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胶整体粒径测量方法的仿真研究

光刻胶整体粒径测量方法的仿真研究

一、光阻积分式颗粒粒度测试方法的模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付元鹏[1](2021)在《微波辅助废旧锂电池电极材料有价金属提取与重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电能储存载体,在大规模储能装置、手机等消费电子及动力电池等领域广泛应用。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动力电池需求和产量不断攀升。由于锂离子电池的有限生命周期及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剧,造成了服役后的废旧电池数量的急剧增加。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富含锂和钴等战略金属,极具回收价值,同时电池中电解液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产生潜在威胁,对其资源化回收具有重要的资源和环保意义。近年来为鼓励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国家多部委相继出台政策,逐步推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进入规范化、产业化阶段。在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过程中,电极材料的高效冶炼是实现有价组分回收再利用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以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有价金属高效回收利用为目标,针对传统冶炼提纯工艺流程复杂,且物料外部加热方式造成浸出反应受阻,传热和传质困难等问题,基于表面和微观性质研究深入剖析了三元电极材料难以解离和冶炼回收机理,提出了微波辅助电极材料碳热还原和浸出协同手段,构建了基于还原焙烧、化学浸提及正极材料原位再生的有价金属提取与转化的技术体系,阐明了资源化回收过程中物相的耗散行为和转移机制,重点研究了微波辅助电极材料有价金属协同回收及控制过程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首先,基于表面和微观性质研究明晰了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资源属性,揭示了电极材料解离和浸出困难的内在原因;废旧正极材料活性物质Li Ni0.5Co0.2Mn0.3O2中高价态过渡金属元素在电极材料中结构稳定、化学键断裂困难,且有机粘结剂PVDF的表面包覆造成电极材料难以解离和冶炼回收,利用微波对物料加热的整体性和均匀性优势,及其对极性分子的激活、极化效应,强化电极材料还原焙烧及浸出过程中金属离子迁移和转化效率。揭示了电极材料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和调控机理,微波功率和单位物料质量是影响电极材料在微波场中受热行为的主要因素,升温速率的提升可使负极材料石墨产生局部高温,有效促进其对金属元素的还原能力。通过组贡献法求得了Li Ni0.5Co0.2Mn0.3O2的基础热力学数据,基于热力学计算从理论层面阐明了电极材料还原焙烧反应过程的方向和限度,Li Ni0.5Co0.2Mn0.3O2与石墨的还原焙烧反应在温度达到755°C后理论上可行,反应向着金属氧化物或单质生成的方向进行。其次,从动态层面揭示了还原焙烧过程中电极材料物相耗散行为和转移机制,阐明了过渡金属的还原路径及晶体结构的演化机理,探明了关键因素对电极材料还原焙烧行为的影响规律。基于热失重行为和定性分析探明了电极材料碳热还原过程中物相变化的3个阶段,依次为120°C前电解质和有机溶剂脱除阶段,400-600°C粘结剂PVDF分解阶段,700°C以上正极材料与石墨碳热还原反应阶段;借助原位物相分析技术揭示了固相反应过程相变规律,还原焙烧过程中,正极材料随温度升高晶体结构有序度不断降低,阳离子混排程度不断提高,层状结构变差,当温度达到800°C时Li Ni0.5Co0.2Mn0.3O2物相完全消失,逐渐生成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单质和Li2CO3;与此同时,过渡金属Ni、Co和Mn价态逐渐降低至+2价或单质价态;由于粘结剂PVDF的脱除,电极材料颗粒团聚现象减弱,颗粒间解离度显着提高。微波辅助还原焙烧参数对电极材料过渡金属还原和有机质解离最佳条件为:恒温温度900°C,恒温时间25 min,负极材料掺入量10%,此时Ni、Co、Mn的还原率分别达到94.86%、92.45%和88.76%。再次,探明了微波辅助电极材料浸出特性与强化机理,研发了正极材料中金属离子溶出的优化条件。利用Box 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了关键操作因素对电极材料浸出效果的影响规律,建立了Li、Ni、Co、Mn浸出率与独立变量之间的二次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12X1X2+β13X1X3+β23X2X3+β11 X12+β22X22+β33 X32;通过对浸出模型最优值的预测和验证,得到微波辅助电极材料浸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40 W、搅拌转速500 rpm、反应时间35 min;在此条件下,Ni、Co、Mn和Li的浸出率为97.84%、98.01%、98.16%和98.29%。从浸出过程的动力学基本原理出发,基于固液非均相反应体系特性和能量平衡关系,建立了该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1-(1-(3)-1/3-1/3 ln(1-(3)=,利用实验分析和辨识手段确定了模型参数,并以实际浸出数据和残余物的微观性质表征对模型的有效性和泛化性进行了验证;基于模型参数和Arrhenius方程确定了金属元素浸出表观活化能Ea,阐明了电极材料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和扩散混合控制;揭示了微波对电极材料极性分子的激活作用,促使活化分子数提高,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活化能被降低,在此作用下改善了固液反应动力学条件,电极材料酸浸行为被有效促进。最后,在充分掌握电极材料还原焙烧和浸出提效和机制基础上,以浸出液为对象通过溶胶-凝胶法实现了Li Ni1/3Co1/3Mn1/3O2三元材料的再生;研究表明,再生材料具有良好的层状α-NaFeO2结构和R(?)m空间群,且材料内部晶格条纹清晰有序,晶格发育完整。再生材料的首周放电容量达到157.5 m Ahg-1,库伦效率为74.6%,经160周循环周期后可逆容量仍保持为137.2 mAhg-1,容量保持率高达87.1%,循环过程中的库伦效率都在99%以上;经多次充放电后放电平台电压仍保持在3.7 V左右。与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相比,本研究合成的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达到产品指标,具有工业推广前景。通过还原焙烧、浸出及再生循环工艺所制备的三元电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工艺具有较高的理论实用价值。论文共包含89幅图,23个表,182篇参考文献。

