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键盘扫描方法

一种新型的键盘扫描方法

一、一种新型的键盘扫描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黄磊[1](2020)在《3D画笔建模及虚拟触觉绘制过程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无论从企业层面还是从普通消费者的层面来讲,产品外观设计在现代工业零部件或消费类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均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品外观概念设计,包括产品总体外形设计以及该产品外表面的美观装饰,通常主要借助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简称CAID)的方法来完成。对于设计师来讲,CAID技术已成为一种能快速完成各种工业产品零部件外观创新设计和展示产品功能的有效方法。传统的CAID技术采用全局纹理映射方法实现从二维图形到三维模型外表面的转换,借以实现3D产品外表面的美观装饰。然而,从2D图形到3D物体复杂外表面的纹理映射过程很容易引起原有2D图形不可控扭曲、走样,且纹理映射施加过程既繁琐又易耗用过多的计算机内存资源。在产品外观创新设计中,设计师瞬间灵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纹理映射技术需要映射二维图形到虚拟三维物体外表面,其过程僵硬,妨碍了设计师去自由随意捕捉设计灵感。伴随着绘画、书法等一系列带有特定风格化的虚拟绘制技术深入发展,直接在三维表面进行绘制和装饰的技术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刚度3D画笔仿真模型及三维物体模型表面触觉绘制过程控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分析了实际绘制过程中力对画笔工具弯曲变形的影响机理,综合研究了画笔笔杆的施加弯矩、绘制表面摩擦力、笔头湿度与3D画笔实时变形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变刚度与弹塑性3D画笔力反馈仿真模型。首先采用弹塑性弯曲虚拟弹簧振子模型构建画笔力学模型,仿真画笔受力与画笔弯曲挠度位移、转角之间的关系。根据待绘制物体表面实际材质特性确定对应的动态摩擦系数,结合弯曲变形微分方程求解得到绘制表面对画笔笔头的反力,实时计算3D画笔与虚拟物体表面间的动态摩擦力。基于笔杆受力、绘制表面摩擦力、运笔速度、笔头湿度等物理量构建画笔笔头分叉的仿真模型。通过分解画笔为中心骨架与蒙皮的三角网格表面构建了 3D画笔几何模型。基于画笔所受弯矩、绘制表面摩擦力,利用改进的基于均值骨架驱动的三维网格变形技术实时模拟了画笔中心骨架弯曲变形及相应的笔头表面变形,实现了力对画笔弯曲变形的动态控制。(2)虚拟二维笔道绘制控制方法研究。首先,根据运笔过程中画笔受力与画笔变形的关系,建立了单次采样时刻弯曲变形的虚拟3D画笔与虚拟绘制平面相交时的空间几何关系模型,并结合真实绘制中的笔触图样,运用有理B样条技术拟合出类似“雨滴”的笔触形状。用户使用力反馈设备的铁笔控制绘制系统中虚拟画笔行为,画笔笔触沿着运笔方向顺次叠加生成各种风格的二维笔道效果。(3)特殊笔道效果绘制控制方法研究。①触觉绘制过程笔道颜色控制方法。基于KM颜色光学理论提出了一种虚拟绘制过程中笔道水墨颜料颜色控制方法。采用KM光学理论基本微分方程推导得到任意颜料厚度为D时的相应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计算公式。以颜料的两个关键光学参数(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为切入点,依次构建了单一颜料颜色仿真算法、多种颜料混合下的“调色”仿真算法、多层颜料叠加时的“罩色”仿真算法。建立了宣纸上所绘制颜料的反射率与颜料颜色亮度值(R,G,B)转换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对绘制笔道着色效果的实时存储。②触觉绘制过程笔道水墨扩散效果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三维绘制水墨颜料传输与扩散行为控制模型。首先,研究了二维表面水墨颜料扩散机理,以此建立了一种基于纸元的宣纸纤维结构模型;建立了画笔与宣纸表面间的水墨颜料传输过程仿真模型,基于非稳态扩散第二定律建立了宣纸表面水墨混合液中水粒子扩散运动微分方程,仿真了水粒子在宣纸表面的实时扩散行为;通过引入动态扩散系数,建立了颜料粒子对流扩散微分方程,仿真了颜料粒子在宣纸表面水墨混合液中的扩散行为;建立了笔头及宣纸表面的水蒸发微分方程,实现了有效的蒸发过程模拟。提出了颜料粒子“沉积率”的概念,并给出了沉积率计算的半经验公式,仿真了颜料粒子在宣纸纤维中沉积及固化后的“粒状”现象。(4)研究了虚拟物体表面三维笔道实时触觉绘制控制方法。通过采用优化的混合八叉树层次包围盒技术与多线程动态任务分配并行计算技术保证了虚拟画笔与虚拟物体表面的实时、高效、精确的碰撞检测。利用一种“加权的平均距离”算法,实现了笔头与虚拟物体表面间的触觉力模拟,仿真了绘制过程中笔头碰触3D表面时的触感。研究了一种球扩展操作算法建立了弯曲画笔的最小包围球。基于最小包围球计算得到了虚拟投影平面的平均法矢及空间位置。研究了一种局部实时映射技术,可将虚拟平面上的2D笔触实时映射到虚拟三维物体表面,得到虚拟三维笔触。通过控制画笔受力,沿着绘制方向将每个采样时刻得到的不同大小、形状的三维笔触叠加便得到虚拟三维笔道。虚拟绘制中,艺术家通过实时触觉与视觉反馈,“有意”控制虚拟绘制行为,创作出满足艺术要求的三维模型表面笔道绘制效果,提高了三维表面绘制过程自由度和真实感。(5)三维触觉交互绘制系统实时性优化研究。为保证虚拟绘制过程中系统的实时性性能,开展了触觉绘制系统实时性优化研究。首先深入分析并给出了触觉绘制中力反馈响应频率的合理设定规则。然后考虑了画笔动态采样时间对绘制系统运行过程实时性性能的影响,通过实时优化虚拟画笔动态采样时间Δt,并集成多线程并行处理技术,有效提高了触觉绘制系统运行时的总体流畅性、实时性。

付茜雯[2](2020)在《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研论文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作用重大,推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共享。摘要是科研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是对论文的概括性总结,也是读者发现和探寻相关领域知识的快捷途径。然而,目前英文摘要的机器翻译质量在精确性和专业性方面都不尽人意,需要通过后期编辑和人工校对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中文翻译文本。本文以计算机科学论文摘要为例,对谷歌机器翻译的300篇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进行了翻译错误类型分析并归类,并提出相应的译后编辑策略。首先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再邀请计算机专业以及翻译专业的专业人士进行确认。之后以DQF-MQM错误类型分类框架为依据,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中的错误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机器翻译的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中存在七大类翻译错误,其中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翻译错误占比最大,其次是术语误译、误译、欠译、漏译、过译以及赘译。本论文研究发现,由于源文本的信息型学术文本特征,长难句、被动语态以及术语翻译是造成机器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针对源文本的逻辑缜密、语步序固定等特征,本研究针对性地对各类错误类型提出了相应译后编辑策略。建议译者在译后编辑中通过将隐性连接转换为显性连接从而保持源文逻辑性,通过增加主语以及调整语序处理被动语态保持源文的学术精准,通过恰当选取词意处理半技术词汇等。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归类了计算机科技文本摘要中机器翻译出现的错误,并提出相应译后编辑策略,为该领域的译者提供参考建议,从而提高该领域的机器翻译质量。

