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西吉林业建设的几点认识

新时期西吉林业建设的几点认识

一、对新时期西吉林业建设的几点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祝海娇[1](2020)在《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金华梅溪为例》文中指出全域旅游的推进、日常生活的旅游化要求产业融合、设施共建共享,这需要在相关工程建设中预先考虑和设计旅游要素,预留旅游发展空间。小流域,特别是低山丘陵地区的小流域在规模尺度、人口和产业集聚等方面更具发展旅游产业优势,适宜在相应的治理工程措施中植入旅游要素。而“多规合一”的提出将“多规”统筹到同一规划空间上来,为小流域治理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规划基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旅游要素植入研究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依据系统论、共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等,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旅游要素植入的概念,认为保护河川形态与风貌是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前提,流域本身的旅游发展潜力是确定是否适宜植入的基础,渐进式主动渗透是旅游要素植入应遵循的路径,最终要实现两者的互相融合与互惠共生;梳理归纳了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产业融合、共建共享、景观美学等植入原则;探讨了要素叠加、规划引导等旅游要素植入方式;就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等不同时间维度以及以治理工程为主线,将综合治理的林草、农业等措施到坡面、拦蓄、防洪等治理工程中分别植入旅游基本要素或服务设施的方式和方法,初步构建了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框架。运用上述理论框架,在分析金华梅溪流域旅游开发现状和潜力、论证旅游要素植入梅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适宜性的基础上,从旅游要素植入的内涵出发,选择梅溪流域综合治理中适宜于旅游要素植入的水系防护与防洪、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工程中的堰坝、堤坝、生态护岸、生态湿地等场景,进行旅游要素植入的具体实践应用剖析,为类似区域流域综合治理中开展旅游要素植入、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杨才让塔,石超琼[2](2018)在《《安多研究》(汉、藏)总目》文中指出说明:《安多研究》是甘肃省藏学研究所主编的藏汉双文学术刊物,创刊于1993年,当时取得了甘肃省新闻出版局的准印许可,一直以内刊形式印刷发行,编印了10期,其中5期藏文,5期汉文。2003年年底,甘肃省清理整顿连续性出版内部资料工作中,《安多研究》的准印许可证被取消。2005年起,改为

刘晨光[3](2018)在《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但是“三农”问题依旧突出,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增长点——专业村入手,在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和空间界面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内源发展的专业村空间界面”的分析框架,并以黄河流域专业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从多种视角对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和类型归纳;其次,在县级尺度上运用地理探测器对黄河流域全流域及分区域(黄河上、中、下游)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通过对典型案例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影响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因素更加丰富,分析更加全面,进而能够更好解释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机理。下面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专业村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演化,单个专业村可分三种情况,多个专业村可形成多种专业村空间界面。第一种情况,专业村的内源大于外源。在内源条件较好的专业村,外源作用力通过通道正向刺激内源,促进内源进一步扩大,我们称之为内源型专业村,且该专业村的区位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主;外源作用力为负,会抑制专业村内源的扩大,甚至会导致专业村的消亡。第二种情况,专业村的外源大于内源。当专业村以外的各种要素经过通道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内源,且外源作用力为正,就会促进专业村内源要素的进一步集聚,对内源的发展起着巨大的的促进作用,我们称之为外源型专业村。此时,专业村的区位主要以人文因素为主,它既包括专业村内源的人文因素,也包括专业村外源的人文因素;如果外源的各种要素抑制内源的进一步发展,则可导致专业村的消失。第三种情况,专业村的内源等于外源。外源作用力为正,则促进专业村的扩大,外源作用力为负,则导致专业村消失。多个专业村的内源和外源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匹配和谐达到均衡的状态,此时,既有新的专业村形成,也有部分专业村消失,最终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多个专业村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会形成多种专业村空间界面。通过案例实证研究,不仅能够客观、全面的获悉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特征,同时也是对区位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和空间界面理论的丰富和完善。(2)多尺度综合分析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机理本文通过全流域、县级尺度和典型案例区对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这与以往专业村多为小样本实地调研得出的结论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既有大样本数据(全流域和县级尺度)的统计分析,也有小样本(典型案例区)实地调研数据,两者有机的结合,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上对更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概括和总结,更具有普适性的意义,同时也给广大农区想通过专业村这一途径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在具体实施上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3)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呈集聚分布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集聚分布在关中地区和黄河下游,且集聚程度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在县级尺度上,专业村在城郊、乡镇和乡村腹地呈集聚分布。其中城郊集聚型的主导产业多样,集聚形态为环状或半环状;乡镇集聚型的主导产业多为同一主导产业或相关产业,集聚形态常为团状;乡村腹地型常是乡镇集聚型的进一步发展形态,其形态也常为团状。(4)黄河流域专业村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小坡度和向阳区;沿河流、公路和行政边界线呈带状分布,其数量和密度随着距河流、公路或行政边界线缓冲距离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区位分布影响因素由自然因素逐渐向人文因素转变。(5)乐都区专业村区位主要由内源带动,其区位有诸如地形、河流、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决定,在资金、优惠政策和技术等外源的刺激下,专业村迅速发展;周至县专业村区位由内源向外源转变,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和植物资源)和人文因素(技术、政府支持和品牌等)均重要;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主要由外源带动,其区位主要有诸如能人带动、创新的技术、制度和文化、市场和政府支持等人文因素决定。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综合运用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和空间界面理论分析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建构“基于内源发展的专业村空间界面”分析框架。(2)多尺度综合分析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本文通过建立黄河流域专业村综合研究数据库,进而能够对黄河流域专业村进行多尺度综合分析。既有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也有小样本实地调研分析,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上对更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概括和总结,结论更加科学和合理。

