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市发展杏山经济林的对策

满洲里市发展杏山经济林的对策

一、满洲里市发展山杏经济林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梁超[1](2018)在《呼伦贝尔地区森林旱灾风险区划及评估》文中认为旱灾是影响范围最广、出现次数最多、造成灾情最为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由于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加之树木过量砍伐、水资源的过度浪费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森林大量因旱减少。本文以呼伦贝尔市为研究区,选取气象指标,对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规律进行分析,选取林木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等,基于旱灾风险理论对森林旱灾风险进行区划和评估,所得结论如下:(1)呼伦贝尔地区干旱对短时间的降水量反应较为敏感,表现为频率大、强度低的特点,季节干旱中冬旱频率高、秋旱强度大;干湿季干旱中干季强度大、湿季频率高;年际干旱呈现中部高于东部的特点,东部干旱有逐渐高于西部的趋势。(2)从不同等级干旱频率空间分布可以得出,特旱频率较高的地区分布在陈巴尔虎旗东部、海拉尔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牙克石市南部、扎兰屯市、鄂伦春族自治旗南部以及阿荣旗西部,从季节和干湿季干旱强度空间分布可以看出,春季干旱强度由南向北递减;夏季干旱强度由西向东递减;秋季干旱强度自东向西递减;冬季干旱强度东西部高于中部;干季干旱强度东北向西南递减;湿季干旱强度自西向东递减。(3)森林旱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分布在新巴尔虎右旗、鄂伦春族自治旗东部和莫旗东北部;孕灾环境敏感性较高地区包括额尔古纳市北部、根河市、牙克石市大部、鄂温克族自治旗东部、新巴尔虎左旗东部以及扎兰屯市西部;承灾体脆弱性高的地区集中在呼伦贝尔地区北部,包括额尔古纳市北部、根河市大部、鄂伦春族自治旗西部、阿荣旗中部;防灾减灾能力较强的地区分布在牙克石东南部、阿荣旗以及扎兰屯东部。森林旱灾重度风险区分布在呼伦贝尔北部和西部,极重度风险区分布在呼伦贝尔地区最西端和东部。总整体情况来看,呼伦贝尔地区森林旱灾风险呈现东西高、中南部低的特点。(4)轻度风险区占总面积的6.81%,包括海拉尔区、牙克石市、扎兰屯市;中度风险区占总面积的24.52%,包括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阿荣旗;重度风险区占总面积的59.83%,包括额尔古纳市、根河市、满洲里市和新巴尔虎左旗。极重度风险区占总面积的8.84%,包括新巴尔虎右旗、鄂伦族自治旗和莫旗。

栾开[2](2014)在《口岸经济发展态势研究——以内蒙古满洲里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从内蒙古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环境分析出发,涵盖了地缘独特性、国家政策倾斜、基础设计改造三个方面。然后就当下内蒙古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沿边口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信息获取不通畅以及进口商品结构单一,双方合作层次不高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内蒙古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包括实现口岸疏运现代化,营造优良的口岸软环境、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加强与港口城市的合作三方面。其主要目的在于为今后内蒙古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成方晔[3](2013)在《煤矿废弃地的景观重建 ——以太原万柏林区西山矿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周边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煤矿废弃地通过景观重建可以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实际调研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煤矿废弃地研究的相关理论,并以实例来说明。煤矿废弃地具有特定的景观特征,可以将生态学、园林规划设计、景观美学、城市规划、废弃矿区景观构造、大地艺术、后工业景观设计、工业遗产、建筑学等方面的理论引入到景观重建过程中,使之形成保留一定历史遗存,具有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的公园或旅游休闲地等利用形式。并分析了煤矿废弃地遗留资源的处理从而阐述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方法,通过对煤矿废弃地遗留建筑设施、遗留场地形态通过保留、改扩建、生态恢复和植被重建等处理方式,达到其再利用的目的。太原市万柏林西山矿区是山西甚至是全中国最重要的煤炭开采基地之一,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矿区形成许多废弃地。本文以西山矿区的景观重建为例,在调查万柏林区西山矿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等基础上,总结西山煤矿废弃地类型(塌陷地、矸石山、垃圾堆等)及其采取的景观重建模式和重建思路。主要以三个实例来阐述:1,以塌陷地居民安置小区九院住宅小区的建设为例来说明西山矿区塌陷地的景观重建工作;2,以白家庄煤矸石山的生态恢复为例来说明西山矿区对开采煤矿形成的煤矸石山所采取的景观重建措施;3,综合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相关研究并以万柏林万亩生态园为例分析这一个综合的、非特定类型的煤矿废弃地的景观重建。西山矿区的景观重建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研究和处理矿区废弃地的景观重建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可以作为太原以及山西乃至全国的矿区再利用的示范区。

刘宁[4](2010)在《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作用。多年来,林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经过建国6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林业成为弱质产业,林农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尽快摆脱林业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困以及林农贫穷的局面,如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有61.2万个行政村,2859个县级单位,各地自然禀赋差别很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够协调,全国采用一刀切的林业政策显然不科学。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政策大多是全国统一的,地区差异性体现的不够突出,亟待提出差别性的林业政策,以便指导各地的现代林业发展。本文的理论框架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区域差异论研究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点,进而初步确定区域差异调控的途径,即重点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支持发达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积极促进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增强经济联系,发挥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带动作用;然后根据林业经济区划的理论,对全国县级单位进行分类;接着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设计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生产布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布局:林业生态体系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布局、林业生态文化布局;最后给出每个地区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还有区域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本研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县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分类指标,将全国的县级单位划分为五类地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滞后地区和滞后地区,通过剖析五类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林业建设取得的经验、今后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等,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林业政策。