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尼采与荣格神话艺术观的相似性

论尼采与荣格神话艺术观的相似性

一、论尼采与荣格在神话和艺术方面见解的相似性(论文文献综述)

邵丹[1](2021)在《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罗兰·巴特身体理论探析》文中指出罗兰·巴特是20世纪法国文学批评界的伟大旗手与思想家,在众多理论领域中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身体理论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思想转变中,巴特的身体理论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文章以罗兰·巴特的文本着述为根基,在着述中去探寻其身体特点变化的轨迹。罗兰·巴特的身体理论与他符号思想的转变密不可分。结构主义时期,巴特重视语言与符号,身体是二级符号系统“神话”言说的载体,因而身体呈现出被规范化的特点;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时期,符号系统变得更加开放,身体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性,不再背负符号意义,没有中心与所指,因而身体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可书写的特点;后结构主义时期,巴特将身体与文本同构,将欲望引入到文本之中,写作与阅读成为身体快感的生产之地,在写作与阅读中身体获得了享乐,因而身体在后结构主义时期是重享乐的。探析罗兰·巴特的身体理论,利于我们对罗兰·巴特的身体观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认识,更加清晰地掌握罗兰·巴特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思想转变的历程和巴特借助身体这一行为来与意识形态进行对抗的历程,以及把握巴特身体理论在整个西方身体观发展历程中所占据的位置。

靳玲珑[2](2020)在《嵇康创作对屈原的接受》文中认为嵇康是魏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嵇康传之后世的作品是我们了解嵇康的主要依据。目前学界对嵇康作品的研究虽然呈现日益炽热的趋势,但前人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嵇康的思想与作品风格等论题,而嵇康作品对前人的接受研究则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致力于嵇康作品的接受研究,以戴明扬先生所校注的嵇康集和王逸的《楚辞章句》为主要参考资料,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文学研究的角度探讨嵇康创作对屈原的接受。论文第一章介绍了目前嵇康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的写作方案。第二章分析嵇康对屈原接受的原因。嵇康对屈原的学习与接受虽有作者性格的原因,但与时代也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联。他们共同处在一个混乱动荡的社会和开放的思想环境中,相似的时代背景为嵇康对屈原的接受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三章与第四章论述嵇康对屈原的接受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嵇康的作品分为诗歌与文章两种文学形式。第三章分别从诗歌所运用的意象词句、诗歌体式、诗歌的抒写特点以及诗歌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与作风等角度论述嵇康诗歌对屈原的接受。在意象方面,嵇康诗歌所运用的意象多着《楚辞》之色彩;而嵇康频繁使用的时间对比和空间对比句式也肇始于屈原的作品。同屈原一样,嵇康也喜欢在诗歌中使用连绵词。嵇康诗歌中的连绵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几乎都能在屈原的作品中找到。在诗歌体式方面,嵇康的组诗和骚体诗创作在组诗和骚体诗的发展史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作品的容量、数量与精神方面,与屈原作品的联系更加密切。因为嵇康与屈原同样具有至真的人格,所以他们在抒写特点方面共同呈现出反复、断乱和矛盾的特点;并且于思想和作风方面一致地呈现出虚无主义和狂狷孤介的特点。第四章从嵇康在文章中所运用到的文学形式和文章中所反映出的作者的精神等角度论述嵇康在撰写文章中对屈原的接受。嵇康所创作的《卜居》具有鲜明地学习屈原的痕迹。在设论体的运用方面,嵇康不仅学得了屈原的形式,也深刻绍袭了屈原的精神。嵇康在《琴赋》中对乱辞的使用更是受屈原作品影响的表现。受作者人格的影响以及屈原精神的感召,嵇康在文章中表现出同屈原一样浓厚的理性精神和强大的创新力量。余论部分展示嵇康与屈原在身后更多的相似性。通过鲁迅先生对他们精神的继承以彰显即便时至今日,伟人的精神依然充满生机,并且对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谢琦慧[3](2018)在《约瑟夫·坎贝尔神话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约瑟夫·坎贝尔是20世纪着名的比较神话学学者,也被公认为是弗洛伊德和荣格在心理学派神话研究领域的继承人,同时,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他是一名后现代主义者。此外,坎贝尔在大众文化领域声誉甚高,甚至被大众媒体誉为西方流行文化的一代宗师和极具启发性的心灵导师。这些多样的身份背后体现的是坎贝尔神话理论的复杂性,但实际上,坎贝尔的这些观点在根本上是可以得到统一的。本文将以坎贝尔的神话心理学理论为起点,探究他对神话在心理学领域的根本性看法。然后追寻他由此得出的比较神话研究结论,即世界神话都是由人类统一精神诞生的“单一神话”,并且总结这个“单一神话”在坎贝尔所划分的世界神话史里的历时性流变。最后将沿着坎贝尔对神话史的论述来到现代社会,探究坎贝尔的后现代神话观,即现代背景下他赋予神话和神话学研究的新使命,以及艺术家和大众文化在重建神话环节上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坎贝尔神话理论的概貌,总结他在神话研究上的贡献,以及他的后现代神话观对于当下社会重建人类精神与终极价值的重大意义。

樊竞[4](2017)在《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教解经学→施莱尔马赫一般诠释学→狄尔泰体验诠释学→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伽达默尔的语言诠释学:这是史家描述的主流解释学的历史进程,且主要发生在德国。1960年代以后,诠释学逐渐国际化,并加速分化为不同向度的哲学格局。要理解现代以来纷繁复杂的诠释学发展情况,尼采是一个极佳的样本,他的诠释学思想荟萃了后世各种解释学思想的萌芽。作为后现代哲学的鼻祖,尼采被谈及最少的可能就是诠释学了。部分原因是因为诠释学有其主流谱系,学界对于种种新锐的哲学诠释学、解构论的诠释学和新实用主义诠释学还存在着争议,还有一定数量的学者认为这些解释学只是诠释学发展转向的一些现象,不足以成为一个诠释学的种类。这并当然决不意味尼采的诠释学思想及其影响不成立,相反,尼采的诠释学思想随着诠释学的发展愈加鲜明了起来。目前,学界对于尼采诠释学思想的关注还很不够,研究成果寥寥,亟需深入研究和开掘,以凸显尼采的诠释学之思及其思想之丰富的可能性。本文意在深入挖掘、彰显尼采的诠释学思想,将之放于整个西方诠释学发展史中,并结合尼采风格强烈的思想内容加以考察,给尼采诠释学思想一个客观如实的定位。此前尼采的诠释学研究总是围绕着哲学或生命这样比较笼统的中心,没有获得一个能够概括其基本思想特征的称谓。本文以尼采诠释学思想的基本特征为据,概括其为“虚无主义诠释学”。“虚无主义”既是贯穿尼采终生思考的主题,也是其思想所采取的批判方式及最终归宿。基于此,本文分四章来论述尼采的“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第一章主要从形而上学的“上帝之死”揭示虚无主义与诠释学的关系,交待以“虚无主义”作为尼采诠释学思想之核心的合理性所在。尼采在思想史上留下的最深刻也是最具影响的命题就是“上帝死了”。“上帝死了”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华,就中可以窥测到尼采所发现的欧洲当时最深层的危机——虚无主义。尼采身为虚无主义的化身与虚无主义的终结者,在对欧洲虚无主义历史运动的真切体验中,将虚无主义这一现象诊断为“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他提出的解决路径是将虚无主义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然后以积极的虚无主义克服虚无主义的消极颓败的倾向。