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应注重实效

护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应注重实效

一、护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要重实效(论文文献综述)

闵雪[1](2021)在《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以广西师范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提出“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敬业精神作为价值追求,不仅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我国社会发展也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培养具有正确的职业认知,良好的职业情感,坚定的职业信念和守正创新的职业行为的新时代劳动者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高校师范生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后备力量以及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承担着教书育人、兴国安邦的神圣使命。研究新时代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现状,解决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既是丰富敬业精神的时代内涵,提升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深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实现教育强国战略,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调查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共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绪论部分。本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一部分为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本部分在对新时代、敬业、新时代师范生敬业精神以及教师职业道德概念厘清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马克思关于敬业精神的相关论述。此外,本部分立足于敬业精神的时代发展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与新时代三个重要阶段关于敬业精神的相关论述,为师范生敬业精神的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及重要价值。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精业、勤业与爱业三个部分,主要表现为正确的教师职业认知、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以及守正创新的教师职业行为。新时代背景下培养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国家社会层面来看有助于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高校层面来看有利于加强师范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从个人层面来看有助于促进师范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第三部分是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现状调查及分析。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广西地区部分师范院校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发现了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取得的一些积极进展如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得到重视;有助于加强师范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正确认知师范生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一些现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敬业认知不足,敬业情感浅薄,敬业信念不强以及敬业行为偏差。根据反映出来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个人层面、学校层面、国家社会层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为下文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的对策思考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为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的对策思考。结合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从个人层面、学校层面以及国家社会层面来提升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培育路径。具体而言,在个人层面,主要从知情信行四个方面入手来树立正确的敬业认知,提升敬业精神的情感认同,强化敬业精神的信念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的敬业精神;在学校层面,主要从优化师范生课程教育结构、营造良好的校园敬业文化环境、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以及丰富敬业精神教学资源与空间等方面努力;在国家与社会的层面,主要从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郁的敬业氛围、积极完善教师职业相关法律法规、充分挖掘社会敬业资源,积极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以及构建健全的敬业评价体系等方面努力。

战红岩[2](2021)在《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变革而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受到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学者一方面广泛地汲取西方美育观念和美育思潮,同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要构筑起自己的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育史的研究要求我们在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观念、理论史线索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下移到现代的美育制度、美育实践上来。1919年夏,李叔同的弟子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颇具规模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深感艺术教育不应只通过学校进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和力量传扬美育和培养美育人才,他们希望利用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艺术教育。1919年11月,以吴梦非为首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联合爱国女学的教员们,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即为集美育观念和理论译介、研究和传播,美育制度建设推动,美育实践开展等为一身的着名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建立、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做的美育实践与探索,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美育史的多元面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考据研究法、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达成以下目标:首先,考察“中华美育会”团体成立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图景,完成“中华美育会”的历史叙事;其次,探析“中华美育会”团体是怎样聚焦“美育”问题并展开活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理论研究和搭建交流平台的,探究“中华美育会”团体共同的志趣追求;再次,阐述“中华美育会”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互动关系;最后,简要总结“中华美育会”在现代美育观念传播和理论建构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收获,为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本章首先梳理了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对中西交融渗透的新美育观念、西方美育思潮的启蒙性、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发现与传承进行分析。其次,对学制变革和美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审美取向进行了历史性考察,由此发现艺术教育作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突出醒目的新星,国家从制度层面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伴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成熟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华美育会”顺势而生。通过对“中华美育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考察,挖掘凝练其宗旨、观念及社会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美育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流布,不仅展现为观念史的事件,还深度楔入彼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对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产生深远之影响。第二章,立足“中华美育会”本体进行研究,分别从深度、广度、空间拓展、精神内核等不同维度,探讨其对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问题。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的具体化和理论建构的体系化进行研究,以期从深度、广度上探究其对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其次,系统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杂志,力求从空间维度对其美育理论和知识的拓展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中华美育会”的精神内核,即:民众化思潮、实用主义和艺术教育运动,以及美育救国、中西兼容和倡导美育改革的主张和追求。第三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全方面。