付松琳[2](2021)在《星载气溶胶激光雷达的模拟仿真和反演算法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气溶胶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来源。气溶胶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影响地球-大气之间的辐射收支平衡。星载激光雷达具有时空分辨率高、日夜兼用和探测区域宽广等优点,已成为有效获取广域和全球范围气溶胶和云光学特性时空分布的重要技术手段。当前获取大区域范围的气溶胶垂直廓线信息采用的是美国NASA发射的CALIOP提供的数据产品,为了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气溶胶垂直观测数据与近地面雾霾信息,需要研制星载激光雷达对我国区域范围内的污染的环境情况进行监测,获取中国区域的污染信息的精准时空分布,并对区域内污染物浓度进行辨识量化。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依据星载激光雷达探测需求,研制星载激光雷达缩比样机,并由此开展星载激光雷达的性能模拟仿真研究;另一方面针对星载激光雷达测量信号特征,开展边界层内气溶胶光学特征和质量浓度定量反演算法研究。在星载气溶胶激光雷达性能模拟仿真研究方面。依据星载激光雷达探测要求,研制缩比样机系统。该系统采用与星载激光雷达一致的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探测体制,通过光机优化设计和结构模态分析,确保出射激光和接收光学间的高精度对准和保持,有效解决白天背景光干扰,实现10km高度范围大气气溶胶的昼夜观测能力。同时依据该缩比样机实际测量数据,通过构建星载激光雷达测量有效信号、背景信号和信噪比模拟仿真,重点评估星载激光雷达在洁净、灰霾和有云三种典型天气条件下的探测能力和垂直廓线数据质量,并由此给出星载激光雷达后续研制建议。在星载气溶胶激光雷达数据反演算法研究方面。首先,对Collis斜率法、Klett方法和Fernald方法对米散射激光雷达反演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并重点给出Fernald反演算法的不确定度分析。其次,根据激光雷达信号特征采用自适应阈值函数去噪算法,通过调整阈值函数实现去噪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有用信号,显着提高激光雷达测量信号的信噪比。同时提出一种分段反演云下气溶胶优化算法,利用微分零交叉法识别云顶高度和云底高度,通过迭代反演合理选择云激光雷达比,实现云下气溶胶光学特性垂直廓线的精确反演。最后,通过将获取的光学特性与气象要素和实测的颗粒物浓度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实现对颗粒物浓度的辨识研究。采用逐步判别法对特征值进行筛选并运用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构建辨识回归模型,实现颗粒物浓度的评分预测。通过逐步判别方法选用6个特征变量组成特征集,此时R2最高且RMSE值最小,分别为0.98和0.19。通过回归模型发现,GA-BP的预测误差范围比BP的预测误差范围小,预测效果优于BP方法。其回归模型的训练集相关指数R2=0.904,测试集的相关指数R2=0.899,平均预测误差为7.122μg/m3,说明激光雷达可以有效地监测颗粒物的分布。证明了激光雷达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和灵活的仪器收集颗粒物浓度数据的可行性,特别是监测PM2.5浓度在大气中的空间分布。综上所述,星载气溶胶激光雷达缩比样机可以满足观测需求,该激光雷达的星载模拟信号云层和污染层的层结构明显。星载气溶胶激光雷达在轨后获取的数据产品可以联合气象要素数据对颗粒物浓度进行表征,实现定性遥感到定量遥感的转换。

梁洁[3](2021)在《油液污染度反射式光纤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油液污染是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和工作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70%的液压设备故障由油液污染引起且主要污染物为固体颗粒,以及常用油液污染度检测技术设备大多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和不便在线检测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原理并设计相应的光纤传感器。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提出了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根据反射式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合油液污染颗粒对光的遮挡致使光强衰减的作用,提出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光场分布假设建立了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纤端光场分布模型,分析油液污染颗粒在光场中的阴影占比和光强变化影响因素,建立了油液污染度与接收光强的关系调制函数。(2)建立了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根据反射式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结合油液污染颗粒对光的遮挡致使光强衰减的作用,分别建立了单发射单接收和单发射双接收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数学模型。(3)进行了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仿真,确定了传感器参数,并完成了传感器的结构设计。通过仿真分析,分别得出不同条件下单发射单接收和单发射双接收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输出与污染浓度之间的函数曲线。根据仿真结果,确定采用双圈同轴型光纤布置方式,确定了光纤传感器数值孔径、芯径、反射距离等参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传感器结构设计。(4)设计了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的调理电路及信号采集程序。分析光电转换及信号放大原理,进行传感器调理电路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Labview完成了信号采集程序的设计。(5)完成了实验台的搭建和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的标定实验。依据污染等级标准人工配制了不同污染等级的油样,设计了传感器特性实验的实验方案,搭建了对应的实验平台对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进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污染油液污染颗粒浓度的增大,传感器接收光功率逐渐减小,利用本文所设计的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可实现对不同污染度等级标准的液压污染油液进行检测。

胡少剑[4](2020)在《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构型设计及绿色合成研究》文中认为作为高端合成基础油,酯类基础油因其高性能、多功能性及环保性而备受青睐。然而,由于含硫催化剂与碱洗精制工艺的使用,酯类基础油的传统生产方式往往引发产品硫含量超标、副产物过多、油品乳化、废水排放量大及设备腐蚀等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关于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系统研究报道亦相对匮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绿色催化剂的研发,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构型设计与构效关系分析,以及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绿色合成及精制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利用水热法合成了锡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采用压缩成型法制备出成型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未使用模板剂与表面活性剂,制备的催化剂不含硫、氮、磷及卤族元素,可在保持较高催化活性、较低成本及良好油剂分离的前提下实现催化剂制备过程的无害化与催化过程的绿色化。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锡锆复合氧化物是具有介孔结构的混合价态金属氧化物;虽然Zr4+的少量掺杂会导致催化剂活性中心数量减少,但可通过提高催化剂的表面疏水性、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及Sn2+分散度而增强催化活性;Zr4+的过量掺杂会导致催化剂由晶体结构转变为无定形结构、活性中心大量损失、表面疏水性减弱,使其催化活性大幅降低;催化剂成型可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改善其孔径分布,增大其酸量及酸强度,并提高其热稳定性。通过拓展“官能团等活性理论”的应用范围并建立简化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在难以获悉反应中间产物结构及组成的情况下研究了高粘度酯类基础油合成的反应动力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官能团等活性理论”适用于寡聚反应及有多羟基寡聚物参与的非聚合反应;反应体系的高粘度及催化剂对有机酸的强吸附性会导致酯化反应首先主要发生在催化剂颗粒的外表面,随分子扩散而逐渐发生在催化剂颗粒的内表面,因此反应级数出现由零级向二级阶跃的现象;高粘度的多羟基寡聚物、正庚酸酯及2-乙基己酸酯的适宜合成温度分别为160、170及180℃,采用梯度升温的加热方式,混合酸酯合成反应的羧基转化率可达97%以上。设计并合成了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与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其分别属于很高粘度指数(VHVI)与超高粘度指数(UHVI)的高粘度酯类基础油。为降低环境污染及能耗,提高反应转化率,并防止产品氧化,在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合成过程中,用氮气代替有机溶剂作为携水剂。油品基本物性分析结果表明: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粗产品的运动粘度、粘度指数、倾点、酸值及色度分别为141.51 mm2/s(40℃)、17.49 mm2/s(100℃)、136、-38℃、13.63 mg KOH/g和3,而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粗产品的运动粘度、粘度指数、倾点、酸值及色度则分别为106.29mm2/s(40℃)、16.74 mm2/s(100℃)、172、-45℃、8.64 mg KOH/g和4。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具有更宽的粘度调节范围、更好的粘温性能及低温流动性,而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稳定性更高、色度与轻组分含量更低、分子量分布更集中。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合成原料相同时,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粘度主要遵循分子量效应,随分子量增大而线性升高;当合成原料不同时,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基本物性受分子量效应与构型效应的共同影响;当二元羧酸的碳链较短时,影响高粘度酯类基础油基本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构型效应,由奇数碳二元羧酸或支链一元醇合成的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空间位阻较大,不利于分子的紧密排列,将降低酯基对烷基链的吸引作用,因而其粘度与倾点较小;当二元羧酸的碳链较长时,分子量效应对高粘度酯类基础油基本物性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粘度与倾点随合成原料分子量的增大而升高。采用两级分子蒸馏对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粗产品进行精制,有效脱除了粗产品中的水、有机酸、半酯及低沸点酯等非理想组分,从而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并避免了产品乳化。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精制产品的运动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开口闪点、酸值、色度、密度(20℃)及收率分别为238.79 mm2/s(40℃)、25.77 mm2/s(100℃)、138、-31℃、268℃、0.03 mg KOH/g、4、1.04 g/cm3和82.31 wt.%,可作为很高粘度指数、牌号为120BS的高性能润滑油基础油使用。油品的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精制产品的碳、氢、氧含量分别为65.36、9.75及24.89 wt.%;锡、锆元素含量分别为1.32、3.29μg/g;硫、氮含量几乎为0,表明锡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可实现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绿色催化合成,采用两级分子蒸馏技术可实现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粗产品的绿色精制。