王明伟[4](2016)在《青藏武术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所指向的“青藏”是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的合称。青藏武术文化研究中,对于涉及到青藏高原所属范围的,如新疆、甘肃、四川与云南等地的文化现象不做涉猎和描述。青藏武术文化是指通过青藏地域内武术技艺为外在表现形式,以诸如传承方式、武德礼仪等制度规范,并表露出约定俗成的武俗民风行为定式,加以结合人们要求、愿望、情绪等社会心理为内在包含形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称。青藏武术文化研究有助于完善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体系,丰富中国武术史内容,揭开青藏武术鲜为人知的现实状况,补充青藏文化研究这一大系统。研究以地域历史文化为视角,以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逻辑分析、专家访谈、横向比较等研究方法对青藏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进行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深入挖掘青藏武术文化内涵。通过以诸如技击格斗、套路技巧、典籍拳谱及与武术有关的岩画、唐卡、壁画、诗词歌赋、健身娱乐等抽象和物化形态为反映形式,揭示青藏武术文化发生、发展、传播的规律,提炼、总结青藏武术文化内涵,获取对青藏武术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高海拔,自然环境恶劣,封闭但又间或开放的自然地理及边塞之地,相对安定、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对青藏武术文化的原始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影响了青藏武术今后的发展和文化趋向。研究认为青藏的历史四阶段发生了滞后和偏差,周边是天翻地覆波澜壮阔,而高原的青藏却多是气定神闲、始终如一,青藏地域形成东北部武术文化丰富多彩,中、南部则显示早期武艺多样、中期逐渐退却、现代逐步开展的状况。高原的箭融合骑猎并成为高原彪悍人民的第一神技,藏族长刀套路也给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刀术风格,频繁的军事战争和开边屯田是青藏武术留存的主因。通过人口流动迁徙、地形变化、武举、武进士的文献梳理和近现代以来的武术家生活的地理位置定位,以及青藏与浙江太极拳运动比赛开展状况对,认为青藏在西宁形成武术文化断变样态和聚居一隅的格局。青藏武术文化独具一格,既有回、汉、藏同乐同练的八门拳,也有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十轮天齐棍,更有原始朴拙的藏族北嘎,有岩画刻武、横槊赋诗、以文现武、壁画描武、唐卡绘武、藏刀珞巴长刀等,还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武术文化和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布达拉宫武术文化等,这无疑都体现了青藏武术文化最显着的特色,虽地处边陲却不逊于中原的独具一格的青藏武术文化现象,期望青藏地域的武术文化发展在未来几年实现“星火渐燎原”。

蔡惠花[5](2014)在《农村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基于制度供需的视角》文中提出我国现有林地面积43亿亩,其中集体林地面积25亿亩。如何通过集体林权改革和其他配套措施来发展占有国家林地“半壁江山”的集体林地,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农业信贷增加缓慢或下降,林业投融资来源单一,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发展。探索和建立完善的林业金融支持制度成为目前集体林改配套改革的重中之重。基于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的分析框架,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在新集体林改背景下对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内容和绩效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林农、政府和金融机构等主体在林业金融支持政策实施场域内的参与行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着重运用定量方法分析福建等八省样本林农的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在深度访谈和体验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林农主体如何参与林权和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制度建构。最后得出以下五个基本结论:一是新一轮集体林改主体改革绩效对林业金融支持政策有重要影响,主体改革也会通过当地经济环境、林农主体意识等因素影响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实施;二是各省林业金融支持政策实施取得成效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且省份之间差异较大;三是林农主体参与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受到多种因素的显着影响,也与林农运用社会技能参与林权或林业金融制度建构的行动有关;四是国家和省级政府在林业金融支持政策中扮演者发展型的角色,基层林业部门是地方林业场域制度建构的重要主体,或建立起可信的制度,或建立起“空制度”;五是金融机构由于没有足够的信任不愿进行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办理,影响了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林业经营者的参与积极性。基于文章的分析与结论,本文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引导建构令需求主体可信的制度是林业金融支持政策有效实施的保证。林农是否信赖这种产权制度会影响到他们在林业金融政策实施中的积极性。为解决林农主体在林业金融支持政策中的“缺场”或“缺席”的问题,就要引导建构可信的产权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二是,全面发展制度需求主体的社会技能是最重要的手段和目标。要发挥国家在市场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全面发展底层制度需求主体的社会技能是最重要的目标,也是唯一的手段。相比较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在于:首先,对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梳理和解读以及相应政策实施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提高对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认识;其次,社会学理论可以为林业金融支持的林业分类经营理论等林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提供重要的补充,提供独特的社会学视角;再次,从林业金融支持政策实施场域中的供需两类参与主体视野来阐释政策实践,为林业制度制定者提供更为符合社会基本事实的知识,进而为林业产业的政策制定以及金融创新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胡宗潭[6](2014)在《生计资本视野下的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具有很高的耦合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民众生计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很难提升生态脆弱区及贫困地区生计水平,从而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何突破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寻求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脱贫)道路是摆在学术界与各级政府面前重要的课题。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引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生态脆弱区及贫困地区福建省长汀县为典型案例,探究生态脆弱地区及贫困地区如何突破“贫困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生态脆弱地区生计资本(自然、物质、社会、金融与人力资本)评价、发展模式(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城镇化发展模式等)探讨,以期通过改善民众生计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脆弱区及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范式。研究不仅对长汀县本身,对国内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对发展中国家的类似区域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维斌[7](2013)在《西吉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西吉县林业建设现状,总结其生态建设采取的措施,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西吉县生态建设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晏波[8](2012)在《近代甘肃东南地区政治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当前学术界对历史时期政区地理研究中“经济开发——政区变迁”和“地方社会与政区演进互动关系”研究方法的反思,针对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历史政治地理研究的薄弱情形,本文选择近代甘肃东南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晚清民国时期因为回民事变及其引起的回汉族群分布格局并由此而导致的该区域内一系列政区变革问题,分析区域内回民族群居住地方政区化的过程,研究族群关系、宗教信仰、地方民众与政府互动对政区调整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是复原同光时期西北回民事变导致的回汉族群格局变迁及其族群边界的形成,作为开展甘肃东南政区变革研究的基础。以晚清民初、民国后期两个时段,分别以区域、事件史为视角,考察因回民事变导致的政区增置及其边界问题。在此时段里,以插花飞地调整为研究内容,分析插花飞地调整背后的汉回族群文化差异及其经济利益问题。总之,本文以近代回民事变及其导致的族群地域格局演变为线索,分析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丰富的政区演变类型,考察中原汉地行政区在近代甘肃东南的回民聚居区、回汉杂居区等区域内的实践,分析族群认同、宗教信仰在政区调整过程中作用。本文以大量的档案、奏报、实录、文集、地方文史资料为主要依据,以文献分析,图表展示等主要方法结合少量的田野调查进行该课题的研究,涉及以下几章节的内容:第一章主要是复原近代甘肃东南政区变迁的族群背景。该章分别探讨同光回民事变后安置起事回民的政治背景、区域选择、回民迁移的过程及其具体的地域分布,从而引起的汉回族群的边界问题。第二章以区域为视角,就晚清民初回民迁移的聚居区、散居区、战略转移区为尺度,探讨该各区域的政区变迁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就目前学界对诸如直隶厅、政区设置的主观性、区域政治地理格局等问题进行商榷。第三章以海固回民事件为视角,对该对区域内政区的再次变革进行研究,复原变迁复杂的过程,探讨宗教因素在该行政变迁中所起的作用。与此相关,就新设县级政区之后的边界调整的多种影响因子作分类分析。第四章以县级边界插花飞地问题为考察对象,分前、后两个时期,探讨在没有调整政令下前期近代甘肃东南地区插花边界处理问题;讨论后期在全国整理畸形区域的背景下和甘肃省出台相关法令下,该区域内的插花飞地调整中的经济因素、族群文化认同因素等,对上述三章研究中无法展开的政区调整中地方政府、族群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细致分析。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第一,近代的回民事变是近代甘肃东南地区政区变革的主要影响因子。该时段该地区政区变革是近代甘肃政区变迁的一个缩影,对建国后这一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实践有一定影响。第二,在民族地区设立政区,通过政区整合的方式强化着他们的族群和地域双重认同。与此相关,这种因族群认同的文化边界与行政边界的矛盾性,在多民族地区政区调整中是需要认真思考的。第三,在宗教区域建立相对应的政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宗教权力与政治权力的统一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他们的宗教地域观念。第四,人为非理性因素与政区调整。政区调整客观依据在具体区划过程中会因人而异,出现多种可能调整办法,具有人为主观性。这告诉我们历史政区地理研究要以人为中心,探讨政治地理的演进过,分析原因,提出新的研究命题。所有以上这些结论,再进一步思考,近代甘肃东南政区变迁的研究和其他地区政区变革的研究有同有异,相同的是政区调整即是利弊权衡,不同的是各地区的利弊内容不同。行政区划实质是参加调整数方利弊权衡、相互博弈的过程。作为政治空间的政区是多方博弈后的空间表现。

