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外贝加尔湖中上侏罗统矿床孢粉学特征

东外贝加尔湖中上侏罗统矿床孢粉学特征

一、Paly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and Upper Jurassic deposits in East Transbaikalye(论文文献综述)

张超[1](2020)在《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文中研究说明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于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构成贯穿东北及邻区的北东向岩浆活动带的一部分。目前关于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的构造演化还存在争议,主要是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对大兴安岭地区影响的时空范围没有统一的认识。然而,研究区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和古太平洋俯冲带皆相距较远,是研究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远程效应转换的理想区域。因此本文对研究区晚中生代岩浆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探讨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格架、时空分布、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结合东北地区盆地演化、断裂活动以及晚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揭示了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本文以“时代+岩性”的划分方式对火山岩进行年代划分,结合研究区内的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及已发表的测年数据,可将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划分为三期:晚侏罗世(峰期为154Ma)、早白垩世早期(峰期为140Ma、130Ma)和早白垩世晚期(峰期为125Ma)。而且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之间岩浆活动存在短暂的间断(或变弱),同时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强度显着增强。晚侏罗世侵入岩包括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以及少量花岗斑岩,其中花岗闪长岩为I型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斑岩为A型花岗岩,侵入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3.111.6之间,TDM2年龄值为586Ma1369Ma。同期酸性火山岩是由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组成,其中新民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416TW16,164Ma)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流纹岩(16TW02,162Ma)属于高分异I型流纹岩,而其它酸性火山岩均属于A型流纹岩,火山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0.712.1之间,TDM2年龄值为5491714Ma。以上特征表明岩浆岩的原始岩浆应为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所形成。自额尔古纳地块向南到兴安地块北部、大兴安岭中段,早-中侏罗世钙碱性系列岩石的成岩年龄和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成矿年龄逐渐变小,表明早侏罗世岩浆作用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东南向俯冲所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有关。中侏罗世S型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与C型埃达克质岩石的发现,以及同期的变质事件和翼北-辽西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事件,与蒙古-鄂霍茨克洋西部(东经120°以西)―剪刀‖式碰撞闭合有关。晚侏罗世时期大兴安岭南段岩浆岩在构造判别图解中均落入后碰撞花岗岩中,早期以I型花岗岩、高分异I型流纹岩和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中晚期为A型花岗岩/流纹岩,暗示晚侏罗世早期岩浆岩形成于地壳坍塌起始阶段的加厚背景下,处于挤压向伸展转换的阶段,晚侏罗世中晚期进入全面伸展阶段的拉张环境,表明大兴安岭南段岩浆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东部(东经120°以东)南向俯冲过程中,俯冲板片后撤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早白垩世早期侵入岩的岩石组合包括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DRT和BBS二长花岗岩属于I型花岗岩,锆石εHf(t)值分别为-1.63.1、-11.72.6,TDM2年龄值分别为918Ma1776Ma、1385Ma2678Ma,说明岩浆应起源于新增生下部陆壳的部分熔融。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为埃达克质岩石,Mg#值和Mg O含量较低,锆石εHf(t)值分别为-2.35.8、3.08.3,TDM2年龄值分别为565900Ma、868Ma1355Ma,表明岩浆起源于地壳加厚过程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环境中。同期中-中酸性火山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弧火山岩的特征,锆石εHf(t)值介于-11.613.0之间,是遭受俯冲流体或熔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上升的过程中有古老陆壳物质混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中。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中存在古老的捕获锆石以及负εHf(t)值,说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有少量古老地壳物质混染,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古老地壳物质的存在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岩浆的Sr-Nd-Pb同位素特征暗示了地幔源区遭受俯冲流体交代,与区域上同期发育的构造事件共同表明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的平板俯冲作用有关。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包括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花岗斑岩,该期侵入岩属于A型花岗岩和高分异I型花岗岩,同期酸性火山岩是由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组成,具有A型流纹岩的特征,锆石εHf(t)值分别为-4.68.6和-0.110.2,TDM2年龄值分别为842Ma2035Ma、692Ma1634Ma,说明原始岩浆应起源于新增生下部陆壳的部分熔融。以上特征共同揭示了区域性伸展环境的存在,这也得到了区域上广泛发育的A型花岗岩、变质核杂岩和裂谷盆地的支持。结合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晚期的峰值年龄与松辽盆地及以东的地区岩浆活动的峰值年龄有明显的差异,该期岩浆事件在大兴安岭地区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变新的演化规律,这与松辽盆地及以东地区由东向西逐渐年轻的变化规律有所区别,结合地球物理资料,表明大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形成主要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坍塌后软流圈大规模上涌和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有关,研究区早白垩世晚期(125Ma)的岩浆活动主要与后者相联系。综上所述,本文初步总结了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的时空变化过程:晚二叠世-三叠世时期,蒙古-鄂霍茨克洋东南向俯冲使兴安地块北部与额尔古纳地块形成活动大陆边缘弧;晚三叠世-中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呈―剪刀‖式闭合,俯冲洋壳的影响范围持续向东南迁移;中侏罗世晚期影响到大兴安岭南段;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西侧完成闭合,俯冲带沿缝合带向北东方向迁移过程中俯冲板片随之后撤,导致大兴安岭和华北地台北缘形成弧后伸展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快速闭合驱动大洋板片向南发生平板俯冲,俯冲洋壳到达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晚期,蒙古-鄂霍茨克洋完成最终闭合后,俯冲洋壳由南至北逐渐坍塌,使大兴安岭与华北板块北缘地区处于伸展背景。

