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

中央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

一、中央政府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华,王向花[1](2021)在《“八一”纪念与苏区政治动员》文中指出"八一起义"爆发六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将其设置成红军诞生日,为苏维埃政权的重要纪念日,从而在制度层面确定了纪念日的政治动员属性。苏区在"八一"建军节纪念中,通过阅兵典礼、文娱活动、游行示威、纪念专刊等方式进行了仪式动员。"八一"纪念话语通过揭露日寇残暴行径、呈现国民党反动派罪行、弘扬红军英勇作战精神、诠释中共政治主张进行了政治动员。"八一"建军节纪念在追思南昌起义伟业、缅怀起义英烈的同时,也成为中共开展政治动员的途径,苏区民众被广泛地动员起来,并自觉地参加苏维埃的各项事业。

祝勇[2](2021)在《故宫文物南迁》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1年9月19日早上九点,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的李宗侗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出北京南城丞相胡同的家门,乘一辆洋车前往故宫博物院上班,过顺直门1,听到路边叫卖号外的声音,他让车夫停车,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的大字标题,让他悚然一惊。2

许璐[3](2021)在《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体系完整、特征突出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造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取得的历史经验为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证选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界定相关的概念,概括研究的现状,阐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介绍史料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指出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重难点。第二部分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与基础。主要梳理分析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实践基础以及中央苏区时期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第三部分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具体阐述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分析中央苏区时期根据教育对象的现状和特点分类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系统总结中央苏区时期借助什么样的载体和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取得的实效性。第四部分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评价。重点对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从保障革命战争胜利和根据地政权巩固、推动中央苏区社会进步及社会新风尚形成两方面阐述其历史作用。其次分析其主要特点,主要有理论武装、思想引领;唤醒意识、激发情感;利益驱动、保障人权;喜闻乐见,贴近生活。最后总结其历史经验,其经验概括为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树立“接地气、烟火气”的思想政治教育作风。第五部分为结语。

