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峰值检测器自动量程转换的实现方法

一种峰值检测器自动量程转换的实现方法

一、峰值检测器量程自动转换的一种实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周能,邓可晴,庄文英[1](2022)在《基于线性放电法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设计》文中指出多道伽马能谱仪是天然、人工放射性核素测定的必备设备,多道脉冲幅度分析是多道伽马能谱仪的核心,它决定了对核素的分辨能力和分析精度。本文从线性放电法入手,首先介绍了基于线性放电法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分析脉冲幅度和获取能谱道址的方法;其次围绕分析器的8个重要组成部分,详细描述了设计方法,给出了设计依据、设计思路和可实施的方案;最后系统地介绍了多道脉冲幅度分析的工作过程,详细地给出了分析器工作的逻辑时序图,为读者开展此类设计奠定了基础。读者可基于文中给出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工作逻辑时序图等,再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就可以研制出道宽均匀度好、微分非线性出色、分辨核素能力更强的现代新型多道脉冲分析器,获得能量分辨率更好、测量精度更高的伽马能谱数据,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秦宏伟[2](2021)在《宽带程控增益放大器模块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信号检测领域中,由于原始信号的动态范围比较大,信号幅度范围波动不规则,需要随机变更放大器的增益自动适应大范围变化的模拟信号,为了使放大器能够精确控制放大倍数,实现程控增益放大,且放大倍数的步进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本文设计的程控增益放大器模块采用双模式方式工作,模式一是固定增益输出信号可变模式,模式二是固定输出信号增益可变模式。放大器模块使用STM32F407ZGT6作为微控制器,微控制器与多级可变增益放大器、固定增益放大器、峰值检测电路构成闭环控制,形成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首先对峰值检测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AD采集,其次经过DA反馈使得整个模块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种闭环控制系统能够精确地控制增益和输出信号,测试得到实验数据并验证结果。上位机与程控增益放大器模块通过USB-RS232串口进行通信来实现人机交互。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块能够在1k Hz~20MHz频率范围内实现-20d B~60d B的增益控制;固定增益时,增益相对误差在3.0%以内;固定输出电压时,电压相对误差在3.0%以内,测试结果达到指标设计的要求,与传统程控放大器模块相比该模块具有以下优势:(1)上位机软件用Visual Studio平台下的MFC用户界面设计属于自己的上位机软件控制界面,此软件控制界面可以挂载多项硬件模块,为后续软件控制界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上位机与程控增益放大器模块之间的人机交互可以最大程度上以人们的意愿为目的完成信息处理与管理,使程控增益放大器模块脱离独立工作的模式,更科学的杂糅到智能仪器里面进行人机交互。(2)此模块达到了宽带、高精度和高增益的性能指标,并将三者性能指标同时兼顾并优化,折中考虑性能指标使其不再单一,也为程控增益放大器模块集成化奠定基础,使该模块标准化、小型化、智能化。

夏津[3](2021)在《无线通信QAM调制接收信号的AGC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无线通信接收机在接收毫米波信号时,由于受到物理信道的影响,接收到的信号往往是变化较大的,这不利于接收机完成对信号的解调。其实,早就有文献指出,在QAM信号的接收机中,解调器的输入端一定要有一个自动增益控制(AGC)系统,以恒定QAM信号的平均功率,否则解调出来的I、Q信号就有可能不平衡,导致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增加。本文是依据某毫米波接收机的研制项目,来展开对无线通信中自动增益控制技术的研究。本论文研究无线通信QAM接收机里面的自动增益控制技术,主要分为四个部分:AGC的原理和技术指标、AGC方案的建模与分析、AGC方案的仿真与实现,以及将实现的成果上板做实验验证以得出结论。在设计AGC方案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前面的学者在通信领域中对有关的AGC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含双误差因子的对数AGC环路这个方案。该方案的环路模型没有设计得过于复杂,以免在实现方案的过程中,会占用过多的系统资源,增加系统运行时的复杂度,导致较长的调整时间。在方案的仿真环节,先是使用理想的输入信号,即不同幅度的正弦信号,然后再输入含高斯白噪声的64QAM信号,都得到了较好的输出结果。在方案的上板实验和验证环节,由于使用的实验平台是已有的毫米波接收机产品,该实验平台主要包含射频收发机芯片和FPGA处理器。其中射频收发机芯片承担了射频信号到基带信号的接收和转换,该芯片可以配置为外部的AGC,也可以不使能它的AGC功能,将AGC的算法交由FPGA处理器来实现,即内部的AGC。FPGA处理器不仅需要实现内部AGC功能,还包含其他的信号处理模块,因此内部AGC就能与后续模块实现良好的衔接。经过测试,本次设计的AGC可完成64QAM信号接收时的自动增益控制,其响应时间小于5μs,基带信号的输出动态范围小于5d B,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指标要求,其设计思路可供有相关需求的工程师参考。

夏青[4](2020)在《基于CMOS工艺的低功耗X波段压控振荡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VCO)是收发机的核心器件,功能是为变频过程提供本振信号,本振信号的相位噪声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信噪比。同时振荡电路也占据了整机相当大的功耗,VCO的低相噪、低功耗设计近年来始终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对VCO的理论模型、结构分析和优化方法展开研究,基于GF 130nm的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VCO,两款QVCO,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C类VCO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对比分析各种C类VCO的实现方法,采用基于体偏置的幅度控制电路完成了 VCO工作模式的自动转换。经Cadence平台的仿真与优化,最终的版图仿真结果显示VCO中心频率为10.5GHz,相对调频范围9%,直流功耗为1.8mW,相位噪声为-109dBc/Hz@1MHzoffset。FoM 可达 191dBc/Hz,在低功耗设计的基础上达到了良好的相位噪声与调频性能。2、提出一种结合C类VCO核心与衬底耦合技术的低功耗设计方法,推导了衬底耦合网络的等效注入电流的表达式,基于推导表达式的QVCO优化结果显示,本设计提出的QVCO中心频率为10.5GHz,直流功耗为2.5mW,相对调频范围,相位噪声为-115dBc/Hz,FoM达到191.4dBc/Hz,更适合需要低功耗的应用场景。3、对正交压控振荡器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采用了串联耦合网络与跨导线性化技术,设计高精度、低相噪QVCO,在提高电压摆幅的同时降低了串联耦合对相位误差的影响。QVCO的仿真结果表明中心频率9.36GHz,相对调频范围5%,直流功耗8.36mW,相位噪声为-119dBc/Hz@1MHz offset。最高 FoM 为 198.5dBc/Hz。