首先,鉴于“中华美育会”是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美育团体,且主要会员大都是学校的艺术教师,所以,学校成为了“中华美育会”传播先进、多元、民主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平台,并以此推动了中国美育新潮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中华美育会”创新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特点、融“德”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及改进审美教育效能的手段和策略,推动发展了美育课程改革,进而达到了传播和改进艺术教育的目的。第三,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和运用教材开展美育实践情况,明确他们将各自美育思想与艺术技能实践融合于教材之中的过程,并以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吴梦非与《和声学大纲》等多部音乐教材;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和专着为例,探讨他们通过传播美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第四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本章内容首先从宏观层面,将社会美育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国民意识自觉养成、接受主体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的特殊和关键效用进行阐释。其次,从微观层面,以“中华美育会”创办的讲习所、暑期学校及其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培养优秀师资、凝聚艺术人才的原因所在:与“中华美育会”会员自身的高水平、专业性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最后,通过考察“中华美育会”演讲、艺术展、参加或创办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华美育会”会员积极投身社会美育实践,践行以美育人、提升民族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第五章,分析和论证了“中华美育会”退场的原因、启示,对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中华美育会”美育思想传播、美育实践探索的努力和贡献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的落幕退场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探究,总结了在社会动荡与时局不稳的背景下,“中华美育会”自身组织与管理困境、运行经费紧张、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等原因和问题。其次,通过梳理凝练“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和运行机制的内涵,探究“中华美育会”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结语部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化、制度化历程的考察与反思,总结出我国现代美育不断走向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路径,应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涵育人文情怀、塑造国民信仰、养成美好品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整体以“中华美育会”的诞生背景为出发点,对“中华美育会”的成立过程、理论主张、美育实践、运行概况、解散反思、历史启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机关刊物《美育》杂志上发表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等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刘洪超[3](2019)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高等学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校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基本要求,以及“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职业能力要求。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依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以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实践需求和实际问题为导向,梳理高校辅导员职业的发展历程,剖析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深层原因,提出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对策建议。论文由绪论(第一章)、正文(第二章一第五章)、结论三部分构成。第一章阐述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作出综述和评析,阐明论文的逻辑架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揭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理论视阈。其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辅导员职业素养全面提升、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指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最终来源、发展动力、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体现了辅导员职业特征和个体特征所蕴含的客观规律,三者构成了以主体为核心、以客体为基础、主客体良性互动的思想基础。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高校辅导员进一步开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教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再到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成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提升辅导员职业效能感,是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关键所在。从胜任到超胜任的积极视角看,思想政治价值理论、环境理论和对象理论为明确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对象和实践的场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还需要把职业发展理论和职业心理学理论结合起来,以便构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途径,实现职业能力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促进辅导员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其教育对象即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章阐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高校辅导员岗位的最初设立旨在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实践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逐渐清晰。本研究归纳了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目标与原则、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模型。第四章梳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历史沿革与政策导向。本章立足现实、追溯历史、展望未来,在总结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沿革和政策变迁的基础上,概括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功能定位,明确了未来的政策取向;着重分析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实施现状、重要作用和某些不足;特别探讨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内容不完善、层级水平不清晰和建设条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分析了其形成的诸多深层原因,为解决问题、提出对策奠定坚实基础。第五章提出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视角,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即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系统,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系统,促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系统,强化辅导员学习培训系统,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实践提供参考。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孔庆磊[4](2019)在《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同志指出,高校思政工作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这为高校思政工作明确了中心、指定了方向。作为典型的专业性高校,医学类高校加强德育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加强与改善医学生医德教育,既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医德医风、缓解医患矛盾的现实需要。但目前医学生医德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医德实践教育作用不足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医学生医德教育效果。因此,加强医德实践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对改善医学类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交叉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对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从实践性、直观性、协同性、兼容性四个方面论述了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的特征。通过社会发展要求、医学生医德素质提升两个视角阐明了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S省四所医学类本科高校的医德实践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指出医德实践教育过程缺少理论融入,医德实践教育过程缺乏有力规范,医德实践教育主题关、连少,医德实践教育缺乏吸引力,医学生参与医德实践教育不充分,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效果不理想等六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文章分析认为医德实践教育整体规划欠缺、教育目标设计不到位、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缺失、教育方法综合运用不够、教育载体建设力度不够、教育评价与反馈不完善等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西方国家医德教育起步较早、医德实践教育相对成熟,文章有针对性搜集了英美等西方国家医德实践教育的经验加以借鉴。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社会发展新要求为指引,以西方先进经验为参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结合“三全育人”理念,认为应从全程规划、目标优化、主体构建、载体创新、方法丰富、评价机制完善六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当前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即:科学规划全程式的医德实践教育,注重教育活动的有机联系;提升医德实践教育目标的规范化、精细化、动态化水平,发挥目标引领作用;构建层次化全员协同育人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创建全方位医德实践教育载体,拓宽医德实践教育平台;丰富医德实践教育方法,提升医德实践教育吸引力;完善医德实践教育评价方式,促进医德实践教育规范健康发展。

