膜组织中Lumican、TIMP-2的m RNA表达明显升高,MMP-2,MMP-14的m RNA表达明显下降(P均<0.05)。4.与对照眼组相比,模型眼组巩膜组织中Lumican、TIMP-2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MMP-2,MMP-14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1.形觉剥夺性大鼠近视眼发生了明显的巩膜重塑改变2.形觉剥夺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近视可造成实验眼巩膜组织中Lumican、TIMP-2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MMP-2,MMP-14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第二部分:Lumican基因(LUM)过表达对体外培养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生长及MMP-14、MMP-2、TIMP-2表达的影响目的:研究Lumican基因(LUM)不同表达方式对体外培养大鼠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检测相应的MMP-14、MMP-2、TIMP2蛋白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分离原代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并鉴定,构建Lumican过表达与干扰载体,转染巩膜成纤维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印迹法验证过表达的效果。2.实验分组:1)正常组(Control);2)过表达空载组(NC);3)Lumican过表达组(Lumican);4)干扰空载组(si RNA-NC);5)Lumican干扰组(Lumican-si RNA)。使用CCK8检测各组的增殖(细胞活力)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凋亡率的情况。应用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各组MMP-14、MMP-2和TI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成功构建Lumican过表达与干扰载体,并转染到原代分离培养好的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Lumican过表达实现了良好实验效果。2.与对照组相比,Lumican过表达组的细胞增殖明显下降,细胞凋亡明显升高(P均<0.05)。3.与对照组相比,Lumican过表达组MMP-2和MMP-1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TIMP-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Lumican干扰组MMP-2和MMP-1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IMP-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大鼠正常巩膜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Lumican可诱导细胞凋亡加速和细胞存活率降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MP-2和MMP-14表达水平下调以及TIMP-2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张美玲[4](2016)在《MMP-2、MMP-9和TIMP-1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0例结肠腺癌及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MMP-9、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1、结肠腺癌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55%、59.10%、34.55%,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17.50%、15.00%、42.50%。MMP-2、MMP-9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于癌旁正常组织(Χ2=16.288,22.875;P<0.05),而TIMP-1在两组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2、MMP-2、MMP-9在中低分化组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III-Ⅳ期高于I-II期(P<0.05)。TIMP-1在不同分化程度组、有无淋巴转移组、不同TNM期组,其表达均有明显差别(P<0.05)。3、MMP-2和MMP-9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88 P<0.05),TIMP-1与MMP-2、MMP-9之间呈负相关(R=-0.365,-0.297;P<0.05)。结论:1、MMP-2和MMP-9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提示MMP-2和MMP-9的表达增强可能参与结肠腺癌的发生与发展。2、在结肠腺癌组织中MMP-2和MMP-9的高表达,TIMP-1的低表达分别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提示MMP-2、MMP-9和TIMP-1的表达失衡与结肠腺癌的浸润及转移关系密切,MMP-2和MMP-9的表达增强及TIMP-1的表达减弱共同促进结肠腺癌的浸润转移。3、在结肠腺癌组织中MMP-2和MMP-9表达呈正相关,TIMP-1的表达与MMP-2、MMP-9之间分别呈负相关,所以临床联合检测MMP-2、MMP-9和TIMP-1的表达可能可以作为评估结肠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杨长成[5](2016)在《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CEACAM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2、探讨CEACAM1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3、探讨CEACAM1在乳腺癌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乳腺良性疾病组织CEACAM1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术后病理资料的相关性;2、通过ELISA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溶性CEACAM1水平;3、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乳腺癌细胞膜结合型CEACAM1表达水平;4、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EACAM1在乳腺癌细胞表达情况,并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比较分析;5、构建CEACAM1过表达载体,通过瞬时转染法在内源性CEACAM1低表达的细胞中过表达CEACAM1;6、进行体外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CEACAM1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力和迁移力的影响;7、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CEACAM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8、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及western blot检测CEACAM1对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及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影响;9、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血管新生情况,通过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与CEACAM1表达的相关性;10、通过体外血管生成实验,观察CEACAM1对乳腺癌细胞促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11、ELISA法检测CEACAM1对乳腺癌细胞分泌VEGFs的影响。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乳腺癌组织CEACAM1染色强度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和乳腺良性疾病组织;2、乳腺癌细胞(BT549,Hs578T,MDA-MB-468,MDA-MB-231,T47D,MCF7)培养上清可溶性CEACAM1水平均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3、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乳腺癌细胞膜结合型CEACAM1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细胞;4、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结果提示,乳腺癌细胞CEACMA1的表达水平同样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细胞;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CEACAM1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明显低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6、细胞水平检测结果表明,高侵袭潜能的乳腺癌细胞CEACAM1mRNA表达明显低于低侵袭或正常乳腺细胞;7、体外侵袭和迁移实验表明,过表达CEACAM1可明显降低乳腺癌细胞BT549和Hs578T的侵袭和迁移能力;8、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EACAM1可引起MMP2/TIMP2平衡和E-cadherin/N-cadherin平衡改变;9、CEACAM1可下调STAT3和Smad2磷酸化,但不影响总STAT3和Smad2的表达;10、乳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与CEACAM1表达明显负相关;11、过表达CEACAM1的乳腺癌细胞BT549促HUVEC细胞成管能力明显减弱;12、过表达CEACAM1后乳腺癌细胞BT549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A明显减少。结论:1、乳腺癌CEACAM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2、CEACAM1可通过调控MMP2/TIMP2和E-cadherin/N-cadherin平衡,以及诱导EMT逆转进而抑制乳腺癌侵袭和迁移能力;3、CEACAM1通过下调乳腺癌细胞分泌VEGF-A进而抑制乳腺癌血管新生。4、综上,CEACAM1在乳腺癌中可能起到抑癌的作用,因此逆转乳腺癌细胞CEACAM1表达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治疗策略。

