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永麟是如何创造资本神话的?

荣永麟是如何创造资本神话的?

一、荣泳霖如何打造资本神话?(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1](2018)在《移动端新闻视频直播的叙事分析 ——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终端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移动端新闻视频直播呈现出一片大好的趋势。在直播盛行的风口之下,传统媒体正借助直播发挥自身在内容和平台上的优势,焕发出新的活力。新闻视频直播的兴起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同时也深刻的改变着叙事的形态和结构。《新京报》作为颇具影响力的报业品牌之一,于16年10月开始与腾讯新闻合作推出“我们视频”,借助腾讯新闻的平台优势,树立了自身的移动新闻视频直播品牌。一个是老牌媒体,一个是互联网巨头,两者的联合为移动端新闻视频直播注入了一股强力,具有研究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选取腾讯新闻APP中的“我们视频”栏目为研究对象,从叙事学的角度切入,以新闻叙事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我们视频原创内容在新闻叙事领域中体现出的变化和特点。本文借助蔡之国在《对新闻叙事学有关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构建的框架,并结合学者何纯、曾庆香有关叙事学的研究,从叙述、话语、和故事分析三个层面对以“我们视频”为代表的移动端新闻视频直播进行叙事分析,探求其叙事的基本规律和叙事特征。本文首先在前言部分简述了移动端新闻视频直播的发展现状,选择新闻类视频直播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并对新闻叙事学的理论进行梳理。第一章笔者将借用蔡之国的理论框架,从新闻视频直播中的叙事主体为切入点,从叙事者和接收者、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述策略四个方面对移动端新闻视频直播进行叙述分析。第二章探讨的是新闻视频直播的话语,主要从叙事结构、叙事符号、话语特点几个方面展开。最后一章则探讨了哪些事实可以被叙事者所选择并最终呈现在受众面前,这种故事是如何进行事实建构的。从选取的样本中分析叙事者更侧重哪方面的母题,以及这种构建母题的偏好背后隐藏的意义内涵和故事本源。

森文[2](2017)在《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设计是一种既古老又年青的文化,把设计追溯到人类历史的“童年”,可以看到设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文化推动、技术进化的角色,把设计学科定义在现代化阶段,可以发现设计对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建设与破坏的双重作用,同时设计学和设计教育处在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处在“文化自觉”与“转型”的成长阶段,使设计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旧与新、本土设计与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关系成为一个文化生态命题。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要求设计必须为文化生态问题的解决做出实际的贡献。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切入,对设计的文化属性、文化责任、文化功能进行思考,对设计文化系统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设计文化生态理论的构建与本土设计的研究,提出设计创新与设计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通过长期的实践案例研究与验证,探讨本土设计为地域性文化生态服务的方法与设计生态系统建设的可能性。文化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对设计的文化本质和系统关系研究具有启示性,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文化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分析,提炼出“文化生态观”作为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经过对文化生态观的研究视野、批评理论、结构与功能理论的探讨,以及“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生态村”等实践行动的分析研究,从中总结有益的经验与方法,揭示文化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和建设重点,同时树立基于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观点和立场,拓宽了设计文化研究的视野。作为文化生态理论向设计学理论的转化,本文提出设计文化生态学概念,对其理论框架进行构建,既是把生态学的方法引入设计学的理论创新,也是把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运用于设计研究的学科创新,有助于对设计文化的系统性和生态性理解,对设计学较多集中于本体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技术论倾向具有补充的作用,有利于设计学研究视野的扩大和理论的丰富。设计文化系统结构、生态位特征及生态规律的研究表明,设计的文化生态属性使其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为“创造生活”服务,而且更加肩负着国家使命和文化使命,同时设计文化的自觉与自律,给设计提出了文化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建设的要求,体现为设计向文化生态观的转向。设计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本土设计,是对地域文化生态的重视,是文化系统论和生态观的体现,把本土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结合,既是设计知识创新的目标,也是社会服务作用的发挥。设计服务与消费是一个交互关系系统,在特定文化环境中,构成一种基于文化交互的生态关系结构,二者的交汇点是地方性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同构,因此,本土设计不应停留在对文化元素与符号的视觉表现层面,而应是通过文化场域体验获取综合性知识,对文化信息与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可以发挥更多层面的文化生态作用,本土设计的本质是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基于这一思想的本土设计,将是一种来源于文化又符合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服务行为,使设计在地域环境中具有存在的价值,具有自身发展的空间,同时又具有对地域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播的价值。由此,本文通过对本土设计方法和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文化生态研究和“场域体验”的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研究设计文化系统和设计生态系统的结构、规律、功能,发展出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路与框架模型,作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建设的策略与方法。设计生态系统构建体现为把设计文化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是一种系统策略,其作用是以设计的文化生态效应为地域文化发展服务,其特征是本土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双向转换,及地区资源与设计资源的双向利用,通过对地区特定的文化生态与社会问题的分析,寻找设计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设计系统策略的选择是基于地域生态的,在尊重本土文化价值的情况下与地区社会需求进行结合,对社会的服务是指向地域性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仅包括为文化、经济、社会、自然各个子系统的服务,而且要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发展与生态责任等方面的关系。根据这一思想,作者运用设计生态系统方法,把“政产学研用”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构成协同创新设计系统,搭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与服务平台,组织设计实践与研究团队,把设计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开展了多个地区的设计合作实践活动,探索本土设计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结合的方法,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指导,再把实践案例作为理论的实证,验证设计生态系统的生态运行模式,讨论其作用和价值。设计实验和综合应用实践的研究表明,设计与地区的合作是系统性的服务,由本土设计体系构建的设计生态系统是设计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生态转化,通过系统效应与生态效应发挥对地区的社会发展推动作用,其特征有三,一是需求的多层级性,即兼顾从政府到企业、民众各个层面的需求,使设计作用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二是行动的规模性与广泛性,通过多学科团队构成设计系统,从环境、产品、传播等方面进行较大规模的设计创新,统一于社会创新发展目标;三是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兼容性,通过对本土文化的运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既为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服务,也通过设计创新与传播建立社会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设计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和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相结合,为解决地区需求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由此而建构的理论为设计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野、新方法,既是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和丰富,也是设计学科理论的一项补充,把设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系统进行研究,吸收了跨领域、交叉性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二是以文化生态观为立场和基础的设计研究,发展了本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是对设计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和文化生态属性的深入理解,对中国设计的转型发展和自身系统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三是本土设计运用于地域性文化生态建设得到了方法论指导,贯穿在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工作实践当中,使大规模的长期行动指向一个统一的方向和目标,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并且可以持续发挥社会效益与生态效应;四是验证了一种可实践、可推广的本土设计创新模式,包括设计与地区合作的系统模式、设计创新与文化服务相结合的文化保护模式,也包含着地域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云南模式”,体现了一种本土设计与文化生态系统建设相统一的设计文化走向。

