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廉政勤政建设的几点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贵[1](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事关当下,决胜未来的重大战略考量。在当前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党的自身建设重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和重要。进入新时代,中国在综合国力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各种风险挑战与不确定性因素接踵而至,党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执政考验;在国内,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高质量成为新常态,党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触动了社会的深层次矛盾,风险挑战不断增多。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新时代之前一段时间存在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致使部分党员干部腐败变质、党的优良作风变味,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减弱,遭遇了严重的危险和考验,党的自我革命的提出正是顺应时代要求,党的治理实践的需要而做出的理论回应。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精髓的忠实继承,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对党的自身建设的深刻理论总结;汲取了苏联共产党兴衰变幻的惨痛教训,借鉴了域外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治理的经验;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积累的重要理论探索、实践总结,这些形成了党自我革命重要的理论资源。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作为新时代党自身建设重要理论探索,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彰显治党的时代要求。党的自身建设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下,直面问题,刮骨疗毒、去腐生肌,在自我净化、完善、革新与提高的革故鼎新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促进党的建设全方位的革新,始终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带头示范效用,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把党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变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党思想的探索,体现了相应的理论特质,是党自身建设理论的创新探索。自知方能知不足。党加强自身建设必须以直面危机、审视问题为现实基础,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分析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把敢于创新、打破禁锢、典型示范、勇于实践熔铸到党自身建设的科学认识中去。理论创新是最基础的创新。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回归政党政治本色,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坚持内外兼修,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在优良政治文化的熏陶和培育中,形成更高层级文化强党之路。自我革命是敢于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显着标识,塑造了新时代革命者、人民利益的实现者和维护者的光辉形象。党的自我革命理论还必须落到实处方能发挥效用。党是永远的革命者,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政治领导、强化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矫正领导干部权力观和利益观,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建设,以规矩定方圆,用革命手段把反腐败进行到底,构建起党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联动机制,让党的自我革命有着明确的目标使命,在社会的变化中校准自我革命的航向,运用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联合力量,扎紧“制度笼子”、浇筑为政失范“堤坝”,久久为功、方得始终。党的自我革命绝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效长久之策,要始终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长用多用批评和自我批评锐利武器,形成党“惩治-纠偏-育新”的全过程自我革命新机制。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时代出卷,党的自我革命是最好的答卷,凝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党建理论,保证党的生机活力,避免陷入“成功者陷阱”,回答了党“继续成功”的未来之问。理论以回答现实之需为要。十八大以来,党通过大刀阔斧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让党心归位,民心聚拢,党的执政地位更为稳固,人民政治参与度、认同感、获得感持续提升,强大政党领导的强国之路,必将未来可期。

钱颖[2](2021)在《中央苏区审计监督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露[3](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政治建党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邵睿博[4](2021)在《乡镇年轻干部流失问题研究 ——以K市Z区为例》文中提出乡镇干部是国家各项农村政策方针的实际执行者,是保障乡镇政府有效运转的重要人才支撑。乡镇年轻干部是乡镇干部的“生力军”,发挥好乡镇年轻干部的作用是实现乡镇政府高效运转、基层工作有序展开的关键。然而,虽然乡镇干部的重要作用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报考乡镇的人数也在连年上升,但是乡镇年轻干部队伍不够稳定、人才流失现象愈发普遍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这对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乡镇的发展以及乡镇群众的利益都有着消极作用。因此,分析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现状,探求原因,找到对策,以保持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K市Z区的乡镇年轻干部为研究对象,着重深入分析K市Z区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现状和问题背后的原因,积极探索改善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的有效措施,努力为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加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理论以及措施的参考。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作了回顾与梳理,对不同类别的年轻干部以及乡镇领导干部、干部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分析了 K市Z区乡镇流失年轻干部的相关数据,深入了解了 K市Z区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的客观情况和现实影响。根据数据分析和访谈的结果,本文结合双因素理论,将K市Z区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的原因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个方面归纳为九点,分别是:工作薪酬不符预期、工作福利难保障、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条件不完善、晋升渠道不畅、职业认同感不高、考核流于形式、奖惩制度不合理、培训体系不完备。并在此基础上,从完善保健因素和强化激励因素两个方面提出了改善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科学薪酬体系、提高福利保障水平、减轻干部工作压力、改善乡镇工作环境、畅通晋升渠道、强化职业认同、优化考核机制、科学运用奖惩、完善培训体系等九点。

