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莲花·桥·海水

五星·莲花·桥·海水

一、五星·莲花·大桥·海水(论文文献综述)

魏欣悦[1](2021)在《王树枏年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树枏,字晋卿,号陶庐老人,晚年又号绵山老牧、归山老牧,河北新城县(今高碑店市)人,生于咸丰元年(1851)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卯时,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正月十五日酉初二刻。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四川青神、资阳、新津、富顺等县知县,眉州知州,甘肃平庆泾固道、巩秦阶道、兰州道,新疆布政使等职。民国期间任清史馆总纂、国史馆总纂等职。与陈三立为同年进士,时人或以“南陈北王”并称。王树枏晚年自编记录了自己一生的《陶庐老人随年录》,是研究王树枏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但因此年谱篇幅较短,且集中于其为官经历的记录,对其生平事迹反映并不全面。本文将在王树枏自编《陶庐老人随年录》的基础上,以年谱的形式对王树枏一生的官宦经历、师友交游、文学活动加以梳理考证,以期能援引翔实资料,展现其生平全貌。本年谱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年谱凡例,详细说明本谱在编写时的体例;第二部分为谱主的家传,梳理其家族成员情况;第三部分为年谱正文,谱文共分为三卷,卷一为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主要是对王树枏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的考察。卷二为外任做官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主要是对其赴四川、甘肃出任地方官及前往新疆担任布政使时期的仕宦经历、交游、文学活动进行梳理考证;卷三为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重点考察其晚年出任两馆总纂及讲学着书的生活经历,本谱旨在全面展现王树枏的一生,凡有史实可考的事迹,不论大小,一律囊括在内;本谱旨在对王树枏政治生活、师友交游、文学、作品等进行全方面的记录与考察,以期展现其丰富的生平全貌。

张茜[2](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康勇卫[3](2020)在《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民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保护传统民居、传承地域文化是区域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文化景观有机更新的重要主题。江西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和较为稳定的政区地理单元,区域民居发展历史悠久,地域特征明显,近年已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江西传统民居的既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民居类型、民居文化等方面,而对于区域民居发展的源头及其过程,民居大样本下的地域特征,区域民居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成因等问题尚未有系统的探索;另外,基于形态类型的江西民居文化分区,也未能形成广泛共识。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地下考古发掘、地上留存实例以及文献记载材料,采取“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范式,力争对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以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江西传统民居较为完整的印象。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基于考古发掘(秦汉及秦汉以前)、文献记载资料(秦汉以来),对明代以前江西民居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提出江西民居“双源(缘)头”之说,即“远源”在先秦时期,在民居建材、形制、支撑架构以及营建技艺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规范;“近缘”在宋元时期,官方营造法式的总结规范延伸到乡村民居,由此形成一定程度的城乡互动局面,从而为民居后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两源头间的民居发展过程是一脉相承的,期间有承接、融会,也有创新、变革。(2)依据现存传统民居实例及相关文献记载,对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明清民国时期,在商业扩散、人口迁移、社会动乱以及外域渗透的复杂过程中,江西民居地域分异格局初步形成。宋元以来,江西民居营造技艺总结多,创新少。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基本沿着水系及其流域呈对称状分布。江西民居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相关性。(3)利用集中性指数、离散度、核密度等方法对江西现存传统民居做了空间分布的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在营建时间上,明代民居留存较少,清代、民国民居较多。最邻近距离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群(村落)在县域尺度呈现集中性特点;其地理集中性指数分析结果则呈现出集中性趋势;其基尼系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市域层面的传统民居群(村落)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趋势。采用核密度方法对传统民居的空间聚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县域层面,金溪、吉州区、青云谱区、湘东区、珠山区的分布密度较高;地市层面,抚州、景德镇分布密度较高。运用Geoda软件对江西传统民居进行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空间分布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聚集趋势。(4)在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民居”内容,选择江西部分县域的传统民居作进一步梳理。以重点县域传统民居的复原结果为基础,将江西传统民居类型总结为三大主要类型和若干次要类型。主要类型具有分布广、影响大的特点,是江西民居与周边民居对话的主要载体。次要类型有区域小气候特征,进一步丰富了江西民居的地域特色。各地市的民居类型呈现出交叉分布的状况,主要有同一民居类型在不同地市分布以及同一地市有多种类型分布两种情况。(5)基于县域传统民居的梳理以及地市传统民居类型的总结,遵循定性的初步判断和量化的自然生成原则,从传统民居的影响要素及自身特征标准对传统民居材料、形制、技艺进行初步分类分区探讨,形成技艺地域分区结果、材料及形制方面的分区思路。在单要素分类分区的基础上,综合区划方面构建了8大要素指标以及对应的12项二级指标,从要素的重要性以及要素可能的组合方面来确定要素权重系数,并进行栅格图层叠合处理。基于县域层面区划指标体系,完成了高于县域、低于省域的区域两级分层分区。区划过程兼有自上而下的划分路径,又有自下而上的归并途径。通过两种路径在地市层面进行对接,完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传导聚合,从而形成6大传统民居文化区,即赣南客家民居文化区、庐陵天井院民居文化区、抚临天井民居文化区、赣西大屋民居文化区、广信徽式民居文化区、环鄱阳湖类官商民居文化区以及12大亚区。区划结果能够反映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演进规律及其内在联系。(6)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形成是基于多种影响因素及要素间多种组合的驱动而完成的。影响因素来自地理环境的约束、历史过程的积累、人口迁移与分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科学技术特别是营造技艺的发展水平、区域政策的推动、居民安全的需要、居民文化观念和不断积累的生活习惯等。诸多要素的不同组合状态及其所代表的驱动力,在不同文化区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是动力源,居民的营建期待为外在推动力,外来冲击力是直接动力。在驱动模型中,动力系统来自支撑力系统和推动力系统,两大系统的九大驱动力在四个空间格局中全驱发力,形成了多尺度的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传统民居文化空间演化动力系统模型对驱动模型做了量化表达,以此构建了具有预测功能的传统民居非线性连续时间马尔科夫动力学模型。以上关于江西传统民居的6方面研究,一定程度拓展了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时空观,完成了传统民居研究从静态到动态、时段到过程、分异格局到成因机理、单体到聚落的新尝试。为江西文化区划以及民居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基础,也可为当前江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某些参考。

