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解读

全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解读

一、解读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第七次报告(JNC-7)(论文文献综述)

迟相林[1](2021)在《是否应保留高血压前期(正常高值血压)的概念?高血压前期有哪些危害,该如何处理?》文中指出王佳琦,敖翔,陈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上海 200025)应该保留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 正常高值血压)的概念。高血压前期是指血压在120~139/80~89 mm Hg(1 mm Hg=0.133 kPa)的范围,由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赵艳[2](2020)在《高血压疾病管理的风险预测与控制决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以高血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为主的慢性病患病率、死亡率在全球逐年上升,并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其中,高血压在各慢性病中是导致死亡第1位、负担第3位的疾病。2018年中国高血压大会指出:2012年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为23.2%,患病人数已达2.45亿,与2002年相比较,快速增加了20%。尽管如此,我国的高血压预防和控制水平却还很低,存在着“三低”现象,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头号杀手,严重地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深入开展高血压疾病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科学预测其发生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决策,已成为一项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着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风险预测及其控制决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鉴于高血压疾病具有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病因证据,病情迁延不愈等特点。首先,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高血压疾病的成因影响、预测及其控制研究现状,拟定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其次,依据上海瑞金医院及34家医联医院近十年的高血压疾病患者数十万条门诊及住院数据,阐述了高血压疾病的级别划分及其主要的临床识别方法;运用数据组织切分、数据集市构建等原理,提取了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影响因素;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高血压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各重要影响因素之间的聚类关系,构建了相应的因素层次结构;运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重要影响因素的权重及其排序,为聚焦于高血压疾病管理的风险预测与主要影响因素的控制决策奠定了基础。然后,依据已确定的高血压疾病管理重要影响因素,运用预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了高血压疾病管理的风险预测模型,进一步凝练了高血压疾病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尽早知晓高血压的发生,提高高血压疾病管理的知晓率;并运用CART分类回归树原理,进行了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分类研究,以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有效提高高血压疾病管理的治疗率。进而,对高血压疾病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详尽的控制分析。鉴于可量化的高血压疾病影响因素众多,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参考值范围上下指标的制约关系等所形成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基于主要目标法、分层序列法与目标规划法原理,将其融合,创建了高血压疾病管理的多目标控制决策模型,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控制决策研究,提高了高血压疾病管理的控制率。最后,基于高血压疾病的因素分析、风险预测及控制决策研究,结合上海市科委的《基于区域医疗大数据的高血压患病趋势分析系统示范应用》课题研究,按照《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提出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研发了基于互联网运行的高血压疾病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用于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档案管理、诊断与评估等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立足于学科特点,将仅局限于成因分析和治疗范畴的高血压疾病管理研究,拓展为了对高血压疾病管理的风险预测及其控制决策研究,创新了高血压疾病管理研究的视角;运用数据集市构建原理、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Logistic回归模型、多目标决策模型,创建了完整的高血压疾病管理研究过程,逐步明确了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证据,得出了新的结论;融主要目标法、分层序列法与目标规划法原理为一体,改进了多目标控制决策模型的构建方法。本研究过程、方法与结论对提高我国高血压疾病管理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医疗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其它慢性病的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宋晓鹏[3](2020)在《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了解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患病情况,了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状况及运动情况。以期提高人们对大学生群体高血压情况的关注度,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策略,同时为青年学生的高血压防治提供数据资料。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大学生群体中抽取5000名学生,由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参与学生的体检来测量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腹围、血压、脉搏并记录数据。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个人一般资料、生活行为方式(饮食、吸烟、饮酒)、睡眠情况、运动情况、心理状况等。最后搜集整理数据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逻辑校对。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ɑ=0.05。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进行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调查总共纳入5000名不同年级的高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50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4830份,有效率为97%。男性有1911人,占39.6%,女性为2919人,占60.4%。汉族学生有3333人,占69%;蒙古族学生有1348人,占27.9%;其他民族学生有149人,占3.1%。调查的大学生中吸烟率为6.2%,饮酒率为21.9%。63.7%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低于7小时。42.4%的学生每周运动次数小于1次,有36.8%的学生每周运动次数在1-3次之间,仅有20.6%的学生每周的运动次数能达到3次以上。肥胖和超重的学生比例达到26.9%,其中男生肥胖和超重的比例为37.9%(725/1911),女生肥胖和超重的比例为19.7%(577/2919)。心理不适情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心理不适问题,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烦躁、孤独五种心理不适。其中有64.3%的学生存在上述几种心理不适情况,持续时间不同。有28.6%的学生存在1项心理不适,有35.7%的学生存在2-3项心理不适。(2)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患病情况调查发现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1.4%,女性为2.3%,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学生高血压发病率高于蒙古族学生,低于其他民族的学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饮酒、吸烟、运动量不足、睡觉打鼾、心理情绪障碍、超重和肥胖、腹型肥胖与高血压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可能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睡觉打鼾、运动量<3次/周、心理不适、超重和肥胖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调查发现男性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39.7%,女性为14.5%,男性高血压前期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民族、不同生源地之间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越大,高血压的患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饮食偏咸、饮酒、吸烟、运动量不足、睡觉打鼾、心理情绪障碍、超重和肥胖、腹型肥胖与高血压前期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可能是高血压前期的保护因素,运动量<1次/周、心理不适、超重和肥胖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4830人,高血压患者有285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9%。高血压前期检出人数为1182人,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24.5%。