李雨停[9](2011)在《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理论问题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关系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与方向之一。互动、协调、可持续的区域关系将有利于节约区域系统的运行成本,并提高其运行效率。但是,中国的区域关系发展明显存在着不协调,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同时,由区域经济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变得愈来愈不可逆转。区域关系陷入“开发竞争—差距扩大—区域关系恶化—人地关系矛盾加剧”的发展困境。解决区域之间经济、社会、生态的非协调发展关系格局成为中国当前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从“功能区”角度出发推进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划是国家促进区域功能分工、协调区域关系、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创新。但是,区域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实现区域发展的唯一出路是工业化,国家通过主体功能区划划定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显然对于一些地区来说其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与约束。最终会使区域系统陷入区域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在工业化发展上的博弈。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显然将有利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格局的形成。建立基于中央财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政策、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建立区域之间的“土地空间置换”、“生态交易”等是完善主体功能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政策方向。但是,对于一些区域(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功能重要)来说,天赋的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基于“正向”的生态补偿并不能解决区域发展问题,并且,对于这些落后地区,“十补九不足”。本论文认为,在市场力量作用下,通过转移相关区域的农村人口,并促进其城市化,是协调区域关系,完善主体功能区区域生态补偿的重要机制与方向。通过落后地区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一方面缓解了落后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一方面实现了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其他区域(也就是所谓的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本论文称其为能够协调区域关系的“逆向”生态补偿机制。以此为出发点,本论文提出“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机制”,并对其蕴含的理论问题与内在机制分四个部分七个章节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论文的绪论,本部分从国家土地功能区划协调区域关系存在理论困境,到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再到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理论机制,重点阐述了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并进一步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第二部分即第二章,梳理探讨了基于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协调区域发展基本理论问题。从经济学和地理学解释了基于市场机制下农村人口城市化协调区域发展的两个基本理论依据。分析了市场失灵下中国的区域关系发展问题,提出实施区域生态补偿是解决基于主体功能区划区域关系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并深入分析了区域生态补偿的理论认识过程。进一步提出市场力量作用下,人口迁移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迁移对协调区域关系理论意义重大,并认为建立基于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机制是协调区域发展的根本方向。第三部分包含第三、四、五、六章,是论文的实证部分,从中国区域关系发展实际出发,论证了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完善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区域关系发展的重要机制。第三章重点认识了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是中国区域生态补偿的重要区域。在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格局下,提出落后地区农村地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落后地区,并从“区域”视角分析了落后地区区域性农村贫困形成的内在机制。梳理认识了中国扶贫开发克服农村贫困的努力,提出扶贫开发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农村陷入贫困的“人地关系矛盾”和“温饱局限”。第四章重点阐述了落后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对协调区域发展和改善落后地区生态环境的“区域补偿”关系与效应。历史地阐述了农业移民与落后地区发展的关系进程,提出从实现居民基本公共服务角度出发,中国从农业地区到农业地区的农业移民已经终结。进一步从“城市农民工”视角出发,探讨了落后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改善落后地区生态环境的积极效应。第五章探讨研究了落后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面临的障碍与问题。从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现状,农村人口城市化迁移面临的农村土地问题,城市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能力、城市资源、土地空间等方面,以及民族地区人口城市化迁移面临的问题等阐述了制约农村人口城市化迁移的一些重要因素。第六章从完善主体功能区协调区域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立促进落后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的一些政策机制。提出教育移民是一个最根本的战略。从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质量提高角度提出建立促进落后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的农村发展空间。并认为在国家优化、重点开发区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扩大重点开发区范围以承接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从城市管理角度提出了其他的一些政策建议。第四部分即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论。提出了本文的一些结论性认识,并就论文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说明。