晋江艳[4](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认为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董鹏林[5](2021)在《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民政协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唯一由界别组成的政治组织,其性质定位和功能优势都需要依托界别才能得以良好实现。界别是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单位,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在中国制度体系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制度意义。随着新时代国家治理复杂性的日益增长,基于界别组成的人民政协具有应对国家治理复杂性日益增长问题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断赋予人民政协新定位新使命,开始深度挖掘人民政协界别制度所蕴含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规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步骤,提出了界别优化的问题,足见人民政协界别问题的重要性。既然人民政协界别制度蕴含着丰富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什么其仍面临社会影响力偏弱,社会认同感不足等问题呢?其原因是复杂的。由此,从其生成演进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面临的问题与不足等方面来全方位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界别相关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界别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学术界在中共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支撑的基础上,采用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学等学科的理论工具对界别问题进行了丰富的深具启发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为实现界别进一步优化,推进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深化界别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资源。尽管如此,学术界对人民政协界别问题仍存在认识不清、论述不透,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制度比较方法等方法,对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演进、面临的不足与优化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强调系统全面的同时也注重针对性,以此来加深社会对人民政协界别制度价值和制度优势的认识和理解。具体而言,论文在结构安排上主要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价值、国内外关于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首先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如职业代表制、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以及界与界别等几个概念,为认识界别问题提供良好的理论视角;其次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产生的政治上的包容性、设置上的平等性、组织上的精英性与运行上的协商性等几方面特征。之后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有助于政治吸纳、政治社会化以及政治协调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对人民政协界别有了一个直观和整体的认识与印象。第三章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如统一战线思想、政党理论、人民政协思想与人民民主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如和同思想、中庸思想、仁政思想和天下为公思想等。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基于人民政协界别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的学术判断,将在鸦片战争后产生的“合群”思想作为人民政协界别制度开始萌发的起点。由此可分为,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2012),快速发展阶段(2012至今)等四个阶段,这表明了界别制度的内生性。其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与酝酿而厚积薄发的演进过程,是中国人民的重大制度创造,不仅在中国具有重要制度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第五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本章是由第四章衍生出来的,是对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深入分析,主要分析了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也就是推动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动力;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趋势与主要经验。以此为认识界别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奠定基础。第六章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不足与优化路径。主要论述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包括社会影响力不足、界别设置重叠交叉、界别委员身份认同感不强、界别履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优化界别的主要原则,要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吸纳性与代表性、扩大政治参与和实现政治稳定三个方面的张力,将这些张力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界别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界别优化的具体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调整与优化政协界别设置,改善界别委员结构与履职效果,建立健全界别履职常态化机制平台等几个方面优化策略。本文的创新观点有:一是提出人民政协界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制度成果,是对各类民主制度实践经验的集大成的结果。二是人民政协界别呈现出差序结构,具有政治社会化、政治吸纳与政治协调的功能。三是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是在统战逻辑、资政逻辑和社会逻辑等三重逻辑的互动共构之下实现的。总之,本文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来系统研究人民政协界别,丰富了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成果,为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孙瑞静[6](2021)在《《中央日报》禁烟禁毒宣传研究(1929-1937)》文中研究说明《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最具权威的机关报,旨在宣传国民党政权的大政方针,维护国民政府之形象。《中央日报》在南京出版9年间(1929-1937),正值国民政府训政之始,禁烟禁毒政策之制定与实行作为政府形象的重要体现,亦受到该报之重视。通过对《中央日报》在南京出刊9年内有关禁烟禁毒宣传文本的分析,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在禁烟禁毒层面的社会治理情况以及《中央日报》在禁烟禁毒宣传方面所起之作用。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对于《中央日报》的发展过程以及报刊中所涉烟毒议题进行介绍;第二,研究《中央日报》对南京中央政府禁烟禁毒态度的前后转变、不同阶段所制定实施之具体政策以及中央禁烟机构在禁烟宣传上所做之努力的相关报道;第三,研究《中央日报》文本所呈现的有关地方禁烟禁毒议题的报道,分析地方各界对中央禁政之监督、地方政府所实行之禁烟政策以及地方政府与民间团体在禁烟禁毒宣传方面所做之努力,同时《中央日报》不忘揭露地方严厉禁烟声中存在的阻碍因素;第四,研究《中央日报》中所呈现的有关国际社会所涉我国禁烟禁毒议题的报道,分析国际社会对中国禁政的促进与阻碍作用,以及中国面对外国势力对于中国禁政之阻碍所采取之措施;第五,研究《中央日报》禁烟禁毒的宣传策略与方式。研究表明:《中央日报》对禁烟禁毒议题的宣传及时、内容涉及面广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第六,对《中央日报》的禁烟禁毒宣传所起的作用以及其在宣传方面存在的不彻底性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可知:《中央日报》在南京出版的9年间对南京国民政府的禁烟禁毒活动进行了充分的宣传报道,但其本身所具有的官方性质使得禁烟禁毒的报道缺乏全面性。

张磊[7](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表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赵子夜[8](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曹春荣[9](2021)在《中央苏区对红军烈士的褒扬与纪念》文中研究说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共中央及其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军委、中革军委,曾在苏区军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对红军烈士的褒扬与纪念活动,产生了良好作用及深远影响。一1931年1月15日,统一领导全国苏区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小布成立,周恩来、项英、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为委员。

