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班胶囊治疗黄褐斑的动物实验研究

克班胶囊治疗黄褐斑的动物实验研究

一、克斑胶囊治疗黄褐斑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杜晓燕[1](2021)在《活血祛斑汤联合中药倒膜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比活血祛斑汤联合中药倒模与单纯活血祛斑汤口服及单纯中药倒模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后皮损状态评分、中医证候、生活质量指数变化,评估活血祛斑汤联合中药倒模的临床疗效性与安全性,以期为今后治疗黄褐斑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按照相关诊疗标准选取66例肝郁血瘀型黄褐斑患者,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平均分为倒膜组、中药组及联合组。倒膜组给予中药面膜倒模外敷,每周2次;中药组给予活血祛斑汤口服,每日2次,每次150ml;联合组予以活血祛斑汤配合中药面膜倒模外敷。三组总疗程均为12周;分别在治疗4周、8周、12周后观察记录患者皮损面积、皮损颜色,且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生活质量指数有无变化,并及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在疗程结束后对治疗效果治愈及显效的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实验过程中经病例剔除,最后纳入63例进行统计分析,联合组20例,倒膜组21例,中药组2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纳入标准,经统计分析联合组、倒模组、中药组年龄、病程无统计学差异。根据皮损面积、皮损颜色两项评分相加得出皮损总评分,再计算出皮损总评分下降指数评定治疗前后12周的疗效评判。(1)三组患者年龄、病程、治疗前皮损面积、皮损颜色、皮损总评分、中医证候、生活质量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在治疗12周后的总疗效方面具备差异性(P<0.05),且在两两比较中,联合组与倒膜组、中药组均有显着差异,联合组痊愈率20%,显效率为55%,有效率为10%;倒膜组痊愈率4.8%,显效率为9.5%,有效率为33.3%;中药组痊愈率4.5%,显效率为36.4%,有效率为27.3%。(3)复发率方面:联合组中,痊愈及显效患者15例,复发2例;倒膜组中,痊愈及显效患者3例,复发1例;中药组中,痊愈及显效患者9例,复发2例。三组比较分析,不具备差异性(P>0.05)。(4)不良反应方面:中药联合倒模组(联合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单纯倒模组、口服中药组分别出现1例不良现象。结论:1.活血祛斑汤联和中药倒模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在改善黄褐斑皮损症状、中医证候、生活指数质量方面优于单纯中药口服及中药倒模外敷治疗。2.活血祛斑汤联合中药倒模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刘逍遥,王停,朱佩轩,胡语杰,刘珊,赵睿学,范琼尹,苏泽琦[2](2020)在《黄褐斑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说明黄褐斑作为一种黑色素沉着症,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面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研究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紫外线照射、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临床疗效多不理想,开展黄褐斑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其中,黄褐斑动物模型作为研究黄褐斑的重要工具,对于明确黄褐斑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造模方法有紫外线造模法、黄体酮造模法以及紫外线联合黄体酮造模法,但因黄褐斑动物模型在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且至今尚无较为完善且公认的模型制备方案,导致黄褐斑动物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降低了模型制备的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模型的应用和推广。针对黄褐斑动物模型建立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查阅和整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从实验动物、建模方法、模型评价等方面综合概述该模型的研究现状,探讨不同造模方法以及动物品系、动物周龄等因素对黄褐斑动物模型的影响,以期为制备更科学合理、经济便捷的黄褐斑动物模型提供参考,为深入研究黄褐斑的发病机制、预防与治疗黄褐斑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孜怡,李怀军,赵晶,杨玉赫,王学军[3](2018)在《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黄褐斑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该文分析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对黄褐斑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后续临床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案。从中医病因病机、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证实中医药对黄褐斑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和研究价值。

冯沛[4](2014)在《针药结合治疗对色素沉着小鼠酪氨酸酶的含量和皮肤组织结构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方法对色素沉着模型小鼠血中酪氨酸酶含量和皮肤组织结构的影响,从而探讨针药结合法治疗色素沉着的作用机制,以为临床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线照射致小鼠色素沉着的造模方法,将小鼠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Vc组、针刺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针药结合治疗组。空白对照及模型组不做治疗,Vc组采用Vc灌胃,针刺治疗组针刺血海、膈俞穴,中药组灌服桃红四物汤药液,针药结合治疗组同时针刺血海、膈俞穴及灌服桃红四物汤。观察各组干预前后模型小鼠皮肤组织结构的变化,同时检测各组小鼠在干预治疗前后皮肤中黑色素数量的变化和血中酪氨酸酶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酪氨酸酶的含量变化:模型组小鼠体内血中酪氨酸酶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有显着性增高(P<0.01);Vc组、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治疗后的酪氨酸酶含量较于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较单纯针刺组与单纯中药组可更显着地降低小鼠酪氨酸酶的含量(P<0.05);针药结合组降低小鼠酪氨酸酶的含量优于Vc治疗组(P<0.05)。(2)黑色素细胞数量的变化:模型组小鼠皮肤黑色素细胞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增多(P<0.01);Vc组、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治疗后的黑色素细胞数较于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单纯针刺组和单纯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显着降低(P<0.01或P<0.05),但中药组较针刺组有更显着的效果(P<0.05);针药结合组黑色素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其他治疗组(P<0.05),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3)皮肤组织结构的变化:观察各组小鼠皮肤组织结构的免疫组织化学的病理形态,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有显着的变化,上皮层明显增厚,且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多;Vc组、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治疗后皮肤基底层的黑素细胞较于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针药结合组较单纯针刺组与单纯中药组可更显着地减少小鼠基底层黑素细胞的数量;针药结合组减少基底层黑素细胞的数量优于Vc治疗组。结论:针药结合能够更显着地降低模型小鼠血中酪氨酸酶的含量和皮肤基底层中黑色素细胞的数量,说明针药结合治疗色素沉着模型小鼠较单纯针刺或是单纯中药治疗更加疗效确切,协同作用优于单独刺激的作用。

