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都大典(外曲)

茶都大典(外曲)

一、茶都盛典(外一首)(论文文献综述)

丁一[1](2020)在《元杂剧产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杂剧是我国早期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样本,以此为对象研究其投资、生产、传播、流通、消费、再生产的过程很有意义,可通过归纳元杂剧这一特殊的断代文化产业现象的主要特点,了解剧作家与艺人的经济生活,还原创作与演出的市场化运作形态,回顾官方演出制度形成过程,考察元杂剧市场发展历程及其兴衰的原因,分析戏剧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动因和社会制度性因素。在元代社会经济背景下,充分利用但不限于古代文献资料,以及利用现有元杂剧文物考古研究成果,沿元杂剧产业发展脉络,即资金来源、创作市场、演出市场、戏班经营与管理、书会与农村社会等具有中介性质的组织、官方演出制度形成过程等诸环节展开研究,逐渐逼近元杂剧产业发展原貌。元杂剧是生产驱动型文化,在短暂的历史时期中呈现出产业化的趋势,分工明确而高效,书会专职创作并印刷传播剧本,教坊统一注籍管理乐人,在民间和官方市场按需调配表演人才资源,而长期两京巡演制度则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元杂剧艺术成就,提高了元杂剧艺术生产力和传播效率。

陈崇正[2](2020)在《香蕉林密室》文中提出第一章1.开始表演杀蛇那一年,我二叔陈大同手扶门框,十分虚弱地站在门槛上喘气。我很难将之后轰动一时的香蕉林密室,与一个这么羸弱的人联系在一起。高考失利之后,我二叔当了两年的阉猪匠,腰上别着各种器具,走街串巷给人阉猪。我亲眼看过他阉猪:一个膝盖压在小猪身上,另一条腿斜斜伸出

池莉[3](2019)在《大树小虫》文中指出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1.俞思语俞思语足月出生。分娩之前医院找了熟人,不料还是呛到羊水吸入胎粪,出生时没了呼吸,窒息十分钟,住进重症监护室。都以为她不行了,傍晚她却有了自主呼吸。次日又发烧、呕吐、四肢僵硬、哭声拉直,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从那时起直至今天,俞思语支气管与肺,都相当脆弱,只要伤风感冒,必久咳不愈,有时还会咯血,粉红色带泡沫痰那种,多年查无因,中西医皆难治愈,对空气要求高,易气短,常需深呼吸。

郁吉玲[4](2019)在《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形成及设计美学意境分析》文中提出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在我国自古就有较高的评价。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西湖湖上堤岛的形成累积了历代人的心血与智慧。本文以杭州西湖湖上堤岛为研究对象,借助史志、文书、类书等古籍文献与近现代文献的梳理与评述,明晰潜在的研究空间,进而以历史上杭州西湖初成内陆湖泊的时期——东汉至建国前为纵向时间轴,系统梳理挖掘其历史形成脉络,并以湖上堤岛历史上的地域传播表现为横向空间轴,为湖上堤岛的历史形态作出补充。在此基础上,分析湖上堤岛历史上的自然山水、生产空间、人居环境等物象形态与金石绘画、文学创作、名人遗韵、园林意境等意象表现,辨析论证物象与意象交织作用下的艺术形式表现,籍此深入探寻其设计美学意境的内在机制与本体意理,重新审视思考湖上堤岛的传承。本文总结了历史上杭州西湖湖上堤岛的形态表现是从一堤一岛最终发展为三堤四岛,布局表现从外环式发展为向心式,设计营造则从自然式逐渐转化为功利式人为设计,逐渐规范化,人性化表现日渐突出,整体形态逐渐向西移动,在历史上其形态较为突出,对中国北方、朝鲜、日本等地区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强调湖上堤岛设计美学意境是建基于物象的客观表现、意象的意识形态、艺术形式表现的内在机制以及湖上堤岛所特有的体验与参与感,进而通过虚实相生、转形为意、迁想妙得等方式实现的,是一种无意识反应,其中体验与参与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尝试探索湖上堤岛在当下这一新时代的历史承袭表现。论证提出由于湖上堤岛人居环境形态、意象形态表现的历史承袭始终不曾中断,突出的历史层累效应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新发展也为湖上堤岛在新时代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时代所赋予的新机遇,跨地域文化的交融,意象形态的当代解读与表现,湖上堤岛人居环境形态的有效保护,体验参与感的进一步发展等等也提供了新时代的发展路径,因此,杭州西湖湖上堤岛仍可以在新时代传承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论证分析,说明湖上堤岛的设计美学意境表现与形成机制,以及其在时代更迭作用下的表现形态。

韩瑞芳[5](2019)在《清代白话小说篇章连接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篇章连接成分,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具有衔接语篇中句子及同话题句群功能的篇章层面的中间结构。主要用於形成话题中诸如时间关系、意外关系、逆转关系、推论关系等各种转承关系,以达到语意顺畅、结构完整的语言效果。语言的篇章连接成分是一个兴起於西方上世纪70年代後半期的学术研究内容,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传入我国。虽然相关研究已有30多年的时间,但其实并未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成果仅有数部着作和数十篇文章,且研究内容多集中於现代汉语阶段,这难免会使汉语篇章语言的研究发展不均衡。再进一步,已有的清代白话小说的语言研究多侧重专书的语法和词汇研究,篇章连接成分则很少有人关注。虽然专门针对句法层面的副词、连词等虚词的研究屡见不鲜,但能够专门从篇章连接成分角度全面进行研究的则少之又少。本文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二者的重合点——清代白话小说篇章连接成分,即以篇章语言学、连接成分研究、汉语史研究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描写相结合的方式,以篇章连接成分在共时与历时上的联系和区别为考察点,对清代白话小说中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全面而详实的描写,以期完成以下一些方面的研究目标:(1)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篇章连接成分的类别进行重新划分;(2)以清代十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为语料考察篇章连接成分的句中位置、句类分布、内在逻1关系及差异性等相关问题;(3)整理出篇章连接成分在整个清代的发展特点;(4)尝试找出清代白话文与现代汉语篇章连接成分的差异。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篇章连接成分类型进行相关论述,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对不同类别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具体研究,第六章为结论。绪论,首先从语言的发展因素及研究的未垦地带两方面入手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再从篇章连接成分的界定与分类两个角度对前人已有成果进行综述;最後对本文所使用的语料进行专门说明。第一章,对篇章连接成分类型的进一步讨论。首先对前人学者在篇章连接成分方面已作出的研究进行分析和种类再划分;并对十部具有代表性的清代白话小说中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後文的具体研究做准备。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对清代白话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时间类、纪效类、推论类和逆转类篇章连接成分进行包括界定、句中位置考察、句类分布考察、内在逻1考察、差异考察等多方面研究,藉此全面分析篇章连接成分在清代白话小说中的存在情况。第六章,结论。将考察篇章连接成分从清代到现代的发展轨迹,并阐述清楚清代与现代的篇章连接成分存在的差异性问题,最後总结篇章连接成分的发展特点。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与其他语法点研究相比,篇章连接成分的研究存在现有成果较少,研究角度狭窄,种类切分不够细致等诸多问题。本研究努力突破目前篇章连接成分局限於现代汉语这一情况,不仅在整理总结清代的篇章连接成分之後对已有的现代汉语篇章连接成分进行了符合近代汉语的再分类,还对清代中时代早中晚,篇幅长中短,内容包含多种,语言兼顾文白的十部白话小说中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分析。第二,目前,篇章连接成分的研究还主要集中於现代汉语,在作者目力所及范围内还未见到对清代白话小说中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研究的成果。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学理论,采用多维视角对清代小说中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分析和考察,希望能够为更深层地研究篇章连接成分的使用机制开辟出一条道路,为目前已有的研究作以补充。本研究的应用价值主要存在於篇章连接成分的研究与清代白话小说的结合。篇章连接成分的作用是为了使阐述浑然一体,前後连贯,并在此基础上表达出一些特有的语义倾向性。对清代白话小说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研究,能够更快捷地分析出作者在整个语段中的含意倾向,解读作者隐含的深层含意,了解到清代白话小说的写作方式。本研究将为本领域的其他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同时也为古今篇章语义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便於对相关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朱建路[6](2017)在《石刻文献与元代河北地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北地区位于腹里地区中部,是元代统治中心的重心。前贤对河北地区研究成果很多,史料缺乏成为制约元代河北地区继续深入研究的瓶颈。利用石刻文献,特别是新发现碑刻墓志无疑有利于推动元代河北地区研究。蒙古南下,贞佑南迁,河北失驭,地方豪杰纷纷聚族自保,形成一股新兴势力。他们后来纷纷投降蒙古,成为一个军功受益阶层。如行唐邸氏家族,金元之际的张子良、刘深等都属此类。蒙古统治者重视根脚,这些军功阶层被视作有根脚者,他们世袭官职,在元朝军事、政治中发挥重要影响。蒙古入主中原,许多北方、西域的少数民族也随之进入中原。如元代真定路有多个畏兀儿人家族,大名路有唐兀昔李氏、唐兀杨氏等多个西夏遗民家族,广平路有蒙古人诺怀家族。他们定居河北,在竭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逐渐汉化,唐兀昔李氏家族丧葬用朱熹家礼,诺怀工于书法。元代河北地区民族迁入与融合的广度与深度都超过前代。蒙元时期采取宗教自由的政策,各种宗教积极向统治者靠拢以求发展。元代佛道之争的核心区域在河北北部的燕云一线,河北中南部地区佛道争夺较少,体现出汉人世侯在稳定社会秩序中重要作用。元代北方临济宗不只海云一脉,雪堂普仁也是着名临济宗僧人。海云一脉被立为临济正宗及元代大开元一宗的建立,都是统治者扶持的结果。蒙古军事占领对河北地区造成破坏之外,许多自草原带入的北制,如诸色户计划分、官营手工业、分封制等都影响了河北地区经济发展。每年冬季大都及其周边都会聚集大量宿卫马匹,在习惯了游牧的蒙古人看来,大都是他们的冬营地。元代河北地区的冶铁机构有一个分化组合的过程,它和元代定窑都是官营手工业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石刻文献研究元代河北地区,在拓展了史料的同时也深化了对其研究。军功阶层崛起并发挥重要影响,多元族群在这里汇聚融合,诸色户计划分严格,所有这些都使元代河北地区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色;另外,河北地区靠近草原,它既是汉文化的核心区,也处于草原边缘,容易受草原文化影响,具有腹地与边缘二元复合的特征。

