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治内风特点

叶天士治内风特点

一、叶天士内风论治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胡雪原[1](2021)在《痉厥理论与温病痉厥证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以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者广泛认为COVID-19是由于感受“疫疠”之邪而导致的一种流行性的急性外感热病,属于“瘟疫”的范畴。在COVID-19最为严重的危重期中,患者往往迅速出现高热惊厥、脓毒症休克等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如何对危重期的急性病症进行高效的辨治是外感热病中病情转归的关键,也是治疗中的难点。痉厥就是临床中常见的中医急症之一,多出现于温病过程中病情危急的阶段,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症状出现在其他疾病当中,也可以作为单独一个主要的疾病。古籍是古代医家学术理论和临证诊疗经验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古籍中有效知识的探索和挖掘,从而探索关于痉厥证治的新发现,为现代医学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1.研究目的整理出痉厥的学术源流,对痉厥的内涵进行阐释。总结和归纳温病过程中痉厥的病因病机和辨治,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可以促进古籍中的有效信息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为现代医学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2.研究方法与内容(1)痉厥的源流考证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和讨论痉厥的学术源流。从“痉”和“厥”两方面进行释义,结合历代医家对“痉”“厥”症状和病因病机的认识,探讨痉厥之名的出现和辨治,为下一步痉厥的研究奠定文献基础。(2)痉厥和温病痉厥的内涵采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将痉厥从症状拓展为疾病的内涵进行阐释,明确痉厥的病名、症状和病因病机,这是对痉厥进行辨证论治的理论前提。(3)温病痉厥的病因病机和证治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分为湿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毒疫类温病三部分探讨温病过程中痉厥的病因病机和辨治特点。(4)温病痉厥的用药规律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将温病痉厥的方药数据按照湿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毒疫类温病分为三类,进行数理统计(频次、频率)、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总结分析出温病痉厥的用药规律。3.研究结果(1)通过对痉厥历史源流的梳理发现,在清代以前,痉与厥都被看做是两个不同的病证。秦汉时期的医家们对痉和厥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提出外感致痉的学说,并认为厥是阴阳失调的气机逆乱。晋隋唐时期又补充了对外感痉证的治疗,同时在《内经》基础上增加了对各种厥病的治疗方法,痉和厥论治体系初步形成。金元时期的医家们在病因病机方面造诣极大,提出了外邪与内伤共同致痉的观点,并且系统总结各类厥病,使痉和厥的病因病机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后世的温病医家在这基础上开始并发展了关于痉厥的研究。(2)对痉厥和温病痉厥的内涵进行探讨,痉厥作为疾病涵盖了项强、抽搐、瘈疭、拘挛等痉证的症状表现和神昏、神识不清、昏蒙等厥证的症状表现。其成因有很多,伤寒病中有之,内伤杂病中有之,但总以温病中发生的痉厥尤为多见,所以温病痉厥就是指出现于温病过程中的痉厥。并且通过对温病痉厥进行探讨,提出主要的病理因素为外感六淫中的风、湿、热邪、暑邪,以及继发性的病理产物如痰湿、瘀血。主要的病机为温邪内陷、痰浊蒙闭、阳明结热、血热瘀结。(3)根据温病的类型分为温热病、湿热病、毒疫病进行探讨。温热类温病中的痉厥主要以热伤气阴、邪陷心肝、痰热闭窍、热瘀血结、阳明热炽、气阴两伤等为主。湿热类温病中的痉厥主要以湿热酿痰、湿热痞结、胃热津枯、湿火内闭为主。毒疫类温病中的痉厥主要以火毒充斥、湿热疫毒和燥热疫毒为主。在治疗上要扶正祛邪、早期防治、攻逐祛邪、调和阴阳、急证急夺、顾护阴液。(4)温热类温病中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分别为犀角、甘草、生地黄、羚羊角、玄参、石膏、朱砂、麝香、连翘和麦冬。治疗的常用药对为:麝香-朱砂,朱砂-牛黄,麝香-牛黄,黄芩-栀子,黄芩-黄连,朱砂-冰片。通过聚类分析分为清热养阴、开窍醒神、清热泻下、滋阴潜阳等六类药物。湿热类温病中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分别为犀角、朱砂、连翘、生地黄、羚羊角、玄参、麝香、滑石、黄连和甘草。治疗常用药对为:犀角-玄参,犀角-羚羊角,麝香-朱砂,连翘-石菖蒲,犀角-石菖蒲,连翘-金银花等。通过聚类分析分为开窍行气、清热息风、清热泻下、清热化湿等四类药物。毒疫类温病中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分别为犀角、生地黄、朱砂、麝香、羚羊角、白芍、甘草、冰片、雄黄和人参。治疗的常用药对为:麝香-朱砂,麝香-冰片,朱砂-冰片,麝香-雄黄,羚羊角-石膏等。通过聚类分析分为辟秽开窍、清热息风、苦辛通降、清热养阴等四类药物。4.结论(1)历代医家关于痉与厥的认识,是后世温病医家提出痉厥的理论基础。并且通过对痉厥的内涵进行探索,规范整理出了痉厥的相关症状,解决症状名不规范和症状表述不清晰造成的内涵不完整和不明确,提出了将痉厥作为疾病进行论治的可能性。(2)温病痉厥的治疗用药以清热养阴、开窍息风为主,但是又分别各有特点。从功效上来看,温热病痉厥主要使用的是清热、养阴、开窍、息风的药物,并以祛除热邪,顾护阴液为主。湿热病痉厥用药以清热开窍、息风、化湿和行气的药物为主。毒疫类温病以清热养阴、辟秽解毒、益气扶正的药物为主。由于痉厥常见于温病过程的极期,所以在湿热类温病、湿热病类温病和毒疫类温病中的病机和证治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病证分型,提出相应的治则和治法。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治疗方药进行分析的结果也进一步佐证理论研究中的相关结论,并以更加直观、详细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类型温病过程中痉厥用药的配伍规律和治疗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

苗艳敏[2](2021)在《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岭南地处祖国南海之滨,土卑地湿,湿热蕴蒸,易致痿证多发。独特的地理环境亦富产对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的的岭南草药。历代岭南医家对痿证的论治不乏真知灼见,有研究价值。本研究尝试整理历代岭南医家痿证论治经验,挖掘治痿岭南草药,以期为痿证的现代治疗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理论评述与数据挖掘法相结合。文献研究:包括资料查找、鉴别和整理。将搜集到的一手资料拍照保存,整理成word文档,按照历史阶段汇编整理。本研究方法着重阅读的是相关古籍原着。现代痿证论治则以知网和图书馆搜集医案医论为主。理论述评:采用传统阐释、病证分析、追根溯源、横纵向对比、归类总结等方式,对岭南医家认识痿证历程和痿证论治学术源流进行梳理,探索其学术内涵及临床价值。数据挖掘:对临床诊治痿证患者的一手资料,整理筛选,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进行多维分析,挖掘用药特点,分析痿证治疗的临证经验。结果:共查阅古籍约121本,与痿证相关的岭南医籍共42本。明以前主要有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李珣《海药本草》、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澹寮集验方》、明·盛端明《程斋医抄秘本》等。清代医着最多,占29本,主要有叶茶山《采艾编翼》、刘渊《医学纂要》、何梦瑶《医碥》、郭元峰《脉如》、黄岩《医学精要》、邓友凤《虚痨立卓》、潘名熊《叶案括要》、陈耀辰《南医辨论》、陈珍阁《医纲总枢》等,民国时期主要有黄恩荣《洄溪医案唐人法》、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附医话录存》等。论文第一部分为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文献古籍梳理,主要从痿证病名病位认识、病因病机、治疗及治痿南药等方面进行梳理,结果如下:1.病名和病位: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的认识逐渐具体和深化。晋唐时期痿证有其候无其名,宋代首见痿证之名,清代见痿证分类命名。对痿证相近疾病鉴别始于明代,首鉴痿和厥;清代鉴别种类渐增,清后期曾超然率先将痿证与脚气病进行区分。病位方面,综合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募原偶记》中关于筋膜等同于募原的解析、《内经》关于筋、筋膜和募原的相关理论、清·陈珍阁《医纲总枢》关于卫筋位置、形状和功能的描述,以及痿证的临床表现,推知“筋膜”联络大小粗细不同的“筋”成一张网,密布五官四肢、脏腑内外,受血气滋养,具有主肢体关节运动和屏障血气的功能,为痿证病位所在。气虚血弱,筋和筋膜虚痿则发病。根据其所伤位置不同,痿证呈现出复杂多样性。2.病因病机: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病因病机认识日益复杂。