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心理问题及调整

退休老人心理问题及调整

一、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调适(论文文献综述)

俞榕清[1](2021)在《叙事护理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适应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适应能力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后期针对养老机构老年人适应问题开展的干预研究奠定基础。2.评价叙事护理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适应的干预效果,探索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适应的有效措施。方法:1.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0月-2019年12月对福州市区及周边县市(共6个区县市)的9所养老机构共216例老年人进行调查,以上养老机构均具备运营资质并均在民政局注册登记,其中4所为公建民营养老机构,5所为民办养老机构。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会适应能力量表(Social-Adaptive Functioning Evaluation,SAFE)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适应能力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2.随机对照研究: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福州市区和闽侯县的5所养老机构为研究场所,选取横断面调查中社会适应能力量表(SAFE)得分≤16分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上养老机构均具备运营资质并均在民政局注册登记,其中2所为公建民营养老机构,3所为民办养老机构。本研究共纳入102例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最终共95例完成研究,入组率93.14%,对照组48例,干预组47例。对照组采取养老机构常规照护,干预组采取养老机构常规照护+叙事护理干预,每次干预时长30-60分钟,一周1次,持续12周。于干预前、干预第12周运用社会适应能力量表(SAFE)、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收集两组研究对象资料,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横断面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的平均分为(12.04±11.93)分,其中有65.2%的老年人适应能力处于较差水平及以下(较差的占42.1%,很差的占23.1%)。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退休前职业、入住养老机构时长、肢体活动障碍状态、与养老机构其他老年人交流情况和参加养老机构组织活动情况是养老机构老年人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退休前是团体、单位负责人的老年人SAFE得分最高(20.70±9.24)分,其次是军人(20.57±9.07)分,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得分最低(0.83±12.72)分;入住时长在1年以内的老年人SAFE得分最低(7.62±12.22)分;肢体存在活动障碍的老年人得分(6.15±12.78)分显着低于无肢体活动障碍的老年人得分(15.64±9.80)分;经常与养老机构其他老年人沟通交流的老年人得分(16.56±9.46)分显着高于偶尔交流者得分(9.05±11.57)分和从不交流的老年人得分(-1.67±15.97)分;经常参与养老机构组织的活动者SAFE得分(17.74±9.62)分显着高于偶尔参加者得分(10.65±11.38)分和从不参加的老年人得分(2.67±12.05)分。2.随机对照研究:(1)均衡性比较:两组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在养老机构居住的基本情况、各量表得分、适应能力等级水平均衡可比(p>0.05)。(2)适应能力:(1)SAFE得分:干预后,干预组SAFE得分12.00(6.00~18.00)分显着高于干预前得分8.00(0.00~14.00)分(z=-5.962,p=0.000),并且高于对照组得分10.00(2.00~14.00)分(z=-2.382,p=0.017),对照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43,p=0.002)。(2)适应能力等级水平:对照组和干预组适应能力等级水平组内差异均显着(p=0.003,p=0.000),干预后,干预组适应能力等级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z=-2.343,p=0.019)。(3)抑郁症状:干预后,干预组GDS-15得分(4.81±2.53)分显着低于干预前得分(7.68±3.31)分(t=13.832,p=0.000),并且显着低于对照组得分(7.13±3.72)分(t=3.538,p=0.001),对照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0,p=0.159)。(4)焦虑症状:干预后,干预组SAS得分(42.98±8.06)分显着低于干预前得分(49.18±8.97)分(t=13.179,p=0.000),并且显着低于对照组得分(47.97±9.03)分(t=2.840,p=0.006),对照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4,p=0.041)。(5)生活满意度:干预后,干预组LSIA得分(12.26±3.85)分显着高于干预前得分(8.60±4.26)分(t=-21.515,p=0.000),并且高于对照组得分(10.13±3.34)分(t=-2.883,p=0.005),对照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0,p=0.069)。结论:1.横断面调查研究:养老机构老年人适应能力较低,退休前职业、入住时长、肢体活动障碍状态、与养老机构其他老年人交流情况和参加养老机构组织活动情况是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养老机构应特别关注新入住老年人的适应问题,入住时,照护者应全面评估老年人,对不同群体开展个性化的照护服务,为有肢体活动障碍的老人提供医疗支持、康复训练指导和护理,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帮助老年人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系统和人际交往系统,科学合理地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2.随机对照研究:叙事护理能够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适应能力,可改善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焦虑症状,提升生活满意度。本研究为养老机构开展老年人心理适应性问题心理健康指导和活动提供新的思路。