郭凯[5](2020)在《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过程强化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气水合物既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新能源,也是一种高效的储气材料。其分解特性对水合物勘探开发、水合物储运天然气等过程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对于水合物的快速分解研究甚少,特别是沉积物中水合物的快速分解。本文针对沉积物中水合物分解较缓的问题,首先研究了水合物分解速率强化技术,然后构建并修正了水合物快速分解动力学模型,最后根据分解强化技术和模型设计了用于勘探取样分析中的水合物饱和度快速测试系统。本文通过自主设计的水合物合成-转移-强化分解可视系统,从降低压力、增大注液流体扰动、注热、添加水合物抑制剂及多种手段联合等方法入手,研究了石英砂中(97~125μm)水合物(表观体积Φ7.6×17=771 cm3,孔隙度0.5,水合物饱和度28±6%)强化分解过程的影响规律。主要探究降压联合注液条件下注水温度(5.3~50.0℃,推动力△T为85~130℃)、注水速率(1.54~6.10 m L/s)、注60 wt.%的乙二醇溶液和3.5 wt.%的氯化钠溶液对水合物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注流动液体对水合物分解起到了较好地强化促进作用;提高注水温度对提高水合物分解速率的效果远优于提高注水速率;注氯化钠溶液的水合物分解促进效果基本与注水时相当,均优于注乙二醇溶液。单位体积水合物的平均产气速率最大可达38.98 L/LH·min-1,单位体积储层的平均产气速率最高可达8.10 L/Lr·min-1。降压联合注流动液体水合物分解前期主要受传热控制,宜采用升温手段提高传热系数;分解后期主要受传质控制,宜采用增加扰动(气液流动)降低传质阻力,实现水合物快速分解。基于快速分解实验结果,构建了水合物快速分解动力学方程,描述了降压联合注液条件下松散介质中水合物分解速率与水合物量、流体温度、热物性和注液速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动力学方程可知,水合物分解速率受流体的温度及热物性影响较大,而流体流速的影响较弱。为提高甲烷水合物的分解速率,需要采用降压与注液联合法,注入高温、低黏度、一定流速的液体;其中优先对所注流体温度及热物性进行优化,其次才是对流速优化。利用在我国南海获取的天然水合物岩心样品的沉积物(粉砂黏土质),还原水合物储层条件,制作更接近真实条件的水合物岩心进行快速分解实验。对降压联合注液强化分解水合物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修正,使其能更准确地描述实际应用过程。最后,针对我国南海水合物勘探开发需求,利用水合物分解强化技术研发形成一套水合物饱和度快速测试系统,同时编写了水合物饱和度快速测试计算软件。该套系统对于饱和度不大于60%(水合物绝对量1.5mol,样品体积673 cm3)的岩心,可实现30min内得出饱和度测试结果,将降压分解法测试水合物饱和度时长缩短了71%~93.7%,且相对误差小于11.7%。

施磊[6](2020)在《铝酸锂真空碳热还原制备金属锂的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金属锂作为一种重要新型能源资源和战略资源,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能电池、轻质高比强合金等高技术领域。目前,金属锂生产主要采用熔盐电解法,存在产品纯度低、污染严重等问题。真空碳热还原法因具备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轻金属的制备领域。然而,采用该法制备金属锂过程存在氧化锂原料稳定性差、金属冷凝率低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铝酸锂真空碳热还原-铝液捕集锂蒸气-铝锂合金真空分离”制备金属锂的新工艺,为金属锂的高效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铝酸锂真空碳热还原-铝液捕集锂蒸气-铝锂合金真空分离”为主线,重点对铝酸锂真空碳热还原、锂蒸气冷凝以及铝锂合金真空分离等方面内容展开了系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针对氧化锂真空碳热还原过程中原料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合成的稳定性好的LiAlO2为原料,开展真空碳热还原实验,探明了LiAlO2真空合成过程的规律,揭示了LiAlO2真空碳热还原机理,获得了Ca O强化LiAlO2真空碳热还原反应的机制。结果表明,在10Pa系统压力下,温度为723K,保温时间150min,制团压力为10MPa时,LiAlO2的合成率达到99.92%;当还原温度1623K,C/LiAlO2=0.9,保温时间120min,Ca O添加量为20wt%时,锂的还原率为99.38%,较无Ca O添加时的79.01%提高了20.37%;2.针对LiAlO2真空碳热还原制备金属锂C、O含量高的问题,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系统的阐述了LiAlO2真空碳热还原反应过程锂蒸气直接冷凝与CO的反应机制,同时对Al-Li二元合金团簇的结构演化规律及稳定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铝液“捕集”锂蒸气的新思路。结果表明,LiAlO2真空碳热还原反应生成的锂蒸气冷凝过程中会与CO发生反应,并生成Li2O和C,导致制得的金属锂纯度大幅降低(<80%);当铝液温度为1023K时,采用铝液“捕集”的方法对金属锂蒸气进行冷凝时,锂的直收率为72.81%,较直接冷凝直收率提高了60%,并获得了Al-7.87%Li合金;3.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Wilson方程预测了Al-Li二元合金的活度,完善了合金分离系数β和气液相平衡成分的计算,为Al-7.87%Li合金真空分离提供了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0Pa条件下,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可实现Al-7.87%Li合金分离,蒸馏温度1223K,保温时间60min,锂的挥发率达99.78%,当控制冷凝温度为550K时,可获得了纯度大于99.5%的金属锂;4.对新工艺全流程金属锂的直收率及纯度进行计算并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制备金属锂的直收率和纯度分别为58.29%和99.68%,较直接冷凝时的13.32%和79.79%,分别提高了44.97%和19.89%;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铝酸锂真空碳热还原-铝液捕集锂蒸气-铝锂合金真空分离”制备金属锂过程中关键的科学问题,其研究结果为金属锂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对发展绿色、高效的锂冶金技术意义重大。