蒋唯薇,彭年春,时立新,张巧,胡颖,许婧,孙迪可[4](2020)在《2017年ACC/AHA高血压指南对贵阳城区40~79岁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可能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指南提出的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贵阳城区40~79岁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高血压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REACTION)研究贵阳分中心的10 140名40~79岁居民,根据糖尿病病史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受损(IGT)组、IFG+IGT组、既往诊断糖尿病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计算在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 7)及2017年ACC/AHA的高血压指南标准下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结果 在JNC 7标准下,贵阳城区40~79岁血糖正常人群、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人群的高血压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8.19%、9.57%、8.19%。在2017年ACC/AHA标准下,高血压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20.27%、16.35%、11.59%。相比之下,以血糖正常及IGT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最为显着。新增的高血压患者共1 739例,其中25.8%需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贵州省人口数据,估计贵阳市40~79岁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新增的高血压患者约12.3万人,新增需治疗人数约2.0万人;糖尿病人群中新增高血压患者约6.8万人,新增需治疗人数约2.1万余人。结论 2017年ACC/AHA高血压指南会使贵阳市城区40~79岁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高血压人群的需治疗比例也会相当高,社会医疗负担加重。

李豫晓[5](2019)在《中医特色技术治疗高血压筛选及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筛选出适宜在大学校园推广的中医特色技术,并观察其对某校大学新生高血压前期情况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筛选阶段: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技术的各项特性进行评价,筛选出一项适合在基层社区推广应用的中医特色技术;临床研究阶段:通过设置随机病例对照进行研究,对照组(30人)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治疗组(30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干预降压。观察干预两个疗程(两周为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压及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一个疗程前后比较,对照组干预后收缩压下降明显(P﹤0.05),舒张压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干预后收缩压下降明显(P﹤0.05),舒张压下降明显(P﹤0.05)。干预两个疗程后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干预后收缩压下降明显(P﹤0.05),舒张压下降明显(P﹤0.05),患者中医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干预后收缩压较干预前下降(P<0.05),舒张压下降明显(P﹤0.05),患者自觉中医症状改善明显(P<0.05)。结论:本研究所选取大学生群体中,干预组受试者接受健康教育及耳穴压贴干预,普遍反映方便操作,不耽误日常学习生活,且能较好的降低血压,改善中医症状,能较好的遵医嘱,对中医特色技术和高血压有了更系统规范的认识,适于在学生群体中推广使用。

