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起时——存货2000

看云起时——存货2000

一、坐看云起时——盘点2000(论文文献综述)

吕赛熠[1](2020)在《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元化的阅读要求促使数字阅读成为人们的主流阅读方式,数字出版产业保持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出版业,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为了顺应出版行业的发展潮流,很多传统出版社不断探索创新进行融合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然而,碍于资金、技术方面的障碍,一些出版社并未成功实现这一华丽的转身。在一个良性的出版生态中,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互联网时代不仅需要大型的部委社,也应该有地方出版社、大学出版社,他们彼此滋养相互供给,才能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知识的共享、平台的开放将是创新的第一要义。机械工业出版社作为新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历程最有力的见证者,凭借着丰富的内容资源很早就开展了数字出版业务,实现了从单一的专业科技社向大型综合性出版社的转型,在众多出版社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专业出版社在融合发展的四个阶段,以机械工业出版社为研究对象,结合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探索实践,为其他出版社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利的建议。由于每个出版社所涉及的领域以及商业模式不尽相同,因此,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PEST及SWOT分析法来丰富论文的理论研究;全文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国内外专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梳理了融合发展的四个进程;第三章详细地分析了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第四章以机械工业出版社为案例,剖析该社在内容资源、数字技术、平台、人才等方面进行的发展策略;第五章是通过对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具体分析,为其他专业出版社的融合发展提供策略思考;第六章是对论文的总结及展望。

林佳怡[2](2020)在《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形态构成与价值呈现》文中指出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渐渐迷失在市场化和多元化的社会中,为了生活和梦想而不断奔波,快步调生活所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让现代人对其所处的现状极为不满。与此同时,荧幕中能体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美好生活的“慢综艺”和倡导“体验人生”、“享受生活”理念的“生活体验类慢综艺”,作为一种独特的综艺节目形态,活跃在多个电视频道及网络平台。本文把国内生活体验类慢综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图表分析等多种方法,以“慢”元素为基础,归纳国内外的“慢文化”、“慢电视”和“慢综艺”对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影响,根据节目核心内容“接受、输出、传播”的这一过程,结合市场消费下受众的动态情绪与内在需求,在多平台的传播与融合中探究节目的实践价值。文章重点分析了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结构形态,归纳了其在叙事层面和视听呈现上的主要特点,结合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典型案例,从生活、旅行、经营、改造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节目的优势、不足以及可改进之处,并在这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同类型节目的成功之道,扬长避短,为本文研究对象提出更多创新性建议。生活体验类慢综艺在“互联网+”、IP大热、泛娱乐化的现实背景中不断发展,本文结合其特有的“商业属性”,进一步分析了节目的表达方式和表现价值,为今后慢综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牛国栋[3](2019)在《马远的画史形塑及作品收藏研究》文中指出马远在南宋及元代的画史地位并不高,生平信息也十分简略,但进入明清以来,随着其在收藏界知名度的不断上升,“知书达礼”的文人在编撰方志或临摹马远画风时为了避免直呼其名而创造了许多有关马远的“生平信息”。不过,这些被形塑的信息在历代“权威”知识生成体系的裹挟下,由讹误而来的“常识”在我们的观念中被不断强化,进而在当下的知识体系中扮演着“宋代美术史常识”的角色。马远成为“南宋四大家”,并不是由邓椿、庄肃、夏文彦、朱谋垔等画史学家所形塑,而是由明代“生活类书”或“收藏指南”的作者所形塑。不同版本的“类书”为了出版及流通上的方便,将历代画家不断压缩,并钟情于将其定型于数字“四”的框架之内,不仅为后世的书画收藏提供权威“指南”,而且深刻影响到当下中国美术史简史的叙事结构和写作的底本。从马远作品的收藏史来看,没有证据表明现存二十几件“真迹”中有一件是传承有序的作品,其时间上线不超过明代嘉万年间,但此时距离马远活动的年代已相距300多年。马远画风自南宋中期以来至少经历过三次明显的画风变异,每次变异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真迹”,在现存马远作品群中,除少数作品符合南宋中期的时代风格外,其它都是三次画风变异时的作品。所以,从“流传有序”、“时代风格”、“个人风格”等综合要素来看,都没有证据表明现存马远真迹的“合法性”。鉴定界之所以将这些作品冠以“真迹”之名,其实是遵循了传统鉴定家所普遍采用的表述方式。由于马远画派画家所遗留下来的大量作品很少有可靠的诗题、跋文等辅助信息,所以只能用“目鉴”的方式将同一风格体系内的精品挑选出来。在他们看来,相似风格体系内笔墨精良的“神品”一般会被默认为真迹,实际上是根据相似风格作品群笔墨水平之高低而采取的一种“择优录取”的鉴定方式。但是,“神品”并不等于“真迹”,“神品”属于传统书画鉴藏、鉴赏、品评的范畴,是根据笔墨水平之高低而约定俗成的一种文物分类方法,而“真迹”是建构美术史所需的“单个的事实”。不管我们持科学的史学观,还是文学的史学观,均不能以感性经验得来的“真迹”去构建其背后的文化史意义或历史意义,否则,历史和文学将彻底失去边界。

陈卫华[4](2018)在《语文课堂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以小学四五年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元主题教学是教师在学科理论和教学法规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将学科内容与学科内各种有效教学资源高效融合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手段,以达到突出学科特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与学科思维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组织形式。单元主题教学采用依托教材、适度挖掘、资源整合的教学设计策略,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点,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单元主题教学又能更好地贴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既能达到提质增效减负的目标,又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课程新理念。这是对传统单篇孤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的一种补充和丰富,同时又是对当前课程整合和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性整合。由于这是由一群热爱阅读、热爱语文的一线教学工作者多年教学研究与实践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因此会更符合当前基础教育教学实际,也更具普遍适用性和推广价值。