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奇幻文学的审美理论

《诗经》奇幻文学的审美理论

一、《诗经》梦幻文学审美论(论文文献综述)

路美艳[1](2020)在《汉代文学自觉的价值及其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先秦文学中文史哲混沌不分,汉代文学从广义的文学中分化出来,对文学的分科、题材与艺术形式等进行较为明确的区分与认识,对文学的审美特征与艺术形式具有自觉性的追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赋为中心的专业作家群体,标志汉代文学发展到"自觉"程度。文章以汉赋为例,详细分析汉代文学在观念和艺术形式两个层面自觉的价值与发展。

李莹[2](2019)在《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及美育价值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作品为文本支撑,从梦境叙述方式、意境构成、叙述内涵三方面展开研究,以探求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的美育价值。本论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文本的整理分析,结合文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以研究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的美育价值。在梦境叙述方式上,笔者从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作品多样的入梦方式、塑造梦境导师、打破时空限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作品为儿童提供了进入角色情境的仪式性,达到了让儿童在梦境之旅中获得更多真实感的效用。在意境构成方面,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作品基于儿童生理、心理特性营造出了具有诗意性、音乐性、色彩感的幻梦空间。而梦境本身的荒诞夸张感可以有效助力于这种梦幻感的形成,也利于儿童接收文本讯息,更大程度地为儿童传递梦境美感。在叙述内涵方面,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作品通过对成长意义的映射、对儿童纯真稚拙童心的展现、对情感的补偿三方面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从情绪体验到情感熏陶得到一种自主性的美的转化。综上,笔者得出结论: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为儿童打造了具有文学美感的阅读空间。而这种基于梦境真幻相生特性的美感,又照顾了儿童生理、心理阶段特殊的审美心理,以美的方式实现了育化儿童的目的,具有极大的美育价值。

张炼[3](2019)在《乔叟在中国:接受与场域竞争》文中指出本论文运用布迪厄的场域、习性、资本等社会学理论来研究乔叟在中国的百年接受史,阐述乔叟的接受状况如何为现代中国的文学场和社会场所影响和制约,分析中国接受者的习性如何决定他们在各种场域中的位置,进而探讨各种场域之间和内部的竞争如何作用于乔叟在中国的接受。中国学者从对作品的初步介绍转变为对形式的解读、对作品内涵的多方面探讨以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的思索。这一接受史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中西文学、文化碰撞融合的思考,和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探索。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分为五章。绪论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接受”和“翻译”这两个相关联的核心概念的阐释、布迪厄的关键理论梳理以及本论文研究内容和基本观点的简述。第一章分析民国时期的乔叟接受状况。新旧文化两派在社会文化场域里处于对立位置。新文化一派在教育场、文学场、翻译场都处于支配地位。新文化一派提倡新文学,希望通过改变中国文学的语言和形式来建立新思想、新社会。他们认为,乔叟革新了英国语言和英国文学形式;他们在解读和翻译乔叟作品时使用白话文、选取的是代表新的文学思想的故事。与之相对的学衡派反对文学和社会的完全西化,希望保留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特别是其中的儒家教化思想。他们强调乔叟继承西方文化传统,并在乔叟作品的解读和翻译中使用文言文和突出儒家教化思想。两派的对立反映出文化场、社会场中新旧文化思想以及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冲突。第二章分析1949年至1979年的乔叟接受状况。社会主义新国家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这时期社会各场域最重要的文化资本,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在教育场、文学场里相应地占据支配位置。他们强调乔叟的社会性、人民性,强调乔叟作品的反封建性和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同样,翻译家方重在对乔叟的解读和评论里也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然而,李赋宁对乔叟作品的文体学研究却被边缘化。这种状况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学场里的权力竞争。第三章分析1979年至今的乔叟接受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国的社会政治场域建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文化开始多元发展并广泛借鉴域外文明的成就。在教育场、文学场里的中国学者相应采取多元化视角解读乔叟。他们的视角或继承中国传统文学精神、或继承马克思主义、或接纳西方阐释方式、或采用多种阐释方式。这种多元化解读使乔叟学者们在学术场域里的位置并非像过去那样倾向于两极对立,而是在相互竞争的同时,更多的是相互包容和相互借鉴,这是社会场里中西各种文化思想相互融合的折射,也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多元化发展在乔叟接受领域的反映。第四章分析香港和台湾的乔叟接受状况。两个地区的乔叟接受始终与各自的政治文化生态相关,是文学场与社会场相互影响的结果,也是接受者习性的选择。香港的乔叟阅读较少,其接受状况却融汇中西,就如同它的地理文化特点。台湾的接受状况是中西文化竞争的结果。早期乔叟接受者主要来自大陆,他们学贯中西,他们的习性生成使他们的研究融合中西两种阐释方式。但随着台湾社会和文化场日渐向西方靠拢,西方阐释方式逐渐在乔叟研究中占据支配位置。即使如此,这些向西方传统靠拢的书写始终隐含着和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对话。第五章分析《坎特伯雷故事》的两个全文中译本。两个译本形成的年代都是外来文化大量涌入的时期。两个译本都是对原文的直译。相比而言,方重的散文译本用字简练古雅,而黄杲炘的诗体译本注重对原文诗歌格律的对等翻译。在译作里,两位译者重构了一系列关于强盛中国的记忆场。这表现出他们在有意无意中重塑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认同国家民族身份、重构文学场和社会场的努力。结语部分提出,文学接受是一种社会行为。中国的百年乔叟接受史与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密切相关,其发展是一个社会性过程,是这时期中国的社会场、文化场、文学场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影响和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

