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受体与肿瘤凋亡治疗的研究进展

死亡受体与肿瘤凋亡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死亡受体与肿瘤凋亡疗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毕然[1](2021)在《上调死亡受体4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杀伤肾癌细胞》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肾透明细胞癌(RCC)发病率高,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对于晚期和转移的肾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可以高度选择性地诱导癌细胞凋亡,对正常组织的毒害性很小,因此可以作为安全的抗癌药物。但是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发现,癌细胞对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抗性。死亡受体是TRAIL诱导癌细胞凋亡的靶点,死亡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被认为和TRAIL的敏感性正相关。提高肾癌细胞的死亡受体表达水平可以恢复肾癌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目的:(1)证明上调死亡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可以恢复肾癌对TRAIL的敏感性;(2)寻找安全有效的TRAIL的增敏剂,为TRAIL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能;(3)深入探索穿心莲内酯和PFT-β与TRAIL联合应用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肾癌细胞程序性凋亡的机制;(4)探索肾癌细胞对TRAIL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并寻找治疗策略。方法:通过数据库中DR4和DR5的mRNA表达数据,分析死亡受体在肾癌细胞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MTS法检测肿瘤细胞活力;通过细胞增殖实验,Edu染色增殖实验和成克隆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平板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小分子RNA干扰和慢病毒包装感染方法制备目的基因沉默的细胞系;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1)死亡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在肾癌中高于正常组织,因此TRAIL可以作为潜在治疗剂靶向治疗肾癌。肾癌细胞中DR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但是DR4的蛋白表达水平,相较于DR5,增高不明显;(2)DR4蛋白表达水增高可以增强肾癌对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敏感性;(3)穿心莲内酯或PFT-β与TRAIL联合应用可以显着抑制肾癌的细胞活力,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诱导肾癌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衰老,诱导肾癌细胞Caspase依赖的程序性凋亡;(4)敲低突变体p53诱导肾癌细胞DR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恢复肾癌对TRAIL的敏感性。结论:可以通过上调DR4恢复肾癌对TRAIL的敏感性;穿心莲内酯和PFT-β是安全有效的潜在的TRAIL增敏剂,联合应用成为潜在的肾癌治疗药物;突变体p53诱导肾癌细胞DR4表达下降,是肾癌对TRAIL抵抗的机制之一。

徐奡澍[2](2021)在《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及其生物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尽管现有的抗肿瘤疗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于化疗药物和放射治疗的标准抗肿瘤疗法仍存在潜在的副作用。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极低频、低强度的磁场对正常的细胞无害,甚至可能是有益的,而这类磁场会对某些恶性肿瘤产生一定影响。极低频磁场(<300Hz)已被证实能够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周期分布、凋亡、自噬、分化、系统免疫等过程,且能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抑制血管生成和转移,并且具有副作用小、成本低、应用广泛、无创等优势。此外,在与化疗药物的联合治疗中,极低频磁场不仅能通过刺激肿瘤细胞表面产生小孔而促进药物的吸收,还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增强化疗药物的作用、降低化疗药物剂量。然而,尽管关于极低频磁场对肿瘤细胞生物效应的研究众多,但应用的磁场类型、磁场参数、测试的肿瘤细胞类型差异较大,因此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一致性、重复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探究极低频磁场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开展了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及其生物效应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制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为了探究极低频交变磁场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既要满足基本的细胞培养条件,又要在足以覆盖细胞培养器皿的空间内产生均匀的磁场照射环境。提出基于现有商业型细胞培养箱的磁场内置型细胞培养系统,将改进型亥姆霍兹线圈内置于细胞培养箱,采用基于H桥的串联谐振电路驱动线圈产生强度、频率可控的极低频交变磁场;为了将磁场照射方向纳入实验设计,提出将大尺寸三维亥姆霍兹线圈外置于细胞培养箱的磁场外置型细胞培养系统,选用亚克力作为细胞培养箱的制作材料以避免常规金属材质细胞培养箱对磁场分布的影响,结合线圈产生的均匀区大小定制了细胞培养箱内嵌于三维亥姆霍兹线圈中,以实现细胞培养的同时施加强度、频率、方向可控的极低频交变磁场。(2)针对磁场类型、强度、频率、处理时长以及检测样品等实验设置的差异引起的极低频磁场对肿瘤细胞效应重复性、一致性较差的问题,本文从磁场照射方向、磁场强度、频率、细胞种类四个方面分析了极低频交变磁场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磁场外置型细胞培养系统设计了细胞存活率检测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垂直于细胞培养平面照射的磁场比平行照射的磁场抑制细胞增殖的效果更显着;采用磁场内置型细胞培养系统验证了极低频交变磁场强度、频率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存活率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频率磁场对不同种类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极低频交变磁场对普通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有限。(3)针对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生物效应机制尚不明确的现状,采用TMT标记蛋白质组学法与质谱法对未照射/照射磁场(200Hz,1m T)环境中生长24小时的乳腺癌细胞MCF-7进行了图谱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出了差异表达蛋白,利用基因本体数据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注释、定位、通路富集以探索其涉及的机制,结合免疫印迹法与流式细胞术进行初步的实验验证,为后续基于蛋白质组的极低频交变磁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机制研究提供指引。(4)为了探究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从机理上解释极低频交变磁场如何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设计免疫印迹法、流式细胞术、荧光检测法等实验,研究了极低频交变磁场引起的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的机制。结果表明细胞周期阻滞与凋亡现象随着照射时长的增加而增强,G2-M期细胞数量的增多与极低频交变磁场引起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下调有关,而细胞凋亡的发生与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的活性氧生成、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GSK-3β激活相关,通过加入GSK-3β抑制剂进行重复性实验证实了GSK-3β在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细胞凋亡中的关键作用,为极低频磁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现象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针对极低频交变磁场生物效应研究中的装置研发及机理研究问题,研制了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极低频交变磁场照射方向、磁场强度、频率对不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设计细胞存活率检测对照实验,得出垂直照射的磁场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且细胞响应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强、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对频率的响应差异较大、磁场的照射对普通上皮细胞增殖无显着影响的结论。(2)针对极低频磁场引起的生物效应机制尚不明确的研究现状,对极低频交变磁场照射后的乳腺癌细胞进行了TMT标记蛋白组学分析。采用质谱法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比经极低频交变磁场照射24小时的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系与未经处理的MCF-7细胞系的谱图,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定位、注释与富集分析,揭示了极低频交变磁场对乳腺癌细胞生物效应的潜在机制,为深入研究极低频磁场引起的肿瘤细胞生物效应提供思路。(3)研究了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和调控细胞周期分布的机制,设计免疫印迹法、流式细胞术、荧光检测法、活性氧检测等实验,探究极低频交变磁场引起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的机制。提出乳腺癌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主要与极低频交变磁场引起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降低相关,而细胞凋亡与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的活性氧生成、GSK-3β激活有关,为特定频率极低频磁场抑制细胞增殖的现象提供理论基础。