吴浩[7](2017)在《政治仪式视角下的中国阅兵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古老的仪式,阅兵与人们的政治生活息息相关,两者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阅兵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阅兵在传统承接和当代赓续过程中逐渐实现了当代成型,成为了一种影响深远的政治仪式。政治仪式是指为获取政治权力、表达政治情感、达到政治预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符合仪式程序的政治活动。政治仪式由主客观各要素构成,具有神圣性、普适性和象征性的特征,能够有助于提供社会记忆、构建合法权力、寻求政治认同。可见,阅兵契合了政治仪式的多重诉求,透过政治仪式的视角,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阅兵的相关政治功能。纵观我国阅兵的发展与演变,便是解读政治仪式深入政治生活以及产生政治功能的一部历史。而通过政治仪式的视角,阅兵的内涵得到了丰富,意义获得了深化,功能也实现了变迁。基于政治仪式的视角,阅兵在国家权力的体现、意识形态的传播以及政治认同的构建方面体现出了重大的政治功能。我国在各个特定的时期都有展现其国家权力的需要,而阅兵则对这种国家权力起到了记录和巩固的功能,阅兵的政治环境成为了权力信息的“记录仪”,阅兵的基本要素成为了权力生产的“流水线”,阅兵的演习过程成为了权力宣展的“多维镜”,阅兵的重演循环成为了权力合法的“刻度计”。同时,通过政治图腾的凸显、政治灵魂的凝聚和信仰价值的整合,阅兵有效地实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广泛传播。此外,阅兵也是我国特定的一场政治盛宴,能够在这个重大的日子实现政治记忆的回溯、政治情感的激发以及政治预期的展望,从而在塑造国家的政治文化和民族的政治认同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事实上,通过政治仪式的视角可以认识到,阅兵仪式功能还能够实现再生产。首先,是政治仪式的生产与再生产,一方面,政治仪式的生产是政治符号的象征意义赋予过程;另一方面,政治仪式的再生产是政治符号和象征意义的再加工。其次,再生产对于阅兵仪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重塑集体记忆,增强归属感;可以整合意识形态,扩散影响面;可以强化国家认同,激发民族情怀。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探讨出阅兵仪式功能再生产的多元路径,一是从提升国家硬实力、精布仪式要素两个方面入手,实现国家权力的再巩固;二是通过对政治符号与传播媒介的优化以及核心价值的弘扬,实现意识形态的再塑造;三是从加强军民互动、提升效用品味和牵连军民情谊等方面实现政治认同的再构建。

张荡[8](2015)在《钱楷《绿天书舍存草》注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钱楷(1760-1812),字宗范,又字裴山,浙江嘉兴人。清代浙江海盐家族为人才辈出的家族,钱楷作为钱氏家族的后代,继承了先辈的优秀品质,亦成为杰出的人才,不仅擅长书画,而且工于诗文。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及第,此后开始其仕途生涯。本论文所注释诗歌为钱楷所着的《绿天书舍存草》,该诗集汇集了自乾隆乙巳(1785)到嘉庆辛未(1811)期间,钱楷出仕之前以及出仕后在各地生活为官时所作的诗歌。全诗分为六卷,共计五百七十七首诗。整卷诗以七言和五言为主,其中穿插小序和歌行体形式的诗歌。论文以《续修四库全书》清嘉庆二十三年阮元刻本为底本,比较全面地搜集、注释了《绿天书舍存草》。同时,论文又对钱楷的家世、生平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绿天书舍存草》的题材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仕宦游历诗、交游诗、人文景观诗、山水诗以及民俗诗五类诗,在此基础上进而对其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

胡晓莹[9](2015)在《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家庭娱乐消闲文化嬗变》文中研究指明《金瓶梅》与《红楼梦》是明清两部分别再现当时社会现实和家庭生活的长篇世情小说。两部书中主要人物的娱乐消闲活动散见于小说中的方方面面,分别形成了代表当时社会思潮和社会文化的一个高峰。小说中的家庭娱乐消闲活动主要围绕着家庭生活展开,但又呈现着各自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它们反映了明清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并折射出了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世道人心等诸多方面在不同时期的显现。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将分五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是对《金瓶梅》与《红楼梦》的时代背景进行论述。主要涉及两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几方面,并寻找两部书及两个时代的可比点。第二章主要论述《金瓶梅》中的家庭娱乐消闲文化,基本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揭示这些娱乐消闲文化的发生、发展及时代意义。第三章是论述《红楼梦》中的家庭娱乐消闲文化,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展示这些娱乐消闲文化的发生发展,分析其社会意义。两章内容注重其相互对应性,主要强调园林建筑、饮食、戏曲、游艺活动和宗教文化等几个大的方面,其他细节从简论述。第四章主要论述两部书中家庭娱乐消闲文化的嬗变,包括小说中描写方式和具体描述内容的演变,如消闲产品、消闲空间、消闲活动和相关产业从《金瓶梅》到《红楼梦》不同时代的变化过程等。第五章论述这种文化嬗变的原因及影响与意义。家庭娱乐消闲文化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范本,文学关注的内容、视域及角度、方法更加扩大。两部书不仅创造了形象鲜明的人物和思想深刻的主题,还展现了相应时代的雅俗文化流变和审美寓意的转化等方面。