晋唐宋元时期以内虚不足为主;明代受李东垣、朱丹溪等着名医家影响,病因主要为脾胃不足及湿热浸淫;清代随引进医家增多,病因更加丰富,有内虚、气机不畅或经络失调等。痿证整体以内虚为主,有内伤虚损、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等,肺热叶焦和湿热浸淫也较为多见。3.痿证治疗: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的治疗方法日渐丰富。晋唐宋元时期主要为补虚损和补肝肾;明代重视脾胃,祛湿热,调气机;清代新增清肺热、分经论治、调情志等治法,尤以补法丰富。痿证治疗整体以补虚为主,其次为清肺热、除湿热和调脾胃等治法。元代释继洪在补虚方面提出很多精辟的观点,并在岭南后世医家中印证。如补虚应合脏腑之宜,脾肾双补谨防燥肾和濡脾。清代则出现分脏补益的趋向,如刘渊分补肝、脾、肾三脏之虚;邓友凤将损分为上中下分别补之等。释继洪指出精髓虚损,黄芪当归鹿茸地黄,未必滋补,多损胃气。岭南医家补肝肾精血,虽多用血肉有情之品,但常加苁蓉、巴戟或附子等温热之药,茯苓、牛膝等祛湿通脉之品;或加舶茴香温中理气,重视温通,通补兼施,以顾护胃气。释继洪还指出,补药不宜久服。针对痿证病程长的特点,邓铁涛及其学术传承人刘小斌治疗痿证时,在保持核心治法不变的前提下,常开具2~3个处方,对核心处方之外的补益之药适时调换,轮换使用,以减少药之偏性。外伤致失血过多可用十全养荣汤。内伤气虚血弱可用大补卫筋汤,其中马钱子为治痿痹的传统有毒中药,现代研究显示其通过多通路多靶点治疗痿证。现代临床常配伍甘草减毒增效。岭南医家治痿亦重视调畅气机,如用补中益气汤调中焦升降失常;肺热叶焦,清肃失调,可用熟地、知母、黄柏滋阴清肺热;或用麦门冬、沙参、石斛等养肺胃之阴,桑叶、杏仁、生石膏等清泄肺热,清润并举,或参“大气论”用薏苡仁、百合、淮山、桑白皮等甘寒退热之剂等;情志失调,气机不畅,除用桂枝温通外,亦可参“心病须心性医”,效仿慧能尊者,观见自身心性等。岭南气候常以湿热为患,多用东垣清燥汤、羌活汤清热燥湿,调畅气机;若湿热伴阳虚,清热燥湿之时,亦加川乌、肉桂等温经通络;湿热较重亦可用小胃丹攻之。但肝肾素虚,亦可见风寒侵袭致痿,治宜用麻黄、独活之类,或豨莶草、桑叶等先祛风寒之邪,再行补益。4.对引进医家学术思想的传承特点主要表现为选病用药结合岭南地域特征,如明盛端明抄录孙思邈论治脚气;清·何梦瑶学宗王肯堂,用药又兼顾岭南气候特征,慎用祛风、除湿或温补之药;清·刘渊崇景岳之法,开自己之药等。另一特点是对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如清·邓友凤将喻嘉言的大气论用于痿证治疗;民国卢觉愚借助中西药理知识,创造性运用越婢加术汤治愈伴热象之痿证。5.岭南三部草药着作中,仅“十大功劳”明确标注可治痿证。根据痿证临床特征,“强腰脚”、“壮筋骨”等类药亦可用于痿证治疗。经整理此类药物共有31味,其中卖木子早在《开宝本草》中已有记载;清·潘名熊率先将千年健用于足痿的治疗;邓铁涛治疗痿证常加五爪龙、牛大力等南药。十大功劳、辣椒头、走马箭等可制成痿证食疗方。第二部分采用医案医论分析和数据挖掘分析相结合,探索现代岭南痿证论治学术经验。医案医论主要用于分析现代岭南名老中医痿证治疗经验。经查询,陈金声、陈典周、邓铁涛、沈炎南、杨文辉、李任先等10位医家有痿证论治经验记载。其痿证论治特点可归纳为:病名与西医接轨。痿以虚为多,治以补为主;若因虚致实,可用姜黄行气活血消滞;或丹皮、土鳖虫等活血化瘀;若因虚引动内风,可用僵蚕、全蝎、蜈蚣等熄风除颤。注重南药的应用,如用五爪龙协黄芪益气升阳,补而不燥。现代岭南痿证论治传承出现融合多个医家思想的特点,如邓铁涛融合补中益气汤和补阳还五汤的之痿证论治思想,以补中益气汤为底方,重用黄氏,加南药五爪龙以治痿证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小斌治疗痿证用药特点,结果显示,常用药物为升举阳气(黄芪、升麻、柴胡)、益气健脾(甘草、五指毛桃、白术、茯苓)、补肾填精(山萸肉、熟地黄、杜仲)和理气行滞(陈皮)等之品。性味归经方面,温性和平性药物使用最多,微寒和微温次之;甘味药物使用占半数以上,其次为辛味和苦味药物;药物多入脾经。以上用药特点反映痿证治疗以益气健脾补肾为主,兼以清热,始终顾护脾胃,补而不峻的思想。对“西医疾病-中药”社团分析结果显示,四个社团重叠区域较多,反映不同神经肌肉病异病同治的思想。采用复杂网络分析可得出痿证治疗核心处方,按平均剂量大小排序为:黄芪(50.54)、五指毛桃(50.18)、党参(25.84)、山萸肉(13.47)、白术(13.43)、柴胡(8.68)、升麻(8.68)、当归(8.65)、甘草(5.06)、陈皮(5)。此核心处方为邓铁涛强肌健力饮方加一味山萸肉组成。由于痿证久病及肾,故在强肌健力饮中加补肝肾之山萸肉,是对强肌健力饮的完善和发展。整个用药规律,和刘小斌临床实践用药极其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论治的文献古籍梳理,以及采用医案医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岭南痿证论治经验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岭南医家对痿证论治存在精辟的认识和真知灼见,比如释继洪关于补益的思想以及陈珍阁关于卫筋病的阐述等,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晋唐至今岭南医家对痿证治疗多表现为补内虚、调气机和通经脉等方面。多脏同补须兼顾各脏之宜,用药配伍须给予更多的重视,以防出现燥肾濡脾之类而影响疗效。情志疾病最伤气机,治疗时给予患者心理更多关注,调畅情志,可提高治疗效果。第二,清代及以前岭南着名医家多为客籍,或多以引进医家思想为主治疗痿证,较少有南药使用的记载。而千年健、五指毛桃、牛大力以及豨莶草等南药在现代痿证治疗中发挥了较佳的作用,故现代岭南医家可以尝试将更多南药运用于痿证治疗或研究中。第三,关于痿证病位,文中经过推测可知“筋膜”联络“筋”成一张网,密布缠绕周身、五官四肢、脏腑内外,具有主肢体关节运动和屏障血气的功能,为痿证病位所在。根据其所伤位置不同,痿证呈现出复杂多样性。气虚血弱,筋和筋膜虚痿是发病的内在原因,故使气机升降正常、血气充盈,并使脉络畅通为痿证治疗的一个主要法则。历代岭南医家治疗痿证亦可多见此治法的体现。

张森悦[3](2021)在《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和意义:本文通过搜集、查阅有关“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的文献资料和书籍着作等,对它们进行系统性整理和分析,探究、总结古代医家和现当代医家以卫气营血为纲辨治内伤杂病的状况,明确历史脉络下的继承与发展,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卫气营血辨证对于内伤杂病辨治的独特意义,以期在当今临床中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优势。方法:以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为核心文献,辨识、采集其中涉及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的内容,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研究,以溯清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之“源”;再以中国知网及校图书馆馆藏为基础,探究现当代医家在内伤杂病领域中应用卫气营血辨证之情况,以示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之“流”。研究内容:对“六经钤百病”亦即外感热病纲领辨治内伤杂病的先导予以探究,以纵观“外感-内伤”合治范式的承袭。对叶天士以卫气营血为纲辨治内伤杂病的状况予以研究,包括卫气营血单一层次、复合层次及与络病学说融合后在内伤杂病中的辨治,以及所摄含疾病的科目、种类,具体病机、治法与方药等,以进一步总结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优势。对赵绍琴、谢路、张文选等几位推崇应用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的现当代医家之思想予以提炼、归纳,展现他们在理论继承的基础之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将卫气营血辨证与六经辨证及内伤杂病的主流辨证方法——脏腑辨证进行比较研究,可更加明确其内在固有优势,从而为在内伤杂病领域系统地应用该理论框架提供参考。结论:1.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之间复杂交错的关系以及现今时代疾病谱的改变为卫气营血辨证拓展至内伤杂病领域奠定了基础。2.自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以来便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内伤杂病的诊治中,包括单一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层次及卫气、卫营、卫气营及气血等复合层次之辨治,涉及《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耳病、咽喉病、咳嗽、血证、消渴、中风、痉厥、痹证、痿证、眩晕、淋浊、不食、癍痧疹瘰等60种内伤病证。3.叶天士将卫气营血辨证应用于内伤杂病时,常与“观舌象”紧密结合,不但可以直观地分析疾病的浅深层次,对于判断疾病之进退、更具针对性地处方用药有着重要意义。4.卫气营血辨证对于内伤杂病辨治之优势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层次性:将疾病精确分层。第二,系统性:(1)注重卫、气、营、血各层面在生理、病理上的联系,为临床多层同治的复方合法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将卫气营血层次与“阳络-气经-阴络”结构相关联,指出疾病传变过程中邪之入路亦是邪之出路,注重顺势透达。5.