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兴农的社会环境

浅谈教育兴农的社会环境

一、略谈教育兴农的社会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熊伟,陶俊[1](2020)在《文化轴驱动图书馆学新使命——2020年全国公共文化建设与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述评》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全国公共文化建设与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研讨会于6月6~7日在线举办。会议敏锐研判到数字经济、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新基建和新文科建设等新时代的政策机遇,以公共文化建设为主线,开放融合多元学科视角,以促进图书馆学研究与教育创新发展。会议研讨了公共文化、文旅融合、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图书馆学发展等热点话题,提出了新理念和新观点。

李玉冰[2](2020)在《白居易与苏轼西湖文学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西湖不仅是杭州的地标,更是江南文化的名片。从唐代开始,西湖文学作品发展繁荣,到宋代更是蔚为大观。众多文人都创作了不少关于西湖的文学作品,唐代白居易与宋代苏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两人的渊缘颇深,都与西湖关系密切,所创作的大量西湖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与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白居易、苏轼西湖文学的比较研究,主要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主要对白居易、苏轼在杭州西湖的经历及西湖文学创作进行概述。比较两人所处时代、人生阶段及归宿的不同,并对两人的作品进行数量上及影响价值上的比较。白居易奠定了西湖文学的基础,苏轼则提升了西湖文学的艺术成就与审美品位。第二章主要对白居易、苏轼西湖文学创作心态及题材内容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在创作心态上,白居易表现出自适自足、享乐的心态,苏轼则表现出矛盾、超脱的心态;在题材内容上,白居易侧重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或审美情趣,而苏轼则多注重理思、人生的思考及民生疾苦的关注。第三章主要论述白居易、苏轼的艺术特色,比较他们在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语言特色、西湖意象上的同与异。白居易、苏轼都运用了比喻、用典、对仗的修辞手法,但苏轼的比喻、用典、对仗类型比白居易更多样化。白居易善用融情于景、寓情于事的抒情方式,苏轼多用借景抒情、情理交融的抒情方式。白居易语言侧重明丽、通俗晓畅,苏轼语言尚淡雅、富有意趣;白居易赋予西湖意象闲情逸趣的内涵,苏轼的西湖意象含有思乡之意及对先人的缅怀与赞美。第四章分析比较白居易、苏轼西湖文学的文化内涵及传播方式的差异。白居易、苏轼的西湖文化内涵差异主要从才情与才学、重声色享乐与重责任担当两个方面来进行比较。传播方式主要从人际传播、选本传播、西湖文献汇编及西湖小说书写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比较白居易、苏轼西湖文学传播中影响力的不同。

王成林[3](2020)在《民办继续教育类培训机构的社会功能研究 ——以重庆市三立职业培训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民办继续教育类培训机构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必要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培训机构的价值在于帮助成人适应社会发展,促进成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在信息化、智能化迅速到来的时代,成年人参加继续教育,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提倡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民办继续教育类培训机构,不仅具有商业属性、教育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面向未来,如何让民办继续教育类培训机构拾遗补缺地发挥社会功能,为地方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服务,为民族复兴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是值得学术界和政府机构认真研究的。本研究以重庆市三立职业培训学校(下文简称三立培训)为例,探讨民办继续教育类培训机构的社会功能;在综述国内外与社会组织社会功能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个案研究法,探讨民办继续教育类培训机构的社会功能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提出问题。分析民办教育类培训机构存在的条件、发展状况、存在的价值、影响社会功能发挥的因素及危害,确认本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查阅相关资料,对“社会组织”、“社会功能”界定以及对“教育的社会功能”、“继续教育的社会功能”、“培训的功能”的国内外研究等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回溯了重庆市三立职业培训学校的相关研究,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厘清本研究思路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设计,确定了本研究的方法。第三章:对个案的概况和社会功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本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培训对象及其社会功能的发挥情况。结果发现,重庆市三立职业培训学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传承和创新文化、探索教育培训新路径与新方法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第四章:探讨和分析了制约民办继续教育类培训机构发挥社会功能的内、外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黑金福[4](2019)在《《四言史徵》研究》文中指出清人葛震《诗史》十二卷与曹荃《四言史徵》十二卷是既有密切关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部书,前者为原创,後者为补撰。《诗史》是一部以四言韵语为写作形式、以历代史事为吟咏内容的咏史诗集。以四言体创作咏史诗,并非始於葛震。早在六朝时期,即有四言咏史的单篇零什。盛唐时期,司马贞专以《史记》为吟咏对象,创作一百三十篇四言体史赞。至晚明时期,又出现了赵南星的《史韵》二卷,以四言韵语檃括描写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等各个历史时代的人物事件,但未及先秦和明代,故尚非真正的通代咏史之作。而葛震创作《诗史》十二卷则是首部具有通史内容的四言咏史诗集。此集以朝代为纲,以帝王为目,从三皇五帝到明朝,概括叙写,咏赞吟唱,阐幽发微,集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之作。一位帝王为一篇,将其在位时期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出现的主要人物檃括无余,语言极为简练,而讯息极为丰富,又谱以韵律,则极易吟诵记忆。另外,凡涉及的朝代,在其国家名下有简要的说明,凡吟咏的帝王,在其名号下有或详或略的介绍,而在一些诗句下亦有简略注解。後来,清人曹荃认为《诗史》中的葛震自注“有因简致疏之处”,所以“请而为之注,取诸本纪、世家、列传,详以系之。”注释主要是针对四言诗所描写的内容,徵引史料比较详细,故新改书名为《四言史徵》。《四言史徵》在徵引史料注释《诗史》的同时,对《诗史》原诗做了大量的增补、删减、修订工作。因此,《四言史徵》并不仅仅是《诗史》的注释本,而是代表了注释者曹荃个人史学观念的补撰本。本文以《四言史徵》为研究对象,分为上下编。上编为综合篇,下编为校勘篇。上编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分三个时期对四言咏史诗发展历程予以论述,分别为先秦汉魏时期、唐宋时期以及明清时期;第二章考证葛震和曹荃的生平,同时对《诗史》和《四言史徵》二书的版本情况作具体论述;第三章概述《诗史》和《四言史徵》的内容;第四章对《四言史徵》所徵引的注释文献作具体归纳和论述,尤其是有明一代,在清代官方所修正史还没有刊布的情况下,注者以明何乔远《名山藏》为主要徵引对象,兼及其他明代史书;第五章探讨《四言史徵》修订《诗史》正文的情况,具体有直接修改内容、增补续写和删减移位三种情形;第六章论述《四言史徵》言正统的编纂思想和褒善贬恶的创作思想;第七章论述《四言史徵》的史学思想。作为一部清初咏史诗集,《四言史徵》具有清前期史学发展的特点,即总结和嬗变。最後为结语,认为是书是为清初统治者提供政治镜鉴服务而创作的咏史诗集。下编为《四言史徵》增补删改《诗史》校勘,即将《诗史》中的每首四言咏史诗附於《四言史徵》相应的诗篇之後,并在不同的字句下标出下划线,表示其为异文。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四言史徵》中的四言咏史诗某句或某几句与《诗史》中的相应诗篇某句或某几句在文字上毫无差异,却在整首诗中的前後位置有所不同,对此则以斜体字作为标识。如此处理,一则可以便於读者之对觐,二则可以省去校记之繁冗。