邢立莹[6](2019)在《辽宁省农村高血压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实证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以及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全面评价辽宁省农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自然变化趋势,摸清辽宁省农村地区近5年(2013-2018年)高血压现状及危险因素分布的自然演变过程,发现高血压防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同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高血压控制率低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意识、依从性、社会经济背景、个人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进行分析,探索各研究因素之间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并开展实证研究,探索农村高血压综合干预的可行性、有效性及管理模式,为后续长期和大范围的随访、管理和干预提供实践经验,为政府部门高血压综合防治策略的依据制定提供实践证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分别于2013年及2018年对辽宁省农村两个代表性的人群进行了调查。选择年龄≥40岁的常住人口,分别有10753及10926人参与调查。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和/或自报近2周内接受过降压治疗,高血压患病率和控制率也根据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发布的新高血压指南进行了评估。2018年3月-4月,在朝阳市朝阳县、龙城区、建平县、凌源市、北票市、双塔区和喀佐县随机选择22个乡镇172个村,对全部的185名村医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能力以及卫生资源相关调查,180人完成了调查,应答率97.3%;在其中172个村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择1190人开展高血压知识、信念、行为和新农合医保政策等方面开展调查,最终1068人完成了调查,应答率为89.7%。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及控制率低的主要原因。2018年6-9月,在朝阳市朝阳县、龙城区、建平县、凌源市、北票市、双塔区和喀佐县随机选择22个乡镇86个村,纳入9486名高血压患者,2018年12月-2019年1月对全部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人数7563人,随访率为79.7%。3个月随访时主要采集患者血压水平和服药情况等信息。针对患者血压控制率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制定了包括强化基层高血压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慢病管理员制度、模拟医保制度改革、强化村医能力培训以及加强患者自我管理等干预措施。结果:辽宁省农村地区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从2013年的52.3%升高至2018年的53.6%,平均SBP及DBP水平均呈增高趋势,其中DBP增加了5.2%(82.4 mmHg vs86.7 mmHg)。然而,知晓率及治疗率却并不理想,控制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4.1%vs3.6%)。年龄增加、男性、饮酒、肥胖、糖尿病及血脂异常仍然是近5年来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2017ACC/AHA高血压指南进行评价时,高血压患病率显着增加,从2013年的73.9%增长至2018年的79.1%,而控制率呈明显下降趋势(1.8%vs 0.5%)。高血压患者知识、信念和行为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知识与信念之间直接作用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0(p<0.001),模型中内因潜在变量的确定系数R2为0.65,即知识可以影响信念65%的变异;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患者知识信念”与“积极心理因素”之间直接作用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1,确定系数R2=0.10,“积极心理因素”与“用药依从性”之间直接作用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4,R2=0.4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患者知识信念”与“积极心理因素”之间直接作用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3,R2=0.39,“积极心理因素”与“血压控制达标”之间直接作用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3,R2=0.02,“村医知识信念”对“血压控制达标”可产生一定的间接作用。经过3个月的综合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平均明显下降(156.5mmHg vs141.3mmHg),其中男性(155.9mmHg vs 141.9mmHg),女性(156.9mmHg vs141.0mmHg);平均舒张压也明显下降(88.2mmHg vs 81.5mmHg),其中男性(89.9mmHg vs 82.9 mmHg),女性(87.2mmHg vs 80.7 mmHg)(P<0.001)。高血压患者基线血压控制率为,经过3个月综合干预后,血压控制率(标准为140mmHg/90mmHg)由13.0%提高到49.6%;其中男性由12.6%增加至46.6%,女性由13.2%增加到了51.4%。结论:1、辽宁省农村高血压患病率在过去5年呈上升趋势,血压水平也明显增加,其中DBP更明显。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依然没有提高且持续处于较低水平。2、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会对其信念产生直接影响,患者“积极心理因素”和“自觉障碍”两个变量与“用药依从性”之间存在直接效应,“患者知识信念”和“村医知识信念”均对“患者服药依从性”间接产生影响。3、加强村医生高血压知识与能力培训,强化高血压患者自我知晓与管理血压的意识对农村高血压的防控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在高血压患者综合管理与方案、政策的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并有效实践。4、强化基层高血压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慢病管理员制度、模拟医保制度改革、强化村医能力培训以及加强患者自我管理等干预措施的适宜技术对基层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显着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对预防远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潘伟琦,胡荣[7](2018)在《2017美国高血压新指南的变化及对我国高血压管理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提出了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控制目标值和启动药物治疗的血压值,如何看待这一指南,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欧美和中国高血压指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临床医生和健康管理师更好地理解高血压新进展,更科学规范地管理高血压患者。