本论文研究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现代林业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将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给不同地区,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相应可行的林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特点采取可操作性的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本文研究出了五类地区在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不同布局,还提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现列举几个重要结论。主要结论之一:从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该地区多地处沿海地带,其主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是: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林业。第三,中等发展地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以保护基本农田的林业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相对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第五,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库区,尤其以水源区居多。其主要任务是: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主要结论之二:从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林业产业格局。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新”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主要结论之三:从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其思路是: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主要结论之四:从公共财政政策和政府林业投入的角度看总体上说,我国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林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林业的投资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基于地区的不同区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应对各个地区实行差别性的公共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滞后地区、相对滞后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五类地区具体的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建议:第一,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按照“放活”的原则,对该地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先试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本级财政相适应的,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支持林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国家要按照“放活”和“少取”的原则,对该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现代林业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积极调整财政的城乡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持城乡一体化林业发展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国家要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国家应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国家应当按照“多予”的原则,结合扶贫工程,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助推林业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林业投入体系。本文的创新点:1)林业经济区划创新。本文没有沿袭传统的自然区划或林业区划,创造性地按照农民收入对全国县级单位分类,这样有利于研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农增收问题。2)林业生产布局创新。有别于传统地按照林种来布局林业生产的方式,本文按照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进行布局。3)林业区域政策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林业政策,尤其是指出中央政府对各类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支持力度和支持重点,有利于国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陈贵廷[5](2009)在《基于“3S”技术的呼伦贝尔土壤侵蚀研究》文中提出土壤侵蚀是破坏土地资源最常见的形式,它是最活跃、最敏感的生态致灾因子之一,因此备受关注。呼伦贝尔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研究该地区土壤侵蚀的必要性。呼伦贝尔草原已成为我国东北三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对保障下游1.8亿人口的水源供应与生态稳定,促进中国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干扰,大部分地区草地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威胁着呼伦贝尔的生态安全,而且影响着东北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因此,对该区的土壤侵蚀变化进行研究,对呼伦贝尔草原探寻更为有效的水土保持方略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借助于RS与GIS技术,以研究区1995年、2000年和2005年三个时期TM影像数据、降水、地形和土壤等数据为基础,运用GIS和RUSLE模型分析了呼伦贝尔土壤侵蚀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对未来十年土壤侵蚀进行了预测,对土壤侵蚀的可能影响因素统计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呼伦贝尔市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大兴安岭西麓的林草交错区和大兴安岭南麓的农区。土壤侵蚀经历了一个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19952000年呼伦贝尔市土壤侵蚀强度呈增加趋势,轻度以上侵蚀面积净增了580.02 km2;20002005年研究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呈逐年递减趋势,轻度以上侵蚀面积减小到18043.4 km2,仅占总面积的7.18%。通过马尔科夫模型预测得到2010年和2015年土壤侵蚀面积,其轻度以上侵蚀面积分别为13551.71 km2和11166.7 km2。(2)呼伦贝尔水蚀区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森林-草原交错区和南部的农区。本区土壤侵蚀经历了先增后减的动态变化。土壤侵蚀以微度和轻度侵蚀面积最大,约占总面积的99%,中度以上侵蚀面积约占1%。各土地利用类型中,19952000年耕地、林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002005年各类型轻度以上侵蚀面积都呈减小趋势。(3)呼伦贝尔风力侵蚀较严重区域发生在新巴尔虎右旗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两岸以及达赉湖周边,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三条沙带是风力侵蚀最为严重区域。动态变化上,19952000年风力侵蚀面积减小较明显,20002005年呈递增趋势,但是与1995年相比侵蚀强度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小。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是侵蚀等级最高、侵蚀强度最大的区域,其次为草地和耕地。