韦雨涓[10](2015)在《中国古典园林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典园林文献,顾名思义,指所有记录、说明、描写、歌颂中国古典园林及园林生活的文字及图画。依据对园林表现的深度和广度的差异,园林文献可分为主体性园林文献和附属性园林文献。另就文献体裁及内容侧重点的不同,主体性园林文献又可细分为园论、园记、园画三类;附属性园林文献则分为园林诗词、园林匾联、花谱石谱、零散园林史料四类。《园冶》并非只在明崇祯七年刊刻过,在清代还曾再刊,且不止一种翻刻本;《木经全书》和《夺天工》也并非是在日本改名出版的,而是通过商船出口到日本的。《夺天工》卷首的“华日堂藏书”“卓荦观群书”收藏印记、《木经全书》卷首的“隆盛堂”牌记透露了版本信息。阚铎曾言清人只李渔见过《园冶》,其实不然,有清一代除李渔外,见过《园冶》一书的还有清代伍涵芬、谢浦泰,以及《振绮堂书录》的撰写者朱文藻及振绮堂的主人汪宪及其后人。《园冶》中未涉及匾联,引起一些学者的猜测。有的说是因为匾联配合于柱、额的做法直到清代才兴盛,有的则认为在宋代的园林中题联已经很普遍。实际上,园林楹联虽在宋代已出现,但因文献记载绝少,尚不能证明已普遍,但可以确定,其在元末明初已盛行。计成未提匾联,是因分工不同。《长物志》十二卷中与园林密切相关者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几榻、器具、位置七卷。“几榻”“器具”“位置”中介绍了数十种日常用具的材质、结构、用途及摆放位置,是《园冶》所未涉及的。书中处处标榜“韵事”,排斥“恶俗”,重视景物的“画意”,与《园冶》的观点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左的地方。《闲情偶记》八个部类中,“居室部”“种植部”涉及造园。与明清一般文人对造园仅泛泛而论不同,李渔不但有造园实践,且在当时及后世颇具盛名。李渔的不少观点往往和计成不谋而合。《闲情偶寄》的“联匾”可补《园冶》之缺。二书不是专门讨论造园的专着,文人笔墨游戏的成分居多,缺乏较系统的理论支撑。自唐中期至清末,园记有一千四百余篇。若以园记作者所处的时代为界,则明代园记数量最多,宋、清次之,元、唐、金、南北朝又次之,汉代数量最少;若以园林所在的地域为界,则江苏最多,浙江、北京、河南、安徽、河北、上海次之,其余省份数量较少。本章先就园记的概念、园记的兴起及发展、园记的写作方法及目的、现存园记的概况及园记类型作简要概述,再从园记对园林的描写与表现、园记对园林生活的再现与歌颂、园记对园林史的勾勒和梳理、园记对景观命名方式的记录和反映四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最后以园记的主题作结。园画的主要功能在于描绘园林景色及布局、再现园林生活,前人对前者研究较充分,对后者关注不够。园画所描绘的园林生活主要有两个主题:其一,男性的娱乐,如博古、品茗、消夏、行乐;其二,女性的世界,如耕织、梳妆、乞巧、拜月、读书、吟诗、奏乐、弈棋、博古、赏花、斗草、观物取乐、荡秋千、蹴鞠、捶丸等,按其性质,可以概括为宣扬教化、祝愿祈祷、修身养性、休闲娱乐、活动消遣五类。园林诗词中所描述的园林景象往往属于泛指,并非写实,但园林诗词仍有其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诗词中营造的“园林意境”也不容忽视。园林匾联,是富有人文气息的园林区别于纯自然风景区的重要标志,对园林景物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花谱类文献中,花木真正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有关花木的种类、产地、名称由来、生长习性、培植方法等,被以接近自然科学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石谱等论石着作,对历代造园所用石材的产地、特性记述尤详,可以弥补园记中多以“奇石”“假山”笼统描述石品的不足。方志是记载衙署园林的文献宝库。《舆地纪盛》“景物”门已有园林亭馆的记载,《方舆胜览》中涉及园林的门类增多,崇祯年间的《太仓州志》中出现“园林”条目。笔记体散文着作中不乏珍贵的园林史料,如《癸辛杂识·别集下·药洲园馆》记载的园中三副桃符,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园林楹联。先秦史书记载苑囿仅及名称,汉代史书中有关园林的文字仍很简约,但据其记载已约略可知皇家苑园的名称、数量等情况;在记载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史书中,有关园林的记载有所突破,记皇家宫苑一改前代史书中“某年月幸某苑”等流水账式写法,添加了场景描写及议论,所记私家园林不再仅以姓氏冠名;新、旧《唐书》中关于园林的记载显着增多;《宋史》记帝王游幸御园的频率远高于前朝及后代,《宋史·礼志·嘉礼》增加了“游观”条;元明清三代史书中有关园林的记载非常罕见。通过史书,可以大致梳理出历代苑园管理机构的更迭情况。小说分文言和白话,白话又分短篇和长篇。文言小说以笔记体小说为代表,《剪灯新话》中的很多故事发生在园林闺阁之中,是“庭院式”言情小说的较早作品,《聊斋志异》继承了明代庭院式言情小说的写作模式,并使之更为细腻、写实,人物形象更丰满,故事场景更生活化。白话短篇以“三言二拍”、《十二楼》为代表,其中有关园林的文字,多半止于外部景观描写,偶尔会涉及居室布置。白话长篇以《红楼梦》为代表,书中关于大观园的描述,几乎涉及造园各个方面,对园居生活描述尤详。《红楼梦》中的园林既是人物活动的背景,又是情节发展的有力推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脉络的起伏起到衬托、映射、暗示的作用。园林微环境与人物性格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园林第一次在小说中被赋予生命,一改短篇小说中千篇一律的园林模式。由于作者思想深度、艺术修养、写作意图等的差异及文献体裁的不同,致使各类园林文献风格迥异。但各种园林文献之间,并不是完全孤立的,既各有分工,又相互重叠,很难明确分出楚河汉界。还原一座历史名园,往往各类园林文献都要参考。从园林文献中可以抽绎出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性。关于此点,前人成说主要着眼于园林所呈现的外部景观,偏重于显性的设计层面,对古典园林隐性的思想层面的艺术特性认识不足,尤其是物质性、私密性方面。

二、茶都盛典(外一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都盛典(外一首)(论文提纲范文)