罗娜[5](2019)在《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中,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其强大的指导性和渗透性,导致社会价值导向弱化、生涯发展教育观功利化等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本文尝试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入手,分析探讨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的思路,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推动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的本土化进程提供新的探索方向,从而实现二者的可持续性发展。正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对思想政治工作及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的相关概念和思想来源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后文深入论述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同时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厘清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的概念,分别阐明二者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并评析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三部分,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总结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制约其教育实效性的体制机制建设、教育资源整合以及多元文化影响等相关因素,强调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主要目标的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构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的体系。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及创新之处。“贯穿全过程”的体系是多维的,必须在时间维度上一以贯之地融入,在空间维度上全方位地贯穿,在主体维度上交互贯穿,在效果维度上务求实效地贯穿。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构造出科学的、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一体化全过程教育体系。

孟晨[6](2019)在《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培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对生命价值意识的明显增强和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近些年来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层出不穷,医患关系纠纷已经影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患关系恶化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患者对医院及医生的期望值过高及对新的医疗技术的不了解等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医护人员确实存在着医学伦理道德的缺失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新形势下医学伦理道德培育问题,找出当前社会上医学伦理道德缺失的主要现象,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同时提供了可借鉴的措施和方法。针对医学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进行研究,在医学生大学期间开展医学伦理道德培育。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定义了伦理道德的内涵,介绍了医学伦理道德培育的目标、内容及方式,从有利于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构建和谐良好的医疗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方面分析了对医学生开展医学伦理道德培育的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了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培育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育者功能发挥不好、受教育者对医学伦理道德培育重视不够、培育的长效机制尚未建成等,进而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第三部分论述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培育问题的解决对策,依据对第二部分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完善医学伦理道德课程体系、注重医学伦理道德培育课程的讲授实效、调动受教育者主体意识、加强医学伦理道德培育长效机制建设的对策,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学术性。

肖静,苏静,胡丹[7](2019)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音乐元素融入护士礼仪课教学的体会》文中研究说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建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湖北省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为学生、课程、学科、教师、环境"五个思政",要求所有教师勇挑"思政担"、所有课程透出"思政味"。这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由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转变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

蒋涤非[8](2019)在《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文中研究说明环境刑法实践不力的现实表明,我国的环境刑法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法”阶段,立法与司法存在“两张皮”现象。从法与伦理的关系上看,欲使环境刑法由“纸面上的法”向“实践中的法”转变,适格的环境刑法伦理基础必不可少。一般认为,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是“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或“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三者之一。然而,在严格的理论分析之下,“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或多或少均存在理论上的缺陷。而且,从研究方法上看,运用环境伦理来研究环境刑法,方法上也有不适当之处:(1)刑法作为政策科学的产物,其在价值判断和概念使用上与环境伦理学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同一概念在刑法学和环境伦理学领域不具同一性。(2)研究对象上,环境伦理与环境刑法并不相同。环境伦理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环境的理想关系”,是面向未来的理想状态设计;环境刑法的研究对象是“环境行为”,是面向当下,具有问题解决的导向。研究对象不同,决定了环境伦理不可能为环境刑法提供正当性的理论支持,因为不能用面向“未来”的立法设计来论证“当下”司法活动合理性,两者存在时空差异。(3)学科体系上,环境伦理学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伦理,刑法伦理是道德原理在刑法领域的应用伦理。因此,以环境伦理来指导环境刑法的立法与司法,某种程度上,是用环境领域的应用伦理来指导刑法应用,理论工具选择不当。着眼于此,本文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重新讨论“环境刑法伦理基础”问题。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首先介绍了提出研究问题的原因,认为因为环境刑法缺乏适当的伦理论证基础,以致于目前环境刑法立法与司法之间存在“两张皮”的情况。同时,此部分就“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所涉及的“刑法与伦理”“环境伦理”“环境刑法与伦理”三个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研究综述及评析,提出研究“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必须要跳出根据“环境伦理”来论证的旧有模式,转向到以伦理学基础理论来研究的路径上来。同时提出,与既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研究立足于“解释”,研究对象是人的环境行为,是运用道德判断原理对环境刑法所做的“伦理解释”;既往研究的则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向“立法建议”,彼此之间互不冲突。第二部分是环境行为的道德判断原理。此部利用伦理学的基础原理,就与环境刑法伦理基础研究相关的道德判断、道德原则、道德共识以及道德义务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讨论。认为,环境刑法伦理基础的研究,首先在研究定位上属于规范伦理学范畴;其次,环境道德判断问题应采用义务论的价值立场;再次,环境道德共识有两个,一是“环境秩序”,二是“生存”,在两个道德共识的基础上,可以提炼出环境行为的道德判断原则;最后,提出履行环境道德义务就是尊重个体理性,是承认个体“自己对自已的立法”,对道德原则进行了真伪验证。该部分,重点讨论并指出在价值多元的时代,环境领域的道德共识有二:一是“环境秩序”,二是“生存”。