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肺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一、肺海绵状血管瘤1例(论文文献综述)

成惠林,周渊,苗伟,励宁,朱林,林毅兴,苏正[1](2021)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干预时机和临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探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干预时机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21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11例)及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17例)连续收治的28例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后正中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例随访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行脊柱MRI平扫+增强扫描。对于无症状、MRI示病灶微小、无明显脊髓受压表现的患者,先观察,每半年随访检查MRI,如出现相关症状或影像学检查示病灶明显增大,则行手术治疗;有明显症状(包括相应部位疼痛、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均行手术治疗;急性发病、MRI示髓内出血明显者,入院后均尽快手术,包括急性发病早期(发病后3 d内)和急性发病中期(发病后3 d~3周)患者;非急性发病者均择期手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6~24个月的门诊随访,内容包括症状改善状况及脊髓功能状态的评估(采用McCormick分级及脊柱MRI)。结果 (1)治疗前临床资料:28例患者中,急性发病8例(均为髓内型),非急性发病20例(含1例未手术患者);治疗前McCormick分级Ⅱ级6例,Ⅲ级17例,Ⅳ级5例。按节段分,颈段9例(32.1%),胸段15例(53.6%),腰段4例(14.3%,包括腰骶部及全身多发1例)。按病变与脊髓关系分,髓内型18例(急性发病8例,非急性发病10例;肌力分级:0~Ⅰ级3例,Ⅱ~Ⅲ级6例,Ⅳ~Ⅴ级9例),蛛网膜下腔3例,硬膜外或椎管沟通性占位7例。(2)治疗方式:27例最终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蛛网膜下腔内及7例硬膜外或椎管沟通性占位均行择期手术;9例非急性发病、肌力Ⅳ级以上的髓内型患者行择期手术;8例急性发病并有下肢瘫痪的髓内型患者中,5例在急性发病早期手术,3例在急性发病中期手术。1例髓内型患者未行手术,继续观察中。(3)手术治疗效果:27例手术患者术后即刻临床好转1例,无效25例,加重1例;McCormick分级Ⅱ级6例,Ⅲ级16例,Ⅳ级5例。术后3 d内复查脊柱MRI均显示病变完全切除。(4)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末次随访McCormick分级Ⅰ级6例,Ⅱ级16例,Ⅲ级2例,Ⅳ级4例,较术前McCormick分级显着降低(Z=-4.600,P<0.01),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按手术时机分,非急性发病的19例手术患者和在急性发病早期手术的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均改善显着(非急性发病:McCormick分级术前Ⅰ级0例,Ⅱ级5例,Ⅲ级14例,Ⅳ级0例;末次随访时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1例,Ⅳ级0例;Z=-4.243,P<0.01。急性发病早期:McCormick分级术前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2例,Ⅳ级3例;末次随访时Ⅰ级0例,Ⅱ级3例,Ⅲ级0例,Ⅳ级2例;Z=-2.236,P=0.025),而急性发病中期手术的3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较术前无改善(McCormick分级均为Ⅲ级1例,Ⅳ级2例;Z=-1.000,P=0.317)。结论初步观察发现,无症状、小病灶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可以观察随访,有明显症状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非急性发病者可择期手术,急性发病、髓内出血明显者发病后3 d内手术可能效果较好。

