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对长江口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长江口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沈瑞昌,李琴,陈家宽,马涛[1](2022)在《基于文献计量的长江保护研究特征与科技支撑建议》文中指出长江大保护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要部署,对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学界强大的科技支撑。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1992~2019年23 019篇长江保护相关文献,探究了近30 a来长江流域保护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主题。结果表明:(1)近30 a间,长江保护相关研究成果丰富,研究成果数量总体上呈递增趋势,2016年的研究成果数量呈现激增态势;早期以中文文章为主,2013年以后英文文章占多数;文章期刊来源多样,涉及环境、生物、生态、地理、地质、海洋、渔业、大气等众多学科;中英文文章的作者以中国大陆学者为主,科研机构集中于长江流域的省(市)和北京市。(2)学界开展的长江保护研究领域主要有以下方向: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与响应、长江上游生态治理、长江流域资源(水和生物等)开发利用与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风险与治理、长江水文过程与气候变化、长江流域地质与古气候、长江三角洲和河口生态环境、长江经济带保护与绿色发展等;中文文章的主题受国家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驱动显着,英文文章更侧重于基础科学研究。(3)目前的研究还缺乏社会科学和流域尺度保护治理综合研究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长江大保护的新形势与新机遇下,未来的研究可以围绕论证长江流域自然资本与中华文明发展的关系、基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探讨"追根溯源、系统治疗"的方法、加强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研究以及拓展长江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来展开,形成共抓长江大保护的科技支撑体系。

赵艳民,秦延文,马迎群,张雷,曹伟,迟明慧,时瑶[2](2021)在《基于PSR的长江口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以长江口生态系统作为长江流域的终端影响受体,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 PSR)概念模型,构建了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及标准,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采用建立的评价方法体系,对2001—2017年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长江口生态系统压力指数为0.08~0.47,总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状态指数先上升后下降,数值分布于0.40~0.88,响应指数为0.45~0.94,呈波动上升的趋势。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为0.40~0.65,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过程,多数年份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中",2012,2013,2015年生态系统健康达等级达到"良",2006年健康等级为"差"。2001—2017年,长江口来沙量减少,长江口氮磷浓度高位振荡,浮游生物结构不稳定,赤潮频发是影响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的主要因素。

简宏康[3](2021)在《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拦门沙近期演变过程及其模拟》文中指出长江口是我国重要的河口之一,对长三角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长江口拦门沙对长江口的泄洪以及通航等都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对长三角经济的综合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性。在人类工程和入海泥沙锐减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长江口平面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必要对长江口拦门沙冲淤演变进行分析,掌握其演变趋势,为长江口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长江口拦门沙区域为研究对象,在拦门沙演变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型模拟了入海泥沙锐减对拦门沙的影响。首先,利用实测水深数据、长江口海图资料,分析了河口拦门沙在1991—2016年间的冲淤分布、纵横剖面以及特征等深线的变化,统计分析了长江口拦门沙的特征值,同时还对长江口拦门沙冲淤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拦门沙近期(2010—2016年)的冲淤演变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北港、北槽和南槽的拦门沙整体呈冲刷态势。其次,利用2016年的长江口地形数据以及水文观测资料建立了长江口水沙数值模型,模拟了长江入海泥沙锐减对长江口悬沙的影响,同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河口典型区域南、北槽的冲淤分布情况以及南槽拦门沙的演变趋势。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北支拦门沙受上游来沙量锐减影响较小,没有出现向海冲刷的趋势,其主要受涨潮流的影响,在涨潮水动力的作用下已移至口内,形成沙坎。在研究时段内,北支拦门沙前峰滩顶平均水深约1.42m,后峰滩顶平均水深约2.86m;总体上,北支拦门沙的滩顶水深和位置比较稳定,但其纵剖面线受涨潮流的冲刷作用向口内蚀退,3m拦门沙段和6m拦门沙段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从冲淤量来看,北支拦门沙段呈现先冲后淤,冲、淤交替的态势,整体呈冲刷趋势。(2)北港拦门沙在研究时段内滩顶水深略有增加,滩顶水深约5.42m;8m拦门沙浅段缩短了约9km,拦门沙体积缩减了约483万m3;此外,北港下段的冲刷量约为淤积量的6倍。(3)北槽受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建设的影响最大,北槽近期拦门沙形态逐渐消失,槽内全面刷深,总体水深在12m左右,但是北槽下段水深略浅于北槽中、上段水深,并且在北槽中段仍有回淤的趋势。(4)南槽拦门沙在研究时段内滩顶水深变化不大,滩顶位置下移了近3km;7m拦门沙浅段呈现两端缩短的态势,滩长缩短了约8.4km,2016年拦门沙体积约为1991年的60%;从近期南槽冲淤量来看,冲刷量约为淤积量的21倍。(5)长江口悬沙含量和悬沙通量均随着来沙量的减少而下降,下降的幅度从口内至口外沿程递减,并且洪季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枯季;以2016年为初始地形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上游来沙量锐减,十年后的南槽拦门沙整体呈冲刷趋势,滩顶水深将会加深至6m左右,7m拦门沙浅段长度将缩短至18km左右,而南槽拦门沙的基本形态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仍呈“单峰”形态。研究长江口拦门沙的时空变化以及冲淤演变规律,同时在长江口来沙量锐减的条件下,预测长江口拦门沙未来的演变趋势,可为长江口防洪规划、航道整治、滩涂开发利用、以及河道演变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支撑。