田凤艳[5](2013)在《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疗效观察及抗氧化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消斑膜外用配合耳穴压豆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其对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通过观察其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通过以上的研究,为黄褐斑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1临床部分1.1研究设计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用密闭信封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按照2:1产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随机安排。将对应的治疗分配信笺密封入信封,形成随机信件。按纳入病例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最后纳入研究16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12例,对照组53例。1.2治疗方法试验组112例,肝郁血滞型内服中药消斑1号方及中药祛斑膜1号方外用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肾虚型内服消斑2号方及中药祛斑膜2号方外用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53例,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胶丸口服,0.1%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判定。1.3观察方法所有患者于初诊、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复诊时,记录皮损面积、皮损颜色、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等观察指标,并于初诊及治疗12周结束时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指标检测。询问用药依从性,记录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1.4疗效判定方法①黄褐斑皮损改变评分方法和标准: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色素性疾病分会2003年制定的标准。②疗效评价标准:按四级疗效标准评定(尼莫地平法)。评分下降指数计算方法: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5安全性评价方法:所有患者于试验前后分别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全过程观察。2实验部分2.1研究对象:为第二部分中用“中药内服及外用面膜配合耳穴压豆联合治疗”试验组的40例患者;健康对照组10例。2.2分别抽取受试者治疗前、治疗后及健康志愿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ml,注入试管中,离心(2000r/min,10min)吸取上层血清注入EP管中,加盖塞紧,置于-87℃冰箱保存待检,避免反复冻融。2.3血清SOD和MDA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3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采用Ridit分析;有效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统计软件为SAS8.1。结果:1.两组各项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总评分及下降指数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6.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安全性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4.血清SOD和MDA的水平变化:黄褐斑患者与健康人比较,血清中SOD的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比治疗前升高,MDA水平比治疗前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血滞组与肾虚组比较,肾虚组患者的血清SOD、 MDA水平变化更为显着。结论:1.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肯定。2.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能升高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MDA水平。3.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初步证实了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初步证实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机制发挥作用的。