李海洁[3](2020)在《锥光束乳腺CT与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覆盖范围、舒适度及测量准确性方面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锥光束乳腺CT(CBBCT)与乳腺X线摄影检查(MG)在乳腺组织覆盖范围、舒适度及测量肿块型肿物大小准确性三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CBBCT检查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就诊且同时行CBBCT和MG检查的199例(330侧乳房)女性患者的影像资料。两名不同年资的影像诊断医师对CBBCT、MG图像头侧、足侧、内侧、外侧及后侧的乳腺组织覆盖范围进行评价。CBBCT头侧、足侧的覆盖范围在其矢状面图像上进行评价,内侧、外侧的覆盖范围在其横断面像上进行评价。MG头侧、足侧的覆盖范围在内外斜位(MLO)图像上进行评价,内侧、外侧的覆盖范围在头尾位(CC)图像上进行评价。若乳腺组织边缘与胸壁组织的连接曲线能够显示,则头侧、足侧、内侧、外侧覆盖范围定义为阳性,否则为阴性。CBBCT图像若能够显示胸壁肌肉组织,则CBBCT后侧的覆盖范围为阳性,否则为阴性。CC位图像若能够显示胸壁肌肉组织,则MG后侧覆盖范围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利用Kappa检验评价两名医师的一致性。利用配对卡方检验比较CBBCT与MG覆盖范围之间的差异。2.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和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就诊且同时行CBBCT和MG检查的409位女性患者的资料。患者根据11点数字评分法(NRS-11)对两种检查的舒适度进行评分(0分~10分,取整数位)。评分越低,则该种检查方式更舒适。根据CBBCT扫描方式(平扫组、增强组)、患者年龄(≤44、45~59、≥60)、体重指数(BMI)(<18.5kg/m2、18.5~23.9kg/m2、24~27.9kg/m2、≥28kg/m2)、乳腺密度(脂肪型、致密型)对评分进行分组。利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两种检查评分之间的差异。利用卡方检验评价不同扫描方式、年龄、BMI及乳腺密度对CBBCT舒适度的影响,从而确定CBBCT舒适度的影响因素。3.回顾分析2012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且术前同时行MG检查、乳腺超声检查(US)及CBBCT检查的76例女性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三种检查方式测量肿物的最大径值,以病理标本最大径值为标准。定义不同检查方式测量肿物最大径值与病理最大径值相差±0.5cm(包括0.5cm)以内则认为该种检查方式测量肿物最大径值与病理最大径值相一致,即一致组,否则为非一致组。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三种检查方式测量肿物最大径与病理最大径的总体一致性及相关性、评价三种检查方式测量良、恶性肿物最大径与病理最大径的一致性及相关性。应用c2检验评价三种检查方式之间测量肿物大小准确性的差异。结果:1.CBBCT对乳腺足侧、内侧、外侧及后侧组织覆盖范围优于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6.45,126.40,17.57,175.61,P值均<0.01),对头侧覆盖范围不及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0,P<0.01)。2.CBBCT评分与MG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BCT检查的舒适度更高。不同亚组内,≥60岁组、<18.5kg/m2组CBBCT检查的舒适度水平与MG检查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各亚组内CBBCT检查舒适度均高于MG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扫描方式、患者年龄、BMI可影响CBBCT检查的舒适度。3.CBBCT(ICC=0.908,95%CI:0.854~0.941,r=0.834)与病理最大径的总体一致性及相关性均高于MG(ICC=0.833,95%CI:0.737~0.894,r=0.721)、US(ICC=0.873,95%CI:0.799~0.919,r=0.787)。对于良性肿瘤,CBBCT(ICC=0.915,95%CI:0.804~0.963,r=0.853)、MG(ICC=0.914,95%CI:0.802~0.963,r=0.863)与病理最大径一致性及相关性高于US(ICC=0.883,95%CI:0.730~0.949,r=0.799)。对于恶性肿瘤,CBBCT(ICC=0.907,95%CI:0.838~0.947,r=0.832)与病理最大径一致性及相关性均高于MG(ICC=0.808,95%CI:0.665~0.890,r=0.683)、US(ICC=0.875,95%CI:0.781~0.928,r=0.793)。CBBCT与US测量肿物大小准确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BCT与MG测量肿物大小准确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CBBCT测量肿物大小更准确。结论:1.CBBCT检查对乳腺组织足侧、内侧、外侧及后侧覆盖范围优于MG检查,但对头侧的覆盖范围不及MG检查。2.相较于MG检查,CBBCT检查舒适度更高,扫描方式、患者年龄是CBBCT舒适度的影响因素。3.CBBCT可准确测量肿物大小,尤其对于边界不规则的恶性肿瘤,有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

付微明[4](2020)在《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识别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对生物识别信息的开发利用不断加深,这种开发利用在为个人、社会和国家带来莫大利益的同时,也由于一些乱象的出现导致了公众的忧虑,引发了潜在和现实的风险,对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保护开始得到重视,本文以此为发端展开了对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的研究。本文对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的研究,以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为目的:首先,什么是生物识别信息;其次,为什么要保护生物识别信息;最后,如何保护生物识别信息。由于目前国内外对本论题的研究论着还不丰富,本文十分缺乏可参考的研究着作和论文。本文的写作主要依赖于本文作者努力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文本;司法判例;相关事例。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证的结合,注重以问题为研究导向,并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为论证方法。在具体内容上,首先,本文通过对生物识别信息概念和本质的理解,探讨了什么是生物识别信息这一基本问题。本文从生物识别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入手,对生物识别信息的内涵和外延,生物识别信息的其他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明确了生物识别信息的概念。从生物识别信息的概念出发,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生物识别信息的本质和独特性质。其次,本文通过对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意义和目的的分析,探讨了为什么要保护生物识别信息这一基本问题。本文以生物识别信息的应用价值为切入点,阐明了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以及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并以此为基点,从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满足基本要求的两种主要法律保护模式。最后,本文通过对生物识别信息的常规法律保护模式中的普遍原则及其具体适用,专门法律保护模式中对生物识别信息处理各方主体的特定权利义务设置,以及如何完善法律保护机制的研究,探讨了如何保护生物识别信息这一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对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基本模式和基本原则的研究,总结了生物识别信息常规法律保护的基本形式;接下来从生物识别信息的特殊性质着手,总结了生物识别信息应用中各类主体的特定权利义务和责任,分析了生物识别信息特定性法律保护的机制;通过对生物识别信息常规法律保护和专门法律保护的辨析,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当前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这些问题的初步方案,得出了我国应该如何健全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机制的结论,并对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体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陈胜[6](2020)在《纤维素纸基能源与传感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剧,清洁能源的高效转化和绿色传感器件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木质纤维素资源具有储量丰富、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等诸多优点,在环境友好型先进材料制备与功能器件开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简便绿色的技术手段,设计并构建了一系列新型纤维素纸基柔性能源与传感器件,研究了器件工作性能与工作机理,实现了在能源转化和应变/压力传感领域的应用,促进了绿色能源和柔性可穿戴设备的可持续发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纤维素纳米纸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通过真空辅助抽滤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TOCNF)和硅烷化处理,制备了一种高透明度(90.2%)、高雾度(46.5%)、超疏水(接触角159.6°,滑动角5.8°)纤维素纳米纸。