马跃[5](2020)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人机协同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下肢运动障碍人群基数大,并且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形式日趋加重,针对下肢运动障碍人群的照料和护理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能够显着提高下肢功能衰退人群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是解决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康复、助行和老年人行走助力问题最具潜力的途径之一。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以人为核心的人机协同智能系统,其需要充分感知和认知穿戴者的运动意图并执行合适的辅助策略才能使得人机相互协同,达到助力助行的目的。目前商业化外骨骼机器人正逐步由试验样机走向产业应用,但是,由于其并未充分感知穿戴者运动意图,因而提供的协同辅助策略较为粗糙。肌电和脑电这类生物电信号能够反映出穿戴者的原始运动意图,是实现自然人机交互的重要途经。但将生物电信号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协同控制的研究相对较少,亟待进一步开展研究。在截瘫助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方面,多采用固定预设步态,通过长期训练,实现穿戴者与外骨骼机器人协同配合。在助老助力外骨骼机器人方面,以固定力矩辅助方式为主,人机协同控制策略具有明显的固化性、时滞性以及功能单一性,难以自适应地与穿戴者协同共融,进而难以实现自由行走、自适应助力、多场景适用等功能。为解决以上人机协同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文针对截瘫助行和助老助力外骨骼分别设计了人机协同控制框架,并对其涉及的行为意图认知、协同规划策略进行了如下研究:(1)在人体运动意图识别方面,将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与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应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分别构建基于sEMG和EEG的人机接口。在应用sEMG信号方面,设计了基于上肢sEMG信号的截瘫助行外骨骼人机接口。该接口利用穿戴者上肢运动与外骨骼机器人动作的协调关系,结合sEMG信号和外骨骼机器人运动状态,识别穿戴者的起立、行走、停止意图,替代按钮式触发,实现自然人机交互,增强人机协同性能。在EEG应用方面,设计了一种基于独立成分分析通道选择的空间滤波器,用于去除所采集EEG数据中眼电、心电等噪声。最终,基于滤波后的信息识别穿戴者启动和停止意图。(2)在运动规划和协同方面,针对截瘫助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提出了一种面向4自由度欠驱动截瘫助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重心自主转移控制框架和步态规划方法,以在减少外骨骼机器人与穿戴者协同运动技巧难度的同时增加安全性。通过设计人-机动作解耦合的状态机协同控制框架,减少穿戴者与机器人动作耦合带来的相互影响。设计基于倒立摆模型的在线步态规划方法和优化方法,用以生成能够满足外骨骼机器人机械电气限制的安全步态。通过开展仿真模拟、正常人穿戴实验和残疾人穿戴实验对上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3)在人体步行特征认知方面,针对助老外骨骼机器人比较了三种仅基于角度传感器的离散步态相位识别方法,提出了一种面向多行走任务的连续步态相位估计框架。在离散步态识别方面,研究了不同穿戴者行走步态的差异,引入核递归最小二乘算法构造离散步态识别模型,并与常用的基于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离散步态识别模型进行比较。在连续步态相位识别方面,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振荡器网络的连续步态相位估计器用于估计多行走任务下的连续步态相位,解决了传统自适应振荡器在步态任务切换时不收敛或收敛缓慢的问题。考虑到在多行走任务中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简洁性,步态任务分类器仅利用髋关节的角度作为传感来源,用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效果。综上所述,本课题面向助老助残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对协同控制问题涉及的自然人机接口、协同规划策略和行为意图认知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基于脑肌电的自然人机接口,设计了人机协同步态规划方法并建立了行走步态相位识别模型,为增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协同控制效果提供了基础。

王凯笛[6](2020)在《基于AD9361的宽带无线通信平台研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通信设备采用功能单一的定制芯片开发,不仅开发周期长,而且可移植性差,无法应对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由于传统设备体积大,不便于开展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软件无线电和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的应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技术。因此本文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和AGC技术开发了一款无线通信平台。重点研究了软件无线电底层的调制解调技术和射频芯片AD9361中包含的AGC技术。针对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较大噪声干扰而导致自动增益系统在接收数据的过程中出现的增益解锁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控制接收机AGC的方法。经过测试,该方法在低信噪比下系统误码率可降低2倍。本文以工程项目为基础,首先分析了软件无线电和AGC技术的研究现状,之后对系统用到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重点在于正交调制技术和AGC技术。本文采用Xilinx公司生产的XC7Z030芯片设计了一款ARM+FPGA架构的通信平台。平台分为两大部分:基带处理部分和射频处理部分。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思想,在FPGA中实现基带的信号处理,在ARM中实现控制信号的整体调用,射频信号处理部分采用AD9361芯片。其次,对基带电路进行设计,并重点研究了AGC的配置方法。基带部分实现了同步模块和纠相偏模块的电路设计,同时对数据传输用到的LVDS接口和配置AD9361用到的SPI接口电路进行设计。射频端重点研究了快速AGC模式的配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出现的增益解锁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AGC的方法,该方法提升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最后依据项目技术要求,对平台进行测试,根据测试过程中遇到性能不达标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最终提高了系统性能,使系统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完成通信平台的设计和搭建。

