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音乐风格

大片音乐风格

一、大片式的音乐风格(论文文献综述)

张晶晶,冯曦[1](2021)在《当代电子音景中的民族话语建构——以中国奇幻电影配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奇幻电影是近些年广受欢迎的数字电影类型,其鲜明的特点是超自然物态与奇谲震撼的视听奇观。天然具备超现实色彩的电子音乐,是奇幻电影声音景观构成的重要基础。然而,奇幻电影在中国化进程中,其电子配乐一度陷入"失语"的困境。伴随中国文化自信的强大推动力,影片中的电子音乐逐渐建构出当代中华民族话语的形态,电影音乐作曲家从应用电子音声模拟民族音色、"离散"运用民族音乐语汇、设计多重音色空间、融合异质声响四个方面尝试开展创作实践,逐步实现了电子音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新诠释。民族话语在建构中既存有问题困境,又蕴含发展机遇。奇幻电影中的电子音乐,将与不同时代的技术、媒介与文化语汇缠绕交融,在动态中铸造出当代中华民族的话语体系。

邴波[2](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齐昊[3](2020)在《非遗题材纪录片《秦声艺韵》创作研究》文中提出非遗类型纪录片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拍摄主体,非遗题材纪录片通常会以具体的某项非遗项目为切入点,通过其历史传承、发展现状、展示形式为拍摄线索进行拍摄,从而全面且客观的展示出该项非遗的真实面貌,引发观众对影片内容的相关思考。非遗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保护和发扬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视听结合的动态影像语言为基础,给观众直观的视听体验,是目前非遗保护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以非遗为创作题材的纪录片越来越多,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也空前高涨,这说明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强心剂。因此,更多的影视创作者会将视线投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上。本文通过对甘肃兰州秦腔的多次实地考察和调研走访,了解其表演形式,历史脉络及现阶段发展现状等,结合非遗影像对比文本资料,深入讨论非遗纪录片《秦声艺韵》影片的呈现形式、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剪辑等制作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分析。笔者通过对非遗题材纪录片《秦声艺韵》创作全过程的复盘式研究,从专业理论和具体实践两个方面深入分析该纪录片的创作心路历程,进而解析整部片子拍摄时个别技术的运用。用理论作为指导纲领,并加以实践说明的方式展现纪录片创作的主要过程,通过对优秀非遗题材纪录片实例解析的方式对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和传播优势提出新的启发与探究,意在通过自身对非遗题材纪录片的解读为其他纪录片的创作提供操作经验和拍摄思路。本论文图表11个,图片36幅,参考文献52篇。

程橙[4](2019)在《电影配乐新生代》文中研究指明《过春天》配乐高小阳,为美剧配乐的何美臻,给《疯狂的外星人》配乐的李赫,给《无问西东》配乐的李小冬。这些年轻人的名字虽然鲜为人知,但是在如今的影视项目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天地。新势力尤可期。

李柱[5](2019)在《“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移动短视频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外观、性能不断得到创新,更加切合了人们的使用习惯,以及5G网络在中国的开展和无线网络的发展,使得愈来愈多的网民逐渐从PC端转向移动端,手机网民在网民中所占比例不断扩大。在网络社交方面,社交功能日益多元化和流量资费的不断降低,使短视频成为了当下最时兴的社交方式,视频社交已全面融入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一种表达情感和信息交流的媒介渠道。短视频有别于传统的图文社交方式,视频社交更生动直接,个人和企业也利用短视频获得了较高的传播收益,使得移动短视频一跃成为了社交用户的新宠。移动短视频凭借其制作简单、传播快捷、内容短小精悍等特点满足了大多数网民碎片化的生活需要,他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类进步的必然结果,它还是人们娱乐消遣以及获取资讯的重要媒介之一。然而对于移动短视频这个新生事物而言,不成熟的环节较多,研究的点较为广泛。本文以移动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以使用与满足为理论支撑,以十九大提出的“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为指导,针对在使用与满足视域下移动短视频发展中存在的失范现象,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策略,具体可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讲述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相关理论综述、国内外对于此主题的研究以及研究的方法。第二章主要是对移动短视频进行概述,分别是对移动短视频概念的界定、我国移动短视频的发展阶段的划分、对于移动短视频按不同属性分类的梳理以及其特点的分析。第三章主要是从移动短视频应用受众的需求满足方面来进行研究,具体从个体认知、舒解压力、社会整合、个人整合、个人情感五个方面详细分析。第四章主要是针对在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移动短视频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剖析,包括技术方面,无线网络不够畅通,个体表达需求无法满足;内容方面,生产的内容良莠不齐,认知需求受到限制;安全方面,用户隐私无法得到保障,用户的安全需求不能被满足;运营方面,用户粘性低,情感需求不能被满足;商业方面,盈利模式不完善,平台的多元化需求不能被满足。最后一章是在使用与满足视角下对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从技术、内容、安全、运营、商业五个方面寻找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移动短视频自身优势,使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更加满足用户需求。