现当代医家赵绍琴、谢路、张文选等为卫气营血辨证在内伤杂病领域(包括许多疑难疾病)中的辨治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郭锦晨[4](2021)在《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相关学术着作及医案,总结明清新安医家总体治疗眩晕的特色,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处方用药规律,以期传承新安医学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近30年名老中医运用新安名方程国彭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临证用药规律,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探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文献追溯法、分类整理法、纵横联系研究法等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相关学术着作及医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汪机、孙一奎、余淙、叶桂、汪文绮、程国彭、程文囿、方肇权、程有功等治疗眩晕的经验,总结归纳明清新安医家总体治疗眩晕的特色。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2.0、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V2.5)等对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医案处方用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系统聚类、熵层次聚类新方及主成分因子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IBM SPSS Modeler 18.0等对近30年名老中医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医案症状、用药进行频次统计、主成分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通过TCMSP、TCMID、SEA等筛选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有效成分及靶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Drug Bank、TTD等筛选出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利用Venn在线软件获取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用Cyto NCA进行筛选,用MCODE进行PPI网络聚类。利用DAVID数据库和和R语言3.6.3中cluster Profiler包进行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采用Auto Dock Vina进行配体和受体的半柔性分子对接,最后运用Py MOL、Lig Plot+、MOE软件进行三维和二维可视化分析。结果明清新安医家认为眩晕之症有内外虚实不同,实者,病理因素有痰、火、风、瘀,孙一奎、孙文胤、方广、余午亭、徐春甫、洪参岐、程国彭、汪文绮、汪昂、吴迈、汪启贤等认为尤以痰为重,常有上焦有痰、痰浊中阻、痰热上扰、肝火挟痰、风痰上扰、肝阳上亢、痰瘀互阻等;虚者多因脏腑气、血、阴、阳的不足,汪机、吴正伦、程敬通、汪宦、吴楚、吴洋、罗周彦、吴崐、方肇权、郑重光等尤为重视气血不足致眩,气虚包括中气(脾胃之气)虚、元气虚、肾间动气不足等,血虚包括肝血虚、营血虚等,孙一奎、程国彭、汪文绮、罗周彦、汪汝麟、郑重光等重视肾阳不足致眩,阳虚包括脾阳虚、肾阳虚等。以虚为本,邪实为标,虚实可单独为患,虚实之间亦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证。外风内风皆可感,叶天士、程杏轩、程有功、洪桂、王仲奇等认为以阴虚阳亢动风为主,阴虚包括肝阴虚、肾阴虚、心阴虚等。新安医家认为眩晕病位在于脑(心神),病变脏腑主要责之于肝(胆)、脾(胃)、肾,与心、肺因五行相互关系也具有一定联系。辨证治疗方面,气血不足者,擅用参芪归术培补气血;阴虚阳亢者,喜用滋水涵木和阳息风;痰浊中阻者,常用二陈化裁培土化痰;下元虚惫者,温补脾肾阳气冀其运化;坎离失交者,补养水火根基精神乃治;病关情志者,重视内观静养治疗思路。用药方面,新安医家承历代医家经典方剂,灵活运用,大胆创制新方,如改正四君子汤、改正四物汤、湿痰汤、血虚眩晕汤、气虚眩晕汤、清上丸、壮元汤、香砂六君子汤、程氏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擅用药对配伍,如人参、黄芪,龟甲、牡蛎,半夏、陈皮,半夏、天麻,白芍、生地黄,珍珠母、牡蛎,苦丁茶、夏枯草等。203例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医案处方涉及239味中药,累计用药频次2120次,平均频次9次,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137味(470次),占比为22.17%,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66味(1650次),占比为77.83%。中药共归18大类,主要为10类,其中补虚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位居前5位。四气方面,寒性药、温性药出现和使用最为频繁;五味方面,味甘药、味苦药、味辛药运用最为频繁;归经方面,归肝经药、肺经药、脾经药、肾经药和胃经药出现最为频繁,归肝经药、肺经药和脾经药使用最为频繁。共涉及7个病位证素和12个病性证素,频次较高的病位证素为肝、脾、肾,频次较高的病性证素为痰(湿)、动风、阳亢、火(热)、阴虚。得到二项关联药物组合31组,三项关联药物组合32组,四项关联药物组合29组。核心处方组成为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白术、人参、天麻、白芍。得到19组药物聚类组合,熵层次聚类得到治疗眩晕的15个新方,共提取出22个中药公因子。180例医案包括1673条症状记录,2527条中药记录,对应144种症状,187味中药,症状前六位是眩晕、恶心、食少、乏力、呕吐、苔白腻,中药前六位是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主成分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5个症状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8.004%,系统聚类共得到11组中药聚类组合,关联规则得到中药之间二、三、四项关联组合32项,症状和中药之间二、三、四项关联组合28项。共筛选出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193个化合物,整理得到330个靶点,与眩晕相关疾病有149个共同靶点。PPI网络发现STAT3、CXCL8、EGFR、VEGFA、MAPK14、EP300、MAPK3、CTNNB1、JUN、AKT1、MAPK8、CCND1等可能是关键治疗靶点,GO分析共包含2827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2480条,分子功能203条,细胞组成144条。KEGG通路分析发现176个条目,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关键靶点对接较好的成分有豆甾醇、槲皮素、β胡萝卜素、山奈酚、天麻素、谷固醇。结论1.明清新安医家认为眩晕病因病机虚实兼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实者,病理因素有痰、火、风、瘀,尤以痰为重,虚者多因脏腑气、血、阴、阳的不足,虚实可单独为患,虚实之间亦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2.辨证治疗方面,别具特色,新安医家承历代医家经典方剂,灵活运用,大胆创制新方,擅用药对配伍,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研究与传承。3.数据挖掘方法对新安医家眩晕医案处方从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印证了理论研究的结果,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广度深度,弥补了文献理论研究的局限。4.新安程国彭半夏白术天麻汤8味药方简力宏,紧扣脾虚生痰、肝风内作、风痰上扰之病机,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现代名老中医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所治眩晕的病因常有风痰、肝风、肝火、痰浊、脾虚、瘀血等,以本方合用可兼治肝阳上亢、痰浊上蒙、气血亏虚、瘀血阻窍等眩晕的不同证候和阶段。5.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推测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槲皮素、山奈酚、豆甾醇、β-谷甾醇、天麻素、β-胡萝卜素等潜在药效成分协同作用于STAT3、CXCL8、EGFR、VEGFA、MAPK14、EP300、MAPK3、CTNNB1、AKT1等多个靶点,通过流体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参与管径调节、循环系统中的血管过程、活性氧代谢过程、氧化应激反应等发挥治疗眩晕的作用,初步揭示了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机制。

