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粉煤灰水泥项目将落户郑州

我国最大粉煤灰水泥项目将落户郑州

一、我国最大粉煤灰水泥项目将落户郑州(论文文献综述)

元艳妃[1](2020)在《珊瑚混凝土碳化深度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在远海岛礁工程建设中,珊瑚混凝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关于珊瑚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研究,国内外诸多学者已开始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对其耐久性的研究相对滞后。碳化是造成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进行如下研究:1、开展了11组珊瑚混凝土快速碳化试验,试验龄期分别为3、7、14、28天,针对珊瑚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用量、粉煤灰内掺量、碳化龄期4个因素,研究其对珊瑚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珊瑚混凝土的碳化深度与其水灰比、粉煤灰内掺量呈正比,与水泥用量呈反比,且无论针对何因素碳化深度均随碳化龄期增长而增大。为保证珊瑚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珊瑚混凝土水灰比不超过0.46为宜,水泥用量不宜低于400kg/m3,提高水泥用量可延缓碳化反应发生,但仅依靠增加水泥用量来减小碳化程度是不现实的。粉煤灰内掺量最大不宜超过30%,粉煤灰内掺量为15%时珊瑚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并不削弱,因此适当比例矿物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对珊瑚混凝土而言是可行的。2、设计正交试验,研究水灰比、水泥用量、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多因素共同作用对珊瑚混凝土碳化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确定碳化深度最小时珊瑚混凝土最优配合比及各影响因素显着性大小,研究表明:共同作用下影响珊瑚混凝土碳化因素主次顺序为水泥用量、水灰比、相对湿度、环境温度;珊瑚混凝土碳化深度值最小时的最优组合为A1B1C1D3,即当珊瑚混凝土水灰比为0.3,水泥用量为500kg/m3,且所处环境温度为100C,相对湿度为80%时,珊瑚混凝土碳化深度最小。当考虑环境条件时,对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各因素对珊瑚混凝土碳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水灰比、环境温度与碳化深度呈正比,水泥用量、相对湿度与碳化深度呈反比,试验结果与单因素试验结果一致,并分析了各因素的作用机理。3、基于MATLAB中双隐含层BP神经网络建立了珊瑚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编写循环训练算法程序,经过38次循环近百万次网络训练筛选出双隐含层最佳神经元节点数分别为11、5,得到最小均方根误差为0.67。经验证该预测模型预测平均误差为5.57%,预测精度良好。

乌云[2](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认为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张宁[3](2019)在《中安生态智能矿山充填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由于煤矿的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及破坏,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非常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全国多个省市开始进行煤矿资源的整合,取缔了一些不符合安全开采和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矿山开采企业。矿山绿色开采已经成为矿山开采的最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未来矿山开采的主旋律。国家对环保的高度重视以及矿山开采的门槛提高,在给矿山开采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本文以徐州中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态智能矿山充填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项目的背景以及项目的必要性,并对该项目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项目的建设方案,并结合国家政策的需要和徐州中安集团的发展理念,矿山绿色开采的建设方案,再结合该项目制定了项目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运用技术经济评价法、市场预测法以及投资估算法,从建设方案、财务、社会、环境以及风险等方面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为徐州中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该项目投资决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沈晨[4](2018)在《氧化镁碳化管桩工作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管桩具有质量易控制、施工速度快、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小、单桩承载力高、单位承载力造价便宜等优点,但其水平承载力、抗弯承载力、抗裂性能等方面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管桩生产过程中CO2排放量大,能源消耗严重,不能适应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文首次提出了氧化镁碳化管桩,并对其工作机理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对活性氧化镁固化剂的激发效果,在3d、7d、14d、21d、28d时分别进行氧化镁碳化混凝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裂性能、干燥收缩性能、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以及塑性性能等测试。通过设计多种试验方法测试得出粉煤灰的最佳掺量为30%,试块的抗折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粉煤灰掺量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导致凝结缓慢对混凝土早期抗折强度非常不利。四种粉煤灰掺量的氧化镁碳化试块均表现出较好的变形性能。(2)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制作了小尺寸的碳化管桩以及不同桩型的混凝土桩,对桩身的水平承载力以及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粉煤灰对活性氧化镁碳化桩的激发效果显着优于lime(熟石灰),主要表现为碳化后的桩水平承载力相对于不碳化的桩均有35%45%的强度提升,碳化后的管桩水平承载力可比普通圆型实心桩提升15%左右的强度,水平承载性能较突出。三种桩型的碳化桩均表现出良好的变形性能,相对于普通养护条件下的桩,抗弯性能有明显的提升。(3)选取典型的碳化试样,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能谱分析(EDX)和热重分析(TGA)等化学、微观测试阐明了Fly ash-Mg O的加固机理。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粉煤灰掺量使的碳化管桩的力学性能大幅提升,最优范围为20%40%,粉煤灰掺量以及其水化产物与活性氧化镁碳化反应生成的碳酸镁石等产物可以有效地将骨料进行包裹和联接,有效填充了骨料之间的孔隙,提高密实度,碳化反应生成了镁的碳酸化合物等碳化产物,产生了网状结构,从而提高碳化管桩强度。(4)最后对碳化管桩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碳化管桩的造价低于普通管桩2030%。生产能耗降低3050%,碳排放量减少4060%,远优于普通管桩。