李辰文妤,姚蕴桐,胡远东[2](2021)在《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干预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2014年以来的国内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认为我国城市老人、农村老人、离退休老人和空巢老人等群体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存在一定差异。农村老人心理健康问题较城市老年人更加严重,慢性病、受教育程度低以及贫穷是主要影响因素。离退老人的心理问题多以"离退休综合征"形式出现,而军队离退休老人和高校离退休老人等亚组的心理健康现状也有所不同。空巢老人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因经济状况和家庭因素导致的"空巢综合征"。本文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政策提出了建议,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社区活动,全面提升社会支持能力、建立社区随访管理与转诊机制等。

王晨昊[3](2021)在《小组工作介入低龄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的行动研究 ——以D市S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迅速,老龄人口不断增加,有关老年人的诸多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离退休作为个体从中年期向老年期过渡的一个转折,成为人生历程中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于个体适应老年生活,实现“积极老龄化”十分重要。当个体从从事了几十年的职业角色中脱离出来回归社区、家庭后,其担任职业角色时所形成的社会地位、角色认知、行为模式等会与退休后的生活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导致其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等一系列负面情绪,造成心理问题,并可能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介入,探究帮助退休老年人更好地进行角色适应的途径与方法,并总结不足。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访谈与观察的方式,以S社区中存在角色适应问题的低龄退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角色适应问题的表现、原因及其需求进行调查与梳理;之后结合收集整理得出的问题及需求,设计并组织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研究发现如下:第一,低龄退休老年人的角色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为:原有收支状态的改变、负面情绪的持续影响、人际交往的陡然减少、社区事务的融入度低、社会事务的参与度低,具体表现为经济收支不平衡,退休观念转变,孤独感加重,家庭地位感、归属感及自我价值感降低,对衰老及疾病的担忧,与同事及邻里交往减少,社区及社会参与度下降等。需求主要表现为:改善当前的收支状态、心理状态,提升人际交往水平、社区及社会事务的参与度。第二,本研究在角色理论、活动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并开展六次小组活动,建立“退休角色适应性提升小组”,在小组成员角色认知、个人价值感、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志愿服务精神、社区及社会参与度、生活规划等方面进行介入,帮助其能够更好地进行退休后的角色适应。第三,在评估阶段,通过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发现,服务对象通过参加此次小组活动,其心理状况、人际关系、社区参与、社会事务关注度、生活规划性得到正向提升,日常生活状态得到一定改善,小组工作介入低龄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有一定成效。第四,小组工作介入低龄退休老年人的角色适应问题中也存在着不足,包括工作角度单一问题、组员的后续发展问题、工作者专业能力等问题。在今后应对此类退休适应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社会工作者应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提升小组活动的质量。(2)服务的角度更加丰富,可以将小组工作与个案及社区社会工作进行结合,在开展小组活动解决组员共性化问题的同时,对于组员面临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个案介入,并可以在社区层面开展工作,动员社区资源,促进社区自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增强社区成员的社会支持网络,更好地预防和解决此类适应问题。(3)需要政府、社区、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努力,各方要加强对与退休老年人的关注,及时发现其面临的适应问题,改善退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家庭关系,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促进其继续社会化,实现更好地社区及社会参与。(4)退休老年人自身也应当树立正确的退休观,做好退休生活规划,通过主动学习、主动交往、参加活动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退休适应,以此来更好地完成退休后的角色转换与适应。

艾竞[4](2020)在《初退干部社会适应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以江西省直G机关干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机关退休干部享受国家公职退休的待遇和服务,有固定的退休金以及相应的医疗等保障,在物质生活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压力。然而不少机关退休干部,尤其是初退干部在精神状态上表现为不适应,存在融入社会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未能适应身份和社会角色的变化,没有调适好退休后的个人生活状态,而产生焦虑、忧愁等不良情绪,形成所谓的“退休综合症”。基于此,笔者秉持社会工作的积极老龄化等视角,对初退干部开展个案工作,希望改善初退干部的社会适应状况,促进初退干部身心健康,使其积极融入退休后的社会生活,提升老年生活质量。本研究以江西省直G机关的初退干部为研究对象,结合初退干部社会适应相关文献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G机关初退干部社会适应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充分了解初退干部身体状况、心理状况、角色适应、家庭关系、社会参与及价值实现等方面的特点,进而从中选取2名初退干部开展个案工作。这2名案主分别为厅级领导干部涂某和科员普通干部周某。社工首先评估两者在退休后身体、心理、家庭、社会交往及自我价值等适应程度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别对2名个案进行针对性的干预。社工通过改善案主社会适应的同时,还注重家庭成员发挥其支持性角色,并运用社会资源帮助初退干部进行角色转变,最终帮助他们成功融入社会环境,适应退休生活。最后,笔者对个案工作服务进行评估、总结,并结合自已在G机关老干处实习工作的体会,就如何促进社会工作与服务退休干部工作相结合,更好地帮助初退干部调适状态,融入退休后的社会生活提出了相关建议。

