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哌啶醇致锥体外系反应3例

氟哌啶醇致锥体外系反应3例

一、氟哌啶致锥体外系反应3例(论文文献综述)

武豫冬[1](2021)在《中老年偏身舞蹈病30例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老年偏身舞蹈病的临床、影像学的表现及治疗,推测其发病机制,防止误诊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9年该科收治30例中老年偏身舞蹈病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推断其发病机制,并参考相关文献。结果 30例中老年偏身舞蹈病患者均为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舞蹈样症状多累及患者的单侧肢体,部分患者伴有言语含混、肢体轻瘫、面部、口角不自主运动。头颅影像学多为腔隙性脑梗塞表现,3例CT病灶表现为高密度,容易和脑出血混淆。口服氟哌啶醇、舒必利后舞蹈症状均在短期内控制。结论中老年偏身舞蹈病临床少见,多见于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群,头颅影像学有脑血管病表现,针对病因及对症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潘春予,曾惠权,薛晓燕[2](2020)在《75例儿童药物中毒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儿童药物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统计我院儿内科2000-2017年收治的儿童药物中毒病例75例,按患儿的性别、年龄、中毒原因、药物分类、临床表现、救治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岁的幼儿期儿童居多(66.7%),儿童误服(90.7%)为主要病因,中毒药品种类居前3位是抗高血压药、精神药物和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类药。结论:药物存放不当与误服密切相关,家长和社会需加强对儿童误服药物的关注,重视对公众家庭备用药物管理的教育。

李旋[3](2020)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序贯治疗试验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明确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以及首次治疗抵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优选序贯治疗方案。方法本项目基于序贯多任务随机试验(Sequential Multiple AssignmentRandomized Trial,SMART)设计,以首发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包含2个急性期治疗阶段的研究。第一阶段为首发精神病的随机对照研究,入组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五种常用抗精神病口服药物:奥氮平、利培酮、氨磺必利、阿立哌唑或奋乃静,进行为期8周的急性期治疗,治疗无效患者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为首次治疗抵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患者随机接受奥氮平、利培酮、氨磺必利、阿立哌唑或氯氮平(第一阶段使用过药物除外)治疗,进行为期8周的急性期治疗。应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精神病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linician-Rated Dimensions of PsychosisSymptom severity,CRDPS),卡尔加里抑郁量表(Calgary DepressionScale for Schizophrenia,CDSS)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impression scale,CGI)评估精神症状及其变化;应用Barnes静坐不能量表(The Barnes Akathisia Scale,BAS),Simpson-Angus量表(Simpson-Angus Extrapyramidal Side Effects Scale,SAS),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及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rizona Sexual Experiences Scale,ASEX)评估不良反应;应用UCSD基于任务表现的社会技能评估-简明版(The Universityof California,San Diego(UCSD)Performance-based SkillsAssessment-Brief,UPSA-B)评估社会功能,应用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估认知功能,应用Heinirich生活质量量表(Heinirich Quality of life Scale,HRQOL)评估生活质量,应用用药满意度问卷(Medication SatisfactionQuestionnaire,MSQ)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主观舒适度(SubjectiveWell-being under Neuroleptics,SWN)评估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及接受度。结果本论文为SMART-CAT项目的报告。(1)共遴选76例被试,65例患者正式入组第一阶段,54例患者完成第一阶段(奥氮平组16例,利培酮组9例,氨磺必利组13例,阿立哌唑组7例,奋乃静组9例),总有效率为53.7%±6.8%(29例患者治疗有效),其中奥氮平组的有效率为56.2%±12.4%(9例有效,利培酮组的有效率为66.7%±15.7%(6例),氨磺必利组的有效率为53.8%±13.8%(7例),阿立哌唑组的有效率为42.9%±18.7%(3例),奋乃静组的有效率为44.4%±16.5%(4例)。(2)16例首次治疗抵抗患者进入第二阶段,14例患者完成第二阶段(奥氮平组3例,利培酮组6例,氨磺必利组3例,氯氮平组2例),总有效率为78.6%±11.0%(11例患者治疗有效),其中奥氮平组的有效率为100%(3例),利培酮组的有效率为83.3%±16.7%(5例),氨磺必利组的有效率为66.7%±33.3%(2例),氯氮平组的有效率为50.0%±50.0%(1例)。结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利培酮、氨磺必利及阿立哌唑)及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对中国首发精神病患者的急性期疗效与国际类似。虽然本研究初步发现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对首次治疗抵抗患者仍有较好疗效,但目前样本量较少,需要扩大样本量继续研究。

