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一、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21)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rTMS精准干预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精神分裂症是重型精神疾病的一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抗精神类药物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线治疗方式,但有1/3至1/2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的效果仍不够理想,常残留有显着的阴性症状及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即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eatment-refractory Schizophrenia,TRS)。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TRS患者顽固的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主要归结于前额叶的低活动性。目前临床中除药物治疗外,常采用电休克治疗,用于控制TRS患者的症状,但常伴有记忆功能损伤等严重副作用,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TRS治疗方法。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既往的研究表明,rTMS具有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潜力,但既往研究中,采用的刺激靶点、频率及定位方法的不同,使得不同研究间结论有较大异质性,且较少关注rTMS对TRS的治疗效果。2018年的指南中作为Ⅲ类推荐,建议将rTMS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优化精神分裂症的rTMS方案。经典高频rTMS(10Hz-25Hz)对皮层可产生显着的刺激后即刻效应,但是这种刺激后效应较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性θ爆发性磁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是一种模式化兴奋性刺激模式,既可以产生较强的刺激后即刻效应,且这种刺激后效应可以维持一段时间。iTBS每次仅需3分钟,仅为传统刺激治疗时间的1/10,治疗时间明显短于rTMS,具有短时高效可调制的优势。定位方法是影响rTMS治疗的另一因素,既往多采用基于解剖的体表定位方法,难以精准干预目标靶点。外部光学跟踪和磁共振成像引导的立体导航技术可以利用受试者的个体化图像数据,指导rTMS聚焦于目标区域,实现精准干预。因此iTBS与个体化MRI神经导航技术的结合可能具有改善TRS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障碍的潜力。既往文献提示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Lef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LDLPFC)是TRS的核心损伤靶区,也是与认知相关执行控制网络的主要节点,因此调节L-DLPFC活性可能是改善TRS患者的潜在治疗方案。综合考虑iTBS参数的优势和L-DLPFC在TRS患者大脑功能的重要性,我们尝试利用优化的iTBS序列刺激L-DLPFC以改善TR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尽管rTMS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但是其潜在的神经机制仍无可靠结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是由利用局部血氧水平时间依赖性进行成像的方法,可探究静息状态下的不同大脑局部区域功能、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以及脑网络功能。因此我们采用rs-f MRI功能的不同分析方法,探讨iTBS治疗的潜在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探索兴奋性iTBS和20Hz rTMS在单次同等剂量刺激下的认知促进效应,得到优化的序列,然后用于TRS临床症状以及认知功能的治疗;同时采用rs-f MRI技术,探索rTMS干预TRS的潜在神经机制。(1)研究一:探索iTBS是否比传统的高频刺激(本篇研究主要采用20Hz)导致更强的行为调制作用,选择出更为优化的刺激参数,应用于TRS患者的治疗。(2)研究二:设计随机双盲对照(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实验,探索个体化MRI神经导航下的L-DLPFC精准iTBS干预能否改善TRS的临床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同时探索其对TRS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对视空间工作记忆(Visual-spatial working memory,vs WM)功能的影响,(3)研究三:此外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进一步探索iTBS治疗前后大脑局部脑区功能、刺激靶点与其他脑区间和脑网络功能的变化,及其与TRS患者症状改善间的关系,拟揭示iTBS治疗TRS潜在的神经机制。研究方法1、研究一:采用随机单盲实验设计,招募健康受试者,将其随机分到iTBS组、20Hz组和假刺激组,利用不同参数的rTMS刺激受试者的L-DLPFC。所有健康受试者均进行骰子博弈游戏(Game of Dice Task,GDT)和风险收益游戏(Risky Gains Task,RGT)两项风险决策任务,以GDT和RGT的表现改变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三种不同参数的rTMS刺激对受试者风险决策的影响,验证iTBS较传统型20Hz是否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主要指标为GDT和RGT的正反馈和负反馈利用率。2、研究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以TR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随机分配到真刺激组/假刺激组。两组受试者均接受为期2周的基于MRI空间导航个体化的精准L-DLPFC刺激,两组均采用iTBS序列,仅刺激线圈类型不同,其中假刺激组使用科研专用伪刺激线圈。TRS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2个月后均进行临床症状的评估,同时采集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系统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及视空间工作记忆的评估。3、研究三:在评估症状和认知功能之外,同时收集了研究二中TRS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利用局部脑活动应用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Low Amplitude of frequency fluctuations,f ALFF)、基于刺激靶点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和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大脑网络分析等多种rs-f MRI分析方法,多方面探索iTBS治疗对大脑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1、研究一:最终纳入87人,每组各29人。在GDT和RGT决策任务表现上,iTBS组和20Hz组均能显着改善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能力,增加安全选项比例,减少风险选项比例(P<0.05)。此外,在RGT任务中,iTBS组更能促进反馈能力,降低风险选择,这种改善作用强于20Hz组和假刺激组(正负反馈均有效,P<0.05)。2、研究二:最终纳入73例TRS患者,其中真刺激组38人,假刺激组35人。结果发现经过2周iTBS治疗后,刺激前、刺激后、2月随访时,不同组别之间症状的改善效应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均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iTBS能够有效改善TRS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这种改善效应可以持续至治疗后2个月。在纳入的73例TRS患者中,有59名TRS患者完成了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其中iTBS组33人,假刺激组26人。结果发现刺激前后,不同组别的患者之间3-back的正确率存在显着的交互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在iTBS组中,3-back的正确率在治疗后得到显着改善,而假刺激组则未见明显变化。症状与认知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TRS患者工作记忆能力的提高和总体症状得分的降低呈显着的负相关。3、研究三:分数低频振幅分析提示,右侧楔叶、右侧楔前叶的f ALFF值存在显着的时间×组别交互作用(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iTBS刺激后TRS患者右侧楔叶的局部活动增强、右侧楔前叶的局部活动减弱,但是在假刺激组却未发现类似的效应。相关性分析提示患者vs WM能力的提高和症状的改善有显着的正相关,右侧楔叶局部活动的增加与vs WM能力的改善正相关。基于种子点与全脑体素间功能连接分析显示刺激靶点(L-DLPFC)与左侧楔叶的功能连接强度在iTBS刺激后呈增加的趋势。ICA分析显示iTBS可使背侧注意网络与默认网络之间连通性的增强,但是假刺激组依然存在背侧注意网络与执行网络之间连通性的降低。研究结论1、研究一:无论是iTBS还是20Hz单次刺激后均能显着改善正常被试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能力,iTBS相比于20Hz有更强的决策行为调制作用,可能是更有力的神经调控方法。2、研究二:本研究首次证明了连续2周的L-DLPFC iTBS治疗能够改善TRS患者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肯定了iTBS用于改善TRS患者阴性症状和工作记忆的能力,并证实了iTBS治疗的持续效应。总之,本研究为iTBS作为一种辅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缓解TRS症状和改善认知功能提供了临床证据。3、研究三:iTBS刺激可有效调控远隔区域的活性,同时通过调节不同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及脑网络间的连通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改善认知功能。