张国栋[6](2012)在《大豆异黄酮清斑胶囊对黄褐斑黑色素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大豆异黄酮清斑软胶囊复方的合理配比,然后从体内和体外两个水平检测和分析大豆异黄酮清斑软胶囊对黄褐斑黑色素的影响并探讨其抗氧化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制开发成为防治黄褐斑的新型保健食品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数据。方法:(1)采用正交实验优选、确定大豆异黄酮清斑软胶囊复方配比。(2)采用黄体酮注射法构建小鼠黄褐斑模型,经给药治疗后测定小鼠血和肝脏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 i dase,GSH-PX)等的含量变化;采用多巴氧化法观察清斑胶囊对酪氨酸酶(TYR)活性的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对小鼠皮肤组织黑色素细胞(MC)的影响。(3)以小鼠B16黑素细胞作为受试细胞,选择氢醌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酶学方法研究药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采用氢氧化钠溶解法测定黑素含量变化。结果:(1)小鼠黄褐斑模型血清中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增加,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给药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均表现出明显改善作用,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p<0.05),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同时中、高剂量组清斑胶囊可以明显升高小鼠肝脏的SOD,降低MDA水平(p<0.05)。(2)正常对照组表皮中未见黑素细胞表达,毛囊及皮脂腺基底细胞中可见少量黑素细胞,且着色较浅,呈现浅黄色。模型组黑素细胞阳性表达明显增多,分布于毛囊基底细胞中,着色较深,染色成黄褐色。清斑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可以明显减少黑素细胞的表达。(3)体外实验表明不同浓度清斑胶囊对酪氨酸酶有显着抑制作用,各浓度之间又以高浓度的作用最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4)清斑胶囊对小鼠B16细胞黑色素增殖、黑素合成以及细胞内酪氨酸酶的影响: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清斑软胶囊对B16黑素细胞的增殖及其黑素合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受试物浓度的增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0.05)。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逐渐降低,两者关系成反比(P<0.05)。结论:(1)清斑胶囊低中高三剂量组可以明显提高小鼠血和肝脏中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有效抑制皮肤组织黑色素的形成。从细胞实验来看大豆异黄酮清斑软胶囊对黑素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能使细胞数明显减少、酪氨酸酶活性减弱,降低酪氨酸酶活性,从而减少黑素合成。(2)说明清斑胶囊其治疗黄褐斑的机制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了多种机制,通过抑制黑素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提高机体SOD、GSH-PX活性,清除多余氧自由基来治疗黄褐斑。(3)清斑胶囊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及对黄体酮诱导的小鼠黄褐斑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李思仪[7](2012)在《桂枝茯苓丸证治规律研究及治疗40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黄褐斑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损美性皮肤病,其病机多为本虚表实,本虚以肝、脾、肾三脏亏虚为主;标实多以血瘀、血热为主,近年来关于黄褐斑的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主要散在于个案病例报道和一般的临床观察之中,临床报道的多,纯经验性的内容多,带共性或规律性的内容少。桂枝茯苓丸为活血化瘀方剂之祖,而研究桂枝茯苓丸对黄褐斑治疗作用的文献却十分有限。本文拟从文献分析的角度出发,深入讨论近16年来临床医生对黄褐斑的应用经验,并通过临床上应用桂枝茯苓丸治疗4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来观察桂枝茯苓丸的具体疗效和黄褐斑患者的改善情况。方法:本课题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依据,查阅数据库中近16年(1995-2011)的文献,收集有关黄褐斑、桂枝茯苓丸的临床资料,运用统计学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黄褐斑的辨证分型,以及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常用方剂、中药,从统计学角度阐释了桂枝茯苓丸方治疗黄褐斑的可行性。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桂枝茯苓丸方治疗40例黄褐斑患者的疗效,部分阐明了桂枝茯苓丸治疗黄褐斑的一般规律。结果:本论文分析和比较了近16年来CNKI数据库中关于黄褐斑中医汤剂治疗方面的文献,总结为以下几点:1.辨证分型方面:黄褐斑的脏腑辨证分型以肝郁为主,占27.95%;而脾虚、肾虚次之,分别为18.28%、13.98%。而黄褐斑血分证分型以血瘀证为主,占23.66%;血虚证次之,占11.83%;血热证较少,占2.69%;而血寒证在统计文献中未有出现。这从侧面证实了黄褐斑发病的主要因素为郁、虚、瘀。2.方剂应用方面:临床上治疗黄褐斑的方剂多以活血剂为主,疏肝剂次之,兼用补肾健脾剂;而活血剂中,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为: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3.方药应用方面:中药类别的应用频次由高到低的前5类为:活血药、补血药、补气药、健脾药、理气药。而常见中药的使用频次由高到低的前8味为:当归、柴胡、茯苓、红花、丹皮、川芎、桃仁、甘草。以上2、3点说明在临床上无论是方剂的应用还是中药的应用都十分重视黄褐斑发病因素中瘀的因素,倾向于使用活血化瘀法来治疗黄褐斑;另外这个结果反映出桂枝茯苓丸中的单味药物在治疗黄褐斑中出现频率高,从方药组成的角度为桂枝茯苓丸在黄褐斑的治疗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4.药理学方面:桂枝茯苓丸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形成,调节人体激素水平、改善血流变动力学、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这从药理学的角度为桂枝茯苓丸方治疗黄褐斑提供了依据。为了进一步验证桂枝茯苓丸对黄褐斑的作用,本课题通过临床上应用桂枝茯苓丸治疗4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来观察桂枝茯苓丸的具体疗效和黄褐斑患者的改善情况。结果如下:1.以30-40为黄褐斑高发年龄段,40-50年龄段次之。2.黄褐斑患者皮损类型包括4种,分别为:蝶形型、面中部型、下颌型、泛发型,以蝶形型为主,面中部型次之,并且四种分型都是在30-40年龄段多见。3.黄褐斑患者多有瘀血表现,且以舌底静脉曲张为主,其次为斑色暗。4.桂枝茯苓丸疗效良好,总有效率为85%。无效的6例患者无明显瘀血表现,而40-50岁患者虚衰症状明显于瘀血,且无效比例较高。说明桂枝茯苓丸的适应症偏向于血瘀证。5.关于不同黄褐斑类型疗效的分析,以蝶形型疗效最为明显,总有效率达92.86%;以泛发型疗效最差,总有效率为60%。说明桂枝茯苓丸治疗蝶形型黄褐斑的疗效最为明显。结论:30-40为黄褐斑高发年龄段,40-50年龄段次之。黄褐斑患者皮损以蝶形型为主,面中部型次之,并且四种分型都是在30-40年龄段多见。黄褐斑发病的主要因素为郁、虚、瘀,脏腑辨证分型以肝郁为主,脾虚、肾虚次之,而黄褐斑血分证分型以血瘀证为主,血虚证次之。黄褐斑患者多有瘀血表现,且以舌底静脉曲张为主,其次为斑色暗。临床上治疗黄褐斑的方剂多以活血剂为主,常见中药的使用频次由高到低的前8味为:当归、柴胡、茯苓、红花、丹皮、川芎、桃仁、甘草。桂枝茯苓丸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形成,调节人体激素水平、改善血流变动力学、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且桂枝茯苓丸中的单味药物在治疗黄褐斑中出现频率高。桂枝茯苓丸治疗黄褐斑疗效良好,总有效率为85%,并且其偏向于治疗蝶形型黄褐斑和血瘀证患者。