刘兵[2](2014)在《大兴安岭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地区发育的晚古生代海相沉积建造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寻找海相油气勘探新区新领域最有前景的区域,对晚古生代海相沉积建造油气资源的评价必须考虑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因此本论文紧密围绕与东北地区油气勘探新领域研究有关的区域构造格架和构造演化研究,通过对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地区晚古生代地层沉积特征、构造特征、岩相-古地理特征以及年代学的研究来讨论大兴安岭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为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海相沉积建造形成背景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大兴安岭地区包括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嫩地块(简称北部地块群),以贺根山-嫩江-黑河缝合带为界,西北部主要包括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归属为兴安地层区,该区晚古生代地层多呈北北东向展布,主要包括下-中泥盆统泥鳅河组、中-上泥盆统大民山组、上泥盆统安格尔音乌拉组、下石炭统红水泉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宝力高庙组、中二叠统哲斯组、上二叠统林西组、下三叠统老龙头组;贺根山-嫩江-黑河缝合带东南部松嫩地块归属为内蒙古草原地层区,该区的上古生界自下而上有上志留统-下泥盆统西别河组、上石炭统本巴图组、上石炭-下二叠统阿木山组、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下二叠统大石寨组、中二叠统哲斯组、上二叠统林西组、下三叠统老龙头组。根据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嫩地块晚古生代地层对比及地层特征分析,初步将大兴安岭地区划分为三个构造层:泥盆纪-早石炭世构造层、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构造层、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构造层。泥盆纪-早石炭世海相沉积与下伏志留纪浅海相沉积为连续沉积,与上覆晚石炭世沉积为不整合关系;晚石炭世沉积明显具有北部为陆相、南部为海相的沉积特征;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为陆相沉积。野外构造特征显示,大兴安岭地区泥盆纪-早石炭世构造应力场为NW-SE向挤压,构造样式主要为宽缓的褶皱;晚石炭纪-中二叠世构造应力场表现为NW-SE向拉张,总体表现为宽缓的褶皱,局部劈理发育;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为近S-N向的挤压构造应力场,研究区南部构造置换十分强烈,片理发育,紧闭褶皱发育,北部变形较弱,变形为宽缓褶皱变形,总体表现为南强北弱。早石炭世古地理格局呈现南陆北海的构造格局,沉积中心主要分布于海拉尔伊敏和额尔古纳一带;晚石炭世构造沉积环境与早石炭世截然不同,以贺根山-嫩江-黑河一线为界呈现南海北陆的构造格局,其重要特征是整个大兴安岭地区隆升为古陆,标志着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嫩地块统一盖层的形成;早二叠世继承了南海北陆的构造格局,主要出露地层为海相的大石寨组和陆相的宝力高庙组;中二叠世的沉积环境更为明显地继承了早二叠世的构造古地理格局,但火山活动明显减弱,海盆地进一步加深,反映出盆地进入了整体沉降演化阶段,沉积中心的南界大致沿林西-扎鲁特旗一线,北界沿霍林郭勒-突泉一线,中二叠世海盆地呈北部较窄,向南敞开喇叭状,其南界大致在西拉木伦河沿线;晚二叠世沉积古地理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大兴安岭地区整体由海相转变为陆相沉积,基本上沿着中二叠世海相盆地沉积中心形成了一个近东西向的陆相沉积中心。综合研究区晚古生代地层沉积特征、构造特征、岩相-古地理特征以及碎屑锆石U-Pb测年结果,将大兴安岭地区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1)内蒙东部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于寒武纪时期沿新林-喜桂图缝合带完成拼合,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之间发育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沟-弧-盆体系,可能表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东部边界为活动陆缘演化阶段,其缝合带位置沿贺根山-嫩江-黑河一线展布,于早石炭末完成拼合,形成统一的“北部地块群”;(2)晚石炭世进入碰撞后伸展阶段,一直延续到中二叠世;(3)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为“北部地块群”与华北板块碰撞拼贴阶段,最终缝合带应为西拉木伦河缝合带,此后转入陆内演化阶段,此次汇聚作用的构造响应主体表现为研究区南部发育EW向展布的相对紧闭的褶皱和逆冲断裂构造。