杨子江[4](2020)在《长江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在整个长江流域内,长江不仅通过干流带动沿线两岸的港口经济和航运发展,发挥生态环境调节、水利调节和工农业取水安全等方面作用,而且通过众多支流来辐射更为广泛的支流区域的经济发展,关联着防洪与供水、生产物资供给和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在发挥这些对支流区域重要影响作用过程中,通江河口则处于最为关键环节。受历史原因和改革开放后长江流域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一些累积的问题,导致通江河口环境现状混乱,形势到了严峻的地步,河口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状况危急,通航安全环境问题也不同程度制约干支流之间的航运发展,水利工程也暴露出不满足区域发展对长江水源的调节利用的需求。本文选取长江通江河口苏州段为对象,通过现场调研,案例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了通江河口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梳理归纳各类问题的原因,结合政府在公共环境领域具有成效的治理模式,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思想角度,提出了属地负责,协作管理,联合监管等治理模式,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生态型通江河口。有效的治理需要着眼于河口水域周边与支流网络形成的整体,内容涵盖生态环境、通航环境、水利环境、公共环境整治。经济产业布局也应着眼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严控水域岸线审批,减控工农业排污,减少低效能、高污染产业,力图从源头方大幅减除向长江干支流的污水排放,防控各通江河口资源过度开发。法制完善、环评制度提升、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则能为长江通江河口水域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科学开发提供制度化的保障。治理策略上更需要借鉴已取得成效的项目经验,研究探索通过湿地修复、生态水利、航道工程、污水集中处理工程、水上绿色服务区建设等一系策略改善通江河口的自然环境、通航环境、公共环境和调节利用水资源能力。

侯佳明[5](2020)在《基于改进阻隔系数法的全国主要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文中提出河湖水系连通性是指流域水系单元间互相连接的畅通程度,是流域水系的基本属性,是保持流域上下游之间、河湖之间、河道与漫滩之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物种流畅通的基本条件,包括横向连通性、纵向连通性、垂向连通性和时间动态性四个维度。其中河流纵向连通性是受到阻隔影响最为直接和严重的维度,以往全国大尺度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通常仅考虑单位河长上的拦河建筑物数量,对不同类型拦河建筑物的阻隔影响及过鱼设施的恢复作用考虑不够全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考虑拦河建筑物位置分布所带来的不同阻隔影响,本文提出考虑位置修正系数的改进阻隔系数法,对全国主要河流的纵向连通性进行评价,分析了全国十大水资源一级区的现状河流纵向连通性及其时空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恢复方案和分区域管控恢复目标。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对全国拦河型水利工程的工程数量、工程规模与工程类型在全国十大水资源一级区的时空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类。(2)以全国流域面积≥10000km2的215条河流和建设在这215条河流上的1409座大中型拦河建筑物为评价对象,创新性的采用考虑位置修正系数的改进阻隔系数法对全国主要河流的纵向连通性进行评价。(3)在全国主要河流纵向连通性现状评价结果基础上,提出修建过鱼设施等上行恢复措施、增殖放流等下行恢复措施和上行、下行综合恢复措施,并对不同恢复措施方案进行情景模拟。研究结论包括:(1)全国拦河型水利工程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方面:在工程数量和工程规模方面,长江区拦河型水利工程总数量及大、中型规模的水利工程数量均为全国最多,且远高于其他九个区域,西北诸河区为全国最少;在工程类型方面,西南诸河区、珠江区、黄河区、长江区、松花江区的主要工程类型为水库大坝,辽河区、东南诸河区的水库大坝和水闸分布平均,西北诸河区、淮河区、海河区的主要工程类型为水闸。同时,通过分析拦河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趋势,发现绝大多数的水资源一级区拦河型水利工程建设集中在60年代~80年代期间,80年代后建设速度显着放缓。(2)全国主要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面:1960年全国平均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0.05,2018年全国平均河流纵向连通性较1960年大幅度恶化,相应指数达到1.07,整体评价结果由“优”下降为“差”。其中在全国十大水资源一级区层面上,东南诸河区、珠江区和长江区现状河流纵向连通性最差,松花江区现状河流纵向连通性最好,总体评价等级为“优”。在河流纵向连通性变化趋势方面,过去60年来全国主要河流平均纵向连通性整体呈加速恶化趋势,近20年恶化趋势最为明显。(3)河流纵向连通性改善措施和分区目标方面:采取上行、下行综合恢复措施对河流纵向连通性的恢复效果最为理想,恢复后的全国平均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为0.59,相比现状年降低了 44.9%。同时,通过对比仅采取上行或下行恢复措施方案在各一级区层面上的功能连通预测结果,发现采取修建过鱼设施等上行恢复措施对闸坝型水利工程较多、现状河流纵向连通性较差的区域恢复效果明显;采取增殖放流等下行恢复措施对闸坝型工程较少、现状河流纵向连通性较好的区域恢复效果明显。此外,根据不同恢复措施方案的情景模拟结果,结合各水资源一级区的现状情况和未来水利工程建设规划,针对各水资源一级区提出相应的管控恢复目标,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规划提供参考。

吴文涛[6](2020)在《长江营养盐与微量元素时空变化、入海通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文中指出河流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的主要通道之一,在流域–河流–河口–近海环境演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河流水环境的研究是开展河流与海洋水环境耦合演变分析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入揭示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重要切入点。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流域水体中的重金属、微量元素和营养盐等随径流输送入海,对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结合2017年和2018年对长江流域干流与主要支流的综合观测、2013年~2019年长江下游大通站位的逐月定点观测,系统分析了长江流域水体中营养盐的组成、结构、时空变化与入海通量,探讨了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水体营养盐的输送变化规律及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运用多元数理统计手段对水体中溶解态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来源及入海通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世界其它河流的对比探讨了流域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等对长江水环境中常量与微量元素分布与输送的影响。本文旨在加强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营养盐与微量元素输送过程的认识,以期为大河流域物质输送以及对近海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2017年和2018年调查期间,长江流域内氮和硅的浓度远高于磷,溶解态的氮为主要氮营养盐组分。水体中N/P、Si/N和Si/P比远高于RedfieldBrzezinski值N/Si/P=16/16/1,存在潜在的磷营养盐限制问题。下游水体营养盐浓度及入海通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氮和磷的浓度变化与径流量显着负相关,呈现丰水期低、枯水期高的特征。硅的季节变化与氮、磷相反。除氨氮(NH4+)和亚硝酸盐(NO2-)外,各形态营养盐的入海通量均以径流量为主导因素,呈现明显的丰水期高,枯水期低的特征。(2)结合历史观测数据发现,近20年来长江上游河段各种形态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均显着低于中下游河段和流域平均值,受人类活动和土地使用政策的区域性差异的影响,中下游营养盐维持在较高的浓度水平。此外,三峡大坝对营养盐沿程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近60年来,长江氮与磷营养盐浓度和通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60年至1980年的缓慢增长;第二个阶段为1980年至2000年呈现指数型的迅速上升;第三个阶段为近20年来,增长趋于缓和,甚至出现略微下降的趋势。长江硅的浓度和通量变化相对较小,整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与河流筑坝等人类活动息息相关。(3)Cu、Zn、Pb、Cd和As是长江流域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元素,在下游区域显着高于上游与中游(p<0.05),且各元素在长江重庆段和汉江均有较流域其它河段高的浓度值,这些河段相对较高的重金属含量主要与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有趣的是,长江宜昌至武汉段各元素均出现了较低的浓度值,这很大程度上受三峡水利工程蓄水所产生的―滞留效应‖所致。统计分析还显示Na、Mg、K、Ca、Fe、Mn、Co、Ni、Mo、Cr和V主要与各种岩石矿物的风化与侵蚀相关,Cu、Zn和Pb主要受工业、金属冶炼、矿物开采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而Cd和As则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长江重庆段和汉江区别于长江流域其它河段,表明水体受人类活动影响比较严重,但长江流域重金属浓度水平整体低于世界其它重工业和农业发达区域的河流。由于长江径流量巨大,Cu、Zn、Pb、Cd与As的入海通量是长江口及其近海重金属收支与循环的重要一环,并可能对河口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生态学效应。