杨洋[6](2019)在《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大众传播文化视域下的暴力电子游戏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样化的暴力游戏个案,以“框架论”、“模仿论”以及“符号学意义生产理论”等为切入点,将游戏媒介的暴力文化生产和传播视为由系统性原初暴力所引发,经由视觉化的暴力符号表达,再通过触发人类根源性的死亡欲动,以控制性的模仿而执行的完整过程,是由几种平行的意义单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机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暴力电子游戏文化的传播机制,澄清其普遍性的社会意义所在,并以此探究暴力电子文化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的深层次原因,以寻找暴力电子游戏文化在大众文化泛娱乐化倾向下,少序、失序的社会系统中规范发展的可能性和路径。本文综合运用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并结合研究者的个人游戏体验,在厘清游戏、媒介及电子游戏等基本概念、描述电子游戏发展历程基础上,重点建构出以机制为本质属性的电子游戏的原初系统暴力、以视觉感官沉浸影响下的图像暴力,以及时空向度上暴力电子游戏为虚拟暴力实践提供的几何空间与行动场域的意义。对暴力电子文化研究的介入角度有了更明确的把握。论文共分七章节内容,第一章为导论,提出问题并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并对国内外的游戏与电子游戏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及对游戏媒介和电子游戏进行概念界定,从词源角度论证电子游戏成为媒介的缘由。第二章为正文开篇,从游戏的本质属性机制入手,考察电子游戏本体隐含的政治偏向与系统暴力;第三章通过分析玩家对游戏世界的多向选择和能动介入,电子游戏与影视作品传播的核心不同在于,电子游戏体现出更为突出的互动传播的特质,这种互动性依赖于游戏者的深度参与而实现,游戏者既是游戏作品的欣赏者也是参与创制者。游戏者与游戏内容之间的互动,具体在三个领域中展开:一个是游戏者在虚拟空间中的角色扮演;一个是游戏中虚拟语境对于游戏者的意义;最后是独特的游戏中的交互叙事类型,以及这些互动叙事类型对于游戏者参与度的影响分析玩家在虚拟世界中的攻击性行为动机以及暴力电子游戏对玩家行为的潜在影响,为后文分析电子游戏的媒介特征及其对传媒生态产生的影响奠定历史基础;第四章深入分析电子游戏暴力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从美国军事娱乐复合产业下的镜像暴力到上层建筑与阶层社会中的象征暴力,二者的结合塑造了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这也是暴力文化盛行的精神基础;第五章对电子游戏的社会历史根源进一步加以探讨,发现暴力文化的传播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产物,对暴力的崇拜自古有之,它既源于由人类自身天然带有的死本能延伸而来的攻击性,也源自于古代将暴力文化赋予的功能性属性,即是娱乐手段也是司法及统治手段。第六章我们对暴力电子游戏所依托的技术媒介,以及它所代表的技术变革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作批判性反思,以期待能在电子游戏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良性的建议。

廖玲[7](2019)在《中国主流大片审美特征研究(2008-2018)》文中研究指明主流大片作为当今中国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以近十年来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票房、口碑表现良好的,位列票房榜前十且属于主流大片的诸如《集结号》《十月围城》《唐山大地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2》等影片为研究对象,从这些主流大片的主题审美、视听语言审美和叙事审美三个维度具体分析其审美特征。认为近十年来中国主流大片打破了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泾渭分明的局势,在承载和传达主流价值、正向传播主流文化两个方向起了重要作用。主流大片涵盖社会、人性、文化等主题,通过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新的讲述方式,以求获得观众的认同,社会进步是个人行事的动力,而人性叙事对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修饰作用。主流大片在追求国际市场的同时,追求共通价值观念的表达,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建构了不同的形象鲜明的生动角色。在主流大片的视听语言审美方面,景别以中景和特写为主,表现人物情感变化和心理变化,通过全景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色彩与影片主题向对应,以更好的实现主题表达的深刻性,比如战争片以黑白色调为主,灾难片以冷色调为主。在光线运用上,以顺光和侧光为主,顺光用以突出拍摄场景和主体,展现画面中的被摄元素,侧光用以表现被摄物体的形状和质感等。在叙事审美方面,主流大片通过革命历史的再次重写重建个人与信仰之间的关系,在叙事结构上呈现碎片化、传奇化的特点,视觉上呈现出明显的大众化、娱乐化特征,借助奇观影像增强叙事效果,明星化、类型杂糅成为主流大片商业化的主要手段,设置曲折的情节营造悬念之美感。主流大片的票房收入在近十年来前十榜单上年年有名,一些主流大片无论在票房还是口碑上均取得巨大成功甚至成为年度重大文化现象。主流大片在商业大片、好莱坞大片的影响下,对于影片的商业包装和运作更加重视,一些影片重视品牌建设,系列片式的培养固定的受众群体并开发和吸引潜在的受众,例如“建国三部曲”、《叶问》系列、《战狼》系列等。主流大片逐渐发展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支柱,日渐具备与进口大片抗衡的能力。但是主流大片尚存不足之处,一是注重影像技术的提升而忽视了故事情节讲述的内在逻辑性,叙事上存在些许不足,故事情节经不起推敲;二是主流大片虽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优异成绩甚至成为年度文化现象,但是在“走出去”的文化输出能力上尚显不足,《战狼2》在国内市场取得傲人成绩却在海外市场遇冷就是例证,主流大片要想获得国际认可,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邓强[8](2019)在《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维动画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现代社会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与相关应用领域进行融合,产生了新的媒介形式与艺术类别。三维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属性结合现代社会文化、产业经济等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及外延。本论文围绕20世纪末兴起的三维动画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三维动画的定义、特征、应用领域及其与造型艺术、电影艺术、传统动画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对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资料梳理,重点分析了三维动画的技术基础与艺术形式、社会功能与文化形态、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三维动画的维度构成概念,基于这一概念对三维动画艺术创作中技术与艺术、认知与体验、经济与文化等维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及个案研究法,对三维动画自1972年萌芽至今各个阶段的技术发展、艺术形式、创作流程、代表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资料收集与整理。通过数据分析法及归纳总结法,以互联网权威数据中心对于全球范围内自1995年至2018年上映的三维动画电影的数量及票房情况、三维动画出现后历届奥斯卡动画短片提名及获奖情况、中国三维动画创作及生产情况进行数据采集。从创作时间、创作国家、作品题材、艺术风格、创作特征等进行多角度的比对分析,论证三维动画现阶段的经济、文化与形式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发展特征。结合创作实践经验,对于维度概念在三维动画创作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方式进行了解析,强调维度概念在技术、技巧、艺术表现中所起到的的重要作用;并对于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联系我国三维动画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个人观点。笔者力求通过本文进行三维动画的创作实践技巧总结及基础理论框架的建构。为三维动画的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创作理念和研究思路。