向磊[3](2021)在《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与转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背景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各类肿瘤的前列,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结肠癌临床治疗常采用的方式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免疫疗法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主要适用于早期局限转移的肿瘤患者,如Ⅰ期结肠癌,Ⅱ、Ⅲ期结肠癌则采用手术与化疗结合治疗,而进展性晚期结肠癌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可见在各阶段结肠癌的治疗中,化学药物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结肠癌的主体治疗方式。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是临床治疗结肠癌常用化疗药,其中5-FU作为结肠癌的基础药物,在过去40多年中一直是重要的化疗主体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尿嘧啶类抗代谢药物,属于不典型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除了主要作用于S期细胞外,对处于细胞周期其它时相的细胞亦有作用。该药的疗效显着,抗癌谱较广。然而,5-FU会对患者产生的较强毒副作用以及难以逆转的耐药性。鉴于5-FU等结肠癌化疗药物都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很有必要研发疗效好、毒副作用低的抗癌新药或能够对传统化疗药物起到减毒增效作用的药物。因此,在我国传统中草药中分离筛选无毒或低毒的天然抗肿瘤有效成分具有重要意义。姜黄素(curcumin,CUR)是中药姜黄(Curcuma longa L.)根茎中提取出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现代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抗感染、抗炎症、抗氧化、抗肿瘤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已有的研究发现,CUR对体外培养的包括结肠癌在内的多种常见肿瘤细胞都有着显着的抑制作用,然而,关于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诱导凋亡作用和迁移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揭示,有待于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二、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全面研究CUR对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的抑制效应和凋亡诱导效应及其分子机理。了解CUR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CUR对HCT-116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比较CUR与常用化疗药5-FU在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转移和诱导该细胞凋亡的作用效果;揭示CUR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转移和诱导该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为CUR应用于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三、实验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株、人结肠癌SW620细胞株至对数生长期,使用不同剂量的CUR和5-FU体外作用细胞后,再分别通过下列实验方法检测CUR和5-FU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和结肠癌SW620细胞生长、凋亡与转移调控的相关实验指标。1.运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实验检测CUR和5-FU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探索CUR对这两种结肠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以此结果为依据,拟定后续实验分组所用浓度;2.运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CUR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作用不同时间的增殖抑制效应,并统计计算CUR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3.运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CUR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并统计实验结果,计算CUR对HCT-116细胞的生长活力抑制率;4.运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CUR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周期的影响;5.运用AO/EB双染法观察CUR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并统计观察结果,计算结肠癌细胞的凋亡率;6.运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CUR对结肠癌HCT-116细胞、SW620细胞凋亡的诱导效应,并计算结肠癌细胞的凋亡率;7.运用RT-qPCR实验检测CUR对结肠癌HCT-116细胞Fas、FADD、caspase-8、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并计算其相对表达水平;8.运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UR对结肠癌HCT-116细胞NF-κB、Fas、FADD、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计算其相对表达水平;9.运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CUR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并计算CUR对结肠癌细胞的迁移的抑制率;10.运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CUR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计算CUR对结肠癌细胞侵袭的抑制率;11.构建人工转移模型,检测CUR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在小鼠肺中转移的抑制效应,并计算其转移抑制率;12.运用明胶酶谱实验检测CUR对结肠癌HCT-116细胞MMP-9表达的影响,并计算其相对表达水平;13.运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UR对结肠癌HCT-116细胞E-cadherin、Claudin-3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计算其相对表达水平。四、结果1.CCK-8实验所得IC50检测结果表明,CUR体外作用结肠癌HCT-116细胞24 h的IC50为22μM,CUR体外作用结肠癌SW620细胞24 h的IC50为49μM。2.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Control)相比,不同浓度CUR和5-FU体外作用于结肠癌HCT-116细胞、SW620细胞24 h、36 h和48 h后,其生长和增殖能力被CUR显着抑制(*P<0.05),且姜黄素对细胞生长与增殖抑制率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呈现剂量与时间依赖效应。此外,CUR高剂量组的增殖抑制率与5-FU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3.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UR和5-FU体外作用HCT-116细胞24 h后,与Control组相比,能显着抑制该细胞的生长分裂活性(*P<0.05),且其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此外,CUR高剂量组的克隆形成抑制率与5-FU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4.基于PI单染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CUR能使HCT-116细胞显着地阻滞在细胞周期的S期(P>0.05)。5.凋亡形态学显微观察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UR体外作用于HCT-116细胞24 h后,与Control组相比,呈现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形态的细胞比例增多,凋亡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其凋亡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同时,高剂量CUR组细胞的凋亡率与5-FU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6.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CUR体外作用于HCT-116和SW620细胞24 h和48 h后,与Control组对比,各实验组中发生凋亡细胞的比例显着增加,凋亡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此外,高剂量CUR组细胞的凋亡率与5-FU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7.细胞划痕实验的结果显示,CUR体外作用于HCT-116细胞后,与Control组相比,各剂量CUR组能显着抑制划痕愈合,其愈合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其愈合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此外,CUR高剂量组的愈合率与5-FU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8.Transwell实验的结果显示,CUR体外作用于HCT-116细胞后,与Control组相比,各剂量组CUR均能显着抑制肿瘤细胞穿越小室,其穿越抑制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穿越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高剂量CUR组的抑制率与5-FU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9.人工转移模型实验的结果提示,CUR作用于HCT-116细胞后,与Control组相比,能显着抑制HCT-116细胞转移至小鼠肺中(*P<0.05)。10.明胶酶谱实验检测结果表明,CUR体外作用于HCT-116细胞后,与Control组相比,各实验组中HCT-116细胞MMP-9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并且呈现出剂量依赖效应。11.RT-qPCR实验结果表明,CUR体外作用于HCT-116细胞24 h后,与Control组相比,显着增强了该细胞Fas、FADD、caspase-8、caspase-3等基因的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12.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剂量CUR体外作用于HCT-116细胞24 h后,与Control组相比,显着升高了Fas、FADD、caspase-8、caspase-3、E-cadherin等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抑制了NF-κB、Claudin-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五、结论1.姜黄素能显着抑制体外培养的结肠癌HCT-116和SW620细胞生长与增殖能力,呈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的特点,且姜黄素对于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能够达到5-FU作用的水平;2.姜黄素可将结肠癌HCT-116细胞阻滞在细胞增殖周期的S期,从而抑制该细胞的分裂增殖。3.姜黄素显着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剂量依赖效应,且其诱导凋亡能力可达到5-FU作用的水平;4.姜黄素显着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在体内和体外的转移能力,并呈现剂量依赖效应,且CUR的转移抑制能力可达到5-FU的作用水平;5.姜黄素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调控机制可能与激活Fas死亡受体通路信号有关;姜黄素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转移的潜在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EMT的发生有关;其共同的上游靶点可能受NF-κB的调控。