惠荣[3](2017)在《央视《对话》栏目的“对话”研究 ——以2011-2015年的节目为研究对象》文中认为央视《对话》栏目作为一档精英类电视财经谈话节目在中国的电视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开播以来,它始终秉持高端的精英文化理念,致力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冷静的思考和声音,并在国家社会、经济乃至政治领域内引发具有建设性的“公共对话”,激发国人参与公共话语的热情。作为一档具有示范性意义的栏目,《对话》栏目的“对话”本身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对《对话》栏目2011-2015年间的246期节目文本分析发现,其对话者整体呈现出不对称性及层级化的特征,高端化的嘉宾主体是对话的中心而观众就相对变为对话的旁观者,对话者的主体性依然需要重视。其对话空间处于不断的探索当中,物理空间状态随着距离的缩小逐步变得平等,意义流动空间呈现出模式化的特征,这种空间状态下的对话深刻影响着对话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话意义的拓展。《对话》的内容始终是核心,对话空间和对话者都是为内容而服务。高端化是栏目内容的主要特征,而在与国家社会进行对话时,批判性对话交流的缺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当然这样的对话离不开“反对话”因素的影响。尽管《对话》在真正对话方面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它对整个电视文化协调发展的指导性意义却依然不能忽视。因为在“对话”这个层面上,《对话》栏目本身在电视文化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文献分析以及文本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对话理论为指导对《对话》栏目的“对话”进行分析与解读,并对其存在的“反对话”因素进行了挖掘,从而提出对电视文化发展的一些借鉴性观点。

蒋政云[4](2015)在《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关注度和媒体聚焦度不断加大,消费者越发重视猪肉食品安全,进而关心养殖生产过程,关心畜禽所吃饲料、所用药物,甚至进一步关心畜禽生长环境及动物福利。这将促使畜禽饲料、动物保健、养殖、肉品行业的畜牧相关企业恪守道德伦理,积极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来降低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与此同时,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也要求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然而,目前我国这些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普遍偏弱或缺乏,因此建设以及改进我国这些行业的企业文化刻不容缓。本课题以涉足畜禽饲料、动物保健、养殖、肉品行业的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研究案例,开展企业文化改进研究,拟加强该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提供借鉴。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企业文化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企业文化的相关关键词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司员工、供应商和渠道客户进行企业文化调查,以了解企业文化现状、问题及原因。在继承性和创新性原则指导下,本研究从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制度规则和形象行为三个层面提出适应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续发展的新的企业文化改进方案,具体表现为:1)价值理念层面主要从明确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培育现代企业价值观、培育现代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伦理道德以及建立健全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系统五方面予以改进;2)制度规则层面主要从完善培训教育机制、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坚决执行制度以及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制度规则系统等五方面予以改进;3)形象行为层面主要从优化企业容貌及内部环境、优化产品及服务、营造企业内部文化氛围、营造企业社会形象、建设企业文化传播系统、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形象行为系统六方面予以改进。最后,从组织人事、经营管理、财务资金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提供企业文化改进方案工作的配套和支撑。

徐艺[5](2014)在《广西平话融江片杨梅百姓话研究》文中认为融江片平话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较之平话系统其他分支研究的厚实度还略显微薄。本文选取柳城杨梅百姓话为研究对象,以语音论述为主体,结合词汇、语法等方面,全面而有所侧重地呈现杨梅百姓话的语言面貌,以期为融江片平话的研究起到补白作用。杨梅村委所辖区域基本为壮语屯,而村委所在地杨梅屯却在这些壮语屯包围下,“特立独行”地讲着百姓话。可以说,本文所选的这个调查点是一个类似方言岛性质的“百姓话屯”。杨梅的另外一个特质是当地的“双语现象”。由于长期生活在壮语包围的环境中,当地人皆能讲一口流利的壮语,从而形成了对本族人讲百姓话,对外村人说壮语的“双语屯”。另外,该县权威语言柳城官话在当地影响力很大,促使杨梅语言接触情况愈加复杂,成为一个“多语社团”。这无疑为汉壮语言接触研究提供了绝佳的样本。本文分为六个章节。前四章先介绍相关背景材料,再用横、纵向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杨梅村百姓话的语言系统进行讨论。以语音论述为主,结合历史语言学理论,爬梳其历史层次,探索杨梅百姓话自身演变的规律。在第五章节,尝试用方言地理学、语言接触理论,将ArcGIS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作为辅助工具,通过绘图、数据表创建等手段,较直观地展现当地百姓话、壮语、官话的多语言接触局面。同时,杨梅百姓话与平话系统其他分支的比较也将以语言地图或数据表形式贯穿于各章论述环节之中。第六章提炼、总结全文,并提出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以上的工作,对平话嬗变的历史轨迹进行寻踪,以期为平话研究、进一步认清广西语言面貌的复杂性提供可资材料。

刘永芳[6](2013)在《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文中认为知识经济进一步密切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建设创业型大学以回应社会的需求已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以往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中,几乎集中在创业型大学的介绍、理论分析和组织转型等方面,从创业型大学的视角分析学术创业行为以及学术创业对学科发展影响的研究很少;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单因素研究较多,而从政府、大学、学科、教师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的综合研究较少;从大学行政管理者角度思考创业型大学建设问题的研究较多,从个体角度关注大学教师对于学术创业的需求、认知和回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21世纪以来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为背景,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教师和学科发展等关键性因素入手,结合政府、市场等要素,选取了江苏省“985工程”、省属普通本科高校等不同层次以及综合性、工科类等不同类型的3所大学作为案例,分析了大学内部学术组织和成员对经济社会需求、大学政策制度的回应策略以及学术创业与学科建设、教师自身发展的机制与影响。在收集三所案例大学相关文本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大学职能部门—院系—教师三个层次,分别对案例大学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管理者和教师等不同类型人员共12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对教育厅有关人员(2人)进行了咨询和访谈。借助伯顿·克拉克的创业型大学转型五要素理论、希拉·斯劳特的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和埃兹科维茨的三螺旋理论等重要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了中国大学学术创业的现状及其内外部环境,探讨了政府、市场与大学学术创业之间的关系。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教师的学术创业行为、回应策略进行了理性分析和解释。教师的学术创业实际上受到大学政策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其行为选择是学校政策与个人利益选择共同作用和驱动的结果,并呈现出同型化特征。访谈结果证实了新制度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在教师学术创业行为中的意义,即:教师的学术创业行为是为了回应大学奖惩制度以获得“现实合法性”(新制度主义理论),是为了获得外部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职称提升、研究改善、收入增加等)以避免可能的地位下降和资源减少(资源依赖理论)。