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免疫耐受与器官移植

妊娠免疫耐受与器官移植

一、妊娠免疫耐受与器官移植(论文文献综述)

闫鑫[1](2020)在《PD-1/PD-L1抑制剂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加速肝脏再生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明确肝脏切除体积对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肝脏再生情况和巨噬细胞的影响。2.研究PD-1/PD-L1抑制剂对巨噬细胞极化和肝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机制。3.验证PD-1/PD-L1抑制剂对大鼠扩大肝切除术后肝脏巨噬细胞极化与肝脏再生的调控作用。方法1.实施大鼠肝脏部分切除术构建大鼠不同比例肝脏部分切除模型。计算评价大鼠肝脏再生的相应指标,WB、IHC检测比较大鼠肝脏组织中ki-67和PCNA的表达,IHC、IF检测大鼠肝切除术后肝脏组织中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蛋白CD68、iNOS和CD163的表达,ELISA分析血清中巨噬细胞分泌因子IL-6、PD-L1的水平。2.培养巨噬细胞并诱导分化成为不同表型后,使用PD-1/PD-L1抑制剂,WB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iNOS和CD163的表达,ELISA检测巨噬细胞上清液中PD-L1和IL-6的含量;构建巨噬细胞与肝细胞共培养体系,CCK-8检测巨噬细胞极化对肝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WB检测巨噬细胞对肝细胞增殖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3.实施大鼠扩大肝切除模型,给予PD-1/PD-L1抑制剂BMS-1,IHC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检测并计算反应肝脏再生指标,评价肝脏再生情况。结果1.大鼠扩大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反应受抑制,POD1和POD3时LBW降低、KGR峰值延迟,肝脏组织中M2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升高,血清中IL-6表达水平降低,肝脏组织和血液中PD-L1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1巨噬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浓度明显升高,M2巨噬细胞培养液上清中PD-L1浓度明显升高,PD-1/PD-L1抑制剂可以使M2巨噬细胞蛋白中iNOS表达增高而CD163表达降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含量增高而PD-L1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和WB表明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可促进肝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可抑制肝细胞增殖,PD-1/PD-L1抑制剂可诱到M2巨噬细胞M1型极化转换、促进肝细胞增殖。WB表明巨噬细胞促进肝细胞增殖的过程中激活了 IL-6-STAT3/ERK/AKT信号通路。3.给予PD-1/PD-L1抑制剂BMS-1治疗后,大鼠扩大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肝脏组织中M1表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升高,肝脏再生明显改善。结论1.大鼠扩大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延迟,M2巨噬细胞增多。2.PD-1/PD-L1抑制剂可调节M2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转化,通过激活IL-6-STAT3/ER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增殖。3.PD-1/PD-L1抑制剂可以使大鼠扩大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肝脏组织中M1巨噬细胞增多、促进肝脏再生。