严绘[5](2014)在《郑献甫诗歌研究》文中认为郑献甫(1801—1872),名存纻,字献甫,别字小谷,自号识字耕田夫,广西象州白石村人,清代道咸年间广西着名诗人,有《补学轩诗集》、《补学轩诗集续刊》、《补学轩文集》、《补学轩文集续刻》、《补学轩文集外编》、《重印补学轩扶鸾诗词》,着述丰富,存诗三千多首。但目前学界对郑献甫的研究,仍很不够,至今没有一部研究专着或博士论文面世,仅在一些文学史类着作以及几篇硕士论文中,略有分析,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深入性均不足。本论文采用知人论世、文本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郑献甫的家世、生平、交游和诗歌理论,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入分析、挖掘郑献甫诗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色。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郑献甫家世、生平、交游进行考察。郑献甫出身耕读之家,祖父郑名仕,伯祖父郑名佐,父亲郑珊,伯父郑璨等人,对郑献甫的为人、行事,以及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起到了重大的影响。按照郑献甫生平的主要活动为依据,把他一生划分为六个时期,勾勒出郑献甫求学、科举、辞官、游幕、教书等主要生平大事,让读者既能按时间顺序了解郑献甫生平事迹,又能对其活动有集中深刻的了解。郑献甫与李秋航、陈澧、伍长华、程灿策、沈士良、林昌彝、蒋琦龄、谭莹、汪瑔等清代文人的交游,反映了其人其诗与当世其他诗人诗歌的相互影响。第二章是考察郑献甫的诗歌理论。提炼介绍嘉庆、道光诗坛概况,揭示郑献甫诗创作的时代背景。郑献甫诗歌理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反对门户之见,主张广泛学习;第二反对机械学古模仿,主张抒写真情;第三主张“三长”兼备,提倡多读书;第四对“作诗之法”的阐释;第五关于诗歌传不传的看法。郑献甫从其诗歌理论出发,结合作家个人才能、性格、遭际命运,对前代和当代诗人进行品评,阐发自己的诗歌理论和追求。第三章和第四章对郑献甫诗进行分类研究。按照诗歌的思想内容,把郑献甫诗划分为几类予以分析考察:咏史怀古诗,行旅诗,咏怀诗,幽女诗,山水田园诗,战争诗,题画诗,咏物诗及其他诗歌,还包括一些杂诗等。对各类诗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作者的情感抒发作了深入的分析。郑献甫诗歌写得最有特色的是幽女诗,而战争诗和咏怀诗则是他的用心之作,是其诗歌的杰出代表。第五章分析郑献甫诗的艺术特色。郑献甫诗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和用典,是对诗歌化用、用典艺术的发展。郑献甫诗,尤其是其长篇古体诗,充分发挥想象,既很好的达到叙事抒情的目的,又使全诗气势恢宏,感染和吸引读者。郑献甫诗的语言特点,表现在梦字的运用,反映了他人生的经历和情感。对于郑献甫的诗风,指出他既有“沉郁悲凉”、“清新流丽”的一面,还指出了他的诗也体现出“豪迈奔放”的风貌。第六章在全面细致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对郑献甫诗的地位作出了评价。郑献甫在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既有自己的理论主张,又对前人的诗歌理论说进行合理吸收,因而能自成一家,在清代广西诗坛占有一定的地位。

张学凤[6](2012)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即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改造农民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和农民传统思想相互碰撞整合的过程,力图使农民在头脑中驱逐封建思想及其他各种错误、落后思想,从而建立起一种全新农民文化,提高农民觉悟水平。农村和农业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执政基础。对农民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调动农民积极性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以及满足农民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开始关注农民问题,1935年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人物之后,在他的领导下,苏区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教育运动,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素质。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党的工作中心即将转移到城市之时,毛泽东更是严肃地提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针对改革开放以后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以致出现动乱的严重状况,邓小平指出忽视对广大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最大的失误。针对改革开放后农村再次出现的封建迷信等社会不良风气,江泽民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并深刻指出农村的思想阵地,如果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就必然会被落后的、错误的思想占领,并要求各级党组织严重注意。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首次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由此把教育农民工作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并与时俱进、高瞻远瞩地开展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教育农民的工作始终紧跟时代发展进步潮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角度出发,对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系统研究,从中总结并挖掘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创新原则和改进方法等内容,以利于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农村发展战略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使农民素质得以持续提升。本文主要包括7章内容:第1章主要概括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以及创新之处等内容。第2章主要从理论层面论述了有关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概念,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从而为下面几章作理论铺垫。第3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系统考察了改革开放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大历史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变化、挫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进行了实事求是地评价。第4章从现实的角度系统考察了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进展情况,主要分三个时期,即拔乱反正、恢复发展阶段、渐进改革、全面发展阶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时期,并总结出了历史的经验和启示: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党的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前提;必须始终坚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这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准自身位置、发挥其职能作用的基本要求:必须始终充分重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优良传统和优势,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要义;必须始终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必须始终坚持统筹的方法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的根本方法。第5章从横向的角度论述了新时期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即村民自治与与农民现代政治意识的培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民小农意识的改造、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深入把握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第6章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既阐述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绩和存在的优势,也概括总结了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几对矛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第7章在第五章的基础上尝试性提出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本质及衡量标准;澄清了有关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模糊性认识;提出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建议。