吴小红[8](2010)在《女性黄褐斑临床资料分析及应用皮肤镜评价滋肾化斑汤干预的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①女性黄褐斑患者易感因素及中医证候本质的探索。②应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系统(皮肤镜)评价滋肾化斑汤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临床研究采用①临床问卷调研的方法分析女性黄褐斑患者的易感因素和中医证侯。②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滋肾化斑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采用皮肤镜对其疗效进行客观评价。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滋肾化斑汤方口服,2次/天;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维生素C200mg,3次/天,维生素E100mg,3次/天。两组患者均外用丝白去斑软膏,12周为一个疗程。研究结果:临床对13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显示,本病的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之间,以30-4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约占53.1%;皮损特点以两颊为主,呈蝶形分布者49例(37.7%);其中面部皮肤为干性者多见,63例(48.5%)。易感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先精神(包括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或者焦虑、抑郁)及睡眠不佳等因素与黄褐斑的发病有明显关系,有精神因素者88例(占67.7%);其次妊娠、口服避孕药是黄褐斑的另一重要诱发因素。月经不调者111例(占85.4%)(包括痛经、颜色发暗、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等);伴有明确的妇科疾病者53例(占40.8%)如妇科炎症、肿瘤等;经常服用避孕药、流产以及妊娠有关者36例(27.7%)。再次为日晒及光辐射,发生及(或)加重与日光相关,或者长期在强烈灯光及电脑前工作者64例(49.2%)。有遗传倾向者有39例(占30.0%)。由于不当化妆品及美容引起黄褐斑者24例(18.5%)。此外,一些因素,如面部伴发色素痣、雀斑者62例(47.7%);伴发其他面部皮肤病者71例(54.6%),其中痤疮38例,脂溢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者29例,扁平疣2例,白癜风2例;中医证侯分析结果显示辩证为肾虚血瘀证者82例(63.1%),肝郁气滞者71例(54.6%),脾虚湿盛者29例(22.3%),其中大部分患者肾虚兼有肝郁症状,多为虚实夹杂。70例患者完成服药观察者65例,其间因各种原因脱落者5例(<20%)。其中治疗组38例患者经过12周的中药滋肾化斑汤治疗,临床痊愈5例(13.2%),显效22例(57.9%),有效9例(23.7%),无效2例(5.3%),显效率为71.1%。2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C、E治疗12周,临床痊愈2例(7.4%),显效8例(29.6%),有效13例(48.1%),无效4例(14.8%),显效率为3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着(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L*、a*、b*值及ITA。值有显着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皮损L*、a*、b*值及ITA。值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着差别(P<0.01)。结果表明,滋肾化斑汤治疗女性黄褐斑疗效显着,明显优于口服维生素C、E的对照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讨论:’黄褐斑病因复杂,目前普遍认为可能与内分泌失调、遗传、化妆品、氧自由基、紫外线照射、精神紧张等多种因素相关。本组研究的13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显示,本病的发病年龄30-4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皮损以两颊为主,呈蝶形分布,其中面部皮肤以干性者多见。易感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显示精神(包括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或者焦虑、抑郁)及睡眠不佳等因素与黄褐斑的发病有明显关系,其次与妊娠、服用避孕药、月经不调(包括痛经、颜色发暗、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等)及妇科疾病等内分泌因素关系密切。再次紫外线照射、遗传以及化妆品及美容不当与黄褐斑发病有关。此外,面部有雀斑及色素痣的患者好发黄褐斑,可能与其面部黑素细胞较多有关。面部炎症及其他问题皮肤也易发黄褐斑。可能与炎症容易引起黑素细胞生成有关。从中医证候调查分析显示,烦躁易怒者、睡眠不佳、经前乳房胀痛、目花、目涩及耳鸣耳聋、腰脊酸痛、月经量少及经色暗黑痛经者、大便干燥者所占比例较高,中医学认为妇人以血为用,阴血为精神、神志的物质基础,阴血不足可见患者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腰背酸痛、形寒肢冷、经血减少及神疲乏力等虚证。阴血不足,失其濡润作用可见目涩、大便干燥等。调查结果显示辩证为肾虚血瘀证者最多,其次为肝郁气滞证者,也有少部分属脾虚湿盛证者。其中大部分患者肾虚兼有肝郁症状,多为虚实夹杂。这与古代文献阐述的黄褐斑由“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而成”相一致。我们采用滋肾化斑汤对38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口服维生素C、E的对组照,差异显着(P<0.05)。皮肤镜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皮损部位L*值、a*值、b*值及ITA°值变化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值代皮肤亮度,测量肤色时主要受皮肤中黑素的影响。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部位的L*值均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显着(P<0.01)。a*值反映皮肤红绿色变化,主要受皮肤中血红蛋白氧合程度或血液循环状态的影响。两组治疗后皮损部位的a*值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显着(P<0.01)。b*值反映皮肤黄蓝色变化,受皮肤中黄色素和脂色素影响较大,两组治疗后皮损部位的b*值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显着(P<0.01)。ITA°值(颜色个体类型角),代表色度总体变化情况,ITA°值越大,肤色越浅。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皮损部位的ITA°值均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显着(P<0.01)。,而治疗组皮损部位L*值、a*值、b*值及ITA°值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着差别(P<0.01)。结果表明,滋肾化斑汤治疗女性黄褐斑疗效显着,明显优于口服维生素C、E的对照组。皮肤镜观察显示滋肾化斑汤可以通过减少黄褐斑皮损部位的黑素含量来改善皮肤的亮度、通过减轻黄褐斑皮损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程度来改善色斑、通过减轻黄褐斑皮损部位的黄色素和脂色素来改善色斑,达到治疗黄褐斑的目的。并且中药滋肾化斑汤对减少皮损部位的黑素含量、减轻皮损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程度以及减轻皮损部位的黄色素和脂色素等疗效也明显优于口服维生素C、E的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发现病程越短,年龄越小,疗效越好;而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显着,因此,需要开发一些疗效好、服用方便的丸、散、膏及片剂,以便临床长期服药,从而提高疗效。滋肾化斑汤主要由山萸肉、菟丝子、生地黄、当归、川芎、僵蚕、柴胡、白芍、白蒺藜、丹参、酒军、红花、茯苓、白术、珍珠母、桂枝等组成。其中山萸肉、山药、菟丝子、生地黄等为君药,具有平补肝肾作用,当归、川芎、僵蚕、丹参、白芍、红花等养血活血消斑,配合柴胡、白蒺藜、酒军清肝祛风泻热,茯苓、白术健脾除湿,稍佐桂枝具有温经通络消斑之意。目前中医药方法治疗黄褐斑文献众多,但对其疗效评价,大多采用肉眼观察的方法,缺乏客观性。皮肤镜应用多光谱皮肤显微偏振光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把采集到的真彩色皮肤图像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再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客观、准确计算出皮损形状及颜色,客观性及重复性好,灵敏度高,能避免了肉眼观察和个体判断差异等缺陷,为临床疗效判断提供客观依据。综上所述,黄褐斑发病可能与内分泌、精神因素、紫外线照射、化妆品使用不当及遗传等因素相关,中医认为多为肝肾阴虚,瘀血阻络。中药滋肾化斑汤具有滋肾清肝,活血消斑功效。治疗女性黄褐斑效果显着,其远期疗效和进一步的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皮肤镜能避免了肉眼观察和个体判断差异等缺陷,为临床疗效判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使结果更真实、更客观,是色素疾病一个比较好的评价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张明[9](2009)在《黄褐斑与情志因素相关的中医文献和临床研究》文中指出黄褐斑,中医称为“黧黑斑”、“肝斑”等,是一种获得性面部对称色素沉着皮肤病,为临床常见而难治的一种损容性皮肤病。