张雨婷[5](2020)在《小组工作介入军休干部社会角色适应研究 ——以重庆市L军休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休干部为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贡献了重大力量。军休干部在老年人群体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优于一般退休老年人,但他们退休后从部队回归社会,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心理落差等方面产生的问题和困难也比其他退休老年人遇到的问题更为复杂,更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本文主要集中于研究L军休所军休干部社会角色适应问题,笔者在重庆市L军休所实践期间,通过无结构访谈与参与式观察,了解军休干部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需求,根据军休干部的问题与需求,以角色理论和增权理论为基础,设计小组活动方案,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帮助有角色适应问题的军休干部认清自己的新角色、进行角色转换,最后形成正确的角色期待。在小组进行中,社工在旁鼓励与引导军休干部,使军休干部在小组活动中发掘自己的能力、获得自信,逐渐熟悉新角色、适应新角色。小组活动结束后笔者对小组介入后成效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军休干部通过参与小组活动,有效地改善了目前存在的角色适应问题,建立了新的人际关系。最后笔者对社会工作介入军休干部服务的困境以及军休干部如何缓解社会角色适应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社会工作介入军休干部服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研究将小组工作与角色理论相结合,为军休干部社会角色适应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军休干部走出社会角色适应困境。

王永利[6](2020)在《用药生活问卷汉化及在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汉化测评慢性病共存患者用药负担的用药生活问卷(the Living with Medicines Questionnaire,LMQ),并检验问卷的信效度。2、调查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的多重用药负担现况并明晰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1、LMQ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评价: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LMQ问卷进行正译、回译、文化调适(专家咨询、认知性访谈)和预调查,形成中文版LMQ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8月郑州市3家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社区的592名居家慢性病共存多重用药的老年人,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来评价中文版LMQ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采用IBMSPSS21.0和IBMAMOS21.0分析软件对数据分析,采用项目—总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判断中文版LMQ的同质性,使用决断值(CR)检验项目间区分度,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中文版LMQ的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及重测信度评估中文版LMQ的信度。2、现况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9月~2020年1月,在郑州市高新区、南阳路、林山寨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430例老年慢性病共存的多重用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用药生活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明晰我国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负担影响因素。使用IBMSPSS21.0分析相关数据,其中,老年患者的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使用描述性分析进行比较,资料的差异性使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患者多重用药负担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则是使用多重线性回归。结果1、最终形成一份适合我国文化背景和信效度良好的中文版LMQ,共包含8个维度,其中用药态度(7个条目);医患关系(5个条目);实践困难(6个条目);用药效果(5个条目);副作用(4个条目);经济负担(3个条目);干扰日常生活(6个条目);用药行为(3个条目)。中文版LMQ项目分析各条目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是0.317-0.658(P<0.01),各条目决断值CR均>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9,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6~1.00;中文版LMQ共39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8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780%,并对中文版LMQ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指数卡方/自由度(χ2/df)=1.575,而拟合优度指数(GFI)=0.865,规范拟合指数(NFI)=0.915,增值拟合指数(IFI)=0.967,非规准拟合指数(TLI)=0.963,比较拟合指数(CFI)=0.967,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41;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是0.892,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是0.867~0.943,总问卷的重测信度和折半信度分别是0.904和0.817。2、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的多重用药负担水平处于中重度状态,总分为(112.93±11.23)分,各维度得分为:用药态度维度(18.57±3.31)分,实践困难维度(20.36±2.85)分,医患关系维度(13.58±3.36)分,用药效果维度(13.34±2.58)分,干扰日常生活维度(17.36±2.61)分,副作用维度(11.89±1.98)分,用药行为维度(8.45±2.15)分,经济负担维度(9.38±2.26)分。社会支持总分是(34.00±8.19)分,其中主观支持维度得分是(18.44±3.64)分,客观支持维度得分为(8.08±3.05)分,社会支持利用度维度得分是(7.47±2.2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人均经济收入、每次用药种类、每天用药频率、每月自付药费及主观支持是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多重用药负担总变异度的40.0%。结论1.汉化后的中文版用药生活问卷信效度良好,能够用于测量我国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的多重用药负担水平。2.使用汉化的中文版用药生活问卷对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的多重用药负担水平进行测评,结果提示患者多重用药负担水平较重,其中年龄、文化程度、人均经济收入、每次用药种类、每天用药频率、每月自付药费及主观支持是其多重用药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