颜俊伟[7](2020)在《用于重离子治癌装置的in-beam PET读出电子学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研究装置(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at Lanzhou,HIRFL)和重离子冷却存储环(Cooler Storage Ring,CSR)提供的重离子束,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具有物理学和生物学两方面的优势。重离子放疗已被证明是放射治疗当中最先进有效的技术之一,成为放疗领域的最前沿。在甘肃武威建成的国产重离子治癌装置(Heavy-Ion Cancer Therapy Device,HICTD)已经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为进一步提升治疗技术,提高与国际一流重离子治疗设备竞争力,需要不断地开展重离子治疗新技术的研发。安装于治疗现场且位于束流线上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被称为在束PET(in-beam PET,ibPET),作为重离子治癌装置中的关键探测器,实现在重离子治疗肿瘤时对入射束流定位及剂量的实时、快速、准确的影像监测,从而确保病人的安全及治疗方案的准确实施。影响ibPET成像系统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探测器性能、读出电子学分辨率和图像重建算法的优劣。其中读出电子学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目的是设计一种高精度、结构简单、性能优异、架构合理的电子学电路用来处理探测器输出信号。其主要由数据获取单元(Data Acquisition Unit,DAQU)电子学、符合处理单元(Coincidence Processing Unit,CPU)电子学和时钟同步单元电子学(Clock and Synchronization Unit,CSU)组成,系统的核心功能部分是数据获取单元DAQU。本文基于重离子治癌装置的ibPET成像系统应用需求,主要设计实现了读出电子学系统中的核心电子学DAQU。探测器输出的电荷和时间信号馈入DAQU中完成击中事例的能量、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测量。本文研究了高精度的电荷和时间测量技术保证测量精度;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ield Program Gate Array,FPGA)设计实现了相应的逻辑功能和处理算法,设计实现了时间数字转换模块(Time to Digital Converter,TDC)。DAQU电子学包括前端预处理单元(Preprocessing Unit,PPU)和数据处理单元(Data Processing Unit,DPU)。电荷测量采用反相放大、滤波成形、模拟数字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技术结合积分面积算法实现;时间测量使用快放大、前沿甄别结合时间-数字变换(TDC)技术实现。基于以上研究基础,成功研制了DAQU电子学并进行了相应的测试验证工作。电荷测量固有分辨与时间测量精度分别优于5.5‰半高全宽(FWHM)和300 ps FWHM,结果表明电子学本征性能好于应用需求。随后联合探测器组成探测系统,利用22Na源进行了系统级的测试,结果表明整个系统的能量分辨为14%FWHM@511 KeV,且符合测量时间分辨优于1.12 ns。Flood Map统计图显示良好的位置鉴别能力,可以清楚的区分开LYSO晶体阵列探测器中484个晶体。DAQU电子学功能和性能均满足应用需求。

周晗[8](2017)在《巨磁阻抗磁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巨磁阻抗效应(Giant Magneto-Impedance,GMI)是指在高频电流激励下,铁磁导体的交流阻抗随沿着导体轴向所加外磁场强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一种现象。与传统的磁传感器相比,基于GMI效应的磁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功耗低和体积小等优点,在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GMI效应的机理尚未研究透彻,缺乏通用的GMI效应等效电路,因而难以利用数字仿真技术为设计GMI磁传感器提供理论指导;此外,国内外业已发表的GMI磁传感器电路和传感器应用技术仍有待于深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围绕非晶丝GMI磁传感器设计、测试与GMI磁传感器在磁异信号检测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非晶丝GMI效应的机理。详细分析了非晶丝长度、非晶丝激励电流频率、激励电流幅值、激励电流中的直流偏置对非晶丝GMI效应的影响。通过实验测试,确定了影响非晶丝阻抗变化的主要因素,确定了不同条件下非晶丝的最大阻抗变化率,为设计GMI传感器检测电路提供了技术参考。(2)研究了非晶丝GMI效应等效电路模型。采用GMI导体阻抗表达式的Pade近似方法,将非晶丝阻抗等效为由电阻和电感组成的考尔Ⅱ型电网络,利用自由能最小化的方法,推导出外部磁场等参数与非晶丝环向磁导率之间的关系式,建立了非晶丝阻抗等效电路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外部磁场固定的情况下,实际测量得到的外部电流激励频率-非晶丝阻抗幅值特性曲线与非晶丝阻抗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而在外部电流激励幅值固定的条件下,实际测量得到的外部磁场-阻抗幅值特性曲线与非晶丝阻抗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同样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证明了该等效电路模型可作为设计非晶丝GMI磁传感器的理论依据。(3)设计了非晶丝GMI磁传感器。为了抑制外部磁场对GMI磁传感器工作点的影响,设计了特殊的GMI磁传感器探头结构和GMI磁传感器的工作点磁场反馈调节电路,使GMI磁传感器的工作点不受外部磁场的干扰,从而提高了基于GMI磁传感器的微弱磁异信号检测系统的性能。设计了工作点调节电路的滞后补偿网络,有效抑制了工作点调节电路的附加噪声。实验结果表明,GMI磁传感器的工作点可以保持恒定而不受地球磁场和其他噪声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该GMI磁传感器灵敏度为3.4mV/nT,在7H以内的噪声大约为2 nT/Hz1/2,在7-15Hz内的噪声大约为0.38 nT/Hz1/2,磁异信号分辨力大约为8.3nT。(4)研究了基于GMI传感器的磁异检测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趋势滤波的磁异信号能量检测器,不需要目标和背景噪声的先验知识,就可以有效地检测1/f噪声背景下的磁异常信号。同时,该检测器对不同特征的磁异常信号具有相似的检测性能。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带有工作点调节器的GMI磁传感器,该工作点调节器能抑制缓慢变化的外部磁场对传感器工作点的影响,从而使得在不同的外部磁场环境下,GMI磁传感器的性能基本保持稳定。并设计了补偿网络对工作点调节器的附加噪声进行抑制,提高了GMI磁传感器的分辨力。2.根据GMI效应中的阻抗表达式,利用Pade近似的方法,将非晶丝阻抗等效成由电阻和电感组成的考尔2型电网络,同时利用自由能最小化的方法建立了该模型与外部磁场等参数之间的联系。3.研制了GMI磁探头及其信号调理电路,并对GMI磁传感器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标定。测试结果表明,GMI磁传感器的分辨力为8.6nT,灵敏度为3.2mV/nT。4.针对1/f背景噪声下的磁异常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EMD趋势滤波的磁异常检测算法。与其它磁异检测算法相比,该检测算法优势在于不需要任何关于目标和背景噪声的先验知识即可检测出铁磁体目标产生的磁异信号。同时对具有不同特征时间的目标,该检测器的性能可以始终保持稳定。