霍珊珊[2](2020)在《猪CD83生物学特性及其可溶性蛋白缓解LPS诱导小鼠流产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CD83是Ⅰ型跨膜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最初发现CD83表达在成熟的树突细胞(DC)上,故将其作为DC成熟的分子标记,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CD83的表达不局限于成熟DC,在T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均有表达。CD83分子有两种存在形式,表达与细胞膜上的CD83,被称为膜结合CD83(Membrane-bound CD83,mCD83),CD83胞外区经蛋白酶水解脱落的称为可溶性CD83(Soluble CD83,sCD83)。两种形式的CD83均有免疫调节功能,但二者功能相反,mCD83促进DC介导的T细胞的激活,提高机体免疫应答,而sCD83则通过抑制人单核细胞分化为DC及DC介导的T细胞增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并且sCD83的这一免疫抑制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明显效果。最近的研究证实动物(包括人类)的妊娠过程伴随血清sCD83的升高,预示着sCD83可能在调节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维持动物的正常妊娠方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对人和小鼠CD83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而对其它动物的CD83研究却很少。尚未有关于猪CD83的研究报道。为系统研究猪CD83的生物学特性,探讨sCD83在动物繁育实践中的应用,本研究从猪CD83基因的克隆、表达开始,系统分析了猪CD83的分子与生化特性以及免疫调节功能,并利用LPS诱导小鼠流产动物模型分析了猪sCD83重组蛋白的保胎作用及其分子机制。1.为了克隆和表达猪CD83,参考GenBank预测的猪CD83基因编码区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脾脏中克隆猪全长CD83和sCD83基因编码区,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猪CD83序列与哺乳动物的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70%),3个N-糖化位点和形成二硫键的5个半胱氨酸位点高度保守。通过构建全长CD83和sCD83基因编码区的表达载体,实现了 CD83在HEK293T细胞的高效表达。通过检测成熟DC细胞(mDC)表面CD83表达和mDC培养基和血清中sCD83的水平,证明在自然情况下猪CD83在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即mCD83和sCD83。2.为分析猪CD83糖基化和二聚体生化特性及sCD83的产生机制,采用N-糖基化抑制剂(衣霉素),通过分析重组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证明猪CD83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蛋白分子;采用半胱氨酸定点突变和使用还原性Loading Buffer处理蛋白样品,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证明猪CD83是以同源二聚体形式存在的,并由第5个半胱氨酸形成的分子间二硫键介导。利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CHX确定sCD83主要由mCD83酶切水解产生。3.为探讨猪mCD83和sCD83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采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hRNA干扰策略下调DC细胞CD83表达,分析CD83下调后对DC激活T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下调CD83的表达可明显抑制DC介导的T细胞活化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γ(P<0.05)、IL-2(P<0.01)、IL-4(P<0.05)和 IL-10(P<0.01)的表达,表明猪mCD83蛋白可促进DC对T细胞的活化;用重组表达制备的猪sCD83蛋白处理DC细胞,结果显示猪sCD83蛋白明显抑制DC对T细胞活化,抑制IFN-γ(P<0.01)和IL-2的表达(P<0.01),但对IL-4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这一结果一方面表明猪sCD83可抑制DC对T细胞的活化,同时也表明猪sCD83对细胞因子的抑制偏向于Th1细胞因子,提示猪sCD83具有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作用。猪sCD83在体外还可抑制单核细胞向DC细胞的分化。并且证明糖基化对猪sCD83功能发挥起重要作用。4.为研究猪sCD83是否具有调节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通过建立LPS诱导小鼠流产的模型,分析了猪sCD83对小鼠流产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结果显示用重组猪sCD83处理妊娠小鼠可明显降低LPS诱导小鼠的流产(P<0.01),表明猪sCD83具有保护胚胎的作用。进一步分析显示猪sCD83可抑制Th1型细胞因子 IFN-γ(P<0.01)的表达,促进 Th2 型细胞因子 IL-10(P<0.01)和 IL-4(P<0.05)的表达。表明猪sCD83可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使其向着有利于胚胎稳定性的Th2细胞因子方向偏移。同时我们还发现用猪sCD83处理妊娠小鼠,可增加子宫和腹股沟淋巴结中Treg细胞的频率(P<0.05),Treg细胞可促进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维持。5.胚胎来源的滋养层细胞是胚胎顺利植入母体和胎盘形成的关键细胞。为分析猪sCD83是否具有调节滋养层细胞的功能,在确定sCD83可与滋养层细胞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利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装置,分析发现猪sCD83显着促进滋养层细胞的侵袭(P<0.01)。