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新方法

中国科学家发现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新方法

一、中国科学家找到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薇,张海东[1](2021)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化学学科优化布局》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基金改革试点工作[1,2].2020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学部全面开展优化学科布局的工作,促进构建"源于知识体系逻辑结构、促进知识与应用融通的学科布局"[3].地球化学学科积极落实自然科学基金委战略布局,以新时代科学基金资助导向为指导,依托地球科学部"宜居地球"顶层设计框架,开展学科布局优化研究.在广大科学家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形成了申请代码设置方案,经过深入讨论和多次修订,最终通过地球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

吴建勋[2](2020)在《原油有机硫化物分子结构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油中有机硫化物类型丰富,结构多样,在分子层次上表征石油含硫化合物化学组成,有助于研究石油的地质成因,为石油加工过程中脱硫工艺及催化剂设计提供重要理论指导。本论文围绕原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开发分离新方法;制定原油全馏程含硫化合物分子组成与结构表征的分析方案,鉴定新型含硫化合物,解释硫醚类化合物的成因机理。主要内容包括:基于对含硫化合物在硅胶和氧化铝表面的吸附机理的深入认识,建立了分离和富集石油中硫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利用氧化铝吸附色谱,将硫醚组分和烃类初步富集在一起,除去大部分芳烃类、噻吩类和氮化物;再利用硅胶吸附色谱,实现硫醚组分与烃类的进一步分离。该方法简单、高效,适用于原油、馏分油及石油产品中硫醚类化合物的快速分离。提出一个原油硫化物分子组成与结构分析的解决方案,适用于不同性质原油及其馏分油的硫化物组成分析。基本程序为:采用甲基化-脱甲基法或氧化铝-硅胶吸附分离法分离出硫醚和噻吩类硫化物,噻吩组分用氧化铝柱进一步分离,得到不同芳环数噻吩类化合物;硫醚组分一部分进行雷尼镍脱硫处理转化为烃类。分离和脱硫组分通过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获取详细的含硫化合物分子组成与结构信息。从渤海湾盆地原油中分离和鉴定出各种类型的含硫化合物,对一系列以角鲨烯和类胡萝卜素为生物前体物的新型含硫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这些新型有机硫化物中的硫主要以硫代环己烷或带一个季碳原子的硫代环戊烷结构存在,可能对该原油中噻吩类化合物的形成造成障碍,此外Lexane及其含硫化合物的存在表明成岩早期为还原环境,同时还原环境以及还原性无机硫的存在促进了非生物硫掺入和加氢过程。通过馏分蒸馏切割结合硫化物选择性分离,完成了对一个中东高硫原油中有机硫化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石脑油馏分实现单体硫化物的定性定量分析;中间馏分油中按照噻吩类和硫醚类分类,C10-C25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单环二环和三环的环硫醚以及一笼和二笼的硫代金刚烷系列是中间馏分油中主要存在的有机硫化物;渣油中能够分离出的噻吩和硫醚占总硫含量不到一半,硫化物碳数高达C60以上。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和渤海湾盆地不同地质来源代表性原油的硫化物组成与分布,从地球化学角度解释了硫醚类化物的成因机理并阐述其地球化学意义。沉积和成岩早期有机质中的烃烯与硫化氢的结合形成大量硫醚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保留了生物分子的特征碳骨架,可以作为生物标志化合物用来研究石油的成因机理和演化途径。

肖捷[3](2020)在《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演问题贯穿于地质学科的几乎每一个分支。地质学中的反演问题,指通过观察现存的地质现象,反推地质历史事件;或通过在地表测量的地球物理场信息,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地质学反演问题面临的一大难点,在于反演结果的多解性——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作用过程,有可能导致相同的最终产物,因此对地质现象和勘探资料的解释并不唯一。本文采用计算机正演模拟方法,调查并研究了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结果表明,即使对于非线性的反演问题,也往往能根据简单的规则,将问题的多个解紧密联系。此类规则诠释了反演问题的对称性,在遵循对称性规则的前提下,对模型参数的任何修改,都不会改变正演模拟所得结果。如同将正方形旋转90°并不改变其形状,物体的对称性揭示了不改变物体形态的操作方式,尽管此处“物体”和“操作”的概念远远要比几何图形的旋转来得丰富。研究表明,对称性原理可作为探究反演问题多解性的有力工具。利用地质学模型的对称性,一旦得到反演问题的任何一个解,即可快速发现该问题全部解的共同特征,同时还能找到其中具有特定属性的解——而后者引出了一种新的反演思路:首先,通过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生成反演问题的一个简单(但未必切合实际)的解;然后,根据对称性规则,将其变换为更具实际意义的解;对于存在参数约束的模型,经过对称性变换还可求得反演问题所有解的完整集合。对称性原理是一种通用的理论,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各类地质学反演问题的研究。本文采用数值模型和实例研究两种形式,探讨了对称性方法在层序地层模拟、盆地热史恢复及地震资料反演等领域的应用。通过研究3个具体的反演问题,探讨了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展示了对称性原理在其中发挥的优势,并取得创新的结论和认识:(1)层序地层模拟陆架边缘的层序地层反映了历史时期的海平面高度、构造运动、沉积物补给和古气候。层序地层解释的多解性,在于仅根据地层格架的形态,无法区分多种地层控制因素各自的作用。尽管如此,只要能找出同一层序地层的所有不同解释,即可有效约束地层主控因素的变化范围。本问建立了浅海相碎屑岩三角洲地层格架正演模型,发掘其中隐含的对称性规则,检验了对相同模拟结果的全部可行方案,揭示真实古地史中的必然要素。以北美巴尔的摩峡谷海槽新近系层序地层为例,尽管这一层序地层存在无数种合理的解释,然而所有解释均包含两次幅度近300 m的相对海平面波动,且后续物源补给中的砂质沉积物比重明显上升,海相地层暴露于陆面期间陆上侵蚀率不超过30 m/My。对称性原理的应用,帮助层序地层解释摆脱了对简单假设的依赖,为准确判读地层主控因素变化、推断构造运动及古气候等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2)盆地热史恢复古温标作为恢复沉积盆地热演化史的重要指标,具有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征,记录了地层埋藏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然而,古温标中的信息只能体现样品的累计受热总和,而不能反映个别的构造-热事件。本研究将对称性概念应用于有机质热成熟度模型,以解决盆地热史恢复的多解性。选取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结合对称性反演方法,考察了盆地的基底古热流,得到了关于古温标解释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集合。结果显示,四川盆地热史中包含了显着的热流升高过程,中晚二叠世达到其峰值82 m W/m2,从三叠纪开始快速下降并持续至今。然而由于古温标法本身的局限,无法确定该过程究竟是发生在二叠纪的短暂事件,还是起始于更久远年代的漫长变化。本研究指出,古温标法恢复得到的四川盆地热史不足以作为该盆地对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的地热学响应;对峨眉山玄武岩发育过程的研究,需要慎重考虑热史恢复的不确定性。(3)地震资料反演地震学观测显示,全球多个地区地幔过渡带上方存在波速异常,表现为上下边界明显的低速层。对于低速异常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地幔过渡带释放的少量水或CO2引发了其上覆地幔的部分熔融。然而,由于这一地震异常在全球尺度上分布不均,其厚度与速度降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且与地质构造背景缺少绝对关联,因此关于低速层的成因目前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美国西部测震资料,使用以对称性原理为基础的模型,反演了低速层固体地幔的温度、化学成分、熔体含量和形态等性质。根据估算,该地区低速层的熔体体积分数至少为0.5 vol.%,证实其地幔过渡带顶部确实发生了部分熔融;低速层的熔体含量与S波速度的空间分布高度相关,显示了部分熔融对低速层形成的主导作用;此外,本文还明确了低速层的热-化学性质,例如研究区的位温上限为1550 K,低速层的固体地幔玄武岩体积分数可能在0.3~0.4左右。