相比于原始纤维素纳米纸,硅烷化处理在纳米纸表面构建了“珍珠项链状”聚硅氧烷纤维,使该纳米纸的抗水性(接触角)提高了70.7%,同时保留了原有高透明度与高雾度。所开发的超疏水纳米纸同时具备光管理与自清洁功能,其大幅提高了商业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10.43%),同时显着改善了太阳能电池因灰尘积累而造成的工作效率下降问题。(2)纤维素皱纹纸基柔性各向异性应变传感器。通过高温碳化处理将纤维素皱纹纸转变为导电碳纤维网络,后经聚二甲基硅氧烷封装得到柔性应变传感器。碳化处理保留了皱纹纸原有各向异性结构,即定向排列纤维与瓦楞结构,这使所构建的碳化皱纹纸基应变传感器具有显着的拉伸应变传感各向异性:平行与垂直于纤维方向的灵敏度分别为10.10和0.14。该器件同时展现出快速响应性(<115 ms)、高耐久性(>10000次)、信号稳定性和细微滞后性,其作为可穿戴设备实现了复杂人体运动检测与虚拟二自由度机械臂智能控制,在多维应变传感与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纤维素纸基高灵敏度柔性压力传感器。结合碳化皱纹纸和丝网印刷于打印纸平整表面的叉指电极,构建了一种柔性纸基压力传感器。碳化皱纹纸的瓦楞结构与粗糙表面赋予了器件高灵敏度(0–2.53 KPa范围内大于2.52 KPa-1)、快速响应性(<30ms)、低检出限(~0.9 Pa)和高耐久性(>3000次)。所制备的纸基压力传感器实现了对人体脉搏、呼吸、发声、水滴等微小压力的准确检测,同时构建的传感器阵列可对空间压力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展现出在健康护理、运动检测、电子皮肤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4)基于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的纸基压力传感器。结合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TOCNF)与碳化细菌纤维素(CBC),通过定向冷冻干燥制备了具有定向孔洞结构的导电复合气凝胶,用作纸基压力传感器的活性材料。TOCNF显着促进了CBC的超声破碎程度及在水中的分散性,并实现了对复合气凝胶多级微观结构的调控,进而赋予压力传感器更宽的工作范围(0–100 KPa)和可调节灵敏度。该器件亦具有快速响应性(<110 ms)、细微滞后性及信号可靠性,作为可穿戴设备成功应用于运动检测、触摸监控、脚步传感等诸多领域,并通过蓝牙模块实现了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5)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应用于能量收集与自供能传感。打印纸折叠后用作器件基底,纤维素皱纹纸和硝酸纤维素微孔膜分别用作器件摩擦正极与负极层。归因于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间差异显着的摩擦电极性,以及皱纹纸的瓦楞结构与微孔膜的多孔结构,所制备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展现出优良的能量输出性能(输出电压196.8 V,输出电流31.5μA,瞬时输出功率16.1 W/m2)、信号稳定性和耐久性(>10000次)。该新型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通过机械能收集成功驱动多种电子设备,同时实现了在自供能压力传感与自供能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

张梦玉[7](2019)在《一种新型的键盘按键异音检测系统》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键盘按键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键盘的生产工艺,测试环境以及测试标准不同,所以开发一套键盘按键音异音检测系统很有必要。本文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键盘按键异音检测系统的发展:最初的键盘按键异音检测是人工在线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主观性较强,且效率低下;随后研究人员研发出使用静音马达敲击键盘按键,通过分析键盘按键的按键音的分贝值来判断键盘按键的品质,此种检测方法需在静音房中进行,对环境要求较为苛刻,且静音马达较为昂贵,设备生产成本较高,故工业使用率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键盘按键异音检测系统,从敲击方式和信号采集环境等方面优化了检测系统,提高了同类型设备的工业使用率。另外本论文基于相位调控设计了一种实现声波操控的拼图型声学超材料,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实现了宽带自弯曲声波波束的产生,为宽频声波操控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包括信号处理中使用的A计权算法,单层隔音墙的隔音效果理论推导,带有滤波功能的反向放大电路的倍数关系和空间中自弯曲声波所对应的相位关系。第三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键盘按键异音检测系统,首先在敲击方式上进行了优化,区别于传统的静音马达敲击键盘,本文采用模拟信号驱动电磁铁模拟手指敲击键盘按键,该敲击方式复现了实际使用键盘时手指敲击键盘按键的过程,保证了信号检测的可靠性。该异音检测系统由信号采集系统和信号分析系统组成。信号采集系统包括电路系统和软件系统,电路系统主要包括数字电路部分、模拟电路部分、功率电路部分、通讯部分和放大电路部分。为保证电路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本文分别采用HCNR200、6N137、PVI1050N光电隔离芯片将不同的电路部分隔离开来,防止不同电路模块之间的电信号干扰。软件系统利用单片机编程控制信号采集与通讯过程。信号分析系统是基于A计权的信号分析。另外,为保证在自然环境下信号采集的有效性,提高设备的工业使用率,本文首先通过缩小信号采集距离的方法降低了环境噪音对信号采集的干扰;然后增设了隔音腔来隔离环境噪音,隔音腔设计分为两部分:外部的大箱体利用了质量隔声定律,可以隔离较高频率的环境噪音;利用内部狭窄的小腔体的结构特性来隔离低频的环境噪音。仿真结果表明,综合利用这两个隔音措施,可以实现0-20kHz范围内的环境噪音隔离,从而保证键盘按键音采集的有效性,为后续信号分析提供了保证。由于该设计良好的信号采集效果和易实现性,此方法有利于同类型设备在工业上的大规模使用,并可大幅度降低设备生产成本。第四章对比分析同一键盘按键的信号波形和分贝值,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对比了8个合格键盘按键的信号波形图、其频谱图及其所对应的声压级分贝值。另外,本文还做了有关超材料声波操控方面的研究,附录部分提出了一种拼图型超宽带声波调控结构,现了二维情况下对声波波阵面自弯曲的操控。在此研究工作中,首先推导了实现目标波束的声波相位分布,采用凹槽状声学超材料作为实现相位分布的单元结构,然后分别利用有限元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在不同频率下此拼图型声学人工材料对声波的自弯曲操控效果,最后,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通过调整凹槽截面的宽度可以拓宽此声学人工结构的工作频带,例如可以通过减小单元结构截面的宽度来拓提高工作频带的上限。该方法为超宽带声学功能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并且在医学超声诊断、超声成像和无损检测等方面均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键盘按键异音检测方法,通过优化敲击方式和增加隔音腔的方法,保证了信号采集的可靠性和实现了强背景环境噪音下的信号采集,提高了同类型设备在工业上的使用率,另外本文所做的基于声学人工超材料对声波的操控研究,可实现宽频的自弯曲声波操控,为超宽带声学功能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王栋[8](2017)在《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来自ERPs的证据》文中研究指明运动道德判断是指运动员个体运用已有道德规范或标准对运动中的道德现象进行认知的思维形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包含道德直觉和道德认知。目前,运动道德判断的研究大都是以纸笔测验的方式探讨运动道德判断的前因和后效,即运动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和运动道德判断与运动道德行为的关系,而有关运动道德判断的内在加工过程和机制还鲜为人知。因此,本研究以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为视角,运用ERP技术从行为和认知神经层面对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了探究。首先,研究以网络搜集的537篇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失范行为的新闻报道以及对90名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访谈为素材,运用Nvivo8.0质性分析软件对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失范的行为类型和表征进行了系统化研究,揭示了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失范的行为类型和表征。