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领导思想研究的要点

邓小平领导思想研究的要点

一、邓小平领导思想研究举要(论文文献综述)

江婷[1](2021)在《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吴汝纶德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始终占有核心地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进入了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时期。近代中国,无数有识之士走上救亡与启蒙、变革与革命的道路。处于清末时期的吴汝纶,让教育成为武器,通过学术的力量实现改变国家命运的目的,这一迫切心情,凸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国家的现状,改变国民素质,以求达到兴国强国的目的。吴汝纶的一生都与教育息息相关,是晚清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探路者”、“晚清现代教育的拓荒者”、“制度化教育的开拓者”,是“兼通新旧,融合中西的人物”。吴汝纶的德育思想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持续的学习中逐渐丰富和成熟,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汝纶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达到“普国人而尽教之”“智开然后知德教”的目的以及培养出以“爱国心为主者”的现代人才,这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他所提出的“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智开然后知德教”、“须以养成爱国心为主者”、“无体育则弱”等思想主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吴汝纶的教育思想,也产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系统梳理、专题研究其德育思想的着作、论文较为欠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鉴于以上情况,尝试选取吴汝纶德育思想这一视角,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渊源、实践养成、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首先,详细介绍了吴汝纶先生的生平及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深入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个人背景、理论渊源以及发展历程,认为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既受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也是吴汝纶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思想、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德育现代理论的产物,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萌发、形成、发展和成熟四阶段。其次,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及德育方法。归纳来看,吴汝纶的德育思想主要有“男儿当志在四方”、“德行第一”与“学为立身”相结合的德育目的,以“开民之愚而使之智”、“智开然后知德教”的大德育观,“普国人而尽教之”、“勉成国器”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修身、齐家、治学、为官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培养现代人才的有益尝试等视角高度评价吴汝纶德育思想的重要历史贡献,完整呈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成才与成人的兼顾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在全面论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在目标上、内容上、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并分析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其转化路径进行探索。

陆露[2](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夏承伯[3](2020)在《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现实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发展需要,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特别是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学界对此研究虽有所进展,但以往所做工作很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生产力理论个别问题的提出与反思,这当然十分必要。然而,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的自觉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由此,目前化整为零的碎片化研究和分散性探讨尚待改进,而化零为整的系统化研究和整体性推进亟待改善。传统“征服论”生产力论的实质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的表现,其存在具有现实基础、认识论基础与思想根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失范、人类自身生存系统失调是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与批判是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的前提。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具有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自觉认识与利用自然并与之进行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交换的生产实践过程所具有的现实综合力量,特别是其自然生产力、物质变换以及整体思维等层面使其具有表征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能力的丰富生态内涵,马克思生产力实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力量总和。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内涵的挖掘研究,促使生产力发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发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度之自觉性,促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劳动者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生物属性,是其两者的对立统一。由于后者的存在,就决定了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态法则,以效仿生态系统最优组合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是其在生产力中发挥最佳功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其受剥削与异化的根本原因。劳动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与原料,只有在具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前提下,劳动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若想资源能源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场所与必要空间,机器异化加重了对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双重压榨与剥削。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进行生态化规范,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用环境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全球环境意识,培育堪当生态治理大任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结构经历“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再到“全面生产”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与人口生产力等结构类型。