(1)元杂剧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元杂剧产业发展背景
    第一节 “裂土分封”加强人口流动
    第二节 “随处附籍”分化艺人阶层
    第三节 中统钞制度奠定都市文化繁盛局面
        一、中统钞制度奠定稳定开放的市场局面
        二、观念上推崇商业
        三、律令上保护商业
    第四节 “戊戌选试”促成元杂剧创作市场兴起
    第五节 宗教宽容政策繁荣元杂剧文化创新
第二章 元杂剧创作市场
    第一节 创作市场生产水平
    第二节 创作市场赞助体系
        一、门阀资助的金末名流
        二、在朝为官半市场化有闲文士
        三、面向市场的在野文人
        四、教育状况与收入水平影响创作参与程度
    第三节 元杂剧创作市场中心转移
        一、前期呈现不均衡集聚式分布
        二、中后期创作市场总体衰落并向南迁移
        三、创作市场中心转移原因
    第四节 创作市场的主要特征
        一、市场价格彰显作品质量——“声价最高关马郑白”
        二、好剧本决定更高上座率——“几篇新曲相撺”
        三、与俳优作者跨越阶层协同创作——“群英所编杂剧”
        四、“次本”现象体现合作与竞争关系
第三章 元杂剧表演市场
    第一节 乐人管理体系
        一、乐人群体构成
        二、雅俗兼用的乐人管理体系
    第二节 乐人经济来源
        一、朝廷俸禄
        二、御赐大宴“赏缠头”
        三、青楼名伶“酒价高”
        四、勾栏演出收“座儿钱”
    第三节 乐人流动对表演市场的影响
        一、乐人流动性增强带动演出市场迁移
        二、北方乐人由都会转入乡村
        三、演出市场迁移原因分析
第四章 书会、戏班与村社
    第一节 书会与才人
        一、元代以前书会性质考辩
        二、书会分工与元杂剧产业化
    第二节 同居共财的家庭戏班
        一、乐户内配婚制度
        二、累世同居共财的“伶伦门户”
        三、戏班的中介作用
    第三节 农村社制与祭祀剧演
        一、元代农村社制的颁立与推行
        二、元代农村社制与祭祀剧演
        三、亦集乃路祭祀剧演案例分析
第五章 元杂剧演出场所
    第一节 都市专业演出场所运营
        一、南北经济中心勾栏分布概况
        二、勾栏形制变迁体现都市剧演场所专业化
        三、勾栏营造与租赁
        四、勾栏“座儿钱”价格考
    第二节 都市临时剧演场所运营
        一、酒楼剧演形式与运营
        二、寺庙经济制度下酒楼剧演管理
        三、“侯园相苑”私人堂会演出
    第三节 乡村神庙剧场节庆式运作
        一、筹建神庙剧场资金来源多元化
        二、商业演出要求戏台形制专业化
        三、招子流行体现戏班竞争品牌化
第六章 官方赞助的元杂剧演出
    第一节 缔结蒙汉文化的两都经济圈
        一、元上都政治与文化地位
        二、两都制形成首都经济圈
    第二节 两都经济圈季节性演出
        一、大安阁汉式宫廷文化生产
        二、失剌斡耳朵蒙元政治宴会
        三、乾元寺与崇真宫上都文人交游
    第三节 驿路剧演的生产与传播——中国最早的官方巡回演出
        一、政策确立与资金扶持
        二、巡演路线与演出周期
        三、创作团队与演出班底
        四、艺术受众与消费群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香蕉林密室(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1.开始表演杀蛇
    2.外面要战争了
    3.荷尔蒙的力量
    4.香蕉是水果之王
    5.密室让我去发现它
第二章
    1.摆摊发放烤番薯
    2.有不祥的预兆
    3.香蕉是一种动物
第三章
    1.番薯已经吃完了
    2.定不负相思意
    3.你们男人干的好事
    4.众爱卿平身
    5.终日点着灯
    6.避避风头
第四章
    1.屋顶都给掀掉了
    2.简直跟土匪一样
    3.这老太婆太可恶
    4.少生孩子多种树
    5.和她丈夫合葬
    6.战争刚开始打响
第五章
    1.荆棘和狗都不好对付
    2.两天后就放他回去
    3.这也不是他的错
    4.你放过我们吧
    5.开始重建家园
第六章
    1.台风过境之后
    2.墓碑上刻什么字
    3.他只是发呆
第七章
    1.就叫停顿客栈
    2.这事就这么定了
    3.你为什么打我
    4.我们再干一杯
    5.悲伤的人触摸往事
    6.两个亿的项目
第八章
    1.你想跟谁同桌
    2.失去所有的盔甲
    3.我接替他的工作
    4.这小屁孩好可怕
    5.让她感动了很久
    6.饭还是要吃的
第九章
    1.升米恩斗米仇
    2.在这里看看天空
    3.我们算不算朋友
    4.大伙叫我子弹
第十章
    1.皆因她而起
    2.爱到心破碎
    3.努力维持平衡
    4.贫僧学问浅
    5.他是头倔驴
第十一章
    1.风来也喜欢我
    2.五局三胜
    3.人世真没意思
    4.人死鸟朝天
    5.切掉鸡鸡的是你
    6.带着仇恨出生
第十二章
    1.春梦谁先觉
    2.像一只黑猩猩
    3.祖少爷消失了
    4.你不用紧张
    5.今晚朋友多
第十三章
    1.这算是生日礼物
    2.爸爸对不起你
    3.绝笔信
第十四章
    1.第一封信
    2.第二封信
    3.第三封信
    4.第四封信
    5.共饮碧河水
    6.永恒之梦

(3)大树小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
    1.俞思语
    2.钟鑫涛
    3.钟欣婷
    4.格瑞丝
    5.钟永胜
    6.高红
    7.俞亚洲任菲菲
    8.俞爷爷俞奶奶
第二章故事只是男女主角2015年度实施造人计划始末
    1.2015年1月没怀上
    2.2015年2月没怀上
    3.2015年3月没怀上
    4.2015年4月没怀上
    5.2015年5月没怀上
    6.2015年6月没怀上
    7.2015年7月没怀上
    8.2015年8月没怀上
    9.2015年9月没怀上
    10.2015年10月没怀上
    11.2015年11月没怀上
    12.2015年12月真相大白

