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西北五省金融运行情况

10月西北五省金融运行情况

一、西北五省区10月份金融运行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顾超[1](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王璟谛[2](2019)在《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统一有序、社会公平公正、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基于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安排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推进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必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立符合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现代财政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然要求,也是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并提出了加大力度支持革命地区、民族自治地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给民族自治地方尤其是边疆民族自治地方带来了新发展机遇。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坚实的财力保障和规范的制度保障,由于历史原因和原来国家战略大局安排,民族自治地区财政经济发展还明显地落后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自主财力还较为薄弱,目前中央支持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政策还欠稳定欠规范,转移支付力度与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背景下,加强在国家治理视角下开展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建立符合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全面发展的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收集八个民族省区的财政经济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民族自治地方存在的财政问题开展一定范围的实地调研,从国家治理视角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财政运行的特殊性进行再认识,按照“理论分析—统计描述—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改革设计”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全面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体系、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政策、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制度和债务管理制度等财政体制问题,以及国家的财政法律制度建设和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法规建设问题,并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本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为:一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现代财政制度框架(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和地方税体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论证和修订,并提出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框架(财政收支体系、财政体制、财政管理制度和财政法律)。二是用历史唯物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分析,得出受国家发展战略影响,民族自治地方存在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自身定位不准发展滞后等多重因素制约,在一定时期内,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优先于地方组织收入工作。三是论文提出民族自治地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体现历史补偿原则,中央和发达地区支持是民族自治地方成功从“输血”转向“造血”的重要保障。四是通过研究中央部委不当政策干预造成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优、资金使用绩效不高的案例,得出结论是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重赋金、轻赋权的指导思想应该要调整,并进一步指出财政法制建设任重道远。五是提出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先试先行天然试验区,根据建设现代财政制度需要,先行全面深化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率先试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机构改革,尤其是突破人大机关职能职责的改革,率先推进财政大数据。

南宇[3](2013)在《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认为跨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协作互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尽量避免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管理等突出问题,谋求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现阶段由于资源的互补性、产品的跨区域性和市场的共享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区域一体化开发,提升和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达到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西北五省区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不平衡、异质性与区域性特征,因此其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态、功能和效益等具有显着差异。例如,该区域旅游合作缺乏制度化,没有建立起整体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理念,共享型信息平台和多层次合作机制,因而旅游空间结构亟待整合和优化,实现跨区域旅游合作,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产业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在承认竞争的前提下,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区域,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互惠互利、互赢的过程;形成良性互动的竞合机制。竞合模式是区域旅游理想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合述评。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背景、合作趋向、现实意义、列举了实践举措;阐述了跨区域合作的空间结构理论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归纳了相关概念以及区域合作的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以西北五省区为例,在西北区域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由点、轴到网,尝试构建西北区域旅游空间网络和圈层。从理论到实践,从城市旅游竞争力及跨区域旅游线路视角,实践依据包括构建西北区旅游空间网络、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共同推动旅游圈的发展与壮大,即连点成线、交线成网、扩网成面、合网成界;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结构理论包括城市旅游网络的构建,“点、线、面”空间网络模式的演进机制及模式的实施,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了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产业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评价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西北地区旅游产业(企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总体不平衡。各省区旅游产业(企业)市场竞争和拓展能力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上的离散状态;1999-2011年,本区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旅游业总体不均衡,入境和国内客源市场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增长迅速,旅游市场规模差异的不均衡、集聚程度越来越显着,且逐年增强,相对差异变化不大,空间分布格局较稳定。第二,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西北地区一至四级旅游中心城市,尝试构建一个由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三、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围绕中心城市体系,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形成由点及面,多极、多层次的城市旅游圈层结构。第三,西北区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旅游交通、旅游组织、城市网络等各个子网络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中的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区域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有机整合。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整合旅游线路,突破行政界线,以点带线、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即:围绕中心城市体系和城市梯度旅游圈层建设,通过跨区域、网络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立足于“大丝路”,“西北大通道”,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稳定、紧密的西北跨区域旅游空间网络旅游空间结构层次表现为若干等级层次的旅游合作区域,相互交织,圈层相套。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势整合,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旅游发展战略和途径。第四,理顺行政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加强旅游合作,即构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实施的策略。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的整体性,以旅游集散中心为支撑、以旅游区为最基本单元空间结构优化;以旅游线路为纽带的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的圈层结构。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建立跨省市的旅游企业集团;打造西北区专项旅游产品、精品,打造西北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网,提升西北区旅游品牌竞争力,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构建西北跨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网;打破西北区域限制,完善旅游市场运行环境,优化市场结构,构建多层次、开放、竞争有序的西北旅游市场协作网络;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梯度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一体化。圈层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西北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应该从“点、线、面”几方面展开,建立合作、互补、均衡、和谐发展的空间关系,实现“城市—区域”与“市场—资源”共轭型的空间结构综合体。逐步构建规模等级完整、职能类型互补、空间结构合理的旅游城市层级体系,采用“点轴推进、纵深辐射、区域联动、网络开发、圈层结构相结合的一区域多极化、多层次、圈层式的旅游联合模式。由“点”到“轴”再到“网”的演进机制,实现西北地区“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态势一体化。