董甜甜[9](2019)在《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是建立文化自信、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互联网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是新时代之下的顺势而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华元素作为研究主体的基本概念是立足于传统,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文化筛选基础之上的。从传统的根基、现代的传承和必要的文化抉择的基础内涵,到横向的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以及纵向的“优秀性”和“非异质”性的中华元素的基本范围,即完成了中华元素的概念的初步界定。此外,中华元素还应具有的“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和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的特质,这使中华元素的概念得到了更加清晰的界定。此概念界定不仅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庞杂而抽象的概念进行有原则的筛选,利于提炼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更是利于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快速传播,避免出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歪曲的负面性。同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中华元素的传播困境进行分析,并从中华理念的再生、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赋予传统文化的新生,也显示了互联网带来的更大机会。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不仅实现了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从中心化发散型传播模式到“去中心化”网状节点传播模式的传播关系的变化,传受关系也从被动单向向互动双向的模式转变,受众权力也得到了极大解放。这些传播关系的变革成为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传播基础。此外,互联网时代也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创造了更大的优势条件: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带来更广泛的传承力量;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带来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数据为核心的技术支持带来更全面和准确的科技支撑;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带来的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同时,中华元素也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通过高程度数字化语境进行的传播环境再塑、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弥合、数字化的国际传播语言的有效表达,以及高品质数字化艺术作品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精彩表达,实现了现代重塑。且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在“文化自信”、文化产业、文化身份、海外传播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传统文化“热度”的增加和互联网对传统娱乐行业的助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论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还是文综类电视节目的崛起等,都是很好的证明。但也必须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属于初级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与现代生活中的情感共鸣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平衡点,传统与现代审美结合下的属于中华美学的视觉语言更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客观来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存在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数字化艺术作品的转译质量较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平衡、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以及互联网适应程度较低五个方面的问题。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还是短视频、直播、移动客户端(APP)等新的传播形态的普及,这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不论是现实实践还是学术研究,都还没有对此给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因此,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路径的研究则成为关键。研究先从传播者的“工匠之心”、接受者的“分众模式”以及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论述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其次,从现代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的文脉传承以及碎片化语境的快速获取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述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策略;最后,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跨越文化鸿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度一体化传播以及关注参与感的体验式互联网思维等五方面来全面构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以此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行之有效的路径探索。不管怎么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会拥有更高的国际传播水平、人工智能的亮点、更成熟的产业等美好的前景,但中西方信息传递的不对等、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的把关难等难点也还将长期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研究的主要创新点:首先,对中华元素概念界定进行了一定的发展,认为必要的文化筛选是中华元素能够适应现代创新转化和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其次,首次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凝练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数字化艺术转译的原则和策略,这是数字化艺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再次,首次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实现海外传播中的文化鸿沟的弥合。又次,提出以纵向型的“内驱型受众”和“培育型受众”对受众分类,结合横向型的本土和海外受众分类进行精准化传播,并要利用互联网的网状节点优势,构建自发成长型的传播结构。最后,首次立足于互联网更高的发展阶段,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论述。这既是对此处研究严重不足的一次补充,也是在努力解决在面临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机遇和挑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抓住机遇,并借助数字化艺术进行高效、高质地传播,同时能够拥有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梁晖[10](2019)在《贾樟柯电影剧本的纪实风格研究》文中认为优质的剧本创作是电影作品取得成功的基础与前提。对其展开相关研究,是当下促进国产电影质量提升的迫切要求。作为一名独立编剧了12部电影作品并多次获得剧本奖项的电影创作者,贾樟柯的编剧才华应受到关注。从《小山回家》《小武》《站台》《任逍遥》与《天注定》这5部已出版的贾樟柯电影剧本来看,纪实风格是贾樟柯电影剧本最为鲜明、最具价值的艺术特色。纪实风格,简而言之,就是一种“逼真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风格。它在贾樟柯电影剧本的题材和语言上表现最为突出。就题材而言,贾樟柯的电影剧本专注于描写那些身处社会边缘的底层人群在封闭县城空间里所经历的种种社会变迁。不论从人物、环境还是事件要素来看,这类题材都紧扣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并对其有所反思。这是贾樟柯电影剧本在题材上呈现出的现实品格,是其纪实风格的起源与核心体现。就语言来说,一方面,贾樟柯电影剧本的叙述语言通过精描人物动作、细绘景物色彩、特写环境音响,清晰而直观地再现出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另一方面,贾樟柯电影剧本的人物语言与人物身份、时代背景以及口语表达形式都高度契合,因此饱含生活气息,显得尤为自然真实。这是贾樟柯电影剧本语言的细腻质感,是其纪实风格的落实与具体显现。从整体上看,剧本的纪实风格为贾樟柯的电影创作奠定了基调,也为其所取得的成就打下了基础。新旧世纪交替之际,这种纪实风格曾为现实主义创作式微的中国影坛开拓出新的气象。如今,在国家持续号召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市场欢迎优质现实题材电影的背景下,研究、分析贾樟柯电影剧本的纪实风格,能为当前的电影创作如何反映现实生活传递经验,进而促进国产现实题材电影的繁荣与进步。