许欣悦[4](2020)在《南宋风物志 ——《锦绣万花谷》宋人世俗探源》文中研究说明《锦绣万花谷》为南宋时期的类书,主要是供给平民百姓阅读的实用书籍,具有鲜明的“市井文化”特色,时人多次参考,后世多次印刻。其在“闻必求,求必览”且“取之怀袖”的过程中,以“獭祭鱼”(即以“罗列故实”之意)的收录方式保存了宋之前的典章故事、轶闻杂谈与宋时人们的社会风物、生产、生活器用的基本面貌,其类似“百科全书式”的文献中,展现了宋代社会物用与生活方式审美下的赏物面貌。相对于北宋初年编纂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主要为宫廷皇室、士大夫使用的类书而言,《锦绣万花谷》更为普及并被大众广泛接受。故此,对此文献研究意义明确,即以实在的社会生活物用资料来呈现我国中古社会的大众设计史实。本文选择以《锦绣万花谷》中涉及风物相关词条、史经典籍为研究南宋世俗风物之样貌的文献基础,并将编纂者散落抄录至《锦绣万花谷》中各门类下的、与风物有关的类目词条进行分类,站在其类目布局的大框架下考析其涉及的物名词条原典来源,且作有条理的梳理与归纳。以《锦绣万花谷》中的风物典词条与宋人的笔记、绘画、书法、工艺等作品作为文献互证基础,以此梳理书中各门类下的风物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整理出一条《锦绣万花谷》中展现的物用,直至呈现风物史线索。线索一,风物的传承在于追述风物原典的初始样貌,南宋风物是由汉唐至北宋,经社会环境与自然条件承袭而成的,《锦绣万花谷》中大量辑录了前人风物典籍片段,为南宋风物经历代延续久积而成的生活风物形态探究提供了资料;线索二,再现了世俗风物与传统礼制风物的不同,商品经济对传统礼制的冲击、北宋至南宋时南北杂集碰撞与融合,在风物上表现为奢靡僭越风与世俗化,书中蒐集的宋时正史、时人诗词文句,保存了传统礼制传承下风物的坚守与改变以及各个阶层风物表现中的世俗迷恋;线索三,文人审美成为南宋风物赏用的主流,书中辑录的前人与南北宋人文章、诗词片段中,可以看到入宋以后,阶级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朝廷、士人、社会教化下致使南宋世俗风物更加偏向文气。由此串联起来,以设计学视阈解读《锦绣万花谷》文献背后呈现的宋代风物中的物与百姓生活方式,可为风物史研究中宋代“物”的复原提供一个可供参照的版本,进而为设计史研究开掘更多可以佐证历史生活真实面貌的写照文献。

高磊[5](2020)在《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文中认为神话,是诗歌产生的源头。神话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拓展了诗歌的取材范围。诸多诗人受到神话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借鉴和吸收神话因素进行创作,使诗歌与神话完美融合。唐诗中大量的神话典故,既起到了保存神话的作用,又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效果。唐人将神话故事、神话意象、神话思维与诗歌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境界。本论文选取唐诗中的日月神话为研究对象,分八章进行研究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神话。唐诗中的日神,既有“耀灵”“东君”“朱明”“大明”之名,又有“日灵”“阳灵”“灵晖”和“郁仪”之称。唐人应制诗中常以日喻唐皇,又与“捧日”典故融合,表达效忠、侍奉、守护君王之心。《淮南子·天文训》描绘了日行轨迹及行至之处的称谓,唐诗中常见的有“旸谷”“咸池”“扶桑”“蟠木”等日出之所和“崦嵫”“虞渊”“桑榆”等日入之处。唐诗中的“若木”有两种含义,既是东方扶桑,又是西极若木。此外,《淮南子》记述的“朏晨”“正中”“晡时”“高舂”“下舂”等日行各时段之称谓,唐诗中亦可见之,且多用其本义,表示时间。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神话。唐人将以“日乌”为诗歌意象,既以咏日,又以咏乌,或将二者融合,亦或以之代指太阳。因《淮南子》等古籍有“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乌尽死”的记载,又产生了“羿射九日”的神话。古籍中的“羿”形象,可归纳为三种:“实有的历史人物”“箭靶’式人物”和“神话人物”。神话之羿所为之事,与历史之羿有密切联系。唐诗中的“羿”亦不离以上三种形象。羿射九日,落入大海,是为沃焦,又称尾闾、归塘。这些意象也在唐诗中出现,用以表达不同的诗意。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羲和”在古籍中有“日母”“历官”“日御”三义。三者之间互有关联,反映了神话的历史化和神话自身的演变。而“日御”之义是唐代羲和神话的主流。唐人将羲和神话意象与车、轮、鞭、辔、鞅等车马驾意象两两融合,并将“羲和驭日”典故引申化用为多种诗意表达。唐诗中的“羲和”及其相关意象,既代指太阳亦转指岁时,寄寓了时间的昼夜不停和转瞬即逝,抒发了诗人们对暮年的感喟和因时光易逝而引起的人生之叹,表达了对功成名就的追求和突破生命限制的愿望。“日车”“六龙”除了其中所含有的时间寓意之外,“日车”又衬托物之高、险,“六龙”又有“天子之驾六马”和“《易》乾卦的六爻”等义。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夸父逐日和鲁阳挥戈却日神话,二则神话本身寄寓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但唐诗在化用二典时却不独从神话本身的抗争寓意出发,而是结合诗人自身的理解,进行多种解读。夸父逐日的神话本身有“远大抱负”“不自量力”等多重寓意,唐人从不同的角度化用于诗中,表达了诸多不同的情感。鲁阳却日神话在唐诗中用作咏戈之典、咏军阵之典、咏日之典,既以之状军威之盛,又寄寓了人有回天之力和希望能驻景留时之意。而在李白《日出入行》诗中,却否定了鲁阳的“回天之力”,展现了诗人合于大道的自然观和宇宙观。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嫦娥又作恒娥、常娥、姮娥,其窃不死药而奔月的故事谓之奔月神话。目前可知的秦简《归妹》卦辞、《文选》引《归藏》《淮南子》等文献中均有奔月神话的相关记载,故事情节在东汉张衡《灵宪》的记载中已然完备。嫦娥的形象经文学作品的流传与修饰逐渐鲜活起来。唐人将嫦娥奔月神话中长生不死、孀居孤苦、去而无返三大主题蕴含诗中,用以抒情言志。这些诗中的嫦娥是女神的形象,并升华成为美人意象。嫦娥不仅用来比喻美人和衬托美好事物,其作为月亮的代称也在诗中出现。唐人对于嫦娥窃药之事又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发,表现出多种态度。第六章是论述了唐诗中“蟾蜍”与食月诗歌。因为古人对月之轮廓无光之处的直观认识和蟾蜍的寓意,以及嫦娥奔月化为蟾蜍的神话等原因,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故而把月蚀之时的月亮残缺,想象成因蟾蜍啮食所致,谓之“蟾蜍食月”。月有后宫群臣的寓意,故而唐诗中的食月诗常作为诗人抒发政治感慨的工具。卢仝歌行体《月蚀诗》是这方面诗歌的代表作,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中有一定数量的涉蟾蜍诗,多以“蟾蜍”代指月亮。第七章是对唐诗中“月兔”进行文化阐释。《楚辞·天问》“顾菟在腹”,王逸以“月中顾望之兔”释之,月兔神话由此而生。唐人涉月诗中常言及月兔,称之为“顾兔”“玄兔”“白兔”“玉兔”“阴兔”“金兔”等。“顾菟”之义,学术界有“月兔说”“蟾蜍说”“蟾兔说”“月虎说”四说。在唐诗中,有“月兔”“蟾蜍”两种释义。“玄兔”之称,解释了月中兔的来源,亦即“阴影说”。“白兔”寓意长寿,故唐人化用“白兔捣药”的神话入诗,借之抒情言志。“玉兔”既是“白兔”的喻称和美称,又暗指其为天上之兔。而且“玉兔”“阴兔”“金兔”之称与阴阳五行学说有一定的关联。因兔代指月,故唐诗以“兔轮”“兔钩”“兔影”“兔辉”来写月,以“乌飞兔走”形容时光流逝。唐诗中月兔的不同称谓,是我国传统文化多样化的沉淀,从中亦可窥探月兔神话的起源。第八章是对唐诗“月桂”的意象及其寓意进行探析。《淮南子》记载“月中有桂树”,《安天论》又有“月中仙人桂树”之说。唐代时产生的“吴刚伐桂”和“月落桂子”进一步丰富了月桂神话。唐人化用月中桂树的典故,以写月、咏桂、誉美人、赞贤达,或以“桂”代指月亮。又将月中桂的神话意象与科举寓意结合,使之成为了功名的象征。唐诗尤其是中晚唐诗歌以月桂喻功名者甚多,而且因“蟾宫”之说而衍生出“蟾宫折桂”的熟语。月中桂树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为唐人喜用,以表达对功名的追求。