杨楠[5](2021)在《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权力监督作为权力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和关键维度。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长期执政的唯一执政党,是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强化党内权力监督必然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监督机制构建与完善的关键举措与核心环节。巡视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内监督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党在传承中华传统政治文化与吸收外来优秀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探索完善的制度安排。因此,厘清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解析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并在巡视制度的百年探索中把握变迁特征、挖掘变迁经验,从而探索符合中国政治实际且与中国政治基因相匹配的更具适用性、有效性和创新性的巡视制度发展路径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学人的重要使命。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研究仍存在较多不足与研究空间,因而围绕此问题开展深入地探讨尤为必要。在明确相关概念和理论资源的基础上,遵循认识问题、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经典逻辑,重点回答巡视制度变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办”等重点难点问题,从而揭示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事实与基本逻辑。概念界定是学术研究的起点,也是明晰话语内涵、厘定论述边界、展开学术论争的基本前提。只有在清晰厘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够明确地划分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阶段,并对变迁动因、变迁特征以及路径选择进行分析。通过对制度、制度变迁、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从而明确本研究中所指涉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基本含义。此外,理论对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着重对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和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进行阐述,从而借鉴相关政治学理论开展研究。准确划分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阶段,清晰描述巡视制度变迁的基本历程是解析变迁动因、归纳变迁特征的重要前提。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巡视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制度面貌。具体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1928年制度的生成,1931年制度的更新以及1934年以后制度的逐渐衰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巡视制度在1955年得到了初步探索,但在1957年以后便日渐停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巡视制度经历了1996年的制度重建、2004年的制度完善与2009年的制度健全三个主要历程。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内巡视制度也发生了历史性变迁,主要经历了2015年的制度创新和2017年的制度优化两个阶段。在对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进行阶段性划分以后,探究历次关键性变迁的动力因素尤为重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巡视制度的生成不仅深受俄共(布)和共产国际的特派员制度的影响,更与应对当时党组织困境密切相关。巡视制度的更新既与当时党组织的外部困境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有关,还与党内巡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紧密相连。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可以被视为巡视制度逐渐衰微的关键节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高饶事件”的发生直接影响了巡视制度的变迁。而1957年进行的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以及毛泽东的思想观念变化又成为巡视制度日渐停滞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后,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法制观念与监督观念为巡视制度的重新建立提供了观念支持,而1989年的政治风波则加速了党内巡视制度的重建进程。此外,重建巡视制度也是中共中央为切实解决党内中高级领导干部存在的严重腐败与作风问题而做出的理性选择。此后,巡视制度历经完善与健全,不仅与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决策部署有关,也是中共中央为解决巡视实践困境并将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制度化的必然结果。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在巡视制度的创新发展中,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观念支撑,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则是关键因素。此外,与巡视制度相关的其他党内法规变革也要求巡视制度进行相应匹配衔接。党内监督条例的修订是巡视制度优化的直接因素,党内存在的政治纪律不强、政治意识薄弱等突出问题则是巡视制度优化的深层动因。在对巡视制度变迁主要历程与动力因素进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从总体视角把握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对审视巡视制度变迁全貌与探寻巡视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都具有重要价值。巡视制度变迁的结构科学性、功能聚焦性和方式多重性是百年来党内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具体而言,从制度结构来看,主要表现为巡视主体日益专职化、巡视对象逐步全覆盖、巡视方法渐趋多元化、巡视程序不断规范化、巡视权责更加一致化;从制度功能来看,主要表现为由多元功能向监督功能聚焦、由多元监督向政治监督聚焦两方面特征;从变迁方式来看,主要呈现渐进性、外生性与合意性特征。如何从制度变迁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从而以史为鉴、趋利避害、启迪后人成为制度变迁研究的重要环节。政治权力主体的适应变革、现代政治观念的有效支撑、多元制度体系的匹配衔接以及关键时间要素的精准把控是未来巡视制度变迁的重要驱动路径,而积极推动巡视制度结构现代化、促进巡视制度功能政治化、增强巡视制度执行实效性则是巡视制度变迁的内容指向,从而推动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更加成熟完备、协同高效。