二、大片式的音乐风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片式的音乐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电子音景中的民族话语建构——以中国奇幻电影配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配乐的“失语”现象与民族话语探求
    (一)“失语”缘起
    (二)民族话语的探索之路
二、国内奇幻电影电子音乐的当代民族话语建构
    (一)民族新音色的开发
    (二)民族语汇的“离散”式运用
    (三)多重空间的营造
    (四)异质声音的融合
三、当代电子音景民族话语建构的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现实问题
    (二)发展趋势
四、结 语

(2)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一、国家整体形象
        二、新疆局部形象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第一节 “空间”概述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一、领土认同
        二、地理形象
        三、国防意识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一、地理景观
        二、城市与乡村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二、绿洲生态空间
        三、草原生态空间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寻找女人
        二、寻找男子汉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三、文化互动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一、家国情怀
        二、家国同构叙事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一、民俗
        二、影视民俗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一、物质民俗文化
        二、社会民俗文化
        三、精神民俗文化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一、内容创新不足
        二、传播渠道障碍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结语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非遗题材纪录片《秦声艺韵》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标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学术研究现状分析
        1.2.2 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
        1.2.3 影像技术的变革推动非遗纪录片的发展
    1.3 主要研究思路
        1.3.1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研究创新点
        1.5.1 理论研究
        1.5.2 实证研究
第2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影像传达研究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方式与特征
        2.1.3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2.1.4 秦腔的表现内容
        2.1.5 以秦腔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
    2.2 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2.3 非遗纪录片的传播优势
        2.3.1 影像传播唤醒文化记忆
        2.3.2 镜头语言勾勒民俗风貌
        2.3.3 视听内容探究工匠精神
        2.3.4 声画艺术彰显戏曲魅力
    2.4 非遗纪录片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2.4.1 创作与拍摄手法上的单一化
        2.4.2 观察视角的单一化
        2.4.3 制作时间跨度与制作成本的博弈关系
第3章 非遗纪录片的前期策划分析
    3.1 影像纪录片的选题工作
        3.1.1 纪录片选题分析
        3.1.2 非遗纪录片中选题存在的问题分析
        3.1.3 以《秦声艺韵》为例的非遗纪录片的主题选定
        3.1.4 以《秦声艺韵》为例的确定选题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3.1.5 以《秦声艺韵》为例前期准备阶段的现场勘察
    3.2 非遗纪录片的前期采访分析
    3.3 非遗纪录片在前期准备阶段遵循的非遗纪录片创作特点
        3.3.1 拍摄真实非遗遵循本真原则
        3.3.2 策划影像人文传播非遗文化
    3.4 非遗纪录片前期分镜头脚本的写作分析
        3.4.1 分镜头脚本的定义
        3.4.2 分镜头脚本在非遗纪录片中的作用
        3.4.3 《秦声艺韵》部分空镜分镜头脚本设计
第4章 非遗纪录片影像拍摄分析
    4.1 非遗纪录片拍摄手法分析
        4.1.1 从导演架构影片的的方式分析拍摄手法
        4.1.2 从影片风格分析拍摄手法
    4.2 非遗纪录片的镜头语言分析
        4.2.1 镜头中的景别功能
        4.2.2 双机位之间的有效配合
        4.2.3 黑暗环境下光线的运用
        4.2.4 “一镜到底”拍摄手法的运用
    4.3 非遗纪录片现场拍摄要点分析
    4.4 非遗纪录片现场具体操作分析
    4.5 非遗纪录片现场采访与录音
    4.6 非遗纪录片对待被拍摄对象的问题分析
第5章 非遗纪录片影像后期制作分析
    5.1 非遗纪录片的剪辑手法分析
    5.2 剪辑的具体操作步骤分析
        5.2.1 审阅素材
        5.2.2 段落剪辑
        5.2.3 初步剪辑
        5.2.4 精确剪辑
    5.3 非遗纪录片解说词、音乐、字幕的运用
        5.3.1 解说词的创作分析
        5.3.2 音乐的应用分析
        5.3.3 字幕的应用分析
    5.4 非遗纪录片剪辑效果的运用
第6章 结语
    6.1 本文初步探究结论
        6.1.1 遵循非遗主题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创作思路
        6.1.2 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并行的拍摄技术
        6.1.3 合理运用解说词解码受众的认知路径
    6.2 研究不足之处
        6.2.1 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
        6.2.2 实践应用方面的不足
    6.3 未来展望
        6.3.1 民间创作的非遗题材纪录片对非遗保护的积极作用
        6.3.2 非遗产业的转型
        6.3.3 基于互联网经济建立非遗影像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附件A 非遗题材纪录片《秦声艺韵》策划案
附录B 解说词文案
附录C 非遗题材纪录片《秦声艺韵》作品部分截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电影配乐新生代(论文提纲范文)