范宸[6](2020)在《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和健全的产业体系。公共卫生间规模虽小,却是风景区中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是关系到游客使用便利性和体验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面临的现状问题和转变趋势出发,辨析公共卫生间、风景区与游客三者之间的关系、矛盾,逐一探求影响因素,结合案例研究与问卷调查,在地域性理论、环境行为学、人体工程学等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地提出公共卫生间在风景区中的设计策略。本文的主体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从选题背景出发,明确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的科学概念和研究范围,总结归纳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趋势与研究成果,奠定文章的论述基础。第二部分:梳理国内外公共卫生间的发展脉络及面临的现状问题,总结归纳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的转变趋势;辨析公共卫生间、风景区与游客三者之间的关系、矛盾,逐一探求影响因素并阐明相关理论的指导意义;通过案例调研及问卷调查,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间在风景区中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即“融于地景”和“以人为本”。第三部分:综合上述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提供的现实依据,在相关理论指导下,从数量布局、形态表征、功能空间、技术应用四个方面系统地提出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的设计策略,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第四部分:基于前文提出的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的设计策略,以实际案例——重庆铜梁巴岳山景区公共卫生间项目作为实践验证,通过实践活动为设计策略提供案例支持。总而言之,本文梳理总结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的发展脉络及转变趋势,逐一探求来自主客体的制约因素。结合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解析面临问题及实践原则,从“融入地景”与“以人为本”两方面提出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的设计策略,以期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王诗晴[7](2020)在《焦循诗歌笺注》文中指出焦循作为清代扬州学派代表人物,可称得上为一代通儒,他一生致力於学术研究,范围涉及经学、数学、医学等领域,成果卓着,在文学领域,他既着眼於创作古诗词文,将自己的学术思想、日常活动记录於册,也乐於欣赏“俗文学”:下层民众流行的“花部”,创作《剧说》《花部农谭》等独具慧眼、开创性的着作。从清代至今,国内外学术界对焦循的研究总体可分为三个方面:生平研究、着述研究、学术思想研究。研究热点集中於焦循经学成就、“文学代胜说”意义、焦循戏剧思想及影响等方面,而对於焦循诗歌研究,成果较少。本文致力於焦循诗歌创作文本,对其诗歌进行笺注,以求明悉诗歌内涵、相关时代人物背景,於题解部分对诗歌内容进行简明阐述。研究部分,分章节敍述了焦循诗歌的主张,诗歌题材与思想内容,诗歌艺术特色。焦循诗歌创作讲究立足於真实性情,避免冗长晦涩,所作诗多缘事而发,反映现实生活,语言平实晓畅。他的诗歌着眼于社会民生,歌颂父慈子孝、室女守贞;他乐於描写村中风景,沿途奇景,外出旅行丰富了他的日常生活;虽常年村居,但好友名士时常来往,送别诗、题画诗、悼亡诗体现出焦循丰富的交友生活。通过分析焦循诗歌创作特色,可以看出焦循不拘泥於诗歌的体裁,他勇於创作各种形式的诗歌,用诗歌抒发内心情绪。笺注部分,将焦循所传诗歌完整呈现,对其重点字词、典故出处、人名地名等予以注释,对诗歌的内容主旨等作出评析。

李佩瑜[8](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杨冰华[9](2019)在《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及所涉佛事活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这一问题的原因与西夏史籍的失载以及藏经洞封闭造成相关营建文书缺失有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历史文献考据、艺术史图像证史等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敦煌西夏洞窟中保留的壁画、题记以及黑水城等地出土文书等材料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本文结构主要包括绪论、七个章节和结语三部分。首先,绪论主要对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学术史回顾、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等问题做必要说明与限定。正文按照研究材料将内容分为莫高窟和榆林窟两部分。作为崇信佛教的国度,西夏统治时期在敦煌进行了大量洞窟营建及寺院建设活动。皇庆寺是莫高窟的一座重要寺院,就其命名缘由学界均认为其因营建于元皇庆年间而得名。通过对黑水城等地出土佛经等材料以及西夏史籍的梳理,认为该寺是西夏乾佑二十年(1189)仁宗皇帝嵬名仁孝登基五十周年之际,敦煌以嵬名智海、翟嵬名九等人为代表的佛教领袖为其庆贺所建。除寺院之外,西夏在敦煌也重修了很多洞窟,不过由于与前期艺术题材存在很大相似性,目前具体洞窟分期还存在较大争议。莫高窟第38窟新发现一则题记,文章就其时代、作者及题记在洞窟断代问题上的价值做了解读。该题记由金元之际东夏僧人道洪书写,他极有可能是一名工匠,按照当时流行的印度波罗样式造像风格,在该窟建造一身降魔触地印菩提像。另外,莫高窟第61窟是曹氏归义军时期营建的洞窟,西夏乾佑十五年(1184)、乾佑二十年(1189)、天庆二年(1195)仁宗及皇后罗氏三次大规模举行法事活动,借此殊胜时机,敦煌佛教领袖巧妙地重修了该窟甬道壁画。西夏之所以选择此窟是因为主室西壁大幅五台山图契合了其五台山文殊信仰需求;榆林窟第29窟图像题材与蒙元时期西夏遗僧一行慧觉编撰的《华严忏仪》可以较好地对应起来。因而,该窟可能是西夏时期的一座华严道场。国师、禅定高僧、净土变、文殊变与普贤变以及密教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在法会中扮演不同角色,信众在往生净土、密教护持等资荐下,最终到达莲华藏世界。敦煌石窟群是西夏佛教活动中心之一,信众往往前往那里巡礼圣迹,礼佛修行。西夏天赐礼盛国庆五年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一行七人在榆林窟修行四十余日,并在第15窟、第16窟题写了珍贵的发愿文题记。对此题记在前人释读基础上重新做了录文,并就其内容从惠聪僧团成员的民族成分、多样化身份、僧团修行活动等方面做了解读。西夏时期瓜州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惠聪一行中的弗兴、安住等人可能是中古遗留的粟特人后裔;僧团成员身份包括赐紫僧、出家弟子、在家弟子以及白衣行者、行婆等多种身份。另外,西夏作为偏居西北内陆的割据势力,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使其农业生产活动长期处于薄弱状态。文章以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普贤变为研究材料,对西夏时期瓜沙地区祈雨活动做了解读。该窟窟门两侧绘制的文殊变与普贤变上书写清代嘉庆年间祈雨活动题记,其原因可能与文殊变中出现五身龙王像有关。西夏之所以接收宋地传播而来具有龙王像的图像样式是因为恰好契合了其祈雨需求。总之,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所涉佛事活动研究还存在很多盲区。由于史料缺失等诸多主客观条件限制使这一成果未能很好地系统化,采用专题式的讨论模式则避免了面面俱到而无法深入的弊端。

胡星灿[10](2019)在《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一九五七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的身份也由中国侨民变成马来公民,这一身份的变化导致马华文学的归属问题趋于吊诡:从文学的渊源、传承来看,马华文学深受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启发与影响,将之视为中国文学在南洋地区的延展并无不妥;然而,从现代国家的建制、要求而言,在马来西亚生产的马华文学,被纳入马来西亚文学版图也是情理中事。所以,在文学传统和政治的差异化标准之下,马华文学的归属渐趋吊诡,并始终未有清晰定论。不仅如此,在新兴国家论述中,马来西亚为打造国族主义,还将非马来文化都排除在国家文化体系之外,而对待用华语书写、传递华人文化的马华文学更是加以约束、宰制。至此,无论是马华作家还是马华文学,都面临着“有国无籍”的尴尬。当然,面对困境,马华作家也尝试着调整创作,并借晚近兴起的全球化浪潮,跳出家国、民族的阈限,书写具有普世性、泛文化的文学作品,但是,这批作品究竟能否克服此前困境还很难说。可见,在不同语境里,马华文学将面临各种困境。面对困境,马华作家具有针对性地不断调试创作,建构相对坚实的文学主体,以期攻艰克难。这种策略性质的主体性建构历程证明了马华文学主体性绝非铁板一块,它注定要踏上不断建构,又不断延异的未竟之旅。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从动态的马华文学主体性入手,探讨在不同困境中,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的嬗变。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将引入“冲击—回应”视域,将“困境”和“主体性建构”作为互相参照的依据,确保本文能够准确还原主体性建构的思路。对此,本文将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论述:第一,以“本土意识”为中心的主体性。