耿国帅[4](2020)在《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处于青海省中部,与其周边地区共同构成青藏高原北部的重要地质单元,并以其丰富的金、铜、铁、多金属矿产资源,成为国内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之一。目前该地区基本实现了 1:50万、1:20万或1:25万化探数据覆盖,前人基于这些数据,采用传统方法圈定大量的化探综合异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论文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为主,把成分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稳健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中,充分挖掘地球化学数据的含量信息、空间信息与内部结构信息,综合地球化学各方面特征、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统计各网格单元的综合信息,从而圈定找矿靶区,取得了如下的成果:1)根据该区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结合研究区矿床类型划分,把该区的矿床类型分为以基性岩有关的成矿组合(SEDEX型、VHMS型和沉积变质型),与中酸性岩有关的成矿组合(矽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脉型)和热液型金矿成矿组合(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三种组合八种类型。2)提出并应用中值和几何平均值的差与变异常系数图,分析了昆北、昆中、昆南和北巴四个子区较有潜力的成矿元素。指出昆北W、Bi、Pb、Cr、As、Ag等,昆中 Hg、Au、Sb、Mo、Bi、Ag、Sn、W、As 等;昆南 Hg、Sb、Bi、Ni、Au、Cr、Mo、As、Cu、Ag;北巴Hg、Au、Sb、As、W等为该区较有潜力的成矿元素。3)采用两种方法圈定单元素异常,①利用ILR转换后造岩元素的稳健因子分析,进行地球化学分区,对元素含量进行分区标准化,从而圈定各元素异常。②提出利用改进的Aitchison距离方法来圈定单元素异常,从两种方法圈定的效果看,与矿床点的对应关系都较好,但相对而言,Aitchison距离由于考虑了与其它元素的关系,且消除了成分数据的闭合效应,圈定的异常更好。4)利用成矿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分别提取了以基性岩成矿、与中酸性岩成矿和与金矿成矿有关的主成分异常。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和矿床特征元素,选择Cu、Co、Cr、Ni、V、Zn;Ag、Cd、Pb、Mo、Sn;Au、As、Sb 和 Au、Bi、W四种元素组合,进行稳健马氏距离计算,并圈定马氏距离异常。5)综合分析了 Au、Cu、Co、Pb等元素含量在E、SE、S、SW四个方位的空间变化情况,总体上,元素NS向的空间变化率好于EW向的空间变化率,与区内矿床点的走向一致。对比Au、Cu两元素含量变化等值线图和空间变化率等值线图,认为元素的含量空间变化率等值线图比含量等值线图更具找矿意义。6)综合各类地球化学信息,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计算各网格单元的成矿信息量,根据信息量,圈定了三类靶区共32处,其中与基性岩成矿有关找矿靶区10处;与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10处;与热液型金矿有关的找矿靶区12处。在此基础上,圈定10处成矿远景区。在靶区验证中,热液型金矿找矿靶区内发现金、锑矿脉,在与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内发现了钨的矿化线索。

杨斌[5](2020)在《四川绵远河氮磷铅镉污染机理及废水Pb2+去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绵远河流域是四川省重要的磷肥和磷化工生产基地,其沿岸分布了多达千余座的工厂企业且该河流穿过了许多人口密集区。上游磷矿开采;中游农业灌溉,磷化肥的生产;下游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等等,共同造成了绵远河严重的污染,严重危害着沿河两岸生活的居民的健康,也严重影响着两岸农作物的生长。以上各种工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的综合影响加大了河流污染源追溯及污染治理的难度。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价绵远河污染状况、污染物污染机理及来源并探索合理的污染治理技术是绵远河地区污染治理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富磷水系铀的赋存形态及分配研究》(编号:41373120)为依托,详细测定了河水的理化性质以及TP(总磷),TN(总氮)的含量,对水系沉积物的污染进行风险评价,测定了河水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探索了有效提取河水磷酸根的方法,并对磷酸根中氧同位素值进行测定,探究了造成磷酸根氧同位素理论值与实测值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应用其对P的来源进行示踪,开发出了废水Pb2+去除的新技术。研究结果显示:绵远河水体pH(酸碱性)范围为7.9~8.7,均值8.41,水体偏碱性。水体Ec(电导率)范围为34~81,均值为45.7,水体可溶性盐浓度较高。水体Eh(氧化还原电位)范围为114~213m V,均值为154.2m V,水体Eh值较低。水体Do(溶解氧含量)范围为5.28~9.01ppm,均值为7.85ppm,水质在溶解氧指标上有所提升。水体中的TN含量范围为0.17~10.20mg/L,均值为2.34mg/L,超过国家Ⅲ类水质标准。水体TP含量范围为0.01~0.29mg/L,均值为0.10mg/L。水体属于富营养化水体。水系沉积物Cd的含量范围0.41~1.07 mg/kg,均值为0.60 mg/kg。Pb的含量范围11.8~36.80 mg/kg,均值为17.30 mg/kg。水系沉积物中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Cfi)范围为0.91~2.38,均值为1.33,单因子污染程度属于中度。Pb的单因子污染指数(Cfi)范围0.44~1.37,均值为0.65,单因子污染程度属于低度。水系沉积物有效P含量范围3.6~99.8 mg/kg,均值为22.89 mg/kg。水系沉积物Cd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范围27.3~71.4,均值为39.8;Pb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范围2.2~6.85,均值为3.23。Cd和Pb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值均出现在C09号采样点连山镇。同时,连山镇也是水系沉积物Cd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高的镇,而所有采样点水系沉积物Pb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均为低度。绵远河河水δD(氘核的绝对变差)的范围为-11.30~-10.36‰,均值为-10.83‰,δ18O(18O的绝对变差)的范围为-87.47~-79.07‰,均值为-83.27‰。δD从上游到下游,相对较稳定,而δ18O从上游到下游,呈现出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特征。