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烹饪控制与卫生》高等教育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烹饪控制与卫生》高等教育版

一、理论与实践并蓄 知识与能力并重——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教版《烹饪管养与卫生》(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群[1](2018)在《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发展己经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它既受高等教育环境改变的影响,又受到青年教师群体构成及其内在需求变化的影响。由于各高校的发展状况不同,青年教师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高水平师资的短缺、青年教师己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以及学校转型变革等多种状况,能否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不断上水平、上档次,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换言之,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成为该类学校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迈向强国发展的时代强音下,青年教师发展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越来越受到政策制定者、理论界和办学实践者的高度关注。为此,笔者力图将两者有机结合作为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点,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为例,选择青年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维度——科研发展动力为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和扩充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理论、高校教师发展理论以及高校管理理论,而且还可以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队伍,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办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思考方向和现实参考。本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范式,以“理论分析——调查问卷分析——叙事研究——影响因素分析——机制构建”为研究路径,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现状、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策略,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探索构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从结构上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一,借助人性假设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等理论视角,从一般意义上解析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因素,为构建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理论依托。其二,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建省为例,旨在较为总体地了解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深入了解福建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类公立本科高校之间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状况的差别,以进一步探讨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有利因素与存在的具体问题。其三,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将研究的关注点聚焦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个体学术生活史,旨在把青年教师的学术活动经历及其高校工作中发生的故事放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进行分析,尤其是把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变革过程中与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相联系而开展相关探析。本部分试图使我们不仅能够去关注青年教师的学术生活世界,还能去关注他们所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状况,乃至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与脉络。其四,高校教师的科研发展动力充足与否,其背后一定有与之相对应的激励和提供这些激励的制度安排。本部分试图拓宽研究视野,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分析探究影响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深层因素。其五,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激发转型变革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既需要外部学术制度、政策环境的支持和支撑,又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科研自觉与践行,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协同作用地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立交桥式的动力机制。

杜伟川[2](2017)在《基于DACUM职业分析的中职西餐烹饪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地方市场,满足地方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中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晚、起点低,一般都是以摸索的形式创建特色职业教育创办之路。这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新的需求不断涌现,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更。当西餐业发出人才需求的提示后,如何以一种科学的方法,通过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将这种信号转变为一门门专业课程,使之实施后能够让通过培训者能迅速掌握专业技术与基础技能,实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这不仅仅是新时代的职教人需要面对的挑战,更是我们必须去背负的历史使命。在工作中探索,在实践中研究。当发现地方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时,是否设新专业,如何开设新专业,怎样构建一个适用且符合地方市场对职业人才需求的课程是本文的出发点和研究的中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研究文献、实践调研、对比研究,分析目前国际和国内的课程开发模式,以及在烹饪专业的相关研究,最终采用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先进的课程开发模式——DACUM职业分析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建构了西餐专业课程体系。DACUM是一种被公认的科学、高效、经济的职业分析方法,如何应用DACUM将西餐烹饪“嫁接”到烹饪专业建设上来,构建一个符合实际需求和现实教学要求的教学计划是本文研究的目的。通过研讨、分析、构建、实施、调整、再构后得到的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在一年多的良好运行证明其有一定的适用性,对西餐烹饪专业的发展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并在区域烹饪专业建设中起到了引领作用。论文篇章布局分为五章。文章的基本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探索目前国内外课程开发理论研究的情况与烹饪专业课程开发的研究情况;第二章阐述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及其西餐烹饪专业这个个案的代表性与建设的背景;第三章DACUM职业分析会的筹划与实施,是通过应用DACUM职业分析理论,在实践中组织实施DACUM职业分析会的过程;第四章中职西餐烹饪课程的构建与调整,根据DACUM职业分析会的分析结果构建的过程与体系;第五章建构过程中的收获与心得。