其次,研究根据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失范的行为类型及表征,对从质性研究材料中挑选出的常见的、影响广泛的160个典型实例进行了编写,并根据相关研究对编写后的运动道德判断实验材料进行了控制和修正。同时,研究还选取了 187名我国运动员,从赞同百分比(功利性选择)、决策时间、道德冲突性、行为的道德可接受性、情绪愉悦度和情绪唤醒度六个方面对运动道德判断实验材料的有效性进行了考察。最后,研究选取了 19名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使用研制的四类运动道德判断实验材料,运用ERP技术从行为和认知神经层面对不同类型运动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失范的行为类型主要可划分暴力行为类、兴奋剂使用类、假赛和消极比赛类以及自知失诚类。2)暴力行为类多发生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中;兴奋剂使用类多发生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项群、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和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假赛和消极比赛类多发生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和格斗对抗性项群;自知失诚类多发生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和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3)研究研制的四类运动道德判断实验材料(暴力行为类40个、兴奋剂使用类40个、假赛和消极比赛类40个以及自知失诚类40个)有效性良好,可以作为开展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的有效实验材料。4)自知失诚类的功利性选择百分比最高;兴奋剂使用类的功利性选择百分比最低,决策时间最短;假赛和消极比赛类的决策时间最长。5)四类运动道德判断在刺激锁时和反应锁时所诱发的各个ERP成分上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且都显着激活了前扣带回(BA10区和BA25区),这说明四类运动道德判断具有相同的认知神经机制,都是认知和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

林鑫伟[9](2015)在《一种新型供水系统DCS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供水系统DCS主要由储水系统、给水系统和中央控制室组成。该设计对末端用户的用水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结合供水系统的控制要求来选择供水系统的控制方案。国内的一些供水系统还存在能源消耗多、执行效率低,运营成本高的缺陷。本课题设计利用2台PLC分散执行储水系统的双软启动器+5台深井抽水泵实现储水池水位的自动控制和给水系统的水塔以及单变频器+2台供水泵的恒压变频控制。中央控制室的PC机通过PPI协议建立通信网络对这2台PLC进行集中管理,实现新型供水系统储水池水位、供水管道压力、水塔和水泵设备的实时监测、控制和远程控制。本设计合理地利用PLC的剩余端口进行储水池水位的显示,提出了水塔中的水非紧急状况的使用判据,设置了供水管道的爆管报警。这样大大地提高了新型供水系统DCS的性价比,节约了水资源。

张修鸣[10](2013)在《一种新型气体灭火控制器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灭火控制器是自动报警灭火系统监控火灾的核心部件之一,控制器设计好坏直接影响着对火灾的灭火效率,设计具有良好性能的控制器是灭火系统获得较高灭火效率和较大经济效益的基础。首先,本文阐述了气体灭火控制器的发展现状,对不同种类相关产品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对单片机的控制理论进行了深入地学习,依据固定气体灭火控制器设计规范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新型的气体灭火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其次,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新型控制器的具体功能,硬件的设计方法及控制软件的实现,用高性能的C8051F340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的主芯片;显示状态及参数的设定用液晶LCD显示屏;控制器的组成电路包括能变换及检测的电源、主板联动控制部分、实时时钟,声光报警等;控制软件是用软件开发系统Keil C51编程的,使用仿真器EC2或ML-EC3进行调试的。最后,对控制器进行了样机研制,并对控制器进行了实验,同时还对控制器的电磁兼容实验和环境试验进行了介绍,这些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证实该控制器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本控制器可以同时满足二氧化碳、七氯丙烷,气溶胶等灭火产品的控制和使用要求,通过简单的设置和程序的调整,达到对不同的灭火产品的配套控制使用,同时控制器还具有操作简便,用户界面美观等优点,所以该灭火控制器在消防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有着较广泛的应用。本课题是与四川齐盛消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本产品目前已通过灭火控制器的行业国家公安检测认证,已批量投放市场。

二、一种新型的键盘扫描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的键盘扫描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3D画笔建模及虚拟触觉绘制过程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虚拟画笔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1.2.2 虚拟绘制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2.1 二维笔道绘制过程控制及仿真方法研究现状
        1.2.2.2 虚拟三维绘制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2.3 特殊笔道绘制效果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3 力觉反馈技术研究现状
        1.2.4 碰撞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与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变刚度的虚拟3D画笔力反馈仿真模型
    2.1 画笔的基本结构与绘制过程绘制行为分析
    2.2 虚拟3D画笔几何模型构建
    2.3 虚拟3D画笔变刚度弯曲力学模型构建
        2.3.1 画笔骨架弯曲变形的基本方程
        2.3.2 弯曲骨架的弹塑性弯曲分析
        2.3.3 力反馈仿真分析
        2.3.4 画笔轮廓控制截面扁曲变形
    2.4 基于骨架驱动的虚拟3D画笔网格表面变形算法
        2.4.1 网格变形骨架均值子空间算法步骤
        2.4.2 骨架子空间模型的改进
        2.4.3 变形能量约束函数
    2.5 虚拟3D画笔画笔笔头分叉建模
    2.6 本章小结
3 虚拟触觉二维笔道绘制过程控制方法研究
    3.1 虚拟二维笔道触觉绘制及控制方法
    3.2 触觉绘制中特殊笔道绘制效果生成控制方法
        3.2.1 触觉绘制中笔道颜色建模及控制
        3.2.1.1 笔道颜色建模研究基础
        3.2.1.2 KM颜料光学模型基本微分方程
        3.2.1.3 笔道中单一颜料颜色绘制效果控制
        3.2.1.4 笔道中多种颜料混合绘制效果控制
        3.2.1.5 笔道中多层颜料叠加绘制效果控制
        3.2.1.6 笔道颜色存储方法
        3.2.2 触觉绘制中“水墨传输、扩散”效果建模及控制
        3.2.2.1 宣纸建模
        3.2.2.2 笔道初始区和扩散区分析
        3.2.2.3 触觉绘制中画笔与宣纸表面间的水墨颜料传输过程控制
        3.2.2.4 宣纸表面水粒子扩散过程控制
        3.2.2.5 宣纸表面颜料粒子扩散过程控制
        3.2.2.6 画笔笔头上颜料扩散过程控制
        3.2.2.7 虚拟绘制中蒸发过程控制
        3.2.2.8 颜料粒子在宣纸纤维中沉积过程控制
    3.3 二维触觉绘制实验
        3.3.1 虚拟二维笔道效果控制仿真实验
        3.3.2 特殊笔道绘制效果控制仿真实验
    3.4 本章小结
4 虚拟三维笔道触觉绘制控制技术
    4.1 虚拟油泥造型技术
        4.1.1 虚拟油泥造型方法
        4.1.2 基于压缩体素形式的虚拟油泥模型表面信息提取与存储
    4.2 虚拟画笔与虚拟三维物体之间的碰撞检测算法及接触力模拟
    4.3 虚拟触觉绘制过程三维笔道的生成
        4.3.1 最小包围球与投影平面的建立
        4.3.2 虚拟三维绘制笔道生成算法
    4.4 三维触觉绘制实验
    4.5 本章小结
5 虚拟触觉绘制系统运行实时性优化研究
    5.1 触觉绘制过程力反馈响应频率的确定
    5.2 虚拟画笔动态采样时间优化
    5.3 触觉绘制过程并行处理技术
