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风格独立的审美探讨

魏晋南北朝风格独立的审美探讨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独立的审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詹艳杰[1](2021)在《唐代山水游记的生态审美观研究》文中指出在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唐代山水游记中所展开的关于唐代生态审美观的研究是可观的。一方面,这体现了唐代儒释道三教融合所形成的对山水自然的观看之道,这种由哲学思想层面影响文人自身的自然审美观,继而下沉至山水游记文学作品中,因此表明了从文学美学角度,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生态美学意蕴。然而,另一方面,一次的山水审美经验是暂时的,而且由于文人自身遭遇的诸多其他因素,自然审美欣赏中的生态性并不决然等同于文人在所有自然风景、人文交际或为人处世的审美欣赏场域中持有的自然观或人生观都是包含着融合谐调的生态审美智慧。故而,本文运用创新性的研究视角,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三个维度来考察唐代山水游记所呈现的唐代人与自然、他人及自身之间的相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结合文本解析、文献研究、问题探讨、宏观观照、美学阐释与理论探讨等多种方式:既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从具体文献中发掘和归纳唐代山水游记所展现的生态审美观,注重考察内容的原生性;又以具体文学作品为原点出发,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关注作者自身在思想观念、生活境遇等方面的内外因素,以及社会多元文化、时代精神风貌等多重背景,注意历史语境的丰富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一)侧重对唐代山水游记的文学研究(文学背景、兴起原因和发展类型,柳宗元对于唐代山水游记的典型意义等)进行梳理,并论述山水游记与生态审美之间的关系,指出山水游记对于研究一个时代的生态审美观具有重要价值,为本文后续章节的论述提供研究的合法性。(二)从生态审美过程的发生背景出发,重点探讨唐代山水游记所展示的唐代人的生态审美发生方式,即人与山水的互动特征,为什么游山水,游什么样的山水,怎么游山水,等等。(三)根据唐代山水游记中具有抒情性审美情境特征的文本内容,提炼并归纳唐代人在山水游览之间所发生的生态审美情感体验,即对人与自然、天地之道、人生之道、人与万物之关系的感性体验,具体表现为以“生”、“乐”、“和”、“韵”的感性情感体验。(四)根据唐代山水游记中富有鲜明哲理特征的文本内容,分析和概括唐代人生态审美观中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生之关系的哲理思考。(五)对前面内容进行总结、升华,思考唐代生态审美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之所以得以产生的深层原因,分析唐代山水游记所展开的生态审美观与文人思想观念(儒家、道家、佛学)、文学抒情观念之间的关系。

宋冠霖[2](2020)在《六朝论说文与几种文体的互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说文在六朝文学中蔚然大宗,尤其魏晋玄言名理类论说文作为个中翘楚,备受历代学者青睐。学界对论说文与主流文体(如赋体、书信体、传注等)的互渗已有充分研究,而对一些看似与论说毫无关联的文体(如俳谐、赞体、颂体、铭体、箴体等)缺乏关注。本文即对以上几种文体的创作历史、时代背景、文化思潮、文体特点及功能等进行立体考察,力图理清论说与俳谐、赞体、颂体、铭体、箴体间发生互渗的原因、方式、表现与影响,尽可能地还原论说文从产生至发展,再到成熟及衍变的完整生命历程。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俳谐体与论说文的互渗研究。自汉末至魏晋之际,“俳谐”与“清谈”在语义上的通用为二者的互渗构建了渠道。二体互渗下形成的“俳谐体论说文”独具特色,在说理的同时合理掺入俳谐色彩,使得冷静的理性风格与适度的喜剧色彩形成对比,加强了文章主旨的张力。第二部分是赞体、颂体与论说文的互渗研究。赞体的文体功能本是辅助说明,但在论说文的影响下形成的“史述赞”(“论赞”、“评”)借助说理评判历史,充分彰显了作者的评论意识。此外,六朝之际兴起的人物赞亦受人物论的影响。颂体与论说的互渗主要体现为一系列讲论玄言佛理的作品的出现,它们富有逻辑性和理性色彩,显然与颂之正体迥异。第三部分是铭体、箴体与论说文的互渗研究。铭体作为实用性极强的文体,在与论说互渗的过程中逐渐脱离实际物品,可用于讲论玄言、佛理与人生道理,它不再只是传达道德与价值判断的工具,也成为了抽象思维的载体。箴体在与论说互渗的过程中也有新变:第一,六朝箴文篇幅大幅增长;第二,观点之细密使得六朝箴文呈现出委婉切要的风格;第三,部分私箴的诫告性有所削弱,大多成为宣扬某种观点或道理的载体。关于一些篇幅不足以成章、但仍有意义的发现,如议体、吊文与论说间的互渗,这一部分将放入余论中进行探讨。此外,论说文的互渗现象并未止步于六朝之际,其影响一直延续至唐宋,也一并放入余论中进行简要说明。