这种“积极的虚无主义”“允许”了有利于生命的新的世界解释,告诫人们必须通过解释来创造世界,因此成为尼采的诠释学之光。第二章论述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的方法论基础。透视主义是尼采有诸神而没有上帝的“神正论”所凭依的强大武器,是其诠释学思想的标志。透视主义表现了尼采思想的强烈个性,容纳了“没有真理,只有解释”“没有事实,只有解释”以及价值重估等诠释学思想。通过对透视主义的分析,可以展现出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的多元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以及对于生命的深度关怀、对生存的深切反思。第三章系统整理了尼采的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使尼采的思想碎片在“积极的虚无主义”中得到重新聚合并获得新生。首先,“重估一切价值”为解释谋取权力开辟了道路,尼采围绕宗教、道德、哲学对传统中僵死异化的价值进行了拷问,通过衡量、评估并征服了那些旧有概念与价值从而实现了真正的批判。其次,“历史的用途”扩大了传统文本的范围,展示了文本与历史的关系在尼采思想中的不同寻常,使传统的作家创作文本拓展到社会、历史乃至生命,而文本内涵的扩大正是哲学诠释学得以产生的机杼之一。最后就尼采关于解释、说明、理解的区分、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以及“透视”“视角”“视界”“外观”“先见”“文本”这样的概念作展开论述,肯定其思想具备了诠释学思想所必备内容与要素。第四章论述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的影响,使尼采的诠释学思想作为工具的“有”之维到虚无主义作为生命境界的“无”之维得到清晰的展现。此处的“有”、“无”即功利性的“有用”与“无用”之大用。首先,说明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历程和思想特征;其次,肯定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对哲学史、诠释学史产生的重要影响;最后,展现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的内存进路:虚无主义(摧毁形而上学)→透视主义(颠覆认识论)→价值重估(判定价值)→多元解释(创造价值)→“人的自然化”(克服虚无主义),最终揭出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的最终旨归就是将西方对虚无的探查从“存在之有”转换到“真正的无”。本文将在研究尼采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通过整理尼采在诠释学方面表达过的观点,挖掘其诠释学思想的内在统一性,来达成如下三层目的:(1)确定尼采诠释学思想的存在以及其与虚无主义的缠绕;(2)明确尼采对诠释学思想发展的影响,确定其在诠释学史中的一席之地;(3)使尼采思想所蕴藏的人类精神所共通的对生命真相的深切思索,在诠释学这个向度上得到更圆融的展示。

高红梅[5](2017)在《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文中研究表明圣杯是西方文学最重要的意象之一,也是西方价值体系的核心意象。它反复出现于中世纪文学及艺术作品中,尤其是以亚瑟王为题材的骑士文学作品,仅西欧各国就多达几十本。其中克雷蒂安的《帕西法尔》是第一部以圣杯意象为核心的骑士传奇,他所开创的圣杯追寻的母题被后世很多作家所继承,并对欧洲文学与文化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圣杯意象仍持续被影视、戏剧、网络游戏等大众传媒重新演绎,其家喻户晓的程度,也表明它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圣杯意象是古代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它凝结着西方文学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本论文分别以此为起点和中心线索,选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对圣杯意象内涵的不断变化进行梳理与论述,以揭示西方文学与文化追求向上飞升的超越精神。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导论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文献综述。第一章主要探讨圣杯意象的特征,首先介绍关于圣杯意象文学创作的基本概况,从而探讨圣杯意象的特征。圣杯追寻是西方文学追寻母题的一种类型,为西方文学提供了圣杯原型,圣杯原型在后世文学中不断被置换,它具有符号性。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梳理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圣杯意象的起源、发展、繁荣、衰落乃至沉潜的过程。第二章首先考证圣杯意象的原始神话渊源、凯尔特渊源和基督教渊源,三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但它们都过分强调其中某种文化要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章还以中世纪的圣杯传奇为对象,探讨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具体分析从克雷蒂安的《帕西法尔》、沃尔夫拉姆的《帕西法尔》、罗贝尔的《亚利马太的约瑟》到希伯来版本《亚瑟王》,说明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解析《亚瑟王之死》中圣杯追寻与亚瑟王朝的衰落,论证15世纪时世俗价值已逐步流行。综合圣杯意象渊源的考证与圣杯意象基督教化过程的考察,揭示中世纪圣杯意象是基督教统合东方两河流域文明、西方蛮族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成果,是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第三章探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圣杯意象从衰落到沉寂的过程及其原因。从文化上,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明,是圣杯意象衰落、沉寂的原因。而亚利欧斯多的《疯狂的奥兰多》、斯宾塞的《仙后》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则见证了从嘲讽骑士精神到瓦解骑士文学的历程。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论证从19世纪到20世纪圣杯意象的复兴与质疑、变异与解构,从而揭示圣杯意象的现代化过程。第四章主要研究19世纪的圣杯意象,圣杯传奇在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推动下复兴,华兹华斯的《埃及少女或水仙的传奇》、丁尼生的《国王叙事诗》和瓦格纳的《帕西法尔》是其中的代表。深入分析这三部作品,我们会发现有的作家对圣杯幻象是持质疑态度的,有的作家则坚持信仰,从而形成了世俗与宗教的交锋,这也是19世纪欧洲最典型的思想论争。第五章介绍20世纪圣杯意象的变异与解构。具体分析乔伊斯的《都柏林人》、艾略特的《荒原》、怀特的《残缺骑士》和洛奇的《小世界》中圣杯意象的置换变形,揭示圣杯意象不断被世俗化的过程与意义。另一方面,个人主体意识的强化,使得圣杯意象在走向世俗化的同时,也走向了个性化,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圣杯。由此,圣杯意象的现代化也逐渐完成。第四部分是第六章,探讨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前十年圣杯意象的重塑与兴盛。这一时期圣杯意象的重塑是从颠覆圣杯的基督教传统开始,《圣血与圣杯》将耶稣由神还原成人间国王,认为圣杯象征耶稣王室的血脉和抹大拉的子宫。丹·布朗从《圣血与圣杯》中得到启示,以圣杯、玫瑰和Ⅴ型符号等组成圣杯意象符号体系,重新挖掘女性崇拜的思想,以建构不同性别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虽然《圣杯奇谋》以传统的契约结构安排情节,却表达了对生命、尊严、和平等人类普世价值的祈愿与追寻。在现代传媒的推动下,圣杯意象也被塑造成多种表现形式,传播并推广到世界各地,这体现了圣杯意象的后现代化与全球化。