罗锋[10](2011)在《“历史的细语”: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研究(1991-2010)》文中研究说明1990年代,中国纪录片领域发起了一场“新纪录运动”,其中大部分影像开始关注底层群体。原先被遮蔽的底层社会开始在镜头中向我们敞开。论文以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为研究对象,在社会历史背景中考察底层影像的生成语境,探究底层影像如何呈现、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底层社会,以及如何在“看”与“被看”的关系中理解、认识底层影像,并在此基础上最终探讨底层影像之于历史书写的意义。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力求细致地追踪中国纪录片中底层影像的嬗变轨迹。对底层影像嬗变轨迹的梳理决不仅限于这一描述行为本身,其最终目的在于为进一步详尽分析讨论1990年代纪录片底层形象的集中呈现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若没有对当代纪录片中关于底层影像的讨论,我们也就无法了解后期中国电视纪录片为何会被称为“专题片”,进而也就难以理解新纪录运动中底层影像出现所带来的视觉力量和思想冲击。第二章主要考察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生成语境。除了社会转型这一维度外,本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试图揭示出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出现背后存在的复杂语境。第三章主要讨论底层影像是如何呈现底层的问题。这一部分首先从当下的大型纪录片切入并对其一味追求视觉奇观效应提出自己的质疑,进而去考察底层叙事如何建构自己的修辞方式,其中重点讨论了影像呈现底层的两种手法:回归现场和日常生活叙事,并着重分析了底层影像偏重于记录日常生活的缘由。第四章对底层影像的考察由外部转向内部,深入影像文本当中去解读影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底层空间。本章粗略地将底层划分为下岗工人、农民工和性工作者三大类别分别加以观照,尝试着结合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同时结合南亚庶民研究学派相关学说来探讨底层影像之于历史书写的意义。第五章将影像文本内外结合起来,以“看”与“被看”的关系为总体性视角来观照底层影像。首先简要论述了“底层能否发声”这一问题;其次侧重于从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观看关系来对底层影像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展开分析;最后由底层影像与西方电影节和各类影展的观看关系切入,论述了简单套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及站在泛道德立场理解底层影像可能存在的风险。结语部分则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再次对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作一总体观照;同时对本研究不足之处,以及下一步打算开展的研究思路作一简要说明。

二、对新时期西吉林业建设的几点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新时期西吉林业建设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金华梅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需要产业共融、设施共建、主客共享
        1.1.2 小流域综合治理未充分考虑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
        1.1.3 “多规合一”为小流域治理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规划基础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架构
        1.3.2 不同时间、治理措施的旅游要素植入研究
        1.3.3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查阅法
        1.5.2 学科交叉法
        1.5.3 归纳法
        1.5.4 应用研究法
    1.6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综述
        2.1.2 旅游要素植入研究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共生理论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建构
    3.1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与内涵
        3.1.1 旅游要素植入的概念
        3.1.2 旅游要素植入的内涵
    3.2 旅游要素植入的意义
        3.2.1 有助于提升地方特性
        3.2.2 有助于促进产业融合
        3.2.3 有助于实现资源节约
    3.3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则
        3.3.1 统筹兼顾原则
        3.3.2 因地制宜原则
        3.3.3 产业融合原则
        3.3.4 共建共享原则
        3.3.5 景观美学原则
    3.4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
        3.4.1 要素叠加
        3.4.2 规划引导
4 不同时空格局下的旅游要素植入
    4.1 不同时间过程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4.1.1 小流域治理前的旅游要素植入
        4.1.2 小流域治理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4.1.3 小流域治理后的旅游要素植入
    4.2 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旅游要素植入
        4.2.1 坡面工程及其关联的生物、农业措施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4.2.2 拦蓄工程及其关联的生物、农业措施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4.2.3 防洪工程及其关联的生物、农业措施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5 金华梅溪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5.1 梅溪流域旅游开发条件与潜力分析
    5.2 梅溪流域旅游要素植入的适宜性分析
        5.2.1 流域规模与尺度
        5.2.2 河流水环境质量
        5.2.3 区位与交通条件
    5.3 梅溪流域旅游要素植入的具体应用
        5.3.1 水系防护与防洪工程
        5.3.2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 梅溪流域旅游资源类型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专业村是农区研究的重要抓手
        1.1.2 黄河流域农区发展学术研究薄弱
        1.1.3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2 专业村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专业村国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2.1.1 欧美国家农村地区相关研究
        2.1.2 亚非国家“一村一品”相关研究
        2.1.3 国外专业村研究述评
    2.2 专业村国内研究进展及述评
        2.2.1 专业村的定义、类型及发展动因研究
        2.2.2 专业村发展困境与对策
        2.2.3 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研究
        2.2.4 专业村相关理论研究
    2.3 专业村研究不足
3 理论分析框架
    3.1 相关概念讨论
    3.2 理论基础
        3.2.1 区位理论
        3.2.2 内源发展理论
        3.2.3 空间结构理论
        3.2.4 空间界面理论
    3.3 基于内源发展的专业村空间界面理论框架
4 研究区域选取、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1 研究区域选取和简介
        4.1.1 研究区域选取的依据
        4.1.2 黄河流域简介
        4.1.3 黄河流域农村发展背景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1 地图数据
        4.2.2 统计年鉴数据
        4.2.3 专业村数据
    4.3 研究方法
        4.3.1 层析分析法(AHP)
        4.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
        4.3.3 最临近指数法(NNI)
        4.3.4 核密度估计分析法(KDE)
        4.3.5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法(Ripley’s K函数)
        4.3.6 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
5 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
    5.1 专业村区位整体分布不均衡,局部呈集聚分布
        5.1.1 专业村集聚分布在关中地区和黄河下游
        5.1.2 专业村集聚分布在县域的城郊、乡镇和乡村腹地
    5.2 专业村主要集聚在低海拔、小坡度和阳坡且呈带状分布
        5.2.1 专业村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区
        5.2.2 专业村主要分布在缓坡区
        5.2.3 专业村主要分布在阳坡
        5.2.4 专业村依托地形呈带状分布
    5.3 专业村分布于距河流较近的两侧且呈带状格局
        5.3.1 河流对农产品生产型专业村的影响最大
        5.3.2 专业村依托河流呈带状分布
    5.4 专业村分布在公路两侧且受公路等级影响呈条带分布
        5.4.1 国道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大
        5.4.2 省道对林产品类型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弱
        5.4.3 县道对非农产业型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弱
        5.4.4 乡道对畜牧业产品类型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弱
        5.4.5 专业村依托公路呈带状分布
    5.5 专业村在行政边界线两侧分布差异大且影响有异呈带状格局
        5.5.1 不同省级行政边界线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差异较大
        5.5.2 县级行政边界线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小
        5.5.3 专业村依托县级行政边界线呈带状分布
    5.6 本章小结
6 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6.1 专业村空间格局的集聚程度在不断增加
        6.1.1 专业村集聚团块由黄河下游转移到关中地区
        6.1.2 专业村集聚形态由带状向团状转变
    6.2 专业村在低海拔、小坡度和阳坡增长较快
        6.2.1 专业村在低海拔区增速最快
        6.2.2 专业村在小坡度区增长迅速
        6.2.3 专业村在阳坡增长较多
    6.3 河流两岸专业村的数量和密度有所增加
        6.3.1 河流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逐渐加强
        6.3.2 专业村依托河流呈带状格局演化
    6.4 公路两旁专业村的数量和密度有所增加
        6.4.1 国道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略有增加
        6.4.2 省道对林产品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小
        6.4.3 县道对种植业专业村影响范围逐渐增加
        6.4.4 乡道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略有减小
        6.4.5 专业村依托公路呈带状格局演化
    6.5 行政边界线旁专业村的数量和密度有所增加
        6.5.1 不同省级行政边界线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有增有减
        6.5.2 县级行政边界线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逐渐增加
    6.6 专业村区位分布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6.6.1 自然因素对专业村初始形成有较大影响
        6.6.2 人文因素对专业村后续发展有较大影响
        6.6.3 专业村区位分布影响因素逐渐由自然向人文转变
    6.7 本章小结
7 案例区分析与对比
    7.1 案例区选取原则
        7.1.1 选取不同区位的案例区
        7.1.2 选取专业村数量级别和变化趋势不同的案例区
        7.1.3 选取专业村区位分布空间格局不同的案例区
    7.2 黄河上游:青海省乐都区
        7.2.1 乐都区区位与地理环境
        7.2.2 乐都区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测度
        7.2.3 乐都区专业村呈带状分布格局
        7.2.4 乐都区专业村呈带状格局演化
        7.2.5 乐都区专业村区位主要由内源带动
    7.3 黄河中游:陕西省周至县
        7.3.1 周至县区位与地理环境
        7.3.2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测度
        7.3.3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分布呈集聚分布格局
        7.3.4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由城郊型向乡镇集聚型转变
        7.3.5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由内源向外源转变
    7.4 黄河下游:山东省寿光市
        7.4.1 寿光市区位与地理环境
        7.4.2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测度
        7.4.3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呈乡村腹地集聚格局
        7.4.4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呈乡村腹地集聚格局演化
        7.4.5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主要由外源带动
    7.5 对比分析与思考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政策建议
    8.4 下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A 农业局调查问卷
附录 B 乡镇调查问卷
附录 C 专业村调查问卷
附录 D 实地调研照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致谢