陶刚[3](2014)在《西藏改则东地区唢呐湖组湖相喷流岩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当今地质学科前沿研究领域热点之一的喷流岩(热水沉积岩)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重视,但是涉及湖相喷流岩的研究成果较少,西藏改则东新近系唢呐湖组发育的湖相喷流岩已得到区域地质调查专家的认可,可作为新颖研究素材。本论文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西藏1:5万改则东地区(I45E021002,I45E021003,I45E021004,I45E022002)4幅区调”的资助,在总结对比国内外喷流岩(包括海相和陆相)最新研究理论和成果、结合唢呐湖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采用岩石学、矿物学鉴定技术结合地球化学分析,包括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测试数据,对唢呐湖组湖相喷流岩进行系统研究,获得以下结论和成果:1)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将唢呐湖组分为三段:一段为砖红色砾岩。成份以灰岩为主;二段以钙质泥岩、泥灰岩夹砂质细砾岩。泥灰岩中常见有石英颗粒,层面见有植物叶片,叶片经鉴定为光叶山栎Quercus pseudosemicarpifolia。三段为褐红色含砾泥质砂岩与砾岩,砾石以灰岩为主,偶有硅质岩砾石。总体来看该地层单位的岩石胶结程度较差,多为弱固结。其岩石特征表明唢呐湖组主要为一套湖相沉积。通过搜索和对比前人资料认为唢呐湖组的时代为早中新世—早更新世。唢呐湖组岩石序列为粗碎屑岩—碳酸盐岩—粗碎屑岩,粒度由粗—细—粗的变化,气候以干旱炎热—温暖湿润—干旱炎热变化为主。代表了沉积环境以河流相—湖泊相—河流相的演化过程。其中伴随着唢呐湖组二段的热液成岩作用。2)对唢呐湖湖相喷流岩矿物学分析中识别出蛋白石、玉髓、石英、白云石及少量金属矿物等4种不同热水矿物组合类型。其中蛋白石均质胶体,呈不规则状、椭圆状;玉髓呈梳状、纤维状结合体分布于石英、蛋白石周围;石英显微晶质状,呈不规则网脉状充填在喷流岩裂缝中,皮壳状构造分布在重结晶石英周围,由多期沉淀形成,代表着中低温热液环境。喷流岩野外露头可见热液通道、硅化脉穿插泥灰岩、硅质胶结角砾状等热液沉积构造,唢呐湖组喷流岩组合为硅质岩、泥灰岩、石英岩、白云岩等以硅质岩—碳酸盐岩组合为特征。3)唢呐湖组喷流岩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δ18O平均值为-15.2‰,δ13C平均值为-3.79‰,通过分析结果得出唢呐湖组沉积时期处于相对开放湖泊环境,并利用δ18O数值和经验公式得出热水矿物形成时温度相对较高,属于热水沉积成因,成岩温度为92.10℃,属于中低温热液—“白烟型”喷流岩。4)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可见Li、Sc、Rb、Hf、Cd、In、Cs、Pb、Bi等元素含量较低。由微量元素蛛网图可见,样品保持良好一致性,呈平行分布,样品均具有明显的Ba、U、Sr、Zr、Sm富集及Th和Nb的亏损,喷流岩中Ba、U、Sr、Zr、Sm的富集表现出热水沉积成因特征,同时证明本区有深源物质参与了成岩作用,本区喷流岩的U/Th比值平均为19.35,表现出热水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U/Th、V/Cr和V/Sr比值三者整体上反映了成岩环境为缺氧的沉积环境。样品Co/Ni比值为0.23,进一步证实热水沉积建造。样品中Sr含量较高,推断湖底热液活动影响Sr的含量。5)稀土元素分析研究结果可见ΣREE平均值为11.11×10-6,具备ΣLREE>ΣHREE的热水沉积建造特点,稀土元素配分图表现出弱负Ce异常和正Eu异常,Y/Ho和负Ce异常反映热液流体的还原性,Ba与δEu的正相关性表明二者同步富集,正Eu异常直接代表热液沉积建造,同时指示湖底热液具备较强还原性。6)唢呐湖组湖相“白烟型”喷流岩可划分为产于喷流岩口内的角砾型喷流岩、脉状充填型喷流岩、发育于主喷流口及分支喷流口附近相对封闭的热卤水池的碎屑状热水沉积岩、远离喷流口的区域扩散型热水沉积岩4种类型。7)研究区唢呐湖组“白烟型”喷流岩样品Ba元素与δEu之间有明显正的相关性,Ba和Eu的同步富集,Ba元素是来自深源的元素,结合石坪顶组火山岩中成矿物质属于地幔和地壳混合来源的结论,总体上说明研究区的热液属于外源流体中盆外幔壳混合来源。8)建立了唢呐湖组湖相“白烟型”喷流岩沉积模式:研究区唢呐湖组喷流岩形成过程为:唢呐湖组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形成后,在青藏高原隆升大背景下,受到区域上新生代断裂构造的影响,湖底发生热液溢出,这些中低温热液喷流活动对碳酸盐岩的影响和改造,形成唢呐湖组一套硅质岩-碳酸盐岩组合特征的喷流岩。硅化泥灰岩形成与热液“侵位”对围岩的交代改造以及沿通道运移过程中对围岩的交代改造相关;硅质胶结角砾状泥灰岩的形成为热液上侵对围岩破坏改造的结果,形成于主要热液通道中;弱硅化泥灰岩脉体形成于分支热液通道,与主通道相比对围岩的破坏和改造相对较弱,硅化现象在区域上不稳定分布说明岩石的硅化非区域性的硅化成因,属于“点状”发生的硅化事件。

张维[4](2013)在《三水盆地陆内裂谷火山活动特征与南海早期演化》文中提出摘要:三水盆地是中国东部地区距离南海最近的中新生代盆地之一,盆地岩浆活动频繁,根据前人研究成果,从早白垩世白鹤洞组至始新世华涌组共有13期火山喷发,无论延续时间还是喷发规模均为南海北缘各沉积盆地之最。早新生代以来的盆地火山记录,一般被认为板内裂谷成因,与渐新世的南海开张应存在某种联系。本文利用在三水地区走马营、黎边山、紫洞、王借岗等地采集的粗面岩、玄武岩和流纹岩样品,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地质年代学分析,研究该盆地在始新世期间火山喷发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南海早期演化间的关联。经研究,三水盆地始新世各类火山岩均呈板内深源性质,具备红海热点喷发式典型特征,说明地幔上涌曾是南海北部陆缘破裂的基本方式。早始新世(约53Ma)粗面岩在盆地火山演化体系中占有突出地位,它具备部分HFSE(Nb、Ta、Zr、Hf等)、LILE的富集和明显的Sr、Ba、Eu负异常,加之较高的Nd同位素比值(0.512790.51293)和较低的Sr同位素比值(0.704610.71088),与红海裂谷体系粗面岩特征高度相似但在火山组合内部的比例上远远超越红海。在年代厘定基础上,早先被认为时代与性质彼此相当的王借岗玄武岩和紫洞玄武岩得到重新认识:前者形成于中始新世(约53Ma),以富含橄榄石斑晶和贫Si为主要特色,与上述粗面岩构成陆内裂谷阶段火山活动鼎盛期的强碱性-碱性岩浆组合;后者形成于晚始新世末期(约36Ma),具体表现为指示陆内裂谷演化达到成熟阶段的拉斑玄武岩。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走马营粗面岩、王借岗玄武岩、紫洞玄武岩、黎边山流纹岩为代表的三水盆地早新生代火山岩同为陆内裂谷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它们来自DM与EMI两个端元混合的同一源区,岩浆产生于软流圈地幔甚至更深的部位,指示南海最初诞生于地幔上涌的主动裂谷作用。(2)粗面岩系研究区陆内裂谷阶段的代表性岩石,为幔源岩浆结晶分异成因,表明南海北缘陆内裂谷阶段的演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3)研究区新生代玄武岩的性质及其发育的时间顺序符合陆内裂谷岩浆体系演化的基本模式。其中,最后一期喷发的晚始新世拉斑玄武岩反映陆内裂谷演化至成熟阶段,其碱性成分的消失可能代表南海海盆打开的前兆。。(4)南海早期演化具备与红海相似的构造背景,但在晚始新世(41-36Ma)后火山活动明显受到抑制,表明南海海盆扩张时热点因素消亡殆尽,这一现象可能与周边区域动力学因素对南海地区的压迫有关。