为探讨其机制,我们研究证实猪sCD83可促进滋养层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的表达,而抑制LPS诱导的促炎因子TNF-α(P<0.01)和IL-6(P<0.01)的表达。表明猪sCD83促进滋养层细胞侵袭与其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和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在体内外系统探讨了猪CD83的生化特性、免疫调节功能以及重组猪sCD83蛋白的保胎作用。证明猪CD83为二聚体糖蛋白,以mCD83和sCD83两种形式存在,二者具有相反的免疫调节作用。利用LPS诱导小鼠流产模型,分析了猪sCD83可明显抑制LPS介导的流产。证明猪sCD83通过促进Th2型细胞因子,增加Treg细胞频率和促进滋养层细胞侵袭发挥胚胎保护作用。本项研究不仅丰富了猪CD83生物学特性的知识,同时为猪sCD83在养猪生产中应用,以提高猪乃至其它动物的保胎率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动物免疫耐受功能低下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姚仲鹏[3](2020)在《阻断OX40/OX40L通路联合ECDI结合供体脾细胞诱导预致敏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阻断OX40/OX40L通路联合ECDI结合供体脾细胞(ECDI-SPs)能否协同诱导预致敏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诱导预致敏受者免疫耐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1)通过皮肤移植(BALB/c→C57BL/6)使小鼠致敏,在受体小鼠致敏6周后行心脏移植建立(BALB/c→C57BL/6)预致敏小鼠心脏移植模型。(2)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独ECDI-SPs组、单独抗OX40L抗体组、ECDI-SPs联合抗OX40L抗体组,并设置单独IgG对照组、ECDI-SPs联合IgG对照组,共6个分组(n=5-6)。(3)根据实验分组,于受体小鼠于心脏移植术前7天、手术当天和术后第7、14天(d-7、d0、d7、d14)通过阴茎背静脉予输注1×108 ECDI-SPs;在心脏移植术当天至术后第10天(d0-d10),每天腹腔注射抗OX40L抗体(0.5 mg/只),IgG给药方法与抗OX40L抗体一致。术后每天触诊移植心脏,以移植心脏停跳定义为排斥时间点并记录移植心脏存活时间。(4)对联合处理组小鼠,即ECDI-SPs联合抗OX40L抗体组小鼠,于心脏移植术前2天、手术当天及术后第2天(d-2、d0、d2)腹腔注射抗CD25抗体(0.5mg/只),同时使用IgG(0.5mg/只)作为对照,给药方法与抗CD25抗体一致,比较两组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和Tregs比例。(5)对ECDI-SPs联合抗OX40L抗体组小鼠,在心脏移植术后第30、100天(d30、d100)分别过继输注供体小鼠(BALB/c)预致敏和第三方供体小鼠(C3H)预致敏的受体小鼠(C57BL/6)脾脏来源的纯化T细胞(5×106;纯度>97%),比较两组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和Tregs比例。(6)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实验组小鼠脾脏中记忆性T细胞(包括CD4+CD44+Tms,CD8+CD44+Tms)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regs)的比例。(7)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提取各实验组受体小鼠脾脏CD11c+DC细胞作为刺激细胞,供体小鼠脾脏CD3+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将刺激细胞以2.5×104/well密度、反应细胞以1×105/well密度进行混合培养(刺激细胞和反应细胞比例为1:4),培养96小时后收集细胞用于检测各组小鼠T细胞增殖程度。(8)HE染色观察移植心脏病理改变情况,通过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FN-γ和IL-6)的水平。结果:(1)小鼠经皮肤移植预致敏后体内脾脏中Tms比例小幅升高,当行心脏移植后Tms比例显着升高,最高可达50%以上;而采用抗OX40L抗体阻断OX40/OX40L通路后可同时抑制预致敏小鼠和预致敏行心脏移植小鼠Tms的扩增。(2)与对照组相比,单独ECDI-SPs组和单独抗OX40L抗体组均可显着延长预致敏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其平均存活时间分别约为25天和38天,而ECDI-SPs+抗OX40L抗体组可诱导66.7%预致敏小鼠移植心脏长期存活(>100天)。(3)与对照组、单独ECDI-SPs组和单独抗OX40L抗体组相比,ECDI-SPs+抗OX40L抗体组可显着减轻移植心脏病理损伤和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抑制Tms扩增,抑制血清中促炎症因子IFN-γ和IL-6释放,上调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s百分比,降低外周血中抗供体抗体水平。(4)在体外MLR实验中,对照组中T细胞被DC细胞刺激后显着增殖;单独使用抗OX40L抗体组和单独使用ECDI-SPs组的T细胞的增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ECDI-SPs+抗OX40L抗体组的T细胞的增殖水平最低,直到术后第100天仍维持在低水平。(5)在ECDI-SPs+抗OX40L抗体组中,围手术期通过注射抗CD25抗体清除受体小鼠体内的Tregs可阻断已建立的移植免疫耐受;(6)在ECDI-SPs+抗OX40L抗体组中,过继输注供体来源T细胞可抑制Tregs扩增并破坏已存在的免疫耐受,而输注第三方供体来源T细胞未能打破免疫耐受,因此推测ECDI-SPs+抗OX40L抗体诱导的免疫耐受具有供体特异性。结论:阻断OX40/OX40L通路联合ECDI-SPs可通过共同诱导调节性T细胞产生和扩增、抑制记忆性T细胞分化和扩增、抑制促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抗供体抗体水平,从而诱导预致敏小鼠心脏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并获得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