第五部分是结语,探讨圣杯意象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价值意义。圣杯意象凝结着西方文学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圣杯意象的流变,不仅体现了西方文学与文化追求向上飞升的超越精神,而且体现了西方文学象征手法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圣杯意象体现了道德理性的规约、超越精神的外化以及生命意识的焦虑,其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而圣杯意象的传播性、故事性和不断被世俗化是圣杯意象产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周文[6](2016)在《弗洛姆信仰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宗教、信仰的讨论是弗洛姆整体思想中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有关这一主题的研究都存在较大局限。本文试图在考察弗洛姆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借鉴国内信仰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信仰主体——信仰行为——信仰客体"的动态逻辑框架系统重构弗洛姆相关理论,并将其置于伴随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信仰危机"的历史背景下,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发掘其理论之独特性,旨在为研究弗洛姆思想提供新的视角,也为当下社会信仰困境提供一定的启示。经历1926年放弃犹太教信仰与1937年扬弃正统弗洛伊德主义的两次思想转折后,弗洛姆形成无神论的"激进人道主义"思想,"人"成为弗洛姆研究宗教、信仰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的。"人的诞生"开始后,信仰主体作为一个处于自然、社会历史与生存两歧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中的身心、知情合一的人,其独特的多层次处境与生理-心理结构、机制,使其产生了追求生存意义、指向"谐一"的"x体验",它在无意识层面构成了信仰的经验基础,其意识化与意识形态化都受到社会的制约,由于知性语言的社会过滤器作用和思虑作用,只有用普遍象征语言才能表达其丰富含义。信仰行为则是信仰主体对"x体验"的反应,不但是一种相信、信服的思想状态,更是信仰主体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全身心的、对自己生存答案的探索和践行。"同化过程"与"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性格是信仰行为的基础。按照性格结构中创发性取向的多少,弗洛姆将信仰行为分为理性与分理性两种形式。弗洛姆将理性置于人格整体之中,剖析了理性、信仰、怀疑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理性信仰植根于人自己的体验,对自己思考力、观察力及判断力的了解与信赖,与理性怀疑相关联,它不仅体现在思考和判断领域,也体现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它促使人们怀着希望,进行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自我创造,有利于"人的诞生"。而非理性信仰是对某个神、某个人、某种思想或某种象征的盲目迷信,并非出于人自己的思想或情感的体验,而是以人对非理性权威的情感屈从和对现有意识形态的接纳为基础。如果社会宣扬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性格之间具有差异,会造成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分裂,形成"假信仰"现象。同时,弗洛姆还研究了自由意志与信仰选择的问题,作为温和决定论者,他为人们自由选择信仰的可能性留出了余地,并探讨了先知与禅师等理性权威的作用。信仰客体被弗洛姆视为" x体验"在不同社会历史文化结构中的概念系统呈现,按照"原始崇拜——母性人格神宗教——父性人格神宗教——理性一神论宗教——无神宗教——宗教消亡"的路线发展。在他看来,宗教演变是一个客观过程,与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人自身的心理状况、理性与情感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发挥着不同的历史功能,但这种发展并非后者取代前者的线性更迭,而是一种以某种宗教形态为主、显隐并存、进化和倒退交织并行的过程。根据社会条件所塑造的社会性格结构所导致的不同存在体验,弗洛姆将宗教分为权威主义和人道主义两种类型;根据它们对"人的诞生"的作用,分为积极和消极的宗教,但这些分类只是对其特征的分类,而不是对现实存在的宗教的分类,任何现存成体系宗教中,积极和消极、权威主义与人道主义均混合出现。最后,在呈现弗洛姆信仰理论的完整面貌后,本文指出了它的贡献与不足,并试图对其作出客观评价。

祝昊[7](2014)在《关于生存理想的言说 ——论D.H.劳伦斯的神话书写》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现代小说中神话化的奠基者之一,D.H.劳伦斯通常以神话为触媒,藉助古老的神话讲述新的故事,并在创制“现代神话”的过程中,表达自己致力于重归和谐,诗意栖居的生存理想。本论文以神话原型为切入角度对英国作家D.H.劳伦斯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一般性的角度对劳伦斯的神话书写进行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从时代思潮与文学传统等方面探讨劳伦斯神话创作的发生。结合劳伦斯的人生经历讨论其对古希腊罗马神话、古阿兹台克神话等不同文化系统的神话质料的选用,并勾勒出其作品中从亚当到基督、从冥后到潘神、从羽蛇到凤凰等一幅幅神话的图景。三、讨论劳伦斯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对于神话质料的不同处理方式,并对其最为常用的仪式性叙事和寓言化写作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第二部分从劳伦斯所言的“生命的核心线索就是‘关系’本身”为出发点,探讨劳伦斯在书写个人历史和社会历史之时,足如何使用神话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以及其神书写所呈现出的明显的二元对立的特征,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劳伦斯以神话为隐含参照系,探讨了伊斯塔尔塔穆兹式的女性统治、哈得斯珀耳塞福涅式的男性主导、珀尔修斯安德洛墨达式的两性互救,以及他所独创的耶稣伊西斯式的两性之间完美平衡的“温柔”关系。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劳伦斯采用古希腊悲剧中“女性入侵”的主题,以展演酒神仪式的方式来呈现现代社会中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悲剧性的对立;以“血谊兄弟”所结成的男性同盟来抗衡女性从家庭生活领域对男性社会生活领域的入侵;以地域之灵和“种族灵魂”来表征英格兰与意大利、欧陆与美洲等地域之间的对立,以及由之而来的文明与原始的对立;以“拉纳尼姆”的乌托邦构想和走进约阿契默式的“圣灵时代”来描述自己心中的生存理想。第三部分探讨了喀巴拉神秘主义对于劳伦斯的影响,不仅解释了劳伦斯的神话书写之中为何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对立的特征,还探讨了劳伦斯所表达的人与神之间的理想关系,即人性与神性的交融,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结合相关传记资料论证劳伦斯对于喀巴拉神秘主义的接受以及在其作品之中所呈现的事实性联系。二、归纳总结了在喀巴拉神秘主义的影响之下,劳伦斯所建构的以动态平衡的二元对立为核心内容,以追求均衡和谐为终极旨归的玄学体系。三、以《虹》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了劳伦斯是如何以多层着色的手法将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与喀巴拉神秘主义有机杂糅,藉助于“原人亚当”的神秘概念表征出神性与人性完美交融的状态,以及以布朗温家族家史传奇的方式所展现出的神性逐渐丧失。