李英健,赵恩宏,苏锐,侯雷,刘志满,申兴斌[6](2014)在《大肠癌组织中Galectin-3与MMP-2、TI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大肠癌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大肠癌组织、20例大肠腺瘤和20例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中Galectin-3与MMP-2、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1 Galectin-3、MMP-2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而TIMP-2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最低;2大肠癌组织中,浸润程度深、低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的Galectin-3、MMP-2的表达明显升高,而TIMP-2的表达则明显降低;3在大肠癌组织中Galectin-3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而与TIMP-2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Galectin-3、MMP-2与TIMP-2表达的失平衡与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李英健,赵恩宏,苏锐,侯雷,刘志满,申兴斌[7](2014)在《大肠癌组织中MMP-2与TI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大肠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和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MMP-2与TIMP-2的表达,并分析二者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浸润程度、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MMP-2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强度依次增加,而TIMP-2在三者中的表达强度则依次降低。MMP-2在浸润程度深的大肠癌中的表达高于浸润程度浅的,低分化的高于中高分化的,有淋巴结转移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TIMP-2的表达则在浸润程度深的低于浸润程度浅的,低分化的低于中高分化的,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MMP-2与TI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发生部位无显着相关性,MMP-2与TI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MMP-2与TIMP-2表达的失平衡与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孙晓宏[8](2013)在《MMP-2、9和TIMP-1、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E6、E7和E6/E7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MMP-2、9和TIMP-1、2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探讨MMP-2、9和TIMP-1、2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名族差异,探讨HPV16E6、E7及E6/E7与MMP-2、9和TIMP-1、2mRNA表达之间是否存在调控关系以及HDAC是否参与了MMP-2、9和TIMP-1、2mRNA的表达调控。方法:选取新鲜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标本100例,每例分别取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各一份,分为癌组织组和癌旁组织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MMP-2、9和TIMP-1、2mRNA在癌组织组及其对应癌旁组织组中的表达:随机选取部分标本行Western-blot检测,验证这4种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是否与转录水平一致;构建HPV16E6真核表达载体、HPV16E7真核表达载体及HPV16E6/E7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运用瞬时转染技术将上述三种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到HPV16阴性的食管癌细胞株KYSE450中,然后通过RT-PCR法分别检测转染后食管癌细胞株KYSE450中MMP-2mRNA、MMP-9mRNA、TIMP-1mRNA及TIMP-2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向KYSE450细胞培养基中加入HDAC抑制剂TSA,然后通过RT-PCR法分别检测加TSA后食管癌细胞株KYSE450中MMP-2mRNA、MMP-9mRNA、TIMP-1mRNA及TIMP-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9mRNA和TIMP-1、2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MMP-2、9mRNA和TIMP-1、2mRNA在汉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在哈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MMP-2、9mRNA和TIMP-1、2mRNA在浸润深度为T3+T4的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在浸润深度为T1+T2的癌组织中的表达;MMP-2、9mRNA和TIMP-1、2mRNA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MP-2、9mRNA和TIMP-1、2mRNA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分化程度之间的表达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MMP-2mRNA与MMP-9mRNA之间呈正相关,而与与TIMP-1mRNA和TIMP-2mRNA之间均无相关性:MMP-9mRNA与TIMP-1mRNA和TIMP-2mRNA之间均呈正相关;TIMP-1mRNA口TIMP-2mRNA之间呈正相关;MMP-2mRNA在各pEGFP-N1转染组中的表达均极低,且无统计学差异,MMP-9mRNA在空白对照组和pEGFP-N1转染组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相对较高,但在pEGFP-N1-E6转染组、pEGFP-N1-E7转染组及pEGFP-N1-E6/E7转染组中表达均极低,E6组、E7组及E6/E7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均存在差异;TIMP-1mRNA在pEGFP-N1-E6转染组中表达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无差异,在pEGFP-N1-E7转染组中的表达显着降低,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有差异;在pEGFP-N1-E6/E7转染组中的表达也增高,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有差异;TIMP-2mRNA在pEGFP-N1-E6转染组中表达增高,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有差异;在pEGFP-N1-E7转染组中的表达降低,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无差异;在pEGFP-N1-E6/E7转染组中的表达增高,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有差异。MMP-2mRNA在TSA实验组中的平均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MMP-9mRNA在TSA实验组中的平均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TIMP-1mRNA在TSA实验组中的平均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TIMP-2mRNA在TSA实验组中的平均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MP-2、9和TIMP-1、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说明它们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进展;MMP-2、9和TIMP-1、2的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有关,但可能与淋巴结转移无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均无关;MMP-2、9和TIMP-1、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可能存在名族差异;MMP-2mRNA与MMP-9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MMP-2mRNA与TIMP-1mRNA和TIMP-2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之间均无相关性;MMP-9mRNA与TIMP-1mRNA和TIMP-2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TIMP-1mRNA口TIMP-2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成功构建了HVP16-E6、HPV16-E7基因及HPV16-E6/E7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转染了食管癌KYSE450细胞;HPV16E6和HPV16E7基因与MMP-2的表达可能不存在调控关系,可能对MMP-9的表达起抑制作用;HPV16E6/E7的协同作用可能对TIMP-1和TIMP-2的表达起促进作用;HDAC可能与TIMP-2的表达之间存在调控关系;与MMP-2、MMP-9及TIMP-1的表达之间可能不存在调控关系。