陶筱婳[5](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明清医案治疗中风病的用药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明清时期医案治疗中风病的方剂和中药配伍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高频药对治疗中风病的潜在机制。总结明清时期医家治疗中风病的方药使用特色对后世医家遣方用药所产生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以《中华医典》与湖北中医药大学馆藏图书为资料来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SPSS 23.0对高频药物执行聚类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0对高频药物执行关联规则分析,使用TCMSP对高频药对所含化合物进行检索,并通过Pub Chem数据库检测其所有靶点基因,与Genecard数据库中检索stroke的相关靶点基因取交集,通过STRING 11.0构建PPI网络,根据大于两倍的dgree值筛选出高频药物治疗肥胖的核心靶点,通过DAVID 6.8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取高频药物治疗中风的重要通路[1]。结果:1.一般资料结果显示,筛选出符合排除与纳入标准的医案共211则,其中有效方剂361首。2.频次统计结果显示,药物数为266味,药物使用频次≥10的药物共102种,其中排列在前五位的依次为茯苓(144次),人参(126次),半夏(124次),当归(115次),白术(105次)。3.药类、药性、药味、归经统计结果显示,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平肝息风药为21类药物中使用频次居前三的药类;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多甘、苦;多归肝、脾、肺经。4.聚类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聚类数目可分类成11组药对:肉苁蓉、巴戟天;牡丹皮、泽泻;附子、桂枝;当归、白芍;白术、黄芪;半夏、橘红;防风、川芎;麦冬、生地黄;钩藤、石决明;秦艽、桑枝;炙甘草、大枣及7组药物组合:肉苁蓉、巴戟天、牛膝、枸杞子、石斛、茯神;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五味子;附子、桂枝、白术、黄芪、防风、人参、川芎、肉桂、甘草;茯苓、陈皮、当归、白芍何首乌、虎骨、党参;麦冬、生地黄、玄参、牡蛎;生姜、竹沥、枳实、竹茹、石菖蒲、天竺黄、远志、胆南星、橘红、半夏、僵蚕;钩藤、石决明、天麻、羚羊角、桑叶、菊花、蒺藜。5.关联规则结果显示,在两味药关联规则中,茯苓→半夏规则支持度最高,麝香→冰片、冰片→麝香为置信度100%里提升度最高的药对;在三味药关联规则中,白术、茯苓、人参为规则支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6.茯苓-半夏药对及中风病相关作用靶点结果显示,该药对治疗中风病的核心靶点有ALB、AKT1、IL6、GAPDH、MAPK3、TNF、EGFR、CASP3、SRC、APP等,以及和与中风病关联密切的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Erb B、fo X0、Rap1等重要信号通路20条。结论:1.明清医案治疗中风病注重“补虚”、强调“培本”。2.并用“健脾化痰”与“开窍豁痰”。3.用药柔润以“滋肝肾之阴”。4.常用药对茯苓-半夏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等途径来治疗中风病。

王启明[6](2021)在《叶天士肝系病证治法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叶天士医案及医论为素材,对其治疗肝系病证的治法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探究阐明其治疗肝系病证的学术思想,确立常用的治法、方药及治疗忌宜,以期更好地传承叶天士学术经验并使之发扬光大。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研读叶氏医案,摘卡收集叶氏关于肝系病证的论述及临证案例;查阅知网、万方、维普、中华医典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2.整理归纳法。对叶氏肝系病证的治法进行系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以确立其治法分类、治法涵义、适应证、治法原理、典型案例、代表方及其他方。3.对比分析法。对同一治法下方剂的用药及症候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其治法的核心要素及配伍技巧。结果:肝系病证内容庞大,病因涉及外感邪气、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诸多方面。叶氏在辨治肝病时,尤其重视节气对疾病的影响,或直接治肝,或隔脏而治,常用治法如下:(1)理气法包括疏肝行气法、降气制肝法,代表方为逍遥散加减方、降气通络方。(2)活血法包括活血通络法、活血行气法、育阴活血法、泻热逐瘀法,代表方为旋覆花汤加味方、地鳖延胡方、生地天冬方、桃仁承气汤。(3)清泄法包括清肝(胆)泻火法、清肝凉血法、泄木培土法、泄肝和胃法、清金制木法、利胆和胃法,其代表方为当归龙荟丸、丹皮山栀方、乌梅丸加减方、金铃子散加味方、杷叶苏子方、温胆汤加味方。(4)温肝法包括温肝暖胃法、温经通络法、温肝回厥法,其代表方为吴茱萸汤加减方、川楝包头方、川椒茴香方。(5)补益法包括养肝补血法、益肝养阴法,其代表方为枸杞柏子仁方、生地白芍方。(6)熄风法包括潜阳熄风法、凉肝熄风法、养阴熄风法、养血熄风法、培土熄风法,其代表方为孔圣枕中丹、苦辛酸降方、生地阿胶方、枸杞蒺藜方、归芪六君子汤加减方。结论:1.叶氏辨治肝系病证极具特色,常紧密结合天时、肝脏生理特性以及脏腑间的生克关系。2.叶氏关于肝系病证的治法较前人更为深入、全面,主要有理气、活血、清泄、温散、补益、熄风六大法。3.叶氏在传承前人治肝大法的同时,极大地丰富、完善、发展了相应治法理论。尤其对降气制肝法、育阴活血法、培土熄风法等,见解独到,制方用药,独具匠心,值得深入挖掘传扬。4.叶氏治疗肝系病证思想丰富,辨治用药规律各有特点,对指导临床治疗意义较大,为现代医家辨治肝系病证提供了借鉴。

柳皓[7](2021)在《古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的方剂配伍及络病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古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中风方剂的配伍特点,并基于络病理论探讨其络病用药规律。方法:研究选取了汉唐、宋金元、明代、清代四个时期治疗中风代表医家的中风方剂236首,运用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以及数据挖掘研究方法,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纳入研究的方剂进行中药用药味数分析、中药四气分析、中药五味分析、中药归经分析、中药功效分析、高频用药分析、高频用药聚类分析、中药-中药关联分析以及中药-中药复杂网络分析,并对中风方剂中的络病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性味归经方面:汉、唐、宋、金、元代治疗中风用药以辛温,归肺、脾经药物为主;明代治疗中风用药以甘温,归脾、心、肾经药物为主;清代治疗中风用药以甘温,归肺、肝经药物为主。(2)在用药味数、高频用药及高频功效方面:汉、唐代平均每方用药味数为14.34味,其高频用药包括肉桂、防风、麻黄、甘草、附子、川芎等药,其高频功效为补火助阳,祛风止痛;宋、金、元代平均每方用药味数为12.64味,其高频用药包括甘草、防风、川芎、人参、黄芩、生姜等药,其高频功效为祛风止痛,解表散寒;明代平均每方用药味数为7.38味,其高频用药包括甘草、熟地黄、人参、当归、茯苓、生姜等药,其高频功效为清热解毒,补脾益气;清代每方平均用药味数为7.63味,其高频用药包括人参、茯苓、干石斛、枸杞子、半夏、当归等药,其高频功效为生津养血,润肠通便。(3)通过聚类分析显示:汉、唐代治疗中风前20味高频药物聚类可分成7类,其常用治法以补气养血,温阳散寒为本,兼以辛温散寒通络,祛风通络,佐以清热通络,化瘀通络以及除湿通络;宋、金、元代治疗中风前20味高频药物聚类可分成9类,其常用治法以滋补肝肾阴血,补气温阳散寒为本,复以化痰通络,除湿通络,辛温散寒通络,祛风通络以及清热通络;明代治疗中风前20味高频药物聚类可分成6类,其常用治法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为本,兼以化痰除湿通络;清代治疗中风前22味高频药物聚类可分成9类,其常用治法以补气养血,阴阳双补为本,兼以清热化痰通络。(4)通过关联分析显示:汉、唐代治疗中风核心配伍药组为川芎-防风-麻黄-肉桂-白芍-甘草;宋、金、元代治疗中风核心配伍药组为川芎-防风-黄芩-人参-甘草;明代治疗中风核心配伍药组为人参-甘草-熟地黄-当归;清代治疗中风方剂核心配伍药组为半夏-茯苓-人参-熟地黄-肉苁蓉。(5)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显示:汉、唐、宋、金、元代治疗中风核心处方均为小续命汤之加减方;明代治疗中风核心处方为右归丸合六君子汤之加减方;清代治疗中风核心处方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地黄饮子之加减方。(6)通过对古代治疗中风方剂络病用药研究发现:其高频络病药物包括人参、桂枝、当归、麻黄、细辛、麦冬、天南星、竹沥、羚羊角以及麝香。结论:中风恢复期与后遗症期的治疗,可借鉴明清时期攻补兼施的治则治法。扶正之法或补气、或养血、或滋阴、或温阳,补养络脉中气、血、阴、阳之不足;祛邪则以化痰通络,除湿通络,祛瘀通络等法。并根据邪实与正虚偏重不同,酌定攻补之比例。在中风急性期应注重考虑从“外风”立论进行辨证论治,治则治法则可效法于汉唐,首选小续命汤加减以祛风散邪通络,该方在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区绮琪(Ellena Yee Kee Au)[8](2021)在《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梳理新安医学的代表性医家、着述、学说及其核心学术特色;结合代表性医家临证医案,比较新安医学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其他主要中医学术流派间的异同和关系,进一步明确新安医学的学术成就、历史贡献和当代影响。方法以传统文献学方法为主,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开展研究工作。1.选择研究的主要流派:统计各流派的宫廷御医人数与内科主要医着的医家人数为切入点。统计结果提供中医主要地域流派的参考。2.选择研究的临床病种:利用新安医学的特色学科(妇科、儿科及内科)并从每个学科选择两个病种。3.选择流派医家代表及医案:从第一届国医大师名单中根据所需要探讨的地域选择流派代表医家。