(4)青藏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3 青藏武术文化相关研究综述
        1.3.1 青藏文化研究现状
        1.3.2 青藏武术本体文化研究概况
        1.3.3 青藏武术相关文化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6 研究假设
    1.7 本章小结
2 青藏自然人文背景
    2.1 青藏高原与“青藏”
    2.2 青藏行政区域与人口
    2.3 青藏的高山、大水与气候
    2.4 青藏历史沿革
        2.4.1 神话阶段
        2.4.2 英雄阶段
        2.4.3 宗教阶段
        2.4.4 工业阶段
    2.5 本章小结
3 青藏地域武艺发展历程
    3.1 神话阶段--岩画刻武
        3.1.1 岩画考古
        3.1.2 岩画刻武
        3.1.3 岩画刻武的文化内涵
    3.2 英雄阶段--殊形现武
        3.2.1 横槊赋诗(边塞诗)
        3.2.2 以文现武史籍武风
        3.2.3 壁画描武
        3.2.4 唐卡绘武
        3.2.5 殊形现武文化内涵
    3.3 宗教阶段--武事遗存
        3.3.1 文治武功
        3.3.2 思想转变与多民族迁入
        3.3.3 武事遗存文化内涵
    3.4 工业阶段--文武兼备
        3.4.1 青海武术文化发展
        3.4.2 西藏武术文化发展
    3.5 本章小结
4 边陲威伐与武术留传
    4.1 青藏历代将领
        4.1.1 噶·论弓仁
        4.1.2 哥舒翰
        4.1.3 爱国民族英雄颇罗鼐
        4.1.4 英武赞普
    4.2 青藏武举
    4.3 青藏近现代武林人物
    4.4 青海武术家
        4.4.1“铁门槛”马怀德
        4.4.2“武林寿星”苗玉龙
        4.4.3“中华武林百杰”中唯一的青海人冶国福
    4.5 本章小结
5 彪悍尚武的青藏古代少数民族
    5.1.强悍的戎、羌族
        5.1.1 羌族族源与繁衍
        5.1.2 强悍民风
    5.2 戮力同心吐谷浑
        5.2.1 吐谷浑建国
        5.2.2 折箭遗教
    5.3 本章小结
6 民族史诗--《格萨尔》
    6.1《格萨尔》诞生及意义
    6.2《格萨尔》的内容体系
    6.3《格萨尔》与仲唐
    6.4《格萨尔》人物原型
    6.5《格萨尔》与高原武艺
        6.5.1 英雄格萨尔
        6.5.2 刚柔集于一身之大英雄嘉察协噶
        6.5.3《格萨尔》与高原勇士武艺
        6.5.4 女英雄珠牡
    6.6《格萨尔》与武艺器械载述
    6.7 本章小结
7 高原民俗武风
    7.1 民俗武风---箭
        7.1.1 箭
    7.2 生存之本与寓技于乐---骑射
        7.2.1 高原骑射---生存之本
        7.2.2 高原骑射---寓技于乐
        7.2.3 生存之本至寓技于乐之文化内涵
    7.3 术力并举之刀
        7.3.1 藏刀
        7.3.2 珞巴长刀
    7.4 本章小结
8 青藏武术拳械概述
    8.1 青藏拳械地域分布及文化内涵
        8.1.1 青藏拳械地域分布统计表
        8.1.2 青藏拳械地域分布统计结果分析
        8.1.3 青藏拳械地域分布文化内涵
    8.2 青藏主要拳械概述
        8.2.1 太极拳
        8.2.2 查拳
    8.3 本章小结
9 青藏武术典型拳械个案分析
    9.1 独树一帜---八门拳
        9.1.1 八门拳的历史源流
        9.1.2 八门拳的内容体系
        9.1.3 八门拳总理总决、内容及文化内涵
        9.1.4 八门拳风格特点与文化内涵
        9.1.5 八门拳的展法、腿法、跤法介绍
        9.1.6.八门拳典型套路简介
        9.1.7 本章小结
    9.2 谁与争锋---十轮天齐棍
        9.2.1 十轮天齐棍来源
        9.2.2 十轮天齐棍的历史传承
        9.2.3 十轮天齐棍总纲、分论
        9.2.4 十轮天齐棍技法、拳谱
        9.2.5 十轮天齐棍的风格特点
        9.2.6 十轮天齐棍典型套路
        9.2.7 棍排子
        9.2.8 本章小结
    9.3 原始拙朴的武技遗存
        9.3.1 北嘎(藏式摔跤)的起源与分类
        9.3.2 北嘎历史痕迹
        9.3.3 北嘎技术及文化内涵
        9.3.4 北嘎的竞赛规则和设置
        9.3.5 藏跤发展现状
        9.3.6 藏跤(北嘎)与中国部分民族跤
        9.3.7 本章小结
10 青藏武术文化地域特征与成因分析
    10.1 青藏武术文化地域断变样态特征及成因分析
        10.1.1 青藏武术文化地域断变样态特征
        10.1.2 青藏武术文化特征之断变样态成因分析
    10.2 青藏武术文化聚居一隅特征及成因分析
        10.2.1 青藏武术文化聚居一隅特征
        10.2.2 青藏武术文化聚居一隅特征及成因分析
    10.3 “星火渐燎原”现代武术文化发展趋向之特征及成因分析
        10.3.1 星火渐燎原”现代武术文化发展趋向之特征
        10.3.2 星火渐燎原”现代武术文化发展趋向特征之成因分析
    10.4 本章小结
11 结论
    11.1 青藏武术文化概念
    11.2 青藏武艺原始塑型于地域环境
    11.3 主流思想文化的差别成为青藏武术与众不同的根源
    11.4 青藏武术文化四阶段二特色
    11.5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武艺载述青藏独有
    11.6 藏传佛教催使箭悠久留存,刀随存于高原生活
    11.7 频繁的军事战争和开边屯田为青藏武术留存的主因
    11.8 青藏武术文化勾勒出集聚一隅的文化表征
    11.9 青藏武术文化多姿多彩、独具一格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 学习经历
    2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图目录
    表目录
    岩画
    壁画
    唐卡
    访谈提纲

