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金钟奖规定

国乐金钟奖规定

一、中国音乐金钟奖章程(论文文献综述)

徐筱园[1](2020)在《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合唱自20世纪初以来,一百多年的漫漫发展之路,经历了借鉴西方合唱体裁的萌芽期,中国合唱艺术性与时代性结合的过渡期,和现代合唱思维注入的民族化探索期。到21世纪初,随着中国文化的跨世纪转变,中国合唱艺术进入新的转型期,并走上了多元化发展道路,逐渐形成欧洲、歌剧与俄罗斯等多种合唱形态的西方合唱范式,中国民歌、中国艺术合唱形态的中国合唱范式,和流行、群众合唱形态的现代合唱范式。在中国合唱艺术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尤其突显在作品和演唱两个层面的创新,如2000年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在第一届世界合唱奥林匹克比赛中演唱蒙古族作品,2008年“青歌赛”贵州侗族合唱队用原生态唱腔演唱中国多声部民歌,以及引人注目的Tiankong合唱团在“青歌赛”中崭露头角,纯美之声让人耳目一新。中国合唱大师杨鸿年评价:“‘Tiankong’的名字就意味着新的声音,新的中国合唱风格。”从一定程度上讲,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十五年,影响并引导了新世纪中国女声合唱的发展,“Tiankong”在演唱风格、表演思维、作品选择、合唱服饰等方面,得到中国合唱界的广泛重视与认可,甚至成为一种“标识”,被“追捧”、“模仿”,掀起一次次“Tiankong”潮流。特别是Tiankong合唱团从受邀ACDA(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年会展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以及两度受邀国家大剧院品牌项目“八月合唱节”等,达到一个个中国女声合唱的峰巅。“Tiankong合唱团犹如天籁般的声音及其音乐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都是难以忘怀的,她作为女声合唱团已经成为我国合唱的一面旗帜,堪称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合唱团之一”(原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语)。因此,作为中国女声合唱“旗帜”的Tiankong合唱团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本论文是以被誉为“中国女声最高水平”的Tiankong合唱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图片影像与口述记录的研究方法,由四个章节梳理2003-2018年历史价值。第一章阐述Tiankong合唱团的孕育与初建,并初创“Tiankong风格”;第二章解读Tiankong合唱团的成长与跨越,凝固“Tiankong风格”,向“多思维”拓展、“国际化”发展;第三章阐释开创“新Tiankong”时代”,并走上了探索中国合唱的民族自信之路;第四章总结Tiankong合唱团的建设、艺术与本质,坚守中国合唱艺术民族文化高地。

赵来恩[2](2019)在《21世纪初中国合唱民族性的表现特征》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中国合唱经历了民族化的萌芽、根植、探索、创新四个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合唱对传统的西方古典合唱范式有所突破,多元化成为中国合唱发展的主要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性的特征通过合唱创作和表演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本文通过对21世纪初中国合唱作品的分析和合唱表演的舞台研究。探讨中国合唱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性特征。在合唱创作方面表现为:一、在合唱题材的选择上,民歌、古典诗词、民族生活、歌颂生活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题材被更广泛的使用。二、在合唱创作技法上,表现为民族音乐的旋律与音色、民族性的和声风格、“点线对比”的音乐织体等。三、通过现代音乐手法表现出的“和而不同”的和谐观与“空”的意境追求。在合唱表演方面体现为:一、民族性的唱法运用。二、符合中国“冲淡”的美学特征的合唱音响。在贯穿创作表演的过程中,体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交融。通过对21世纪初中国合唱对民族性的表现特征加以讨论,我们看到当代中国合唱具有以多样化创作手段展现民族特质、以艺术共通性为基础寻求世界认同的思维趋势,这也是新世纪的中国合唱在寻求世界认同的过程中的重要方式。

林慕蓉[3](2019)在《青年古筝演奏家程皓如《秦土情》作品演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程皓如是我国当代着名青年古筝演奏家,得到老一辈艺术家和筝乐爱好者们的高度认可,被媒体称为当今最有潜力的古筝演奏家。本文对程皓如近五年的演出、比赛曲目做了整理分析,发现其演奏曲目十分广泛,涉及的传统、现代等各类型作品十分丰富。本文通过比对,选择了程皓如在近五年演出、比赛中使用频率较高且风格特征鲜明的作品《秦土情》,作为分析程皓如演奏风格的典型。笔者与程老师相识数年,十分欣赏她的演奏风格以及对作品的处理方式。本文将从程皓如的演奏风格成因入手,通过现场观看程皓如的演出比赛、欣赏她的演奏视频以及长期跟随其本人上课的经历,围绕作品《秦土情》,从程皓如的技法特征、风格特征、和舞台表现力三个角度,对其演奏风格进行全面分析,试图从青年演奏家入手,挖掘筝乐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中国筝乐艺术的继承与发扬、传递与创新都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后人学习、演奏陕派作品提供有价值的文献参考。