这两个道德共识都源于个体与社会共同体的紧密联系,来源于个体的社会化生活。基于道德共识,所推导出来的环境行为道德原则可以表述为:个体行为不能破坏环境秩序,更不能在破坏环境秩序的同时还对他人生命、财产造成侵害。该道德原则集成了“环境秩序”与“生存”两个道德共识,反映出了两个道德共识之间具有内外同心圆,是重叠共识的结构形态。环境秩序是外在于“生存”道德共识的防火墙,是外在屏障;“生存”则是被环境秩序共识保护的核心。“重叠共识”状态,是表里结构,避免了单独强调某一共识所可能形成的极端情况。在现实的道德判断中,不论行为是“刺破”外圈大同心圆,还是由外向内“逐层刺破”大同心圆和小同心圆,都意味着行为违反了道德原则,应受到道德谴责。而且,如果行为不仅是破坏环境秩序,还同时对他人的生存利益造成现实的侵害,那么这种“刺破”是同时对两个道德共识发起挑战,是最恶劣的,挑战公民伦理底线的严重不正当行为,应受到道德上最严厉的谴责。同时,在该部分,还讨论了环境行为的道德义务问题。文章根据道德原则推导出两项环境行为义务:(1)不应当实施破坏“环境秩序”的环境行为;(2)不应当在实施破坏“环境秩序”环境行为的同时,进而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由于这两项行为义务来源于道德共识,与个体的理性认识相符,可以将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己对自己的立法”,因此当个体在履行行为义务时,不会感到痛苦、被强制。当个体履行义务仿佛就是在“做自己”时,行为义务与道德义务高度统一,进一步证成了道德原则的真实性,确证了环境行为道德判断上选择义务论立场的正确性。第三部分是环境行为的具体道德判断。本部分根据环境道德原则的规定,以及道德共识的结构,对什么是不正当环境行为,什么是严重的不正当环境行为(环境犯罪)两个大的板块进行了讨论。不正当环境行为具体表现为:(1)破坏“环境秩序”的行为;(2)破坏“环境秩序”的同时还侵犯了他人人身财产的行为。就“破坏环境秩序的行为”而言,道德判断的不正当性来源于对“环境秩序”道德共识的破坏,表现为不履行行为义务,以及虽然履行了行为义务但造成环境资源灭失。道德判断上,“破坏环境秩序行为”的不正当性具有程度轻重之分,需要加以区别。就“破坏环境秩序的同时还侵犯了他人人身财产的行为”而言,道德判断上的不正当性则来源于对“环境秩序”“生存”两个道德共识同时进行了侵害,表现为在环境行为的过程中,致他人死伤;或者致他人财产损失。由于是对两个道德共识的同时侵害,因此在道德判断上存在“不正当性评价的叠加”,而且由于行为造成了致他人死伤、财产损失的结果,在整体的道德判断中,能够得出此类环境行为属于不正当环境行为的结论。严重不正当环境行为主要有两类:(1)“严重破坏环境秩序的行为”。主要判断指标有三个,一是行为次数,二是行为是否违反特定时空条件的限定,三是毁灭资源。就“行为次数”指标而言,行为反复多次发生,才能确证行为对环境秩序的破坏程度达到严重程度。“行为次数”不能作僵化理解,包括立法和司法解释中的一些数量规定,还包括行为持续时间。就“特定时空条件”指标而言,行为人执意在有明确提示的前提下继续行为,表明行为人“明知而故犯”,无视环境秩序的主观故意。就“毁灭资源”指标而言,行为人完全以毁损资源为唯一目的,在行为时没有任何限制性因素加以节制,是对环境秩序的最严重破坏。除了上述三个指标外,“行为对象”“行为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违反”都不是判断环境行为是否达到严重不正当程度的指标。(2)“通过破坏环境秩序,进而侵害他人生存利益的行为”。从“环境秩序”与“生存”的重叠共识结构上看,对“环境秩序”的破坏,只是刺破了外圈大同心圆,是威胁生存的行为类型;而对“生存”的侵害,则是同时刺破内外大小两个同心圆,是对生存利益直接侵害的行为类型。包括:在严重破坏“环境秩序”的同时,还侵害人身、财产利益的行为;在毁灭资源的同时,还侵害了人身、财产的行为。那种直接对生存利益进行侵害的行为,即跃过“环境秩序”圈层而直接对“生存”进行侵害的行为,即便以环境活动为背景,由于没有对两个道德共识形成同时刺破的效果,不是道德判断上的严重不正当环境行为,只是利用环境活动为背景实施的其它严重不正当行为。第四部分是道德判断原理在犯罪论中的运用。该部分根据环境道德判断的结论,就法益问题、犯罪形态、犯罪完成形态问题、因果关系问题以及犯罪心态问题进行了分析。(1)根据“大小同心圆重叠共识”的道德共识结构,环境犯罪的法益是“环境秩序法益”与“生存法益”双重法益。两个法益的关系,也被称之为“阻挡层法益”与“背后层法益”,即环境秩序法益是阻拦层法益,生存法益是背后层法益,具有前后结构。在“双重法益、前后结构”的基础上,仅侵害环境秩序的环境行为,在满足行为指标要求后,成立环境犯罪;侵害环境秩序进而侵害公民生存法益的行为,成立环境犯罪。同时提出,环境犯罪成立与否的判断,必须要站在“前后结构,逐层推进”的关系上进行理解。在“双重法益、前后结构”的分析框架下,环境犯罪是危险犯和实害犯相统一的犯罪形态。对阻挡层法益造成侵害,但对背后层法益没有造成任何具体危险的环境行为,不是犯罪,至多考虑行政违法。环境犯罪的违法阻却事由包括,迫于生存偷猎偷伐的行为,维护他人生存利益的行为,以及未经许可利用废弃资源的行为。法定犯罪与自然犯罪的区别主要在于,显性秩序法益与秩序背后所保护的基本法益是否融合,是否被社会公众所接受。(2)在“双重法益”结构上,环境犯罪可以理解为是行为犯与结果犯的统一。因为,环境犯罪行为完成,在环境秩序法益层面形成现实侵害,是行为犯;在生存法益层面,由于实害结果还未出现,需要时间因素介入,是结果犯;如果造成生存法益的现实侵害,则在环境秩序法益和生存法益两个层面,都是结果犯。危险犯是与实害犯相对应的概念,而不是与结果犯相对应的概念。危险也是刑法意义上的一种“结果”。在将环境犯罪认定为结果犯的前提下,再提倡环境犯罪应增设危险犯,立法上的实际意义并不大。(3)双重法益结构,决定了环境犯罪的完成状态判断上需要分前后两个层次加以分别判断。由于法定犯罪的特殊性,侵犯秩序法益背后的生存法益,行为必须要“穿透”秩序法益才能实现侵害目的,所以虽然在两种法益的层面上既未遂状态的判断要分别进行,但在着手、未遂的判断上,两者又具有重合性。同时,生存法益受损不严重的情形下,可以将生存法益侵害的未遂判断“回撤”到秩序法益层面上,进行是否既遂的判断。(4)在双重法益结构的指导下,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应分两个层面来考虑。在秩序法益层面上,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是针对“行为规则”“环境资源”发起的行动,因此不存在因果关系判断不清的问题。在生存法益层面上,大部分情况下行为与生存利益受损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确,因此认定行为与生存法益受损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应考虑采用推定的方法,同时赋予被告人证明因果关系不存在的责任。(5)根据“双重法益、前后结构”的分析框架,环境犯罪既可以有故意,也可以有过失。即对阻挡层法益的侵害是故意,对背后层法益的侵害则既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也就是说,环境犯罪的主观心态既不是所谓的混和过错,也不是一元主义下的单一心态,而是针对不同层面法益具有不同心态,需要分层判断。第五部分是道德判断原理在刑罚论中的运用。文章认为环境行为的道德原则中有两个道德共识,一是“环境秩序”,二是“生存”。当下的环境刑罚,由于以自由刑和罚金刑为主,只体现出了刑法对“生存”这一道德共识的恢复功能,是传统自然犯罪刑罚思想的沿袭。而环境犯罪与传统犯罪的产生原因不同,环境犯罪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进入到市场经济、工业化生产方式阶段的新型产物,其主要特点在于犯罪行为不仅对“生存”共识进行侵害,还对“环境秩序”这一道德共识进行了侵害。而当下的环境刑罚没有注意到环境犯罪的这一特点,在环境刑罚的设计上,没有考虑“环境秩序”道德共识的恢复。因此,环境刑罚的执行效果差强人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赋予环境刑罚恢复“环境秩序”道德共识的功能,在刑罚执行的过程中产生重建社会信仰的作用,是环境刑罚实现体系性变革的必然要求。在总结环境犯罪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道德判断的原理,理想环境刑罚应具备以下特点:(1)具有恢复环境秩序道德共识的功能;(2)应与生态修复相挂钩,体现生态修复的功能定位,树立可持续生存的理念;(3)行刑期限要与生态治理的长期性匹配,行刑期限不固定;(4)刑罚手段多样性;(5)刑罚公开;(6)应具有犯罪分子亲历性。根据以上特点,理想的环境刑罚具有一定的行政处罚特性,有以下内容:(1)增设要求执行特定行政审批、执行特定生产经营整改措施的刑种;(2)增设实施特定生态修复措施的刑种;(3)增设环境刑罚执行公示的刑罚执行方式;(4)增设环境刑罚执行的亲历性检查方式;(5)对自由刑的执行方式进行改良,使自由刑的执行与生态修复措施能够相互配合;(6)改良罚金刑,将罚金数额与犯罪行为后果或犯罪结果治理两者之一进行挂钩。由于理想的环境刑罚在刑罚理念上与传统刑罚观念有重大区别,因此不宜采用刑法修正、附属刑法立法、单行刑法或独立环境刑法典,以及司法解释的方式加以实现,而宜采用司法指导案例,逐步推进的方式加以实现。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张凡[9](2019)在《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研究》文中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职业素养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是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德育课程改革是中职教育的关键问题。但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还存在着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脱节、教学模式与学生身心特点不相适应、德育内容缺乏职业特色、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差、德育课程的地位边缘化等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还不能有效助推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无法满足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的现代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等职业需求。我国从职教大国迈向职教强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进行文献综述,明晰了研究意义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第二章界定德育课程、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的概念,介绍职业素养和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涵义,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德育课程的关系。第三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天津市五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状,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理念提出了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对策,主要包括开设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和开设德育延伸课程等具体措施。