杨亮平[6](2009)在《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及其恢复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自治区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资源大省。大规模的煤炭资源开发,导致煤矿地面塌陷时有发生,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生态安全问题。由于环境破坏的不可避免性,破坏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影响的严重性和长远性,矿山恢复治理研究正在成为我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矿山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损失研究、预测模型和恢复治理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针对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的情况,提出煤矿塌陷地质地质环境类型的概念,并对煤矿塌陷地质环境类型进行分区。试图在国内外地面塌陷恢复治理实践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呼伦贝尔市宝日希勒矿区、赤峰市元宝山矿区和包头市石拐矿区塌陷区的恢复治理为示范,建立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恢复治理的模式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收集历史文献和地质、生态环境基础调查资料,对内蒙古生态环境、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2、通过实地调查,煤矿塌(沉)陷主要分布在扎赉诺尔、大雁、宝日希勒、大杨树矿区、拉布大林矿区、牙克石矿区、牤牛海矿区、平庄—元宝山矿区,扎鲁特矿区、金宝屯矿区和霍林河矿区、准格尔矿区、东胜矿区,石拐矿区、桌子山矿区、鸟达矿区,乌尼特矿区、玛尼图矿区、哈达图矿区和古拉本矿区。地面塌陷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人员伤亡、建筑物及交通线路变形或损坏、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景观被破坏、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3、提出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的概念和其影响因素,它是研究煤矿地面塌陷与恢复治理关系的学科分支。是对某一个矿区的整体环境的反映,根据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的实际情况,确定内蒙古煤矿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分类指标体系,以煤矿区为基本评估单元,将内蒙古煤矿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分类。4、结合国内外煤矿地面塌陷恢复治理研究基础上,对全区煤矿地面塌陷恢复治理进行了分区,提出了各矿区恢复治理采用的方法,并进行了治理费用估算。为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地面塌陷治理提供科学依据。5、选择三个不同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区,根据煤矿区的实际情况,从恢复治理区的环境条件、土地破坏类型、土壤生产力水平、土壤环境质量、农田生物多样性、美观角度、恢复治理的可行性和效益方面提出一种理想的恢复治理设计、规划方案,为将来矿区恢复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王建文[7](2006)在《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北方地区在过去的历史时期曾经有广泛分布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良好。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开始,为了获取猎物、建造居住场所、种植农作物,原始人群已经开始使用火、石刀、石斧、石犁进行劳动,一些原始部落居住地周围的森林、草原开始受到最初的破坏。进入奴隶社会,各个原始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发生,烧毁消耗一些林木,冶炼、制陶、建筑等手工业不断发展,开始砍伐大片森林,农业的兴起又使大片次生林、灌丛、草地受到开垦,成为农田。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山西省中部所属地区的森林、草原受到了较大规模的破坏。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农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陶瓷、冶炼、制盐、建筑等手工业快速发展,同时,各个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修筑高大坚固的防御设施,建造规模庞大的宫殿、庙宇以及不断发生的征战,都使平原地区大面积森林受到破坏。战国后期华北平原的森林已经基本消失。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出现了创新局面。今河北省、北京市、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所属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森林全部消失,绝大部分已经开垦成为农田。由于修建万里长城,鄂尔多斯高原和阴山山脉的森林受到大量砍伐。由于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黄河水灾日益严重。同时,开始了在西北森林草原、草原以及荒漠草原地区大规模的屯垦。上述地区大面积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农耕区域不断扩大。唐、宋时期,黄土高原上已经开辟出广阔的农业区,西北地区积极推行屯垦,河西走廊、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地区的森林、草原再一次遭受严重破坏。陕西秦岭、子午岭、宁夏罗山、贺兰山、六盘山、甘肃洮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受破坏,太行山、吕梁山的森林开始受到大规模砍伐。元代至民国,华北地区的山区森林遭受了严重破坏,大青山、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等等山区的森林都已经受到彻底破坏。黄土高原的祁连山、六盘山、陇东森林草原地区已经变成了荒山秃岭。秦岭森林破坏严重,黄土高原的关山、黄龙山、桥山原始森林已经消失。清朝政府实行“移民实边”、“借地养民”的政策,大量放垦内蒙古草原,造成长城沿线以及河西走廊地区大面积草原被开垦。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沙皇俄国和日本侵略者掠夺了中国东北以及西北地区

宋月英,王云霞,李忠军,吴茂增[8](2002)在《满洲里市发展山杏经济林的对策》文中提出调查分析现有山杏林的基础上 ,对满洲里市山杏经济林的发展 ,从造林措施和技术措施两个方面作了详实的研究 ,提出了“山杏林产业”这一观点 ,阐明了满州里市发展山杏经济林的对策。

二、满洲里市发展山杏经济林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满洲里市发展山杏经济林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呼伦贝尔地区森林旱灾风险区划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旱灾研究现状
        1.2.2 旱灾风险研究现状
        1.2.3 旱灾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归一化
        2.2.2 熵权法
        2.2.3 旱灾风险指数法
        2.2.4 加权综合评价法
        2.2.5 克里金插值法
        2.2.6 自然断点法