焦福民[5](2018)在《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性能及质量控制要求》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数量逐年增加,如何实现有效的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是施工单位面临的重要难题。超高层泵送混凝土要求具有高强、高粘度特性,这为泵送的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阻碍。在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强度指标的前提下,实现超高层泵送施工,需要从材料、施工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使的超高层泵送的困难得以解决,这对于超高层建筑的质量、施工效率的提高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工程实际出发,对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配置技术、性能、超高层泵送技术等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和内容如下。1.通过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分析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指标,优化配合比,配置出高性能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粘塑性,经工程应用表明配合比方案在泵送施工中泌水少、摩擦阻力小、不离析、不堵塞。2.通过室内外实验研究,分析了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的关键工艺参数,明确了核心控制指标和控制范围,为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3.通过沈阳某工程项目,实现了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实现了最大高度为568m的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完善了室内试验结果。本文通过室内外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超高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泵送施工控制的关键技术指标,解决了混凝土高强、高粘性与有效泵送高度之间的矛盾,成果经过实体工程施工检验,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类似的工程项目提供了经验。

邓黎[6](2006)在《新郑矿区循环经济体系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煤炭作为一种战略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占2/3以上。由于煤炭资源的丰富性,使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不会改变。然而煤炭工业存在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约束等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使得正处于经济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社会面临严重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新郑矿区的煤炭资源开发的研究并结合新郑市整体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对周边地区综合资源的分析,提出建立煤炭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规划设想,遵循所谓“物有未来,事有终始”,“善始而后无忧”的思想原则,从治头治本开始,根本上改变以前的“大量开采,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大量污染和先污染而后治理”的传统开发模式。代之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资源型工业产业链,以土地整治为特征的农业集约化、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链为特征的特色矿业示范循环工业园区。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矿业园区的建立对于其他地区的煤炭矿区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韩菲[7](2004)在《我国最大粉煤灰水泥项目将落户郑州》文中研究说明