袁缘[3](2013)在《数学文化与人类文明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研究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且含义极广的概念,千百年来,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等一直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却始终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大家都满意的定义。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为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所继承的最经典的文化定义是泰勒给出的描述性定义,即“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德、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而国内学者比较认同的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即为文化。文化是人类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具有子文化的、随着历史进程不断传播的复合整体。而数学是人类创造的非自然的产物,凝聚了人类的知识、意识与经验,在传播、影响、融合的过程中发展,具有文化的所有特点,所以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文化。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率先提出了数学文化观,从新的立场为数学哲学研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近20年来,数学文化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与数学文化相关的研究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按照现代数学研究,数学文化可以表述为以数学科学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内容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动态系统,其基本要素是数学及与数学有关的各种文化现象。数学文化研究开展以来,数学的抽象、确定、继承、简洁、统一的文化属性和渗透、传播、应用、预见的功能特征被挖掘出来,数学的艺术性也深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然而这只是数学功能的外显式表现,数学文化研究表明,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过程对于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既包括对于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包括在人类认识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探索精神。逻辑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是人所以能进行逻辑思考原因,而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逻辑思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演绎或推理的过程,而演绎推理得以实现的前提是人们在意识中首先形成抽象的概念,即把概念从实体中抽象出来。在早期的人类文明,数学的创始之初,人类就已经学会了思考数字并进行运算,而这种数的抽象概念的形成仅仅是逻辑思维的第一步,更有意义的是人们在数字之间建立起来的逻辑关系。当人们在数的概念之间建立起某种逻辑关系并确信这种逻辑关系的可靠性的时候,便开启了逻辑思维过程。在这一意义上说,逻辑思维始于数学,而逻辑能力也是通过数学培养起来的。当人们有能力在概念之间建立逻辑关系的时候,便意味着人们已经为自己构造了一个由概念组成的纯思的世界。数学为人们展现的是由诸多与实体分离的概念组成的纯思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任何结论都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与数学的逻辑本质相似,思想也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品,在思想的世界里,人们所获得的任何认识和结论同样依赖于逻辑推理。故而在东西方思想文化史上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凡是数学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其思想文化的逻辑程度也相对较高。在完成了自身的逻辑过程以后,探求数学真理便成了数学的基本精神,也导向了人们对于普遍必然性的关注。欧几里得说:“在几何学里,没有专为国王铺设的大道”;亚里士多德说:“关于真理的探索,在一种意义上是困难的,在另一种意义上又是容易的”,由此可见,数学家与哲学家在这一至关重要的一点上是一致的,即真理面前,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无论是数学真理还是道德真理,只能通过人们的思辨获得。人类基本的思维倾向便是对普遍必然性的关注,而数学的发展使思想家对必然性的探求进入新的境界。人们通过逻辑发现,客观的物质世界所以变化的原因应当通过物质世界本身解释,而不能简单地用神意来说明。西方近代思想家笛卡尔甚至试图在哲学领域通过数学演绎法建立一个具有数学般确定性和可靠性的哲学体系,“带头重建哲学基础”,将哲学重新拉回理性时代,使得人们冲破宗教迷信的藩篱成为可能。可见近代西方曾经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理性主义同样是数学精神融入思想文化领域的结果。以往有关数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中,人们更多注意到的是数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却很少谈到数学史与思想史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数学的发展与人类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除了帮助人类完成逻辑进程,唤醒人类的理性精神,数学还参与到促进人类思想解放的过程当中。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理性达不到的地方才是鬼魅神怪的领域。人们通过学习和掌握知识来摆脱宗教迷信的束缚、改善生活,源于数学的理性精神的普及过程,就是人们形成理性的生活态度,摆脱精神桎梏,把宗教迷信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驱逐出去的过程,也是人们积累知识,跳出思维定式,创造新思维新生活的过程。真理诞生总是伴随着曲折的,获得真理的道路也通常是坎坷的。数学史不但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的发展进程,还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探索真理、奋斗求真的艰辛过往。通过学习数学史,我们看到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对超越自身的向往、对智力极限的挑战。这一切都在鼓舞我们后来之人要敢于怀疑和突破,要勇于独立思考,更要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坚持不懈。一直以来,说到人的文化素质,人们大多以为文化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修养,而很少提及在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方面的修养。我们认为,数学素养是人的文化素质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数学素养是人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在现实的生活中主要体现为逻辑思考的能力与习惯,体现为理性的生活态度,体现为对真理的热爱,还体现为良好的个人品格。就每一个社会成员而言,他们也许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那些高深的数学问题,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可能不需要很强的数学计算能力,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他能够理解数学探求真理、尊重真理的客观性的基本精神,对各种问题能以“数学方式”理性思考,善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和过程进行合理的简化和量化,他在事实上便已经获得了对于人生相当宝贵的东西。也就是说,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良好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态度、习惯,远比数学技能更为重要。在这一意义上说,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目的出发,我们应该适时调整高等学校数学教学特别是非数学专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从以往偏重数学技能的教学理念转向数学技能与数学素养并重,把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目的,从而,使高等学校的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可靠途径。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重数学技能培养而轻数学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远不能适应提高人们数学素养乃至于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需要。在高等院校普及数学文化教育已经势在必行,但是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课程建设上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迅速培养一支能够满足数学文化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把教材建设迅速提上议事日程等。对于数学文化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依旧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而数学文化教学效果的反馈还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我们试图从自己对数学和文化的理解发掘数学的文化功能,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数学文化及数学教育的研究作出一点贡献。