王一辰[6](2021)在《生物安全视角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世界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这成为了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受到多种生物安全问题的破坏与威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也开始关注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首次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案予以提出,并逐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的离任审计工作进程,但是现阶段对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强度和效果尚不清楚,制约着这项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在生物安全视角下,选取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一个角度,以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研究内容,是一次初步的尝试和探索。本文通过对S省A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项目的分析得出了初步结论,审计强度对审计效果有促进作用。在明确了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审计强度和审计效果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分析了生物安全视角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和效果的维度,分别提出测度审计强度和审计效果的三大维度,选取了表现审计强度三个维度的13个指标题项和表现审计效果三个维度的18各个指标题项,构建了审计强度和审计效果指标评价模型。提出了假设:审计强度各测量项目对森林资源综合情况有正向影响;审计强度各测量项目对森林资源管护情况有正向影响;审计强度各测量项目对资金使用和环境改善有正向影响。以两个评价模型为基础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形式为李克特五级量表。通过预调研获得的样本数据对问卷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分析,确定了有较高信度、效度的正式问卷,向S省各县市区审计工作人员和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分别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正式问卷调研,各获得253份有效样本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生物安全视角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和效果的情况进行分析,审计强度调查各题项平均分在3.8分以上(满分5分),审计效果调查各题项平均分在4分以上(满分5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利用SPSS25.0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制定审计方案对“森林资源综合情况”和“资金使用与环境改善”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审计工作人员数量对“森林资源管护情况”和“资金使用与环境改善”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外聘行业专家对“森林资源综合情况”和“资金使用与环境改善”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提出代拟稿对“森林资源综合情况”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他假设不成立,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文章最后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并提出推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发展的建议。本文探索了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及其效果的影响关系,结合了维护生物安全视角,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雷达[7](2021)在《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路径及对业绩的影响 ——以K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部分,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之所在,无论是国计民生,还是国家经济发展,它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得我国国有企业与西方企业有着本质的差别,截然不同于西方所施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治理在国有企业的运作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国有企业离不开党的参与,其治理结构与其他国家的企业有着巨大的差异。且在国有企业之中,党组织的主体资格是由包括《宪法》在内的多项法律所赋予的,党也由此在公司治理中位于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国有企业运营和管理效率偏低,普遍存在着管理层、治理层层次结构不清晰、管理制度不明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体制使得党组织能牢牢嵌于公司治理结构之中,使得党能够直接加入到公司经营之中。既防止国企管理者独断专行,又有利于国企经营效率,促进国有资本增值保值,具有监督和制衡的双重作用,解决了“内部人控制”所构成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参与能否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企业绩效都能有所得益,成为我国近年来探讨的热门主题。另一方面,现代产业开发与技术革新都得益于现代高新产业园的建设与投入使用,尤其作用于对外贸易、产业拓展、城镇化建设、提高就业率等方面。国有控股的投资开发公司,作为我国产业园区建设和开发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是否能在党组织参与治理下提高经营决策效率,持续释放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机构的独特性,探索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实践路径。以地方国有投资开发企业K公司为例,考察K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参与及其治理的相关现状,并深入研究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影响路径及情况,结合地方投资开发公司的业务特点,从财务绩效、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社会环境责任绩效、文化政治建设绩效四个维度对党组织参与K公司治理的路径及其绩效进行评估,综合、全面地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发现在党组织的参与下,K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屡创新高,决策和运营效率持续提升、投资建设项目在预定期间内完成率高;在开发区内投资建设生态污水处理配套设施,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效益凸显,但同时也存在财务结构较为激进,项目投资回报率不高等问题。基于对K公司的案例分析,本文对K公司及其他国有城投公司党组织参与治理提出了优化建议。优化建议包括:在财务上,K公司应当在投资过程中注重投资项目的风险,并重视投后的资金链管理,优化公司财务结构,避免出现现金流风险;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K公司需注意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思想上,都要挖掘人力资源参与企业重大战略的潜力,健全完善企业相关制度,使得在企业对人才的选用与培育问题上能得到人力资源的支持。并且,作为国有企业,应当积极与同行业甚至不同行业间的企业进行沟通并交换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重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风气上提倡承担社会责任的风气,建立起良好的社会责任制度,最终增加总体的公司绩效。总体而言,本文结合K公司自身业务特点和行业环境,综合、全面地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探索国有企业在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情况,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的建议及意见。