马华文学是在“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影响下诞生的,从一开始,它就无法摆脱该系统的影响。然而,随着马华文学在地化趋势愈演愈烈,马华作家对走出该系统影响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因此,面对“中国文学/文化”系统对马华文学的影响/干预,马华作家建构了一种以“本土意识”为中心的主体性。该主体性并非被强力塑造,而是在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互动拉扯中渐渐地被发现、被营建,因此它的出现是马华作家应对影响的权宜之计,天然就存在限度和不足。第二,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由于建国后的马来执政精英旨在打造一个马来化的“国家文化”体系,因此,马华文学长期被国家层面的霸权话语遮蔽、排除。为维护自身利益和文化特征,马华文学不得不调动各种资源、各种手段来抵抗文化霸权,由此,马华文学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随之被建构起来。该主体性重在挖掘马来华人/马华文学不同于官方话语的隐蔽语本,以表演式的书写挑衅“国家文化”体系的威权。第三,以“文学共同体想象”为重心的主体性。面对全球化浪潮的汹涌而至,文学生产不再是此时此地的行为,因为马华作家也顺时顺势地建构了以“文学共同体想象”为重心的主体性。该主体性不仅灵活利用华语语系文学的优势,广泛地向域外华语文学借贷创作资本,以补充马华文学场的资源匮乏;它还想象了一个具有人类普遍主义精神的“文学共同体”,以此超越本土,走出主体困境。经过以上三方面内容的讨论之后,本文在结语部分将总结性地指出三种马华文学主体性并非各自独立、毫无瓜葛,而是相互对话、彼此应和。而“二元思维”是连结三种主体性对话的关键词。换句话说,三种主体性都是在“二元思维”的左右、牵制、驱动下完成建构历程的,因此,这种建构方式容易存在审美盲点,建立起来的主体性更易走入板结化的趋势。

二、五星·莲花·大桥·海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论文提纲范文)

(1)王树枏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王树枏其人
        (二)关于其文学研究
        (三)关于其政绩研究
        (四)关于其思想研究
        (五)关于其交游与家族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凡例
家传
王树枏年谱
    卷一 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
        咸丰元年,辛亥(1851),一岁
        咸丰二年,壬子(1852),二岁
        咸丰三年,癸丑(1853),三岁
        咸丰四年,甲寅(1854),四岁
        咸丰五年,乙卯(1855),五岁
        咸丰六年,丙辰(1856),六岁
        咸丰七年,丁巳(1857),七岁
        咸丰八年,戊午(1858),八岁
        咸丰九年,己未(1859),九岁
        咸丰十年,庚申(1860),十岁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十一岁
        同治元年,壬戌(1862),十二岁
        同治二年,癸亥(1863),十三岁
        同治三年,甲子(1864),十四岁
        同治四年,乙丑(1865),十五岁
        同治五年,丙寅(1866),十六岁
        同治六年,丁卯(1867),十七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十八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十九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二十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二十一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二十二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二十三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二十四岁
        光绪元年,乙亥(1875),二十五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二十六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二十七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二十八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二十九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三十岁
        光绪七年,辛巳(1881),三十一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三十二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三十三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三十四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三十五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三十六岁
    卷二 外任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三十七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三十八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三十九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四十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四十一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四十二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四十三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四十四岁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四十五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四十六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四十七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四十八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四十九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五十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五十一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五十二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五十三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五十四岁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五十五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五十六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五十七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五十八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五十九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六十岁
    卷三 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
        宣统三年,辛亥(1911),六十一岁
        民国元年,壬子(1912),六十二岁
        民国二年,癸丑(1913),六十三岁
        民国三年,甲寅(1914),六十四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六十五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六十六岁
        民国六年,丁巳(1917),六十七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六十八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六十九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七十岁