白春风[9](2017)在《短距离无线接收机中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是拓展射频接收机动态范围的重要途径。采用AGC电路的射频接收机只需较低位数的模数转换器(ADC)量化接收信号,镜像抑制、信号解调等操作均可搬移到数字域以更精确、更灵活的实现。伴随物联网发展兴起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常采用突发模式通信并且严格限制AGC的建立时间,限制了 AGC的结构,给设计高性能AGC电路带来了挑战。随着CMOS工艺的快速发展,信号处理数字化的优势更加明显,但是随之而来的电源电压下降等因素使得设计高性能AGC电路更为困难。AGC放大器的线性度决定了射频接收机动态范围的上限。从系统结构层面看,AGC的结构能够多大程度上发挥位于链路末级承担主要增益调谐任务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的线性度是提高AGC放大器线性度的关键;从功能模块层面看,PGA本身的线性度直接决定AGC放大器可获得的线性度。面向短距离无线通信射频接收机,论文从快速建立AGC电路系统结构和高线性度PGA电路设计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总结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对数检测器的前馈结构-采样数据反馈结构级联的AGC架构,利用对数检测器的高动态范围既保障了 AGC快速建立,又使得信号传输路径上固定增益放大器(FGA)的级数减到最少且开关个数只有1个,因而链路末级PGA的线性度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此外,所提出AGC结构只需简单拓展即可提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功能。(2)建立了高线性度跨导-跨阻结构PGA的电路模型,解释了 PGA的频率响应中可能出现尖峰的原因并直观的呈现出线性跨导级的非线性来源,基于此提出一个新型线性度增强PGA。它利用自适应控制电路抑制了相关小信号参数对输入信号的依赖,使线性度优化和避免增益尖峰两个目标一致化,还拓展了共模输入电压范围(CMIVR)。测试结果表明PGA的OIP3达到35dBm, CMIVRL比传统结构增加了 200mV。(3)提出低电源电压下利用主从控制技术抑制运算电流放大器(OCA)共模输入的方法,不需要通过维持高漏源电压保障电流源的输出阻抗。在1.2 V电源电压下设计了基于所提出的OCA的高线性度PGA,仿真结果表明OIP3达到26 dBm,驱动2 pF负载时带宽达到55 MHz且不随增益变化而变化。(4)研究了对数检测器的电路设计。提出针对CMOS对数转换器温度-工艺变化的两种补偿方法,分别利用了主从控制原理和跨线性环路提供的电流模乘法关系,测试结构表明,基于后者设计的CMOS对数转换器的温度系数小于350ppm。同时,从FGA拓展整流器检测范围的角度分析了连续检波对数放大器的原理,分析了非理想因素并总结了电路设计约束,研究了 FGA的低功耗电路实现。基于所提出的AGC系统结构,在CMOS 0.13 μm工艺和1.2 V电源电压下研究了 BLE射频接收机中AGC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测试结果表明:AGC电路的建立时间为6μs,可提供0—72 dB增益范围和2dB的增益步长,AGC放大器在最高增益和最低增益下的OIP3分别达到了 19 dBm和28dBm,提供了 63 dB的RSSI范围;整个AGC电路在1.2 V电源电压下消耗电流的典型值为1.1mA, BLE射频接收机可获取高达60dB的动态范围(0.1%BER)。

刘亚茹[10](2017)在《无线通信应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utomatic Gain Control,简称AGC),它可以保证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很大的情况下,使输出信号幅度保持恒定或稳定在较小范围内。AGC广泛应用于有线无线通讯、多媒体装置及医学电子设备等,尤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AGC是接收机中的重要模块。由于信号传输距离不同以及多径衰落的影响,使得接收机的输入信号范围变化很大。因此对于不同幅度的输入信号,要使接收机能正确解调,需要采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本文旨在研究与设计一个应用于无线通信的高性能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本文所提出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主要模块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VGA)、中频放大器、峰值检测器和积分器等。采用伪指数方法近似实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与控制信号之间的dB线性关系。其中中频放大器基于已有的电路设计进行改进,具有更高的增益和宽带宽,峰值检测器使用差分输入带电流镜负载结构的放大器电路来实现保持和跟踪信号。积分器模块由电荷泵和外部电容组成,电荷泵对外部电容进行充放电,改变加载在电容上的电压,从而控制VGA的增益,实现增益可调的功能。本文提出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基于0.5μm CMOS工艺,使用Hspice工具进行仿真,最后完成版图设计。电路工作在3.3V的电压下,整体AGC环路提供-8052dB的动态范围,环路稳定时间为4.3ms,中频电路最大增益能达到80dB,电路的功耗为2.8mW,芯片的面积是1800μm×1800μm。

二、峰值检测器量程自动转换的一种实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峰值检测器量程自动转换的一种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线性放电法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线性放电法工作原理
2 线性放电法脉冲幅度分析器设计
    2.1 信号有效性检测和判断电路
    2.2 峰值展宽器与保持
    2.3 峰值检测器
    2.4 恒流源
    2.5 线性门
    2.6 道址计数器
    2.7 道宽调节
    2.8 转换偏置调节
3 线性放电法脉冲幅度分析器工作过程
4 影响脉冲幅度分析器技术指标主要因素
    4.1 影响模数转换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4.2 引起积分非线性的主要因素
    4.3 引起微分非线性的主要因素
    4.4 变换速度的限制
5 总结
    1) 介绍了基于线性放电法脉冲幅度分析器的工作原理。
    2) 详细描述了脉冲幅度分析器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3) 系统地介绍了脉冲幅度分析器的工作过程。
    4) 比较概要地介绍影响脉冲幅度分析器技术指标的主要因素。

(2)宽带程控增益放大器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理论与建模仿真分析
    2.1 PGA模块的理论基础
        2.1.1 动态范围
        2.1.2 稳定时间与响应时间
        2.1.3 噪声系数
        2.1.4 灵敏度
        2.1.5 非线性
    2.2 AGC闭环系统传递函数
        2.2.1 AGC系统的组成
        2.2.2 闭环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2.2.3 闭环AGC系统传递函数
    2.3 AGC系统分类
