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屯村农民负担现状及对策

陈屯村农民负担现状及对策

一、陈屯村农民负担现状及其解决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宁[1](2020)在《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以庄河市W镇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加快,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可知,截止到2019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53亿,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18.1%。而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仍然在一半以上,因此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由于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使得农村的就业机会、就业岗位越来越少,迫于生活的压力,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和大学毕业生选择到大城市里去工作、去生活,去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城市,在那里安家落户、结婚生子,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独自留守在农村老家,使得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农村养老的保障体系,让农村老年人更好地安享晚年,其意义尤为深远。本文以案例研究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辅以文献查阅法、网络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在充分做好庄河市W镇农村养老现状调查的前提下,一是通过文献查阅,全面了解国内外农村养老的研究现状,掌握最前沿的农村养老理论研究成果。二是通过实地访谈,召集部分老年人、村委会干部和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举行座谈会,详细了解该地区农村养老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与民政、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访谈,了解掌握现阶段农村养老的一些政策法规和成熟的养老模式,从而分析该地区农村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三是通过网络调查,选取芬兰、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安徽省、湖北省和河北省等地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农村养老模式,总结归纳出他们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四是通过案例分析,以庄河市W镇为例,对庄河市W镇农村养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达国家及国内其他地区可借鉴的做法相结合,最终提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周娜[2](2018)在《沈阳市沈北新区保障性住房选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住房政策的进一步改革,福利分房退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住房商品化让不少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通过货币购买的方式改善了居住环境。随即,地价、房价逐步攀升,房地产市场一片欣欣向荣,开发商和购房者得到双赢。但是低收入家庭面临住房问题,有的甚至引发社会问题,于是改善低收入者的住房条件成了全社会为之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从1994年起开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与“宜居”相关联的就是“选址”,但城市中心土地紧张程度远远高于周边区域,土地价格也是远远高于周边区域,所以大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选址都是偏向于划分城市周边区域,沈阳也不例外。本文研究的视角就是在沈阳市沈北新区选址的可行性策略,沈北新区地处沈阳市北部,近年来发展迅速,交通、配套等设施逐步完善,地价却比市内五区及浑南区低很多,所以保障性住房在沈北的科学化选址,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科学选址的理论成果,并借鉴国内外保障性住房选址的先进经验,其次分析了目前沈北新区保障性住房选址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确定选址因素的权重。最终提出选址对策,以力图完善未来沈北新区保障性住房选址规划,同时提高沈北新区被保障人群的居住质量,着力构建以公租房为主要建设模式,以道义、虎石台、辉山为主要选址区域的保障性住房选址体系。

姚丹丹[3](2016)在《坚守还是逃离—生命历程视域下偏远山区农村教师职业认同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在也在不断变化。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选择让孩子离开农村,去县城,集镇或者是务工所在地就读,这些因素导致偏远山区村小也因生源减少日渐凋零。当前,大多数偏远山区小学只剩下寥寥可数的学生和势单力薄的教师。偏远山区农村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对自身职业的认同状况如何关系到农村教育的发展。本研究以江西省一所偏远山区农村小学G小的一名偏远山区农村教师HW为研究对象,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深入访谈,了解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的职业选择、职业经历、职业感受,并运用生命历程理论进行理论解读:首先,农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其发展过程有何特点;其次,从引起农村教师职业认同发生转折的生命事件中来看,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受到哪些具体因素的影响;最后这些生命事件是怎样对农村教师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产生影响。本论文共有四章。第一章提出研究问题并探讨研究价值,然后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就本研究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进行陈述;第二章对个案的职业生涯分阶段进行系统阐述;第三章运用生命历程理论对个案的职业职业生涯和职业认同进行解读,阐述在重大社会历史变迁下与个体选择相互作用下,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的职业生涯轨迹;第四章是讨论与结论,讨论部分就偏远山区农村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展开讨论,结论部分首先从研究结果出发肯定了偏远山区农村教师会受到宏观、微观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面临着角色转换与专业发展的困局,最后总结和反思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所受到启发和论文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的关注和关照,本研究期望展现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并给偏远山区农村教师在正确认知自己的教师身份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同时,笔者也期望,本研究能让偏远山区农村教师受到更多的关照和支持。