李臻[5](2012)在《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因其地表具有丰富的油气苗显示,故历来为石油地质工作者重视。但南缘地区紧邻北天山,受天山隆升挤压作用的长期影响,该区域内构造形态普遍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其中尤以紧邻山前的齐古断褶带构造形态最为复杂。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构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广泛调研天山山体演化、区域地层发育、地表水系变更、地震资料解释、石油地质条件评价等资料的基础上,以地球胀缩、理论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区域内地面地质详查资料、关键地震剖面解释成果、钻井试油资料、研究区头屯河标准地层剖面、齐古构造研究资料首先研究了齐古断褶带的主要构造特征,包括广泛分布的构造挠褶、垂向上明显的构造分层现象、捩断裂的地表特征、构造滑脱面的特征及滑脱机理、不整合、磨拉石建造及其物源特征以及常常被石油地质工作者所忽视的河流阶地。其中捩断裂的研究结果为解释昌吉半背斜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构造滑脱面滑脱机理的分析为我们厘清齐古断褶带复杂构造成因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不整合、河流阶地特征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天山山体演化对齐古断褶带构造变动的影响。对齐古断褶带构造特征的研究使我们对区域内典型的构造现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厘清齐古断褶带的构造演化特征,我们运用地球胀缩理论对喜马拉雅期天山山体的演化进行了阶段划分,结果表明,天山隆升是地球处于收缩状态所导致,根据时间的先后关系可依次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中新世晚期的天山初步隆升阶段;早更新世的侧向挤压褶皱阶段;中更新世的大型断褶滑覆阶段和晚更新世的天山隆升调节阶段。结合天山隆升阶段的划分结果,以研究区关键地震剖面(N8626)所揭示的上新统独山子组角度不整合现象、头屯河—郝家沟标准地层剖面以及两套构造滑脱层为主要依据,我们将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根据国际地层委员会所公布的2008版最新国际地层年代表对每个阶段在地史上的时间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厘定。结果表明齐古断褶带演化分为四期进行,分别为中新世晚期的掀斜阶段(约5.332Ma)、早中新世的断褶阶段(约2.590~0.781)、滑脱阶段(约0.126Ma)和楔入阶段(约0.0117Ma),并且以上四个阶段与晚期天山演化的四个阶段在时间上对应一致。构造演化研究成果最终将用于指导油气资源勘探,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丰富的地表油气苗显示及部分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实践已经证明盆地南缘具有整带含油的特点,对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分析结果认为齐古断褶带油气成藏条件较好,具备形成大型油气藏的物质条件,同时南缘地区三排构造带由于其构造演化模式的根本不同其油气成藏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都体现出了油气成藏的多源性、多期次性及复杂性。综合评价指出了下步有利勘探目标,为齐古断褶带的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牛刚[6](2012)在《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中侏罗世夏里组沉积相、米级沉积旋回及气候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巨型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段,夹持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和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之间,是我国第二大海相沉积盆地,也是高原最具找油气的前景地区。由于侏罗系羌塘海相盆地位于新特提斯海域东段,与中亚卡拉库姆侏罗纪巨型钾盐盆地并列于特提斯海的北缘,两者构造背景基本相同。但是羌塘盆地研究程度较低,是否具有与卡拉库姆盆地相似的成钾条件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点通过对羌塘盆地雁石坪剖面含膏盐夏里组地层学、沉积学和气候代用指标分析,主要取得如下认识和成果:1.通过对夏里组地层学、沉积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研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雁石坪地区夏里组属潮坪环境沉积产物,进一步划分为潮下、潮间(低潮坪、中潮坪、高潮泥坪)和潮上带三个亚相。2.雁石坪地区夏里组形成了152个米级旋回,分为碎屑岩型和碎屑岩-碳酸盐岩型,其中碎屑岩型旋回划分出12种类型,碎屑岩-碳酸盐岩型划分出6种类型,具有潮汐的“正粒序”特征。3.根据硫酸根离子和碳酸钙含量变化特征,推断中侏罗世夏里组时期气候由湿润逐渐转变为半干旱、最后为干旱的变化特征。4.通过对夏里组沉积物CaCO3曲线频谱分析,频率包括0.0081、0.027、0.063、0.214所对应的波长123、37.04、16.13、4.76之比(1:0.301:0.129:0.039)与偏心率周期400ka和123ka、倾斜率周期50.6ka、岁差周期17.6ka之间的比值(1:0.308:0.127:0.044)相等或近似,即它们之间的比值与米兰科维奇旋回周期比值之间存在着很好的对应关系,说明研究区气候周期变化受米兰科维奇旋回控制。上述研究成果对羌塘盆地侏罗纪油气资源和成钾条件的研究以及资源远景评价具重要的参考价值。