        2.3.1 按反馈类型分类
        2.3.2 按实现方式分类
    2.4 AGC环路响应时间建模分析
        2.4.1 典型AGC电路
        2.4.2 AGC环路建模仿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方案设计
    3.1 PGA模块指标设计
    3.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2.1 PGA模块中VGA芯片选型
        3.2.2 增益带宽积分析
        3.2.3 零点漂移分析
    3.3 PGA增益计算方法的选择
        3.3.1 数字控制VGA法
        3.3.2 模拟控制VGA法
        3.3.3 数字电位器法
        3.3.4 集成PGA芯片法
    3.4 VGA增益控制方案选择
    3.5 PGA模块与上位机通信方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硬件电路设计
    4.1 硬件电路基本原理图
    4.2 微控制器及外围电路设计
    4.3 可变增益放大电路
    4.4 增益控制电路
    4.5 峰值检测电路
    4.6 PGA模块印刷电路板设计
        4.6.1 PCB板设计工程创建
        4.6.2 PCB板布线设计
        4.6.3 硬件实物的焊接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软件设计原则
    5.2 上位机软件控制界面设计
        5.2.1 上位机软件功能设计
        5.2.2 开发环境与功能的实现
    5.3 下位机软件算法分析
        5.3.1 AD采集分析
        5.3.2 PID控制理论分析
        5.3.3 PID算法仿真结果
    5.4 自定义串口数据通信协议分析
        5.4.1 通信数据格式
        5.4.2 CRC校验
    5.5 软件流程图设计
        5.5.1 数据收发总体程序设计
        5.5.2 固定增益模式程序设计
        5.5.3 固定输出模式程序设计
    5.6 PGA模块与上位机通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测试及误差分析
    6.1 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6.2 固定输出信号测试分析
    6.3 固定增益测试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无线通信QAM调制接收信号的AGC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工作
        1.3.1 论文的研究目标
        1.3.2 论文研究的输入性限制条件
        1.3.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QAM调制的毫米波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
    2.1 毫米波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2.1.1 QAM调制解调技术
        2.1.2 毫米波通信信道模型的分析
    2.2 无线通信中自动增益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
        2.2.1 自动增益控制的基本原理
        2.2.2 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分类
        2.2.3 AGC系统的设计要求和系统的性能参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毫米波接收机的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案设计
    3.1 接收机的外部AGC
    3.2 内部AGC系统的建模
        3.2.1 线性AGC 环路与对数AGC 环路模型的对比
        3.2.2 模拟与数字对数AGC环路的建模
    3.3 所提出的双误差因子对数AGC环路的方案
    3.4 AGC环路中参考电平的设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部AGC方案的仿真与实现
    4.1 实现平台
        4.1.1 以FPGA来实现基带信号处理并实现内部AGC
        4.1.2 以AD9371 集成块作为射频收发芯片
    4.2 发射端64QAM 信号的产生与接收端对64QAM 信号的接收
    4.3 对数AGC环路的算法仿真
    4.4 以FPGA实现对数AGC系统的算法流程
        4.4.1 选择QAM信号的幅度而非功率作为AGC系统的输入
        4.4.2 浮点数运算采用Floating-point IP核
        4.4.3 环路中所存在的运算精度误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毫米波QAM调制信号接收机AGC技术的实验验证
    5.1 对数AGC环路的FPGA实现及其RTL仿真
        5.1.1 存储QAM信号的I、Q分量幅值作为AGC模块的数据源
        5.1.2 对各个运算的时序的处理
        5.1.3 对数AGC模块的行为级仿真结果
    5.2 以FPGA实现对数AGC环路后的上板实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CMOS工艺的低功耗X波段压控振荡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VCO的理论基础
    2.1 VCO的工作原理
        2.1.1 反馈振荡模型
        2.1.2 负阻振荡模型
    2.2 VCO的主要性能指标
        2.2.1 调频带宽
        2.2.2 输出摆幅
        2.2.3 功耗
        2.2.4 相位噪声
        2.2.5 频率牵引效应(pushing and pulling)
    2.3 VCO的相位噪声理论分析
        2.3.1 Leeson模型及其改进形式
        2.3.2 Hajimiri模型
        2.3.3 广义阿德勒方程
    2.4 QVCO的理论基础
        2.4.1 LC-QVCO的工作原理
        2.4.2 正交压控振荡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4.3 QVCO的相位噪声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体偏置的C类VCO的研究与设计
    3.1 C类VCO简介
    3.2 电路设计
        3.2.1 幅度控制环路
        3.2.2 Q值增强技术
        3.2.3 开关电容阵列
    3.3 电路拓扑结构总体设计
    3.4 版图设计与性能参数
        3.4.1 版图设计
        3.4.2 后仿真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类衬底耦合QVCO的研究与设计
    4.1 电路设计
        4.1.1 推挽式C类振荡器核心
        4.1.2 幅度增强技术
        4.1.3 衬底耦合技术
        4.1.4 电路性能的理论分析
    4.2 版图设计与性能参数
        4.2.1 版图设计
        4.2.2 后仿真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相位噪声、高精度QVCO的研究与设计
    5.1 电路设计
        5.1.1 跨导线性化技术
        5.1.2 耦合网络的选择
    5.2 电路总体设计
    5.3 版图设计与性能参数
        5.3.1 版图设计