马迎春[4](2014)在《从符号—结构谈《离骚》和《神曲》的文学手法》文中研究指明《离骚》和《神曲》艺术特点研究,以及两个作品的比较研究都比较多,本文尝试运用符号-结构的方法,从文学手法三个层级对两个作品艺术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借助符号-结构的方法有助于将研究有序化;同时本文运用实际数据描述文学事实,实证地揭示两部作品存在的文学现象;这不同于已有的不分层次、笼统的研究。《离骚》和《神曲》艺术特点不同,从文学手法看,首先是对文学手法诸类型自由组合运用的不同。这些类型分别是:最小文学手法的叙述、描写、抒情;整一文学手法的整一事件、整一意象;文本文学手法的题材、文体-体制、语体风格、结构布局和形象塑造。从文学手法选择组合考察看,两部作品都是主观超验性的作品,但《离骚》是在主观超验的总体架构之下具有浓厚的抒情性,体现了受到“比兴”传统影响的中国古代言志诗的特征;而《神曲》在主观超验的总体架构下呈现为客观的叙述、描写,体现了西方“模仿说”和中世纪“寓言说”双重影响下的中世纪意大利精神史诗的特征。两部作品的这种基本特征,本文将从三大文学手法层级具体讨论。从最小文学手法看,《离骚》偏重使用叙述与抒情最小文学手法,《神曲》偏重使用叙述和描写最小文学手法。在《离骚》中,叙述和抒情分别占全文的39.6%和38.2%;描写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占全文的22.2%。《离骚》抒情大多位于前半部分,叙述大多位于后半部分。在《神曲》中,叙述和描写分别占总量的51.4%和44.3%;抒情最小文学手法使用则较少,仅占4.3%,远远低于《离骚》的38.2%;而《离骚》的描写是22.2%,也远远低于《神曲》的44.3%。从最小文学手法出发,我们还发现《离骚》运用了大量比兴-隐喻,这些比兴-隐喻构成了几个完整的系列;而《神曲》使用了众多的史诗明喻,这些史诗明喻不构成完整的系统。《神曲》还运用了大量的来自基督教世界的典故-隐喻,而《离骚》没有运用正真意义上的典故。从整一文学手法看,《离骚》构成相对简单,有三个层次;《神曲》构成则复杂一些,层次更多:有四个层次。从整一文学手法出发,我们还发现《离骚》和《神曲》的象征方式不同,《离骚》的象征比较简单,而《神曲》的象征比较复杂,是象征与寓言并重。《离骚》的象征,不管是局部象征还是整体象征,大都由最小文学手法的隐喻通过博喻的方式发展而来。《神曲》的象征分为两类:但丁个人化象征、基督教传统象征。在《神曲》中,除了象征,还有三个层级的寓言,《离骚》没有寓言。从文本文学手法看,《离骚》和《神曲》结构布局、人物形象塑造不同。在结构布局上,《离骚》以诗人九死不悔情感为主线贯穿首尾,不注重叙述必然性情节,是一种主观淡化情节,体现了以抒情为主的结构原则;《神曲》则是以基督教趋善避恶道德律为准绳,组合运用线状结构与空间结构,体现了寓言结构布局原则。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离骚》将人物放置于“去与留”的矛盾冲突中,运用对比、直抒胸臆等多种艺术技巧突出人物的情感,塑造了情感强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神曲》则根据基督教的善恶观念将人物按类划分,人物具有寓言化的、类型化的特点。

杨芳[5](2013)在《《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和时间表示的都是事物间的位置关系,时间用以描述动作或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空间用以描述物体的位形。《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同属传统的情节小说,都遵循时间的自然持续和与情节要求相对应的空间转换,按主人公的先后经历,来安排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两部小说缺乏现当代小说时空交错的叙事特点,但都不乏相对同时代小说来说先时的叙事技巧。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线性时间叙事技巧对比研究。“在现实世界里,即使恰好在同一时间里发生了两件事,用语言表现它们时,也就必须采取先说其中一件事,然后再说另一件事的形式;或者部分交替着说两件事。总之都需要变成线性形式。”《红楼梦》与《源氏物语》都继承发扬《春秋》与《史记》两种文学体裁的线性时间叙事特征,将朝代纪年、世代时间与人物年纪三者有机结合,体现出东亚古典小说典型的线性时间叙事特征。《源氏物语》线性时间叙事是直线的单一绵延,不枝不蔓,“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红楼梦》时间叙事技巧向现代小说靠拢,但不能因其局部对时间的切割、打碎和穿插,否定其主体叙事时间的连贯性。《红楼梦》叙事时间技巧不及《源氏物语》明确,但所言之事如丝以待,丝于络成之后,方知作茧之精,与《源氏物语》略显板滞的时间叙事技巧比较,《红楼梦》时间叙事技巧更为灵活多变,是清朝小说时间叙事艺术迅猛发展的标识。实际上《红楼梦》中不可回溯的主干时间流对文本进行着整体有效的操控。二、时间情态化叙事技巧比较研究。“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国人传统思维中,时间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时间流变与心理感受密切相连。季节交替变换推动事态演变,是提供《红楼梦》和《源氏物语》情节展开的必备条件。两部小说将事态变迁与自然季节变化紧密结合,使得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的矛盾纠葛描写有机融合。在时间情态化的文本诠释过程中,中日两位作者均擅长“喻情于景,借景抒情”,叙事表现艺术中形象先于逻辑,感性强于思辨。《红楼梦》以情节的跌宕吸引读者,季节的变化辅助情节的发展,向现代小说叙事手法靠近。《源氏物语》注重通过季节变化来抒发个人感情,注重小说叙写的“散文式抒情特色”。《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两书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抒”与“叙”紧密结合。同时,两书均采用既能抒发“意”,又不被“意”所束缚的灵活多变的譬喻性话语体系。中日古典小说的抒情叙事特质恰好与西方古典小说注重情节的叙事传统形成鲜明对比。三、地志空间叙事技巧比较研究。时间是流动、变化的,暗含新生与幻灭之意,空间是静止、平稳的,在静止的某一时刻凝注文本。两部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地志空间,即人物的外部环境是相对封闭的,这些“深宫帐纬”的场所一般人不可企及,都是发生在一小块区域内,由一小群身份颇高人的人引领,发生在“院子里”的故事,是一方水土的缩影,都具备地方志的特征。“文笔园林”是两书有别于其他典籍作品的重要叙事特征,“文笔园林”因人/事设景、因景设置植被,以不同的植物烘托人物的性情、渲染气氛。紫式部与曹雪芹旨在作品构筑的虚构世界中逃避现实、逃避纷争,在曲径通幽的还乡之路上品尝人生的甘美,构建了一处诗意的栖居地、理想的乌托邦。两部作品在花园意象的描写上均体现出求真、求善、求美。另一方面,日本古园林是中国古园林建筑的分支,中国人文因素自古以来对园林影响大,讲究园林艺术中的立意,饱含伦理教义。日本园林的趣旨在于通过事物外部,冥思事物内在,重视心与心的人天对话,讲究的是悟性。两书不同地志空间特征,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基于中日两国彼邻而居,文化渊源流传,两国文化有若干相似与迥异。反映在文本当中,就是各自既具备独特的民族风情,又能相互得以共识处。四、文本空间结构叙事艺术比较研究。该部分研究,一是对两书的文本叙事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二是对两书的文类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红楼梦》的叙事主线争议繁多,切入视角及赏析角度的差异造成各式审美取值及其价值认同。《红楼梦》分为“家运”、“神瑛与绛珠草恋情”、“宝玉运程”三条主轴,第三条叙事主轴(“宝玉运程”)有力地将前两条叙事主轴扭合。《源氏物语》以“冷泉帝构想系统”、“明石姬构想系统”、“女三宫构想系统”、“紫上构想系统”为叙事主轴,前三条主轴为先后承接关系,第四条主轴(“紫上构想系统”)一直与前三条主轴相互缠绕,齐头并进。通过两部小说叙事主轴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两书特质结构惊人相似,一是,两书主体构架简单明了,基本都为平铺直叙型,事态的发展循序渐进。文本叙事主梁由几股主轴构成,其中一条主轴又贯穿于其他几条主轴当中,将其他几条主轴紧密扭合,叙事主梁呈麻绳状。二是,在这些连绵不间断的主体构架当中,又有若干条叙事暗线埋伏其间。两书中这些大大小小的叙事系统互为参照、明暗相间、紧密结合、同步共进,在交错展开的过程中搭建有机的叙事空间。两书都是在时空交错的网状结构中定型,最后都达到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叙事效果。该部分还将对古典小说叙事的各种文类模型进行比较研究,例如:预叙式总纲、情史与恋爱模式、神谕与预言、皇权、神话与传奇、梦境。