运用SPSS因子和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江苏省38所高校的学术创业、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归纳了江苏高校学术创业结果所处的五个层级,并证实了江苏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紧密互动机制,同时也揭示了学术组织创业与学科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在对案例大学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案例大学学术创业的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分别为混合型、初始型、适应型、成熟型和理想型,就目前江苏省高校而言,学术创业类型主要集中于初始型、适应型和混合型三类,尚缺乏成熟型和理想型创业大学。借鉴和运用美国学者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分析框架和英国学者哈里森、雷奇关于创业结果与市场因素互动机制模型,构建了由大学发展规划与定位、学科发展水平、学术资本机制和文化、大学学术创业结果等四个内部因素组成以及由政策制度、社会经济环境、产业需求、时机等外部要素构成的学术创业结果与内外部因素的互动概念模型。根据对创业型大学范式的概括、大学学术创业现状、内部成员对学术创业的认知、理解、选择以及实证分析结果,论文建议中国大学在今后建设创业型大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组织转型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要推进有利于创业型大学形成的政策制度环境和校企有效互动机制,要走特色创新之路,要切实推动大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从而达成学术与行政、学科与创业的平衡,以实现大学与政府、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共赢发展。

明铭[7](2012)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中坚地位不断凸显,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赋予了大学参与区域创新体系新的历史使命,大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成为学者们乃至社会各界研究的主题。因为,大学作为唯一能生产出“能生产和转化知识的人”的组织,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全力致力于知识创新、技术转移与转化。同时,大学自身的发展也需要与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广泛互动。然而,今日的大学、企业、政府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一方面,大学行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另一方面,大学、企业、政府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动力不足。究其根本,影响当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大学在政府、市场博弈关系中的行为选择问题。大学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技术创新产品的提供;三是知识的生产。本研究将大学、企业和政府视作区域创新体系的三大主体。三大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驱动下行动,每个主体的任何行为都是为自身的特定目标服务,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三者间会因为利益冲突而博弈,同时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产生联合行为。从大学行为与政府行为关系看,二者为利益分配而博弈,因科学技术而合作;从大学行为与企业行为关系看,科技成果既是合作的结点,也是争议的焦点;从大学行为与校际行为的关系看,二者为公共资源而竞争,因学科互补而合作。根据三重螺旋理论,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间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互动机制、自反机制和适应机制。它要求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企业、政府必须寻求最佳合作路径,以实现多赢。基于此,本研究在全面梳理“武汉·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大学在区域中与其它创新主体合作模式的选择和发展以及理想的大学、政府、企业互动模式形成的前提条件和互动机制。在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我们看到了大学在其中的最适作用便是知识创新与科技创业。继而,在华中科技大学之于光谷和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之间寻求差异,发现了知识创新的永恒价值与科技创业的边界条件。也即,之于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保持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卓越,不断创新技术成果,培养出能够把最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高素质学生乃是其核心使命。至于中国大学在技术转化中的特殊任务,即校办产业是发展的必然过渡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体制的健全,校办产业会逐渐走出校园,吸引社会风险投资而规模化发展。我们认同校办产业是中国大学的暂时性发展策略,也坚信,校办产业会逐步演变成衍生公司,走向社会。当然,这有赖于政府角色和作用的切换,担当起自身的最适作用:在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和研究资助等方面做出应有努力。虽然竞争与合作并存,但对于大学自身而言,为实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采取开放的姿态并与区域内大学、政府和企业全面合作并形成大学联盟、与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致力于协同创新才是其最佳路径。在华中科技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创业史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条光明大道,从研究型大学迈向创业型大学将是研究型大学主动适应并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明智之举,这也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趋势所在。因为创业型大学致力于“凭借自己的力量,积极地探索在如何干好自己的事业中创新;它寻求在组织特性上作出实质性的转变,以便为将来赢取更有前途的态势”。

胡琼[8](2006)在《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开始,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经历了高校的明确反对到默许再到大力提倡和鼓励三个阶段。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实践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它不仅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今天的高校科技人才更加积极努力地同产业界建立起紧密联系,纷纷走上了不同途径的创业之路。 本文先从理论层面对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行为给予相关支持,同时结合实践分别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科技人才创业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与国外高校科技人才创业进行对比分析,从有代表性的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发展模式中得到启示与借鉴。最后根据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功能与途径,提出了“学科性公司制”模式、“股份制公司—科技园”模式、“资产管理公司—控股公司”模式和“股份制·合伙公司·两合公司模式”等四类可供选择的运作模式,并从创业者、创业企业、政府、高校等不同方面提出了促进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对策与政策咨询意见,从多视角对高校科技人才创业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研究。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具备独特的科研、人才与设备等优势,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充分体现其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因此,本文立论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高校科技人才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符合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特点的运作模式选择以及合理可行的促进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对策与政策建议,将科技人才的创业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促进更多的高校科技人才成功创业,以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黄旭[9](2005)在《中国企业战略变革:思维逻辑与方法路径》文中指出目前,中国企业不仅受到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约束,还受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这些都使得企业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更为显现,同时也导致了价值转移与范式改变,由此带来了产业升级、跨国竞争与全球管理的变革与创新等新课题,企业将面临“二次创业”与持续竞争优势等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前所未有的变革挑战。迈克尔·波特曾告诉我们,战略的本质在于“选择”和“转换”。战略作为协调企业与环境的适应性关系以有效管理不确定性环境的有机系统,在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就会对其提出转换或变革原有战略的要求,因而战略变革正是基于环境挑战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是企业与变化的环境相结合的产物。事实上,企业生存与发展能力同企业调适与其所处环境连续不断的结合程度密切相关(Andrews,1971)。这种“调适”,本质上就是企业适时发生的战略变革(Mintzberg,1979)。在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需要进行战略变革,在不确定性的环境条件下尤为明显。