王欢[10](2021)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幼年走向成熟、从低谷走向高峰的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长足发展,对外交往更是在这幅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彰显了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审时度势处理国际国内关系的能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直至新中国的建立,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竞争与合作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总结历史经验,阐释当代启示,会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大有裨益。论文以此为核心,首先从日本侵华导致中国外部民族矛盾激化、内部阶级矛盾尖锐的时代大背景,以及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出发,阐明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对实现抗日救亡,建立新中国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意义。继而通过梳理,明确了马列主义的外交思想是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理论渊源,近代西方和中国传统外交思想是文化渊源,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交往则是对外交往的实践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主旗帜,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人民革命的利益与要求。为实现争取外援,为抗日战争胜利创造有利国际环境;反对外来干涉,为建立新中国提供外部保障这两大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认识和探索外部世界,处理对外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三大指导原则:一是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同党内教条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作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并逐渐完善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二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中国革命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需要国际力量的援助。在处理中国革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中国共产党奉行“以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力更生是内因,争取外援是外因,只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才能赢得更多的外援;而更多的外援反过来又会促进自力更生。三是利用矛盾,为我所用。这项原则的提出和逐步贯彻到中共中央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过程中,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教条主义束缚,走向成熟。以上对外交往的指导原则形成了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对外交往的战略方针。论文将其概括为三点,分别是: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反美的“中间地带[1]”战略;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2]”战略。首先,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苏联对外政策和共产国际七大策略路线的转变,契合了中国共产党转变对外政策的自身需求。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的召开,使中国共产党突破了一直以来“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思想桎梏,决定通过联合英美、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来克服民族危机,解决国共问题。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构想虽已提出,实施起来却是一波三折。英美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对日绥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国共关系紧张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共产党一度抛弃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重回“反对一切帝国主义”。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迅速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对日宣战。美国此时已成为对中国政局影响力最大的国家,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重提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国际统一战线战略的实质就是联合美国,其实施也主要是围绕对美政策所展开,但中国共产党始终视苏联为中国革命最可靠的盟友这一立场从未改变。其次,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战后人民渴望和平,苏美寻求妥协,国民党内战准备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经历了短暂的和平民主新阶段。但只要蒋介石国民党武力灭共的阶级本性不改变;美国扶蒋反共,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和附庸的对华政策的本质不改变,内战爆发就不可避免。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他指出:“美国和苏联之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非、亚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以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3]”。毛泽东认为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应是“中间地带”的国家与美帝国主义及其附庸之间的矛盾,具体到中国就是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据此,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着名论断。“中间地带”战略将斗争矛头直指美帝国主义,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战后欲突破美苏两个大国对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垄断,走独立自主道路的诉求。再次,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冷战爆发并加剧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暂时放弃“中间地带”理论,提出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表明了在美苏冷战中,中国共产党支持苏联的坚定立场。在以上对外交往原则和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进行了既合作又斗争的对外交往实践。中国共产党通过揭露和反对“远东慕尼黑”阴谋,采取坚持抗战的长期战略方针援助苏联卫国战争,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等行动践行了独立自主原则。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努力从美、英、苏等国寻求外援。通过利用美日、美蒋矛盾,处理“皖南事变”;利用美苏与国民党矛盾,化解第三次国共危机;利用美苏与苏蒋矛盾,争夺东北,践行了利用矛盾,为我所用原则。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接待埃德加·斯诺等国际友人和国际团体、组织,教育日本士兵成为反战勇士的“民间外交”,以及接待美军观察组派驻延安的“半官方外交”践行了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突破“中间地带”,与美蒋反动派进行了坚决斗争。冷战加剧后,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支持苏联。通过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所取得的成就,把对外交往的历史经验归纳为四条:一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二是坚持以民为本,壮大自身力量;三是坚持开放包容的胸襟,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四是求同存异,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全面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成就和经验,对继承发扬对外工作的优良传统,更好地厘清新形势下做好外交工作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启示意义。论文最后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当代启示,即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动摇;重视开展民间外交;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二、中央政府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央政府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论文提纲范文)

(1)“八一”纪念与苏区政治动员(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度动员:纪念日的设计
二、仪式动员:纪念日的活动
    (一)召开纪念大会
    (二)引入文娱体育活动
    (三)举行游行示威活动
    (四)报刊开辟“八一”纪念专栏专版
三、话语动员:纪念日的旨趣
    (一)呈现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
    (二)呈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行为
    (三)彰显红军地位,弘扬革命精神
四、纪念政治动员功能的实现
    (一)参加红军
    (二)拥军优属
    (三)参加经济建设
结语