朱晏[10](2020)在《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价值论研究》文中提出美反映着人的生存意义与生活状态,因而美是一种价值。中国美学以富有人生情韵与诗意生存为特征,有着深厚的人生论传统。20世纪上半叶以来,以王国维、梁启超等美学家吸收西方美学思想为开启,经过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人承续丰富,中西文化的交汇推动着中国人生美学传统的现代转型,创化发展出价值论意义上的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价值论下的中国现代人生美学以情感为基质,贯通知、情、意的生命多极维度,把丰富的生命、广阔的人生纳入了研究的视野,从情感——价值论角度去重新审视作为现实个体的人的审美现象,揭示生命审美价值的特点。本文着重从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审美价值、道德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宗教价值等五个方面阐释其价值涵义,并与当代社会生活相联系,阐释在价值困境下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当代意义。第一章,本章第一节阐述了审美价值形态的重要特征就是以情感作为心理中介。情感在主客体统一、情景交融的审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中国现代人生美学家们以情感开启融哲思、意趣为一体的艺术化生活篇章。本章还分别以意境、趣味、个性为主要审美范式,分节阐述王国维、宗白华从物我合一到生命价值的“意境”体悟,梁启超、周作人从人生价值到民俗真味的“趣味”范式,鲁迅、林语堂从个体生命价值张扬到真率性灵的“个性”表达,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中国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人生美学这一概念的独特理解。第二章,介绍了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道德价值承续中国美学美善相乐的传统,本章着重阐释蔡元培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的道德论和梁实秋人性是基础、理性是制约、道德是目的三位一体的古典主义道德理性。第三章,中国现代人生美学以美育为核心的教育价值开启现代理性启蒙,不仅有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构建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名士风范,更有以夏丐尊、朱光潜、朱自清、丰子恺“白马湖四友”以及叶圣陶为代表的春晖名师群,他们没有停留在“问题”与“主义”的理论论争,而是切实践行着社会文化启蒙和教育改革探索,体现出以平民启蒙为核心价值的平民文化特征。第四章,本章着重阐述中国现代人生美学从儒家的实用理性精神和道家的自然化境界中展现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第五章,中国现代人生美学与禅宗释家美学在本质上都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生命美学。本章着重阐述弘一法师“能使无情尽有情”的佛缘宗趣,丰子恺悲智双运的宗教哲思,吕凤子艺术止于美、人生止于善的价值自觉,这些都展现出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独特的宗教价值。第六章则着重阐释价值困境下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当代意义:情感化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融为一体有利于保持人性的“温度”、宗教价值的入世情怀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旨在人生关怀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美化人的生活等。中国现代人生美学提供的审美价值、道德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宗教价值,在引领社会价值观念、平稳社会心态、凝聚精神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为当代国人规范引导现实、重建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和文化资源。

二、护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要重实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要重实效(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以广西师范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问卷调查法
        3.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重难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七)创新之处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研究不足
一、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阐释
        1.新时代
        2.敬业
        3.新时代师范生敬业精神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关于劳动与敬业精神的相关论述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敬业精神的相关论述
        3.马克思关于职业道德思想与敬业精神的相关论述
    (三)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关于敬业精神的论述
        1.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关于敬业精神的论述
        2.改革开放时期关于敬业精神的论述
        3.新时代关于敬业精神的论述
二、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内容表现及价值
    (一)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基本内容
        1.精业——扎实的教师学识基础
        2.勤业——勤恳的工作学习态度
        3.爱业——浓厚的教师职业情感
    (二)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主要表现
        1.正确的教师职业认知
        2.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
        3.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
        4.守正创新的教师职业行为
    (三)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重要价值
        1.有助于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有助于加强师范院校职业道德教育
        3.有助于促进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三、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问卷设计
        1.问卷设计
        2.调查过程
        3.数据整理
    (二)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积极表现
        1.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得到重视
        2.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方式多样化
        3.正确认知师范生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
    (三)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问题表现
        1.敬业认知不足
        2.敬业情感不足
        3.敬业信念不强
        4.敬业行为偏差
    (四)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个人层面
        2.学校层面
        3.国家与社会层面
四、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的对策思考
    (一)个人层面
        1.树立正确的敬业认知,提升自身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
        2.提升对敬业精神的情感认同
        3.强化敬业精神的信念
        4.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的敬业精神
    (二)学校层面
        1.优化师范生课程教育结构
        2.营造良好的校园敬业文化环境
        3.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4.丰富敬业精神教学资源与空间
    (三)国家与社会层面
        1.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郁的敬业氛围
        2.积极完善教师职业相关法律法规
        3.充分挖掘社会敬业资源,积极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4.构建健全的敬业评价体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新时代广西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历史价值
        (二)现实价值
    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
        (一)“中华美育会”及其会员研究
        (二)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相关研究
        (三)美育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四)美育制度与美育实践相关研究
        (五)近代以来美育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
    一、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
        (一)新美育的“兼容意识”:中西交融渗透
        (二)中国现代新美育思想的觉醒与生成
        (三)方兴未艾的现代美育
    二、学制变革与美育制度的形成
        (一)“壬寅学制”与美育实践的展开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美育的制度化及其实践保障
    三、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美育取向
        (一)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身份转变
        (二)文化艺术体制的更新
        (三)新兴艺术社团的美育指向性
    四、顺势而生的“中华美育会”
        (一)“中华美育会”的诞生
        (二)“中华美育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三)“中华美育会”的宗旨观念与社会影响
第二章 “中华美育会”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一、美育观念的具体化与理论建构的体系化
        (一)艺术家编辑群体与“艺术教育”的美育方法论
        (二)《美育》杂志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案的落实
        (三)“中华美育会”对“壬戌学制”的实践
    二、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空间拓展
        (一)新文化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现代美育的新特征
        (二)新组织与新形式:“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新型美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三)《美育》杂志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精神内核
        (一)美育民众化——平民教育思潮
        (二)美育现实指向性——实用主义学说和艺术教育运动
        (三)“美育救国”——“教育救国”
        (四)借鉴西方,立足本国——中西兼融
        (五)倡导美育改革——顺应艺术改革潮流
第三章 “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