刘艳艳[9](2013)在《CD133及ALDH在肿瘤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CD133对直结肠癌侵袭能力的作用研究及机制探讨CD133(prominin-1)是目前文献中使用率较高的干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133在直结肠癌细胞中广泛表达,但其分子本身在结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重点观察了CD133在结肠癌体外侵袭中的作用,并深入探讨了其导致细胞侵袭能力改变的分子机制。为筛选适宜的细胞模型,我们用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CD133在六种结肠癌中的表达,结果CD133阳性比例在不同细胞中跨度很大,从1.5%-98%不等。接着我们以恶性程度较高且CD133+率较高(83.52%)的HCT116细胞为模型,分选出CD133high及CD133low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及功能研究。结果发现CD133high细胞比CD133iow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集落形成、MTT检测)与侵袭能力(transwell检测),表明高表达干细胞标记CD133的肿瘤细胞在侵袭转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研究CD133分子本身功能,我们用siRNA在体外有效敲低了HCT116田胞中CD133的表达,发现下调CD133可明显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但对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没有明显影响。至于CD133影响结肠癌肿瘤侵袭能力的分子机制,文献中未见相关报道。所以我们检测了与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多个信号通路上的重要分子包括Hif-1α、Hif-1β、cdc42、RhoA、Smad7、TIMP-1和TIMP-2,结果表明敲低CD133仅显着下调了TIMP-2的表达。进一步用siRNA在体外有效敲低了TIMP-2的表达,发现敲低TIMP-2对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与CD133敲低作用一致。首次证明TIMP-2是CD133的下游分子并且CD133通过TIMP-2影响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研究同时发现CD133及TIMP-2对HCT11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与MMP2及MEK/ERK信号通路无关。总之,我们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干细胞标记CD133分子本身在结肠癌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CD133是通过调节TIMP-2而影响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第二部分ALDH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乙醛脱氢酶(ALDH)是存在于细胞内依赖于NAD(P)+的酶,可将醛解毒为相应的酸。作为近年来新发现的肿瘤干细胞标记分子,ALDH已被证实可在多种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作为干细胞的标记分子。ALDH家族在人类细胞中有19个亚型,除ALDH1A1以外其他各亚型在肿瘤中的功能研究还较少,各亚型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也比较复杂。有研究表明ALDH1A3在乳腺癌及黑色素瘤中有重要作用,而其在结肠癌及肺癌中的功能却未见报道。本研究中我们首先用ALDEFLUOR法检测了ALDH在六种结肠癌及两种肺癌细胞系中的活性,发现在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差异很大,ALDH+细胞比例从7.4-64.5%不等,两种肺癌细胞系中A549与NCl-H157中ALDH+细胞比例分别为11.9%和1.2%。