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时,应从学科整体着眼,系统性实施,并且要在实践中动态调整教学手段与流程,使教学内容得以贯彻、教学目标得以达成。本论文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依据课标、依托教材、不拘形式的单元主题教学理念,将目前教学实践中有益于教学实践的主要成功举措都纳入到了为语文课堂服务的大前提下来。以具体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及详实的课例分析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单元整体设计理念及策略、实施途径及方法、行动研究的持续改进及教学评价整流程的教学参考。本论文以四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现行四五年级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主题学、社会学和语文学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促进更多语文教师跳出语文的小圈子,培养语文教学的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本研究以具体实践与普遍适用为前提,虽然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些课程整合要点的参考建议和发现拓展教材主题的实施策略,但难免于学理有所偏颇,以致挂一漏万,祈请大方之家斧正。

刘菲菲[5](2018)在《民国期间潮州地区中国画家群体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在潮汕地区出现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国画家群体,他们形成于中国近代文化、艺术思潮大变革时代,他们继承中原传统文化及文人画风,又不断吸收各家各地所长,开创了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潮汕国画绘画时期。这一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人数众多,人才辈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时间流逝,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学术界对其深入系统的研究一直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没得到应有的关注。地域特点明显、画家群体庞大、绘画风格独特的潮汕地区绘画群体,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的潮汕国画与当时占据广东主导地位的岭南画派是比照关系,并非从属关系,它几乎不受岭南画派影响,但长期以来却被很多人误解其为岭南画派的分支。对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家群体的艺术发展过程和绘画风格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挖掘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有裨于广东绘画乃至中国传统绘画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任何人文学科都需要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并加以继承和弘扬。中国画艺术亦是如此。本研究以民国时期为背景,以潮汕地区本土国画家、国内其它地区潮汕籍国画家、海外潮汕籍国画家组成的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学、统计学、社会学、美术学以及多学科交叉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刻剖析了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形成的多元文化背景及其对传统文人文化气质的继承与创新,进而归纳总结出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的群体结构、主要思想以及艺术特征。研究内容由五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分析民国时期潮汕地区特殊的文化土壤,阐述该地区国画家群体的传统文化底蕴。潮汕人多为历代从中原南迁的名门望族的后裔,随着中原人口的逐渐南迁,先进民间工艺的技术也被带进潮汕地区,经过承袭与推陈出新,极具地方特色,自成一派,为达官贵人家中必不可少的陈设,也是文人墨客附庸风雅的应景之物。形成了既有传统文化承传性,又有明确地域特征的潮汕民间艺术。受此影响,潮汕国画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几乎没有受过战乱的影响,在此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传统文化得以较完整的保存,经过继承、融合与创新,形成了潮汕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为潮汕地区国画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文与环境基础。第二部分,分析潮汕地区画家群体的内在结构及组成。大致分为本地师徒关系、外出求学回归、国内各地及海外发展三部分。他们延续所学画风,并结合本土文化艺术,注重笔墨、讲究绘画格调,国画家个体之间既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又有其独特的绘画个性。为了记录与尽可能呈现潮汕地区艺术与文化面貌,主要选取了潮汕本土国画家、国内其它地区潮汕籍国画家、海外潮汕籍国画家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画家,对他们的创作思想理论和创作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如:坚守“仿古”与文人画的佃介眉、饶宗颐等;从外地学成归来的科班生王显诏、林受益、刘昌潮、王兰若等;从潮汕地区走出去有谢海燕、陈大羽、黄独峰、罗铭等;一直坚守儒家文化和潮汕家乡习俗的境外潮汕籍画家孙星阁、陈文希等。通过对他们的个案研究,达到对整个群体共性的探讨。第三部分,重点梳理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的演变。其演变发展表现出渐进性、阶段性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其群体特征和艺术特色,更佐证了潮汕地区国画家不断发展壮大、人才辈出的因果关系。同时,守护并继承中原文化的潮汕地区国画家,其绘画作品体现了潮汕地区特有的审美情操和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以时间为线索,可以看到民国早期潮汕地区国画的先行者继承传统法度、讲究绘画程式、不断推陈出新,融合地域文化,积极参与民间美术活动,延续传统文脉传播,中国画得到快速发展,形成民国后期的群英荟萃、争奇斗艳的绘画局面。这种欣欣向荣大气象的主要成因是:潮汕地区传统文化保留相对完好,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教育是以传承传统文化思想为主导,同时积极兼容其他文化;人们思想观念形成的氛围和影响,继承和发扬传统文人画家高洁的精神。第四部分,重点分析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的绘画特征。潮汕文化主要来源于本地潮汕“土着”的文化和南迁的中原文化及舶来文化(东南亚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大融合。受不同文化与环境影响,民国期间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艺术风格特征的形成无疑与潮洲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从而表现出其国画家群体重要的艺术特征:作品创作语言上,透视中原文化,展现出独有的艺术特质,笔墨追求传统格调,画风品味特色鲜明。在创作题材上,彰显地域文化,取材于本地民风民俗,并大量吸收民间艺术养分。在艺术传承上,注重承传宗祠美术创作对绘画传承的影响,积极参与青年艺术家的培养,积极传播新美术思潮,艺术思想相对活跃,绘画创作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之中,在整个近代中国美术新学兴起之时,与当时中华民族美术大发展相呼应。第五部分,阐释潮汕国画家群体在当代中国画史上的成就与影响。中国近代绘画发展是继承传统中西融合的大时代,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构建地域独特画风,身体力行探索潮汕绘画从传统走向现代转化的途径,追求正统笔墨传统和人文精神,硬朗俊逸,适淡自甘,雅俗共赏,继承和发扬传统文人画家高洁自清的精神,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人数众多,并不断发展壮大,群星璀璨,建立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一时期,代表了当时潮洲绘画发展与成熟的重要时期。