张怀玉[4](2004)在《理论与实践并蓄 知识与能力并重——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教版《烹饪管养与卫生》》文中认为

张怀玉[5](2004)在《理论与实践并蓄 知识与能力并重——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教版《烹饪管养与卫生》》文中认为

张怀玉[6](2003)在《理论与实践并蓄 知识与能力并重——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教版《烹饪管养与卫生》》文中指出

二、理论与实践并蓄 知识与能力并重——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教版《烹饪管养与卫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论与实践并蓄 知识与能力并重——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教版《烹饪管养与卫生》(论文提纲范文)

(1)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人性假设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性假设理论分析
        二、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教师
        三、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激发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发展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新制度主义流派概述
        二、关于制度与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关系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行为策略的选择
        四、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学术行为策略的选择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问卷调查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
        三、调查研究样本的分布情况
        四、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选择与规划
        二、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
        三、高校科研环境
        四、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
        五、青年教师的科研参与
        六、青年教师的科研需求
        七、青年教师的科研定位
        八、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
        九、青年教师的科研形式
        十、青年教师对学校学术管理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解读
        一、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的总体状况
        二、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种类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比较
        三、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优势与劣势
第四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之旅——叙事研究的视角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设计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旨趣
        二、研究者角色及研究取向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 学术职业发展中的压力与困惑
        一、大学求学中的学术经历:艰辛与收获
        二、价值多元化的当下,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认知与选择
        三、学术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压力与困惑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制度变革中的供给与需求
        一、学校招聘自主权的有限性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
        二、青年教师对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学校提供的教师发展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三、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组织目标实现度与教师认可度之间的矛盾
        四、师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的量化与教师创造性发挥之间的矛盾
        五、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与青年教师的多样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六、绩效目标管理的实施与学校综合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府学术工作管理政策对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影响
        一、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二、产学研合作政策
        三、高校教师聘任制度
    第二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内部组织与制度对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狭隘学术观的制约
        二、内部学术组织结构的趋同
        三、学术管理制度行政化的强势
    第三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与能力对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青年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
        二、青年教师的学术职业能力亟需提高
第六章 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机制
    第一节 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引导与保障
        一、真正落实好高等教育领域的“管办评分离”政策,进一步提高政府的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二、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省级与市级政府对教育管理的权责关系
        三、依法明确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
    第二节 高校层面:组织支持和制度激励的双驱动
        一、定位多维学术观,是拓宽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方向标
        二、释放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是提升青年教师学术生产力的动力源
        三、发挥制度效能,是激发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助推器
    第三节 个体层面: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科学谋划学术职业生涯规划
        二、自觉遵循师德规范、提升师德境界
        三、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模式,助力科研发展
结语
附录
    附录Ⅰ 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调查问卷
    附录Ⅱ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Ⅲ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DACUM职业分析的中职西餐烹饪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课程开发理论
        1.2.2 国内课程开发模式
        1.2.3 .近五年中等职业教育烹饪职业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
        1.2.4 .综述评价
    1.3 核心概念
        1.3.1 DACUM职业分析法
        1.3.2 课程
        1.3.3 课程建构
    1.4 研究目标和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及其西餐市场与需求分析
    2.1 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概况
    2.2 温州餐饮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2.2.1 温州餐饮背景
        2.2.2 西餐餐饮市场基本情况及分析
        2.2.3 温州西餐人才需求情况及分析
    2.3 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西餐烹饪专业的建设背景
第3章 DACUM职业分析方法选择及本土化应用
    3.1 DACUM职业分析方法的选择
        3.1.1 DACUM职业分析法的概述
        3.1.2 DACUM职业分析法的优点
        3.1.3 DACUM职业分析法的一般开发流程
        3.1.4 采用DACUM课程构建过程中的局限性
    3.2 DACUM职业分析方法的本土化调整运用
        3.2.1 DACUM职业分析方法的本土化调整
        3.2.2 DACUM职业分析会的筹划与实施
第4章 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的中职西餐烹饪课程的建构
    4.1 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的中职西餐烹饪课程的建构
        4.1.1 依据分析结果,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及目标
        4.1.2 通过职业分析,整理核心岗位群与典型任务
        4.1.3 能力对接教材,依据分析确定课程与教材
        4.1.4 资源重构整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4.1.4.1 招生即招工的融合化
        4.1.4.2 教学与实践的一体化
        4.1.4.3 学生管理企业化、网络化
        4.1.4.4 评价考核“三位一体”系统化
    4.2 课程评价及调整
第5章 结语
    5.1 总结反思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1西餐专业调查问卷
    附录2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西餐烹饪教学计划