周双丽[6](2009)在《美是道德善的象征 ——文学道德教化论》文中认为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求真、向善、爱美是人类的天性。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人们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真善美的探讨和追求。在传统文化中,对“真”的探讨常置于“善”的秩序之内,“真理”与正义“同义,而美和善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中关系则最为密切。两千多年来,中外众多的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纷纷对美和善的关系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既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提到美善统一,并以此作为品评事物的尺度,渴望能尽善尽美。而文学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其最终的指向就是要在真善美三位一体的理想人性上,不断地优化人性,优化人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其集中体现就是文学道德教化的表现与实现。这里文学属于审美范畴,道德教化属于伦理学范畴,而文学道德教化最终指向的也正是美和善的关系。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的力量与道德的力量是内在统一的。关于文学与道德教化的关系,历来也是人们关注的重要命题。尽管说文学与道德密不可分,或者说文以载道,曾经引起过许多人的疑惑,甚至是受到部分人的排斥。但无庸质疑,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挑战,文学道德教化传统对于文学道德教化功能形成的潜在因素依然执拗地发挥着作用,其存在的影响力不可否认。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当下道德滑坡与教育僵化的现实,回应挑战和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扩大道德生活空间,使道德教育具有更大的社会性、实践性、开放性、包容性、渗透性,从而转进为一种道德教化的过程与伦理道德体系的建构。另外一方面,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遭遇危机,应赋有新的内容和形式,还应与其他学科,如文学、生态学等交融、整合,以期最大限度地帮助人类认识自身,为自身存在设定较为完善的法则。因此本论文在研究中将力图从传统的道德教化观念扩展开来,将传统道德教化主要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范围上扩大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在时间上扩大为人与过去(历史、传统)、现在(现实、时尚)以及未来(人类生存、可能性)。因此本文还将结合美与善各自的内涵与二者的亲缘性,重点就道德教化与文学的二维关系做出观照。具体而言,本论文以“道德与文学”为题,围绕文学与道德教化的内在关涉,意在探讨当下中国社会现代性道德教化的处境以及面临的基本问题,这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无疑还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敏感话题。但与其他多是以文学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借助道德研究文学的角度论述有关文学道德教化关系不同,在《文学道德教化论》中,笔者将不限于单纯论述文学中的道德教化作用与现象,同时还将针对道德教化的途径和方法探讨文学如何使道德教化得以实现,为何可以实现;它与其他道德教化途径的区别与特质何在;文学道德教化的特殊性等方面进行进一步阐发。论文着力希望通过以道德教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学的视角为参照,研究道德自身的一些特殊规律。论文首先将通过对道德教化进行界定,厘清“世俗僵化的道德规范”和“真正的道德精神”的理解的误区;进而探讨道德教化作用的实现途径与载体依托。同时论文也将全面展开道德教化视角下文学内在肌理的探讨,除了继续强调和坚持文学中的道德教化意义与现象、文学对社会的净化功能以及文学家、批评家的道德责任感外,还将涉及:文学形式与道德理念与精神结构之间有什么本质的相关性,文学为何以及如何使道德教化得以实现;道德教化是在什么样的文学中被体现、表征的,文学道德教化与文学艺术追求是怎样冲突与对抗,在文学中如何体现;文学的现代性处境使文学道德教化功能为何如此微弱,文学道德教化的缺失与解体、隐退来的对读者的冲击;同时也会涉及中西方文学道德教化观念的差异以及表现等方面,最终希望能够通过论文的探讨对研究审美因素在德育中的发现与应用提供启发。首先研究的起点主要基于以下认识:道德教化的实质是塑造健全的人格,给个体带来幸福与和谐,它应该遵循教化对象个人内心自觉自愿的规律。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道德教化的“外求”与“他塑”,是一种灌输与强迫,缺乏个体的觉醒,使得道德教化的效果差强人意。如何改变这种现状,道德教化审美化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这里的道德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因此,道德教化的过程不止于认识的过程,还是一个情感塑造、性格陶冶、习惯养成、整体精神涵养的过程,它要求人的全部精神要素的投入。道德的指向不是“世俗僵化的道德规范”,而是“真正的道德精神”;而这里的道德教化审美化也主要是指灵活、有效运用审美因素于道德教化的过程中,使道德教化即显示一种内在规律的美,又有一种外加形式的美。而怎样对道德进行审美化的介入,经过审美化改造的道德教化过程又如何对读者品德发展水平产生实际影响就成为本文探讨的原点。这里的审美化主要是指在道德教化过程中恰当地介入文学因素,积极利用文学自身的社会价值功效,使之成为道德教化的有机组成与实现途径。而同时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学是研究各种关系,道德是人人的关系。文学固然要受到道德的制约和影响,但另一方面,文学同样会以特殊的力量反作用于道德,换句话说,文学本身就具有独特的道德功能。因此本文即将着眼于道德教化审美层面实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主要针对文学形式与道德精神二者的本质相关性,从二者的内涵与互动性方面深入展开对道德教化和文学价值的思考。论文将主要探讨以下方面的问题:道德教化本质,文学的内涵、文学的价值及其在社会体系结构中的位置;文学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功能的理论论证;文学道德教化的实现途径与实践过程;加强文学道德责任建设,改进道德教化,建设社会伦理道德的现状等。其中,后三者为论文重点。论文综合运用理论论证和实证分析,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整合,将文学道德教化规定为文学必然也是应然的对于伦理道德建设的责任担当,既有利于人们对道德教化形而上的理解,不做抽象的玄论,也是希望通过对文学道德教化的具体落实进入深入到形而下的感性生活层面。并通过历史的追问、中外的比较,挖掘出传统教化的病根。论文的理论结论是:文学在深层的机理功能上具有对社会伦理道德传承、建构、维持作用;论文的现实结论是:既不能忽视建构在伦理与道德基础上的种种文学现象的阐释,应加强文学自身伦理道德建设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要更好地加强发挥文学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建设作用;同时还要反过来认识伦理背景中的文学,即不能简单地用某种道德标准去判断文学的道德价值,或用某种道德观念去对文学进行褒扬或批判,这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学固然要受到道德的制约和影响,但另一方面,文学同样会以特殊的力量反作用于道德,即文学具有独特的伦理功能,这是研究不应忽略的。本论文将共由六章组成。全文的前言,将主要揭示论文的缘起、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同时还将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展示论文主要命题与思考,提出了“文学理应承担伦理道德建设的责任担当”的中心命题,力图沟通审美和道德两个领域,从本源上论证二者的内在统一性,从而与习惯意义上的“文学与道德对立的理解模式”区分开来。第一章、第二章则分别就文学的本质、起源、价值、意义、创作原则以及道德本质、教化内涵、道德教化实施路径、具体表征等出发,系统分析了文学本源性与道德教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章则针对文学道德教化的实质与内涵进一步展开较为详细、透辟的理论剖析。第四章则结合中西思想史与文学创作史,系统地分析文学道德教化的文化基础与价值基础,探讨如何运用道德教化的理论来分析和评价文学的内在价值,同时也在实践应用层面进一步揭示出文学道德教化的深刻内涵。第五章试图将审美本源性和道德本源性的探讨直接联系起来,通过对美与善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学理的分析和说明,深入文学道德教化的有机联系。第六章则是文学道德教化的目的论的思考,本章将结合当前伦理道德现状与文学创作负面影响,再次强调文学为社会道德建设应当承担应有的责任提供思想依据,也对作家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基本的美学规定。