王一帆[8](2016)在《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东北三省由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传统发展定位,多年来形成了以重工业和资源型产业为支撑的规模庞大,资金、劳动力密集,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增长格局。如今,东北三省面临经济下滑、产能过剩、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推进东北三省的发展,《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规划(2013-2022年)》中强调“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东北三省实现经济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依据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东北三省的循环经济进行效率评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污染物减排为研究侧重点,在效率评价过程中加入污染物这一非期望产出项,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各模型特点,最终选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东北三省内部地级行政区展开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遵循数据包络分析指标选择要求,最终确定3项投入指标和3项产出指标。文中利用2009-2013年东北三省35个地级行政区循环经济面板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进行内部效率评价,结果显示,东北三省各地级行政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不佳,循环经济效率平均值仅为0.378。同时,各地级行政区循环经济效率值波动性较大,除常年达到DEA有效的地区,只有通化和锦州等少数地区实现效率值稳定上升趋势,其余各地都出现效率值的反复,发展状况不稳定。结合2013年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数据,对技术效率进行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解,求得评价单元的规模收益,并给出相应非DEA有效单元投入和产出冗余率。结果显示,循环经济效率劣势地区普遍存在循环经济技术水平落后,管理和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此外,能耗和水耗过量已成为现阶段东北三省内部引发效率损失的首要原因。以2013年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投入和产出指标作为聚类变量,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实现东北三省内部区域划分。东北三省循环经济优势地级行政区多为省会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而循环经济中等和劣势地级行政区则集中表现为重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在东北三省内部循环经济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外部性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在我国所处地位。由于涉及样本单元和决策单元的对比分析工作,最终选择含非期望产出的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予以实现。省级行政区对比中,选取2009-2013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循环经济面板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含非期望产出的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实现外部效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了由东南沿海省份向西北内陆省份推进的优势到劣势地域分布特点。东北三省现阶段处于我国中等偏下水平,黑龙江、吉林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较为接近于华东地区、中南地区的优势省份,辽宁省则更为接近于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大部分省份。此外,省级行政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除能耗、水耗过量外,东北三省二氧化硫排放过量问题也十分突出。地级行政区对比中,选取2013年我国16个省会城市循环经济数据作为对比样本,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实现外部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海口、福州等效率优势省会城市多分布于东南沿海省份,随效率值递减逐渐向中部、西北内陆省会城市延伸,评价结果和省级行政区结果基本相符。东北三省地级行政区中绥化和大庆两地优势突出,循环经济效率水平接近于东南沿海省会城市。而葫芦岛、抚顺、鞍山和本溪由于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和资源回用等多方面问题导致评价结果处于全国最低水平。此外,东北三省地级行政区循环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性。东北三省内、外部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外部诸多因素对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推进存在影响作用。循环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将从效率评价结果入手,选取13项解释变量,以及循环经济效率1项被解释变量。由于循环经济效率为介于0和1之间截断数据,最终选用Tobit回归分析模型用以实现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对循环经济效率呈现显着正相关性,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东北三省应积极推行以循环为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增大循环经济领域的科技投入,提升循环经济技术水平以及管理和运营效率,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能源消费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比对循环经济效率所呈现显着负相关性,明确了东北三省需在城镇化推进、生态环境改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在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加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结构性调整,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重点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以及污染物的治理和减排,有效消除外部相关影响因素对循环经济的负向制约性。针对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目前,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处于我国中等偏下水平,内部存在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性。如何提升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就需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以政府监督管理为保障,通过地区经济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镇化融合等手段,实现过剩产能的化解,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效率的提升,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改善。通过多领域的互融共通,为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提供有平台、有创新、有保障的良性发展环境。

王文津[9](2015)在《A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国家投资计划逐年增加,不断增加基础建设的投资,同时各类投资开发公司壮大发展进行各类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但随着建设项目开发逐步的规范化和透明化,项目投资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如何对在建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当前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工程项目建设期的成本控制,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的现状及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然后以某日产5000T水泥生产线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初期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应用全过程控制理论设计了项目在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四个阶段控制成本实施的方案和措施,包括价值工程、限额设计、设备方案比选、规范招投标、赢得值法、工程变更控制等,最后对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以具体数据对比原项目投资计划验证了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效果,对类似建设项目具有参考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第二章界定了成本控制的概念和方法;第三章分析了某日产5000T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初期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设计了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和全过程成本控制的实施方案;第五章,对比投资计划验证了项目成本控制的效果。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10](2014)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2013年发展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2013年的发展环境形势和发展概况;介绍了2013年国内工业固体、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处理情况;阐述并分析了目前国内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和设施的现状;就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二、我国最大粉煤灰水泥项目将落户郑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最大粉煤灰水泥项目将落户郑州(论文提纲范文)