    5.4 本章小结
6 虚拟三维物体表面触觉绘制原型系统实现
    6.1 虚拟触觉绘制系统开发平台
    6.2 触觉交互设备工作原理
        6.2.1 力反馈交互设备
        6.2.2 三维鼠标设备
    6.3 虚拟触觉绘制系统工作流程与运行界面
        6.3.1 虚拟触觉绘制系统主要工作流程
        6.3.2 虚拟触觉绘制系统三维渲染的openinventor场景图
        6.3.3 虚拟触觉绘制系统主要运行界面效果
    6.4 虚拟触觉三维绘制过程综合仿真实验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Aims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
    2.1 Overview on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Post-editing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and Post-Editing Strategies
    2.3 DQF-MQM Error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2.4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of Paper Abstracts
    2.5 Text Typology Theory
        2.5.1 Text Typology Theory of Reiss
        2.5.2 Previous Studies on Informative Texts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CHAPTER3 METHODOLOGY
    3.1 Source Text and Text Analysis
        3.1.1 Source Text
        3.1.2 Text Analysis
    3.2 Research Method
    3.3 Translation Process
        3.3.1 Translating300 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s with MT system
        3.3.2 Post-editing the MT-generated translation based on Text Typology Theory
        3.3.3 Conduct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ensuring post-editing quality
        3.3.4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rrors in300 abstracts
        3.3.5 Preliminary error classifications based on DQF-MQM Framework
        3.3.6 Conducting the2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nfirm error classifications
        3.3.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ll MT errors in the300 abstracts
CHAPTER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Error Types of Machine Translated English Abstracts
        4.1.1 Unidiomatic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2 Terminology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3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4 Und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5 Omission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6 Ov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7 Errors of Addition in MT Output
    4.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Machine Translated Abstracts
        4.2.1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4.2.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4.2.3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Technical Terms
CHAPTER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of300 Abstracts
    1-20 Abstracts
    21-40 Abstracts
    41-60 Abstracts
    61-80 Abstracts
    81-100 Abstracts
    101-120 Abstracts
    121-140 Abstracts
    141-160 Abstracts
    161-180 Abstracts
    181-200 Abstracts
    201-220 Abstracts
    221-240 Abstracts
    241-260 Abstracts
    261-280 Abstracts
    281-300 Abstracts
ACKNOWLEDGEMENTS

(3)锥光束乳腺CT与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覆盖范围、舒适度及测量准确性方面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锥光束乳腺CT与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组织覆盖范围的比较研究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影像设备与方法
        1.1.3 图像分析
        1.1.4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两名医师评价的一致性
        1.2.2 MG对乳腺组织覆盖范围
        1.2.3 CBBCT对乳腺组织覆盖范围
        1.2.4 CBBCT 和 MG 对乳腺组织覆盖范围
    1.3 讨论
        1.3.1 影响CBBCT检查覆盖范围的因素
        1.3.2 研究的局限性
    1.4 小结
二、锥光束乳腺CT与乳腺X线摄影检查舒适度的比较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1 患者资料
        2.1.2 影像设备与方法
        2.1.3 患者对 CBBCT、MG 检查舒适度评分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入组患者资料及信息
        2.2.2 CBBCT检查与MG检查舒适度的整体比较
        2.2.3 不同分组内 CBBCT 检查与 MG 检查舒适度的比较
        2.2.4 影响CBBCT检查舒适度的因素
    2.3 讨论
        2.3.1 影响乳腺 X 线摄影检查舒适度的因素
        2.3.2 影响CBBCT检查舒适度的因素
        2.3.3 研究的局限性
    2.4 小结
三、锥光束乳腺CT对乳腺肿块型肿物大小测量准确性的研究
    3.1 研究资料与方法
        3.1.1 患者资料
        3.1.2 影像设备与检查方法
        3.1.3 图像分析
        3.1.4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不同检查方式测量肿物最大径与病理最大径的总体一致性和相关性
        3.2.2 不同检查方式测量肿物大小准确性的差异
        3.2.3 不同检查方式测量良、恶性肿物最大径与病理最大径的一致性和相关性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锥光束乳腺CT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题缘起与研究范围
        (一)论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范围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四、学术创新与主要学术观点
        (一)学术创新
        (二)主要观点
第一章 生物识别信息的概念和本质
    第一节 生物识别信息的概念
        一、生物识别技术
        (一)生物识别技术的产生
        (二)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
        二、生物识别信息
        (一)生物识别信息的内涵
        (二)生物识别信息的外延
        三、生物识别信息的其它相关基本概念
        (一)个人数据、档案、信息、资料