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它不仅损害患者容貌,而且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和社会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而不良情绪又促进了病情发展。本病发病机理复杂,至今中西医治疗方法均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现代研究表明精神因素与黄褐斑发病密切相关,因此,从社会心理方面深入研讨黄褐斑的病因及病变机制,确为切实可行之举。一、目的证治规律研究:运用文献学研究的方法,对历代中医文献中有关黄褐斑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归纳整理,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现代统计学分析方法,力求揭示中医黄褐斑有关情志方面的方药证治规律,为黄褐斑的中医临床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临床研究:采用现代心理学的问卷测量技术,对黄褐斑患者进行大样本调查,通过分析心理学量表指标与黄褐斑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在黄褐斑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阐释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为黄褐斑的中医情志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提高中医防治黄褐斑的疗效提供社会心理的病因学依据。二、内容与方法文献综述:整理中医文献资料中有关黄褐斑病名沿革、病因病机、证治规律、理法方药等方面资料,归纳总结黄褐斑与中医情志因素相关的内容;研究现代医学文献资料,对黄褐斑病因、致病机理、治法方药及其进展等方面进行分析综述,对黄褐斑患者心理的现代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证治规律研究:以大型电子图书《中华医典》为载体,以黄褐斑的古代多种病名为检索词,以有确切药物用量的方药为研究对象,并规范药物功效、主治、计量单位等,建立古代黄褐斑相关方药数据库。借助于spss分析软件的帮助,主要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R型(指标)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合历代对黄褐斑的认识,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统计结果。临床研究:以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TCSQ)和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黄褐斑病人进行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通过观察各量表指标与黄褐斑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在黄褐斑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力求深入阐释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及病变机制。三、结果与结论(一)证治规律研究1.通过对黄褐斑中医历代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从整体上认识了黄褐斑病辨证论治的发展规律,归纳总结黄褐斑与中医情志因素相关的内容,为今后的研究奠定文献学基础。2.采用古代文献与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黄褐斑方药使用的角度,研究了古代文献中黄褐斑的方药证治状况。结果显示现代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和古代黄褐斑的方药证治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古今医家均认为其病因为:内因七情及饮食劳倦失宜,以致肝、脾、肾虚损;外因感受风邪,且兼夹湿、热、寒邪,以及病理产物瘀血、痰湿等,诸种因素内外合邪而成;病位在肝、脾、肾三脏;为本虚(肝、脾、肾)邪实(六淫、瘀血、痰湿)之证。3.本研究遵循中医理论及方法,通过对黄褐斑证诒方药统计分析,证实了情志失调在黄褐斑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影响。黄褐斑与肝脏关系尤为密切,肝气郁结是黄褐斑基本病机的主要环节。4.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脏藏血、主疏泄的功能对女子生殖机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肝失疏泄,气血失和,冲任失调,直接与面部色泽的加深有关。对于青中年女性患者,在临床诊治中尤其应重视疏肝和血、调理冲任。5.运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方药频数分析结果为基础,挖掘并总结出黄褐斑临床主要证型的治疗方药。(二)临床研究1.本研究的黄褐斑患者主要人群特征、黄褐斑发病相关常见因素以及黄褐斑的皮损特征表现方面符合黄褐斑发病的一般规律性。主要人群特征为:女性,年龄在30-39岁,已婚,具有高等学历,工作不稳定,收入中等。较常见发病相关因素为家族史,伴随病症、慢性疾病史、妇科疾病、精神因素、季节、化妆品过敏史等。皮损特征临床表现以蝴蝶型、特发型、皮损呈淡褐色或深褐色、皮肤类型呈混合型、皮肤弹性和色泽评定为一般者居多。2.在一般社会特征中,高等学历是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而高收入是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发病相关因素中的病程、伴随病症、服用避孕药、化妆品过敏和精神因素是抑郁、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临床分型中的蝴蝶型、面上型是抑郁、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病因分型中的继发型是抑郁、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皮损颜色呈淡褐色和深褐色是抑郁、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3.黄褐斑艾森克人格特征中的内外倾与情绪性得分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导致应激反应水平较正常人群偏高,使抑郁或焦虑水平也相应偏高。人格特质因素中的内外倾及精神质维度与抑郁、焦虑障碍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内倾性越强和精神质倾向明显的患者越是容易产生抑郁、焦虑障碍。4.黄褐斑患者的应对方式与正常人群比较偏于消极应对,故其应激反应水平较常人偏高,使抑郁、焦虑水平也相应偏高。但应对方式对黄褐斑抑郁、焦虑水平的影响不具有显着性,这可能与群体个性特质有关,不能反应应对活动的全貌。从人格特质来看,性格越偏于内向、人格越不稳定其消极应对方式得分越高;个性过于精神质会也引起消极应对方式的增加,过于循规蹈矩则积极应对方式分值也降低。5.对于缺乏社会支持的黄褐斑患者,多采取消极应对。但领悟社会支持程度对黄褐斑抑郁、焦虑水平的影响不具有显着性。可能本研究所针对的人群的社会支持水平还不足以达到与抑郁、焦虑水平相关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社会支持。6.伴随抑郁障碍的黄褐斑患者达80%,伴随焦虑障碍的患者则将近1/3。说明黄褐斑患者总体的心理承受压力大,个体的心身健康水平偏低,抑郁和焦虑是黄褐斑患者的主要情绪障碍。7.黄褐斑中医证型以肝气郁结证多见,并且其抑郁、焦虑水平明显高于脾虚湿阻和肾阴不足两型。说明此病病变机制以情志致病为主,并且肝气郁结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两种证型,证实了情志因素是黄褐斑病变的重要影响因素。8.黄褐斑中医各证型与本研究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存在相关性:肝气郁结证与焦虑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性相关,脾虚湿阻证与焦虑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负性相关,肾阴不足证与抑郁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负性相关;瘀血阻络兼证的患者往往具有内倾性人格特质,与消极应对之间存在负相关。可据此作为今后临床诊断及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心理学依据。四、结语本课题运用文献整理和临床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来研究黄褐斑与情志致病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证实了心理社会因素与黄褐斑的发病密切相关,抑郁和焦虑是黄褐斑患者的主要情绪障碍,在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黄褐斑各中医证型与社会心理因素存在相关性。提示医者在进行诊治过程中应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把握情志失调引起机体气机紊乱的特点,重视肝气不疏的病变机制。尝试在临床实践中将心理学问卷的测量及评定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因素、情境因素及药物功效,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以调畅情志,减少精神因素导致的色素沉着,提高黄褐斑中医预防和治疗水平。