袁理,王凤华,李丽萍,陈峥嵘,陈凯,曾亮,覃良军,牛会林[2](2021)在《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22例患者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20年1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2例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标本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2例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年龄1个月至2.5岁,平均年龄9个月。男10例,女12例。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5例,产前发现肝脏病变3例,伴有皮肤血管瘤1例,伴有贫血6例,均未出现Kasabach-Merritt现象。CT检查肝组织内孤立性病变17例,多灶性5例。病理学检查:肿瘤直径0.6~11.0 cm,切面实性,灰红灰褐色,6例中央见出血坏死。显微镜下,15例孤立性先天性肝血管瘤见特征性的中央坏死区,周围组织疏松,可见毛细血管增生,管腔之间较多残留小胆管,扩张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其中可见髓外造血及钙化。5例多灶性肝婴儿血管瘤见毛细血管分叶状或弥漫排列,管腔大小不等,可见较肥胖的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细胞。2例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由扩张的分支状薄壁血管组成,内衬扁平的内皮细胞。22例肝脏血管瘤均表达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及CD34,不表达D2-40。5例多灶性肝婴儿血管瘤Glut1阳性,其余Glut1均阴性。结论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罕见,其分型与成人不同,明确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王强荣,周健文,于芹,胡逸凡[3](2021)在《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诊断》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MRI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的影像资料,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4例患者发生于中上段胸椎背侧硬膜外,3例为原发性,1例继发于椎体血管瘤; 4例肿瘤均为上下径较长、两端变尖的的梭形肿块,形似纺锤;病灶向前推移、半包绕脊髓,向外侧伪足样蔓延累及邻近的椎间孔; 4例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其中2例两端硬脊膜强化,形成"毛笔尖征"。结论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MRI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董春雨[4](2021)在《遗传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对遗传性出血性脑血管病3个家系的病例进行分析,并与文献进行对比,探讨其临床、影像学及遗传学特点,为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遗传学咨询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本研究以2014-2018年在我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遗传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3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参照2017年《脑海绵状血管畸形临床诊疗指南概要》和2019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筛选分组,分为家族性脑海绵状血管瘤(familial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FCCM)组,遗传性脑出血伴淀粉样变性(hereditary 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amyloidosis,HCHWA)组。回顾性总结先证者的家系调查、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基因多态性,并与文献报道对比,讨论FCCM与HCHWA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遗传特征的差异性。结果:1.经遗传学和病理学证实,家系1和家系2诊断为FCCM,家系3诊断为HCHWA(芬兰型)。2.FCCM组和HCHWA组分别有7人和3人参与了临床资料调查,其中男女比例分别为3:4和1:2。FCCM组平均确诊年龄约为39.6岁,HCHWA组则为42岁。HCHWA组仅有1例高脂血症患者,余两组均未发现其他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3.FCCM组中4例(4/7,57.1%)出现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2例(2/7,28.6%)以不同程度的癫痫起病;2例(2/7,28.6%)患者无症状;1例(1/7,14.3%)出现头痛。HCHWA组中2例(2/3,66.67%)患者无症状,1例(1/3,33.3%)出现癫痫和ICH。4.FCCM组和HCHWA组分别有4人和3人参与了影像学检查。FCCM组全部为多发病灶(4/4,100%),位于大脑半球的有4例(4/4,100%),小脑半球3例(3/4,75%),脑干和丘脑或基底神经节区各2例(2/4,50%)。HCHWA组有2例(2/3,66.7%)为多发病灶,其中大脑半球2例(2/3,66.7%),小脑半球和丘脑或基底神经节区各1例(1/3,33.3%),有1例(1/3,33.3%)患者头部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5.根据文献检索近20年遗传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家系并对其中具有影像学资料的FCCM和HCHWA患者进行统计,分别有184例和227例患者纳入了本研究,我们发现FCCM患者病变位于大脑半球的有122例(122/184,66.30%),小脑半球41例(41/184,22.28%),脑干35例(35/184,19.02%),丘脑或基底神经节区21例(21/184,11.41%),脊髓21例(21/184,11.41%)。多发病灶人数146例(146/184,79.35%),单发病灶为17例(17/184,9.24%)。本病例报道中未发现脊髓病灶,头部病灶常见部位与上述类似,均为多发性。HCHWA组出现ICH的人数最多,其中病灶位于大脑半球的有132例(132/227,58.15%),丘脑或基底神经节区23例(23/227,10.13%),小脑半球和脑干未见病灶,其次为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28例(28/227,12.33%),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17例(17/227,7.49%),枕叶皮质钙化14例(14/227,6.17%)。而本病例报道中病灶位于大脑半球有2例(2/3,66.67%),小脑半球1例(1/3,33.33%),丘脑1例(1/3,33.33%)。1例表现为CMBs(1/3,33.33%),未发现WMH和枕叶皮质钙化表现者。6.本研究对近20年我国具有基因信息的FCCM病例进行了总结,共纳入111名患者,男性65例,女性46例,平均发病年龄约为33.8岁,其中CCM1基因携带者有95例(97/111,87.39%),CCM2有8例(8/111,7.21%),CCM3有1例(1/111,0.90%),基因资料不明者有5例(5/111,4.50%)。FCCM基因携带者中无症状者29例(29/111,26.13%),出现癫痫者30例(30/111,27.03%),头痛22例(22/111,19.82%),ICH17例(17/111,15.32%),局灶性神经功能功能缺损(focal neurological deficit,FND)18例(18/111,16.22%);头部出现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malformations,CM)者103例(103/111,92.79%),脊髓出现CM者3例(3/111,2.70%);皮肤出现CM者19例(19/111,17.12%),且其中18例(18/19,94.75%)均为CCM1基因携带者。结论:1.FCCM患者的平均确诊年龄略早于HCHWA患者。二者不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2.FCCM与HCHWA临床表现类似,均可出现ICH、癫痫发作、头痛、FND等表现。FCCM患者出现ICH的比例高于HCHWA,HCHWA患者中无症状者居多。3.FCCM和HCHWA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二者病灶均具有多发性的特点,病变部位均常见于大脑半球(脑叶)。头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的WMH、CMBs、枕叶皮质钙化对HCHWA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4.CCM1是本研究FCCM家系的致病基因,与中国人群FCCM主要致病基因型一致。皮肤CM对CCM1基因型具有高度特异性。FCCM的临床症状以癫痫最为常见。