郁婷婷[4](2019)在《211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某院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特点,为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某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诊断、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及临床表现、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共2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男性104例(49.3%),女性107例(50.7%),年龄10~79岁,平均(37.18±16.05)岁;21~2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为28%,其次为30~39岁。不良反应发生的平均时间为(8.7±10.8)d,48.8%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为用药后1~5 d。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其次为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190例(90.0%)为口服给药引起,注射给药21例(10.0%)。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最多的前5位药品是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利培酮、阿立哌唑、氟哌啶醇主要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奥氮平、氯氮平主要引起肝功能异常。结论某院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情况较多见,临床药师应重视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强患者的药学监护,协助医师科学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邵先红[5](2019)在《氟哌啶醇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是一种急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常伴随意识紊乱与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后谵妄对病人近期和远期康复均会产生不良影响,需要紧急诊断及处理的医学急症。氟哌啶醇(haloperidol)具有镇静和抗焦虑等作用,为一种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谵妄最常用的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氟哌啶醇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1月~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需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26例,年龄65~85岁,ASAⅠ~Ⅲ级,本研究获得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哌啶醇组(H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I-gel喉罩麻醉方法,手术结束后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H组:舒芬太尼2μg/kg+氟比洛芬酯3 mg/kg+氟哌啶醇5 mg;C组:舒芬太尼2μg/kg+氟比洛芬酯3 mg/kg,均由生理盐水配制成100 ml,以2 ml/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48 h。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液体入量、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和术中所有用药情况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6、12、24、36、48 h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1、6、12、24、36、48 h 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3晚上睡眠质量评分(Quality of Sleep,QS)。采用谵妄评定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评估术后第1~3天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高血压和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心律失常、锥体外系症状、嗜睡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晶体入量、胶体入量、出血量、尿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咪达唑仑、顺阿曲库铵、舒芬太尼、依托咪酯、丙泊酚、瑞芬太尼等药物用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H组在术后6h和12h的SBP、DBP明显下降(P<0.05),HR明显降低(P<0.05)。C组内比较,与术后1h比较,C组术后6h、12h和24h的SBP、DBP和HR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比较,H组术后6h和12h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H组术后6h和12h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H组术后第1晚和第2晚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两组均有术后谵妄发生,H组有2例(6.7%)患者发生术后谵妄,明显少于C组的9例(30.0%)(P<0.05)。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术后高血压和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心律失常、锥体外系症状、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恶心呕吐发生率2例(6.7%)明显低于C组的8例(26.7%)(P<0.05)。结论术后行PCIA中加入5 mg氟哌啶醇,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使得患者术后血液动力学更加平稳,且有效改善术后转归。