肖艳,刘祯,邓燕[10](2009)在《复方中药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二、克斑胶囊治疗黄褐斑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克斑胶囊治疗黄褐斑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活血祛斑汤联合中药倒膜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研究目的
2.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分组方法
    2.3 诊断标准
    2.4 病例入选标准
    2.5 研究方法
    2.6 观察内容
    2.7 疗效判定标准
    2.8 统计学分析
3.研究结果
    3.1 病例脱落情况
    3.2 治疗前相关资料比较
    3.3 疗效结果比较
    3.4 安全性分析
4.小结
讨论
    1.立题依据
    2.立方依据
        2.1 活血祛斑汤
        2.2 中药面膜方
    3.组方分析
        3.1 活血祛斑汤的组成及药物作用
        3.2 单味药物分析
        3.3 中药面膜方
    4.WOOD灯临床检测分析
    5.石膏倒模疗法分析
    6.中医药对黄褐斑作用机制分析
    7.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2)黄褐斑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动物
    1.1 品系
    1.2 性别
    1.3 周龄
2 造模方法
    2.1 紫外线造模法
    2.2 黄体酮造模法
    2.3 紫外线联合黄体酮造模法
3 模型评价
4 总结和展望

(3)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褐斑的病因病机
    1.1 肝气郁结
    1.2 脾气亏虚
    1.3 肾精不足
    1.4 气滞血瘀
2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
    2.1 单味药及其成分的应用研究
    2.2 组方的应用研究
    2.3 中成药的应用研究
3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3.1 单味药应用研究
    3.2 组方应用研究
    3.3 中成药应用研究
4 讨论