黄俊[7](2012)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子恢农业思想论析》文中研究说明邓子恢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着名的政治活动家,同时他也是一名优秀的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他主要负责我国农村及农业建设的工作,为此他对我国农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且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思想。邓子恢的农业思想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有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课题研究的意义,学术界相关研究综述,主要从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来阐述。并且指出了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论述了邓子恢农业思想的探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经济实际状况是农业思想产生的现实土壤,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的论述及对中国传统重农思想精华部分的汲取是邓子恢农业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旨在对邓子恢的农业思想来源有更清楚、更深层次的理解。第三部分论述了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科学内涵。根据大量文献资料,本文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合作化是必经之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科技兴农、培养科技人才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经营等方面对邓子恢的农业思想进行了全面科学系统的论述,增强了对邓子恢农业思想的整体认识。第四部分论述了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特点。这一部分是本文的创新部分,结合我国当今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业发展的特点,概括了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特点即立足农业发展现实的实践性、着眼农业发展未来的前瞻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强调党对农村的政治领导。体现了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五部分关于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再认识。本文通过对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历史地位的评价,总结了邓子恢农业思想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胡茂胜[8](2011)在《晚清至抗战前士绅与江苏农业近代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数千年来农业就一直是中国人的根本生计。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农民,国民生产总产值的大部分也都来自农业,这就是中国人生活的实质。只有农业发达了,中国现代化的最终实现才是有希望的。在以农立国的传统中国,农业发展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实现近代化或现代化的问题。推动农业近代化的力量有很多,士绅便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由他们来组织和领导农业改良,推动农业的近代转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江苏是中国南方“精耕细作”农业的典型代表,也是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型比较成功的地区。同时,它也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鱼米之乡,有着良好的农业资源和禀赋,传统农业比较发达,是近代中国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农业资本主义产生较早、受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此外,江苏地区还是西学东渐中的一个重要港口,士绅阶层较早受西方农学的影响,其开明程度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明显高于国内其他省份。研究士绅对江苏农业近代化的影响,可以为当今江苏乃至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起到一定的历史借鉴作用与启发意义。论文以士绅为视角,以农业近代化为研究主线,系统探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江苏士绅对近代化农业的认识、译介及倡导,并考察了士绅对推动江苏农业科研、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农业教育及农业技术的近代化所起的作用,最后分析了江苏士绅近代化农业实践的动因、成效及历史局限性。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历史学的分析和综合、演绎和归纳研究法,成为本课题解释历史和行文的基本工具,并结合现代化的理论方法。同时,由于研究对象是近代士绅和近代农业,所以历史文献法便成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有关近代士绅及江苏农业的档案、专着、期刊、报纸等历史文献资料的爬梳、整理和研究,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士绅在江苏农业近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既是选题的学术价值所在,也是论文企求达到的学术目标。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着名的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成熟早、水平高,曾经在一千多年中是世界领先的。明清以来,农业生产工具一直没有大的改进,农业技术也未见大的改观。清朝后期,西方近代化机械、电气、化工等发展到了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西方产生了以机械化、电气化和化肥的使用为主要特色的近代化农业,并且又有了与之相适应的近代化农业教育体系,再加上人口、耕地等诸多问题开始困扰中国农业,所以晚清时期江苏传统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农业生产技术长期停滞不前,没有大的改观;农业品种缺少改良,无法与西方科学选育良种相比;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资金贫乏,生产分散,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成本高昂,以致无论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国内市场上,都无法与洋货竞争。另外,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下,从而妨碍了江苏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成了制约江苏农业近代化的“瓶颈”。晚清时,江苏不少士绅第一次迈出了国门,踏上了出洋考察或修学的征程。尽管他们的初衷并不是要考察西方的近代化农业,然而在游历过程中却不断地看到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无不观之而惊叹。他们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与西方在农业方面的差距,是最早受近代化农业启蒙的一批人。出洋的所见所闻,为他们日后着农书、立农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们通过着述,一方面向世人介绍了西方的先进农业科技,另一方面也开始反思中国的传统农业,倡导推行近代化农业。他们对近代化农业的译介和倡导,为江苏士绅实践近代化的农业奠定了舆论基础。农业科技离不开实验。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先导性和基础性步骤,就是建立农事试验场。近代化农业科技传入中国之后,江苏士绅或是协助地方政府筹建近代化农事试验场,或是资助农事试验场,或是自己创办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试验场,大大推动了江苏农业科研的发展。此外,中国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是一家一户的家庭式生产,缺乏合作与交流,从而影响农业技术的提高。随着士绅们对西方国家农业经营管理方式认识的不断深入,加上中国小农生产面临的挑战,他们开始仿效西方和日本兴办农会,创建农业公司,实施规模化经营管理。农业近代化或现代化能否实现,农业能否振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素质和能力,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前提。因此,江苏士绅们对发展近代化农业教育,传播和推广近代农业科技知识,非常重视。他们不仅创办了各种近代化的农业学校,还很注重农业的社会教育,筹办了农业博览会。他们兴办的一些农务组织也发挥了教育功能,起到了推广农业科技知识的作用。