四、以《羽蛇》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了劳伦斯是如何使用喀巴拉神秘主义来对阿兹台克神话加以改制,藉助于“舍金纳”这一流放女神的概念,通过神圣婚姻的方式,重建人与神之间的新型关系,重新恢复神性与人性的交融。第四部分讨论了在劳伦斯的生存理想之中,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理想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以劳伦斯所建构的神话世界中的最高神祗——潘神的形象从野性到神性再到泛神的形象变迁为主线,辅以劳伦斯对于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来探讨劳伦斯心目中人与自然所应达成的泛神论的那种人与自然的“神圣统一体”的关系。二、结合劳伦斯所选用的生命之树的宇宙模型,探讨劳伦斯所想要表达的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消散、人与其他生灵平等互通、生命力在生命之树上自由流动等主题,并分析了劳伦斯试图以自我完成的方式取代基督教的救赎,通过回归古老仪式,与宇宙节律保持一致等途径,来追寻着一种存在的统一性。本文力图阐明劳伦斯如何以神话书写这种复魅的修辞来呈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理想关系,表达出回归本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的生存理想。

唐佳路[8](2013)在《尼采与荣格美学的比较研究 ——从神话和艺术两方面解析》文中认为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尼采与荣格的理论建树,以及尼采与荣格的美学思想,引起下文的论述。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神话在尼采与荣格美学理论的建构上所呈现的异同。神话为尼采与荣格的美学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养分。不过尼采着重吸收了神话的创造精神,从身体的角度透视艺术,创造了艺术生理学。而荣格则着重从神话的文本展开,解读神话意象,从心理的角度透视艺术。他们的理论都从神话里汲取了营养,从神话里发现艺术的本质。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尼采与荣格在艺术方面的异同,尼采提倡艺术家的美学,而荣格则主张艺术情结的美学。尼采与荣格的美学在一些观点上既交汇又分离,尼采向身体回归,荣格向心理回归,然而无论身体还是心理,他们都给予了艺术之美学的诠释,同时他们都将艺术导向了人生的意义。艺术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来面对现实。这两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第四部分论述了尼采与荣格的美学在艺术史上的价值,它们提倡非理性和无意识,皆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了直接影响。尤其是尼采的批判精神和荣格的艺术心理学对艺术发展影响颇大。

艾士薇[9](2012)在《阿兰·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阿兰·巴迪欧是20世纪法国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他是继德里达之后又一个走向世界哲学舞台的法国哲学家。巴迪欧的原创性哲学以数学为基础,其事件哲学在20世纪晚期哲学乃至新世纪的哲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考察巴迪欧建立在其事件哲学基础之上的“非美学”思想,主要探讨“非美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包括其形成背景、基本特征、哲学基础及其艺术批评实践等方面。除绪论、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这六章总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问题篇、理论篇和实践篇。绪论部分交代了问题的源起,对本文选题的原因作了理论上的澄清。然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作出介绍和界定,首先介绍巴迪欧的四副面孔,即作为数学家、哲学家、作家、批评家的四重身份,其次重点对巴迪欧的“非美学”概念的译名问题进行系统的清理,指出“非美学”译名的合理性和“反美学”、“内美学”等译名的不准确性。再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巴迪欧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意义。本文的第一部分是问题篇,主要探讨“非美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特征。通过第一章中对“反美学”的反思和第二章对三种传统美学方案的辨析,第三章中正式提出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及其方案,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阐述。第一章主要围绕“反美学”的问题,探讨后现代语境中当代美学的困境及其出路。在盛行解构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后现代语境中,真理危机日趋严重,“反美学”由此出现。“反美学”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其一是现代派的反美学,以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审丑为主要特征;其二是后现代的反美学,主要表现为跨学科的大众文化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等方面。巴迪欧并不赞同后现代语境中解构真理的行动,他明确反对朗西埃式的反美学,相信真理的存在,坚守艺术的独立品格,因此他在后现代语境中提出了“非美学”新方案。第二章主要辨析传统的三种美学方案。巴迪欧在《非美学手册》中以艺术与真理的关系为突破口,将传统的美学分为三种方案,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既有美学史的重新书写,其“重述美学史”的意义不容低估。巴迪欧认为,艺术与真理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即艺术可以把握真理与艺术不能把握真理。就艺术可以掌握真理来说,主要体现为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浪漫式美学方案,在这种美学方案中,真理内在于艺术,但这种真理是普遍性的,凌驾于艺术之上,它自主地选择是否以及在何种艺术中敞开。在巴迪欧所提出的分类原则和例证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深化了浪漫式美学方案的辨析,认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标举“道理”、“存在”与“原型”。就艺术不能把握真理来说,主要分为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教诲式美学方案与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式美学方案。巴迪欧认为,教诲式美学方案主张艺术不能把握真理,它只能展现真理的效应,起到教育民众的作用。关于艺术如何表现真理效应,笔者立足巴迪欧的论述并加以深化,将教诲式美学方案分为直白型与隐晦型。古典式美学方案认为,虽然艺术不能把握真理,但它没必要一定去寻求真理,艺术主要起疏泄情绪、净化心灵的作用。本章重点辨析了在巴迪欧观点之上延伸出来的卡塔西斯、精神分析和中国化的古典式美学方案。巴迪欧通过归纳以上三种传统美学方案有效地总结了艺术与真理的关系,然而在这三种传统美学方案中艺术都不具有独立性,而且它们在当前已经饱和,无法解释当下的艺术创作。于是“非美学”应运而生。第三章主要阐述“非美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并揭示它对传统美学方案和反美学的超越性。“非美学”方案强调艺术对于哲学的独立性,主张艺术是真理的生产者,反对传统的美学思辩,倡导在具有独立艺术品格的作品中探寻“内哲学效应”。在这种巴迪欧自谓的第四种美学方案中,艺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它不再是真理的附庸,而是哲学的前提。此时艺术可以把握真理,真理内在于艺术,而且艺术所生产的真理具有独特性。在真理与艺术的关系上,“非美学”方案兼具真理的“内在性”和“独特性”,而浪漫式方案中,真理具有内在性却不具有独特性;教诲式方案中,真理具有独特性但没有内在性;古典式方案中,真理既不具有内在性也不具有独特性。