自然生产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基础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第一源泉;社会生产力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良性运行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内涵集约生产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人口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更应注重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匹配及防止其失调或失衡。自觉深度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为深入理解并全面协调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生产三者关系,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健全生态良法与环境道德双重制度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生产力的生态功能在于实现自然界、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变换的有序高效。自然界之间新陈代谢承载自然生产力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发挥劳动生产力功效,社会内部物质变换迸发社会生产力效能。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违背物质变换规律,导致物质变换断裂,资本主义制度破坏财富源泉,既污染城市环境,又造成乡村萧条,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异化。消除物质变换裂缝需要从人地双向互动与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思维变革、机器改良与科学进步的技术革新以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社会;重视土地修复恢复,推进生态农业创新;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绿色城乡模式是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功能的重大价值借鉴。传统生产力标准主要以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具为衡量标尺,单向度指向经济技术领域,缺乏生态维度。为此,生产力标准除体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在当代更应该深度体现经济技术运行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态标准。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力发展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期实现自然力内涵扩大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双赢目标。深入理解与严格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具有重要评估与考量价值。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展示生产力生态要素,优化生产力生态结构,发挥生产力生态功能,秉持生产力生态标准,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陈雪[4](2020)在《习近平对“忠”观念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忠”观念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辩证思维,积淀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体现着独特的精神标识和道德选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忠”观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先秦时期的萌芽和发展、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推崇和扭曲、近现代时期的批判和扬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忠”观念中蕴含的优秀基因依然对国家、社会、个人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时代要求对传统“忠”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对“忠”观念的社会价值进行了时代新阐释。他认为“忠”观念是完善人格的基本要求、是维护民族团结与巩固祖国统一的客观需要、是维护党团结统一与培养党的战斗力的现实需要、是赓续中华文化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兴盛的历史需要。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对“忠”观念文化内涵进行了时代新阐释。他在继承和弘扬“忠”的传统理念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赋予了“忠”新的丰富而又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精神,主要体现在忠于伟大祖国、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中国人民、忠于伟大事业。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忠”观念弘扬路径进行了时代新阐释。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基础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中国伟大实践,把握与时俱进,对传统“忠”观念的弘扬路径进行创新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大力挖掘与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忠”文化基因、大力推进传统“忠”观念的时代转化、大力将“忠”观念培育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过程、大力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保障对“忠”观念的弘扬。

余叶培[5](2020)在《赵恒烈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赵恒烈(1931—1999),浙江诸暨人,我国着名的历史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历史教育研究,在长期历史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形成了系统的历史教育思想。本文结合赵恒烈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学术经历,从纵向角度阐述其历史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50年代末,初步涉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70年代末,深入研究历史教学法、历史教材等问题。80年代末,全面总结其历史教育思想并形成体系。根据这些阶段性成果将其研究历程划分为初步形成、发展成熟、全面总结三个阶段。通过梳理赵恒烈的学术成果,从横向角度阐述他的历史思想,包括教学法中的讲述法、图示法、平衡式教学模式,历史思维能力中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情感思维以及历史教材编写的理论与实践。在分析其思想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本文对其思想特点作进一步总结,并揭示赵恒烈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研究对历史教师和历史教学的启示。在历史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结合赵恒烈的学术经历和职业精神,说明专业精神对于历史教师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平衡式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中的运用以及情感思维对家国情怀培养的借鉴意义。