        民国十年,辛酉(1921),七十一岁
        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七十二岁
        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七十三岁
        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七十四岁
        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七十五岁
        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七十六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七十七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七十八岁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七十九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八十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八十一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八十二岁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八十三岁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八十四岁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八十五岁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八十六岁
参考文献
后记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清代山东经济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第二章 济南地区
    第一节 王士祯
    第二节 蒲松龄
    第三节 田雯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新城王氏
        二、淄川王氏
        三、历城朱氏
        四、德州田氏
第三章 青州地区
    第一节 赵执信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第三节 丁耀亢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安丘曹氏
        二、诸城刘氏
        三、诸城相州王氏
第四章 兖州地区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第二节 黄恩彤
    第三节 文学家族
        一、曲阜孔氏
        二、曲阜颜氏
        三、济宁潘氏
第五章 胶东地区
    第一节 宋琬
    第二节 高密诗派
        一、高密三单
        二、高密三李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福山王氏
        二、文登于氏
        三、文登毕氏
        四、即墨黄氏
        五、掖县赵氏
        六、高密单氏
第六章 其他地区
    第一节 吴重熹
    第二节 文学家族
        一、海丰吴氏
        二、惠民李氏
        三、曹县万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一、济南
    二、兖州
    三、青州
    四、登州
    五、莱州
    六、泰安
    七、沂州
    八、曹州
    九、东昌
    十、武定
致谢

(3)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1.2.1 江西民居历史研究
        1.2.2 江西民居地理研究
        1.2.3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研究
        1.2.4 江西传统民居保护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小结
2 江西民居发展的历史过程
    2.1 江西民居的渊源
        2.1.1 远古先民的居住遗址
        2.1.2 秦汉时期的江西民居
        2.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民居
        2.1.4 隋唐五代时期的江西民居
        2.1.5 宋元时期的江西民居
    2.2 明清民国时期江西民居的继续发展
        2.2.1 明代的江西民居
        2.2.2 清代的江西民居
        2.2.3 民国时期的江西民居
    2.3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规律
        2.3.1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脉络特征
        2.3.2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2.4 小结
3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及地域特征
    3.1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3.1.1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
        3.1.2 空间分布密度
        3.1.3 空间分布相关性
    3.2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及类型
        3.2.1 县域传统民居概述
        3.2.2 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地域特征
4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4.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和方法
        4.1.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
        4.1.2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方法
    4.2 江西传统民居要素区划
        4.2.1 江西传统民居分区的环境基础
        4.2.2 江西传统民居形制分区
        4.2.3 江西传统民居材料分区
        4.2.4 江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分区
    4.3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
        4.3.1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方案
        4.3.2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的生成
    4.4 小结
5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分异成因及其机理
    5.1 影响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分区的因素
        5.1.1 自然地理条件
        5.1.2 历史基础
        5.1.3 人口空间分布
        5.1.4 经济发展与营建水平
        5.1.5 防御形势与政治制度
        5.1.6 文化观念与生活习惯
    5.2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空间分异的驱动机理
        5.2.1 驱动力系统
        5.2.2 驱动模型及机理
    5.3 区域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格局预测模型
        5.3.1 模型构建的条件
        5.3.2 空间演化动力学模型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4)南宋风物志 ——《锦绣万花谷》宋人世俗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研究对象《锦绣万花谷》历史定位
第一章 《锦绣万花谷》的编纂及内容概述
    第一节 《锦绣万花谷》物名分类
    第二节 《锦绣万花谷》中列目布局
    第三节 《锦绣万花谷》中征引搜集文献典考
第二章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的实证
    第一节 服饰织绣——风物典中的服饰
    第二节 珍馐嘉旨——风物典中的饮食器
    第三节 建筑房舍——风物典中的营造
    第四节 客路行舟——风物典中的出行
第三章 《锦绣万花谷》中映射出的南宋风物史貌
    第一节 四方辐辏——风物典中的商业
    第二节 常心乐事——风物典中的乐事
    第三节 百工竞巧——风物典中用品