朱文牧[7](2020)在《海泡石矿粉射流分级机喷嘴的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射流喷嘴作为海泡石矿粉射流提纯分级装置的关键结构部件,喷嘴喷出颗粒的弥散程度是影响气流分级装置粒径分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海泡石矿粉颗粒在喷嘴内外流场中的运动情况,本文基于海泡石矿粉颗粒自身的物性特征和力学特性,主要从射流分级喷嘴结构、参数优化、射流分级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1)海泡石粉体颗粒物性实验研究。采用粉体综合性能测试仪、SU5000场式发射扫描电镜、Mastersizer2000型激光粒度仪、斯托默粘度计,分别对海泡石矿粉颗粒特性颗粒分散度、松装密度、振实密度、压缩度、平均粒径、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等参数进行检测,为后续海泡石矿粉颗粒在射流分级喷嘴内外流场的流动特性仿真提供数据支持。(2)射流分级喷嘴数值模拟和参数优化。首先对颗粒的受力类型进行分析,确定海泡石矿粉颗粒在流场中受力为重力、曳力、Basset力和压力梯度力;然后对四种不同射流分级喷嘴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模拟结果选出最为合适的喷嘴为扇形喷嘴;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喷嘴进行结构优化。(3)射流分级喷嘴实验研究。进行射流分级喷喷嘴实验平台的组建,采用单因素控制法研究了喷嘴圆弧半径、喷嘴出口高度和喷嘴出口长度对海泡石矿粉颗粒了射流分级的影响,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实验结果表明,射流分级喷嘴的优化提高了海泡石矿粉颗粒的弥散度,从而使得分级机的分级精度和分级效果更好,各分级区域内收集的粉体颗粒部分分级效率得到提高。

王硕[8](2020)在《碳酸铈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碳酸氢铵沉淀法,通过调节pH值(用氨水),OP-10分散剂含量和硝酸铈浓度大小来改变实验条件制备碳酸铈。当只用氨水调节pH时,pH=9时,焙烧后的CeO2粒度最小,其平均值为2.810μm;当只加入OP-10时,OP-10含量为15%时,焙烧后的CeO2粒度最小其平均值为2.182μm;当OP-10含量为15%,硝酸铈浓度0.6mol/L时,焙烧后的CeO2粒度最小,其平均值为0.742μm。pH=9制备的的碳酸铈在分解为氧化铈时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活化能为163.2890521kJ/mol,最概然机理函数为G(α)=[-ln(1-α)]2,指前因子A的取值范围为14.67258≤lnA≤15.37155。第二部分的活化能为192.4346309kJ/mol,最概然机理函数为G(α)=[-ln(1-α)]3/4,指前因子A的取值范围为15.713≤lnA≤16.41197。OP-10含量15%制备的的碳酸铈在分解为氧化铈时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活化能为194.0051358kJ/mol,最概然机理函数为G(α)=[-ln(1-α)]1/4,指前因子A的取值范围为19.63884≤lnA≤20.33781。第二部分的活化能为195.0184666kJ/mol,最概然机理函数为G(α)=[-ln(1-α)]3/4,指前因子A的取值范围为18.83442≤lnA≤19.53339。硝酸铈浓度0.6mol/L制备的的碳酸铈在分解为氧化铈时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活化能为171.7739893kJ/mol,最概然机理函数为G(α)=[-ln(1-α)]1/4,指前因子A的取值范围为17.67608≤lnA≤18.37505。第二部分的活化能为446.013629kJ/mol,最概然机理函数为G(α)=[-ln(1-α)]1/4,指前因子A的取值范围为44.12309≤lnA≤44.82206。随着OP-10含量的增加,碳酸铈DSC曲线吸热峰变成了放热峰,可能是因为OP-10是含碳有机物,含有大量的C,当加热时C会在O2气氛下发生反应并且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抵消掉了碳酸铈分解所需要吸收的热量,因此在DSC曲线图上表现出了放热峰。OP-10含量15%制备的碳酸铈形貌大部分是成长条片状,其晶胞中存在着非等价的碳酸根离子。在TG-DSC测试中,236℃和256℃有两个明显的放热峰,总重量损失是35.4636%。其分解过程是Ce2(CO3)3·8H2O→Ce(CO3)2O·H2O+Ce2O(CO3)2·H2O→CeO2。

孙广涛[9](2020)在《基于对置线圈的船机油液污染物检测芯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机油液是船舶机械的血液,通过对船机油液污染物的检测能够了解船舶机械的运行情况,从而进行故障诊断和预警。液压油作为船机油液的一种,液压油被应用于各种液压机械系统中,它是机械故障的重要载体。所以检测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污染物,不仅可以获取内部的磨损情况,而且还能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对系统进行诊断,从而了解液压系统目前状况及可能发生的故障。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多信号对置线圈检测芯片,并进行区分检测实验及芯片优化仿真。通过研究对置线圈传感器对不同属性磨粒、水滴和气泡区分检测的作用机理,以及外界参数引起多参数传感器信号变化的机理,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多参数传感器模型,研究不同属性污染物粒径与检测信号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置线圈的自感、互感和流道形状。搭建检测实验系统,并在该系统上对含有不同污染物的油样进行检测实验。对线圈匝数、激励频率、传统流道和环形流道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检测芯片的最佳参数以及最优激励信号,并且对每一种污染物分别进行检测,得到油液中金属颗粒、气泡和水分的检测下限。同时对两个螺旋线圈的间距和螺旋线圈内加入硅钢片进行仿真优化,探究其对电感检测和电容检测的影响。本文设计的新型检测芯片中的环形流道能够实现检测物质零距离接触,对置线圈结构传感器能够增加电磁场强度,提高了传感器检测能力。检测芯片能检测到30μm铁颗粒、110μm铜颗粒、100μm水滴和180μm气泡,检测信号明显信噪比高。在本文研究的频率范围内,电感检测阻抗分析仪的激励参数为2MHz时检测信号最好;电容检测阻抗分析仪的激励参数为1.3MHz检测信号最好。随着电感线圈匝数的增加,电感的变化量增大,而电感变化率减小。电感和电容检测信号的变化量随线圈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含有环形硅钢片的检测芯片提高了电感检测能力。对置线圈检测芯片能实现多种物质的区分检测和计数,它的对置线圈结构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以及环形流道的设计增加了检测通量,提高了检测效率。

程婷婷[10](2020)在《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功能材料协同调驱作用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渗裂缝性油藏水窜治理与基质剩余油驱动的特殊矛盾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目前常规中高渗油藏调剖驱油的技术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低渗裂缝性油藏,且单一调剖技术不能解决该类油藏的各类窜流问题,本文提出微/纳米材料技术组合的深部调驱方法来克服单一调剖技术的不足,最大程度的发挥组合技术的协同效应,形成微纳米协同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研发了氢键缔合温度30℃~150℃的双层覆膜微米颗粒(BCMS),筛选悬浮剂,构筑了BCMS深部调剖体系,考察了体系悬浮稳定性及注入性。改变温度、矿化度及粘接时间,评价了BCMS调剖体系的粘接稳定性。改变注入速度、颗粒浓度、颗粒注入量、注入方式、渗透率,研究了影响体系封堵性能的主控因素及适用界限。建立了BCMS多孔介质深部运移数学模型,与岩心各处压降进行拟合,揭示了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深部运移能力及封堵性能。利用设计的二维变径模型,研究了BCMS在裂缝中的微观运移特征及封堵机理。利用原位改性法制备了部分疏水改性纳米SiO2颗粒,研究纳米颗粒在油水两相界面的饱和吸附浓度,构筑了纳米SiO2驱油体系,并评价了Ca2+、Na+及矿化度对纳米颗粒在液-液界面吸附规律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颗粒浓度等参数,研究了纳米颗粒在固-液界面的吸附-脱附规律。以接触角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颗粒浓度、温度、金属离子对纳米颗粒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了2-D单通道、2-D网格、2.5-D多孔介质微流控芯片模型。利用单通道模型,研究了纳米颗粒启动孔喉捕获油滴的动力学;利用不规则刻蚀2-D网格裂缝模型,分析了网络裂缝水驱后微观剩余油类型,揭示了纳米颗粒启动网格裂缝水驱后不同类型剩余油的机理;利用引入刻蚀深度变化参数2.5-D模型,成功模拟了水驱后真实三维多孔介质的微观剩余油,揭示了纳米颗粒启动多孔介质水驱后不同类型剩余油的机理。采用均质、非均质岩心物理模型,筛选了BCMS调剖体系的注入参数及驱油界限;优化了纳米SiO2驱油体系的注入参数及驱油界限;评价了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材料协同调驱技术的驱油效果,并揭示了协同调驱技术的驱油机理。