郑财济[2](2020)在《精神分裂症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对患者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测定血栓形成的相关指标:血栓前体蛋白(Tp P)、P选择素(s P)、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一氧化氮(NO),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用药组治疗前后、病程≥5年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阐明精神分裂症疾病进程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血栓形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深圳市康宁医院门诊或病区住院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首发病例组,选取精神分裂症病程≥5年同期在院治疗作为慢性病例组。同时以首发病例组年龄、性别作为匹配,从深圳市康宁医院职工中筛选出无精神疾病且直系血亲中无精神病史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在入组后的第二日凌晨进行空腹静脉血的采集,由检验科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凝血四项、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另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入组对象的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一氧化氮等指标。首发病例组入院后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逐渐增至有效剂量。治疗4周后也进行相关指标测定。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所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病例组与健康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病例组治疗前、后各参数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比较以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采用例数所占百分比表示。结果1、首发病例组血浆Tp P、s P、NO、PAI-1和PAI-1/t-PA比值中位数(15.61、2.78、89.35、28.61和3.12)高于健康对照组(5.59、1.18、50.70、15.69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病例组血浆t-PA和v WF中位数(9.59和383.18)低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10.20和403.33),无统计学差异(p>0.05)。2、病例治疗后组血浆Tp P、s P、NO、t-PA和v WF中位数(10.54、1.87、68.16、5.83和291.08)低于首发病例组(15.61、2.78、89.35、9.59和38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治疗后组血浆PAI-1和D-二聚体中位数(21.99和300.00)低于首发病例组中位数(28.61和340.00),病例治疗后组血浆PAI-1/t-PA比值中位数(3.47)高于首发病例组中位数(3.12),无统计学差异(p>0.05)。3、慢性病例组Tp P、s P、D-D、NO和PAI-1中位数(13.13、2.53、270、83.16和25.78)低于首发病例组(15.61、2.78、340、89.35和28.61);慢性病例组t-PA和v WF中位数(12.34和471.45)高于首发病例组(9.59和383.18),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病例组PAI-1/t-PA比值中位数(2.32)低于首发病例组比值(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慢性病例组Tp P、NO和PAI-1中位数(13.13、83.16和25.78)高于病例治疗后组(10.54、68.16和21.99);慢性病例组血浆D-D中位数(270)低于病例治疗后组(300),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病例组s P、t-PA和v WF中位数(2.53、12.34和471.45)高于病例治疗后组(1.87、5.83和291.08);慢性病例组血浆PAI-1/t-PA比值中位数(2.32)低于病例治疗后组(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健康组相比,精神分裂症首发未经治疗组血浆Tp P、s P、NO、PAI-1和PAI-1/t-PA含量升高,提示疾病本身会导致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的变化。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短期治疗后,血浆Tp P、s P、NO、t-PA和v WF降低,提示短期抗精神病药治疗会影响血栓形成相关指标。3、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治疗后血浆s P、t-PA和v WF高于病例组治疗后,提示疾病病程和药物治疗都会影响血栓形成相关指标水平。

谢锐君[3](2019)在《超声评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结合体重和糖脂代谢指标以及心电图的变化,主要利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心脏损害提供指标和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09月至2019年3月入住本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112例为研究对象,按服药时间分短期服用(2个月)和长期服用(1年),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短期服药共纳入69例,按药物类别不同分利培酮组(20例)、奥氮平组(23例)、齐拉西酮组(14例)、氯氮平组(12例)共四组,选择健康人群25例为对照组;长期服药组纳入38例,为连续服用药物1年患者(持续服药1年,上述四种药物可相互切换使用,各种药物的服用时间不限),选择健康人群35例为对照组。用药前比较入组患者与对照组的心脏功能,用药后对比患者体重、糖脂代谢指标、心电图、心脏大小、功能和心肌应变参数与用药前有无差异。结果:1.评估短期(2个月)用药对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影响:(1)用药前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体重及糖脂代谢指标比较:氯氮平、奥氮平和利培酮组用药后体重、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均高于用药前(P<0.05),齐拉西酮组用药后各上述检测指标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电图变化: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组用药后心电图总异常发生率为(27.5%)。四组组间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常规心脏超声参数及2D-STI参数的比较:四组在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左室整体圆周应变(GCs)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评估长期(1年)用药对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影响:(1)用药前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体重及糖脂代谢指标比较:体重、FPG、TG和TC均较用药前升高(P<0.05)。(3)心电图变化:心电图总异常率为28.9%。长期服药患者与短期服药患者(四组患者合计)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常规心脏超声参数及2D-STI参数的比较:用药后E/A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LVED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变参数中GLs下降(P<0.05),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短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增重、血糖、血脂升高及增加心电图异常率等副作用,尚未造成超声左心结构及功能指标的改变,提示在定期检测各项指标前提下,可以安全使用。2、长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在左心结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未发生明显变化时,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已可检测到左心舒张及长轴收缩功能指标降低,可为临床早期干预、防止心功能进一步损害,提供客观定量的信息。