(4)针药结合治疗对色素沉着小鼠酪氨酸酶的含量和皮肤组织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1.1 黄褐斑病名的沿革
        1.2 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研究
    2. 黄褐斑的中医治疗
        2.1 黄褐斑的中药治疗
        2.2 黄褐斑的针灸治疗
        2.3 黄褐斑的针药结合治疗
    3. 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病的认识
        3.1 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研究
    4. 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病的治疗
        4.1 全身系统性治疗
        4.2 局部脱色治疗
        4.3 光学技术治疗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针刺穴位
        1.5 实验药物的制备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昆明小鼠色素沉着模型的建立
        2.3 动物实验方法
        2.4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2.5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小鼠血中酪氨酸酶含量的比较
        3.2 各组小鼠皮肤HE染色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3.3 各组小鼠皮肤免疫组织化学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3.4 针药结合对小鼠表皮黑色素细胞的个数和数密度的影响
第三部分 讨论
    1. 动物造模的选择
    2. 观察指标的选择
    3. 腧穴的选择
    4. 方药的选择
    5. 结果分析
        5.1. 针药结合治法对小鼠血中酪氨酸酶的影响
        5.2. 针药结合治法对小鼠皮肤组织结构病理学形态的影响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疗效观察及抗氧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黄褐斑的西医研究概述
        引言
        1.1 流行病学
        1.2 病因与发病机制
        1.3 治疗
        参考文献
    2 黄褐斑的中医研究概述
        2.1 黄褐斑病名历史沿革
        2.2 黄褐斑的病因病机
        2.3 黄褐斑的治疗
        参考文献
    3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作用机制研究概述
        3.1 对黑素细胞及酪氨酸酶的影响研究
        3.2 对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3.3 对抗氧化机制影响的研究
        3.4 调节微量元素的含量的研究
        3.5 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人来源
        1.2 临床病例选择标准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2.2 可比性分析
        2.3 疗效分析
        2.4 病人满意度评价
        2.5 安全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抗氧化机理研究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入选方法
        1.2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2 实验操作
        2.1 仪器与试剂
        2.2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2.3 操作步骤
    3 实验原理
    4 计算方法
    5 结果
        5.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5.2 治疗后SOD、MDA水平变化分析
        5.3 中医证型与SOD、MDA水平相关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理论基础
    2 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组方原则
        2.1 内服方药
        2.2 中药面膜方药
        2.3 耳穴压豆
    3 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疗效分析
    4 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作用机制探讨
    5 安全性分析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1 部分试验组病例治疗前后照片
附件2 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