第四章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史流传至南宋展现的生活方式
    第一节 教育“畅和”——知识下移
    第二节 食俗尚“乐”——“此皆京师旧人”
    第三节 岁时讨“喜”——民间风土节令
第五章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史貌折射出的宋时风物意蕴
    第一节 逾礼奢侈、好尚虚荣
    第二节 市井流通之世俗风物——世俗情
    第三节 匠人炼器之文人用器——文人意
结论
    一、《锦绣万花谷》记载的风物传承具有实证与佐证的依据,是考据宋代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
    二、《锦绣万花谷》宋人视角所投射出的“识物”与“赏物”,是宋代市井生活设计的写照。
    三、《锦绣万花谷》的文献挖掘与研究,是对当今设计领域非遗保护与古物今传的再认识。
附录一 史籍类书的比较
附录二 《永乐大典》引用《锦绣万花谷》
附录三 《锦绣万花谷》版本图录
附录四 文中举例《锦绣万花谷》中的类目词条对应原文索引
附录五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与图谱对比图例表
附录六 继《锦绣万花谷》之后风物史记述的延传文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路径
    三、研究回顾与展望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一章 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
    第一节 日神之名
    第二节 日出之处
    第三节 日入之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
    第一节 日乌意象:咏日与咏乌
    第二节 古籍所载“羿”之形象
    第三节 唐诗之“羿”及射日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
    第一节 羲和神话起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 唐诗中的“羲和”含义
    第三节 “羲和驭日”诗歌引申
    第四节 羲和驾驭:日车与六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诗中的逐日、却日神话
    第一节 唐诗中的夸父逐日神话
    第二节 唐诗中的鲁阳却日神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
    第一节 嫦娥奔月神话的形成
    第二节 唐诗中奔月神话主题
    第三节 嫦娥形象:美的化身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唐诗中的蟾蜍与食月诗歌
    第一节 月中有蟾蜍的观念来源
    第二节 唐代的“蟾蜍食月”诗
    第三节 《月蚀诗》的相关问题
    第四节 以“蟾蜍”代月的唐诗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唐诗中的月兔及文化内涵
    第一节 “顾兔”四说及唐诗释义
    第二节 “玄兔”及月兔来源诸说
    第三节 “白兔”及月中捣药神话
    第四节 “玉兔”诸称的多重内涵
    第五节 “兔”在诗中的借代情况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唐诗中的月桂意象与寓意
    第一节 月中桂树异名及源流
    第二节 月中桂树的诗歌意象
    第三节 月中桂树的功名寓意
    第四节 月宫传说及蟾宫折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旅游产业高速发展
        1.1.2 国家大力推进“厕所革命”
        1.1.3 游客对公共卫生间的品质诉求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的发展脉络及转变趋势
    2.1 国内外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发展脉络及现状问题
        2.1.1 国内外卫生间的自我变革
        2.1.2 风景区规划体系的演变线索
        2.1.3 面临的问题
    2.2 风景区与城市公共卫生间的差异性比较
        2.2.1 场地环境的差异性
        2.2.2 服务对象的差异性
        2.2.3 功能需求的差异性
    2.3 我国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转变趋势
        2.3.1 从“生理机能”到“文化认同”的探索
        2.3.2 从“图形符号”到“融于地景”的转化
        2.3.3 从“功能机器”到“以人为本”的转变
    2.4 本章小结
3 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理论
    3.1 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与环境、游客的关系
        3.1.1 公共卫生间与场地环境的关系
        3.1.2 公共卫生间与游客主体的关系
    3.2 影响因素
        3.2.1 “自外向内”的环境制约
        3.2.2 “自内向外”的主体需求
    3.3 相关理论概述
        3.3.1 整体观思想
        3.3.2 随机服务系统理论
        3.3.3 地域性理论
        3.3.4 环境行为学
        3.3.5 人体工程学
    3.4 本章小结
4 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建筑调研分析
    4.1 案例调研构架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案例选择
        4.1.3 调查分析方法与流程
    4.2 重点案例研究
        4.2.1 融于地景的公共卫生间
        4.2.2 以人为本的公共卫生间
        4.2.3 案例小结
    4.3 问卷调研
        4.3.1 调研形式与目的
        4.3.2 调研内容
        4.3.3 调研分析
        4.3.4 问卷总结
    4.4 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实践的启示
        4.4.1 衔接风景区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
        4.4.2 融于地景的一体化设计原则
        4.4.3 以人为本的精细化设计原则
    4.5 本章小结
5 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的设计策略
    5.1 便捷可达——公共卫生间数量布局规划
        5.1.1 基于随机服务系统理论的适宜数量计算
        5.1.2 针对季节性客流的应变策略
        5.1.3 多准则决策的选址准入
    5.2 融于地景——公共卫生间形态表征设计
        5.2.1 体量形态的自然摹写
        5.2.2 建筑色彩的对比调和
        5.2.3 材质肌理的环境融合
        5.2.4 地域文化的移植重构
        5.2.5 融物于景的场地设计
        5.2.6 易于感知的可识别性设计
    5.3 以人为本——公共卫生间平面空间设计
        5.3.1 男女厕位的合理比例
        5.3.2 简洁明确的功能分区
        5.3.3 功能流线的合理排布
        5.3.4 内部空间的尺度优化
        5.3.5 提升品质的人性化设计
        5.3.6 巧于因借的视景设计
    5.4 环境友好——公共卫生间的技术应用
        5.4.1 经济适宜的结构体系
        5.4.2 洁净的室内物理环境营造
        5.4.3 因地制宜的污物处理
    5.5 本章小结
6 设计实践——以重庆铜梁巴岳山景区公共卫生间项目为例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基地概况
        6.1.3 影响因素
        6.1.4 场地思考
    6.2 融于地景的形态表征设计
        6.2.1 体量形态的自然摹写
        6.2.2 建筑色彩的对比调和
        6.2.3 材质肌理的环境融合
        6.2.4 融物于景的场地设计
    6.3 以人为本的平面空间设计
        6.3.1 男女厕位的合理比例
        6.3.2 简洁明确的功能分区
        6.3.3 功能流线的合理排布
        6.3.4 内部空间的尺度优化
        6.3.5 提升品质的人性化设计
        6.3.6 巧于因借的视景设计
    6.4 环境友好的建筑技术应用
        6.4.1 经济适宜的结构体系
        6.4.2 洁净的室内物理环境营造
        6.4.3 因地制宜的污物处理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语
    7.2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7.2.1 研究的创新点