邱丹[3](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研究指明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赵岩松[4](2020)在《唐代史学和小说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史学和小说二者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从文学史角度的研究虽然到了很细致的地步,但仍然存有某些偏失,且与史学史的某些研究存有抵牾。本文以唐代史学和小说二者关系为研究对象,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阐述相关理论,说明唐代史学和小说的区分,并不如古代书目中所设立的那样。在四部分类的标准下,我们无法有效地对杂史、小说、甚至是杂家作出准确区分,无法说明唐人史学与小说的本质关系,而且对其演变源流的探讨也往往流于表象或被某种价值取向所蒙蔽。将现代学者周勋初、程毅中等人在这方面的研究,与西方史学家安克斯密特的理论结合起来,才能更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本文的基本方法是,史学与小说的区别唯有在抛弃“真”的标准之后才有可能实现,“记载与应用”理论下的史学记载与文学创作关系才可以探寻,并进而分析杂史、小说、传奇三者存在的本质。在此基础上,第二章以小说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环境为中心,进一步分析史学与小说创作的可能,指出唐代文化的宽容、史学文化的发达是小说发展至关重要的条件。第三章论述小说在唐代的发展对史学的影响,它们表现为:唐代小说的发展是史学记载范围扩大的先声、小说语言笔法及态度与史书撰写的相互交融、小说发展对纪事本末体产生的启发作用,以及在唐代小说兴盛后,学者对史学与小说关系新的认知与实践。

汤祎珣[5](2019)在《汉魏六朝文体互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魏六朝文体互渗,是指在汉魏六朝时期文体认识更加明确,文体界定和细分逐渐清晰,诗歌与散文主要表现为进一步走向分离和独立,而兼具诗文特点的赋体则日益成熟的大趋势下,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互相借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现象。由于这一时期文体意识和文体观念处于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所以,一方面,诗歌和散文随着自身的发展,界限越来越分明,走向越来越独立,由此而进一步成为文学文体的主体和发展的主流;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这两种主要文体的互相借鉴、渗透和交融,不仅催生了一些新的文学形式,如骚体赋、汉大赋、骈文、骈赋等极一时之盛的新文体,而且在形式和表达中,这两种主要文体本身,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对方有所借鉴和吸收,从而出现了一些新形式、新风格、新特征、新成就,如诗歌中的故事性叙事促成的叙事诗高峰,散文性突出的杂体诗的活跃,韵散结合的散文形式的回归。另外,在赋体文学成熟、发展的过程中,又分别与诗歌和散文发生了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又导致了赋的骈化,咏物诗、纪游诗、山水诗一定程度上的赋化,散文表达形式上更加突出的骈散兼行、赋化铺陈。由此也就表现出了文体辨析和分离背景下,不可忽视的互渗与交融。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汉魏六朝的文体研究,学界向来都着眼于文体的辨析与区分,而往往忽略了文体之间的互渗与交融,对于这一时期文体的发展变化,无论是原有文体的规范化还是新文体的产生,学界主要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最后一段由声律发现带来的影响,往往将诗的格律化、赋甚至散文的骈化都完全或主要归之于声律的普遍应用,对其前几百年间的发展变化注意较少,而对于这个阶段的杂体诗、杂赋等非主流文体的活跃更缺乏必要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已有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文体的认识、界定、区分、互渗、交融、发展、丰富,是文学自身发展、创作主体主观意愿、时代审美精神以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对这个时期文体互渗的具体表现和特点进行梳理和研究,不仅对于汉魏六朝的文体研究不无意义,而且对整个后代文学中文体和文学风格的发展演变研究都具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对汉魏六朝时期的骚体赋、大赋、骈赋、叙事诗、杂体诗、咏物诗、纪游诗、山水诗、骈文等文学形式的研究,都可以开阔思路,拓展角度和空间。通过对文体互渗现象的梳理,特征的把握,原因的探究,影响的分析,不仅有助揭示这个时期文学尤其是文体发展的复杂性,有助于对汉魏六朝文学更全面的把握,也有助于对其后文学史上的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马李莉[6](2019)在《宋代文言小说报应题材研究》文中指出善恶报应思想不仅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也深深影响着文学创作。先秦时代,史传文学中就已经出现了报应故事。六朝时随着佛教因果报应说的传入更是产生了专为佛教张本的果报小说。唐代小说中的报应题材承继六朝余绪,虽有变化,但仍以宣扬佛教思想的故事居多。到了宋代,报应题材在内容和思想上较前代皆有进步,更多地表现世俗生活,传达民众意识,对明清时期的报应小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宋代文言小说中的报应题材是小说发展链条上不容忽视的一环。本文第一章分别梳理了传统报应观、道教“承负说”和印度佛教果报观,及佛教果报观在与中土报应观融合中形成的中国佛教果报观。通过报应观念的梳理可以明确影响宋人思维的报应观念是三种报应观念的融合。第二章探讨了报应题材在宋代盛行的原因。宋代文言小说的报应题材在继承前代故事类型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开拓;宋代社会伦理重建的需要影响了小说创作者对于小说劝惩功能的重视,从而影响了报应题材的大量创作;创作主体的扩大使得报应故事大量增多;宋代社会影响下的民众心理和审美倾向进一步促进着报应题材的创作。报应题材的盛行与定型和宋代社会文化的转型密切相关。第三章通过对报应故事的分析,从孝悌之道、夫妇之伦、义利观念、官场现形及宗教劝惩五方面来探究宋代报应题材所呈现的宋人思想,及在宋人思想背后所体现的社会现象,并从思想内容中发现了报应题材的变化与发展。第四章分析宋代文言小说报应题材在叙事艺术上具有的虚构与实录的矛盾统一、对比手法的运用、多重叙事视角的选择的特点。这些叙事特点共同反映了宋代文言小说报应题材叙事伦理化的倾向。