张荻娅[4](2019)在《加用自拟珠母导痰汤治疗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自拟珠母导痰汤切入探究中药方剂在精神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在目前精神分裂症没有理想治法的条件下,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1)观察中药组方自拟珠母导痰汤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econd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SGAs)治疗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并对自拟珠母导痰汤进行配伍分析。(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通过梳理珠母导痰汤各味药物所包含的化学成分、产生作用的靶标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疾病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珠母导痰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物质基础与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期间(最迟入院时间2018年9月)在院的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根据患者主管医师中医和西医执业类别的不同,分为中医执业医师观察组40例,西医执业医师对照组40例,在同一病房住院治疗观察。观察组予以中药组方自拟珠母导痰汤联合SGAs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SGAs口服。患者入院时间有先后差异,但住院治疗观察均满20周。采用权威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疗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使用国际认可并普通应用的精神分裂症症状评估工具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疗效、BPRS评分、血脂四项水平的变化。统计相关数据,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对自拟珠母导痰汤进行配伍分析。(2)综合检索TCMSP、Pub Chem等在线数据库系统,收集珠母导痰汤10味中药对应的化学成分,并利用收集到的有效化学成分找出对应的作用靶标,构建多成分-多靶标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在OMIM、CTD数据库中利用精神分裂症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收集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评分较高的基因数据。运用Cytoscape3.2.1软件,将疾病基因与成分作用靶点基因进行映射,得到珠母导痰汤-精神分裂症核心作用靶点。结果:(1)证候有效率比较:治疗20周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72.5%,观察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RS总评分比较:治疗20周后,对两组BPRS总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前总评分35.21±5.718,20周后总评分28.54±5.758;对照组:治疗前总评分35.13±5.832,20周后总评分30.79±5.639),两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评分,提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BPRS分类评分比较:治疗20周后,对两组BPRS分类评分进行比较,在敌对性指标评分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变化幅度相当;在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四项指标评分中,观察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四项水平比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治疗前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仅观察组甘油三酯水平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拟珠母导痰汤具有改善血脂水平的作用。(2)珠母导痰汤共计包含珍珠母、甘草、陈皮、茯苓、法半夏等10味中药材,收集到520种化学成分,可作用于8257个靶标,包含肿瘤坏死因子(TNF)、炎症反应因子IL6、IL13、IL8、IL2、多巴胺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谷氨酸受体等653种不同类型的靶点;对成分-靶点网络进行分析,取degree值大于30作为筛选条件,得到核心靶点;成分靶标与疾病基因映射,得到98个相关靶点基因。结论:(1)自拟珠母导痰汤联合SGAs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可提高BPRS量表评分变化幅度,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临床证候,减轻脂代谢异常。(2)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与文献研究报道内容基本一致,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靶点以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最多,其次为5-HT2受体拮抗剂、钠离子通道(SLC6A4)、肾上腺素受体、GABA受体、NMDA受体等也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关键靶标。本研究选取珠母导痰汤各种有效化学成分作为物质基础,拟阐明其通过作用相应的靶点通路,从而起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为后续进行探索性研究提供基础。(3)目前本病诊断及评估尚无器官、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方面的公认指标,本研究在各项检验报告中亦未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除BPRS量表外客观指标的特异性改变。

杜彬[5](2019)在《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安定医院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53例,采用氨磺必利药物系统治疗联合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45例,单纯采取氨磺必利药物治疗。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严重程度,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认知功能,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量表(MCCB);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社会支持水平,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对疗法前后患者状态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对焦虑与抑郁情绪影响等。结果:(1)治疗前,两组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总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PANSS量表阴性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2)治疗后研究组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MCCB)量表各项指标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3)治疗前,两组ITAQ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两组ITAQ评分均增高,但研究组增高程度更显着,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4)治疗前,两组社会支持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两组社会支持评分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显着,两组改善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5)研究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6)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6.2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7)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8)治疗前,两组HAMD、HAMA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HAMA评分有所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最显着,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阴性症状,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治疗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可行性较高,值得使用。