江丽娟[4](2016)在《空心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村民参与研究 ——以F市Z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离不开当地村民的广泛参与。然而,空心村作为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青壮年劳动力不足、人力资本流失的一种失衡现象,削弱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主体力量、影响了村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也对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供给方式、供给效果等造成了冲击。随着空心村人口结构、需求及供给等的变化,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在不断减弱。空心村改变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村民参与的方式、效果,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国家不断强调空心村治理、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研究空心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村民参与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采取文献研究法对核心概念及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分析了空心村的概念、形成原因及村民结构特征。其次,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发现Z村具有空心村的典型特征,并以F市Z村为例对空心村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特征进行描述,为后文研究空心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村民参与作铺垫;而后,基于村民长期以来对基础设施类公共物品的需求较为稳定,供给情况却不断变化的现状,文章选取了基础设施类公共物品中的道路和饮用水作为案例,以分析空心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村民参与情况的变化。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治理理论角度出发,根据Z村道路和饮用水供给中村民参与的现状,总结了空心村村民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基本经验,即村民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离不开村民共同利益的有效整合、多元力量的参与和社会资本的有效带动。同时,本文也认识到空心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村民参与在参与主体、参与程度和效度等多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不仅是由于村民自身参与意识和素质不高,也在于其他外部多元力量,如政府、市场等驱动力不足。因此,为了改善空心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村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地促进空心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村民参与,文章从村民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驱动要素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张兴荣[5](2014)在《“空心村”老人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三明市M村为例》文中认为农村“空心化”是当前较受关注的问题。在我国,无论在经济繁荣的沿海地区,还是在发展迟缓的西北地区,农村“空心化”现象都十分普遍,而“空心村”有别于其他村落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其超高的老人比例。在此背景下,“空心村”老人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老人的各方面需求也尤为强烈。因此,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对于“空心村”的老人群体进行介入,根据助人自助的理念,挖掘“空心村”中有利于老人自助的资源,帮助老人群体形成更为完善的自助生活模式,解决因村庄“空心化”带来的弊端十分必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观察、无结构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和研究渠道,多方搜集了有关介入案例的信息,了解“空心村”以及村内老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后,从社会网络支持及老年心理学相关指导理论出发,剖析社工介入的目标和优势。然后根据老人的需求,挖掘老人身边可利用的网络资源,结合老人的优势资源运用个案工作和社区工作实施介入,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难题。研究发现,“空心村”老人们的需求主要集中于物质需求、心理与精神支持需求、身体康复需求三个方面。在个案工作中,社工选择的了村中问题最为严重、需求最为强烈的老人进行介入,分别对两位老人在物质需求、心理与精神支持需求、身体康复需求三个方面实施介入,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人的物质需求、心理与精神支持需求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身体康复需求介入方而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在社区工作中,链接节日礼品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人们对于节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录制锣鼓曲调未提供实质性帮助。最后,社工认为,在个案工作中,应更注重介入方式“本土化”、精神介入注重“投其所好”、提高老人医疗“自助”水平。在社区工作中,应更注重民生为主的社区建设进而达到帮助村中的老人们安度晚年的目的;更注重社区公共文化对于老人们的精神支持和人文关怀。政府也应推进低保与养老保险兜底、落实“常回家看看”制度、医疗资源“基层化”等工作。另外,社工在文末提出了构建资源支持体系、建立常态化的介入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宣传教育工作支持的对策及建议。

刘细华[6](2014)在《东北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实证调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方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实现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梦想,推进“三农”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面貌的改善,农村文明乡风的影响。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都只注重“生产发展”,却忽视了“乡风文明”,在粮食主产区的东北地区也是如此。由于受经济条件、产业结构、气候环境、区域文化诸多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也相对滞后。本文以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为调查个案,对该镇“乡风文明”建设基本情况,以及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具体描述,并针对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从以下五个部分论述东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创新之处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新农村乡风文明概念及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调查点乡风文明建设个案以及东北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重点对东北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详细论述东北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分析以及东北地区及外地经验对我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启示。