李萱[7](2009)在《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女人天生爱做梦”是日常熟语之一。这里的“梦”,并非仅指日常睡眠中的生命活动现象,而是有着独特的文化意味,其中包含着有关女人性别特征和性别角色的认识,并融入了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可以说,“梦幻”作为人类情感体验中一个较为隐秘多变的层面,与女性的生命体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学中的“梦幻”,特别是女性文学中的“梦幻”,更是适于透视和分析女性生命存在之独特性的领域和平台。本论文即以现代中国女性小说中的梦幻书写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传统文学特别是女性创作中的梦幻书写为背景,对这一领域有关梦幻的典型文本进行综合性的文化解读与分析,尝试从“梦幻”这一特定的角度,对文学与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探寻。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其中正文四章。导言部分首先明确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对文本中出现的各种“梦幻”形态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进而考察国内外有关“梦幻”的理论阐释,重点关注其中与性别相关或受传统性别文化影响的部分,并在对国内有关“梦幻”文学书写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所在。第一章主要考察梦幻书写与女性主体性探寻之间的关系。首先论述现代女性梦幻书写中呈现出的能够体现现代女性主体精神建构的新质素,认为相比中国传统女性而言,“五四”以来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主体精神和性别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在现代女性小说有关女性角色、女性主体、女性隐秘经验等方面的梦幻书写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进而选择不同阶段现代中国女性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梦幻”书写,对现代女性在主体性探寻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惑和值得思索的迷途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二章关注的是梦幻书写与女性形象的塑造之间互相支撑的具体情况,结合文本分析了现代女性小说中的“梦中人”、“梦”中人、“梦幻人”女性形象,以“梦幻”镜像为参照点和以“梦幻”为中介并形成对位关系的女性形象,以及具有“梦魇”或“梦幻”特征的“疯女人”形象。其间着重论述了“梦幻”书写的文化功能对女性形象的强化和渲染,梦幻女性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深层文化心理以及作者的文化想象和话语建构。第三章考察现代女性小说梦幻书写的叙事模式及其文本功能。根据“梦幻”的主要文化功能(如愿望的达成、生命的栖息与救赎、内在冲突的隐喻表征等),将这一阶段的梦幻书写主要归纳为三种叙事模式:“梦幻-消解”叙事模式;“栖息-救赎”叙事模式和“思虑-表征”叙事模式。这些梦幻叙事是现代女作家所寻找与探索的将心灵与外部世界进行对接的方法,其间不仅体现了现代女性小说梦幻叙事与传统女性梦幻书写的复杂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文化背景、作者性别观念及叙事意图等多方面因素对梦幻叙事的影响。第四章从艺术表达和性别策略的角度,具体论述了现代女性小说创作借鉴各种“梦幻”形态的基本特征和文化功能所进行的艺术创新。主要包括:8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中普遍出现的“梦呓”化表达;以宗璞、残雪等女作家小说文本为代表的“梦魇”式书写;梦幻书写的易性叙事。这些艺术表达方式既是现代女作家不断探索与尝试的表达女性生命体验的途径,又是借以更新叙事视角及叙事内容的文本策略。其间也流露出传统思维对她们的影响。结语部分对现代女性小说梦幻书写的基本特征加以整体把握,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其中的局限和不足。综上,现代女性小说梦幻书写从“梦幻”这一特定角度,对现代女性的身心感受、女性生命的内在矛盾,她们对两性关系以及社会历史现实的思考等进行了艺术的表现。这些书写内容不仅展现了对女性主体性的不懈探寻与追求,同时也显示出现代女作家在性别观念及梦幻的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她们对现代女性生存境遇的思考,以及为两性平等的性别文化建设所作出的努力。