二、光阻积分式颗粒粒度测试方法的模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阻积分式颗粒粒度测试方法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辅助废旧锂电池电极材料有价金属提取与重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锂离子电池的物理组成及资源化特性
    1.4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方法
    2.2 废旧电极材料预处理方法
    2.3 电极材料中有价金属元素浸出研究进展
    2.4 有价金属的分离与提纯
    2.5 电极材料再合成及修复再生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实验物料及方法
    3.1 实验药剂及设备
    3.2 实验物料
    3.3 实验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微波辅助电极材料冶炼回收机理研究
    4.1 微波热效应原理
    4.2 微波场中物料的升温行为
    4.3 电极材料碳热还原热力学分析
    4.4 电极材料的热失重行为
    4.5 电极材料还原焙烧过程的物相演化及解离行为
    4.6 微波强化电极材料还原焙烧机理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电极材料解离及过渡金属还原焙烧研究
    5.1 还原焙烧参数对电极材料还原行为影响规律
    5.2 常规热解条件下电极材料还原焙烧行为
    5.3 还原焙烧对电极材料解离及内部结构影响的宏/微观尺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微波辅助电极材料酸浸理论及工艺优化研究
    6.1 正极材料与葡萄糖酸反应机理
    6.2 工艺参数对电极材料浸出的影响规律
    6.3 浸出过程的工艺优化研究
    6.4 Box-Behnken设计优化浸出工艺
    6.5 响应面模型建立及分析
    6.6 电极材料浸出动力学研究
    6.7 废旧电极材料浸出工业实践探索
    6.8 本章小结
7 LiNi_(1/3)Co_(1/3)Mn_(1/3)O_2 三元材料再生实验研究
    7.1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工艺
    7.2 LiNi_(1/3)Mn_(1/3)Co_(1/3)O_2三元材料前驱体再制备反应机理
    7.3 再生材料物相性质表征
    7.4 再生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星载气溶胶激光雷达的模拟仿真和反演算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气气溶胶的直接测量
        1.2.2 基于地基遥感的大气气溶胶观测
        1.2.3 基于星载遥感的大气气溶胶的观测
        1.2.4 基于主动式星载激光雷达的大气气溶胶的观测
    1.3 本文设计思路和主要工作
        1.3.1 本文设计思路
        1.3.2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星载激光雷达缩比样机研制
    2.1 大气探测激光雷达
        2.1.1 激光与大气相互作用机制
        2.1.2 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作用机制
        2.1.3 米散射激光雷达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2 星载激光雷达总体设计
    2.3 缩比激光雷达样机模块设计
        2.3.1 激光发射单元
        2.3.2 光学接收单元
        2.3.3 信号探测和采集单元
    2.4 探测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星载激光雷达的信号模拟和噪声特性分析
    3.1 基于实际消光系数的星载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模拟
        3.1.1 大气消光模式
        3.1.2 基于实际消光系数的信号模拟
        3.1.3 星载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模拟
    3.2 激光雷达的噪声特性分析
        3.2.1 探测器噪声特性分析
        3.2.2 激光雷达实际噪声特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垂直消光廓线的精确反演和数据应用研究
    4.1 米散射激光雷达经典反演算法
        4.1.1 Collis斜率法
        4.1.2 Klett方法
        4.1.3 Femald方法
    4.2 Fernald反演算法的不确定度分析
        4.2.1 激光雷达比
        4.2.2 后向散射比
        4.2.3 信噪比
    4.3 垂直消光廓线的精确反演
    4.4 激光雷达信号的数据预处理
        4.4.1 重叠因子几何校正
        4.4.2 激光雷达信号的背景噪声
        4.4.3 基于激光雷达信号特征的数据平滑
    4.5 典型重污染过程的数据应用研究
        4.5.1 站点与数据来源介绍
        4.5.2 有云天气下的霾污染过程
        4.5.3 有云天气下的沙尘污染过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颗粒物浓度估算研究
    5.1 特征数据描述与筛选
        5.1.1 光学特征数据描述
        5.1.2 其他特征数据
        5.1.3 基于逐步判别法的特征筛选
    5.2 神经网络介绍及优化参数设置
        5.2.1 后向传播神经网络
        5.2.2 基于遗传算法的后向传播神经网络
    5.3 基于神经网络的颗粒物浓度辨识
        5.3.1 基于线性回归的颗粒物浓度辨识
        5.3.2 基于BP的颗粒物浓度辨识
        5.3.3 基于GA-BP的颗粒物浓度辨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内容
    6.2 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油液污染度反射式光纤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油液污染度检测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油液污染度反射式光纤检测原理
    2.1 油液污染度等级标准
        2.1.1 NAS1638 油液污染度等级标准概述
        2.1.2 ISO4406 污染度等级标准
    2.2 油液污染度反射式光纤检测原理
        2.2.1 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器检测原理
        2.2.2 发射光纤出射光场分布规律
        2.2.3 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原理分析
    2.3 油液污染度调制函数
    2.4 反射式光纤传感器光纤排列方式
    2.5 本章小结
3 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输出特性分析
    3.1 单发射单接收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输出特性
        3.1.1 单发射单接收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模型
        3.1.2 单发射单接收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输出特性仿真分析
    3.2 单发射双接收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输出特性
        3.2.1 单发射双接收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模型
        3.2.2 单发射双接收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输出特性仿真分析
    3.3 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参数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系统设计
    4.1 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系统结构
    4.2 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调理电路设计
        4.2.1 调理电路架构设计
        4.2.2 电路元件选型
        4.2.3 电路原理图设计
    4.3 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输出特性实验
    5.1 实验台的搭建
        5.1.1 不同污染等级液压油液配制
        5.1.2 实验台搭建
    5.2 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静态标定
        5.2.1 单发射单接收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静态标定
        5.2.2 单发射双接收反射式光纤油液污染度检测传感器静态标定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构型设计及绿色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市场与应用
        1.1.1 柴油机油基础油
        1.1.2 车辆传动设备油基础油
        1.1.3 工业润滑油基础油
        1.1.4 润滑油调和组分
        1.1.5 抗磨剂
    1.2 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研究进展
        1.2.1 新戊基多元醇酯
        1.2.2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
        1.2.3 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
        1.2.4 小结
    1.3 酯类基础油合成原料的选择
        1.3.1 新戊基多元醇的选择
        1.3.2 二元羧酸的选择
        1.3.3 一元醇的选择
        1.3.4 一元羧酸的选择
    1.4 催化剂在酯类基础油合成中的应用
        1.4.1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
        1.4.2 杂多酸
        1.4.3 复合金属氧化物
        1.4.4 分子筛
        1.4.5 酸改性的活性炭
        1.4.6 脂肪酶
        1.4.7 小结
    1.5 绿色分离技术在酯类基础油合成过程中的应用
        1.5.1 氮气携水法
        1.5.2 减压法
        1.5.3 反应蒸馏法
        1.5.4 吸附法
        1.5.5 小结
    1.6 绿色分离技术在酯类基础油精制过程中的应用
        1.6.1 分子蒸馏法
        1.6.2 吸附分离法
        1.6.3 氮气气提法
        1.6.4 小结
第2章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合成机理分析
    2.1 催化剂设计
    2.2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评价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2.2.3 催化活性评价装置及方法
    2.3 锡锆复合氧化物制备条件的优化
        2.3.1 锡锆摩尔比的优化
        2.3.2 pH的优化
        2.3.3 沉淀剂的优化
        2.3.4 水热温度的优化
        2.3.5 水热时间的优化
        2.3.6 催化剂母液浓度的优化
        2.3.7 催化活性对比
    2.4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表征
        2.4.1 分析仪器、测试条件及样品处理方法
        2.4.2 XRD分析
        2.4.3 Raman spectra分析
        2.4.4 N_2 physisorption分析
        2.4.5 XPS与ICP-OES分析
        2.4.6 SEM分析
    2.5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合成机理分析
        2.5.1 合成机理分析
        2.5.2 验证实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成型与表征
    3.1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成型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成型方法
        3.1.3 评价方法
        3.1.4 成型条件考察
        3.1.5 成型方案优化
    3.2 成型催化剂的表征
        3.2.1 分析仪器、测试条件及样品处理方法
        3.2.2 XRD分析
        3.2.3 N_2 physisorption分析
        3.2.4 XPS与ICP-OES分析
        3.2.5 NH_3-TPD与Py-IR分析
        3.2.6 SEM分析
        3.2.7 DLS分析
        3.2.8 TG-DSC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粘度酯类基础油合成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1 实验装置、试剂、步骤及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4.1.1 实验装置与试剂
        4.1.2 实验步骤
        4.1.3 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4.2 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2.1 第一步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建立
        4.2.2 第二步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建立
    4.3 内、外扩散影响的消除
        4.3.1 成型催化剂用量对羧基转化率的影响
        4.3.2 外扩散影响的消除