        7.2.2 研究的局限性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满意度调查问卷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焦循诗歌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焦循生平与着述
    (二)焦循诗歌研究现状
    (三)焦循诗歌主张
    (四)焦循诗歌的思想内容
    (五)焦循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凡例
三、笺注
    荒年杂诗
    李贞女诗
    巴贞女挽歌
    姑恶恶
    赵氏门前杞
    周县丞奴
    云贞行
    哀小甲
    虎鲨吟
    惠民阿姊行
    番薯吟
    甬江弃妇行
    四哀诗
        李锺源
        王凖
        顾之逵
        郎炳
    龙山慈孝歌
    慈竹居
    琴歌为杨监亭妾作
    儿郎伟
    蝗变蚊
    黄鸟吟
    吊忠毅李将军诗三首
    拟残形操二首
    拟古谚
    杜弼
    酒兴
    却梅一首示卖花者
    鹳鹆辞
    湖之鱼
    筋骨篇
    卖牛
    买石
    伊太守挽歌
    与人论诗
    颜光禄作织女寄牵牛诗拟为牵牛答诗
    壬寅春雨雪十数日不能出客亦不至转以诗自娱录之得十二首
    秋水
    雨後忆田家景事
    浩歌行饮李氏斋中作
    北门送客行
    题吴玉松太史云除夕游山图
    题黄宗易县尉恩长印谱作
    题朱敬亭郡丞棫乘查图
    乙卯闰二月三日小沧浪亭修禊
    佛峪
    龙洞
    官柳
    香樟
    乌篷
    江鳐柱
    晚泊慈谿
    林庾泉归天长索余诗为母寿
    禹陵
    同年哥
    江山船
    鸬鸟船
    由蔺谿至金华道中
    喜舍弟归自太原
    题黄次和双桥一石一梅花图
    题汪饮泉林屋幽居图
    歙县方雨村赠红豆以诗谢之
    阻风燕矶三日病滞下甚剧
    病愈有作
    天界寺
    自平望之崑山
    邳州渡
    吴玉松太史言刑部戴金溪尝道仆所着书明日至鐡厂访之
    麈尾
    泊车逻
    鳅鱼口
    村居草木诗
    阮中丞得陶陵鼎送置焦山邀同人以诗媵之作五言一首
    田家
    治平寺
    石坊
    登甘泉山
    薙草
    夜渡朱家湖迷路入毕家淘
    和董晋卿湖上对月诗
    高二尺今春开花殊可人意
    丛竹中植红薇十数本长夏盛开
    读《易》有悟忽闻竹中鸟声
    拟古三首
    两君咏
    足疾
    题阮梅叔亨珠湖渔隐图
    记得一首哭汪孝婴
    冬日杂吟九首
    冬煖作
    後湖观打鱼歌
    春日新晴
    己亥金陵道中
    九日
    姚仁和百岁
    戊申元旦
    访锺保岐
    答诗锺怀
    舟行
    题摄山僧寺壁
    哭顾超宗
    寄阮芸台孝廉
    江邨二首寄城中诸子
    呕血
    答朱休臣
    原作
    内人三十
    秋居
    枯坐
    董子祠
    琴
    老将
    赠邱县刘松岚明府
    秋暮
    鸡鸣寺
    大疫室人几死弟复感之不寐作此
    追咏九日二首
    幽居二首
    露筋祠
    泛水
    渔沟三十里,南望隔河渔沟
    阴平
    西旺
    长山途中寒食
    同作孙韶
    登州杂诗四首
    江定甫赠刀作诗酬之
    答诗
    寒亭
    浪亭雅集
    半城
    红叶
    落叶
    西湖四首
    雪後泛舟
    生日有作
    和诗汪光爔
    从芸台学使按试绍兴和学使呈诸友原韵
    送人归东吴
    湖州吊吴薗次太守
    舟宿富阳和蒋竹塘孝廉调韵
    七里濑登子陵钓台
    出七里濑行建德道中
    过兰谿至萝葍滩
    过帽头滩至龙游
    人日立春汪比部对琴先生棣会郡中诸老(5赋诗属余步韵
    丁巳十二月立春前一日小集李冠三周南寸草斋中同咏者十三人
    快园雅集诗
    秋夕晚静阁听琴
    题吴县孙蔚堂花南老屋填词图幷怀李尚之
    杨都尉大壮移镇安庆有书来作此以答
    足痹
    燕矶阻风
    同作叶觐廷
    辛酉元旦登吴山弟一峰
    和诗李锐
    顾广圻
    陈鸿寿
    罗永符
    许珩
    阮亨
    题范赐湖广文松下采菊图
    王江泾
    登鸡呜埭归舟自莲花桥步至地楼舆儿子廷琥聨句得十韵
    送汪孝婴之六安
    同孙莲水游龙井遂至理安寺
    题安定书院壁
    张古愚太守敦仁招同赵味辛司马何兰士太守孙渊如观察暨江子屏汪孝婴李滨石雨中泛湖夕饮於倚虹园
    堰头遇谈阶平
    刘智庙
    任邱道中
    题闱中壁
    崇效寺看花
    同郑柿里兆珏刘芙初嗣绾唐竹虚蓥汪珊樵朝黼游钓鱼台
    赠别汪珊樵
    鄚州
    与朱椒堂月下聨句二首
    效四灵体
    吾无
    蟹
    共放
    汪孝婴访予湖中喜而有作
    今岁
    百尺梧桐阁为汪小鲁作
    莺
    郭公
    与汪孝婴登泰州望海楼
    夕阳
    湖村
    恶竹
    哭殇孙贵龄
    己巳仲秋杨竹庐都尉过半九书塾小饮明日作此乞和
    庚午九月二日竹庐都尉邀往诵芬庄看桂
    登雕菰楼有作
    风雨破蕉叶作七言唁之
    白菊
    答友人
    闲吟
    阶下决明盛开偶得一律
    坐
    偶然
    鹰
    塾中海棠自戊辰开後四五年不花癸酉春三月盛开光艳照人花老矣恐发泄太过明岁又将不花流连不已记之以诗
    村居五首
    後村居五首
    王黄州以锦带花名不雅驯改曰海仙余植数本今年盛开锦带之名尚矣斥之为俗未以为然诗以解之
    哭郑柿里舍人
    仆素少交游迩年家处尤多疎阔昨岁闻武进臧上舍卒於京师今又接歙县孝廉方正程先生讣怆然久之率成二首
        臧上舍庸
        程孝廉方正(?)田
    放船一首丙子秋分日作
    咏茄
    制棺成诗以落之
    至後
    己卯除夕枕上作
    开窗
    古意
    题画
    新月和族兄子均韵
    六合道中
    长干里
    方景二公祠
    病起柬顾超宗
    归来
    喜张萼楼廷晖至
    秋夜
    坐
    送罗养斋归海州
    莫愁湖
    看棊
    听曲
    西子
    荀卿墓
    历下亭
    题王椒畦孝廉画山水
    题美人对镜图
    章邱道中
    牛山
    潍河
    小姑河即姑尤
    秦淮
    乌镇
    钱塘江
    孝娥江
    钱清江
    复过梁湖
    绍兴试院夜兴
    渡钱塘江望六和塔
    之衢州望家书不至
    出衢州十里宿鸡鸣山下
    定山
    白秋海棠
    秋江曲
    题程左恬风木图
    石门
    西湖柳枝
    茗花
    题合欢兰画
    竹柏楼
    白沟河答滨石
    北征曲
    题孟东郊诗集二首
    壬戌五月晦日江文叔邀同汪晋蕃张开虞蒋春榭袁又恺集康山草堂
    杭州杂诗
    寒食曲二首
    拟乐府
    抱孙
    戊辰之春塾中海棠盛开意有所触率为两绝句
    高义
    决明
    村居漫兴五首
    偶书黄山谷苏东坡事
    晓起
    不寐
    三月晦日效宋人咏牡丹
    立春
    买菊
    奉和杨竹庐都尉
    赠渔父
    迎春柳
    观村剧
    夏月阶下小花数种相绩开谢偶然成咏得八首
        钱儿葵
        铁线莲
        缠枝牡丹
        水桂
        五月白菊
        金丝桃
        紫玉簪
        凌霄
    小楼
    春寒二首
    落花曲三首
    苔
    草
    鸡声
    银薇
    初夏杂咏
    雁来红
    秋勺药
    乙亥春丁香海棠盛开喜罗养斋汪掌廷至
    友人论史事作此示之
    哰哰
    夜来二首
    巴蕉舒弟四叶其畔罂粟鲜红艳丽诗以当画
    薄暮坐红薇翠竹亭望湖
    薜荔
    陆丞相刻印歌为李龙骧作
    卖餻妇
    舆夫行
    有讥阮学士矫廉者作此以答即以寄学士
    题黄春谷春山伐木图
    已亥秋省试随先君寓於金陵今相隔二十年偶过旧寓之门水亭篱落如故门中之人无识者感慨既久积而爲诗
    曾宾谷转运於题襟馆种梅以待宾客赋此呈之
    苦瓜叹
    哀魏三
    司马迁铜印歌
    哭族兄恒如
    赠王实斋
    蜩之甲
    拟古谚五首
    金灯剪秋罗
    对红叶作
    老佃客谭
四、附录 焦循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概念限定
        (一) 敦煌石窟
        (二) 西夏洞窟
        (三) 瓜沙二州
        (四) 佛事活动
    三 研究史回顾与展望
        (一) 供养人画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二) 物质生活图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三) 瓜沙佛教信仰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四) 瓜沙佛事与西夏洞窟题记研究
    四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资料
        (二)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目的及构想
第一章 敦煌西夏石窟概述
    第一节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窟形
        一 莫高窟、榆林窟
        二 东千佛洞石窟
        三 五个庙石窟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题材