沈应[7](2020)在《常熟白茆河口趸船浮码头对防洪的影响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涉水工程建设力度加大,港口、码头、桥梁、泵站、水闸等工程的建设,营造了更加快捷高效的交通环境,保障了生产生活用水及防汛防旱安全,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对天然河湖的河势稳定、行洪安全、水事管理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涉水工程建设进行防洪影响分析十分必要,分析研究成果对工程的建设与今后的管理存在直接指导意义。本文以常熟白茆河口趸船浮码头工程为例,在阅读国内外防洪影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河道演变分析、数值模拟计算和综合影响分析的方法,研究该工程建设对码头所在的长江河口段河势变化、河道行洪、周边设施的影响。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利用河势分析的方法,对码头工程所处河段从历史和近期两个维度,进行河床演变、冲淤规律方面的分析,预测河势演变的趋势。河道演变分析表明,码头工程所在河道,多年来岸线较为稳定,近岸水域河床一直处于冲刷状态,水深条件在逐步改善,为码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2)建立了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在常规潮型、98大洪水、97风暴潮三种潮型工况下,对码头工程建设前后的水流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水位、流态、流场的变化。计算表明,码头工程建设前后水位变化不超过0.012m;水流流态变化仅引桥上下游局部水域因桩基阻水作用,流速有所降低;流场变化主要影响码头工程上下游1km范围。码头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主流无影响,对长江行洪影响极小。(3)码头工程对河势演变的影响仅限于工程局部区域,顺岸深槽、码头前沿和上下游附近水域的水位及流速基本变化不大,对金泾塘水道、白茆沙水道总体的河势变化影响较小。(4)经过综合分析,码头工程能够满足现有水利规划,符合防洪标准相关规定,达到相关技术管理要求,对长江行洪安全和河势稳定的影响比较微小,不会影响堤防、护岸、其他水利工程及设施的安全和管护,对所处河段上下游第三人水事权益也无影响。

李越[8](2020)在《长江水沙情势演变及其鱼类响应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无节制的对河流进行开发导致河流天然水沙情势发生改变,引起生态的严重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因此,认识河流水资源的开发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河流水沙过程与河流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对于实现长江流域水资源持续开发,维护河流系统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以长江为研究对象,选取屏山、寸滩、宜昌、汉口和大通站实测水沙数据,讨论河流水沙情势理论及其生态影响;分析近几十年来长江干流水沙时空变化特征,评价长江水沙情势的改变程度;以长江中重要鱼类—中华鲟和四大家鱼为目标种群,评价长江水沙变化对鱼类的影响。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河流生态系统理论,探讨河流水沙情势及生态效应理论,阐明天然水文情势理论,概括了河流水文特征变量与泥沙变量改变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响应关系,以及河流水沙情势变化对于河流系统中重要鱼类的影响。(2)长江年径流量总体无明显变化,中下游输沙量下降趋势显着;突变点主要出现在水利工程建成蓄水的节点,以三峡水库蓄水最为集中;各水文站年径流量主要存在着14年-18年的主周期变化,输沙量主要存在着20年-24年的主周期变化;年径流量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而输沙量显着减少主要受水库蓄水拦沙、河道采沙和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因素共同影响。(3)通过RVA法、DHRAM法和RI法定量评价可得,二滩水电站造成屏山站流量发生中度改变,水土保持工作造成寸滩站流量发生低度改变,三峡蓄水后宜昌、汉口和大通站流量均为低度改变。二滩水电站造成屏山站输沙量发生中度改变,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造成寸滩、宜昌、汉口和大通站输沙量发生中高度改变,2000年后长江各水文站输沙量基本上发生高度、严重改变。(4)采用逐步回归法识别出影响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的水沙指标主要为流量的逆转次数和年最大值出现时间、输沙量6月份均值;影响中华鲟繁殖群体的水沙指标为流量的1月份均值、年均3日最小值、年最大值出现时间和逆转次数、输沙量的高脉冲次数、年均90日最小值和基流指数。

刘文文[9](2019)在《中线工程运行下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及污染等级推估》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大流域水环境影响机制的复杂性,开展流域层面不同时空尺度下河流水环境调查及生态健康影响研究十分必要,也可为流域水环境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汉江流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自然条件复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水利工程众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点面源污染排放持续威胁汉江中下游水质健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起从汉江中游丹江口水库调水,对缓解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促进华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随之发生改变,汉江流域的水体资源自身可利用量大幅度减少,产生一系列水环境问题。为减缓因工程调水可能造成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汉江中下游地区兴建引江济汉工程,以补充汉江下游地区的用水要求,并减缓汉江点面源污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汉江中下游有数条污染严重的支流,也会影响汉江干流水质,调水后不同污染形式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需要明确研究。本论文以汉江中下游为研究对象,明确水利工程实施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的改变及水利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时空变异情况;针对受水利工程和重污染支流影响的汉江典型河段,分析影响水环境的主要水质指标及污染类型,并针对典型水质指标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明确汉江内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全面了解汉江中下游水环境时空变异特性,并提出控制流量进行水质管理及污染物调控的具体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后,汉江中下游流量和水位明显降低。通过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汉江中下游水文及自然环境资料,基于IHA(Index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指标体系的变化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对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前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的变化,并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水文站点径流的变化趋势,明确水利工程实施对流域水文条件的影响。结果发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汉江中下游的月平均及年平均流量和水位均有明显降低;汉江中下游流量及水位在高阈值条件(上四分位数)频率降低,而在低阈值条件(下四分位数)的频率明显升高;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第一年(2014-2015年)变化趋势最为明显,2016年以后水利工程调控趋于稳定,汉江中下游流量及水文指标较2014年有所上升;汉江下游虽有引江济汉工程补给流量,但流量水位下降趋势仍十分明显。