侯悦[4](2020)在《LMWH通过外泌体miR-18a-3p改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异常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遭受不少于2次在妊娠20周前的胚胎(体重≤500g)丢失。随着中国育龄期女性平均生育年龄的推迟及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内分泌异常及经过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女性的比例大幅度增加,RSA发生率逐年上升,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健康难题。RSA病因十分复杂,目前已知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凝血因素及免疫因素等,其中免疫因素是目前生殖免疫学研究的热点。经过系统性的病因筛查,仍有约30%患者病因不清,称为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妊娠类似半同种异体移植,成功的妊娠需要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携带的父系抗原实现免疫耐受。多数专家认为,T细胞免疫紊乱及功能失调是导致URSA的重要因素,但T细胞免疫耐受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URSA的治疗方式以免疫调节为主,有研究认为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具备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改善URSA患者的妊娠结局,但相关免疫调节机制不明确。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是近来新发现的独立的T细胞亚群,在移植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妊娠后外周血Tfh百分比增加,然而URSA患者Tfh细胞含量显着超过健康妊娠妇女。我们猜测妊娠需要Tfh细胞的参与,但过量的Tfh细胞可能导致流产。目前关于Tfh细胞在URSA中的研究停留在细胞数量的检测,其与滋养细胞交互对话的具体机制还未见报道。外泌体(exosome)是从滋养细胞表面直接释放到循环中的膜结构的囊泡,其内包裹携带着许多信息分子,如蛋白质、脂类、糖类和核酸等,外泌体磷脂双层膜结构可保护其携带信息不被酶降解,使其稳定存在于外周血中,母体外周血外泌体能够携带一系列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血管生成和胚胎发育等生物过程相关的miRNA。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LMWH治疗后,URSA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8a-3p和miR-17-3p的含量发生显着变化,使其恢复至健康早孕水平。体外实验发现,LMWH可以改善滋养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而miR-18a-3p和miR-17-3p属于mi-17-92基因簇,mi-17-92基因簇对Tfh细胞的分化及长期存活很重要。我们猜测LMWH可能通过改善滋养细胞功能,改变外泌体中相关miRNA的含量,从而改善URSA患者外周血异常Tfh水平。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健康妊娠妇女蜕膜及外周血CD4+CXCR5+Tfh细胞亚群随孕龄的变化。第二部分,比较早孕期的健康妇女、未经LMWH治疗的URSA妇女和LMWH治疗后的URSA妇女外周血Tfh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比较早孕期选择性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与胚胎停止发育的URSA妇女蜕膜组织中Tfh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差异。第三部分,LMWH改善URSA患者异常Tfh细胞水平的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1.通过蜕膜免疫细胞(decidua immune cells,DICs)提取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和分娩前健康妇女外周血和蜕膜Tfh细胞亚群的百分比。选取健康妊娠妇女80例,根据孕周将80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和分娩前组,每组20例,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组外周血CD4+CXCR5+Tfh占CD4+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PD1-ICOS+Tfh、PD1+ICOS+Tfh、PD1+ICOS-Tfh和PD1-ICOS-Tfh占CD4+CXCR5+Tfh亚群的百分比;CXCR3-CCR6+Tfh、CXCR3+CCR6-Tfh和CXCR3-CCR6-Tfh占CD4+CXCR5+CD45RA-Tfh的百分比。2.收集25例研究对象的蜕膜组织,其中选择性终止妊娠早孕健康妇女13例(D-早孕组),剖宫产终止妊娠分娩前妇女12例(D-分娩前组),提取DICs,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ICs中上述Tfh亚群的百分比。第二部分:1.通过DICs提取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蜕膜及外周血Tfh亚群的百分比。纳入60例早孕期妇女,其中3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30例未使用LMWH治疗的URSA患者(URSA治疗前组),经过LMWH治疗后,再次抽血检查(URSA治疗后组),检测外周血Tfh细胞亚群的百分比。2.收集选择性终止妊娠健康妇女(D-对照组)和此次妊娠胚胎停止发育URSA妇女(D-URSA组)的蜕膜组织各10例,提取DICs,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ICs上述Tfh亚群的含量。RT-PCR技术检测D-对照组和D-URSA组蜕膜组织Tfh细胞相关分子mRNA表达量(CXCR5、Bcl-6、PD1、ICOS、CXCR3和CCR6)第三部分:1.收集早孕期未经LMWH治疗的URSA患者的外周血,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使用浓度为0IU/ml、0.25IU/ml、0.5IU/ml、1.0IU/ml、2.0IU/ml、2.5IU/ml、5.0IU/ml的LMWH药物培养基培养PBMC,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前后Tfh细胞亚群的百分比。2.完全培养基培养HTR-8/SVneo细胞的上清(阴性对照组)和LMWH药物培养基处理HTR-8/SVneo细胞的上清(处理组)培养PBMC,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前后Tfh细胞亚群在PBMC中的百分比。3.鉴定HTR-8/SVneo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纳米颗粒示踪分析技术鉴定外泌体粒径分布,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CD81、ALIX和PLAP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使用LMWH处理HTR-8/SVneo细胞的上清(Exo+组)、祛除外泌体的LMWH处理HTR-8/SVneo细胞的上清(Exo-组)和LMWH处理HTR-8/SVneo细胞上清中的外泌体(Exo组)分别培养PBMC,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前后Tfh细胞占PBMC中的百分比。使用完全培养基培养HTR-8/SVneo细胞的上清中的外泌体(Exo阴性对照组)和LMWH药物培养基处理HTR-8/SVneo细胞的上清中的外泌体(Exo处理组)分别培养PBMC,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前后Tfh细胞占PBMC中的百分比。4.提取Exo阴性对照组和Exo处理组外泌体总RNA,RT-PCR检测两组miR-17-3p和miR-18a-3p的相对表达量。