尤佳[4](2021)在《基于Fas-Fasl细胞凋亡通路研究健脾清化汤对Hp相关性胃炎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Fas/Fasl细胞凋亡通路,研究健脾清化汤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可能通路,通过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相关指标Fas、Fasl、Caspase-3及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及胃细胞凋亡情况,阐明Hp相关性胃炎发病的可能机制,研究为健脾清化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研发治疗耐药Hp胃炎的现代中药提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过程: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健脾清化汤低剂量组、健脾清化汤中剂量组、健脾清化汤低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余各组大鼠均自有饮用吲哚美辛·NaHCO3混合液,对大鼠进行灌胃预处理,后继续禁食不禁水6小时,之后每只动物口服接种Hp菌液(109CFU/ml)0.5ml,共7次,后进行13C呼气试验检测方法检测DOB值变化,建立Hp相关性胃炎模型,造模成功后予不同浓度健脾清化汤灌胃治疗1月,治疗结束后取材。2.检测指标:光镜下HE染色观察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胃粘膜上皮细胞Fas及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RT-PCR检测,检测Fas、caspase-8及caspase-3基因转录水平。结果:1.各浓度梯度中药组大鼠一般情况得到改善。2.造模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及各中药组大鼠DOB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DOB水平,DOB>4.0,提示造模成功。经治疗前后对比,模型组DOB值与各中药组DOB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模型组大鼠损伤程度较正常对照组尤为明显,模型组完整胃粘膜上皮细胞数量较正常组减少;中、高剂量中药组大鼠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改善,中、高剂量中药组完整细胞数量高于模型组。4.免疫组化:Fas免疫组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胃黏膜Fas少量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细胞质;模型组Fas蛋白表达较强烈,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及细胞核,表现为深棕色,表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单位面积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为各组最高;各浓度梯度中药组AOD值较模型组降低。Caspase-3免疫组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胃黏膜Caspase-3少量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细胞质;模型组Caspase-3表达较强烈,表现为深棕色,散在分布于细胞质及细胞核,表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OD值为各组最高;各浓度梯度中药组AOD值较模型组降低。5.RT-PCR结果:Fas 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大鼠胃粘膜Fas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各浓度梯度中药组大鼠胃黏膜Fas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均较模型组降低,其中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更为明显。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大鼠胃粘膜Caspase-8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各浓度梯度中药组大鼠胃黏膜Caspase-8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均较模型组降低,其中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更为明显。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大鼠胃粘膜Caspase-3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各浓度梯度中药组大鼠胃黏膜Caspase-3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较模型组下降,其中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更为明显。结论:健脾清化汤可以改善SD大鼠一般情况,同时可一定程度治疗Hp感染。健脾清化汤可能通过减少Fas/Fasl通路中的Fas、Caspase-8、Caspase-3基因表达量,减少细胞过度凋亡,使之恢复正常,从而改善Hp相关性胃炎。

陆漫漫[5](2021)在《内质网应激参与MDM2抑制剂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和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鼠双微基因2(mouse double minute 2,MDM2)是p53最重要的负性调控因子,它通过与p53形成一个自动调节反馈环调控p53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进而调节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显示MDM2抑制剂Nutlin-3a在多种肿瘤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应。同时,近期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可诱导细胞凋亡并参与调控癌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本课题将从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的角度切入,深入探索MDM2抑制剂Nutlin-3a的抗肿瘤及调节结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可能机制。目的1.明确MDM2抑制剂Nutlin-3a对结肠癌细胞存活、增殖及凋亡的影响。2.探讨内质网应激在Nutlin-3a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3.明确Nutlin-3a对结肠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1.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RKO、HCT116和LOVO,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2.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癌细胞凋亡率;3.利用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结肠癌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4.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以及死亡受体相关蛋白的表达;5.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外源性凋亡途径相关基因m RNA水平的变化;6.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4 AM检测不同时间不同浓度Nutlin-3a对结肠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7.利用结肠癌细胞构建裸鼠皮下瘤模型,随机分配后应用不同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荷瘤小鼠皮下瘤生长速度、重量;8.利用TUNEL法检测结肠癌组织石蜡切片中凋亡情况。结果1.Nutlin-3a可显着减少结肠癌细胞存活、增殖能力,诱导肠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的剪切体的激活。敲低Caspase-8可显着减轻Nutlin-3a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作用。2.Nutlin-3a可显着上调死亡受体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其中,在三种结肠癌细胞中,死亡受体5(DR5)蛋白的上调最显着。干扰DR5可有效抵消Nutlin-3a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减少Nutlin-3a激活的Caspase-3和Caspase-8剪切体的形成。3.Nutlin-3a可显着降低P53突变型结肠癌细胞存活率、诱导其发生凋亡,同时上调其DR5基因及蛋白表达。干扰DR5可效抵消Nutlin-3a对P53突变型结肠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显着减少Nutlin-3a激活的Caspase-3和Caspase-8剪切体的形成。4.Nutlin-3a可显着上调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BIP、P-EIF-2α、ATF4、CHOP、XBP1α的表达。干扰CHOP可减轻Nutlin-3a引起的结肠癌细胞凋亡、减少Nutlin-3a诱导的DR5、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8的表达。Nutlin-3a可以呈时间依赖以及浓度依赖性增加结肠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利用钙离子螯合剂BAPTA作用结肠癌细胞可有效降低Nutlin-3a引起的钙离子浓度并减轻Nutlin-3a诱导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5.体内外实验证明,Nutlin-3a联合应用内质网应激激活剂Tunicamycin/Thapsigargin可显着减小肿瘤体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Nutlin-3a联合化疗药物5FU/TRAIL可显着增加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果,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Nutlin-3a可以诱导结肠癌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发生,从而通过内质网应激相关CHOP调控DR5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并增强结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王子璇[6](2020)在《TRAIL修饰溶瘤腺病毒靶向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AML的临床治疗仍旧是以放化疗、骨髓移植为主。尽管治疗手段在逐渐进步,但AML患者的整体存活率仍旧很低。