(2)调水运行后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差异性大,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有机污染是影响汉江水质的主要污染形式。针对汉江中下游流域,分析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情况,并应用因子分析识别影响流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及污染类型,探讨监测变量间的关联性;应用聚类分析确定汉江具体采样点的污染类型,分析不同采样点所受污染形式的时空变异性。结果发现:汉江水质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旱季(每年11月至次月3月)水质较差,其中汉江下游的污染较上游严重的多,旱季部分点位营养盐指标(总氮(TN)和总磷(TP))甚至可能劣于V类水标准,雨季(每年5-10月)采样点位的水质则有明显改善;农业面源污染与有机污染是影响汉江水质的主要污染形式,且旱湿季的变化会影响汉江中下游水质的污染类型的变化。旱季时,汉江水质受有机污染与营养化面源污染的双重影响;湿季时,随降雨及流量增加,面源污染成为主要的污染方式,由于流量与水质呈现负相关,湿季水质反而比旱季时好。流量的变化严重影响汉江中下游的水质情况,南水北调工程与引江济汉工程在旱季对汉江中下游水质影响较大,流量Q<500 m3/s时,汉江上游有机污染超出Ⅲ类水上限值3.5倍,下游为中等富营养化水平,污染严重;雨季时Q>800 m3/s,有机污染与富营养化污染极大缓解,均在Ⅲ类水范围内。(3)水利工程及污染严重的支流不但是干流典型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也会影响水体的水化学循环,特定条件下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甚至引发水华。利用最大最小自相关因子分析法(Min/Max Autocorrelation Factor Analysis,MAFA)及动态因子分析法(Dynamic Factor Analysis,DFA)针对两个污染严重的支流(唐白河及汉北河)及引江济汉工程汇入汉江处,确定代表这三个区域水质变化的主要水质指标及两条支流及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干流的影响方式。MAFA结果说明叶绿素a(Chl-a)、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定义为藻类数量)可作为代表唐白河-汉江交汇处及汉北河-汉江交汇处(人口密集区)干流水质的主要水质指标。TN、硝酸盐(NO3-)、COD和磷酸盐(PO43-)(定义为营养盐形态)可作为代表引江济汉工程-汉江交汇处(面源污染区)干流水质的主要水质指标。DFA结果表明唐白河-汉江交汇区域及引江济汉工程-汉江交汇区域汉江干流城市排放大量生活污水进入汉江,唐白河和汉北河携带大量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汉江,影响汉江水质;有机污染促使有机氮向无机氮转化,并进一步促进汉江下游藻类生长。此外,流量变化会显着影响营养盐、有机污染及藻类浓度。分析不同流量条件下流量与水质指标的关系,发现低流量条件下(Q<700 m3/s)时水质指标浓度变化剧烈,平均浓度总体普遍较高。这是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需求限制了丹江口水库下泄至汉江干流的流量,且引江济汉工程引入汉江的流量也较低。可通过增大两个水利工程引入汉江的流量将汉江中下游的流量调控至Q>700 m3/s改善水质;中等流量时(700<Q<1100 m3/s),流量与部分营养盐及藻类浓度成正相关关系。中等流量多处于降雨集中时期(3月、4月及6月),降雨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大,携带大量营养盐进入汉江水体,促进藻类生长,导致Chl-a浓度增大,可通过增大引江济汉工程引入汉江的流量来改善水质。(4)优化的普通克里格-指示克里格方法(IK-OK)可以兼顾极端值对下游水质的影响,更好的描述典型水质指标的浓度空间分布。利用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OK)、指示克里格(Indicator Kriging,IK)及 IK-OK 方法对汉江中下游三个典型水质指标(Chl-a、TN和TP)进行插值分析,并评价其污染现状。结果发现:汉江中下游流域下游段Chl-a浓度较上中游段明显增大,且TN和TP浓度也有所增加,说明河流下游段富营养化水平高,水质较差。克里格插值结果表示无污染及轻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丹江口水库-钟祥段。重度污染河段主要分布在引江济汉工程下游段,该河段较上游河段水质明显变差。由于雨水冲刷作用,雨季(5月)农业面源污染排入河流的比例增大,整体污染比旱季更为严重,水质也较旱季差。TP相比TN更能促进Chl-a浓度的升高,并可能引发水华现象。普通克里格和指示克里格插值对水质指标的污染等级评价分别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本研究通过优化后的普通克里格-指示克里格插值法评价污染物的污染等级,评价结果可兼顾指示克里格与普通克里格的优点,既针对不同阈值条件下污染等级混乱交叉的情况进行了优化,更精确分析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情况,也兼顾一些极端的高值进行评价。优化普通克里格-指示克里格法可更有效分析和判断汉江流域水华预防,并提出规划意见。(5)底泥对氮磷的吸收过程很快,而解析过程相对缓慢,且扰动和底泥磷浓度明显影响底泥氮磷释放过程。分析汉江干流仙桃段和通顺河水质及底泥样品,结果发现通顺河水质指标和底泥中氮磷含量明显比汉江干流的浓度高。汉江干流仙桃段及通顺河各河段采样点底泥中的重金属浓度的高低顺序均为:Zn>Pb>Cu>As>Cd>Hg,且所有的重金属元素都明显超过其相应背景值。根据Hankanson生态危害系数,评价通顺河底泥中重金属潜在的生态危害,由强至弱的顺序为Cd>Hg>As>Pb>Cu>Zn,其中Cd和Hg的高污染情况可能由人为排放导致。通过对不同底泥样品吸附解析特征分析,发现底泥对磷的吸附随溶液中磷浓度提高而增加,通顺河底泥磷吸附随浓度增加呈L型变化。Elovich方程对各采样点底泥对磷的吸附动力学拟合效果最好,底泥对磷的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两个阶段。快速吸附阶段在开始至4小时内,4小时内底泥对磷的吸附量达到总吸附量的80%-90%。在考虑底泥中TP浓度和扰动强度下,拟合不同条件下的磷释放过程,得到方程(Psed=(-0.048POsedP0sed×D1/3-0.012)× lnt+1.1 × P0sed),说明底泥磷扩散不仅和时间有关,且与扰动强度和该河段底泥TP背景值有关。相比扰动强度,底泥TP浓度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更为明显,随底泥浓度增大,底泥对磷释放的影响呈现指数增强的趋势。对汉江中下游不同时空条件下水环境污染特征的研究,可明确汉江中下游流域不同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特性;对典型污染支流和水利工程对汉江干流的影响机制研究,可明确重大水利工程和支流的影响,并了解汉江干流典型污染物的化学循环机制;通过对底泥氮磷释放特性的研究,探明内源污染对汉江干流水质的影响,同时明确汉江中下游的污染特性和水质现状。通过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及水化学循环机制的全面了解,可帮助管理者提出控制不同内外源污染及调控流量以改善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管理措施,为汉江中下游水质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李娜[10](2016)在《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区水沙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流作为承载物质从陆地到海洋输送一个重要通道,其中水沙是最基本的物质元素。人类活动对入海水沙的影响一直是国际研究关注的热点,对入海水沙的改变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河口三角洲的水资源水环境、地质、航道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本文的研究区域是长江河口区,结合地理学、水文学、泥沙动力学等学科,利用小波周期分析、趋势检验分析、跳跃分析等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长江流域干流以及入河口区水沙通量的特征,定量地计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入河口区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然后建立长江河口区水沙模型,讨论枯季时长江河口区的沿岸调引水工程对河口区水动力环境的影响,最后研究预测长江河口区水沙输移对未来人类活动的响应,并得到如下的主要研究结论。基于近60年长江干流三个水文站年均径流量和输沙量以及大通站月均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识别长江干流和入河口区的水沙通量时间序列特征。1950-2013年长江干流宜昌、汉口和大通站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主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多水时段与多沙时段呈现不同步的变化特征。相比三峡大坝前期,在三峡大坝后期(2003-2013年)长江干流的1-3月份月均径流量增加,其余月份的月均径流量减少,但12个月的月均输沙量均减少。