虽然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这一时期国画家的成长发展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人才辈出,同时重视下一代绘画人才的培养,为广东画坛及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揭开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尘封的历史,让人们了解曾写下辉煌灿烂篇章的潮汕国画家群体文化传承的经验和做法,对当代画坛的百花争艳和社会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刘娜[6](2018)在《基于农业上市公司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风险模型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自从证券市场趋于规范以来,公诸于世的各类上市公司曝光的财务舞弊案件中,农业上市公司层出不穷且所占比例较大,比如最早熟知处的银广夏、有着“绩优神话股”之称的蓝田股份、绿大地和万福生科以及最近几年处在舆论漩涡中北大荒、獐子岛等重大财务舞弊事件。正是由于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的特殊性、生物性资产减值准备可调节性、天然自然灾害造假契机等,导致增加了农业上市公司舞弊概率,加剧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农业行业风险,这种局面撼动了相关审计中介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权威性。新审计准则实施以来,能否准确识别和评估被审计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逐渐成为评价审计中介机构审计质量和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关键因素。到目前为止,虽然国内外各学者针对审计风险及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方面做了一定相关研究,但对引起审计风险因素考虑不够全面以及有关识别和分析重大错报风险方面的研究多数为定性分析。即便存在部分定量分析,与农业这一行业相关的重大错风险定量研究尚不完善。论文首先根据2000年至2016年被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会、上交所以及深交所处罚存在有误导性陈述、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等违规方式的农业上市公司相关财务与非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出影响农业上市公司中的一般及特有重大错风险因素。其次,依据以上重大错报风险影响因素,赋予相关的违规农业上市公司具体因素指标,建立相关的因素指标集。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农业上市公司重大风险的因素指标集进行筛选,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重大错报风险因素指标,以此将原有那些复杂因素指标所体现的主要信息简化处理,形成具有代表性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以期用来评估农业上市公司重大错报风险。再次,通过层析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这两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基于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对审计风险因素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得到审计风险评估结果。最后通过獐子岛集体案例验证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工作中对识别和评估农业上市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而评估审计风险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为审计实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郝佩林[7](2018)在《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文中研究说明苏州评弹,包括评话和弹词,俗称大书和小书,孕育于江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南宋以降,民间说书逐渐萌发、成型,奏演于江南城乡社会。明代中期之后,江南乡镇勃兴,乡村工商业繁盛,商品经济活跃,文化和社会风气丕变,城乡娱乐需求骤增,为苏州评弹的成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时至晚清,苏州评弹演艺渐臻成熟。清前期出现的光裕公所在太平天国乱后得以恢复,它以组织的力量整顿评弹行业,规范江南城乡演出秩序。20世纪20、30年代前后,江南乡镇评弹说唱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乡镇书场炽盛,艺人咸集,演出络绎不绝,普通民众以欣赏评弹为乐,苏州评弹由此逐渐融入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日常生活。抗战爆发后,在沦陷区以及国民党政权统治末期的江南城乡,苏州评弹的演出或者畸形繁荣,或者乱象丛生,艰难存在。从近世以来江南乡镇评弹演出的演变脉络,不难看出,苏州评弹始终是江南乡村民众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评弹艺人主要在乡镇茶馆展示才艺,是为茶馆书场。乡镇书场是江南文化生态的伴生物,以其经营及承演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专营书场、兼营书场、混场子和临时书场等不同类型,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民众需求。乡镇民众多把乡镇茶馆作为获取资讯的平台、休闲娱乐的空间和社区政治的园地。其间相对稳定的客源、小本经营之道和经济实惠的消费水平,促成了茶馆与书场的结缘。由此,密布的水乡茶馆不仅为评弹展演提供了物化空间,也因为这种展演蔚成江南乡镇社会崇文重艺、知音谙吕的评弹民间生态。从空间格局考察,乡镇书场具有不同层次,评弹风尚浓郁、名家响档荟集的乡镇“老码头”联络成网,侧面反映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文化发达程度,而在广阔的城乡,密布的水网、错落的乡镇和便捷的舟楫又十分有利于各层次书码头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城乡之间不断传递着社会文化信息。在乡镇书场运作中,作为经营者,场东负责打理书场日常运作的各项业务。场东常常远赴苏州、上海等都市茶会礼聘说书先生;同时,场东努力妥善处理各方人脉关系,营造安稳的运营环境,训练手下堂倌,着力提升书场服务质量。场东与远道而来的评弹艺人关系复杂,或愉快合作,或互相抵牾,不一而足。凡此种种,在江南乡镇社会呈现出城乡交流的生动面相。另一方面,场东对书场设施的安排以及空间的布置,尤其是“状元台”、“戤壁客”等书场安排体现了特定的社会价值与象征意义。场东的书场运作在江南乡镇社会营造了多种社会角色沟通的社会空间,演绎出江南城乡交流的多样化方式。艺人是乡镇评弹演艺的主体与核心要素。在江南乡镇码头上,既有往来于城乡的响档名家,也有初试啼声的新手,更有长期驻留乡镇的码头老虎和乡村漂档。他们在演艺、谋生的同时,不断汲取地方性知识,将共同体生活元素化入说唱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评弹民间技艺,亦底定了评弹艺术面向乡村的艺术旨趣。艺人在精进艺术的同时,也参与了地方生活。艺人们儒雅稳健的台风和感恩慕义的行谊在乡镇社会中型构出“先生”般的形象;书场内外,艺人与听客、地方威权等群体围绕艺术品鉴、演出秩序等方面展开互动、角逐;艺人同道之间结纳资助,敌档竞艺。活跃于乡码头上的诸种角色表演显现了江南城乡社会关系的鲜活态。最后,作为江南乡民日常休闲的听书,在娱乐乡民的同时,亦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苏州评弹的展演节律深度嵌入了乡村日常生活之中,衍为水乡民众慢板化的生活样式。听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乡村的社会纽带,艺人、听客之间交游唱和同时生成以听书为乐的听众共同体。更重要的是,评弹说唱不仅模铸乡民生活样式,而且陶冶着乡民的观念情趣。评弹说唱使江南乡民们在艺术审美中体悟着忠、孝、节、义的精英思想,沟通了大小传统两个思想境域。鉴于乡镇社会生活的传统性,部分民国知识精英致力于缩短文明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的距离;江南乡镇评弹的近代改良正体现了这样的努力。本文重点关注的既非评弹的文学艺术特性,亦非单纯述说苏州评弹的近代演变过程,而是将其置于近代社会发展的脉络中,确认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历史方位和社会功能。透过苏州评弹在江南乡镇社会中的实态运作,揭示其与江南乡民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苏州评弹在江南城乡之间的流动,考察其在沟通江南城乡生活中的历史作用。惟其如此才能显示社会史的整体视野。