邱欣卫[7](2011)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处于我国东西南北四大不同构造域活动影响的复合部位,西跨南北构造带。不同构造域和多种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复合、叠加及其与时彼此消长变化,形成了极为复杂的盆地演化-改造历史。盆地中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富烃凹陷的形成与秦岭碰撞造山过程在时间上彼此呼应,空间上毗邻共存,对该凹陷发育环境和沉积特征的深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该区的盆山耦合关系,揭示富烃凹陷形成的动力学环境。本文以沉积盆地“整体、动态、综合”的研究思路为指导,在大量野外剖面考察和岩芯观察、多种岩矿、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和地球物理等第一性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沉积学、构造地质学、油气地质与勘探等研究成果和资料,对富烃凹陷湖盆底形特征、优质烃源岩和与其伴生的多种事件沉积岩和生物化石等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富烃凹陷主要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大量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优质烃源岩富含黄铁矿,形成于深湖-半深湖相还原环境。优质烃源岩具有两个显着特征,其一是铀元素富集。富铀烃源岩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缺氧的沉积环境、丰富的铀源、高含量的有机质及胶磷矿等共同促使了铀元素的富集;丰富的铀元素可能主要来自于火山灰、深部热液物质。优质烃源岩另一重要特征是与多层火山灰沉积物互层。延长组火山灰沉积物包括有空降型和水携型两种成因机制,平面上表现为整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由南西至北东方向火山灰沉积物厚度逐渐变薄、层数逐渐表少、粒度逐渐变细;大地构造环境判识图解说明其可能源于火山弧钙碱性岩浆源区;盆地外西南方向西秦岭天水地区印支期流纹岩可能是火山灰沉积物的源区之一;火山灰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可能导致了藻类勃发,提高了湖盆原始生产力,有利于形成富有机质层,对延长期富烃凹陷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在众多野外剖面考察和岩芯观察的基础上,综合最新沉积相研究资料,分析了延长期湖岸线和深湖区演化特征,指出受秦岭造山过程的影响,延长期存在两次重要的沉积中心迁移。通过氧化-还原环境判识指标U/Th值及与GR关系,计算了优质烃源岩形成期的古水深,最大深度为100m左右,位于华池-白豹附近。恢复了长7优质烃源岩发育期湖盆底形结构,结果表明湖盆整体为北东缓、西南陡,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并向南东方向开口的特征。湖盆充填类型分析表明,长73深湖相亚组合发育的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除与构造沉降幅度大导致可容空间较大以外,还可能与火山灰沉积和深部热液物质的输入关系密切。在富烃凹陷内的露头剖面和岩芯中发现有众多延长期同沉积变形构造及其活动遗迹。通过详细分析震积岩、浊积岩和软沉积局部变形的特征、分布和形成机制,指出富烃凹陷发育期构造活动明显,并总体受秦岭造山过程制约。优质烃源岩、火山灰沉积物、震积岩、浊积岩纵、横向和平面上耦合共存,相互影响,形成于统一的动力学背景。众多与优质烃源岩互层或共存的岩石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铂族元素以及石油微量元素分析表明,富烃凹陷存在众多深部热流体活动的证据。这与该区受秦岭造山过程影响,基底断裂发生裂开-闭合的间歇式往复活动有关。盆地中南部富烃凹陷沉降幅度大,为较深-深湖区,且与盆地的热异常区、壳内高导层发育区分布相一致,在发育时间和分布位置上与秦岭造山过程有明显的耦合响应关系。深部作用活跃区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38°N构造带和凹陷沉降幅度最大且存在热异常区,说明延长期富烃凹陷形成于深部作用活跃的背景。通过详细的野外考察,综合沉积学、岩石矿物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研究表明,构造活动性明显、深部作用活跃可能是子洲双壳类动物勃发并集群死亡的主要原因。这对揭示延长期富烃凹陷的形成环境有重要启迪。综合磁异常和深部岩石圈结构资料,结合延长期富烃凹陷保留的众多特殊地质现象,依据延长期原始盆地面貌和盆山耦合关系,认为素以稳定着称的延长期富烃凹陷形成于受秦岭造山过程深、浅部耦合控制,构造活动性明显,深部作用活跃的动力学背景。

卢苗安[8](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着,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着。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王冠民[9](2005)在《古气候变化对湖相高频旋回泥岩和页岩的沉积控制 ——以济阳坳陷古近系为例》文中指出济阳坳陷古近系发育多种湖相泥岩、页岩和泥灰(云)岩,包括黑页岩、富有机质纹层页岩、钙质纹层页岩、灰色钙质页岩、灰色页岩、纹层状泥灰(云)岩以及从灰黑到紫红的各种颜色的钙质、云质、碳质和粉砂质泥岩。这些泥岩和页岩在湖相高频旋回中的变化相当复杂。通过对高频沉积旋回的频谱分析和古气候变化对比表明,天文周期引发的气候变化是控制高频旋回沉积作用的主要机制。本论文以古气候变化为线索,对17口井69个湖相高频旋回的403块样品所代表的沉积环境信息进行进行分析统计和对比,认为在一定的古盐度和物源距离等沉积背景下,古气候变化通过控制古湖泊有机质、碳酸盐、粘土之间的沉积比例和湖水的分层性来进一步控制泥岩和页岩的发育和类型。济阳坳陷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期属于古季风气候带,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古湖水加深,分层性增强,浮游生物的古生产力降低,隐晶碳酸盐的沉淀速率变小,粘土沉积速率加快,还原性一定程度上有所加强,有利于黑页岩、油页岩和暗色泥岩的形成:而相对干冷气候下,古湖水变浅,分层性减弱,浮游生物的古生产力增高,隐晶碳酸盐的沉积速率变大,粘土的沉积速率减慢,有利于钙质页岩、钙质纹层页岩、钙质泥岩、泥灰(云)岩甚至纹层状碳酸盐岩、灰(白云)岩的发育。

二、Paly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and Upper Jurassic deposits in East Transbaikaly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aly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and Upper Jurassic deposits in East Transbaikalye(论文提纲范文)