        2.2.7 标准化降水指数法
        2.2.8 干旱频率
        2.2.9 干旱强度
        2.2.10 干旱站次比
        2.2.11 变化趋势率
        2.2.12 游程理论
        2.2.13 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概况
        3.1.1 地形
        3.1.2 地貌
        3.1.3 气候
        3.1.4 土壤
        3.1.5 植被
    3.2 水文
    3.3 社会经济概况
    3.4 历史干旱情况
4 呼伦贝尔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4.1 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变化特征
    4.2 不同时间尺度干旱EOF分解
    4.3 不同时间尺度干旱影响范围(站次比)变化特征
    4.4 干旱空间变化特征
    4.5 小结
5.呼伦贝尔地区森林旱灾风险评估
    5.1 森林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5.1.1 各层指标和权重
        5.1.2 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
        5.1.3 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标
        5.1.4 承灾体脆弱性指标
        5.1.5 防灾减灾能力指标
    5.2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5.3 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
    5.4 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5.5 防灾减灾能力评估
6 呼伦贝尔地区森林旱灾风险综合评估及区划
    6.1 区划原则
    6.2 区划结果及分区评述
        6.2.1 轻度风险区
        6.2.2 中度风险区
        6.2.3 重度风险区
        6.2.4 极重度风险区
    6.3 呼伦贝尔森林旱灾风险管理对策
7 结论
    7.1 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7.2 森林旱灾风险评估
    7.3 森林旱灾风险区划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口岸经济发展态势研究——以内蒙古满洲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蒙古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1.1地缘独特性
    1.2国家政策倾斜
    1.3基础设计改造
二、内蒙古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沿边口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2.2信息获取不通畅
    2.3进口商品结构单一, 双方合作层次不高
三、内蒙古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相关建议
    3.1实现口岸疏运现代化, 营造优良的口岸软环境
    3.2积极发展创汇农业,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3.3加强与港口城市的合作
四、结语

(3)煤矿废弃地的景观重建 ——以太原万柏林区西山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煤矿废弃地的环境影响恶劣
        1.1.2 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
        1.1.3 社会问题的加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框架结构
第二章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的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废弃地与煤矿废弃地
        2.1.2 景观重建
    2.2 煤矿废弃地的特征
        2.2.1 景观特征
        2.2.2 生态特征
        2.2.3 文化特征
    2.3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的理论基础
        2.3.1 生态学理论
        2.3.2 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2.3.3 景观美学理论
        2.3.4 城市规划理论
        2.3.5 废弃矿区景观构造理论
        2.3.6 大地艺术理论
        2.3.7 后工业景观设计理论
        2.3.8 工业遗产理论
        2.3.9 建筑学理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设计理念及模式
    3.1 设计理念
        3.1.1 历史保存
        3.1.2 生态理念
        3.1.3 新文化建设
    3.2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模式
        3.2.1 煤矿废弃地重建为公园或旅游休闲地
        3.2.2 煤矿废弃地重建为其他土地利用形式
    3.3 小结
第四章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方法
    4.1 煤矿废弃地遗留资源构成
    4.2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中遗留建筑设施的处理
        4.2.1 煤矿地面建筑的类型
        4.2.2 废弃煤矿建筑设施的价值评价标准
        4.2.3 废弃煤矿建筑改扩建的形式
    4.3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中遗留场地形态的处理
        4.3.1 场地整体结构的景观处理方式
        4.3.2 场地自然人工环境景观处理方式
    4.4 小结
第五章 :太原万柏林区西山矿区煤矿废弃地的景观重建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范围及位置
    5.3 西山矿区基本概况
        5.3.1 自然环境概况
        5.3.2 西山矿区发展现状
    5.4 西山矿区煤矿废弃地类型、重建理念及原则
        5.4.1 西山废弃地类型及特点
        5.4.2 重建理念
        5.4.3 重建原则
    5.5 西山矿区煤矿塌陷地景观重建
        5.5.1 西山矿区煤矿塌陷地概况
        5.5.2 西山矿区煤矿塌陷地的重建模式和方法
        5.5.3 案例分析九院住宅小区
    5.6 西山矿区煤矸石山的景观重建
        5.6.1 西山矿区煤矸石山的概况
        5.6.2 西山矿区煤矸石山景观重建模式和方法
        5.6.3 案例分析——白家庄矿煤矸石山
    5.7 西山矿区煤矿综合废弃地的景观重建
        5.7.1 西山矿区煤矿综合废弃地的概况
        5.7.2 西山矿区煤矿综合废弃地的重建模式和方法
        5.7.3 案例分析——万亩生态园
    5.8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对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的发展建议
        6.1.1 采用多元的发展模式
        6.1.2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6.1.3 加强可靠的研究力度
        6.1.4 借鉴优秀的景观设计手法
        6.1.5 创建开放的决策系统
    6.2 论文研究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4)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2.2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反哺林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2.3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巨大契机
        1.2.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为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1.2.5 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1.3.1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政策