(1)珊瑚混凝土碳化深度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1.2 珊瑚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3 普通混凝土碳化研究现状
        1.3.1 混凝土碳化机理研究
        1.3.2 混凝土碳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 混凝土碳化预测模型的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混凝土结构碳化的基本理论
    2.1 混凝土碳化的概述
    2.2 混凝土碳化的机理
    2.3 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因素
        2.3.1 材料因素
        2.3.2 环境因素
        2.3.3 施工因素
    2.4 混凝土碳化的预测模型研究
        2.4.1 理论模型
        2.4.2 经验模型
        2.4.3 半理论半经验模型
    2.5 减缓混凝土碳化进程的措施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一材料因素对珊瑚混凝土碳化深度影响
    3.1 试验设备与材料
        3.1.1 试验设备
        3.1.2 试验材料
    3.2 试验过程
        3.2.1 试验方案
        3.2.2 珊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3 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试验结果
        3.3.2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因素共同作用对珊瑚混凝土碳化影响
    4.1 正交试验设计
    4.2 试验方法
    4.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试验结果
        4.3.2 极差分析
    4.4 试验结果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珊瑚混凝土碳化深度双隐含层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
    5.1 BP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5.1.1 BP神经网络概述
        5.1.2 BP网络结构
        5.1.3 BP学习算法
        5.1.4 BP模型建立
    5.2 珊瑚混凝土碳化预测模型BP网络设计
        5.2.1 样本数据选择与归一化处理
        5.2.2 网络结构确定
        5.2.3 神经元节点传递函数的选择
        5.2.4 网络训练算法
    5.3 珊瑚混凝土预测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单一因素对珊瑚混凝土碳化的影响
        6.1.2 多因素共同作用对珊瑚混凝土碳化影响
        6.1.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珊瑚混凝土碳化预测模型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三)国际关系研究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四、基本史料
        (一)民国时期史料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一、友谊边境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边境轶事
        一、借境放牧
        二、越境事件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一、边疆移民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一、民兵组织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三、“净化边境”
        四、会晤站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二、中蒙对外贸易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中安生态智能矿山充填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理论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概况
    2.2 建设单位情况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2.4 需求量及未来市场预测
    2.5 本章小结
3 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3.1 固体充填采煤技术
    3.2 长壁逐巷胶结充填采煤技术
    3.3 建筑垃圾预处理技术
    3.4 本章小结
4 项目的财务分析
    4.1 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4.2 资金筹措
    4.3 融资方案
    4.4 项目财务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项目的风险分析
    5.1 风险因素
    5.2 风险规避措施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氧化镁碳化管桩工作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水泥固化剂存在的问题
        1.1.2 氧化镁水泥固化剂
        1.1.3 粉煤灰细骨料混凝土
        1.1.4 桩基水平承载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粉煤灰掺量对氧化镁碳化试块的力学性能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1.3 测试方法
    2.2 抗压、抗剪强度
        2.2.1 参数选取
        2.2.2 试验过程
        2.2.3 试验结果分析
    2.3 抗裂性能
        2.3.1 参数选取
        2.3.2 试验过程
        2.3.3 试验结果分析
    2.4 干燥收缩性能
        2.4.1 参数选取
        2.4.2 试验过程
        2.4.3 试验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粉煤灰掺量对氧化镁碳化试块的塑性性能影响
    3.1 抗折强度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备
        3.1.3 试验过程
        3.1.4 试验结果分析
    3.2 延性性能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步骤
        3.2.3 试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桩水平承载机理分析
    4.1 水平荷载作用
        4.1.1 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基础的分类
        4.1.2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4.1.3 水平承载研究存在的问题
    4.2 抗弯性能
        4.2.1 单桩受弯工作特性
        4.2.2 单桩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
        4.2.3 抗弯性能研究存在的问题
    4.3 抗剪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氧化镁碳化管桩的水平承载力及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5.1 桩的水平承载力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备
        5.1.3 试验过程
        5.1.4 试验结果分析
    5.2 桩的抗弯性能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备
        5.2.3 试验过程