近代以降,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比较缓慢,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就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进行农业科学试验,转变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传播和推广近代化的农业科技知识,这只是士绅们力图改造江苏传统农业的第一步,也是基础性的步骤,而要真正实现对江苏传统农业的改造,使其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则必须将近代农业技术运用到生产中。为此,江苏士绅们大力推广近代化的农业技术,期望能够早日实现农业的近代化。晚清民国时期,江苏士绅开展了一系列的近代化农业实践。他们之所以要致力于近代化农业的推广,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推动:一是政府的政策支持,二是科举废除以后士绅在职业、知识结构、生存空间和价值观上都发生了转变,三是士绅的传统功能在近代得以延伸,四是地方自治下士绅的权力不断扩张。这些都为士绅们传播和推广近代化的农业创造了条件。作为地方精英的士绅在推广近代化的农业方面,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效。一方面,是在推行近代化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以往传统社会内部所不具备的新兴事物。另一方面,传统农务事项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士绅们的农业实践,推动了江苏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当然,相对江苏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士绅们的农业活动还不足以使江苏农业完全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他们在发展近代化的农业中倾心倾力,出钱出地,然而论及业绩,倡导启蒙的意义远大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依然只是沧海中之一粟,晨曦中之一抹亮光而已。之所以如此,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社会制度、人口问题、工业基础薄弱等因素以外,与士绅自身的局限性也有很大关系。回顾和总结士绅在江苏农业近代化中的经验教训,无疑可以为今天的乡村地方精英们提供不少珍贵的历史启示。

任耀飞[9](2011)在《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农业转型是个长期过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束,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不过,近代时期在西学东渐的推动下,各级政府开始设立管理农业的专门机构,颁发与农业相关的专项经济政策和奖励章程,积极兴办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开设商埠发展外贸农业,鼓励民间农学会劝农设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注入了近代化因子,提供了诸如制定专项法规、兴办农校、建立试验推广机构等历史与技术发展的基本框架,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开始走上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近代转型之路。同时,此时期的农业转型也为中国传统农业的现代转型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格局。因此,近代时期的农业转型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真正的立足点和起跑线,深化此时期的农业转型研究对探究当今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存在的历史根源,健全农业现代化科学体系,加快转变中国农业发展方式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论文以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变为主线。首先,依据农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中国市场的被动开放、农业功能的重新定向、农业变革思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变法图存的推动作用,探究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基础与动力。其次,论文围绕中国传统农业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农官体系向农业专门化管理体系的转变、传统经验农学向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家庭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方式的过渡、农业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拓展,揭示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发展路径。再次,审视和评析了近代中国农业转型对当时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系统总结近代中国农业形态转型的程度,探究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主要成效。最后,深入总结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内涵与特征、转型不足与制约因素,提出了近代中国农业转型对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作用。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市场的被动开放为近代中国的农业变革提供了历史性契机;农业功能的重新定向为近代中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奠定了重要基础;农业变革思潮的兴起客观上为近代中国的农业转型指明了方向;而政府变法图存的推动则为近代中国的农业转型起到了前驱先路的作用,总体上形成了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渐进开启方式。而农官体系向农业专门化管理体系的转变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农业步入了职能化、专门化的管理轨道;传统经验农学向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促使传统农业技术与近代农业科学的扬弃发展呈现兼容并蓄的交融态势;家庭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方式的过渡突破了家庭制经营的束缚,呈现出了向农业扩大再生产方向转化的趋势;农业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拓展客观上促使中国市场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逐渐转变成了开放的农业市场结构,总体上形成了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四大发展路径。同时,论文还认为近代中国农业转型走上了“适应性过渡农业”之路,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借鉴近代“适应性过渡农业”发展之路,在宏观层面应运用产业政策拓展农业功能引导农业转型方向、推进中外农业科技交流减少科技异化现象发生、扶持外贸农业发展处理好农产品内外销关系;在中观层面应继续建立农教、科研、推广三结合的组织机构、发展公司性质的农业经济实体、培养合作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以便形成农业社会化扩大再生产之势;在微观层面应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的传统与现代组合,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以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穆仁,傲日布[10](2009)在《略谈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文中研究表明一、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地方农业院校发展的机遇1、地方农业院校既面临着社会需求不断上升的发展契机,也承受着竞争日益加剧的巨大压力。进入新世纪之后,地方农业院校既面临着社会需求不断上升的发展契机,也承受着竞争日益加剧的巨

二、略谈教育兴农的社会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教育兴农的社会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轴驱动图书馆学新使命——2020年全国公共文化建设与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新方向
2 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逻辑
3 文旅融合研究的新趋势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
5 乡村振兴多元内涵的新动能
6 图书馆学改革发展的新定位
7 结语

(2)白居易与苏轼西湖文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白居易、苏轼在杭州西湖的经历及西湖文学创作概况
    第一节 白居易、苏轼在杭州西湖的经历