然后我们以结肠癌HCT116及肺癌A549田胞作为研究模型,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了其中ALDHhigh及ALDHlow细胞进行功能研究,发现ALDHhigh细胞比ALDHlow细胞具有更强的体外增殖能力(MTT、集落形成),并且在HCT116细胞中ALDHhigh细胞比ALDHlow细胞具有更强的体外侵袭能力(transwell检测),说明ALDHhigh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性。将分选后的HCT116ALDHhigh细胞及ALDHlow细胞体外再培养,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ALDHhigh细胞中ALDH+细胞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ALDHlow细胞中ALDH+细胞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并最终趋于HCT116细胞中ALDH+田胞的比例,说明肿瘤干细胞可能是一种功能状态(functional status)而不是特殊类型(special entity)。由于两种细胞表达不同的ALDH亚型,HCT116主要是ALDH1A3,而A549细胞中同时表达ALDH1A1及ALDH1A3,需要探讨不同亚型对肿瘤细胞的影响。为此用siRNA将这两种亚型的表达进行了有效敲低并进行相关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敲低ALDH1A3后,HCT116和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均显着降低,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也显着降低,而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显着变化,其机理还在深入研究中。说明ALDH1A3对肿瘤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肿瘤细胞在病人体内处于低氧环境,为此我们利用在培养体系中加入CoCl2的方法来模拟低氧环境,发现下调ALDH1A3后的HCT116细胞在低氧环境中的凋亡比例增加,表明ALDH1A3与癌细胞的耐低氧能力有关,下调ALDH1A3降低了HCT116细胞对低氧环境的耐受。总之,我们的研究首次揭示了ALDH尤其是其亚型ALDH1A3对结肠癌及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为临床结肠癌及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第三部分:小鼠树突状细胞肉瘤中SRS19-6MuLV病毒的检测及致病机理研究SRS19—6MuLV是小鼠白血病病毒(MuLV)家族成员,分离于我国TSZ系统的白血病,与国外分离的只能引起单一白血病的小鼠白血病病毒不同,该病毒能引起至少4种白血病包括:红细胞性白血病,髓系白血病,T淋巴瘤及B淋巴瘤。我们实验室用以前工作中制备的抗小鼠树突状肉瘤(DCS)细胞的单克隆抗体983D4筛选DCS的cDNA表达文库,所获得的DNA序列经测序与小鼠白血病病毒SRS19-6MuLV高度同源。为探讨SRS19-6MuLV是否可引起树突状肉瘤细胞,即是否是DCS肿瘤发生的病毒病因,我们首先用PCR检测了SRS19-6MuLV基因特异性片段在多种肿瘤细胞及组织中的存在情况,包括DCS细胞、15种小鼠肿瘤细胞、2种小鼠瘤株、12种小鼠正常组织、11种人肿瘤细胞及SRSV/3T3细胞(SRS19-6MuLV转化的阳性对照细胞)。结果显示,在DCS细胞、DCS的瘤株LⅡ及SRSV/3T3细胞基因组中存在SRS19-6MuLV特异基因片段,提示DCS细胞基因组中存在SRS19-6MuLV的插入。我们接着用反向PCR法(IPCR,从病毒插入片段设计引物,向病毒插入位点以外扩增)检测了SRS19-6MuLV在DCS及SRSV/3T3细胞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找到7个病毒基因的插入位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插入位点周围发现了一些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普通脆性位点及Ras相关的miRNA。提示SRS19-6MuLV是DCS肿瘤发生的病毒病因。SRS19-6MuLV不仅能引起四种白血病,我们的结果还证明SRS19-6MuLV也可以引起小鼠树突状细胞肉瘤(DCS),而此病毒并不感染人类细胞,丰富了我们对SRS19-6MuLV致瘤谱及致瘤机理的认识。