宗艳霞[8](2017)在《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对知识产权实行"双轨制"保护,行政法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网络着作权的保护带来新课题。自2014年起,互联网立法步入3.0时代,网络着作权进一步呈现出内涵扩大、技术性增强、开放性增强、保护难度加大等特点,网络的开放性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网络着作权违法行为。伴随着着作权在网络空间的异化,现行的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面临着诸多冲击与挑战。本文对我国现行着作权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梳理,对其中涉及到网络着作权的行政法保护制度予以综合考察和分析,指出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并结合对美、英、法、韩等发达国家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的比较分析,提出我国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的完善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除导论和结论部分外,共分为六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网络着作权概述。通过概念界定,厘清网络着作权与着作权、网络着作权侵权行为与侵犯网络着作权的违法行为之间的关系,确立文章研究对象的基本范畴。第二章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基础理论。本章界定了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的内涵,梳理该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并着重分析其制度本质;将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与民法保护进行比较,揭示出该制度具有公法性、法律性、行政性的特点,并基于此分析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必要性;针对网络着作权行政保护是否具有正当性这一理论核心问题展开论述,从正当性概念着手,在传统与现实语境下对网络着作权行政保护正当性予以考量,论证了网络着作权的行政保护符合公共利益。此外,本章还分析了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制度结构及指导原则,初步形成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理论基础架构。第三章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本章通过对我国现行着作权法律、法规的考察,对其中的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剖析行政执法、行政调解、行政救济等相关制度,并阐明知识产权法院设立对网络着作权行政救济的积极意义。第四章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域外经验。本章主要选取美国、英国、法国、韩国为研究对象,分析考察上述国家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及其运行状况,重点介绍各具特色的行政法保护措施,评价各国针对网络着作权保护颁布的最新法案,并分析指出其对完善我国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的启示。第五章我国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现实问题。本章通过分析,指出我国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网络着作权行政实体法律制度缺失、网络着作权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欠缺、网络着作权行政执法面临突出问题、网络着作权行政救济体系不完善、着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权力分散等。第六章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制度完善。针对前文所述问题,提出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完善建议,以期为网络环境对着作权保护制度带来的冲击提供解决之道。本文研究的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问题,宏观架构和微观策略都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出发点,期望通过行政法保护措施的研究,改良网络空间着作权的保护现状,为治理网络背景下猖厥的着作权违法行为提供法律对策与建议。

平瑶[9](2016)在《寂静的喧哗——2015年说唱文学研究盘点》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史《弦边婴宛: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周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书台上下:晚清以来评弹书场与苏州社会》,吴琛瑜,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雅韵留痕:评弹与都市》,申浩,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评弹1949:大变局下的上海说书艺人研究》,张盛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伴评弹而行》,周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王卓[10](2016)在《东威公司自动化仓库改造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威公司作为惠州最优秀的企业之一,决定在未来5年投入数亿元向德国西门子公司学习工业4.0实现智能工厂,逐步实现数字化运营、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的规划目标。仓库作为公司物流的最重要的管理环节,现行的仓库运作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公司学习工业4.0的重要的制约因素,尽快提升仓库的运作能力成为本文最大的研究课题。为实现公司的智能物流战略,本文通过公司的硬件设备、系统软件以及过往的管理问题三大方面进行分析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制定了解决方案并制定了保证变革顺利执行的保障实施方案。首选,通过对现有仓库设备的问题分析提出设立自动化仓库的方案,对于新设备的引进对仓库物料流转速度的提升以及人力成本的节省实现3年内通过节省下来的人工费收回对于仓库设备的投入。其次,对于东威公司从供应商端的物料交付安排,物料进入东威公司仓库、产线以及组装成成品交付给客户这完整的一系列数据的管理缺失。在自动化仓库运行起来后,物料的在仓库的流转时间只能越来越短。引入新设备的过程中,新设备对于数据的读取能力大大提高,但是需要东威公司的SAP系统增加读取模块,待系统运转起来后可以不断的降低对于人的操作的需求帮助公司进一步缩减人力。再次,新设备的引入、系统的改造对于之前的管理操作模式提出挑战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配套改造,如EDI平台与供应商数据对接;二维码对于智能物流在信息的智能获取、智能传递、智能处理方面提供保证;结合VMI库存管理原则进而对整体库存的水位进行有效的控制;工作流程的变革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最后,为了新设备和系统能够顺畅的运行,我们提出了3点保障措施。第一就是将原来的普通标签更改为特定二维码标签,通过对于标签数据的读取实现数据直接录入系统;第二,东威公司的数据以前是处于封闭状态但是现在需要不断从外度读取数据回来抛入系统,数据资讯的安全对于公司的运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虽然我们不断的文章中提出怎样的提高物料的流转速度,但是一旦订单释放给供应商,供应商进行了物料的生产和交付,对于东威公司的库存来讲依然存在管理风险的增加以及库存位置的占用。我们在本文中给出了详细的对策。文中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在物流操作上东威公司将更加顺畅、更进一步提升东威公司的竞争力。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给同行或者其他行业的正在努力寻求仓库管理升级改造方案的公司提供解决方案。