    第二节 白居易、苏轼西湖文学创作概况
第二章 白居易、苏轼西湖文学的创作心态及题材比较
    第一节 白居易、苏轼西湖文学创作心态比较
    第二节 白居易、苏轼西湖文学题材内容比较
第三章 白居易、苏轼西湖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比较
    第一节 修辞手法
    第二节 抒情方式
    第三节 语言特色
    第四节 西湖意象
第四章 白居易、苏轼西湖文学的文化内涵和传播比较
    第一节 白居易、苏轼西湖文学的文化内涵差异
    第二节 白居易、苏轼西湖文学作品的传播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民办继续教育类培训机构的社会功能研究 ——以重庆市三立职业培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2 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2.1 学术界对社会组织社会功能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2.1.1 社会组织的界定
        2.1.2 社会功能的界定
        2.1.3 国外对社会组织社会功能的研究
        2.1.4 国内对社会组织社会功能的研究
        2.1.5 民办继续教育类培训机构的发展演变
        2.1.6 对重庆市三立职业培训学校的相关研究
    2.2 以往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2.4 研究设计
        2.4.1 研究目的
        2.4.2 研究对象
        2.4.3 研究框架
        2.4.4 研究方法
3 重庆市三立职业培训学校的概况与社会功能研究
    3.1 重庆市三立职业培训学校的概况
        3.1.1 学校简况
        3.1.2 培训实施对象及效果
    3.2 重庆市三立职业培训学校社会功能发挥的具体体现
        3.2.1 培养社会人才
        3.2.2 传承与创新文化
        3.2.3 探索新的教育路径与方法
4 制约民办继续教育类培训机构社会功能发挥的因素与对策建议
    4.1 外部因素与对策建议
        4.1.1 关于社会政策
        4.1.2 关于社会认知
    4.2 内部因素与对策建议
        4.2.1 关于战略规划
        4.2.2 关于人力资源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四言史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上编 综合篇
    第一章 四言咏史诗发展流变考
        第一节 先秦汉魏时期
        一、肇始于先秦之《诗经》
        二、汉魏赓续之
        第二节 唐宋时期
        第三节 明清时期
    第二章 四言咏史诗集《诗史》《四言史徵》作者版本考述
        第一节 葛震与《诗史》
        一、葛震生平考
        二、《诗史》版本考
        第二节 曹荃与《四言史徵》
        一、曹荃生平简述
        二、《四言史徵》版本考
    第三章 《四言史徵》内容探析
        第一节 《诗史》内容概述
        第二节 《四言史徵》对《诗史》的内容注释和增补概述
        一、释义、释地名、注音
        二、眉批
    第四章 《四言史徵》注释文献采摭考述
        第一节 先秦及秦
        一、作者自注文献书目
        二、作者未注文献考察
        第二节 汉魏到元代
        一、非正史类的编年体文献
        二、非编年体类的相关文献
        第三节 明代
    第五章 《四言史徵》修订《诗史》诗文探微
        第一节 直接修改文字内容
        一、修订後的韵与不韵
        二、纪年有异
        第二节 增补续写
        一、增加诗句贯通诗意
        二、增补历史人物
        第三节 删减移位
        一、删减诗文
        二、诗文移位
    第六章 《四言史徵》的编纂创作思想
        第一节 言正统的编纂思想
        一、正统王朝
        二、正统帝王
        第二节 褒善贬恶的创作思想
        一、褒誉良善
        二、贬抑奸恶
    第七章 《四言史徵》的史学思想
        第一节 对前代历史的总结
        一、以史为鉴
        二、经世致用
        第二节 史学思想的嬗变
    结语
下编 校勘篇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位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郑献甫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本选题的创新点
第一章 郑献甫家世、生平及交游考述
    第一节 郑献甫家世考
        一、郑献甫家世的文献记载
        二、郑献甫的家族世系
        三、郑献甫姻亲
    第二节 郑献甫生平经历考述
        一、早年求学
        二、青年求仕
        三、出仕、辞官——仕与隐的矛盾
        四、游幕、主讲书院
        五、战乱流寓
        六、终老书院
    第三节 郑献甫交游考辨
        一、李秋航、陈澧
        二、伍长华、程灿策、蒋琦龄、林昌彝
        三、谭莹、沈士良、汪瑔
        四、与其他人的交游
第二章 郑献甫的诗歌理论
    第一节 诗论主张
        一、反对门户之见,主张广泛学习
        二、反对机械学古模仿,主张抒写真情
        三、主张“三长”兼备,提倡多读书
        四、对“作诗之法”的阐释
        五、关于“诗歌传不传”的看法
    第二节 郑献甫论历代作家作品
        一、评论李白、杜甫等唐代诗人
        二、评论范成大、陆游等宋代作家
        三、评论徐渭、吴应箕等明代作家
        四、评论冒襄、张问陶等清代诗人
        五、评论清代其他诗人与作品
第三章 郑献甫诗歌分类研究(上)
    第一节 咏史怀古诗
        一、选取典型人物抒情
        二、借咏史以寄情
        三、宣扬忠烈善义观念
        四、隐逸情怀
    第二节 山水田园诗
        一、山水诗
        二、田园诗
    第三节 行旅诗
        一、游览景物的欣喜愉悦
        二、忧愁思乡之情
        三、避难流寓之苦
        四、忧伤时事
    第四节 幽女诗
        一、扶乩招鬼,人鬼唱和
        二、情感内涵
        三、形式上集句成诗
第四章 郑献甫诗歌分类研究(下)
    第一节 战争诗
        一、两次被劫,切身之痛
        二、两次鸦片战争的危害
        三、百姓之苦
        四、统治阶级的无能
    第二节 题画诗
        一、内容分类
        二、创作特点
    第三节 咏怀诗
        一、思家念亲之情
        二、战乱流寓他乡漂泊之苦
        三、时光流逝之叹
        四、闲适情怀
    第四节 咏物诗
        一、吟咏对象
        二、内涵特征
        三、两首特殊的咏物诗——新旧思想的冲突
    郑献甫诗歌分类研究小结
第五章 郑献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多用典故,精于用典
        一、使用熟典
        二、用典手法灵活多样
        三、用典精切
        四、自然巧妙
        五、郑献甫诗中的一个特殊典故
    第二节 以文为诗手法的运用
        一、散文章法布局谋篇
        二、散文句式入诗
        三、铺叙手法的运用
        四、议论手法的运用
    第三节 丰富的想象和梦字的使用
        一、想象的丰富
        二、梦字的使用
    第四节 郑献甫诗的风格
        一、沉郁悲凉
        二、清新流丽
        三、豪迈奔放
第六章 郑献甫的诗歌史地位
    第一节 从广西诗歌史来考察
    第二节 从郑献甫诗歌自身的特点来分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郑献甫年谱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6)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1.2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创新点
第2章 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分析
    2.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
        2.1.1 农民
        2.1.2 思想政治教育
        2.1.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2.2 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2.2.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治理和人格塑造的基本形式
        2.2.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2.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工农联盟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固
        2.2.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农民的全面发展
    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2.3.1 农民是小生产方式的代表,私有观念根深蒂固
        2.3.2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必须得到农民的“合唱”