张永娜[7](2019)在《汉语“修辞”的概念化历程》文中指出汉语“修辞”概念,随着汉语修辞实践的发展和修辞学的演进而形成并演化。“修”和“辞”的连用始见于《易经》,有“修辞立其诚”之说,当为“修理文教”之意。此后逐渐转变为指称“修饰文辞”,开始接近现代修辞学意义上的“修辞”概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汉语修辞学之“修辞”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由表达实践着眼,一步步加深认识,最终把握到语言运用意义上的“修辞”的内涵,形成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元概念——修辞。以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汉语“修辞”的概念化历程可以划分为前概念状态、过渡状态、概念确立以及概念演化四个阶段。先秦时期,人们对于语言表达现象的关注和阐述,意味着中国修辞学的萌芽。于概念而言,这个时期的“修辞”属于前概念状态。“修”和“辞”的连用是“修理文教”的意思,指君子修身手段。对语言表达的认识主要源于实践需求,处于初级认识阶段。汉魏至明清,汉语“修辞”进入到概念的过渡状态。两汉时期,汉语“修辞”概念意识萌发,修辞重要性的论述由前概念状态下的间接流露转变为直接陈述,表现出探索修辞本质的意识。例如,西汉刘向在《说苑》中提出“辞不可不修”,对修辞重要性的直接陈述和“辞”的关注表现出一定的“修辞”意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探讨“为文之道”,提出修辞原则和修辞手法等理论范畴,形成带有相对系统性的汉语修辞学理论体系,“修辞”的含义也由前概念状态的“修理文教”转变为“修饰文辞”,表现出研究对象的集中、明确,概念雏形初显。隋唐以后,汉语“修辞”的概念特征进一步明晰,出现了直接以“修辞”命名的修辞学着作,如《修辞鉴衡》等,这是对修辞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到上世纪初叶,以《修辞学发凡》为标志,汉语“修辞”开始拥有明确定义,汉语“修辞”概念亦得以正式确立。该书确定了汉语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范畴,并形成了以“修辞”为核心的概念体系。随着人们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汉语“修辞”概念到世纪之交又发生了新的演变,出现由“狭义修辞学”向“广义修辞学”变化的趋势,“修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汉语“修辞”概念的演变与汉语修辞学的发展相辅相成。汉语修辞学的发展不断揭示修辞本质,促进汉语“修辞”概念的形成和演化。而汉语“修辞”概念的形成与演化也不断影响汉语修辞学的发展,“修辞”概念的确立促进汉语修辞学的建立,“修辞”概念的演化则促进汉语修辞学的进一步发展。

任敬文[8](2019)在《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看文人的创作自觉》文中研究说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魏晋南北朝文学代表体裁之一。从目前所见志怪小说来看,其题材大多来源于先秦神话、史传杂记、民间传闻以及宗教故事等,但经由文人加工润色,呈现出独具魅力、富有精神蕴涵的文学体裁。首先,志怪小说作者大多为文人学士,文人的积极参与,影响到创作观念,而创作观念的新变、文学模拟风气以及对着述价值的追求又催生志怪小说大量产生;文人对典籍的整理注疏既影响到志怪小说创作模式,也丰富了志怪小说的创作题材。其次,志怪小说题材选择倾向、创作手法多样化,充分展现了文人志趣在志怪小说中的表达;“游心寓目”类志怪题材既有鬼怪形象的世俗化、趣味化倾向,也有与“戏谈”风气相呼应的谐隐创作手法以及为娱乐的创作意图。第三,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体创作”痕迹鲜明,多有前后承袭的志怪题材,并形成几类常见主题;但文人多能在承袭中有所突破,呈现出自觉加工改造的创作倾向。总体来看,虽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多为“丛残小语”,尚未完全脱离“发明神道不诬”、“释氏辅教”或杂记异闻等范畴,但有很多作品已初具小说规模,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可看出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有意加工痕迹。这种有意加工反映出文人由搜集记录奇事异闻向主动创作志怪小说的转变,为唐传奇作者“有意为小说”奠定了坚实基础。故研究志怪小说中的文人创作自觉,有助我们更为全面理解由“无意为小说”到“有意为小说”的自然过渡环节,以及更为连续的嬗变轨迹。

黄珊怡[9](2019)在《谁谓唐人始有意为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绪论以一场有关“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合理性的对话作为“导火索”。我们发现,引起热烈讨论的“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并未出现在对话者所引用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正文中。不仅如此,在对话者的表述中,“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被变形为不同的形式,还被赋予不同的阐释。“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和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关系问题成为本研究最初的困惑,由此派生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内涵以及产生诸多变形的原因等等思考。