    一、“中华美育会”学校美育实践的学校、地域分布
        (一)师范学校和专科艺术学校:以美育培养美育师资
        (二)沪上与江浙:现代美育场域的形成
    二、“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及教育理念
        (一)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教学理念
        (二)实践为先的教学观念
        (三)以美树人的艺术教育实践
    三、“中华美育会”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一)“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
        (二)融“德”于“艺”的审美教育方法
        (三)审美教育效能的考量
    四、“中华美育会”与美育和艺术教育教材编纂
        (一)吴梦非与多部音乐教材
        (二)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
        (三)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
        (四)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
        (五)“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的其他教材和专着
第四章 “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
    一、社会美育实践传播美育观念
        (一)启蒙心智的社会美育
        (二)面向大众的社会美育
    二、以讲习所、暑期学校培养艺术师资和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一)依托讲习所培养艺术师资
        (二)依托暑期学校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三、以演讲推广美育思想
        (一)傅彦长的演讲
        (二)丰子恺的演讲
        (三)刘质平的演讲
        (四)“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的演讲
    四、以艺术展践行社会美育
        (一)刘海粟与展览会
        (二)丰子恺与画展
        (三)“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与展览会
    五、其他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
        (一)通过创办和参加艺术社团推行社会美育
        (二)通过艺术鉴赏、教育考察、舞台表演等形式传播社会美育
第五章 “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及其历史启示
    一、“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原因
        (一)社团组织和管理中的困境
        (二)经费紧张
        (三)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二、“中华美育会”之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
        (一)“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内涵及启示
        (二)“中华美育会”运行机制及启示
结语 走向实践的中国现代美育
    一、美育从观念走向实践
        (一)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现代品格
        (二)中国现代美育主体的现代特质
        (三)中国现代美育实践中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团体
        (四)各类艺术社团与学术组织的美育实践
    二、美育不断走向制度化
        (一)美育制度化的观念基础
        (二)美育制度化的多元路径
        (三)当今美育的问题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华美育会”会员地域、学校及学科分布统计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概念界定
        1.1.3 研究意义
        1.1.4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逻辑结构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理论视阈
    2.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
        2.1.3 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
    2.2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2.2.1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论述
        2.2.2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论述
        2.2.3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2.3 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相关理论
        2.3.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
        2.3.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
        2.3.3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理论
    2.4 职业发展与职业心理学相关理论
        2.4.1 职业发展理论
        2.4.2 职业心理理论
第3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
    3.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3.1.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目标
        3.1.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原则
    3.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构成要素
        3.2.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容建设
        3.2.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层级关系
        3.2.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系统特征
        3.2.4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个体差异分析
    3.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3.3.1 坚持科学理念
        3.3.2 扩大协同育人队伍
        3.3.3 规范辅导员职业制度
        3.3.4 加强相关学科支撑
    3.4 设计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模型
        3.4.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整体模型
        3.4.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基本素质建设
        3.4.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建设
        3.4.4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专用技能建设
第4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历史沿革与政策导向
    4.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历史沿革与新时代定位
        4.1.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沿革
        4.1.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政策变迁
        4.1.3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功能定位
        4.1.4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政策导向
    4.2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实施现状
        4.2.1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政策分析
        4.2.2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积极作用
        4.2.3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存在的不足
    4.3 政策标准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4.3.1 基于政策标准规定职业能力建设内容不够完善
        4.3.2 依据政策标准初步明确发展层级水平难于界定
        4.3.3 遵照政策标准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条件不健全
        4.3.4 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几个重点问题
    4.4 政策标准与辅导员主体职业能力问题
        4.4.1 素质能力要求与辅导员实际工作不对称
        4.4.2 素质能力提升与工作新问题发展不同步
        4.4.3 素质能力发展与高校综合改革要求不匹配
        4.4.4 素质能力水平与从业者个体能力差异不协调
第5章 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路径
    5.1 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
        5.1.1 建立辅导员专业人才培养制度
        5.1.2 健全辅导员准入制度
        5.1.3 完善辅导员职业责任制度
        5.1.4 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协同制度
        5.1.5 改进辅导员考核评价制度
    5.2 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5.2.1 全面提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意识
        5.2.2 科学开展辅导员个人职业能力评估
        5.2.3 及时明确辅导员个人职业方向
        5.2.4 不断加强职业能力素质提升
    5.3 促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5.3.1 营造良好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环境
        5.3.2 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的高校内部认同
        5.3.3 促进高校辅导员从业者的主体认同
    5.4 强化辅导员学习培训体系
        5.4.1 制定辅导员学习培训规划
        5.4.2 创新辅导员学习培训形式