项阳,李宏锋,赵倩,张燚,郭威,介翰文[4](2018)在《2017年度中国音乐发展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文本聚焦2017年度中国音乐艺术现象和热点问题,在准确解读和把握年度文艺政策和导向的前提下,从"音乐创作""舞台演出""音乐交流""学术研究""音乐产业与流行文化""音乐教育""趋势与对策"七个方面,全面评估本年度音乐艺术创作和研究成果,探寻音乐艺术运行的内在规律,并结合当前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大趋势,对未来音乐艺术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供业界参考。

向乾坤[5](2017)在《浅析“小金钟”全国钢琴比赛》文中研究说明钢琴比赛是钢琴教学中师生学习、交流和提高的重要方式。"小金钟"全国钢琴大赛作为我国新办的全国大型赛事,近几年已经受到越来越多钢琴专业人士的关注。了解赛事特点,分享比赛经验,做好每个细节,积极参加比赛,用比赛来检验教学,在赛场上得到必须通过舞台才能获取的知识,这是钢琴师生共同面临的话题。

王潇[6](2016)在《中国流行声乐赛事与歌手塑造研究 ——以“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流行音乐起源于西方,它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的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音乐元素与音乐风格,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流行音乐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20世纪末,中国流行音乐受到来自欧美、港台流行音乐的催化,得到迅速的发展,至21世纪,已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主流音乐。随着当今我国社会文化大繁荣的时代发展趋势,国内流行音乐发展迅速,各类声乐比赛层出不穷、百花齐放。作为一名歌手,总是怀揣着美丽的梦想,用缤纷的眼光打量着五颜六色的舞台,期盼有一天能登上让观众熟知、认可、热爱自己的舞台。然而,只有一个舞台是面向所有歌手开放的,那就是赛场。声乐比赛对于歌手来讲,是不可或缺的。参加比赛不仅有助于提升歌手各方面综合能力,而且还有机会获得社会给予的荣誉与认可,可谓是歌手实践历练的最佳选择。当今,国内各类声乐比赛缤纷复杂、种类繁多。其中,中央电视台主办的“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声乐比赛”,被誉为中国三大声乐艺术赛事。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完美的视听盛宴,同时也一直引领着国内声乐的发展,多年来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与认可,对于长期促进我国声乐艺术发展与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声乐比赛”是国家级声乐艺术赛事,同时,也是国内流行声乐比赛的最高奖项,象征着中国流行声乐比赛的最高荣誉。笔者通过多次代表陕西省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声乐比赛”;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比赛;中国声乐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比赛等多个全国声乐赛事的亲身参赛经历,通过反复总结经验并认识到——流行声乐比赛不单只是对于参赛选手演唱水准的评定,更是对于流行歌手全方位综合能力的考察。很多歌手,由于缺乏对比赛的正确认识和实战经验以及专业化声乐训练,因而与成功失之交臂。本文以中国流行声乐赛事与歌手塑造为主要研究范畴,将“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与理论研究依据,文章内容主要为为“绪论”、“中国流行声乐赛事发展现状概述”、“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赛事剖析”、“流行歌手塑造研究”四个章节部分构成。本文第一章节“绪论”,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创新点;第二章节“中国流行声乐赛事的发展现状概述”,从总体上说明了中国流行声乐赛事的起源与发展现状;第三章节“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赛事剖析”,通过对全国声乐比赛发展历程与赛制革新、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这一具体赛事实例的剖析与研究,使流行歌手对于国家级高规格声乐赛事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同时,也体现出声乐比赛对于流行歌手综合能力的严苛要求;第四章节“流行歌手塑造研究”,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提出了流行歌手塑造标准,并从流行歌手自身条件定位、专业技能训练、文化艺术素养熏陶以及参赛实践历练等四个方面对于流行歌手塑造培养方案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探寻中国流行声乐比赛成功之道,以飨读者。

韩新安[7](2015)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勇攀高峰——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文中提出各位代表、各位嘉宾,同志们: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拼搏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中国音协过去五年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