        5.3.2 后仿真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人机协同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国家规划
        1.1.2 社会需要
    1.2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研究现状
        1.2.1 截瘫助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人机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2 助老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人机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助老助残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样机系统
    2.1 引言
    2.2 截瘫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系统
        2.2.1 关节角度传感器
        2.2.2 足底压力传感器
        2.2.3 sEMG信号传感系统.
        2.2.4 EEG信号传感系统.
        2.2.5 关节位置控制器
        2.2.6 截瘫助行外骨骼机器人执行机构
    2.3 腰部助力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系统
        2.3.1 姿态传感器
        2.3.2 关节角度传感器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sEMG与EEG的人体运动意图识别
    3.1 引言
    3.2 基于上肢sEMG的起、走、停运动意图识别
        3.2.1 基于sEMG意图识别的状态机控制模型
        3.2.2 sEMG数据采集范式及预处理
        3.2.3 特征提取及意图识别
        3.2.4 实验与结果分析
    3.3 基于EEG的走停运动意图识别
        3.3.1 EEG数据采集范式设计
        3.3.2 基于ICA通道选择的信号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3.3.3 意图识别
        3.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面向截瘫助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人机同步策略和协同步态规划
    4.1 引言
    4.2 基于FSM模型的人机协同控制框架
    4.3 基于倒立摆模型的步态关键位置规划
    4.4 在线步态轨迹计算
    4.5 步态轨迹优化
    4.6 实验与结果分析
        4.6.1 在线步态规划实验
        4.6.2 外骨骼机器人穿戴实验
    4.7 小结
第5章 面向助老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相位识别及助力策略
    5.1 引言
    5.2 基于关节角度传感器的离散步态相位识别
        5.2.1 行走步态数据获取及不同穿戴者步态的差异
        5.2.2 离散步态相位识别方法
        5.2.3 实验与结果分析
    5.3 面向多行走任务的连续步态相位估计
        5.3.1 多行走任务下的步态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5.3.2 连续步态相位估计
        5.3.3 实验与结果分析
    5.4 基于关节角度的辅助力矩估计
    5.5 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AD9361的宽带无线通信平台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软件无线电研究现状
        1.3.2 AGC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重点
    1.5 论文工作安排
第二章 无线通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2.1 软件无线电相关技术
        2.1.1 正交调制技术
        2.1.2 基带QPSK调制技术
        2.1.3 扩频技术
    2.2 基于AD9361的通信平台技术
        2.2.1 AD9361的工作原理
        2.2.2 AGC原理
        2.2.3 SPI通信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D9361的通信平台相关设计
    3.1 项目需求
    3.2 芯片选型
    3.3 系统整体框架
    3.4 接口电路设计
        3.4.1 SPI电路设计
        3.4.2 LVDS接口设计
    3.5 基带信号处理相关电路设计
        3.5.1 帧同步电路设计
        3.5.2 纠相偏电路设计
    3.6 AGC相关设计
        3.6.1 AGC配置方法
        3.6.2 自动增益控制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仿真与测试
    4.1 平台总体概述
    4.2 接口测试
        4.2.1 SPI电路测试
        4.2.2 LVDS接口测试
    4.3 基带模块测试
        4.3.1 同步模块测试
        4.3.2 纠相偏模块测试
    4.4 AGC模块测试
        4.4.1 锁定时间测试
        4.4.2 性能测试
    4.5 系统测试
        4.5.1 发送端测试
        4.5.2 接收端测试
        4.5.3 平台整体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用于重离子治癌装置的in-beam PET读出电子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
        1.1.1 重离子放射治疗优势
        1.1.1.1 重离子放疗的物理学优势
        1.1.1.2 重离子放疗的生物学优势
        1.1.2 国内外重离子放射治疗发展
        1.1.2.1 国外重离子放疗发展
        1.1.2.2 国内重离子放疗发展
    1.2 重离子放疗在线影像实时监测技术发展
        1.2.1 重离子放疗特点与PET影像监测原理
        1.2.2 PET在重离子放疗中的发展
        1.2.3 in-beam PET的优势
    1.3 在束PET系统
        1.3.1 in-beam PET的研究意义
        1.3.2 in-beam PET的结构组成
        1.3.2.1 闪烁晶体
        1.3.2.2 光电转换器件
        1.3.2.3 图像重建算法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在束PET的电子学系统
    2.1 电荷测量技术
        2.1.1 波形数字化方法
        2.1.2 电荷时间变换方法
        2.1.3 滤波成形+ADC方法
    2.2 时间测量技术
        2.2.1 定时甄别技术
        2.2.1.1 前沿定时
        2.2.1.2 过零定时
        2.2.1.3 恒比定时
        2.2.1.4 其他定时甄别技术
        2.2.2 TDC技术
        2.2.2.1 “粗”时间测量
        2.2.2.2 “细”时间测量
        2.2.2.3 FPGA-TDC技术
    2.3 在束PET读出电子学系统调研