马晓栋[4](2011)在《西北五省区与全国CPI运行趋势比较分析——基于2000年1月-2011年7月月度运行数据》文中提出本文通过西北五省区与全国CPI涨幅的对比分析发现,西北五省区CPI涨幅持续高于全国水平且有扩大趋势,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中西北五省区有四大类显着高于全国水平。本文认为远离消费品产地、市场规模小与垄断因素并存、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基数低及CPI编制方法等因素是西北五省区CPI涨幅高于全国的主要原因。

景文宏[5](2010)在《小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实现区域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地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繁重任务。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推动下,陕、甘、宁、青、新西北五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不俗成绩。与此同时,五省之间的经济发展能力和经济增长水平产生了明显的差距,即甘肃、宁夏、青海的发展明显落后于陕西和新疆。从而形成了西部大开发中的一种新的区域经济现象——小西北地区(甘、宁、青)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由于各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各区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差异,统一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对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差异性的效果。从长期来讲,忽视区域差异效应的货币政策不但会激化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而且会加剧区域发展不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不仅在于保持经济增长、稳定价格、实现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四大目标,还在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采用VAR模型和Panal模型证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在八大经济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相对发达地区对货币冲击的反应更为灵敏,欠发达地区较为滞缓,货币冲击对相对发达地区的影响深度大于欠发达地区。本文通过比较货币政策效应在不同经济周期下影响程度的差异发现,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加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则会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经济衰退阶段,如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欠发达地区经济复苏的周期要长于发达地区。在经济过热阶段,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发达地区的效果要比欠发达地区明显。从经济发展的空间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行一刀切,缺乏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文通过对小西北地区的案例研究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对小西北三省(区)工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程度较弱;对房地产市场投资影响作用有限,却对房地产需求产生了显着的冲击;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不明显;对存贷款结构的影响较大。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来看,小西北地区的经济复苏要比沿海发达地区更不稳定。基于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的现实,本文提出了丰富差别化调控政策的内涵、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发展完善小西北地区金融体系、加速小西北地区市场化进程、增强小西北地区经济自生能力等加快小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孙天琦[6](2005)在《关于目前西北五省区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几个问题——基于2005年1-5月份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1-5月宏观调控政策在西北五省区效果明显。(1) 工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格局上重工业为主导;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工业利润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和能源交通行业;企业亏损额有所上升,原材料涨价为亏损的主要因素;流动资金呈现结构性紧张;产成品库存资金占用和应收账款有所增加。(2)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回落幅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下降,对煤电油运等瓶颈产业投资有所增加。(3) 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较为活跃。(4) 进出口、FDI占全国比重很小,增长率略低于全国。西北五省区物价走势与全国基本一致,物价波动趋于平稳,各项物价指数有所回落。(1) 受粮食价格涨幅下降的影响,CPI涨幅逐步趋缓,但居住类消费价格涨幅逐步攀升。(2)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总体趋于回落,但仍处于高位运行。(3) 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逐步回落,但近期受电力等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有所回升。(4) 受原材料价格涨幅回落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5) 在公共事业服务价格上调、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产品传导、各种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压力较大等因素的影响下,未来一段时期物价上行压力依然较大。居民收入增长略高于全国,部分县市劳务输出成为亮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增速略快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增速略高于全国。由于择业观念的转变,五省区城镇居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有关县市劳务输出成为亮点,多种措施推动劳务输出:(1) 加强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2) 自发型的“散兵游勇”转向了有组织、成建制的输出。(3) 农民观念发生“质”的改变,争相外出打工。(4) “送出去”与“跟出去”相结合。西北房地产发展横向比相对滞后于全国,纵向比价格达到历史最高,五省区出台各项措施,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1) 加强房地产价格监测,按月预缴土地增值税。(2) 利用公积金增值收益和政策补贴资金建设经济租赁住房,为廉祖房提供房源,为低收入、无能力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提供低于市场租金的租赁房。(3) 增加向社会公开销售的经济适用住房套数。(4) 6月1日开始对不到两年的二手房交易征收全额营业税等措施,促使居民购房预期发生变化,房地产价格上涨得到有效遏制。