气候变化是影响长江干流径流量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三峡工程的削峰补枯作用导致了长江干流枯季径流变化,同时增加了输沙量减少的程度,但这一影响在下游区域随距离三峡工程越远而逐渐变弱。长江入河口区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并且其平水年多次连续出现,而枯水年基本上以两年连续的形式出现;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多年(1950-2013)平均月径流量和月输沙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相差4.5倍和31倍;泥沙主要以细颗粒悬沙为主,其D50值随着时间变化在逐渐地变细,并且在一年内一般出现两次峰值。1950-2013年大通站年均径流量与洪季径流量在2003年之后处于少水期,但枯季径流量处于丰水期;在20年时间尺度上,大通站年均和洪季的输沙量处于少沙期,但枯季输沙量没有明显的主周期,并在短周期内没有变化。1950-2013年,大通站的枯季径流量呈现显着上升趋势(P<0.05),突变点是2003年,随之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但年均和洪季输沙量呈现显着下降趋势(P<0.001),其中,年均输沙量的突变点是1996年,随之呈现显着性下降趋势。人类活动是引起大通站径流量和输沙量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三峡工程对长江入河口区水沙通量的变化具有直接和间接性的影响作用,并且本文定量地分析人类活动对长江入河口区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1954-2013年,降水、产流能力和产沙能力对大通站年输沙量下降的贡献率分别3.95%、-0.11%和96.16%,并且不同时间阶段影响输沙量下降的主要因子是产沙能力,降水和产流能力对其下降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人类活动是影响长江流域的产沙能力主要因素,其中流域水库建设对大通站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达到85%左右。长江流域入河口区的输沙量锐减的主要是人类活动对其产沙能力影响造成的,其中水库大坝是最主要的原因。然后,基于MIKE21FM水动力和泥模型,建立了长江河口区二维水沙模型。在长江河口区沿岸调引水工程调查的基础上,设定枯季不同情景下大通径流和沿岸调引水的组合条件。在枯季,长江河口区调引水和外海潮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通站的径流减少,长江河口区沿程的高低潮位变低和潮差增加。在枯季同一径流条件下,相比小潮期,调引水工程对大潮期的高低潮位和潮差影响更明显,使涨潮瞬时潮流界最远可上溯到南京段的上游。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类活动对长江入河口区大通站流量、输沙量和含沙量的预测的基础上,研究未来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区潮流、水沙通量的影响。到2050年,未来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区汛期10月水沙输移的影响要强于枯季2月。在枯季,相比情景1,情景2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河口区沿程不同地区的高低潮位和潮差变化不一致,并且潮流界变化具有不确定性;长江入海水沙通量均减少,但增强了北支水沙倒灌南支;南港和北港的分流比较为均衡,但南港的分沙比占有优势,特别是大潮期。在汛期,相比情景1,情景2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河口区沿程潮差增加,潮流界向上游移动;长江入海水沙通量减少,并增强了北支水沙倒灌南支;大潮期和小潮期的南港分流、分沙比均占有优势。

二、水利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利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计量的长江保护研究特征与科技支撑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 长江保护研究的特征
    2.1 长江保护学术成果年度变化趋势
    2.2 期刊和学科领域特征
    2.3 长江保护学术合作分析
    2.4 科研机构和地区分析
    2.5 长江保护研究热点和主题演化
3 长江保护的科学研究进展与讨论
4 结论及建议
    (1) 科学论证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本及其与中华文明发展的关系。
    (2) 基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探讨“追根溯源、系统治疗”的方法。
    (3) 加强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研究。
    (4) 拓展长江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

(2)基于PSR的长江口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技术体系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数据标准化方法
    2.3 评价方法及评价等级确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分项指数分析
    3.2 总体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3)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拦门沙近期演变过程及其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长江口拦门沙研究现状
        1.2.2 国外河口拦门沙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长江口拦门沙近期演变及其原因
    2.1 北支
        2.1.1 基本情况
        2.1.2 冲淤变化
        2.1.3 横剖面形态特征
        2.1.4 北支拦门沙
    2.2 北港
        2.2.1 基本情况
        2.2.2 特征等深线变化
        2.2.3 冲淤变化
        2.2.4 横剖面形态特征
        2.2.5 北港拦门沙
    2.3 北槽
        2.3.1 基本情况
        2.3.2 特征等深线变化
        2.3.3 冲淤变化
        2.3.4 横剖面形态特征
        2.3.5 北槽拦门沙
    2.4 南槽
        2.4.1 基本情况
        2.4.2 特征等深线变化
        2.4.3 冲淤变化
        2.4.4 横剖面形态特征
        2.4.5 南槽拦门沙
    2.5 拦门沙近期演变原因分析
        2.5.1 自然因素
        2.5.2 人类活动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江口水沙数值模型建立与验证
    3.1 模型介绍
        3.1.1 水动力模块
        3.1.2 泥沙输运模块
    3.2 长江口概况
    3.3 研究内容
    3.4 计算范围及计算条件
        3.4.1 计算范围
        3.4.2 计算条件
    3.5 水沙模型建立
    3.6 水沙模型验证
        3.6.1 潮位验证
        3.6.2 潮流验证
        3.6.3 含沙量验证
        3.6.4 地形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江口来沙量锐减对冲淤演变影响模拟
    4.1 来沙量锐减对悬沙影响分析
        4.1.1 洪季悬沙变化
        4.1.2 枯季悬沙变化
    4.2 来沙量锐减对地形冲淤影响分析
    4.3 来沙量锐减对拦门沙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长江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综述
        1.2.1 苏州地区通江河口治理历史文献研究
        1.2.2 现代国内对河口水利、通航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
        1.2.3 生态环境的研究现状
        1.2.4 生态治理政策、理论、法规、制度方面的研究
        1.2.5 通江河口水域海事监管的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2 长江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现状、问题及原因
    2.1 通江河口环境现状
        3.1.1 水污染的现状和问题
        2.1.2 潮滩湿地的现状和问题
        2.1.3 通航环境现状和问题
        2.1.4 水利环境现状和问题
        2.1.5 公共环境现状和问题
    2.2 各类环境问题的原因
        2.2.1 支流污染物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的原因
        2.2.2 人员非法聚居的原因
        2.2.3 通航环境现状和原因
        2.2.4 污染源遍布的原因