二、坐看云起时——盘点2000(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坐看云起时——盘点2000(论文提纲范文)

(1)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PEST分析法及SWOT分析法
    1.6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数字出版
    2.2 转型升级
    2.3 出版融合
    2.4 知识服务
3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1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SWOT分析
        3.2.1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内部优势
        3.2.2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内部劣势
        3.2.3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外部机遇
        3.2.4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外部威胁
        3.2.5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应对策略
    3.3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3.3.1 图书出版
        3.3.2 期刊出版
        3.3.3 信息咨询
        3.3.4 图书分销
        3.3.5 数字出版
    3.4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
        3.4.1 未充分利用内容资源
        3.4.2 数字出版流程不健全
        3.4.3 营销渠道比较单一
        3.4.4 产业链条不完善
        3.4.5 体制机制缺乏活力
4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策略
    4.1 策略一:创新内容生产模式,实现内容共享
        4.1.1 开发研制数字化手册
        4.1.2 建立共享出版平台
    4.2 策略二:构建全媒体出版业态,完善出版流程
        4.2.1 利用云系统实现整体运营
        4.2.2 打造数字出版部门
    4.3 策略三:拓宽营销渠道,打造私域流量
        4.3.1 线上线下多元化发展
        4.3.2 打造私域流量
    4.4 策略四:强化IP思维,延伸出版产业链
        4.4.1 开发衍生产品
        4.4.2 连接上下游渠道
    4.5 策略五: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4.5.1 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
        4.5.2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4.6 小结
5 对其他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启示
    5.1 建立数字资源共享平台
    5.2 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5.3 主动探索数字文化创意产业
    5.4 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
    5.5 尊重产业发展的规律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形态构成与价值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选题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三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
第1章 “慢”元素调和下的“慢综艺”
    1.1 慢元素的来源
        1.1.1 慢文化:“慢”综艺的发酵源
        1.1.2 慢电视:“慢”综艺的领路人
    1.2 慢综艺的定义与分类
    1.3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形态概况
第2章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内容构建
    2.1 市场消费下受众动态的情绪与需求
    2.2 内容形态的核心表达
        2.2.1 不同情感的真实表达
        2.2.2 别样视角的真实呈现
        2.2.3 客观环境的真实记录
    2.3 多平台的融合与传播
第3章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结构形态
    3.1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叙事形态
        3.1.1 生活化的弱性叙事
        3.1.2 多领域的艺术叙事
        3.1.3 多元化的时间叙事
    3.2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视听呈现
        3.2.1 富有情绪的色彩与特效
        3.2.2 层次丰富的景别与冲突
        3.2.3 深入人心的音响与音乐
        3.2.4 流畅自然的剪辑与节奏
第4章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典型案例
    4.1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发展走向——“成功”是成功之母
        4.1.1 “生活”比想象的还要简单:《三时三餐》、《向往的生活》
        4.1.2 “旅行”本该是心灵的漫步:《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远游48小时》
        4.1.3 “经营”是一首情感哲理诗:《咖啡之友》、《小姐姐的花店》
        4.1.4 “改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超级全能改造王》、《漂亮的房子》
    4.2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问题与现状
        4.2.1 “返璞归真”的艰难处境
        4.2.2 “爆款扎堆”的失真现状
第5章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价值呈现
    5.1 慢综艺与“慢”理念:重新思考节目的表达方式
    5.2 慢综艺与“慢”心境:寻求国内本土的内核价值
    5.3 慢综艺与“慢”生活:打破情感和文化的障碍
结论
参考节目
参考文献
致谢

(3)马远的画史形塑及作品收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问题、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画史对马远生平及家族关系的形塑
    第一节 马远字、号与画史形塑
        一、“马远,号钦山”的出处
        二、“马远,字遥父”的出处
    第二节 马远生平及家族关系
        一、马远的生卒之争
        二、马远家族关系的迷雾
    小结
第三章 历代马远作品的收藏及流传
    第一节 宋末元初马远作品的收藏情况
        一、宋末元初收藏着录中马远作品的缺席
        二、元代史料中的马远风格
        三、从元代流传至今的马远作品
    第二节 明代马远作品的收藏
        一、明代宫廷收藏中的马远作品
        二、“严氏书画”中的马远作品
        三、文人“笔墨行为”与马远作品收藏