肖健[6](2019)在《MECT联合第二代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复发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为临床对于复发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临床试验研究的方法,将45例被试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3组,分别为奥氮平与利培酮联合MECT组(对照组),奥氮平联合MECT组(奥氮平处理组),利培酮联合MECT组(利培酮处理组),三组分别接受相应治疗。治疗前予以PANSS评分和Mo Ca量表评分,在治疗过程中的第2、4、8周末时分别进行PANSS评分、Mo Ca评分和TES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组内、组间的差异。每周一、周三、周五做MECT治疗,共做6次治疗。结果1三组治疗第8周后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对照组痊愈2例,显着10例,总有效率为80.0%,奥氮平处理组痊愈1例,显着9例,总有效率为66.6%,利培酮处理组痊愈2例,显着9例,总有效率为73.3%,方差分析发现三组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 PANSS评分发现,三组患者治疗后PANSS量表治疗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3在治疗第2周末和第4周末对照组被试PANSS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低于两个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第8周末,三组治疗方法在控制阳性症状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阴性症状的控制方面,三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周末三组评分有区别(P<0.05),第4周末和第8周末三组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显示的评分统计上看,通过两两比较,对照组比其余两组的评分降低更明显,且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从PANSS量表与一般精神病理量表的总体评分上来看,在第2周末三组总评分差异显着(P<0.01),第4周末三组总评分有所差别,但是到了第8周末三组评分减分数并没有显着差别,结果显示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7在治疗认知功能方面,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恢复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认知评分,尤其是奥氮平处理组在认知功能改善方面更为明显(P<0.01),8在第2周末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皆有所降低,但是在第4周末和第8周末,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认知功能恢复情况高于治疗前水平。从认知功能总评分上来说,奥氮平处理组改善认知功能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在各项评分中,三组患者在执行功能、注意、记忆、计算、定向力、语言方面均有差异,其余各方面改善并没有显着差异,其中,患者在执行功能、记忆、计算、定向功能恢复上应用奥氮平联合MECT效果较好,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意、语言方面恢复应用选用利培酮联合MECT的治疗方式较好,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副反应调查结果显示,第2、4、8周末,三组在治疗的TESS总分组内和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组间比较,在第8周末的TE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三组均出现了嗜睡、便秘、体重增加、口干和近事记忆障碍的不良反应,其中,利培酮处理组相比其他两组出现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几率更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相比其他两组在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头痛、便秘的副作用上出现几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不良反应差异没有显着性(P>0.05)。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共同联合MECT的治疗方法仅在控制一般精神病理量表中的症状效果较好,但不良反应明显增多。从临床角度分析,不推荐这两种药物共同联合MECT的治疗方式。奥氮平或利培酮分别联合MECT的治疗方式对复发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且处于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各有优势,临床在选药方面应加以区别对待。图1幅;表12个;参165篇。

段明君[7](2019)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网络的重塑研究》文中指出精神分裂症是有认知、情感、行为等多维度精神异常且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障碍,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目前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是大脑失连接所致。随着脑影像技术的进步和脑网络理论的引入,精神分裂症大脑结构和功能网络的特异性变化受到了当前研究的广泛关注,认为脑结构和功能网络可能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之一。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最有效的手段,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而多巴胺受体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因此本研究以神经影像技术为手段,结合临床治疗数据,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节和全脑网络的特征以及抗精神病药物对这些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工作如下:1.在局部结构层次上,探讨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节结构改变情况。本研究通过对比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基底节的磁共振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节部分区域和丘脑存在水分子弥散参数异常,其中有8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FA值降低,并且FA值与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评分呈负相关;除左侧苍白球外,其他7个ROI脑区MD值增加。进一步比较两组间的ROI体积可见,患者组双侧壳核ROI体积增加,另外6个ROI体积降低。这一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节脑区内部是异质性的,各亚区有其特异性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与临床症状相关,可能作为我们进行干预的靶点区域。2.在局部功能网络层次,探讨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节功能网络改变情况。本研究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基底节脑网络比较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尾状核间功能连接增强,双侧尾状核与额上回的功能连接增强,双侧尾状核与小脑皮质的功能连接减弱,右尾状核与辅助运动区和中扣带回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进一步分析发现,患者组病程与右侧尾状核和额上回功能连接改变呈线性正相关,提示精神分裂症脑网络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考虑到尾状核在人脑输入信息过滤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的异常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的妄想有关。3.在全脑网络层次,探讨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全脑网络改变情况。本研究利用全脑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方法,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脑磁共振影像数据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区域脑网络异常,首先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初级皮层DC值降低,高级皮层DC值增高。