在一家寿司店,她偶遇了《泰坦尼克号》作曲大师的老师
    偶遇《勇敢的心》和《泰坦尼克号》作曲詹姆斯·霍纳的老师
    《疯狂的外星人》开场,就做了八个版本的音乐
    为了找一把琴,找遍全世界
《过春天》是千年不遇的机会,因为主创都是大学同学
    我的老师教我最多的是,什么样的东西不好
    四个人的小团队,每天早上一起健身后再工作
为《逍遥法外》等美剧配乐的中国女孩

(5)“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移动短视频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使用与满足理论
        1.3.2 移动短视频国内研究现状
        1.3.3 移动短视频国外研究现状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2 移动短视频概述
    2.1 关于移动短视频的概念
    2.2 我国移动短视频的发展阶段
        2.2.1 初期:模仿国外,社交为主
        2.2.2 中期:开发工具性应用,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
        2.2.3 后期:注重垂直细分,打造核心竞争力
    2.3 移动短视频的分类
    2.4 移动短视频的传播特点
        2.4.1 传播便捷化
        2.4.2 信息内容个性化
        2.4.3 消费互动化
        2.4.4 传播内容碎片化
3 移动短视频受众的需求满足分析
    3.1 生产简单化,满足个体认知表达需求
    3.2 内容碎片化,满足舒解压力需求
    3.3 分享社交化,满足社会整合需求
    3.4 传播即时化,满足个人整合需求
    3.5 休闲娱乐化,满足情感需求
4 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移动短视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技术方面:网络尚未畅通,个体表达需求无法满足
        4.1.1 无线网络覆盖不均
        4.1.2 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居高不下
    4.2 内容方面:内容生产良莠不齐,认知需求难以满足
        4.2.1 优质内容比重较小
        4.2.2 不和谐内容大肆传播
    4.3 安全方面:用户隐私难以保障,社会关系遭到破坏
        4.3.1 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4.3.2 贩卖信息隐私泄露
    4.4 运营方面:用户粘性低,情感需求无法满足
        4.4.1 用户使用习惯尚未完全养成
        4.4.2 用户忠诚度低
    4.5 商业方面:盈利模式不够成熟,多元需求无法满足
        4.5.1 广告模式亟待创新
        4.5.2 盈利模式稚嫩单一
5 基于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策略
    5.1 技术方面:优化网络环境,避免表达需求受阻
        5.1.1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
        5.1.2 降低移动设备流量资费
    5.2 内容方面:提高内容质量,满足优质认知需求
        5.2.1 注重垂直内容的培养,实现差异化竞争
        5.2.2 加强内容分化,UGC和 PGC并举
        5.2.3 加强内容场景多样化,优化社交体验
    5.3 安全方面:建立把关监管体系,规范需求表达
        5.3.1 平台提高生产门槛
        5.3.2 政府加强宏观把控
        5.3.3 网民个体把关
    5.4 运营方面:跨平台发展,满足社交需求
        5.4.1 打造“短视频+媒体”的运营模式
        5.4.2 与社交平台的捆绑合作
    5.5 商业方面:创新盈利路径,平衡收益和需求
        5.5.1 根据产品特性,创新广告植入模式
        5.5.2 众筹资金,定制内容生产
        5.5.3 移动短视频IP,打造衍生产业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暴力电子游戏的相关概念厘定
        (一)游戏的意涵
        (二)电子游戏的意涵
        (三)暴力电子游戏的意涵
        (四)虚拟实在的意涵
第一章 暴力电子游戏媒介的本体考察
    第一节 机制与规则:作为原初暴力系统的电子游戏
        一、暴力电玩的机制与媒介偏向
        二、暴力电子游戏的表达潜力
    第二节 观看中的实践:电子游戏暴力传达与体验
        一、视觉机制影响下的影像与图像暴力
        二、观看的视线:女性作为欲望客体的窥视
    第三节 空间性与边界: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意义建构
        一、暴力电子游戏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二、被框定的暴力:暴力实践的“几何”空间与行动场
        三、赛博城市景观、末日情境与暴力意识传达
第二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传播主体阐释
    第一节 玩家能动性:作为交互主体和阐释主体的游戏玩者
        一、作为符号文本的游戏与交互主体的游戏者
        二、作为阐释主体的游戏玩者
    第二节 暴力电子游戏玩者类型与暴力行为动机分析
        一、电子游戏的玩家分类及理论来源
        二、心理动力学说、玩家类型与玩家的行为动机分析
    第三节 吉拉尔模仿律与玩家暴力行为动机分析
        一、模仿的意涵与吉拉尔模仿律
        二、主体同一性的打破与重建
        三、暴力、攻击性热情与模仿律
    第四节 粉丝文化与暴力文本的二次生产与传播
        一、粉丝文本生产与细分化的粉丝身份
        二、游戏黑话:粉丝群体的集群式内容生产
第三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符号表现形式
    第一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的生成与结构
        一、游戏符号文本能指与所指的意涵
        二、游戏内符号文本的生成过程