徐燕平[10](2012)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基因蛋白产物及病理多因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检测大肠癌中MMP-9、TIMP-2、nm23、CD44、E-Cadherin、Integrin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及病理因素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5例大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及石蜡标本、病理切片。将标本手工制作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与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的MMP-9、TIMP-2、nm23、CD44、E-Cadherin、Integrin的表达。结果(1) TIMP-2、E-Cadherin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性,TIMP-2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系数r=-0.211(P=0.033),E-Cadherin与其转移的相关系数r=-0.283(P=0.004),因此E-Cadherin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更密切。(2) MMP-9与TIMP-2的表达呈正相关;E-Cadherin与Integrinβ1的表达呈正相关;TIMP-2与E-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nm23与MMP-9、TIMP-2、Integrinβ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3) TIMP-2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35); E-Cadherin的表达与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01,P=0.007);Integrinβ1的表达与组织病理类型有相关性(P=0.044)。(4)分化程度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1)。(5)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MMP-9、CD44;保护因素为TIMP-2、nm23、E-Cadherin、Integrinβ1。其中,分化程度及E-Cadherin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更密切。结论检测大肠癌组织中TIMP-2和E-Cadherin的表达对预测其淋巴结转移及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二、MMP-2和TI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MP-2和TI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脑动脉瘤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脑动脉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对MMPS、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和CASPASE3的影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脑动脉瘤形成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Lumican对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检索表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Lumican、MMP-14、MMP-2、和TIMP-2 在形觉剥夺性大鼠近视眼巩膜中的表达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
        2.主要试剂及配制
        3.主要仪器与耗材
        4.实验方法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屈光度与眼轴变化
        2.光学显微镜形态学变化
        3.扫描电镜超微结构变化
        4.免疫组化染色(IHC)测定两组Lumican、MMP-14、MMP-2及TIMP-2蛋白表达的差异
        5.qPCR检测两组Lumican、MMP-14、MMP-2及TIMP-2的m RNA表达的差异
        6.WB进一步单独检测Lumican蛋白表达差异
    讨论
        1.大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的建立
        2.大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巩膜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
        3.Lumican基因(LUM)及蛋白在大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巩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4.MMP-14与MMP-2、TIMP-2 在大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巩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5.大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巩膜组织中Lumican与 MMP-14、MMP-2 及TIMP-2 的关系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Lumican基因(LUM)过表达对体外培养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生长及MMP-14、MMP-2、TIMP-2 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及配制
        3 仪器与耗材
        4 过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
        5 Lumican(Norway rat)干扰载体构建
        6 体外巩膜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7、细胞转染及PCR、WB验证转染有效
        8、CCK8 检测
        9 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各组SF凋亡情况
        10 WB检测转染后各组SF的 MMP-2、MMP-14和TIMP-2 蛋白表达情况
        11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原代分离培养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SF)并鉴定
        2 Lumican过表达与干扰的验证
        3 Lumican过表达及干扰表达对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4.Lumican基因不同表达对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MMP-2、MMP-14 和TIMP-2 蛋白表达的影响
    讨论
        1.体外培养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中Lumican基因(LUM)的表达、过表达与干扰表达
        2.Lumican对体外培养巩膜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3.MMPs、TIMPs的平衡可能参与了Lumican对体外培养巩膜成纤维细胞生长效应的作用机制
        4 体内及体外实验从不同层面证实Lumican在实验性近视中的病理生理效应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论文综述 Lumican与近视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MMP-2、MMP-9和TIMP-1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1.2 结肠腺癌患者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1.1.3 剔除与退出标准
        1.1.4 对照组的纳入标准
    1.2 仪器、材料与试验试剂
        1.2.1 主要实验仪器
        1.2.2 主要实验试剂
        1.2.3 主要试剂配制
    1.3 实验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实验步骤
        1.3.3 判断标准
        1.3.4 参数记录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结果
    2.1 MMP-2、MMP-9、TIMP-1 在结肠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2.2 结肠腺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2.1 MMP-2 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2.2 MMP-9 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2.3 TIMP-1 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3 MMP-2、MMP-9 及TIMP-1 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讨论
    3.1 MMP-2、MMP-9、TIMP-1 在结肠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3.2 结肠腺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3.3 MMP-2、MMP-9 和TIMP-1 在结肠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CEACAM1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EACAM1 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CEACAM1 在乳腺癌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大肠癌组织中Galectin-3与MMP-2、TI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2.1 免疫组化
        1.2.2 免疫组化结果判断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Galectin-3与MMP-2、TIMP-2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
    2.2 大肠癌中Galectin-3、MMP-2、TIMP-2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3 Galectin-3与MMP-2、TIMP-2在大肠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7)大肠癌组织中MMP-2与TI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1.2.2 免疫组化检测
        1.2.3 免疫组化结果判断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MMP-2与TIMP-2在对照组、大肠腺瘤组和大肠癌组中的表达
    2.2 大肠癌中MMP-2、TIMP-2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2.1 大肠癌中MMP-2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2.2 大肠癌中TIMP-2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3 MMP-2与TIMP-2在大肠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3 讨论