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Norman R.Augustine 直言:“世界上只有两类企业:一种在不断变化,另一种被淘汰出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善于改变自己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如今企业在战略上的“求变”与“应变”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进行永续经营的重要生存法则。近年来,战略变革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在动态、复杂与快变的环境条件下,追求“做强、做大”、成功“二次创业”、提升国际竞争力、追求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如何突破传统的思维与行为束缚,把握有效战略变革的要领,也是当前摆在理论工作者与企业界人士面前有待研究与迫切需要解决重大课题。本研究基于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 WTO 的现实背景,以中国 PC 制造业企业近年来的战略变革实践为实证研究基础,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动因、战略变革主导逻辑及战略变革方式所进行的深入分析与系统研究,探讨和挖掘企业战略变革的规律性,尝试构建应对不确定环境的企业战略变革的分析和思考架构,从而达到探寻适合中国企业战略变革思维与路径的目的。希望通过研究,拟对学术界及企业界提供可资借鉴的、富有建设性的启示和建议,以有助于国内企业在“做强、做大”的战略变革过程中,尽快适应入世后的国际竞争的挑战,少走弯路,以尽可能小的成本与代价提高竞争优势,寻求和确立企业持续的成长动力与持久的竞争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现在的或未来的超常业绩,这是本文想要到达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流程遵循:(1)确认方向、研究对象与问题;(2)分析相关文献;(3)搜集行业及公司资料与相关信息;(4)遴选个案公司;(5)建立研究观念性架构;2(7)整理、分析与比较个案公司相关问题;(8)发展研究命题;(9)得出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全文分为四个层次,共 9 章:第一层次(第 1~3 章)为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为战略变革研究的一般概述、理论评述、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第二层次(第 4~6 章)为研究主体部分,分别从战略变革的三个维度上(即“3W战略变革分析与研究架构”)加以理论推演与分析阐述,即战略变革的主要驱动因素(Why)、战略变革主导逻辑定位(Where)、战略变革方式(What);第三层次(第7~8 章)为实证研究部分,从 PC 制造行业与六家上市公司两个层面分章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第四层次(第 9 章)为研究命题、结论与对策建议,在对实证研究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发展研究命题、提出研究结论,并以此提出了中国企业进行战略变革的对策建议。全文 20 多万字,共分为 9 章:第 1 章,绪论。主要就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方法与流程、创新之处与不足等相关内容逐一进行概述与说明。第 2 章,有关战略变革研究文献评述。针对国外有关企业变革与战略变革研究成果,诸如分类、研究学派与分析范式、动因与阻力、以及战略类型等的理论与观点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归纳与梳理,并对其研究现状、问题以及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评述,为后面的研究做了铺垫。第 3 章,研究设计架构与理论基础。在对相关概念加以讨论的基础上,就“战略变革”概念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就本研究的逻辑思路、总体安排进行了阐述,进而构建了“3W 战略变革分析与研究架构”,最后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逐一进行了概述,从而为后续的分析与研究奠定了基础。第 4 章,战略变革动因分析。本章从因果研究的视角,基于复杂、动态性甚至非线性的企业系统外部环境特征,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战略变革动因进行理论和经验层面的逻辑推导与研究。首先,通过对 21 世纪企业经营的现实背景概述,分析了企业战略的假设前提变化所带来的价值转移与范式改变,从而导致企业战略变革需求产生的现实。其次,遵循“天人合一、主客相融”的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从内外与主客观视角,提出了“环境”、“企业”、“使命或愿景”及“领导者”为战略变革的四种驱动因素。四种动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变革的压力与动力、推力与阻力,在其共同作用下催生或阻碍着战略变革的发生,影响和决?

刘朝晖[10](2004)在《上市公司“并购系”有关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从国外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来看,并购浪潮都发生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股票市场上发生的并购活动层出不穷,其对资源重新配置的功能日益显现。资本市场的开放已发展到外资可以直接参与国内的并购市场,中国企业是否能从容应对?实际上,先知先觉的中国企业家们已经在资本市场合纵连横,通过并购快速成长,形成一个个“与狼共舞”的公司联合体系。本研究论文将其称为上市公司“并购系”,指的是由实际控制人相同的两家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所组成的关联公司体系,该体系中至少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是通过并购获得,并且共同的实际控制人直接左右系内上市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上市公司“并购系”的有关问题涉及到多种学科,它也是财务会计和管理学科应该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国内对于上市公司“并购系”的研究还缺乏理论上的探讨,也未采用实证方法对“并购系”的现象进行解释。本文力图利用财务会计学和管理学的知识,考察上市公司“并购系”是否通过并购增加了竞争实力和控制力?是否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股东财富?或者仅仅是利用制度缺陷或市场误区牟取短期暴利?从而为政府管理部门、中国企业家、中小投资者提供借鉴。 上市公司“并购系”牵涉的利益相关者非常复杂,而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其实际控制人。我们选择的研究角度主要是上市公司“并购系”实际控制人的价值取向和实际利益,同时考察“并购系”内作为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所有股东的利益。文章结构及主要观点如下: 第1章:导言。本章概述了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解释了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归纳了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和主要贡献。 第2章:并购理论及文献回顾。本章对国外和国内并购动因和并购绩效的理论进行了分类梳理。并购的动因和绩效本身跟社会经济的波动性和周期性规律密切相关,并且并购行为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各自不同的立场和期望。因此,无论是国外的成熟市场还是类似我国的新兴市场,任何一种并购理论只能解释部分并购行为及其结果,都有其适用的局限性。国外和国内学者实证研究结果的多样性印证了这一点。 第3章:上市公司“并购系”的成因。本章考察了上市公司“并购系”形成的外生性因素和内生性因素,主要包括中国特殊经济环境下的股票市场制度诱因,以及中国企业追求成长的内在动因。 本章借鉴青木昌彦关于制度的定义,即制度是博弈重复进行主要方式的共有信念的自我维系系统,从股票发行制度导致的“买壳上市”、股权流动性分裂导致的“协议收购”、一股独大导致的“零成本收购”、二级市场上的共有信念导致的“财富掠夺”,以及国有股和法人股全流通预期导致的收藏非流通股权等方面分析了“并购系”实际控制人的并购行为。 上市公司“并购系”实际控制人不断通过并购获取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存有追求成长和积累财富的内在动力,其成长途径包括通过并购增强控制力、实现产业创新和产业整合三个方面。 第4章:上市公司“并购系”的市场表现和财务绩效。上市公司“并购系”的迅速发展反映了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控制权集中的趋势。“并购系”实际控制人的并购行为能顺应股票市场共有信念的变化和政府监管法规的变迁,前期形成的“并购系”以买壳上市、资产重组手段为主,辅以二级市场上的股价炒作;而后期形成的“并购系”则侧重于实际控制人自身产业创新和产业整合,所并购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也就较少,没有发现股价炒作的证据。 上市公司“并购系”实际控制人首次或前两次并购的股价收益和超额收益远远高于所有样本的平均水平,说明获利后的“并购系”实际控制人倾向于继续收购上市公司,最终在股票市场上控制多家上市公司,形成“并购系”。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时,股票市场对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没有显着的协同效应的预期,也没有显着的风险套利机会。 上市公司“并购系”的总资产增长幅度大于股东权益的增长幅度,这说明其控制力杠杆在加大。上市公司“并购系”股东权益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系内上市公司的溢价IPO、配股和增发。上市公司“并购系”的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均值能连续保持较好水平,说明其在主营业务的经营和管理上确实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一直低于股市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且有下降趋势,可能的原因是实际控制人热衷于通过股票市场进行权益性融资,导致所控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增加迅速,却没有形成使净利润同步增长的经营管理能力。 第5章:上市公司“并购系”的典型案例分析。本章对“清华系”、“华立系”和“三九系”进一步剖析,案例分析的结果印证了第4章的部分结论,无论是高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把股票市场作为增强控制力、进行产业创新和产业整合的舞台,但他们所造“并购系”的总体财务绩效并不理想。案例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和高校企业通过溢价护O、配股和增发使自身财富增值迅速,而对于再融资难度较大的民营企业,并购后在股东权益上则没有超额的回报。对三个案例产业整合进一?