(5)农村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基于制度供需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现实意义
        1.1.3 理论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核心概念
        1.3.3 研究思路
        1.3.4 内容安排
2 新集体林改与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相关理论
    2.1 产权、场域与金融支持制度
    2.2 国家、市场与林业经济增长
        2.2.1 国家的角色
        2.2.2 发展的视角
    2.3 本章小结
3 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实施背景、内容及其绩效
    3.1 新集体林权改革实施及其绩效分析
        3.1.1 林权主体改革的正面绩效:以屯昌县为例
        3.1.2 林权主体改革的负面绩效:以X和J为例
    3.2 全国改革先行的省份:福建省的实践与结果
        3.2.1 福建省林业及集体林改情况
        3.2.2 福建省林权抵押贷款实施情况
        3.2.3 福建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情况
        3.2.4 福建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施情况
        3.2.5 关于福建省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绩效的思考
    3.3 改革绩效突出的省份:云南省的实践与结果
        3.3.1 云南省林业及集体林改情况
        3.3.2 云南省林权抵押贷款实施情况
        3.3.3 云南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情况
        3.3.4 云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施情况
        3.3.5 关于云南省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绩效的思考
    3.4 以小户林农贷款为主的省份:浙江省的实践与结果
        3.4.1 浙江省林业及集体林改情况
        3.4.2 浙江省林权抵押贷款实施情况
        3.4.3 浙江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情况
        3.4.4 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施情况
        3.4.5 关于浙江省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绩效的思考
    3.5 以林业大户贷款为主的省份:江西省的实践与结果
        3.5.1 江西省林业及集体林改情况
        3.5.2 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实施情况
        3.5.3 江西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情况
        3.5.4 江西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施情况
        3.5.5 关于江西省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绩效的思考
    3.6 本章小结
        3.6.1 林权主体改革影响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
        3.6.2 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存在诸多问题
        3.6.3 森林保险政策存在连续性问题
4 国家、省级和基层林业部门及金融机构的行动分析
    4.1 国家角色与省级政府的行动
        4.1.1 林业场域中的发展型政府与监管型政府
        4.1.2 省级政府主导下的林业产业发展
    4.2 基层政府或利益集团的制度建构
        4.2.1 基层政府建构“可信的制度”
        4.2.2 基层利益集团的“空制度”
    4.3 金融机构的信任缺失与参与意愿
    4.4 本章小结
5 林农参与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行动分析
    5.1 林农参与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研究假设与操作定义
        5.1.2 变量统计与因素描述
        5.1.3 林农参与林权抵押贷款回归模型分析
        5.1.4 林农参与政策森林保险回归模型分析
    5.2 林农参与林权与金融支持制度建构及其影响
        5.2.1 参与林权制度的建构
        5.2.2 参与林业金融支持制度的建构
        5.2.3 产权残缺与“林业弱者”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1.1 主体改革绩效突出的同时对林业金融支持政策有重要影响
        6.1.2 各省林业金融支持政策实施取得成效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
        6.1.3 林农参与林权抵押贷款和政策性保险的行动及其影响因素
        6.1.4 国家、省级政府的发展型角色与基层政府的制度建构作用
        6.1.5 金融机构的参与意愿与市场主体之间信任机制的建立问题
    6.2 理论建议
        6.2.1 引导建构可信的制度是林业金融支持政策有效实施的保证
        6.2.2 全面发展制度需求主体的社会技能是最重要的手段和目标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附表
致谢