进一步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与患者右侧枕中回的DC值线性负相关,异常脑区DC值与患者PANSS评分呈线性相关。其中与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评分相关的脑区为左侧舌回,与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相关的脑区包括枕下回,双侧背外侧前额叶,额上回,中央后回,楔叶。这些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C值异常是广泛的,但不同脑区的异常可能与不同的临床症状相关,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有其特征性的脑功能网络基础,可以针对性进行研究和干预。4.探讨了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神经节局部功能网络的影响。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CA)和功能网络连通性分析方法,对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神经节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6个月前后的脑影像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双侧尾状核与双侧额中回、左侧尾状核及左侧壳核功能连接降低,双侧丘脑与左侧尾状核和小脑功能连接降低,左侧丘脑与右侧尾状核功能连接也降低,并且发现治疗后左侧额顶网络和右侧额顶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增强,而听觉网络和感觉运动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降低。鉴于前面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其双侧尾状核间功能连接增强,结合这里发现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其连接降低,可能表明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大脑网络连接发挥治疗作用。5.探讨了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全脑网络的影响。采用DC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odel,SVR)预测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利培酮治疗组、氯氮平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三者间的脑影像数据,结合临床症状评估分析发现,三组间的DC值均存在差异,其中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组间的主要差异在颞中回。进一步基于SVR标识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起效的重点脑区为丘脑、脑岛及初级感知运动区域,且这些脑区的功能连接特征能很好地预测氯氮平组对阴性症状的疗效。综上,本研究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节及其相关网络和全脑网络均存在特异性的改变,其中部分改变与病程或临床症状相关。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部分异常脑连接,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目的。但这些异常脑网络可能是个体化的,需要更多、更细致的研究和临床验证。

张京华[8](2018)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随着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广泛应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得到较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不良反应,例如体重增加、糖脂代谢异常等。后者不仅影响患者依从性,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甚至由此引发严重的躯体疾病。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代谢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这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影响其远期预后。而采用新的、更适合中国人群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对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得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情况调查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以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最新的基于我国人群的研究证据所制定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试图描述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以及患病特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自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表内主要统计入组患者的一般统计学资料如性别、年龄等,以及入院后测量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等,还包括如所用药物、用药时间、是否存在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是否吸烟、精神疾病病程、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情况等。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 I-74)调查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符合入组条件患者共完成183例,其中伴发代谢综合征者人数为77例(42%)。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年龄较大、吸烟、使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时间较长,则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更高。腰围异常、高血糖、高血压以及血脂紊乱为代谢综合征重要组成部分,女性患者在腰围异常、血脂紊乱方面较男性患者高发,男性患者高血压比率高于女性患者。在所调查患者的抗精神病用药情况中,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为大多数,氯氮平、利培酮和奥氮平以及喹硫平的使用率达73.2%,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中氯丙嗪、奋乃静以及舒必利的使用率达20.2%。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伴发代谢综合征比率高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中,奥氮平组代谢综合征发病比率较高。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 I-74)调查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依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测算,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及总评分方面,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得分均低于非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得分。结论:在本研究中,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合并出现代谢综合征比率较大,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年龄偏大、用药时间较长、吸烟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尤其奥氮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应该强化戒烟治疗,并对年龄偏大、药物治疗时间较长、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尤其奥氮平的患者,建议检测的有关代谢指标,以减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李飞飞[9](2018)在《利培酮与坦度螺酮合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旨在研究利培酮与坦度螺酮合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按照精神分裂症患者(schizophrenic)入院的时间先后顺序,将62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研究组(利培酮联用坦度螺酮)31名,对照组(利培酮联用安慰剂)31名。研究组中利培酮的开始的用量为2mg/d,根据每名患者对该药的耐受程度不同,两周之内将药物剂量逐渐加至治疗剂量46mg/d,若有病情的需要可加至最大剂量8mg/d。