对于一线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反应是导致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继续寻求新的治疗方式是当前AML治疗的首要任务。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成为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由于靶向性较弱和感染效率不足,利用溶瘤病毒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目前仍然受到限制。溶瘤腺病毒是恶性肿瘤溶瘤病毒疗法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病毒类型之一。然而,受给药方式(目前主要通过瘤内给药)的限制,溶瘤腺病毒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研究较少。在课题组的前期研究中,我们利用亮氨酸拉链异二聚体系统,通过对腺病毒衣壳蛋白进行结构改造修饰,成功构建了一种靶向型溶瘤腺病毒载体(rAd5pz-zTRAIL-RFP-SΔ24E1a,A4)。该载体可以通过静脉给药对乳腺癌小鼠模型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论文希望通过对载体进行优化,进一步考察其应用于AML治疗的潜力。溶瘤腺病毒A4可以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且能够利用亮氨酸拉链(zipper)连接于病毒表面,从而靶向肿瘤细胞并增强肿瘤杀伤能力。因此,论文首先检测了AML细胞系和原代细胞表面腺病毒受体和TRAIL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永生型AML细胞系THP-1和MV4-11均表达较高水平的死亡受体DR4、DR5,但假死亡受体(DcR1和DcR2)表达水平较低,并且两株细胞均表达较低水平的腺病毒受体(CAR,整合素αvβ3和整合素αvβ5)。而在所检测的19例AML患者来源的原代细胞中,有50%以上的样本表达中等水平的DR4、DR5。这一结果对经过我们改造的重组溶瘤腺病毒载体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前期研究发现,尽管A4病毒的衣壳表面通过zipper修饰有TRAIL,但病毒衣壳修饰的TRAIL量小于理论值。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A4的肿瘤靶向能力,我们首先构建了C端融合亮氨酸拉链zipper E·E34单链的截短型TRAIL的融合蛋白z-sTRAIL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z-sTRAIL,并在大肠杆菌内成功表达并纯化出z-sTRAIL蛋白。在验证了z-sTRAIL的基本生物学活性后,将z-sTRAIL蛋白与腺病毒衣壳pIX修饰有zipper R·R34单链的病毒进行体外共孵育,经过CsCl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对其进行纯化。通过对其进行dot blot和ELISA检测后证实,经过体外优化可以得到比A4病毒衣壳TRAIL修饰量多出一倍的重组溶瘤腺病毒载体,优化后的载体命名为zA4。通过对THP-1和MV4-11细胞进行感染分析,我们发现zA4对AML细胞的感染能力明显优于A4和衣壳未经修饰的A3病毒。并且通过THP-1与病毒的结合与内在化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病毒载体表面修饰的TRAIL蛋白越多,越有利于增强病毒载体对THP-1细胞的结合能力。随后通过体外的抑瘤效果评价我们可以发现,以不同MOI病毒(A3、A4和zA4)分别感染THP-1和MV4-11细胞,三种溶瘤腺病毒均可以诱导剂量依赖的AML细胞毒性。并且对人正常淋巴T细胞H9无明显杀伤。并且以相同方法对19例AML患者的原代细胞样本进行相同的细胞毒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溶瘤腺病毒均可以对原代AML细胞造成明显杀伤,并且杀伤能力随着病毒衣壳TRAIL蛋白修饰量的增加而增强。之后,使用THP-1细胞在Balb/c裸鼠中进行了体内抑瘤效果评价。我们成功建立了皮下荷瘤模型和静脉荷瘤模型两种AML模型。在两种模型中,三种病毒均有较明显的肿瘤靶向效果和抑制肿瘤效果,并且zA4显示出最佳的肿瘤靶向能力和效果最明显肿瘤细胞杀伤能力。由于发现溶瘤病毒在部分TRAIL受体表达较低的原代AML细胞中活性并不理想,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重组溶瘤腺病毒zA4在TRAIL死亡受体相对低表达的肿瘤细胞系中的杀伤能力,我们针对TRAIL活性进行了化药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h2能够提升肿瘤细胞的死亡受体表达,从而增强TRAIL引起的细胞凋亡活性。并且发现在同时应用低剂量的Rh2与低剂量的sTRAIL联合后,可以降低sTRAIL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协同作用。之后我们分别使用永生化AML细胞系THP-1与原代AML细胞分别进行了Rh2联合zA4的体外抑瘤效果评价,发现Rh2在这两类AML细胞中均能够显着增强zA4的肿瘤杀伤能力。最后,我们利用静脉荷瘤模型对这种联合疗法进行了体内评价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肝浸润现象,并且有效地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期。综上所述,在本论文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对前期获得的靶向型溶瘤腺病毒进行优化,获得了具有更多TRAIL蛋白修饰的溶瘤腺病毒载体zA4。然后利用AML细胞系和原代AML细胞在体外细胞水平验证了zA4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并在裸鼠荷瘤模型中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性评价,证实优化后的zA4具有更强的肿瘤靶向能力及更强的抑瘤效果。此外,Rh2与zA4的联合应用增强了zA4对原代AML细胞和移植型AML裸鼠模型的靶向治疗效果。本研究提供了将溶瘤腺病毒载体应用于治疗包括AML在内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可行性。

姚宏伟[7](2020)在《白藜芦醇对肾细胞癌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肾细胞癌作为肾癌最常见的亚型,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早期局限性肾细胞癌以手术切除为主。30%的患者被确诊为肾细胞癌时已经发生转移,并且一部分患者术后仍会发生转移,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预后极差。目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肾细胞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发展新的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自然化合物是新的药物发展的宝贵资源,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作为一种天然类化合物,分布于多种植物中。已有的研究显示Res能够通过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诱导凋亡,抑制侵袭、转移等多种机制,对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体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在体内同样具有抗肿瘤活性。目前Res在肾细胞癌中的相关研究较少,并且由于Res复杂的药理活性,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观察Res对肾细胞癌的作用,并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为发展新的药物治疗肾细胞癌提供理论基础。第一部分白藜芦醇对人肾细胞癌786-O细胞的作用背景:研究显示Res对多种类型的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但在肾细胞癌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少,需进一步阐释。目的:探讨Res对人肾细胞癌的作用。方法:给予Res处理人肾细胞癌786-O细胞,使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分析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的表达;建立786-O细胞裸鼠移植肿瘤模型,观察Res体内对肾细胞癌生长的作用。结果:Res呈浓度及时间关系减少786-O细胞的活性。给予48 h的处理,20μM及40μM浓度的Res诱导细胞凋亡,10μM的Res对凋亡无明显影响,但引起S期周期阻滞。Res抑制786-O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并且下调MMP2及MMP9蛋白的表达。Res在裸鼠体内抑制移植肿瘤的生长,减少肿瘤的体积及重量。结论:Res在体外及体内对人肾细胞癌均具有抗肿瘤作用。第二部分白藜芦醇通过ROS诱导人肾细胞癌786-O细胞凋亡背景: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过程,涉及一系列信号因子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积累的证据证实Res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但由于其复杂的药理活性,诱导凋亡的具体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的阐释。目的:体外探讨Res诱导786-O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凋亡、caspase3活性及ROS(活性氧)水平;免疫荧光检测ROS及细胞色素C;Western blot分析GAPDH、COXⅣ、细胞色素C、PARP、ERK、p-ERK、JNK、p-JNK、p38及p-p38蛋白的表达。结果:Res下调786-O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促进细胞色素C的胞浆释放,上调caspase3活性,引起PARP蛋白的裂解。Z-VAD-FMK,一个pan-caspase抑制剂,显着抑制Res诱导的凋亡。进一步的实验显示Res促进786-O细胞ROS的产生,抗氧化剂NAC(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改善线粒体膜电位,下调caspase3活性,减少PARP蛋白的裂解,抑制Res诱导的凋亡。最后我们发现Res通过ROS抑制ER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活JNK(c-jun氨基末端激酶)及p38(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SP600125(JNK抑制剂)对凋亡无明显影响,SB203580(p38抑制剂)减少Res诱导的786-O细胞凋亡。结论:1、Res引起线粒体损伤,激活caspase3导致786-O细胞凋亡。2、Res上调786-O细胞的ROS水平,升高的ROS促进凋亡。3、Res通过ROS激活p38,激活的p38促进Res诱导的786-O细胞凋亡。第三部分自噬抑制白藜芦醇诱导的人肾细胞癌786-O细胞凋亡背景:自噬作为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机制,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当细胞受到各种压力,能够激活自噬,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在压力环境下的存活;但在一些情况下,极度的自噬能导致损伤的进一步加重,促进细胞的死亡。研究报道Res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自噬,发挥促存活或促死亡的作用,但在肾细胞癌中的作用并不清楚。目的:体外探讨自噬对Res诱导786-O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技术及免疫荧光检测Cyto-ID荧光分析细胞自噬体形成;western blot检测GAPDH、LC3BII、P62、S6、p-S6、AMPK、p-AMPK、JNK、p-JNK、BCL2、p-BCL2、Becline1以及PARP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si RNA干扰技术敲低Beclin1蛋白的表达,探讨自噬对Res诱导786-O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Res上调786-O细胞自噬水平;Res诱导的自噬需要ROS,抗氧化剂NAC减少Res上调的自噬;Res对p-AMPK及p-S6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JNK阻滞剂SP600125下调自噬,相反p38阻滞剂SB203580进一步促进Res诱导的自噬;自噬阻滞剂CQ(氯喹)进一步促进Res诱导的凋亡,上调PARP蛋白的裂解,并且Beclin1si RNA上调Res引起的PARP蛋白的裂解。