        4.3.3 内扩散影响的消除
    4.4 三羟甲基丙烷与戊二酸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4.1 反应温度及时间对羧基转化率和酸值的影响
        4.4.2 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4.4.3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4.5 第一步反应产物与2-乙基己酸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5.1 反应温度及时间对2-乙基己酸转化率和酸值的影响
        4.5.2 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4.5.3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4.6 第一步反应产物与正庚酸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6.1 反应温度及时间对正庚酸转化率和酸值的影响
        4.6.2 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4.6.3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4.7 混合酸酯合成反应的转化率的估算
    4.8 反应历程及催化机理分析
    4.9 梯度升温实验
    4.10 失活催化剂的再生研究
        4.10.1 失活机理分析
        4.10.2 失活催化剂的再生实验
    4.11 本章小结
第5章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5.1 实验装置、试剂、油品合成及性能测试方法
        5.1.1 实验装置与试剂
        5.1.2 油品合成方法
        5.1.3 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5.2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物料配比优化
        5.2.1 正交试验设计
        5.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5.2.3 对比实验
    5.3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合成条件优化
        5.3.1 正交试验设计
        5.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5.3.3 合成方案优化
    5.4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粗产品的性能分析
        5.4.1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
        5.4.2 基本物性分析
        5.4.3 模拟蒸馏分析
        5.4.4 GPC分析
        5.4.5 ~(13)C-NMR分析
        5.4.6 ~1H-NMR分析
    5.5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构效关系研究
        5.5.1 二元羧酸对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基本物性的影响
        5.5.2 增粘机理分析及构效关系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6.1 实验装置、试剂及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6.1.1 实验装置与试剂
        6.1.2 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6.2 探索性实验
        6.2.1 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分子构型设计
        6.2.2 双酯型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方法
        6.2.3 双酯型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实验总结
        6.2.4 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的合成探索
    6.3 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合成条件的优化
        6.3.1 第一步反应条件的优化
        6.3.2 第二步反应条件的优化
        6.3.3 氮气流量与搅拌速度的优化
        6.3.4 小结
    6.4 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粗产品的性能分析
        6.4.1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
        6.4.2 基本物性分析
        6.4.3 GC-MS与模拟蒸馏分析
        6.4.4 GPC分析
        6.4.5 ~(13)C-NMR分析
        6.4.6 ~1H-NMR分析
    6.5 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的构效关系研究
        6.5.1 二元羧酸对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基本物性的影响
        6.5.2 一元醇对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基本物性的影响
        6.5.3 增粘机理分析及构效关系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精制研究
    7.1 实验装置、试剂、精制步骤及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7.1.1 实验装置及试剂
        7.1.2 精制步骤
        7.1.3 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7.2 分子蒸馏精制实验
    7.3 粗产品与精制产品的性能测试
        7.3.1 基本物性分析
        7.3.2 元素分析
        7.3.3 GPC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过程强化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合物分解研究进展
        1.2.1 降压分解
        1.2.2 注热法/注抑制剂法
        1.2.3 降压注热/注抑制剂联合法
        1.2.4 其他分解法
    1.3 水合物分解动力学模型
        1.3.1 降压分解模型
        1.3.2 热分解模型
        1.3.3 其他分解模型
    1.4 水合物分解强化应用
        1.4.1 水合物岩心饱和度分析
        1.4.2 水合物法储运天然气供气
    1.5 本文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技术路线及内容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水合物分解过程强化研究
    2.1 水合物分解过程强化实验部分
        2.1.1 水合物分解过程强化实验设计理论分析
        2.1.2 实验设备及材料
        2.1.3 实验方法及步骤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注水温度对水合物分解过程强化的影响
        2.2.2 注水速率对水合物分解过程强化的影响
        2.2.3 注液类型对水合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2.2.4 水合物分解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合物快速分解模型构建
    3.1 模型构建
    3.2 注水分解水合物模型
    3.3 注60wt.%乙二醇溶液分解水合物模型
    3.4 注3.5wt.%氯化钠溶液分解水合物模型
    3.5 水合物快速分解动力学模型综合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底沉积物中水合物的分解强化
    4.1 水合物岩心样品理化性质
        4.1.1 水合物分解气组成分析
        4.1.2 沉积物的物性分析
    4.2 天然气水合物岩心制作及快速分解实验
        4.2.1 实验设备及方法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水合物强化分解模型修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合物岩心饱和度快速测试
    5.1 水合物饱和度测试理论及系统设计
        5.1.1 主体高压分解釜设计
        5.1.2 辅助系统
    5.2 水合物岩心饱和度计算软件
    5.3 水合物饱和度测试系统操作方法
    5.4 水合物饱和度测试系统性能验证实验
        5.4.1 实验设备及材料
        5.4.2 实验方法及步骤
    5.5 实验验证结果分析
        5.5.1 饱和度测试系统可靠性分析
        5.5.2 饱和度测试系统效率分析
        5.5.3 快速分解模型用于分解预测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铝酸锂真空碳热还原制备金属锂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锂的性质
        1.1.1 金属锂的物理性质
        1.1.2 金属锂的化学性质
    1.2 锂的资源现状
        1.2.1 全球锂资源状况
        1.2.2 中国锂资源状况
    1.3 锂的应用
    1.4 金属锂的生产及工艺
        1.4.1 熔盐电解法
        1.4.2 热还原法
        1.4.3 真空热还原法与熔盐电解法比较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真空条件下碳酸锂分解及铝酸锂制备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碳酸锂分解过程的理论分析
        2.2.1 碳酸锂热分解的热力学分析
        2.2.2 碳酸锂分解过程的热分析动力学
        2.2.3 碳酸锂分解存在的问题
    2.3 铝酸锂合成过程的理论分析
        2.3.1 铝酸锂合成的热力学分析
        2.3.2 铝酸锂的稳定性对比
    2.4 实验原料及实验方法
        2.4.1 实验原料
        2.4.2 实验方案
        2.4.3 实验设备
        2.4.4 分析测试
        2.4.5 评价指标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1 铝酸锂真空条件下的制备
        2.5.2 铝酸锂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铝酸锂碳热还原反应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铝酸锂碳热还原过程的热力学原理
        3.2.1 LiAlO_2碳热还原的热力学分析
        3.2.2 添加CaO的 LiAlO_2 碳热还原热力学分析
    3.3 实验原料及实验方法
        3.3.1 实验原料
        3.3.2 实验方案
        3.3.3 实验设备
        3.3.4 分析测试
        3.3.5 评价指标
    3.4 铝酸锂真空碳热还原的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反应条件对LiAlO_2真空碳热还原率的影响
        3.4.2 不同反应条件对LiAlO_2真空碳热还原剩余物的影响
        3.4.3 铝酸锂真空碳热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
    3.5 LiAlO_2真空碳热还原反应的锂蒸气冷凝
    3.6 Li蒸气与CO逆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3.6.1 Li蒸气与CO逆反应的理论计算
        3.6.2 CO气氛下锂蒸气的冷凝的实验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铝酸锂真空碳热还原制备Al-Li合金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
        4.2.1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
        4.2.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系综
        4.2.3 Materials Studio软件
        4.2.4 团簇
    4.3 Al-Li团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3.1 Al_nLi_n(n=2-12)团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3.2 Al_(18)Li_6团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4 铝液冷凝锂蒸气的理论计算
    4.5 铝液冷凝锂蒸气的实验研究
        4.5.1 实验原料及实验方法
        4.5.2 LiAlO_2真空碳热还原蒸气的铝液冷凝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l-Li合金真空蒸馏制备金属锂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Al-Li合金真空蒸馏的理论研究
        5.2.1 Al-Li合金真空蒸馏的热力学
        5.2.2 Al-Li合金真空蒸馏动力学研究
    5.3 锂蒸气真空条件下的冷凝机理
        5.3.1 锂蒸气饱和蒸气压计算
        5.3.2 锂蒸气冷凝过程
        5.3.3 锂蒸气冷凝率
        5.3.4 锂蒸气的形核冷凝
    5.4 Al-7.87%Li合金真空蒸馏实验
        5.4.1 实验原料及方法
        5.4.2 结果与讨论
    5.5 锂蒸气真空条件下的挥发冷凝实验
        5.5.1 实验原料及方法
        5.5.2 结果与讨论
    5.6 Al-7.87%Li合金真空蒸馏制备金属锂的实验研究
        5.6.1 实验原料及方法
        5.6.2 结果与讨论
    5.7 新工艺金属锂直收率及锂含量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学术交流
附录 B Wilson方程活度预测所用的主要Matlab程序