(6)生计资本视野下的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现实背景
    1.2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分析框架、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2.2 研究内容与价值
    2.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生态脆弱区贫困原因与机理的实证分析
    3.1 研究区(长汀县)概况
    3.2 贫困原因与机理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生态脆弱区可持续生计资本评价
    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
    4.3 评价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保护自然资本与提高物质资本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
    5.1 长汀县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评价
    5.2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5.3 保护与恢复重要生态敏感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提升金融资本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6.1 长汀县产业发展模式评价
    6.2 发展生态农业
    6.3 发展生态工业
    6.4 发展生态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提升人力与社会资本的城镇发展模式
    7.1 长汀城镇化发展模式评价
    7.2 提升人力资本的城镇化与劳动力转移
    7.3 提升社会资本的土地流转基础与实践
    7.4 提升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优化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长汀县生计可持续发展对策
    8.1 组织保障
    8.2 政策保障
    8.3 法律保障
    8.4 资金保障
    8.5 科技保障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特色、创新之处
    9.3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西吉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吉县林业建设现状
2 西吉林业生态建设采取的措施
3 对策
    3.1 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 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3.2 加快发展林业产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
    3.3 实施林业生态工程, 完善林业灾害防御体系
    3.4 健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组织机构
    3.5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体系
    3.6 坚持封造结合, 建立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3.7 立足现状, 积极推进林下经济的发展
    3.8 处理好林业与旅游业的关系