王雪珂[8](2014)在《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研究 ——以第九届金钟奖美声、民族唱法比赛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于2001年在河北廊坊市举办第一届,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共同主办、中宣部批准设立的中国音乐界综合性专家大奖,是与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电影金鸡奖并列的国家级艺术大奖。自举办以来,众多音乐界人士都踊跃参加,此赛事已成为音乐人士一个梦想的舞台。本文从中国音乐金钟奖的历史脉络、赛制、赛事特点以及对赛事的展望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绪论首先是对金钟奖赛事的整体概述,阐明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对于全文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于本选题研究动态的研究和研究方向的提出。第一章是对于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整体赛事的综述,首先介绍了金钟奖的历史脉络和发展,然后对于评选细则、参赛曲目、评委老师和参赛选手等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于观众和大赛组委会,还有网络宣传进行阐述。第二章是有关赛事特点的总结,大赛总体呈现了规则严密性、曲目多样化、权威性与专业性等特点,笔者在现场、赛后对观众、选手和评委都做了抽样采访调查,在本章中都有介绍。第三章将金钟奖和青歌赛两个音乐重大赛事进行比较研究,先研究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又从唱法分类、综合素质考评和电视传媒三个方面研究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第四章是对金钟奖赛事的展望,笔者大胆的从传播方式、购票方式和评委团的构成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本文从多角度对于金钟奖进行研究,希望会对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刘晓倩[9](2014)在《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记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当代中国音乐器乐作品创作研讨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社会需要在不同中互相促进,才能得到繁荣长久的发展。中国的音乐创作亦是如此,要以多元来丰富创作环境,刺激单一的作曲风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1月15日,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当代中国音乐器乐作品创作研讨会在中国文联举行。叶小纲、许舒亚、郭文景等作曲家作为第九届"金钟奖"器乐作品奖评委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外,许知俊、阮昆申、徐坚强、秦毅、王建民、郝维亚、杨青、郭和初、郝维亚、苏潇等颁奖嘉宾、获奖者亦在研讨会上阐述了自己对中国器乐音乐创作现状的认识、建议与设想。在叶小纲的主持下,整整两个小时的研讨会气氛热烈,讨论的话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意义非凡。

张莹莹[10](2011)在《《音乐周报》十年发展研究(2000-2009)》文中提出本文研究是以2000-2009年《音乐周报》原件为文本,全面考察其创办背景,梳理报纸的基本情况,深层揭示其形式和内容背后所蕴含的音乐学和编辑学价值。揭示《音乐周报》办报的规律和方法。体现《音乐周报》与中国当代音乐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拟采用编辑学研究相关的历史的方法、分类的方法、比较法、社会调查法、科学抽象法、功能研究法等方法。通过研究发现《音乐周报》在办报过程中内容和形式的安排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规律性。形式上,版面大小和版式形态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风格统一的,比较明显的变化是伴随着主编人员的变换而出现版式风格、版面大小的明显改变。十年间两次全新改版是明显的分界线。内容上,基本内容的设置在很长时期内保持稳定。2010年的改版,内容出新、变化大。周报编辑队伍的建设具备了专业性的特质。作者群以本报记者及专业音乐工作者为主。读者人数没有被充分拓展,其音乐权威大报的价值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周报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和读者调查力度,使报纸内容尽量符合读者的期望、加大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重要新闻的设置和内容选择上是有规律可循的。重要报道是与“音协”工作重点同步的,音协在某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是周报头条新闻选择的风向标。把十年内所有的头条新闻进行归类,发现大概都集中在十几个类别之中,有一定的规律性。《音乐周报》十年来对“引导中国音乐界发展的方针政策、不同音乐品种的发展、音乐创作、音乐教育、全国大型音乐活动、学术研究、重大社会活动(节日、突发事件等特殊事件)、能够保障音乐事业良好发展的事项以及边缘音乐文化”的关注和推动是不遗余力的;其“音乐评论”栏目新颖、涉及面广、观点鲜明、争鸣自由、组织有序。《音乐周报》的功能和作用,十年来除起到对各方面音乐新闻进行及时报道和信息解读的作用外,还有指明中国音乐前进方向、记录音乐发展历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发现并揭露音乐界存在的问题、界定问题、把问题明朗化、提示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辅佐中国音乐良性发展的功能。

二、中国音乐金钟奖章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音乐金钟奖章程(论文提纲范文)