    2.3 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治理现状
        2.3.1 太仓市通江河口环境整治案例概况
        2.3.2 整治行动案例过程分析
3 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治理模式类型
    3.1 多层次府际协作治理
        3.1.1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协作
        3.1.2 横向政府间协作
    3.2 生态型治理模式
        3.2.1 补救生态环境的途径—生态型治理模式
        3.2.2 着眼地区发展,做好生态型治理的规划
    3.3 通江河口环境治理的基础保障一法制化模式
        3.3.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司法公诉
        3.3.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
    3.4 政府与企业协作模式
4 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治理策略
    4.1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
    4.2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改善水利环境
        4.2.1 水利保障经济社会繁荣的基础
        4.2.2 提高水利设施科学技术含量
        4.2.3 区域水利工程统筹协调
        4.2.4 生态水利工程研究应用
    4.3 航道建设改善通航环境
        4.3.1 提升河网航道联通度
        4.3.2 参考长江口北槽航道整治
        4.3.3 布置丁坝维护水深
        4.3.4 通航环境关键治理拦门沙
    4.4 共保联治,运行联合监管机制
        4.4.1 地方政府联合整治行动效果明显
        4.4.2 组建监管队伍,运行长效机制
        4.4.3 突出海事现场监管的职能
        4.4.4 河长制应当与联合监管机制互为补充
    4.5 引用社会资金,政企联合管理
        4.5.1 引导企业参与开发建设
        4.5.2 加强项目的审核和提议
        4.5.3 保护环境和文化作为宗旨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改进阻隔系数法的全国主要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连通性概念与内涵
        1.2.2 河流连通性评价方法与实践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河流连通性的理论基础
    2.1 河流连通性机制
    2.2 河流四维连续体模型
        2.3.1 河流生物群落结构三维连续性
        2.3.2 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物种流的三维连续性
        2.3.3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性
    2.3 人类活动对河流连通性的影响
第三章 全国拦河型水利工程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 2018年全国十大水资源一级区拦河型水利工程时空变化特征
        3.1.1 数量分布特征
        3.1.2 工程类型分布特征
        3.1.3 工程规模分布特征
    3.2 全国十大水资源一级区拦河型水利工程建设趋势
第四章 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
    4.1 阻隔系数法
    4.2 考虑位置修正的阻隔系数法
        4.2.1 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系数a_i
        4.2.2 对本级河流影响的位置修正系数b_(Li)
        4.2.3 对与下级河流连通性影响的位置修正系数b_(Qi)
    4.3 评价标准
    4.4 方法对比
第五章 全国主要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结果
    5.1 评价对象
        5.1.1 评价河流
        5.1.2 拦河建筑物类型
    5.2 不同时期全国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结果
        5.2.1 1960年全国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结果
        5.2.2 1980年全国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结果
        5.2.3 2000年全国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结果
        5.2.4 2018年全国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结果
    5.3 不同时期全国十大水资源一级区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结果
        5.3.1 不同时期全国十大水资源一级区平均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
        5.3.2 全国十大水资源一级区河流纵向连通性变化趋势
    5.4 现状评价结果成因分析
第六章 河流纵向连通性恢复措施与管控目标分析
    6.1 河流纵向连通性恢复措施
        6.1.1 船闸和泄水闸
        6.1.2 鱼道
        6.1.3 鱼闸、升鱼机和集运鱼设施
        6.1.4 增殖放流
    6.2 不同恢复措施方案情景模拟
        6.2.1 采取修建鱼道等上行恢复措施的模拟结果
        6.2.2 采取增殖放流等下行措施恢复措施的模拟结果
        6.2.3 同时采取上行和下行恢复措施的模拟结果
        6.2.4 不同情景下的全国十大水资源一级区模拟结果
    6.3 分区域管控恢复目标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参与评价的全国河流一览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6)长江营养盐与微量元素时空变化、入海通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河流生源要素输送与循环过程
        1.1.1 氮循环
        1.1.2 磷循环
        1.1.3 硅循环
    1.2 河流微量元素输送及环境效应
    1.3 河流物质输送及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1.4 研究区域概况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采样站位
    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2.3 样品分析方法
        2.3.1 溶解态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
        2.3.2 溶解态营养盐的分析
        2.3.3 颗粒态营养盐的分析
    2.4 数据处理
        2.4.1 LOADEST模型
        2.4.2 通量估算
        2.4.3 统计分析
        2.4.4 富营养化评价
第三章 长江营养盐的时空变化及入海通量
    3.1 长江水文特征
    3.2 平水期长江营养盐时空变化
        3.2.1 营养盐浓度
        3.2.2 营养盐结构
        3.2.3 生源要素输送的历史趋势
    3.3 丰水期长江营养盐时空变化
        3.3.1 长江干流营养盐浓度
        3.3.2 营养盐结构
        3.3.3 生源要素输送历史趋势
    3.4 入海通量
    3.5 影响长江营养盐输送的因素
        3.5.1 河流筑坝
        3.5.2 化肥使用
        3.5.3 降雨过程
    3.6 小结
第四章 长江下游生源要素研究及入海通量
    4.1 基于LOADEST模型确定最佳采样策略
    4.2 营养盐浓度与入海通量的月际变化
        4.2.1 水文特征
        4.2.2 营养盐浓度的月际变化
        4.2.3 营养盐通量的月际变化
    4.3 营养盐浓度的长期变化
    4.4 长江营养盐入海通量的长期变化及对东海生态系统的影响
    4.5 与世界各大河流的比较
    4.6 小结
第五章 长江水体常量和微量元素的来源、分布与向海输送
    5.1 长江干流水体元素浓度的空间变化
    5.2 长江支流水体元素浓度的空间变化
    5.3 河湖交汇区的混合行为
    5.4 常、微量元素分布和来源
    5.5 长江流域微量元素的入海通量
    5.6 与世界各大河流的比较
    5.7 长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环境意义
    5.8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常熟白茆河口趸船浮码头对防洪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常熟白茆河口趸船浮码头工程概况
    2.1 流域概况
    2.2 水文泥沙