        (二)生物识别标识、数据、信息
    第二节 生物识别信息的本质
        一、生物识别信息是个人信息的新类型
        (一)生物识别信息必须经过“特定技术处理”
        (二)生物识别信息是个人“数字身份”的核心内容
        二、生物识别信息不同于一般个人信息的两种特殊性质
        (一)生物识别信息具有“惟一性”
        (二)生物识别信息具有“不可变更性”
第二章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意义和目的
    第一节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生物识别是与个人权利密切相关的重要产业
        (一)生物识别信息与个人权利密切相关
        (二)生物识别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二、生物识别是新型社会管理方式
        (一)生物识别提高社会管理效率
        (二)生物识别信息是国家大数据整合基础性资源
        三、生物识别信息关系国家安全
        (一)生物识别信息应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二)生物识别信息应用关系国家整体安全
    第二节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目的
        一、实现生物识别信息应用中个人权利与产业发展利益的平衡
        (一)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应以调控平等主体利益关系为重点
        (二)生物识别信息产业发展必须受到严格规制
        二、实现生物识别信息应用中各方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一)通过法律平衡生物识别信息应用中的公私利益关系
        (二)通过法律保证国家安全与社会管理对生物识别信息应用的需要
第三章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要求及保护模式
    第一节 实现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目的基本要求
        一、充分保护生物识别信息权利主体的信息自决权
        (一)生物识别信息权利是个人信息权的组成部分
        (二)以“禁止处理”保护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自决权
        二、明确禁止未经个人同意处理生物识别信息
        (一)禁止以买卖等为目处理生物识别信息
        (二)禁止经个人授权而买卖生物识别信息等行为
        三、以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的“法定必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管理需要
        (一)生物识别信息处理“法定必需”的必要性
        (二)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的“法定必需”事项
    第二节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立法模式
        一、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综合立法模式
        (一)生物识别信息综合立法保护模式的发展路径
        (二)生物识别信息综合立法保护的主要内容
        二、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专项立法模式
        (一)以生物识别信息隐私法案实行民法保护
        (二)以防止身份盗窃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专项立法保护
第四章 生物识别信息的常规法律保护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原则在生物识别信息保护中的应用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原则与生物识别信息的常规保护
        (一)域外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常规原则溯源
        (二)我国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常规原则溯源
        二、个人信息保护原则在生物识别信息保护中的应用
        (一)域外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原则在保护生物识别信息中的应用
        (二)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原则在生物识别信息保护中的应用
    第二节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具体原则
        一、正当、合法、透明原则
        (一)正当、合法、透明原则的重要性
        (二)正当、合法、透明原则的内涵
        二、目的明确、相关和有限、必需、适当原则
        (一)目的明确、相关和有限、必需、适当原则的必要性
        (二)目的明确、相关和有限、必需、适当原则的内涵
        三、安全、准确、机密原则
        (一)安全性、准确性和机密性是生物识别信息保护的要旨
        (二)安全、准确、机密原则的内涵
第五章 生物识别信息的专门法律保护
    第一节 生物识别信息权利人的特定权利
        一、生物识别信息权利人及其权利的性质
        (一)生物识别信息权利人
        (二)生物识别信息权利人的权利性质
        二、权利人对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的严格授权是信息自决权的体现
        (一)生物识别信息处理中“权利人明确表示同意”的内涵
        (二)权利人对生物识别信息的访问权与获取权
        (三)权利人对生物识别信息的整改权与删除权
        (四)权利人对生物识别信息的处理限制权与反对权
    第二节 生物识别信息控制者的特定法律义务和责任
        一、生物识别信息处理与生物识别信息控制者
        (一)生物识别信息处理
        (二)生物识别信息处理控制者
        二、生物识别信息处理控制者的特定法律义务
        (一)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特定安全保障义务
        (二)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特定“单独充分明确告知”义务
        (三)生物识别数据处理政策透明公开特定要求
        三、以保护生物识别信息自决权而确定违法处理法律责任
        (一)公法上保护生物识别信息的特定罪刑条款
        (二)私法上保护生物识别信息的侵权责任条款
第六章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机制的完善
    第一节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现有机制存在问题
        一、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整体上仍待加强
        (一)生物识别信息保护总体立法存在疏漏
        (二)缺乏针对生物识别信息特质的信息权保护内容
        二、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具体措施严重不足
        (一)行政立法滞后于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监管及保护需要
        (二)保护生物识别信息隐私权的民法进路存在缺陷
        (三)刑法对伪造买卖生物识别信息行为缺乏规制
    第二节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机制的完善
        一、完善生物识别信息特定行政法律保护机制
        (一)建立专门化生物识别信息处理行政监管机构
        (二)建立生物识别信息保护行政执法机制
        (三)建立生物识别信息权利行政诉讼救济制度
        二、突破生物识别信息民事法律保护困境实现制度优化
        (一)完善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类诉讼”制度
        (二)解决生物识别信息作为个人新型权利地位问题
        (三)确定生物识别信息处理侵权“损害”认定标准
        三、解决生物识别信息刑事法律保护特定问题
        (一)伪造生物识别信息行为的定罪问题
        (二)非法获取、盗窃、使用生物识别信息行为的定罪问题
        (三)买卖交易生物识别数据行为的定罪问题
        (四)代为人脸识别行为的刑事定性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6)纤维素纸基能源与传感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纤维素
    1.3 纳米纤维素
        1.3.1 纳米纤维素的分类
        1.3.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1.4 纤维素纸基功能材料的构建