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临床资料分析显示,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2、随孕周进展,外周血CD4+CXCR5+Tfh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逐渐升高(P=0.001),PD1-ICOS+Tfh与PD1+ICOS+Tfh占CD4+CXCR5+Tfh百分比随孕周进展显着下降(P<0.01)。PD1-ICOS-Tfh占CD4+CXCR5+Tfh百分比随孕周进展显着增加(P=0.005)。CXCR3-CCR6-占CD45RA-CD4+CXCR5+Tfh细胞的百分比在晚孕期达峰值,分娩降至早孕水平(P<0.0001)。3.早孕蜕膜PD1+ICOS-Tfh占CD4+CXCR5+Tfh细胞的比例显着高于分娩前(P<0.0001)。早孕蜕膜PD1-ICOS-Tfh占CD4+CXCR5+Tfh细胞的比例低于分娩前(P=0.0009)。CCR6-CXCR3-Tfh细胞占CD45RA-CD4+CXCR5+Tfh百分比在分娩前蜕膜中的含量显着超过早孕期(P=0.0336)。第二部分:1、临床资料分析显示,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2.URSA治疗前组外周血CD4+CXCR5+Tfh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着高于对照组(P=0.04)。URSA治疗后组外周血CD4+CXCR5+Tfh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26)。URSA治疗前组外周血PD1+Tfh细胞占CD4+CXCR5+Tfh细胞的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显着升高(P=0.02)。外周血CCR6-CXCR3+Tfh细胞占CD45RA-CD4+CXCR5+Tfh细胞的百分比在对照组含量显着低于URSA治疗前组和URSA治疗后组(P=0.0138)。3.D-对照组蜕膜组织中CD4+CXCR5+Tfh细胞的百分比显着低于D-URSA组(P=0.006)。与D-对照组相比,D-URSA组PD1-ICOS+Tfh和PD1+ICOS+Tfh占CD4+CXCR5+T细胞的百分比显着升高(P<0.05)。与D-对照组相比,D-URSA组CXCR3+CCR6-Tfh占CD4+CXCR5+CD45RA-Tfh细胞的比例显着升高(P=0.010),CXCR3-CCR6-Tfh占CD4+CXCR5+CD45RA-Tfh细胞的比例显着降低(P=0.002)第三部分:1.0IU/ml、0.25IU/ml、0.5IU/ml、1.0IU/ml、2.0IU/ml、2.5IU/ml、5.0IU/ml的LMWH药物培养基培养PBMC后,CD4+CXCR5+Tfh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无显着变化(P>0.05)。2.在阴性对照组和处理组上清培养后的PBMC中,处理组CD4+CXCR5+Tfh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PD1+Tfh占CD4+CXCR5+Tfh的百分比和CXCR3+CCR6-Tfh占CD4+CXCR5-CD45RA-Tfh的百分比显着下降(P<0.05),阴性对照组上述细胞的百分比下降,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3.纳米颗粒示踪分析显示,外泌体粒径峰值为130nm,透射电镜显示外泌体呈现圆杯囊泡样结构,western blot显示外泌体表达CD81、CD63、ALIX和PLAP关键表面标志,上述外泌体特征值与理论外泌体特征相符。Exo+组和Exo组的条件培养基培养PBMC后,CD4+CXCR5+Tfh细胞和PD1+Tfh亚群含量显着降低(P<0.05),Exo-组培养PBMC后,上述三种Tfh细胞亚群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Exo阴性对照组和Exo处理组培养PBMC后,Exo处理组CD4+CXCR5+Tfh细胞和PD1+Tfh亚群含量显着下降(P<0.05),Exo阴性对照组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4.Exo处理组外泌体miR-18a-3p的相对表达量显着超过Exo阴性对照组(P<0.05),miR-17-3p在两组间的相对表达量无显着差异(P>0.05)。研究结论:第一部分:PD1-ICOS-Tfh和CXCR3-CCR6-Tfh型Tfh细胞与妊娠中晚期免疫耐受的维持有关,PD1+ICOS-Tfh细胞更倾向于调节早孕期免疫平衡。第二部分:URSA患者外周血和蜕膜CD4+CXCR5+Tfh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显着增加,尤其是PD1+Tfh和CCR6-CXCR3+Tfh。LMWH可显着降低URSA患者异常Tfh细胞和PD1+Tfh细胞百分比。第三部分:LMWH可能通过改变滋养细胞分泌的外泌体miR-18a-3p的含量,进而影响URSA患者Tfh的数目及功能,对URSA患者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具体机制仍需继续研究。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5](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文中指出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于2019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 以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为依据, 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 更新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 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Jianxin Qiu[6](2019)在《小鼠自发肾移植耐受诱导系统性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器官移植是治疗许多终末期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然而移植物排斥反应仍然是导致移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实体器官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从而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带来的副反应成为该领域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运用骨髓移植构建嵌合体可以在大动物身上诱导肾脏移植物的耐受,该方案已被应用于临床。但是该嵌合体模型却无法诱导心脏移植物耐受。本课题组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联合运用非清髓性辐照和骨髓移植成功诱导肾移植耐受后,再向该受体移植同品系来源的心脏移植物,心脏移植物可获得长期耐受。但相关机制却不清楚。免疫耗竭指免疫细胞在周围过量抗原刺激的慢性炎症环境中,逐渐产生效应性功能减弱的分化状态。以阻断免疫检查点为主要手段的免疫治疗方案,激活已经进入耗竭状态的免疫细胞,为近年来治疗恶性肿瘤的最具潜质的手段之一。但免疫细胞耗竭参与器官移植的自发免疫耐受的过程仍存在诸多争议。为了探索肾脏诱导心脏移植物耐受的机制,我们运用小鼠自发免疫耐受模型(DBA/2J小鼠肾脏至C57BL/6受体),在此基础上再联合移植供体同品系来源的移植物。肾移植后1周进行心脏移植,所有心脏移植物均可耐受,但同品系的皮肤移植物却无法被诱导耐受。肾移植后2周切除移植肾再进行心脏移植,同品系心脏移植物也可全部耐受。清除受体Treg无论在心脏移植耐受早期还是晚期都可触发心脏的排斥反应,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提示脾细胞对供体反应减弱。而切除胸腺后进行心肾联合移植,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但无法达到长期耐受。对肾脏移植物中浸润的CD8+T细胞分析发现,该群细胞表面相较于同受体来源的脾脏细胞高表达PD-1,TIGIT,TIM-3,CD39等抑制性受体和分子。且移植物浸润CD8+T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量明显减少,增殖能力减弱。阻断CD8+T细胞的PD-1通路可打破已经建立起的免疫耐受状态,导致肾脏移植物排斥。以上结果显示小鼠移植肾自发耐受移植肾中浸润的CD8+T细胞呈现耗竭状态,且移植肾自发耐受依赖于CD8+T细胞耗竭,阻断CD8+T细胞的PD-1通路可导致肾移植物排斥。肾的自发免疫耐受还依赖于Treg功能。不仅如此,耐受移植肾介导的同品系心脏移植物耐受也依赖于Treg的存在。但该过程不完全依赖胸腺介导的中枢耐受机制。