耿靓[8](2021)在《B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历经2004年建立试点、2009年全面铺开、2016年深化改革三个阶段,逐步形成了现代化文化市场管理体系。B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作为“政治护城河”守护者,承担着维护首都周边文化安全、防止不良文化入侵的重要任务。B市于1990年组建市级文化市场执法机构,并于2008年开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到2019年,B市形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统一行使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执法职责,对文化市场的稳定繁荣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改革出现的问题,如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畅通、执法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市场执法队伍的改革进程,影响了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本文在梳理B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历程和改革成效基础上,分析B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遇到的突出问题,提出推进B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建议。完善运行机制,理清职责范围和主体责任、引入监督机制、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建设,促进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化。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人员身份,提升人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保障人员权益、执法经费和装备,打造精干执法队伍。加快文化法治建设,加快现有法律法规修订、提高执法人员法治观念、加大法治宣传,从法律层面确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地位,促进文化市场管理法治化。创新监管手段,建立动态文旅监管平台、建立分级监管制度、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引导企业自觉遵纪守法。积极推动社会参与,引导行业自律、发挥志愿者优势,充分发挥市场自动调节作用,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本文还探索了B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革方向,未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将逐渐改革为行政内设机构,这对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以及促进文化市场有序繁荣发展有重要意义。

王聪[9](2021)在《廉洁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部分高校调查分析》文中提出目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落在新一代年轻人身上。新时代国家反腐斗争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为我国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新的契机。随着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这既能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能提升大学生廉洁素质。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为推进二者结合提出解决路径。全文共五部分。论文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研究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通过梳理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研究综述,指出本文的研究方向与创新之处;论文第二部分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归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古代廉洁文化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廉洁理论的重要论述;论文第三部分是阐释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把廉洁精神文化、廉洁制度文化和廉洁行为文化三个方面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第四部分为调查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形式发现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分析问题成因;论文第五部分是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从廉洁精神文化、廉洁制度文化和廉洁行为文化的角度探索融入的举措。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丰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创新廉洁文化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杨朔[10](2021)在《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二、加强廉政勤政建设的几点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廉政勤政建设的几点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重点难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党自我革命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时代背景
        一、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新挑战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三、政党治理的现实状况对党自我革命提出新发展
    第二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思想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自身建设的重要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党自身建设的论述
    第三节 自我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历程
        二、国际共运史上马克思主义政党成败的经验教训
        三、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
    第一节 把握自我革命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目标体系: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
        二、外在压力: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意志
        三、内生动力: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四、行为体系:“四个自我”否定中实现肯定
    第二节 党自我革命的时代要求
        一、根本原则: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基本要求:党的建设全方位自我革命
        三、关键环节:加强反腐倡廉与干部队伍建设
        四、总体目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第三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的理论特质
    第一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显着特点
        一、与时俱进直面问题的时代性
        二、哲学高度的科学性和人民性
        三、破解难题的革命性和实践性
    第二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创新探索
        一、党建理论的新认识
        二、治党文化的新探索
        三、政党形象的新塑造
第四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深化探索
    第一节 增强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自我革命的根本途径
        一、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地位
        二、树立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