王慧慧[6](2020)在《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竹山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兴则文明兴,要想保证中华文明永续发展,就要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生态危机说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特别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实现广大农村居民对美丽乡村的希翼,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为此,新时代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解决好现阶段农村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进一步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打好基础。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广泛了解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对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进行了相关概念以及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阐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系统性分析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的主要成就,包括了农民生态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生态文明体制日趋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了农村主体生态意识淡薄、农村生态文化缺失、农村生态保护体制不完善、农村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粗放式发展模式依旧存在等方面,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展望,为提出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提供方向指导。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个案研究法客观分析了湖北省竹山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取得的成就以及经验启示。针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以及总结湖北省竹山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了对应的对策:一是提升农村主体生态意识;二是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三是健全农村生态保护体制建设;四是加大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五是转变农村发展模式。

金瑞[7](2019)在《《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文中提出《汉语大字典》是在现代辞书编纂理论指导下编写出来的一部新型字典,从1975年计划编写到1990年八卷本全部出齐,用时15年。第一版出版後,从1999年开始正式修订,到2010年第二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与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共同出版,又用时10年,卷轶浩繁,体量巨大,堪称我国语文辞书编纂的标志性典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辞书编纂的学术水准和文化软实力。本文以《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为研究对象,结合前贤时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词典学、文字学、训诂学、词汇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首次对《大字典》水部字整部字从收字、注音、释义、书证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主要从两大角度入手,一是从辞书编纂和词典学角度入手,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等(必要的时候还有《辞源》《近代汉语词典》)大型语文辞书整部字进行综合比较,试图较为先行地发现两部辞书在收字释义和书证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而探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和修订方面的相关问题。二是以《大字典》本身为语言文字材料,梳理了所有水部字,从词汇学角度对其中存在的典型的语义类聚范畴进行个案描写。本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梳理了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的研究情况。关於这两版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专着,专着以《汉语大字典》疑难字的考释方面居多;二是论文,又可以分为字典编排、本体研究及非纯语言文字角度等三个方面。其中本体研究是核心内容和主体内容,又可以细分为声训注音商榷,字头、字形的收录和古文字字形商补,释义的指瑕和训释方式的研究,书证的辨误,字际关系的考证,疑难字的考释,《异体字表》研究,综合性训诂等。第二部分全面比较了两版《汉语大字典》。通过比较,可知第二版《大字典》较第一版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完善。首先是收字有所增加。就整部字典而言,由原来的54678个字头增加到60370个。具体到水部字,增加了 59个类推简化字字头和133个新收字。其次是字形处理得更规范统一。释义方面,第二版秉着词义具有概括性、历史性、社会性、准确性等要求对词义进行了完善。有的增加义项,包括增加新按语和增加条目互见;还有对专名义项进行及时更新,包括行政区划的名称更新和科学名词的定义的更新等;还有吸收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後对旧有义项进行重新编辑等;当然也删减了某些不恰当的义项。例证方面,针对第一版存在的书证欠妥、书证有误、引文失误、引书格式不统一等疏漏,新版主要对其中的硬伤、明显存在的疏误问题进行了修订,同时也删掉了一些不准确不恰当的书证,更方便读者理解。第三部分全面比较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所收水部字。《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水(氵)”部字共收录字头2148个(包含简化字、类推简化字),《汉语大词典》“水(氵)”部字共有字头904个(第五卷并第六卷续)。我们从收字、音项、义项、书证各方面对二典进行了全面对比,发现其中还是存在大量的不一致性,包括音项设置不同、义项设置不同、义项分合不同、方言标注不同、字际关系的沟通不同、相同义项归在不同的音项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体例要求不同之外,有的是因为编者的疏漏,有的是因为对书证及古注的文本理解不同,还有的则是无法避免的学术分歧和尚不能搞清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从词汇学的角度对水部字进行范畴分类辨析。这些水部字基本上都显示出与“水”有关的词义属性。其中又可以按具体的词义分为表示江河湖海或地名专称的名词;表示水流的通称或水流的停聚处的名词;表示与水相连的陆地或水边的相关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的某种液体的名词;表示与天气有关的气象或气候的名词;表示与水相关的动作(主要是他动,与水自流状态相区别)的动词;表示描摹水的形状和态貌的形容词;表示模拟与水相关的声音的拟声词以及其他等等。这每一类大的范畴中又可再细分出许多子范畴的小类。对这些范畴内的单字进行辨析不仅有助於我们对水部字的整体范畴有宏观上的认识,还能帮助我们厘清水部字内部的单字个体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反过来也将对《汉语大字典》收字、释义、义项编排逻辑、字际关系沟通等方面起到补充和指导作用。