坦度螺酮开始的服用剂量为5mg/d,根据每名患者对该药的耐受程度不同,两周之内将药物逐渐加到30mg/d,根据需要,必要时可加至最大剂量60mg/d。安慰剂则采用的是外观和坦度螺酮相似的淀粉胶囊。在刚入院时和连续治疗6周后,每组分别进行PANSS量表评分,用来观察临床治疗效果;药物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以及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nory Scale,WMS)进行认知功能检测。对各量表及测验中的每项指标,再进行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的比较。整个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共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31名,对照组共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31名。在刚入院时,分别对这6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PANSS评分,结果显示两组PANSS中的各项指标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6周后再次对这6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该量表评分,分别对比两组的PANSS评分变化。发现两组治疗后的分值均显着的降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值虽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WCST进行分值评定,在刚入院时,两组的的各项指标差别不大。经过6周的治疗,同一组测验中的正确应答数(Rc)和完成分类数(Cc)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并且研究组升高的更明显,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组之间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持续错误数(Rpe)、错误应答数(Re)均显着的降低,两组相比研究组在Re和nRpe方面降低的更明显,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WMS中,治疗前两组之间的记忆商数无明显差异。经过6周的治疗两组的记忆商数分都升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升高的更明显,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药物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失眠、静坐不能、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但反应程度较轻,通过调整药物治疗剂量或者加用艾司唑仑、苯海索、复方芦荟胶囊等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对比两组结果发现,研究组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要少,且症状轻,尤其在改善静坐不能方面,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及意义:1、利培酮与坦度螺酮合用在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面比单用利培酮效果更好,坦度螺酮对提高认知功能有增效作用。2、单用利培酮或利培酮与坦度螺酮合用,都能有效的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二者在控制精神症状方面效果相当。3、利培酮与坦度螺酮合用,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副反应出现的更少,有利于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张蕾[10](2019)在《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效应的模型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性障碍,病程迁延,进行长期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目前精神分裂症干预的难点,真实世界中不同药物的临床效应以及药物维持治疗下患者的长期结局值得关注,因此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访观察比较不同非典型药物治疗方案下患者长期的临床效应。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四种常见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及阿立哌唑的临床效应;建立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时间的群体药效学模型,通过比较模型参数在四类药物中估算值的异同,比较该四种药物的作用特点,为临床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以指导临床优化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开放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及阿立哌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6例,共随访三年。随访时间为评估患者入组后13周,26周,52周,78周,104周,130周以及156周,收集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用药情况、生理、人口学资料、合并用药等临床数据,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合法测定相应血药浓度。(1)分析单用药及联合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情况。主要结局指标为患者停药率及停药前用药时间;次要结局指标为临床症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服药主观感受。(2)以PSP评分增加率作为建模指标,选用基础模型对四种药物的效应-时间数据进行拟合,非线性混合效应法(NONMEN)建立群体药效学模型,同时计算各参数的个体间变异及个体内变异,个体间变异及个体内残差均采用加法模型。结果1.临床效应比较(1)随访3年,706例中有90.2%(637例)的患者中断治疗,单用药停药率比较各组间有差异(p=0.0057),喹硫平与利培酮间有差异(p=0.033),奥氮平与利培酮间有差异(p=0.003),利培酮停药率最高,停药前用药时间最短。(2)单用药与合并用药比较,奥氮平单用药的停药率低于联合用药(P<0.05),停药前用药时间长于联合用药。喹硫平、利培酮及阿立哌唑的停药率停药前用药时间在两者之间无差别。(3)奥氮平和利培酮血药浓度与剂量之间存在相关(p<0.05),在随访24月左右明显下降。未发现血药浓度与停药率之间的相关。(4)停药率与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以及主观舒适度之间均存在相关性(P<0.05)。2.模型化研究(1)PSP与基线相比的变化值四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奥氮平、阿立哌唑的改善程度较大。(2)奥氮平:理论药效值Emax为80.3%,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时间为56.7周;利培酮:理论药效值Emax为68.2%,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时间为29.2周;阿立哌唑:理论药效值Emax为44.2%,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时间为49.7周;喹硫平:理论药效值Emax为28.4%,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时间为19.8周。未矫正基线时四者比较分析可得奥氮平的最大药效值最高,喹硫平的最大药效最低;矫正基线评分后,阿立哌唑的药效典型值明显升高。(3)影响奥氮平药效的因素包括基线期功能,一般症状和发病次数;影响利培酮药效的因素包括基线期功能、症状、首发/复发以及本次病程;影响阿立哌唑药效的因素包括基线期功能;影响喹硫平药效因素包括阳性症状及基线期功能。结论1.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三年总停药率达90.2%。利培酮单药治疗时停药率最高,停药前用药时间最短;奥氮平单药治疗优于联合治疗。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单用药与合并用药临床疗效相当。停药前经历时间越长,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恢复越好。2.长期服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有所改善。基线期功能,阳性症状,一般症状,发病次数,症状,首发/复发以及本次病程与四种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社会功能的群体药效学相关,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rTMS精准干预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1.2 经颅磁刺激
    1.3 功能磁共振
    1.4 本研究所关注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iTBS对风险决策的调控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
    2.3 材料与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章 iTBS干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双盲、随机、对照实验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假设及目的