张颖仪[7](2020)在《叙事治疗对城市退休老人角色调适问题的个案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城镇离退休人员达11798万人。城市退休老年群体在退出工作岗位后,社会角色从工作人员转换为空闲人员,在此过程中容易因为角色上出现中断和冲突等问题产生心理落差感,从而影响该群体的身心健康。因此,促进城市退休老年群体完成社会角色调适,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是老年社会工作的关注的重点之一。叙事治疗透过问题外化将个人与问题分开,重新厘清个人与问题的关系。城市退休老年群体漫长且丰富的人生历程为叙事方式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整个干预过程的开展。本研究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尝试使用叙事治疗模式,对城市退休老年群体的角色调适问题进行一次应用性的探索。本研究以叙事治疗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切入点,经过大量文献的梳理和走访调查,进行个案介入干预,帮助案主完成退休角色调适,重获生命意义感。经过研究评估,进行对比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研究的背景和问题。本研究主要从城市退休老年群体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叙事治疗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文献综述,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对叙事治疗、城市退休老年群体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叙事治疗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当前研究的启示与不足。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第四部分是实务研究。首先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个人基本情况、社会支持情况、角色适应情况和社会参与情况;然后将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出城市退休老年群体的问题与诉求,选取三名处于不同退休时期的研究对象,按照叙事治疗的三个阶段即故事叙述、问题外化、重构故事进行个案介入。第五部分是对本研究的讨论与反思,探究叙事治疗介入处于不同退休阶段老年群体的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实践效果,最后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建议。结合实务工作与评估反思,本研究的结论具体包括:第一,叙事治疗能够迅速地帮助社会工作者与介入对象建立专业关系;第二,叙事治疗能更有效帮助处于重新定位期的城市退休老人完成角色调适;第三,叙事治疗能够更有效帮助性格外向、善于表达的城市退休老人完成角色调适;第四,叙事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城市退休老人的思维活跃度。总之,本研究通过叙事治疗在城市退休老人中的实务运用,希望能充实社会工作领域的实务内容,为老年社会工作领域和叙事治疗模式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与实践经验。

朱心怡[8](2020)在《城市退休老人社会适应力提升研究 ——以扬州市G社区常青树项目为例》文中指出当前,人口老龄化在全球迅速发展,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而中国在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也最为严重。根据联合国的人口预测结果,中国的老年人口将长期处于全世界最多。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老年人在退休之后进入到了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生活方式转变、社会角色转换、人际关系重组等。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退休老人可能会产生“老而无用”、“老无所乐”的感觉,从而引发退休后无法适应社会,甚至消极对待人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探寻如何提升退休老人的社会适应力是必要的。本研究在扬州市G社区“常青树”退休老人适应力提升项目开展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面对面访谈的方法收集了G社区十余名退休老人的适应情况,总结了G社区退休老人在社会适应方面的困境。在调查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退休老人提升社会适应力、促进其良性发展,最后通过对项目的专业评估和总结,对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帮助退休老人适应力提升中的现实应用进行思考。本研究使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获得社会资源,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开展适应力提升小组,从而有效增进退休老人社会适应力。同时也为社会工作帮助城市社区退休老人提升适应力中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不仅有助于解决城市社区退休老人的适应,也有助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深入发展,还能帮助社会工作者们在实践和反思中完善社会工作。

刘金梅[9](2020)在《退休干部再就业适应问题的个案介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弊端在我国也不断扩大。面对这一问题,许多学者提出积极老龄化的观念,即鼓励退休人员再就业来缓解我国未来劳动力人口不足的问题,退休干部是退休人员中的特殊群体。对于绝大部分的退休干部来说,再就业留到原有职位上的可能性并不大,随着从原来职位上的退休,其拥有的一部分权利和义务也将得到中断。这使他们在再就业过程中,极易出现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职位所享受到权利的不同使他们在工作时面对种种困难,难以融入和适应再就业后的工作。笔者基于此,通过运用自身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视角,严格采用个案工作手法,以退休干部C某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适应问题为研究背景,深入分析退休干部在再就业时所遇到的不适应问题及其原因。根据案主C的问题,笔者为其提供了6次主题个案服务,分别解决案主因再就业而产生的不适应情绪问题、再就业过程中家人不支持问题、恢复了案主因再就业而出现恐惧社交的能力、挖掘案主自身潜能、协助案主制定了为适应工作的学习计划。最后,通过案主自评和笔者对其的观察,发现案主再就业适应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通过笔者的介入和思考,本文得出相关结论:社会工作用于解决退休干部再就业适应问题的效果显着,社会工作者应该用自己的专业手法帮助退休干部更好的适应再就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应该着重关注退休干部家庭环境以及再就业工作环境,着重获得这两方面的支持,使得退休干部再就业没有后顾之忧。在提供具体的服务时,社会工作者应尽量发挥退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案主从自身做出改变,从而更好的适应新工作,发挥其自身的最大价值。本次介入过程中,笔者为案主链接的社会社区资源较少,在今后的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应该牢记自己不仅仅时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更是资源连接者,应该学会积极充分利用资源。