        四、从明代流传至今的马远作品
    第三节 清代以来马远作品的收藏
        一、清前期马远作品的收藏与鉴定
        二、清内府的收藏
        三、晚清民国以来马远作品的收藏与流传
    小结
第四章 南宋中期马远绘画风格的承与变
    第一节 前马远时代的绘画风格
        一、北宋晚期的古画观
        二、两宋之交的“小景”
        三、韩拙“三远法”与北宋末期的诗意画
    第二节 南宋初期宫廷职业画家的身份之变
        一、文人阶层从“有道有艺”到“有道无艺”
        二、南宋画家群体的身份之变
        三、南宋宫廷画家的文人性格
    第三节 美术史的“减法”:从李唐到马远
        一、李唐画风的再思考
        二、萧照与烟雨山水
        三、其他被忽略的南宋“小笔”画家
    第四节 马远同时代画家的集体风格
        一、“精微雅致”的时代风格
        二、“御题空间”与南宋“边角构图”的形成
        三、南宋中期的斧劈皴
    小结
第五章 后马远时代的流派与风格走向
    第一节 马麟和夏珪的山水画风格及其伪作
        一、风格多样的马麟
        二、夏珪:马远风格的文人化
    第二节 隐藏的画史:元代马远风格的演变
        一、元代马远画派画家的社会身份
        二、马远画风与“元人笔墨”
        三、装饰厅堂的孙君泽画风
        四、梁楷与马远、夏珪画风的合流
    第三节 变异与作伪的高峰——明代马远画派
        一、明代马远画派画家师承及身份的复杂性
        二、明代马远画派及画家作品分析
        三、“狂态邪学”与“今之马远”
        四、浙派的失势与收藏“类书”的误导
    小结
第六章 反思现存普遍公认的马远“真迹”
    第一节 海内外对马远“真迹”的认知途径及过程
        一、中国大陆普遍公认的马远“真迹”
        二、中国台北普遍公认的马远“真迹”
        三、美国“普遍公认”的马远真迹与“王己千效应”
        四、日本学者认定的马远“真迹”
    第二节 马远“真迹”中混乱的诗题信息
        一、马远“真迹”与宋宁宗书法
        二、马远“真迹”与杨皇后书法
        三、马远“真迹”与“王都提举”
    第三节 现存马远“真迹”的风格归类及鉴别
        一、近似南宋中期马远画派风格的作品
        二、属于浙派风格的马远“真迹”
        三、册页团扇类“真迹”之间的风格差异
        四、反思马远“真迹”的形成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见于历代文献中的马远作品(参考文献及版本信息附表末)
    附录二:见于图录或公开出版过的马远传称作品
    附录三:1996年-2018年拍卖市场上出现的马远拍品
作者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语文课堂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以小学四五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单元主题教学概述
    第一节 单元整合的特点及价值
    第二节 主题阅读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第二章 单元主题教学的总体思路
    第一节 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对单元主题的主题学设计
    第二节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案例(一)月是故乡明—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节 以课例分析阐明教学设计中的误区
第三章 单元主题教学中的单元与单课设计策略
    第一节 几种课型与不同文体教学点的把控
    第二节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案例(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七课时教学设计与分析
第四章 单元主题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持续改进
    第一节 语文教学三大要素四个层面的实施策略
    第二节 以行动研究促进教学环节持续改进
第五章 单元主题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第一节 多元多维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第二节 其它问题与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5)民国期间潮州地区中国画家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选题缘起
        2. 研究综述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范围和研究结构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基本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论文的突破
第一章 民国时期潮汕地区特殊的文化土壤
    第一节 独特的地理位置
    第二节 多元的人文环境
        一 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二 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
        三 独具特色的宗族文化
        四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第二章 民国期间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构成
    第一节 开创“岭东画派”的本土画家
        一 本土培养的画家
        二 外出求学归来的画家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的潮汕籍画家
        一 取海派之精华的潮汕籍着名画家
        二 京城的潮汕籍代表画家
    第三节 海外发展的潮汕籍画家
        一 东南亚着名潮汕籍画家
        二 港澳着名潮汕籍画家
第三章 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先行者
        一 循法度,讲程式,不断推陈出新
        二 接地气,重融合,平民化意识逐渐增强
    第二节 中坚力量
        一 延续传统文脉
        二 传播和发展近代中国画
    第三节 群英荟萃
        一 争奇斗艳的绘画风貌
        二 独树一帜的海派潮汕学子
    第四节 画风独特的“岭东画派”
        一 “岭东画派”的阐述
        二 与其他地域画派的比较
第四章 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的绘画特征
    第一节 绘画彰显地域文化
        一 取材当地民风民俗
        二 吸收民间艺术养分
    第二节 作品独有的地域特质
        一 传承精细的技艺
        二 儒雅的创作风格
        三 兼容并蓄的创新能力
第五章 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在当代中国画史上的成就与影响
    第一节 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地位
        一 变革前沿
        二 大师辈出
    第二节 中国画史上不容忽视的画家群体
        一 成就当代岭南画坛的中流砥柱
        二 开东南亚中国画绘画的先河
结语
    一 后续研究及展望
    二 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研究再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基于农业上市公司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风险模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审计风险综述
        1.2.2 审计风险模型综述
        1.2.3 审计风险模型应用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和重大错报风险理论分析
    2.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分析
        2.1.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背景
        2.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