杜修文[8](2018)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骨桥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表达差异,并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OPN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查体中心和心内科就诊人群筛选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患者各30例。常规采集病史,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肌酐(C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OPN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踝肱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踝臂指数(ABI)。根据所测指标分析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患者与血清水平OPN表达的相关性及OPN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1.正常血压、正常血压高值、高血压组基本资料比较正常高值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比较,正常高值血压组的年龄、性别、FPG、TG、Cr无显着差异(p均>0.05);正常高值血压组TC、LDL-C、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较正常血压组显着升高(P<0.05);与高血压组比较TC、LDL-C、BMI、SBP、DBP降低(P<0.05)。2.三组间OPN的比较OPN在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高血压组分别为(3.07±0.98)ng/l、(5.97±1.62)ng/l、(7.07±1.62)ng/l,三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正常血压高值组较正常血压组升高(P<0.01),正常血压高值组较高血压组降低(P<0.01)。3.动脉硬化参数比较Bapwv在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高血压组分别为(1015.96±219.78)cm/s、(1542.83±250.08)cm/s、(1682.51±304.73)cm/s。三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正常血压高值组较正常血压组升高(P<0.01),正常血压高值组较高血压组降低(P<0.01)。IMT在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高血压组分别为(0.75±0.11)mm、(0.99±0.11)mm、(1.11±0.14)mm。三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正常血压高值组较正常血压组升高(P<0.01),正常血压高值组较高血压组降低(P<0.01)。ABI在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高血压组分别为1.08±0.7、1.01±0.13、0.66±0.08。三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正常血压高值组较正常血压组降低(P<0.01),正常血压高值组较高血压组升高(P<0.01)。4.OPN与血压、IMT、PWV、ABI相关性分析OPN与PWV、IMT、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0.586、0.635、0.663、0.616,P<0.01),与ABI呈负相关(r=-0.576,P<0.05)结论:1.随着血压的升高,IMT、PWV、ABI也会出现异常,并且与血压水平相关,提示在正常高值血压时期动脉的功能、结构改变已经开始。2.OPN与血管损伤的指标呈正相关,说明OPN与血管损伤,且反应损伤程度也可能参与血管损伤过程。3.OPN随着血压水平的上升而升高,且呈正相关,提示血压越高,血管损伤反应越严重,血压值与血管损伤程度相关,正常高值时期即出现血管损伤。

张梅,李玉明[9](2017)在《2017版美国高血压指南更新及启示:降低诊治界值,强化综合防控》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11月13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年会上,AHA联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等多家组织联合制定的美国成人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管理指南的发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指南重新定义了高血压及其分类,降低了治疗阈值和目标值,强调基于风险的管理策略并对药物治疗等做出了最新