钟得香[6](2019)在《托吡酯等抗癫痫药物治疗抽动障碍伴临床下放电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比较不同抗癫痫药物治疗抽动障碍伴临床下放电患儿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痫性放电改善情况及抽动症状改善情况,为抽动障碍伴临床下放电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意见和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01月-2018年12月门诊就诊符合抽动障碍合并临床下放电诊断标准的121例患儿,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1.托吡酯治疗组(托吡酯+/-硫必利/氟哌啶醇,A组),共计58例。2.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组(LEV/VPA+/-硫必利/氟哌啶醇,B组),共计17例。3.未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组(硫必利/氟哌啶醇,C组),共计46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重点EEG),然后每三月门诊和/或电话随访一次,每六月复查血药浓度(VPA)、肝肾功及EEG等。回顾分析各组患儿使用药物治疗后的EEG改善情况、抽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1.A、B、C三组患儿EEG改善和抽动障碍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1)A、B、C三组用药前后自身对照比较,EEG改善率分别为63.8%、52.9%、39.1%,提示加用抗癫痫药物的患儿(A、B组)EEG有较明显的改善,未添加抗癫痫药物的患儿(C组)EEG改善不明显;但A、B、C三组抽动症状的缓解率分别达到70.7%、82.4%、89.1%,提示:抗癫痫药物和/或硫必利/氟哌啶醇等对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2)A、B、C三组之间EEG改善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2=6.263,P<0.05),尤其是A组与C组EEG改善率差异最明显(?2=6.262,P<0.05),而A组与B组,B组与C组分别比较EEG改善率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均无显着性(?2=0.653和0.976,P均>0.05)。2.A、B、C三组患儿不同治疗时间段EEG改善情况分析:(1)治疗时间≤6月时三组患儿EEG改善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2=10.859,P<0.05);(2)治疗时间>6-≤12月和>12月时三组患儿EEG改善率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2=1.176和3.789,P均>0.05);(3)治疗时间≤6月时,采用多个样本率间的多重比较发现,A组与C组EEG改善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2=9.726,P<0.05),而A组与B组,B组与C组分别比较EEG改善率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均无显着性(?2=0.175和2.922,P均>0.05)。3.A、B、C各组患儿分别在不同治疗时间段(≤6月、>6-≤12月、>12月)EEG改善情况分析:(1)A组在不同的治疗时间段EEG改善率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5.377,P>0.05);(2)B组和C组在不同的治疗时间段EEG改善率分别相比较,也无显着性差异(?2=2.091和4.477,P均>0.05)。4.A、B、C各组患儿在不同年龄组(学龄前期组与学龄期组)EEG改善情况分析:(1)A组:患儿EEG改善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0.192,P>0.05);(2)B组和C组:EEG改善率分别相比较,也无显着性差异(?2=0.562和0.712,P均>0.05);(3)学龄前期的A、B、C三组患儿EEG改善率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0.469,P>0.05),但学龄期A、B、C三组患儿EEG改善率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2=6.487,P<0.05)。(4)学龄期A组与C组患儿的EEG改善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2=6.053,P<0.05),而A组与B组,B组与C组分别比较EEG改善率,均无显着性差异(?2=1.871和0.283,P均>0.05)。5.A、B、C三组患儿抽动症状复发的情况分析:(1)A、B、C三组治疗后抽动症状复发率分别为62.1%、52.9%、89.1%,三组患儿抽动症状复发率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2=12.302,P<0.05)。(2)A组与C组、B组与C组的抽动症状复发率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2=9.774和9.926,P均<0.05),A组与B组抽动症状复发率无显着性差异(?2=0.456,P>0.05),说明A、B组对抽动症状的改善效果更稳定,复发率更低。6.本文总结了5例抽动障碍合并临床下放电及ADHD患儿的临床特点,这5例治疗上均予抗癫痫药物治疗,4例合用硫必利,EEG的好转率75%(3/4),5例患者的抽动症状均在3-6个月内明显改善。7.三组患儿用药后总体出现不良反应共19例,发生率为15.7%,且主要表现为体重增加、嗜睡、消化道症状、出汗减少等表现,最后均逐渐减轻或消失,没有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导致停药的现象发生。结论:1.采用TPM、LEV、VPA三种抗癫痫药物中的一种,不论是否加用硫必利/氟哌啶醇,用药前后自身对照比较患儿的抽动症状和EEG痫性放电均得到较好的控制。2.不论是用TPM,还是用LEV/VPA,对于改善患儿抽动症状和EEG痫性放电均有较好的效果,不仅疗效相似,且无年龄及性别的差异。说明对抽动障碍伴临床下放电的患儿可以采用上述三种抗癫痫药物中的一种来控制其临床症状,并改善其异常EEG;但在三种药物中TPM对EEG痫性放电的改善更明显,尤其是在药后六月左右及学龄期儿童最明显,且与未用AEDs患儿比较有显着性差异。3.单纯使用抗抽动药物治疗抽动障碍伴临床下放电,患儿的抽动症状容易复发,合用抗癫痫药(TPM/LEV/VPA)治疗患儿抽动症状的疗效更稳定。4.抗癫痫药物对于抽动障碍伴临床下放电共患ADHD的患儿的EEG及抽动症状改善均有较好疗效,共患病ADHD对抽动障碍伴临床下放电的治疗无明显影响。5.TPM、LEV、VPA用于控制儿童抽动障碍伴临床下放电时,其不良反应均较轻,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绝大多数患儿不良反应消失或能耐受。