        2.3.3 社会主义意识必须从外界灌输
        2.3.4 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基本内容和原则
第3章 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基础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3.1.1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1.2 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1.3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1.4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1.5 新民主主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评析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3.2.1 建国之初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2.2 过渡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2.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2.4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评析
第4章 新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考察
    4.1 拔乱反正、恢复发展阶段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4.1.1 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果断地进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
        4.1.2 着眼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全面谋划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4.1.3 立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4.1.4 改革农村基层组织结构,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
        4.1.5 总结历史经验,推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
    4.2 渐进改革、全面发展阶段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4.2.1 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4.2.2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4.2.3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民思想方式转向科学
        4.2.4 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4.2.5 坚持建设和管理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4.2.6 与时俱进地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4.3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阶段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4.3.1 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位置,深化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4.3.2 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4.3.3 围绕新阶段党在农村的战略部署开展内容丰富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4.3.4 不断创新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4.3.5 深化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4.3.6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为加强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4.4 新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4.4.1 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育农民
        4.4.2 必须始终坚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教育农民
        4.4.3 必须始终充分重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优良传统和优势
        4.4.4 必须始终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4.4.5 必须始终坚持统筹的方法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第5章 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5.1 村民自治与与农民现代政治意识的培养
        5.1.1 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
        5.1.2 村民自治拓展了培养农民现代政治意识的途径
        5.1.3 村民自治在培养农民现代政治意识中的特点
    5.2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民小农意识的改造
        5.2.1 小农意识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
        5.2.2 消除小农意识是农民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工程
        5.2.3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改造农民小农意识的作用
    5.3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5.3.1 必须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开展农民思想政治工作
        5.3.2 农村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5.3.3 当前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村基层干部
    5.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5.4.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先农村建设的前导性、基础性工作
        5.4.2 着力把握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新要求
        5.4.3 深刻领会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关系
第6章 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6.1 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及优势
        6.1.1 中央越来越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6.1.2 中国共产党具备了丰富的教育农民的理论武器
        6.1.3 改革开放改变了传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6.1.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和形式逐渐完善,党的农民教育理论得以运用
    6.2 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6.2.1 农民接收教育和如何接受的矛盾
        6.2.2 一元灌输和多元协同的矛盾
        6.2.3 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矛盾
    6.3 制约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原因
        6.3.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滞后性原因
        6.3.2 农村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原因
        6.3.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原因
        6.3.4 基层党组织和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原因
        6.3.5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出现新课题