方亚丽[8](2019)在《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都包含着实施爱心教育的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优势和重要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爱心教育,青少年爱心教育是引导青少年学会做人、完善人格,逐渐走向成熟和自我完善的教育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青少年爱心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爱心教育的理论分析是青少年爱心教育研究的基础,明晰爱心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探索爱心教育的思想来源,确立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爱心教育理论分析的题中之义。强化爱的情感、增强爱的认知、坚定爱的信仰、培养爱的品格、提升爱的能力等构成爱心教育的丰富内涵,人文性、情感性、价值性、理智性、实践性等显示了爱心教育的基本特征。中华传统文化的爱育观和西方文化的爱育观是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可以吸收和借鉴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爱育观是指导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少年爱心教育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少年爱心教育有了新的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青少年爱心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新的经验,但目前仍然存在着部分青少年爱心缺失,青少年爱心教育效果和社会文明程度尚待提高等现实问题,需要本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关爱青少年”的初心,坚持问题导向,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赋予了青少年爱心教育新使命。推进新时代的爱心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博采中外爱心教育思想之精华,践行马克思主义爱育观,将爱心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造就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通过贯彻爱心教育的科学理念,将推进新时代青少年爱心教育与推动“三全育人”和构建“大思政”格局结合起来;通过将爱心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凝聚多方合力;通过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社会治理、强化人才支撑健全青少年爱心教育保障机制,构建青少年爱心教育社会生态链。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有大爱情怀,以爱育爱,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谢伟[9](2019)在《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及其逻辑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阶级社会和国家产生以来,治理和国家治理是随之伴生、客观存在的重要政治现象。国家治理的本质是通过国家职能运作的过程,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社会生产,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在社会主义之前的阶级社会里,国家治理在社会性基础上,具有突出的阶级性这一根本属性。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治理更加强调其社会性,即通过一系列的治理行为更好地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关于国家治理的概念、研究和理论均源自西方,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成为西方政治学界的热点话题。然而,中国的国家治理并没有照搬照抄西方的理论话语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停止对符合中国实际且科学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的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国家治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后发展国家特点的治理模式。特别是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充分吸收借鉴了西方治理理论的有益成分,汲取了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一个中国化的理论命题,有着鲜明的中国话语与中国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治理理论的原创性贡献。特别是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的首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建国70年,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家治理以实现经济发展、国富民强以及长治久安为目标,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完全符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必然规律。在国家治理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和体制优势,坚持整体性治理,强调各地区、各领域均衡发展,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同步推进,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党和政府、改革发展稳定等一系列重要辩证关系过程中体现了中国气质、中国优势。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现了国际潮流,借鉴了世界文明的成果,西方国家治理文明中强调的加强民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治理各相关主体的协调协作等核心要素,都是中国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自发遵循的治理要点。但是,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国家治理中通过特有的政党制度,特有的人民主体地位,特有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特有的目标协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国家治理模式。之所以形成上述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其充分的生成逻辑。从国家内在结构而言,西方国家治理强调多元主体治理,而中国国家治理通过其特有的结构特点,走出了与西方多元治理不同的共治共享的成功模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加强党的领导始终是国家治理的核心,通过党的建设,不断提升执政党的执政水平,为国家治理把握好航向。中国特有的体制要求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国的治理既强调中央的权威,又坚持充分保障地方的利益,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共赢,也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法治是当代国家治理的潮流和必要条件,国家治理法治化同样是中国国家治理的关键问题,并在实践中走出了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特质和人民利益的法治中国之路。从治理理念来看,中国的国家治理建立在理论自信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对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家治理也是开放包容的治理,国家治理遵循和吸收借鉴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汲取他人所长,顺应全球潮流,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理论升华和理论创新。从生成逻辑来看,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和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这是中国国家治理的前提和关键,是经过革命和建设实践检验的正确道理,是中国国家治理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特色的重要生成逻辑。同时,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理论渊源,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治理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国家治理取得目前成就的重要原因。