(8)MMP-2、9和TIMP-1、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E6、E7和E6/E7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MMP-2和MMP-9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TIMP-1和TIMP-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HPV16E6E7基因及HDAC抑制剂TSA对KYSE450细胞中MMP-2、MMP-9、TIMP-1和TIMP-2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9)CD133及ALDH在肿瘤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CD133对结直肠癌侵袭能力的作用研究及机制探讨
引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1. 细胞培养
    2.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3. BCA法检测蛋白浓度
    4. Real Time PCR
    5. Western Blotting
    6. 细胞CD133~+率分析及CD133~(high)、CD133~(low)分选
    7.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8. 细胞集落形成率测定
    9. 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
    10. siRNA干扰CD133或TIMP2的表达
    11. MMP2明胶酶谱检测
    12. 质粒转化、扩增
    13. CD133 shRNA表达载体构建
    14. 慢病毒包装
    15. 慢病毒感染目的细胞及稳定细胞株筛选
    16.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
    1. CD133在六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1.1 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在六种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
    
1.2 Western blotting检测CD133在六种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
    2. CD133~(high)亚群比CD133~(low)亚群具有更高的体外增殖能力与侵袭能力
    
2.1 流式细胞术分选CD133~(high)与CD133~(low)细胞并检测分选纯度
    
2.2 CD133~(high)亚群比CD133~(low)亚群具有更高的体外增殖能力
    
2.3 CD133~(high)亚群比CD133~(low)亚群具有更强的集落形成能力
    
2.4 CD133~(high)比CD133~(low)亚群具有更强的体外侵袭能力
    3. siRNA下调CD133后降低了HCT116细胞的侵袭能力
    
3.1 siRNA可有效下调HCT116细胞中CD133的表达
    
3.2 siRNA下调CD133后对HCT116细胞增殖能力没有影响
    
3.3 siRNA下调CD133后降低了HCT116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
    4. CD133的下调影响TIMP-2的表达
    
4.1 侵袭转移相关信号通路分子筛查
    
4.2 敲低CD133可使TIMP-2表达明显降低
    
4.3 TIMP-2在CD133~(high)及CD133~(low)HCT116细胞中的表达没有区别
    
4.4 敲低CD133对MMP及TIMP家族其他成员的影响
    5. siRNA下调TIMP-2后对CD133表达无影响且可以降低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
    
5.1 siRNA可以有效下调TIMP-2的表达
    
5.2 siRNA下调TIMP-2后对CD133表达没有影响
    
5.3 siRNA下调TIMP-2后对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没有影响
    
5.4 siRNA下调TIMP-2后可降低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
    6. MMP2及MEK/ERK通路不参与CD133及TIMP-2对细胞的影响
    7. CD133 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CD133稳定敲低细胞系的建立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ALDH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作用研究
引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1. 细胞培养
    2.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3. BCA法检测蛋白浓度
    4. Real Time PCR
    5. Western Blotting
    6. 细胞ALDH~+率分析及ALDH~(high)、ALDH~(low)分选
    7. MTT法及CCK8检测细胞增殖
    8. 细胞集落形成率测定
    9. 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
    10. siRNA干扰ALDH1A1或ALDH1A3的表达
    11. 细胞免疫化学染色
    12. 流式检测细胞周期
    13. 细胞凋亡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
    1. 流式检测ALDH在几种结肠癌及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2. ALDH~(high)与ALDH~(low)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2.1 HCT116/A549细胞中ALDH~(high)与ALDH~(low)细胞的分选
    