立足解决问题,构建全篇,提出希冀达成的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呈现“谁”在引述“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命题。分门别类的文献综述是反映问题所必要的举证环节。研究者对“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引用存在各式各样的变形和各自不同的诠释,但是众多“读法”的共同指向是“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彰显了唐传奇作为中国小说史开端的“飞跃”地位。第二章需要解决的是“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关系问题,并尝试靠近“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核心内涵。“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并非从《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的正文中来,而是作为《中国小说史略》目录篇目下的第一条细目出现,鲜有研究者留意到这一点。鲁迅“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不能简单对应于《中国小说史略》正文中的某一句或者某一段话,它意味着:在六朝简短志怪与唐传奇代表作的比较视野中,唐人开始能动地创作出我们今天所谓的小说,开始流露出对叙述故事的文学审美自觉。唐传奇作品就是这一论断的最大支撑。第三章将变形现象与“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产生现场相比较,最大的发现是:变形并非直接来源于“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它们多是研究者直接选取《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中的“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一句,经删节后,再自行选择“主语”,得出的结果。在探求变形产生的深层原因时,我们发现:许多研究者将唐传奇视为我们眼中的短篇小说。将这样的对位带入研究者对“唐人始有意为小说”阐释中,会出现错位认识。中国的“小说”存在单一能指对应多重所指的情况。我们与唐人存在认识差异,我们拥有“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容易导致我们观念先行而“想当然”地解释过去。唐传奇恰好扮演了“公元元年”的角色,连通前后的小说史,满足了我们合理阐释中国小说历史的理想。总而言之,关注“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变形现象、核心内涵以及探究变形背后的原因,最终聚焦于“我们”,反思我们的研究,反思我们如何解释我们小说的来路。

董舒心[10](2018)在《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讨论汉魏六朝婚恋小说,正文分为五章,另加两个附录。第一章探讨古典婚恋小说的起源问题。婚恋神话代表了民间故事从源头上对婚恋小说的影响,和婚恋有关的神话传说早在形成阶段就已经蕴含了后世婚恋小说中常见的一些母题。以《汉武故事》《西京杂记》为代表的杂史文学对于婚恋小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宫廷美人题材或者说帝王妃子故事上,这是由史书和杂史的内容决定的。杂传文学以《列女传》《孝子传》为代表,它们模塑和反映了汉代的感情观,汉代不提倡男女深情,而是大力倡导专一贞节和孝道至上的封建女德。汉魏情赋、乐府诗与婚恋小说的产生也有关系,因为婚恋主题是宫廷文艺的内容之一,赋体文学、乐府诗、古小说对婚恋主题的表现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宫廷文艺环境的影响,同时这也导致不同文体之间在题材和艺术手法上互相影响。第二章考察以异性人神(仙)之间的邂逅和交往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人神恋”小说,将相关文本分为与民间故事相关的小说、仙道小说和文人小说三类进行观照。有相当一部分人神恋小说的文本和母题来源于民间故事,按照民间故事类型的归纳,可以分为天鹅处女型、螺女型、仙窟艳遇型和仙女下凡型故事四类。六朝道教人士创造的仙道小说中有不少人神遇合故事,其中,西王母下凡故事和神女降真故事是具有代表性的两大类型。这一时期和西王母仙话有关的小说众多,有些文本在内容上有明显的承袭痕迹,但寓意又有所不同。而神女降真故事则以《真诰》中的人神遇合故事为代表,在《真诘》中,神女降真用宿命姻缘来诱导凡人向道求真被认为是一种重要有效的启迪手段,并体现出上清派强烈的禁欲倾向。六朝时期还有一部分成于文人之手的人神恋小说,文人作者主体意识对小说的渗透是有过程的,《成公智琼》《杜兰香》等代表了早期文人记录式的人神恋小说;《拾遗记》《洞冥记》作为方士小说和文人小说的混合体,其中的宫廷美人故事呈现出明显的向人神恋转化的倾向;六朝末期文人创作的人神恋小说《稽神异苑》和《八朝神怪录》是第一批纯粹的文人小说,在艺术手法和主旨精神等方面对后世小说都影响重大。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以“女神男人式”占绝大多数,女神主导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六朝时期民间信仰对女性神只的认识、唐前小说的作者队伍是一个单一性别的男性群体、“神女”文学传统的影响等。第三章讨论汉魏六朝时期的人鬼恋小说,人鬼恋小说可以分为“幽婚小说”和“亡魂小说”两类,前者指至少一方为鬼的婚恋故事,人与鬼或鬼与鬼之间的婚恋行为是“幽婚”小说中必备的要素;而“亡魂”小说中的婚恋行为在主人公生前发生,主人公去世后虽然以亡魂的形式参与生者的生活,但通常没有人鬼婚恋的展开。“幽婚小说”按照男女主人公相遇方式可分为登门自荐型、再续前缘型、路遇入冢型和幽冥邂逅型四类,其中有些作品在艺术上比较成熟,比如《卢充》《王敬伯》等。