国医大师代表当今的最高中医水平。再从国医大师的专辑中根据所需要探讨的病种选择医案。为保证每一病种有相关新安医家的医案作对比,所以需要再填补两名新安医家。选择条件:选择的新安医家有相关医案的文献、有一定的专业认可度。4.对选定相关学科及病种,搜集从宋元明清至近代主要医家对病因病机、诊断、遣方用药特点的相关学说或观点,以充实对其后11位医家的23个医案文献研究结果。文献的搜集分两方面,CNKI网下载相关被引次数较高的文献及购买相关医着。5.对选定的23个医案分类整理及纵横联系对比:表格化处理后、分类归纳8位流派医家的医案治验跟新安医家现代医家作同病种的横向对比,并以宋元明清的医家在相关病种上的治则治法或学说纵向对比。6.综合汇总所有研究结果,深入挖掘新安医学有别于其他流派的学术特色和临床价值。结果1.新安医学学术贡献新安医学的主要贡献在以下几方面:一、新安医家学说众多,尤其是“营卫一气”、“卫气营血辨证”、“养阴清肺”、“外损致虚”、“养胃阴”、“虚损理脾阴”等学说,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新安医家的《古今医统大全》、《医宗金鉴》、《医述》被列为十大医学全书。二、临床上,中医的四诊,尤其是脉诊、望诊,新安医家有丰富医案专着,遣方用药平正轻灵、稳准狠猛。三、新安医家徐春甫创立的中国第一个民间医会“一体堂宅仁医会”促进医学进步。这都说明从宋代至今,新安医学对中医学术、临床以及医学发展都有很全面以及巨大贡献,至今方兴未艾。2.与其他主要流派比较与浙派、吴门及孟河医派、燕京医派的宫廷医学、旴江医学、齐鲁医派、岭南医学、川派中医及海派中医相比,在基础理论、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等方面,新安医学均存在有别于其他流派的学术主张及临床特色。新安医家的错简重订说引起的学术争鸣、反思是空前的。临床上,新安固本培元派对附子的应用范围比川派更广。医学普及启蒙方面新安医学比吴门及钱塘显着,新安御医徐春甫、吴谦所撰医着充分体现了“修医书以正医学”的目的。医着方面,《内经》研究方面,新安较吴中、钱塘量多质高;吴中与新安各科齐全,钱塘则重临床理论,而且没有外科、针灸内容。3.新安医学代表性医家与其他主要流派代表性医家临床治验对比分析:新安医家王乐匋提倡并体现在他的治验上的为学特点,“求实”、“学博”、“探幽”及“返约”。李济仁国医大师用药虽少,但疗效显着,充分体现了新安医学辨证精准,药少力宏的特色。孟河医家裘沛然国医大师认为如果“学而不精”、“学而不广”及“学而不化”,就很难像“前辈用药圆机活法”,孟河医家朱良春国医大师“善于挖掘民间验方”,创新虫类药应用。燕京医家路志正国医大师临证主张“用药兼顾,勿持一端”;“圆机活法,轻灵活泼”。齐鲁医家国医大师张灿玾的治验中反映他对《医宗金鉴》的重视。能影响国医大师的新安医学着作《医宗金鉴》的确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巨大。岭南医家邓铁涛国医大师在众多治验中显示对黄芪的重用,并以河北金元医家李东垣及清代王清任为宗。八桂医家班秀文国医大师与浙派何任国医大师都是妇科专家。班老治妇科病的治则是“治血不忘气,调气须及血”,而何任国医大师推崇清代《傅青主女科》及宋太医陈沂,重视调经。主要结论新安医学医家众多,医着宏丰,传承有序,学术交流活跃,学术特色鲜明。新安医学融汇中医各流派医学精华及创建新的医学理论,确属中医流派中的“首富”。新安医家与其他流派的传承虽然不同,学术思想以及临床治法已经是相互借鉴,但从本研究的范围也突出新安医家与其他主要流派的部分异同:一是岭南医家邓铁涛国医大师的用药风格跟新安医家王乐匋重视脾,但两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有所不同,邓老在他的治验中经常重用黄芪。新安王老坚持不能独守一法,体现新安医家用药灵巧的特点;二是八桂医家斑秀文国医大师的妇科治则,“治血不忘气,调气须及血”,融合了新安医家汪机的营卫一气学说及吴楚治血补气的理论观点;三是孟河医家朱良春国医大师的治疗风格,单刀直入,药少力专,燕京医家路志正国医大师强调用药“勿持一端”同新安医家“平正轻简”的用药特点对比明显。

郭艳红[9](2020)在《叶天士辨治神志异常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叶天士医学全书》中神志异常医案的统计分析,总结叶天士治疗神志异常的证治规律,以期为神志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采用传统文献研究方法,以《中医神志病学》教材中所列出的神志病及其症状作为研究基础,整理出《叶天士医学全书》中神志异常相关医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医案中的药物输入SPSS 17.0进行频数分析,归纳出叶天士治疗神志异常的常用药物,并标明性味归经。研究叶天士辨治神志异常医案,总结其辨治学术思想。结果:1.《叶天士医学全书》中神志异常相关医案共786例,用药330味、6047频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五味药物依次为人参、茯苓、生地、白芍、甘草。2.性味方面,按使用次数是甘味药>苦味药>辛味药>酸味药>咸味药;温性药>寒性药>平性药>热性药。3.归经方面,入心经药与入脾经药最多,其次是入肝经药与入肾经药。4.功效方面,使用最频繁的是补虚药(其中补气药与补血药最多,补阴药次之,补阳药最少),清热药次之,接下来依次是安神药、理气药、化痰药、开窍药、活血药、平肝息风药、温里药。结论:1.叶天士医案中神志异常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劳逸、饮食失度以及六淫邪气侵袭;病机主要归于气血不足、火热内扰、气机郁滞、痰闭心窍、瘀血阻滞、肝风内动、阴阳大虚六个方面;2.主要治法有益气养血法、清热泻火法、理气解郁法、化痰开窍法、活血化瘀法、回阳摄阴法。3.叶氏辨治神志异常的学术思想为:多用甘药,注重扶正;重视清热,难证从火、痰、瘀入手;重视情志致病,强调心理疏导;善用新鲜草药及血肉有情之品;注重体质和季节气候的影响。其学术思想可指导临床辨治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症等心身疾病。

陈志耿[10](2020)在《《黄帝内经》“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黄帝内经》中“春气者病在头”理论,明确其理论本义及深层次的涵义,系统梳理其实践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学检索和理论探析的方法。具体如下:1.回归该理论所出的《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结合《黄帝内经太素》文本及历代注家观点进行辨析。厘清篇中与该理论相关的难点和争议点,客观把握该理论所涉及的语境及知识背景。2.考察后世医家对该理论的直接引用、阐发和临床应用情况,并辨析它们与理论原貌的异同,总结其中的规律。3.参《内经》其他篇章及历代与该理论密切相涉的内容,援引进行充实和完善,突出临床应用价值导向。结果:1.通行文本较《太素》文本有较多脱漏、讹误,使篇中“俞脏病证相对”、“季节间外内合邪发病”的理论模式变得晦然不显。篇中的“俞”,是在天人相应、同气相求思维下,据十天干应人身之理修整得来的,与五脏应四时气化相输应的体表部位。2.后世应用时,多取篇中精神实质而不拘于语境。在发挥应用过程中,理论框架得到转变,不受原发病模式及“八风”式占旧义的束缚。各概念也历经演绎,“头”从“头颈项”体表部位演绎成头颈部的“五体、器官、经脉、脑府”。“春气”则独立指代成“春令之气”、“肝气”和“风气”,并在历代的发展中不断被充实。3.“春主生发阳气”机制为“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的实质所在,在“天人相应”、“同气相求”思维的影响之下,历代医家在不自觉的体悟和应用中,为“春气者病在头”的理论涵义应用及发展积累了坚实的实践基础:(1)春气病在头:即在“春令之气”作用下,人身阳气应时生升的自稳机制易导致人身上部的病变。此概念主要源于《内经》的“脏气法时”观,是“春气者病在头”最基本的理论涵义。(2)肝气病在头:即基于肝的综合特性及经脉循行特点,病理情况下对人身上部的易侵害性。此概念主要源于《内经》的“时象测藏”思维,是“春气者病在头”最核心的理论涵义。(3)风气病在头:即表达外内风邪致病对人身上部的倾向性和多发性。其是狭义“春气病在头”的机制之一,也是“肝气病在头”的特殊理论形态。结论:“春气者病在头”理论本义为:春时风邪易首犯应肝气生发而气血趋旺的头颈项“肝之俞”。其理论实质和核心是“春主生发阳气”。由理论本义而演绎和转变出的“春气病在头”、“肝气病在头”及“风气病在头”,为其理论涵义。三者均强调了对人体上部致病的倾向性和多发性,可分而不可离。可分者,因有各自独立的形态;不可离者,因皆脱胎于“春主生发阳气”这一理论内核,多相互为病。

二、叶天士内风论治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叶天士内风论治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痉厥理论与温病痉厥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一: 神经系统急症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文献综述二: 痉厥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前言
1. 痉厥的源流考证
    1.1 “痉”与“厥”的释义
    1.2 痉厥的历史沿革
        1.2.1 “痉”与“厥”的发展
        1.2.2 对痉厥认识的深化
        1.2.3 痉厥作为疾病专篇论述
    1.3 小结
2. 痉厥与温病痉厥的内涵
    2.1 痉厥的内涵研究
        2.1.1 痉厥病名的探讨
        2.1.2 痉厥症状的规范化
        2.1.3 痉厥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痉厥的相似疾病辨析
        2.2.1 癫痫
        2.2.2 昏厥
        2.2.3 闭脱
    2.3 温病痉厥与痉厥的关系
    2.4 小结
3. 温病痉厥的病因病机和证治
    3.1 温病古籍的选取范围
    3.2 温病痉厥的病因病机
        3.2.1 病因与发病
        3.2.2 病机
    3.3 温病痉厥的辨证论治
        3.3.1 温热类痉厥
        3.3.2 湿热类痉厥
        3.3.3 毒疫类痉厥