        2.2.1 径流
        2.2.2 潮流
        2.2.3 泥沙
    2.3 工程基本情况
        2.3.1 工程位置
        2.3.2 工程规模及设计防洪水位
        2.3.3 工程布置及结构
        2.3.4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第3章 河道演变分析
    3.1 河道历史演变
    3.2 河道近期演变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1 二维水动力学模型
        4.1.1 基本方程
        4.1.2 数值解法
        4.1.3 边界处理
    4.2 模型设定及验证
        4.2.1 模型范围
        4.2.2 模型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码头工程防洪计算与分析
    5.1 计算方案
        5.1.1 计算水文条件
        5.1.2 计算工况
    5.2 码头工程对河道水位的影响分析
    5.3 码头工程对河道流态的影响分析
    5.4 码头工程对河道流场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码头工程对防洪的综合影响分析
    6.1 综合分析
        6.1.1 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和影响分析
        6.1.2 与防洪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6.1.3 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6.1.4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6.1.5 对其他水利工程及设施的影响分析
        6.1.6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6.1.7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6.2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长江水沙情势演变及其鱼类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系统及其特点研究
        1.2.2 河流水沙情势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2.3 水沙情势变化后河流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河流水沙情势及生态效应理论
    2.1 天然河流水文情势理论
        2.1.1 天然水文情势
        2.1.2 天然水文情势决定河流生态系统
        2.1.3 人类改变水文情势
    2.2 河流水沙情势变化与河流生态系统响应
        2.2.1 水文变量与河流生态系统效应
        2.2.2 泥沙变量引起的生态响应
    2.3 河流水沙变化对鱼类的影响
        2.3.1 水文变量对鱼类的影响
        2.3.2 泥沙变量对鱼类的影响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水电资源开发现状
    3.3 鱼类资源概况
    3.4 水文站点概况
    本章小结
4 长江水沙情势时空演变特征
    4.1 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4.1.1 数据分析
        4.1.2 研究方法分析
    4.2 长江水沙时空分布特征
        4.2.1 水沙地区分布特征
        4.2.2 水沙年内及年际分布特征
    4.3 长江流域水沙变化特征
        4.3.1 水沙趋势性变化分析
        4.3.2 水沙突变性变化分析
        4.3.3 水沙周期性变化分析
        4.3.4 水沙关系变化分析
    4.4 水沙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4.4.1 水沙变化阶段划分
        4.4.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产流贡献率分析
        4.4.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产沙贡献率分析
        4.4.4 人类活动对长江水沙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5 长江水沙情势改变度分析
    5.1 水沙情势改变度研究方法
    5.2 水沙情势变化阶段划分
    5.3 长江水沙改变度评价
        5.3.1 RVA法长江水沙改变度评价
        5.3.2 DHRAM法长江水沙改变度评价
        5.3.3 RI法长江水沙改变度评价
    5.4 长江水沙综合改变度评价
        5.4.1 屏山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5.4.2 寸滩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5.4.3 宜昌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5.4.4 汉口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5.4.5 大通站水沙综合改变程度
    本章小结
6 长江水沙情势变异对鱼类影响
    6.1 长江流域重要鱼类变化状况
        6.1.1 长江鱼类及资源现状
        6.1.2 三峡下游“四大家鱼”鱼苗丰度变化状况
        6.1.3 中华鲟产卵繁殖变化状况
    6.2 水沙情势变异对鱼类影响
        6.2.1 研究方法介绍—逐步回归法
        6.2.2 对长江中下游“四大家鱼”鱼苗丰度的影响
        6.2.3 对中华鲟产卵繁殖的影响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9)中线工程运行下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及污染等级推估(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污染机制研究现状
        1.2.2 水资源开发利用进展
        1.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研究现状
        1.2.4 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现状
    §2.1 汉江中下游流域概况
        2.1.1 汉江中下游流域气候条件概况
        2.1.2 水文环境与水资源
    §2.2 社会经济条件
        2.2.1 人口
        2.2.2 工农业发展水平
    §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江济汉工程现状
        2.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2.3.2 引江济汉工程
        2.3.3 汉江流域开发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
    §2.4 汉江中下游水质水文变化
        2.4.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中下游水质的时空变化
        2.4.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中下游流量的时空变化
        2.4.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变化情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前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变化
    §3.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的影响
        3.2.1 汉江中下游流量水位时空变化特性
        3.2.2 基于RVA法的水文条件变化分析
    §3.3 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汉江中下游流量变化趋势
        3.3.1 汉江中下游流量年际及月际特征分析
        3.3.2 Mann-Kendall突变型检验分析流量的变化趋势
    §3.4 结论
第四章 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化及主要污染特性研究
    §4.1 水质采样和水质指标分析
        4.1.1 汉江中下游采样
        4.1.2 水质指标分析
    §4.2 研究方法
        4.2.1 因子分析
        4.2.2 聚类分析
        4.2.3 有机污染指数与富营养化指数
    §4.3 汉江中下游水质变化及污染特性研究
        4.3.1 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4.3.2 水文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4.3.3 因子分析的结果
        4.3.4 基于因子分析的水质评价结果
        4.3.5 空间聚类分析的结果