王晓红[7](2005)在《2005年1-5月西北五省区货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五省区货币市场运行的总体特征是,金融机构存贷差不断扩大,货币市场资金面宽裕,同时受3月中旬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的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持续快速下行;现券交易与外汇交易量显着增加,同业拆借与债券回购交易量同比萎缩,票据融资额整体由降转升。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运行情况1、西安市金融机构隔夜头寸拆借市场稳步发展。目前,西安市金融机构隔夜头寸拆借市场(以下简称”西安市隔夜头寸拆借市场”)共有市场交易成员25家,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7家,地

杨岚[8](2005)在《2005年一季度西北五省区信贷与物价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杨岚[9](2005)在《第二部分 五省区信贷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10](2004)在《西北五省区1—3季度货币信贷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调研报告有所侧重地分析了1-3季度西北五省区货币信贷总体形势以及背后原因,发现西北五省区与全国信贷增长走势基本同步,信贷合理需求得到满足,信贷结构趋于优化,重复建设得到遏制,宏观调控效果非常明显。在宏观调控政策下,西北五省区较好地实现了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五省区各项存款继续增加,但增幅进一步趋缓,存款少增快于全国。(1)企业存款继续少增,部分企业生产资金较为紧张。(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少增较多,而且继续回落,少增幅度持续扩大。居民储蓄存款少增占各项存款少增比重相比全国要高。(3)定期储蓄少增较多,少增占比相对较高。(4)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储蓄存款下降相对较多,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企业存款下降相对较多。五省区各项贷款增加较少,减速快于全国。(1)农业贷款一枝独秀,连续多月逆势多增。(2)短期贷款、工业贷款同比继续少增。(3)票据业务逐步规范,票据融资较年初净减少,同比少增不断扩大。(4)中长期贷款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少增幅度较大。(5)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各项贷款少增幅度最大,少增占比远远大于其贷款余额的市场份额占比,为宏观调控立下了汗马功劳,农村信用社、国家开发银行各项贷款同比多增。(6)新疆、宁夏和陕西贷款下降相对较多。五省区现金收支两旺,轧抵后呈?