(4)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形成及设计美学意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选题背景与来源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堤岛的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时空界定
    1.3 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古代文献研究
        1.3.1.1 史志
        1.3.1.2 文书
        1.3.1.3 类书
        1.3.1.4 图录
        1.3.1.5 总集与别集
        1.3.1.6 笔记
        1.3.2 近现代文献研究
        1.3.2.1 关于历史变迁研究现状
        1.3.2.2 关于造景理法研究现状
        1.3.2.3 关于文化特色研究现状
        1.3.2.4 关于设计美学研究现状
        1.3.2.5 关于堤岛影响研究现状
        1.3.3 前人研究成果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田野考察
        1.5.3 类比、对比研究
        1.5.4 定性分析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技术路线
        1.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研究内容
        1.7.1 系统梳理历史变迁脉络
        1.7.2 分析概述物象与意象表现
        1.7.3 挖掘论证艺术形式与内在机制
        1.7.4 探讨思考本体意理与传承发展
2 湖上堤岛形成
    2.1 湖城初开:一堤一岛
        2.1.1 江海围绕,堤岛始萌
        2.1.2 相关文献记载
    2.2 依湖而居:两堤两岛
        2.2.1 白公筑堤,两堤纵横
        2.2.2 绍岩建寺,楼阁参差
        2.2.3 相关文献记载
    2.3 城湖共生:三堤两岛
        2.3.1 苏赵筑堤,造景比苏
        2.3.2 敬古怀贤,两岛雅化
        2.3.3 相关文献记载
    2.4 湖依城兴:三堤三岛
        2.4.1 杨公筑堤,仿苏造景
        2.4.2 白苏补植,稍复堤景
        2.4.3 聂杨营岛,湖中有湖
        2.4.4 两孙营岛,风月无边
        2.4.5 相关文献记载
    2.5 湖融入城:三堤四岛
        2.5.1 李卫筑堤,杨堤接岸
        2.5.2 苏白增扩,两堤通车
        2.5.3 阮元堆岛,孤山盛会
        2.5.4 两岛增建,御书勒石
        2.5.5 相关文献记载
    2.6 湖上堤岛形成的影响因素
        2.6.1 宏观:城湖关系,动力源泉
        2.6.2 中观:堤岛变迁,现实需求
        2.6.3 微观:工程技术,基础条件
    2.7 小结
3 湖上堤岛美的传播
    3.1 中国北方地区的传播表现
        3.1.1 圆明园
        3.1.2 颐和园
        3.1.3 承德避暑山庄
    3.2 朝鲜半岛的传播表现
        3.2.1 堤岛诗画创作
        3.2.2 题名形制营造
    3.3 日本地区的传播表现
        3.3.1 堤岛诗画创作
        3.3.2 日本园林意造
    3.4 小结
4 湖上堤岛设计美学意境之物象
    4.1 自然山水的空蒙存在
        4.1.1 仰籍自然,堤岛始出
        4.1.2 山环水抱,增丽堤岛
    4.2 生产空间的造化丘壑
        4.2.1 城市生活,水源存蓄
        4.2.2 水利灌溉,旱涝保收
        4.2.3 酿酒养殖,衍生产业
        4.2.4 交通船运,旅游渐兴
    4.3 人居环境的理想模式
        4.3.1 景深:桃柳相间,花木杂植
        4.3.2 情宜:亭台趣生,祠庙崇拜
        4.3.3 境远:堤岛纵横,园林兴造
        4.3.4 人至:佳境独成,理想归处
    4.4 小结
5 湖上堤岛设计美学意境之意象
    5.1 金石绘画:处世情怀与社会意象
        5.1.1 金石
        5.1.1.1 印章
        5.1.1.2 碑刻
        5.1.2 绘画
    5.2 文学创作:山水情怀与人生意象
        5.2.1 诗词
        5.2.1.1 诗
        5.2.1.2 词
        5.2.2 记文
        5.2.3 戏剧
        5.2.3.1 西湖三塔记
        5.2.3.2 疗妒羹
        5.2.3.3 雷峰塔
        5.2.4 楹联匾额
        5.2.4.1 楹联
        5.2.4.2 匾额
    5.3 名人遗韵:人文情怀与理想意象
        5.3.1 林逋
        5.3.2 苏小小
        5.3.3 秋瑾
    5.4 园林意境:旷达情怀与空灵意象
        5.4.1 南宋西湖十景
        5.4.2 元钱塘十景
        5.4.3 清西湖十八景
        5.4.4 清西湖二十四景
    5.5 小结
6 湖上堤岛设计美学意境之神理
    6.1 外化表现:艺术形式
    6.2 内在机制:堤岛三境
        6.2.1 虚实相生,堤岛移境
        6.2.2 转形为意,堤岛入境
        6.2.3 迁想妙得,堤岛化境
    6.3 本体意理:溯源传承
        6.3.1 设计美学意境的本体认知
        6.3.2 湖上堤岛美的传承思考
    6.4 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结论
    7.2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附1 画
    附2 诗
    附3 记文
    附4 楹联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清代白话小说篇章连接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1.1 清代汉语的研究价值
        0.1.1.1 清代汉语词量、词义的增加
        0.1.1.2 清代汉语连词的发展
        0.1.1.3 相关研究的不足
        0.1.2 篇章连接成分的研究价值
        0.1.2.1 连接成分研究成果综述
        0.1.2.2 篇章语言学相关研究
        0.1.2.3 与篇章连接成分相对应的句法词类层面研究
        0.1.2.4 篇章连接成分的界定
        0.1.2.5 篇章连接成分的分类
    0.2 研究方法
    0.3 语料问题说明
        0.3.1 语料分析
        0.3.1.1 对所涉语料的时间范畴的界定
        0.3.1.2 对所涉语料的分期
        0.3.1.3 以清代白话小说作为语料进行研究的价值
        0.3.1.4 部分有争议语料的选择缘由
        0.3.2 语料搜集检索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清代白话小说篇章连接成分的类型
    1.1 篇章连接成分浅论
        1.1.1 篇章连接成分与副词性连词之重合与异质特徵
        1.1.2 篇章连接成分的构成及标准判别试析
        1.1.2.1 篇章连接成分的构成
        1.1.2.2 篇章连接成分的判别标准
    1.2 篇章连接成分功能类别再议
        1.2.1 篇章连接成分框架体系之再论(一)
        1.2.2 近代汉语篇章连接成分使用特徵
        1.2.3 篇章连接成分框架体系之再论(二)
第二章 清代白话小说时间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研究
    2.1 时间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的界定
    2.2 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具体分析
        2.2.1 “自前远基点向後起效”的篇章连接成分
        2.2.2 “自前一般基点向後起效”的篇章连接成分
        2.2.3 “自前近基点向後起效”的篇章连接成分
        2.2.4 “目前类”篇章连接成分
        2.2.5 “同时类”篇章连接成分
        2.2.6 “自基点之後立刻起效”的篇章连接成分
        2.2.7 “自後近基点前起效”的篇章连接成分
        2.2.8 “自後远基点向後起效”的篇章连接成分
        2.2.9 非基点类下“从古至今”类篇章连接成分
        2.2.10 非基点类下“从今往後”篇章连接成分
        2.2.11 非基点类下“平素状态”篇章连接成分
        2.2.12 “事件点向後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2.2.13 “发生频度类”篇章连接成分
    2.3 对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考察
        2.3.1 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内部结构考察
        2.3.2 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句中位置考察
        2.3.3 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差异考察
    2.4 小结
第三章 清代白话小说解说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研究
    3.1 解说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的界定
    3.2 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具体分析
        3.2.1 “换言类”篇章连接成分
        3.2.2 “举例类”篇章连接成分
        3.2.3 “顺势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3.2.4 “总结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3.2.5 “再肯定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3.3 对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考察
        3.3.1 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构词组合考察
        3.3.2 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句中位置考察
        3.3.3 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差异考察
    3.4 小结
第四章 清代白话小说纪效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研究
    4.1 纪效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的界定
    4.2 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具体分析
        4.2.1 “结果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4.2.1.1 中性类
        4.2.1.2 预期类
        4.2.1.3 可理解类
        4.2.2 条件类
        4.2.2.1 假设类
        4.2.2.2 相正类
        4.2.2.3 相反类
        4.2.2.4 例外类
        4.2.2.5 毋论类
        4.2.3 目的类
    4.3 对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的考察
        4.3.1 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的构词组合考察
        4.3.2 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句中位置考察
        4.3.3 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差异考察
    4.4 小结
第五章 清代白话小说转折及转接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研究
    5.1 转折及转接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的界定
    5.2 转折及转接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具体分析
        5.2.1 “转折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5.2.1.1 选择类
        5.2.1.2 让步类
        5.2.1.3 意外类
        5.2.1.4 对比类
        5.2.1.5 实情类
        5.2.1.6 补注类
        5.2.1.7 推拓类
        5.2.2 “转接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5.2.2.1 题外类
    5.3 对转折及转接类篇章连接成分的考察
        5.3.1 纪转折及转接篇章连接成分的构词组合考察
        5.3.2 转折及转接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句中位置考察
        5.3.3 转折及转接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差异考察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四类篇章连接成分句中位置统计表
    表一百八十:“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句中位置统计表
    表一百八十一:“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句中位置统计表
    表一百八十二:“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句中位置统计表
    表一百八十三:“转折及转接类”篇章连接成分句中位置统计表
附录二 四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差异考察
    表一百八十四:“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在十部清代小说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表一百八十五:“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在十部清代小说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表一百八十六:“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在十部清代小说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表一百八十七:“转折及转接类”篇章连接成分在十部清代小说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後记