结论:1、Res在786-O细胞中激活自噬。2、Res通过ROS-JNK路径激活自噬。3、自噬抑制Res诱导的786-O细胞凋亡。第四部分白藜芦醇通过ROS诱导人肾细胞癌786-O细胞衰老背景:细胞衰老是指细胞从生长状态进入不可逆转的生长停滞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如化疗药物、电离辐射以及氧化损伤等因素可以诱导肿瘤细胞进入衰老。研究证实Res在体外能够诱导肿瘤细胞进入衰老,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但是否能够引起肾细胞癌细胞的衰老迄今未见相关报道。目的:体外探讨Res对肾细胞癌786-O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及ROS水平;免疫荧光分析p-H2AX;EDU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western blot检测GAPDH、p-H2AX、p-ATM、p-ATR、p-CHK2、p-CHK1、p38、p-p38及p21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IL-6、IL-8 mRNA的表达,ELISA分析IL-6、IL-8蛋白的分泌水平。结果:给予10μM的Res持续处理786-O细胞4 d,Res增加p-H2AX阳性的细胞,上调p-H2AX、p-ATM、p-ATR、p-CHK2、p-CHK1及p21蛋白的表达,引起持续的S期周期阻滞,减少EDU阳性的细胞,增加SA-β-Gal染色阳性的细胞,诱导786-O细胞衰老,未引起明显细胞凋亡。Res诱导786-O细胞衰老需要上调的ROS,NAC降低Res上调的p-H2AX、p-ATM、p-ATR、p-CHK2、p-CHK1及p21蛋白的表达,恢复细胞增殖,下调SA-β-Gal染色阳性的细胞。进一步来说,衰老的细胞上调IL-6、IL-8 mRNA以及蛋白分泌水平(衰老相关的分泌表型,SASP),上调的IL-6、IL-8mRNA及蛋白分泌需要ROS激活的p38活性,SB203580(p38阻滞剂)抑制IL-6、IL-8 mRNA及蛋白分泌水平。结论:1、Res在体外能够诱导786-O细胞衰老。2、Res上调的ROS促进786-O细胞衰老。3、Res通过ROS-p38路径促进SASP。

李振鹏[8](2020)在《低强度激光激活死亡受体通路使结肠癌RKO细胞凋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低强度激光条件下对结肠癌RKO细胞死亡受体通路凋亡因子的表达是否上调,探讨低强度激光疗法对于结肠癌RKO细胞死亡受体凋亡途径的关系;初步探究低强度激光疗法对结肠癌RKO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涉及的机制,为低强度激光在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结肠癌RKO细胞的培养及选择适合实验的细胞浓度:相同条件下,按照倍比稀释法培养结肠癌RKO细胞,在同一时间点,以MTS方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的细胞量组别作为适合实验的细胞浓度;不同剂量低强度激光对结肠癌RKO细胞照射模型的构建:将适合实验的细胞浓度分为五个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0J/cm2)、实验组(1J/cm2、5J/cm2、10J/cm2、15J/cm2),将分组结肠癌RKO细胞分别给予相应低强度激光照射,定期观察并拍照记录,在同一时间节点,以MTS方法处理细胞,检测分组的细胞活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初步明确低强度激光在结肠癌RKO细胞的作用;结肠癌RKO细胞死亡受体凋亡途径凋亡基因检测:将构建的实验模型细胞培养后,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测定凋亡基因TNFR1、TRADD、Caspase-8在RNA水平的表达,采用RT-q PCR法测定凋亡基因TNF-α、Caspase-3在RNA水平的表达。结果:通过MTS实验,等比数量人结肠癌RKO细胞的最适实验浓度为12500细胞/孔,(P<0.01);在不同实验低强度激光能量密度的分组中,对照组(Con组:0J/cm2)与实验组(1J/cm2、5J/cm2、10J/cm2、15J/cm2)经过MTS实验检测可知,结肠癌RKO细胞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所测的OD值也随之下降,在15J/cm2时,结肠癌RKO细胞的存活较对照组显着性下降(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通过RT-PCR试验,检测细胞凋亡途径中的TNFR1、TRADD、Caspase-8三个基因,结果提示,随着低强度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三个基因均出现上调趋势,在15J/cm2时,TNFR1、TRADD、Caspase-8三个基因相比较与对照组均具有显着性上调(P<0.01);通过RT-q PCR试验,检测细胞凋亡途径中的TNF-α、Caspase-3两个基因,随着低强度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两个基因均出现上调趋势,在15J/cm2时,TNF-α、Caspase-3两个基因相比较与对照组均具有显着性上调(P<0.01);5个基因的上调趋势与MTS实验OD值的下调存在相关性。结论:低强度激光条件下对结肠癌RKO细胞具有促进凋亡的趋势,可能与低强度激光照射后死亡受体凋亡途径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有关,提示低强度激光疗法能够激活死亡受体凋亡途径促使结肠癌RKO细胞的凋亡。

杨惠云[9](2020)在《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表达促进食管鳞癌进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世界上70%的食管癌病例发生在中国,其中,有90%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目前,食管癌的难治性在于发现晚和复发转移。因此,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策略成为现如今食管癌研究的重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成员,由TNFSF10基因编码。TRAIL属于Ⅱ型跨膜蛋白,其胞外区可以被蛋白酶切割,形成三聚体,以可溶性细胞因子的形式存在。TRAIL有五个受体,其中四个膜结合受体,分别为TRAIL-R1、TRAIL-R2、TRAIL-R3、TRAILR4,和一个可溶性受体护骨素(OPG)。这些受体在功能上可以分为两类:TRAILR1和TRAIL-R2这两个受体的胞质区含有死亡域(DD),并且能够传导凋亡信号,因此被称为死亡受体。其余三个受体起到“诱饵”的作用,TRAIL-R3和TRAILR4与TRAIL-R1和TRAIL-R2的胞外区具有高度同源性,但是由于缺乏功能性胞内域,不能传递凋亡信号。OPG在生理温度下与TRAIL亲和力较低。TRAIL可以特异性诱导恶性肿瘤细胞的凋亡,但是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因此其在发现之初,就被用于肿瘤治疗。但是由于TRAIL治疗引起的急性毒性,让TRAIL在临床上的使用被重新审视。并且TRAIL可以在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肿瘤中激活NF-k B、PI3K、JNK、p38等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还可以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分泌CCL2、CXCL8、CXCL1等炎症因子来改变肿瘤微环境。然而,对于TRAIL在食管癌进展的影响,相关研究数量较少。本文主要研究了TCGA数据库中,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TRAIL的表达,分析了其表达与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并在食管鳞癌患者临床标本中进行了验证。并探究了TRAIL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系生物学功能和趋化因子分泌的影响。为食管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采用RNAiso Plus进行组织和细胞总RNA的提取,并用Nano Drop进行RNA浓度和纯度的检测。2.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石蜡切片中TRAIL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用中性树胶封片,自然晾干后,在显微镜下拍照和评分。3.采用si RNA对肿瘤细胞进行TRAIL基因沉默。4.体外采用人重组TRAIL处理食管鳞癌肿瘤细胞系KYSE70和KYSE150。5.采用超低吸附板和成球培养基检测肿瘤细胞的成球能力。6.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KYSE70和KYSE150的增殖能力。7.采用transwell板检测肿瘤细胞KYSE70和KYSE150的迁移能力和免疫细胞趋化。8.在体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细胞KYSE70和KYSE150中E-cadherin在蛋白水平的表达。9.ELISA检测肿瘤细胞KYSE70和KYSE150培养上清中CXCL10分泌水平。1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m RNA水平的表达。1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KYSE70和KYSE150表面干性基因的表达以及体外转染细胞转染效率。结果1.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RAIL高表达,并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和疾病分期呈正相关。2.在食管鳞癌肿瘤细胞系KYSE70和KYSE150中,TRAIL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成球和迁移能力,上调干性基因的表达,影响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3.TRAIL抑制食管鳞癌肿瘤细胞系KYSE70和KYSE150中CXCL10的分泌。4.在食管鳞癌肿瘤细胞系KYSE70和KYSE150中,TRAIL通过抑制CXCL10的分泌,减少了对CD8+T细胞的趋化。结论TRAIL在食管鳞癌肿瘤组织中高表达,TRAIL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和疾病分期呈正相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TRAIL可以促进食管鳞癌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成球能力和迁移能力。在肿瘤细胞中抑制TRAIL的表达,上调肿瘤细胞CXCL10的分泌,增加对CD8+T细胞的趋化。过表达TRAIL可以下调肿瘤细胞CXCL10的分泌,减少对CD8+T细胞的趋化。