王玥[7](2011)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析》文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加强村庄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农村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不到位,以至于存在建设无序、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农村的村庄规划,做到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从而使农村居民具有较好的人居条件,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范围[8](2010)在《小城镇土地利用相关问题研究 ——以涿州市林屯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一系列鼓励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出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城镇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在小城镇快速发展的背后,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原本紧张的人地矛盾更是雪上加霜。一方面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后备力量不足;另一方面建设用地扩张严重,土地粗放利用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小城镇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研究分析其解决对策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土地利用外部因子系统研究方法为指导,从多角度出发,在对小城镇土地利用实证分析的前提下,着重对个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并阐述了小城镇土地利用与人口、区域经济、公共设施、历史文化等外部因子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当前对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的分析,为文章实证部分的论述奠定了基调。其次,论文以涿州市林屯乡为研究对象,在详实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具体阐述当地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各重要外部因子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论文指出,当地村庄发展差异明显,村庄聚集程度不高、设施配套相对分散,且标准较低、历史资源丰富,土地利用情况相对复杂等。通过分析林屯乡规划方案,找到对上述问题的现实解决方法。最后文章将解决小城镇土地利用问题的实证分析上升到理论层面,结合自己的观点,论述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如何提高闲置土地利用率、怎样使小城镇交通设施发展与当地土地利用相协调、怎样让继承文化传统与小城镇土地利用和谐发展以及如何加强部门协调,提高土地利用工作的管理水平等。另外,文章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思想,并且对今后相关研究提出了说明和建议,以期望本文能对今后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研究工作有一定帮助。

崔庆植[9](2004)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文中研究表明1.朝鲜人的迁入及中国朝鲜族的形成过程 中国朝鲜族(以下简称朝鲜族)是56个民族之一。履行其中国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朝鲜族具有迁移民族的特性,在中国的东北开拓荒地,创造生活基地,逐步走向发展和繁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朝鲜族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 朝鲜人大批迁入中国大约始于19世纪中叶。长期以来,尽管清政府施行封禁政策,朝鲜政府施行锁国政策,严格禁止朝鲜人的越境开垦,但是朝鲜北部地区的农民不断越江,以“朝耕暮归、春来秋归,令禁暂退、令驰又回”的方法,在江北从事耕种。之后,由于日本的侵略和朝鲜北部地区连年发生史无前例的自然灾害,此时正逢清政府的解禁,饥寒交迫的朝鲜人开始成群结队地涌入中国的东北地区。1910年“韩日合邦”又加剧了朝鲜人的流动。同时,日本以其殖民政策施行了强制性移民。于是,20世纪20年代东北的朝鲜人人口已达46万人,20世纪30年代又增加到63万余人;到1945年日本战败之前,达到170万人,其中在延边地区聚居的人口比重达64%。移居中国的朝鲜人,在定居中国过程中成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中共作为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的一环,早就对少数民族实施政策性关怀。中共六大把“满洲之高丽人”认定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并做出了“朝鲜人要参加中国革命,保卫中国,另一方面要为收复朝鲜的故土而斗争”的结论。 最初提出建立朝鲜族自治地方问题是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提出“中韩民族要联合起来,推动日伪政府,在间岛建立韩民族自治区”。尽管国籍问题为绊脚石,但中共对朝鲜人容许具有两个国籍,于是朝鲜人都加入了中国国籍。接着,于1952年9月3日诞生“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于1954年改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到1953年朝鲜族总人口达112万人(黑龙江省为23万人,辽宁省为13万人,吉林省包括延边州的55万人达75万人);在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时,朝鲜族人口比重占全州总人口的74%。 2.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体系与朝鲜族 2.1.“中国朝鲜族”概念的出现及其状况的变化 在中国,少数民族的概念为通常指除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2%)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较少的55个民族。中国的民族政策可概括为民族平等、团结、自治、发展等。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境内的朝鲜人被称为朝鲜族,由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成立,州内各级政府的主要职务主要由朝鲜族干部担任。 可是,自1957年到1962年间在全国范围进行的“反右派斗争”和“民族整风”运动中,朝鲜族干部被打成“地方民族主义者”,受到严酷的迫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朝鲜族干部打成“走资派”、“特务”、“反革命分子”被迫害。结果,到1971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干部仅占全州干部数的26.9%。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朝鲜族才得到作为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延边州具有行使真正的朝鲜族自治的权力。于是,到1980年朝鲜族干部比重恢复到60%。 2.2.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的政策 1 928年,中共第6届代表大会规定“满洲的高丽人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以来,于1 934年6月中共满洲省委规定“朝鲜、台湾人等都一律平等,都是人民政府之下的公民”。1 946年12月中共吉林省委在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朝鲜族对延边等东北地区的开拓事业和抗日斗争方面做出了贡献。因此,作为中国的一个民族是毫无孙色的”。1948年12月中共延边地方委员会宣布“确定在延边境内居住的朝鲜人,承认为中国境内的朝鲜族少数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2.3.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朝鲜族的贡献 朝鲜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日战争之前,东北地区进行的抗日独立运动(当时,中共在东北地区的卯%以上党员、延边地区人民革命军的90%以上、游击队的95%以上都是朝鲜人)为中心,从1 937年到日本的战败时期,朝鲜人所属于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抗日斗争。在14年间的抗日斗争过程中,数十万朝鲜人参战,其中,近万人为中国革命殉国(在延边地区的殉国烈士中,朝鲜族占%.8%)。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的约6.3万多名朝鲜人青壮年加入人民解放军参战,10多万人投身地方武装组织:在韩国战争时期,在延边地区有5干多人参军,有5千多名以各种形式从军,此外还有10多万劳务者支援后方。 同时,朝鲜族在开拓中国东北地区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于1 848年最先在寒冷的东北地区从事水稻生产以来,到1 933年把水田面积扩大到北纬50度15分的黑龙江宁安地区,使此地域成为至今东北稻谷生产的主产地;还开发了许多矿产资源。 2.4.归属于中国公民 朝鲜族的中国国民归属感的形成,第一个原因是从共产国际制定“一国一党”的原则开始的。当时在东北地区有韩国的“朝鲜共产党满洲总局(于1926年5月设立)”和“中共临时满洲省委 (于1 927年10月设立)”等两个共产党组织。根据“一国一党”的原则,东北地区的朝鲜共产党员均以个人资格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在东北地区的朝鲜人独立运动大体上分类成两个派别。一是“一国一党”的原则下,加入中共并