        三、游戏外符号文本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模式基本特征
        一、电子游戏的叙事性与交互性
        二、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性的展开方式
        三、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模式基本特征
    第三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文本的显性表达
        一、作为元文本的显性暴力符号
        二、作为伴随文本的显性暴力符号
    第四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文本的隐性表达
        一、作为符号象征态的隐性暴力符号
        二、暴力符号文本的互文性与隐喻性表达
第四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镜像暴力”:霸权主义,从现实竞争对抗到虚拟游戏
        一、防御性叙事视角下的战争框架:“正义之战”与“反恐主义”
        二、美国军事娱乐产业结构形成:战争、游戏与科技的分流汇合
    第二节 “象征暴力”:软权力,精英治国与意识操纵
        一、“二八原则”与社会阶层固化
        二、社会阶级矛盾冲突与反智识主义
        三、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生产方式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重构下的时代精神状况
        一、机器和技术成为人的实存决定因素
        二、身体与个体自我精神的衰亡
第五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根源探析
    第一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社会历史根源
        一、游戏起源与生物学功能:对动物性与过剩生命力的宣泄
        二、文化、文明与武化:古希腊英雄史诗、神话与竞技决斗
        三、仪式化与浪漫幻象:中世纪骑士制度与日本武士道精神
    第二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社会政治根源
        一、有神论时代的审判与神判:司法决斗与宗教献祭
        二、空间争夺与资源竞争:殖民主义与种族屠杀
    第三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精神心理根源
        一、不可化约的有限性:生命的诱惑与死亡的阴影
        二、“神性”与“人性”的双重变奏
第六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盛行的本质反诘
    第一节 悲剧审美的重构:游戏失败美学与暴力美学
        一、悲剧审美:悲剧何以甜蜜
        二、解构与重构:游戏中的悲剧美学
        三、反诘与追问:狂欢的时代暴力电子游戏中的悲剧启示
    第二节 追求快感的狂欢:技术控制论与“智人”进化为“神”
        一、媒介是本质:技术依赖与社会重塑
        二、未来将至:幻想变为现实及其挑战的人类伦理底线
        三、技术悲观主义的视角:关于技术控制的反思
    第三节 道德系统的失序:占优策略与道德选择困境
        一、数字定义行为:虚拟世界的真实道德
        二、道德抉择中的“电车困境”与“占优策略”
        三、如何评价电子游戏的道德系统
    第四节 虚拟暴力的负功能:暴力血腥与玩家攻击倾向
        一、暴力电子游戏对玩家攻击性影响的问题存在争议
        二、如何看待暴力电子游戏对人类攻击性产生影响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主流大片审美特征研究(200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论文创新点
    1.3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
        1.4.1 审美特征
第2章 中国主流大片涵义及创作语境的多重性
    2.1 从主旋律电影到主流大片
        2.1.1 主旋律电影的涵义
        2.1.2 主流大片的涵义
        2.1.3 主流大片之于主旋律电影的发展
    2.2 近十年中国主流大片的创作语境
        2.2.1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社会语境
        2.2.2 推进国产电影发展的文化语境
        2.2.3 电影传播与营销改变的新媒体语境
    2.3 中国主流大片的创作现状
        2.3.1 资金投入与创作数量增加
        2.3.2 创作质量与影响力提升
第3章 中国主流大片主题审美特征
    3.1 主流大片中的社会主题审美
        3.1.1 集体主义的礼赞
        3.1.2 社会进步成为个人行动的动力
    3.2 主流大片中的人性主题审美
        3.2.1 英雄主义的讴歌
        3.2.2 人性主题对于意识形态的修饰
    3.3 主流大片中的文化主题审美
        3.3.1 追求共通价值观念表达
        3.3.2 文化环境创造个性化人物
第4章 中国主流大片视听语言审美特征
    4.1 主流大片的画面审美特征
        4.1.1 景别——突出主体
        4.1.2 色彩——表达主题
        4.1.3 光线——营造氛围
    4.2 主流大片的声音审美特征
        4.2.1 人声——展现故事情节
        4.2.2 音乐——增强艺术效果
第5章 中国主流大片叙事审美特征
    5.1 中国主流大片的叙事风格
        5.1.1 碎片化叙事
        5.1.2 传奇化叙事
    5.2 中国主流大片的大众化表达
        5.2.1 个体与革命和解的可能
        5.2.2 个人与信仰关系的重建
    5.3 中国主流大片的娱乐化表达
        5.3.1 奇观影像增强叙事效果
        5.3.2 明星化扩大受众范围
        5.3.3 类型化建构扩大影响力
        5.3.4 设置悬念增强可看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录A 在校期间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致谢