罗艺[10](2020)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隐丹参酮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目前虽然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复发率仍然很高,总体生存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肝癌的药物,降低肝癌的死亡率,改善预后。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PT)是从中药丹参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脂溶性二萜类化合物,已被证明对多种癌症具有治疗作用。然而,隐丹参酮对肝癌细胞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将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相结合探讨隐丹参酮对肝癌细胞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本研究中,首先我们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通过对药物-药物靶点网络、蛋白与蛋白互作网络、靶点-功能网络以及通路富集的分析,预测隐丹参酮对肝癌细胞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相关分子机制。其次,在体外,采用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隐丹参酮对肝癌Huh7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和细胞毒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实验观察隐丹参酮对肝癌Huh7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隐丹参酮对肝癌Huh7细胞自噬的影响。通过使用自噬抑制剂氯喹和3-MA,采用流式细胞术实验、Western blot实验和MTT实验探讨隐丹参酮诱导的自噬和凋亡之间的关系。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上的蛋白表达水平。最后,在体内通过构建裸鼠异位皮下移植瘤模型,探讨隐丹参酮对肝癌Huh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上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TUNEL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首先,通过利用PubChem、STITCH、HIT、TCMSP和PharmMapper数据库,我们总共获取隐丹参酮靶点296个。通过利用GeneCards、OMIM、Liverromme和OncoDB.HCC数据库,我们总共获取肝癌相关靶点10363个。通过对隐丹参酮-隐丹参酮靶点网络的分析,我们发现隐丹参酮可以通过多个靶点作治疗疾病,如AKT1、PIK3R1、CASP3、GSK3B、HSP90AA1、ESR1、TNF、IL12B。通过对蛋白与蛋白互作靶点网络的分析,我们发现 AKT1、ALB、MAPK1、TNF、EGFR、SRC、STAT3、HRAS、ESR1、HSP90AA1 这些靶点可能在隐丹参酮治疗肝癌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对隐丹参酮靶点-功能网络的分析,我们发现隐丹参酮可能通过血管生成、自噬、免疫、炎症、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过程、细胞迁移和侵袭和代谢过程这9个生物学功能模块发挥治疗肝癌的作用。通过对通路富集的分析,我们发现隐丹参酮可能通过FoxO信号通路、Prolactin信号通路、Thyroid hormon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 cell receptor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肝癌的作用。其次,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对肝癌Huh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我们发现隐丹参酮能够诱导肝癌Huh7细胞凋亡和自噬。运用自噬抑制剂氯喹和3-MA,我们发现抑制隐丹参酮诱导的自噬能够促进隐丹参酮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说明隐丹参酮诱导的自噬对肝癌Huh7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通过使用PI3K激活剂IGF-I,我们发现隐丹参酮能够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最后,体内实验结果表明,隐丹参酮能够抑制肝癌细胞Huh7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结论:隐丹参酮能够诱导肝癌Huh7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实现的,这为今后隐丹参酮的进一步科学研究和运用于临床上治疗肝癌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死亡受体与肿瘤凋亡疗法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死亡受体与肿瘤凋亡疗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上调死亡受体4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杀伤肾癌细胞(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肾癌背景知识
        1.1.1 肾癌概况
        1.1.2 肾癌治疗方法简介
    1.2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背景知识
        1.2.1 TRAIL及其受体
        1.2.2 TRAIL的凋亡信号通路
        1.2.3 TRAIL耐药性的机制
        1.2.4 恢复TRAIL敏感性的策略
    1.3 穿心莲内酯的背景知识
    1.4 PFTβ 的背景知识
    1.5 结语与前景展望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耗材
    2.3 实验试剂
    2.4 死亡受体基因的mRNA表达差异分析
    2.5 细胞体外实验
        2.5.1 细胞培养
        2.5.2 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2.5.3 Edu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2.5.4 MTS法测定药物IC50(半数抑制浓度)值
        2.5.5 MTS法检测细胞活力
        2.5.6 细胞划痕实验
        2.5.7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2.5.8 细胞衰老染色实验
        2.5.9 BCA法标定蛋白样品浓度
        2.5.10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2.5.11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2.5.1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2.5.1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2.5.14 细胞转染
        2.5.15 利用sh-RNA构建稳定的基因敲低细胞系
    2.6 统计学检测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肾癌和邻近正常肾组织中的DR4和DR5的mRNA表达差异分析
    3.2 通过MTS方法检测TRAIL对肾癌细胞系的细胞活力的影响
    3.3 穿心莲内酯对肾癌786-0细胞DR4和DR5表达水平的影响
    3.4 通过MTS方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肾癌786-0细胞的细胞活力的影响并测定其IC50值
    3.5 MTS方法检测联合应用穿心莲内酯和TRAIL对肾癌细胞活力的影响
    3.6 联合应用穿心莲内酯和TRAIL对肾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6.1 应用细胞计数实验检测肾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3.6.2 应用Edu检测试剂盒检测肾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3.6.3 联合应用穿心莲内酯和TRAIL对肾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3.7 联合应用穿心莲内酯和TRAIL对肾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3.8 联合应用穿心莲内酯和TRAIL对肾癌细胞细胞周期和细胞衰老的影响
    3.9 应用穿心莲内酯可以增强TRAIL诱导的肾癌细胞凋亡
    3.10 穿心莲内酯增强TRAIL诱导的细胞死亡依赖于半胱天冬酶(Caspase)家族
    3.11 穿心莲内酯通过上调DR4增强TRAIL的抗肿瘤作用
    3.12 穿心莲内酯抑制肾癌786-0细胞突变体p53的蛋白表达水平
    3.13 突变体p53的抑制剂可以上调肾癌786-0细胞DR4的蛋白表达水平
    3.14 p53抑制剂增强TRAIL的抗肿瘤作用
    3.15 p53突变诱导肾癌786-0细胞DR4低表达水平
    3.16 p53突变诱导肾癌786-0细胞TRAIL的抗性
第4章 结果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以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及其生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常用磁场装置
        1.2.2 磁场对肿瘤细胞的非热生物学效应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研制
    2.1 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1 系统功能与指标
        2.1.2 总体设计方案
        2.1.3 线圈的选型
    2.2 磁场内置型细胞培养系统设计
        2.2.1 改进型亥姆霍兹线圈设计
        2.2.2 线圈驱动单元设计
        2.2.3 磁场采集单元设计
    2.3 磁场外置型细胞培养系统设计
        2.3.1 三维亥姆霍兹线圈设计
        2.3.2 细胞培养环境的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性能测试及其生物效应分析
    3.1 引言
    3.2 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性能测试
        3.2.1 改进型亥姆霍兹线圈测试
        3.2.2 三维亥姆霍兹线圈测试
    3.3 实验材料及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3.3 MTT细胞存活率检测法
        3.3.4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3.4 极低频交变磁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照射方向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3.4.2 磁场强度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3.4.3 磁场频率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极低频交变磁场对乳腺癌细胞生物效应的蛋白组学分析
    4.1 蛋白组学技术
        4.1.1 蛋白质、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
        4.1.2 基于质谱法的蛋白质组学
        4.1.3 定量蛋白组学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4.2.2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4.2.3 免疫印迹法
        4.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与细胞周期
    4.3 磁场照射对乳腺癌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
        4.3.1 基于质谱法的蛋白样品鉴定总览
        4.3.2 差异表达蛋白(DEPs)的筛选
        4.3.3 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分类
        4.3.4 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富集分析
        4.3.5 差异表达蛋白的免疫印迹及实验验证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5.1 细胞凋亡
        5.1.1 凋亡的主要信号通路
        5.1.2 凋亡的负调控因子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细胞培养
        5.2.3 DAPI细胞核染色