水体PO43-中δ18O测试值范围为9.72‰~20.00‰,均值为20.59‰。从中游到下游,水温逐渐升高,而δ18Op值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水温的变化不具有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游至下游的δ18Op值几乎不受水温的影响。微生物作用和水体TP/TN比率是造成水体PO43-中的δ18Op理论值与实测值差异的可能因素。由此,可以推测,绵远河的P污染主要来至于四部分:上游是磷矿开采与冶炼;中游是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水和农业灌溉区磷肥的使用;下游是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本次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吸附剂PVP/Fe3O4/GO复合材料,其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作为制备的复合材料,用于去除Pb2+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高效率,易于重复使用。PVP/Fe3O4/GO复合材料处理不同废水样品,Pb2+去除率可达90%以上。特别是低含量Pb2+污水样品处理后,其中的Pb2+离子可进一步降至0.4ppb。因此,该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水体中低含量Pb2+的去除,进一步降低水体Pb污染。

侯琨[6](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指出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李利杰[7](2019)在《天然水体可溶有机质分子组成与分子结构分析方法与应用》文中认为可溶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水体中,通过参与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可以产生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效应。然而DOM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仍然尚不明确。本论文基于高分辨质谱,包括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和静电场离子轨道阱质谱(Orbitrap-MS),分别建立了天然水体DOM分子组成与分子结构的表征方法,并且研究了不同来源DOM分子结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利用共沉淀法与固相萃取(SPE)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全面表征海水中可溶性有机质分子组成的新方法。通过氢氧化铁的共沉淀作用同时实现了海水DOM的分离富集过程;该方法使固相萃取DOM总有机碳收率提高了25%;与传统SPE方法相比,-ESI FT-ICR MS鉴定到的DOM分子式多出51%以上;同时,该方法对于传统SPE方法中极易丢失的类单宁酸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检测选择性。因此,该方法有望作为环境水体中DOM提取的常规评价策略。(2)系统分析了不同水体DOM串联质谱碎片,论证了不同水体DOM分子结构的相似性。不同水体DOM的串联质谱碎片离子有非常大的比例(约75-90%)是相同的;并且有证据表明,不同水体DOM串联质谱碎片的差异是由不同来源DOM分子组成不同造成的。因此,不同水体DOM中相同分子式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极其相似分子结构。本研究从质谱分析角度为解释海洋惰性DOM难降解机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3)基于串联质谱和结构预测软件(CFM-ID)建立了一种水体DOM分子结构表征新方法。即首先利用UPLC-Orbitrap MS得到SRFA的分子组成,形成了包括多个化合物数据库(HMDB、Mass Bank和Pub Chem等)的联合检索数据库,其次基于母离子簇与碎片离子簇的相似性,确定母离子与由其产生的碎片离子的对应关系;最后,通过结构预测软件(CFM-ID)检索得到最佳结构候选化合物;同时,利用四个模型化合物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其它复杂体系样品(例如,石油、脂类等)分子结构鉴定工作。(4)将建立的分子结构鉴定方法应用于SRFA的分子结构表征,鉴定得到了一系列具有特征结构的DOM单体化合物。对于等效双键(double bond equivalent,DBE)不同的系列化合物,随着DBE的减小,化合物中的环状结构逐渐减少;而对于DBE相同的系列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结构具有很大结构相似性,即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烷基链连接苯环形成的羧酸类化合物。此外,一些亚结构单元,例如,羧基、苯环、脂键、醚键和羰基等多种官能团普遍存于SRFA分子结构中,该结果表明木质素是天然水体中DOM的重要来源之一。

郎君[8](2018)在《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全球各国的快速现代化建设,使得人们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常规能源的开发和供给已不能满足我国的高速发展进程,对全球的不可再生资源的研究表明,页岩气是最有可能完成对常规油气资源接替的能源之一。但目前针对页岩气的研究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针对页岩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划分较困难,在以生物地层进行地层格架划分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层段中都有保存完好且有指示性的带化石,并且受井下取心资料的限制,大多数层段难以开展这方面工作,这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基础性问题,亟需解决;其次,页岩气的勘探成本高,不能盲目进行勘探开发,而我国针对富有机质页岩的演化和聚集规律的研究程度及对有利区的识别精度还未达到领先水平,若能解决这些问题,对页岩气有利区的预测及勘探工作将更加有利。近十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扬子区的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的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是我国页岩气勘探领域的主要目标层位,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工作,尤其是建立高精度的、连续的天文年代标尺以及后续的等时地层对比及三维地层格架的建立,这些都为今后的油气勘探有利层位的选择以及勘探方向部署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所以针对上述问题开展本次研究工作。依据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结合信号分析学、古生态学、地层学及地球化学分析开展对滇黔北探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五峰组-龙马溪组的旋回地层研究工作。由天文轨道周期特有的比例关系为原型构建了一套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的米氏周期识别方法,并选取工区内具代表性的3口井为研究对象,以GR曲线为原始数据通过预处理、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手段对目的层段展开旋回研究,并结合Y2井的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及地球划分分析测试结果综合探讨,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1)研究区内选取的3 口井均识别出保存完好的米兰科维奇轨道周期记录,分别提取周期曲线得到Y1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9.61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32.25 m/Ma,Y2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10.12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25.28 m/Ma,Y3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9.92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26.6 m/Ma。