二、荣泳霖如何打造资本神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荣泳霖如何打造资本神话?(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端新闻视频直播的叙事分析 ——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一、“我们视频”新闻直播的叙述分析
    (一)“我们视频”新闻直播的叙事者和接受者
    (二)“我们视频”新闻直播的叙事视角
    (三)“我们视频”新闻直播的叙事时间
    (四)“我们视频”新闻直播的叙事策略
二、“我们视频”新闻直播的话语分析
    (一)“我们视频”新闻直播的叙事结构
    (二)“我们视频”新闻直播的叙事符号
    (三)“我们视频”新闻直播的话语特点
三、“我们视频”新闻直播的故事分析
    (一)“我们视频”新闻直播的事实建构
    (二)“我们视频”新闻直播的故事母题
四、总结与启示
    (一)“我们视频”新闻直播的优化之路
    (二)对传统新闻产业带来的启示
五、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类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问题意识
        1.1.3 从文化生态学入手的研究思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设计文化生态学对文化学科的丰富
        1.2.2 对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1.2.3 设计生态系统与地域文化发展的研究
        1.2.4 案例分析与理论总结
    1.3 文献综述
        1.3.1 文化生态学理论
        1.3.2 设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观点
        1.3.3 设计与协同创新资源
        1.3.4 文献研究总结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3 研究路线与论文架构
    1.5 研究难点
    1.6 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概念约定
第2章 文化生态观的理论辨析与方法论
    2.1 文化生态观的理论演进与学术价值
        2.1.1 文化生态与文化生态观
        2.1.2 文化生态研究的演进与扩展
    2.2 文化生态观的思想特征与学术价值
        2.2.1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全观”
        2.2.2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远观”
        2.2.3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功能观”
        2.2.4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批评观”
    2.3 文化生态观的方法论
        2.3.1 系统结构论
        2.3.2 生态功能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设计生态理论构架
    3.1 设计的生态系统
        3.1.1 设计的领域与范畴
        3.1.2 设计与文化生态
        3.1.3 设计文化系统
    3.2 设计的文化系统论
        3.2.1 基于传统文化哲理的设计文化系统
        3.2.2 基于“需求理论”的设计文化系统
        3.2.3 设计文化系统批评理论
    3.3 设计的文化“生态位”
        3.3.1 文化生态位的意义
        3.3.2 设计生态位
        3.3.3 设计生态位的历史演进
    3.4 设计生态位的回归与成熟
        3.4.1 回归真实
        3.4.2 回归人文
        3.4.3 回归生态
        3.4.4 回归历史
        3.4.5 回归大地
    3.5 设计生态位法则与策略
        3.5.1 竞争增值策略
        3.5.2 跨域拓展策略
        3.5.3 上位“争权”策略
    3.6 小结:设计的文化生态责任
第4章 本土设计模式与设计生态系统构建
    4.1 本土设计模式与方法的比较研究
        4.1.1 本土设计方法的研究
        4.1.2 本土设计模式的研究
        4.1.3 比较与借鉴:本土设计的价值取向
        4.1.4 启示与思考:本土设计模式的文化生态性
    4.2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本土设计模式
        4.2.1 文化生态观对本土设计的定义
        4.2.2 本土设计与设计教育的共同目标
        4.2.3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本土设计框架
    4.3 设计生态系统的可借鉴案例:文化生态系统建设行动
        4.3.1 生态博物馆实践
        4.3.2 文化生态保护区案例
        4.3.3 民族文化生态村案例
        4.3.4 实践案例的启示——保护与开发的双轨思路
    4.4 设计生态系统的构建
        4.4.1 设计生态系统的构成模型
        4.4.2 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目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设计生态系统实践与案例研究
    5.1 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创新方法实践
        5.1.1 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本土设计实验
        5.1.2 跨专业的综合设计实践:傣族传统乡村的文化振兴项目
        5.1.3 实验研究小结
    5.2 地域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研究
        5.2.1 地区项目研究过程概述
        5.2.2 地区案例的工作方法分析
        5.2.3 个案分析:产业转型城市的设计生态系统实践模式
        5.2.4 综合性实践项目分析
        5.2.5 案例思考
    5.3 小结:案例的学术意义与实际价值
        5.3.1 对地方文化生态建设的意义
        5.3.2 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5.3.3 本土设计生态的建设意义
        5.3.4 设计文化生态的建设模式启发
结论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承担并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3)央视《对话》栏目的“对话”研究 ——以2011-2015年的节目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2 本论文对话研究理论依据
        0.2.1 马丁·布伯的关系对话哲学
        0.2.2 巴赫金的语言哲学对话
        0.2.3 戴维·伯姆的创新对话说
        0.2.4 哈贝马斯的交往对话观
    0.3 研究综述
        0.3.1 电视谈话类节目研究
        0.3.2 传播学中的“对话”研究
        0.3.3 央视《对话》栏目的研究状况
    0.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0.4.1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0.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1章 央视《对话》之对话者分析
    1.1 嘉宾:对话思想的承载者
        1.1.1 《对话》栏目5年间对话嘉宾构成之变化
        1.1.2 《对话》栏目对话嘉宾之高端精英化
        1.1.3 《对话》栏目对话嘉宾之主体性
    1.2 主持人:对话的掌控者与赋权者
        1.2.1 《对话》栏目之固定化的主持人
        1.2.2 作为把控者和赋权者的主持人
    1.3 观众:对话的旁观者
        1.3.1 《对话》栏目5年间观众之变化
        1.3.2 被异化为客体的观众
    1.4 不对称与层级化的对话者
        1.4.1 对话者的不对称性
        1.4.2 对话者的层级化
第2章 央视《对话》之对话空间分析
    2.1 《对话》栏目的物理对话空间
        2.1.1 《对话》栏目现场对话空间状态
        2.1.2 现场对话空间下的心理状态与对话关系
    2.2 《对话》栏目的意义流动空间
        2.2.1 《对话》栏目模式化的意义空间
        2.2.2 《对话》栏目意义流动空间状态下的“对话”
第3章 央视《对话》之对话内容分析
    3.1 《对话》栏目的主题
        3.1.1 5年间主题选择情况
        3.1.2 栏目主题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3.1.3 高端化选题彰显对话价值
    3.2 《对话》栏目的对话状态
        3.2.1 《对话》栏目缺乏批判性对话与交流
        3.2.2 《对话》栏目对话中对权力精英话语的强化
第4章 影响《对话》栏目“对话”的因素
    4.1 《对话》栏目本身的影响因素
        4.1.1 栏目本身把关控制机制的影响
        4.1.2 政府部门把关控制机制的影响
    4.2 电视文化意识形态因素
        4.2.1 国家意识形态对“对话”的影响
        4.2.2 精英意识形态对“对话”的影响
第5章 央视《对话》对电视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5.1 强化传播者的对话意识
    5.2 充分发挥对话者的主体性
    5.3 强化思想层面的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011-2015年《对话》栏目246期节目一览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4)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企业文化相关文献综述
        1.2.1 企业文化概述
        1.2.2 国外企业文化管理研究综述
        1.2.3 国内企业文化管理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发展历程
        2.1.1 长沙绿叶公司发展历程
        2.1.2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回顾
        2.1.3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总结