(1)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岩浆岩的研究现状
        1.1.2 中亚造山带东段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1.3 大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思路
        1.2.2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1.3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与构造单元划分
        2.1.1 东北地区构造格局
        2.1.2 大兴安岭构造单元划分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断裂构造
        2.2.3 区域岩浆岩
        2.2.4 区域矿产
第3章 晚中生代岩浆岩地质特征与岩石学特征
    3.1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地质特征
    3.2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
第4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格架及其时空分布
    4.1 分析方法
    4.2 定年结果
        4.2.1 研究区晚中生代侵入岩的定年结果
        4.2.2 研究区晚中生代火山岩的定年结果
    4.3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期次
        4.3.1 晚侏罗世岩浆岩岩石组合及其空间分布
        4.3.2 早白垩世早期火成岩岩石组合及空间分布
        4.3.3 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岩石组合及空间分布
第5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
    5.1 分析方法
        5.1.1 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5.1.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
    5.2 晚侏罗世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5.2.1 主量和微量元素
        5.2.2 锆石Hf同位素
    5.3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5.3.1 ~140Ma岩浆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
        5.3.2 ~140Ma岩浆岩的锆石Hf同位素
        5.3.3 ~130Ma岩浆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
        5.3.4 ~130Ma岩浆岩的锆石Hf同位素
    5.4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5.4.1 主量和微量元素
        5.4.2 锆石Hf同位素
第6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6.1 晚侏罗世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6.1.1 晚侏罗世侵入岩岩石成因
        6.1.2 晚侏罗世火山岩岩石成因
    6.2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6.2.1 ~140Ma侵入岩岩石成因
        6.2.2 ~130Ma侵入岩岩石成因
        6.2.3 ~140Ma火山岩岩石成因
        6.2.4 ~130Ma火山岩岩石成因
    6.3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6.3.1 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的岩石成因
        6.3.2 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岩石成因
    6.4 大兴安岭南段的陆壳增生
        6.4.1 大兴安岭南段陆壳的多样性
        6.4.2 大兴安岭南段陆壳的不均一性:锆石Hf同位素证据
第7章 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7.1 晚侏罗世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7.2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7.3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7.4 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7.4.1 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引起的弧后伸展)
        7.4.2 早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的平板俯冲作用)
        7.4.3 早白垩世晚期(伸展环境)
第8章 结论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大兴安岭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东北地块群的基底和亲缘性
        0.2.2 古生代岩浆岩时空分布及构造意义
        0.2.3 各地块间的拼合及其与华北板块的关系
    0.3 具体研究内容
    0.4 技术路线
    0.5 选题的可行性分析
    0.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1章 研究基础地质概况
    1.1 研究区区域构造背景
        1.1.1 构造单元
        1.1.2 主要构造带
    1.2 研究区区域地层特征
        1.2.1 内蒙古草原地层区的上古生界
        1.2.2 兴安地层区的上古生界
        1.2.3 研究区构造层划分
第2章 研究区上古生界构造特征
    2.1 泥盆系-下石炭统构造特征
        2.1.1 泥盆系构造变形特征
        2.1.2 下石炭统构造变形特征
    2.2 上石炭统-中二叠统构造变形特征
    2.3 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构造变形特征
第3章 研究区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
    3.1 早石炭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3.2 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3.3 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4章 大兴安岭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
    4.1 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东缘晚古生代构造性质
        4.1.1 研究区泥盆纪-早石炭世构造背景
        4.1.2 晚石炭世构造背景
        4.1.3 “北部地块群”的形成
    4.2 北部地块群南缘晚古生代末构造性质
        4.2.1 前人的研究基础
        4.2.2 中-晚二叠世砂岩碎屑锆石 U-Pb 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4.2.3 早三叠世砂岩碎屑锆石 U-Pb 年龄的地质意义
        4.2.4 北部地块群南缘构造演化
    4.3 大兴安岭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西藏改则东地区唢呐湖组湖相喷流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基础地质研究现状
        1.2.2 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研究现状
        1.2.3 喷流岩的定义
        1.2.4 国内外喷流岩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层
        2.2.1 日土-改则地层区
        2.2.2 南羌塘地层区
    2.3 区域构造
        2.3.1 构造单元
        2.3.2 新构造特征
第3章 地层及沉积相分析
    3.1 唢呐湖组划分沿革和分布
    3.2 唢呐湖组剖面
        3.2.1 分布与剖面列述
        3.2.2 岩石地层综述
        3.2.3 唢呐湖组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3.3 唢呐湖组沉积相
第4章 喷流岩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
    4.1 喷流岩岩石学特征
        4.1.1 野外露头
        4.1.2 岩石学特征
        4.1.3 热液沉积构造
    4.2 喷流岩矿物学特征
    4.3 小结
第5章 喷流岩地球化学特征
    5.1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1.1 研究进展
        5.1.2 测试与分析结果
        5.1.3 分析结果讨论
    5.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1 基本化学特征及研究进展
        5.2.2 采样及分析方法
        5.2.3 分析结果及讨论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1 基本化学特征及研究进展
        5.3.2 测试与分析结果
        5.3.3 稀土元素总量与配分模式
        5.3.4 Eu异常和Ce异常
        5.3.5 小结
第6章 唢呐湖组湖相喷流岩成因探讨
    6.1 唢呐湖组湖相喷流岩类型划分
    6.2 湖底热液流体来源
    6.3 湖相热水沉积岩的成因机理
    6.4 喷流岩沉积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图版说明
图版