    3.4. 温病痉厥证治特点分析
        3.4.1 祛邪扶正为纲
        3.4.2 注重早期预防
        3.4.3 治疗善用泄法
        3.4.4 重视调和阴阳
        3.4.5 急症亦应急夺
        3.4.6 注重顾护阴液
    3.5. 温病痉厥治疗禁忌与调摄
        3.5.1 禁忌
        3.5.2 调摄
    3.6 小结
4. 温病痉厥的用药规律研究
    4.1 方药的录入范围
        4.1.1 纳入标准
        4.1.2 排除标准
    4.2 数据的规范化和数据库建立
        4.2.1 数据规范化
        4.2.2 数据库建立
    4.3 统计分析
    4.4 研究结果
        4.4.1 温热类痉厥
        4.4.2 湿热类痉厥
        4.4.3 毒疫类痉厥
    4.5 小结
5. 讨论
    5.1 痉厥作为疾病的合理性
    5.2 温病痉厥的分型探讨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2)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痿证的古代认识
    1.2 痿证的现代认识
        1.2.1 现代医学对痿证的认识
        1.2.2 现代中医学对痿证的认识
第二章 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文献古籍梳理
    2.1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病名病位沿革
        2.1.1 晋唐时期:具痿证外候,无痿证之名
        2.1.2 宋元时期:首见痿证之名
        2.1.3 明代:新增肉痿、骨痿和痿邪等病名
        2.1.4 清代至民国:痿证见分类命名
        2.1.5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病名病位小结
    2.2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2.2.1. 内伤虚损致痿
        2.2.2 肝肾亏虚致痿
        2.2.3 脾胃虚弱致痿
        2.2.4 肺热叶焦致痿
        2.2.5 湿热浸淫致痿
        2.2.6 内生热邪致痿
        2.2.7 经络失调致痿
        2.2.8 气血失调致痿
        2.2.9 气机不畅致痿
        2.2.10 饮食不节致痿
        2.2.11 情志失调致痿
        2.2.12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病因病机认识小结
    2.3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治疗特点
        2.3.1 补虚益损
        2.3.2 补益肝肾
        2.3.3 通补兼施
        2.3.4 治从阳明
        2.3.5 清肺热
        2.3.6 除湿热
        2.3.7 清内热
        2.3.8 治从气血
        2.3.9 分经论治
        2.3.10 益气消痞
        2.3.11 调畅情志
        2.3.12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治疗小结
    2.4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的争鸣
        2.4.1 痿证可治愈性
        2.4.2 补中益气汤与补肾
        2.4.3 补阳还五汤与痿证
        2.4.4 痿证是否兼痛
        2.4.5 痿证是否可作风治
    2.5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引进学术思想的传承
        2.5.1 盛端明: 选病结合岭南气候
        2.5.2 刘渊:崇景岳之法,开自己之药
        2.5.3 何梦瑶: 治痿兼顾岭南气候
        2.5.4 黄岩: 宗景岳之法,筛景岳之药
        2.5.5 邓友凤: 使理论更贴实践
        2.5.6 潘名熊: 承叶氏思想,依岭南变通
        2.5.7 黄恩荣:参王肯堂,分经论治痿证
        2.5.8 卢觉愚: 中西汇通活用越婢加术汤
        2.5.9 其他医家: 多直接引用
        2.5.10 晋唐至民国时期对引进医家学术思想传承特点小结
    2.6.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其他简便治法
        2.6.1 练功法
        2.6.2 针灸疗法
        2.6.3 简便廉验方
        2.6.4 治痿成药
    2.7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治痿草药整理
        2.7.1 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
        2.7.2 萧步丹《岭南采药录》
        2.7.3 胡真《山草药指南》
        2.7.4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治痿草药小结
    2.8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讨论与小结
        2.8.1 痿证病位在筋和筋膜的探讨过程
        2.8.2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小结
第三章 现代岭南痿证论治学术经验
    3.1 现代岭南医家论治痿证特点
        3.1.1 陈金声
        3.1.2 陈典周
        3.1.3 李藻云
        3.1.4 邓铁涛
        3.1.5 沈炎南
        3.1.6 关国华
        3.1.7 杨文辉
        3.1.8 李任先
        3.1.9 何世东
        3.1.10 卓权
        3.1.11 现代岭南医家论治痿证小结
    3.2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小斌治疗痿证用药特点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2.5 案例举隅
        3.2.6 刘小斌对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3.3 现代岭南痿证论治特点及传承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3)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1 卫气营血辨证形成之历史过程
    2 “六经钤百病”是卫气营血辨证用于内伤杂病辨治之先导
    3 卫气营血辨证能够用于内伤杂病辨治之基础
        3.1 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的复杂关系
        3.2 时代背景
第二部分 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之“源 ”
    1 叶天士应用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之探微
        1.1 卫气营血辨证在内伤杂病中的单一层次辨治
        1.2 卫气营血辨证在内伤杂病中的复合层次辨治
        1.3 卫气营血辨证融合络病学说在内伤杂病中的辨治
        1.4 与舌诊紧密结合
        1.5 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优势
第三部分 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之“流 ”
    1 现当代医家应用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之旨要
        1.1 赵绍琴——以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古今内伤杂病
        1.2 谢路——以卫气营血辨证指导施治“热郁证”
        1.3 张文选——以卫气营血辨证辨析疾病浅深层次
        1.4 小结
    2 卫气营血辨证在当今部分内伤杂病辨治中的特色应用
        2.1 从“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论治冠心病
        2.2 从“透因透用”论治过敏性紫癜
        2.3 从“卫气营血-络病 ”辨治银屑病
        2.4 从“伏邪”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2.5 卫气营血辨证在肿瘤放疗后的应用
    3 导师张福利教授应用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的思路探析
        3.1 基于“卫气营血论治”的系统性而探索“透解瘀热顺势祛邪法”应用举例
        3.2 基于“湿热在经-瘀热入络”病机路径探索“分消走泄顺势祛邪法”应用举例
        3.3 基于“分消走泄顺势祛邪法 ”与“透解瘀热顺势祛邪法 ”的复合性应用举例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卫气营血辨证与六经辨证之对比
        1.1 相同点
        1.2 不同点
    2 卫气营血辨证与脏腑辨证之对比
        2.1 相同点
        2.2 不同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4)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理论研究