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与最新国际地质年代表对应层段时间近似,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适应性。(2)本次分析处理的三口井中,每口井龙马溪组上段以岩性或沉积物颗粒大小进行岩性旋回划分后,得到的旋回个数均对等于该层段所识别的偏心率轨道长周期个数,每个周期期间沉积一套粗粒-细粒沉积岩,说明龙马溪上段地层的岩性韵律层受长偏心率轨道周期的影响与控制,该结论也再一次证实了本次研究手段的可适用性及精确性。(3)通过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并结合目的层有机碳含量分布关系及轨道周期曲线得出,当偏心率周期由小变大时,气候由暖期进入冰期,TOC显示低值,该时期目的层中鉴定出的生物种属分异度低;当偏心率周期由大变小时,冰期结束,地球气候系统进入大暖期,TOC呈现高值,且在此层段鉴定出的生物种属分异度较高;在晚奥陶-早志留世界线处,目的层表现为轨道偏心率由小到大再到小的趋势,气候整体呈现出由暖期进入冰期再到暖期的规律,周期曲线的频繁波动也指明了在此期间气候的强烈频繁变换,也正因如此,在此期间大量生物发生集群绝灭事件,种属分异度低。(4)将轨道周期结合有机碳同位素指标及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结果得出,由有机碳同位素曲线的变化可知目的层沉积期间海平面呈现由高到低再到高的趋势,这与我们之前通过轨道偏心率得出的结论一致,偏心率有小到大再到小的变化,导致气候由暖到冷再到暖,使得原始冰盖从消融到扩张再融化,对应海平面的变化;结合有机碳含量变化曲线,能够清晰看出有机质聚集规律,暖期,TOC高值,海平面上升,有机碳同位素负漂,对应着轨道偏心率周期由大到小的变化,该时期利于有机质聚集;冰期,TOC低值,海平面下降,有机碳同位素正漂,对应着轨道偏心率周期由小到大的变化,该时期不利于有机质聚集;通过对微量元素比值的频谱分析,也找寻到了米氏周期的存在,轨道周期的变化作为原始驱动力影响着有机质的富集,体现在沉积物、古氧化还原环境、地化指标等方面。

王树声[9](2018)在《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正演模拟及反演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使用脉冲中子发生器取代同位素源,降低了仪器在使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对环境和工作人员造成的污染或损害。同时,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可以获得地层中的元素含量、矿物含量,识别岩性,单独获取地层中的总有机碳、脆性指数等,在非常规油气测井解释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主要针对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的正演模拟和反演方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在正演模拟方面,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闪烁体的能谱响应特性、仪器周围非弹伽马场和俘获伽马场的时间和空间分布、非弹伽马谱和俘获伽马谱的探测深度。通过优化仪器的设计参数,提高了仪器的信噪比。研究发现:井眼屏蔽体厚度达到1.2cm,可以屏蔽掉井眼流体产生的60%的伽马噪声,硼套中10B的表面密度达到0.065g/cm2时,消除了仪器钛钢外壳产生的俘获伽马本底。在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元素含量反演方面,设计了一套适合仪器的脉冲中子发生器的工作时序,并建立了非弹谱和俘获谱的解谱流程。研究了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的数据预处理算法,试验发现双峰漂移校正比单峰漂移校正和插值漂移校正的适用性更好。提出了基于有效集算法的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元素含量反演算法,新方法考虑了产额的约束条件,并通过多次迭代得到了最优的元素产额,然后对俘获能谱和非弹能谱分别使用氧化物闭合模型和“伪俘获谱”方法获得元素的含量。通过对在简单地层模型、复杂和非常规地层模型中的正演能谱响应进行反演以及对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发现,新方法得到的元素含量的精度明显好于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反演的元素含量精度。研究了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的解释方法。获得了常见矿物的元素响应参数,提出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的地层元素测井矿物含量的反演方法。该方法为变量添加了约束条件,提高了矿物含量的反演精度。最后论述了使用地层元素测井获得地层骨架密度和渗透率、计算总有机碳TOC和脆性指数的方法。

赖洪飞[10](2018)在《西非裂谷系Termit盆地上白垩统Yogou组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认为Termit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统富油气沉积盆地之一,其上白垩统Yogou组海相泥质烃源岩被证实为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但对于该套烃源岩的发育和成因机理仍缺乏认识,制约着烃源岩的分布预测和油气资源评价。本文基于47口井的测/录井资料、24条二维地震剖面和229件泥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采用层序地层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Yogou组烃源岩在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空间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沉积-聚集过程,总结了该套烃源岩的形成机理。Termit盆地Yogou组可被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YSQ1、YSQ2和YSQ3,垂向上表现为水体不断变浅的沉积相序列,在盆地斜坡区和凹陷区,共识别出浅海陆棚相、三角洲相和滨岸相3种沉积相,划分出滨外陆棚泥岩、滨外陆棚过渡带泥岩、三角洲泥岩、滨岸泥岩和煤/炭质泥岩5种烃源岩类型。YSQ1层序主要发育滨外陆棚泥岩,分布范围基本覆盖斜坡区和凹陷区;YSQ2层序中,滨外陆棚泥岩主要分布在盆地凹陷中心,向盆地斜坡区过渡为滨外陆棚过渡带泥岩;YSQ3层序盆地斜坡和凹陷区5种烃源岩均有发育,滨外陆棚过渡带泥岩主要出现在低位体系域中,在海侵体系域中过渡为滨外陆棚泥岩,而滨岸泥岩、三角洲泥岩和煤/炭质泥岩则主要分布在高位体系域中,其中三角洲泥岩和煤/炭质泥岩以零星状分布在盆边缘附近,厚度薄且数量少,油源贡献不大。滨外陆棚泥岩和滨外陆棚过渡带泥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总有机碳含量(TOC)范围在0.59%2.76%,平均值为1.10%,干酪根类型为II2III型,正构烷烃呈“前峰型”分布,姥植比Pr/Ph<2.0,伽马蜡烷指数Ga/C30H范围为20%52%;滨岸泥岩TOC范围为0.97%12.90%,平均值为4.60%,干酪根类型为IIIII型,正构烷烃主要呈“双峰型”分布,Pr/Ph>2.0,Ga/C30H<20%。根据Yogou组不同层序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有机质沉积的古环境条件和聚集过程,建立了有机质聚集模式。发现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和陆源淡水及沉积物质的输入共同控制了Termit盆地内部水体与外界海洋的循环方式,从而控制盆地内水体的营养条件、古水深、古盐度和氧化还原性等古环境条件,最终影响沉积有机质的生源种类、数量和保存条件。西非裂谷系Termit盆地海侵时期高丰度烃源岩发育的关键因素是盆地周缘地区陆源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供给量。