        5.4.3 改进辅导员学习培训方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有关问题概述
    (一) 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的内涵
        1. 医德实践教育的定义
        2. 医德实践教育的要素
        3. 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的特点
    (二) 完善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推动医德教育满足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
        2. 有利于促进医学生医德素养的全面快速提升
二、我国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问题分析——以S省为例
    (一) 关于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的调查
        1. 调查时间
        2. 调查目的
        3. 调查对象
        4. 调查方式与调查内容
        5. 调查结果概述
    (二) 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医德实践教育过程缺少理论融入
        2. 医德实践教育缺乏有力规范
        3. 医德实践教育主题关连少
        4. 医德实践教育缺乏吸引力
        5. 医学生参与医德实践教育不充分
        6. 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 主要医德实践教育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医德实践教育整体性规划欠缺
        2. 医德实践教育目标设计不充分
        3. 医德实践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缺失
        4. 医德实践教育方法综合运用不够
        5. 医德实践教育载体建设不到位
        6. 医德实践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三、西方国家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的经验借鉴
    (一) 西方国家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概述
    (二) 西方国家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经验与启示
        1. 注重实践的医德教育理念
        2. 层次化的医德实践教育主体建构
        3. 丰富的医德实践教育形式
        4. 多样化的医德实践教育方法
        5. 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四、完善我国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的对策探讨
    (一) 科学规划全程式医德实践教育
        1. 全程式医德实践教育规划原则
        2. 全程式医德实践教育实现路径
    (二) 合理设计医德实践教育目标
        1. 加强教育目标规范化建设
        2. 加强教育目标精细化建设
        3. 加强教育目标动态化建设
    (三) 构建层次化全员协同育人机制
        1. 构建层次化全员育人主体
        2. 形成全员协同育人机制
    (四) 创建全方位医德实践教育载体
        1. 搭建校内医德实践教育载体
        2. 拓展校外医德实践教育载体
    (五) 丰富医德实践教育方法
        1. 医德实践教育前期:有榜样可依,有问题可循
        2. 医德实践教育中期:虚实结合,知行统一
        3. 医德实践教育后期:充分讨论,规范引导
    (六) 完善医德实践教育评价
        1. 抓全面,实施校、师、生三级评价
        2. 抓重点,转变医学生医德实践水平评价方式
        3. 抓实效,反馈运用医德实践教育评价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概念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思想的中西差异的研究
        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涵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
        一、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的内涵
        二、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的特点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的应有之义
        二、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时间上缺乏连贯性,阶段之间衔接不强
        二、空间上缺乏协调性,教育空间有待整合
        三、方式上缺乏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四、主体间存在差异性,不能达到前期期望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
        二、教育资源整合不合理
        三、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时间维度:“全天候”渗透
        一、早期阶段
        二、中期阶段
        三、后期阶段
    第二节 空间维度:“无缝隙”熏染
        一、社会实践
        二、校园文化
        三、网络文化
    第三节 主体维度:“交互式”影响
        一、教师层面
        二、学生层面
    第四节 效果维度:“实效型”发展
        一、“规划现在”与“创造未来”
        二、“职业梦”与“中国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培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医学生伦理道德培育概述
    第一节 伦理道德的内涵
        一、伦理的内涵
        二、道德的内涵
    第二节 医学生伦理道德培育的目标、内容及方式
        一、医学生伦理道德培育的目标
        二、医学生伦理道德培育的内容
        三、医学生伦理道德培育的方式
    第三节 医学生伦理道德培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良好的医疗环境
        三、有利于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培育存在问题
    第一节 医学伦理道德培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一、医学伦理道德课程培育目标不够明确
        二、人文道德课程比例偏低
    第二节 教育者培育功能发挥不好
        一、医学伦理道德培育相互脱节,尚未形成合力
        二、课程教学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培育方法创新不够
    第三节 受教育者对医学伦理道德培育重视不够
        一、医学生对医学伦理道德培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知
        二、存在重医学课程学习,轻人文课程学习的心理
    第四节 医学伦理道德培育的长效机制尚未建成
        一、医学伦理道德启蒙教育不健全
        二、尚未形成大医学伦理道德培育格局
        三、医学伦理道德培育与医学生实践相脱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学伦理道德培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一节 完善医学伦理道德课程体系
        一、进一步明确医学伦理道德培育目标
        二、科学设置医学伦理道德培育相关课程
    第二节 注重医学伦理道德培育课程的讲授实效
        一、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大医学伦理道德培育新格局
        二、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效
        三、引入实践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三节 调动受教育者主体意识
        一、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二、注重受教育者职业道德实践的体验
    第四节 加强医学伦理道德培育持续化、长效性机制建设
        一、注重医学生入学和毕业的伦理道德培育
        二、注重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道德培育的融合
        三、注重见习和实习阶段医学伦理道德的培育
    本章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课程思政理念下音乐元素融入护士礼仪课教学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护士礼仪的作用
二、护士礼仪课程贯穿思政教育的途径
    (一) 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二) 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三、音乐元素在礼仪课程中的优势
    (一) 音乐元素能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二) 音乐元素可以增强课堂吸引力
四、将音乐元素融入护士礼仪课程思政的路径
    (一) 将课堂教学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二) 将课堂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三) 将课堂教学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四) 将课堂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

(8)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环境刑法的立法历程
        1.1.2 环境刑法司法适用的困境
        1.1.3 环境刑法伦理基础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刑法与伦理”研究
        1.2.2 “环境伦理”研究
        1.2.3 “环境刑法与伦理”研究
        1.2.4 现有研究评析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环境行为的道德判断原理
    2.1 伦理与伦理学
        2.1.1 “伦理”与“道德”
        2.1.2 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
    2.2 环境行为的道德判断立场
        2.2.1 “目的论”立场分析
        2.2.2 “义务论”立场分析
    2.3 环境行为的道德原则
        2.3.1 道德共识一:环境秩序
        2.3.2 道德共识二:生存
        2.3.3 基于道德共识的道德原则
    2.4 环境行为的道德义务
    2.5 小结
第三章 环境行为的具体道德判断
    3.1 环境行为与环境犯罪
        3.1.1 不正当环境行为
        3.1.2 环境犯罪行为
        3.1.3 道德判断与法律判断的关系
    3.2 环境犯罪:严重的不正当环境行为判断
        3.2.1 严重破坏环境秩序的开发利用型环境行为
        3.2.2 严重破坏环境秩序的毁灭资源型环境行为
        3.2.3 侵害生存利益的行为
    3.3 道德判断中的例外事由
    3.4 小结