    2.2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现状调查
        2.2.1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调查方案设计
        2.2.2 问卷调查的实施与数据统计
        2.2.3 企业文化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3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现状中的问题
        2.3.1 企业文化价值理念层面的问题
        2.3.2 企业文化制度规则层面的问题
        2.3.3 企业文化形象行为层面的问题
    2.4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问题成因
        2.4.1 公司领导层对企业文化理论及方法认识不清
        2.4.2 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度较低
        2.4.3 长沙绿叶公司缺少执行力文化氛围
        2.4.4 长沙绿叶公司缺少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安排和长远规划
第3章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改进方案
    3.1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精神层的改进方案
        3.1.1 明确企业文化建设方向
        3.1.2 培育现代企业价值观
        3.1.3 培育现代企业精神
        3.1.4 培育现代企业伦理道德
        3.1.5 建立健全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系统
    3.2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制度规则层的改进方案
        3.2.1 完善培训教育机制
        3.2.2 完善员工激励机制
        3.2.3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3.2.4 坚决执行制度
        3.2.5 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制度规则系统
    3.3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形象行为层的改进方案
        3.3.1 优化企业容貌及内部环境
        3.3.2 改进企业产品和服务
        3.3.3 营造企业内部文化氛围
        3.3.4 营造企业社会形象
        3.3.5 建设企业文化传播系统
        3.3.6 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形象行为系统
第4章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改进的保障措施
    4.1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改进的组织人事保障措施
        4.1.1 提升企业组织建设水平
        4.1.2 引进优秀人才
        4.1.3 建设绿叶学院
    4.2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改进的经营管理保障措施
        4.2.1 夯实企业基础管理
        4.2.2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4.3 长沙绿叶公司企业文化改进的财务资金保障措施
        4.3.1 良好的企业经营业绩支撑
        4.3.2 系统化充分的财务资金投入
        4.3.3 规范化的财务管理与审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调查问卷

(5)广西平话融江片杨梅百姓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融江片平话研究现状
    1.2 广西壮汉语言接触研究现状
    1.3 ArcGIS简介及其在方言地理学上的应用
    1.4 本文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1.5 材料、凡例说明
    1.6 本文调查点的地理、人文背景及发音合作人简介
        1.6.1 柳城县概况
        1.6.2 太平镇概况
        1.6.3 杨梅村概况
        1.6.4 发音合作人
第二章 杨梅百姓话的语音研究
    2.1 杨梅百姓话的声韵调系统
        2.1.1 声母(共22个)
        2.1.2 韵母(共72个)
        2.1.3 声调(共8个)
    2.2 杨梅百姓话的声韵调特点分析
        2.2.1 声母分析
        2.2.2 韵母分析
        2.2.3 声调分析
    2.3 杨梅百姓话的连读变调
    2.4 杨梅百姓话的声韵调配合关系
        2.4.1 声韵配合的基本规律
        2.4.2 声韵调配合关系
    2.5 杨梅百姓话的历史音韵比较
        2.5.1 杨梅百姓话今声母与中古声母的对应关系
        2.5.2 杨梅百姓话今韵母与中古韵母的对应关系
        2.5.3 杨梅百姓话今声调与中古声调的对应关系
    2.6 杨梅百姓话的语音历史层次
        2.6.1 声母层次
        2.6.2 韵母层次
    2.7 杨梅百姓话同音字汇
第三章 杨梅百姓话的词汇研究
    3.1 杨梅百姓话的词汇特点分析
        3.1.1 词形分析
        3.1.2 词义分析
        3.1.3 词源分析
    3.2 分类词表
第四章 杨梅百姓话的语法研究
    4.1 词法特点
    4.2 句法特点
    4.3 语法例句
第五章 杨梅百姓话与壮语、官话的语言接触初探
    5.1 关于语言接触理论
        5.1.1 语言接触的定义
        5.1.2 语言接触的方式及类型
        5.1.3 语言接触影响所产生的结果
    5.2 语言接触对杨梅百姓话产生的一些影响
        5.2.1 语音影响
        5.2.2 词汇影响
        5.2.3 语法影响
第六章 结语
    6.1 关于杨梅百姓话的“倾向性”
    6.2 关于语言接触
    6.3 基于GIS软件的语言特征图
    6.4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现状概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
        一、研究问题与内容
        二、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案例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第二章 创业型大学:概述与反思
    第一节 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范式分析
        一、创业型大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二、创业型大学概念的多重解读
        三、关于创业型大学范式的综合分析
    第二节 大学学术创业及其范围
        一、西方国家学者关于学术创业的内涵解读
        二、对中国大学学术创业内涵及范围的界定
    第三节 创业型大学生成机制与价值反思
        一、创业型大学生成机制分析
        二、创业型大学价值反思
第三章 资源依赖:大学学术创业的外部作用机制探析
    第一节 资源依赖图景中的大学学术创业
        一、资源依赖理论:大学学术创业行为的理论诠释
        二、我国大学学术创业的趋同性和特殊性
    第二节 政府、市场对大学学术创业的外部作用分析
        一、政府对大学学术创业行为的作用与影响
        二、学术创业与市场的交融与互动
第四章 创业动因与组织运行:大学创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创业的驱动因素分析
        一、社会责任是促使中国一批高水平大学从事创业行动的重要原因
        二、竞争压力驱使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实施创业型大学战略
        三、以创业推动学术发展是大学开展学术创业行动的另一重要驱动因素
    第二节 中国大学创业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家及江苏省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及其作用
        二、大学创业激励措施及其评析
    第三节 大学学术创业组织与运行
        一、大学的技术转移与管理组织——学术创业的最直接组织形式
        二、大学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组织——学术创业的重要载体
        三、大学科技园——校政企行合作与学术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
        四、大学科技型企业——学术创业的典型模式
第五章 行为方式与策略选择:教师对于学术创业的回应
    第一节 教师关于学术创业的认知与体会
        一、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二、大学行政管理者对于学术创业的回应
        三、教师对于大学学术创业的经历与体会
    第二节 教师回应学术创业的策略与思考
        一、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动机
        二、教师学术创业的策略选择
        三、教师所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第六章 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互动机制与比较分析
    第一节 大学学术创业与新兴学科的关系分析
        一、大学学术创业与新兴学科的兴起
        二、大学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分析——以斯坦福大学和沃里克大学为例
    第二节 关于江苏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
        一、江苏公办本科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二、江苏公办本科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三、简要结论
    第三节 学术创业成效比较与分析:以江苏三所案例高校为例
        一、三所案例大学的学术创业因子分析与比较
        二、国际比较与分析