卿吉琳,陈治中,谭卫红[7](2018)在《TIM-3-Gal-9信号途径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体内免疫微环境中CD4+Th细胞亚群间平衡对维持正常妊娠的母胎耐受起关键作用,一旦这种格局被打破将导致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发生,然而具体机制未明。TIM-3是一个负调控分子,与其配体Gal-9结合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h1和Th17免疫应答,对机体CD4+Th细胞亚群间平衡和免疫耐受调控起重要作用。TIM-3和Gal-9在URSA外周血和脱膜组织中有不同表达,TIM-3-Gal-9信号途径对正常妊娠的免疫平衡调节起重要作用,但机体机制知之甚少。本文就TIM-3-Gal-9信号途径对URSA免疫失衡和母胎耐受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URSA的防治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闫鑫,史冀华,温培豪,杜潇潇,张水军,郭文治[8](2018)在《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及药物使用现状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肝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急性肝衰竭、慢性终末期肝病、肝脏肿瘤等严重肝病最有效的方法。随着临床外科手术技术的成熟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提升,肝移植手术成功率明显升高;而随着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免疫抑制药物使用的规范,免疫抑制治疗取得了显着的临床疗效,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和受体存活时间不断延长。然而,随着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新发恶性肿瘤、肾功能异常等风险发生率逐渐增高,这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长期预后。临床上,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必须充分考虑抑制移植排斥反应与避免免疫抑制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优化免疫治疗方案和诱导免疫耐受是肝移植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对肝移植排斥反应特点、肝移植免疫抑制药物使用现状、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研究前景。