刘海英[8](2008)在《“梦文学”概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三个部分来阐释"梦文学"的概念。首先分析"梦"的特点,尤其是它与宗教有关的特征;然后阐明"梦"与文学的关系;之后尝试梳理中外学者关于"梦文学"或"梦幻文学"的论述,界定"梦文学"的范畴。

李金坤[9](2007)在《《风》《骚》诗脉传承论 ——兼论《毛诗正义》经学话语对唐人诗心之激发》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层递涵演,流变生新。作为两大文学源头的《诗经》和《楚辞》,各以其杰出的思想与艺术成就哺育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成长。作为中国诗歌巅峰的唐诗,受《风》《骚》精神之沾溉毋庸置疑。本文拟就尚未引起人们关注的《风》《骚》诗脉传承及其对唐诗的影响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以见其文学承传演变之迹。本文由十一部分组成,依次简述如下:绪言:概述《风》《骚》诗脉传承及其对唐诗的影响的研究状况,确定该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与意义。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注重运用比较方法、统计方法、归纳法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风骚”并称与南北文化之关系。就“风骚”并称之由来、南北文化的差异、特征、成因及其南北文化融合的诗歌新境界等进行阐论,为《风》《骚》精神探明文化背景之依托。第二章:《风》《骚》诗脉传承论。《楚辞》对于《诗经》的文学精神、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均有承传并拓展,由此可见《诗经》至《楚辞》的传承印记。第三章:《风》《骚》体制异同论。就二者之间在篇章、句式、韵律、内容体制四方面进行比较考察。《楚辞》在篇章、句式上较《诗经》宏大、加长,但也保留了《诗经》四言体形式。《楚辞》的韵律与内容体制承传《诗经》,呈现出“暗传”的特点,具有神似的审美价值。第四章:《风》《骚》比兴演进论。分别从《风》《骚》比兴物象的主客体分离与主客体吻合、零散片断与集中系统、触物生情与托物寄情、实景与幻想诸方面展开对比论述。认为:《楚辞》的比兴艺术承传于《诗经》,但又将《诗经》的比兴手法发展为比兴象征手法,使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思维第一次产生了巨大的飞跃。第五章:《风》《骚》忧患意识论。对《风》《骚》忧患意识表现特征及其承传关系进行研究。《诗经》忧患意识特征有五:国运民瘼、世道昏暗、徭役兵役、人生短促、婚恋离别等;《楚辞》承传于《诗经》,尤其深受《诗经》大、小《雅》贵族诗人忧国忧民思想影响较大,其忧患意识特征有八:好修之忧恐、不遇之忧思、阙才之忧焦、颓风之忧叹、遭诬之忧愤、疏放之忧怼、民瘼之忧伤、国难之忧戚,其忧患焦点则在“忧国忧民”。《风》《骚》忧患意识对后世影响深远。第六章:《风》《骚》自然生态意识论。借鉴西方生态批评方法,从生态学角度,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风》《骚》山水草木虫鱼等自然生态的审美价值与意义,由此探明由《风》《骚》所反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畏惧、相处、相亲的逐渐和谐。第七章:《风》《骚》梦幻描写论。从心理学、思维学角度,探讨《风》《骚》梦幻描写及其审美价值。《诗经》梦幻描写简朴,与现实生活相关联;《楚辞》则踵事增华,其梦幻描写繁复而神秘,丰富了文学表现手法。第八章:《毛诗正义》的经学话语对唐人诗心的激发。就《毛诗正义》的背景、品格与地位、编撰体例与疏解特点、创新之处与诗学因素、“比兴”释义与唐诗比兴思维进行全面剖析,以见其对唐人诗心的激发作用。结语:《风》《骚》渊源有自,诗脉清晰。孔颖达《毛诗正义》的颁布,有利于激发唐人之诗心,提高诗歌创作水平。附录:唐人对《风》《骚》精神之评说。从初唐至晚唐较为全面地梳理唐代诗人对《风》《骚》精神的诸种评说。对于《诗经》,终唐之世多为褒扬之词;而于《楚辞》,初唐诗人多有贬斥者。盛唐及其之后,褒美遂多,晚唐最盛。唐人诗歌创作中对《风》《骚》精神多有汇通者。