二、中国科学家找到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家找到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化学学科优化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1 地球化学学科内涵及发展概况
2 地球化学申请代码的历史沿革及优化代码的重要性
    2.1 地球化学申请代码的历史沿革
    2.2 代码调整对学科资助格局的影响
    2.3 优化学科布局的重要性
3 2020年度地球化学学科申请代码调整
    3.1 现有学科申请代码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二级代码内容重叠
        3.1.2 学科布局体系不完整
        3.1.3 二级代码体量不均衡
    3.2 二级代码调整方案
        3.2.1 调整原则
        3.2.2 调整内容及特点
4 结语

(2)原油有机硫化物分子结构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有机硫化物的认知与意义
        1.1.1 有机硫化物认知发展
        1.1.2 有机硫化物的结构
    1.2 有机硫化物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1.3 有机硫化物的分析与分离方法综述
        1.3.1 有机硫化物的分析方法
        1.3.2 有机硫化物的分离方法
        1.3.3 原油有机硫化物研究现状
    1.4 文献小结
第2章 基于氧化铝和硅胶吸附剂分离石油硫醚化合物新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原油中硫醚化合物的柱色谱分离方案
        2.2.3 甲基化和FT-ICR MS分析
        2.2.4 GC-SCD和 GC-MS分析
    2.3 柴油硫醚化合物的分离—方法验证
    2.4 原油中硫醚化合物的分离
    2.5 氧化铝硅胶吸附法分离石油硫醚化合物的机理
    2.6 小结
第3章 原油有机硫化物分子结构分析方法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样品
        3.2.2 原油中硫化物的分离
        3.2.3 氧化铝柱分离实验
        3.2.4 雷尼镍脱硫实验
        3.2.5 甲基化和FT-ICR MS分析
        3.2.6 GC-SCD和 GC-MS分析
    3.3 含硫组分硫化物分子组成与分子结构分析
        3.3.1 渤海原油噻吩组分
        3.3.2 渤海原油硫醚组分
    3.4 噻吩组分的氧化铝柱分离结果
    3.5 硫醚组分的雷尼镍脱硫
    3.6 原油含硫化合物结构分析方案
    3.7 小结
第4章 新型硫化物的鉴定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四组分分离
        4.2.3 甲基化-脱甲基实验
        4.2.4 雷尼镍脱硫实验
        4.2.5 FT-ICR MS分析
        4.2.6 GC-MS分析
    4.3 结果和讨论
        4.3.1 含硫化合物分布
        4.3.2 角鲨烯衍生的硫醚类化合物
        4.3.3 类胡萝卜素衍生的硫醚类化合物
    4.4 小结
第5章 原油硫化物组成与分布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原油微蒸馏
        5.2.3 GC-SCD和 GC-MS分析
        5.2.4 中间馏分油和渣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分离
        5.2.5 甲基化和FT-ICR MS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石脑油中的有机硫化物
        5.3.2 中间馏分中的有机硫化物
        5.3.3 渣油中的有机硫化物
        5.3.4 硫化物含量与结构的整体分布
    5.4 小结
第6章 不同原油有机硫化物地化分布特征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含硫组分的分离
        6.2.3 GC-MS分析
        6.2.4 甲基化和FT-ICR MS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塔里木原油
        6.3.2 准噶尔稠油
        6.3.3 渤海原油
        6.3.4 硫醚类化合物的成因机理及地球化学意义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渤海原油硫醚甾烷类化合物质谱图
附录 B 伊拉克原油石脑油馏分硫化物定性定量分析数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简单正演模型的对称性分析
    2.1 简单模型的对称性Ⅰ:地层格架几何模型
    2.2 简单模型的对称性Ⅱ:海水锶同位素模型
第3章 复杂地学模型的对称性规则
第4章 陆架边缘三角洲层序地层模拟研究
    4.1 层序地层模式及主控因素
    4.2 地层格架正演模型
    4.3 模型对称性分析
        4.3.1 简单模型的对称性
        4.3.2 复杂模型的对称性
        4.3.3 对称性与层序解释
    4.4 实例研究:巴尔的摩峡谷海槽
    4.5 层序地层解释的多解性和对称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古温标法沉积盆地热史恢复研究
    5.1 盆地构造热事件与古温标
    5.2 正演模拟
    5.3 反演模拟
        5.3.1 盆地热史恢复的多解性
        5.3.2 热史模拟的多种方案
        5.3.3 多种方案之间的共性
    5.4 实例研究:四川盆地川中地区
    5.5 盆地热史研究的多解性和对称性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幔过渡带顶部低速层物理性质研究
    6.1 地幔过渡带顶部低速层
    6.2 研究数据
        6.2.1 地震学观测数据
        6.2.2 地震波速度计算
        6.2.3 地幔温度变化计算
    6.3 正演模拟
        6.3.1 S波参考速度
        6.3.2 部分熔融与速度降
    6.4 反演模型
        6.4.1 基于经验的估算
        6.4.2 对称性变换
        6.4.3 计算多种反演结果
        6.4.4 反演问题的端元解
    6.5 地震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对称性原理与地质学反演问题
    7.1 反演问题的对称性Ⅰ:层序地层模拟
    7.2 反演问题的对称性Ⅱ:盆地热史恢复
    7.3 反演问题的对称性Ⅲ:地震反演问题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区范围及交通地理概况
    1.3 勘查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1.4 化探信息提取
        1.4.1 背景和异常的概念
        1.4.2 背景和异常确定方法的分类
        1.4.3 异常下限的确定
    1.5 化探数据处理的两个进展
        1.5.1 稳健分析
        1.5.2 成分数据
    1.6 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6.1 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6.2 存在问题
    1.7 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1.7.1 科学问题
        1.7.2 研究思路
        1.7.3 研究内容
        1.7.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8 两点说明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
        2.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1.2 区域地层
        2.1.3 研究区主要构造及构造单元划分