        5.2.4 试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观化学测试及其机理分析
    6.1 实验设备
    6.2 扫描电镜(SEM)
    6.3 X射线衍射(XRD)
    6.4 热重分析(TGA)
    6.5 机理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氧化镁碳化管桩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7.1 能耗及碳排放量
        7.1.1 原材料的经济指标
        7.1.2 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指标
    7.2 效益分析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性能及质量控制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超高层建筑现状
        1.1.1 超高层建筑定义
        1.1.2 超高层建筑发展现状
    1.2 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1.2.1 混凝土泵送性能
        1.2.2 混凝土泵送方法
    1.3 工程概况
    1.4 研究难点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超细粉特性及泵送性关键技术研究
        1.5.2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研制与应用研究
        1.5.3 超高泵送混凝土配制关键技术研究
        1.5.4 超高泵送混凝土工程模拟试验
        1.5.5 混凝土超高层泵送技术
第二章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原材料基本性能
        2.1.1 水泥
        2.1.2 粉煤灰
        2.1.3 矿渣
        2.1.4 超细矿物外加剂
        2.1.5 细集料
        2.1.6 粗集料
        2.1.7 外加剂
    2.2 实验方法
第三章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研制与应用研究
    3.1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目标分子设计
        3.1.1 普通外加剂母液的结构
        3.1.2 超高泵送外加剂对外加剂分子结构的特殊要求
        3.1.3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的分子设计
    3.2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的合成
        3.2.1 高分散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的优选
        3.2.2 高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的优选
        3.2.3 普通产品与本工艺产品性能评价
    3.3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复配原材料性能的研究
        3.3.1 减水剂母液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3.3.2 减水剂母液掺量对混凝土减水率的影响
        3.3.3 不同减水剂母液对水泥净浆流变性性能的影响
        3.3.4 保坍剂对混凝土经时损失及自密实性能的影响
        3.3.5 减水剂辅料的优化影响
        3.3.6 同种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4 不同高度、温度对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组分的要求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关键技术及性能研究
    4.1 水泥浆体流动性能评价研究
        4.1.1 胶凝材料的影响
        4.1.2 减水剂的影响
    4.2 水泥+粉煤灰+超细矿粉+硅灰胶凝材料体系
    4.3 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灰胶凝材料体系
    4.4 微珠基本性能研究
        4.4.1 微珠颗粒粒径及形态
        4.4.2 微珠化学成分
    4.5 微珠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
        4.5.1 微珠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4.5.2 微珠对水泥胶砂需水量及强度的影响
    4.6 利用特种超细矿物掺合料微珠制备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
    4.7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
        4.7.1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性能研究
        4.7.2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研究
        4.7.3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水化温升的影响
        4.7.4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自收缩性能研究
        4.7.5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4.7.6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4.7.7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高层混凝土施工泵送要求
    5.1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性能
    5.2 泵送系统选型论证计算
        5.2.1 混凝土输送泵选型论证核算
        5.2.2 超高压管道选型论证核算
    5.3 输送管道布置
    5.4 混凝土温度控制与养护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新郑矿区循环经济体系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课题的指导思想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循环经济概述
    2.1 循环经济的由来
    2.2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主要原则
    2.3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
第三章 新郑及其经济发展现状
    3.1 新郑概况
    3.2 新郑矿区概况
    3.3 新郑总体经济状况
    3.4 经济发展的机遇
    3.5 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3.6 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
    3.7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 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4.1 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4.2 循环经济体系建立的紧迫性
    4.3 矿产资源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五章 目标达成的方法和手段
    5.1 目标达成的方法
    5.2 保障措施
    5.3 国家给予的支持和保障
第六章 新郑煤炭循环经济园区的建立
    6.1 工业园的建设
    6.2 生态农业园区的建立
    6.3 其它辅助设施的建立
第七章 启示
    7.1 新郑循环经济园区的建立对矿区开发的影响
    7.2 循环经济园区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相关专业名词解释
致谢