(8)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动画发展概述
        2 三维动画的社会应用
    二 研究文献综述
        1 计算机三维图形学研究
        2 三维动画技术及创作流程研究
        3 三维动画发展历程研究
        4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
    三 研究对象及目标框架
        1 研究对象的界定
        2 研究的预定目标
        3 研究的概念框架
    四 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2 研究中拟突破的难题
        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4 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1 三维动画的概念综述
    1.1 三维动画的定义及特征
    1.2 三维动画的应用领域
    1.3 三维动画与传统艺术的关系
        1.3.1 与造型艺术的关系
        1.3.2 与电影艺术的关系
        1.3.3 与传统动画的关系
2 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
    2.1 三维动画在20世纪的发展
        2.1.1 20世纪70年代萌芽时期
        2.1.2 20世纪80年代探索时期
        2.1.3 20世纪90年代确立时期
    2.2 三维动画在21世纪的发展
        2.2.1 2000-2009年发展时期
        2.2.2 2010-2018年成熟时期
    2.3 三维动画工具及创作流程的发展
        2.3.1 三维动画工具的进化
        2.3.2 三维动画创作流程的确立
3 三维动画技术构成及艺术风格流变
    3.1 三维动画的技术基层
        3.1.1 三维造型及运动技术
        3.1.2 三维着色及渲染技术
        3.1.3 特定对象模拟技术
    3.2 三维动画的艺术形式变迁
        3.2.1 技术风格阶段
        3.2.2 复制现实阶段
        3.2.3 强化真实阶段
    3.3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的关键问题
        3.3.1 三维动画阶段性特征数据分析
        3.3.2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的关键问题
4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的构成维度
    4.1 技术与艺术维度
        4.1.1 传统动画基础上的技术突破
        4.1.2 数字技术语境下的美学建构
        4.1.3 创作流程中的时空维度架构
    4.2 认知与体验维度
        4.2.1 视觉真实感与认知经验
        4.2.2 视觉成像原理与审美心理
        4.2.3 体验方式的维度限制与扩展
    4.3 经济与文化维度
        4.3.1 三维动画的全球化现象
        4.3.2 视觉文化与肯定的文化
        4.3.3 本土文化特色与时代精神
5 维度概念在三维动画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5.1 前期设计中的维度转换
        5.1.1 概念设计中的绘制与创建
        5.1.2 模型制作中的编辑与深入
        5.1.3 造型表现中的形体与结构
        5.1.4 纹理绘制中的映射与包裹
        5.1.5 风格界定中的写实与概括
    5.2 中期制作中的维度控制
        5.2.1 造型立体感的强化与削弱
        5.2.2 场景空间感的缩放与变换
        5.2.3 渲染方式的离线与实时
        5.2.4 创作过程中的确定与随机
        5.2.5 动画角色的表演与操控
    5.3 后期整合中的维度调整
        5.3.1 后期合成的层体建立
        5.3.2 视觉重点的组织调整
        5.3.3 镜头剪辑的时间变化
6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发展趋势
    6.1 应用领域与传播媒介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6.1.1 社会功能促使视觉风格的突破
        6.1.2 媒体样式的发展影响实现方式
    6.2 关键技术发展对创作的促进
        6.2.1 艺术与技术的衔接
        6.2.2 创作主体的个人化
    6.3 尖端技术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的契机
        6.3.1 交互与生物传感技术实现互动沉浸体验
        6.3.2 深度学习技术挖掘自主模拟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现存问题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基本界定和传播困境
        一、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
        二、中华元素的范围界定
        三、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
        四、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困境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简述
        一、传统互联网为基础
        二、移动互联网为主流
        三、“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
    第三节 中华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艺术再生
        一、传统文化理念的再生
        二、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
        三、传统美学趣味的再生
        四、传统民族精神的再生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关系的变革
        一、连接: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
        二、网状:从中心发散型到“去中心”化的网状节点传播模式
        三、互动:从单向被动到双向互动的新型传受关系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机遇
        一、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最核心最广泛的传承力量
        二、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
        三、数据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更全面更准确的科技支撑
        四、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艺术传播对中华元素传承的现代重塑
        一、环境再塑:高程度数字生存语境构建当代传播环境
        二、文化弥合: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跨越海外传播鸿沟
        三、有效表达:国际性数字传播语言彰显中华元素魅力
        四、重焕光彩:高品质数字艺术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内涵
    第四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驱动
        三、“文化身份”的内在诉求
        四、海外传播的现实需要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第一节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受关系
        一、艺术创造的多样传播者