        2.1.4 岩浆岩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2.2.2 区域磁场特征
    2.3 区域矿产特征及成矿区带划分
        2.3.1 区域矿产特征
        2.3.2 成矿区带划分及各带成矿规律
    2.4 小结
第三章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3.1 区域地球化学总体特征
        3.1.1 元素分布特征
        3.1.2 元素富集离散特征
        3.1.3 元素的共生组合特征
    3.2 元素的时空分布规律
        3.2.1 元素的时间分布规律
        3.2.2 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3.3 元素在各地质子区中的具体特征
        3.3.1 昆北子区元素特征
        3.3.2 昆中子区元素特征
        3.3.3 昆南子区元素特征
        3.3.4 北巴子区元素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数据处理及异常识别
    4.1 数据处理和异常识别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4.1.1 影响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的因素
    4.2 单元素数据处理及异常圈定
        4.2.1 ILR变换后数据因子分区标准化方法
        4.2.2 Aitchison距离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方法
    4.3 多元异常圈定
        4.3.1 主成分分析法
        4.3.2 马氏距离法
    4.4 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化率
        4.4.1 具体做法
        4.4.2 主要成矿元素的空间变化率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地球化学数据的靶区圈定
    5.1 思路
    5.2. 具体做法
        5.2.1 选择地球化学参数
        5.2.2 确定各地球化学参数的权重系数
        5.2.3 各地球化学参数赋值及单元格划分
    5.3 3种类型的找矿信息量及靶区圈定
        5.3.1 与基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5.3.2 与中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5.3.3 与热液型金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5.4 典型成矿远景区评述
        5.4.1 小干沟-西藏大沟成矿远景区(Y_1)
        5.4.2 五龙沟一带成矿远景区(Y_3)
        5.4.3 诺木洪郭勒一波洛斯太一带成矿远景区(Y_5)
        5.4.4 大厂一扎陵湖一带成矿远景区(Y_7)
        5.4.5 东山根一沟里一带成矿远景区(Y_8)
        5.4.6 孟可特一冬给措纳湖一带成矿远景区(Y_(10))
        5.4.7 Y_1、Y_5、Y_7、Y_8四个远景区内金矿的找矿潜力分析
    5.5 远景区找矿发现
    5.6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点
    6.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四川绵远河氮磷铅镉污染机理及废水Pb2+去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体N元素研究现状
        1.2.2 水体P元素研究现状
        1.2.3 磷矿石与磷石膏生产研究现状
        1.2.4 水体重金属离子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1.2.5 绵远河污染研究现状
    1.3 δ~(18)O示踪原理及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3.1 PO_4~(3-)氧同位素示踪原理及示踪研究现状
        1.3.2 PO_4~(3-)的δ~(18)O国外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3.3 PO_4~(3-)的δ~(18)O国内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6 创新性
    1.7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火成岩
第3章 绵远河P和N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2 水体TN(总氮)和TP(总磷)测定方法
    3.2 绵远河常规水质参数特征
    3.3 绵远河水体TN和TP测试数据
    3.4 绵远河河水N/P比与水体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
    3.5 绵远河水体氮磷环境地球化学模拟
        3.5.1 模拟原理
        3.5.2 模拟元素的确定
        3.5.3 模拟结果
    3.6 绵远河河水氮磷污染机理探究
    3.7 小结
第4章 绵远河水系沉积物Cd、Pb及P污染风险评价
    4.1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4.2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4.3 绵远河水系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4.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4.3.2 样品分析
        4.3.3 水系沉积物Pb和Cd含量特征
        4.3.4 水系沉积物Cd和Pb污染风险评价
        4.3.5 水系沉积物P污染风险评价
    4.4 绵远河Cd、Pb迁移机理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绵远河水氧同位素研究
    5.1 绵远河河水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5.1.1 氢氧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
        5.1.2 氢氧同位素示踪原理
        5.1.3 绵远河水体H、O同位素值测定及测试结果
        5.1.4 长江水系氢氧同位素特征对比分析
        5.1.5 绵远河水δ18Ow与温度的关系探究
    5.2 环境地质对绵远河水的影响
        5.2.1 pH值
        5.2.2 地层岩性
        5.2.3 水文、气候、植被以及人类活动
    5.3 小结
第6章 磷的氧同位素示踪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实验药品及器材
        6.1.2 采样点布置及样品采集过程
        6.1.3 样品中PO_4~(3-)的提取
        6.1.4 PO_4~(3-)中氧同位素值的测试
    6.2 绵远河河水PO_4~(3-)的δ~(18)O值
        6.2.1 δ~(18)O_p理论平衡值
        6.2.2 δ~(18)O_p测试值
    6.3 PO_4~(3-)氧同位素研究
        6.3.1 δ~(18)O_p理论平衡值与测试值差异
        6.3.2 微生物作用对δ~(18)O_p理论平衡值与测试值差异的影响
        6.3.3 水体TP/TN比率对δ~(18)O_p理论平衡值与测试值差异的影响
    6.4 绵远河河水P污染物来源研究
        6.4.1 δ~(18)O_p测试值与水温的关系
        6.4.2 绵远河水磷酸根δ~(18)O_p值与磷矿石δ~(18)O的关系探究
        6.4.3 绵远河P污染物来源
    6.5 小结
第7章 废水Pb~(2+)去除技术研究
    7.1 实验
        7.1.1 材料
        7.1.2 石墨烯氧化物(GO)的准备
        7.1.3 PVP/Fe_3O_4/GO、Fe_3O_4/GO和PVP/GO复合材料的制备
    7.2 间歇吸附实验
    7.3 吸附动力学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7.4.1 PVP/Fe_3O_4/GO的性质