代海涛[10](2002)在《陈屯村农民负担现状及其解决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农民负担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对启动农村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现实购买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通过陈屯村农民负担现状分析,究其根源,最后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二、陈屯村农民负担现状及其解决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屯村农民负担现状及其解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以庄河市W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保障理论
    (二)社会需求层次理论
    (三)社会支持理论
三、W镇农村养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W镇农村养老的现状
    (二)W镇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1.居家养老体系不够健全
        2.集体养老机构条件有限
        3.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缓慢
    (三)W镇农村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传统的孝道思想观念弱化
        2.农村老年家庭赡养矛盾纠纷多
        3.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
        4.农村养老机构的发展速度缓慢
        5.农村老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6.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关怀服务不够
四、国内外农村养老的经验
    (一)发达国家农村养老的经验
        1.芬兰的农村养老模式
        2.德国的农村养老模式
        3.日本的农村养老模式
    (二)国内其他地区农村养老的经验
        1.安徽省安庆市的居家养老模式
        2.湖北省武汉市的“互联网+”养老模式
        3.河北省邯郸市的互助幸福院养老模式
五、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孝道文化宣传教育
    (二)健全农村养老相关法律环境
    (三)大力发展农村地域特色经济
    (四)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发展速度
    (五)加大农村老年基础设施建设
    (六)满足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沈阳市沈北新区保障性住房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严峻
        1.1.2 我国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1.1.3 保障性住房选址不理想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社会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保障性住房选址相关概念理论
    2.1 保障性住房相关概念
        2.1.1 保障性住房相关概念
        2.1.2 低收入阶层概念
        2.1.3 国内保障性住房政策沿革
        2.1.4 住房改革的阶段划分
    2.2 保障性住房选址相关理论
        2.2.1 住宅区位选择理论
        2.2.2 居住空间分异理论
        2.2.3 地租理论
        2.2.4 住房梯度消费理论
        2.2.5 住房过滤理论
        2.2.6 选址绩效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
    3.1 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
        3.1.1 美国保障性住房选址分析
        3.1.2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选址分析
    3.2 国内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
        3.2.1 北京早期保障性住房选址
        3.2.2 以公租房为主的“重庆模式”
        3.2.3 天津滨海新区保障性住房模式
        3.2.4 香港保障性住房选址分析
    3.3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可借鉴经验总结
第四章 沈北新区保障性住房选址现状及问题
    4.1 沈北新区概况及保障性住房项目现状
        4.1.1 沈北新区概况
        4.1.2 沈北新区保障性住房项目现状
    4.2 沈北新区保障性住房选址存在的问题
        4.2.1 现存问题
        4.2.2 产生原因
        4.2.3 选址科学合理的需求特性
第五章 优化沈北新区保障性住房选址对策
    5.1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选址评价体系构建
        5.1.1 保障性住房选址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5.1.2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保障性住房进行选址策略分析
    5.2 基于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完善沈北新区保障性住房选址
        5.2.1 沈北新区保障性住房选址与城市规划要匹配
        5.2.2 构建保障性住房选址科学化评价指标体系
        5.2.3 提高沈北新区保障性住房的选址规划调控与管理
    5.3 基于提高就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选址对策
        5.3.1 围绕企业及产业园区选址
        5.3.2 在商品房选址中插入保障性住房选址
        5.3.3 引进存量房做为房源的保障性住房选址
    5.4 健全周边公共配套提升现有保障性住房宜居度
        5.4.1 增加保障性住宅小区周边的公共交通
        5.4.2 加大保障性住房周边公共物品的供给
        5.4.3 引进商业配套提升生活便利度
    5.5 政府提供适当的资金补助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坚守还是逃离—生命历程视域下偏远山区农村教师职业认同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解决农村教师职业认同问题是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 农村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是促进教师适应时代变迁的必然要求
        (三) 关注教师职业认同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概念界定
        (一) 认同与职业认同
        (二) 生命历程理论范式
    五、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六、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访谈法
        (三) 观察法
    七、研究设计
        (一) 方法论——质性研究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 资料的收集