(6)石刻文献与元代河北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缘起
    概念界定
    研究状况述评
    资料、创新点、难点
第一章 失序社会中崛起的河北军功阶层
    第一节 元代河北的军功阶层述论
    第二节 蒙元时期行唐邸氏研究
    第三节 金元之际张子良事迹考略
    第四节 蒙元军将刘深考实
第二章 元代河北地区的异域来客
    第一节 蒙元时期河北的民族分布
    第二节 元代大名路达鲁花赤小李钤部墓志考释
    第三节 元代唐兀人李爱鲁墓志释补
    第四节 元代真定路的几个畏兀儿人家族
    第五节 元代蒙古酎温台家族史事考
第三章 蒙元时期河北地区的宗教
    第一节 蒙元河北宗教概述
    第二节 蒙元时期河北地区的佛道之争
    第三节 蒙元时期北方临济宗的法脉传承
    第四节 元代大开元一宗新探
第四章 元代草原因素对河北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蒙元统治对河北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元代大都及周边地区的官马饲养
    第三节 元代直隶省部地区铁冶研究
    第四节 元代的定窑与定瓷
余论
    一、元代河北地区的新特征
    二、石刻文献的价值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附录一:读元代碑刻札记四则
附录二:河北地区元代碑刻整理
参考文献
    一、古代史籍文献
    二、现代着作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与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7)政治仪式视角下的中国阅兵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三、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二) 研究趋势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阅兵与政治仪式
    第一节 阅兵的产生及历史发展
        一、阅兵的起源
        二、阅兵的历史发展
        三、近现代阅兵仪式
        四、阅兵仪式的当代成型
    第二节 政治仪式的基本理论
        一、政治仪式的基本内涵
        二、政治仪式理论及要素
        三、政治仪式的特征
        四、政治仪式的功能
第二章 政治仪式视角下的阅兵
    第一节 作为政治仪式的阅兵
        一、象征中的政治仪式
        二、阅兵式的政治象征意义
    第二节 阅兵仪式的功能变迁
        一、传统至现代阅兵式的功能变化
        二、中西方阅兵对比
    第三节 阅兵仪式的功能界定
        一、国家权力的体现
        二、意识形态的传播
        三、政治认同的构建
第三章 阅兵中的政治功能
    第一节 阅兵仪式与国家权力的体现
        一、政治环境:权力信息的“记录仪”
        二、基本要素:权力生产的“流水线”
        三、演习过程:权力宣展的“多维镜”
        四、重演循环:权力合法的“刻度计”
    第二节 阅兵仪式与意识形态的传播
        一、政治图腾的凸显
        二、政治灵魂的凝聚
        三、信仰价值的整合
    第三节 阅兵仪式与政治认同的构建
        一、政治记忆的回溯
        二、政治情感的激发
        三、政治预期的展望
第四章 阅兵仪式功能的再生产
    第一节 生产与再生产
        一、政治仪式的生产与再生产
        二、再生产对于阅兵仪式的意义
    第二节 阅兵仪式功能的再生产路径
        一、国家权力的“再巩固”
        二、意识形态的“再塑造”
        三、政治认同的“再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钱楷《绿天书舍存草》注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钱楷及其诗集作品
    第一章 钱楷生平及其作品概述
        第一节 钱楷的生平
        第二节 钱楷着述以及《绿天书舍存草》版本情况
    第二章 《绿天书舍存草》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一节 《绿天书舍存草》的内容
        第二节 《绿天书舍存草》的艺术特色
第二部分 《绿天书舍存草》注释
    凡例
    第一卷 (起乾隆乙巳、尽已酉,凡古近体诗九十三首)
        晓发
        金宫词
        呈程蕺园太史(晋芳)集杜六首
        铜雀瓦歌为友人赋
        枫桥夜泊
        渡江欲登焦山不果怅然有作
        宿东阿县
        偶成
        家竹西(清履)招同润斋叔(臻)漆林叔(开仕)小集寓斋
        刘石庵夫子贻廘尾椒鸡赋谢二首
        石庵夫子复贻橘饼赋谢
        上巳
        痕都斯坦玉剑柄歌
        晓起见东邻过墙杏花一枝口占
        寓斋丁香有紫白二株花时并放邀家竹西同赋得紫字
        梨花开一日二大风吹落感赋
        紫藤花下小饮同刘信芳孝廉(镮之)赋
        屠莼渚表叔(本仁)自署学舍日小于舟属予书额赋赠长句
        消夏限韵四首
        寄答徐二茂才(可师)
        题吴藕汀上舍(嘉德)《平江放棹图》即送其南归二首
        京师斋舍即所见成咏得八首
        对菊用放翁立冬菊方盛开小饮韵
        乞胡兰川同年(钟)画用敬业堂集乞王麓台给谏画韵
        乞洪石农上舍(范)画叠前韵
        寒闺
        冬舂行分赋
        和许逗雨孝廉(肇封)移居四首韵
        叠前韵东家竹西四首
        观杨铁崖书盛端明鬻字窝铭歌
        家湘舲先生席上观名人书画卷册
        送座主翁覃溪夫子视学江右
        东杨蓉裳同年(芳灿)四首(官伏羌知县冂民倡逆以守城功擢知州)
        见汪云壑殿撰(如洋)使滇途中寄李秋门上舍诗依韵却寄
        漆林叔订予作消夏会将和东坡尖义韵诗先寄二首
        灵女
        冰(限壶字)
        六月十九日出西直门溯长河憩极乐寺
        七月八日西园主人惠葛纱赋谢
        八月初三日秋祭奠神木厂自朝阳门外放舟达庆丰牐
        和张桐谷舍人(时风)病中述事原韵二首
        西园主人临淳化阁帖题后
        谨题西园主人临《宋太祖蹴鞠图》书画合璧图系宋院本书则董香光所跋也
        送胡二(钟)之官太和
        砚屏二首
        和陈桂堂农部(廷庆)米舫书怀原韵二首
        和东坡瓶笙诗韵
        次西园主人元韵题蕖仙将军卷二首
        醉虾(得捞字)
        杏叶笋
        李秋门上舍(寅熙)见示《云壑七夕泸西道中寄诗》并其和作,纯以七字隶事刻画,巧思浚发各自出奇,不揣鲁劣学步成篇,鼓窍无能钟情聊尔诗等草堂之寄望南斗之依倘荷鉴裁仍祈
        探菊吟(限霰韵)
        龙潭晚坐用东坡祷雨宿灵隐寺韵
        初九日自龙潭晓发再用前韵
        覃溪师出示秋渚圆命题即和元韵二首(图为师西江视学任满诸生饯席而作秋渚地名)
        食鲜笋
        捣墨
        迎年饮
        咏玻璃窗
        题贝叶书经尊者像
    第二卷 (起乾隆庚戌,尽嘉庆丁巳,凡古近体诗一百零一首)
        七峰别墅晚望
        九日
        百泉兄南归寄呈萚石从父二首
        寄陈桂堂太守三绝句
        杨六士比部斋中菊花盛开招饮赋谢
        程也园舍人写并头菊配以旧所得鸳鸯菊为一卷题句见赠依韵奉谢二首
        送张药房童年归省粤东二首
        药房以事逗留邀同人饯别叠前韵再送二首
        嘉晤李载园同年(符清)
        顾阿瑛所藏造云石歌
        腊杪也园归自兰州复出画菊卷并诸前辈题诗见示叠韵代柬二首
        和汪文轩同年瀹鲜煮笋之作
        渔庄叔以张柳洲自新乡骆驼湾寺携归蔇斋叔祖遣稿命(楷)录之怃然有感辄系以诗
        题朱舍人(承宠)梦游黄山图
        送周小濂(铨)出都
        和冯玉圃小除夕同夜直原韵
        题瑶华主人所藏录竹亭重阳高会图图为紫琼道人画
        上毕制军秋帆先生四首
        题屈元安母夫人绿窗小咏遗稿后二首
        寄方葆岩从福嘉勇公征廓尔喀军中三首
        初十日同汪薰亭检讨汪玉粲祭酒阮芸台少詹胡西庚刘金门两学士侍铁少宗伯夫子游陶然亭补作登高