        三、夯实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根基
    第二节 健全党的外在约束是自我革命的基本要求
        一、坚定不移反腐败是自我革命的强力抓手
        二、构建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协同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保证
        三、健全监督执纪问责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有效方式
    第三节 构建长效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持久保障
        一、建立学习与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
        三、构建党全过程自我革命机制
第五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自我革命的理论意义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
        三、探索了长期执政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保持生机活力的路径
    第二节 自我革命的现实意义
        一、引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方向
        二、增强党的凝聚力和人民政治认同感
        三、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乡镇年轻干部流失问题研究 ——以K市Z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论文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之处
    1.5 重点与难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释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镇年轻干部
        2.1.2 干部流失
    2.2 双因素理论
        2.2.1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
        2.2.2 双因素理论的模式
        2.2.3 双因素理论的特性
        2.2.4 双因素理论的发展历程
        2.2.5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分析框架
第3章 K市Z区乡镇年轻干部现状及流失情况
    3.1 K市Z区乡镇年轻干部基本情况
        3.1.1 K市Z区及下辖乡镇基本情况
        3.1.2 K市Z区乡镇年轻干部人力资源结构
        3.1.3 K市Z区乡镇年轻干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措施
    3.2 K市Z区乡镇年轻干部流失现状
        3.2.1 流失情况概述
        3.2.2 流失形式
        3.2.3 流失去向
第4章 K市Z区乡镇年轻干部流失原因分析
    4.1 保健因素不足
        4.1.1 工作薪酬不符预期
        4.1.2 工作福利难保障
        4.1.3 工作压力较大
        4.1.4 工作条件不完善
    4.2 激励因素缺乏
        4.2.1 晋升渠道不畅
        4.2.2 职业认同感不高
        4.2.3 考核流于形式
        4.2.4 奖惩制度不合理
        4.2.5 培训体系不完备
第5章 改善乡镇年轻干部流失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保健因素的保健功能
        5.1.1 建立科学薪酬体系
        5.1.2 提高福利保障水平
        5.1.3 减轻干部工作压力
        5.1.4 改善乡镇工作环境
    5.2 强化激励因素的激励作用
        5.2.1 畅通晋升渠道
        5.2.2 强化职业认同
        5.2.3 优化考核机制
        5.2.4 科学运用奖惩
        5.2.5 完善培训体系
第6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理论阐释研究
        (二)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历史考察研究
        (三)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实践探索研究
        (四)已有研究评析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内容结构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述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制度概念的界定
        (二)制度变迁概念的界定
        (三)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概念的界定
    二、相关理论阐述
        (一)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
        (三)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一)制度生成:1928 年《巡视条例》的颁布
        (二)制度更新:1931 年《中央巡视条例》的颁布
        (三)制度衰微:1934 年后《中央巡视条例》逐渐衰微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一)制度探索:1955 年关于建立巡视制度决定的提出
        (二)制度停滞:1957 年后巡视制度日渐停滞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一)制度重建:1996 年关于建立巡视制度试行办法的颁布
        (二)制度完善:2004 年关于巡视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
        (三)制度健全:2009 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一)制度创新:2015 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颁布
        (二)制度优化:2017 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修订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一)巡视制度生成的动力因素
        (二)巡视制度更新的动力因素
        (三)巡视制度衰微的动力因素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一)巡视制度探索的动力因素
        (二)巡视制度停滞的动力因素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一)巡视制度重建的动力因素
        (二)巡视制度完善的动力因素
        (三)巡视制度健全的动力因素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一)巡视制度创新的动力因素
        (二)巡视制度优化的动力因素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结构科学性
        (一)巡视主体日益专职化
        (二)巡视对象逐步全覆盖
        (三)巡视方法渐趋多元化
        (四)巡视程序不断规范化
        (五)巡视权责更加一致化
    二、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功能聚焦性
        (一)由多元功能向监督功能聚焦
        (二)由多元监督向政治监督聚焦
    三、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方式多重性
        (一)巡视制度变迁方式的渐进性
        (二)巡视制度变迁方式的外生性
        (三)巡视制度变迁方式的合意性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驱动路径
        (一)政治权力主体的适应变革
        (二)现代政治观念的有效支撑
        (三)多元制度体系的匹配衔接
        (四)关键时间要素的精准把控
    二、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内容指向
        (一)推动巡视制度结构现代化
        (二)促进巡视制度功能政治化
        (三)增强巡视制度执行实效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生物安全视角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环境审计的研究