(1)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合唱的界定
        二、中国合唱团研究现状
        三、中国团史研究现状
        四、Tiankong合唱团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Tiankong合唱团的孕育与初建
    第一节 “前Tiankong”时期(1993-2002)
        一、百年老校人文与艺术底蕴
        二、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唱团前期的艺术历程
        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唱团跨世纪的艺术突破
    第二节 “Tiankong”之初创(2003-2007)
        一、“Tiankong”的诞生
        二、“Tiankong风格”的初现
        三、“Tiankong风格”的多元
第二章 Tiankong合唱团的成长与跨越
    第一节 “Tiankong风格”的凝定(2008-2010)
        一、突破合唱单一美学品格
        二、品质为本创立艺本品牌
    第二节 凸显中国合唱风格,唱响中国“现代合唱”之声(2011-2013)
        一、中国合唱文化传播的友好使者
        二、21世纪中国现代合唱先锋
        三、追梦——“Tiankong”十年纪
第三章 Tiankong合唱团的复出与追寻
    第一节 开创“新Tiankong”时代(2014-2015)
        一、一梦再梦——清华“一尘不染的天空”复出
        二、中国合唱之夜——欧洲华美巡演
    第二节 探索中国合唱的民族自信之路(2016-2018)
        一、“诗意中国”——中国合唱对话世界
        二、听画“水墨”——中国合唱音乐会
第四章 坚守中国合唱艺术民族文化高地
    第一节 以美育人的“Tiankong建设”体系
        一、立足中华母语文化的教学模式
        二、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
        三、以指挥为元点的艺术设计师
    第二节 “Tiankong艺术”妙悟境界之追求
        一、声音塑造的和谐美感
        二、作品传递的艺术标识
        三、音乐呈现的诗情画意
    第三节 重整“Tiankong”合唱硬核,展望中国合唱艺术
        一、“Tiankong品质”之艺术核心
        二、“Tiankong理念”之艺术拓展
        三、“Tiankong精神”之艺术本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21世纪初中国合唱民族性的表现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的合唱艺术
        一 合唱艺术的民族性特征
        二 20世纪中国合唱发展简述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合唱相关研究
第一章 21世纪初中国合唱历史概述
    第一节 合唱创作的多元化发展
        一 抒情性合唱的创作主导地位
        二 民歌合唱的编创成为潮流
        三 流行合唱与阿卡贝拉的兴起
    第二节 合唱艺术表演与研究的全面开展
        一 合唱比赛的多样开展
        二 合唱表演的多元趋势
        三 合唱艺术的多视角研究
    第三节 合唱艺术的教育功能理念的提升
        一 学生合唱团的兴起与繁荣
        二 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
        三 合唱创作教学的推进
第二章 21世纪初中国合唱创作中的民族性特征
    第一节 合唱题材选择之民族性突显
    第二节 合唱创编技法运用之民族性特性
        一 民族性音乐旋律的引用和延伸
        二 民族性和声音响的使用与拓展
        三 民族性织体特点的运用及表达
    第三节 合唱创作思维之民族性隐现
        一 现代音乐表现手段下“和而不同”的和谐观
        二 合唱音响的“留白”——对意境的追求
第三章 21世纪初中国合唱中民族性的表演特征
    第一节 当代中国合唱音响中民族性的表现特征
        一 民族性的直观体现——民族唱法的运用
        二 民族性的内在表达——东方审美合唱音响的体现
    第二节 舞台视觉中民族性的表现特征
        一 合唱舞台上的民族服饰展示
        二 表演形态的民族生活化呈现
        三 合唱舞台上跨界民族艺术的展现
第四章 当代中国合唱民族性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中国合唱民族性的思维表达
        一 以多样化创作手段展现民族特质
        二 以艺术共通性为基础寻求世界认同
    第二节 合唱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青年古筝演奏家程皓如《秦土情》作品演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演奏家程皓如及作品简介
    第一节 演奏家研究
        一、程皓如简介
        二、近五年作品梳理
        (一) 传统作品
        (二) 现代作品
        (三) 现代流行作品
    第二节 陕派筝曲《秦土情》作品解析
        一、作曲家简介
        二、浓郁的传统陕派风格
        三、立足传统的创新
第二章 《秦土情》程皓如版本风格分析
    第一节 演奏技法分析
        一、“程氏”基本功的运用
        二、左手吟揉技法分析
        (一) 特性音的处理
        (二) 回滑
        三、右手技法分析
        (一) 夹弹法
        (二) 大指快速托劈
        (三) 技术下的音色体现
    第二节 “气”与“韵”的风格分析
        一、通畅之“气”
        二、境界之“韵”
    第三节 程皓如演奏风格成因探究
        一、系统化的学习模式
        二、丰富的实践
        三、挖掘传统,推陈出新
第三章 程皓如《秦土情》版本的传承创新研究
    第一节 早期版本比较
    第二节 程皓如《秦土情》版本的传承创新
    第三节 对筝乐发展的延伸思考
        一、在根植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二、重视“台风”的训练
        三、挖掘古筝更多的演出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流行声乐赛事与歌手塑造研究 ——以“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中国流行声乐赛事发展现状概述
    2.1 中国流行声乐比赛的起源与发展
        2.1.1 声乐比赛中“通俗唱法”的设立
        2.1.2 “流行唱法”被纳入全国各大声乐比赛
        2.1.3 关于“通俗唱法”与“流行唱法”的概念
    2.2 中国流行声乐比赛的发展现状
        2.2.1 中国流行声乐比赛发展综述
        2.2.2 中国流行声乐赛事规格与分类标准