        1.4.1 打印与印刷
        1.4.2 涂布
        1.4.3 混合掺杂
        1.4.4 化学改性与原位聚合
        1.4.5 高温碳化
    1.5 纤维素纸基能源器件
        1.5.1 能源转化器件
        1.5.2 能源储存器件
    1.6 纤维素纸基传感器件
        1.6.1 应变/压力传感器
        1.6.2 生物传感器
        1.6.3 气体传感器
        1.6.4 湿度传感器
        1.6.5 温度传感器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2 高透明高雾度超疏水纤维素纳米纸应用于太阳能电池
    2.1 引言
    2.2 实验与方法
        2.2.1 实验原料与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2.2.4 纤维素纳米纸的制备
        2.2.5 超疏水改性
        2.2.6 检测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超疏水纤维素纳米纸的制备
        2.3.2 纳米纸微观形貌与化学结构
        2.3.3 纳米纸光学性能
        2.3.4 纳米纸浸润性与热稳定性
        2.3.5 纳米纸应用于太阳能电池
    2.4 本章小结
3 纤维素皱纹纸基柔性各向异性应变传感器
    3.1 引言
    3.2 实验与方法
        3.2.1 实验原料与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皱纹纸碳化处理
        3.2.4 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组装
        3.2.5 微观形貌表征
        3.2.6 拉曼光谱表征
        3.2.7 机械性能表征
        3.2.8 应变传感测试系统与器件性能表征
        3.2.9 应变传感器与虚拟模型通信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皱纹纸基应变传感器的制备与基本表征
        3.3.2 皱纹纸基应变传感器的机电性能
        3.3.3 皱纹纸基应变传感器的工作机理
        3.3.4 皱纹纸基应变传感器应用于人体运动检测与人机交互
    3.4 本章小结
4 纤维素纸基高灵敏度柔性压力传感器
    4.1 引言
    4.2 实验与方法
        4.2.1 实验原料与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皱纹纸碳化处理
        4.2.4 纸基压力传感器的制备
        4.2.5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拉曼光谱表征
        4.2.6 机电性能表征与应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纸基压力传感器的制备与基本表征
        4.3.2 纸基压力传感器的机电性能
        4.3.3 纸基压力传感器的工作机理
        4.3.4 纸基压力传感器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纤维素复合气凝胶薄膜的纸基压力传感器
    5.1 引言
    5.2 实验与方法
        5.2.1 实验原料与药品
        5.2.2 实验仪器
        5.2.3 复合气凝胶薄膜纸基压力传感器的制备
        5.2.4 复合气凝胶薄膜的基本表征
        5.2.5 复合气凝胶薄膜纸基压力传感器的性能与应用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复合气凝胶薄膜的制备与基本表征
        5.3.2 复合气凝胶薄膜纸基压力传感器的机电性能
        5.3.3 复合气凝胶薄膜纸基压力传感器的工作机理
        5.3.4 复合气凝胶薄膜纸基压力传感器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应用于能量收集与自供能传感
    6.1 引言
    6.2 实验与方法
        6.2.1 实验原料与药品
        6.2.2 实验仪器
        6.2.3 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备
        6.2.4 微观形貌与红外光谱表征
        6.2.5 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性能表征及应用
        6.2.6 纸钢琴应用于自供能人机交互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备与基本表征
        6.3.2 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
        6.3.3 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机理
        6.3.4 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应用于能量收集与自供能传感
        6.3.5 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应用于自供能人机交互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一种新型的键盘按键异音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键盘按键异音检测技术的发展
        1.1.1 键盘按键异音检测的背景及意义
        1.1.2 人工在线检测
        1.1.3 传统的静音马达检测方法
        1.1.4 新型的键盘按键异音检测系统
    1.2 声学超材料对声波相位的操控
        1.2.1 研究背景
        1.2.2 声学超材料在声波相位操控的应用
        1.2.3 本文主要工作
    1.3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音频声学测量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A计权声压级与距离校准
        2.1.1 A计权声压级
        2.1.2 关于距离校准
    2.2 单层墙隔声的基本规律
    2.3 信号分析前置放大电路
    2.4 声波波形与相位之间的关系推导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一种新型的键盘按键异音检测系统
    3.1 键盘按键敲击
        3.1.1 键盘按键构造及特点
        3.1.2 键盘按键敲击方式
    3.2 系统组成
        3.2.1 硬件系统
        3.2.2 单片机程序部分
    3.3 信号检测
        3.3.1 信号采集
        3.3.1.1 信号采集模组
        3.3.2 键盘按键信号采集方式
        3.3.3 信号放大
        3.3.4 信号检测过程
    3.4 键盘按键敲击音信号采集空间
    3.5 隔音效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3.7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键盘按键异音检测系统工程实现
    4.1 设备运行过程
    4.2 按键测试原理
    4.3 基于按键音信号的硬件系统稳定性分析
    4.4 检测结果有效性分析
        4.4.1 8个合格按键检测结果
        4.4.2 8个人为破坏按键剪刀结构按键点位信号检测结果
    4.5 本章小结
    4.6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束语与工作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专利申请情况
致谢
附录一 种基于拼图结构的超宽带声波调控结构
    引言
    理论模型与分析
    实验与理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8)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来自ERPs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 文献综述
        1.1 运动道德判断的内涵
        1.2 运动道德判断的相关理论
        1.3 运动道德判断的测量
        1.4 运动道德判断的前因研究
        1.5 运动道德判断的后效研究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假设
    4 研究意义
        4.1 理论意义
        4.2 实践意义
    5 研究设计
第二章 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失范行为的质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步骤
    3 研究结果
        3.1 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失范的行为类型
        3.2 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失范的行为表征
    4 讨论