郭文[10](2016)在《电针对SI-PHT大鼠血清Ach、NPY及肾脏CXCR-2、MMP-9、MCP-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血压前期指血压值在120~139/80~89mmHg的人群,此概念于2003年由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称JNC7)提出,与我国2010年最新修订的高血压指南中“正常高值血压”概念一致。当今社会紧张的生活工作节奏,致使心理应激引起的高血压前期人群不断攀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进展为高血压病及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加。电针治疗高血压疾病具有广泛的研究基础,可以通过影响NO/NOS系统、交感神经系统、血管内皮功能等途径发挥降压、改善心血管功能作用。电针较传统手针具有节省人力资源,刺激参数固定可调的优势。Real-time RT-PCR技术具有高灵敏性、少样品量、高特异性、精确定量等特点,适用于研究高血压前期微小的分子生物学改变。目的本研究围绕电针可以调节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血压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这一主题,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采用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模型大鼠血压、血管内皮相关因子--血清乙酰胆碱(Ach)、神经肽Y(NPY)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基因CXCR-2、MMP-9、MCP-1表达的影响。揭示应激性高血压前期机体的病理改变以及电针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从而为应激性高血压前期的病理变化及电针干预效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高血压前期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大鼠(wistar)27只,体质量180±2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9只。模型组与电针组均接受14天的噪声结合足底电击复合应激刺激以制备应激性高血压前期模型,上午下午各2h,空白组不做处理。电针组同时取双侧“太冲”、“曲池”穴,针刺1.5~2mm,连接韩式电针仪(刺激参数1mA, 2Hz),留针20min。各组大鼠于实验前1天及实验开始后第3、5、7、9、11、13、15天测量尾动脉血压。实验周期为14天,第15天测量血压后取血、肾脏,用Elisa法检测血清Ach、NPY含量,PCR方法检测CXCR-2、MMP-9、MCP-1表达的变化。结果1.应激刺激与电针干预对各组大鼠收缩压的影响经过14天的噪声结合足底电击复合刺激后,各造模组血压均升高。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从造模第3天开始,血压显着上升(P<0.01),并且在之后的11天中,血压持续上升(P<0.01),最终维持在高血压前期高值状态(130/139~85/89mmHg)。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血压在前3天有所上升,但两组比较仍有差异(P<0.05),从第5天开始至第15天,差异显着(P<0.01)。2.应激刺激与电针干预对各组大鼠血清Ach、NPY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血清NPY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中NPY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血清Ach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中Ach含量显着升高(P<0.01)。3.应激刺激与电针干预对各组大鼠肾脏CXCR-2、MMP-9、MCP-1表达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脏组织中CXCR-2 (P<0.01)、MMP-9 (P<0.01)、MCP-1 (P<0.01)的表达均显着上升;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干预组CXCR-2 (P<0.01)、MMP-9 (P<0.01)、MCP-1 (P<0.01)的表达均显着下降。结论1.电针有降低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模型血压的作用;2.电针可以升高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模型血清Ach、降低血清NPY含量;3.电针调节血压的机制可能与抑制CXCR-2、MMP-9、MCP-1基因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血管重构,干扰血压升高-内皮损伤-血压升高循环有关。

二、解读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第七次报告(JNC-7)(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读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第七次报告(JNC-7)(论文提纲范文)