刘力源[5](2021)在《含有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成分的复合型血管肿瘤病例分析及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文献复习》文中指出背景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papillary intralymphatic angioendothelioma,PILA)是一种极其少见的脉管肿瘤,儿童与成年人均可发病,以儿童群体较为常见。本病亦称鞋钉样血管内皮瘤(hobnail haemangioendothelioma)、Dabska瘤(Dabska tumour),其在《骨与软组织肿瘤WHO分类》(第5版)中被归类为中间性偶有转移型脉管肿瘤(ICD-O编码:9135/1;ICD11编码:XH4SY7)[1][1]。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极为罕见,与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相关的病例报道数量较少,与其有关的研究资料及诊断经验亟需进一步积累,而根据现有病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临床病理特征将对该疾病的诊疗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目的对一例含有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成分的复合型血管肿瘤进行病例分析,并对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进行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等进行研究探讨。方法本文报道了一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右侧大腿含有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成分的复合型血管肿瘤病例,并对国内外与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相关病例报告进行文献复习,结合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患者的临床病史、检验报告、影像资料、病理诊断,对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性进行总结归纳,从而促进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病理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工作的发展。结果检索国内外与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有关的全部文献,总共查找到97例(包括本例在内)。现总结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主要特征:(1)发病年龄:患者年龄跨度大,出生2天~83岁均可见,患者平均年龄为28岁,中位数年龄22岁;(2)群体分布: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在儿童及成年人中均可见,相对于青壮年、中年及老年群体,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在儿童群体中更为常见;(3)性别差异:至今共发现女性患者53例,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略为多见;(4)发病部位: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既可发生于四肢、躯干、头颈部,也可见于乳腺、脾脏、小肠、睾丸、骨骼等全身其他各部位;(5)临床特点:常为发生于皮肤或皮下无痛性肿物或包块,呈缓慢性生长,被覆紫色皮肤者可出现变色;(6)肉眼观察:肿瘤最大直径范围为0.7cm~50cm,肿物最大直径平均值为6.7cm,中位数为4.1cm;多位于皮下及真皮层,切面多为粉红、淡黄或浅蓝色,周界不清,部分可有囊性变或表面溃疡;(7)病理诊断:光镜下可见真皮内血管增生,管腔内可见乳头状突起,衬覆增大的立方形或柱状的内皮细胞,呈火柴头样或鞋钉样凸向管腔,乳头状结构中央为玻璃样轴心,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肿瘤内皮细胞可表达CD31、CD34、VEGFR-3及FⅧ;电镜下可见Weibel-Palade小体;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同时需与网状血管内皮瘤、鞋钉样血管瘤、复合性血管内皮瘤等进行相关鉴别;(8)目前主要推荐的治疗措施为局部广泛切除术,怀疑淋巴结转移者可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必要时予以放疗、化疗或热疗等其他治疗;(9)随访时间:15天~17年不等,平均随访时间为43个月。结论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十分罕见,属于中间性偶有转移型肿瘤,可依据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结果及电镜超微结构进行诊断,目前首选局部广泛切除手术治疗,怀疑淋巴结转移者可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必要时予以放疗、化疗或热疗等其他治疗,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并长期随访。