邹强[10](2006)在《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研究》文中提出梦是中国古代社会常见的话题,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古代经典文本中,梦同样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母题,从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到集大成的《红楼梦》,无处没有梦意象的存在。在此意义上,中国文学史确实也是一部梦文学史。有感于梦意象的重要性和学界在这一领域研究中尚存的不足,本文试图借助美学的方法与视角,对中国古代文本中的梦意象,尤其是那些经典的梦意象进行史论结合的解读,以期能对梦意象的发展史及美学流变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梦意象进行个案分析,探寻它们身上所蕴含着的先人智慧及古代审美风尚的变迁,发掘它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审美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在研究思路上受到导师陈炎教授近年来致力于研究有别于审美思想史和物态史的审美文化史的影响,并受到其介于归纳和演绎之间的描述形态的理论风格的启发,同时还受到所崇敬的学者王一川教授所倡导的不追求严密美学体系、直接面对具体审美现象的“修辞论美学”的感召,试图用一种既有较强理论思辨性又能直面具体审美对象的研究方法来观照中国古代文本中的梦意象。按此思路,本文将在史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先论后史、先宏观后个案的步骤进行。 绪论交待的是这项研究得以展开的逻辑前提:梦是如何从一种自然的生理、心理行为衍变成社会文化现象的。也就是说,本文关注的对象不是真实的梦体验,而是被记载于古代文本当中的“梦”,尤其是那些具有丰富美学蕴藉的“梦意象”。对于梦从本能行为到审美意象之间的衍变,梦迷信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文明发展之初,人类还弄不明白梦的本质,才会把梦当成是神灵的凭附。在此背景上,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物所做之梦就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梦的社会属性从此开始衍生。进而,梦逐渐跟政治、文化、艺术以及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各种各样的联系。文本之梦,也就成为了可能。 第一章的重点是对本论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当代意义进行探讨,并对论文的核心概念如“意象”、“梦意象”、“美学研究”等进行厘定。国内目前关于梦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古代梦理论的梳理和梦迷信对社会生活影响的研究这两大方面,对梦意象的研究还多限于单人单篇的具体分析,缺乏总体的宏观把握。因此本论题的展开不仅有助于改变单就具体作家作品讨论梦意象、把梦意象等同于梦文学等在研究中尚存的不足,还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美学研究的空间。丰富的梦材料以及梦意象和美学两者间在学理上的亲和性是这项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至于什么是梦意象,我们则把它定位为以“梦”的形式出现或者以“梦”为

二、《诗经》梦幻文学审美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经》梦幻文学审美论(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文学自觉的价值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代文学观念自觉的价值及发展
    (一)汉代文学分科独立
        1.诗赋独立划分
        2.学术与文学分离
    (二)汉赋作家群体的形成
        1.皇帝言语侍从形成汉赋作家群体
        2.帝王及门客形成专业作家群体
    (三)汉赋体裁的区分
        1.同赋异名体的发展
        2.明确的文体功用
二、汉代文学艺术形式自觉的价值及发展
    (一)虚构问答的写作形式
        1.假设问对、客主对答
        2.以神话传说意象入赋
    (二)夸张藻饰的表现手法
    (三)自铸新词的文字特点
    (四)汉赋文本的描绘性
三、结语

(2)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及美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1980 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方式
    第一节 入梦方式的多样性
    第二节 梦境导师的牵引
    第三节 时空的自由延展
第二章 1980 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的意境构成
    第一节 梦境空间的诗意塑造
    第二节 梦境语言的音乐背景
    第三节 梦境色彩的情感传达
第三章 1980 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内涵
    第一节 对成长意义的映射
    第二节 纯真稚拙童心的展现
    第三节 情感的补偿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乔叟在中国:接受与场域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旧文化碰撞中的民国乔叟接受:1911-1949
    第一节 民国的乔叟教学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民国乔叟接受的语言政治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与民国的乔叟翻译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主导的三十年乔叟接受:1949-1979
    第一节 1949 后三十年的乔叟教学
    第二节 方重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第三节 李赋宁的文体学分析
第三章 多元发展的新时期乔叟接受:1979 至今
    第一节 当代的乔叟教学
    第二节 文学的教育功能与当代乔叟接受
    第三节 多元化阐释与当代乔叟接受
第四章 香港和台湾的乔叟接受状况
    第一节 香港的乔叟接受
    第二节 台湾的乔叟接受
第五章 文化记忆与《坎特伯雷故事》中译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的乔叟画像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从符号—结构谈《离骚》和《神曲》的文学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离骚》与《神曲》的比较研究
        1.2.2 文学符号结构的研究
    1.3 相关术语、概念
        1.3.1 文学符号结构的基本概念
        1.3.2 比兴、隐喻、象征、寓言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2《离骚》与《神曲》的最小文学手法
    2.1 最小文学手法概述
    2.2 《离骚》的最小文学手法
        2.2.1 《离骚》最小文学手法切分
        2.2.2 《离骚》最小文学手法的比兴-隐喻
    2.3 《神曲》的最小文学手法
        2.3.1 《神曲》最小文学手法切分
        2.3.2 《神曲》最小文学手法的典故-隐喻
        2.3.3 《神曲》最小文学手法的史诗明喻
    2.4 《离骚》和《神曲》最小文学手法比较
3《离骚》和《神曲》的整一文学手法
    3.1 《离骚》的整一文学手法
        3.1.1 《离骚》整一文学手法切分
        3.1.2 《离骚》整一文学手法的博喻-象征
    3.2 《神曲》的整一文学手法
        3.2.1 《神曲》整一文学手法切分
        3.2.2 《神曲》整一文学手法的象征和寓言
    3.3 《离骚》和《神曲》整一文学手法比较
4《离骚》和《神曲》的文本文学手法
    4.1 《离骚》的文本文学手法
        4.1.1 《离骚》淡化情节结构布局
        4.1.2 《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
    4.2 《神曲》的文本文学手法
        4.2.1 《神曲》寓言化结构布局
        4.2.2 《神曲》寓言化人物形象
    4.3 《离骚》和《神曲》文本文学手法比较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离骚》的最小文学手法、整一文学手法
附录 B:《神曲》最小文学手法(以 3 首为样例切分)
附录 C:《神曲》大整一事件 B 的构成
附录 D:《神曲》大整一事件 C 的构成
附录 E:《神曲》大整一事件 D 的构成
附录 F: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5)《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思路、价值与创新
第一章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线性时间叙事
    第一节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线性时间叙事的同源性
        一、 中日古代叙事
        二、 史记、唐传奇
    第二节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三种线性时间的叙写
        一、 朝代纪年的叙写
        二、 世代时间的叙写
        三、 纪传时间的叙写
第二章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间循环叙事比较研究
    第一节 《红楼梦》季节循环叙事
        一、 《红楼梦》中的四季循环
        二、 四季的意象化虚拟
    第二节 《源氏物语》时间循环叙事
        一、 《源氏物语》中的四季循环
        二、 《源氏物语》中的时间情态化
    第三节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间循环叙事对比研究
        一、 时间情态化中的“四季”
        二、 时间情态化中的“悲”
第三章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地志空间叙事比较研究
    第一节 大观园与六条院的源起
    第二节 大观园与六条院的园林布局比较
    第三节 《源氏物语》中的自然景色描写
    第四节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地志空间叙事比较
第四章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文本空间叙事比较研究
    第一节 叙事结构比较
        一、 《红楼梦》叙事结构
        二、 《源氏物语》叙事结构
        三、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叙事结构比较
    第二节 叙事空间比较
        一、 拟实空间比较
        二、 虚拟空间比较
结语
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美是道德善的象征 ——文学道德教化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重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道德、教化、文学
    第一节 道德与教化的含义
    第二节 道德教化本质探析
    第三节 道德教化的途径和载体
    第四节 文学的本质与其道德教化传统
第二章 文学道德教化的内涵
    第一节 文学道德教化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文学道德教化的实现基础
    第三节 文学道德教化的具体表现
    第四节 文学道德教化的功能分析
    第五节 文学道德教化认知中的错位
第三章 文学道德教化的传统与实践
    第一节 文学道德教化理论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中外文学道德教化的历史传统与实践
    第三节 中外文学道德教化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分析
第四章 文学道德教化之最终指向——美善相乐的美学特质
    第一节 美与善的本质溯源
    第二节 美与善的关系考察
    第三节 美善相乐理论的历史考校
    第四节 美与善的良性实践互动——“以善育美、借美立善”
第五章 文学社会道德的担当与构建
    第一节 当代社会道德建设背景
    第二节 重建文学道德教化精神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文学道德责任建设的担当与具体构建
参考文献
后记