        (四)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五)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山村教师的生命叙说
    一、走进山村教师
        (一) 场域印象
        (二) “守望者”简介
    二、从务农从医到教书育人——辗转的职业选择
        (一) 当过赤脚医生,参加过生产队,可是更向往当老师
        (二) 三尺讲台才是真正的夙愿
        (三) 教书匠、村干部、通讯员一肩挑
    三、从“边缘”到“正统”——历史命运下的职业流变
        (一) 1所村小,16年的民办教师生涯
        (二) 违反了计划生育,民转正考试推迟三年
        (三) 学历补偿为转正,也为圆大学梦
        (四) 累并收获着的两年大学时光
    四、从求生存到为荣誉——变动中的职业认同
        (一) “当民办教师是为生存,成了公办教师就希望得到更多荣誉
        (二) 一直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 干了这一行,不曾想过放弃
        (四) 努力做有责任心,有父母心的教师
    五、从一心坚守到困顿挣扎——无奈而尴尬的职业冲突
        (一) “虽然抱怨过,但内心更愿意待在G小
        (二) “偏远山区教师的依然很苦,对工资待遇依旧不满。”
        (三) “现代科技不会用,没能力跳槽,只是认命
        (四) “想调出来,是因为父母年老,自己年纪也大了
第三章 生命历程视角下偏远山区农村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一、生命历程视角下偏远山区农村教师职业认同的解读
        (一) 时空穿行中的个人生活
        (二) 无法逃脱的命运安排
        (三) 代际的相互影响
        (四) 个体的选择和奋斗
    二、核心概念下偏远山区农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社会变迁的力量——制度、权力
        (二) 社会文化的作用——村风、民俗
        (三) 关系网的影响——关键人物
        (四) 个体自觉调整和适应在个人职业认同的形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一、讨论
        (一) 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生活品质堪忧,面临着职业倦怠的纠结境遇
        (二) 从偏远山区农村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出发,关注偏远山区农村教师整体生命的发展
        (三) 不仅关注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的生存现状,而且注重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的生命关怀
    二、结论
        (一) 时空穿行中的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
        (二) 关于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的角色转换
        (三) 偏远山区农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困局
    三、反思
        (一) 个人的收获
        (二)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空心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村民参与研究 ——以F市Z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空心村
        二、农村公共物品
        三、村民参与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资本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空心村成因及村民结构特征分析
    第一节 空心村成因
        一、社会制度的推动
        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驱动
        三、理性选择的结果
        四、从众心理的诱导
    第二节 空心村村民结构特征分析
        一、农村总人口减少
        二、第一产业人员减少
        三、村民年龄结构失衡
    第三节 Z村个案的代表性分析
        一、Z村概况
        二、Z村的代表性分析
第四章 Z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村民参与现状
    第一节 Z村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现状
        一、Z村公共物品需求现状
        二、Z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第二节 Z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村民参与现状描述
        一、饮用水及道路作为公共物品供给个案的代表性分析
        二、Z村饮用水供给中的村民参与现状
        三、Z村道路供给中的村民参与现状
第五章 Z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村民参与的基本经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Z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村民参与的基本经验
        一、共同利益的有效整合
        二、农村社会资本的有效动员
        三、多元力量的有效参与
    第二节 Z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村民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主体问题
        二、参与程度问题
        三、参与效度减弱
    第三节 Z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村民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驱动因素受阻
        二、内部驱动因素不良
第六章 改善空心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村民参与的建议
    第一节 发挥多元外部要素的驱动作用
        一、加强政府支持、引导及监督作用
        二、增强市场活力以带动村民参与
        三、发挥村两委班子带头领导村民参与的作用
        四、促进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以激发参与活力
        五、引入外部人力资源以改善空心村现状
    第二节 改善村民参与的内部驱动要素
        一、转变空心村村民观念以提升村民素质
        二、重塑乡村社会资本以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
        三、培育空心村精英以改良空心村组织化水平
        四、鼓励年轻一代回馈农村以扩大村民参与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空心村”老人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三明市M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老年社会工作方面的研究
        1.2.2 农村“空心化”方面的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概念界定
        2.1.1 老年社会工作
        2.1.2 空心化
        2.1.3 社工介入
    2.2 理论依据
        2.2.1 社会网络支持理论
        2.2.2 老年心理学相关理论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研究
        2.3.2 实地观察法
        2.3.3 无结构访谈法
第三章 M村及老人情况介绍
    3.1 村庄情况简介
        3.1.1 人口极度“空心化”
        3.1.2 生产发展接近停滞
        3.1.3 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3.1.4 村庄运行发展处于“空转”状态
    3.2 老人情况简介
    3.3 需求介绍
        3.3.1 物质需求
        3.3.2 心理与精神支持需求
        3.3.3 身体康复需求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
    4.1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1.1 介入必要性分析