        2.3.1 基于PMT的读出电子学方法
        2.3.2 基于APD的读出电子学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在束PET数据获取单元电子学的硬件设计
    3.1 在束PET成像系统整体结构
        3.1.1 探测器
        3.1.2 电子学整体结构
    3.2 数据获取单元的性能指标
    3.3 数据获取单元输入信号的特征
    3.4 数据获取单元的原理设计
    3.5 预处理单元
        3.5.1 电荷测量电路
        3.5.1.1 输入级
        3.5.1.2 滤波成形
        3.5.1.3 模拟数字转换电路
        3.5.2 时间测量电路
        3.5.2.1 快放大电路
        3.5.2.2 前沿定时甄别+电平转换
    3.6 数据处理单元
        3.6.1 时钟和同步电路
        3.6.2 接口电路
        3.6.3 电源电路
    3.7 小结
第四章 FPGA逻辑功能设计
    4.1 逻辑整体框架
    4.2 数据同步与组帧逻辑
    4.3 积分面积算法逻辑
    4.4 时间数字变换的实现
    4.5 电荷与时间数据处理及在线修正
        4.5.1 常规监测模式
        4.5.1.1 位置和能量计算
        4.5.1.2 时间修正
        4.5.1.3 能量修正
        4.5.1.4 令牌环读出
        4.5.2 Flood Map统计+能谱测量
    4.6 基于光纤的数据传输接口设计
    4.7 基于USB2.0的接口设计
    4.8 小结
第五章 数据获取单元电子学系统测试
    5.1 实验室电子学测试
        5.1.1 电子学测试平台
        5.1.2 能量链电路评估
        5.1.2.1 ADC采样波形
        5.1.2.2 电荷测量精度
        5.1.2.3 噪声及线性指标
        5.1.3 时间链电路评估
        5.1.3.1 测试平台搭建
        5.1.3.2 时间测量精度
    5.2 探测系统测试验证
        5.2.1 探测系统实验平台
        5.2.2 Flood Map统计
        5.2.3 能谱统计
        5.2.4 时间精度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巨磁阻抗磁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GMI磁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2.1 非晶丝中的GMI效应
        1.2.2 GMI磁传感器检测电路
    1.3 国内外GMI磁传感器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非晶丝巨磁阻抗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2.1 巨磁阻抗效应的产生机理
        2.1.1 磁性导体阻抗
        2.1.2 巨磁阻抗效应理论模型
    2.2 影响巨磁阻抗效应的主要因素
        2.3.1 导体长度对GMI效应的影响规律
        2.3.2 激励电流频率对GMI效应的影响规律
        2.3.3 激励电流幅值对GMI效应的影响规律
        2.3.4 激励电流直流偏置对GMI效应的影响规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巨磁阻抗效应等效电路模型的仿真分析
    3.1 GMI效应的等效电路模型
    3.2 非晶丝磁导率的计算模型
    3.3 模型的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晶丝GMI弱磁传感器设计
    4.1 非晶丝激励与调理电路
        4.1.1 GMI磁传感器的振荡源电路
        4.1.2 GMI磁传感器的检波电路
        4.1.3 GMI磁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
    4.2 带有工作点调节器的GMI磁传感器
        4.2.1 GMI磁传感器结构
        4.2.2 GMI磁传感器工作点调节器
        4.2.3 工作点调节器性能测试
        4.2.4 GMI磁传感器的最佳工作点
    4.3 GMI磁传感器主要性能指标测试
        4.3.1 GMI磁传感器的灵敏度
        4.3.2 GMI磁传感器的噪声和分辨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GMI弱磁传感器的磁异常检测技术
    5.1 磁异常检测模型
    5.2 常用的磁异常检测算法
        5.2.1 基于正交基函数的匹配滤波器
        5.2.2 基于自回归正交基函数的匹配滤波器
        5.2.3 最小熵检测器与高阶过零检测器
        5.2.4 非抽样离散小波变换检测器
    5.3 经验模态分解趋势滤波及其在磁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5.3.1 经验模态分解
        5.3.2 EMD的基本理论
        5.3.3 EMD趋势滤波
        5.3.4 改进的MAD算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短距离无线接收机中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1.1 短距离无线通信应用背景下的AGC电路
        1.1.2 面向短距离无线通信的AGC电路的研究意义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3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概述
    2.1 引言
    2.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主要拓扑
        2.2.1 闭环反馈型AGC
        2.2.2 开环前馈型AGC
        2.2.3 采样数据反馈型AGC
    2.3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基本单元之可变增益放大器
        2.3.1 VGA的CMOS电路实现概述
        2.3.2 PGA的CMOS电路实现概述
        2.3.3 高增益范围VGA/PGA的直流失调消除电路
    2.4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基本单元之信号功率检测器
        2.4.1 峰值检测器
        2.4.2 RMS检测器
        2.4.3 对数检测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快速建立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系统结构研究
    3.1 引言
    3.2 快速建立AGC电路的传统结构分析
    3.3 基于高动态范围对数检测器的快速建立AGC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线性度高功耗效率PGA研究
    4.1 引言
    4.2 非线性模型与性能参数
        4.2.1 非线性数学描述分析
        4.2.2 非线性现象和性能指标
    4.3 高线性度PGA原理分析
        4.3.1 失真补偿原理与实验分析
        4.3.2 负反馈抑制非线性的原理分析
    4.4 增益平坦跨导-跨阻PGA研究与实现
        4.4.1 系统分析
        4.4.2 电路设计
        4.4.3 验证与分析
    4.5 高线性度跨导-跨阻PGA研究与实现
        4.5.1 线性跨导级的模型
        4.5.2 基于自适应控制电路的线性度增强技术