    3.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4 研究结果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iTBS干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神经机制的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假设及目的
    4.3 研究材料与方法
    4.4 研究结果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局限性与结论
    5.1 局限性
    5.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非药物性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精神分裂症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对患者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精神分裂症
    1.2 血栓栓塞性疾病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技术流程图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人口学资料及代谢相关指标
    3.2 病例组治疗后与慢性病例组用药情况
    3.3 首发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栓形成指标的比较
    3.4 首发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栓形成指标的比较
    3.5 首发病例组与慢性病例组血栓形成指标的比较
    3.6 首发病例治疗后组与慢性病例组血栓形成指标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精神分裂症Tp P、s P和 DD指标结果分析
    4.2 精神分裂症t-PA和 PAI-1 指标结果分析
    4.3 精神分裂症NO和v WF指标结果分析
    4.4 精神分裂症血栓指标异常
    4.5 抗精神病药物与早期血栓指标异常
    4.6 精神分裂症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高危因素
    4.7 抗精神病药物影响血栓栓塞性疾病
    4.8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影响血栓栓塞性疾病特点
    4.9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预防措施
    4.10 本研究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和血栓栓塞性疾病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超声评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短期服用药物研究对象和服药方案
    2.2 长期服用药物研究对象与用药方案
3 结果
    3.1 短期(2个月)用药前后各指标参数比较的结果
    3.2 长期(1年)用药前后各指标参数比较的结果
4 讨论
    4.1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4.2 临床长期用药时的心脏功能监测:ECG与超声心动图
    4.3 本研究的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加用自拟珠母导痰汤治疗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排除及终止试验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终止试验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治疗方法
    4.2 网络药理学数据收集方法
    4.3 观察指标
5 统计学处理
6 临床资料分析
7 研究结果
    7.1 中医证候标准有效率比较
    7.2 BPRS量表总分评分比较
    7.3 BPRS量表分类评分比较
    7.4 两组血脂四项治疗前比较
    7.5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比较
    7.6 观察组患者案例举隅
    7.7 珠母导痰汤-精神分裂症作用靶点
8 讨论
    8.1 精神分裂症中医诊治
    8.2 自拟珠母导痰汤药物组成分析
    8.3 精神分裂症西医诊断
    8.4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分析
    8.5 服药依从性分析
    8.6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标准(北京海斯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监制)
    观察组患者案例举隅相关检查报告
主要缩略词表
综述 精神分裂症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入组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排除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1.2.2 治疗方法
        1.2.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2.4 统计方法
        1.2.5 质量控制
二、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结果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的对比结果
    2.3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对比结果
    2.4 两组治疗前后ITAQ评分的对比结果
    2.5 两组治疗前后社会支持评分的对比结果
    2.6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结果
    2.7 两组治疗满意度的对比结果
    2.8 两组治前后疗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对比结果
    2.9 两组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情况的对比结果
    2.10 两组治疗后服药依从性的对比结果
三、讨论
    3.1 氨磺必利的临床应用
    3.2 认知行为疗法的临床应用
    3.3 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结果
        3.3.1 临床症状
        3.3.2 认知功能
        3.3.3 自知力与治疗态度
        3.3.4 社会支持
        3.3.5 治疗效果
        3.3.6 治疗满意度
        3.3.7 生活质量
        3.3.8 焦虑、抑郁情绪
        3.3.9 服药依从性
    3.4 小结
四、结论
    4.1 研究创新性
    4.2 研究可行性
    4.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MECT联合第二代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设计
        1.1.3 治疗方法
        1.1.4 量表的评估
        1.1.5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1.1.6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奥氮平和利培酮共同联合MECT组、奥氮平联合MECT组、利培酮联合MECT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1.2.2 奥氮平和利培酮共同联合MECT组、奥氮平联合MECT组、利培酮联合MECT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1.2.3 奥氮平和利培酮共同联合MECT组、奥氮平联合MECT组、利培酮联合MECT组 PANSS总分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比较
        1.2.4 奥氮平和利培酮共同联合MECT组、奥氮平联合MECT组、利培酮联合MECT组认知功能比较
        1.2.5 奥氮平和利培酮共同联合MECT组、奥氮平联合MECT组、利培酮联合MECT组副反应情况比较
    1.3 讨论
        1.3.1 奥氮平和利培酮共同联合MECT组、奥氮平联合MECT组、利培酮联合MECT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1.3.2 奥氮平和利培酮共同联合MECT组、奥氮平联合MECT组、利培酮联合MECT组 PANSS总分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比较.
        1.3.3 奥氮平和利培酮共同联合MECT组、奥氮平联合MECT组、利培酮联合MECT组认知功能比较
        1.3.4 奥氮平和利培酮共同联合MECT组、奥氮平联合MECT组、利培酮联合MECT组副反应情况比较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2.1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进展
        2.1.1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2.1.2 MECT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2.2 第二代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2.2.1 第二代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症状的进展情况.