        4.1.2 介入可行性分析
    4.2 个案工作
        4.2.1 个案一:物质需求及心理与精神支持需求介入研究
        4.2.2 个案二:身体康复需求介入研究
    4.3 社区工作
        4.3.1 社区情况描述与分析
        4.3.2 社区工作实施过程
        4.3.3 社区工作评估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5.1 总结
        5.1.1 个案工作总结
        5.1.2 社区工作总结
    5.2 反思
        5.2.1 社工资源支持不足
        5.2.2 缺乏常态化的介入服务
        5.2.3 政府保障不足
    5.3 建议
        5.3.1 构建资源支持体系
        5.3.2 建立常态化的介入服务体系
        5.3.3 完善政府保障制度
        5.3.4 推进社区宣传教育工作支持
参考文献
附录一:2013年M村老年人基本情况
附录二:个案访谈记录
附录三:个案观察记录表
致谢
个人简历

(6)东北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实证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
    2.1 乡风文明概念
    2.2 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东北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东北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
    3.2 双阳区乡风文明建设个案分析
    3.3 东北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东北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思想观念滞后
    4.2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薄弱
    4.3 乡风文明建设缺少长效机制
    4.4 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
    4.5 农村文化教育水平偏低
第五章 东北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
    5.1 东北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分析
    5.2 东北及其他地区对我国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视村庄规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
二、当前我国农村村庄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缺乏全局观念, 建设无序。
    (二) 基础设施匮乏, 环境卫生条件差。
    (三) 随意占用耕地,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 资金投入不足, 重视不够。
三、加强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 合理使用国家支农建设资金,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二) 规划先行, 立足长远。
    (三) 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村庄治理。
    (四) 严格规范土地管理, 实现村庄集约用地。

(8)小城镇土地利用相关问题研究 ——以涿州市林屯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河北省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介绍及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小城镇的概念
        2.1.2 城镇化的概念
        2.1.3 土地利用的概念
    2.2 小城镇土地利用外部因子的相关研究
        2.2.1 区域经济、人口流动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2.2.2 小城镇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2.2.3 小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2.2.4 系统论及土地利用外部因子系统研究方法
        2.2.5 小结
    2.3 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观
        2.3.2 区域整体化与城乡协调发展
        2.3.3 当前国家土地利用政策解读
3 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3.1 小城镇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2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的策略
4 小城镇土地利用相关问题分析——基于涿州市林屯乡的实践
    4.1 实践背景介绍
        4.1.1 涿州市概况
        4.1.2 林屯乡概况
    4.2 林屯乡村庄布局概况
        4.2.1 村庄空间布局现状总体概况
        4.2.2 村庄人口及产业收入基本状况
    4.3 林屯乡配套设施概况
        4.3.1 公共服务设施简介
        4.3.2 交通设施状况简介
    4.4 林屯乡特色历史文化概况
    4.5 林屯乡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4.5.1 村庄发展差异明显,村庄聚集程度不高
        4.5.2 设施配套相对分散,且标准较低
        4.5.3 历史资源丰富,土地利用情况相对复杂
    4.6 林屯乡空间布局规划方案简介
        4.6.1 规划方案总体指导思想
        4.6.2 空间布局规划
        4.6.3 配套设施规划
        4.6.4 历史文化重点地区规划部分构想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村庄现状基本情况一览表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9)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中国朝鲜族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朝鲜人迁入中国与中国朝鲜族的形成
    2.1 朝鲜人迁入中国及对中国边疆的开发
        2.1.1 朝鲜人的迁入概述
        2.1.2 朝鲜人对中国东北边疆地区的农业开发
        2.1.2.1 朝鲜人对中国东北旱田农业的开发
        2.1.2.2 朝鲜人对中国东北水田农业的开发
    2.2 朝鲜人村落及聚居地的形成
        2.2.1 “间岛问题”和中日《图们江中朝边务条款》及朝鲜人的大批迁入
        2.2.2 “9.18”以前日帝对朝鲜人的残酷剥削和朝鲜人的流动
        2.2.3 “9.18”事变至解放前在东北朝鲜人的社会状况及其人口分
        2.2.3.1 “9.18”事变后日伪奴役下的朝鲜人
        2.2.3.2 “7.7”事变后日本对朝鲜人的法西斯统治
        2.2.3.3 “8.15”光复前朝鲜人聚居地的形成
    2.3 中国朝鲜族的形成
        2.3.1 解放前各历史时期朝鲜人的社会状况概述
        2.3.1.1 清朝时期
        2.3.1.2 民国时期
        2.3.1.3 日伪时期
        2.3.1.4 解放战争时期
        2.3.2 朝鲜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作用和贡献
        2.3.2.1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朝鲜人的贡献
        2.3.2.2 抗日战争时期朝鲜人的贡献
        2.3.2.3 解放战争时期朝鲜人的贡献
        2.3.3 中国共产党对朝鲜人实行的民族政策与朝鲜族的形成
        2.3.3.1 中国少数民族概念的出现及使用
        2.3.3.2 中国共产党承认朝鲜人为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
        2.3.3.3 中国共产党把朝鲜族当作肩负双重使命的少数民族
        2.3.3.4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反日”政策
        2.3.3.5 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朝鲜族自治地方
        2.3.3.6 中国朝鲜族为中国少数民族的法律再确认
第三章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体系与朝鲜族