(2)故宫文物南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
    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
    二、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三、宫殿前小山般堆起文物箱
    四、文物连夜运出故宫
    五、列车停在浦口,不知道往哪里开
    六、请你明天九点钟再来一次
第二章一番风雨路三千:徘徊京沪
    一、上海仁济医院的“临时周转房”
    二、故宫文物中存在赝品
    三、马衡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
    四、影印《四库全书珍本》
    五、上海预展会取得“轰动效应”
    六、中国文物第一次有组织地走向国际
    七、文物在六朝古都安家
    八、易培基不可能活着看到洗清冤案了
    九、千军万马的内迁洪流
    十、运出南京的最后机会
第三章谁念客身轻似叶:西迁南路
    一、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飞机炸平了
    二、长沙至贵阳有土匪出没
    三、安顺郊外的理想山洞
    四、烟波一笠,回首江天
    五、赴苏展品的安全,令故宫同人感到揪心
    六、安顺待不下去了
    七、在巴县的竹海中隐匿形迹
第四章千军万马一条江:西迁中路
    一、把两千多箱文物抛在南京,让马衡无比自责
    二、不易受潮湿的物品暂存重庆
    三、宜宾也不安全
    四、装满文物的木船纤绳断了
    五、轰炸乐山的纪录片成为日本空军的“样板片”
    六、当学术巨匠遭遇大足石刻
第五章到晚才知身是我:西迁北路
    一、一个家庭的“南迁”
    二、军火库做文物库房
    三、在大雪中翻越秦岭
    四、大慈寺僧人要遵守来自故宫的“戒规”
    五、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
    六、大火向存满故宫文物的武庙蔓延过来
    七、为守护国宝而牺牲的军人
第六章覆巢犹幸能完卵:沦陷之城
    一、故宫人员关闭了故宫大门
    二、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搞了件大事情
    三、日本收藏的大量文物,实为我国家博物馆之无上妙品
    四、日本投降了,有人半信半疑
    五、华北日军投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六、文物工作者的胜利“纪念碑”
第七章八千里路云和月:东归北返
    一、故宫文物走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
    二、接二连三的翻车事故
    三、你不是学生,你是共产党的代表
    四、台湾,是什么地方啊
    五、南迁文物回到出发地
    六、追缴“小白楼”散佚书画
    七、“故宫盗宝案”尘埃落定
第八章人间毕竟晴方好:一宫两院
    一、文物迁出北平以来最大一次损失
    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三、生命中最后两个字