        1.3.2 国内主要林业政策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现代林业
        2.1.2 政策
        2.1.3 林业投入
        2.1.4 公共财政
        2.1.5 林业生产布局
        2.1.6 区划、经济区划和林业区划的概念
    2.2 区域差异论
        2.2.1 区域差异概述
        2.2.2 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2.2.3 区域差异调控
        2.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3 林业经济区划理论
        2.3.1 林业经济区划的概念
        2.3.2 林业经济区划的依据
        2.3.3 林业经济区划的原则
    2.4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2.4.1 区域产业布局的概念
        2.4.2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2.5 公共财政理论
        2.5.1 林业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依据
        2.5.2 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2.6 区域政策
        2.6.1 区域经济政策
        2.6.2 区域产业政策
    2.7 研究理论框架设计
    2.8 小结
第三章 地区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
    3.1 地区分类
        3.1.1 地区分类指标的确定
        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确定
        3.1.3 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
        3.1.4 地区分类的思路
        3.1.5 地区分类的结果
    3.2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研究
        3.2.1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3.2.2 五地区林业建设基本概况
        3.2.3 五地区农民收入基本概况
        3.2.4 五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概况
        3.2.5 五地区工业建设基本概况
        3.2.6 五地区服务业建设基本概况
        3.2.7 五地区科技事业基本概况
        3.2.8 五地区社会事业基本概况
    3.3 小结
第四章 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4.1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4.1.1 坚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4.1.2 综合配套改革系统推进,社会各方共享林业改革与发展成果
        4.1.3 争取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好各类林业园区建设
        4.1.4 非公有制林业异军突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4.1.5 以引进林业战略投资为重点,实施林业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4.1.6 林业产业较为发达,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
        4.1.7 科学规划,标准先行,“数字林业”框架基本建成
        4.1.8 林业科技事业较为发达,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4.1.9 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4.2 发达地区建设林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经济高态势粗放增长与林业资源偏小之间的矛盾凸显
        4.2.2 林业建设投入过少,难以满足林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4.2.3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生态功能较脆弱
        4.2.4 造林用地落实难度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4.2.5 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沿海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4.2.6 林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亟待转变增长方式
        4.2.7 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4.2.8 珍贵大径级树木的培育滞后
    4.3 发达地区林业现代化的生产布局
        4.3.1 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
        4.3.2 以优化和调整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现代林业产业格局
        4.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
    4.4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4.4.1 深化林业改革,充分调动林农积极性
        4.4.2 创新林业投融资模式,为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投入保障
        4.4.3 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4.4.4 完善林业法规体系,搞好依法治林
        4.4.5 以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4.4.6 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高竞争力
    4.5 小结
第五章 相对发达地区扎实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
    5.1 相对发达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5.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极大释放了林业生产力潜能
        5.1.2 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卓有成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5.1.3 认真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方位构筑森林生态网络
        5.1.4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林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5.1.5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产技术
        5.1.6 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5.1.7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5.2 相对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5.2.1 林业体制机制不活,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亟待完善
        5.2.2 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林业建设仍处于不发达水平
        5.2.3 林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5.2.4 林业民营科技发展后劲不足,政府扶持力度小
        5.2.5 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发展不平衡