陈艳杰[7](2019)在《柴枣止抽颗粒治疗多发性抽动障碍心肝火旺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柴枣止抽颗粒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障碍心肝火旺型临床疗效,并与西药盐酸硫必利比较,评价柴枣止抽颗粒治疗多发性抽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柴枣止抽颗粒)36例,对照组(盐酸硫必利)36例,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第6、12周末对患儿进行复诊访视和疗效比较。疗效评定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方法,记录两组药物在改善患儿抽动障碍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和中医证候方面的评分,结果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分结果分析两组疗效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YGTSS量表评分方面,差异无显着性,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儿在治疗6周后与治疗12周后YGTS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方面,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在临床疗效有效率方面两组药物对本病的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治疗运动性抽动临床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无效3例,有效33例,有效率91.67%;对照组无效5例,有效29例,有效率85.29%。在治疗发声性抽动临床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有效32例,无效4例;对照组有效32例,无效2例,有效率94.1%。经统计学检验,均P>0.05,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临床疗效有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在改善运动性抽动的“次数”、“频率、“复杂性”、“强度”、“干扰”方面P>0.05,无统计学差异。在改善发声性抽动的抽动“强度”、“复杂性”方面,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发声性抽动的抽动“次数”、“频率”、“干扰”方面,P>0.05,无统计学差异。6在改善中医兼症的临床疗效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有效率94.4%,对照组有效率79.4%,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因不良反应退出临床试验,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在临床总体疗效方面,柴枣止抽颗粒与盐酸硫必利治疗多发性抽动障碍心肝火旺型均有明显疗效。2 YGTSS量表评分方面,柴枣止抽颗粒在改善多发性抽动障碍的发声性抽动的“强度”、“复杂性”方面,较盐酸硫必利疗效明显。3在改善多发性抽动障碍心肝火旺型的中医兼症方面,柴枣止抽颗粒较盐酸硫必利疗效明显。图0幅;表11个;参117篇。