        三、学术创业结果概念模型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发现及其意义
        一、主要研究发现与研究结论
        二、研究发现的知识贡献及意义
    第二节 对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思考与建议
        一、坚持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组织转型的辩证统一
        二、坚持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
        三、营造政策制度环境,完善校企有效互动机制
        四、走特色创新之路
        五、切实推动大学体制机制改革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展望
        一、研究的局限
        二、研究的推广
        三、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征询信
    附录二: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三: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四: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五: 关于学术创业成本收益情况的问卷调查表
后记

(7)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5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主要思路
2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
    2.1 大学行为
    2.2 区域创新体系
    2.3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学行为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
    2.4 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3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历史考察——以中国光谷为例
    3.1 中国光谷发展概况
    3.2 大学在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沿革
    3.3 大学行为在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3.4 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主要行为模式
4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博弈竞争行为
    4.1 大学与政府:权力博弈行为
    4.2 大学与企业:利益冲突行为
    4.3 大学与大学:资源争夺行为
    4.4 有序竞争:迈向创业型大学的行为动因
5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合作行为
    5.1 大学与政府:协同合作行为
    5.2 大学与企业:多边合作行为
    5.3 大学与大学:校际联盟行为
    5.4 协同创新:区域创新体系中创业型大学的行为路径
6 创业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示范:中美比较和经验启示
    6.1 华中科技大学在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示范
    6.2 斯坦福大学在美国硅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示范
    6.3 经验的比较:以技术转移为例
    6.4 三螺旋模型下大学、政府、企业的最适行为分析
7 结语:在合作中获得共赢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8)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特点
第2章 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理论依据
    2.1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理论
    2.2 技术转移扩散理论
    2.3 人才流动理论
第3章 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现状评析
    3.1 我国高校科技人才创办的企业及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
    3.2 我国高校科技人才专职与兼职创业的现状
    3.3 我国高校科技人才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3.4 国外高校科技人才创业及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发展经验借鉴
第4章 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功能、途径与运行模式
    4.1 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功能
    4.2 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途径
    4.3 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运行模式
第5章 促进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对策
    5.1 对创业者个人方面的对策
    5.2 对高校方面的对策
    5.3 对创业企业方面的对策
    5.4 对政府方面的对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中国企业战略变革:思维逻辑与方法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第1 章绪论:主题与方法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流程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限制
        1.3.3 研究流程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有关战略变革研究文献评述
    2.1 有关企业变革与战略变革分类研究
        2.1.1 按变革程度分类的研究
        2.1.2 按变革时点分类的研究
        2.1.3 按变革内容、层次或范围分类的研究
    2.2 战略变革学派
        2.2.1 变革的内容学派
        2.2.2 企业变革的程序学派
    2.3 战略变革分析范式
        2.3.1 变革的理性分析范式
        2.3.2 变革的学习分析范式
        2.3.3 变革的认知分析范式
    2.4 战略变革内外动因研究与结构理论
        2.4.1 战略变革内外动因研究
        2.4.2 变革动因的结构理论
    2.5 战略变革类型
        2.5.1 Schendel et al 与 Hofer 的分类
        2.5.2 Hambrick & Schecter 的分类
        2.5.3 O'Neil 的分类
        2.5.4 台湾与日本学者分类
    2.6 对各学派及分析范式评述
        2.6.1 研究范式的局限与不足
        2.6.2 有待进一步研讨的课题
        2.6.3 研究的前景趋势分析
第3章 研究设计架构与理论基础
    3.1 诠释战略变革基本涵义
        3.1.1 对战略变革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
        3.1.2 战略变革释义
    3.2 研究架构
        3.2.1 研究的思路
        3.2.2 研究设计架构
    3.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3.1 交易成本理论
        3.3.2 跳跃均衡理论
        3.3.3 学习型组织理论
        3.3.4 资源基础理论
第4章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分析
    4.1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研究的缘由与逻辑思考
        4.1.1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研究的哲学内涵
        4.1.2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研究理论溯源
        4.1.3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的提出
    4.2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之一:环境动因
        4.2.1 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及其环境变化的基本特征
        4.2.2 企业战略变革与环境的关系
    4.3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之二:企业动因
        4.3.1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转变
        4.3.2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4.3.3 企业内部权力系统的变化
        4.3.4 企业资源与能力基础的变化
        4.3.5 其他因素的变化
    4.4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之三:使命或愿景动因
        4.4.1 透视企业变革动因的目的论
        4.4.2 企业战略变革与使命和愿景
    4.5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之四:领导者动因
        4.5.1 诠释企业领导者在战略变革中的能动作用
        4.5.2 领导者认知与战略变革启动
第5章 战略变革主导逻辑分析
    5.1 诠释战略变革主导逻辑基本内涵
        5.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5.1.2 辨析主导逻辑概念
        5.1.3 定义战略变革主导逻辑
    5.2 拓展战略变革主导逻辑范式
        5.2.1 战略变革主导逻辑探源
        5.2.2 战略变革主导逻辑的总体指导思想
        5.2.3 探询战略变革主导逻辑新范式
    5.3 战略变革主导逻辑范式比较分析