(8)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2.2 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结构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循环经济
        2.1.2 循环经济效率
    2.2 循环经济理论
        2.2.1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
        2.2.2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基础
        2.2.3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2.2.4 我国循环经济理论的推行
    2.3 生态经济理论
        2.3.1 生态经济理论的产生
        2.3.2 生态经济理论的内涵
        2.3.3 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相关性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
        2.4.3 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进展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循环经济思想
    2.5 效率评价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模型方法
    3.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3.1.1 数据包络分析简介
        3.1.2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概念
        3.1.3 数据包络分析基本模型
        3.1.4 数据包络分析SBM模型
        3.1.5 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3.2 聚类分析方法
        3.2.1 相似性度量
        3.2.2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3.3 回归分析方法
        3.3.1 Tobit回归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4.1 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
        4.1.1 东北三省自然资源基础
        4.1.2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
    4.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
        4.2.1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4.2.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2.3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运行成效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5.1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分析
        5.1.1 评价模型的选择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5.1.3 评价指标的释义及数据来源
        5.1.4 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5.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区划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对比分析
    6.1 省级行政区层面循环经济效率对比分析
        6.1.1 循环经济效率的省际比较
        6.1.2 循环经济效率的区域比较
    6.2 地级行政区层面循环经济效率对比分析
    6.3 对比结果的内容效度
        6.3.1 省级行政区层面结果分析
        6.3.2 地级行政区层面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1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的影响性分析
    7.2 计量模型
    7.3 影响因素的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7.3.1 影响因素的选取原则
        7.3.2 影响因素的选取
        7.3.3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7.4 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对策
    8.1 全文总结
        8.1.1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总结
        8.1.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对比总结
        8.1.3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影响因素总结
    8.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8.2.1 加速地区经济改革步伐
        8.2.2 加强城镇化的有机融合
        8.2.3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8.2.4 提高固体废物的有效处理及资源化
        8.2.5 深化各级政府的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A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国内水泥项目建设现状和问题
        1.1.2 国内外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综述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工程项目成本相关理论概述
    2.1 工程项目投资相关概念
        2.1.1 工程项目及特点
        2.1.2 程项目投资组成和成本
    2.2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2.2.1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及措施
        2.2.2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第三章 A 水泥生产线成本控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工程概况
        3.1.1 项目简介
        3.1.2 项目规划及指标
        3.1.3 项目投资成本构成
    3.2 项目成本控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3.2.1 受项目外部干扰
        3.2.2 项目设计质量不佳
        3.2.3 招投标不规范
第四章 A 水泥生产线全过程成本控制的设计实施
    4.1 总体控制方案的设计
        4.1.1 确定控制体系及目标
        4.1.2 管理部门的设置及职责
    4.2 全过程成本控制实施方案
        4.2.1 决策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4.2.2 招标阶段成本控制
        4.2.3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4.2.4 竣工结算阶段成本控制
第五章 A 水泥生产线成本控制方案效果评估
    5.1 决策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效果
        5.1.1 设备方案比选
        5.1.2 限额设计及优化
    5.2 招投标阶段成本控制效果
        5.2.1 优选设计施工单位
        5.2.2 规范招投标
    5.3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效果
        5.3.1 赢得值法的应用
        5.3.2 工程变更控制
    5.4 竣工结算阶段成本控制效果
    5.5 效果总体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2013年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2013年行业发展环境
2固体废物产生量现状
    2.1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2.2危险废物产生量
    2.3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处理量
    2.4非传统类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2.5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类
        (1) 废钢铁
        (2) 废有色金属
        (3) 废塑料
        (4) 废纸
        (5)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6) 废轮胎
3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发展进展
    3.1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1) 法规、标准和规范等政策体系的建立
        (2) 形成了一定的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能力
        (3) 危险废物处理利用技术和装备
        1) 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理技术
        2) 危险废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
        3)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
    3.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
        (1) 冶炼废渣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发展
        (2) 利用粉煤灰生产氧化铝
        (3) 煤矸石的利用
    3.3其他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进展
        (1) 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处理集成技术
        (2) 电视机阴极射线管屏、锥玻璃分离、破碎、清洗处理技术
        (3) 废弃EPS泡沫、废旧电视机壳的处理技术
        (4) 废旧橡塑材料与天然纤维高效资源化技术与装备
        (5) 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加工技术及设备
4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发展趋势
    4.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利用
        (1) 开发冶炼废渣的高效综合利用技术
        (2) 开发能源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技术
        (3) 开发矿山生态恢复和重建技术
    4.2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利用
        (1)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
        (2) 危险废物焚烧技术
        (3) 危险废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
        (4) 危险废物稳定化技术
        (5) 铬渣及铬污染土壤处理技术
    4.3非传统类或产品类废物处理利用
        (1) 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处理利用技术
        (2) 开发废旧轮胎的处理利用技术
        (3) 开发废旧塑料处理利用技术
5固体废物处理和利用行业的发展建议
    (1) 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
    (2) 强化对固体废物管理的技术支持和基础工作
    (3) 进一步加强技术开发和引进
    (4) 积极发展固体废物污染治理设备运营服务业
附录:2013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内具影响力的企业简介
    1.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中天环保产业 (集团) 有限公司
    3.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4.上海万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江苏春兴合金 (集团) 有限公司
    6. 新乡市亚洲金属循环利用有限公司
    7.湖南万容电子废物处理厂
    8.红河锌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四、我国最大粉煤灰水泥项目将落户郑州(论文参考文献)

  • [1]珊瑚混凝土碳化深度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D]. 元艳妃. 桂林理工大学, 2020
  • [2]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3]中安生态智能矿山充填项目可行性研究[D]. 张宁.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4]氧化镁碳化管桩工作机理分析[D]. 沈晨. 安徽建筑大学, 2018(03)
  • [5]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性能及质量控制要求[D]. 焦福民.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9)
  • [6]新郑矿区循环经济体系开发研究[D]. 邓黎. 天津大学, 2006(05)
  • [7]我国最大粉煤灰水泥项目将落户郑州[J]. 韩菲. 建材工业信息, 2004(01)
  • [8]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王一帆. 吉林大学, 2016(08)
  • [9]A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 王文津. 东华大学, 2015(12)
  • [10]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2013年发展综述[A].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13), 2014

标签:;  ;  ;  ;  ;  

我国最大粉煤灰水泥项目将落户郑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