第四章 道德判断原理的司法适用:犯罪论部分
    4.1 环境犯罪的法益问题
        4.1.1 现有观点评析
        4.1.2 道德共识与“双重法益、前后结构”
        4.1.3 环境犯罪认定的基本路径
        4.1.4 排除犯罪的违法阻却事由
        4.1.5 双重法益的启示
    4.2 结果犯与行为犯的判断
    4.3 环境犯罪的完成形态判断
    4.4 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
    4.5 环境犯罪的主观心态问题
    4.6 小结
第五章 道德判断原理的司法适用:刑罚论部分
    5.1 环境犯罪的发生原因分析
        5.1.1 现有观点评析
        5.1.2 经济发展与环境犯罪的产生
    5.2 环境刑罚与道德共识恢复
    5.3 现行环境刑罚的不足
        5.3.1 环境刑罚中自由刑的不足
        5.3.2 环境刑罚的财产刑不足
        5.3.3 现行环境刑罚的总体评价
    5.4 理想环境刑罚的设计与实现
        5.4.1 理想环境刑罚的特点
        5.4.2 理想环境刑罚的设计
        5.4.3 环境刑罚设计构想的实现途径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环境行为的道德判断原理
        6.1.1 环境行为道德判断的基本原理
        6.1.2 环境行为的具体道德判断
    6.2 道德判断原理的司法适用
        6.2.1 道德判断原理的犯罪论适用
        6.2.2 道德判断原理的刑罚论适用
致谢
参考文献
    1 着作
    2 期刊论文及析出文献
    3 学位论文
    4 网络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德育课程研究
        二、德育课程应用研究
        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理论基础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第二章 职业素养与中职德育课程关系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素养
        二、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德育课程
        四、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对职业素养的影响
        一、德育课程是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德育课程活动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三、德育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德育课程内容包含职业素养培育
        五、德育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第三节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原则
        一、坚持实践性原则
        二、坚持主体性原则
        三、坚持创新性原则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第三章 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与范围
    第二节 调查工具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访谈提纲说明
    第三节 中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问卷基本情况分析
        二、中职学生德育课程认知分析
    第四节 中职教师问卷及访谈结果
        一、教师问卷基本情况及分析
        二、中职教师的德育课任课情况调查
        三、中职教师德育课教学理念认知
    第五节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脱节
        二、教学模式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三、德育内容缺乏职业特色
        四、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差
        五、德育课程地位边缘化
第四章 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对策
    第一节 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
        一、将职业素养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体系
        二、确定基于职业素养的德育课程的重要地位
        三、充实基于职业素养的德育课程内容
        四、丰富基于职业素养的德育课程教学方法
        五、完善基于职业素养的德育课程评估机制
    第二节 基于拓展训练开设德育延伸课程
        一、拓展训练教学的目的
        二、拓展训练教学的教学环节
        三、基于职业活动实施拓展训练教学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10)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价值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从理性-认识论到情感-价值论
    二、主客体统一的价值论美学
    三、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价值阐释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情感: 审美价值以情感为心理中介
        一、情感是主客体统一的心理中介
        二、中国现代美学家以情感开启艺术化人生
    第二节 意境: 从物我合一到生命价值的体悟
        一、王国维意境的人格之魅
        二、宗白华意境的生命价值
    第三节 趣味: 从人生价值理念到民俗真味
        一、梁启超: 审美人生的“趣味”范式
        二、周作人: 雅谐共赏的民俗趣味
    第四节 个性: 从个体价值的张扬到真率性灵的释放
        一、鲁迅: 个体生命价值的张扬
        二、林语堂“真”“俗”“和”的真率性灵
第二章 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道德价值
    第一节 美善相乐: 中国儒家美学的思想传统
    第二节 蔡元培: 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
        一、“美是一种价值的形容词”
        二、“价值论之实现者为道德论”
        三、美育是实现道德教育最好形式
    第三节 梁实秋: 道德价值的伦理倾向
        一、古典主义思想的理性与节制
        二、以道德净化实现社会伦理精神
        三、重道轻欲的人生价值观
第三章 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教育价值
    第一节 以美育开启现代理性启蒙
        一、以美育建构理想人格
        二、以美育构筑理想社会
    第二节 白马湖畔践行平民教育启蒙
        一、夏丏尊: 以人为背景的教育
        二、朱自清: 呼唤自由的“做人”教育
        三、朱光潜: “诗-趣-人生”的审美教育
        四、叶圣陶: 以“生活为本位”的平民教育
第四章 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文化价值
    第一节 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实用理性精神
        一、“无用之用”的价值论倾向
        二、“道始于情”的人文关怀
        三、倡导价值多元的宽容精神
    第二节 道家思想与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自然化境界
        一、崇尚自然的忘我境界
        二、源于自由的悠闲生活艺术
        三、本真自我的个人主义精神
第五章 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宗教价值
    第一节 禅境与艺境
        一、顿悟: 禅、艺相融之道
        二、“禅”与“艺”皆融于日常生活
        三、禅境是最高的艺境和生命之境
    第二节 弘一法师: 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
        一、“绝我而不绝世”的入世情怀
        二、“能使无情尽有情”的艺术价值
    第三节 丰子恺: 悲智双运的宗教哲思
        一、随缘护生的生命真味
        二、真如“童心”的艺术本味
    第四节 吕凤子: 人生制作即艺术制作的价值自觉
        一、儒、释、道交融的价值思想
        二、以形写神、写神致用的审美价值
        三、艺术止于美、人生止于善的价值自觉
结语: 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当代意义
    一、现代化的生活引发的价值冲突和困惑
        (一) 对经济价值的高度追崇及伴生的欲望追逐
        (二) 对工具理性的追崇及人性的冷漠
        (三) 价值的消解及“废人化”趋向
    二、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当代意义
        (一) 情感化的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融为一体保持人性的“温度”
        (二) 宗教价值的入世情怀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三) 旨在人生关怀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美化人的生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护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要重实效(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以广西师范院校为例[D]. 闵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战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D]. 刘洪超.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研究[D]. 孔庆磊.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2)
  • [5]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全过程研究[D]. 罗娜. 深圳大学, 2019(09)
  • [6]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培育问题研究[D]. 孟晨.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02)
  • [7]课程思政理念下音乐元素融入护士礼仪课教学的体会[J]. 肖静,苏静,胡丹. 现代职业教育, 2019(13)
  • [8]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D]. 蒋涤非.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9]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研究[D]. 张凡. 天津大学, 2019(06)
  • [10]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价值论研究[D]. 朱晏. 扬州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护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应注重实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