    3.1 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与朝鲜族的国民归属感
        3.1.1 中华民族意识
        3.1.2 多国籍民族意识和同国籍民族意识
        3.1.3 中国朝鲜人的国民归属感
        3.1.3.1 “一国一党”原则和抗日战争时期朝鲜人的独立活动
        3.1.3.2 朝鲜人国籍、公民权问题的解决
    3.2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朝鲜族的政治法律地位
        3.2.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3.2.1.1 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
        3.2.1.2 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3.2.2 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政治法律的确立
    3.3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朝鲜族社会地位的根本性变化
        3.3.1 确立中国朝鲜族社会历史地位的依据
        3.3.2 朝鲜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3.3.3 朝鲜族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3.3.4 朝鲜族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3.4 中国的发展与朝鲜族的发展
        3.4.1 土地改革与朝鲜族的发展
        3.4.2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与朝鲜族的经济发展
        3.4.3 改革开放与朝鲜族社会变化
第四章 中国社会转型期朝鲜族社会的变迁
    4.1 朝鲜族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
        4.1.1 中国共产党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4.1.1.1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
        4.1.1.2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4.1.2 改革开放以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经济发展
        4.1.2.1 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状况
        4.1.2.2 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增长
        4.1.2.3 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4.1.2.4 工业结构的变化
        4.1.2.5 农业结构的变化
        4.1.2.6 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
        4.1.2.7 对外贸易事业的变化
        4.1.3 经济结构变化对朝鲜族社会带来的影响
    4.2 朝鲜族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
        4.2.1 中国人口管理制度的法规和机构
        4.2.1.1 计划生育基本法规与组织结构
        4.2.1.2 人口流动管理制度
        4.2.1.3 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2.1.4 中国人口结构及其特点
        4.2.2 朝鲜族的人口结构及其特点
        4.2.2.1 朝鲜族人口的数量结构
        4.2.2.2 朝鲜族人口的性别结构
        4.2.2.3 朝鲜族人口的年龄结构
        4.2.2.4 朝鲜族人口的文化结构
        4.2.3 朝鲜族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4.2.3.1 朝鲜族人口负增长情况
        4.2.3.2 朝鲜族人口负增长的原因
        4.2.3.3 朝鲜族人口负增长对朝鲜族社会的影响
    4.3 朝鲜族就业结构的变化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
        4.3.1 中国就业结构的变化及战略
        4.3.1.1 城镇失业人口激增的原因分析
        4.3.1.2 失业与下岗
        4.3.1.3 中国的就业优先战略
        4.3.2 朝鲜族的就业结构及其特点
        4.3.2.1 朝鲜族劳动人口的行业及其职业结构
        4.3.2.2 朝鲜族就业结构
        4.3.3 延边地区劳动就业情况分析
        4.3.3.1 宏观分析
        4.3.3.2 微观分析
        4.3.3.3 边地区劳动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朝鲜族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动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
        4.4.1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及其特点
        4.4.1.1 解放前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
        4.4.1.2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
        4.4.1.3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
        4.4.2 中国农村管理及其组织的变化
        4.4.2.1 改革开放前农村管理概述
        4.4.2.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4.2.3 家庭承包经营
        4.4.3 延边朝鲜族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4.4.3.1 20世纪50年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4.4.3.2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4.4.3.3 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4.4.4 朝鲜族传统家庭的变化
    4.5 朝鲜族观念意识的变化与朝鲜族社会的变迁
        4.5.1 迁移时期朝鲜族维持固有传统文化
        4.5.2 日伪时期朝鲜族的价值观念及其变化
        4.5.3 社会主义时期朝鲜族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五章 中国发展战略与朝鲜族经济、社会发展
    5.1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朝鲜族农村经济发展
        5.1.1 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
        5.1.1.1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5.1.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
        5.1.1.3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5.1.1.4 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
        5.1.2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
        5.1.2.1 加速发展战略
        5.1.2.2 可持续发展战略
        5.1.2.3 科教兴国战略
        5.1.3 “三农”问题出现及中国朝鲜族农村现状
        5.1.3.1 “三农”问题的提出
        5.1.3.2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
        5.1.3.3 城乡统筹发展方向
        5.1.3.4 朝鲜族农村现状分析
        5.1.4 延边朝鲜族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
        5.1.4.1. 延边“三农”经济运行态势
        5.1.4.2 延边地区“三农”经济运行情况的评价