(7)海泡石矿粉射流分级机喷嘴的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射流分级技术概述
        1.2.1 射流分级技术发展
        1.2.2 射流分级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1.3 气固两相射流研究进展
        1.3.1 气固两相射流实验研究
        1.3.2 气固两相射流数值模拟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来源
第2章 海泡石矿粉颗粒物性参数检测
    2.1 基于矿粉物性检测仪的海泡石矿粉多参数检测
        2.1.1 海泡石矿粉分散度检测
        2.1.2 海泡石矿粉密度检测
        2.1.3 海泡石矿粉压缩度计算
    2.2 海泡石矿粉粒度分布检测
    2.3 海泡石矿粉粘度检测
    2.4 海泡石矿粉颗粒形貌结构检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结构喷嘴流场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
    3.1 射流分级喷嘴流场性能分析
        3.1.1 射流分级喷嘴主要参数选择
        3.1.2 气固两相流计算模型
        3.1.3 射流分级喷嘴内外流场的仿真步骤
        3.1.4 射流分级喷嘴内部仿真分析
        3.1.5 射流分级喷嘴外流场仿真分析
    3.2 射流分级喷嘴结构优化
        3.2.1 射流分级喷嘴性能评价标准
        3.2.2 正交因素的选择
        3.2.3 相互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
        3.2.4 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3.2.5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泡石矿粉颗粒射流分级实验研究
    4.1 射流分级实验平台搭建
    4.2 射流分级效果评价指标
    4.3 单因素射流分级实验研究
        4.3.1 圆弧半径对海泡石矿粉颗粒射流分级的影响
        4.3.2 喷嘴出口长度对海泡石矿粉颗粒射流分级的影响
        4.3.3 喷嘴出口高度对海泡石矿粉颗粒射流分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参与项目和所获奖励