(7)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二、国内外有关“梦幻”的理论阐释与探讨
    三、国内有关“梦幻”的文学书写的研究现状
    四、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梦幻书写与女性主体性探寻
    第一节 梦幻书写与现代女性主体精神的建构
        一、女性角色的反思与确认
        二、女性主体的精神成长
        三、女性隐秘经验的流露和书写
    第二节 现代女性梦幻书写中的人生探索与困惑
        一、娜拉出走之梦:“做人”与“为我”的追求与困惑
        二、络绮思之梦:事业与家庭的矛盾
        三、邵玉梅之梦:“女英雄”的成长与焦虑
        四、卜零之梦:女性反抗的激进与迷途
第二章 梦幻书写与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梦中人”、“梦”中人与“梦幻人”女性形象
        一、“梦中人”:性格特征、现实映照与文化心理
        二、“梦”中人:内在需求、文化想象与另类形象
        三、“梦幻人”:亦虚幻亦真实、既内在又超越
    第二节 “梦幻”镜像、对位关系与女性形象的塑造
        一、“梦幻”镜像与女性形象:“自卑”与“自恋”的杂糅
        二、“梦幻”女性人物的对位关系:“纯洁”与“放荡”的复杂变奏
    第三节 “梦魇”、“梦幻”与“疯女人”形象的塑造
        一、“梦魇”与“疯女人”形象的塑造: 从文化“梦魇”到个体“梦魇”
        二、“梦幻”般的“疯女人”形象塑造: 隐匿、飞翔与治疗
第三章 现代女性梦幻叙事模式及其文本功能
    第一节 “梦幻-消解”叙事模式
        一、爱情、婚姻的“梦幻”和“消解”
        二、“梦幻-消解”模式的叙述张力
        三、“梦幻-消解”叙事模式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栖息-救赎”叙事模式
        一、两种基本的叙事序列
        二、心灵的栖息与生命的“调制解调器”
        三、单向救赎、性别对立与潜在对话
    第三节 “思虑-表征”叙事模式
        一、内心冲突、梦幻思虑与女性生命意识
        二、心灵表征、叙事意图与性别观念
        三、“内觉”、视觉表征与互文结构
第四章 梦幻书写的艺术表达与性别策略
    第一节 “梦呓”化表达与抗拒“失语”
        一、“梦呓”化表达:女性主体的生命言说
        二、“梦呓”化:女性写作的一种策略
        三、“梦呓”表达的内在动因及其审美评价
    第二节 “梦魇”式书写的技巧与策略
        一、“内观”、“梦魇”与女性小说创作
        二、“梦魇”世界的讲述和呈现
        三、“梦魇”、“寓言”与性别策略
    第三节 梦幻书写与易性叙事
        一、民族梦想与易性叙事
        二、易性叙事与“梦幻”互文
        三、“梦魇”的易性叙事与复调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梦文学”概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梦”
二、梦与文学
三、“梦文学”