        5.2.4 细胞内活性氧(ROS)测定
        5.2.5 统计学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5.3.2 极低频交变磁场引起乳腺癌细胞G2-M期周期阻滞
        5.3.3 极低频交变磁场诱导细胞凋亡与活性氧的关系
        5.3.4 GSK-3β在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与转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生长与增殖的抑制作用
    引言
    1.实验材料
        1.1 细胞株
        1.2 主要仪器及耗材
        1.3 实验试剂
    2.实验原理
    3.实验方法
        3.1 药物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3.2 细胞培养
        3.3 实验分组
        3.4 CCK-8 实验测定CUR作用结肠癌HCT-116 细胞的IC50
        3.5 CCK-8 实验测定CUR作用结肠癌SW620 细胞的IC50
        3.6 CCK-8 实验检测CUR对结肠癌HCT-116 细胞和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
        3.7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UR对结肠癌HCT-116 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
        3.8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4.实验结果
        4.1 CUR和5-FU对 HCT-116 细胞抑制作用的IC50
        4.2 CUR和5-FU对 SW620 细胞抑制作用的IC50
        4.3 CCK-8 实验检测 CUR 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
        4.4 CCK-8 实验检测 CUR 对结肠癌 SW620 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
        4.5 CUR对结肠癌HCT-116 细胞生长与活力的影响
    5.讨论
第二章 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周期影响
    引言
    1.实验材料
        1.1 细胞株
        1.2 主要仪器及耗材
        1.3 实验试剂
    2.实验原理
    3.实验方法
        3.1 药物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3.2 细胞的培养
        3.3 实验分组
        3.4 实验步骤
        3.5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4.实验结果
    5.讨论
第三章 姜黄素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及其机理的研究
    引言
    1.实验材料
        1.1 细胞株
        1.2 主要仪器及耗材
        1.3 实验试剂
    2.实验原理
    3.实验方法
        3.1 药物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3.2 细胞的培养
        3.3 实验分组
        3.4 AO/EB 荧光双染法观察 CUR 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
        3.5 Annexin V-FITC/PI 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 CUR 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诱导效应
        3.6 RT-qPCR方法检测CUR对结肠癌细胞Fas、FADD、caspase-8、caspase-3 m RNA表达的影响
        3.7 WB方法检测CUR对 HCT-116 细胞NF-κB、Fas、FADD、caspase-8、caspase-3 蛋白表达的影响
        3.8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4.实验结果
        4.1 CUR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
        4.2 CUR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诱导效应
        4.3 CUR对结肠癌细胞 HCT-116 细胞 Fas、FADD、caspase-8、caspase-3等mRNA表达的影响
        4.4 CUR对 HCT-116 细胞NF-κB、Fas、FADD、caspase-8、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5.讨论
第四章 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
    引言
    1.实验材料
        1.1 细胞株及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及耗材
        1.3 实验试剂
    2.实验原理
    3.实验方法
        3.1 药物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3.2 细胞的培养
        3.3 实验分组
        3.4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CUR对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3.5 Transwell实验检测CUR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3.6 人工转移模型实验检测CUR对结肠癌细胞在肺中转移的影响
        3.7 明胶酶谱实验检测CUR对结肠癌HCT-116 细胞MMP-9表达的影响
        3.8 WB方法检测CUR对结肠癌细胞E-cadherin、Claudin-3 蛋白表达的影响
        3.9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4.实验结果
        4.1 CUR对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4.2 CUR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4.3 CUR对结肠癌细胞在肺中转移的影响
        4.4 CUR对结肠癌细胞MMP-9 表达的影响
        4.5 CUR对结肠癌细胞E-cadherin、Claudin-3 蛋白表达的影响
    5.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姜黄素抗结直肠癌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学术成果及获得奖励情况
致谢

(4)基于Fas-Fasl细胞凋亡通路研究健脾清化汤对Hp相关性胃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一 Hp相关性胃炎的中西药治疗
    1. 幽门螺杆菌致病研究
        1.1. Hp的动力来源与定植
        1.2. Hp的环境改造
        1.3. Hp的毒素损伤
    2.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
    3. 中西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
        3.1. 西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
        3.2. 中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细胞凋亡途径研究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1. 线粒体凋亡途径
        1.1. 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中关键蛋白
        1.2. 线粒体细胞凋亡主要通路
        1.3. 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与Hp的关系
    2. 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
        2.1. 内质网应激凋亡主要通路
        2.2. 内质网应激与Hp的关系
    3. 外部死亡受体凋亡途径
        3.1. 外部死亡受体凋亡主要通路
        3.2. 外部死亡受体凋亡通路与Hp的关系
    参考文献
前言
    1 研究内容及目的
    2 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仪器
    2. 实验方法
    3. 检测方法
        3.1. 13C尿素呼气试验
        3.2. HE染色
        3.3. 免疫组化
        3.4. RT-PCR检测胃组织中Fas、Caspase-8、Caspase-3基因表达
    4.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1. 大鼠一般情况
    2. 大鼠13C尿素呼气试验
    3. 大鼠HE染色
    4. 大鼠胃组织免疫组化染色
        4.1. Fas结果
        4.2. Caspase-3结果
    5. RT-PCR定量检测胃组织中Fas、Caspase-8、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
        5.1. Fas基因表达水平
        5.2. Caspase-8基因表达水平
        5.3. 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
第三部分 讨论
    1. 健脾清化汤方义及分析
    2.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2.1. 大鼠一般情况分析
        2.2. 大鼠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分析及造模情况
        2.3. 大鼠胃黏膜细胞损伤情况
        2.4. 健脾清化汤对Fas/Fasl细胞凋亡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第四部分 结语
    1. 实验结论
    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5)内质网应激参与MDM2抑制剂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和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MDM2 抑制剂Nutlin-3a抑制结肠癌细胞存活、增殖并诱导其死亡受体途径凋亡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二部分 死亡受体通路通过DR5 参与调控Nutlin-3a诱导的细胞凋亡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三部分 Nutlin-3a不依赖于P53 表型调控结肠癌细胞DR5 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四部分 Nutlin-3a通过活化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调控DR5 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五部分 体内外实验明确联合内质网应激激活剂可以增强Nutlin-3a诱导的细胞凋亡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六部分 体内外实验明确联合Nutlin-3a可以增加结肠癌细胞对5-FU、TRAIL的敏感性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内质网应激参与细胞凋亡与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6)TRAIL修饰溶瘤腺病毒靶向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研究进展
        1.1.1 急性髓系白血病
        1.1.2 AML治疗现状