        4.3.6 流量与水质的关系
        4.3.7 两项水利工程对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指数的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水利工程及支流对汉江中下游水质的影响
    §5.1 水质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5.2 研究方法
        5.2.1 最大最小自因子分析法(min/max autocorrelation factor analysis,MAFA)
        5.2.2 动态因子分析方法(Dynamic factor analysis,DFA)
        5.2.3 模型拟合验证
    §5.3 水利工程及支流对汉江中下游水质的影响研究
        5.3.1 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5.3.2 最小/最大自相关因子分析(MAFA)结果
        5.3.3 动态因子分析(DFA)结果
        5.3.4 流量与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
    §5.4 结论
第六章 汉江中下游典型污染物水质现状评价
    §6.1 水质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6.1.1 汉江中下游采样
        6.1.2 实验室分析
    §6.2 研究方法
        6.2.1 克里格法(Kriging)原理
        6.2.2 普通克里格插值(Ordinary Kriging)
        6.2.3 指示克里格插值(Indicator Kriging)
    §6.3 汉江中下游水质指标的时空差异分析
        6.3.1 汉江中下游水质指标的空间差异
        6.3.2 汉江中下游水质指标的季节性差异
    §6.4 汉江中下游典型水质指标水质现状评价
        6.4.1 指示克里格法法评价汉江中下游Chl-a的污染等级现状
        6.4.2 指示克里格法法评价汉江中下游总氮和总磷的污染等级现状
        6.4.3 普通克里格法评价汉江中下游不同河段水质指标的水质现状
        6.4.4 优化的指示克里格-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
    §6.5 结论
第七章 底泥氮磷释放规律及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7.1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
        7.1.1 采样及实验装置设置
        7.1.2 实验方案设计
    §7.2 汉江地表水及底泥的理化性质
        7.2.1 汉江干流及通顺河地表水水质特性
        7.2.2 通顺河底泥特性分析
    §7.3 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
        7.3.1 潜在生态指数危害法
        7.3.2 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结果
    §7.4 底泥对氮磷的吸附解析特征分析
        7.4.1 底泥磷的等温吸附解析特征
        7.4.2 底泥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7.4.3 底泥氮的等温吸附特征
        7.4.4 底泥氮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7.5 不同条件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研究
        7.5.1 扰动对pH和 EC的影响
        7.5.2 扰动强度和时间对磷的释放量影响
        7.5.3 考虑扰动强度和底泥特性的磷释放拟合方程
    §7.6 结论
第八章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0)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区水沙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人类活动对河口水沙影响研究
        1.2.2 研究方法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长江河口区水沙通量变化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长江流域概况
        2.1.2 长江河口区概况
    2.2 长江干流水沙通量变化特征
        2.2.1 水沙通量年际变化规律
        2.2.2 水沙通量年内变化规律
    2.3 长江入河口区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2.3.1 入河口区水沙通量变化
        2.3.2 入河口区水沙通量时间系列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类活动对长江入河口区水沙通量影响分析
    3.1 入河口区水沙通量跳跃分析
    3.2 气候和人类活动变化
        3.2.1 气候变化
        3.2.2 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
        3.2.3 长江流域水库建设情况
    3.3 长江入河口区输沙量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3.3.1 泥沙特征因子归因分析
        3.3.2 人类活动对长江入河口区输沙变化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江河口区水沙输移模拟
    4.1 模型基础
        4.1.1 MK21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4.1.2 MIKE21泥模型介绍
    4.2 模型建立
        4.2.1 模型范围与基础资料
        4.2.2 模型设置与参数率定
    4.3 长江河口区水沙输运模拟
        4.3.1 潮位验证
        4.3.2 流向流速验证
        4.3.3 悬沙验证结果
第5章 长江河口区水动力对调水工程的响应
    5.1 长江河口区抽、引水工程
    5.2 长江河口区水动力模型设计原则
        5.2.1 边界条件
        5.2.2 抽、引水原则
    5.3 长江河口区水动力变化情况
        5.3.1 情景组合
        5.3.2 河口区水动力环境对径流条件响应
        5.3.3 河口区水动力环境对调引水工程响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未来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区水沙输移影响
    6.1 未来长江入河口区径流和输沙量预测
        6.1.1 长江入河口区径流预测
        6.1.2 长江入河口区悬沙量预测
    6.2 长江河口区水沙输移对未来人类活动的响应
        6.2.1 模型边界条件组合
        6.2.2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水利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计量的长江保护研究特征与科技支撑建议[J]. 沈瑞昌,李琴,陈家宽,马涛. 人民长江, 2022(01)
  • [2]基于PSR的长江口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J]. 赵艳民,秦延文,马迎群,张雷,曹伟,迟明慧,时瑶. 环境工程, 2021(10)
  • [3]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拦门沙近期演变过程及其模拟[D]. 简宏康. 扬州大学, 2021(08)
  • [4]长江通江河口苏州段环境治理研究[D]. 杨子江. 苏州大学, 2020(03)
  • [5]基于改进阻隔系数法的全国主要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D]. 侯佳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6]长江营养盐与微量元素时空变化、入海通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D]. 吴文涛.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0(02)
  • [7]常熟白茆河口趸船浮码头对防洪的影响分析[D]. 沈应. 扬州大学, 2020(04)
  • [8]长江水沙情势演变及其鱼类响应机制[D]. 李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9]中线工程运行下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及污染等级推估[D]. 刘文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10]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区水沙影响研究[D]. 李娜. 南京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水利工程对长江口生态环境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