        六月二十四日俗传为莲花生日,招同诸前辈就邵双桥前辈寓斋对瓶荷寿得诗二章末章兼简秦小岘前辈是日秦以夜直不至
        寄杨荔裳从军卫藏八首
        送张桐谷归里四首
        张家湾
        八月四日诸同年集饮陶然亭
        为伊墨卿题 质王所画竹石
        至杭州闻小岘观察陪芸台阮学使游西湖代柬二首
        舟中观村落雨后桃花
        过桐乡访金萼岩比部兼简蒋春雨先生四首
        扫墓杂诗八首
        题某秋水寄怀图
        题丁小鹤偕曾鲸堂游烟雨楼唱和诗册
        读明史偶咏五首
        题沈砚梨上舍《松窗读易图》
        吴榕园过舍夜话二首
        桂蕋次芸台学使韵
        次和伊小尹太守题片石居四首
        拟题许恕堂小照二首
        听弈图
        九日登烟雨楼二首
        蒋春雨先生属题先宗伯画菊便面
        雨中同玉元圃放舟西湖饮许氏庄四首
        题芸台学使修书图
        家梅溪上舍奉尊甫爱竹山房图遗卷属赋二首
        小岘观察索观竹垞图题句见示有农曹只笑贫如许不向南垞买半弓之句走笔戏答
        题陈桂堂同年索藏质亲王书灯花诗卷四首
        曾宾谷都转席上赋赠二首
    第三卷(起戊午,尽戊午,凡古近体诗百廿三首)
        自滦阳奉命典试四川旋都途次杂成八首寄同直诸公末二章兼柬吴少甫前辈(树萱)伊墨卿同年(秉绶)
        自获廘至井陉月夜山行二首
        平定州道中
        灵石道中
        渡河
        等华狱庙万寿阁
        临潼杂咏三首
        宝鸡驿舍晚坐
        入栈
        煎茶坪
        自黄牛堡冒雨行竟日
        凤县五绝句
        紫柏山留侯庙
        武关驿书事
        观音碥
        鸡头关
        渡船
        驿舍
        次宁羌
        晓行二首
        七盘关
        天雄阁
        剑阁
        芭蕉花三绝句
        自武连至梓潼道中三首
        绵州
        次汉州
        题王云圃太守(用仪)坐看云起二首
        惠陵
        哭检讨叔漆林先生时视学滇南殁于广西州试院五首(诗本是首后五首遗稿)
        自成都水程赴粤西督学任行至嘉定道中却寄林西崖方伯徐玉崖观察四首末章简王秋汀观察
        凌云山
        盐井
        次叙州
        题张玉屏检讨(孔训)梅花主人小照
        寄怀玉崖观察并索观梅花主人图题诗
        江行杂诗十四首
        渝州曲
        重庆喜晤赵退密太守即席赋赠四首兼简姚一如太守
        滩行偶成
        风雨舟中初度日作
        灵安巫
        白帝城二首
        八阵图
        次巫山县
        巫山高
        巴东晤崔漫亭先生四首
        登岸过新滩放舟过马肝峡空舲滩四首
        泊宜昌
        野泊
        南风
        过洞庭湖三首
        逆风
        湘水
        湘潭道中二首
        阅浙省题名喜仲弟域中式却寄二首
        陟雄飞岭三首
        山行
        山行见石状甚奇诡
        湘山寺观祖师像
        磐石崖
        李松圃比部以先生文端书和益翁侄归来十诗卷见赠敬题并谢比部用先韵四首
        除夕
    第四卷 (起巳未,至庚申,凡古近体诗九十二首)
        正月八日同人召集栖霞寺侧小饮观演灯剧二首
        周歧东大令以菩提纱见赠赋谢
        自南宁至太平舟中作三首
        中秋太平试院示诸生四首
        射堋
        太平试竣游郡署之清华居借观王辛甫郡伯所藏铜鼓时郡伯以公事赴南宁即以寄怀二首
        铜鼓为王辛甫太守赋
        过丽江书院桄榔亭院为前太守查俭堂中丞创建亭额亦中丞书也今树巳拔去而亭犹存
        八月二十七日发太平
        王若农丈(尚珏)买舟相送谈至深夜而别别后奉寄兼简孔云卿秀才四首
        邕江竹枝词八首
        舟发南宁辛甫以铜鼓见赠口点简谢二首
        将至南宁简太守祝兴亭同年(庆承)
        访黄文节公祠
        庆远途中杂作八首
        柳州谒柳侯祠三首
        拦马驿(《峤南琐记》作为兰麻)
        永福道中寄内
        挽家湘舲阁学夫子
        谢苏谭中丞以谢苏毓葊都督惠黄芽菜及马诗见示赋谢二首
        送费鲍村上舍归里三首末首兼简孙寄圃方伯前辈武昌(方伯鲍村尊道峰先生门下归途将假道武昌)
        中丞手书已未除夜大雪达旦志喜诗二首见贻次韵奉答
        节使院铜鼓歌和谢中丞原韵
        和中丞正月十四日游七星岩饭栖霞寺二首原韵(是日予以微恙不赴)
        和中丞上元后一日开志局于秀峰书院志事二首原韵
        和中丞试书院诸生干棘闱志事二首原韵
        和中丞游叠彩山原韵
        题任松冷翁绳祖遗照
        游隐山六洞和中丞韵
        二月十日中丞偕谒舜祠坐南熏亭憩韶音洞晚饭署斋和韵四首
        宋皇佑平峦三将题名碑在龙隐岩和中丞作
        龙隐岩有陆放翁书“诗境”二字乃嘉定七年方信儒重刻者下刻信孺龙岩七律二首即和其韵题后和中丞
        和中丞署斋花鸟六咏原韵
        寄阮芸台中丞同年四首
        书柳侯庙碑后和中丞
        写海棠桥图扇寄秦小岘观察因题四绝句
        书唐李昌巎平蛮碑后和中丞
        上巳过秀峰书院课诸生雒君邀同王西圆山长王若农二尹小饮二首
        越女咏四首
    第五卷(起庚申,尽辛酉,凡古近体诗八十首)
        题家文敏公山水小帧
        太平土州飞来钟歌
        阻风
        偶噉荔支
        午日夜泊横州
        依韵奉和覃溪师见寄并苏潭中丞前辈之作二首
        萤火
        食芡
        食芋
        芙蓉
        题唐显庆四年善兴寺舍利石函墨榻后(并序)
        食栗
        书贺县三乘寺南汉铜钟拓本后
        王辛甫太守惠肉桂简谢
        十月九日独游栖霞寺登七星岩赋丸舌长句(是日为余初度)
        口占寄答伊墨卿同年惠州二首
        龙编侯墓铜瓶歌(并引)
        中丞署斋有荔支数盆今年结实三枚以一见贻并示新诗赋谢
        七夕词
        七月二十一日陈耐斋观察招饮榕树楼余以足疾复发不赴
        题中丞苏潭图
        送李丈(天英)归蜀四首
        和中丞栖霞寺宴集元韵四首兼简耐堂竹怀两主试
        题王若农《蓬莱阁读书图》
        岭西使满还都留别诸同人四首
        周明府(廷俊)属题其母秦宜人所书课孙千文墨迹后二首
        和中丞周定王兰雪砚歌
        李松甫比部(秉礼)
        汪剑潭司马(端光)
        王若农明府(尚珏)
        胡雒君徵君(虔)
        欧阳磵东孝廉(绍络)
        朱小岑布衣(依真)
        古风答孔二(云卿)
        十一月八日汪剑潭郡丞王若农大尹招同李松甫比部欧阳磵东孝廉泛舟至还珠洞观石刻米襄阳像及襄阳题名归饮洑波下僧舍三首
        椰子
        鹧鸪
        大榕江风雨夜泊
        野泊
        与王若农舟中联句
        滩行舟为石破作
        抵全州作
        全州寄谢中丞
        即事
        雪舟聊句
        过永州怀淡山朝阳岩愚溪诸胜不得游怅然有作三首
        唐中兴颂摩崖碑
        鸬鹚
        暮色
        雾
        将至衡山简钟明府灏乞入分
        偕若农游石鼓书院憩合江亭用昌黎诗韵
        回雁峰
        书《鸡卜图》后
        湘潭
        题马朗山中丞前辈集圣教序诗后二首
        神鸟行
        登黄鹤楼
        滠口
        发汉口作
        杨店早行
        十二月二十八日广水
        除夕信阳官舍呈益斋叔二首
    第六卷(起壬戌,尽辛未,凡古近体诗八十八首)
        正月二日晡后大雪彻夜明日雪止发信阳二首
        遂平晓行
        过新郑县梁大令(道奂)以诗集见赠
        溱洧合流处
        新乡县拜从祖蔇斋公祠
        比干墓
        剑外女子(并引)
        邯郸
        邻洺关
        定州
        小憩雨花禅院和壁间吴文简诗韵
        磁州道中
        卫辉府简王侪峤太守