        5.2.6 森林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5.2.8 林业中小企业贷款难,严重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5.2.9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5.3 相对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林业的生产布局
        5.3.1 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和谐林业
        5.3.2 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统筹城乡布局城乡一体化林业产业结构
        5.3.3 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
    5.4 相对发达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林业的保障措施
        5.4.1 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5.4.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5.4.3 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创新,有效增加林业信贷投入
        5.4.4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构建四大科技保障体系
        5.4.5 以加强林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
        5.4.6 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5.4.7 积极推进林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5.5 小结
第六章 中等发展地区大力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6.1 中等发展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6.1.1 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营林主体多元化
        6.1.2 营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探索造林绿化的有效机制
        6.1.3 重点林业工程成效显着,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6.1.4 平原林业极大改善了平原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6.1.5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6.1.6 林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有力基础
        6.1.7 注重林业科技创新,造林成效得到一定提高
    6.2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6.2.1 林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森林质量不高
        6.2.2 平原地区生态工程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6.2.3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6.2.4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小,亟待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
        6.2.5 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诸多困难,林农贷款难仍未破解
        6.2.6 林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较低,林业科技平台支撑乏力
        6.2.7 林业服务机构严重缺位,森林资源流转不够规范
        6.2.8 林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建设薄弱
    6.3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6.3.1 以农田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
        6.3.2 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
        6.3.3 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培育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
    6.4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6.4.1 努力探索林业改革,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6.4.2 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6.4.3 以“数字林业”为重点,加快现代林业科技发展
        6.4.4 以培养多层级林业人才为重点,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6.5 小结
第七章 国家扶持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7.1 相对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7.1.1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
        7.1.2 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探索林业增效的路子
        7.1.3 实施生态移民,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7.1.4 注重科学治理,抓好林业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7.1.5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稳健推进林业改革
    7.2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7.2.1 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7.2.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林业投入保障机制
        7.2.3 林业基础建设落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脆弱
        7.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够,林改缺乏配套政策
        7.2.5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亟待进一步加强
        7.2.6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林农积极性
        7.2.7 林业科技相当落后,远远不适应林业建设事业的需要
        7.2.8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阶段
        7.2.9 林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林农抵押贷款难
        7.2.10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亟待扶持加强
    7.3 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7.3.1 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7.3.2 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特”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
        7.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7.4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的保障措施
        7.4.1 搞好试点示范,努力探索各项林业改革
        7.4.2 大幅度加大国家对现代林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