        一 显教图像
        二 密教图像
    第四节 敦煌西夏石窟与多元民族文化交流
        一 宋
        二 辽
        三 回鹘
        四 吐蕃
第二章 西夏统治瓜沙时期的寺院营建——以莫高窟皇庆寺为例
    第一节 莫高窟皇庆寺简述
    第二节 速来蛮西宁王之前的元代敦煌
    第三节 莫高窟第61窟与皇庆寺的营建
    第四节 西夏仁宗时期佛教活动与皇庆寺营建
    第五节 皇庆寺位置管窥
    小结
第三章 莫高窟第38窟道洪题记所见夏末元初敦煌石窟营建
    第一节 道洪题记的时代
    第二节 沙门道洪的身份
    第三节 道洪建菩提像复原
        一 唐代的菩提像
        二 印度波罗样式的降魔触地印佛像
    第四节 道洪题记与洞窟营建时代的关系
    小结
第四章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皇室
    第一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像两个问题
        一 供养人身份诸说献疑
        二 供养人重绘现象
    第二节 甬道南壁炽盛光佛变与夏仁宗转轮王塑造
    第三节 甬道壁画与夏仁宗、罗太后关系探析
    第四节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五台山文殊信仰
    第五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重绘原因蠡探
    小结
第五章 西夏时期瓜沙地区佛教圣迹巡礼活动研究——以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为例
    第一节 惠聪巡礼僧团发愿文题记释录
    第二节 惠聪巡礼僧团成员身份探析
        一 民族成分
        二 惠聪巡礼僧团的多样身份
    第三节 惠聪巡礼僧团的修行活动
    第四节 惠聪巡礼僧团修行活动的赞助来源
    小结
第六章 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西夏祈雨习俗
    第一节 文殊变、普贤变清代题记探析
    第二节 追寻龙王庙
    第三节 “踏郡众姓”解析
    第四节 文殊变龙王像出现原因试探
        一 宋西夏之前的祈雨活动
        二 宋代的祈雨活动
        三 西夏的祈雨活动
    补论
        一 水月观音的大幅水面
        二 水月观音的两种构图
        三 水月观音中的唐僧取经图
第七章 榆林窟第29窟与西夏华严道场
    第一节 榆林窟第29窟营建年代补论
        一 研究史回顾
        二 赵麻玉家族供养人画像的武官身份
        三 西夏文供养人题记中的沙州监军司
        四 榆林窟第25窟西夏文题记探析
    第二节 一行慧觉与《华严忏仪》
    第三节 榆林窟第29窟与《华严忏仪》
        一 真义国师鲜卑智海
        二 禅定高僧
        三 文殊变与普贤变
        四 药师经变、阿弥陀经变、水月观音
        五 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和六字真言
        六 中心佛坛
    小结
结语
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动机与主题
    1.2 研究范畴与对象
    1.3 研究现状的回顾
        1.3.1 以“本土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研究
        1.3.2 以“中国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建构研究
        1.3.3 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研究
        1.3.4 以“文学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建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设计
第2章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中的隐身与显现
    2.1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中隐身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2.1.1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影响了“马华文学系统”的建立
        2.1.2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限制了马华文学的创作思路
        2.1.3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使马华文学的归化之路愈益艰难
    2.2 再造中国:论马华文学对“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加工与改造
        2.2.1 再造华文:从“去政治”角度思考
        2.2.2 再造文化:从“马华特质”层面思考
        2.2.3 再造技术:以“现代主义”角度思考
        2.2.4 小结
    2.3 本土的崛起:辨析马华文学“本土意识”的限度问题
        2.3.1 作为盾牌的本土意识
        2.3.2 作为商品/招牌的本土意识
        2.3.3 作为政治规范的本土意识
        2.3.4 小结
    2.4 本章结语
第3章 马来西亚“国家文化”论述中的离心与抵抗
    3.1 “国家文化”论述中离心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3.1.1 附会马华文学的政治意涵
        3.1.2 限制马华文学的创作题材
        3.1.3 马华文学抵抗主体与抵抗策略的成型
    3.2 马华文学的隐蔽语本:以马共书写中的“身体”为例
        3.2.1 身体与展览的互文
        3.2.2 身体与解构思维的结合
        3.2.3 小结
    3.3 华文学的抵抗式表演:以同志书写的“敢曝”为例
        3.3.1 马华同志书写的身体表演与敢曝
        3.3.2 马华同志书写的语言游戏与高级敢曝
        3.3.3 小结
    3.4 本章结语
第4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弱势”与“借势”
    4.1 “全球化”语境中弱势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4.1.1 在冷战思维影响下的马华文学
        4.1.2 “离境”背景中嬗变的马华文学属性
        4.1.3 全球语境下吊诡的马华作者身份认同
    4.2 弱势华语语系文学的跨国主义:以“在台马华文学”为例
        4.2.1 共谋:处理中国性问题
        4.2.2 共识:反思在地化问题
        4.2.3 同构:透视文学的国籍问题
        4.2.4 小结
    4.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马华文学:一个文学共同体的想象与实践
        4.3.1 马华文学场域里“文学共同体”的表述与呈现
        4.3.2 读者的共同体
        4.3.3 命运的共同体
        4.3.4 文化翻译与共同体想象
        4.3.5 小结
    4.4 本章结语
第5章 结语:反思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与“二元思维”
    5.1 马华文学与先验的“二元思维”
    5.2 “二元思维”下的审美盲点
    5.3 “超越二元思维”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五星·莲花·大桥·海水(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树枏年谱[D]. 魏欣悦.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康勇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南宋风物志 ——《锦绣万花谷》宋人世俗探源[D]. 许欣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D]. 高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6]风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设计研究[D]. 范宸. 重庆大学, 2020
  • [7]焦循诗歌笺注[D]. 王诗晴.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9]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D]. 杨冰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D]. 胡星灿.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五星·莲花·桥·海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