杨旭光[9](2018)在《免疫耐受在器官移植中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每年开展的器官移植手术已超过1万例次,但器官移植后应用的免疫抑制剂作用范围太广泛,降低了机体的整体免疫功能,导致易发生感染、肿瘤和移植物失功。免疫耐受只对某一或某些抗原表现出耐受性,对其他抗原仍然具有良好的免疫性。

孙曙,蔡明,刘志佳,金海龙,石炳毅[10](2017)在《NK细胞亚群的研究进展及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文中认为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病毒感染免疫、肿瘤免疫、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以及在免疫的调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的研究表明,NK细胞并不是一个均一的细胞群体,根据表面标志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将NK细胞分为不同的亚群。在某些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会导致NK细胞亚群的比例、表型改变和功能降低,因此深入了解机体内NK细胞不同亚群的表型和功能特征,从而明确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揭示疾病的机制及早期发现疾病、判断预后、发现新的以NK细胞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妊娠免疫耐受与器官移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妊娠免疫耐受与器官移植(论文提纲范文)

(1)PD-1/PD-L1抑制剂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加速肝脏再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前言
第一部分 大鼠不同比例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情况与肝脏巨噬细胞极化特点
    1.1.实验材料
    1.2.实验方法
    1.3.实验结果
    1.4.讨论
第二部分 PD-1/PD-L1抑制剂对巨噬细胞极化及肝细胞增殖的影响与机制
    2.1.实验材料
    2.2.实验方法
    2.3.实验结果
    2.4.讨论
第三部分 PD-1/PD-L1抑制剂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大鼠扩大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
    3.1.实验材料
    3.2.实验方法
    3.3.实验结果
    3.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及药物使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猪CD83生物学特性及其可溶性蛋白缓解LPS诱导小鼠流产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CD83生理特性
        1.1.1 CD83的结构和表达模式
        1.1.2 CD83配体
        1.1.3 膜型CD83功能
        1.1.4 可溶性CD83功能
        1.1.5 CD83与相关疾病
    1.2 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
        1.2.1 滋养层细胞
        1.2.2 蜕膜基质细胞
        1.2.3 蜕膜免疫细胞
        1.2.4 多种细胞因子调节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
        1.2.5 激素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猪CD83的重组表达及其生化特性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载体,细胞和动物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3 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猪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树突细胞的诱导分化
        2.2.2 ELISA法测定猪血清及培养基中sCD83的水平
        2.2.3 猪mCD83水平的测定
        2.2.4 猪全长CD83和可溶性CD83基因编码区的扩增
        2.2.5 猪CD8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2.6 猪CD83基因的表达和鉴定
        2.2.7 猪CD83重组蛋白糖基化和二聚体结构分析
        2.2.8 猪sCD83产生机制的研究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
        2.3.1 猪CD83在体内有两种形式—膜结合CD83和可溶性CD83
        2.3.2 猪mCD83和sCD83基因编码区的扩增
        2.3.3 重组猪CD83FL和sCD83在HEK293T细胞的表达
        2.3.4 猪mCD83和sCD83均为同源二聚体糖蛋白
        2.3.5 猪sCD83由mCD83蛋白水解产生
    2.4 讨论
    2.5 小结
3 猪CD83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载体及细胞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猪单核细胞的分离及树突状细胞分化培养
        3.2.2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
        3.2.3 Flow cytometry
        3.2.4 T淋巴细胞的分离
        3.2.5 混合淋巴细胞试验(MLR)
        3.2.6 ELISA检测细胞因子水平
        3.2.7 细胞结合试验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猪mCD83促进DC-介导的T细胞激活
        3.3.2 猪sCD83抑制DC介导的T细胞激活
        3.3.3 猪sCD83可与单核细胞,DCs和T淋巴细胞结合
        3.3.4 猪sCD83在体外抑制单核细胞分化成树突细胞
    3.4 讨论
    3.5 小结
4 猪sCD83缓解LPS诱导小鼠流产及其调节机制的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试验动物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4.2.2 试验取样
        4.2.3 子宫组织病理切片的制备
        4.2.4 免疫组化
        4.2.5 实时定量PCR检测胚胎组织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
        4.2.6 ELISA检测细胞因子含量
        4.2.7 流式细胞仪检测腹股沟淋巴结Foxp3~+T细胞
        4.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
        4.3.1 可溶性CD83对小鼠维持正常妊娠相关
        4.3.2 猪sCD83可降低LPS诱导小鼠胚胎流产率
        4.3.3 猪sCD83可促进胎盘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
        4.3.4 猪sCD83可增加免疫调节T细胞(Treg)的水平
    4.4 讨论
    4.5 小结
5 猪sCD83对滋养层细胞的侵袭及免疫功能的调节
    5.1 实验材料
        5.1.1 细胞系
        5.1.2 主要试剂
        5.1.3 试剂的配制
        5.1.4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可溶性CD83与滋养层细胞结合试验
        5.2.2 滋养层细胞侵袭实验
        5.2.3 sCD83对滋养层细胞侵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5.2.4 统计处理
    5.3 结果
        5.3.1 猪sCD83可与滋养层细胞结合
        5.3.2 猪sCD83调节滋养层细胞的侵袭
        5.3.3 猪sCD83可调节滋养层细胞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
    5.4 讨论
    5.5 小结
    5.6 创新点及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3)阻断OX40/OX40L通路联合ECDI结合供体脾细胞诱导预致敏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LMWH通过外泌体miR-18a-3p改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异常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正常妊娠蜕膜及外周血CD4+CXCR5+Tfh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研究对象和分组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探索提取蜕膜DICs单细胞悬液的最适Percoll梯度
        3.3 外周血CD4+CXCR5+Tfh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在孕期的变化
        3.4 蜕膜CD4+CXCR5+Tfh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在孕期的变化
    4 讨论
第二部分 :低分子量肝素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Tfh细胞亚群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 研究对象与分组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外周血 CD4+CXCR5+T 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在对照组、URSA 治疗前组和URSA 治疗后组的变化
        3.3 D-对照组和 D-URSA 组 CD4+CXCR5+T 细胞亚群百分比
    4 讨论
第三部分 低分子量肝素改善URSA患者外周血异常Tfh机制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设备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浓度LMWH处理PBMC后Tfh含量的变化
        3.2 探索LM W H培养HT R-8 /S V n e o细胞的上清对Tf h细胞亚群的影响
        3.3 探索LMWH培养HTR-8/SVneo细胞的上清中的外泌体对Tfh细胞亚群的影响
        3.4 阴性对照组和处理组上清外泌体中mi R-17-3p和mi R-18a-3p的相对表达量
    4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6)小鼠自发肾移植耐受诱导系统性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方法与材料
    1.1 小鼠肾脏移植
    1.2 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
    1.3 小鼠皮肤移植
    1.4 小鼠胰岛移植
    1.5 小鼠胸腺切除
    1.6 流式细胞术
    1.7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
    1.8 组织细胞RNA提取
    1.9 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
    1.10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试验结果
    2.1 自发耐受肾脏移植物中的调节性三级淋巴器官
    2.2 自发耐受肾脏移植物诱导的免疫耐受环境可产生耐受分离
    2.3 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系统性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2.4 移植物浸润免疫细胞耗竭在维持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讨论与总结
    3.1 耐受分离现象及其机制
    3.2 Treg与移植免疫
    3.3 免疫细胞耗竭的机制及其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3.4 移植物淋巴组织新生及三级淋巴结构
参考文献
致谢