田丹丽,黄红娜,张建红,朱立勤[8](2018)在《氟哌啶醇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氟哌啶醇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原因、规律、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照。方法检索1989年1月—2017年7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及Pub Med数据库收录的全部中医药期刊,收集报道氟哌啶醇致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94篇文献,122例病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集中在1840岁。用药17 d出现ADR的例数最多,占45.10%。氟哌啶醇引发的不良反应主要涉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损害,其中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63例,占51.6%,所占比例最高。心血管系统和皮肤损害ADR占比分别为14.8%、10.7%。结论氟哌啶醇引发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临床应重视氟哌啶醇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加强药学监护,尽量避免或减少其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李茂生[9](2017)在《不同剂量芍药甘草汤治疗利培酮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疗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按照临床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的芍药甘草汤治疗利培酮所致的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芍药甘草汤治疗前后的泌乳素水平变化及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并评估其安全可靠性,希冀为进一步研究芍药甘草汤治疗利培酮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的机制提供临床依据,也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拓宽新思路。研究方法:严格按照临床诊断标准,通过筛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住院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收集经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治疗12周后符合纳入标准的高泌乳素血症(血清PRL>29.2ng/ml)患者,且符合中医临床辩证为肝郁化火证患者的中西医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纳入年龄在1845岁(含18和45周岁),共120例女性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4组,即芍药甘草汤高剂量组(炒白芍90g,炙甘草30g)、中剂量组(炒白芍60g,炙甘草20g)、低剂量组(炒白芍30g,炙甘草10g)、无中药干预对照组,每组30例。芍药甘草汤治疗组在进行利培酮治疗的同时加用芍药甘草汤,每天1剂,水煎100ml,分早(9:00am)、晚(9:00pm)2次温服;空白对照组则仅用利培酮治疗。短期观察时间为6w,长期观察时间为12w。分别在研究的基线期、2w末(±1d)、4w末(±2d)、6w末(±3d)、12w末(±3d)等评估并记录患者的血清泌乳素、中医症候量化评分及相关检查化验指标,对各组高泌乳素血症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研究结果:(1)6w观察(n=107),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和无中药干预对照组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依次为88.9%、78.57%、48.15%、40.00%。四组之间中医症候两两比较,高、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高、中剂量组的中医症候疗效明显优于无中药干预对照组,而高剂量组又优于低剂量组。(2)12w随访观察(n=86),高、中、低剂量组和无中药干预对照组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依次为96.00%、80.00%、57.89%、47.06%。四组之间中医症候两两比较,高剂量组与对照组、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高、中剂量组的中医症候疗效明显优于无中药干预对照组,而高剂量组又优于低剂量组。(3)6w观察(n=107),四组的泌乳素值的组内比较,高剂量组在6w末与基线期、2w末、4w末比较(P<0.001),4w末与基线期、2w末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在6w末与2w末、4w末比较(P<0.05),4w末与2w末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w末、6w末与基线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在6w末与2w末、4w末比较(P>0.05),4w末与2w末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4w末明显高于基线期水平(P<0.05)。组间比较,高剂量组在4w末、6w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基线期和2w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在2w末、6w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线期、4w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在基线期、2w末、4w末、6w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12w观察(n=86),四组的泌乳素值的组内比较,高剂量组在12w末与基线期、2w末、4w末比较(P<0.001),6w末与基线期、2w末、4w末比较(P<0.001),4w末与基线期、2w末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在12w末与2w末、4w末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w末与2w末、4w末比较(P<0.01),4w末与2w末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在12w末与基线期、6w末比较(P>0.05),6w末与2w末、4w末比较(P>0.05),4w末与基线期、2w末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高剂量组在6w末、12w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基线期、2w末、4w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在12w末、6w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线期、2w末、4w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合对照组在基线期、2w末、4w末、6w末、12w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6w观察样本有13例脱落,完成107例(89.17%),有83例(77.57%)患者出现高泌乳素血症相关症状,各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中、高剂量组的有效缓解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12w随访观察有34例脱落,完成86例(71.67%),有83例(96.51%)患者出现高泌乳素血症相关症状,低、中、高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的有效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但仍以高剂量组为最优(P<0.001)。(6)四组的基线期、6w末、12w末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在6w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w观察发现,在12w末对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7)无论是6w观察和12w观察的样本分析,发现无中药干预对照组和芍药甘草汤低剂量组的脱落率均较中、高剂量组要高(P<0.05),中、高剂量组则显现出较少的脱落率和较好的治疗依从性。研究结论:1.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低、中、高剂量)芍药甘草汤均有效改善利培酮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的中医症候,有效改善高泌乳素血症的症状,且与剂量有关,以高剂量为最优。2.6w观察(n=107)和12w观察(n=86)样本均发现,高、中剂量组的芍药甘草汤在降低血清泌乳素水平上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且与剂量有关,以高剂量为最优。3.芍药甘草汤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疗效安全可靠,治疗过程中不会恶化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其可能还可以改善利培酮所致的其他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余艳,蒋志锋,董铭[10](2015)在《哌罗匹隆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比较哌罗匹隆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2014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哌罗匹隆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4、6、8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合并用药情况。结果 64例患者中完成研究者62例,两组各有1例患者因依从性差而脱落。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49,P=0.961)。治疗前及治疗4、6、8周两组患者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及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及PANSS总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6、8周两组患者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及PANSS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嗜睡、记忆力下降、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失眠、视物模糊、头晕、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例、对照组3例患者因失眠导致焦虑、紧张而使用苯二氮卓艹类药物,均未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结论哌罗匹隆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哌罗匹隆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依从性更好。

二、氟哌啶致锥体外系反应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哌啶致锥体外系反应3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老年偏身舞蹈病30例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方法
        1.3.1 检查方法
        1.3.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2)75例儿童药物中毒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2.1 药物中毒患儿性别与年龄分布
    2.2 中毒原因及给药途径
    2.3 中毒药物种类
    2.4 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2.5 药物中毒患儿就诊时间
    2.6 治疗及预后
3 讨论
    3.1 患儿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3.2 中毒药物分类
        3.2.1 儿童用药
        3.3.2 非儿童用药
    3.4 治疗与转归

(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序贯治疗试验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业词汇及缩略词索引表
第一章 前言
    1.1 首次发作是精神分裂症干预的关键时期
    1.2 首次治疗失败患者的研究进展
    1.3 基于“真实世界”的序贯治疗研究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1.4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入组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伦理学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计
        2.2.2 具体研究内容
        2.2.2.1 人口学特征调查表
        2.2.2.2 精神症状评估
        2.2.2.3 不良反应评估
        2.2.2.4 认知功能评估
        2.2.2.5 社会功能评估
        2.2.2.6 生活质量评估
        2.2.2.7 实验室检查等
        2.2.2.8 评定时点
        2.2.3 质量控制
        2.2.4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第一阶段: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治疗
        3.1.1 五组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组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的比较
        3.1.2 五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比较
        3.1.3 五组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比较
        3.1.4 五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比较
        3.1.5 不良反应
    3.2 第二阶段:氯氮平及其他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首次治疗抵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3.2.1 五组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组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的比较
        3.2.2 第二阶段五组药物治疗前后的有效率比较
        3.2.3 第二阶段四组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比较
        3.2.4 第二阶段四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比较
        3.2.5 不良反应
第四章 讨论
    4.1 首发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急性期治疗
    4.2 首次治疗抵抗患者的换药治疗
    4.3 本项目研究不足及困难等
第五章 总结
    5.1 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性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5.4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211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2.3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2.4 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和剂型
    2.5 联合用药情况
3 讨论