(8)近代甘肃东南地区政治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问题、方法及其相关概念
    第三节 本文章节结构及其内容概要
第一章 政区变革的族群基础:近代西北地区回民迁移及其族群边界形成
    第一节 近代西北回民迁移的背景
    第二节 同治时期安置起事回民的政治意图与区域选择
    第三节 同光时期西北回民的迁移过程与地域分布
        一 同治时期西北回民的政府安插与自发迁徙
        二 光绪时期回民迁移安插与自发流动
    第四节 同光时期回民迁移后族群边界的形成
第二章 区域视角:晚清民初甘肃东部区域行政建制变革
    第一节 回民聚居区——化平川直隶厅设立及其管理
        一、化平川直隶厅设置的背景
        二、化平川作为安置陕西回民的地域条件与政区分割
        三、区划背后的实质:化平与邻县的学额、钱粮划拨
        四、化平川直隶厅特殊的行政体制和管理制度
        五、小结
    第二节 回民散居区——固原升直隶州及其统属关系
        一、固原地理环境与州县设置沿革
        二、固原直隶州设置的背景:同治前后固原地区回民活动与移居
        三、固原地区政区调整与地方管理
        四、小结
    第三节 回民战略转移区——董志原县丞设立与废除
        一、清同治年间董志县丞设置
        二、民国初年董志县丞裁并与设县之争
        三、小结
第三章 事件史视角:海固事变与政区变更
    第一节 海固隆交界错壤区域新县设立——西吉县建县
        一、西吉建县的地方族群社会背景——西吉回民来源与海固事变
        二、区划方案的制定与设治局拟定
        三、改设为县和西吉县的初步成立
        四、小结
    第二节 新县边界地区民众与地方政府博弈——西海固边界问题及其处理
        一、西、固原边界——政府威信下以分水岭为界
        二、海、西划界——天然界线与民众归属的矛盾
        三、海、固划界——插花飞地互换与天然界线划分纠葛
        四、西、海、固边界——多样的划拨方式与不同结果
        五、小结
第四章 政区边界视角:插花飞地调整
    第一节 漳武新寺镇地区插花地形成与纠纷处理(前期)
        一、同治初年王宪呼吁恢复漳县以资防御
        二、陇西县丞辖区边界地带插花地的形成
        三、新寺插花地带冲突与解决
        四、文本书写的新寺归属
        五、小结
    第二节 海、固插花地调整——民众与政府间的博弈(后期)
        一、民众要求调整插花飞地——负担过重
        二、飞地负担更重,再次请求划拨
        三、大路川并非飞地与划界动荡
        四、大路川系插花地,暂缓调整
        五、小结
    第三节 灵崇插花地调整——族群关系下的县域文化认同
        一、政府便利管理,整理灵崇插花地
        二、灵台地方民众——“宁为灵台鬼,不为崇信民”
        三、再次会勘,暂缓划拨
        四、小结
第五章 综论
    一、近代甘肃东南政区变迀的特征及其影响
    二、近代甘肃东南政区变迁对政治地理研的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理论问题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机制问题的提出
        1.1.1 中国当前面临着深刻的区域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1.1.2 主体功能区划协调区域发展将遭遇种种困境与障碍
        1.1.3 基于“正向”的区域生态补偿难以根本上解决落后地区发展问题
        1.1.4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完善区域生态补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机制
    1.2 需要阐明的几个关键问题
        1.2.1 为什么本文要强调“农村人口城市化”
        1.2.2 本论文研究的区域指向是经济落后地区
        1.2.3 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1.2.4 下一步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目的与意义
        1.3.1 论文研究的方法
        1.3.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总体框架
    本章小结
2 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协调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2.1 农村人口城市化协调区域发展的两个基本理论依据
        2.1.1 经济学的解释:人口迁移实现人口物质财富的均衡化
        2.1.2 地理学的解释:人口迁移缓解区域人地关系矛盾
        2.1.3 农村人口城市化:协调区域发展的根本机制之一
    2.2 基于市场机制的中国区域关系问题与主体功能区划
        2.2.1 市场失灵与区域关系协调发展问题
        2.2.2 主体功能区划是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空间手段
        2.2.3 需要建立主体功能区划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2.3 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区域关系发展的一般机制及面临困境
        2.3.1 生态补偿是认识区域“人地关系”的一个制度进步
        2.3.2 区域外部性与区域生态补偿
        2.3.3 存在几个协调区域发展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2.3.4 区域生态补偿仍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
    2.4 建立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机制是协调区域发展的根本方向
        2.4.1 区域环境空间效应与区域“补偿”关系建立
        2.4.2 农村人口城市化协调区域关系的空间表达
        2.4.3 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区域关系效应模型
        2.4.4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区域发展的根本方向
    本章小结
3 经济落后地区是中国区域生态补偿的重要区域
    3.1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及经济落后地区
        3.1.1 “落后地区”概念的界定
        3.1.2 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均衡
        3.1.3 区域发展不均衡“造就”了中国的经济落后地区
    3.2 中国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贫困区域问题
        3.2.1 落后地区农村地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落后地区
        3.2.2 落后地区较为严重的区域性农村贫困问题
        3.2.3 落后地区区域性农村贫困的类型
        3.2.4 落后地区区域性农村贫困问题的表征
        3.2.5 落后地区区域性农村贫困形成的内在机制
    3.3 克服落后地区区域性农村贫困的发展
        3.3.1 扶贫开发向克服区域性农村贫困转变
        3.3.2 实施克服农村发展“贫困”的行动措施
        3.3.3 改善落后地区发展贫困的成效
    3.4 落后地区摆脱贫困难以回避的历史局限
        3.4.1 区域发展难以回避人与自然之矛盾
        3.4.2 落后地区发展面临“温饱”的局限
    本章小结
4 落后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协调区域发展的区域补偿关系与效应
    4.1 农业移民与落后地区发展
        4.1.1 中国历史上农业移民的发展
        4.1.2 当前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农业移民
    4.2 农业移民促进落后地区发展存在的历史局限
        4.2.1 “人多地少”、空间“饱和”
        4.2.2 “地方”的权力边界:中国区域体制的限制
        4.2.3 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遭遇“规模聚落”障碍
    4.3 农村人口城市化协调区域发展与落后地区生态环境改善
        4.3.1 城市农民工成为落后地区农村人口迁移的主体
        4.3.2 城市农民工的含义、现状及特点
        4.3.3 农村人口转移没有影响农业发展的稳定
        4.3.4 对协调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
        4.3.5 对促进落后地区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
        4.3.6 对城市化进程改善农民收入水平的Granger 验证
    本章小结
5 落后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面临的障碍与问题
    5.1 农民工与农村人口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5.1.1 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市场门槛限制
        5.1.2 一个制度性困境:农村土地问题
        5.1.3 城市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限制
        5.1.4 城市就业机会的限制
        5.1.5 城市资源、空间的限制
    5.2 落后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民族区域问题
        5.2.1 区域民族人口迁移面临的宗教信仰问题
        5.2.2 城市化与民族习俗、民族文化的保护
        5.2.3 城市居民与民族转移人口的“心理边界”问题
    5.3 “新农村建设”应以农村人口城市化为根本目标
        5.3.1 新农村是一个阶段性目标
        5.3.2 新农村一方面要“农村好”、一方面要“农民少”
    本章小结
6 建立促进落后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的补偿机制
    6.1 实施教育移民是补偿与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最根本方式
        6.1.1 农村教育移民对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6.1.2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6.1.3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
    6.2 对落后地区农地利用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的补偿
        6.2.1 优化落后地区土地利用结构
        6.2.2 鼓励发展规模与生态农业
        6.2.3 改善与提升农地质量
    6.3 扩大工业化城市化空间、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6.3.1 推进中国城市化战略格局的发展
        6.3.2 优化工业化模式、增强城市产业提供就业机会的能力
        6.3.3 建设与发展农村小城镇
    6.4 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6.4.1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6.4.2 建立广泛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7.3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表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历史的细语”: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研究(1991-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从遮蔽到敞开:问题、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说明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纪录片底层叙事的嬗变轨迹
    第一节 “模糊的面相”:早期纪录片中的底层叙事
    第二节 “点缀的面相”:当代纪录片中的底层叙事
    第三节 “质感的面相”: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叙事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生成语境分析
    第一节 宏观视角:从现实主义到新现实主义
    第二节 中观视角:"85新潮"运动与艺术的社会学转向
    第三节 微观视角:文艺类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
    第四节 重回现实:底层社会的生成与表达渠道的找寻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底层影像的“观点声音”与日常生活叙事
    第一节 由“大型纪录片”生发的疑问
    第二节 “观点声音”:从宏大叙事到“小叙事”
    第三节 日常生活叙事与底层影像的"编织"
    第四节 日常生活叙事的“焦虑”与检视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一种“索引关系”:关于底层影像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突遭"扼喉"的下岗:纪录影像中的下岗失业群体
    第二节 身份认同·新游民:底层镜像中的“城市候鸟”
    第三节 从"缺席"到"在场":镜像中的性工作者
    第四节 "历史的细语":底层影像与历史书写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观看之道:底层影像的伦理考量与道德立场批评的反思
    第一节 从"被看"到"看":底层可以发声吗?
    第二节 底层叙事的伦理考量
    第三节 关于底层影像的泛道德立场批评的反思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重生于底层影像中的“无名者的生活”
    一、底层影像与“无名者的生活”
    二、重回起点、问题及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附录:相关参考影像资料一览表
后记

四、对新时期西吉林业建设的几点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金华梅溪为例[D]. 祝海娇.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2]《安多研究》(汉、藏)总目[J]. 杨才让塔,石超琼. 中国藏学, 2018(S1)
  • [3]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D]. 刘晨光. 河南大学, 2018(12)
  • [4]青藏武术文化研究[D]. 王明伟. 上海体育学院, 2016(01)
  • [5]农村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基于制度供需的视角[D]. 蔡惠花. 厦门大学, 2014(05)
  • [6]生计资本视野下的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胡宗潭.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7]西吉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 刘维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13(21)
  • [8]近代甘肃东南地区政治地理研究[D]. 晏波. 复旦大学, 2012(02)
  • [9]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理论问题与机制研究[D]. 李雨停.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10]“历史的细语”: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研究(1991-2010)[D]. 罗锋. 复旦大学, 2011(02)

标签:;  ;  ;  ;  ;  

新时期西吉林业建设的几点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