(9)《风》《骚》诗脉传承论 ——兼论《毛诗正义》经学话语对唐人诗心之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
    二
    三
第一章 “风骚”并称与南北文化之关系
    第一节 “风骚”并称之由来
    第二节 南北文化差异的历史梳理
    第三节 南北文化的特征与风貌
    第四节 南北文化差异之成因
    第五节 南北文化交融之诗歌新境界
第二章 《风》《骚》诗脉传承论
    第一节 《风》《骚》文学精神之承传
    第二节 《风》《骚》艺术形式之承传
    第三节 《风》《骚》表现手法之承传
第三章 《风》《骚》体制异同论
    第一节 篇章体制之异同
    第二节 句式体制之异同
    第三节 韵律体制之异同
    第四节 内容体制之异同
第四章 《风》《骚》比兴演进论
    第一节 《风》之主客体分离与《骚》之主客体吻合
    第二节 《风》之零散片断与《骚》之集中系统
    第三节 《风》之触物生情与《骚》之托物寄情
    第四节 《风》之比兴实景与《骚》之比兴幻象
第五章 《风》《骚》忧患意识论
    第一节 《风》之忧患无极
    第二节 《骚》之动地歌吟
第六章 《风》《骚》自然生态意识论
    第一节 《风》《骚》山水自然生态意识
    第二节 《风》《骚》草木虫鱼自然生态意识
第七章 《风》《骚》梦幻描写论
    第一节 《风》之梦幻描写
    第二节 《骚》之梦幻审美
第八章 《毛诗正义》经学话语及其对唐人诗心之激发
    第一节 《毛诗正义》的背景、品格与地位
    第二节 《毛诗正义》的编撰体例与疏解特点
    第三节 《毛诗正义》的创新之处与诗学因素
    第四节 孔颖达“比、兴”释义与唐诗比兴思维
结语
附录:唐人对《风》《骚》精神之评说
    第一节 初唐《风》《骚》精神之评议
    第二节 盛唐《风》《骚》精神之评述
    第三节 中唐《风》《骚》精神之评说
    第四节 晚唐《风》《骚》精神之评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梦:从自然到文本的衍变
    一、梦的社会属性的形成
    二、梦的文化属性的衍生
    三、文本之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梦意象与美学研究
    第一节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
        二、可能性
        三、当代意义
    第二节 概念的厘定
        一、意象
        二、梦意象与梦文学
        三、美学研究
第二章 梦意象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梦的自然特征
        一、神秘的睡眠“黑箱”
        二、失控的梦体验
        三、虚虚实实、亦真亦假
    第二节 梦意象的美学特征
        一、批判性特征
        二、理想性特征
        (一) 个人理想的虚拟实现
        (二) 个体政治理想的表征
        三、超越性特征
        (一) 超越现实与观念的梦意象
        (二) 超越作品结构的梦意象
        四、形式美学特征
        (一) 凝缩的时间
        (二) 多样的结构
        (三) 拟实的氛围
第三章 梦意象的美学功能研究
    第一节 在场与不在场:梦意象作为一种美学阐释策略
        一、海德格尔与中国文论传统
        二、在场的梦意象与不在场的哲思
    第二节 狡黠的智慧:梦意象作为一种论证武器
        一、梦意象与古代政令的推行
        二、梦意象与君王神性的渲染
        三、梦意象与为臣之道的智慧
    第三节 美如梦境:梦意象作为一种审美理想
        一、此梦非彼梦
        二、有意味的形式
        三、作为审美理想的梦意象
第四章 中国文学传统中梦意象的美学历程
    第一节 梦意象的萌生
        一、甲骨卜辞的梦占
        (一) “众占非一,而梦为大”
        (二) 甲骨占梦的审美文化意义
        (三) 甲骨之后的占梦
        二、《诗经》中的梦意象
        (一) 熊欢鱼跃的情感世界
        (二) 文学梦意象的萌生
    第二节 梦意象的发展
        一、《左传》中叙事梦意象的发展
        (一) 完整的梦意象
        (二) 质朴的叙事之美
        (三) 史学与文学的结合
        二、《庄子》中梦意象的形式自觉
        (一) 寓言与梦意象的结合
        (二) 对话体与梦意象
        (三) 庄道之风与梦意象之美
        三、赋与梦意象的发展
        (一) 宋玉的梦意象
        (二) 汉赋中的梦意象
    第三节 梦意象的勃发
        一、李白的梦意象
        二、李商隐的梦意象
        三、苏轼的梦意象
        四、陆游的梦意象
    第四节 梦意象的成熟
        一、汤显祖的梦意象
        (一) 主情的浪漫主义梦意象
        (二) 梦意象结构功能的强化
        二、花妖狐魅的梦意象
        (一) 人化的妖魅与俗化的梦意象
        (二) 崇高之美与梦意象的批判性特征
        三、红楼之梦
        (一) 批判现实主义美学与梦意象的批判性
        (二) 现实主义美学与梦意象的艺术真实性
        (三) 作品主旨与梦意象的兆示性
第五章 经典梦意象的美学分析
    第一节 熊罴与幽兰的梦幻
        一、熊罴: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二、“兰梦”与比德之美
    第二节 蝴蝶、骷髅与移情、抽象
        一、蝴蝶的选择
        二、骷髅的悲哀
    第三节 华胥梦与周公梦
        一、华胥梦与古代士子心态
        二、周公梦与梦周公
    第四节 神女与狐妖:阿尼玛的化身
        一、神女梦
        二、狐妖梦
    第五节 “金枝”造就的彩笔
        一、彩笔梦的形成
        二、彩笔梦梦意象的发展
        三、彩笔神性的由来
    第六节 智慧老人:黄粱梦中的另一主角
        一、作为“启蒙者”的智慧老人
        二、作为“魔鬼”的智慧老人
        三、“续黄粱”主题的质变
结语 关于梦与文学的几点思考
附录 新时期以来梦学研究综述
    一、论着部分
    二、论文部分
    三、代表性学者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诗经》梦幻文学审美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文学自觉的价值及其发展研究[J]. 路美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12)
  • [2]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及美育价值研究[D]. 李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乔叟在中国:接受与场域竞争[D]. 张炼.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4]从符号—结构谈《离骚》和《神曲》的文学手法[D]. 马迎春. 重庆师范大学, 2014(02)
  • [5]《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D]. 杨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5)
  • [6]美是道德善的象征 ——文学道德教化论[D]. 周双丽. 复旦大学, 2009(10)
  • [7]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D]. 李萱. 南开大学, 2009(07)
  • [8]“梦文学”概说[J]. 刘海英.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9)
  • [9]《风》《骚》诗脉传承论 ——兼论《毛诗正义》经学话语对唐人诗心之激发[D]. 李金坤. 苏州大学, 2007(04)
  • [10]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研究[D]. 邹强. 山东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诗经》奇幻文学的审美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