李小含[10](2019)在《社会工作介入城市退休老人角色困境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现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众多变化与社会老龄化的问题交织在一起,老年人将不可避免的面临老龄化过程中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作为每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扮演着每个时期赋予我们不同的社会角色。退休是一个人社会角色转变的重要标志,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工作算是第一次生涯的开始,那么退休就意味着第一次生涯结束和第二次生涯的开始,也是他们必须适应职业转型的过程。退休被认为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老年人退出全职工作,回到社区或家庭社会,在社会角色转型过程中度过他们的晚年。多数的老年人对新的社会角色会产生一些如难以适应、老而无用等负面情绪,表现出对退休生活缺乏自信与准备,容易感到失去生活重心,而陷入无角色的困境。本文针对存在角色困境的城市退休老人,借助焦虑自评量表、个案问题评量表测定个案实际状况,按照危机程度及解决的难易进行合理排序,制定介入方案,并按实际介入效果适当调整。介入期间运用社会支持理论与増权理论,帮助案主稳固和扩充社会支持网络,协助老人提升能力,挖掘、激发案主潜能,使其能自主面对退休后的社会角色转换。个案介入结果及查阅城市退休老人角色困境相关课题发现,城市老年人群体在退休后出现角色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在心理方面,退休后由于个人、家庭、社会层面的情境转变诱心理失衡,导致角色困境,无法适应和自主调节退休后新的社会角色。

二、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调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1)叙事护理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适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框架
        2.1 操作性定义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理论框架
    3 科研伦理
    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养老机构老年人适应能力现状调查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叙事护理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适应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本研究对实践的启发与展望
    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叙事护理对老年人角色适应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干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老年心理健康的现状
    1.1 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
    1.2 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
    1.3 离退休老人心理健康现状
        1.3.1 军队离退休干部
        1.3.2 高校离退休老人
    1.4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现状
2 国内老年心理现状总结和干预建议
    2.1 开展心理宣教
    2.2 开展社区活动
    2.3 提升社会支持
    2.4 社区随访和治疗
3 小结

(3)小组工作介入低龄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的行动研究 ——以D市S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低龄退休老年人
        1.4.2 社会角色
        1.4.3 角色适应
    1.5 理论依据
        1.5.1 角色理论
        1.5.2 活动理论
        1.5.3 小组动力学理论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的个人因素的研究
        2.1.2 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的外界因素的研究
        2.1.3 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研究的理论视角
        2.1.4 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干预方法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的个人因素的研究
        2.2.2 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的外界因素的研究
        2.2.3 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
        2.2.4 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干预方法的研究
    2.3 研究现状述评
第3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3.3 研究方法
        3.3.1 行动研究
    3.4 研究资料收集方法
        3.4.1 半结构式访谈法
        3.4.2 观察法
第4章 低龄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现状与需求
    4.1 社区概况
    4.2 低龄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现状及原因
        4.2.1 原有收支状态的改变
        4.2.2 负面情绪持续的影响
        4.2.3 人际交往的陡然减少
        4.2.4 社区事务的融入度低
        4.2.5 社会事务的参与度低
    4.3 低龄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需求评估
        4.3.1 改善当前的收支状态
        4.3.2 改善当前的心理状态
        4.3.3 提升人际交往水平
        4.3.4 提升社区事务的吸引力
        4.3.5 提升社会参与程度
第5章 小组工作介入低龄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的过程
    5.1 服务方案设计
        5.1.1 服务理念
        5.1.2 小组理论依据
        5.1.3 小组目标
        5.1.4 小组成员
        5.1.5 小组特征
        5.1.6 小组活动设计方案
        5.1.7 小组活动的注意事项
        5.1.8 小组成员招募
        5.1.9 小组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变计划
        5.1.10 评估方法
    5.2 小组活动方案开展
        5.2.1 第一次小组活动
        5.2.2 第二次小组活动
        5.2.3 第三次小组活动
        5.2.4 第四次小组活动
        5.2.5 第五次小组活动
        5.2.6 第六次小组活动
    5.3 小组活动评估
        5.3.1 过程评估
        5.3.2 结果评估
第6章 小组工作介入低龄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的总结与建议
    6.1 小组工作介入效果
    6.2 小组工作介入低龄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的可行性与优势
        6.2.1 小组工作介入的可行性
        6.2.2 小组工作介入的优势
    6.3 小组工作介入低龄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的不足
        6.3.1 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问题
        6.3.2 组员在小组结束后的发展问题
        6.3.3 工作角度过于单一
    6.4 针对促进低龄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的建议
        6.4.1 政府层面
        6.4.2 社区层面
        6.4.3 家庭层面
        6.4.4 个体层面
        6.4.5 社工层面
第7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P及答辩情祝