(3)数学文化与人类文明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文化的内涵
    1.2 文明的内涵
    1.3 数学文化的内涵
    1.4 数学文化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第2章 数学的文化特征
    2.1 数学的文化特征
        2.1.1 数学的抽象性
        2.1.2 数学的确定性
        2.1.3 数学的继承性
        2.1.4 数学的简洁性
        2.1.5 数学的统一性
    2.2 数学的功能特征
        2.2.1 数学的渗透性
        2.2.2 数学的传播性
        2.2.3 数学的工具性
        2.2.4 数学的预见性
    2.3 数学的艺术特征
        2.3.1 数学的艺术性
        2.3.2 数学与音乐
        2.3.3 数学与美术
        2.3.4 数学与文学
第3章 数学与人类文明
    3.1 数学是人类逻辑能力的来源
    3.2 数学唤醒人类理性精神
    3.3 数学促进人类思想解放
    3.4 数学改善人类生活
    3.5 数学完善人类品格
    3.6 数学提高人类文化素质
第4章 数学与社会文明
    4.1 数学促进社会进步
    4.2 数学推动知识发展
第5章 我国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研究进展
    5.1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研究综述
    5.2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活动进展
第6章 对数学教育的若干思考
    6.1 数学素养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构成
    6.2 数学教育现状
    6.3 数学文化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与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文献目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理论与实践并蓄 知识与能力并重——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教版《烹饪管养与卫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的特点
    1. 系统性,基础性,明确目标
    2. 宽基础,活模块,强干弱枝
    3. 通用性,实用性,贴近职业
    4. 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
三、施教建议

(5)理论与实践并蓄 知识与能力并重——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教版《烹饪管养与卫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的特点
    (一)系统性、基础性,明确目标
    (二)宽基础、活模块,强干弱枝
    (三)通用性、实用性,贴近职业
    (四)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
三、施教建议

(6)理论与实践并蓄 知识与能力并重——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教版《烹饪管养与卫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的特点
    (一)系统性、基础性,明确目标
    (二)宽基础、活模块,强干弱枝
    (三)通用性、实用性,贴近职业
    (四)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
三、施教建议

四、理论与实践并蓄 知识与能力并重——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教版《烹饪管养与卫生》(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D]. 黄海群. 厦门大学, 2018(06)
  • [2]基于DACUM职业分析的中职西餐烹饪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D]. 杜伟川.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17(11)
  • [3]数学文化与人类文明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研究与思考[D]. 袁缘. 吉林大学, 2013(09)
  • [4]理论与实践并蓄 知识与能力并重——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教版《烹饪管养与卫生》[J]. 张怀玉. 职教论坛, 2004(33)
  • [5]理论与实践并蓄 知识与能力并重——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教版《烹饪管养与卫生》[J]. 张怀玉. 职业技术教育, 2004(01)
  • [6]理论与实践并蓄 知识与能力并重——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教版《烹饪管养与卫生》[J]. 张怀玉. 职业技术教育, 2003(31)

标签:;  ;  ;  ;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烹饪控制与卫生》高等教育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