(7)TIM-3-Gal-9信号途径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URSA研究概况
2 URSA免疫失衡与母胎免疫耐受异常
3 TIM-3与其配体Gal-9
4 TIM-3-Gal-9信号途径与母胎免疫耐受
5 结束语

(8)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及药物使用现状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肝脏移植排斥反应
2 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
    2.1 肝移植常用免疫抑制药物
    2.2 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3 肝移植免疫抑制研究进展
    3.1 肝移植免疫耐受
    3.2 肝移植免疫抑制药物撤退
    3.3 肝移植免疫抑制前沿研究
4 结语

(9)免疫耐受在器官移植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免疫耐受现象
二、免疫耐受状态的理论与假说
三、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方法
四、讨论与展望

(10)NK细胞亚群的研究进展及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NK细胞亚群的研究进展
    1.1 NK细胞亚群区分
    1.2 NK细胞与妊娠
    1.3 NK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2 NK细胞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2.1 NK细胞与移植排斥反应
    2.2 NK细胞与干细胞移植排斥反应
    2.3 NK细胞与移植免疫耐受
    2.4 NK细胞的记忆性与移植排斥反应
    2.5 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对NK细胞的影响
3 展望

四、妊娠免疫耐受与器官移植(论文参考文献)

  • [1]PD-1/PD-L1抑制剂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加速肝脏再生的实验研究[D]. 闫鑫. 郑州大学, 2020(02)
  • [2]猪CD83生物学特性及其可溶性蛋白缓解LPS诱导小鼠流产的分子机制研究[D]. 霍珊珊.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阻断OX40/OX40L通路联合ECDI结合供体脾细胞诱导预致敏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D]. 姚仲鹏.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4]LMWH通过外泌体miR-18a-3p改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异常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初步研究[D]. 侯悦.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5]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9(06)
  • [6]小鼠自发肾移植耐受诱导系统性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D]. Jianxin Qiu.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7]TIM-3-Gal-9信号途径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J]. 卿吉琳,陈治中,谭卫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11)
  • [8]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及药物使用现状与研究进展[J]. 闫鑫,史冀华,温培豪,杜潇潇,张水军,郭文治. 药学进展, 2018(10)
  • [9]免疫耐受在器官移植中的实验研究[J]. 杨旭光.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8(09)
  • [10]NK细胞亚群的研究进展及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J]. 孙曙,蔡明,刘志佳,金海龙,石炳毅. 器官移植, 2017(04)

标签:;  ;  ;  ;  ;  

妊娠免疫耐受与器官移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