        二、艺术接受的广泛受众者
        三、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主要形态
        一、蓬勃发展的数字游戏
        二、稳步推进的电影艺术
        三、新兴崛起的电视综艺
        四、其他类型的传播形态
    第三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
        二、作品数字化艺术转译质量较低
        三、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不平衡
        四、数字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
        五、互联网的适应性和主动性不足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
        一、传播者的“工匠之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和鸣
        二、接受者的“分众模式”:横向之本土和海外受众与纵向之内驱和培育型受众细分
        三、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建设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艺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转译
        一、现代: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表达
        二、吸引: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
        三、便捷: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
        四、故事:多样化叙事讲述中国故事
        五、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
    第三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
        一、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与“他者”对话
        二、建设媒介高度融合下的立体化传播矩阵
        三、深度运用重视参与感体验的互联网思维
        四、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
        五、构建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微传播热潮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趋势
        一、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更深入和广泛
        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合应用成为新亮点
        三、中华元素传承下的商业和产业化程度更高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存难点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不对等
        二、警惕互联网新媒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
        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现实把关难度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10)贾樟柯电影剧本的纪实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电影纪实美学的理论着述
        1.3.2 有关贾樟柯电影美学风格的研究
        1.3.3 有关贾樟柯电影剧本创作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贾樟柯电影剧本题材的现实品格
    2.1 刻画身处社会边缘的当代底层人群
        2.1.1 漂泊异乡的城市民工
        2.1.2 游荡不羁的小镇青年
        2.1.3 委身风尘的边缘女性
    2.2 描摹发展建设滞后的封闭县城空间
        2.2.1 闭塞交通下的文化荒漠
        2.2.2 父权压制下的精神牢笼
    2.3 书写反映转型情势的社会变迁事件
        2.3.1 拜金主义触发情感危机
        2.3.2 现实焦虑引发声色狂欢
        2.3.3 城市化建设导致家园失落
第3章 贾樟柯电影剧本语言的细腻质感
    3.1 兼顾视听的具象叙述语言
        3.1.1 精描动作使人物姿态清晰生动
        3.1.2 细绘色彩使景物状貌真确鲜明
        3.1.3 特写声音使场面氛围具体可感
    3.2 平中见奇的精当人物语言
        3.2.1 方言词句契合底层身份
        3.2.2 经济术语关联时代背景
        3.2.3 简略句式贴近口语表达
第4章 贾樟柯电影剧本纪实风格的成因
    4.1 电影专业学习中纪实电影观念的形成
        4.1.1 “用摄影机对抗遗忘”的电影功能观
        4.1.2 “发现日常生活之美”的电影美学观
    4.2 基层生活经历中深厚现实经验的积累
        4.2.1 对诸多社会现实问题的切身体会
        4.2.2 对底层人群生存状态的深入了解
    4.3 1990 年代中国文艺创作思潮的影响
        4.3.1 “新生代”小说与新写实电影潮流的浸润
        4.3.2 新纪录运动“回到现实”创作精神的鼓舞
第5章 贾樟柯电影剧本纪实风格的成就与发展
    5.1 面世之初对中国影坛气象的更新与开拓
        5.1.1 破解现实主义创作式微的影坛困局
        5.1.2 深化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底层视野
    5.2 走向“地上”后遭遇的大众接受困境
        5.2.1 难以满足主流观众的戏剧性诉求
        5.2.2 偏离年轻受众的娱乐化趣味
    5.3 大众观影趣味下的风格发展路向
        5.3.1 在千变万化的现实中拓宽题材
        5.3.2 适度加强情节发展中的戏剧冲突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贾樟柯独立编剧电影作品一览表
致谢

四、大片式的音乐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电子音景中的民族话语建构——以中国奇幻电影配乐为例[J]. 张晶晶,冯曦.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1(04)
  • [2]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3]非遗题材纪录片《秦声艺韵》创作研究[D]. 齐昊. 西安工程大学, 2020(01)
  • [4]电影配乐新生代[J]. 程橙. 电影, 2019(12)
  • [5]“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移动短视频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 李柱.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D]. 杨洋. 吉林大学, 2019(02)
  • [7]中国主流大片审美特征研究(2008-2018)[D]. 廖玲. 湖南大学, 2019(01)
  • [8]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D]. 邓强.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 [9]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 董甜甜. 东南大学, 2019(05)
  • [10]贾樟柯电影剧本的纪实风格研究[D]. 梁晖. 湖南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大片音乐风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