        7.4.2 去除实验
    7.5 PVP/Fe_3O_4/GO复合材料对Pb(Ⅱ)去除动力学研究
    7.6 吸附等温线
    7.7 竞争去除的研究
    7.8 解吸和可重用性
    7.9 与其它吸附剂的比较
    7.10 废水的实际应用
    7.11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前人研究综述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2.1.1 月亮骗局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3.4.2 RNA世界假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第七章 结语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词

(7)天然水体可溶有机质分子组成与分子结构分析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可溶性有机质简介
        1.1.1 水体中可溶性有机质的来源
        1.1.2 水体中DOM的组成
        1.1.3 水体DOM分类
        1.1.4 水体中DOM的环境意义
    1.2 水体中可溶性有机物分析前处理方法概述
        1.2.1 超滤
        1.2.2 液液萃取
        1.2.3 固相萃取
        1.2.4 树脂吸附分离法
        1.2.5 色谱分离法
        1.2.6 反渗析与电渗析法
    1.3 水体中可溶性有机质表征方法
        1.3.1 波谱法
        1.3.2 质谱法
    1.4 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的DOM分子组成分析
        1.4.1 不同离子化方法
        1.4.2 不同提取方法
        1.4.3 FT-ICR MS标准方法开发
        1.4.4 不同特征仪器参数
        1.4.5 不同数据分析方法
    1.5 DOM分子结构
        1.5.1 串联质谱法
        1.5.2 化学衍生法
    1.6 文献综述小结
第2章 基于高分辨质谱的海洋DOM分子组成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样品
        2.2.2 样品准备
        2.2.3 -ESI FT-ICR MS分析
    2.3 DOM组分中的TOC分布
    2.4 亚组分DOM的分子组成
    2.5 方法适用性考察
    2.6 .小结
第3章 不同水体DOM分子结构相似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与试剂
        3.2.2 样品前处理
        3.2.3 Orbitrap MS/MSMS分析
        3.2.4 UPLC-Orbitrap MS/MSMS分析
    3.3 不同水体DOM分子组成差异
        3.3.1 不同水体DOM分子量差异
        3.3.2 不同水体DOM位于单质量点的分子组成差异
        3.3.3 不同水体DOM杂原子类型差异
    3.4 不同水体DOM串联质谱分析
        3.4.1 不同水体DOM UPLC Orbitrap MS分析
        3.4.2 不同水体DOM UPLC-Orbitrap MSMS分析
        3.4.3 不同水体DOM串联质谱单点放大图分析
        3.4.4 不同水体DOM串联质谱碎片离子范式图分析
        3.4.5 不同水体DOM串联质谱碎片统计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质谱技术的DOM分子结构分析方法开发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样品
        4.2.2 利用UPLC-Orbitrap MS表征SRFA
        4.2.3 候选化合物筛选
    4.3 实验方法
        4.3.1 方法概述
        4.3.2 利用Orbitrap MS/MS分析SRFA
        4.3.3 利用UPLC-Orbitrap MS/MSMS分析SRFA
        4.3.4 利用CFM-ID预测最佳候选化合物
    4.4 小结
第5章 天然有机质分子结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样品
        5.2.2 Orbitrap MSMS分析
        5.2.3 UPLC-Orbitrap MSMS分析
        5.2.4 候选化合物筛选
    5.3 分子组成分析
    5.4 系列单体化合物分子结构表征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旋回地层学及国外发展简史
        1.2.2 旋回地层学国内发展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
    1.5 工作量
第2章 区域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环境及勘探现状
    2.2 构造背景
        2.2.1 区域构造
        2.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区域地层
第3章 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3.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
        3.1.1 岁差(precession)
        3.1.2 斜率(obliquity)
        3.1.3 偏心率(eccentricity)
    3.2 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方法
        3.2.1 野外剖面旋回识别法
        3.2.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3 米氏周期理想模型研究
        3.3.1 序列长度
        3.3.2 数据间隔
        3.3.3 理想模型建立
    3.4 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米氏旋回研究
        3.4.1 目的段岩石地层特征
        3.4.2 Y2井五峰—龙马溪组米氏旋回研究
        3.4.3 Y1井五峰—龙马溪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3.4.4 Y3井五峰—龙马溪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小结
第4章 轨道周期控制下的生物化石地层延限
    4.1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生物地层系统
    4.2 生物种属的识别与描述
    4.3 生物地层划分
    4.4 生物带与TOC指标及米氏周期响应关系
    小结
第5章 有机质聚集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1 有机质丰度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2 古氧化还原环境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3 海平面升降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4 轨道周期调控下的有机质聚集模式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正演模拟及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层元素测井仪器的研究现状
        1.2.2 地层元素测井元素含量反演的研究进展
        1.2.3 地层元素测井矿物含量反演的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
第2章 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基础
    2.1 核物理基础
        2.1.1 脉冲中子源
        2.1.2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1.3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1.4 伽马射线探测器