“亡魂小说”中的人鬼恋故事可以分为亡魂眷恋型、亡魂告别型、亡魂责罚型和亡魂报恩(仇)型,亡魂小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魂魄、情性和生命的认识,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死而复生”母题、“人鬼生子”母题和“随葬重现”母题是人鬼恋小说中三个重要母题。“死而复生”母题表现为形体复活和亡魂重返两种形式,前者与房中术和“宝精”思想有关;“人鬼生子”母题具有推进情节发展的文学功能和表达生命意识的文学意义;“随葬重现”母题的产生与汉魏六朝时期盗墓活动的盛行有重要关系,也与古代男女交往方式有关。人鬼恋小说的产生与冥婚民俗、鬼魂信仰和盗墓活动有关,其中女鬼小说多于男鬼小说,原因在于女性的生存状况特别是未婚而卒少女对婚姻的需求、传统阴阳观及“阳精崇拜”心理、作者的男性中心立场等。第四章研究的“人妖恋”小说以“精怪化形为人与凡人婚媾”为基本内容,它分为两种类型:“男妖女人式”和“女妖男人式”。男妖女人式小说可以分为男妖摄妇型、假冒骗情型和惑乱闺门型三类,女性在情欲和感情上受到的压抑是“男妖女人式”小说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但在根本上,男妖小说要反映的不是性爱生活,其主题在于家庭伦理的破裂与寻求秩序的重建。“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可分为“女妖登门型”和“男人外出型”两类,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解释了现实中在男人身上发生的身心及感情异动。人妖恋小说中有些妖精原形非常重要,后来发展成妖怪强宗的狐妖就是在汉魏六朝时期奠定了其“妖媚”的形象特点,而有些不常见的动物如虎、蛟等能进入人妖恋小说之中,主要是受到了佛经文学的影响。人妖恋小说中有些独具的母题,如变形、生子、除魅等。变形母题在汉魏六朝小说中叙述都非常简略,与其说它是一种文学塑造,不如说是一种巫风弥漫时代下的集体潜意识表现更近实质。此时期人妖恋小说中的“生子”母题出现不多,但却十分耐人寻味,其中以妖怪原形为水族的故事居多,这主要是受到了以龙感生神话为代表的水神感生神话的影响。猴妖小说和狐妖小说中的生子母题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和不同民族之间通婚融合的艰难过程。除魅母题则与人妖恋小说的起源直接相关,在巫术思维的影响下,人们将现实社会中的婚恋问题归咎于妖怪作乱,并邀请方士除魅,就产生了人妖恋故事。第五章讨论婚恋双方都是凡人的世俗婚恋小说,按照主角身份分为宫廷婚恋故事、贵族士人婚恋故事和民间男女婚恋故事三类。汉魏六朝宫廷婚恋小说以《汉武故事》《西京杂记》《拾遗记》中的相关故事为代表,这三部也是此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杂史小说。以贵族士人婚恋故事为题材的古小说主要集中在六朝志人小说中,以《世说新语》和《妒记》为代表。《世说新语》中的婚恋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名士”群体挑战礼教、纯情放任的婚恋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士族女性在婚姻中地位的提高和局限性。《妒记》以妒妇故事为题材,它的产生有反妒妇的动机和目的。汉魏六朝时期以平民阶层人物为主角的婚恋小说数量比较少,有些叙事甚至不能称之为小说,值得注意的是乐府解题类本事小说和六朝地记文学中的平民婚恋故事等,此时期对平民婚恋生活的反映主要是通过志怪小说实现的,特别是“殉情”母题的艺术表现和精神意蕴都值得挖掘。汉魏六朝婚恋小说产生了不少流传后世的经典题材,比如“王昭君”故事、“赵飞燕”故事、“绿珠”故事、“秦罗敷”故事、“秋胡戏妻”故事等等。这些故事能成为经典,与艺人群体有重要关系,一些婚恋故事正是通过艺人的演绎和传播才得以成为经典的。附录一对作者和成书时间等存在争议的唐前小说集进行了辨析,附录二收录三篇与美人赋相关的论文,因是与婚恋小说的发展有重要关系的三个案例,故专辟一章,附于文末。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独立的审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独立的审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山水游记的生态审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唐代山水游记与生态审美
    第一节 山水文学与山水游记
        一、魏晋南北朝山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唐代山水游记的发展
        三、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典范意义
    第二节 唐代山水游记兴起之原因
        一、自由强大的社会保障
        二、多元融通的思想文化
        三、漫游天下的时代风气
        四、文学运动的有力推动
    第三节 山水游记与生态审美
        一、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山水游记
        二、山水游记与生态审美之交融
第二章 唐代山水游记中的生态审美发生
    第一节 唐代山水游记中的生态审美活动
        一、宴游雅集
        二、多元隐逸
        三、贬谪行旅
        四、政事宗教
    第二节 唐代山水游记中的生态审美地域
        一、中原地区
        二、江南地区
        三、川渝地区
        四、岭南地区
    第三节 唐代山水游记中的生态审美特征
        一、生态审美态度
        二、生态审美方式
        三、生态审美思考
        四、生态审美情境
第三章 唐代山水游记的生态审美之情感体验
    第一节 生态审美情感体验之生命意识
        一、对自然物性的生命感知
        二、对活泼生机的生命体认
    第二节 生态审美情感体验之“双重乐感”
        一、人与自然融通相忘的造适之乐
        二、人与自然谐调相处的与民同乐
    第三节 生态审美情感体验之和谐精神
        一、人与人之群体关系的和谐融洽
        二、人与自身内在精神的平和圆融