总之,中国的国家治理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与西方治理理论完全不同的成功之路,有历史、有制度、有理论、有国际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中国模式造就了当前治理的初步成功。展望未来,国家治理的目标是现代化,实现现代化也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和伟大梦想。只有深度把握中国国家治理的优势和特色所在,才能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准确体会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深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生成,真正推动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李洪峰[10](2019)在《从战略上解读邓小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他重新确立和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新时期的战略起点;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顺利推进;立足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作出两个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判断;抓住三个关键历史节点的发展机遇,引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乘风破浪。从战略上解读邓小平,学习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领略他目光远大、举要驭繁的战略家风采,对于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邓小平领导思想研究举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领导思想研究举要(论文提纲范文)

(1)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2.1.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德育理论
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3.1 吴汝纶生平简介
        3.1.1 年少好学 早着文名
        3.1.2 登入仕途 学贯中西
        3.1.3 致力教育着述办学
    3.2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2.1 晚清的历史环境
        3.2.2 晚清的政治及教育环境
    3.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3.3.1 家庭条件—教育世家下的“古文大家”
        3.3.2 为官环境—幕府中的“关键人物”
        3.3.3 交友情况—与严复关系密切
    3.4 桐城派与吴汝纶德育思想
        3.4.1 桐城派概况
        3.4.2 桐城派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4.1 理论渊源
        4.1.1 传统道德思想的渐化
        4.1.2 吴氏家族家风的滋养
        4.1.3 独特桐城文化的濡染
        4.1.4 西方近代思想的启迪
    4.2 发展历程
        4.2.1 客居幕府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萌发
        4.2.2 改革书院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
        4.2.3 考察日本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发展
        4.2.4 创办学堂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成熟
    4.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3.1 中国近代德育思想的演变历程
        4.3.2 一个开明的旧人物:吴汝纶的双重身份
        4.3.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理论的主要思考与实践
        4.3.4 吴汝纶对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
    4.4 本章小结
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实践养成
    5.1 聘请名师,振兴地方教育
        5.1.1 裁并义学整顿书院
        5.1.2 振兴书院筹措经费
        5.1.3 聘请名师开启风气
    5.2 主讲莲池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
        5.2.1 率先开办东、西文学堂
        5.2.2 自筹经费购买新书
        5.2.3 广交中西名士培养文化氛围
        5.2.4 莲池俊秀影响后世
    5.3 赴日考察学务,着《东游丛录》
        5.3.1 实地观摩日本各级各类学校
        5.3.2 赴日听教育专题讲座与介绍
        5.3.3 接触日本政治界、教育界官员和学者
        5.3.4 《东游丛录》中所涉及的教育问题
        5.3.5 吴汝纶赴日考察的作用
    5.4 心系桑梓教育,创办桐城学堂
        5.4.1 创办动因及经过:“欲救此厄,必在培才”
        5.4.2 办学指导思想:“只今学术当全变,安得东西并一堂”
        5.4.3 课程设置方式:“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5.4.4 师资选聘原则:“西师难请,东师易聘”
        5.4.5 学堂管理体系:“各有职司,无相侵越”
    5.5 本章小结
6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6.1 德育目标:勉成国器
    6.2 德育内容
        6.2.1 修身
        6.2.2 齐家
        6.2.3 治学
        6.2.4 为官
        6.2.5 社会
    6.3 德育原则
        6.3.1 循序渐进:“读书不必过急”
        6.3.2 因材施教:“学当择性之所近”
        6.3.3 言行一致:“自行其言”
    6.4 德育方法
        6.4.1 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方法:兼通新旧 融合中西
        6.4.2 成人与成才兼顾的方法:德行为重 而艺次之
        6.4.3 认识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躬亲实践 考察学制
    6.5 本章小结
7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
        7.1.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
        7.1.2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7.2 吴汝纶德育思想目标上的借鉴价值
        7.2.1 改造国民性,促进个人之全面发展
        7.2.2 挣脱传统枷锁,实现个人之人生价值
        7.2.3 改革教育,实现国家之兴盛富强
    7.3 吴汝纶德育思想内容上的借鉴价值
        7.3.1 强化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7.3.2 注重培养爱国心,树立爱国精神
        7.3.3 引导生活态度,审视人生意义
    7.4 吴汝纶德育思想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
        7.4.1 通过改革莲池书院,兼容中西文化
        7.4.2 通过赴日考察学习,促进教育近代化
        7.4.3 通过创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7.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7.5.1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7.5.2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支撑
        7.5.3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路径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期刊
    三、学位论文
    四、外文着作、译着、论文及期刊
附录一:吴汝纶年谱
附录二:吴氏家训(摘录)
附录三:论及吴汝纶及其着述的着作