(3)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史料概况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六、主要研究方法
    七、创新之处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与基础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环境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二、中共早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认识
        三、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奠基
    第三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础
        一、大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井冈山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第四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
        一、党内思想和组织状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二、红军内部的思想与组织状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三、苏区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性
第二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
    第一节 整体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框架
        一、《宣传工作决议案》形成系统的宣传教育思想
        二、《古田会议决议》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三、《反对本本主义》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四、红军政治工作会议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
    第二节 全面系统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
        一、核心是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重点是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关键是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基础是妇女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根本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节 形式多样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一、运用各种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建立各层次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借助纪念和节日庆祝活动动员组织和发动群众
        四、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扩大马克思列宁主义影响
第三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中央苏区革命战争胜利和根据地政权巩固的根本保障
        二、推动了中央苏区社会进步和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理论武装,思想引领
        二、唤醒意识,激发情感
        三、利益驱动,保障人权
        四、喜闻乐见,贴近生活
    第三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
        二、必须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领导
        三、树立“接地气、烟火气”的思想政治教育作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4.2.1 政府机构
        4.2.2 社会团体
        4.2.3 企业内部机构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5.1 社会救济
        5.1.1 灾害救济
        5.1.2 贫民救济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5.2 社会保险
        5.2.1 养老保险
        5.2.2 医疗保险
        5.2.3 伤残保险
        5.2.4 生育保险
        5.2.5 优异贡献待遇
    5.3 社会福利
        5.3.1 民政福利
        5.3.2 职工福利
    5.4 社会优抚
        5.4.1 优待补助
        5.4.2 褒扬抚恤
        5.4.3 安置复员军人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5)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价值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
    2.1 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
        2.1.1 职业代表制
        2.1.2 统一战线
        2.1.3 人民政协
        2.1.4 协商民主
        2.1.5 界与界别
    2.2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
        2.2.1 政治上的包容性
        2.2.2 设置上的平等性
        2.2.3 组织上的精英性
        2.2.4 运行上的协商性
    2.3 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
        2.3.1 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
        2.3.2 人民政协界别的主要功能
第3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3.1.1 统一战线理论
        3.1.2 政党理论
        3.1.3 民主政治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3.2.1 统一战线思想
        3.2.2 人民政协思想
        3.2.3 人民民主思想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和同思想
        3.3.2 中庸思想
        3.3.3 仁政思想
        3.3.4 天下为公思想
第4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
    4.1 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
        4.1.1 合群救国思想的兴起与各界联合的实践(1840-1910)
        4.1.2 政党中心主义的确立与职业代表制思想的传播(1911-1926)
        4.1.3 国共政争与职业代表制的制度实践(1927-1948)
    4.2 人民政协界别的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
        4.2.1 “五一口号”的发布与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1948-1949)
        4.2.2 代行人大职权期间政协界别的设置与运行(1949-1954)
        4.2.3 人大召开后政协界别的曲折发展(1955-1966)
    4.3 人民政协界别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至2012)
        4.3.1 “阶级”话语的空间压缩和重塑
        4.3.2 改革开放新时期各界别整合与发展
        4.3.3 “界别”概念的提出与界别设置的不断调整
    4.4 人民政协界别快速发展阶段(2012 至今)
        4.4.1 新时代大统战格局的提出及对界别发展的意义
        4.4.2 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定位与各界别的发展
        4.4.3 政协界别优化问题提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日程
第5章 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
    5.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三重逻辑
        5.1.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统战逻辑
        5.1.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资政逻辑
        5.1.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社会逻辑
    5.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主要特征
        5.2.1 宏观层面:政协界别基本结构的日趋完善
        5.2.2 微观层面:政协界别调整策略的综合运用
    5.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基本经验
        5.3.1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5.3.2 坚持同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相适应
        5.3.3 坚持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
第6章 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6.1 当前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主要问题
        6.1.1 政协界别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不足
        6.1.2 政协界别设置重叠交叉与涵盖面不足
        6.1.3 政协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不强
        6.1.4 政协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不健全
    6.2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基本原则
        6.2.1 处理好一元领导与多元合作间的张力
        6.2.2 处理好政治吸纳与利益代表间的张力
        6.2.3 处理好政治稳定与政治参与间的张力
    6.3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主要路径
        6.3.1 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
        6.3.2 优化政协界别设置与界别委员结构
        6.3.3 增强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
        6.3.4 建立健全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中央日报》禁烟禁毒宣传研究(1929-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述
    (三)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央日报》禁烟禁毒议题的刊载概况
    第一节 《中央日报》的创刊与发展
    第二节 《中央日报》中禁烟禁毒报道概况
第二章 对中央政府禁烟禁毒议题的报道
    第一节 对中央政府禁烟态度转变的报道
    第二节 对中央政府禁烟禁毒政策的报道
        (一)“断禁”时期
        (二)“渐禁”时期
    第三节 对中央政府禁烟宣传活动的报道
        (一)“六三”禁烟纪念活动
        (二)其他形式的禁烟禁毒宣传
第三章 对地方禁烟禁毒相关议题的报道
    第一节 地方各界对于中央禁政的监督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禁烟禁毒政策
    第三节 地方禁烟禁毒的宣传活动
        (一)地方政府之禁烟禁毒宣传活动
        (二)中华国民拒毒会之禁烟禁毒宣传
    第四节 地方禁烟禁毒之阻力
        (一)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
        (二)民众对于禁政的破坏
第四章 对国际社会推进和阻碍中国禁烟禁毒议题的报道
    第一节 国际舆论对中国禁烟禁毒事业的积极影响
        (一)国际禁烟会议对中国烟毒问题的关注
        (二)国际劳工大会对华工吸食鸦片的关注
        (三)国际媒体对中国烟毒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 外国势力阻挠中国禁烟禁毒事业
        (一)日本在中国实行毒化政策之报道
        (二)其他国家在中国运销毒品之报道
        (三)南洋华侨所受鸦片危害之报道
    第三节 中国方面为取缔外人破坏禁烟禁毒的努力
        (一)制定相关政策
        (二)积极筹备参加国联禁烟会议
        (三)积极宣传南洋华侨禁烟问题
第五章 《中央日报》禁烟禁毒宣传方式与策略
    第一节 官方立场明显
        (一)禁烟禁毒报道内容的官方倾向
        (二)以官方态度回应社会舆论
    第二节 报道形式多样化
        (一)广告形式
        (二)特刊形式
        (三)图片形式
    第三节 采取民族国家视角
第六章 对《中央日报》禁烟禁毒宣传的评价
    第一节 对于禁烟禁毒政策的实施具有推动作用
    第二节 对于禁烟禁毒事业的进展具有监督作用
    第三节 官方立场难免有失偏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运用史料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教学重建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一、重视师资训练
        二、教师薪俸微薄
        三、请愿罢教迭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一、学生费用高昂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一、改订教学科目
        二、教学设施匮乏
        三、教师薪俸微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一、国立东北大学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四、私立辽东学院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一、招生与就业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三、教师管理办法
        四、教师薪俸低微
        五、教学设施不足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一、“六二”罢课斗争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一、民众教育馆
        二、图书馆
        三、民众学校
        四、其他机构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一、识字教育
        二、电化教育
        三、其他教育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1.5 基本概念界定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4.3.1 思想改造
        4.3.2 技能改造
        4.3.3 形象改造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央苏区对红军烈士的褒扬与纪念(论文提纲范文)