        2.2.2 第二代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研究进展
        2.2.3 第二代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
    2.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附录B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网络的重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精神分裂症的概念变迁
    1.3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递质紊乱
    1.4 大脑与复杂网络
    1.5 精神分裂症脑影像研究
        1.5.1 精神分裂症大脑体积变化
        1.5.2 精神分裂症脑结构网络变化
        1.5.3 精神分裂症大脑功能网络变化
    1.6 抗精神病药物与大脑结构和功能网络
    1.7 本研究的组成
    1.8 本研究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精神分裂症基底节结构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影像数据采集
        2.2.3 数据预处理
        2.2.4 基底节及丘脑区域的提取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FA值和MD值差异
        2.3.2 体积差异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基底节功能网络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影像数据采集
        3.2.3 数据预处理
        3.2.4 独立成分分析和确定成分
        3.2.5 基底节网络组间统计分析
        3.2.6 功能连接分析
        3.2.7 功能特性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
    3.3 结果
        3.3.1 基底节网络的空间分布
        3.3.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异常网络
        3.3.3 精神分裂症患者尾状核功能连接差异
        3.3.4 功能连接特性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全脑网络度中心度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影像数据采集
        4.2.3 数据预处理
        4.2.4 加权度中心度计算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精神分裂症患者DC值异常脑区
        4.3.2 精神分裂症患者异常DC值与临床症状评分相关性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精神病药物影响精神分裂症基底节网络的研究
    5.1 引言
    5.2 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影像数据采集
        5.2.3 数据预处理
        5.2.4 基底节网络功能连接计算
        5.2.5 空间独立成分分析
        5.2.6 功能网络连接分析
    5.3 结果
        5.3.1 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差异
        5.3.2 独立成分选取
        5.3.3 功能网络间连接分析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抗精神病药物影响精神分裂症全脑网络度中心度的研究
    6.1 引言
    6.2 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影像数据采集
        6.2.3 数据预处理
        6.2.4 度中心度的计算
        6.2.5 统计分析
        6.2.6 多变量支持向量回归预测分析
    6.3 结果
        6.3.1 临床资料
        6.3.2 主要差异脑区
        6.3.3 药物作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DC值的改变
        6.3.4 药物预测评估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来源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二、结果
    2.1 入组患者一般资料
    2.2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2.3 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分比较
    2.4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
    2.5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与代谢综合征
    2.6 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症者与非代谢综合征生活质量比较
    2.7 精神障碍患者脂肪肝患病率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三、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利培酮与坦度螺酮合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符号说明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效应的模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停药率、停药前用药时间以及临床效应的研究
    一、绪论
        1.精神分裂症概述
        1.1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
        1.2 精神分裂症诊断
        1.3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
        1.3.1 药物选择问题
        1.3.2 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问题
        1.3.3 疗程及依从性问题
        1.4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药效学评价
        1.4.1 停药率及停药前用药时间
        1.4.2 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
        1.4.3 个人与社会功能
        1.4.4 生活质量
        1.4.5 主观舒适度
        1.4.6 服药依从性
        1.5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药代动力学评价
        2.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d study,RWS)
        2.1 真实世界研究与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区别
        2.2 真实世界研究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现状
        3.研究内容和意义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技术路线
        2.研究设计
        3.研究对象
        3.1 入组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退出标准
        4.治疗方案
        5.评估方法与评估工具
        5.1 社会人口学及病史等资料
        5.2 停药率(TDR)与停药前用药时间(TTD)
        5.3 临床症状量表
        5.4 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
        5.5 生活质量量表
        5.6 主观舒适度量表
        5.7 服药依从性量表
        5.8 血药浓度测定
        5.8.1 样本采集和保存
        5.8.2 样本前处理
        5.8.3 流动相配制及标准曲线
        5.8.4 仪器设置
        5.8.5 质谱条件
        5.8.6 实验试剂
        5.8.7 实验设备
        6.结局指标
        7.随访周期及流程表
        8.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9.数据处理
        9.1 数据管理
        9.2 分析数据集
        9.3 统计方法
    三、结果
        1.研究样本的基线资料
        1.1 研究样本人口学特征
        1.2 研究样本的临床特征
        1.3 药物剂量及其心理治疗
        1.4 躯体情况以及其他合并用药
        2.停药率(TDR)及停药前用药时间(TTD)
        2.1 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单用药停药率、停药情况及停药前用药时间比较
        2.2 单用药及联合用药停药率、停药情况及停药前所经历时间比较
        2.3 COX回归分析
        3.临床结局比较
        4.血药浓度分析
第二章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社会功能的模型化研究
    一、绪论
        1.社会功能
        2.定量药理学概论
        2.1 药效学模型
        2.2 定量药理学在精神科的应用
        3.研究内容和意义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技术路线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分析方法
        3.1 数据特征分布
        3.2 分析指标选择
        4.数学建模
        4.1 结构模型选择
        4.2 统计学模型选择
        4.3 协变量的引入形式
        4.4 筛选协变量,建立最终模型
        4.5 模型评价
        4.6 模拟仿真
        5.软件
    三、结果
        1.社会功能
        2.影响因素筛选
        3.建模
        3.1 奥氮平单用药模型化分析
        3.2 利培酮单用药模型化分析
        3.3 阿立哌唑单用药模型化分析
        3.4 喹硫平单用药模型化分析
        3.5 模拟仿真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rTMS精准干预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D]. 王璐.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精神分裂症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对患者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的影响[D]. 郑财济. 汕头大学, 2020(02)
  • [3]超声评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影响[D]. 谢锐君. 广州医科大学, 2019(01)
  • [4]加用自拟珠母导痰汤治疗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D]. 张荻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D]. 杜彬.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MECT联合第二代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分析[D]. 肖健.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7]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网络的重塑研究[D]. 段明君.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特征分析[D]. 张京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1)
  • [9]利培酮与坦度螺酮合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D]. 李飞飞. 泰山医学院, 2018(06)
  • [10]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效应的模型化研究[D]. 张蕾.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