        2.1.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构成要素
    2.2 重大错报风险理论分析
        2.2.1 重大错报风险的特点
        2.2.2 重大错报的载体
        2.2.3 重大错报的表现形式
        2.2.4 重大错报风险识别方法
        2.2.5 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因素
        2.2.6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方法
3 农业上市公司重大错报风险识别
    3.1 农业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3.1.1 农业上市公司概念的界定
        3.1.2 违规农业上市公司特点
    3.2 农业上市公司一般重大错报风险因素
        3.2.1 外部环境因素
        3.2.2 客户经营因素
        3.2.3 内部控制因素
        3.2.4 会计舞弊因素
    3.3 农业上市公司特有重大错报风险因素
        3.3.1 收入重大错报风险因素
        3.3.2 存货重大错报风险因素
        3.3.3 成本费用重大错报风险因素
    3.4 农业上市公司重大错报风险的主成分分析
4 基于农业上市公司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指标构建
    4.1 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概述
    4.2 审计风险构成因素指标
    4.3 构建因素指标集
        4.3.1 重大错报风险因素指标集
        4.3.2 检查风险因素指标集
    4.4 构建因素指标集的权重
    4.5 构建因素指标评价集
    4.6 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矩阵运算
5 基于农业上市公司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风险模型应用
    5.1 獐子岛案例介绍
    5.2 獐子岛集团审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5.2.1 獐子岛集团的审计风险因素
        5.2.2 对獐子岛集团审计风险进行评估
        5.2.3 结论分析
6 农业上市公司特有风险应对策略
    6.1 收入重大错报风险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6.2 存货重大错报风险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6.3 成本费用重大错报风险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的学术成果

(7)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江南乡镇评弹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明清评弹的乡村成长
        一、苏州评弹的乡村起源
        二、明清市镇勃兴与评弹成长
        三、晚晴评弹行业规范的确立
        四、明清时期评弹流播特点
    第二节 民国前期乡镇评弹的繁盛
        一、乡镇书场炽盛
        二、艺人咸集乡镇
    第三节 民国中后期乡镇评弹演艺衰像
        一、沦陷时期乡镇评弹的畸形存在
        二、民国末期乡镇评弹的艰难维持
第二章 书场:乡镇社会公众空间
    第一节 江南文化生态中的茶馆书场
        一、茶馆:公众空间之节点
        二、茶馆与书场的结缘
        三、评弹的民间社会生态
    第二节 乡镇书场的类型
        一、专营书场
        二、兼营性书场
        三、混场子和临时书场
    第三节 乡镇书场的空间格局
        一、乡镇“老码头”
        二、乡码头网络
第三章 乡镇场东的经营策略
    第一节 场东的运作
        一、书场环境的营造
        二、艺人延聘与利益分配
        三、“龙园”标准:梅李场东瞿老四的经营
    第二节 场东经营的社会性表达
        一、书场陈设的社会性
        二、“状元台”的象征意义
        三、“戤壁客”的社会价值
    第三节 场东与艺人的关系
        一、场东与艺人的合作
        二、场东与艺人的抵牾
第四章 评弹艺人的乡镇演艺生涯
    第一节 艺人的乡野生存
        一、艺人群体的生活状态
        二、乡镇艺人的身份表达
    第二节 曲艺的乡村取向
        一、地方性知识
        二、共同体生活的参与
        三、独特的民间技艺
    第三节 同埠艺人的关系模式
        一、同道之结纳
        二、乡码头上的敌档
    第四节 往来于江南城乡
        一、新手试艺乡码头
        二、名家响档出码头
        三、“码头老虎”与乡镇漂档
        四、会书与乡村书艺
    第五节 艺人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一、书台上下的艺术品鉴
        二、艺人与地方威权角力
第五章 乡镇评弹展演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听书与乡民休闲
        一、听书与休闲节律
        二、作为休闲方式的听书
    第二节 听书与乡民交往
        一、乡村听众共同体
        二、听书与日常交往方式
    第三节 乡镇评弹与日常教化
        一、别样的“非现代性”体悟
        二、民间艺术的观念陶冶
        三、融入共同体的艺术感知
        四、说书改良与乡民教化
余论:民间艺术与近代江南城乡生活
参考文献
附录:评弹专用术语集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研究层面
        (二) 实践层面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网络着作权概述
    第一节 网络着作权
        一、网络着作权的界定
        二、网络着作权制度渊源
        三、网络着作权的特性
        四、网络着作权的权利内容
    第二节 网络着作权侵权行为与侵犯网络着作权的违法行为
        一、网络着作权侵权行为
        二、侵犯网络着作权的违法行为
第二章 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基础理论
    第一节 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的形成与制度体系
        一、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的形成
        二、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体系
    第二节 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的性质
        一、法律性
        二、公法性
        三、行政法性
    第三节 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法律关系
        一、主体
        二、客体
        三、内容
    第四节 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正当性
        一、正当性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变迁
        二、传统与现实语境下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正当性
        三、私法公法化理论视角下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正当性
        四、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为国际条约所认可
    第五节 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必要性
        一、网络着作权民法、刑法保护面临困境
        二、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有利于公私利益平衡
        三、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具有比较优势
        四、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现实意义