        7.4.3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7.4.4 大力加强林业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综合素质
        7.4.5 全力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林农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7.5 小结
第八章 国家大力扶持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8.1 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8.1.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8.1.2 把林业扶贫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林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8.1.3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支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8.1.4 造林封育相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成绩喜人
        8.1.5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一定成绩
        8.1.6 强化林业基础,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8.1.7 示范试点,树立典型,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8.1.8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
    8.2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8.2.1 生态系统脆弱,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8.2.2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林业长期发展
        8.2.3 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
        8.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林改工作难度很大
        8.2.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群众积极性没有得到完全调动
        8.2.6 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供给严重不足
        8.2.7 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影响了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8.2.8 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素质的严峻挑战
        8.2.9 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严重,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
    8.3 滞后地区的现代林业生产布局
        8.3.1 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
        8.3.2 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
        8.3.3 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8.4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8.4.1 积极探索林业改革,让林农享受更多的利益
        8.4.2 大幅加大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在发展林业的基础上促进林农脱贫致富
        8.4.3 积极扶持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增收
        8.4.4 实施科教帮扶,从根本上帮助林农提高素质
        8.4.5 科学规划,结合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生态移民
        8.4.6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
        9.1.2 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
        9.1.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
        9.1.4 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基于“3S”技术的呼伦贝尔土壤侵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土壤侵蚀相关研究进展
        1.3.1 土壤水力侵蚀研究进展
        1.3.2 土壤风力侵蚀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现状
        1.3.4 土壤侵蚀模型因子研究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
    2.7 社会经济
第三章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数据获取
        3.1.1 基础数据收集
        3.1.2 数据处理
    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3.2.1 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2.3 技术路线
第四章 结果分析
    4.1 土壤侵蚀各因子计算
        4.1.1 R 因子计算
        4.1.2 K 因子的计算
        4.1.3 LS 因子的计算
        4.1.4 C、P 因子的计算
        4.1.5 风蚀气候因子(W)的计算
    4.2 呼伦贝尔市水蚀区域土壤侵蚀研究
        4.2.1 呼伦贝尔水蚀区域土壤侵蚀分类与分级
        4.2.2 呼伦贝尔水蚀区土壤侵蚀量组成结构
        4.2.3 呼伦贝尔水蚀区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
        4.2.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状况
        4.2.5 小结
    4.3 呼伦贝尔市草原区风力侵蚀研究
        4.3.1 呼伦贝尔市草原区风力侵蚀分类与分级
        4.3.2 呼伦贝尔草原区风力侵蚀动态变化
        4.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风力侵蚀状况
        4.3.4 小结
    4.4 呼伦贝尔市土壤侵蚀状况
        4.4.1 呼伦贝尔市土壤侵蚀结构
        4.4.2 呼伦贝尔市土壤侵蚀动态变化
        4.4.3 土壤侵蚀动态变化预测
        4.4.4 小结
    4.5 土壤侵蚀与各影响因素动因分析
        4.5.1 气候因素
        4.5.2 人为因素
        4.5.3 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讨论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6)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及其恢复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2 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小结
3 煤矿地面塌陷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煤矿地面塌陷的分布及发育特征
    3.2 煤矿地面塌陷的发展趋势
    3.3 小结
4 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
    4.1 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的概念
    4.2 煤矿地面塌陷对环境影响评估
    4.3 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分区方法
    4.4 小结