(8)碳酸铈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稀土抛光粉概述
        1.1.1 稀土抛光粉简介
        1.1.2 稀土抛光粉发展历程
        1.1.3 稀土抛光粉的分类
        1.1.4 稀土抛光粉的应用
    1.2 稀土抛光粉前驱体制备
        1.2.1 碳酸氢铵为沉淀剂
        1.2.2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为沉淀剂
        1.2.3 草酸盐和NH_3·H_2O为沉淀剂
    1.3 超重力技术及其应用
        1.3.1 超重力技术
        1.3.2 超重力技术的优势及其研究
        1.3.3 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1.4 热分析动力学
        1.4.1 热分析方法简介
        1.4.2 速率常数
        1.4.3 热分析动力学方法
        1.4.4 热分析动力学技术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创新
2.实验部分
    2.1 碳酸铈的制备
    2.2 热分析方法
    2.3 动力学参数求解过程
        2.3.1 Flynn-Wall-Ozawa法求活化能
        2.3.2 机理函数的判定
        2.3.3 指前因子的求解
    2.4 表征方法
3.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1 粒度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碳酸铈热分解动力学数据处理与分析
        3.2.1 pH=9制备的碳酸铈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3.2.2 OP-10对碳酸铈热分解DSC曲线的影响
        3.2.3 OP-10含量15%的碳酸铈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3.2.4 Ce(NO_3)_3 浓度0.6mol/L制备的碳酸铈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3.2.5 碳酸铈热分解动力学分析小结
4.碳酸铈热分解过程分析
    4.1 碳酸铈的形貌
    4.2 碳酸铈的分解过程
        4.2.1 碳酸铈TG-DSC曲线
        4.2.2 XRD变化过程分析
        4.2.3 傅里叶红外光谱变化过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对置线圈的船机油液污染物检测芯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液检测技术的发展
        1.2.2 油液中颗粒物的检测
        1.2.3 油液中水分的检测
        1.2.4 油液中空气的检测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2 对置线圈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2.1 对置线圈传感器的检测分析
    2.2 对置线圈检测传感器的建模仿真
        2.2.1 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的应用
        2.2.2 对置线圈检测传感器的建模
        2.2.3 对置线圈自感和互感仿真计算
    2.3 电感式传感器检测原理
        2.3.1 螺线圈的磁感
        2.3.2 电磁涡流效应的分析
        2.3.3 两个线圈的互感
        2.3.4 线圈的自感
        2.3.5 线圈的连接方式
    2.4 电容式传感器检测原理
        2.4.1 电容传感器分析
        2.4.2 电容器的边缘效应
    2.5 本章小结
3 对置线圈检测芯片的设计和制作
    3.1 检测微流道形状设计
    3.2 电感线圈的设计
        3.2.1 对置线圈的电感仿真
        3.2.2 对置线圈的电容仿真
    3.3 对置线圈检测芯片的制作
    3.4 本章小结
4 检测系统的搭建和实验对比
    4.1 检测系统的搭建
    4.2 多参数对置线圈传感器检测芯片油液检测实验
        4.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4.2.2 电感检测
        4.2.3 电容检测
    4.3 单线圈和对置线圈检测对比
    4.4 环形流道与传统流道的实验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对置线圈芯片检测装置的优化研究
    5.1 激励频率对对置线圈检测芯片的影响
        5.1.1 激励频率对电感检测模式的影响
        5.1.2 激励频率对电容检测模式的影响
    5.2 线圈匝数对对置线圈检测芯片的影响
        5.2.1 线圈匝数对电感检测模式的影响
        5.2.2 线圈匝数对电容检测模式的影响
    5.3 检测芯片的优化仿真
        5.3.1 两个螺线圈之间的间距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5.3.2 线圈内加入硅钢片的仿真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功能材料协同调驱作用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低渗裂缝性油藏开发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低渗裂缝性油藏开发现状
        1.2.2 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研究现状
        1.2.3 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存在的问题
    1.3 纳米驱油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现状
        1.3.1 纳米二氧化硅的驱油机理
        1.3.2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BCMS调剖体系的构筑及深部运移封堵性能
    2.1 实验部分
    2.2 BCMS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2.2.1 BCMS的制备方法
        2.2.2 BCMS粒径及粒度分布
        2.2.3 BCMS结构及功能特性
        2.2.4 BCMS双层覆膜微观形貌
    2.3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构筑及性能评价
        2.3.1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悬浮性能评价
        2.3.2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可注入性
        2.3.3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耐温耐盐性能
        2.3.4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粘接有效期
        2.3.5 双层覆膜微米颗粒DLVO
    2.4 BCMS多孔介质深部运移及封堵性能
        2.4.1 注入速度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2.4.2 BCMS浓度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2.4.3 BCMS注入量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2.4.4 注入方式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2.4.5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渗透率界限
        2.4.6 BCMS在多孔介质中的深部运移分布形态
    2.5 BCMS多孔介质深部运移数学模型
        2.5.1 数学模型假设条件
        2.5.2 控制方程
        2.5.3 解析解推导
        2.5.4 岩心压降公式
        2.5.5 岩心压降和数学模型拟合
        2.5.6 参数敏感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二氧化硅驱油体系的构筑及界面特性研究
    3.1 实验原理与方法
        3.1.1 材料与表征方法
        3.1.2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原理
        3.1.3 原位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原理
    3.2 粒径可控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
        3.2.1 氨水浓度对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3.2.2 TEOS浓度对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3.2.3 水浓度对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3.3 纳米二氧化硅驱油体系的构筑及界面性能研究
        3.3.1 纳米SiO_2粒度分布及微观形貌
        3.3.2 部分疏水改性纳米SiO_2对动态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3.3.3 改性纳米SiO_2颗粒在油水界面的饱和吸附浓度
        3.3.4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物化性能分析
    3.4 纳米SiO_2在固-液及液-液两相界面的吸附-脱附规律
        3.4.1 纳米SiO_2颗粒在液-液界面吸附规律研究
        3.4.2 纳米SiO_2颗粒在固-液界面吸附-脱附规律研究
    3.5 纳米SiO_2固-液界面的吸附对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变规律研究
        3.5.1 颗粒浓度对纳米SiO_2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影响规律
        3.5.2 不同温度对纳米SiO_2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影响规律
        3.5.3 金属离子对纳米SiO_2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影响规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BCMS/纳米SiO_2微观驱油机理及微观封堵机理研究
    4.1 模型设计及实验原理
        4.1.1 纳米SiO_2微流控实验平台及芯片模型
        4.1.2 二维变径模型BCMS封堵实验
    4.2 纳米SiO_2驱油体系的微观流动特征和微观驱油机理
        4.2.1 2-D微通道中纳米颗粒对孔喉被困油滴的启动机理
        4.2.2 2-D网格裂缝中纳米颗粒对残余油的启动机理
        4.2.3 2.5-D多孔介质中纳米颗粒对残余油的启动机理
    4.3 BCMS在二维变径通道中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研究
        4.3.1 直通道中BCMS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
        4.3.2 平行双通道中BCMS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
        4.3.3 弯曲通道中BCMS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
        4.3.4 BCMS与裂缝宽度/孔喉直径的封堵匹配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效果及驱油机理研究
    5.1 实验部分
    5.2 BCMS调剖体系的注入参数优化及调驱效果
        5.2.1 注入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2.2 注入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3 纳米SiO_2驱油体系的主控因素及驱油界限
        5.3.1 注入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3.2 注入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3.3 注入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3.4 纳米SiO_2驱油体系的驱油界限研究
        5.3.5 纳米SiO_2动态吸附量-采收率的变化规律
    5.4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效果及机理研究
        5.4.1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效果分析
        5.4.2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公式参数及符号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光阻积分式颗粒粒度测试方法的模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辅助废旧锂电池电极材料有价金属提取与重组基础研究[D]. 付元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星载气溶胶激光雷达的模拟仿真和反演算法应用研究[D]. 付松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油液污染度反射式光纤检测技术研究[D]. 梁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构型设计及绿色合成研究[D]. 胡少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5]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过程强化技术及应用研究[D]. 郭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铝酸锂真空碳热还原制备金属锂的工艺研究[D]. 施磊.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7]海泡石矿粉射流分级机喷嘴的模拟与实验研究[D]. 朱文牧. 湘潭大学, 2020(02)
  • [8]碳酸铈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研究[D]. 王硕.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对置线圈的船机油液污染物检测芯片研究[D]. 孙广涛.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10]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功能材料协同调驱作用与机理研究[D]. 程婷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标签:;  ;  ;  

光刻胶整体粒径测量方法的仿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