(4)初退干部社会适应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以江西省直G机关干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访谈法
        1.5.4 观察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现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机关干部
        2.1.2 初退干部
        2.1.3 社会适应
    2.2 理论基础
        2.2.1 角色理论
        2.2.2 再社会适应理论
        2.2.3 积极老龄化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初退干部社会适应问题调查与分析
    3.1 G机关初退干部基本信息
    3.2 G机关初退干部社会适应状况分析
    3.3 初退干部出现社会适应问题原因
        3.3.1 自身因素
        3.3.2 外在因素
    3.4 小结
第4章 个案工作介入G机关初退干部社会适应问题
    4.1 初退干部社会适应问题个案工作的必要性
    4.2 个案一:初退领导干部个案工作
        4.2.1 初退领导干部社会适应问题预估
        4.2.2 个案目标
        4.2.3 干预计划
        4.2.4 个案介入过程
        4.2.5 结案
    4.3 个案二:初退普通干部个案工作
        4.3.1 初退普通干部社会适应问题预估
        4.3.2 个案目标
        4.3.3 干预计划
        4.3.4 个案介入过程
        4.3.5 结案
    4.4 个案工作的总结评估
        4.4.1 个案工作介入方法评估
        4.4.2 个案工作干预过程评估
        4.4.3 社会适应能力量表评估
第5章 总结与建议
    5.1 总结
    5.2 建议
        5.2.1 对初退干部社会适应自身的建议
        5.2.2 社会工作介入初退干部社会适应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退休人员社会适应问题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访谈对象信息表
致谢

(5)小组工作介入军休干部社会角色适应研究 ——以重庆市L军休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军休干部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军休干部社会角色适应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社会工作与军休服务的相关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研究法
    1.5 概念界定
        1.5.1 军休干部
        1.5.2 社会角色
        1.5.3 角色适应
    1.6 理论基础
        1.6.1 角色理论
        1.6.2 增权理论
二、L军休所军休干部社会角色适应现状分析
    2.1 L军休所军休干部基本情况
        2.1.1 年龄情况
        2.1.2 身体状况
        2.1.3 居住情况
        2.1.4 经济收入
    2.2 L军休所军休干部社会角色适应问题
        2.2.1 角色认知不清,适应环境进程缓慢
        2.2.2 角色转换不良,心理层面问题突出
        2.2.3 角色冲突严重,自我价值感失衡
    2.3 影响L军休所军休干部社会角色适应的因素
        2.3.1 角色意识
        2.3.2 角色学习
        2.3.3 角色期待
三、小组工作介入军休干部社会角色适应
    3.1 小组工作介入军休干部社会角色的适用性
    3.2 小组基本情况
        3.2.1 小组基本理念
        3.2.2 小组成员基本信息
        3.2.3 小组特征
        3.2.4 小组需求分析
        3.2.5 小组目标
        3.2.6 小组活动计划
        3.2.7 预计困难和应对方案
    3.3 小组工作实务过程
        3.3.1 角色认知
        3.3.2 角色转换
        3.3.3 角色期待
四、小组工作介入成效评估
    4.1 评估方法
    4.2 小组工作过程评估
        4.2.1 小组活动内容设计
        4.2.2 小组组员表现
        4.2.3 社会工作者表现与技巧运用
        4.2.4 小组实施情况
    4.3 小组工作结果评估
        4.3.1 小组活动成效
        4.3.2 社会角色适应评估
五、社会工作介入军休干部社会角色适应的总结与建议
    5.1 社会工作介入军休干部社会角色适应总结
        5.1.1 社工介入军休服务中的困境
        5.1.2 军休干部解决社会角色适应问题的策略
    5.2 社会工作介入军休干部社会角色适应建议
        5.2.1 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度与认可度
        5.2.2 增强军休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
        5.2.3 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应服务
        5.2.4 帮助军休干部发现自身潜能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组活动方案
    附录2 活动参加者意见表
    附录3 社工自评表
致谢