5 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分区
    5.1 地面塌陷环境影响分区评述
    5.2 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分区
    5.3 小结
6 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恢复治理分区
    6.1 国内外煤矿地面塌陷恢复治理研究
    6.2 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恢复治理分区原则
    6.3 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的恢复治理分区
    6.4 小结
7 不同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恢复治理示范研究
    7.1 赤峰市元宝山古山煤矿北塌陷恢复治理研究
    7.2 包头市石拐区煤矿地面塌陷综合治理规划研究
    7.3 神华宝日希勒煤矿地面塌陷生态恢复治理研究
    7.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及资料
个人简历

(7)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1.1 当代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分布
    1.2 中国北方各行政区气候、地形地貌概况
第二章 自然因素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
    2.1 10 000 年来中国北方气候的变迁
    2.2 中国北方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化
    2.3 对于21 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预测
    2.4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于对森林、草原的分布影响
    2.5 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迁对于森林草原变迁的影响
第三章 周代以前森林、草原的变迁
    3.1 仰韶温暖期
        3.1.1 华北地区
        3.1.2 东北地区
        3.1.3 西北地区
    3.2 夏商周时期
        3.2.1 华北地区
        3.2.2 东北地区
        3.2.3 西北地区
        3.2.4 人工植树
第四章 秦汉-宋元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4.1 秦汉时期
        4.1.1 华北地区
        4.1.2 东北地区
        4.1.3 西北地区
        4.1.4 人工植树
    4.2 魏晋南北朝时期
        4.2.1 华北地区
        4.2.2 东北地区
        4.2.3 西北地区
        4.2.4 人工植树
    4.3 隋唐五代时期
        4.3.1 华北地区
        4.3.2 东北地区
        4.3.3 西北地区
        4.3.4 人工植树
    4.4 宋元时期
        4.4.1 华北地区
        4.4.2 东北地区
        4.4.3 西北地区
        4.4.4 人工植树
第五章 明清民国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5.1 华北地区
    5.2 东北地区
    5.3 西北地区
    5.4 人工植树
第六章 1949 年-2000 年森林、草原的变迁
    6.1 华北地区
    6.2 东北地区
    6.3 西北地区
第七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1)
    7.1 水灾
        7.1.1 华北地区
        7.1.2 东北地区
        7.1.3 西北地区
    7.2 旱灾
        7.2.1 华北地区
        7.2.2 东北地区
        7.2.3 西北地区
    7.3 河流的变化
        7.3.1 华北地区
        7.3.2 东北地区
        7.3.3 西北地区
    7.4 湖泊、瀑布、泉水的变化
        7.4.1 湖泊
        7.4.2 瀑布、泉水
    7.5 水土流失、土壤退化
        7.5.1 华北地区
        7.5.2 东北地区
        7.5.3 西北地区
    7.6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
        7.6.1 华北地区
        7.6.2 东北地区
        7.6.3 西北地区
第八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2)
    8.1 荒漠化
        8.1.1 荒漠化现状
        8.1.2 荒漠化历史
        8.1.3 荒漠化成因
        8.1.4 华北地区
        8.1.5 东北地区
        8.1.6 西北地区
    8.2 沙尘暴
        8.2.1 沙尘暴现状
        8.2.2 沙尘暴历史
        8.2.3 森林、草原变迁与沙尘暴
        8.2.4 森林草原变迁与北京地区沙尘暴
第九章 对中国北方地区生态建设的一些建议
    9.1 坚定中国北方地区重建良好生态环境的信心
    9.2 正确认识中国北方地区恢复森林、草原的适宜区域
    9.3 恢复和重建黄土高原植被中的植物选择
    9.4 关键在于加快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5 正确处理中国北方地区农、林、牧的关系
    9.6 正确处理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关系
    9.7 恢复良好生态环境需要资金支持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结语
    1.1 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森林、草原
    1.2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变迁历程
    1.3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减少的主要原因
        1.3.1 自然因素
        1.3.2 人类的经济活动
        1.3.3 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
    1.4 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导致生态灾害频繁
    1.5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的森林、草原变迁的原动力
        1.5.1 人口增加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1.5.2 社会发展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四、满洲里市发展山杏经济林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呼伦贝尔地区森林旱灾风险区划及评估[D]. 梁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2]口岸经济发展态势研究——以内蒙古满洲里为例[J]. 栾开. 东方企业文化, 2014(22)
  • [3]煤矿废弃地的景观重建 ——以太原万柏林区西山矿区为例[D]. 成方晔.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3)
  • [4]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 刘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5]基于“3S”技术的呼伦贝尔土壤侵蚀研究[D]. 陈贵廷.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6]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及其恢复治理研究[D]. 杨亮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9(01)
  • [7]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D]. 王建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8]满洲里市发展山杏经济林的对策[J]. 宋月英,王云霞,李忠军,吴茂增.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2(S1)

标签:;  ;  ;  ;  ;  

满洲里市发展杏山经济林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