(2)高血压疾病管理的风险预测与控制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解决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高血压疾病的定义与成因分析
        2.1.1 高血压疾病的标准定义
        2.1.2 高血压疾病的成因分析
    2.2 高血压疾病的管理与控制研究
        2.2.1 高血压疾病的管理
        2.2.2 高血压疾病的控制
    2.3 风险预测与控制决策主要方法
        2.3.1 数据处理方法
        2.3.2 风险预测方法
        2.3.3 控制决策方法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述评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血压疾病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
    3.1 高血压疾病临床症状识别
        3.1.1 高血压疾病的级别划分
        3.1.2 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表现
        3.1.3 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检查
    3.2 高血压重要影响因素遴选
        3.2.1 临床数据集市构建
        3.2.2 德尔菲法应用原理
        3.2.3 重要影响因素遴选
    3.3 影响因素层次结构的构建
        3.3.1 系统结构可达矩阵生成
        3.3.2 M矩阵的层次结构确定
        3.3.3 影响因素可达矩阵构建
        3.3.4 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求取
    3.4 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原理
        3.4.1 模糊集及其隶属函数
        3.4.2 模糊集合的基本性质
        3.4.3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
    3.5 重要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
        3.5.1 模糊判断矩阵构建
        3.5.2 模糊判断矩阵计算
        3.5.3 影响因素权重求取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血压疾病管理的风险预测
    4.1 Logistic回归运用原理分析
        4.1.1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4.1.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4.1.3 Logistic模型的适用条件
    4.2 数据抽取原理与数据结构构成
        4.2.1 数据抽取原理
        4.2.2 数据结构构成
    4.3 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4.3.1 风险预测的预分析
        4.3.2 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4.3.3 预测模型的应用分析
        4.3.4 检验组对模型的检验
    4.4 高血压疾病管理的分类预测
        4.4.1 CART分类回归树原理
        4.4.2 高血压的CART分类
    4.5 高血压疾病诊断与分层支持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血压疾病管理的控制决策
    5.1 重要影响因素的控制分析
        5.1.1 个体因素的控制分析
        5.1.2 环境因素的控制分析
        5.1.3 其他疾病的控制分析
        5.1.4 指标异常的控制分析
        5.1.5 交叉因素的控制分析
    5.2 多目标规划模型决策原理
        5.2.1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概念
        5.2.2 目标规划模型决策程序
    5.3 影响因素的模型控制决策
        5.3.1 影响因素控制决策建模
        5.3.2 决策模型初始解的求取
        5.3.3 决策模型解的计算过程
        5.3.4 控制决策指标值的分析
    5.4 高血压疾病管理与控制支持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讨论
5 结论
6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高血压前期及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5)中医特色技术治疗高血压筛选及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背景
    2.筛选阶段
        2.1 筛选方法
        2.2 筛选过程
    3.临床阶段
        3.1 研究对象
        3.2 病例基本资料
        3.2.1 诊断标准
        3.2.2 入组标准
        3.2.3 病例基本情况
        3.3 研究方法
        3.3.1 病例分组情况
        3.3.2 健康教育
        3.3.3 穴位选择
        3.3.4 操作方法
        3.3.5 脱落
        3.3.6 不良反应
        3.4 相关指标的测量
        3.4.1 血压测量
        3.4.2 身高、体重的测量
        3.4.3 西医疗效评判标准
        3.4.4 中医症状疗效评判标准
        3.4.5 设计方法安全性评价标准
        3.5 统计学处理
        3.5.1 样本含量
        3.5.2 数据录入
        3.5.3 统计学方法
        3.6 结果分析
讨论
    1.高血压
    2.耳穴压贴治疗高血压的依据
    3.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对高血压的认识及大学生高血压研究进展
    1.中西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1.1 西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1.2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2、高血压前期
    3.大学生高血压研究现状
    4.中医特色技术治疗高血压的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6)辽宁省农村高血压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实证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辽宁省农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5年自然变化趋势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2013年横断面调查
        2.1.2 2018年横断面调查
        2.2 数据采集
        2.3 诊断标准与定义
        2.3.1 高血压诊断标准
        2.3.2 血脂异常诊断标准
        2.3.3 糖尿病诊断标准
        2.3.4 吸烟、饮酒及身体活动定义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人群基本特征
        3.2 辽宁省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3.3 2013年和2018年血压水平与分布情况
        3.4 2013年和2018年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3.5 2013年和2018年高血压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评价
        3.6 2013年和2018年高血压人群合并的相关危险因素情况
        3.7 2017ACC/AHA高血压指南对辽宁省农村高血压评价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辽宁省农村高血压控制率低的原因及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数据采集
        2.3 常规统计分析
        2.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3 结果
        3.1 基线情况比较
        3.2 各个问卷及维度得分情况比较
        3.3 高血压人群知识、信念和行为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3.3.1 预设模型
        3.3.2 模型修正、适配及评价
        3.4 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3.4.1 预设模型(混合路径分析模型)
        3.4.2 模型修正、适配及评价
        3.5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3.5.1 预设模型(混合路径分析模型)
        3.5.2 模型修正、适配及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辽宁省农村高血压综合干预实证研究结果初步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数据采集
        2.3 综合干预措施
        2.3.1 卫生系统层面干预措施
        2.3.2 村医层面干预措施
        2.3.3 患者层面干预措施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人群基本特征
        3.2 综合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情况
        3.3 综合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变化情况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骨桥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纳入标准
    3.排除标准
    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4.1 主要仪器设备
        4.2 试验试剂
    5.方法
        5.1 一般临床指标检测
        5.1.1 基本资料收集
        5.1.2 血压测量
        5.1.3 血生化指标测定
        5.2 肱踝脉搏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测量
        5.3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定
        5.4 血清OPN ELISA测定
        5.4.1 样本处理
        5.4.2 OPN测定操作步骤
        5.5 统计分析
    6.结果
        6.1 基本资料比较
        6.2 动脉硬化参数比较
        6.3 血清OPN比较
        6.4 血清OPN与相关指标相关性分析
讨论
    1.正常高值血压动脉硬化改变
    2.OPN与正常高值血压
    3.OPN与动脉粥样硬化
    4.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2017版美国高血压指南更新及启示:降低诊治界值,强化综合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1 2017ACC/AHA高血压指南要点
2 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2 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
3 血压控制目标值
4 降压药物
5 特殊人群的血压控制目标和药物选择
    5.1 稳定型冠心病
    5.2 心力衰竭
    5.3 糖尿病
    5.4 慢性肾脏病
    5.5 女性
    5.6 老年人
6 小结