由此体现了“非美学”的超越性。本文的第二部分是理论篇。这一部分主要深入探究巴迪欧“非美学”的哲学基础,即巴迪欧的真理观与主体观,分别对应于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主要探讨巴迪欧的真理观。第一节首先探讨作为本体论的数学,因为巴迪欧的真理观与数学密不可分。巴迪欧的哲学是以现代数学作为基石的,他认为数学是本体论,是作为存在之存在的科学。巴迪欧的真理观主要是源于康托尔和保罗·科恩的集合理论,他以集合理论为基础来理解所有的现象与状态。巴迪欧认为作为存在身份的存在是无法被表现的,为此他提出了情境的概念,情境是表现出来的多样性,也是一种表现出来的存在,其中包含了多元、计为一的制度或结构。情境通常被理解为事件发生的场所。巴迪欧还通过集合与幂集的区别,将情境分为情境(结构)与情境状态两种类型,他将这些来自数学集合的概念,放到哲学的系统和范畴中进行思考。第二节探讨巴迪欧的事件哲学以及真理与事件的关系。在巴迪欧看来,并不是每一件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事件,而事件主要存在于事件场所,事件场所部分处于情境中。巴迪欧将特殊的、不稳定的和非常规的多元称为事件场所。他还将存在分为常态、赘生物与奇点三种类型,并认为奇点反对赘生物和常态,是历史存在的本质属性,尤其是事件场所的本质属性。事件场所与情境中的奇点,即独特的多元密不可分。但不是所有的情境中都能够有事件场所,巴迪欧将情境分为自然情境、中立情境和历史情境三种类型,只有在不稳定的历史情境中,事件才有可能显现。事件由其所在的事件场所与自身共同构成,它是不可在情境中显现的元素,但又超越了情境中的运算方式,虽不能被计为一,但也不能归为零,它呈现出一种“超一”的姿态,与情境相关却超越了情境,而这一切构成了具有独特性质的事件。在巴迪欧看来,事件是真理的起点。真理是被假设完整的脱殊忠诚程序所积极调查的那些项的再集合。真理是情境的无穷子集,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踪迹。真理是难以察觉的,它不会落到百科全书的任何限定词下。他借用拉康的术语认为,真理在知识里凿洞。巴迪欧强调真理是整个情境的真理,是情境之存在的真理。第三节探讨真理的生产程序。巴迪欧认为真理的生产程序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政治、艺术、科学和爱。他认为艺术真理具有内在性和独特性,它最终是一个艺术程序,一个艺术配置,一种脱殊的多元,无法被命名。艺术真理由艺术事件所引发,但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能成为事件。第五章主要探讨巴迪欧的主体观。巴迪欧认为存在着两种传统的主体观,即唯心主体观与唯物主体观。与唯物主义主体范式将主体简化为身体不同,唯心主义主体范式将主体与身体彻底地分离开来。巴迪欧认为唯心主体观重视死亡中生命的体验,而唯物主体观注重生命中死亡的体验,前者等同于宗教般的牺牲,后者属于世俗的享受。巴迪欧认为当今世界就是享受与牺牲之间的战争,但都指向死亡,所以他提出了第三种主体范式。在新的主体范式之下,主体与身体之间具有同一性,既不可分也不可约,两者结合在一起,却又保持着彼此的特殊性,巴迪欧给出的是主体化的身体,这一新的身体作为两者的结合体而出现。巴迪欧提倡的是忠诚主体,他反对模糊主体和反作用主体。他认为主体是超出情境的配置,但是主体与身体的结合,使它仍旧可以显现在情境中。巴迪欧理解的主体处于真理生成的轨道之中,它居于事件与真理之间,所以主体必须是忠诚的,它要对事件忠诚。巴迪欧认为主体具有瞬时性和持续性,他以此将主体分为了主体化与主体进程。主体化具有破坏性和暂时性,它通常标志着主体在情境中出现的时刻,与介入相联系,并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焦虑和勇气,主要表现为起义和暴动。主体进程是破坏后的重新组合,它是持久的,目的在于对当时情境的重组,通向的是超我与公正。超我是恐怖的主体进程,具有保守性。在巴迪欧看来,焦虑和勇气、超我与公正,四者之间的排列组合可构成不同的主体类型及其功能。本文的第三部分是实践篇,即第六章,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巴迪欧的“非美学”艺术批评实践。首先概述巴迪欧对当代艺术的认识。在巴迪欧心中,艺术是通过感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普遍性,与金钱、权力以及全球化所造成的强制性普遍性不同,艺术真理与科学、政治和爱生产的真理也不同,它带有感性的特质。艺术真理是理念在感性中的突然发生。艺术新的普遍性是在感性中理念突然发生的新形式的创造。艺术是一种真正的可能性,具有创造、反抗和解放的力量。巴迪欧希望建立一种新的艺术主体,它既不是“享受”也不是“牺牲”,艺术主体所通向的是一种创造,而不是死亡。艺术的主体不是艺术家,艺术的主体存在就是艺术作品。巴迪欧认为当代艺术是一种“帝国艺术”,主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混合物”。在概述巴迪欧的艺术观之后,以马拉美诗歌和瓦格纳音乐为个案,具体探讨巴迪欧的诗歌批评和音乐批评的实践形态。巴迪欧的诗歌批评策略分为三步:首先将诗歌从常规的诗学即既定情境中拉出来;其次将诗歌以散文的形式进行动态的描述;最后从散文状态回归诗歌之中,体味其中的真意。他认为马拉美诗歌是一个艺术事件,在其文本的空无之处成就了事件场所,走向了真理的生产之途。巴迪欧对瓦格纳音乐的解读与尼采、阿多诺、拉库-拉巴特截然不同,他不认为瓦格纳音乐与法西斯主义或文化工业有关,相反他认为瓦格纳音乐是伟大艺术,是能够生产真理的艺术事件,体现了一个新的艺术主体的忠诚。结语部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作为一位柏拉图主义者,巴迪欧常被人误解为传统与守旧,但他并非传统的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实现了对柏拉图的回归与超越。其次,朗西埃认为巴迪欧是一位扭曲的现代主义者,实际上巴迪欧是一位后现代之后的思想家,实现了对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超越。最后阐明巴迪欧思想的意义和前景,他几乎完成了尼采、福柯、德里达等人晚年未曾完成的哲学和美学的双重重构使命。

朱彩红[10](2009)在《生活宗教——唐·库比特宗教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与世俗化进程对各个宗教传统构成了严峻的考验,作为世界诸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当然也不例外。对此,许多基督教学者提出了应对策略。本文以当代英国非实在论基督教思想家唐·库比特(Don Cupitt)的宗教哲学为研究对象,考察他的生活宗教对基督教传统的转化方案。本文先交代了库比特思想旅程的十个阶段,以及库比特思想的来源,以便大致刻画出他的整体思想轮廓。在主体部分,本文讨论了生活宗教的背景,生活宗教的方法论,以及生活宗教的内容。在生活宗教的背景部分,文章首先让库比特对西方当前的处境进行诊断。关于这种处境,大致有三条解读路线:宗教基础主义的解读,世俗主义的解读,以及库比特提出的“天国阶段”的解读。通过展现前两种解读的可取之处与存在的问题,文章引出第三种解读方式,也是库比特的洞见:现代西方是基督教的天国阶段。这牵涉到库比特对基督教的重新理解:基督教是一种乌托邦的文化运动;这种运动一度采取宗教的形式,现在,它已经冲破宗教之茧,脱胎成了整个现代西方文化。文中对这一洞见的理由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文章交待了基督教的教会阶段与天国阶段之间的连续性,由此表明,天国阶段的基督教抛弃的是基督教超自然主义的和体制化的一面,留下伦理的和灵性的一面。此外,文中描述了一幅非实在论世界图像,这是天国阶段的世界图像。生活宗教的方法论是日常语言调查方法。这是库比特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宗教研究方法,因而是他的一项创造。由于天国阶段的基督教留下的是伦理的和灵性的一面,所以普通人的日常语言成了宗教思想的家园。本着这种认识,日常语言调查方法对日常语言进行研究,查明嵌入它内部的一套哲学与宗教观念。文章在这一部分交代了新方法的缘起与含义,以及新方法呈现的普通人当前的真宗教之面貌。为了说明新方法的操作办法,文章不仅从理论上进行了描述,而且以库比特本人的两个日常语言三部曲为例,从实践上进行了演示。考虑到一种全新的理论容易引起误解,文中讨论了新方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生活宗教的内容包括太阳伦理学和人道主义伦理学两部分,库比特明确提到了这一点。它们都是太阳式灵性的表现,只是侧重点不同。太阳伦理学从个人的角度提供了一条宗教生活之道,而人道主义伦理学从公共领域出发,关注个人在公共领域的价值创造。除此以外,文章加上了对人生大问题和信仰之海网络这两个部分的讨论。人生大问题是当前人们的普遍关切,本文认为库比特对人生大问题的探索弥补了当前学术界在这一话题上的空白,而信仰之海网络是对库比特的非实在论宗教思想的实践。两者都是生活宗教的重要延伸。最后,本文尝试走出库比特的思想,从其他作家的视角查看生活宗教的局限性与问题所在。这部分内容集中在“问题与挑战”中。文章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将库比特与其他当代宗教哲学学者和信仰之海网络的宗教学者进行了比较研究,侧重于他们对库比特的挑战,旨在揭示生活宗教的问题与局限性、当前国内外宗教哲学研究的部分状况,以及一个新兴的非实在论神学探索网络的部分状况。另一方面,列出了生活宗教的几个遗留问题和延伸问题,旨在为整体内容打上补丁。本文的论证表明,生活宗教的确在理智上与灵性上实现了基督教传统的转化,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后现代生活方案。