(10)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延安时期
        二、对外交往
        三、战略
        四、对外交往战略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评析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硏究方法
    第五节 重难点与创新点、不足
        一、重难点
        二、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缘起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
        二、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
        三、抗日建国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理论和文化渊源
        一、理论渊源——马列主义外交思想
        二、文化渊源——近代西方与中国传统外交思想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与共产国际的交往
        二、与苏联的交往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目标、原则与战略方针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目标
        一、争取外援,为抗战胜利创造有利国际环境
        二、反对外来干涉,为建立新中国提供外部保障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原则
        一、独立自主
        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
        三、利用矛盾,为我所用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战略方针
        一、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方针
        二、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方针
        三、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方针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实践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原则的践行
        一、独立自主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三、利用矛盾,为我所用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方针的实践
        一、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方针的实践
        二、突破“中间地带”的革命实践
        三、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方针的实践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成就、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成就
        一、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三、扩大了国际影响,树立了党的正面形象
        四、确立了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构架
        五、提出了对外经济交往思想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二、坚持以民为本,壮大自身力量
        三、坚持开放包容的胸襟,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
        四、坚持求同存异,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的当代启示
        一、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动摇
        二、重视开展民间外交
        三、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中央政府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八一”纪念与苏区政治动员[J]. 王永华,王向花. 苏区研究, 2021(05)
  • [2]故宫文物南迁[J]. 祝勇. 当代, 2021(04)
  • [3]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许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5]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D]. 董鹏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6]《中央日报》禁烟禁毒宣传研究(1929-1937)[D]. 孙瑞静.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7]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9]中央苏区对红军烈士的褒扬与纪念[J]. 曹春荣. 党史博览, 2021(04)
  • [10]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D]. 王欢. 西北大学, 2021(10)

标签:;  ;  ;  ;  ;  

中央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