        4.1 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失范的行为类型探讨
        4.2 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失范的行为表征探讨
    5 结论
第三章 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实验材料的研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运动道德判断实验材料编制的基本思路
        2.3 运动道德判断实验材料有效性评价的指标选取
        2.4 实验设计与过程
        2.5 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运动道德判断实验材料的编制结果
        3.2 运动道德判断实验材料的有效性
    4 讨论
        4.1 运动道德判断实验材料的研制探讨
        4.2 运动道德判断实验材料有效性探讨
    5 结论
第四章 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ERP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计与过程
        2.4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行为结果
        3.2 ERP结果
    4 讨论
        4.1 不同类型运动道德判断的行为特征
        4.2 不同类型运动道德判断的ERP特征
    5 结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创新、局限及展望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
    3 研究局限及展望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附录3 暴力行为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一种新型供水系统DCS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拟解决关键问题
    1.6 特色和创新之处
2 新型供水系统DCS控制方案设计
    2.1 供水系统设计概况
    2.2 供水系统水泵选择
    2.3 供水系统控制要求
    2.4 子系统控制方案选择
        2.4.1 储水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2.4.2 给水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2.5 新型供水系统DCS控制方案确定
        2.5.1 供水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2.5.2 新型供水系统DCS的提出
3 新型供水系统各控制部分的电路设计
    3.1 储水系统电路设计
        3.1.1 储水系统主电路元件选型
        3.1.2 储水系统控制电路元件选型
        3.1.3 储水系统传感器选型
    3.2 给水系统电路设计
        3.2.1 给水系统主电路元件选型
        3.2.2 给水系统控制电路元件选型
        3.2.3 给水系统传感器选型
    3.3 中央控制室的设计
4 新型供水系统各控制部分的软件设计
    4.1 新型供水系统各控制部分软件设计的总体结构和方法
    4.2 储水系统的软件设计
    4.3 给水系统的软件设计
    4.4 中央控制室的参数设置
5 新型供水系统DCS各部分的安装调试
    5.1 储水系统安装调试
    5.2 给水系统安装调试
    5.3 中央控制室安装调试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储水系统程序
    附录2. 给水系统程序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专利

(10)一种新型气体灭火控制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目前气体灭火控制器的发展现状
    1.3 发展趋势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 气体灭火控制器总体方案的设计
    2.1 GA61 标准对控制器的要求
        2.1.1 基本功能
        2.1.2 电源要求
        2.1.3 耐环境气候要求
        2.1.4 耐机械环境要求
        2.1.5 抗电干扰要求
        2.1.6 耐电压要求
        2.1.7 绝缘电阻要求
    2.2 功能模块设计
        2.2.1 时间模块
        2.2.2 显示模块
        2.2.3 声音模块
        2.2.4 键盘模块
        2.2.5 看门狗模块
        2.2.6 电源模块
        2.2.7 A/D 模块
        2.2.8 输入模块
        2.2.9 主芯片模块
        2.2.10 输出模块
        2.2.11 与控制中心的通信模块
    2.3 总体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3 控制器硬件设计及软件的实现
    3.1 主板硬件设计
        3.1.1 单片机
        3.1.2 电源系统
        3.1.3 输入模块
        3.1.4 输出模块
        3.1.5 显示模块
        3.1.6 故障诊断及报警模块
    3.2 软件实现
        3.2.1 总体考虑
        3.2.2 软件功能模块的分类及实现
        3.2.3 结合各硬件用软件实现功能
    3.3 本章小结
4 控制器的制造
    4.1 控制柜主要技术参数
    4.2 面板
        4.2.1 按键布局
        4.2.2 液晶屏显示布局
    4.3 机箱及其他辅助装置的考虑
    4.4 电路板制造
    4.5 端子连接说明
        4.5.1 电路板左上部分端子连接说明
        4.5.2 电路板右上部分端子连接说明
        4.5.3 电路板右下部分端子连接说明
    4.6 本章小结
5 控制器的实验
    5.1 功能的测试
        5.1.1 开机
        5.1.2 密码操作
        5.1.3 时间日期设置
        5.1.4 事件记录查询
        5.1.5 定时设置
    5.2 电磁兼容实验
        5.2.1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干扰试验
        5.2.2 静电放电抗干扰试验
        5.2.3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干扰试验
        5.2.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干扰试验
        5.2.5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5.2.6 电源瞬变试验
        5.2.7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5.3 环境实验
        5.3.1 高温试验
        5.3.2 低温试验
        5.3.3 恒定湿热(运行)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一种新型的键盘扫描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3D画笔建模及虚拟触觉绘制过程控制方法研究[D]. 黄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2]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D]. 付茜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3]锥光束乳腺CT与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覆盖范围、舒适度及测量准确性方面的比较研究[D]. 李海洁.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 付微明.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纤维素纸基能源与传感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陈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7]一种新型的键盘按键异音检测系统[D]. 张梦玉. 南京大学, 2019(07)
  • [8]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来自ERPs的证据[D]. 王栋.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9]一种新型供水系统DCS的设计[D]. 林鑫伟.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10]一种新型气体灭火控制器的研制[D]. 张修鸣. 西华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一种新型的键盘扫描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