        5.1.4.3 延边“三农”存在的问题
        5.1.4.4 延边“三农”发展的基本思路
        5.1.5 黑龙江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5.1.5.1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状况
        5.1.5.2 黑龙江省朝鲜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5.1.5.3 黑龙江省朝鲜族经济发展对策
        5.1.6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现状及展望
        5.1.6.1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5.1.6.2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状况
        5.1.6.3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活动发展所遇到的突出问题与症结
        5.1.6.4 辽宁省朝鲜族经济发展的对策
    5.2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与朝鲜族人口发展
        5.2.1 中国人口发展的未来趋势
        5.2.1.1 人口规模的变化态势
        5.2.1.2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趋势
        5.2.1.3 未来人口发展态势及相关问题
        5.2.2 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
        5.2.2.1 人口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5.2.2.2 人口发展战略目标
        5.2.2.3 人口发展战略的措施
        5.2.3 朝鲜族的人口发展
        5.2.3.1 朝鲜族人口在全国范围的分布与发展
        5.2.3.2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至2050年朝鲜族的人口发展预测
        5.2.3.3 解决朝鲜族人口负增长问题的对策
    5.3 中国教育、文化发展战略与朝鲜族教育、文化发展
        5.3.1 中国的教育状况与发展战略
        5.3.1.1 中国的教育管理
        5.3.1.2 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3.1.3 发展教育的战略目标
        5.3.1.4 实施教育发展战略的措施
        5.3.2 中国朝鲜族的教育状况及发展战略思考
        5.3.2.1 朝鲜族教育的历史回顾
        5.3.2.2 朝鲜族教育发展状况
        5.3.2.3 发展朝鲜族教育的战略思考
        5.3.3 中国的文化建设发展战略和政策
        5.3.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
        5.3.3.2 中国的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5.3.4 中国朝鲜族的文化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
        5.3.4.1 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
        5.3.4.2 延边朝鲜族发展文化事业的成功经验
        5.3.4.3 延边朝鲜族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3.4.4 朝鲜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全球化与朝鲜族的未来
    6.1 全球化背景下的东北亚地缘政治、经济对中国朝鲜族发展的影响
        6.1.1 多边安全合作与亚太地区安全秩序的再构筑
        6.1.1.1 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双重性:机会与挑战
        6.1.1.2 冷战性安全和合作性安全
        6.1.2 东亚经济模式的特征及亚太经济秩序的探索
        6.1.2.1 政府主导、出口为主的经济增长战略及其后果
        6.1.2.2 亚太地区持续增长与区域经济合作
        6.1.3 中国东北对东北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作用
        6.1.3.1 后冷战时期中国东北在地缘政治领域所处的地位
        6.1.3.2 南北韩和解机制的构筑及其合作的成果
        6.1.3.3 朝鲜族在南北韩对话中的作用
        6.1.4 东北亚环境对韩民族发展的影响
        6.1.4.1 关于发展东北亚地区韩民族的战略优势
        6.1.4.2 关于发展东北亚地区韩民族的战略机遇
    6.2 韩国对中国朝鲜族社会发展的影响
        6.2.1 韩中关系的回顾及其发展趋势
        6.2.1.1 经济关系
        6.2.1.2 领事关系
        6.2.1.3 发展展望
        6.2.2 延边同韩国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展望
        6.2.2.1 延边同韩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展望
        6.2.2.2 韩国企业对延边的投资现状及展望
        6.2.2.3 延边与韩国旅游业合作现状与发展前景
        6.2.3 韩国人进入中国与中国朝鲜族社会的变化
        6.2.3.1 “韩国风”对朝鲜族社会的影响
        6.2.3.2 延边朝鲜族出国及其海外劳务的动向
        6.2.3.3 韩国的《在外同胞法》对朝鲜族社会的影响
    6.3 挑战与应战:朝鲜族的未来
        6.3.1 朝鲜族社会面临的问题
        6.3.2 走进朝鲜族--未来的朝鲜族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及学术建议
参考文献
    一、 中文着作类
    二、 中文论文类
    三、 韩文参考文献
    四、 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二、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三、 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朝鲜族关联资料
后记

四、陈屯村农民负担现状及其解决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以庄河市W镇为例[D]. 刘宁.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2]沈阳市沈北新区保障性住房选址研究[D]. 周娜.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4)
  • [3]坚守还是逃离—生命历程视域下偏远山区农村教师职业认同的个案研究[D]. 姚丹丹. 浙江师范大学, 2016(02)
  • [4]空心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村民参与研究 ——以F市Z村为例[D]. 江丽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5]“空心村”老人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三明市M村为例[D]. 张兴荣. 福州大学, 2014(09)
  • [6]东北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实证调查为例[D]. 刘细华.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2)
  • [7]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析[J]. 王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8]小城镇土地利用相关问题研究 ——以涿州市林屯乡为例[D]. 范围.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 [9]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D]. 崔庆植.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10]陈屯村农民负担现状及其解决对策[J]. 代海涛.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2(04)

标签:;  ;  ;  ;  ;  

陈屯村农民负担现状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