    第四节 生态审美情感体验之境界韵味
        一、以意境深趣为情境韵味
        二、以形神安宁为心理韵味
第四章 唐代山水游记的生态审美之哲理思考
    第一节 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生态审美哲理思考
        一、唐人眼中的山水自然性质
        二、生态审美观的形成方式和侧面反映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审美原则
    第二节 对宇宙人生的生态审美哲理思考
        一、所延伸的关于人生观的思考
        二、所延伸的关于宇宙观的思考
第五章 唐代山水游记的生态审美观之思
    第一节 儒道释与唐代山水游记中的生态审美观
        一、儒家与唐代山水游记的生态审美观
        二、道家与唐代山水游记的生态审美观
        三、佛学与唐代山水游记的生态审美观
    第二节 文学抒情观念与唐代山水游记中的生态审美观
        一、唐代诗文创作中的文学情感与生态审美观
        二、唐代文艺理论中的文学情境与生态审美观
        三、典型分析:以柳宗元山水游记为中心
余论: 对唐代生态审美观艺术呈现的引申思考
    一、基于本真的生态哲思与抒情诗意
    二、游走在文学与生态审美之间
附录:唐代山水游记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六朝论说文与几种文体的互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选》中“设论”的文体问题
    二、《文心雕龙》论说文文体观与玄言名理之论
    三、论说文之问题意识与论证过程
    四、论说文文体互渗研究概述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论说文与俳谐的互渗
    第一节 清谈大环境下的俳谐与论说文
        一、“清谈”、“俳谐”含义之变迁及其与论说文的交集
        二、俳谐与文章:六朝俳谐文学的上升与雅化
    第二节 “俳谐体论说文”的类别
        一、“以俳谐作论”
        二、“论体而兼俳谐”
    第三节 “俳谐体论说文”的文体特点及功能
        一、“俳谐体论说文”的体制及俳谐色彩
        二、“俳谐体论说文”的文体功能
第二章 论说文与赞颂体的互渗
    第一节 颂赞互渗:赞体与论说互渗的先声
        一、先秦至六朝:赞体文体功能的演变
        二、赞体“依附性”的削弱
    第二节 论说文与赞体的互渗
        一、史书中的论、赞互渗:史论与史述赞
        二、人物赞与品评人物
    第三节 论说文与颂体的互渗
        一、先序后颂
        二、颂而论理
第三章 论说文与铭箴体的互渗
    第一节 颂赞与铭箴的互渗及文体辨析
    第二节 论说文与铭体的互渗
        一、借物喻理
        二、玄理题材
        三、佛理题材及人生哲理
    第三节 论说与箴体的互渗
        一、从单篇箴文到长篇箴书
        二、箴序的出现与风格的新变
        三、私箴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唐代史学和小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史学与小说理论上的探索
    第一节 史部书籍与小说的分类
    第二节 求真意识的不同层面及其相关问题
    第三节 文史异辙、记载与应用
    小结
第二章 撰述主体、综合环境与文史之别
    第一节 作者身份的重合与撰述的多样性
    第二节 小说内容的来源与创作的可能
    第三节 在历史文化中的史学与小说的分途
    小结
第三章 小说对史学的影响
    第一节 记载范围的变化:从小说到史书
    第二节 小说记录笔法在史书中的应用
    第三节 纪事本末体在小说中的萌芽
    第四节 小说的命运与唐宋史书对小说的采纳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5)汉魏六朝文体互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2 相关概念简述
        1.2.1 文体、辨析、互渗
        1.2.2 骈文与骈赋
        1.2.3 韵文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第1章 汉魏六朝文体互渗的背景及基本趋势
    1.1 文体互渗的背景
        1.1.1 主要文体的独立发展
        1.1.2 文体观的演进
    1.2 文体互渗的基本趋势
        1.2.1 互渗有消长
        1.2.2 交融因时异
第2章 诗文互渗
    2.1 散文对诗歌的渗透
        2.1.1 汉代叙事诗的高峰
        2.1.2 魏晋南北朝杂体诗的兴盛
    2.2 诗歌对散文的渗透
        2.2.1 汉魏六朝散文中的韵文成分
        2.2.2 骈文的形成与发展
第3章 诗赋互渗
    3.1 诗对赋的渗透
        3.1.1 汉初骚体赋的发展
        3.1.2 魏晋骈赋的兴起
    3.2 赋对诗的渗透
        3.2.1 咏物诗的转变
        3.2.2 纪游诗、山水诗的赋化
第4章 文赋互渗
    4.1 文对赋的渗透
        4.1.1 汉大赋的形成
        4.1.2 杂赋的演变和发展
    4.2 赋对文的渗透
        4.2.1 散文的赋化铺陈
        4.2.2 散文的骈散兼行
第5章 汉魏六朝文体互渗的原因和影响
    5.1 文体互渗现象的成因
        5.1.1 文体意识形成与认同的过程性
        5.1.2 写作主体主观意愿与风格的差异性
        5.1.3 审美意识与审美观念的时代性
    5.2 文体互渗现象的影响
        5.2.1 绚丽当世
        5.2.2 启示后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宋代文言小说报应题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报应题材”的界定及选题意义