(6)用药生活问卷汉化及在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老年患者慢性病共存流行态势严峻
        1.2 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问题突出
        1.3 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负担亟需解决
        1.4 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负担现况
        1.5 小结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3.1 相关概念
        3.2 理论依据
    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用药生活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1 LMQ问卷的汉化
        1.1 问卷的汉化流程
        1.2 问卷的正译
        1.3 合成译稿并进行质量评价
        1.4 问卷的回译
        1.5 问卷原作者团队审核
        1.6 问卷的文化调适
        1.7 认知性访谈
        1.8 预调查
    2 LMQ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收集
        2.4 资料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2 正译和回译结果
        3.3 跨文化调适结果
        3.4 预调查结果
        3.5 项目分析
        3.6 内容效度
        3.7 结构效度
        3.8 信度
        3.9 计分方法
    4 讨论
        4.1 中文版LMQ汉化过程严谨
        4.2 中文版LMQ具有良好的效度
        4.3 中文版LMQ具有良好的信度
        4.4 中文版LMQ的实用性
    5 小结
第二部分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负担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类型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资料收集
        1.5 统计分析
        1.6 质量控制
        1.7 伦理原则
    2 结果
        2.1 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
        2.2 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负担水平现况
        2.3 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的多重用药患者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2.4 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负担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2.5 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负担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3.1 居家老年慢性共存患者多重用药负担亟待关注
        3.2 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社会支持状况有待提高
        3.3 居家老年慢性共存患者多重用药负担受多种因素影响
        3.4 对实施降低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负担干预的启示
    4 小结
结论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2.1 研究的创新性
        2.2 研究的局限性
        2.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患者用药体验相关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7)叙事治疗对城市退休老人角色调适问题的个案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 叙事治疗模式
        2 退休老人
        3 角色调适
        4 老年社会工作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1 叙事治疗相关研究
        2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退休老年群体角色调适问题的相关研究
        3 关于叙事治疗模式在老年社会工作应用的相关研究
        4 文献述评
    (三)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四)理论依据
        1 角色理论
        2 社会建构理论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问卷调查法
        3 实地观察法
        4 深度访谈法
四、实务研究
    (一)研究群体概况
        1 研究群体的基本情况
        2 研究群体的社会支持状况
        3 研究群体的角色适应情况
        4 研究群体的社会参与情况
    (二)研究群体的问题与诉求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四)案主A干预记录
        1 故事叙述:精力旺盛的二次退休人员
        2 问题外化:地位丧失的低自我认同感
        3 重构故事:发挥余热的潜在社区领袖
    (五)案主B干预记录
        1 故事叙述:一生辗转多地的传奇经历
        2 问题外化:屡次失败导致的自我怀疑
        3 重构故事:重拾信心终求得老有所乐
    (六)案主C干预记录
        1 故事叙述:德高望重桃李天下的严师
        2 问题外化:人走茶凉鲜有问候的孤影
        3 重构故事:客观面对认可现实的释怀
五、讨论与分析
    (一)个案评估
        1 案主A评估报告
        2 案主B评估报告
        3 案主C评估报告
    (二)讨论
        1 叙事治疗的优势
        2 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研究结论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城市退休老人社会适应力提升研究 ——以扬州市G社区常青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个体社会化理论
        二、社会交换理论
        三、活动理论
        四、积极老龄化
    第五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G社区退休老人社会适应力提升项目前期准备
    第一节 G社区退休老人社会适应问题及需求分析
        一、G社区退休老人社会适应的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
        二、G社区退休老人的需求分析
    第二节 G社区退休老人社会适应力提升项目总方案设计
        一、项目目标
        二、概念界定
        三、计划制定
第三章 G社区退休老人社会适应力提升实务过程
    第一节 G社区退休老人交友会
        一、前期准备
        二、实务过程
        三、活动小结
    第二节 G社区退休老人适应力提升小组
        一、前期准备
        二、第一次小组工作:有缘社区来相聚
        三、第二次小组工作:强身健体共欢乐
        四、第三次小组工作:社区是我家
        五、第四次小组工作:社区参与我能行
        六、第五次小组工作:精彩夕阳,充实生活
        七、小组活动总结
    第三节 G社区退休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
        一、前期准备
        二、实务过程
        三、活动小结
    第四节 G社区退休老人志愿服务队建设
        一、前期准备
        二、实务过程
        三、活动小结
第四章 G社区“常青树”退休老人适应力提升项目评估
    第一节 评估标准
    第二节 评估内容
        一、过程评估
        二、结果评估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项目成效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退休老人适应力提升方面的应用效果分析
    第三节 政策与服务建议
    第四节 研究讨论
        一、研究局限
        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社区老人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二: 活动满意度问卷
附录三: 退休老人适应力访谈提纲
附录四: 退休老人社会适应力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退休干部再就业适应问题的个案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研究述评
    1.5 概念界定
        1.5.1 个案工作
        1.5.2 退休干部
        1.5.3 退休干部再就业
        1.5.4 退休干部再就业的社会适应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1.7.1 研究重点
        1.7.2 研究难点
        1.7.3 研究创新
第2章 个案的基本情况和问题需求分析
    2.1 个案的基本情况和背景
    2.2 案主资料搜集与问题诊断
        2.2.1 生理方面:健康水平下降,疲惫感增强
        2.2.2 心理方面:孤独感与自卑心理加重
        2.2.3 家庭方面:家庭成员关系紧张
        2.2.4 案主再就业后其他问题
    2.3 案主再就业社会适应问题的产生原因
        2.3.1 个人因素:社会角色发生转变
        2.3.2 家庭因素:家庭情感功能弱化
        2.3.3 工作单位因素:缺乏情感支持与技能培训
    2.4 案主再就业过程中的社会适应需求
        2.4.1 睡眠质量改善的需求
        2.4.2 情绪疏导的需求
        2.4.3 尊重的需求
        2.4.4 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2.4.5 重建社会支持网络的需求
        2.4.6 适应新工作的需求
第3章 方案设计
    3.1 个案工作介入退休干部再就业社会适应问题的契合性分析
        3.1.1 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使得社会工作者主动介入
        3.1.2 个案工作可以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3.1.3 政府有社会工作介入退休干部再就业社会适应问题的需求
        3.1.4 案主有社会工作介入的需求
    3.2 服务目标与具体方案设计
        3.2.1 服务目标
        3.2.2 理论基础
        3.2.3 研究伦理
        3.2.4 服务模式——任务中心模式
        3.2.5 具体方案计划
第4章 个案服务方案执行
    4.1 建立关系、确定任务
        4.1.1 建立关系、探索问题
        4.1.2 罗列问题与问题排序
    4.2 释放情绪、调整心态
    4.3 家庭支持、增进感情
    4.4 加强培训、更快适应
    4.5 参与活动、更快融入
    4.6 巩固改变、积极工作
第5章 评估、结论与反思
    5.1 评估
    5.2 结论
    5.3 反思
    5.4 退休干部再就业社会适应问题的对策建议
        5.4.1 从社会角度提出的对策建议
        5.4.2 从再就业工作单位角度提出的对策建议
        5.4.3 从退休干部家庭角度提出的对策建议
        5.4.4 从退休干部个人角度提出的对策建议
        5.4.5 从社会工作角度提出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UCLA孤独感自评量表
附录C 自卑感问卷(FIS节选)
附录D 案主综合情况自测量表
附录E 个案结案评估表
致谢