第7章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7.1 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本质和衡量标准
        7.1.1 正确认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7.1.2 正确认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7.1.3 全面把握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衡量标准
    7.2 澄清几个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模糊认识
        7.2.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7.2.2 生活实践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途径
        7.2.3 教育农民关键是讲“理”
        7.2.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7.3 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原则
        7.3.1 党性和群众性相统一的原则
        7.3.2 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
        7.3.3 继承经验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7.3.4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7.4 加强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7.4.1 努力拓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7.4.2 大力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7.4.3 努力营造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条件
        7.4.4 切实加强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7.5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外部运行环境的优化
        7.5.1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生产社会化
        7.5.2 不断完善农村发展的体制和政策
        7.5.3 不断创新农村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子恢农业思想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邓子恢农业思想的产生条件
    2.1 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现实状况
        2.1.1 土地兼并加剧,土地荒芜面积扩大,人地矛盾突出
        2.1.2 农民大量流失,社会秩序混乱
        2.1.3 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两低”
        2.1.4 农村资金缺乏和生产工具落后
    2.2 邓子恢农业思想形成的理论条件
        2.2.1 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观点
        2.2.2 汲取了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的精华
第3章 邓子恢农业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3.1.1 发展农业生产是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3.1.2 发展农业生产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
        3.1.3 发展农业是巩固工农联盟的经济基础
    3.2 农业合作化是必经之路
        3.2.1 农业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因
        3.2.2 农业合作化的指导原则
    3.3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
    3.4 科技兴农、培养科技人才
        3.4.1 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
        3.4.2 建立农业生产技术配套设施
        3.4.3 培养与扩大农业科技队伍
        3.4.4 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3.4.5 坚持群众路线
    3.5 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经营
        3.5.1 以粮食为主
        3.5.2 发展多种经营
        3.5.3 兴办乡社工业
第四章 邓子恢农业思想的特点
    4.1 立足农业发展现实的实践性
        4.1.1 立足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4.1.2 重视调查研究
    4.2 着眼农业发展未来的前瞻性
    4.3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4.3.1 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4.3.2 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
        4.3.3 提高干部的“以人为本”的意识
    4.4 强调党对农业的政治领导
第五章 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历史地位
        5.1.1 理论意义
        5.1.2 实践意义
    5.2 邓子恢农业思想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5.2.1 农业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
        5.2.2 调动农民积极性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
        5.2.3 提高农村科教水平关系农业社会稳定与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晚清至抗战前士绅与江苏农业近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本文"士绅"的范围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五、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近代江苏传统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节 农业生产技术停滞不前
        一、农业技术
        二、生产工具
    第二节 农业品种缺少改良
        一、棉花
        二、蚕种
        三、其他品种
    第三节 农产品缺乏竞争力
        一、国际市场
        二、国内市场
    第四节 农民的文化素质低下
        一、农业生产中充斥着迷信色彩
        二、缺乏改良传统农业技术的意识和技能
第二章 江苏士绅对近代化农业的认识、译介和倡导
    第一节 江苏士绅对西方近代化农业的认识
        一、西方近代化农业机械
        二、西方近代化畜牧业
        三、西方近代化农业科研
        四、西方近代化园艺技术
        五、西方近代化农业教育
    第二节 江苏士绅对近代化农业论着的译介
        一、创办近代农业报刊
        二、翻译出版近代农业科技着作
    第三节 江苏士绅对近代化农业的倡导
        一、对农工商关系的重新定位
        二、主张引进或制造农业机械
        三、重视农业科研及优良品种的引进
        四、倡设新型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
        五、提倡发展近代化农业教育
第三章 士绅与江苏农业科研及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近代化
    第一节 农事试验场及其农业科研活动
        一、筹办农事试验场
        二、农事试验场的科研活动与成绩
    第二节 农会及其职责
        一、创立农会
        二、农会的主要职责
    第三节 农业公司及其新质
        一、创建农业公司
        二、农业公司的资本主义性质
第四章 士绅与江苏农业教育的近代化
    第一节 大力兴办农业学校
        一、士绅兴办实业教育的动机
        二、与地方合作办学
        三、自办农业学校
    第二节 筹办农业博览会
        一、组织参加国外农业博览会
        二、举办省内农业博览会
        三、农业博览会的知识传播方式
    第三节农务组织的教育功能
        一、农事试验场的教育作用
        二、农会的知识传播功能
第五章 士绅与江苏近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
    第一节 引进、培育和推广良种
        一、引进和培育优良棉种
        二、培育推广优良蚕种
        三、改良稻麦、蔬果及其他品种
    第二节 植树造林
        一、植树造林的新认识
        二、植树造林的实践
    第三节 垦植、灌溉、肥料生产和渔业技术
        一、垦植技术
        二、灌溉技术
        三、肥料生产技术
        四、渔业技术