    第六节 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指导原则
        一、平衡国家行政权力监管与相对人权利保护的原则
        二、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
        三、充分尊重互联网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原则
第三章 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
    第一节 行政执法
        一、行政许可
        二、行政处罚
        三、行政强制
    第二节 行政调解
        一、与网络着作权相关的行政调解制度
        二、网络着作权纠纷行政调解的性质与条件
        三、网络着作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的效力
    第三节 行政救济
        一、行政复议
        二、行政诉讼
        三、知识产权法院设立对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积极意义
第四章 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域外经验
    第一节 美国的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
        一、网络环境下美国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
        二、行政执法体系
        三、行政执法战略措施
        四、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英国的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
        一、网络环境下英国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
        二、行政调解服务
        三、行政执法体系
        四、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法国的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
        一、法国反网络盗版立法中的行政法保护制度
        二、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韩国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
        一、韩国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制度
        二、行政执法体系
        三、行政执法措施
        四、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现实问题
    第一节 网络着作权行政实体法律制度缺失
        一、行政执法制度设计的不足
        二、行政调解法律性质模糊
        三、网络服务提供者行政责任规定较轻
    第二节 网络着作权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欠缺
        一、网络着作权基本行政程序制度匮乏
        二、网络着作权行政调查与行政证据制度存在不足
    第三节 网络着作权行政执法存在突出问题
        一、网络着作权行政执法面临制度困境
        二、网络着作权行政执法的管辖权不明
        三、网络着作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缺乏有效衔接
    第四节 网络着作权行政救济体系不完善
        一、网络着作权行政救济功能淡化
        二、网络着作权行政复议制度缺乏协调统一
    第五节 网络着作权行政管理权力分散
        一、缺少网络着作权纠纷调处部门
        二、管理机制有待理顺
第六章 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的制度完善
    第一节 构建有效的网络着作权行政实体法律制度
        一、增加行政强制措施
        二、完善行政调解制度
        三、加大网络服务提供者行政责任
    第二节 健全网络着作权行政程序法律制度
        一、健全行政程序基本制度
        二、完善网络着作权行政调查与证据制度
    第三节 完善网络着作权行政执法机制
        一、提升对网络着作权行政执法的规范适用性
        二、扩大网络着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管辖权设置
        三、完善网络着作权"两法衔接"机制
        四、运用软法规则创新行政管理模式
    第四节 完善网络着作权行政救济体系
        一、强化行政复议制度的救济功能
        二、增强行政复议制度的协调统一性
    第五节 优化网络着作权行政管理体制
        一、设立网络着作权纠纷行政调解机构
        二、理顺网络着作权行政管理体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东威公司自动化仓库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
    (三)技术线路图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准时库存管理
    (二)供应商库存管理
    (三)联合库存管理
三、东威公司仓库管理现状分析
    (一)东威公司仓库改造背景
    (二)东威公司仓库硬件设备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三)东威公司仓库软件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四)东威公司仓库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四、东威公司自动化仓库改造方案
    (一)东威公司仓库改造基本思路和目标
    (二)东威公司仓库硬件设备改造方案
    (三)东威公司仓库软件系统改造方案
    (四)东威公司仓库管理问题改造方案
五、东威公司自动化仓库改造的保障措施
    (一)二维码标签的使用
    (二)资讯安全对于仓库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三)预防呆滞物料的产生和呆滞清理管理办法
六、结束语
    (一)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坐看云起时——盘点2000(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策略研究[D]. 吕赛熠.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4)
  • [2]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形态构成与价值呈现[D]. 林佳怡.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马远的画史形塑及作品收藏研究[D]. 牛国栋.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语文课堂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以小学四五年级为例[D]. 陈卫华. 深圳大学, 2018(01)
  • [5]民国期间潮州地区中国画家群体研究[D]. 刘菲菲.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基于农业上市公司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风险模型应用研究[D]. 刘娜.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7]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D]. 郝佩林. 苏州大学, 2018(01)
  • [8]网络着作权行政法保护研究[D]. 宗艳霞.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9)
  • [9]寂静的喧哗——2015年说唱文学研究盘点[J]. 平瑶. 中国图书评论, 2016(04)
  • [10]东威公司自动化仓库改造方案研究[D]. 王卓. 兰州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看云起时——存货2000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