二、论尼采与荣格在神话和艺术方面见解的相似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尼采与荣格在神话和艺术方面见解的相似性(论文提纲范文)

(1)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罗兰·巴特身体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规范化的身体
    第一节 神话符号体系中的身体
        一、罗兰·巴特的“神话”内涵
        二、“神话”中的身体
        三、“神话”中身体的特点
    第二节 消费社会中身体现状的再思考
        一、当代的身体“神话”
        二、身体工业中的“身体”
        三、消费社会中身体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可书写的身体
    第一节 结构符号向解构符号的转变
        一、“五月风暴”运动
        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三、德里达的“延异”思想
    第二节 “空无”符号中的身体
        一、身体姿态的展现
        二、灵魂的退场
        三、身体“神话”的解构
    第三节 “空无”符号中身体的阅读
        一、阉割的故事
        二、阉割身体的阅读
        三、传统阅读的颠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享乐的身体
    第一节 享乐的缘由
        一、经济的匮乏
        二、疾病的困扰
        三、真理观念的转折
    第二节 写作与阅读中的身体
        一、写作中身体的享乐
        二、阅读中身体的享乐
        三、身体享乐的文本实践
    第三节 巴特身体享乐观的继承与反拨
        一、巴特身体享乐观对尼采身体观的继承
        二、巴特身体享乐观与福柯身体观的背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嵇康创作对屈原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嵇康创作对屈原接受的原因
    第一节 社会原因
        一、 硝烟弥漫的战国社会
        二、 尔虞我诈的魏晋时期
    第二节 思想原因
        一、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二、 诸子复兴灭裂杂糅
    第三节 魏晋时期对屈原的接受
第二章 嵇康诗歌对屈原的接受
    第一节 意象词句之接受
        一、 意象接受
        二、 句式接受
        三、 连绵词接受
    第二节 体式之接受
        一、 组诗形式
        二、 骚体诗形式
    第三节 抒写特点之接受
        一、 “反复”的抒写特点
        二、 “断乱”的抒写特点
        三、 “矛盾”的抒写特点
    第四节 思想风范之接受
        一、 反常性的思想
        二、 虚无主义思想
        三、 狂狷孤介作风
第三章 嵇康文章对屈原的接受
    第一节 形式之接受
        一、 设论体
        二、 乱辞
    第二节 精神之接受
        一、 理性精神
        二、 创新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介绍
    导师沈文凡教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3)约瑟夫·坎贝尔神话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坎贝尔生平简介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思路
第一章 起点:神话心理学
    第一节 神话的心理学原理
        一、先天释放机制
        二、神话作为超常标志刺激
    第二节 神话的游戏心理
        一、作为游戏的神话
        二、神话游戏的指向
第二章 核心:单一神话
    第一节 英雄神话与单一神话
    第二节 单一神话的历时演变
        一、原始时代的单一神话
        二、高等文明时代的单一神话
    第三节 单一神话的实质
第三章 指向:后现代神话观
    第一节 现代背景下的神话学研究
        一、神话系统的崩溃
        二、神话的后现代意义
    第二节 神话作为个体信仰
        一、神话作为个体信仰的可能
        二、神话作为个体信仰的运作
    第三节 重建神话
        一、艺术家与重建神话的重任
        二、大众文化里的神话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面向神灵与英雄的自然历史
后记

(4)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形而上学的“上帝之死”与尼采诠释学之光
    第一节“上帝死了”——“欧洲虚无主义”
    第二节“虚无主义者”对“虚无主义”的诊断
    第三节“积极的虚无主义”——诠释学之光
第二章 超越传统认识论: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的诞生
    第一节“透视主义”——尼采诠释学的认识论基础
    第二节“充足的神正论”——透视主义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节“世界的新解释”——透视主义的本体论意义
第三章 哲学与诠释学交融: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的成形
    第一节“重估一切价值”——作为哲学诠释学基础的价值论
    第二节“历史的用途”——哲学诠释学形成的理论节点
    第三节“世界的价值在我们的解释”——哲学诠释学的具体内容
第四章 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的影响:“有”“无”之间
    第一节 虚无主义诠释学的体系总览
    第二节 虚无主义诠释学的哲学史、诠释学史意义勘定
    第三节 虚无主义诠释学作为强力的工具与虚无的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5)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及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及文献综述
第一章 关于圣杯意象的总论
    第一节 西方追寻母题的源起与发展
        一、民间口头故事与西方文学追寻母题的起源
        二、西方文学追寻母题的类型与发展阶段
        三、追寻母题的结构模式:英雄历险
    第二节 关于圣杯意象文学创作的概述
        一、骑士传奇与亚瑟王浪漫传奇的形成
        二、亚瑟王浪漫传奇的演变
        三、圣杯意象在西方文学中的传承
    第三节 追寻母题与圣杯意象的特征
        一、追寻母题与圣杯意象
        二、圣杯原型及其置换:从追寻永生到追寻某种理想境界
        三、圣杯意象的特征:符号化
第二章 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圣杯意象的起源、发展与繁荣
    第一节 圣杯意象渊源的考证
        一、圣杯的原始神话渊源
        二、圣杯的凯尔特渊源
        三、圣杯的基督教渊源
    第二节 克雷蒂安《帕西法尔》及其续篇对圣杯意象的宗教想象
        一、圣杯意象体系、骑士身份建构与世俗政治观念的变革
        二、圣杯意象体系的空间政治:教会对贵族骑士的同化