附录四:吴汝纶诠释、点勘、评注的经书、史书、诗集等
附录五:学堂章程
附录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二、研究问题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三、文献综述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四、研究方法
        (一)微观历史法
        (二)个人访谈法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手稿资料
    附录四:实物照片
后记

(3)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生态危机现实困境促逼反思发展模式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三)唯物史观时代使命促使重构生产力论
    二、研究述评
        (一)学术史发展述评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国内研究回顾
        (四)学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生产力的生态内涵
    第一节 征服论生产力生态维度的缺失
        一、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现实根据
        二、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认识根源
        三、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思想根由
    第二节 生产力应有生态内涵意蕴阐释
        一、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基本前提
        二、生产力生态内涵发掘基本维度
        三、生产力生态内涵阐释基本依据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内涵及其价值阐发
        一、生产力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审视
        二、生产力的环境发展共赢之审度
        三、生产力的主观客观协调之审思
第二章 生产力的生态要素
    第一节 生产力要素构成分歧依据辨析
        一、基本要素论支持依据
        二、多要素论的支撑理由
        三、系统要素论内在根据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要素生态意蕴辨识
        一、劳动者的生态底蕴挖掘
        二、劳动对象生态意蕴揭示
        三、劳动资料生态向度阐释
    第三节 生产力要素生态蕴含辐射价值
        一、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审度
        二、教育本质绿色维度审视
        三、人类生态意识深层提升
第三章 生产力的生态结构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结构类型演进分析
        一、两种生产的生态要义
        二、三种生产的生态旨趣
        三、全面生产的生态向度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蕴含解析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三、人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
    第三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价值剖析
        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二、生态安全的两型社会
        三、生态惠民的民生目标
第四章 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第一节 三重领域生产力生态功能挖掘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二、劳动生产力的生态功效
        三、社会生产力的生态使命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象解读
        一、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实表现
        二、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原因剖析
        三、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破解路径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现实借鉴价值
        一、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
        二、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
        三、空间优化与绿色城乡
第五章 生产力的生态标准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历史参照缘由
        一、生产力技术标准的反思
        二、生产力经济标准的反省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的确立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时代评价尺度
        一、生产力生态标准评价依据
        二、生产力生态标准解读举要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评判原则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现实践行意义
        一、自觉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
        二、积极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课题研究及获奖情况
致谢

(4)习近平对“忠”观念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方法、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1.3.1 主要方法
        1.3.2 基本思路
        1.3.3 创新点
2 “忠”观念的历史性变迁
    2.1 先秦时期“忠”观念的萌芽和发展
    2.2 秦汉至明清时期“忠”观念的推崇和扭曲
    2.3 近现代时期“忠”观念的批判和扬弃
3 习近平总书记对“忠”观念社会价值的时代新阐释
    3.1 “忠”观念是人之为人,完善人格的基本要求
    3.2 “忠”观念是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的客观需要
    3.3 “忠”观念是维护党团结统一,提升党的战斗力的现实需要
    3.4 “忠”观念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兴盛的历史需要
4 习近平总书记对“忠”观念文化内涵的时代新阐释
    4.1 忠于伟大祖国
    4.2 忠于中国人民
    4.3 忠于中国共产党
    4.4 忠于伟大事业
5 习近平总书记对“忠”观念弘扬路径的时代新阐释
    5.1 大力挖掘与激活传统文化中“忠”观念的文化基因
    5.2 大力推进传统“忠”观念的时代转化
    5.3 大力将“忠”观念培育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过程
    5.4 大力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保障对“忠”观念的弘扬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赵恒烈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赵恒烈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历程
    第一节 历史教育理论的形成阶段
        一、教学方法的初步探讨
        二、历史学习的初步探讨
    第二节 历史教育理论的发展阶段
        一、历史教育学的系统研究
        二、历史教材编写的理论与实践
        三、历史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
    第三节 历史教育理论的总结阶段
        一、历史教学法的创新性理论
        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系统研究
第二章 赵恒烈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赵恒烈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论
        一、立足于“功底”的讲授法
        二、立足于“逻辑”的图示教学法