    二、选题研究现状
第一章 报应观之流变
    第一节 中土传统报应观
        一、传统报应观
        二、道教“承负说”
    第二节 印度佛教果报观
    第三节 中土和印度报应观的分歧与融合
第二章 宋代文言小说报应题材的盛行
    第一节 前代题材的继承与开拓
    第二节 伦理重建的需要
    第三节 创作群体的扩大
    第四节 普通民众的需求
第三章 宋代文言小说报应题材思想内容
    第一节 孝悌之道
        一、遵守孝悌
        二、不守孝悌
    第二节 夫妇之伦
        一、负心情变
        二、再婚问题
    第三节 义利观念
        一、好利轻义
        二、重义轻利
    第四节 官场现形
        一、为官不正
        二、清官能吏
    第五节 宗教劝惩
        一、戒杀重生
        二、神与佛经
第四章 宋代文言小说报应题材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虚构与实录的矛盾统一
    第二节 对比手法的运用
    第三节 多重叙事视角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汉语“修辞”的概念化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t
第1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1.1 概念和概念化
        1.1.2 汉语“修辞”概念化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汉语“修辞”的前概念状态
    2.1 最早出现的“修辞”含义辨析
        2.1.1 “修饰文辞”说
        2.1.2 “修理文教”说
    2.2 前概念状态下的修辞探索
        2.2.1 点到为止的表象性阐述
        2.2.2 注重实效的原则性归纳
第3章 汉语“修辞”概念的过渡状态
    3.1 两汉时期汉语“修辞”的概念意识
        3.1.1 概念意识的萌发:修辞重要性的直接表述
        3.1.2 从“间接流露”到“直接陈述”的社会历史根源
    3.2 魏晋南北朝汉语“修辞”的概念雏形初现
        3.2.1 概念雏形:“修辞”本质特征的揭示
        3.2.2 从“表象认识”到“本质探索”的内在动因
    3.3 隋唐至明清汉语“修辞”概念进一步明确
        3.3.1 概念性增强:出现以“修辞”命名的着作
        3.3.2 归因:文体独立和修辞学理论的积累
第4章 汉语“修辞”概念的确立和演化
    4.1 汉语“修辞”概念的确立
        4.1.1 确立:明确界定汉语“修辞”概念
        4.1.2 汉语“修辞”概念确立的时代背景
    4.2 汉语“修辞”概念的演化
        4.2.1 演化:由“狭义”向“广义”转化
        4.2.2 汉语“修辞”概念演化的原因
第5章 汉语“修辞”概念与汉语修辞学的关系
    5.1 汉语修辞学发展不断揭示修辞本质
        5.1.1 促进修辞本质认识的深化
        5.1.2 促进修辞意识的明确
    5.2 汉语“修辞”概念推进汉语修辞学的发展
        5.2.1 “修辞”概念为修辞学学科建立奠定了基础
        5.2.2 “修辞”概念的演进促进了汉语修辞学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看文人的创作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一)志怪小说人物形象研究
        (二)时代思潮对文人创作心态的影响
        (三)志怪小说文本研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作者及作品特征
    第一节 作者身份与创作观念
        (一)文人身份影响志怪小说创作观念
        (二)创作观念新变催生志怪小说大量出现
    第二节 仿作与伪作
        (一)文学自觉时代的志怪小说创作模拟之风
        (二)追求着述价值的伪作动机
    第三节 辑录与注疏
        (一)辑录与批评共存的整理模式
        (二)注疏风气丰富志怪小说题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题材选择及创作志趣
    第一节 题材雅化反映作者文人志趣
        (一)书写题材呈现作者文化好尚
        (二)人物选择倾向:有关名人贤士的书写与想象
    第二节 创作手法渐趋文学化
        (一)引经据典:魏晋南北朝文风在志怪小说中的体现
        (二)穿插诗歌韵文:文人加工对小说体例形成的影响
    第三节 “游心寓目”之作体现娱乐化倾向
        (一)鬼怪形象的世俗化与趣味化
        (二)谐隐创作手法探源及对戏谈之风的呼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题材承袭与演变
    第一节 相同或相似题材的历史承袭
        (一)复仇题材——以“干将莫邪”为例
        (二)宗教题材——以“阳羡书生”为例
        (三)人物题材——以“东方朔”为例
    第二节 题材演变趋向体现出的文人自觉加工痕迹
        (一)语言渐趋雅化
        (二)描写渐趋含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谁谓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模型
第一章 现象
    第一节 人人都道唐人始有意为小说
        一、承续之势
        二、质疑之声
    第二节 花样的变形
        一、变形的表层
        二、变形的里层
第二章 现场
    第一节 现场的外围
        一、“自来无史”的环境
        二、《史略》其书
    第二节 现场的内部
        一、鲁迅命题从何而来?