(4)三水盆地陆内裂谷火山活动特征与南海早期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大陆裂谷研究现状
        1.1.2 关于三水盆地的研究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3 技术路线
        1.2.4 工作量小结
        1.2.5 创新点
2 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
    2.1 三水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岩浆活动
        2.1.1 区域地质概况
        2.1.2 地层
        2.1.3 火山活动
    2.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分析
3 三水盆地火山序列及其在新生代的演化特征分析
    3.1 火山喷发序列
    3.2 新生代火山岩年代学、岩石学厘定
        3.2.1 火山岩岩性分析
        3.2.2 华涌组火山喷发时间
        3.2.3 盆地火山活动起止时间
4 粗面岩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4.1 粗面岩的形成环境及分类
    4.2 三水盆地粗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4.3 三水盆地的粗面岩喷发的指示意义
    4.4 小结
5 玄武岩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5.1 三水盆地玄武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
    5.2 碱性玄武岩与大陆拉斑玄武岩
    5.3 两类玄武岩的构造意义
    5.4 小结
6 三水盆地早新生代陆内裂谷环境与南海早期演化
    6.1 三水盆地早新生代陆内裂谷环境
    6.2 三水盆地火山活动与南海开裂
    6.3 地壳拉伸环境对火山活动的抑制效果
    6.4 南海扩张停止后的火山活动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开发历程与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基底特征
        2.1.3 构造单元划分
    2.2 构造
        2.2.1 构造特征
        2.2.2 构造发展简史
    2.3 地层
        2.3.1 上古生界
        2.3.2 中生界
        2.3.3 新生界
    2.4 沉积特征
    2.5 烃源岩特征
    2.6 储集层特征
    2.7 盖层特征
第3章 齐古断褶带构造特征
    3.1 基本构造特征
        3.1.1 构造挠褶广泛分布
        3.1.2 构造分层结构
        3.1.3 捩断裂现象
        3.1.4 构造滑脱面特征分析
        3.1.5 单斜体地面地质特征
        3.1.6 不整合
        3.1.7 磨拉石建造
        3.1.8 河流阶地
    3.2 断裂发育特征
        3.2.1 断层特征描述
        3.2.2 断层类型划分
    3.3 圈闭构造特征
        3.3.1 西段地区
        3.3.2 中段地区
        3.3.3 东段地区
    3.4 齐古断褶带邻区构造样式
        3.4.1 霍玛吐背斜带
        3.4.2 呼安背斜带
第4章 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
    4.1 地球胀缩理论简介
        4.1.1 地壳构造运动具有周期性
        4.1.2 椭圆运动规律
        4.1.3 地球绕银运动受力分析
        4.1.4 地球的胀缩运动
        4.1.5 地球收缩运动的阶段划分
    4.2 天山山体演化
        4.2.1 天山初步隆升阶段
        4.2.2 侧向挤压褶皱阶段
        4.2.3 大型断褶滑覆阶段
        4.2.4 天山隆升调整阶段
        4.2.5 齐古断褶带属于天山隆升挤压而形成
    4.3 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
        4.3.1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及依据
        4.3.2 构造演化阶段特征及模式
第5章 齐古断褶带含油气性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
    5.1 圈闭含油气性分析
        5.1.1 西段地区
        5.1.2 中段地区
        5.1.3 东段地区
    5.2 典型油气藏成藏模式
        5.2.1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条件
        5.2.2 齐古断褶带
        5.2.3 霍玛吐背斜带
        5.2.4 呼安背斜带
        5.2.5 理论地质成藏期
    5.3 有利勘探目标评价
        5.3.1 齐古背斜中深层
        5.3.2 芨芨槽子古潜山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 盆地成藏事件与地侯对应关系简图

(6)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中侏罗世夏里组沉积相、米级沉积旋回及气候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羌塘盆地形成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第三节 论文工作概况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第一节 羌塘盆地构造单元
    第二节 羌塘盆地地层分布
        2.2.1 古生代地层
        2.2.2 中生代地层
        2.2.3 新生代地层
    第三节 雁石坪剖面侏罗纪地层划分及岩性特征
        2.3.1 雀莫错组(J2q)
        2.3.2 布曲组(J2b)
        2.3.3 夏里组(J2x)
        2.3.4 索瓦组(J3s)
    第四节 研究层位夏里组地层层序
第三章 中侏罗世夏里组沉积相分析
    第一节 中侏罗世夏里组沉积特征
        3.1.1 岩石学特征
        3.1.2 古生物特征
    第二节 中侏罗世夏里组沉积相分析
第四章 夏里组米级沉积旋回和气候变化分析
    第一节 夏里组米级沉积旋回特征
    第二节 夏里组气候变化分析
        4.2.1 样品采集和处理
        4.2.2 试验方法
        4.2.3 中侏罗世夏里组古气候变化
    第三节 夏里组气候周期分析
        4.3.1 米兰科维奇理论的发展
        4.3.2 研究地球轨道旋回的方法
        4.3.3 夏里组气候周期分析
第五章 结论和不足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参加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致谢