二、西北五省区10月份金融运行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五省区10月份金融运行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主要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4 文献述评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第二章 国家治理与财政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家治理
    2.2 财政分权理论
    2.3 财政职能划分
    2.4 民族区域自治与地方财政相关理论
    2.5 构建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的再认识
    3.1 .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特殊性的再认识
    3.2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特殊性的再认识
    3.3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发展特殊性的再认识
    3.4 民族自治地方地理生态和历史文化特殊性的再认识
    3.5 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对财政问题的影响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问题分析
    4.1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4.2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水平分析
    4.3 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补助收入分析
    4.4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证分析
    4.5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的制度分析
    5.1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财税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5.2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分析
    5.3 民族自治地方分级财政体制问题
    5.4 民族自治地方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低效与缺失
    5.5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入制度的低效与缺失
    5.6 民族自治地方债务管理制度缺失
第六章 建设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6.1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总体构想
    6.2 建立并完善财政收支体系,夯实民族自治地方治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6.3 坚持并完善符合民族区域自治的财政体制机制,理顺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关系
    6.4 .构建现代财政法律体系,提升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法治化水平
    6.5 创新配套地方性法规和制度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一、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二、主持或参与研究的课题
后记

(3)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西北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1.1.1 独特的地理环境
        1.1.2 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
        1.1.3 西北区是多民族聚居区
    1.2 研究背景
        1.2.1 西北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趋势
        1.2.2 跨区域空间合作研究视角的忽略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1 跨区域合作视角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提出更高要求
        1.3.2 跨区域合作下西北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和提升的现实意义
    1.4 相关概念与界定
        1.4.1 区域旅游合作
        1.4.2 旅游产业、旅游企业
        1.4.3 旅游市场、旅游客源市场
        1.4.4 区域旅游竞争
        1.4.5 城市旅游竞争力
        1.4.6 旅游网络、旅游空间结构
        1.4.7 城市群、城市带、旅游圈、都市圈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综述与依据
    2.1 相关理论
        2.1.1 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3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内涵与模式
        2.3.1 区域合作理论内涵与机制
        2.3.2 一般模式
        2.3.3 典型模式
        2.3.4 增长模式
        2.3.5 树立战略联盟意识,增强区域旅游合作
    2.4 区域旅游竞合
        2.4.1 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组织模式
        2.4.2 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行为模式
        2.4.3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
        2.4.4 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
    2.5 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的差异化
        2.5.1 旅游资源区域合作差异
        2.5.2 旅游产品组合的差异性
        2.5.3 旅游品牌提升的差异性
        2.5.4 旅游产业合作的差异化
        2.5.5 旅游企业合作的差异化
        2.5.6 旅游市场的差异营销
        2.5.7 完善旅游支撑体系的差异化
        2.5.8 旅游产业集群竟合的差异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3.1 发展现状及问题
        3.1.1 旅游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1.2 旅游产品、品牌、商品竞争力参差不齐
        3.1.3 旅游线路规划不合理
        3.1.4 支撑体系瓶颈问题突出
        3.1.5 旅游市场空间存在劣势
        3.1.6 城市旅游发展现状问题
    3.2 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体系
        3.2.1 模型建立
        3.2.2 相关指标估算及分析
        3.2.3 西北旅游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
    3.3 西北分省区产业结构分析
        3.3.1 陕西旅游产业规模
        3.3.2 新疆旅游产业规模
        3.3.3 甘肃旅游产业规模
        3.3.4 青海旅游产业规模
        3.3.5 宁夏旅游产业规模
        3.3.6 西北地区旅游产业评价分析
    3.4 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
        3.4.1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
        3.4.2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分析研究
        3.4.3 西北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评价
        3.4.4 共建客源市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组织
    4.1 网络、圈层结构理论
        4.1.1 旅游网络
    4.2 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
        4.2.1 共筑大西北旅游网络
    4.3 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
    4.4 旅游空间圈层结构
        4.4.1 旅游空间结构的整合
        4.4.2 旅游空间网络化演进
        4.4.3 空间集群化格局的构建
        4.4.4 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
        4.4.5 城市旅游空间圈层结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北五省区旅游跨区域合作实践依据
    5.1 西北五省区城市发展现状
        5.1.1 重点旅游城市
        5.1.2 基于“X”型轴线,开发城市经济带
    5.2 西北五省区跨区域合作实践依据
        5.2.1 旅游节点等级:城市旅游竞争力视角
        5.2.2 等级划分依据和结果:层级梯度中心
        5.2.3 西北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分析
        5.2.4 等级划分标准
    5.3 旅游线路分布视角
        5.3.1 西北区旅游线路分布现状
        5.3.2 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设计与划分
    5.4. 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
        5.4.1 原则和思路
        5.4.2 跨区域旅游线路整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旅游空间网络、圈层优化与实施方略
    6.1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6.1.1 西北五省跨区域合作
        6.1.2 西北五省区旅游竞争力提升
        6.1.3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梯度构建旅游圈(层)
    6.2 实施的策略
        6.2.1 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
        6.2.2 打造旅游产品品牌
        6.2.3 构建开放、竞争有序的旅游市场协作网络
        6.2.4 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
        6.2.5 圈层的构建
        6.2.6 逐级推进西北各省区“城市旅游经济圈”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西北五省区与全国CPI运行趋势比较分析——基于2000年1月-2011年7月月度运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北五省区与全国CPI涨幅比较分析
    (一) 西北五省区CPI涨幅趋于收敛, 但2007年以来各省涨幅普遍高于全国水平。
    (二) 从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看, 西北五省区有四类明显高于全国。
二、引起西北五省区CPI涨幅高于全国的因素
    (一) 经济结构因素:
    (二) 市场结构因素:
    (三) 统计基数因素:
    (四) CPI编制方法因素: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结论。
    (二) 政策建议。