        侪峤次韵寄答再叠奉谢
        秋燕
        九日陟青石梁人古北口登南天门二首
        奉和座主翁覃溪先生重赋鹿鸣宴纪思述怀四首元韵
        寄曾宾谷廉访前辈楚南
        十一月二日贺虚斋侍御招饮看菊花戏简
        喜阮芸台中丞至都奉命摄少司农事招同刘信芳学使并诸同年小集二首
        越日汪兰畲阁学同年复招云台中丞暨诸同年集饮寓斋叠前韵二首
        咏史杂作三首
        芸台会哈密瓜赋谢二首
        芸台奉使中州再叠前韵送之二首
        长至前一日偕康少卿(纶钓)斋宿署中代简二首
        腊八日饮鲍觉生侍读寓斋因寄书令兄树堂侍御作
        西墉有海外之行属补题《从车图》
        保阳饮素兰畦廉访斋观书画并汉铜器代筒
        清平阶中丞移抚豫中都下喜晤中丞语余曰:去浙江时刘金门学使赠别有明日湖山是故人之句意致绝妙正定途次衍其意代简平阶
        蒲州驿
        小憩尧城庙次壁间诗韵四首简文秋潭副使
        平阳呈郡伯润斋叔
        送心壶弟假归二首
        奉命暂署河督赴兰阳工次作
        十二月二十日由汴之粤西抚任作三首
        十二月二十八日饮信阳张柳洲观察葵园赋别二首
        除夕发李家寨并山行宿广水驿为楚北界示春亭弟二首
        渡洞庭湖
        芦林
        舟行杂诗十二首
        雨
        中秋试院简主试彭春农贺蕅耕两编修四首
        次答松圃丈二首
        题刘蓉峰所藏大痴秋山卷
        长沙留寄景忆山中丞时方按狱粤东
        登岳阳楼
        小河溪道中
        辛未五月内召入都马郎山制府前辈鲍觉生学使偕诸同人饯别即席赋谢
        中秋泗州简左刺史(辅)三首
        初五日晓起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9)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家庭娱乐消闲文化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明代中晚期的社会状况及社会思潮
        一、资本主义萌芽带来的社会变化
        二、心学的发展与中晚明社会思潮
        三、新兴阶层对中晚明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清代前中期的社会状况及社会思潮
        一、康乾盛世经济繁荣的时代背景
        二、儒家思想的加强及八旗生计的窘迫
        三、满汉文化的交融及清代前中期的社会思潮
第二章 《金瓶梅》中的家庭娱乐消闲文化
    第一节 《金瓶梅》中家庭娱乐消闲物质文化
        一、《金瓶梅》家庭生活中的陈设与园林文化
        二、《金瓶梅》家庭生活中的饮食文化
        三、《金瓶梅》家庭生活中的动物饲养文化
    第二节 《金瓶梅》中家庭娱乐消闲精神文化
        一、《金瓶梅》家庭生活中的剧曲艺术
        二、《金瓶梅》家庭生活中的游艺活动
        三、《金瓶梅》家庭生活中的宗教文化
第三章 《红楼梦》中的家庭娱乐消闲文化
    第一节 《红楼梦》中家庭娱乐消闲物质文化
        一、《红楼梦》家庭生活中的陈设与园林文化
        二、《红楼梦》家庭生活中的饮食文化
        三、《红楼梦》家庭生活中的动物饲养文化
    第二节 《红楼梦》中家庭娱乐消闲精神文化
        一、《红楼梦》家庭生活中的剧曲艺术
        二、《红楼梦》家庭生活中的游艺活动
        三、《红楼梦》家庭生活中的创作活动
        四、《红楼梦》家庭生活中的宗教文化
第四章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家庭娱乐消闲文化的嬗变
    第一节 家庭娱乐消闲文化的描写方式的演变
        一、家庭娱乐消闲活动情节的“特犯不犯”
        二、以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的笔墨增多
    第二节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家庭娱乐消闲文化之演化
        一、物质文化方面逐步开始演化
        二、精神文化方面逐步开始演化
    第三节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家庭娱乐消闲文化之变化
        一、消闲产品的精致化与贵族化
        二、消闲空间的演变——建筑、园林的贵族化
        三、娱乐消闲活动的演变
        四、娱乐消闲产业的演变
第五章 《金瓶梅》《红楼梦》家庭娱乐消闲文化嬗变的原因及意义
    第一节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家庭娱乐消闲文化嬗变的原因
        一、社会剧变的作用与文化承袭
        二、社会思潮与社会风气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家庭娱乐消闲文化嬗变的影响
        一、为家庭小说树立典范
        二、文学关注视域开始由城镇走向都市
    第三节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家庭娱乐消闲文化嬗变的意义
        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群像
        二、文学与文化的雅俗流变
        三、家庭娱乐消闲文化的审美寓意的演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古典园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以《园冶》为核心的园论类文献考论
    第一节 《园冶》的作者与内容体例
    第二节 《园冶》版本考
    第三节 《园冶》的着录与收藏
    第四节 《园冶》校勘与注释
    第五节 《园冶》之外的其他造园论着
    余论:《园冶》未涉及匾额原因探究
第二章 园记类文献考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园记对园林的描写与表现
    第三节 园记对园林生活的再现与歌颂
    第四节 园记对造园史的勾勒和梳理
    第五节 园记对景观命名方式的记录和反映
    余论:园记的主题
第三章 园画类文献考论
    第一节 园林与绘画的关系
    第二节 园画的分类
    第三节 园画对园林生活的再现
    小结
第四章 附属性园林文献萃说
    第一节 园林诗词萃说
    第二节 园林匾联萃说
    第三节 花谱石谱萃说
    第四节 零散园林史料萃说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附录:园林文献知见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茶都盛典(外一首)(论文参考文献)

  • [1]元杂剧产业研究[D]. 丁一.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2]香蕉林密室[J]. 陈崇正. 作家, 2020(02)
  • [3]大树小虫[J]. 池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6)
  • [4]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形成及设计美学意境分析[D]. 郁吉玲.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清代白话小说篇章连接成分研究[D]. 韩瑞芳. 吉林大学, 2019(10)
  • [6]石刻文献与元代河北地区研究[D]. 朱建路. 南开大学, 2017(05)
  • [7]政治仪式视角下的中国阅兵功能研究[D]. 吴浩.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8]钱楷《绿天书舍存草》注释[D]. 张荡. 广西师范学院, 2015(03)
  • [9]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家庭娱乐消闲文化嬗变[D]. 胡晓莹.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1)
  • [10]中国古典园林文献研究[D]. 韦雨涓. 山东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茶都大典(外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