        1.1.3 AML的新型疗法
    1.2 溶瘤腺病毒与AML治疗
        1.2.1 溶瘤病毒
        1.2.2 溶瘤腺病毒
        1.2.3 溶瘤腺病毒治疗AML的限制
    1.3 溶瘤腺病毒的改造策略
        1.3.1 溶瘤腺病毒的肿瘤靶向策略
        1.3.2 基于pIX的靶向性改造
        1.3.3 TRAIL修饰溶瘤腺病毒
    1.4 立题依据与论文设计
        1.4.1 立题依据
        1.4.2 设计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与常用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常用试剂及缓冲液配置
    2.2 实验方法
        2.2.1 质粒构建
        2.2.2 蛋白表达及纯化
        2.2.3 SDS-PAGE
        2.2.4 Western Blot
        2.2.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2.6 MTT法检测腺病毒诱导的细胞死亡
        2.2.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2.2.8 重组腺病毒扩增
        2.2.9 重组腺病毒纯化
        2.2.10 腺病毒的体内注射后肿瘤靶向检测
        2.2.11 溶瘤腺病毒体内抗肿瘤活性检测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及样本受体表达分析
        3.1.1 不同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相关受体表达
        3.1.2 急性髓系白血病样本相关受体表达检测
        3.1.3 小结
    3.2 sTRAIL与zipper融合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蛋白表达纯化
        3.2.1 sTRAIL与zipper融合表达质粒的构建
        3.2.2 重组z-sTRAIL蛋白的表达纯化
        3.2.3 小结
    3.3 重组溶瘤腺病毒的优化
        3.3.1 重组溶瘤腺病毒的体外优化
        3.3.2 优化后重组溶瘤腺病毒zA4性质评价
        3.3.3 重组溶瘤腺病毒的抗肿瘤活性分析
        3.3.4 小结
    3.4 重组溶瘤腺病毒体外抗AML检测
        3.4.1 重组溶瘤腺病毒对AML细胞系感染性差异分析
        3.4.2 重组溶瘤腺病毒体外抗AML活性
        3.4.3 小结
    3.5 重组溶瘤腺病毒体内抗AML评价
        3.5.1 重组溶瘤腺病毒体内靶向效果评价
        3.5.2 重组溶瘤腺病毒皮下荷瘤模型抗AML活性
        3.5.3 重组溶瘤腺病毒体内肝肾毒性检测
        3.5.4 重组溶瘤腺病毒静脉荷瘤模型抗AML活性
        3.5.5 小结
    3.6 Rh2 联合重组溶瘤腺病毒体外抗肿瘤效果评价
        3.6.1 MTT法检测Rh2联合sTRAIL对THP-1细胞体外杀伤评价
        3.6.2 Rh2联合sTRAIL诱导细胞凋亡
        3.6.3 MTT法检测Rh2联合zA4对THP-1细胞体外杀伤评价
        3.6.4 MTT法检测Rh2联合zA4对原代AML细胞体外杀伤评价
        3.6.5 小结
    3.7 Rh2联合重组溶瘤腺病毒体内抗肿瘤效果评价
        3.7.1 Rh2联合重组溶瘤腺病毒体内抗肿瘤效果评价
        3.7.2 Rh2联合重组溶瘤腺病毒对AML细胞组织浸润能力的影响
    3.8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白藜芦醇对肾细胞癌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白藜芦醇对人肾细胞癌786-O细胞的作用
    一、体外实验
        材料和方法
        结果
    二、体内实验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白藜芦醇通过ROS诱导人肾细胞癌786-O细胞凋亡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自噬抑制白藜芦醇诱导的人肾细胞癌786-O细胞凋亡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白藜芦醇通过ROS诱导人肾细胞癌786-O细胞衰老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一 白藜芦醇抑癌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凋亡、自噬及衰老与肿瘤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低强度激光激活死亡受体通路使结肠癌RKO细胞凋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与低强度激光疗法的关系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9)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表达促进食管鳞癌进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TRAIL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
        1.1 TCGA数据库食管鳞癌中TRAIL的表达情况
        1.2 TRAIL在食管鳞癌患者临床标本中的表达情况
    2 TRAIL的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系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2.1 TRAIL在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70和KYSE150 中高表达
        2.2 TRAIL基因沉默对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70和KYSE150 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2.3 rhTRAIL对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70和KYSE150 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3 TRAIL抑制CXCL10 分泌,减少对CD8+T 细胞的趋化
        3.1 TRAIL基因沉默和rh TRAIL对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70 和KYSE150 中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3.2 构建TRAIL稳定敲低和过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70和KYSE150
        3.3 TRAIL稳定敲低和过表达肿瘤细胞系中CXCL10 的分泌情况
        3.4 TRAIL稳定敲低和过表达肿瘤细胞上清对CD8+T 细胞趋化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TRAIL在肿瘤生物学和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隐丹参酮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肝癌的研究进展
        一、肝癌的概述
        二、肝癌的危险因素
        三、肝癌的诊断
        四、肝癌的治疗现状
    第二节 中医药与肝癌
        一、肝癌的病因病机
        二、隐丹参酮与肝癌
    第三节 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在肝癌中的作用
        一、细胞自噬与肝癌
        二、细胞凋亡与肝癌
        三、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在肝癌中的关系
第二章 隐丹参酮对肝癌细胞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第一节 隐丹参酮靶点和肝癌相关靶点获取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二节 隐丹参酮-隐丹参酮靶点网络的分析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节 蛋白与蛋白互作靶点网络分析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四节 隐丹参酮靶点-功能网络的分析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五节 通路富集分析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章 隐丹参酮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诱导肝癌Huh7细胞自噬和凋亡
    第一节 隐丹参酮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二节 隐丹参酮对肝癌Huh7细胞凋亡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节 隐丹参酮对肝癌Huh7细胞自噬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四节 隐丹参酮诱导的肝癌Huh7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关系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五节 隐丹参酮对肝癌Huh7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六节 隐丹参酮对肝癌Huh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死亡受体与肿瘤凋亡疗法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上调死亡受体4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杀伤肾癌细胞[D]. 毕然. 吉林大学, 2021(01)
  • [2]极低频交变磁场细胞培养系统及其生物效应研究[D]. 徐奡澍. 吉林大学, 2021(01)
  • [3]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与转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向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基于Fas-Fasl细胞凋亡通路研究健脾清化汤对Hp相关性胃炎的影响[D]. 尤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内质网应激参与MDM2抑制剂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和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D]. 陆漫漫.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6]TRAIL修饰溶瘤腺病毒靶向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D]. 王子璇. 吉林大学, 2020(08)
  • [7]白藜芦醇对肾细胞癌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 姚宏伟. 苏州大学, 2020(06)
  • [8]低强度激光激活死亡受体通路使结肠癌RKO细胞凋亡的研究[D]. 李振鹏.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9]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表达促进食管鳞癌进展的研究[D]. 杨惠云. 郑州大学, 2020(02)
  • [10]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隐丹参酮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D]. 罗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死亡受体与肿瘤凋亡治疗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