陆志斌,肖志超,何思东,周存荣,黄陈军[6](2021)在《单发肋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及文献复习》文中指出骨血管瘤的发病率占全部骨肿瘤的0.6%~1%,是较为少见的发生于骨内的良性肿瘤,能够在任何骨骼中发生,超过52%的骨肿瘤发生在颅骨、脊柱以及其他扁骨,很少发生于肋骨[1-3]。骨血管瘤可以分为静脉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及混合型血管瘤[4-5]。肋骨海绵状血管瘤起病隐匿,生长较慢,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多为偶然在胸部放射检查中发现[6-7]。本文报道1例男性单发肋骨海绵状血管瘤。

陈姣姣[7](2021)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中的表现,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0年-2019年收治的52例ICC患者,均为做过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病灶位于肝内、病理证实为胆管细胞癌者且影像及临床资料完整,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结构比表示,对所有患者的常规超声及CEUS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在52例ICC患者中,HBsAg阳性8例(15.4%),仅2例(3.8%)存在肝硬化背景,52个病灶直径范围为18mm~133 mm,平均为(61±30)mm;位于右肝者32例(61.5%),位于左肝者15例(28.9%),位于左右肝交界处者4例(7.7%),位于尾状叶者1例(1.9%)。2.ICC的常规超声表现:在灰阶超声条件下,ICC病灶表现大致分为3种:(1)均匀低回声23例(44.2%);(2)不均匀低回声22例(42.3%);(3)稍高及高回声7例(13.5%)。在病灶形态上仅6例(11.5%)较为规则,46例(88.5%)病灶表现为不规则,且与正常肝实质分界欠清。彩色多普勒条件下,参照Adler半定量法对病灶进行CDFI分级将ICC病灶血供分为0-3级:血流0级,11例(21.2%);血流1级,9例(17.3%);血流2级,28例(53.8%);血流3级,4例(7.7%)。且检查过程中可见多数病灶血管走形较为扭曲,连续性较差。3.ICC的CEUS表现:52例病灶中有1例超声造影过程中始终未见明显增强,结合增强CT及穿刺活检结果,被误诊为肝脓肿,后因背部转移灶病理证实为胆管源性方能确诊,由于穿刺结果提示病灶均为坏死组织,故此例暂不纳入ICC的超声造影表现分析中。余51例ICC病灶根据动脉期增强表现可分为2大类型:Ⅰ,快速整体均匀增强型,占19.6%(10/51);Ⅱ,快速不均匀增强型,占80.4%(41/51);其中II型又可分为4个亚型,分别为:Ⅱa,整体不均匀增强型,占37.3%(19/51);Ⅱb,树枝样增强型,占17.6%(9/51);Ⅱc,厚壁不规则环状增强型,占11.8%(6/51);Ⅱd,环状+树枝样增强型,占13.7%(7/51)。且以上病灶在CEUS过程中均表现快进快出模式,即动脉期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消退。4.ICC的血液学表现:本研究中有44%(23/52)患者出现了CA19-9升高,AFP升高者有10例,使用SPSS2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P=0.011,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故而在诊断肝内病灶是结合肿瘤指标如CA19-9等可帮助诊断。结论ICC在CEUS中的表现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且超声造影还有无辐射、无损伤、操作简便且可重复使用的优势,再结合常规超声及血液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ICC,在临床中值得作为ICC的诊断手段推荐使用。