(7)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及创新性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构造单元划分
    2.3 盆地基底结构与断裂分布
    2.4 中晚三叠世盆地充填与地层格架
3 延长组优质烃源岩特征及形成环境
    3.1 烃源岩岩石-矿物学特征
    3.2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3 烃源岩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3.4 优质烃源岩富铀特征
4 火山灰沉积物主要特征及其地质效应
    4.1 火山灰沉积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2 火山灰沉积物展布特征
    4.3 火山灰沉积物源区探讨
    4.4 火山灰沉积事件对富烃凹陷的影响
5 富烃凹陷底形结构恢复及充填类型
    5.1 湖盆沉积特征及其演变
    5.2 长7 优质烃源岩形成期湖盆底形格架恢复
    5.3 湖盆充填类型
6 富烃凹陷形成期构造变动及其特征
    6.1 同沉积构造变形
    6.2 构造活动的沉积记录——震积岩及其特征
    6.3 构造活动的沉积响应——浊流沉积及其特征
    6.4 构造不稳定的变形响应——软弱沉积层的局部变形
    6.5 浊积岩、震积岩与烃源岩发育时空关系
7 富烃凹陷形成期深部作用活跃的表现
    7.1 壳内高导层与基底断裂再活动
    7.2 构造热事件
    7.3 岩石矿物学证据
    7.4 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7.5 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7.6 铂族元素(PGE)证据
    7.7 石油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7.8 活跃的深部作用与富烃凹陷形成
    7.9 构造活动性明显、深部作用活跃的生态响应——生物集群死亡
8 富烃凹陷形成的动力学环境
    8.1 盆地及邻区磁异常特征
    8.2 盆地及邻区深部岩石圈结构
    8.3 盆地及邻区深部热体制
    8.4 延长期原始盆地面貌
    8.5 延长期盆山耦合关系
    8.6 富烃凹陷形成的动力学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8)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研究区位置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二、构造层序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一、现象的存在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二、局部构造类型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一、区域构造背景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地层与不整合
    二、构造层序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二、创新与特色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古气候变化对湖相高频旋回泥岩和页岩的沉积控制 ——以济阳坳陷古近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页岩和纹泥的沉积机理研究概述
        1、纹层沉积的水体条件
        2、纹层的沉积机理
        2.1、生物作用
        2.2、化学作用或生物化学作用
        2.2.1、化学作用
        2.2.2、生物化学作用
        2.3、机械作用
    二、湖泊纹层状沉积物的同生、准同生期变化
        1、物理改造作用
        2、生物改造作用
        3、纹层状沉积物的化学变化
        3.1、元素的迁移
        3.1.1 磷
        3.1.2、铁、锰
        3.2、有机质的保存
        3.3、碳酸盐的保存
    三、泥岩的沉积机理研究
        1、紊流状态下的泥质沉积
        2、快速沉积状态下的泥质沉积
        3、物理和生物的改造作用
    四、有关泥岩和页岩沉积机理的一些问题和论文研究思路
    五、实物工作量
第一章、济阳坳陷泥岩和页岩的沉积背景和类型
    第一节、济阳坳陷概况
        一、盆地的形成和发展
        二、地层和沉积序列
    第二节、济阳坳陷的湖相泥岩和页岩类型
        一、页岩
        1、黑页岩
        2、钙片黑页岩
        3、钙质纹层页岩
        3.1、(含粉砂)粘土纹层+隐晶碳酸盐纹层+富有机质纹层
        3.2、隐晶碳酸盐纹层+富有机质纹层
        4、油页岩(富有机质纹层页岩)
        5、钙质页岩
        5.1、隐晶碳酸盐与粘土纹层+有机质纹层层偶
        5.2、含泥粉晶方解石纹层+含泥隐晶碳酸盐纹层+有机质纹层
        6、普通页岩
        7、纹层状泥灰(云)岩
        7.1、隐晶碳酸盐纹层+有机质纹层
        7.2、隐晶碳酸盐纹层+粘土纹层
        8、页岩的综合分类
        二、泥岩
        1、普通泥岩
        2、浊积泥岩
        3、其它类型的泥岩
        三、泥岩和页岩的垂向变化特点
第二章、济阳坳陷泥岩和页岩类型的沉积主控因素
    第一节、高频沉积旋回主控因素的确定
        一、高频旋回主控因素确定的理论基础
        二、米兰柯维奇气候旋回对高频沉积旋回的控制
        三、构造沉降对高频旋回的控制作用讨论
    第二节、高频沉积旋回中的古气候控制特征
        一、古气候指标的确立
        二、高频旋回沉积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对应关系
        三、沙河街组~东营组古气候要素的联动性
        1、常用的古温度指标
        2、济阳坳陷古近纪的气候带与气候因素的联动
        2.1 利用孢粉所反映的温度和湿度变化确定气候带
        2.2、利用碳酸盐礁滩的分布确定古气候带
第三章、古气候变化对古湖泊物理化学性质的控制
    第一节、古气候控制下的古水深变化
        一、古水深指标的建立
        二、古气候变化对古水深的控制
    第二节 古气候对古湖水分层性的控制
        一、古湖水分层程度的确定
        1、粘土+有机质纹层
        2、隐晶碳酸盐纹层+富有机质纹层
        3、(含粉砂)粘土纹层+隐晶碳酸盐纹层+富有机质纹层
        4、(含泥粉晶方解石)+隐晶碳酸盐和粘土+有机质纹层组合
        5、含极细粉砂的粘土纹层+有机质纹层
        6、较均匀含粉砂粘土中,发育少量有机质纹层
        7、隐晶碳酸盐纹层+粘土纹层
        8、无显微纹层
        二、古气候对水体分层性质的控制
        三、影响古湖水分层性的其它因素
        1、水体深度的影响
        2、湖流的影响
        3、盐度的影响
    第三节、古气候对古湖水氧化还原性的控制
        一、古湖水的氧化还原性指标
        二、古气候对古水体还原性的控制
第四章、古气候变化对古湖泊碳酸盐沉积的控制
    第一节、泥、页岩碳酸盐含量的控制因素
        一、气候对泥岩和页岩中碳酸盐含量的控制
        1、不同泥岩和页岩Ca含量与气候的对应关系
        2、气候对高频旋回中碳酸盐沉积的影响
        3、温度变化对碳酸盐沉淀的影响
        二、盐度对泥岩和页岩中碳酸盐含量的控制
        三、生物对碳酸盐含量的控制
        1、生物钙质骨骼的直接沉淀
        2、光合作用促使碳酸盐沉淀
    第二节、白云石的沉积方式和控制因素
        一、层状白云岩的沉积特征和控制方式
        二、星散状白云石的沉积特征与控制方式
        1、分布特征
        2、与气候的关系
        3、与盐度(矿化度)的关系
第五章、古气候变化对湖相泥岩和页岩的综合控制
    第一节、古气候变化对泥质沉积的控制
    第二节、古气候变化对泥、页岩的综合控制
        一、古气候变化对泥、页岩岩性的控制
        二、古气候对高频沉积旋回中泥、页岩变化序列的控制
结论
    一、泥、页岩的岩石学特征
    二、高频旋回的主控因素和气候指标研究
    三、古气候变化对古湖泊物理化学性质的控制
    四、古气候变化对古湖泊碳酸盐沉积的控制
    五、古气候变化对湖相泥、页岩的综合控制
创新点
新发现
主要参考文献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四、Paly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and Upper Jurassic deposits in East Transbaikalye(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D]. 张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2]大兴安岭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D]. 刘兵. 吉林大学, 2014(10)
  • [3]西藏改则东地区唢呐湖组湖相喷流岩研究[D]. 陶刚.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6)
  • [4]三水盆地陆内裂谷火山活动特征与南海早期演化[D]. 张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5]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D]. 李臻. 西南石油大学, 2012(02)
  • [6]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中侏罗世夏里组沉积相、米级沉积旋回及气候变化分析[D]. 牛刚. 兰州大学, 2012(06)
  • [7]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D]. 邱欣卫. 西北大学, 2011(11)
  • [8]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9]古气候变化对湖相高频旋回泥岩和页岩的沉积控制 ——以济阳坳陷古近系为例[D]. 王冠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5(08)

标签:;  ;  ;  ;  

东外贝加尔湖中上侏罗统矿床孢粉学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