(10)社会工作介入城市退休老人角色困境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理论和方法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的选取及资料的收集
        1.5.1 研究对象的选取
        1.5.2 资料的收集
第二章 城市退休老人角色困境分析及核心概念界定
    2.1 城市退休老人角色困境分析
        2.1.1 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困境
        2.1.2 由单位工作向家庭琐碎事务转变的困境
        2.1.3 由工作圈向非工作圈转化的困境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城市退休老人
        2.2.2 角色困境
        2.2.3 个案社会工作
第三章 城市退休老人角色困境的个案研究
    3.1 个案选取原因
    3.2 个案介入过程
        3.2.1 接案
        3.2.2 预估
        3.2.3 计划
        3.2.4 介入
        3.2.5 评估
        3.2.6 结案
第四章 结论与思考
    4.1 调动城市退休老人对自身的积极性
    4.2 增强家庭对城市退休老人的关怀
    4.3 完善社会对城市退休老人的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调适(论文参考文献)

  • [1]叙事护理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适应的影响研究[D]. 俞榕清.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干预建议[J]. 李辰文妤,姚蕴桐,胡远东. 中国医药导报, 2021(15)
  • [3]小组工作介入低龄退休老年人角色适应问题的行动研究 ——以D市S社区为例[D]. 王晨昊. 山东大学, 2021
  • [4]初退干部社会适应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以江西省直G机关干部为例[D]. 艾竞.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4)
  • [5]小组工作介入军休干部社会角色适应研究 ——以重庆市L军休所为例[D]. 张雨婷.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用药生活问卷汉化及在居家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中的应用研究[D]. 王永利. 郑州大学, 2020(02)
  • [7]叙事治疗对城市退休老人角色调适问题的个案干预研究[D]. 张颖仪. 西南大学, 2020(01)
  • [8]城市退休老人社会适应力提升研究 ——以扬州市G社区常青树项目为例[D]. 朱心怡. 扬州大学, 2020(05)
  • [9]退休干部再就业适应问题的个案介入研究[D]. 刘金梅.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10]社会工作介入城市退休老人角色困境的个案研究[D]. 李小含.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退休老人心理问题及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