(10)电针对SI-PHT大鼠血清Ach、NPY及肾脏CXCR-2、MMP-9、MCP-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西医对高血压前期的认识
        1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前期(PHT)的研究概述
        2 中医对高血压前期的认识
    综述二 中西医干预高血压前期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措施
        2 中药干预高血压前期的研究
        3 针刺对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效应
        4 针刺干预高血压的效应及机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电针对SI-PHT模型大鼠血清ACH、NPY含量的影响
        材料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原理
        方法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动物模型制备
        2.3 取穴标准
        2.4 干预方法
        2.5 取材方法
        2.6 指标检测与方法
        2.7 统计学处理
        2.8 实验流程图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电针对SI-PHT基因CXCR-2、MMP-9、MCP-1表达的影响
        材料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方法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动物模型制备
        2.3 取穴标准
        2.4 干预方法
        2.5 取材方法
        2.6 对基因CXCR-2、MMP-9、MCP-1进行real-time RT-PCR验证
        2.7 实验流程图
        结果
        讨论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存在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解读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第七次报告(JNC-7)(论文参考文献)

  • [1]是否应保留高血压前期(正常高值血压)的概念?高血压前期有哪些危害,该如何处理?[J]. 迟相林.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1(05)
  • [2]高血压疾病管理的风险预测与控制决策研究[D]. 赵艳. 东华大学, 2020(01)
  • [3]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调查研究[D]. 宋晓鹏.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4]2017年ACC/AHA高血压指南对贵阳城区40~79岁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可能影响[J]. 蒋唯薇,彭年春,时立新,张巧,胡颖,许婧,孙迪可.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03)
  • [5]中医特色技术治疗高血压筛选及效果评价研究[D]. 李豫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辽宁省农村高血压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实证干预研究[D]. 邢立莹.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7]2017美国高血压新指南的变化及对我国高血压管理的思考[J]. 潘伟琦,胡荣.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8(03)
  • [8]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骨桥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D]. 杜修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2017版美国高血压指南更新及启示:降低诊治界值,强化综合防控[J]. 张梅,李玉明.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7(12)
  • [10]电针对SI-PHT大鼠血清Ach、NPY及肾脏CXCR-2、MMP-9、MCP-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 郭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全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