(5)氟哌啶醇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6)托吡酯等抗癫痫药物治疗抽动障碍伴临床下放电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Tourette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7)柴枣止抽颗粒治疗多发性抽动障碍心肝火旺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3 病例的选择
        1.1.4 治疗方法
        1.1.5 观察指标
        1.1.6 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1.1.7 不良反应观察
    1.2 统计与方法
    1.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1.3.2 研究结果
        1.3.3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
    1.4 讨论
        1.4.1 对抽动障碍的认识
        1.4.2 立题依据
        1.4.3 遣方用药思路探讨
        1.4.4 研究结果分析
        1.4.5 研究结果探讨
        1.4.6 不足与展望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2.1 中医药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研究进展
        2.1.1 概述
        2.1.2 病因病机
        2.1.3 辨证论治
        2.1.4 外治疗法
    2.2 抽动障碍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2.2.1 流行病学研究
        2.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3 诊断标准
        2.2.4 治疗方法
        2.2.5 其它疗法
    2.3 柴枣止抽颗粒的现代药理研究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附录B 抽动障碍评分细则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氟哌啶醇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分布
    2.2 ADR发生时间
    2.3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2.4 ADR预后
3 讨论
    3.1 ADR与性别的关系
    3.2 ADR与年龄的关系
    3.3 ADR与发生时间的关系
    3.4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9)不同剂量芍药甘草汤治疗利培酮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疗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案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药物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
        2.2 治疗方案
    3.观测指标与评判标准
        3.1 安全性指标
        3.2 疗效性指标
        3.3 观察方法
        3.4 疗效判定标准
    4.统计学处理方法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1.一般资料
        1.1 研究完成情况
        1.2 四组样本的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等比较
    2.临床疗效观察
        2.1 四组泌乳素水平比较
        2.2 四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2.3 四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2.4 高泌乳素血症相关症状改善比较
        2.5 四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分值比较
    3.安全性评价观察
        3.1 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统计
        3.2 四组的脱落情况分析
第三章 讨论
    1.本项研究的结果讨论
        1.1 一般资料分析
        1.2 疗效分析
        1.3 安全性评估
    2.影响结果的因素分析
        2.1 高泌乳血症的西医诊断
        2.2 高泌乳素血症的中医认识及辩证
        2.3 芍药甘草汤的组成比例和剂量
        2.4 病程和疗程的影响
        2.5 其他影响因素
    3.小结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附录 B 中医症候量化评分细则
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0)哌罗匹隆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氟哌啶致锥体外系反应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老年偏身舞蹈病30例临床特点分析[J]. 武豫冬. 世界复合医学, 2021(06)
  • [2]75例儿童药物中毒临床分析[J]. 潘春予,曾惠权,薛晓燕. 儿科药学杂志, 2020(08)
  • [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序贯治疗试验初步研究[D]. 李旋.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211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调查[J]. 郁婷婷. 中国处方药, 2019(11)
  • [5]氟哌啶醇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D]. 邵先红.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6]托吡酯等抗癫痫药物治疗抽动障碍伴临床下放电的疗效分析[D]. 钟得香.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7]柴枣止抽颗粒治疗多发性抽动障碍心肝火旺型临床疗效观察[D]. 陈艳杰.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8]氟哌啶醇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 田丹丽,黄红娜,张建红,朱立勤.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8(01)
  • [9]不同剂量芍药甘草汤治疗利培酮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疗效的临床研究[D]. 李茂生.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7(05)
  • [10]哌罗匹隆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J]. 余艳,蒋志锋,董铭.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10)

标签:;  ;  ;  ;  ;  

氟哌啶醇致锥体外系反应3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