        三、基督教政治文化语境下:《帕西法尔》续篇的圣杯意象
    第三节 沃尔夫拉姆《帕西法尔》:圣灵滋养下的圣杯意象及其民族性
        一、圣杯意象与三个世界的构建
        二、圣杯意象与三个世界的构建作用
        三、圣杯意象与三个世界的象征意蕴
    第四节 从《亚利马太的约瑟》到《亚瑟王》:圣杯意象基督教化的完成
        一、《亚利马太的约瑟》中的圣杯意象:圣杯与《新约》的融合
        二、《亚瑟王》圣杯征途的后果:希伯来化的道德训诫
    第五节 《亚瑟王之死》的圣杯追寻:对世俗价值的认同
        一、圣杯意象体系与君权神授框架的建构
        二、圣杯征途对君权神授框架的负面影响
        三、个人价值与个性解放观念对神圣王权的颠覆
    第六节 中世纪文化与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
        一、圣杯意象与信仰维系方式
        二、圣杯意象的本质:古代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
        三、圣杯意象的中世纪文化价值
第三章 宗教精神的弱化: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圣杯意象的沉潜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圣杯意象的衰落
        一、宗教改革与圣餐仪式、圣物崇拜的争论
        二、国家意识的兴起:世俗王权对神权统治的反抗
        三、人文主义观念与人文主义文学的盛行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追寻母题的改写
        一、追寻爱情的失败:《疯狂的奥兰多》对骑士精神的嘲讽
        二、追寻道德的完善:《仙后》的新教伦理与民族国家意识
        三、追寻理想的悲壮:《堂·吉诃德》对骑士文学的瓦解
    第三节 圣杯追寻的失落:启蒙时期理性文明的飞升
        一、从信仰统合、英雄崇拜到理性维系的转型
        二、个人价值、利益与群体理想
        三、为理性服务的虚构文学
第四章 关于宗教信仰认同与质疑的争论:19 世纪圣杯意象的复兴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圣杯传奇的复兴
        一、民族自我形象与骑士文学的复苏
        二、对宗教神性的缅怀与圣杯传奇的复兴
        三、浪漫主义对圣杯的想象
    第二节 《埃及少女或水仙的传奇》:圣杯骑士与华兹华斯的帝国意识
        一、圣杯传奇的改编:信仰之光普照异教地区的宗教理想
        二、埃及幻象中的性别政治与东方主义
        三、亚瑟王及圣杯骑士的自恋症候:大英帝国形象的自我建构
    第三节 丁尼生《国王叙事诗》的圣杯追寻:诚实地怀疑
        一、怀旧情结与圣杯质疑
        二、相信科学理性却又不拒绝圣杯的幻象
        三、质疑圣杯的神圣属性与追求精神的超验性
    第四节 瓦格纳《帕西法尔》的宗教仪式与圣杯意象:进步亦或倒退的争论
        一、圣杯、圣矛与爱的主题
        二、宗教仪式与信仰的主题
        三、宗教精神及其争议
第五章 祛神圣化与文学隐喻:20 世纪圣杯意象的变异与解构
    第一节 《都柏林人》的圣杯追寻:诗性政治与精神荒原症候
        一、圣杯神圣性的消解与宗教社会的诗性批判
        二、失落的圣杯之爱与殖民政治的诗性批判
        三、双重主体建构的迷惘与现代人的精神荒原
    第二节 艾略特《荒原》圣杯意象的变异:神话思维与宗教精神的复兴
        一、女性形象与圣杯传说的意象变异
        二、女人的双重角色与男权叙事
        三、作为重生源泉的女性
    第三节 怀特《残缺骑士》对技术理性的反驳:人文主义视域下的两难追求
        一、圣杯征途的动力:亚瑟王与怀特的诗性政治
        二、圣杯征途及其目标:宗教的神圣价值与实用性
        三、圣杯征途的逃避:兰斯洛特的残缺与亚瑟王朝的繁荣
    第四节 洛奇《小世界》的圣杯隐喻与自省意识:无法完成的追寻
        一、传统圣杯寓意的解构:对自我中心主义的反省
        二、圣杯隐喻的个性化:对知识分子庸俗化的反省
        三、圣杯隐喻的深层结构:对人类追寻意识的深刻自省
    第五节 圣杯意象的现代化潮流
        一、对技术理性的质疑
        二、圣杯意象的世俗化
        三、现代主义审美视域下的圣杯意象
第六章 圣杯意象的多元阐释:世纪之交圣杯意象的重塑
    第一节 《圣血与圣杯》对圣杯阐释传统的颠覆
        一、“祛魅”与“返魅”并存下的宗教阐释
        二、对耶稣受难的解构与圣杯意象的本质
        三、抹大拉、生殖崇拜与圣杯意象的本质
    第二节 《达·芬奇密码》对圣杯的重塑:女神崇拜与文化和谐
        一、神权话语对传统圣杯符号体系与女性的规训
        二、圣杯符号体系的重塑与女神崇拜的复归
        三、性别平等与文化和谐
    第三节 《圣杯奇谋》的圣杯意象:对和谐与和平的追寻
        一、叙事结构与视角的变异:上帝对人间的俯视
        二、追寻主体与模式的变异:上帝启示下世俗的升华
        三、契约型结构的主题变异:尊重生命与追求和平的祈愿
    第四节 圣杯意象的后现代化与全球化
        一、新时代运动与“圣杯热”
        二、后现代主义对圣杯意象的形塑
        三、后现代主义社会对圣杯意象的传播
结语:圣杯意象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价值意义
    一、圣杯意象与西方文学
        (一)人文主义视域中圣杯意象的本质
        (二)圣杯意象的演进:信仰——质疑——文学隐喻
        (三)圣杯意象的审美价值
    二、圣杯意象与西方文化
        (一)圣杯意象的文化内涵
        (二)圣杯意象的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后记

(6)弗洛姆信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弗洛姆及其着作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材料、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2 弗洛姆信仰理论的渊源与形成
    2.1 弗洛姆研究信仰问题的背景、路径与资源
        2.1.1 弗洛姆研究信仰问题的背景
        2.1.2 弗洛姆研究信仰问题的路径
        2.1.3 弗洛姆研究信仰问题的资源
    2.2 弗洛姆信仰理论的发展脉络
        2.2.1 犹太教信徒阶段
        2.2.2 弗洛伊德主义宗教心理学研究者阶段
        2.2.3 "激进的人道主义"思想者阶段
3 弗洛姆对信仰主体的研究
    3.1 人之处境与信仰产生的根源
        3.1.1 人的自然维度
        3.1.2 入的社会历史维度
        3.1.3 人的生存两歧维度
    3.2 主体的精神结构与信仰的经验基础
        3.2.1 无意识与意识
        3.2.2 "x体验"
        3.2.3 "谐一"
4 弗洛姆对信仰行为的研究
    4.1 信仰行为的基础——性格结构
        4.1.1 对弗洛伊德性格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改造
        4.1.2 性格结构的类型及混合
    4.2 不同类型的信仰行为
        4.2.1 理性信仰
        4.2.2 非理性信仰
        4.2.3 “假信仰”——行为与思想之分裂
    4.3 自由意志与信仰选择
        4.3.1 性格结构与自由意志
        4.3.2 作为理性权威的"先知"与"禅师"
5 弗洛姆对信仰对象的研究
    5.1 作为信仰对象的宗教
        5.1.1 广义宗教概念
        5.1.2 宗教的结构
    5.2 宗教在历史过程中的发展演化
        5.2.1 原始崇拜
        5.2.2 母性-父亲性人格神宗教
        5.2.3 理性一神论宗教
        5.2.4 无神宗教
        5.2.5 宗教的消亡
    5.3 宗教的分类
        5.3.1 权威主义宗教与人道主义宗教
        5.3.2 积极的宗教与消极的宗教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关于生存理想的言说 ——论D.H.劳伦斯的神话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劳伦斯创作述略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章 劳伦斯神话书写概观