        2.2.3 中国流行声乐比赛的多元化发展
        2.2.4 流行声乐跨界演唱与交融创新
第3章 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赛事剖析
    3.1 “全国声乐比赛”发展历程与赛制革新
    3.2 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赛事分析
        3.2.1 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综述
        3.2.2 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流行音乐组)赛制研究
        3.2.3 流行音乐组比赛评委与参赛获奖选手介绍
    3.3 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流行音乐组)参赛选手和评委的审美特征
        3.3.1 参赛选手对于参赛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向
        3.3.2 评委对于参赛选手演唱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向
第4章 流行歌手塑造研究
    4.1 流行歌手塑造标准
    4.2 流行歌手自身条件定位
        4.2.1 声音条件的定位
        4.2.2 演唱风格与作品音乐风格的定位
        4.2.3 舞台形象定位
    4.3 流行歌手专业技能训练
        4.3.1 声音与技巧训练
        4.3.2 视唱练耳训练
        4.3.3 录音棚演唱训练
    4.4 文化艺术素养熏陶
        4.4.1 文化与艺术领域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4.4.2 乐器与多种兴趣爱好的培养与学习
    4.5 参赛实战历练
        4.5.1 赛前准备
        4.5.2 临场发挥
        4.5.3 比赛期间所需注意事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研究 ——以第九届金钟奖美声、民族唱法比赛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分析
        (一) 专着
        (二) 学位论文
        (三) 其他各类发表文章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分析研究法
        (四) 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赛事综述
    第一节 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的发展历程及其赛制的变革
    第二节 第九届金钟奖声乐比赛的赛程设置
        一、比赛评选细则
        二、参赛曲目
        三、评委老师与参赛选手
        四、“台下”与“幕后”
        五、网络实时宣传
第二章 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赛事特点
    第一节、规则严密性
    第二节、曲目多样化
    第三节、权威性与专业性
    第四节、抽样采访调查研究
        一、观众采访调查
        二、参赛选手采访调查
        三、评委老师采访调查
第三章 “金钟奖”与其他比赛进行比较研究
    第一节、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
    第二节、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一、唱法分类不同
        二、综合素质考评
        三、通过电视媒体传播音乐文化
第四章 对金钟奖比赛的展望
    第一节、需要即时有效的传播方式
    第二节、售票方式
    第三节、评委团的构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音乐周报》十年发展研究(2000-200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对象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概况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发展的历程
    第二节 当代报纸的分类
    第三节 当今音乐类报纸的特点
第二章 《音乐周报》概况
    第一节 《音乐周报》的创刊及发展情况
    第二节 《音乐周报》的办报宗旨
    第三节 《音乐周报》的编辑队伍、作者与读者群体调查
第三章 《音乐周报》的版式、内容及文化价值研究
    第一节 《音乐周报》的版面形态
    第二节 《音乐周报》的内容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目录
致谢

四、中国音乐金钟奖章程(论文参考文献)

  • [1]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D]. 徐筱园.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21世纪初中国合唱民族性的表现特征[D]. 赵来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青年古筝演奏家程皓如《秦土情》作品演奏研究[D]. 林慕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4]2017年度中国音乐发展研究报告[A]. 项阳,李宏锋,赵倩,张燚,郭威,介翰文. 2017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 2018
  • [5]浅析“小金钟”全国钢琴比赛[J]. 向乾坤. 艺术评鉴, 2017(19)
  • [6]中国流行声乐赛事与歌手塑造研究 ——以“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为例[D]. 王潇.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勇攀高峰——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J]. 韩新安. 人民音乐, 2015(07)
  • [8]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研究 ——以第九届金钟奖美声、民族唱法比赛为研究对象[D]. 王雪珂.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9]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记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当代中国音乐器乐作品创作研讨会[J]. 刘晓倩. 人民音乐, 2014(02)
  • [10]《音乐周报》十年发展研究(2000-2009)[D]. 张莹莹. 西安音乐学院, 2011(09)

标签:;  ;  ;  ;  ;  

国乐金钟奖规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