(6)大豆异黄酮清斑胶囊对黄褐斑黑色素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黄褐班的认识
    2. 西医学对黄褐班的认识
    3 清斑胶囊组方依据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试验一 正交实验优选清斑胶囊复方配比的研究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小结
    试验二 清斑胶囊对小鼠皮肤色素生成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与分析
        小结
    实验三 清斑胶囊对B16黑素细胞增值、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与分析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桂枝茯苓丸证治规律研究及治疗40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桂枝茯苓丸的文献研究
    1.1 桂枝茯苓丸方的组成与出处
    1.2 桂枝茯苓丸方解
    1.3 桂枝茯苓丸方的古代应用举要
        1.3.1 治疗瘀血腹痛
        1.3.2 治疗瘀血腹胀
        1.3.3 治疗崩漏
        1.3.4 治疗难产
        1.3.5 治疗胎死不下
        1.3.6 治疗堕胎
    1.4 桂枝茯苓丸方的现代应用
        1.4.1 治疗妇科疾病
        1.4.2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1.4.3 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1.4.4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1.4.5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1.4.6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1.4.7 治疗男科疾病
        1.4.8 治疗外科疾病
        1.4.9 治疗皮肤科疾病
        1.4.10 治疗其它疾病
    1.5 桂枝茯苓丸现代研究进展
        1.5.1 对血液粘度的影响
        1.5.2 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
        1.5.3 对血脂的影响
        1.5.4 对瘀血状态的影响
        1.5.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5.6 对肿瘤的影响
        1.5.7 对前列腺组织增生的影响
        1.5.8 对乳腺组织增生的影响
        1.5.9 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1.5.10 对炎症的影响
        1.5.11 镇痛、镇静作用
    参考文献
2 黄褐斑的文献研究
    2.1 黄褐斑古代文献研究
        2.1.1 春秋战国时期
        2.1.2 汉晋唐时期
        2.1.3 宋金元时期
        2.1.4 明清时期
    2.2 黄褐斑病因病机总结
    2.3 现代医学对黄褐斑发病机理的认识
        2.3.1 与酪氨酸酶的关系
        2.3.2 与性激素的关系
        2.3.3 与自由基的关系
        2.3.4 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
        2.3.5 与局部微生物的关系
        2.3.6 与日光照射的关系
        2.3.7 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2.4 现代医学治疗黄褐斑疗概况
        2.4.1 黄褐斑的分型
        2.4.2 黄褐斑的基础治疗
        2.4.3 口服药物治疗
        2.4.4 外用药物治疗
        2.4.5 剥脱疗法
        2.4.6 激光治疗
    2.5 黄褐斑现代中医药治疗
        2.5.1 分型治疗
        2.5.2 单方治疗
        2.5.3 中药治疗黄褐斑机理研究
    参考文献
3 桂枝茯苓丸治疗黄褐斑的可行性研究
    3.1 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总结
        3.1.1 消痛积肿块
        3.1.2 止瘀阻疼痛
        3.1.3 治血瘀水停
        3.1.4 治血瘀发斑
        3.1.5 治瘀血出血
    3.2 桂枝茯苓丸组成药物治疗黄褐斑的古今文献研究
        3.2.1 桂枝
        3.2.2 茯苓
        3.2.3 牡丹皮
        3.2.4 桃仁
        3.2.5 白芍
    3.3 中药汤剂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3.4 文献研究
        3.4.1 纳入标准
        3.4.2 排除标准
        3.4.3 辨证分型研究
        3.4.5 成方应用研究
        3.4.6 用药规律的研究
        3.4.7 药理研究方面
    参考文献
4 桂枝茯苓丸治疗黄褐斑4 0例临床观察
    4.1 病例来源
    4.2 研究方法
    4.3 诊断标准
        4.3.1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4.3.2 中医诊断标准
    4.4 临床分型
    4.5 临床表现
    4.6 治疗方法
    4.7 疗效判断标准
    4.8 讨论
        4.8.1 黄褐斑患者年龄分析
        4.8.2 发病类型的分析
        4.8.3 关于疗效结果的分析
        4.8.4 活血化瘀法治疗黄褐斑规律的探讨
        4.8.5 桂枝茯苓丸药物配伍治疗黄褐斑的探讨
        4.8.6 本次研究的补充
小结
致谢
个人简历

(8)女性黄褐斑临床资料分析及应用皮肤镜评价滋肾化斑汤干预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词语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1篇 黄褐斑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黄褐斑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130例女性黄褐斑临床资料分析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应用皮肤镜对滋肾化斑汤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评价
    前言
    1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患者治疗前后照片比较
附录2 患者治疗前后皮肤镜比较

(9)黄褐斑与情志因素相关的中医文献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古代文献研究
        一、病名演化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分型
        四、治则治法
        五、养生调护
    第二节 现代中医研究概述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分型
        三、治疗方法
    第三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一、致病机理研究
        二、实验动物模型
        三、西医治疗方法
        四、中药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五、社会心理学研究
第二章 证治规律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三、纳入与排出标准
        四、数据规范化与建立数据库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一、频数分析
        二、因子分析
        三、聚类分析
    第三节 讨论
        一、病因探讨
        二、病机探讨
        三、证治规律探讨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研究对象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与排除标准
        四、剔除标准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
        一、患者一般情况问卷概况
        二、患者社会心理特征概况
        三、患者一般情况问卷与抑郁、焦虑水平的关系分析
        四、患者社会心理因素与抑郁、焦虑水平的关系分析
        五、患者社会心理因素与抑郁、焦虑水平间的相关分析
        六、黄褐斑中医各证型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差异比较
        七、黄褐斑中医各证型与社会心理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节 讨论
        一、一般情况及其对黄褐斑患者抑郁、焦虑水平的影响
        二、社会心理因素对黄褐斑患者抑郁、焦虑水平的影响
        三、黄褐斑中医证侯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复方中药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抑制黑素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
2 提高机体SOD活性、清除多余氧自由基
3 调节微量元素的含量
4 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
5 调节机体性激素水平
6 问题与展望

四、克斑胶囊治疗黄褐斑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活血祛斑汤联合中药倒膜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D]. 杜晓燕.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黄褐斑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J]. 刘逍遥,王停,朱佩轩,胡语杰,刘珊,赵睿学,范琼尹,苏泽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23)
  • [3]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J]. 李孜怡,李怀军,赵晶,杨玉赫,王学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4)
  • [4]针药结合治疗对色素沉着小鼠酪氨酸酶的含量和皮肤组织结构的影响[D]. 冯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3)
  • [5]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疗效观察及抗氧化机理研究[D]. 田凤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11)
  • [6]大豆异黄酮清斑胶囊对黄褐斑黑色素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 张国栋.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2(04)
  • [7]桂枝茯苓丸证治规律研究及治疗40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D]. 李思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8]女性黄褐斑临床资料分析及应用皮肤镜评价滋肾化斑汤干预的疗效[D]. 吴小红.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0)
  • [9]黄褐斑与情志因素相关的中医文献和临床研究[D]. 张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复方中药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进展[J]. 肖艳,刘祯,邓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09)

标签:;  ;  ;  ;  ;  

克班胶囊治疗黄褐斑的动物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