2.2 HCT116/A549细胞中ALDH~(high)与ALDH~(low)细胞的体外生长的差别
    
2.3 HCT116细胞中ALDH~(high)与ALDH~(low)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差别
    
2.4 HCT116细胞中ALDH~(high)与ALDH~(low)细胞周期的差别
    
2.5 HCT116细胞中ALDH~(high)与ALDH~(low)细胞再培养
    
2.6 HCT116细胞中ALDH~(high)与ALDH~(low)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的观察
    3. ALDH1A1及ALDH1A3在几种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3.1 Western boltting检测ALDH1A1及ALDH1A3在几种结肠癌及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
    
3.2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ALDH1A1及ALDH1A3在HCT116/A549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4. siRNA下调ALDH1A1及ALDH1A3对HCT116/A549细胞的影响
    
4.1 siRNA可有效下调ALDH1A1及ALDH1A3的表达
    
4.2 siRNA下调ALDH1A3或ALDH1A1后对HCT116/A549中ALDH~+细胞比例的影响
    
4.3 siRNA下调ALDH1A1及ALDH1A3后对HCT116/A549细胞凋亡没有影响
    
4.4 siRNA下调ALDH1A3后对HCT116增殖能力没有影响
    
4.5 siRNA下调ALDH1A1及ALDH1A3后对A549的增殖能力有不同影响
    
4.6 siRNA下调ALDH1A3后对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
    
4.7 siRNA下调ALDH1A3后能降低HCT116的体外侵袭能力
    
4.8 siRNA下调ALDH1A3后能降低A549的体外侵袭能力
    
4.9 siRNA下调ALDH1A3后能降低HCT116细胞对CoCL_2模拟的低氧环境的耐受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小鼠树突状细胞肉瘤中SRS19-6MULV病毒的检测及致病机理研究
引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1. 细胞培养
    2. 培养细胞及组织基因组DNA提取
    3. PCR扩增目的片段
    4. PCR产物胶回收
    5. 透射电镜检测DCS及SRSV/3T3细胞中有无病毒颗粒
    6. IPCR方法检测SRS19-6MuLV病毒在DCS及SRSV/3T3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
    7. 序列及插入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
实验结果
    1. DCS及其他小鼠肿瘤细胞中SRS19-6MuLV病毒的检测结果
    2. 小鼠正常组织、细胞中SRS19-6MuLV病毒的检测结果
    3. 小鼠瘤株及SRSV/3T3细胞中SRS19-6MuLV病毒的检测结果
    4. 人肿瘤细胞中SRS19-6MuLV病毒的检测结果
    5. 透射电镜检测病毒颗粒
    6. SRS19-6MuLV病毒在DCS细胞及SRSV/3T3细胞中插入位点
    7. 序列及插入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语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已发表文章 致谢 个人简历

(10)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基因蛋白产物及病理多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MMP-2和TI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脑动脉瘤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 邹亮. 苏州大学, 2021(06)
  • [3]Lumican对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 吴劲松. 南昌大学, 2020(01)
  • [4]MMP-2、MMP-9和TIMP-1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 张美玲. 青岛大学, 2016(03)
  • [5]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D]. 杨长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6]大肠癌组织中Galectin-3与MMP-2、TI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李英健,赵恩宏,苏锐,侯雷,刘志满,申兴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10)
  • [7]大肠癌组织中MMP-2与TI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李英健,赵恩宏,苏锐,侯雷,刘志满,申兴斌. 重庆医学, 2014(16)
  • [8]MMP-2、9和TIMP-1、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E6、E7和E6/E7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D]. 孙晓宏.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9]CD133及ALDH在肿瘤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艳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3(11)
  • [10]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基因蛋白产物及病理多因素分析研究[D]. 徐燕平. 滨州医学院, 2012(02)

标签:;  ;  ;  ;  ;  

MMP-2和TIMP-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