        2.1.1 环境审计的定义
        2.1.2 环境审计的目的
        2.1.3 环境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2.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研究
        2.2.1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缘起
        2.2.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
        2.2.3 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研究
        2.2.4 审计强度和效果的研究
    2.3 维护生物安全的审计研究
        2.3.1 生物安全视角下跟踪审计的研究
        2.3.2 关于维护生物安全的审计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界定
    3.1 理论基础
        3.1.1 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
        3.1.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 相关概念界定
        3.2.1 森林资源资产
        3.2.2 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3.2.3 生物安全视角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3.2.4 审计强度和审计效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与效果关系初步分析——基于S省A县案例研究
    4.1 A 县基本森林资源基本概况
    4.2 A县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开展情况
        4.2.1 总体情况
        4.2.2 审前计划阶段
        4.2.3 审计实施阶段
        4.2.4 审计后续阶段
    4.3 A县森林资源变化情况
    4.4 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初步分析结论
第五章 生物安全视角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及效果指标评价模型构建
    5.1 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测度的维度设计
        5.1.1 计划强度
        5.1.2 实施强度
        5.1.3 后续强度
    5.2 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效果测度的维度设计
        5.2.1 森林资源资产综合情况
        5.2.2 森林资源管护情况
        5.2.3 资金使用与环境改善
    5.3 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及效果研究假设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物安全视角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及效果问卷设计
    6.1 问卷设计
    6.2 预调研分析
        6.2.1 预调研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2.2 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预调研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6.2.3 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效果预调研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6.3 正式量表形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物安全视角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及效果实证分析
    7.1 正式问卷调查
    7.2 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及效果的实证分析
        7.2.1 审计强度正式调研数据分析
        7.2.2 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效果正式调研数据分析
    7.3 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及效果的回归分析
        7.3.1 审计效果变量的合并
        7.3.2 审计强度对森林资源综合情况的回归分析
        7.3.3 审计强度对森林资源管护情况的回归分析
        7.3.4 审计强度对资金使用与环境改善的回归分析
    7.4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生物安全视角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研究
附录 B 生物安全视角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效果研究
附录 C 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效果各测量项目权重研究
致谢

(7)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路径及对业绩的影响 ——以K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党组织参与国企公司治理的研究
        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绩效评价研究
        三、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一、研究题材新颖
        二、研究材料新颖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国有企业
        二、国有企业党组织
        三、公司治理与企业经营业绩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公司治理理论
        二、政治干预理论
        三、市场失灵理论
        四、委托代理理论
        五、群体决策理论
第三章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影响现状
    第一节 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状
        一、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
        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
    第二节 党组织参与国企公司治理的途径
        一、保证发展方向
        二、重大决策
        三、干部管理
        四、内部监督
    第三节 党组织参与国企公司治理的影响
第四章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路径及对业绩的影响——以K公司为例
    第一节 K公司简介
    第二节 K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党组织参与对K公司治理的影响路径
        一、持续优化治理结构,党组织保证企业发展方向
        二、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
        三、党组织参与企业干部队伍建设
        四、党组织参与内部监督
    第四节 党组织参与对K公司绩效的影响评估
        一、政治维度绩效
        二、财务绩效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情况
第五章 经验总结和完善建议
    第一节 K公司党组织参与公司管理绩效总结
        一、企业运营管理效率提升显着
        二、营收持续上升同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三、企业社会责任效益凸显
    第二节 K公司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管理提升建议
        一、加强公司财务管理
        二、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日常制度中
        三、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B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文化市场
        2.1.2 行政执法