杨根东,夏照华,乐晓华[8](2020)在《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CT表现并文献复习(附1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肺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CT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例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本病CT特点。结果患者女,63岁,体检发现肺部异常4个月。患者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阴性,查体未见异常。CT表现为左肺上叶囊性灶,大小为4.6cm×4.3cm,内见细小分隔,并见一2.2cm×1.8cm附壁结节,CT值平扫38Hu,增强扫描延迟强化,动脉期44Hu及静脉期56HU,内见细小血管影,与肺静脉分支关系密切,与4个月前CT表现相仿。结论肺海绵状血管瘤是肺部少见良性肿瘤,认识本病的CT表现特点可有助于本病诊断,确诊需依靠病理学诊断。

詹森林,周红燕,刘国辉,乐晓华[9](2020)在《囊中挂球》文中指出63岁女性患者体检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可见一薄壁透亮影,内见一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手术病理提示海绵状血管瘤。肺海绵状血管瘤是先天性血管畸形所致的肺内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与海绵状血管瘤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是否发生变性等有关。大多数患者无特殊症状,多在常规体检时发现,与肺内其他良、恶性肿瘤极为相似,临床上难以鉴别。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发生血管瘤破裂导致大出血。

叶黛西,陈绍亮[10](2019)在《双肺多发海绵状血管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文中研究表明

二、肺海绵状血管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海绵状血管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干预时机和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术前影像学检查
    1.3 手术时机
    1.4 手术方法
    1.5 术后疗效评估
    1.6 临床随访及影像学随访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影像学检查结果
    2.3 治疗方式及疗效
    2.4 随访结果
3 讨论

(3)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及形态
    2.2 病灶MRI表现
3 讨论

(4)遗传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诊断标准
        2.2.2 资料收集
第3章 结果
    3.1 病例报道
    3.2 FCCM和HCHWA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3.3 FCCM和HCHWA的临床表现对比
    3.4 FCCM和HCHWA的影像学对比
    3.5 FCCM影像学和文献对比
    3.6HCHWA的影像学和文献对比
    3.7 中国人群FCCM的基因多态性对比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FCCM和HCHWA的年龄,性别及危险因素
    4.2 FCCM和HCHWA的临床表现
    4.3 FCCM和HCHWA的影像学特点
    4.4 中国人群FCCM基因多态性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综述 遗传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概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含有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成分的复合型血管肿瘤病例分析及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简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病例报道
    2.1 临床病史
    2.2 肉眼观察
    2.3 病理检查
    2.4 病理诊断
    2.5 治疗及随访情况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文献检索
    3.2 病例资料收集与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临床特征
    4.2 巨检特征
    4.3 病理特征
        4.3.1 光镜特征
        4.3.2 电镜特征
        4.3.3 免疫组织化学
第5章 讨论
    5.1 流行病学
    5.2 临床特征
    5.3 病理特征
    5.4 鉴别诊断
    5.5 治疗
    5.6 预后
        5.6.1 肿瘤大小
        5.6.2 年龄
        5.6.3 性别
    5.7 随访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单发肋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讨论

(7)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现状
    参考文献

(8)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CT表现并文献复习(附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CT检查方法
2 CT检查结果
3 讨论

四、肺海绵状血管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干预时机和临床疗效[J]. 成惠林,周渊,苗伟,励宁,朱林,林毅兴,苏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10)
  • [2]儿童肝脏血管源性肿瘤22例患者临床病理分析[J]. 袁理,王凤华,李丽萍,陈峥嵘,陈凯,曾亮,覃良军,牛会林.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09)
  • [3]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诊断[J]. 王强荣,周健文,于芹,胡逸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08)
  • [4]遗传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分析[D]. 董春雨. 吉林大学, 2021(01)
  • [5]含有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成分的复合型血管肿瘤病例分析及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文献复习[D]. 刘力源. 南昌大学, 2021(01)
  • [6]单发肋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及文献复习[J]. 陆志斌,肖志超,何思东,周存荣,黄陈军.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1(02)
  • [7]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D]. 陈姣姣.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CT表现并文献复习(附1例报告)[J]. 杨根东,夏照华,乐晓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20(06)
  • [9]囊中挂球[J]. 詹森林,周红燕,刘国辉,乐晓华.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07)
  • [10]双肺多发海绵状血管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J]. 叶黛西,陈绍亮.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9(07)

标签:;  ;  ;  ;  ;  

肺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