        二、正文透视
        三、初探命题
    第三节 现场的误导
        一、含混与摇摆
        二、再探命题
第三章 现象与现场之比较
    第一节 变形的误差
        一、忽略鲁迅命题的前提及属性
        二、引用有疑
        三、对位中有错位
    第二节 变形的背后
        一、“小说”:单一的能指与多重的所指
        二、我们:观念先行与“事后诸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古典婚恋小说的孕育和产生
    第一节 神话传说与婚恋小说(上)
        一 牵牛织女神话
        二 禹娶涂山女神话
        三 伏羲女娲神话
        四 嫦娥奔月神话
    第二节 神话传说与婚恋小说(下)
        一 感生神话
        二 “神女”神话
    第三节 先秦两汉杂史文学与婚恋小说
        一 《汲冢琐语》和《穆天子传》
        二 汉代杂史文学中的婚恋故事
        三 《西京杂记》《汉武故事》和宫廷爱情故事
    第四节 汉代杂传文学与婚恋小说
        一 《列女传》《列士传》《孝子传》的文体性质
        二 《列女传》《孝子传》与汉代的感情观
    第五节 汉魏“情赋”、汉乐府与婚恋小说
        一 汉魏“情赋”与婚恋小说的关系
        二 汉魏乐府诗与婚恋小说
        三 “谈情说爱”的宫廷文艺环境
第二章 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研究
    第一节 民间故事与人神恋小说
        一 天鹅处女型故事
        二 螺女型故事
        三 仙窟艳遇型故事
        四 仙女下凡型故事
    第二节 六朝仙道小说中的人神恋
        一 六朝小说中的西王母叙事
        二 《真诰》中的人神之恋
    第三节 六朝文人小说中的人神恋
        一 文人记录式的人神恋小说
        二 宫廷美人题材的人神恋转化
        三 六朝末期文人创作的人神恋小说
    第四节 六朝人神恋小说中女神主导局面形成的原因
        一 六朝时的女神崇拜
        二 小说作者的男性本位
        三 “神女”文学意象的形成和影响
第三章 汉魏六朝人鬼恋小说研究
    第一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幽婚”小说
        一 女鬼自荐型
        二 再续前缘型
        三 路遇入冢型
        四 幽冥邂逅型
    第二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亡魂”小说
        一 人鬼恋“亡魂”小说的类型
        二 人鬼恋“亡魂”小说的意义
    第三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重要母题
        一 “死而复生”母题
        二 “人鬼生子”母题
        三 “随葬重现”母题
    第四节 人鬼恋小说及女鬼导向的成因
        一 人鬼恋小说产生的缘由
        二 人鬼恋小说中女鬼导向形成的原因
第四章 汉魏六朝人妖恋小说研究
    第一节 人妖恋小说的两种模式和内涵(上) ——“男妖女人式”人妖恋小说
        一 男妖摄妇型
        二 假冒骗情型
        三 惑乱闺门型
    第二节 人妖恋小说的两种模式和内涵(下) ——“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
        一 “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的故事类型
        二 “女妖男人式”小说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三 人妖恋小说中妖怪原形的性别分配
    第三节 人妖恋小说中的重要妖精类型
        一 人妖恋小说中的狐狸精
        二 人妖恋小说中的虎妖
        三 人妖恋中的龙与蛟妖、蛇妖
    第四节 人妖恋小说中的重要母题
        一 人妖恋小说中的变形母题
        二 人妖恋小说中的“生子”母题
第五章 汉魏六朝世俗婚恋小说研究
    第一节 汉魏六朝宫廷婚恋小说
        一 《汉武故事》:政治渗透与神异化的凸显
        二 《西京杂记》:容貌才能等具体细节的补充
        三 《拾遗记》:接近传奇的小说体式和幻化色彩
        四 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和地记中的宫廷婚恋故事
    第二节 汉魏六朝贵族士人婚恋小说
        一 《世说新语》中的婚恋故事
        二 虞通之《妒记》和六朝士族婚姻中的嫉妒故事
    第三节 汉魏六朝平民婚恋故事书写
        一 乐府解题类本事小说
        二 六朝地记文学中的平民婚恋故事
        三 六朝志怪小说对平民婚恋生活的侧面反映
        四 六朝平民婚恋故事中的“殉情”母题
    第四节 汉魏六朝经典婚恋故事的产生和传播
        一 “王昭君”故事
        二 “绿珠”故事
        三 “采桑女”故事
余论: 从汉魏六朝婚恋小说到唐传奇中的婚恋小说
附录一: 汉魏六朝小说疑目辩证
    第一节 《神异经》考辨
    第二节 《西京杂记》的作者和成书
    第三节 《汉武故事》的成书年代
    第四节 《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考辨——《五岳真形序论》与《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之成书
    第五节 《洞冥记》《拾遗记》成书辨析
    第六节《述异记》考辨
附录二: 汉魏美人赋与婚恋小说之关系
    第一节 “巫山神女”故事原型新探
        一 《高唐赋》产生于汉代
        二 “巫山神女”原型旧说驳论
        三 楚之云梦非高禖祭典之所
        四 《高唐赋》主旨和“巫山神女”的现实原型
    第二节 汉魏“情赋”考论
        一 “闲情赋”谱系
        二 “神女赋”谱系
        三 “好色赋”谱系
    第三节 论“感甄”故事的产生
        一 “感甄”故事定型的时间
        二 甄后形象的神异化
        三 “感甄”故事情节来源
        四 “感甄”故事和唐人的“期待视野”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独立的审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山水游记的生态审美观研究[D]. 詹艳杰. 山东大学, 2021
  • [2]六朝论说文与几种文体的互渗研究[D]. 宋冠霖.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4]唐代史学和小说的关系研究[D]. 赵岩松.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汉魏六朝文体互渗研究[D]. 汤祎珣. 湘潭大学, 2019(02)
  • [6]宋代文言小说报应题材研究[D]. 马李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7]汉语“修辞”的概念化历程[D]. 张永娜.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8]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看文人的创作自觉[D]. 任敬文.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谁谓唐人始有意为小说?[D]. 黄珊怡. 西南大学, 2019(01)
  • [10]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D]. 董舒心. 山东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魏晋南北朝风格独立的审美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