(5)小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及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的理论分析
    一、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的理论阐述
    二、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效应的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中国经济区域划分
    二、差异性检验的研究架构
    三、基于全国的货币政策效应检验
    四、基于八大区域的货币政策效应检验
    五、差异性产生的解释
    六、基本结论
第三章 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
    一、货币政策简要回顾与评述
    二、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
    三、本章小节
第四章 小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
    一、小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货币政策对小西北地区经济运行的影响
    三、小西北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差异性比较
    四、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小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本章小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附录

(9)第二部分 五省区信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各项贷款增幅持续回落,减速快于全国,但9月末增量有所回升,回升速度慢于全国
    (一)短期贷款持续少增,其中工业贷款少增较多,农业贷款持续逆势多增
    (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持续少增,贷款增幅在6月末达到年度最低点后逐步回升
    (三)中长期贷款持续少增,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少增幅度较大
    (四)票据融资持续下降,少增幅度不断加大
    (五)从各项贷款的机构分布来看,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各项贷款增加较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贷款少增立下汗马功劳,但近期增幅小幅回升;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增幅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二、各项存款稳步增长,增幅逐月回落,10月份后略有回升
    (一)企业存款持续少增,少增幅度不断加大
    (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少增较多,但受10月份央行加息影响,储蓄存款少增幅度有所减缓,定期化趋势加强
    (三)从各项存款少增的机构分布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少增相对较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企业存款少增相对较多
三、现金收支两旺,回笼增加
四、备付率先降后升,支付能力有所增强

四、西北五省区10月份金融运行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2]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D]. 王璟谛.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3]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 南宇. 兰州大学, 2013(05)
  • [4]西北五省区与全国CPI运行趋势比较分析——基于2000年1月-2011年7月月度运行数据[J]. 马晓栋. 西部金融, 2011(12)
  • [5]小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实证研究[D]. 景文宏. 兰州大学, 2010(10)
  • [6]关于目前西北五省区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几个问题——基于2005年1-5月份的分析[J]. 孙天琦. 西安金融, 2005(08)
  • [7]2005年1-5月西北五省区货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J]. 王晓红. 西安金融, 2005(08)
  • [8]2005年一季度西北五省区信贷与物价分析[J]. 杨岚. 西安金融, 2005(06)
  • [9]第二部分 五省区信贷分析[J]. 杨岚. 西安金融, 2005(03)
  • [10]西北五省区1—3季度货币信贷调查与分析[J].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西安金融, 2004(11)

标签:;  ;  ;  ;  ;  

10月西北五省金融运行情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