    第四节 丝、棉业与农产品加工技术
        一、蚕业技术
        二、棉纺织技术
        三、碾米、榨油与面粉加工技术
第六章 江苏士绅近代化农业实践的动因、成效及局限性
    第一节 江苏士绅近代化农业实践的动因分析
        一、政府的政策支持
        二、科举之废与士绅的嬗变
        三、士绅传统功能的延伸
        四、地方自治下士绅权力的扩张
    第二节 江苏士绅近代化农业实践的成效
        一、推广了先进农业科技知识
        二、促进了农产品的高质优产
        三、农业公司的作用和意义
        四、推动农工商一体化发展
    第三节 江苏士绅近代化农业实践的历史局限性
        一、士绅近代化程度总体较低
        二、士绅自身财力有限
        三、工业资本介入农业改良的局限性
        四、士绅城居和劣化的负面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研究理论基础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动态
        1.4.2 国外研究动态
        1.4.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转型的渐进开启
    2.1 中国市场的被动开放
        2.1.1 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
        2.1.2 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
        2.1.3 农产加工企业的初步设立
    2.2 农业功能的重新定向
        2.2.1 保证粮食供给
        2.2.2 提供工业原料
        2.2.3 确保外贸权益
        2.2.4 吸纳失地农民
    2.3 农业变革思潮的兴起
        2.3.1 农业专门化管理的思想
        2.3.2 兼采中西各法的主张
        2.3.3 调整农业经营形式的呼吁
        2.3.4 发展外贸农业的要求
    2.4 政府变法图存的推动
        2.4.1 最早的农政机构设立
        2.4.2 农业改良政策的确立
        2.4.3 农业改良政策的初步实施
    2.5 小结
第三章 农官体系向专门化管理体系的转变
    3.1 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置
        3.1.1 机构设置趋向专业
        3.1.2 管理方式趋向科学
        3.1.3 人员配备趋向专业人才
    3.2 专项法规的制度安排
        3.2.1 农业生产法规
        3.2.2 农业经济政策
        3.2.3 科教推广法规
    3.3 农业专门化管理职能的实施
        3.3.1 农事教育的兴起
        3.3.2 农事试验场的创办
        3.3.3 农业推广组织的建立
    3.4 小结
第四章 经验农学向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
    4.1 西学东渐下的农业科技传入
        4.1.1 农学论着的翻译
        4.1.2 农业科技人才的留用
        4.1.3 农业科技实物的引进
    4.2 西方农业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与推广
        4.2.1 西方农业科技的择用
        4.2.2 西方农业科技的改造
        4.2.3 西方农业科技的推广
    4.3 新形势下传统农业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4.3.1 传统农业技术科学性的解释
        4.3.2 传统农业技术有效性的验证
        4.3.3 传统农业技术可应用性的提升
    4.4 小结
第五章 家庭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方式的过渡
    5.1 地主与富农雇工经营的渐兴
        5.1.1 雇工经营的兴起
        5.1.2 耕作面积的扩大
        5.1.3 土地经营的效益
    5.2 新式农牧垦殖公司的初现
        5.2.1 集股创办
        5.2.2 公司加佃户双层经营
        5.2.3 专业化的商品生产
    5.3 农业合作社的产生
        5.3.1 劳动互助社
        5.3.2 犁牛合作社
        5.3.3 耕种合作社
    5.4 小结
第六章 农业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拓展
    6.1 近代商业流通网络的建立
        6.1.1 约开商埠的开辟
        6.1.2 自开商埠的设立
        6.1.3 购销网络的买办化
    6.2 主要农副产品的进出口渠道
        6.2.1 主要农副产品的输出渠道
        6.2.2 主要农副产品的进口渠道
        6.2.3 主要农副产品的贸易国别与地区
    6.3 主要农副产品的贸易结构
        6.3.1 进口农副产品的贸易结构
        6.3.2 出口农副产品的贸易结构
        6.3.3 进出口农副产品占贸易总额的比重
    6.4 小结
第七章 近代农业转型的考察与判断
    7.1 农业转型的重要指标分析
        7.1.1 农业功能的拓展程度
        7.1.2 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程度
        7.1.3 农业市场形态的转变程度
        7.1.4 农业服务机构的构建程度
    7.2 农业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7.2.1 科技异化现象时有发生
        7.2.2 西方列强的直接干预
        7.2.3 自然灾害和战争的破坏
    7.3 农业转型的特征与价值
        7.3.1 走上了“适应性过渡农业”之路
        7.3.2 被赋予了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
        7.3.3 奠定了近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格局
    7.4 农业转型的现代启示——借鉴“适应性过渡农业”之路
        7.4.1 宏观层面应坚持的基本导向
        7.4.2 中观层面应培养的组织机构
        7.4.3 微观层面应优化生产要素的传统与现代组合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略谈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地方农业院校发展的机遇
    1、地方农业院校既面临着社会需求不断上升的发展契机, 也承受着竞争日益加剧的巨大压力。
    2、建设新农村需要依靠地方农业院校的支持。
二、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优势
    1、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2、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
三、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更新观念, 树立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服务的思想。
    2、深入了解地方是服务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关键。
    3、加快自身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4、采取不同形式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四、略谈教育兴农的社会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轴驱动图书馆学新使命——2020年全国公共文化建设与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述评[J]. 熊伟,陶俊. 图书馆论坛, 2020(10)
  • [2]白居易与苏轼西湖文学比较研究[D]. 李玉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民办继续教育类培训机构的社会功能研究 ——以重庆市三立职业培训学校为例[D]. 王成林. 西南大学, 2020(01)
  • [4]《四言史徵》研究[D]. 黑金福.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郑献甫诗歌研究[D]. 严绘.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6]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张学凤. 吉林大学, 2012(04)
  • [7]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子恢农业思想论析[D]. 黄俊. 吉林大学, 2012(09)
  • [8]晚清至抗战前士绅与江苏农业近代化研究[D]. 胡茂胜.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9]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D]. 任耀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10]略谈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J]. 穆仁,傲日布.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09(01)

标签:;  ;  ;  ;  ;  

浅谈教育兴农的社会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