    1 古代医家及着作对眩晕的认识
        1.1 眩晕的病名溯源
        1.2 眩晕的病因病机
        1.3 眩晕的辨证治疗
    2 现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
        2.1 邓铁涛
        2.2 路志正
        2.3 颜德馨
        2.4 颜正华
        2.5 方和谦
        2.6 李振华
        2.7 刘志明
        2.8 段富津
        2.9 张学文
        2.10 李士懋
        2.11 熊继柏
        2.12 王乐匋
第二部分 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研究
    1 代表性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
        1.1 汪机
        1.2 孙一奎
        1.3 余淙
        1.4 叶桂
        1.5 汪文绮
        1.6 程国彭
        1.7 程文囿
        1.8 方肇权
        1.9 程有功
    2 总体诊治眩晕经验
        2.1 病因病机方面
        2.1.1 虚实兼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2.1.2 外风内风皆可感,以阴虚阳亢动风为主
        2.1.3 实者,病理因素痰、火、风、瘀,尤以痰为重
        2.1.4 虚者,责之于脏腑气血阴阳四端
        2.2 病位在脑(心神),发病与脏腑密切相关
        2.3 辨证治疗方面
        2.3.1 气血不足,擅用参芪归术培补气血
        2.3.2 阴虚阳亢,喜用滋水涵木和阳息风
        2.3.3 痰浊中阻,常用二陈化裁培土化痰
        2.3.4 下元虚惫,温补脾肾阳气冀其运化
        2.3.5 坎离失交,补养水火根基精神乃治
        2.3.6 病关情志,重视内观静养治疗思路
        2.4 灵活用药,擅用药对
第三部分 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数据录入
        1.4 数据规范化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中药频次、频率分析
        2.2 中药的类别分析
        2.3 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分析
        2.4 证素频次、频率分析
        2.5 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2.6 中药复杂网络分析
        2.7 中药系统聚类分析
        2.8 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
        2.9 中药主成分因子分析
    3 讨论
        3.1 中药频次、频率
        3.2 中药类别
        3.3 中药性味归经
        3.4 证素频次、频率
        3.5 中药关联规则
        3.6 中药复杂网络
        3.7 中药系统聚类
        3.8 熵层次聚类新处方
        3.9 中药主成分公因子
第四部分 新安程氏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数据规范化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及疾病频数分析
        2.2 症状、药物频数分析
        2.3 症状因子分析
        2.4 中药聚类分析
        2.5 关联规则分析
        3 讨论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主要软件和数据库
        1.2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的预测
        1.3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靶点预测
        1.4 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预测
        1.5 药物-疾病-靶点网络的构建
        1.6 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
        1.7 核心化学成分和靶点的筛选
        1.8 PPI网络聚类
        1.9 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的GO和 KEGG富集
        1.10 分子对接
        2 结果
        2.1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
        2.2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的靶点
        2.3 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
        2.4 药物-疾病-靶点网络的构建
        2.5 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
        2.6 核心化学成分和靶点的筛选分析
        2.7 PPI网络聚类分析
        2.8 药物-疾病-靶点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2.9 分子对接分析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半夏白术天麻汤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明清医案治疗中风病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1.数据来源及检索方式
    2.数据纳入与排除标准
    3.数据标准化与录入
    4.统计方法
    5.网络药理学分析
二、结果
    1.医案分布
    2.药物频数分布
    3.药物类别分布
    4.药性分布
    5.药味分布
    6.药物归经分布
    7.高频药物聚类情况
    8.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9.最高规则支持度药对的网络药理分析
三、分析
    1.医案分布分析
    2.药物频数分析
    3.药物归类分析
    4.药性分析
    5.药味分析
    6.药物归经分析
    7.药物聚类分析
    8.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9.网络药理学对茯苓→半夏治疗中风病的机制分析
四、结论
    1.注重“补虚”、强调“培本”
    2.并用“健脾化痰”与“开窍豁痰”
    3.用药柔润以“滋肝肾之阴”
    4.常用药对茯苓-半夏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等途径来治疗中风病
五、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1.中医对中风的认识源流
        2.现代医学对于脑卒中的研究
        3.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4.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方面的应用
    二、综述参考文献
    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叶天士肝系病证治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肝系病证治法源流
    1.源于秦汉
    2.发展于隋唐至金元
    3.繁盛于明清
    4.完善于现代
第一部分 叶天士生平及治法成就
    1 叶天士生平
    2 叶天士治法成就
        2.1 治温须明三焦气血
        2.2 治湿须重分消走泄
        2.3 治肝尤重气血阴阳
        2.4 治中焦须脾胃分论
        2.5 治络病须辛香通络
第二部分 叶天士辨治肝系病证概述
    1 肝系病证的界定
        1.1 肝系的概念
        1.2 肝系病证的界定
    2 病因病机
        2.1 外感邪气
        2.2 内伤七情
        2.3 饮食劳倦
    3 叶氏辨治肝系病证特色
        3.1 辨治须分天时
        3.2 论治须调多脏
        3.3 用药宜柔慎刚
        3.4 注意病后护理
第三部分 肝系病证治法研究
    1 理气法
        1.1 疏肝行气法
        1.2 降气制肝法
    2 活血法
        2.1 活血通络法
        2.2 活血行气法
        2.3 育阴活血法
        2.4 泻热逐瘀法
    3 清泄法
        3.1 清肝(胆)泻火法
        3.2 清肝凉血法
        3.3 泄木培土法
        3.4 泄肝和胃法
        3.5 清金制木法
        3.6 利胆和胃法
    4 温散法
        4.1 温肝暖胃法
        4.2 温经通络法
        4.3 温肝回厥法
    5 补益法
        5.1 养肝补血法
        5.2 益肝养阴法
    6 熄风法
        6.1 潜阳熄风法
        6.2 凉肝熄风法
        6.3 养阴熄风法
        6.4 养血熄风法
        6.5 培土熄风法
讨论
    1 关于降气制肝法的讨论
    2 关于通络法的讨论
    3 关于泄木培土法的讨论