        4.5.3 电路实现与验证
    4.6 低电压下基于OCA的高线性度宽带PGA研究与设计
        4.6.1 低电压下改进差分对共模抑制能力的方法
        4.6.2 1.2 V电压下高线性度宽带PGA研究与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数检测器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对数转换的对数检测器研究与实现
        5.2.1 结构分析
        5.2.2 峰值检测器电路设计
        5.2.3 低温度系数对数转换器电路设计
        5.2.4 芯片测试结果与分析
    5.3 高动态范围对数检测器研究与实现
        5.3.1 整流器转换特性视角对连续检波对数放大器原理的分析
        5.3.2 系统设计
        5.3.3 整流器电路设计
        5.3.4 固定增益放大器链电路设计
        5.3.5 芯片测试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用于BLE射频接收机的高性能AGC电路设计与实现
    6.1 引言
    6.2 BLE射频接收机架构以及AGC系统设计
        6.2.1 BLE射频接收机系统设计和性能指标分配
        6.2.2 快速建立AGC电路系统设计
    6.3 基于连续检波对数放大器的前馈型粗调AGC1
        6.3.1 抗PVT变化低功耗RSSI电路
        6.3.2 抗纹波快速建立增益控制模块
    6.4 反馈型粗调AGC2电路设计
    6.5 采样数据反馈型精调AGC3电路设计
        6.5.1 系统设计
        6.5.2 数字峰值检测器电路设计
        6.5.3 高线性度PGA电路设计
    6.6 BLE射频接收机AGC电路版图设计与后仿真验证
        6.6.1 射频与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6.6.2 后仿真与分析
    6.7 芯片测试与分析
        6.7.1 PGA性能测试与分析
        6.7.2 RSSI性能测试与分析
        6.7.3 AGC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的总结
    7.2 未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跨导增强源极退化放大器的环路响应
    2. 基于OTA的反馈结构的环路响应
作者简介
    1. 基本情况
    2. 教育背景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1 发表学术论文
        3.2 已授权的发明专利
        3.3 参与的科研项目

(10)无线通信应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AGC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AGC系统理论
    2.1 无线通信接收机性能指标
        2.1.1 噪声系数
        2.1.2 灵敏度
        2.1.3 线性度
        2.1.4 动态范围
    2.2 AGC系统设计要求和电路性能参数
        2.2.1 AGC系统设计要求
        2.2.2 AGC电路性能参数
    2.3 AGC系统分类
    2.4 AGC电路建模
        2.4.1 典型AGC电路
        2.4.2 AGC环路建模
    2.5 本文AGC框图及设计指标
    2.6 小结
第三章 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分析
    3.1 可变增益放大器的dB线性
    3.2 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分类
        3.2.1 数字控制VGA
        3.2.2 模拟控制VGA
    3.3 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结构
        3.3.1 基于模拟乘法器的VGA
        3.3.2 基于跨导可变的VGA
        3.3.3 闭环结构的VGA
        3.3.4 可编程衰减器VGA
    3.4 小结
第四章 AGC系统子电路的设计
    4.1 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设计
    4.2 中频放大器模块设计
    4.3 峰值检测器设计
    4.4 比较器和积分器设计
        4.4.1 比较器电路
        4.4.2 积分器电路
    4.5 电荷泵设计
    4.6 偏置电流生成模块
    4.7 AGC环路仿真结果
    4.8 小结
第五章 AGC版图的设计
    5.1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流程
    5.2 版图设计的基本规则
    5.3 版图的可靠性设计考虑
        5.3.1 匹配设计
        5.3.2 抗干扰设计
        5.3.3 寄生优化设计
        5.3.4 ESD防护电路
    5.4 AGC电路的版图设计
        5.4.1 VGA放大器的布局
        5.4.2 中频放大器的布局
        5.4.3 峰值检测器的布局
        5.4.4 比较器的布局
        5.4.5 AGC设计整体版图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峰值检测器量程自动转换的一种实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线性放电法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设计[J]. 周能,邓可晴,庄文英. 物探与化探, 2022(01)
  • [2]宽带程控增益放大器模块设计[D]. 秦宏伟.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无线通信QAM调制接收信号的AGC技术研究与实现[D]. 夏津.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CMOS工艺的低功耗X波段压控振荡器的研究与设计[D]. 夏青.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5]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人机协同控制策略研究[D]. 马跃.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7)
  • [6]基于AD9361的宽带无线通信平台研发[D]. 王凯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用于重离子治癌装置的in-beam PET读出电子学设计[D]. 颜俊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8]巨磁阻抗磁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周晗.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9]短距离无线接收机中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研究与实现[D]. 白春风. 东南大学, 2017(02)
  • [10]无线通信应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 刘亚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一种峰值检测器自动量程转换的实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