        三、立足于“课堂”的平衡式教学法
    第二节 赵恒烈中学历史思维能力论
        一、创设历史情境的形象思维
        二、揭示历史本质的逻辑思维
        三、培养历史情怀的情感思维
    第三节 赵恒烈中学历史教材论
        一、中学历史教材的理论总结
        二、中学历史教材的实践经验
第三章 赵恒烈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启示
    第一节 赵恒烈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关注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历史教育理论的独创性
        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第二节 赵恒烈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学术经历与历史教师职业发展
        二、平衡式教学模式与师生互动
        三、历史情感思维与家国情怀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竹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二、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一)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二)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
三、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展望
    (一)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二)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展望
四、湖北省竹山县生态文明建设实证分析
    (一)湖北省竹山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二)湖北省竹山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
    (三)湖北省竹山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五、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提升农村主体的生态意识
    (二)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三)健全农村生态保护体制
    (四)加大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
    (五)转变农村的发展模式
六、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7)《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性及难点
第一章 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研究回顾
    第一节 关於第一版《汉语大字典》
    第二节 关於第二版《汉语大字典》
    小结
第二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一二版不同
    第一节 字头变化
        一 增加字头
        二 删除的字头
        三 次序调整
    第二节 注音变化
        一 删减多余反切
        二 纠正声调疏误
        三 标注新义今读
        四 重置音项
        五 补全读音
        六 待商榷问题
    第三节 释义变化
        一 增加新内容
        二 删减义项
        三 分设义项
        四 更新义项
        五 调整义项顺序
        六 沟通字际关系
        七 音项和义项相配合
        八 改动较大
        九 待商榷问题
    第四节 书证变化
        一 规范书证
        二 增加书证
        三 删减书证
        四 调整书证顺序
        五 义项和书证相搭配
        六 待商榷问题
    小结
第三章 《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水部字比较研究
    第一节 音项设置不同
        一 《大字典》比《大词典》多音项
        二 《大词典》比《大字典》多音项
    第二节 义项设置不同
    第三节 义项分合不同
    第四节 同一个义项归在不同音项下
    第五节 差异巨大
    小结——兼谈大型语文辞书编纂的几个问题
        一 要注意收字完备
        二 要注意书证准确问题
        三 要注意利用方言材料
        四 要注意吸收近代汉语研究成果
第四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范畴类聚研究
    第一节 动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一 “洗涤”类
        二 “涉渡”类
        三 “浇灌”类
        四 “淘滤”类
        五 “沉没”类
        六 “漂浮”类
        七 “泼洒”类
    第二节 名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第三节 个案研究
        个案一 汉语“浇灌”义词汇类聚辨析及其发展演变研究
        个案二 动词“注”的灌注义发展及其成因
        个案三 “潮”义大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字典》《大词典》方言标注不同
附录二 《大字典》《大词典》字际关系沟通不同
附录三 《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词义范畴类聚
致谢

(8)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青少年爱心教育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爱心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一、爱心教育的基本内涵
        二、爱心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青少年爱心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爱育观的发展历程
        二、马克思主义爱育观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青少年爱心教育的思想资源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爱育观
        二、西方文化的爱育观
第二章 我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的现实解析
    第一节 我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的演进与导向
        一、新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的演进历程
        二、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的价值导向
    第二节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爱心实况分析
        一、当前我国青少年涉爱性格的表征
        二、部分青少年爱心缺失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 青少年爱心缺失的成因
        一、溺爱或缺爱等家庭因素的影响
        二、重器而轻道等教育因素的影响
        三、转型与失范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四、青少年自身的个体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践行新时代的爱心教育理念
        一、博采中外爱心教育思想的精华
        二、将爱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培育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四、确立“三全育人”的爱育方略
    第二节 将爱心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一、学前阶段——重情感、抓启蒙
        二、小学阶段——重感知、抓诱导
        三、中学阶段——重习惯、抓养成
        四、大学阶段——重巩固、抓提升
        五、社会青年阶段——重教化、抓典范
    第三节 凝聚爱心教育多方合力
        一、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爱心
        二、将爱心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三、构建爱心教育社会生态链