    4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及展望
        4.1 创新点
        4.2 不足
        4.3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7)古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的方剂配伍及络病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医家选择与资料来源
    2 资料选取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研究指标
    5 统计学处理
    6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汉、唐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2 宋、金、元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3 明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4 清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5 古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络病用药规律分析
讨论
    1 基于络病理论阐释古代医家论中风之病因病机
    2 基于络病理论阐释古代医家论中风之治法
    3 基于络病理论阐释古代医家治中风之方药
小结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风辨证论治研究文献概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课题的目标
    1.4 课题方法概述
    1.5 课题的重要性及对中医学的贡献
    1.6 论文结构概述
第二章 上篇 新安医学学术贡献研究
    2.1 引言
    2.2 新安医学概述
    2.3 宋明清新安医学学术成就
        2.3.1 主要代表医家
        2.3.2 新安主要医着
        2.3.3 新安医学主要学说
    2.4 近代新安医学领军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2.5 新安医学临床特色
    2.6 小结
第三章 中篇 其他主要中医流派概述
    3.1 引言
    3.2 浙派(永嘉、钱塘)
    3.3 江苏(吴门、孟河、山阳)
    3.4 海派
    3.5 齐鲁
    3.6 河北(燕京医学、宫廷医学)
    3.7 川蜀
    3.8 旴江
    3.9 岭南
    3.10 对中医流派研究的总结及思考
        3.10.1 形成发展的时期
        3.10.2 学术成就的异同
        3.10.3 思考
第四章 下篇 新安及主要流派医家的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1 引言
    4.2 妇科
        4.2.1 崩漏
        4.2.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2.2 不孕症
        4.2.2.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2.3 妇科小结
    4.3 儿科
        4.3.1 小儿泄泻
        4.3.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3.2 小儿惊风
        4.3.2.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3.3 儿科小结
    4.4 内科
        4.4.1 中风
        4.4.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4.2 痿证(重症肌无力)
        4.4.2.1 临床治验分析
        4.4.3 内科小结
    4.5 临床比较分析总结
第五章 结论
    5.1 课题的主要结论
    5.2 课题对中医学的贡献
    5.3 课题的创新性与特色
    5.4 课题的不足之处
    5.5 课题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各流派临床治验对比文献参考
综述 中医流派传承研究 – 近十年文献回顾
    综述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叶天士辨治神志异常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神志异常相关疾病的源流
    (一)学术体系建立于秦汉
    (二)理论快速成长于隋唐
    (三)学术体系完善于金清
    (四)专病规范研究于现代
二、叶天士神志异常相关医案分析
    (一)叶天士对神志异常症状的描述
    (二)叶天士治疗神志异常证的用药分析
三、叶天士对神志异常的理法方药研究
    (一)叶天士对神志异常病因病机的认识
        1.气血亏虚
        2.火热内扰
        3.气机郁滞
        4.痰闭心窍
        5.瘀血阻滞
        6.肝风内动
        7.阴阳大虚
    (二)神志异常的辨证分型
        1.气血两虚型
        2.热扰心神型
        3.气机郁滞型
        4.痰迷心窍型
        5.瘀血阻滞型
        6.肝阳上亢型
        7.阴阳亡脱型
    (三)叶天士对神志异常的主要治法
        1.益气养血法
        2.清热泻火法
        3.理气解郁法
        4.化痰开窍法
        5.活血化瘀法
        6.养阴熄风法
        7.回阳摄阴法
    (四)叶天士对神志异常证的护理
四、叶天士辨治神志异常学术思想
    (一)多用甘药,注重扶正
    (二)注重清热,难证从火、痰、瘀入手
    (三)重视情志致病,强调心理疏导
    (四)善用新鲜草药及血肉有情之品
    (五)注重体质与季节气候的影响
五、运用叶天士的学术思想论治神志异常医案举例
    (一)中风重症一例
    (二)难治性抑郁症一例
    (三)精神分裂症一例
    (四)失眠症一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个人简历

(10)《黄帝内经》“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背景
    1 原文结构及通解范围
    2 天有八风,经有五风
        2.1 通行本文及注解析
        2.2 《太素》本文及注解析
    3 病有浅深,在俞在脏
        3.1 “俞病”“脏病”,俨然有别
        3.2 “仲夏”“长夏”,纂改未达
        3.3 “俞”“腧”有别,功同机异
    4 失时之序,合邪发病
        4.1 触五脏者,四时五脏
        4.2 外内一气,正强邪却
        4.3 平人脉法,合心于精
    5 小结
第二部分 理论本义
    1 理论本义
    2 本义的演绎与转变
        2.1 框架的转变
        2.2 概念的演绎
    3 小结
第三部分 理论涵义
    1 春气病在头
        1.1 天人合一,阴阳法成
        1.2 春主生发,人身相应
        1.3 脏气法时,肝应春旺
        1.4 太过不及,易病在头
        1.5 小结
    2 肝气病在头
        2.1 肝的生理特性及功能
        2.2 肝胆经脉的影响
        2.3 太过不及,易病在头
        2.4 小结
    3 风气病在头
        3.1 风之原始
        3.2 《内经》风义及发展
        3.3 风病在头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叶天士内风论治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痉厥理论与温病痉厥证治研究[D]. 胡雪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D]. 苗艳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规律的研究[D]. 张森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D]. 郭锦晨.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明清医案治疗中风病的用药规律[D]. 陶筱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6]叶天士肝系病证治法研究[D]. 王启明.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古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的方剂配伍及络病用药规律研究[D]. 柳皓.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8]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D]. 区绮琪(Ellena Yee Kee Au).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叶天士辨治神志异常证治规律研究[D]. 郭艳红.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10]《黄帝内经》“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研究[D]. 陈志耿.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10)

标签:;  ;  ;  ;  

叶天士治内风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