    第一节 劳伦斯神话创作的发生
    第二节 劳伦斯的整体神话景象
    第三节 劳伦斯的“神话化诗艺”
第二章 历史书写与神话修辞
    第一节 人与人:走向“温柔”关系
    第二节 人与社会:走向“圣灵”时代
第三章 神秘倾向与和谐美学
    第一节 神秘渊源:劳伦斯与喀巴拉
    第二节 皇冠:“二元论”与和谐美学
    第三节 原人亚当:雌雄同体与神人交融
    第四节 舍金纳:流放女神与神圣婚姻
第四章 神话世界与宇宙图式
    第一节 人与自然:“神圣统一体”
    第二节 人与宇宙:回归宇宙本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8)尼采与荣格美学的比较研究 ——从神话和艺术两方面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尼采与荣格的美学
    1.1 尼采及其理论建树
    1.2 尼采的生命美学
    1.3 荣格及其理论建树
    1.4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美学
第二章 神话之于尼采与荣格的美学
    2.1 神话之于尼采的美学
        2.1.1 神话作为尼采美学理论建构的起点
        2.1.2 神话对尼采美学理论的支撑
    2.2 神话之于荣格的美学
        2.2.1 神话作为荣格美学理论的起点
        2.2.2 神话对荣格美学理论的支撑
    2.3 神话之于尼采美学与荣格美学的比较
第三章 艺术之于尼采与荣格的美学
    3.1 艺术之于尼采的美学理论
        3.1.1 艺术的起源
        3.1.2 艺术的本质
        3.1.3 艺术创作
        3.1.4 艺术的功用
        3.1.5 艺术的人生意义
        3.1.6 艺术的时代意义
    3.2 艺术之于荣格的美学理论
        3.2.1 艺术的起源
        3.2.2 艺术的本质
        3.2.3 艺术的功用
        3.2.4 艺术创作
        3.2.5 艺术的人生意义
        3.2.6 艺术的时代意义
    3.3 艺术之于尼采与荣格美学的比较
第四章 尼采与荣格的美学价值
    4.1 尼采美学之于现代主义
    4.2 尼采的美学在艺术史上的价值
    4.3 荣格美学之于现代主义
    4.4 荣格的美学在艺术史上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9)阿兰·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对象:巴迪欧及其“非美学”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后现代语境中的“真理”危机
    第一节 后现代的两种范式:解构与重构
    第二节 解构主义与真理危机
    第三节 相对主义与真理危机
        一、标准的相对主义
        二、认知的相对主义
    第四节 真理危机与“反美学”
第二章 巴迪欧论三种传统美学方案
    第一节 教诲式美学方案分析
        一、直白型的教诲式美学方案
        二、隐晦型的教诲式美学方案
    第二节 浪漫式美学方案分析
        一、标举“道理”的浪漫式美学方案
        二、标举‘‘存在”的浪漫式美学方案
        三、标举“原型”的浪漫式美学方案
    第三节 古典式美学方案分析
        一、卡塔西斯的古典式美学方案
        二、精神分析的古典式美学方案
        三、中国化的古典式美学方案
第三章 “非美学”及其对传统美学方案的超越
    第一节 “非美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非美学”方案的超越性
第四章 艺术与真理的生产
    第一节 作为本体论的数学与真理
        一、本体论与情境
        二、哲学视域中的集合理论
    第二节 真理与事件
        一、巴迪欧的事件哲学
        二、事件与真理
    第三节 真理的生产程序
        一、作为真理生产程序的艺术
        二、作为真理生产程序的政治、科学与爱
第五章 艺术与主体的生产
    第一节 第三种主体观
        一、两种传统的主体观
        二、第三种主体观
        三、艺术的主体
    第二节 主体化与主体进程
        一、主体化
        二、主体进程
        三、主体化与主体进程
第六章 “非美学”的批评实践
    第一节 巴迪欧论当代艺术
    第二节 诗歌批评——以马拉美为中心
        一、巴迪欧的诗学
        二、作为艺术事件的马拉美诗歌
    第三节 音乐批评——以瓦格纳为中心
        一、尼采、阿多诺论瓦格纳
        二、巴迪欧论瓦格纳
结语
参考书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生活宗教——唐·库比特宗教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角度和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本文的材料依据
    1.4 章节安排和研究方法
2 库比特小传
    2.1 一位未来思想家的成长
    2.2 思想旅程:十个阶段
    2.3 写作方式:"重复思考"
    2.4 身份与目标:基督教传统的转化者
    2.5 总结
3 库比特宗教哲学思想的起源
    3.1 第二轴心时代与基督教的变迁
    3.2 宗教非实在论:从尼采到库比特
    3.3 维特根斯坦对库比特的两个影响
    3.4 总结
4 生活宗教的背景:西方当前的处境
    4.1 三条解读路线
    4.2 非实在论世界图像
    4.3 现代西方是基督教的天国阶段
    4.4 总结
5 生活宗教的方法论:日常语言调查方法
    5.1 日常语言调查方法的缘起与含义
    5.2 两个日常语言三部曲
    5.3 日常语言调查方法的结果
    5.4 总结
6 生活宗教的内容:表现主义的宗教
    6.1 太阳伦理学
    6.2 人道主义伦理学
    6.3 人生大问题
    6.4 信仰之海网络
    6.5 总结
7 问题与挑战
    7.1 库比特与其他宗教哲学作家
    7.2 信仰之海的作家对库比特的继承、超越与挑战
    7.3 关于生活宗教的五个问题
    7.4 总结
8 结论
    8.1 本文的结论
    8.2 学术贡献之自我评估
    8.3 本文的局限及未来研究之展望
附录:库比特作品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论尼采与荣格在神话和艺术方面见解的相似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罗兰·巴特身体理论探析[D]. 邵丹.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嵇康创作对屈原的接受[D]. 靳玲珑. 吉林大学, 2020(08)
  • [3]约瑟夫·坎贝尔神话理论研究[D]. 谢琦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4]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研究[D]. 樊竞. 安徽师范大学, 2017(02)
  • [5]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D]. 高红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3)
  • [6]弗洛姆信仰理论研究[D]. 周文. 浙江大学, 2016(07)
  • [7]关于生存理想的言说 ——论D.H.劳伦斯的神话书写[D]. 祝昊. 南开大学, 2014(04)
  • [8]尼采与荣格美学的比较研究 ——从神话和艺术两方面解析[D]. 唐佳路.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4)
  • [9]阿兰·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D]. 艾士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1)
  • [10]生活宗教——唐·库比特宗教哲学研究[D]. 朱彩红. 浙江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论尼采与荣格神话艺术观的相似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