    第四节 完善爱心教育保障机制
        一、提供制度保障,以良法为爱育护航
        二、完善社会治理,达成爱有福报
        三、强化人才支撑,打造爱育团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及其逻辑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的核心概念探析
    第一节 国家治理的涵义
        一、治理的内涵
        二、国家治理的内涵
    第二节 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
        一、国家治理体系
        二、国家治理能力
        三、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关系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表征
第二章 探析国家治理模式:案例举要
    第一节 治理模式之一:美国模式
        一、美国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主要做法
        二、美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第二节 治理模式之二:俄罗斯模式
        一、俄罗斯国家治理的主要做法
        二、俄罗斯国家治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第三节 治理模式之三:印度模式
        一、印度国家治理的主要做法
        二、印度国家治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第四节 治理模式之四:新加坡模式
        一、新加坡国家治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二、新加坡国家治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第五节 多种国家治理模式的利弊、经验、教训分析
        一、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长期反复的历史进程
        二、世界上不存在适用所有国家的“普世”治理模式
        三、照搬西方治理模式忽视对适合本国模式的独立探索
        四、西方政治体制的缺陷易导致治理失灵
第三章 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
    第一节 国家治理的政党制度
        一、中国的政党制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国情
        二、中国政党制度特点的具体体现
        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国家治理的主体依靠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国家治理的应有之义
        二、人民群众是国家治理力量的根本来源
        三、中国式民主是实践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保障
    第三节 国家治理的价值体系
        一、国家治理必须坚持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为国家治理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三、国家治理不断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第四节 国家治理的目标协同体制机制
        一、阶段目标与长期目标有机协同
        二、增量改革消除非均衡矛盾
        三、顶层设计与接力推进有机协同
第四章 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内在逻辑基础之一——现代国家结构基础
    第一节 国家治理领导力量的中国特色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党的领导
        三、中国共产党治国先治党
        四、推进党的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中国国情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历史回顾
        二、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中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实困境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中央与地方关系建构
    第三节 中国国家治理法治化的特点
        一、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路径
第五章 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内在逻辑基础之二——中国特色现代国家治理理论
    第一节 中国国家治理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源流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形成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现代国家治理理论
        一、现代以前的国家治理理论
        二、现代国家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
        三、当代国家治理主要理论
    第三节 中国特色现代国家治理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历史理论逻辑
        二、中国特色现代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内在逻辑基础之三——制度与文化的守正创新
    第一节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一、国家治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国家治理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目标追求
    第二节 先进文化的引领
        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文化的核心理念
小结
    一、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是中国对世界治理文明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二、直面中国国家治理众多矛盾和挑战
    三、中国国家治理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邓小平领导思想研究举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D]. 江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1)
  •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夏承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习近平对“忠”观念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D]. 陈雪.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 [5]赵恒烈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 余叶培.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6]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竹山县为例[D]. 王慧慧. 长江大学, 2020(02)
  • [7]《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D]. 金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3)
  • [8]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研究[D]. 方亚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9]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及其逻辑基础研究[D]. 谢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02)
  • [10]从战略上解读邓小平[J]. 李洪峰. 邓小平研究, 2019(01)

标签:;  ;  ;  ;  ;  

邓小平领导思想研究的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