        5.4.1 战略先应式
        5.4.2 战略反应式
        5.4.3 战略后应式
        5.4.4 战略因应式
        5.4.5 综合分析
第6章 战略变革方式分析
    6.1 以辩证观点认识企业战略变革方式
        6.1.1 质量互变规律
        6.1.2 否定之否定规律
    6.2 延伸战略变革方式
        6.2.1 追溯传统战略变革方式
        6.2.2 探悉新的战略变革方式
    6.3 战略变革方式比较分析
        6.3.1 战略渐变式
        6.3.2 战略突变式
        6.3.3 战略连变式
        6.3.4 战略跳变式
        6.3.5 综合分析
第7章 实证分析Ⅰ:中国PC 制造行业背景分析
    7.1 中国PC 制造行业主要特征分析
        7.1.1 中国PC 制造行业简要回顾
        7.1.2 中国PC 制造行业主要经济特性
    7.2 中国PC 制造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7.2.1 中国PC 制造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7.2.2 中国PC 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7.3 中国PC 制造行业关键成功因素与驱动因素分析
        7.3.1 中国PC 制造行业关键成功因素
        7.3.2 中国PC 制造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7.4 中国PC 制造行业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第8章 实证分析Ⅱ:中国PC 制造业上市公司个案分析
    8.1 联想集团战略变革分析
        8.1.1 公司背景简介
        8.1.2 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8.1.3 战略发展与变革历程
        8.1.4 战略变革动因、主导逻辑范式与方式分析
    8.2 清华同方战略变革分析
        8.2.1 公司背景简介
        8.2.2 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8.2.3 战略发展与变革历程
        8.2.4 战略变革动因、主导逻辑范式与方式分析
    8.3 长城电脑战略变革分析
        8.3.1 公司背景简介
        8.3.2 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8.3.3 战略发展与变革历程
        8.3.4 战略变革动因、主导逻辑范式与方式分析
    8.4 方正科技战略变革分析
        8.4.1 公司背景简介
        8.4.2 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8.4.3 战略发展与变革历程
        8.4.4 战略变革动因、主导逻辑范式与方式分析
    8.5 实达电脑战略变革分析
        8.5.1 公司背景简介
        8.5.2 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8.5.3 战略发展与变革历程
        8.5.4 战略变革动因、主导逻辑范式与方式分析
    8.6 浪潮信息战略变革分析
        8.6.1 公司背景简介
        8.6.2 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8.6.3 战略发展与变革历程
        8.6.4 战略变革动因、主导逻辑范式与方式分析
第9章 研究结论、研究启示与研究建议
    9.1 发展命题与研究结论
        9.1.1 关于战略变革动因
        9.1.2 关于战略变革主导逻辑范式
        9.1.3 关于战略变革方式
    9.2 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
        9.2.1 有关行业与市场方面的研究启示
        9.2.2 对企业的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笔者就读博士期间主要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10)上市公司“并购系”有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并购及上市公司“并购系”的概念
        1.2.1 股票市场的作用
        1.2.2 并购的概念
        1.2.3 并购的分类
        1.2.4 上市公司“并购系”
    1.3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
    1.5 基本结论与主要贡献
第2章 并购理论及文献回顾
    2.1 并购的动因及文献回顾
    2.2 并购的绩效及文献回顾
        2.2.1 并购创造价值的理论
        2.2.2 “零和的游戏”理论
        2.2.3 并购对价值影响不确定的理论
        2.2.4 并购收益的实证研究成果
    2.3 国内的研究文献回顾
        2.3.1 国外理论的适应性和本土化理论
        2.3.2 国内的实证研究
    2.4 小结
第3章 上市公司“并购系”的成因
    3.1 上市公司“并购系”的制度成因
        3.1.1 制度及其变迁
        3.1.2 政府法规的意外后果
        3.1.3 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缺陷
        3.1.4 中国并购法规的变迁与完善
        3.1.5 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诱因
    3.2 追求成长的内生因素
        3.2.1 成长与并购战略
        3.2.2 “并购系”的成长途径之一--增强控制力
        3.2.3 “并购系”的成长途径之二--产业创新
        3.2.4 “并购系”的成长途径之三--产业整合
    3.3 小结
第4章 上市公司“并购系”的市场表现和财务绩效
    4.1 样本选择与样本特征分析
    4.2 上市公司“并购系”的市场表现
        4.2.1 数据来源
        4.2.2 上市公司“并购系”并购事件的市场表现
        4.2.3 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
    4.3 上市公司“并购系”的财务绩效
        4.3.1 数据来源
        4.3.2 样本选择
        4.3.3 上市公司“并购系”的规模扩张和盈利增长
        4.3.4 上市公司“并购系”的盈利能力
        4.3.5 上市公司“并购系”中被收购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
    4.4 小结
第5章 上市公司“并购系”的典型案例分析
    5.1 清华系:高校背景“并购系”的案例分析
        5.1.1 “清华系”实际控制人及系内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
        5.1.2 “清华系”并购事件的背景资料
        5.1.3 “清华系”并购的市场表现及财务绩效
        5.1.4 “清华系”实际控制人的回报
        5.1.5 上市公司“清华系”的总体财务绩效
        5.1.6 “清华系”的产业整合方向
    5.2 华立系:民营背景“并购系”的案例分析
        5.2.1 “华立系”实际控制人及系内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
        5.2.2 “华立系”并购事件的背景资料
        5.2.3 “华立系”并购的市场表现及财务绩效
        5.2.4 “华立系”实际控制人的回报
        5.2.5 上市公司“华立系”的总体财务绩效
        5.2.6 “华立系”的产业整合方向
    5.3 三九系:国有背景“并购系”的案例分析
        5.3.1 “三九系”实际控制人及系内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
        5.3.2 “三九系”并购事件的背景资料
        5.3.3 “三九系”并购的市场表现及财务绩效
        5.3.4 “三九”实际控制人的回报
        5.3.5 上市公司“三九系”的总体财务绩效
        5.3.6 “三九系”的产业整合方向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基本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对“并购系”实际控制人的借鉴
    6.4 对中小投资者的启示
    6.5 对上市公司“并购系”的展望
    6.6 研究局限与拓展方向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荣泳霖如何打造资本神话?(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端新闻视频直播的叙事分析 ——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例[D]. 王亚.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 [2]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D]. 森文. 湖南大学, 2017(06)
  • [3]央视《对话》栏目的“对话”研究 ——以2011-2015年的节目为研究对象[D]. 惠荣. 湘潭大学, 2017(12)
  • [4]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改进研究[D]. 蒋政云. 湖南大学, 2015(01)
  • [5]广西平话融江片杨梅百姓话研究[D]. 徐艺. 广西大学, 2014(03)
  • [6]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D]. 刘永芳. 南京大学, 2013(03)
  • [7]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D]. 明铭.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8]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研究[D]. 胡琼.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9]中国企业战略变革:思维逻辑与方法路径[D]. 黄旭. 西南财经大学, 2005(04)
  • [10]上市公司“并购系”有关问题的研究[D]. 刘朝晖. 厦门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荣永麟是如何创造资本神话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