    2.2 岩石物理分析基础
        2.2.1 元素与矿物
        2.2.2 元素成分分析法
        2.2.3 矿物组分分析法
    2.3 测井方法基础
        2.3.1 玻尔兹曼输运方程
        2.3.2 双球模型
        2.3.3 地层元素测井基本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正演模拟
    3.1 核测井的正演与反演
        3.1.1 正演与反演的关系
        3.1.2 常用的正反演方法
    3.2 蒙特卡罗方法
        3.2.1 蒙特卡罗方法发展简史
        3.2.2 蒙特卡罗方法在核测井中应用
    3.3 仪器正演的数值模拟
        3.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3.3.2 不同闪烁体的响应关系
        3.3.3 伽马能谱时空分布特性
        3.3.4 仪器设计参数的优化
        3.3.5 仪器探测深度研究
    3.4 元素标准谱的数值模拟
        3.4.1 获得元素的俘获标准谱
        3.4.2 获得元素的非弹标准谱
        3.4.3 计算元素的相对灵敏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元素含量反演方法
    4.1 元素含量反演算法框架
        4.1.1 提取净非弹谱和净俘获谱
        4.1.2 加权最小二乘法反演元素产额
        4.1.3 氧化物闭合模型
        4.1.4 伪俘获谱法
        4.1.5 元素测井数据处理流程
    4.2 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数据预处理
        4.2.1 数据滤波与归一化
        4.2.2 能量刻度
        4.2.3 漂移校正
        4.2.4 漂移校正的应用实例
    4.3 基于有效集方法的地层元素含量反演
        4.3.1 有效集方法概述
        4.3.2 有效集方法反演元素含量
        4.3.3 数值模拟与反演结果分析
        4.3.4 元素含量反演应用实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层元素测井矿物含量反演方法
    5.1 矿物含量反演基础
        5.1.1 常见矿物的测井响应参数
        5.1.2 基于Moore-Penrose广义逆的矿物反演
    5.2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的矿物反演
        5.2.1 序列二次规划法概述
        5.2.2 基于岩心数据的反演结果分析
        5.2.3 矿物含量反演应用实例
    5.3 地层元素测井解释方法
        5.3.1 地层基质性质
        5.3.2 总有机碳TOC的确定
        5.3.3 脆性指数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西非裂谷系Termit盆地上白垩统Yogou组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相碎屑岩层序地层学
        1.2.2 烃源岩地球化学
        1.2.3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
        1.2.4 Termit盆地白垩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盆地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及古地理背景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
    3.1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1.1 层序及体系域划分工作方案
        3.1.2 三级层序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
        3.1.3 Yogou组层序分布特征
    3.2 沉积演化特征
        3.2.1 沉积相分布特征
        3.2.2 沉积演化及主控因素
第4章 层序格架下烃源岩的空间分布特征
    4.1 基于沉积相和岩性的烃源岩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烃源岩的侧向分布特征
        4.2.2 烃源岩的平面分布特征
        4.2.3 层序-沉积体系演化对烃源岩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5章 层序格架下烃源岩的地球化学性质
    5.1 烃源岩样品地球化学性质
        5.1.1 实验样品及分布
        5.1.2 代表性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5.1.3 烃源岩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评价
    5.2 层序格架下烃源岩地球化学性质变化规律
        5.2.1 层序格架下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5.2.2 层序-沉积体系演化对烃源岩地球化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第6章 有机质沉积古环境条件及聚集模式
    6.1 有机质的来源
        6.1.1 烃源岩有机质母质来源
        6.1.2 层序-沉积体系演化对有机质输入的控制作用
    6.2 有机质沉积的古环境条件
        6.2.1 古地理背景及沉积体系
        6.2.2 古气候条件
        6.2.3 古水深条件
        6.2.4 古盐度条件
        6.2.5 底水界面氧化还原条件
    6.3 有机质聚集模式
        6.3.1 YSQ1 沉积时期有机质聚集模式
        6.3.2 YSQ2 沉积时期有机质聚集模式
        6.3.3 YSQ3 沉积时期有机质聚集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Termit盆地Yogou组泥岩样品地球化学分析数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中国科学家找到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化学学科优化布局[J]. 李薇,张海东. 科学通报, 2021(02)
  • [2]原油有机硫化物分子结构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D]. 吴建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研究[D]. 肖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4]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D]. 耿国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5]四川绵远河氮磷铅镉污染机理及废水Pb2+去除技术研究[D]. 杨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天然水体可溶有机质分子组成与分子结构分析方法与应用[D]. 李利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8]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D]. 郎君.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9]脉冲中子地层元素测井正演模拟及反演方法研究[D]. 王树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西非裂谷系Termit盆地上白垩统Yogou组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D]. 赖洪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标签:;  ;  ;  

中国科学家发现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