        2.1.3 行政执法类公务员
        2.1.4 综合执法
        2.1.5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管制理论
        2.2.2 治理理论
        2.2.3 整体性政府治理理论
第三章 B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发展历程
    3.1 建立试点阶段
    3.2 全面铺开阶段
    3.3 深化改革阶段
第四章 B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成效
    4.1 执法层级不断完善
        4.1.1 市级实现同城一支队伍
        4.1.2 县级实现局队合一
        4.1.3 乡镇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4.2 执法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4.2.1 执法人员素养不断提升
        4.2.2 综合执法水平稳步提高
        4.2.3 办理案件领域持续拓展
第五章 B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存在问题
    5.1 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畅通
        5.1.1 机构职能和主体责任有待明确
        5.1.2 团队协作意识有待加强
        5.1.3 部门间缺乏规范化的协作机制
    5.2 执法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5.2.1 执法人员身份不统一
        5.2.2 执法人员个人能力有待加强
        5.2.3 执法力量薄弱有待解决
    5.3 法治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
        5.3.1 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5.3.2 执法人员法治观念有待提高
        5.3.3 执法队伍引导力有待加强
第六章 深化B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建议
    6.1 完善综合执法运行机制
        6.1.1 厘清职责范围和主体责任
        6.1.2 引入监督机制
        6.1.3 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建设
    6.2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6.2.1 规范执法人员身份
        6.2.2 提高执法人员职业素养
        6.2.3 健全执法保障
    6.3 加快文化法治建设
        6.3.1 加快现有法律法规修订
        6.3.2 提高执法人员法治观念
        6.3.3 加大法治宣传
    6.4 创新监管手段
        6.4.1 建立动态文旅监管平台
        6.4.2 建立分级监管制度
        6.4.3 全面推行柔性执法
    6.5 积极推动社会参与
        6.5.1 引导行业自律
        6.5.2 发挥志愿者优势
    6.6 探索改革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廉洁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部分高校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廉洁
        (二)廉洁文化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二)马克思、列宁关于廉洁的思想
        (三)中国古代廉洁思想
        (四)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廉洁的重要论述
    注释
第三章 廉洁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廉洁精神文化的价值融入
        (一)廉洁价值理念教育
        (二)廉洁意识教育
        (三)廉洁文化认同感教育
    二、廉洁制度文化的规范融入
        (一)融入廉洁行为规范
        (二)融入廉洁规章制度
        (三)融入廉洁法制体系
    三、廉洁行为文化的品行融入
        (一)廉洁修身的学生素养
        (二)廉洁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廉洁从教的教师素养
    注释
第四章 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一)问卷的设计
        (二)问卷的样本分布
        (三)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二、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二)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廉洁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足
        (二)高校廉洁制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三)高校廉洁行为规范建设力度不够
    注释
第五章 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举措
    一、提升廉洁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一)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
        (二)筑牢廉洁价值理念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
        (三)提高廉洁文化认同感加强大学生政治素质
    二、完善廉洁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保障力
        (一)制定廉洁行为规范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约束功能
        (二)健全廉洁制度体系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约束功能
        (三)完善廉洁法制建设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功能
    三、加强廉洁行为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端正学生廉洁修身行为深化大学生自我教育
        (二)规范家长言传身教行为重视大学生家庭教育
        (三)加强高校优良校风建设强化大学生学校教育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廉洁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加强廉政勤政建设的几点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D]. 王贵.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中央苏区审计监督制度研究[D]. 钱颖.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3]习近平新时代政治建党思想研究[D]. 李露.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乡镇年轻干部流失问题研究 ——以K市Z区为例[D]. 邵睿博. 山东大学, 2021
  • [5]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研究[D]. 杨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6]生物安全视角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度及效果分析[D]. 王一辰.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7]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路径及对业绩的影响 ——以K公司为例[D]. 雷达.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8]B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研究[D]. 耿靓. 河北大学, 2021
  • [9]廉洁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部分高校调查分析[D]. 王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杨朔. 宁夏大学, 2021

标签:;  ;  ;  ;  ;  

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